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2024-06-15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精选12篇)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篇1

摘要: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实现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探讨银行的金融创新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其对银行造成的冲击, 之后分析了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即互联网金融创新。最后提出, 在各类创新模式中, 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模式是相对最有效的创新形式。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是谢平 (2012) 率先在国内提出的, 而在仅仅三年的时间里, 这一模式就以其颠覆性的发展速度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并进入了政府经济决策层的视野。在今年7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记者会上,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就“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行了如下解释:“‘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1) 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其实可以细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互联网公司拓展金融业务, 即“互联网金融”;而另一种则是传统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的网络金融业务, 可以称为“金融互联网”。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式, 都是将互联网的技术运用在资金融通的过程之中, 使其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人民银行对于该指导意见的发布也充分说明, 互联网金融已经引起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关注, 并将成为日后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影响力量。随着这一新兴领域的迅速崛起,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银行要在未来维持竞争优势, 就必须抓住机遇, 利用金融传统迎接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正处于“风口浪尖”, 是继O2O之后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机遇。在目前的行业中主要业态包括:P2P网络借贷、互联网支付、互联网中介基金保险信托销售等等。互联网金融已经走过了最初一穷二白的摸索阶段, 创业者由当初一个人的独立团队演变为拥有风控、技术、运营、设计等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团队, 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不断寻找自己的定位。很多企业在决策的时候通常都是没有现成案例可以借鉴的, 每一个决策都是对历史的突破。

(一) 网络P2P贷款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在今年发布的《2015- 2018 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的数据, 到2014 年年底,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总规模已经突破10 万亿。 (2) 在支付领域中, 网络支付的总市场规模达到了9. 22 万亿, 甚至超过了以银联为主导的传统银行支付。另外, 备受关注的P2P网络贷款也实现了高速的增长。到2014 年12 月底, 我国存在的P2P平台已经达到1500 家, 其中半年的交易额就达到了1000 亿元, 接近了上一年全年的总和。而2014年全年的累计成交额超过了3000 亿元。虽然P2P行业也存在很多机构“跑路”的现象, 但是行业整体风险还处于可控的范围, 依然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二) 电商平台开展网贷、互联网公司自建银行

作为电商平台中的佼佼者,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电商平台集聚了大量的拥有庞大资金需求的工商户, 之后阿里巴巴开始利用这些资源开始了金融产业拓展之路。原来的阿里小贷成长为蚂蚁金服, 就是阿里对于金融生态的一次全新战略布局。

类似阿里这样的电商平台拥有商户的交易数据, 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借款人进行还款能力的评估。同时, 由于控制了商户的店铺, 阿里就对借款人形成了制约, 可以约束借款人及时还款。另外, 阿里的贷款设计流程极为简单, 用户可以在后台直接申请, 不需要经历传统的审贷流程。这些特点都相对于传统银行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三、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表现在客户的流失, 互联网金融冲击了银行的垄断地位;其次, 大量移动端和PC端的应用弱化了营业网点的价值;另外互联网金融还比银行更具有利率优势。为了应对这种冲击, 银行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金融创新:

(一) 银行自建电商平台

银行自建电商平台的目的是构建自己的金融生态链, 为客户实现增值服务并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包括工行、建行、光大等多家银行都开展了结合自身优势的网上商城, 以构建自己客户群的产业生态。比如工行的“融e购”和建行的“善融商务”都是以银行客户为服务对象, 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购物平台。但是目前来看, 平台的流量相对有限, 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位, 不能对领先的电商平台形成冲击。

(二) 银行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银行和电商的强强合作整合了两方面的优势, 即电商平台的资源积累和银行的资金, 如果双方能够形成稳定的合作会成为非常理想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京东在2012 年与工行、中行合作推出了供应链金融系统, 供应商凭借在京东的入库单在银行提出融资申请。但后来京东也在逐步脱离银行, 在2013 年推出“京保贝”融资业务。

另外的一种创新模式为“直销银行”。民生银行在2013 年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展银行直销业务, 于2014 年上线。民生银行直销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业务拓展, 定位较为清晰, 而且操作简便, 拓展了一定的市场。目前来看还只是一次业务上的探索, 但最终的目的是要与其他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竞争, 抢占线上客户。其他的合作还包括浦发与腾讯的合作、平安与百度的合作等。

(三) 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

无论是银行自建电商平台还是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银行自建电商平台的模式中, 由于银行体量较大, 并且不适应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 并不具备参与互联网电商竞争的优势, 银行自营的电商平台尚未达到能与领先平台抗衡的水平。而另一方面, 银行与电商平台之间存在着较大利益纷争, 并不能完全实现真正的战略性合作。所以, 尝试与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来打开金融互联网创新的局面是银行需要采取的措施。

在过去的不到1 年时间里, 位于浙江省义乌市的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义乌农商银行、泰隆银行等多家银行先后推出针对电商的贷款产品, 将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理念的电商金融产品推向市场。多家银行均构建了“扫一扫、马上贷”的电商金融产品。电商客户可以从容的从义乌的许多银行, 选择合适自己的金融产品, 并且基本上无需抵押和担保。

义乌的各个金融系统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引进第三方数据专业数据评估公司, 为义乌市电商金融环境开辟了全新的格局,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金融创新:

一是联合开发了一套的电子商务征信评估体系;第三方数据公司独立或联合研发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征信评估体系并取得了成功。

电商作为一个新兴的业态, 近年来在义乌得到了飞速发展, 在2014 年, 整个义乌的电子商务贸易已经突破1000 亿, 初步构建了电商的全产业链支撑体系、构建了全国网商集聚中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等, 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商务之都。在电商高速粗放的发展过程中, 也碰到了诸多问题, 特别是在和金融机构衔接的时候缺乏一套统一认可和行之有效的征信评估体系。传统的征信评估方式和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做法;许多电商企业甚至没有完整的财务体系, 电商的征信情况不再可以从传统的三个报表中体现。这个时候需要有一套全新的征信评估体系来适应。数据评估公司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30 多个一级科目3 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电商征信评估系统, 通过综合的评分体系, 给出9 个等级的评级体系。这个评级系统既要和传统的征信评估体系对接, 又要充分的结合电商经营的特征。形成了多形态电商 (包括B2B、B2C、C2C、跨境等) 各自特征的子体系, 指标体系在线上充分结合了个体特征、交易特征、店铺特征、经营特征等全方位的信息, 在线下和金融机构合作后形成的现场数据, 这些数据综合后形成了对电商的评级评价, 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实践, 目前数据评估公司的电商征信评估体系已经获得了金融机构广泛的认可, 已经成为电商金融的基础性设施。实现了电商、金融机构的金融通道, 通过上述信息共享, 实现了电商企业金融服务由传统的“资产抵押”向“数据质押”的转变。

二是形成了全过程的电商数据模型;政府在推动电商金融落地过程中, 推动构建电商资信评估体系的同时, 联合多家电商平台共同构建电商数据评级和评估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各家金融机构构建了电商店铺价值测算模型、电商店铺征信评估模型、电商贷后动态监测模型等电商金融全过程的数据模型。数据评估机构在电商征信过程中制定了数据标准, 并形成了多平台数据采集及汇聚的标准体系。

在电商店铺贷前价值测算模型中, 只要电商商户发起申请并授权的情况下, 平台立即可以根据授权的数据通过模型测算出该店铺的参考价值, 该参考价值可快速的作为金融机构授信的重要依据, 模型即充分的考虑了店铺的经营情况、行业情况、客户情况等, 又可兼顾政府征信、法院等其他方面情况。

电商的征信评估模型则和电商价值测算模型一起, 通过店铺在行业中所处的状态等来描述店铺经营的特征数据。电商贷后动态监测则彻底的改变了金融机构传统的贷后管理模式, 而是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动态的将后端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并通过各种关联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实现对店铺经营情况的动态掌握, 大大的提高了传统金融机构贷后监测的风险。

各类模型不仅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变量和因子考虑了全面性, 更是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各个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调整和优化模型中的各类参数, 做到个性和共性相互结合。同时由于数据评估机构的模型已经贯穿了电商金融的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 使得金融机构放贷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三是构建了金融+ 互联网的平台体系, 电商企业作为一个具有明显互联网特征的新兴企业群体, 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贷款形式上都很难适应传统金融机构的放贷。为此数据评估机构会同各个金融机构就金融机构做+ 互联网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不仅协助金融机构构建了快速的申请贷款平台, 更是帮助金融机构从产品上进行优化, “随借随还”、“按日计息”、“不用不计息”等等具有快速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特征产品快速地植入到各家金融机构的电商金融产品中, 电商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入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还可以享受到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特征的产品, 利息上也更可以省下接近三分之一。

银行通过和第三方数据机构的合作, 利用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第三方机构的数据相结合, 实现了新的金融互联网模式创新。这种创新模式综合各方的优势, 可以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成为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总结及政策含义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传统优势不易撼动。同时, 银行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 采用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的多种形式进行金融创新, 以此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进而实现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目前, 随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高速发展, 虽然机遇多于挑战, 但是同样有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的可能, 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有效引导。首先要进一步增强网络的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一方面体现在网络的功能安全性, 将服务器等设施不稳定的风险降到最低, 以防出现因互联网崩溃造成的金融系统崩溃。另一方面, 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对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进行有效防范, 净化网络环境。其次, 要有效管理资产信用水平。中国的信用体系尚未完善, 需要防范信用风险的爆发。需要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适应金融互联网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有效管理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贾艳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网店效能提升策略[J].经济师, 2015, (7) :155-159.

[2]谢平, 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3]人民银行.互联网答记者问.http://www.pbc.gov.cn/goutong jiaoliu/113456/113469/2813902/index.html.

[4]中国新闻网.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5/02-09/7048671.shtml.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篇2

摘 要: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快了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重构,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调查互联网金融发展目前状况的基础上,以余额宝等形式为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各种冲击。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余额宝

一、前言

近些年来,互联网企业不再满足于仅向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而是利用深度挖掘得到的数据信息,将业务拓展到金融领域,新型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网络等,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形态,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以此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阿里贷,线上融资等形式逐渐转变着原有的金融格局。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谢平、邹传伟指出,在融资模式视角下,互联网金融本质上属于直接融资,但与传统直接融资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信息量更大,交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林采宜(2012)则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具备融资、支付及中介等功能。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

国内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P2P 贷款平台和网络信贷机构。互联网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的`飞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互联网交易中的资金流动以及安全理由,在网购、基金、保险、代缴费用等方面已经侵入银行传统领地。而且,数据显示,在“双十一”的极限状况下,银行网银支付的失败率要高于部分基金支付系统。P2P网络借贷领域:到12月31日,国内350多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完成交易额已经超过600亿。非P2P的网络小额贷款领域:到2012月31日为止,仅阿里金融旗下公司发放的小额贷款已超过1500亿,客户65万家,贷款余额125亿。众筹融资领域:国内已有21家此类平台。这些形式的出现使得金融信息成本得到降低,诸如人人贷等创新模式可以纳入信用记录,触动了传统银行在信息筛选、处理方面的既有优势,也打破了银行作为交易中介的原有理念,直接挑战商业银行的存在价值。

五年前马云曾说过:如果银行不转变,我们就转变银行,中国平安的董事长马明哲在指出平安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而并非传统金融企业。比尔盖茨甚至认为“在21世纪,传统商业银行将是一群灭绝的恐龙”。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的确产生巨大来的冲击。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现在相当一部分的互联网企业从非金融领域向金融领域渗透,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类似于P2P的贷款融资平台,对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带来不同的影响。特别是2013年 6 月 13 日诞生的余额宝,仅6天时间,其支持购买的天弘基金市场份额便急剧上升,客户突破百万,日均净申购额超过六千万,截至2月27日,上线才8个多月时间,余额宝用户已经突破8100万户。现拟与支付宝开展合作的基金公司已超过二十家。

支付宝的备付金规模约为200亿元,而国内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额已超过16万亿元,也就是说,目前即使支付宝全部备付金都转入余额宝,也不能撼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但纵向考虑,商业银行的存活状况似乎没有这么乐观。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也曾占比达 60%,随后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分流活期存款,到90年代,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已降到10%,即从长期来看,货币基金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影响巨大。支付宝中,80后以及更年轻的客户占到60%以上,他们经济基础单薄,更倾向于小额资金的稳健增值。余额宝在保“活”的基础上,为活期存款资产打通了一条低风险的增值渠道,很可能成功分流传统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作为第三方平台获得销售基金牌照后,支付宝对银行的基金代销业务已造成强烈冲击,虽然仅增利宝一支合作基金,规模早已破百亿,若更多差异化产品的加入,考虑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模仿能力强,积聚效应明显,商业银行的此类业务必将受挑战。除此之外,余额宝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影响也不可忽视。20以来,银行普遍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而随着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逐渐宽松,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跌破“6”,回到“5”时代,即使如此,余额宝优势仍旧明显。

(二)对商业银行资金中介功能的冲击

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的往来过程中充当资金中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相当一部分客户借助互联网电商(或者融资平台)直接交易,隔绝了客户与传统商业银行的联系。从融资角度看,资金供需双方利用搜索平台寻找交易对象,之后的融资交易过程由双方自己完成。从支付角度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已能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等结算和支付服务,与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形成替代。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

据一般均衡理论,无摩擦市场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交易成本为零,中介无需存在。即交易过程信息不对称是交易成本和金融中介存在的前提,其存在的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充当金融中介,对商业银行等传统中介起到有效的替代作用。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互联网中形成的制度由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四个技术部分组成,而技术的显著特点是边际成本为零。互联网金融此影响下,边际成本也趋近于零。然而,现实社会中每笔交易都会产生一定边际成本,只是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降低这个成本。

(三)对银行舆论地位的冲击

平安银行: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 篇3

IPO时间:1991年(000001)

行业归属:银行

行业地位:在多元化的银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平安银行依托集团的综合金融平台、各子公司渠道资源的整合以及各产品线的协同效应,打造公司、零售、同业、投行业务的“四轮驱动”模式。另一方面,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不一样”的互联网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

面对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银行业过度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伴随而来,迫使银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安银行与集团旗下的陆金所(负责理财产品的交易与转让)、平安付(第三方支付)共同服务于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战略。

在业务发展中,平安银行以公司、零售、同业、投行业务“四轮驱动”的模式形成竞争壁垒,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业务创新。专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的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就是其综合金融能力的体现,私人银行与公司、投行和资金业务、信用卡、汽车金融及小企业金融深度合作,在交叉销售、客户深度挖掘等方面发挥平安银行的外部与内部协同优势。

另一项重要的综合服务,是平安银行为高端金融客户打造的“金橙俱乐部”平台,提供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行产品,目前已吸纳11家券商、26家财务公司、50多家中小银行、33家基金公司和39家信托公司等。

不仅如此,为了顺应互联网金融下“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安银行采用“平台+产品+服务”的形式开发网络金融产品。平安银行打造“科技银行”,使互联网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业务的网络化、电子化。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平安银行在降低自身展业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用户的使用与交易成本,进而改善客户体验并增加客户黏性。

通过“供应链金融2.0”平台,企业可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四流合一”;对于小微企业,平安银行推出集融资、结算、增值等服务于一体的金融产品“贷贷平安商务卡”;另外,为了给客户提供便捷的网络理财服务,平安银行推出“平安盈”产品,支持客户购买基金、理财产品、转账和信用卡还款等服务。

毅园投资副总裁李凌认为,平安银行的创新一直处在行业领先位置,依托平安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旗下各子公司渠道资源的整合以及各产品线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深挖用户需求。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篇4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拥有成本低、灵活高效、覆盖面广、信息不对称降低、管理不规范、风险高等特点。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第三方支付功能、渠道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信息收集功能等主要功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以下的挑战。

1.竞争压力增大。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竞争日趋白热化, 商业银行不仅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 还需要在人员配备、机制构建、产品创新等各方面加大力度, 开展全方位的竞争。

2.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由于第三方支付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领先者, 他们促进了市场资金的流动, 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有着强烈的冲击力。

3.商业银行的服务创新变革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互联网不断发展下客户的选择也因此变得更加多样性, 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创新。

4.在这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 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更严峻的竞争和风险。不仅有以往的擦混同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 还包括现在的依托互联网发展的新企业。商业银行必须要创新, 但在创新中当然会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不仅是传统的管理、运营等风险, 还有包含时代特征的客户隐私保护的风险等新的风险。

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存的,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但同时也给了商业银行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机遇。

1.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改善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渠道提供了新方式。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方面。互联网金融使得小微企业的贷款以及个人贷款成为现实, 不再是服务的死角。

2.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一系列的互联网技术也快速崛起, 这些技术的出现为金融信用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通过互联网相关技术, 可以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 使得小微企业网络社区化。对人际关系信息进行捕捉和整合分类, 提高小微客户信用透明度。

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现状 (以建行与华夏银行为例)

(1) 中国建设银行 (善融商务)

善融商务是国有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的领头羊。善融商务把金融的服务与网络电子商务模式进行结合, 不仅与其他电商平台一样进行商品的交易, 而且可以提供小额贷款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善融商务支持多种支付方式, 并且支持多种支付方式自由组合。并且在企业客户方面, 将传统的承兑汇票等支付方式转移到线上, 使得企业线上交易更为便捷有效, 打破了因支付困难造成的交易危机。

(2) 华夏银行 (平台金融)

“平台金融”在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掌握交易双方有效的数据信息, 并以此为基础为企业实现支付、结算、贷款等功能。这种模式可以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特点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1) 一般情况下都主力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使得客户的各类消费结算业务都在自己银行的范畴之内, 由此提高客户的粘性。并根据客户的消费交易数据进行分析, 预测客户的消费行为习惯, 以此为根据为客户提供整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 各商业银行积极开发移动支付模式, 在网上银行或者相关银行电商平台, 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提供移动支付, 以使得客户支付变得便捷。

(3) 各商业银行开始提供小额消费贷款。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 各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行为特点进行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 数据分析之后为客户提供一定的贷款额度, 使得客户在消费时更为便利, 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营销策略分析

1.产品策略:提高银行精准营销的能力, 以满足客户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

(1) 整合产品, 打造出全流程业务组合。商业银行应该通过资源整合, 打造有关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全流程的业务链条, 以实现对客户提供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的一整套金融方案, 扩大银行业务, 使银行业务将支付结算、理财和信贷等金融产品整合在一起。不断改造银行的业务流程, 使得流程不断优化使得客户办理业务的时候更加快捷高效, 提升客户满意度。

(2) 深入数据挖掘, 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大数据时代, 商业银行通过网络平台的数据可以得到大量的用户数据信息。商业银行需要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对数量庞大的数据进行分析提炼, 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找到可能需要银行服务的目标客户, 根据数据的分析, 为该客户推荐适合的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价格策略:提高银行的差异化营销的能力, 尽量满足客户期望

(1) 把客户分类, 分别提供满足各个群体的产品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对客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挖掘, 并利用专门的风险评定系统对客户的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专门化分析, 然后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组合。商业银行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高贡献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在财富管理、投资融资等方面, 你用自身对市场更为优秀的分析研究能力以及自身的资源优势, 为高贡献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融资服务。

(2) 将客户贡献进行分析, 然后提供相应的优惠。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 要注意为客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费用等。对外要争取利益, 以顾客的贡献度为依据反馈给顾客。

3.渠道策略:提高银行的整合营销的能力, 为客户提供便利

(1) 搭建一个连接客户的平台, 运营客户网络。互商业银行必须为各个客户提供出一个表达观点、风险兴趣爱好的平台, 让每个客户都可以在其中平等相处, 用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客户之间的链接, 实现用客户帮助自己留住新的客户。在平台上以客户自己的行为传递信息, 推荐产品和服务, 传播成本会降低。

(2) 对营销渠道进行整合, 深入开展移动金融模式。为了应对客户行为的变化, 商业银行需要为客户提供更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包括物理网点的智能化和网上银行的交互化以及移动银行的开发。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在具体的位置布局在物理网点放置ATM机、自助发卡机、远程业务终端等, 还要在网点配备移动设备等, 从而最终可以实现网点的智能化。

4.促销策略:提高银行的互动营销的能力, 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

(1) 线上线下相结合, 为用户带来更好地体验。商业银行应当将物理网点转变为服务营销为主、应用体验为主,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以及人工成本。采用O2O模式, 消费者在线上完成消费过程, 在线下完成实际购买。由于网络购物的便捷性, 以及广泛的选择性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在线上做出购买选择。

(2) 与各方深入合作, 开展全方位的营销。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进行全方位的营销, 全方位发现客户的需要, 及时满足客户要求。还需要加强与领域其他机构的合作,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 利用其他机构的优势, 弥补自身的不足。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与合作伙伴的业务合作, 将支付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进行整合, 以更好的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就必须满足社会的发展趋向不断创新。传统的电商企业也开始在金融业展现自己的优势, 这使得商业银行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 商业银行在挑战中转变以往的运营思维和经营模式, 可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只有在这个时代努力完成经营模式的转型, 才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5, 06:14.

[2]黄煜杨.新常态下小微金融营销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7:124-125.

[3]车广通.商业银行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21:330.

[4]孙爱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营销发展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5, 27:32-33.

[5]方雪昀.浅析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J].现代营销 (下旬刊) , 2015, 12:120.

[6]柳欣.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借助微博营销的策略研究——以哈尔滨银行为例[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5, 06:65.

[7]刘诺涯.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策略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 2015.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篇5

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后资金供需双方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快捷的匹配供需信息,完全不需要金融中介的涉及和参与。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及相关软件技术支持下,互联网金融模式能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对交易对象的交易记录进行快捷的查阅、对数据可采用高效的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查询和分析,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更使企业有效地解决了融资等工序对接问题。互联网金融中的无中介性质资源配置,不仅使资金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福利,更以其快速的金融传媒形势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弱化了商业金融的中介角色。

1.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冲击———“鲇鱼效应”

1.2.1在发展模式方面

互联网金融实现了全流程线上操作模式,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提交申请,不需要来回奔走于营业网点进行查看。另外,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建立在网络电子交易平台之上,客户的相关交易数据和以往信用评价就是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客户信息来源,这种数据信息来源可靠,能更真实的反映客户的.实际情况。互联网金融的线上审批采用的是全流程自动操作过程,系统自动从数据库中提取客户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设定程序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可授信额度。若客户满足借贷条件,可系统可发放贷款。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获得是以人为媒介的,整个信息流传递过程伴随着人的操作;而互联网金融全流程线上操作模式完全舍弃了信息流传递时对人的依赖,整个过程信息流自行运作,过程高效、便捷,不但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审批效率,能及时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危机,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1.2.2转变以往的客户价值诉求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篇6

【摘要】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风起云涌,余额宝、网贷平台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机构正在迅速崛起,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基金公司等企业的强强联合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运营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面前,商业银行应何从应对?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信息技术特点、存在的风险与分析,提出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挑战的措施。

【关键词】银行 互联网金融 模式 金融信息技术

一、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

各大互联网巨头推出的互联网理财业务表现尤为抢眼。 2013年6月,阿里金融在国内首次推出“余额宝”服务,通过在支付宝系统内置基金支付系统,支持支付宝用户将沉淀资金直接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该产品实际上是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T+0产品,主要投资于投资国债、银行存单等安全性较高的货币市场金融工具。该产品推出以来,或得了市场的热烈追捧,被戏称为“屌丝理财神器”,截止今年1季度,“余额宝”规模已突破5400亿,用户数超过1亿。自阿里金融推出“余额宝”后,其他互联网企业紧跟其后,陆续推出了百度“百发”、苏宁“零钱宝”、微信“理财通”等类似产品,这些产品的出现使得互联网理财渐成气候。

P2P及众筹等网贷模式在2011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至2013年底已有523家网贷平台,同比增长253.4%,2013年全年的成交规模达897.1亿元,同比增长292.4%,年化收益率为25.06%。网贷平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民间借贷发达的地区,仅广东、浙江、山东三省就占据了50%。拍拍贷、人人贷、陆金所、宜人贷等一大批网贷平台存在。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特点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本质上属于第三方支付业务与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组合创新,与传统银行的储蓄存款、理财和代理基金等相比,具备投资门槛低、收益较高、流动性强等特点。一是投资金额较低。二是预期收益率较高。据统计,余额宝90%以上的资金投向为银行协议存款。在国内银行间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资金价格处于高位,协议存款的利率也相对较高,导致余额宝的收益率水平远高于同期国内储蓄存款利率。三是流动性较好。目前,余额宝采用的T+0赎回到账的方式,比传统的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金到账时间更短,流动性也较好。

P2P面向的是有资金需求而又无法从银行渠道获取的企业和个人,资金主要用于生产或消费,针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客户。而众筹偏向于原始投资的模式,发起人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来筹资,回报主要以产品为主。网贷平台为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能够满足短时期的需求,而在超高的利润吸引下,更高的风险随着而来,仅2013年就有75家平台发生了风险事件,随着行业洗牌及监管部门的积极参与及调研,逐步在规范化网贷平台。

二、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技术特点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得在不增加大幅成本的情况下提供对大业务量吞吐处理的有效保障。以国内技术架构优秀的阿里金融为例,主要有三方面的革新支持。

一是基于X86服务器集群和开源软件搭建技术设施。阿里金融真正做到了“去IOE化”(IOE是业内的垄断,即IBM的小型机系统垄断,Oracle的数据库系统垄断,EMC的存储设备垄断,打破垄断,从成本费用较低和信息安全方面将得到全面提升),以分布式架构与开源软件的结合应用为特征,每个数据中心动辄部署上万台、几十万台X86服务器,进行动态资源调度,开源操作系统Linux、开源web服务器Apache、开源数据库MySQL、开源脚本语言Php/Perl等待。

二是基于场景的需求分析和应用开发。阿里金融的开发原则可总结为:SOA服务化,所有系统采取服务化模式,系统之间进行必要的分拆和隔离,通过服务调用和消息通知的方式进行协同。

三是自动化部署和运维体系。阿里金融开发了一套资产信息采集程序和采集流程,将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等资产信息,采集到数据库中。以自动化采集为核心的资产管理体系,主动监控确保资源池一致性,杜绝人为的操作错误。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与分析

互联网金融在吸收众多的小资金,快速汇聚形成了数个大资金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着不可小觑的运作风险,主要表现在四各方面。

一是互联网金融存在迭代风险。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自身都是高风险行业。作为二者的融合与创新的互联网金融,其风险远比单个行业的经营风险高,可谓是风险迭代。此外,互联网金融中普遍存在着跨业经营,非传统金融行业进入到金融领域,对金融风险和管控存在认识不足和能力不够的问题。以阿里的风控体系为例,淘宝和天猫拥有别人不可企及的交易数据优势,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及控制似乎可行,然而,仅以交易数据的概率分析来进行风险控制,准确度将大打折扣,商业银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风控措施的背后都是众多沉痛教训的积淀。

二是互联网金融存在监管风险。互联网金融创新太快,相应的监管机制却远未跟上。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还是延续互联网公司的机制,先做大,吸引风投,再优化,沉淀,繁荣。而作为这些模式,本身是服务性质,且是对资金、货币的融通服务,而不是以前简单的信息服务,一旦形成虚假、违约交易,其后果都是很严重的。而监管机构人行目前的态势是支持,观望,行业自律先行,而刚刚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又能有多大的制约作用呢?所以监管几乎为零,随着后续央行及银监的监管力度加强,金融业务需经过多次起伏才会进行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三是互联网金融存在信用风险。现阶段,整个社会信用环境贫缺,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社会诚信体系是互联网金融的心脏,而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征信体系。网络贷款的最大特点是抛弃了传统银行贷款以抵押为主要特点的风险控制手段,将网络信用度作为贷款的主要参考标准之一,从而使客户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企业担保等来突破贷款的参考标准,实现进一步业务的发展。人们对信用度获取的无奈及对风险教育不足也就给予众多公司或者个人利用虚拟网络环境来进行非法交易,旺旺贷,投资传奇等诈骗跑路就是一个极端例子。而2013年至今已经有跑路或者经营不善倒闭的网贷平台就超过了100家,其中给投资者的损失就不言而喻了。

四是互联网金融存在市场风险。当前,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不充分,金融业开放度不够。金融牌照严格管制、行业垄断明显、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存款保险制度缺失、多层次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等。金融市场环境不完善给互联网金融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四、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应对措施

(一)互联网金融带给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

与作为金融主体的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极其低廉的成本优势上。互联网金融对大量、小额、分散的小微贷人工辨别款具备低成本的优势,但是对于大额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却力不从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百笔五十万的信贷业务,如果采取人工逐笔审核的难度是远高于审核一笔五千万的信贷业务的,所以前者可能适合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共性化的审核标准,而后者则适合采取人工审核,因为收益远高于成本,并且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分行管控及个性化的服务,这是前者很难提供的。所以,互联网金融可能更适合在小微企业层面融资发挥既定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互联网金融要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总体方向的可能性不大。

在中央政策层面,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小微贷措施,国务院于13年8月发布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央行于今年4月25日和6月16日两个月时间内两次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说明国家从政策层面对扶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决心和力度。

(二)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面对市场的趋势,政策层面倒逼商业银行改革的导向,商业银行唯有转变思路,化挑战为机遇,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成本优势,承担好传统角色的同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面对国家的政策导向及互联网金融的新形势,工、农、中、交等多家商业银行进行了的总行架构改革,做出有利于互联网金融态势的举措。农总行将原来的“四部五中心”调整为“三部六中心”,撤并重组5个一级部、8个二级部,增设了4个一级部,改建农村产业与城镇化金融部、新建小微企业金融部、网络金融部等新兴业务部门,重构了产品研发体制,搭建起大后台运营体系,突出“三农”,小微贷及互联网金融的职能级别,并将互联网金融上升到全行战略层面统筹谋划,增设互联网金融推进办公室,直接向业务总监和分管行长汇报,承担互联网金融的统筹规划,做好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及运营模式的创新,研究大数据支撑的新型金融业态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不同于传统业务的产品和服务。基于新的组织架构,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改进。

一是优化信息技术平台。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行需要做到科技先行。为满足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的需求,逐步实现“去IOE化”,这在全行范围内必将带来投入成本的大幅减低。同时需要整合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去除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为组建数据仓库作提供必要条件,并最终可进行用户数据的挖掘分析,充分发掘用户的金融习惯和金融需求。

二是拓展智慧型经营模式。过去,银行业一味求大求全、单纯扩张规模、拼抢资源、扎堆设立网点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导致银行同业间的恶性竞争。在当前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银行业不仅要在客户基础、网点服务等传统领域提升能力,更要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走特色化经营道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信贷、小微企业贷款等,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可替代性,以智慧型经营模式提升软实力。

三是搭建多样化金融服务平台。搭建符合互联网金融用户多样化需求的金融服务平台,吸引客户更多潜在用户融入商业银行的服务体系。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企业的金融竞争时,本身已经有很好的触网过程的,我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交易数占比已经超过60%,而随着我K令系统的推广使用,使得网银平台及手机银行平台融合通用成为可能,以我行在省域的优势占比及现有的庞大用户群,以及多年客户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强调客户为中心,强化用户的体验度,搭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既能为“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服务,同时也能为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提供渠道。

四是整合优势资源,引入符合自身利益的战略伙伴。电商、网络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社交网络,不仅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商业银行的盟友,只要合作得当,发挥各自优势,在合作中形成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在合作中由非金融企业发掘及笼络客户群的金融需求,而由商业银行来进行风险控制及金融服务,推进信用卡积分的利用模式,均可增加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黏性。如北京分行与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术有限公司开展B2C(含贷记卡)业务合作,浙江分行与浙江银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预付卡受理业务合作等,只要合作得当,可以达到合作共赢。

五、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筹资困难而又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及个人等用户提供了新的途径,能够形成商业银行的有效补充。同时也能促进商业银行的改革,调整自身结构,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有利条件来进行数据整合、业务流程的优化、整合优势资源,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2013年网贷行业年度特刊.http://www.p2peye.com/topic- 2013.html.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篇7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爆发式发展以及客户消费行为逐步线上化, 互联网金融以雷霆之势迅速发展壮大, 严重侵蚀着银行的收入。来自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4 年1 月银行系统内人民币储蓄存款共缩减9, 402 亿元, 比起同期少增加了2, 050 亿元。与此相反, 互联网金融却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比如, 阿里巴巴联合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其资金规模已经突破1, 000 亿元;微信推出的理财通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资金规模突破100 亿元;在春节前后国内市场资金流动性大面积吃紧的情况下, 互联网金融强大的吸金能力却一次又一次的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另外, P2P等网贷平台规模的扩大, 又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银行的融资客源。第三方支付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抢夺了银行某些中间业务的手续费、代理费等费用。然而, 由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空白, P2P、第三方支付等显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的建立也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背景

1、从政策上来看,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在新一届政府强调简政放权,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 对风险“零容忍”的传统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政策出现了阶段性调整, 为互联网金融留下了一定的容错、试错空间。

2、从产业上来看,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渗透到各行各业, 打开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更是引发了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产业革命, 多个产业之间的技术、产品以及服务互相渗透, 因此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种类也日益完善, 不仅只依赖于网上支付, 还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 带给客户更新鲜便利的体验。

3、从客户角度来看, 大多数客户都是80 后、90 后, 他们都是在电脑和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于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的发展和层出不穷的各类金融产品, 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 自互联网金融发展起, 就以其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奠定了广泛的客户基础, 随着互联网理财、网上借贷、网上支付的逐步完善, 使得客户持续增加。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互联网理财产品迁移银行活期存款。余额宝的实质是“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 相较于其他货币市场基金取消了最低门槛的限制, 让用户的闲置碎片资金都能够实现轻松理财。除了能享受货币基金的投资收益, 还随时可用于消费、转账、查询账单等。百度、网易更是打出“年化收益8%、10%”以高额补贴来争抢客户。微信理财通更是将互联网金融从PC端带向移动端。用户通过绑定储蓄卡开通微信支付, 进入“理财通”选择存入金额, 即可享受每日的货币基金收益。这些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疯长, 不断分流银行的活期存款, 使得商业银行的揽储压力不断增大。

2、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业务影响传统银行业的支付结算代理收付业务。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顺应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有效规避违约风险, 提高交易效率。而其很强的互联网属性, 不仅提高了支付效率还深刻转变着公众的支付理念, 逐渐成为传统支付渠道的重要补充。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越来越多的涌现, 银行的收单业务正逐渐被分食。

3、P2P网贷平台规模倍增, 分流银行融资客源。P2P为筹资者和投资者之间搭建平台, 由于其方便、快捷、无需抵押等优势, 近年来发展迅猛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P2P模式能够解决我国目前的微小企业、个人贷款等难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后起之秀, P2P正在分流银行的融资业务。

4、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带来挑战。在传统银行服务模式中,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遍地撒网的实体网点和资金规模等绝对优势,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勤俭节约的美德, 继而会把毕生的积蓄储存起来, 传统商业银行因此吸收了大量的资金, 发放更多的贷款, 以此获得存贷差。但自互联网金融发展之日起, 传统商业银行就意识到必须转型, 而他们的竞争基础也转向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四、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自从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网贷平台引入中国, 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涌向大江南北。P2P犹如救世主:传统企业乐了, 他们不必再为融资难而犯愁;投资者也乐了, 他们将存在银行内的钱投在高收益率的产品上。一个网络、一个平台, 将两方面的需要嫁接起来, 看似迎合了市场需求, 一举多得!然而, 市场监管不完善, 大量P2P企业忽略透明化经营, 忽视自身风控能力, 丧失企业道德, 资金链断裂, 不得不以跑路、停业的形式逃之夭夭。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这几年, 监管的力度远远跟不上, 因此在我们享受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金融风险。层出不穷的金融诈骗严重危及了人们的账户安全和财产安全。金融监管必须跟上, 但怎么跟, 既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继续发展和创新, 又能有效地规避一些风险, 成为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015 年7 月18 日,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明确了十六字总体要求, 即“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第一次从中央政策的角度肯定了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 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法律实质, 明确指出P2P属于民间借贷范畴, 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的规范, 相当于给了P2P明确的法律地位。《指导意见》还系统勾勒了行政服务、税收、法律等基础构架层面的支持与鼓励举措。从实务方面看, 对于当前逐渐成形的几类创新模式, 如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 (P2P) 、股权众筹、互联网基金销售等, 都提出了务实的指导。并且, 在资金托管、信息披露及安全等方面, 都明确了操作底线和业务边界, 相信这必将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加透明, 更加规范。

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上容易出现不公平的竞争局面, 互联网金融大亨马云在演讲时说过一句话, 他最怕的不是被市场打败, 而是被一张纸打败。同样是2015 年7 月份, 央行官网发出了《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意见的公告》, 这是央行第三方支付新规, 公众的眼睛都盯在了每日限额和交易电子签名上, 仔细分析一下, 集中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余额管理、快捷支付及支付方为客户开立账户的等限制上, 第十条要求支付机构“以显著方式明确告知客户:支付账户所记录的资金余额不同于客户本人的商业银行货币存款…不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第十七条提到, 支付机构不得对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转账业务设置限额。这个可能会动摇到一些支付机构的超额转出收取手续费的利益, 另外, 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的, 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 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核实客户有效身份证件, 按规定留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并通过三个 (含) 以上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对客户身份基本信息进行多重交叉验证, 确保有效核实客户身份及其真实意愿, 不得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

从这几点看来, 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限制未免苛刻了点。在提到余额管理和快捷支付结算业务上, 更偏向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 总体来看, 是为商业银行拉拢闲散资金。不过, 就目前形势来看, 虽然存款利率上下限全都放开了, 商业银行也并没有在存款利率上有什么优惠, 所以对于闲散资金, 公众会更愿意放在高收益并且相对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上, 通过这个新规, 希望央行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不仅能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做出强有力的指导, 对公平竞争仍然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芮晓武, 刘烈宏.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J].金融研究, 2014.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发展 篇8

2013年6月13日, 支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又推出的一项新的余额增值服务, 即余额宝。有了这款产品, 我们可以在支付宝网站上直接购买理财产品, 还能够在购买理财产品后, 随时进行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 闲余资金放在余额宝内是可以跟存放在银行一样产生利息, 从而达到增值的效果。余额宝一经推出便迅猛发展, 仅用230多天, 余额宝的规模就从0蹿升至4000多亿, 用户数达6100万, 将与其合作的连年亏损的小基金公司转变成了行业的老大。

目前, 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 占全部货币基金的40%, 客户数量超过8100万户, 约占全部货币基金客户数量的95%, “宝”类产品在货币基金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互联网金融发展如此迅速, 其原因和影响得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余额宝的影响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 互联网利用自身的大平台和数据, 对传统银行进行解构, 衍生出在线理财、便捷支付、电商小贷、P2P、众筹、金融搜索服务平台、互联网货币等多种模式。互联网金融目前多是借用传统金融, 特别是银行的产品, 来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渠道变现。除了渠道, 互联网金融还分流了部分传统金融体系的资金, 如P2P和电商小贷, 直接绕过了银行开展了授信业务, 满足了小企业和个人的部分融资需求。长期来看, 互联网金融将在产品渠道和资金分流上对银行业造成比较大的威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余额宝了, 目前已经成为中国规模和客户量都最大的基金。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面前, 将有可能面临被后台化的危险。

余额宝发展如此之快, 突显出中国金融需求受到严重的压抑。余额宝或类余额宝产品, 从本质上来说, 都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结果。但是目前, 由于商业银行统一实行的是国家规定的利率标准, 这样就导致了各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水平相差不大, 不能很好的进行市场竞争, 储户也很难在不同银行利率下得到最佳存款方案。因此, 社会上已经非常渴望利率的市场化。如果银行能够根据不同客户制定相应的存款利率标准, 人们就可以“货比三家”, 选择最高的存款利率, 这样银行就不仅在服务上要有所提高, 价格上也是必须进行调整, 适应市场的竞争, 才能吸引更多的储户。尤其是当贷款市场也采用这种竞争机制的时候, 贷款的利率必然会压缩到最低限度, 来招揽到更多的相对优质的贷款客户。由此可以看出, 市场化是一个必然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也不例外, 对经济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尚未有实质性进展。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显示,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立足国情, 采取渐进的方式加以推进。这其实是在暗示, 近期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不会马上推行的。而究其原因, 主要是有关部门担心利率市场化程度加大, 会导致银行改变利率不规律, 从而金融市场出现混乱, 影响经济稳定。

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改变

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体制, 致使我们的商业银行一直是维持在依靠传统利息收入作为主营收入, 而非利息收入明显偏低。统计数据显示浦发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和营业收入比均达到80%以上, 样本中占比75%以上的共11家, 占比低于70%的只有中国银行。

在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主要有四部分构成:第一是客户贷款垫款利息收入, 在总利息收入中占比90.31%;第二是证券投资利息收入6.14%;第三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 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此部分占比1.79%;第四是同业拆借利息收入, 此部分占比仅为1.76%, 可见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的还是传统的借贷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中, 投资银行业务;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业务;银行卡业务占比较大, 其中共占比达66.66%。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已经开始从传统业务转型到新兴业务。但也应该看到资产托管业务以及担保及承诺业务等占比还较小, 说明中间业务向新兴业务转型的空间还比较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结构, 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比如理财产品等服务类产品的重点开发。

2. 对商业银行财务稳定性的影响

自2013年7月20日起, 央行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 各金融机构可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但是存款利率仍有上限限制。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后, 央行扩大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 以便于各商业银行适时调整, 减少冲击。

利率市场化以后, 银行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这样会使利差有缩小。当利率变动频繁时, 银行的收益就会暴露在风险之中。数据显示,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2011年较低, 可见高利差的政策取得了效果。不良贷款率的下降为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存贷利差缩小创造了空间。2011年后不良贷款率又开始回升, 我国银行业对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需要切实加强。

3. 流动性风险和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水平将由市场的资金供求决定, 这将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和理财需求, 进而对商业银行的资本流动性产生影响。例如, 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 储蓄意愿会向后推迟, 而为了减少融资成本, 企业的现时贷款需求会放大;从而导致银行流动性供给不足, 引发流动性风险。反之, 预期利率下降会降低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之下, 传统商业银行存款流失明显。4月15日, 央行发3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 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72万亿元, 同比少增1.39万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67万亿元, 同比少增5576亿元, 可见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非常明显。

四、利率市场化应对策略

余额宝成功在于准确抓住了小额群体的在线理财需求, 并服务好了这部分传统银行的零售客户,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银行的零售战略应该怎样来制定呢?

1. 强化内部收益管理, 多元化盈利模式

无论何时, 管理都是一个企业至关重要的成功因素。只有强化内部管理, 才能有效的提高收益。而提高收益就必然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利润, 第二降低经费率。首先, 经营上必须力求稳定, 推行“低资金成本”的经营战略。控制日常开支, 实行改善运营效率的“低运营费用”的经营策略, 第二, 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及金融产品的价格的确定, 根据该客户的收益性及风险等来确定, 实行“成本与风险相适应”的原则。第三, 实将盈利模式多元化, 摆脱依靠传统盈利模式, 开发多元化理财产品等。

2. 增大零售业务比重, 实施服务全能化

在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中, 零售业务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项。从余额宝的迅猛发展, 我们就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群体。银行应通过零售业务的重新梳理来发现真正的市场需求点, 顺应银行业务电子化的趋势进行互联网化的平台操作。零售业务的特点在于覆盖面广, 产品门类众多, 银行应该找到自身的核心优势产品, 并进行交叉销售。

服务全能化是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 商业银行只有适应客户方便性、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才能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相竞争。

参考文献

[1]《浦发银行年报》[R].2014.

[2]《央行报告金融统计数据报告》[R].2014.

[3]王廷科.利率市场化效应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策略[J].财贸经济, 2007 (9) .

[4]《中国金融稳定报告》[R].2013.

[5]孔德刚.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模式及风险评析[J].财经政法资讯, 2007 (2) .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篇9

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特征分析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 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是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其主要指的是非银行机构利用信息技术, 与各银行签约, 实现电子支付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目前第三方支付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独立于电商网站独立的第三方支付, 如易宝支付、汇付天下等。另一种则是依托于电商网站的第三方支付, 其具有一定的担保功能, 代表模式有财付通、支付宝;第二, P2P网贷模式。P2P网贷模式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点对点借贷的新型金融交易模式, 其主要的特征是投资收益率高、风险控制能力高等。P2P网贷以“人人贷”模式为主要模式, 以宜信、怕拍贷等为主要代表;第三, 众筹模式。众筹模式是现代社会创意融资模式, 它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 融资参与者可以是个人、企业、组织者, 融资项目可以是公益项目、文艺项目、企业项目等, 范围广泛。

从以上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分析来看, 我们可以看出, 互联网金融时代具有的特征是:第一, 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不仅能够弱化金融的中介作用, 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提高金融机构的经济收益。而且金融机构和主体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及时操作, 操作更加便捷, 能够满足金融主体的实际需求;第二,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信息透明度较高, 能够较好的保证信息交易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第三, 互联网金融涵括的范围广泛, 群众参与率更高, 因此可以更好地扩大金融市场, 实现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而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却是一大挑战。具体来看,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面临的挑战和冲击主要包括:首先, 大数据时代特征要求商业银行能够具备更强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 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却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一直以来, 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均以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主, 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带来以及大数据的信息传递则要求商业银行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抢占个人市场和小微企业市场, 要求商业银行能够创新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第二, 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中介地位受到影响。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出现大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 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手段进行支付, 影响影响了银行支付功能的发挥, 也大大越弱了商业银行的柜面结算业务的发展;第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客户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 客户只需要使用一台计算机或者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够进行随时随地的操作和交易。而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办理则需要到指定地点、排队办理手续。相比之下,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经营优势显然更加明显, 给商业银行的经营服务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

虽然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 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不够明显, 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却给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 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首先,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带来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树立新的价值网络, 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金融市场优势建立新的渠道载体, 加强与其他平台和行业的合作, 以此形成新的产业链, 促进本行的更好发展;第二, 新时期商业银行可以向互联网金融模式学习, 更加证实客户的实际需求, 创新经营和服务理念, 转变服务模式;第三, 互联网金融时代可以加强对有利资源的技术整合, 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更加科学的业务流程, 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提升自我的竞争实力。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 创新网络运营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给商业银行一定的启发。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当前, 也不能限制于传统的经营和发展模式, 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适当的创新。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可以自己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 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建立来提升自我的竞争实力。当然, 在建立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之后, 银行还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制定有效的定价和经营策略, 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渠道运用优势, 吸引更多的小微客户, 帮助拓宽业务领域。过去的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大中型企业的业务办理, 对于零散客户和小额客户的重视程度不足, 这种服务运营理念将会严重制约商业银行的发展, 因此要求银行必须结合自己本身的市场竞争优势, 以创新网络运用渠道的方法来拓宽金融市场, 提升自我的竞争实力。

(二) 提高自我的风险控制能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信息的传递, 也降低了互联网金融的成本, 在新时期下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实现大数据产品组合的形式来进行创新发展。例如, 银行可以通过与发展形式良好的电商平台和核心企业强强联合, 以获取供应链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实现自我的更好发展, 并通过“订单+应收账款转化融资”、“在途货权+仓库全程监管”等方式进行大数据产品组合, 以更好的满足银行的发展。但是,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要认识到, 数据时代虽然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的优势, 但是也会产生大量的动态信息, 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对核心环节的风险控制, 提高自我的风险控制能力, 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预防。

(三) 加强对小微贷款的重视

新时期要促进商业银行的大力发展还需要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建立更加完善的征信体系, 加强对小微贷款的重视。过去的商业银行贷款对象基本为大中型企业以及政府部门, 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银行必须要认识到, 小微企业和零散客户也是促进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转变传统的业务发展理念, 重视小微群体的业务发展。过去商业银行之所以会倾向于向大中型企业贷款、拒绝小微企业贷款, 主要是由于小微企业在信用方面竞争力较差, 有可能给银行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 从而影响银行的长远发展。因此, 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银行可以通过完善征信体系的模式, 采用联保模式和资金信息模式进行贷款抵押。例如, 平安银行实行的“贷贷平安商务卡”面对的对象就是小微客户, 其贷款的特征就是不需要实物抵押, 只需要通过e Bay大数据资源进行软信息信用拓宽即可。此外, 民生银行也做出了相似的贷款门槛调整, 针对工薪阶层、目标社区业主、批发性商业街、批发市场和交易市场等开发了无需担保和抵押的微贷产品, 为小微客户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也促进了本银行的业务发展。

四、结论

浅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篇10

(一)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目前, 业界和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尚无明确的、获得广泛认可的定义。吴晓灵 (2013) 认为互联网金融应该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处理银行业务 (1) ;王国贞 (2013) 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企业利用现代信息科技, 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手段, 将互联网的一系列经济行为融入金融要素, 产生的金融服务 (2) ;刘英、罗明熊 (2013) 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融通或者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 (3) 。本文认为,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 将互联网的一系列经济行为融入金融要素的新兴金融模式。其既包括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 也包括商业银行通过银银合作等方式, 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的业务。值得一提的是, 商业银行的网银业务处理平台, 其本质是传统金融业务的电子化流程再造, 不纳入本文的分析范畴。

(二)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

从业务处理类型来看, 互联网金融主要分为第三方支付类业务、融资平台类业务、标准化金融产品类业务。

1. 第三方支付类业务。

第三方支付类业务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 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 在用户与银行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这类业务平台具备在线支付、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等功能, 代表企业有支付宝、财付通等。以支付宝为例, 其最初只是淘宝网为了解决网络交易安全而设的一个功能, 该功能主要体现为“第三方担保交易模式”, 由买家将货款打到支付宝账户, 支付宝向卖家通知发货, 买家收到商品确认后, 支付宝才将货款放给卖家, 至此完成一笔网络交易。在该笔网络交易中, 支付宝通过其自身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与买卖双方的支付宝账户进行结算, 实现资金转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其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延伸, 逐渐演变成集收款、转账、担保交易、生活缴费、理财产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2. 融资平台类业务。

融资平台类业务中, 资金借贷双方直接进行资金融通, 产生借贷行为, 其借贷方式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这种债务债权关系脱离了银行等传统融资媒介, 资金借贷双方通过平台的中介作用, 直接进行融资活动。P2P、众筹模式均属于该类平台, 我国从事该类平台业务的企业主要有拍拍贷、陆金所和阿里小贷。拍拍贷的经营模式为无担保线上模式, 该模式下, 平台不履行担保职责, 只作为单纯的中介, 帮助资金借贷双方进行资金匹配, 其本质是直接融资。与拍拍贷不同, 陆金所实行的是有担保线上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融资平台扮演着“网络中介+担保人+联合追款人”的综合角色, 提供本金甚至利息担保, 实质上是承担间接融资职能的金融机构。阿里小贷的融资模式则与以上三者不同, 其融资平台通过对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和行为习惯的分析处理, 形成网络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计算模型, 并据此向网络商户发放订单贷款或信用贷款, 是基于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而形成的融资模式。

3. 标准化金融产品类业务。

标准化金融产品类业务平台将既有的金融产品与互联网特点相结合, 形成投资理财产品、保险、基金、贵金属等业务交易平台。该类平台与金融机构的网银平台不同, 其通常是非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相互合作或者是金融机构平台间相互对接, 推出标准化金融产品。余额宝实际上就是在支付账户上销售基金份额;兴业银行推出的“掌柜钱包”则借助钱大掌柜的开放式平台, 不仅支持兴业银行的客户, 而且支持通过银联支付渠道及同业业务合作的银行卡客户。非本行的客户仅需建立一个银银平台理财账户, 则该理财账户自动与客户的银行卡账户对应, 通过理财账户即可完成基金购买、银行理财、贵金属购买等交易。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 商业银行金融中介作用弱化

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往来中, 主要充当资金中介的职能, 包括存贷汇三类基本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 充当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从融资角度看, 资金供需双方利用平台寻找交易对象, 之后的融资交易过程由双方自己完成。从支付角度看, 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转账汇款等结算和支付服务, 与商业银行支付业务形成替代。

(二) 商业银行客户资源迅速流失

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时, 存在典型的“二八效应”, 其将80%金融资源集中投向20%的VIP客户, 而80%小微客户的金融需求往往被忽略。互联网金融则具有普惠金融特征, 其参与者多、门槛低、涉及面广, 有效弥补了商业银行的不足, 在产生之初即定位于80%的小微客户:余额宝的1元理财起售, 使其一夜之间成为全民理财神器;P2P融资平台使得小微企业久旱逢甘露。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在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 对小微市场进行细分, 满足了小微客户小额分散的金融需求。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增值服务不断完善, 这些客户的黏性会越来越大。

(三) 商业银行利润空间收窄

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在于存贷利差所获收入。中小客户的存款是银行活期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客户正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目标客户。余额宝推出仅仅17天便吸引用户251.56万, 累计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57亿元 (4) 。随着银行活期存款数量的日益减少, 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必然会上升。此外, 互联网金融提供的转账汇款等支付结算业务将一定程度替代银行的部分传统结算业务, 从而大幅降低中间收入, 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卡中间收入、网银中间收入。第三方支付公司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以较低甚至免费的价格、独具的交易担保功能赢得了线上消费者的青睐, 在规模迅速增长的互联网支付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挤压了银行网上支付的发展空间。

(四) 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被颠覆

就金融产品而言, 活期存款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主要方式。从投资的灵活性来看, 银行理财产品五万元的投资起点, 让许多人望尘莫及, 即使达到购买起点, 理财产品在持有期间内也不得进行赎回处理。相比而言, 余额宝的1元申购, 随时赎回, 对满足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更加灵活。就渠道而言, 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了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 有些移动支付功能, 如“手机当面付”、“手机AA制付账”等更是银行卡所不具备的功能。这势必将对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产生冲击。而不论是互联网金融产品还是渠道, 都代表对垄断资源的挑战, 颠覆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理念。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 调整经营理念、顺应发展机遇

我国现行的金融市场中, 已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及信托等完2备0的15金年融机第构9和期多层中次旬金刊融服务体系。但金融资源供需在结时构和代总量 (上总仍第存在60一0定期的) 失衡。“草根金融”被忽视, “普惠金融”缺T失im, 金e融s市场缺乏竞争性供给。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作为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 商业银行应转变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 激发银行战略转型, 充分运用互联网无边界、共享性强的特征, 打破高门槛, 充分考虑金融产品的灵活性、便捷性。重塑业务流程, 高效配置资源, 提升客户体验, 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便利快捷的服务, 摆脱单纯的支付、资金中介工具的角色。

(二) 数据流程再造、注重数据挖掘

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 其业务处理系统中储存着海量的金融交易数据。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 深挖客户的潜在需求, 这是商业银行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 银行应一方面重新梳理行内各项基础数据,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做好数据加工与数据预测, 为进一步细分客户, 不断适应并创造客户需求, 增加客户黏合度, 做到“比客户更了解客户”, 拉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关系。另一方面银行可以有管理地开放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 与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共享、互换数据, 完善银行自身的数据库, 充分利用双方各自的数据优势, 做好数据积累。

(三) 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大数据背景下, 互联网金融具备与生俱来的信息处理优势。其利用信息流、资金流和社交网络的非结构化大数据, 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并有效破解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商业银行也有许多难以替代的优势, 如业务渠道宽、服务网络广、资金供给多、风险金管控融能力强等。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优势可以是N双O方.合9作, 2的0基15Fi础n, a以n Pcae y Pal为例, 富国银行是Pa (y PCalu的m合u作la银ti行ve, t该y行N从O美.6国0排0) 名第四位的银行上升至第一位, 其一大特色就是能够低成本批量化服务于大量小微企业, 这与其和Pay Pal间的合作是相得益彰的。此外花旗银行将积分分享从官网转移到Facebook, 加强了客户与银行的互动, 在增加信用卡发卡量的同时, 还通过这种模式获得客户消费习惯、好友分享等“大数据”, 便于进行深层次数据挖掘。花旗与Facebook间的合作堪称社交营销的典范。我国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融资、支付等领域仍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监管当局应在鼓励创新与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 促使两者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

注释

11吴晓灵.互联网时代银行优势何在.第七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 201 3。

22 王国贞.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 经济纵横, 201 3。

33 刘英, 罗明熊.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 中国市场, 201 3。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模式 金融创新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界定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在这种模式下,通过计算机连接终端和网络服务平台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所形成的虚拟金融市场会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资金供需双方能通过网络直接沟通,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因此,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的金融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

(一)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具备一定资质和信誉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所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买方选购好商品后,用第三方平台的账户支付货款,由第三方通知卖家发货。买方验货后,就可通知付款至卖家账户。当前第三方支付的运营模式:一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指完全独立于电商网站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只为用户提供支付解决方案,不具有担保功能;二是依托自有的电商网站提供一定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二)网络信贷

1.P2P信贷。P2P信贷是指个人对个人的直接信贷模式。借款人可直接发布资金需求信息,贷款人在对借款人的身份、信用信息充分了解后,可直接与借款人签署借贷合同,为其提供小额贷款,并及时知晓借款人的还款进度,获取收益。P2P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线下交易模式,P2P网站仅提供交易信息,具体的交易网站和客户在线下完成。二是线上交易模式,一旦贷款发生违约风险,网站可承诺为出资人先垫付本金,也可不垫付本金。

2.众筹融资。众筹融资是指利用网络的传播性,面向网络上的投资人募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由于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在募集资金的同时,可以达到宣传的效果。相对于一般的融资方式,众筹融资更加开放,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獲得支持项目启动的资金,为更多创意公司和小微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援助,是最近两年国外最热的创业方向之一。

3.电商信贷。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电商开始利用自有平台积累的大量用户数据,对有贷款需求的商户进行实时分析,完成对其的信用审核并发放贷款。对于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平台所拥有的海量数据既有效地控制了自身的风险,也降低了运营成本。对于商家来说,电商小贷降低了贷款门槛,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由此,电商与商户获得了双赢。电商信贷平台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阿里小贷模式和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三)互联网理财

互联网理财是指投资者通过互联网购买平台提供的理财服务和理财产品。客户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购买各种理财和保险产品。与线下购买相比,网络理财的购买与赎回过程更加透明、便捷,购买起点也相对较低,且收益往往也高出柜台,并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目前国内的传统电商纷纷开启互联网理财业务,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包括支付宝余额宝、百度百发、网易理财等等。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一)冲击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地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其发挥的金融替代作用逐渐显现,并已开始冲击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领域,动摇了商业银行的作为金融中介地位。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可利用互联网简化支付过程,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支付体验,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业务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替代作用。网贷平台与银行贷款服务模式相比,给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便利选择,也给银行传统业务带来竞争,这也是很多商业银行转型布局小微信贷的原因之一。

(二)挤压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

长期以来,银行在资金成本、信用成本等方面相对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有绝对优势。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资金供给者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获得所需的信息,使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由此,商业银行的成本优势逐步丧失。首先,网络借贷将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网络借贷能够为个人及小微企业筹集资金,从而深受客户的欢迎,这必然会减少银行贷款的利差。第三方支付及互联网理财也将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转变经营理念,提升网络技术水平

电商对于商业银行不仅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学习互联网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其次,商业银行要建立互联网金融研究部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研究,并尽快建立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商业银行拥有雄厚的资本、完善的安全机制和良好的信用体系,如果能够发展好互联网技术,商业银行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赢家。

(二)建设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力发展网银及手机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丰富交易平台的金融功能,整合各类支付、理财、融资、消费信贷服务,利用自身庞大的客户群发挥信用中介功能。同时要加强对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的发展。应从战略上改变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定位,细化业务功能,优化用户体验,使网银覆盖所有线上金融服务及第三方支付功能。

(三)利用大数据,加强数据系统建设

互联网和金融最大的契合点是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要求银行战略转型,不只是建立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更要通过积累的和新平台的客户信息,利用云计算,深入挖掘数据,分析客户具体金融行为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产品研发、服务创新提供高效率的技术支持,最终为客户提供优秀结算、理财、信贷等金融服务。同时,为银行带来更丰厚的经济回报。

(四)发挥风险控制优势,规避网络风险

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互联网金融属于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与创新,其风险远比互联网和传统金融本身要大。因此,商业银行要发挥在金融领域的风险控制经验,充分审核客户信息及支付环境,确保网上交易的真实安全。同时要加强网络的风险系统建设,这要求商业银行将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前移,在交易之前做好风险监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金融实务,2013,(5).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潘意志.阿里小贷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存在问题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3).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篇12

互联网金融这一趋势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从2005年起互联网金融就已经在我国崭露头角。直到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决策, 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说是在我国全面的开展起来, 将业务逐渐转向互联网。2012年至今,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应用已经深入每项银行业务中, 大部分银行也以互联网为依托, 对其自身的业务不断进行重组改造, 建设线上创新型平台, 互联网金融在支付领域、网络信贷领域和筹资融资领域的发展都有目共睹, 新型的互联网金融, 势必会促使对商业银行在其业务等领域带来更带大的突破。

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 统筹兼顾高低层次客户, 创新个性化服务。

互联网金融立足于金融普惠, 它将客户群体定位为小微客户, 从而吸引了过去被银行忽略的小微企业, 在个人客户等传统金融服务之外的市场上, 暂时有着较强的竞争力。自2011年开始, 商业银行逐渐拓宽到电子银行业务, 而且这项新业务的客户数量在近年来增幅明显。目前各家银行比较迫切的战略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尽快吸引扩大客户群体。这就促使商行立足大众客户需求来设计金融产品, 分别从小微用户和商户两端提供不同类型的金融中介服务,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逐步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之下取得主导权。

2. 重视数据分析, 细化客户需求。

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推销, 拥有大量的数据来源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 其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都具有优势, 这些信息为精准的营销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而商行应充分利用数据带来的价值, 依据其历史优势, 通过累积的客户资源, 建立起数据分析的习惯并且重视数据的开发利用, 将数据有效地转化为信息资源, 了解客户的消费方式和投资理念, 做到客户定位更加准确。

3. 不断开发网络金融产品与支付工具。

传统的商业银行操作流程烦琐复杂, 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工序显得简单快捷得多。从发放贷款这项基本业务来看, 商业银行设置了多个流程, 从借款申请和贷前调查, 到风险评估和分级审核等, 流程相当复杂, 而网络平台发放贷款速度快而且产品类型多样化, 只需通过简单的电脑操作, 借款人就可以获准通过贷款申请。另外, 各个银行建设互联网客户综合服务平台, 作为重要的非物理渠道, 构建出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业务平台。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模式分析

1. P2P模式。

P2P模式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作为一个以网站为中介的互联网融资模式, 有其独特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模式, P2P模式下的资金借贷双方能深入地了解到对方的信息及资料, 并能据此准确地得知资金的用途。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例如, 由于借款的对象大都是些小型企业, 因此很有可能造成借出去的款项很难全额收回的风险。

2. 第三方支付模式。

借助电子支付手段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支付习惯, 第三方支付模式完成了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电子支付平台的搭建。作为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系统, 除了上述的这些方式, 还包括各种移动电子工具的支付方式, 时下使用度最高的则为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种。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 电子支付体系发展也逐渐地展现出支付的便捷化、身份的数字化、服务通用化。

3. 电商模式。

电商模式是互联网金融中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当前, 电商平台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的 (下转112页) (上接78页) 基础,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电商的存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日益成熟稳健。

4. 网银模式。

网银是标准的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模式。该项模式借助了互联网技术, 使其成为金融渠道, 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之外, 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同时也为商业银行节约了大量的金融服务成本。

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已经为社会大众提供了非常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模式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1. 潜在客户的体验和实践。

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注重现有客户的维护, 更要注意对一些潜在客户的开发, 增加潜在客户的体验机会, 可通过更多的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进行扩散。并且, 在此服务品质体验的基础上更要借助于实践, 积极地谋求更有利于广大社会群体的服务体系。

2. 提高运作效率。

互联网金融可以进一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 开发更为方便快捷的产品, 提高运行效率, 降低服务成本, 更好地满足客户不断提高的要求。

3. 信息透明化。

互联网金融企业掌握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 要注重信息的透明化, 对于资金借贷双方都应提供对称的信息数据, 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金融交易模式。

4. 努力结合电商平台, 拓展新型金融服务。

在近几年的电商发展下, 各大银行也紧跟步伐, 积极地推出新的产品服务, 如交行推出交博会, 农行推出E商管家, 将电子服务和金融服务有机的结合的同时, 还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创新服务特点, 进一步丰富拓展银行金融服务渠道, 为客户提供信息终端、交易终端等应用产品来满足专业化高端客户需求, 从而提供更加贴身便捷的金融服务。

5. 加强分析与创新。

在业务处理过程中, 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的客户金融行为数据, 对于这些数据信息, 应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加强分析并加以利用, 更加深入的挖掘客户的消费习惯、投资偏好等重要信息, 为不同的客户制定因人而异的金融产品,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类型, 以此带动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互联网金融时代,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与创新发展任重而道远。面对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 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 提升服务质量, 拓展服务渠道, 打造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银行创新竞争优势, 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摘要:互联网金融作为第三种金融模式的出现, 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造成强烈冲击, 其以便捷支付、信息处理更新快和资源配置效率高以及交易所需的成本费用低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金融的深度结合, 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研究当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并对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发展趋势,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张晓芬, 张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兰州学刊, 2013, (12) .

[2]李博, 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 2013, (10) .

[3]谢平, 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 (12) .

上一篇:节约材料消耗下一篇:数学中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