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辩论

2024-09-01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辩论(精选8篇)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辩论 篇1

谢谢主席:

刚才我所提的四个问题,对方辩友要么是不知道,要么回答绕着道,打着传统业务的旗帜,却不知道其本质。借此机会我用理论与数字结合的方法向对方辩友说明:互联网金融业务会取代传统银行业务。

一、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完全包含传统银行业务的主要职能。传统银行业务其主要职能为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三个主要方面。从货币发展历史来看,货币仅是一种支付媒介,由最开始的贵金属逐渐演变为携带方便的纸币,而银行卡、网银的出现更是体现了人们对货币便捷使用、便捷支付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在2012年6月18日财新网上发表说:未来20年中国所有个人和机构都有望在中央银行的支付中心开设账户。这预示着一个电子货币时代即将诞生,那么互联网金融已经具备了传统银行业务的三个职能,这已经说明互联网金融业务具备颠覆传统银行业务的先决条件了。

二、从条件来看,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蓄势待发,发起了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猛烈攻击。首先,我们来看,2012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业务相关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了8.1万亿元,已经占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万亿万的1/3。按照这个速度下去,很快,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支付、结算渠道将会攻破传统银行业务的支付与结算功能啊。

三、我占在对方的角度来看,他们会认为:你怎么能够保证所有人都上网呢?所有人都会使用互联网金融业务呢?对方辩友显然还没有明白互联网金融的魅力所在啊。人们生活方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迫切希望快捷地实现自己购买、支付的需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课本里面就开始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了,难道这还不能看到这种现实状况吗?

对方辩友,万事俱备,东风马上也来了,你还说互联网金融业务不会颠覆传统业务吗?还是顺应时代,认清事实,做好准备,迎接互联网金融业务时代的到来吧。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辩论 篇2

2013年6月13日, 支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又推出的一项新的余额增值服务, 即余额宝。有了这款产品, 我们可以在支付宝网站上直接购买理财产品, 还能够在购买理财产品后, 随时进行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 闲余资金放在余额宝内是可以跟存放在银行一样产生利息, 从而达到增值的效果。余额宝一经推出便迅猛发展, 仅用230多天, 余额宝的规模就从0蹿升至4000多亿, 用户数达6100万, 将与其合作的连年亏损的小基金公司转变成了行业的老大。

目前, 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 占全部货币基金的40%, 客户数量超过8100万户, 约占全部货币基金客户数量的95%, “宝”类产品在货币基金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互联网金融发展如此迅速, 其原因和影响得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余额宝的影响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 互联网利用自身的大平台和数据, 对传统银行进行解构, 衍生出在线理财、便捷支付、电商小贷、P2P、众筹、金融搜索服务平台、互联网货币等多种模式。互联网金融目前多是借用传统金融, 特别是银行的产品, 来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渠道变现。除了渠道, 互联网金融还分流了部分传统金融体系的资金, 如P2P和电商小贷, 直接绕过了银行开展了授信业务, 满足了小企业和个人的部分融资需求。长期来看, 互联网金融将在产品渠道和资金分流上对银行业造成比较大的威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余额宝了, 目前已经成为中国规模和客户量都最大的基金。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面前, 将有可能面临被后台化的危险。

余额宝发展如此之快, 突显出中国金融需求受到严重的压抑。余额宝或类余额宝产品, 从本质上来说, 都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结果。但是目前, 由于商业银行统一实行的是国家规定的利率标准, 这样就导致了各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水平相差不大, 不能很好的进行市场竞争, 储户也很难在不同银行利率下得到最佳存款方案。因此, 社会上已经非常渴望利率的市场化。如果银行能够根据不同客户制定相应的存款利率标准, 人们就可以“货比三家”, 选择最高的存款利率, 这样银行就不仅在服务上要有所提高, 价格上也是必须进行调整, 适应市场的竞争, 才能吸引更多的储户。尤其是当贷款市场也采用这种竞争机制的时候, 贷款的利率必然会压缩到最低限度, 来招揽到更多的相对优质的贷款客户。由此可以看出, 市场化是一个必然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也不例外, 对经济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尚未有实质性进展。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显示,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立足国情, 采取渐进的方式加以推进。这其实是在暗示, 近期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不会马上推行的。而究其原因, 主要是有关部门担心利率市场化程度加大, 会导致银行改变利率不规律, 从而金融市场出现混乱, 影响经济稳定。

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改变

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体制, 致使我们的商业银行一直是维持在依靠传统利息收入作为主营收入, 而非利息收入明显偏低。统计数据显示浦发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和营业收入比均达到80%以上, 样本中占比75%以上的共11家, 占比低于70%的只有中国银行。

在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主要有四部分构成:第一是客户贷款垫款利息收入, 在总利息收入中占比90.31%;第二是证券投资利息收入6.14%;第三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 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此部分占比1.79%;第四是同业拆借利息收入, 此部分占比仅为1.76%, 可见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的还是传统的借贷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中, 投资银行业务;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业务;银行卡业务占比较大, 其中共占比达66.66%。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已经开始从传统业务转型到新兴业务。但也应该看到资产托管业务以及担保及承诺业务等占比还较小, 说明中间业务向新兴业务转型的空间还比较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结构, 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比如理财产品等服务类产品的重点开发。

2. 对商业银行财务稳定性的影响

自2013年7月20日起, 央行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 各金融机构可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但是存款利率仍有上限限制。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后, 央行扩大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 以便于各商业银行适时调整, 减少冲击。

利率市场化以后, 银行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这样会使利差有缩小。当利率变动频繁时, 银行的收益就会暴露在风险之中。数据显示,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2011年较低, 可见高利差的政策取得了效果。不良贷款率的下降为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存贷利差缩小创造了空间。2011年后不良贷款率又开始回升, 我国银行业对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需要切实加强。

3. 流动性风险和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水平将由市场的资金供求决定, 这将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和理财需求, 进而对商业银行的资本流动性产生影响。例如, 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 储蓄意愿会向后推迟, 而为了减少融资成本, 企业的现时贷款需求会放大;从而导致银行流动性供给不足, 引发流动性风险。反之, 预期利率下降会降低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之下, 传统商业银行存款流失明显。4月15日, 央行发3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 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72万亿元, 同比少增1.39万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67万亿元, 同比少增5576亿元, 可见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非常明显。

四、利率市场化应对策略

余额宝成功在于准确抓住了小额群体的在线理财需求, 并服务好了这部分传统银行的零售客户,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银行的零售战略应该怎样来制定呢?

1. 强化内部收益管理, 多元化盈利模式

无论何时, 管理都是一个企业至关重要的成功因素。只有强化内部管理, 才能有效的提高收益。而提高收益就必然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利润, 第二降低经费率。首先, 经营上必须力求稳定, 推行“低资金成本”的经营战略。控制日常开支, 实行改善运营效率的“低运营费用”的经营策略, 第二, 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及金融产品的价格的确定, 根据该客户的收益性及风险等来确定, 实行“成本与风险相适应”的原则。第三, 实将盈利模式多元化, 摆脱依靠传统盈利模式, 开发多元化理财产品等。

2. 增大零售业务比重, 实施服务全能化

在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中, 零售业务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项。从余额宝的迅猛发展, 我们就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群体。银行应通过零售业务的重新梳理来发现真正的市场需求点, 顺应银行业务电子化的趋势进行互联网化的平台操作。零售业务的特点在于覆盖面广, 产品门类众多, 银行应该找到自身的核心优势产品, 并进行交叉销售。

服务全能化是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 商业银行只有适应客户方便性、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才能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相竞争。

参考文献

[1]《浦发银行年报》[R].2014.

[2]《央行报告金融统计数据报告》[R].2014.

[3]王廷科.利率市场化效应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策略[J].财贸经济, 2007 (9) .

[4]《中国金融稳定报告》[R].2013.

[5]孔德刚.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模式及风险评析[J].财经政法资讯, 2007 (2) .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辩论 篇3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的这句话几乎成了互联网金融的第一口号。类似的,还有据传出自比尔·盖茨之口的“传统银行如果不改变,就是二十一世纪快灭亡的恐龙。”这句话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热度的上升而被广为传播。有意思的是,与此同时,其真实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无论如何,人们应该注意到,两句“名言”都预设了同一个前提——银行不改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银行业真的是一潭死水、僵化不变吗?经历了半年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冲击”,作为传统金融领域的代表,银行业又是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的?

“颠覆”or“再包装”?

与互联网行业的其他概念一样,互联网金融不长的发展历程中,充斥着诸如“颠覆”、“消亡”之类充满侵略意味的词汇。舆论似乎已经将传统银行业“生死对手”的角色赋予了互联网金融。

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杨宇红却并不这样认为。在她看来,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更像是对传统金融产品的一种“再包装”。

“再包装”,听起来似乎不够“高端”,效果却出人意料。以互联网金融的标志性产品——“余额宝”为例。尽管在专业人士看来,余额宝并没什么本质上的创新之处,连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也表示:“大家把余额宝捧得挺高,但它本身没什么大不了。普通的货币基金,搭载到大家习以为常的支付平台,唯一的创新就是所谓嵌入式直销,把货币基金直接放到支付账户里,但也就是一张纸的距离。”但正是在余额宝捅破了这张纸之后的五个月内,天弘“增利宝”的规模从0元扩张到1000亿元,投资账户数接近3000万,跃居国内最大规模货币基金,相当于国内全部78只货币基金总规模的近20%。如此“包装”效果,令人震惊。

余额宝的价值在于,通过对金融产品的重新包装,大大提升用户体验,正所谓“新瓶装旧酒,卖给原本不喝酒的人”,这对于银行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由于并不缺乏客户,银行的理财产品门槛通常较高(例如,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均有每笔5万元或以上的起点要求)。互联网金融给银行提了一个醒:是否忽略了海量的入门级客户?此外,杨宇红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存在对于理财理念的教育缺失,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给全民做了这方面的基础教育。

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

优化自身产品服务

在杨宇红看来,互联网金融是网络与金融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传统金融行业与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的金融服务业态。虽然这一领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但目前竞争仍主要集中在理财与融资两项业务上。近期舆论则更多集中在理财业务上。“基于我们的了解,目前互联网企业对于理财业务发展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渠道变现,充分利用自身客户优势与渠道优势,代理相关理财产品,实现客户的聚集与规模效应;二是自有品牌,充分利用自身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与相关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极具个性的理财品牌,冲击和颠覆客户的传统理财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农行也借鉴了互联网金融产品中的特色和亮点,将其应用于对自身产品的优化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农行的“自动理财”为例,事实上,这类产品并非农行独有,各家银行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但在今年,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农行对其进行了优化完善。例如:在开放时间内赎回可实时到账,并且通过农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均可完成;签约后只需首笔扣款5万元,即可在“单笔最高金额”和“留存最低金额”之间自动投资,降低了投资门槛;实现了“隔夜理财”等。杨宇红表示,“自动理财”的推出,目的是优化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碎片化理财需求,降低投资门槛,实现“自动化”理财。这一产品将目标客户定位为经济实力较弱的年轻人群以及工作忙碌无暇理财的人群,在推广方式上由原来的主推线下转变为完全线上推广。这一转变,迎合了目前“碎片化理财”和“懒人理财”的主流诉求,取得了较大的市场反响和知名度,产品签约率较之前提高了近5倍,交易金额提升了3.3倍。

此外,农行还借鉴互联网电商模式,开辟了理财专属区域,在门户网站建设了“理财e站”,将农行的理财产品优势与电子渠道优势有效结合,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便捷、专业的在线理财体验与服务,并通过强化理财业务的联动,保证柜面渠道与电子渠道、对公业务与对私业务、产品展示与交易操作等的有效协同,实现客户从浏览、决策到交易的无缝平滑过渡。

以优化用户体验为核心,

加强电子银行建设

为最广大的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点。作为互联网时代银行面向用户的前台,银行门户网站成为用户感受银行服务体验的第一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优化用户体验为核心,农行从平台、渠道、流程、业务、产品等入手,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具体来说,电子银行部制定并实施了电子银行用户体验长效机制及工作规则,将用户体验引入电子银行的日常功能设计、产品开发、流程优化等环节。在新产品研发、新功能上线以及新服务推出时,由专门的用户体验执行团队组织内外部客户进行测试与验证,保证用户体验执行效果。

以理财业务为例,除去上文提到的“理财e站”外,农行还推出了“互动e站”,以目前客户熟知与熟悉的社交网络为模板,为客户与客户的沟通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客户进行分享与沟通。并引入了专业的理财师入驻该平台,为客户提供“7×24”的线上理财咨询服务,为客户打造全天候、零基础、无障碍的理财氛围。此外,农行在其门户网站还推出了信用卡在线申请、个人贷款申请等在线申请功能和覆盖生活领域的充值缴费、网上购物、机票旅游、电影票等栏目,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客户行为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信用卡在线申请为例,目前客户通过农行网站申请信用卡的数量已经与一家分行接受申请数量相当了。农行的目标是在门户网站打造一个涵盖理财、消费、生活等方面的“金融专营店”,使其在未来成为客户金融生活的中心。

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并举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为客户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埋下了潜在的风险。今年下半年,就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升温的同时,各类金融安全事件也频频发生,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移动终端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新渠道。此外,一些互联网企业在推出产品时往往夸大收益、回避或弱化风险,从而误导客户,一旦产品出现问题,给客户造成的损失很难挽回。

银行在风控领域优势明显。“银行推出的产品,首先要确保稳定性。银行更注重风险防范和客户的资金安全。我们不会在收益和风险方面去误导客户。”杨宇红表示。

互联网金融时代,风险控制变得异常重要。然而,由于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漏洞不断暴露,导致金融犯罪手法花样翻新,而相当一部分客户的防范意识和相关知识没有相应提高。因此,目前的金融风险控制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对此,农行电子银行部也下大力气做了针对性的调整部署,包括:建立常态化风险评估机制;强化风险全流程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不断丰富安全控制手段等。

借助渠道优势,服务农村金融

互联网金融关注低端客户,而中国最庞大的低端金融客户群体无疑来自广大农村地区。如果能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掘潜在需求,释放农村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其影响将远远超过金融领域。作为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传统企业,农行在发挥自身渠道优势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新兴思维和工具,未来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在渠道产品创新方面,农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自助金融领域,研发并推出了适合县域地区投放的自助服务终端和“智付通”系统;在电商金融领域,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管理、采购销售等一系列问题,推动农业企业电子商务进程和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在网络金融领域,研发推广电子银行离行式注册系统,完善电子渠道“惠农卡”的相关服务功能,并推出面向农村地区对公客户以及中小企业客户的“智锐版企业网银”;在移动金融领域,在深入研究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开展SIM-PASS、手机刷卡器以及膜卡支付等模式的业务试点,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在语音金融领域,持续优化电话银行“金益农”服务,并建立了“3+3”客服体系,切实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推动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为农产品走进大市场提供了现实途径。此外,对数据的跟踪与分析,将有效解决农村社会征信体系的缺失的问题。这些都让人们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抢占未来数据制高点

互联网金融从年初的初露端倪,到年中的异常火爆,再到年底的烽烟再起,在一年的时间里,成了一个全民热议的话题。但随着对互联网金融了解与认识的加深,人们对待这一新生事物的态度也趋于理性客观。作为传统金融领域代表的银行,充分借鉴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为核心,提高服务体验水平”的发展思路,将“开放、共享、普惠”的互联网精神贯彻于对自身业务的改善与创新上,在坚持把风险控制摆在重要位置的基础之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当下火爆的微信App为例,农行电子银行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合作,目前已经成功上线微信客服,微信银行也在开发中。谈到未来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关系,杨宇红表示,互联网企业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各自优势,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微信银行就是一个例子。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辩论 篇4

问题

2015-04-14 10:21:07 作者: 张吉光

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明显加大了科技投入,在强化传统电子银行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严格的监管以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规范审慎乃至于略显保守的经营行为和文化氛围,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时面临诸多制肘。

自2013年以来,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为代表,借助第三方支付或社交平台所积累的客户以及数据资源,从余额理财切入,并拓展消费金融,乃至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也日益显现。在这样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明显加大了科技投入,在强化传统电子银行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严格的监管以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规范审慎乃至于略显保守的经营行为和文化氛围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时面临诸多制肘。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趋势一:进军直销银行。目前已有北京银行、民生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包商银行等约20家银行推出在线直销银行,参见表1。商业银行推出在线直销银行的直接推动力来自于以余额理财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因此,已上线运行的在线直销银行无一例外将余额理财作为主打和必备产品。不受地域限制可以跨区域开展业务,则是众多中小银行倍加青睐直销银行的主要原因。从更深层次来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深入应用,社会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引发金融行为模式进而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的改变。在线直销银行正是商业银行的提前布局。

趋势二:搭建电商平台。截至目前,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主要大型商业银行,以及成都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已开设网上商城,参见表2。如果说商业银行设立在线直销银行的推动力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客户分流和业务分流,那么开设网上商城的推动力则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模式的改变。阿里巴巴、京东等依靠网上商城所积累的大量商家和用户的交易数据,纷纷创新运作模式,进入金融领域,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依托大数据的创新,日益成为传统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中受到诸多制肘,无法获取第一手交易数据的情况下,自身主导搭建网上商城,积累交易数据,成为商业银行的最终选择。趋势三:网上银行转型。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是国内最早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因其便捷、灵活、高效的特点,深受商业银行和客户推崇,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但由于其设计理念是作为银行柜台的延伸和产品的销售渠道,网上银行更像一个操作平台,只是面向自身客户,资金在银行内部封闭运作,不具有获客和经营功能。这正是其与当前所指的互联网金融的最大区别所在。无论是操作的便捷性,还是产品的丰富度,以及所谓的应用场景,网上银行均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动网上银行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一是开发针对网络客户的专属产品,丰富产品线;二是打造应用场景,寻找入口,增加获客功能;三是引入互联网思维,简化流程,提高便捷性;四是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形成网上银行优势。

趋势四:开发基于社交平台的金融服务。互联网、移动通讯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带来新的竞争对手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借助社交平台的便捷性及其积累的庞大客户群,推出微信银行、微博银行和宜信银行。一方面,丰富产品宣传和品牌传播渠道,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基于社交平台,融入网点查询、转账支付、交易提醒、理财购买、无卡取款等功能,构建起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此外,通过开发微融资、微理财等专属产品,在营业场所或其他场所引入自动获取微信客户并推送产品信息的技术,实现主动获客,提高经营能力。

趋势五:大力拓展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便捷性和高客户体验度。商业银行大力拓展移动金融正是对这一点的积极应对。概括起来,有如下做法:一种是传统网上银行移动化,推出手机银行,打造掌上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另一种是与互联网企业等跨界合作,推出专门的移动金融APP,融合金融服务、消费、娱乐等场景,构建移动金融生态,比如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易商,广发银行推出的月光宝盒等;第三种以浦发银行为代表,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基于NFC-SIM卡模式的手机近场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

趋势六: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在于,通过电商平台积聚商品供销的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或产业链,进而积累交易信息。这正是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所在。受此影响,商业银行纷纷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在推进路径上,一种是与第三方合作,如中信银行与海尔日日顺物联网平台合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1号店合作电商供应链金融产品;另一种是自主开发产品,如招商银行推出针对电商和物流行业的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线上供应链金融更加智能和开放,银行从对资金的管理到对交易对手的管理,不仅为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支付等传统资金服务,还融入理财、订单管理,甚至账务处理等功能。

趋势七:实体网点智能化升级。随着互联网的深入运用,网点面对面的柜台交易日益被自助交易和网上交易所替代。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适应这一趋势,近年来,商业银行着手开展实体网点的智能升级。一是重新进行功能布局,增加智能化自助交易设备,如VTM、ITM、自助发卡机等,甚至打造无人值守的智能轻网点,打破交易的时间限制;二是在传统业务流程中引入智能元素,如借助移动pad,更高效和便捷地为亲临网点的客户提供服务,提高客户体验度;三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和服务,打造O2O金融服务新模式。此外,一些商业银行还积极探索与咖啡店、商店等合作,推出新型网点业态。

趋势八:线下业务线上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丰富网上银行产品,实现线下产品同步线上化,主要集中在理财业务领域;二是开发线上贷款业务,实现线上申请、受理和审批,提高处理效率,如工商银行的逸贷、浦发银行的网贷通,以及建设银行的快贷;三是针对某项业务领域,整合线下所有相关服务,打造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如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围绕中小企业存、贷、汇等金融需求,开发了企业在线信用评级、网贷易、惠结算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并实现了与银行中后台信贷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对接,形成了从客户接触、跟进营销、商机发掘、产品销售到在线业务办理的全链条经营模式。

商业银行进军互联网金融面临六大问题

问题一:不对等监管制约优势发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管的容忍。无论是余额宝,还是京白条,亦或是票据理财,都是事实上的金融产品,但从事这些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仍然被定义为商业企业,未被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同样开展此类业务的商业银行则需要接受严格的资本监管和产品准入审批。这种不对等的监管,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金融的成本,并限制了其创新活动的开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监管制约了商业银行优势的发挥。相比于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丰富的金融业务经验,尤其是设计理财产品,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但目前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必须亲见亲签,第一次购买要签署协议。造成的结果是,商业银行无法像余额宝一样借助互联网开展理财业务。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和平台,以此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理财业务则不受监管制约,既发挥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提高了客户体验度,又绕开了监管约束,造成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远程开户,给予虚拟电子账户与传统银行账户相同的身份,这一问题将一直存在。

问题二:文化理念影响创新效率。互联网金融的最大特点在于创新速度快、效率高,同时,竞争激烈,产品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商业银行长期形成的以合规文化(或称为严谨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氛围与这一特点有较大差异,制约了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在合规文化主导下,各项业务首先强调的是规范,因而设计了很多制约环节和监控措施,如业务授权与事后监督,以及系统控制等。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展创新时,流程长,制约多,难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互联网企业以创新文化为主导,一旦发现市场商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创新抢占市场,并为此设立较高的风险容忍度和快速补偿机制,在风险可控情况下,速度放在第一位。因而创新周期短,产品推出速度快。

问题三:传统运作模式制约创新成效。商业银行的业务运作模式是基于资金流而设计的,是在银行体系内的自循环,没有直接介入客户的交易行为,更多是被动满足客户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跟客户在银行的物理渠道办理业务所依赖的账户、信息、风险控制系统、业务审批和处理系统、核算系统基本相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这导致银行借助互联网创新出的产品往往离市场和客户需求有一定差距。而互联网企业是从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交易行为拓展金融业务,并基于此设计运作模式,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企业可以从交易行为中挖掘客户的潜在消费或投资需求,并据此开发金融产品,创新的成效更高。

问题四:风险控制影响客户体验。高杠杆经营的特性,以及严格的金融监管,使得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通常将风险放在第一位,风险文化在企业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加之在国内金融消费权益法律不健全,居民消费权益存在事实上的过度保护的情况下,基于防范声誉风险,以及避免客户损失波及银行的考虑,商业银行对推出的金融产品,不仅从自身角度,还从客户角度采取了诸多风险控制措施。如网上银行,为了保护客户资产的安全,银行通常要求客户使用U-key,同时需要输入密码验证,导致流程繁琐,影响客户体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在线支付,只需要简单的密码验证就可以完成操作,余额理财产品也是网上绑定银行卡号即可购买,后续购买及赎回非常便捷。互联网的特点本来就是便捷、高效,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的金融产品更应秉承这一特点,如果仍用传统思维,附加过多防控措施,不仅影响客户体验,更有悖于互联网精神。

问题五:缺乏平台难以快速切入。市场需求是创新的直接动力,也是创新的活力所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同样如此。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之所以发展迅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积累,这些企业普遍构建起由众多商家和消费者构成的网络商业生态,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而商业银行虽然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客户信息,但主要是线下客户,缺乏互联网应用场景和网络经济平台。因此,其推出的以在线直销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优势是精准创新、精准营销,即针对平台上的不同类型客户,基于交易行为特点,开发针对性产品,并引导其在对应的应用场景上使用。可以说,平台的缺乏是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的短板。这也是商业银行推出网上商城的原因所在。

问题六:营销方式和力度无法与互联网公司比拼。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在加快金融创新速度的同时,也改变了客户的行为。一方面,由于新产品更新速度快,可选择余地多,客户的流动更加频繁,对单家金融机构的忠诚度快速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得客户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转换成本大大降低,客户的价格敏感性同步提高,客户黏度更多取决于产品的知名度和价格水平。因此,营销推广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为重要。正因如此,互联网企业往往出手阔绰,甚至不惜以贴钱的方式提高知名度,获取客户,如前期热销的票据理财产品,而商业银行受监管以及自身传统理念的制约,在营销的力度上远不及互联网企业,在营销的方式上也更为传统,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并对后续创新形成制约。

银行业加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五大对策建议

第一,完善监管,建立基于功能监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架构。宽松的监管环境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无监管状态下的零门槛使得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机构鱼龙混杂,一些机构超过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盲目拓展业务,导致风险积累,甚至于借互联网金融之名行诈骗之实,给金融安全带来冲击。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公平的监管环境限制了商业银行更多地参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建立基于功能监管的监管架构是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尽快将从事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纳入监管体系,按照功能监管原则划分监管权限,确保从事相同业务的机构接受相同的监管要求,切实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准入和业务开展。二是,以互联网金融监管为契机,顺应综合化经营和跨界经营的大趋势,尽快形成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类监管之间的有效联动,探索建立类似英国金融服务局的统一金融监管模式。三是,鼓励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创新,在某些风险控制能力强、信息科技水平较高的商业银行中先行先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第二,引入新技术,实施信息化银行战略。商业银行应转变信息科技理念,使信息科技从面向经营转向经营与管理并重,从科技支撑转向科技引领,全面推进实施信息化银行战略。核心是通过深入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尽最大限度提高业务运行效率、科学决策水平和客户体验度。具体来说,在经营上,打破传统银行基于资金在体内自循环的经营模式,主动延伸服务链条,使金融服务与客户交易行为(包括消费、生产、投资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并借助信息技术,整合交易上下游,搭建交易平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金融服务平台;此外,通过建立网上商城、与平台企业合作等方式,构建在线商业生态,积累交易数据,挖掘客户金融需求,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实现线上获客和在线经营。在管理上,加快整合内部各交易系统的数据资源,引入大数据技术,深度分析客户行为特征和市场趋势,实现基于客户分类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营销。同时,积极构建整合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统一管理指标规则,形成面向不同层级管理者的报表体系,提高管理决策的数据支撑水平。

第三,整合资源,打造四大基础平台。平台经济是互联网金融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方向是,围绕“金融”这一核心,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以客户平台为基础,以服务平台、产品平台和功能平台为支撑的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客户平台方面,或者构建网上商城,或者与电商合作,或者与物流、电信等拥有庞大客户资源的龙头企业合作,或者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客户资源的有效整合,搭建具有不同特色的众多客户平台,实现快速获客。在服务平台方面,打通网点、自助机具、网上银行、客户经理以及客服中心等不同服务渠道,形成区别于互联网企业、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渠道优势。在产品平台方面,既要实现线下产品的线上化,更要致力于开发针对性的线上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是将众多产品按功能整合,形成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产品平台。功能平台方面,围绕客户商业行为和交易行为,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上下游商业场景,打造一个集生产、生活、消费、投资等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平台,实现客户与金融服务、产品之间的有效联结。

第四,借力发展,构建多元化合作渠道。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通过跨界整合实现金融与客户行为的深度融合。这需要建立相对完备的互联网商业和金融生态。在这方面,商业银行虽然拥有丰富的金融经验,但需要实现向线上的转换;虽然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体,但缺乏将其转移到线上的应用场景,且没有实现集群化、平台化的整合。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与各类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打造适合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的生态环境。一方面,积极与第三方支付、电商企业合作,开发针对性金融产品,借助其平台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探索与电信运营商、手机生产商合作,将自身金融产品与其手机或服务捆绑,实现营销前移;第三,与实体商家开展合作,基于实体商家的线下商业环境,融合金融服务,构建线上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应用场景,实现批量获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模式;最后,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具有特色、适合互联网应用的金融产品,形成产品优势。

第五,探索体制改革,实施专业化经营。打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建立与互联网精神相适应的专业化经营体制,是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关键。为此,商业银行可以探索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事业部,在公司内实现互联网化运作,建立与互联网企业相一致的薪酬激励、人才引进以及产品创新机制,以此解决银行体系内传统机制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或事业部实行相对独立的科技开发机制,避免银行传统业务的开发需求挤占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开发效率。同时,建立专门的客户体验团队,帮助产品开发人员充分理解客户需求,完善产品功能,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此外,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速度快、潜在风险或漏洞多、后续完善频率高的特点,建立快速补偿和风险容忍机制,对新产品设定风险容忍度,一旦客户使用新产品因非自身原因出现风险,则给予快速补偿,切实提高客户体验度。通过体制改革,重新建立与商业银行传统做法不同的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弥补与互联网企业的差距。

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 篇5

当前,国内经济进入“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常态,银行业经营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在2015年,互联网金融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浪淘沙过后,唯有实力雄厚、合规经营、又不断顺应时代创新以谋发展的平台才能成为行业砥柱。其中,坚持走差异化经营道路的平安银行,通过经营理念和文化的转变、产品和服务模式的专业创新、管理和生产组织机制的变革,提高银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实现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早在2014年,平安银行就确立了“做互联网时代的新金融”战略,并将“互联网金融”作为该行潜心打造的四大业务特色之一。该行将技术创新和有效服务新经济深度结合,开发新技术下的金融服务模式,借助新技术升级来完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有效满足新经济业态的新需求。同时,顺应国家“互联网+”战略的要求,平安银行致力于推动“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产业金融生态圈”的同步发展,目前已经构建了“橙e网”、“平安口袋银行”、“平安橙子”、“行e通”、“金橙俱乐部”等面向公司、零售、同业、投行四大客户群体的互联网门户,形成强大的互联网金融线上服务能力。

因此,本文基于顶层设计思想,运用SWORT分析,波特钻石模型等方法,对平安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分析。

2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

2.1顶层设计理论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顶层设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二是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三是实际可操作性,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表述简洁明确,设计成果具备实践可行性,因此顶层设计成果应是可实施、可操作的。因此,“顶层设计”思想对指导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2互联网思维理论

当前,以商业银行为落脚点,结合其经营特点与现有人士观点,将互联网思维总结为其商业思维与互联网结合已经成为潮流趋势,它既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也是一种方法,同时还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应嵌入商业银行文化的意识形态。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对互联网思维进行阐述。

第一,用户思维。用户思维不同于传统的客户思维,传统的客户思维仅仅依照客户的需求将产品的销售作为最终目的,互联网正是要颠覆这种思维,当传统企业进军互联网的时候,虽然将产品出售给客户仍是主要目的,但需要更加明晰谁是你的用户,用户的定义是能够为其长期提供一种服务,长期让其感知你的存在且长期跟你保持一种联系的人。

第二,大数据思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要求快速的反应和精细的管理,急需借助对数据的分析来进行科学决策,催生了对大数据开发的需求,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方法。

第三,跨界思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使行业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以本行业论本行业的思维无法适应时代的变迁,对于传统行业,产品免费可以通过跨界效应来实现,所有善于融合创新的传统企业,都可以通过跨界思维,抓住用户的真正需求,快速积累海量用户而成功转型,第四,迭代思维。事物经过几次迭代之后往往会蜕变成新的事物,在互联网时代运用该方法被称为迭代思维,迭代思维的真正内涵是升华,是积累、总结,是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过程,每一次迭代是站在新的起点上的再开始,第五,平台思维。其核心思想就是最大限度的开放、共享与共赢,平台是一种媒介,并不是只有互联网企业才有应用平台思维的价值,平台思维一方面基于双边市场,以双方互利共赢为目标,另一方面,又基于网络外部性,即用户人数越多,每个用户得到的效用就越高,用户数量的增长,将会带动用户总所得效用的平方级增长,企业通过充分理解与把握住平台思维两大基点,将会掌握行业规则的制订和主导权,颠覆行业里原先价值分配的方式,第六,扁平化思维。该思维是对平台思维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组织结构的优化,组织结构的冗余将极大地影响组织运行的效率与成本,平台思维下,组织不断将低附加值的业务板块剥离,各高效业务单元形成有机整体,从而最大限度 地实现效率与成本的最佳化。

3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3.1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

现如今,平安银行旗下开发了众多“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节对这些金融产品做出简要介绍。

第一,橙E网。橙E网是平安银行旗下供应链生意平台和金融电商平台的整合体,专注于“熟人的生意圈”,为熟人之间做生意提供免费的电商平台——生意管家,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基于智能手机的生意管理工具——橙E记,并集成平安集团优势金融资源,为客户提供供应链在线融资、在线支付、在线理财、在线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橙e网面向不同客户群体的互联网转型升级需求,不断创新与丰富产品线,打造了“创业易”、“转型易”、“升级易”组合金融解决方案,为工业互联网的供应-制造-分销全链条的电商化给予全面金融支持。

第二,口袋银行。手机银行作为一种崭新的银行服务渠道,在网上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移动通信“随时随地、贴身、快捷、方便、时尚”的独特性。而平安口袋银行是由平安银行推出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快捷、便利的移动银行服务体验,让用户随时随地掌控自己的金融资产。与以往手机银行不同,平安口袋银行更讲求“个性化”与“定制功能”。

第三,行E通。“行E通”银银合作平台即银行间电子化的往来交易系统。它是平安银行在总结了多年同业业务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同业间未来广泛的合作发展空间而打造的一款具有多项创新内涵的银行间互通有无的系统平台。该系统涵盖了第三方存管、贵金属交易、理财、外汇交易、基金代销、保险代销等多项服务领域,全新的客户端、管理端和系统对接模式赋予了客户及合作行全新的体验。行E通独特的创新商业模式,开展跨界合作,通过优质的线上化同业产品向全国中小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输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该产品不仅是针对产品本身的开发、交易与服务,还包括了与产品相关的客户管理、产品管理、交易清算、营销管理、数据管理、资讯服务等一体化建设,同时还为各金融机构、各业务部门提供安全、完备的信息管理功能。发展至今,因交易线 上化产品,为合作的金融机构节约交易成本约2,100万元;因流程优化和电子化带来的效率提升,为合作机构带来收益增加约1,200万元。

第四,平安橙子。平安橙子是平安集团旗下平安银行推出的创新型互联网银行业务,为你提供更简单的金融服务,更智能理财,让你享受生活。平安集团拥有全金融牌照,是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机构。橙子银行主打简单、好玩、赚钱,是年轻人的银行。

第五,物联网。物联网货押业务是平安银行通过引入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质押货物实施监管,从而开展的新型动产融资业务,通过智能化和标准化操作,改善对抵质押物的货权管理与控制,并降低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

3.2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资源能力

首先,传统优势。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传统业务依托于原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优势,平安银行以中小企业为突破口,解决资金分布不平衡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占领了风险较高的市场,进而打造出自身的行业特色竞争力。由于原深圳发展银行在其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在产业链联系中积累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合作伙伴,使得平安银行易于被这些中小企业优先考虑。另外,借由原深圳发展银行在一些重要的贸易港口城市的业务推广优势,平安银行享有在这些重要港口的发展优势。

其次,背靠中国平安的优势。中国平安作为当前国内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其汇聚投资、银行、保险等多项业务为一体,具有多元、紧密、整合的综合金融优势平台。平安银行承担着中国平安的三大业务板块之一—银行业,将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打造出自己的特色竞争力。中国平安目前拥有约400万的企业客户,而个人优质客户约为企业客户的近20倍,同时客户服务网辐射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服务客户近6000万,约有450余万推销员任职于平安人寿。依托平安集团的电子商务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整合并分析客户的习惯和理财水平,打造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于一体的闭合回路,将对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最后,网点优势。截至2015年底,平安银行拥有各类网点高达528家,分行近38家,基本形成对各大地区的全方位覆盖,同时在香港设有代表处,与境内外多数国家和地区约2000多家银行建立起代理行的关系。4.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4.1行业外部环境分析——基于波特钻石模型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土壤,对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企业通过分析其所在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可以判断该行业是处于成长阶段,还是衰退阶段,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根据这个判断,企业可以决定是扩大投资、扩张市场,还是收缩投资、退出市场。企业也可以通过对该行业的生产条件、需求条件和政府政策及变化趋势的分析,寻找自己发展的机会。本论文通过研究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在此基础上,研究平安银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分析和寻找平安银行在生存和发展变化中的“钻石机会”。

4.1.1 波特菱形理论简介

波特菱形理论又称波特钻石模型、钻石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形成整体优势,因而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钻石模型认为判断行业竞争力依靠4个要素:

(一)资源要素:指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状况,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二)需求条件:指对某个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国内需求性质。波特认为,如果一国内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的话,会有助于该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消费者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达到产品高质量标准和产品创新。

(三)辅助行业:指国内是否存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

(四)企业战略:指一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以及国内竞争的本质。

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波特菱形同时还是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系统,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它特质的状况。比如,良好的需求条件并不能导致竞争优势,除非竞争的状态(压力)已达到促使企业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度。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机遇和政府,这是另外两个能够对国家菱形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4.1.2平安银行互联网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一)资源要素:2015年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可谓是风起云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证券行业经历了巨幅动荡,资本市场从火爆转向寒冬期,“互联网+金融”概念在这一段特殊时期被奉为良药、频繁提起。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批学习计算机、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到了这个领域,为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中国GDP的逐年增长及中国高储蓄率的传统为银行提供了资本资源。

(二)需求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GDP的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老百姓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也逐年提高,除了日常花费以外,如何使剩余的资金保值增值,这些理财需求对银行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业迫使银行努力达到产品的高质量标准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三)辅助机构: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主要起到连接上下游企业,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进行资金的融通,作为金融机构中的主力军,商业银行也需要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国内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也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了硬件与软件的支持。

(四)政府:互联网金融以其机动灵活性以及具有高科技和创新等特点,有望借政策红利迎来发展新阶段,成为扩大内需、加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同时,明确表示要“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十家部委,共同起草、制定并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拓宽从业机构融资渠道,坚持简政放权和落实、完善财税政策,推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指导意见》的出 台,对于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4.2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SWORT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平安银行也有了新的金融战略,下面我们用SWORT分析法来对平安银行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

4.2.1优势分析(S)

(一)综合金融是平安银行的最大优势,也是其不可复制的独有优势。

综合金融是平安银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基础与核心。2015年,平安银行对公综合开拓渠道营业收入12.7亿元,存款日均308亿元,较年初增长35%。

2004年,平安的业务已经涵盖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资产管理、信托、银行、证券、基金等,成为国内首个全牌照金融集团,国内没有哪家商业银行像平安银行可以倚靠一个大型拥有金融全牌照的综合金控集团。“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三大支柱业务并行发展的架构初步成型。在综合金融的背后是平安银行欲在互联网平台上推进全产业链的整合。数据显示,平安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布局已经初见成效。根据该行发布的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2014年上半年该行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线上平台“橙e平台”“橙e网”目前已有注册用户163万,全年网络融资发放额超过210亿元。平安集团在互联网金融的定位都瞄准了医、食、住、行、玩等消费领域,平安银行能对内整合集团旗下的陆金所、万里通、平安付、平安好车、平安好房等互联网金融新公司资源。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如此判断,平安集团拥有8000万保险客户以及陆金所等一系列创新应用场景,这都是平安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实现大跨越的重要基础。而平安银行拥有差异化转型的清晰思路和坚定执行力,线上供应链金融、事业部、小微企业、综合金融四大改革已步入收获期,有望引领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此次获得“年度创新手机银行”的平安口袋银行为例,“口袋银行(手机银行)”累计用户数1395万户,较年初增长158%,陆续推出社区O2O、手势登录、手机动态码(OTP)自动读取、可信账户转账设置、业内首创的智能语音等创新功能;上线以来,平安口袋银行创新动作频现。平安口袋银行已不是简单的电子银行延伸产品,而是从互联网开放、个性、简约的思路出发,运用互联网思维孕育而生的金融科技产品。2014年10月,平安银行业内首推“口袋社区智能O2O平台”;2015年2月,业内首推“智能语音”功能;4月,业内首发“手 势登录”功能;6月,平安银行推出光子支付—利用手机闪光灯光束实现银行卡信息的读取;7月,平安银行将再次推出创新功能“手机自动读取验证码”,实现“无缝切换”的客户体验。

(二)平安的直销银行模式是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顺势而生的新型银行运作模式。

2014年8月6日平安银行宣布其全新的在线零售银行业务和品牌——“橙子银行”正式上市。从2014年2月28日我国国内首家直销银行——民生银行直销银行正式上线以来,我国银行纷纷上线直销银行。截至2015年3月末,我国直销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25家。不过,与其他银行的直销银行不一样的是,平安银行称其在线零售银行业务为“直通银行”。

各家银行的存款期限和起点金额不同,对于投资者而言也会略有差异。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快线、重庆银行直销银行、江苏银行直销银行等四家直销银行的定期存款业务最大期限为一年,也就是投资者可享受到的最高利率为3.3%。平安银行橙子银行和浙商银行直销银行的定期存款业务最大期限为五年,投资者可享受到的最高利率为5.225%。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存入时间超过1年或更长期的存款需要提前支取时,利息收益更划算。

平安希望借机发展银行潜在客户群并且配合集团客户迁徙计划,把25-40岁年轻且互联网使用程度高、具有较高潜力价值的大众和大众富裕客户从平安银行信用卡、万里通客户等转化为直销银行客户,为客户提供简单、好玩且具一定价格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愉悦银行体验”的价值主张,为零售银行扩大客户量提供新平台。

(三)高额的薪资,完善的激励机制

根据2014年年报,平安银行是对高管最慷慨的上市银行,在高管薪酬前10名中,前5名均系平安银行,在高管限薪潮、银行业绩下滑、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平安银行高管年薪同比均有所上涨。平安银行前身深发展银行也一直是打工者的天堂,原深发展董事长纽曼每年的年薪都超千万。

(四)竞争优势:平安独特的企业文化

制度、创新、竞争、责任,这些元素形成了平安文化的骨髓,造就了平安人的独特气质。

平安令员工又焦虑又亢奋的末位淘汰制度,平安独特的晨会、司歌以及鞠躬等礼仪制度,这些由平安开风气之先的举措,许多已被同业借用。而在平安文化中浸泡成长起来的平安人,也成为市场上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平安也被誉为培养国内一流保险人才的“黄埔军校”。形式易学,平安文化的精髓却很难被模仿。从平安走出的大批管理人才,到了新的企业也想推广平安的管理制度,但往往发现不折不扣的执行很难,原因正是缺少平安的文化氛围。

一个组织、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力。平安提倡二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力;平安的制度不是写在文件中而是建立在流程里。在平安,人才升迁、内部竞争都有一套以业绩考核为导向的指标,竞争激烈残酷但规则透明。平安的员工都必须有职业生涯规划,但这不意味着企业“包一辈子”。在小团队中连续两年排名靠前,才有被提拔的资格;而连续两年排在后10%,则可能被淘汰或要求转岗。平安信奉“将知识转化为价值”、转化为“提升平安利润的能力”,因此,平安为每一位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为员工“充电”不惜花费巨资。据马明哲介绍,“从创业至今,平安员工培训费用基本保持占薪酬总额的5%~7%之间,个险代理人培训费用占销售的比例一直稳定在0.6%~1%的水平,即使与国际上著名的大企业相比,都是最高的。”

平安企业文化的四大责任是股东、员工、客户、社会四者兼顾。在平安,个人价值最大化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个人价值又在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五)财务优势

平安银行2016年一季报净利润60.86亿元,比上年增加8.12%,工、建、中、交四大行的平均净利润增速仅为0.6%。数据显示,2015年平安银行各项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15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61.63亿元,同比增长31.00%;准备前营业利润593.80亿元,同比增长43.93%;净利润218.65亿元,同比增长10.42%。

存款方面,截至2015年底,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7,339.21亿元,较年初增长13.09%,增速居同业领先。贷款方面,该行各项贷款(含贴现)12,161.38亿元,较年初增长18.68%,贷款增速持续领先市场。

虽然央行连续降息,但平安银行通过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利差水平持续逆市上升。2015年,平安银行平均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信贷资产占比同比提升1.65个百分点,其中高收益的新一贷、汽车金融、信用卡、贷贷卡贷款占比稳步提升,经营效率明显提高。全年净利差2.63%、净息差2.77%,分别同比提升0.23和0.20个百分点。此外,受益于投行、托管、票据、理财和黄金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平安银行中收占比再创新高。2015年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00.64亿元,同比增长47.65%,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由2014年的27.74%提升至31.26%。

资产质量方面,2015年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6.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5%。该行已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严格管控增量业务风险,防范和化解存量贷款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加大拨备及核销力度,保持资产质量相对稳定。

4.2.2劣势分析(W)

(一)相比四大行布局广阔的物理网点,平安银行望尘莫及。

截至今年6月底,平安银行在全国47个城市拥有分行38家,各类网点566家,线下网点亟需扩张。为了持续优化网点布局,加快外延式发展步伐。2015年,平安银行新增250家营业机构,机构数达997家。

(二)资产规模相比国有银行仍处于弱势

2016年3月31日平安银行资产总计2.681155万亿元,负债合计2.49358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3%,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总资产占据中国内地银行业总资产比例超35%,与其他银行的资产份额相比仍然有一定优势。这一现象反映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仍然占据着中国银行业资产中相当可观的份额。

4.2.3机会(O)

(一)线上平台为平安银行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平安银行实体网点不过数百家,而工行布局已超过万家,按照传统线下布局方式,实在难以赶超,而网络化则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越的机会。

(二)金融市场改革给平安提供了发展机遇

相比国有银行这些体制内银行,平安银行受限制更少,创新能力更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平安银行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4.2.4威胁(T)

(一)其他银行市场渗透威胁

随着金融领域的开放性增加,商业银行竞争加剧。上有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渗透,下有非储蓄功能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市场的进攻。商业银行虽然生存和发展空间广阔,但是由于各种竞争力量的进入,竞争还是非常激烈。

可以预见,金融高端市场由于激烈竞争,发展空间和利润率都将竞争充分,这样必然引发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开始关注和重视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居民个体的金融服务市场,利用其网络规模优势、信息技术优势与中小商业银行争夺低端市场的优质客户,从而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大银行渗透到其传统优势的市场领域的威胁。

实际上,在目前的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开展低端市场的竞争中,由于现在处于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 期,大银行有更好的市场可以开发,因此针对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市场竞争 不是十分激烈,中小商业银行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二)发展不规范、缺乏监管

从微观上看,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仍处于良莠不齐的发展“青春期”阶段,2015年互联网金融企业频繁出现破产、跑路等事件表明,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发展不规范、缺乏监管等严重问题,成为掣肘行业向前迈进的重大羁绊。

5平安银行发展策略探讨

5.1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控制机制

当利率被下调时,优势客户往往采取提前还款的方式获得较低的利率。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利率情况持续回落,更常见的情况,客户会选择提前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利率波动更加频繁,因客户面临更大的选择权,资金的价格不确定性提高而使得商业银行受到利率损失的可能性更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使商业银行自有资产与债务期限结构发生不对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收入的多少开始变得不明确。在利率敏感性资产的数值大于对应的负债的数值时,利率会出现一定的上涨现象,在这个时候银行的收入会适当的增加。反过来,在利率敏感性资产的数字小于对应的负债的数值时,银行因利率降低而增加收入。由于利率波动性较大,而且银行又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来对抗这种频繁的利率变化,因此银行所面对的风险系数很大。由于当银行的资金长期处于剩余状态的时候,国家会把这部分资金用于国债的发放或者转移到央行进行存放。因此利率的上调必然会引起国债投资的亏损,这会对我国的商业银行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当市场自主调节利率以后,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避免。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的灵活管理。特别是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对应的负债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资金缺口的时候,平安银汉就可以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的差距的方式,以改善不利局面。

5.2依托集团优势,打造综合金融平台

平安银行在渠道发展过程中拥有平安集团这个强大的基础平台。从而在借用平安具体的保险、银行、投资三大渠道的基础上,对这些渠道进行整合化的发展,并且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业务支柱和多渠道分销网络同时以统一的品牌向超过5100万名个人客户和200万名公司客户提供了包括理财投资和银行储蓄等的多种业务。而且在国内已经成为第一家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金融平台。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平安银行通过渠道多元化发展可以使得客户希望买车、买房、买保险、办理信用卡都可以到在平安银行的金融产品、理财产品中进行,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服务种类非常繁多,能满足各种客户的需求。另外,平安银行的渠道多元化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靠着企业自身完善组织架构 12 的。平安集团成功的争取到了摩根、高盛和汇丰三家大型企业的投资,而且还除了成立了平安银行之外还成立了平安证券公司、平安信托公司、平安海外控股公司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公司这种完善的集团架构为中国平安银行的渠道多元化发展搭建起了强大统一的金融平台并且积累了广泛的客户资源。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平安银行在渠道多元化发展过程中一共累积了超过4000多万名个人客户以及超过300万名的企业客户,通过向这些客户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可以让客户得到更多的信息也有利于渠道的多元化开发,最终促进平安银行渠道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依托平安集团,平安银行拥有的优势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作为平安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银行的资金实力较为雄厚,根据相关资料,平安银行作为我国12家全国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共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51.2335亿元,并且平安银行的总资产己经超过了1.37万亿元。这一注册资本和总资产规模相比民泰银行、浙商银行、泰隆银行、盛京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银行和其他城市银行都具有很多的优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平安集团的整体营销人员达到了45.3万名,营销队伍的营销内容涉及产业保、健康险、养老险、证券、投资等内容,这一营销队伍的存在使平安银行在营销过程中能够进行交叉营销,将引导客户在平安银行进行个人金融资产的投资,成为平安银行的金融客户。

5.3推动自身业务模式转型

目前,虽然我国金融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在金融政策、运行、服务、技术、监管等方面距离现代化金融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金融各个领域寻求创新,加快和丰富金融产业结构,提高金融产业工作模式和业务指标,为股票基金行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推动力,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是金融的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经济想要实现跨越式的快速增长,就要把金融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切实运用于对实业经济的支持。因此,在新的市场背景下,为了实现金融行业更好的发展,一定要注重对金融行业的创新。

因此商业银行也会开展更多的中间业务,去找寻更多的利润创造机会‘,习。当代我国银行业的内外部环境时刻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银行的各项业务为了能适应当代市场环境的要求,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业务创新。由于目前我国 的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贷款的利差,这种单一的渠道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之间出现了很严重的价格战争。一方面,由于银行之间存在着价格战争,因此银行会增加自己的利率来吸引更多的客户,这就增加了成本的支出;另一方面,银行业中一向存在信贷配给问题,银行更乐意贷款给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客户,各银行纷纷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大型客户的加入,这就会减少银行的投资收益,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围绕着存款资金的争夺战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银行业要提高竞争力,就要强化客户细分,优化中间业务,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方案给客户,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竞争。中间业务的利润来源主要是服务费,如手续费收入、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国内外企业结算、担保、保函、代理保险等业务。要从流动性,风险性的角度强化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对于中间业务不仅要重视业务的规模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还应该重视业务的服务质量。对于业务的规模和数量,要严格控制数量的多少和规模的大小。对于结构和质量,要采用均匀的制衡的方式实现市场功能的有效调整。银行必须要提高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要实现运营模式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也会对监管机制的完善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政府不但是市场的推动者还是监督者,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客观要求监管部门功能定位会有相应调整,利率市场化会朝更规范、更健康方向发展。如果把发展中的企业当作一辆辆赛车、把技术进步当做是这些赛车飞驰的动力,那市场必然是指引赛车前行的导航仪。

5.4注重人才的培养

业务本领的欠缺,使得银行从业人员无法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无法高效工作,在协调不同的工作任务时不能独当一面,在单位内外的关系处理中,不能协调好各种关系,使得各项工作内容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工作经验水平对利率市场化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每个银行从业者都应当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加强从业人员的金融业务培训,大力培养集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技能、互联网工具运用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身的金融复合型人才。要加强营销人员激励制度。平安银行需要建立良好的营销人员激励制度,并且在 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下督促营销人员更好地对渠道的整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平安银行应当注重建立符合自身机构实际情况的营销渠道,通过建立 整合化的渠道进行营销,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平安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据统计结果显示,平安银行的金融产品营销渠道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整合,其金融产品的质量持续提高,并且使得平安银行的影响渠道但拓展步伐也得到有效加快。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营销渠道的整合化发展有效缓解了平安银行在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产品营销竞争时带来的竞争压力,并且能够加快对新型商业圈和新兴产业以及银行自身薄弱市场的有效布局。因此可以认为渠道整合化发展的有效进行在提升了平安银行金融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还顺应了金融行业我们认为这不仅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份额,同时还顺应了当今金融行业一体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够更为准确的把握住平安银行顾客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的转变,从而增强营销的粘性。平安银行在渠道整合化发展过程中可以将金融产品的零售策略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此同时同时可以对营销渠道的终端成本进行提前锁定,这使得金融产品的营销成本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其整体的盈利性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也将很好的增强平安银行的金融零售实力和金融营销能力,并且提升每个分行的金融营销能力。

6结论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篇6

摘 要: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快了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重构,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调查互联网金融发展目前状况的基础上,以余额宝等形式为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各种冲击。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余额宝

一、前言

近些年来,互联网企业不再满足于仅向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而是利用深度挖掘得到的数据信息,将业务拓展到金融领域,新型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网络等,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形态,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以此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阿里贷,线上融资等形式逐渐转变着原有的金融格局。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谢平、邹传伟指出,在融资模式视角下,互联网金融本质上属于直接融资,但与传统直接融资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信息量更大,交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林采宜(2012)则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具备融资、支付及中介等功能。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

国内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P2P 贷款平台和网络信贷机构。互联网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的`飞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互联网交易中的资金流动以及安全理由,在网购、基金、保险、代缴费用等方面已经侵入银行传统领地。而且,数据显示,在“双十一”的极限状况下,银行网银支付的失败率要高于部分基金支付系统。P2P网络借贷领域:到12月31日,国内350多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完成交易额已经超过600亿。非P2P的网络小额贷款领域:到2012月31日为止,仅阿里金融旗下公司发放的小额贷款已超过1500亿,客户65万家,贷款余额125亿。众筹融资领域:国内已有21家此类平台。这些形式的出现使得金融信息成本得到降低,诸如人人贷等创新模式可以纳入信用记录,触动了传统银行在信息筛选、处理方面的既有优势,也打破了银行作为交易中介的原有理念,直接挑战商业银行的存在价值。

五年前马云曾说过:如果银行不转变,我们就转变银行,中国平安的董事长马明哲在指出平安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而并非传统金融企业。比尔盖茨甚至认为“在21世纪,传统商业银行将是一群灭绝的恐龙”。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的确产生巨大来的冲击。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现在相当一部分的互联网企业从非金融领域向金融领域渗透,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类似于P2P的贷款融资平台,对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带来不同的影响。特别是2013年 6 月 13 日诞生的余额宝,仅6天时间,其支持购买的天弘基金市场份额便急剧上升,客户突破百万,日均净申购额超过六千万,截至2月27日,上线才8个多月时间,余额宝用户已经突破8100万户。现拟与支付宝开展合作的基金公司已超过二十家。

支付宝的备付金规模约为200亿元,而国内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额已超过16万亿元,也就是说,目前即使支付宝全部备付金都转入余额宝,也不能撼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但纵向考虑,商业银行的存活状况似乎没有这么乐观。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也曾占比达 60%,随后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分流活期存款,到90年代,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已降到10%,即从长期来看,货币基金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影响巨大。支付宝中,80后以及更年轻的客户占到60%以上,他们经济基础单薄,更倾向于小额资金的稳健增值。余额宝在保“活”的基础上,为活期存款资产打通了一条低风险的增值渠道,很可能成功分流传统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作为第三方平台获得销售基金牌照后,支付宝对银行的基金代销业务已造成强烈冲击,虽然仅增利宝一支合作基金,规模早已破百亿,若更多差异化产品的加入,考虑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模仿能力强,积聚效应明显,商业银行的此类业务必将受挑战。除此之外,余额宝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影响也不可忽视。20以来,银行普遍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而随着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逐渐宽松,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跌破“6”,回到“5”时代,即使如此,余额宝优势仍旧明显。

(二)对商业银行资金中介功能的冲击

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的往来过程中充当资金中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相当一部分客户借助互联网电商(或者融资平台)直接交易,隔绝了客户与传统商业银行的联系。从融资角度看,资金供需双方利用搜索平台寻找交易对象,之后的融资交易过程由双方自己完成。从支付角度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已能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等结算和支付服务,与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形成替代。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

据一般均衡理论,无摩擦市场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交易成本为零,中介无需存在。即交易过程信息不对称是交易成本和金融中介存在的前提,其存在的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充当金融中介,对商业银行等传统中介起到有效的替代作用。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互联网中形成的制度由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四个技术部分组成,而技术的显著特点是边际成本为零。互联网金融此影响下,边际成本也趋近于零。然而,现实社会中每笔交易都会产生一定边际成本,只是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降低这个成本。

(三)对银行舆论地位的冲击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辩论 篇7

1. 我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

我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采取积极态度。国务院提出各类发展意见, 建议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性工具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制定各类规范, 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鼓励行业自律, 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

2. 金融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

现在大部分正规的金融企业都准备发展互联网金融, 传统商业银行也努力搭建P2P平台, 比如工商银行建立了“支付+融资”综合电商平台、民生银行计划中、建设银行则建立了“菩融商务”;保险行业加快与互联网融合, 例如“三马”联手设立的保险公司已经成立, 并取得保监会执照。

3. IT企业和移动运营商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

阿里金融和阿里小贷充分的体现主流的IT企业都在积极做互联网金融平台;百度进入金融搜索领域, 推出百度百发;京东正式推出“京宝贝”从而开启了京东的互联网金融;新浪建立“微银行”;腾讯推出微信支付和财付通;三大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获得人民银行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的牌照, 客户不需要随身携带银行卡, 手机终端能完成支付。

4.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未来随着互联网不断提高, 网民数量逐渐增多, 银行目标客户群发生变化, 传统物理网点模式被逐渐淡化, 被一些追求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群体所取代。另外, 中国的阿里小贷主要针对的客户人群比较狭隘覆盖范围较小, P2P贷款只是出于初级阶段, 不会与银行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贷款业务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

1. 操作平台方面

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大部分来自于客户到营业网点的实体操作, 客户必须本人到营业网点办理相关买卖、存取业务。而互联网金融将金融产品搬到互联网上,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何点就可完成业务办理, 跨越时空限制, 方便客户。

2. 征信体系方面

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一般依赖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而互联网金融机构则不能作为法律规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更加不能使用征信系统查询征信信息, 这大大增加互联网金融的信贷风险, 也就无法保证线上线下透明度。

3. 参与者方面

在传统商业银行模式中, 商业银行通常是作为金融中介, 除一些直接融资之外, 其他的投资活动均是围绕传统商业银行为中心开展的, 所以在传统商业银行的模式中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三类:投资者、商业银行、筹资者。互联网金融发展使金融企业走向脱媒, 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间接融资逐渐被直接融资所替代, 市场也由银行主导逐渐向市场主导转型, 传统商业银行霸主地位渐渐失去。金融脱媒提高融资效率,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迫使传统商业银行向中间业务转型。

4. 信息处理方面

传统商业银行模式下, 商业银行获得融资企业, 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息花费较高, 需要花费较高人力、物力及时间, 成本通常与收益往往不成正比, , 通常还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增加信贷风险。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大大降低交易信息不对称性。人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足迹便形成大数据, 降低信息搜集成本。

5. 信贷产品方面

由于各家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产品都大同小异, 受到运营模式限制, 缺乏灵活性, 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 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一般为直接投资即资金的供需双方可直接进行对接, 这样就保证信息高度对称, 更加有利于为客户量身制造出符合其需求的信贷产品, 成为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模式。

6. 运行成本方面

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互联网金融的运行陈本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数据的维护、新产品的研发方面, 省去设置网点费用、日常服务人员的费用, 更加省去了信贷审核过程中的人力、物力, 使得互联网金融比较有竞争优势。

7. 信贷风险方面

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商业银行, 信贷的风险来源主要来自信息的不对称。在传统商业银行模式中, 信贷信息的搜索及审核都是人为完成的, 所以容易受到人为影响。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支撑下解决了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信贷风险降低, 互联网金融应时刻防范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共存模式探索

1.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良性竞争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应该是更加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使之更加完善, 而不是谁要取代谁。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之处, 只有促进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良性竞争, 才能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共同的法律法规, 成为现代金融界的大势所趋, 因为互联网金融为新型事物, 还没有比较全面, 系统的法律法规对其形成约束。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相互融合, 形成优势互补, 建立共同的征信系统。

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具有互补性

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 互联网金融仍然处于成长期, 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互联网金融没有属于自己的完善的监管系统, 导致信贷风险相对比较高;互联网金融一般为直接融资, 是交易双方直接进行交易, 这种模式为客户节省了中间成本, 但无形中增加了客户的风险成本, 而传统商业银行在监管及风险防范方面有较强监管能力。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由于是信贷人员进行审批, 所以审批时间相对较长, 而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分析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时间方面的不足之处。

3.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共存模式探索

互联网金融在数据积累和挖掘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在拓展新的客户群时降低交易成本传统商业银行已经深入人心, 可以凭借多年在风险防控方面的经验处理大量的、复杂的订单。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在表面上虽然存在竞争关系, 但就其优势与劣势, 两者刚好是优势互补的。本文认为, 今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关系应该是战略合作。而事实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合作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而随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合作更密切, 可以获得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 所以本文认为只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精诚合作才能让我国的金融业稳居在世界的前列, 以下提出一些合作共存模式的方面。

(1) 共享客户信息, 联合打造适合各规模企业的在线融资平台。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选择某些传统商业银行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现有技术上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部分客户的交叉销售, 这样既确保双方销售额, 又增加新客户。

(2) 联合打造适合各规模企业的在线融资平台。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将自身所拥有的信息与互联网上的大数据信息相结合, 发挥管理优势, 对各种企业进行等级划分, 努力打造出更加便捷、安全的在线融资平台。

(3) 多方合作, 满足全方位需求。金融企业在谋求合作的过程中, 不应只进行简单的双方合作, 而是进行多方合作, 谋求多方面发展。例如阿里巴巴在推出余额宝时同时与天弘基金和中信银行合作, 天弘基金主要负责投资, 中信银行则是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管。在这样一个合作关系中, 各方发挥自己的特长, 基金公司负责进行投资赚钱, 而中信银行加强资金监管与托管工作。

(4) 推动利率市场化, 加强价格的发现功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能发现市场价格偏好, 这有利于各个金融机构在这个经济市场化前提下找到应对利率风险标志, 借助互联网金融利率的走向来制定不同的利率变准应对不同客户群, 制定随市场变动的“利率指数”, 为商业银行制定新利率政策提供依据。

(5) 积极创新, 实行蓝海战略。不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商业银行, 必须抢占客户, 最终赢家必定拥有更多客户。所以金融机构就需要考虑互联网金融营销。金融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 从而形成一种必然趋势—从“红海”中跳出转战“蓝海”。比如民生银行可以与支付宝、财付通通过共享自己现有的客户资源信息, 通过交叉销售增加客户。民生银行也可以用支付宝、财付通的大数据系统减少自己信贷审批时间, 增加效率, 支付宝、财付通也可以通过民生银行的系统来查询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降低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巴曙松, 吉猛.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看直销银行发展[J].中国外汇, 2014 (2) :13-14.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辩论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零售银行;影响;策略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快捷支付、操作便捷等特征,与传统金融模式构成了鲜明对比,使金融市场产生了日益白热化竞争,同时亦对传统的金融模式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

1.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传统金融业务通过对其的展开结合应用,可一定程度改善自身运营效率,缩减自身运营成本,并且还能够降低用户时间成本,为用户提供各式各样的增值服务,强化用户体验值。现阶段,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包括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愈来愈得到我国金融机构的热点关注,移动互联网产品、網页互联网产品均得到快速发展。

2.P2P网贷

当前,P2P俨然转变成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词汇-P2P网贷,结合银监会、小额贷款联盟释义,其指的是于相关的互联网环境下资金供需双方构建互相的借贷关系,互联网环境下每位参与者均能够发起,结合互联网展开信息传输,构建相关的规则,对一系列要点因素展开匹配,签订相关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满足保障借贷双方的需求及权益。P2P网贷有着将信用作为基础,发起自由、金额不大及利率相对高等特征。现日前,主要的P2P网贷模式包括第三方担保模式的P2P网贷平台、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以及综合交易模式等。

3.众筹

众筹又称作大众筹资,指将实物、服务、作品以及媒体等内容作为回报手段,结合互联网渠道向特定的社会大众筹集项目资金的新型融资模式。和以往传统融资模式对比,众筹模式更加的开放,获得资金与否并不非以项日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

二、对零售银行的影响

1.对支付业务的影响

在互联网商业模式背景下,用户之于便捷支付的需求不断提升,以互联网支付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横空出世并得到急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16年,全面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金额将与银行卡消费总额持平,达到50万亿余元。互联网支付正逐步摆脱对银行支付的依赖,构造属于自身的支付系统,这势必对零售银行支付中介角色构成很大的影响。

2.对融资业务的影响

现今很大一部分互联网企业为了促进企业进步,不断开拓企业自身融资业务,因此市场中出现了一系列网络融资模式,包括P2P、众筹等,虽然日前互联网融资规模还并不十分大,但是其在风险控制方面很好的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解脱了空间区域限制,从而对零售银行构成一定程度影响。

3.对存款业务的影响

受互联网平台用户流量、沉淀资金规模逐步提升影响,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触角不断拓向代理基金、余额理财等领域,势必会提升零售银行基础性存款的分流压力。

三、相应对策

1.转变经营理念,正视冲击

在互联网金融兴盛发展的背景下,零售银行应当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实时动态进行严密关注,转变经营理念,提升调整战略主观能动性。面对互联网金融急速进步升起,零售银行必须正视冲击,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禀赋,改革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构筑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2.创新业务,拓展客户资源

(1)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属于银行业发展不活获取的要素,客户资源属于银行业务的重要根本,由此可见,零售银行应当以客户为中心;制定战略计划;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智慧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再造业务流程。(2)进军电商领域:零售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应当结合白身电子商务支付优势,顺其自然的进军电商领域。通过对于机银行的发展,以占据移动支付市场有利位置;创建自身电商平台,以确保自身原有的市场份额;强强联合,与成功电子商务企业展开合作,提供给客户更完善的服务体验。(3)推进深度合作:仅仅依靠一个行业的发展进步是难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零售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成分,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提升白身市场竞争优势,应当推进深度合作,强化客户黏性,逐步对白身业务模式展开创新。

3.累积大数据,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

于当代金融创新中,大数据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鉴于此,零售银行务必要摒弃政策红利,推动产品电子化服务革新,对用户信用庞大数据展开全面研究,找准互联网金融定位,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关键性作用。

四、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金融一波波强劲冲击下,为了实现零售银行的有效发展,相关人员务必要全面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清楚认识互联网金融对零售银行的影响,不断专研、研究,“转变经营理念,正视冲击”、“创新业务,拓展客户资源”、“累积大数据,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等,积极促进零售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

上一篇:快乐工作开心生活下一篇:放射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