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金融服务

2024-12-20

农民金融服务(精选12篇)

农民金融服务 篇1

目前, 国内农民工问题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其中, 为农民工解决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也倍受关注。从现实来看, 农民工金融服务需求主要涉及结算、信贷、社会保险、投资理财等方面, 围绕这些方面的金融需求, 农民工金融服务面临着“四少”问题:

一是针对农民工的金融知识宣传少。农民工期盼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 一部分农民工对汇兑业务中单证的正确填写, 存、贷款的利息计算, 假币辨别以及申贷流程等金融基本常识急于了解和掌握。另外, 随着农民工收入不断增长, 投资理财意识和消费观念正逐步增强, 迫切需求相关知识。而由于农民工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流动性强、信息来源少, 很少有机会参加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另外, 还缺乏专门针对农民工金融知识需求的宣传培训, 导致其金融知识匮乏, 无法有效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提供的便利。

二是针对农民工的银行信贷产品少。总体来看, 农民工打工前期的生活费、路费、房租费, 打工地的创业、消费资金需求以及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融资需求是农民工贷款需求较为旺盛的三个阶段, 但目前其贷款资金满足程度并不高。其中, 全国返乡农民工贷款满足率仅约为55%。以丽江市为例, 针对农民工的信贷产品只有“贷免扶补”中的农民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 且存在贷款额度小、还款期限短、贷款程序复杂等缺陷。农民工贷款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 劳务输出地金融机构认为其自有资产变现能力差、农民工流动性强, 资金流向不易监控。第二, 劳务输入地金融机构则基于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非本地户口、接受培训少、信用度低等原因而拒绝放贷。第三, 农民工信贷供给本来就不足, 加之贷款利率普遍较高、条件严格、流程繁琐, 使农民工望而怯步。

三是农民工投保少。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劳动时间长、危险系数高的工作, 这样的性质决定了其人身安全及健康需要周全的保障。但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本身收入不高、参保意识薄弱、用人单位不为他们购买保险、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 农民工参保率低的现状令人担忧。以丽江市为例, 2010年末, 9万农民工中, 参加工伤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人数仅占22%、20%、2.4%。

四是农民工金融服务渠道少。农民工金融服务的供给量、水平、成本现状决定其可享受金融服务的渠道少。其一, 提供农民工金融服务的机构少。在农村, 尤其是偏远乡镇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 其他商业银行基于农村地区盈利能力差、信贷风险高而远离农村, 形成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在城市, 许多金融机构认为农民工支付能力差、收入不稳定、金融服务需求单一, 缺乏为其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其二,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高。目前农民工最重要的金融需求仍集中在异地汇款、现金存款、刷卡消费等银行结算业务上, 而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营业网点少, 部分信用社、邮储银行结算手段落后, 结算渠道不畅通, 资金在途时间长, 导致农民工享受金融服务不便利。其三, 金融服务成本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缺乏竞争, 形成单一定价机制, 农民工融资成本较高。另外, 异地存取款收费、小额账户收费、银行卡年费和工本费等较高, 部分农民工为节约支出而选择携带现金回乡。

农民金融服务 篇2

5月17日早晨一上班,守候在城东供电分公司门前的几位农民朋友,兴高采烈的走进党委书记办公室,将一封感谢信放在了书记的办公桌上,随后,你一言我一语的拉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几位农民朋友是八道江区高丽沟子村村民,在他们的耕地中间有一电表箱,不论春耕、夏锄还是秋收,电表箱都给他们的劳作带来不便,几位农民也年年为这个电表箱发愁。5月14日,几位农民向城东供电分公司反映了情况,5月15日,城东分公司主管营销副经理带领有关人员,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将村民反映的电表箱移到了道边,为农民朋友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农民朋友对党委书记说,我们反映情况时,只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做梦也没想到城东分公司的领导带人,亲自给我们把问题解决了,他们没喝一口水,没吸一支烟,没收一分钱,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让我们十分感动。

感谢信反映了农民对城东分公司“感动服务”的褒奖之情,但从另一个侧面,却反映了城东分公司领导和员工身上体现的“服务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的理念。因为电力员工深知,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是电力企业拓展市场的通行证,是打造电力品牌的根本途径。

图片说明:3233农民朋友为感谢城东供电分公司为他们解决了困难,送感谢信到城东分公司。

农民协会“玩”金融 篇3

浏阳隶属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岳阳市平江。古代浏阳地属荆州,因县城位于浏水之阳而得名,是著名的“将军之乡”和“花炮之乡”。浏阳城区以及南区大部所通行的“浏阳话”属于赣方言宜(春)浏(阳)片,为浏阳主体通用语言。

1924年,我党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农民运动迅速兴起。许多地方成立农民协会,开展有组织、有领导的反对高额地租、高利贷和预征钱粮为主要内容的反对地主、豪绅的斗争。1926年,由我党发起的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农民银行决议案》,规定银行以“制止高利借贷、提倡平民储蓄、活跃地方金融、增进农工生活”为宗旨。此后,湖南一些地区的农民协会创建了农民银行等金融组织,并发行货币。作为农民运动比较活跃的浏阳县,平民银行、合作社、公有财产保管处等金融组织便应运而生,这三枚钞票便是当时的产物。

浏南文市生产合作社常洋二角

此钞长132毫米、宽78毫米,纸质为黄麻丝棉纸,票面为浅黄色底版,图案均为紫色。正上方为“生产合作社”和“浏南文市”字样,正中为“常洋贰角”,左右为椭圆形,里面为民居、桥梁、河流图案,下方为“合成壹元照兑”和“袁州富绮石印代印”字样。右边竖书“已字第235号”,左为竖书“民国十六年”、“票”并加盖印章。整个票面古朴典雅,清新明快,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和湘赣边地方钞票特色。

浏南文市生产合作社成立于1927年1月,社址设在文市“曹家祠堂”,负责人有尤先峰、吴先进、陈盛桥、甘恩早、张功熟等人。合作社集消费、生产、信用、金融于一身,组织人员经营盐、油、屠宰、豆腐等加工业,保障当地供给。3月,为搞活经济、筹措资金,发行面额一角、二角、五角、一元纸币。这些钞票与流通的银元等值,可以在合作社购买米、盐、油等生产生活资料。如需要到外地走亲访友或购买商品,还随时可以到生产合作社兑换银元。湖南发生“马日事变”后,农民协会遭国民党镇压,纸币停止流通。因叛徒出卖,尤先峰、吴先进、陈盛桥等负责人在江西九江被敌人抓获而惨遭杀害。

浏南文市生产合作社常洋二角券是1987年9月当地一农户折迁旧房时,从土筑结构的墙壁中发现的,后被江西省萍乡市一泉友收藏。易树云先生撰写《浏南文市生产合作社常洋二角券的发现及其考证》一文,对二角券进行推敲考证。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出版的《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未见收录;1989年吴筹中先生编纂的《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货币》第11卷在增补的插页中收录此券的复印件;2001年出版的《中国钱币大辞典·革命根据地编》,采用了《大系》图录。因此,真伪毋庸置疑。

时隔20多年,此券再也没有新的面世,属罕见的孤品,珍贵难得。至于一角、五角、一元等面值票券当时是否发行,也是值得商榷的。从常理推测,合作社可能会发行不同面值的钞票,如五分、一角或五角,甚至一元常洋券,但至今未见其“尊容”,或许今后会有发现,或许随着星移斗转、时序更替而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要弄清这些课题,还有待同仁的不懈努力。

浏东平民银行临时兑换券民国十六年五角

浏阳县东部山区经济比较发达,盛产茶叶、土纸、茶油、毛竹、夏布等土特产。当地地主豪绅曾设立公钱局、商钱局以滥发纸币,巧取豪夺,压低商品收购价来掠夺农民的农副产品。1927年1月,浏东的左港、高坪、永和、达浒、东门、张家坊六个团(区)农民协会,因平民生活困难已极,发起筹建浏东平民银行,由社会各界认股筹集基金,以1元为零股,10元为整股,股金总额定为6万元,由各区所属农、工、商、学各团体及合作社集资。另有无息存款6000元。六个区公有财产计值15万元,作为银行信用保证。

浏东平民银行于县城朝阳衡贵升公处成立,制定《浏东平民银行试办章程》,确定办行宗旨为“制止高利借贷,提倡平民储蓄,活泼地方金融,增进工农生活”,银行实行股份制。负责人为李明轩、汤佑贤,并设有监事会。按团(区)设分理处,达浒、永和、张坊、东门、古港、高坪六团(区)依次为第一、二、三、四、五、六分理处。各分理处经民主选举产生经理、会计各一人。

同年3月8日,《湖南民报》报道,浏东平民银行“组织颇称完善”。平民银行分两期发行临时兑换券、信用券,流通于浏阳东部六团(区)。各分理处发放生产、生活贷款。永和分理处发放烧制石灰贷款每窑10至20元,根据人口多少及困难情况对贫苦农民发放生活贷款。东门分理处发放贷款支持农村纸槽生产。长沙“马日事变”后,国民党清乡队于6月控制浏阳地区,浏东平民银行及各分理处均被破坏。

此浏东平民银行临时兑换券民国十六年五角,券面虽有残缺,但主要特征清晰。正面桔黄色,上方“浏东平民银行临时兑换券”,下中间椭圆形框内有房屋、街道、尖顶楼房等图案,两侧为“伍角”,底边两边有“通用”、“常洋”,左有“ ×字第076××”。

背面为“浏东平民银行试办章程(摘录):第一条、平民银行本信用合作社之旨,以制止高利借贷、提倡平民储蓄、活泼地方金融、增进农工生活为惟一之目的,时由六团信用团体组织之定名为浏东六团平民银行。第二条、本银行为股分有限公司。第四条、本银行之信用保证指定六团公有财产左列不动产值洋银十五万元。(一)师山所有不动产,(二)东敬学所有不动产,(三)六团公原有不动产,(四)东安会不动产,(五)东路资不动产,(六)劝业局不动产,(七)东南会基二分之一不动产。第七条、本银行发行兑换券总额十二万元,于必要时或交易上得行使期票或汇票等证券。”左边竖书“中华民国十六年一月×日发行”字样, 正中间盖有“浏东平民银行监事会之图记”篆字方形印章。

浏东平民银行信用券民国十六年常洋二角

此券长130毫米、宽74毫米,呈浅红底黑色套印。上方有“浏”、“东”、“平民银行信用券”字样,中间为竖书“常洋贰角”字样,两侧为圆形图案,左为锯木,右为耕田,两边竖书“拥护农工政策”、“打倒资本主义”口号。下方为“此券合成拾角即兑常洋壹元”及“中华民国十六年三月印”,行名两边为发行号“167584”,左下角加盖“浏东平民银行监事会之章”篆字方形印章。

背面为棕色,上方有英文行名及地名,下方有英文的面值、兑换率及发行时间。中间有“摘录本银行章程(四条):第二条,本银行为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条,前条之股分总额六万,十元为整股,一元为零股,六团平均各认一个整股,自行计事分配于农工商学各信用团体,或合作社,但私人投资应以一整股为限。第四条,本银行之信用保证指定六团公有财产左列不动产值十五万元。(一)师山所有不动产,(二)东敬学所有不动产,(三)六团公原有不动产,(四)东安会不动产,(五)东路资不动产,(六)劝业局不动产,(七)东南会基二分之一不动产。第七条,本银行发行信用券总额十二万元,于必要时或交易上得行使期票或汇票等证券。平民银行谨订。”

浏东平民银行钞票流通的地域为浏东六个团(区),发行数量无法知晓,由于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以及人世间的沧桑巨变,能够保存下来的凤毛麟角,极其罕见。查阅书刊资料,目前能够见到的各有4枚。新华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国历代货币》、《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货币》第11卷以及《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收录临时兑换券五角和信用券二角各一枚,可见其存世稀罕。值得一提的是,两枚临时兑换伍角券背面右侧分别加盖有“永”、“古”字印章,代表永和、古港分理处发行的钞票。以此推断,今后如五角券出现加盖“达”、“张”、“东”、“高”字的印章,就在情理之中了。

浏阳地区农民协会票设计美观大方,布局和谐,色彩艳丽,文字遒劲有力,这在地方钞票中堪称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就这一点来看,可见当时浏阳地区政治、思想比较激进和活跃,经济比较繁荣,当地文化水平比较高。

农民工金融服务问题研究 篇4

所谓农民工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 主要从事非农产业, 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 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 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务大军, 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农民工经济链条的逐步扩大以及金融需求的不断延伸, 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意义重大。

(一) 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随着农民工队伍不断扩大和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 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 特别是金融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 截止2011年末, 我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亿5278万人, 比2010年增加了1055万人, 增幅达到4.4%, 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实施居住证制度, 让农民工凭居住证和居住地已经就业的相关证明享受到子女教育、租赁购买住房、医疗卫生等多种服务, 此外, 农民工还享受到城市住房保障政策, 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办法现在正在实施制定中。因此, 配合我国实施居住证制度, 解决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就业, 改善生活, 需要金融服务。

(二) 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农民工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 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外出务工, 为城市创造了财富, 为农村增加了收入, 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 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 同时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 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 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 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需要金融服务。

(三) 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需要。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 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 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 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 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 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 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解决好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这些问题, 需要金融服务。

二、农民工金融服务现状及措施

近年来,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强化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 加强宣传, 积极改善金融服务环境。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金融知识匮乏, 对银行汇款、通存通兑、电子实时汇兑、网上银行、信贷产品等金融业务不是十分了解, 金融机构即使有针对农民工做的金融产品也无法顺利推广, 经常发生农民工携带现金回乡途中丢失的情况。为此, 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多种方式的金融知识宣传工作, 派人员到建筑、家政等市场讲解新的金融业务, 并在集市、广场设立金融知识服务站, 发放资料和解答问题, 让广大农民工群众了解如何享受到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所带来的便利。同时, 进一步提高传统金融业务服务效率, 做好异地存取款、汇款业务, 加强农民工工资发放使用银行账户的管理及银行卡市场建设, 积极研究符合农民工实际需要的结算产品, 拓宽结算渠道, 推进农业银行“惠农卡”和农村信用社“信通卡”的发放工作, 加大农民工持卡普及率和持卡消费率, 改善农民工金融结算环境。

(二) 制定政策,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由于农民工文化较低, 人员流动较强, 其合法权益常得不到有效保障, 拖欠农民工工资已成为社会顽症。为此, 有的地区联合各部门研发推出了“建筑劳务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 实行了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此系统不仅收录了农民工考勤信息, 而且涵盖了工程项目、参建单位、施工合同、劳务合同、工资发放等内容。银行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 并将工资发放信息及时反馈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凡拖欠工资的企业, 一经核实, 将被纳入不诚信单位“黑名单”, 在地方政府网站、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 停止其招投标资格。有效破解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高。

(三) 创新产品, 切实解决农民工资金需求。

农民工使用资金主要用途:一是参加技能培训使用资金;二是返乡创业使用资金。前一种使用资金一般不需要贷款 (培训费一般由用工企业或财政补贴支付, 如以上部门不支付, 农民工也有能力支付) 。针对农民工资金使用情况, 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 强化规范高效的服务理念, 为农民工量体裁衣, 合理设计, 创新信贷产品。

三、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金融服务网点少, 影响农民工获取金融服务的便捷。

农民工选择金融服务时主要考虑老家是否有服务网点。然而在前几年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农村营业网点, 与农民工联系最为密切的农信社, 其结算手段单一, 资金汇划渠道不畅, 欠发达地区尚不能实现全国通存通兑。大型银行除农行外已全部撤离乡村, 农民工返乡后办业务的机构难以与在城里务工时衔接。为此, 农民工希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增设网点, 开办异地跨行通存通兑业务, 加快汇款回乡速度, 增强资金安全性。

(二) 金融服务品种少, 抑制农民工使用金融服务的需求。

随着国内私有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金融机构为富有阶层提供的投融资服务层出不穷, 公众客户尤其是农民工群体却遭受异常冷落。目前, 商业银行尚未开发出适合农民工客户群体特点的专项金融服务产品, 外来农民工享受的金融服务品种甚少, 与其收入情况以及金融服务的多层次需求不相称。特别是外来农民工享受的金融服务品种与当地居民相比要少得多, 一般只局限于存取款、电子汇兑等几项传统业务, 甚至连一些存贷款业务开展数据也无法准确统计, 商业银行没有开发出适合农民工客户群体特点的专项金融服务产品, 这与农民工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不相适应。农民工有贷款买房、种地和创业需求, 但大多不愿意取得银行贷款, 部分农民工而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 主要原因是, 银行贷款手续复杂, 并暗藏“潜规则”, 民间借贷简便快捷。此外, 农民工流动性大、收入偏低, 目前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保险产品少, 大部分农民工未购买任何保险产品。

(三) 金融服务宣传少, 降低农民工认知金融服务的意愿。

金融机构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宣传工作重视不够, 针对性不强, 宣传内容流于形式, 宣传阵地大多集中在农村集市, 宣传活动往往“一阵风”, 导致长期在外的农民工接受宣传的机会甚少。此外, 农民工普遍存在流动性强、文化水平低、理财意识弱、信息不灵等弊端, 加之工作任务繁重, 很难有时间和机会接受金融服务宣传, 金融知识匮乏, 从而使农民工无法及时享受各类新的金融服务。目前还有部分农民工“不了解”或“没有使用过”银行卡终端ATM和POS机;多数农民工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股票等理财经历, 不了解股票、基金、国债等新型理财产品, 主要以存款为投资方式。

(四) 扶持政策脱节, 限制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再发展。

各级政府专门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配套扶持政策较少, 缺乏有力的支持引导, 也没有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的专门机构。农民工也由于自身知识文化的局限性, 加之在外打工多年, 对家乡的政策了解甚少。同时, 农村权益保障机制建设相对于城镇非常滞后, 社会保障体系缺位, 农业的弱质特征与农业生产保险的不足, 加大了银行对创业人员提供金融支持的担忧, 银行为了不担风险, 不愿意贷款给农民工创业, 这样政府财政扶持政策与金融机构支持衔接的不到位限制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再发展。

四、制约金融服务的因素及消极影响

(一) 制约金融服务的主要因素

一是农民工“先天不足”, 加剧金融需求满足难度。一方面, 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 为银行业务开展带来一些麻烦。农民工在办理业务中经常犯下简单错误, 如把银行客服电话当成大额支付系统行号, 甚至填好一张单据需要很长时间等等, 由于客户金融常识的匮乏, 加剧了银行柜面服务压力;另一方面, 农民工“两头在外”, 导致金融政策难以惠及。农民工输入地的金融机构因对其户籍和信用状况不甚了解, 难以提供金融支持, 而输出地的金融机构又因异地贷款管理难度较大, 往往持有“可不贷就不贷”的态度。加之农民工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理财意识不强、缺乏有效抵质押等条件限制, 金融机构仅能提供较低层次的金融服务。

二是金融机构“用脚投票”, 抑制金融供给广泛惠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主导资源配置的是经济有效性, 而非社会合理性, 规避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内在价值取向。商业银行对资金安全与收益的执着必然导致服务方向越发疏远“三农”, 表现出城市金融偏好。在一定程度上, 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民金融服务的主要中介, 甚至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唯一合法金融机构。然而, 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服务环境落后、信贷资金不足, 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一农”难支“三农”的困境。

三是国家政策“缺失缺位”, 影响金融业务有效开展。一是支持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和金融教育的政策缺失, 农民工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金融业务开展缓慢。二是针对农民工金融服务的监管体系缺位, 难以对其运行框架和经营风险进行科学规定和及时监督, 导致农民工金融业务风险大量存在。三是面对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壮大, 国家的金融管制过于严厉, 缺乏疏堵结合、规范引导, 导致非正规金融畸形发展, 风险积聚。

(二) 金融服务不足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是民间借贷“畸形生长”,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随着进城务工和经商农民人数的不断增加, 农民工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 农民工金融服务供求矛盾越发凸显。在无法从正规金融获得金融支持的情况下, 民间借贷成为农民工的“救命稻草”, 它以简捷、高效的比较优势赢得巨大市场空间。大多数农民工参与民间借贷, 借贷利率高已成为诱发金融风险的“毒瘤”。

二是商业银行“嫌贫爱富”, 不利社会和谐稳定。部分农民工对银行服务不满意, 主要原因是银行服务态度不好, 银行嫌贫爱富, 埋怨存钱太少, 导致农民工有钱也不愿意存银行, 农民工过节返乡往往把钱攒在身上, 路上提心吊胆, 害怕被偷, 由于持有一定现金, 有的农民工难免吃喝赌钱、扰乱治安;有的农民工则不务正业, 从事非法高利贷, 债务纠纷经常发生, 引发刑事案件, 严重威胁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农村经济“求贷无门”, 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在很多地区, 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 是家庭用以交纳孩子学费、支付医药费和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经济来源, 并对当地GDP的贡献呈增长势头。不少农民工积累一定资金和学到一定技术后, 寻求当地创业或返乡创业, 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然而农民工创业贷款环境不容乐观, 贷款渠道少、额度小、手续繁琐, 农民工的创业积极性严重受挫, 不仅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还将影响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是金融宣传“城乡差别”, 阻碍金融机构业务拓展。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人均金融资产相对较低, 但金融资产总量相当壮观。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 加之亲缘、血缘和地缘的纽带作用, 大量务工收入回流农村, 农村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服务需求。然而部分金融机构错误的认为, 农民工群体支付能力不强, 信用意识淡薄, 金融需求品种单一, 因此将宣传重点放在城市, 忽视了农村金融市场, 从而丧失了庞大客户群体和盈利空间。

五、改善农民工金融服务对策建议

(一) 努力构建金融服务网络平台, 有效化解农民工金融服务供求矛盾。

一是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为农民工群体提供金融产品使用和注意事项等针对性的行前金融培训, 银行还应组成理财服务团, 从保险、储蓄、创业、融资等项目入手, 通过集市宣传、送服务上门等方式, 为农民工理财“把脉”。二是银行在做好传统业务基础上, 为农民工提供代理业务、理财业务, 帮助农民工合理高效利用自有资金。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适当降低对农民工服务收费标准及贷款利率, 从而降低农民工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三是监管部门积极支持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 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机构健康发展, 培育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竞争性金融市场格局。四是加快农村信用社系统对接, 增强跨行支付清算功能, 打通城乡资金汇路。五是统筹农村金融网点布局, 消除乡村金融“盲区”, 还要在网点开辟“农民工专柜”, 由专人指导业务办理。六是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经验, 积极开发和推广贴近农民工实际的支付结算服务品种, 降低农民工群体异地跨行办业务的收费标准。

(二) 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发展思路, 不断丰富农民工金融服务内涵外延。

银行业金融机构牢固树立“服务跟着农民工走”的服务理念, 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 走出“柜台”, 深入“工地”, 为农民工提供跟踪服务。金融机构应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等媒介, 开展以“新农村、新诚信”、“金融知识进农家”等为主题, 以金融产品介绍、诚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可在每年农民工集中返乡、外出打工期间, 在车站、县城集镇等地悬挂横幅, 设置业务质询台, 向返乡、外出打工人员宣传金融知识, 推介金融产品, 使农民工逐步了解并运用银行的一些金融服务品种, 真正享受到便利、快捷、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

(三) 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政策体系, 全面实现农民工金融服务支农惠农。

一是建立金融支持农民工激励机制, 将金融机构发放给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贷款纳入信贷投放奖励范围。二是积极研究开发符合农民工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返乡创业农民工, 只要符合贷款条件, 有技能、讲信用, 创业领域有前途, 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三是针对农民工众多、流动性大、收入偏低等特点, 积极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四是针对农民工日益增长的反假币和理财需求, 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 开发针对性理财产品, 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五是落实信贷政策满足农民工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的政策, 将资金向农民工融资倾斜。切实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将下岗再就业贷款扩大到返乡农民工。六是大力发展城镇住房贷款业务, 将住房按揭贷款和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业务向城镇延伸, 适当降低门槛, 延长贷款期限, 帮助农民工在城镇“生根”。七是加大创业贷款扶持力度, 创新担保方式, 可实施市场摊位使用权、矿山权、土地和山林承包权等权利质押。八是适当降低农民工金融服务收费标准,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金融机构应适当降低金融服务费用标准, 逐步降低农民工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

(四) 切实加强金融服务风险管理, 真正解决农民工金融服务后顾之忧。

农民金融服务 篇5

祝酒词

xx银监分局局长

(2011.10.20)

尊敬的包局长、浙江银行业的各位同仁、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

十月的xx,天高云淡,金桂飘香。今天,由浙江银监局主办的“金融服务青年农民创业推进会”在xx举行,让我们也借此机会认识了来自全省各地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十多位团线干部。在相聚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xx银监分局、xx银行和辖内其他各城商行,向拔冗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

今天的推进会,各位参会领导和嘉宾,分享了帮扶青年农民创业的成功经验、交流了活动开展推进的心得,为浙江银行业更好地推进金融机构服务青年农民创业出谋划策,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浙江银行业团组织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同时今天的会议,也有助于促进全省银行业团委系统的联络,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合作、增强友谊。

搞好农机服务 促进农民致富 篇6

近年来,郸城县金鑫农机公司在经理王殿金的带领下,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农民办实事、好事,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区域服务,努力拓宽服务渠道,积极创建一流服务环境,打造一流服务品牌,为保障农业发展、粮食丰产、农民致富做贡献。

广泛宣传。郸城县金鑫农机公司积极宣传农机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农机企业为民服务的理念和服务水平;为切实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公司组织了“农机安全生产服务队”,并深入到各乡镇进行广泛宣传。

组织服务。成立农业生产服务中心,实行全年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业机械维修方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农机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公开服务电话、服务人员名单,把服务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渗透到各个领域,延伸到细枝末节,包括机具修理、配件供应等各个方面,切实做到样样事情有服务,随时随地有服务。

修供服务。建立修供服务点,以增加修供服务辐射广度,提高修供快速反映能力。开展维修服务到地头、送件下乡到机手的活动,做到昼夜值班,随叫随到。同时,要求各维修供应点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备足备齐货源,以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无故障。

信息服务。精心印制三农服务手册,免费发放到县、乡、村农机干部,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实现了服务信息共享和服务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发挥手机短信服务及时快捷功能,及时发布农业作业信息,用以指导生产。

跟踪服务。实行项目补贴机具全程跟踪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协同厂家“三包”维修服务人员一起下乡,了解机具作业情况,及时搞好维修服务,以确保农机作业顺利开展。

安全服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乡村道路及农村作业场所,开展农机安全检查,重点整治黑车非驾、酒后驾驶、脱检漏审等严重违章行为,消除全县农机生产不安定因素,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农民金融服务 篇7

随着前一辈农民工年龄的增长, 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构成已经改变, 从原来的老一辈农民工已过渡到了老一辈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共存的状况。“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是在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在一份抽样调查报告中率先提出的, 随后这一概念便很快进入公众视野。所谓“新生代农民工”, 是指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 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亿人, 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2亿人左右。这表明, 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中已经占到了近一半的比例。

2 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对黑龙江四个城市地区的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中发放调查问卷20000份, 回收问卷19200份, 回收率96%, 有效问卷18870份, 有效率98.3%。对问卷调查总结后, 情况如图1, 图2。

根据调查资料, 总结出农民工目前面临的问题。

2.1 找工作困难, 收入普遍低。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 他们几乎都接受过义务教育, 想找到更轻松、收入高的工作, 但又因为社会上为他们提供的工作岗位要求的教育程度偏高, 竞争激励, 农民工除了体力劳动外有一技之长的并不多, 无法胜任城市里所需要的脑力劳动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农民工进入城市后, 对于一个“外来人”, 他们的流动性强, 去找到一份稳定而又称心的工作是很困难的。怎样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难以处理的大难题。

2.2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 他们的子女很难得到父母的关心与照顾, 有些孩子们成为了“留守儿童”, 有些虽然幸运的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但是, 包括择校难, 学校同龄小朋友的压力, 学习能力的差异, 这些问题同时也深深的困扰着他们。

2.3 向往城市生活, 不愿返乡, 在城市又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对于新生代的农民工来说, 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比较排斥农村的生活, 有厌农情绪;但又由于思想、观念等方面, 他们又无法很快融入城市生活。

2.4 受教育水平程度差异大。老一辈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是比较低的, 大多数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毕业;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受教育程度是初中或初中以上, 有些甚至接受过高职高专的培训。据统计, 传统农民工对学习的渴望并不是很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称“在调查中发现有大约有97%的农民工愿意继续参加培训或是学习, 其中农民工最想获得的是专业技能知识的占69.7%, 想得到法律知识的占54.7%, 想得到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学历的占47.8%。这种调查结果在不同的年龄段的农民工会有差别”。

3 基于大学生服务于农民工, 建立“农民工之家”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的意义

“农民工之家”是一个集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机构, 面对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面对他们各式各样的需求, 目前社会上大都是由政府建立的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社区型模式, 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我国目前对农民工的保证体系, 主要立足于医疗保险、伤亡保障等制度的建设, 但在农民工服务管理模式上还未形成有规模的现代化服务管理模式。而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着独特的优势:大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大学生需要锻炼、融入社会的机会;大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大学生乐于为社会服务。

3.1 针对已掌握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使他们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技术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辈农民工相比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他们的自学能力也比较强, 因此对这些有接受技术培训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就业培训或者进行继续教育有非常大的帮助。培训内容可以是具有初级技术含量的工作技能为重点, 培训内容以人力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 这样可以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劳动力, 是一个双赢的方式。

3.2 为农民工提供公平合理的报酬、社会保障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对农民工法律知识的普及, 使他们逐步掌握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再加上国家对农民工实行社会保障强制制度, 强制使用农民工的单位为他们缴纳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等保险。逐渐建立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的机制, 相应的社会救济制度等。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农民工的忧患意识, 这可以通过对他们加强文化知识的培训, 鼓励新生代农民工积极购买符合自己工作性质的保险, 对于那些在工种比较危险的行业工作的的新生代农民工, 可以建议、鼓励他们购买必要的意外伤害保险, 在他们工作中一旦遭受到意外事故后, 在治疗和生活保障方面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3.3 有利于农民工转移到城市居民。我国目前存在着许多制约农民工成为城市居民的因素, 导致农民工及其子女不可能无条件转变为城市居民, 移居到城市生活。在政府的支持下, 通过管理和服务, 可以将在城市中收入较稳定的并居住了较长时间的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 允许他们购买经济适用房, 将农民工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来。使得这些农民工在子女入学、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尽可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3.4 能够更多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农民工较多的区域建设文化园、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 将文化设施对新生代农民工免费开放, 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休闲成本, 让这些农民工能够作为城市的主人。另外, 还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流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等的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 多开展一些适合农民工的业余娱乐活动, 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 号召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3.5 鼓励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和对城市创业机遇的认识, 鼓励愿意返乡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既解决了人口流动问题, 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发展。

3.6 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着独特的优势:大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大学生需要锻炼、融入社会的机会;大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大学生乐于为社会服务。在实现大学生实践的同时为社会做了更多的服务。

3.7 将农民工和大学生的需求相结合, 形成有规模的现代化服务管理模式, 大学生通过所学的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 打造一个服务于农民工, 服务于大学生的双赢局面。

4 基于大学生服务于农民工, 建立“农民工之家”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

4.1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服务管理

在农民工聚集区域, 以最低的成本价格为农民工提供较好的食宿条件。可以建立农民工集体宿舍或农民工家庭旅馆。在政府和社区要政策, 在住房上让他们享受最低的租金, 农民工可以将父母、子女带到城市, 让他们尽可能的感受到家的温暖。

4.2提供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服务管理

大学生在各高校内召集有意愿的同学, 以较低的价格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看护、学习补习、接送、课外知识辅导等相关服务。

4.3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服务管理

利用高校大学生法律专业的学生, 联系相关专业组织, 为有需要的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

4.4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管理

为农民工建立网络平台, 将信息汇总并形成数据库, 联系各大企业, “农民工之家”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中介的角色。既解决了农民工找工作难的现状, 又为企业雇用农民工提供平台。

4.5为农民工提提高综合素质进行培训的服务管理

为农民工提供电脑操作等技术培训, 调查企业所需要农民工应该掌握的技术, 利用大学生掌握的知识, 为农民工提供相应培训, 形成“农民工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同时针对他们的业余现状建立一个“农民工书屋”, 来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

4.6提供其他服务

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 大学生可以作为支农活动, 进行专业指导。大学生的优势是专业知识掌握, 并能够有时间、有精力将他们掌握的知识传授给需要的农民工, 为支农做出贡献。

5 总结

大学生有时间、有能力为农民工提供服务, 有需求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 同时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一种激励, 是一场进行创业实战前的演习。一个好的服务机构需要做到能够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如何根据农民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围绕建筑、运输、纺织、化妆品等方面的品牌, 寻找空位, 基于大学生服务于农民工, 建立“农民工之家”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 让服务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 这是一个挑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并且要建立一个正规的门户网, 利用广阔的网络资源, 农民工靠的是实用技术, 企业需要的是技术熟练又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各取所需, 双赢的关系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也是对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一个新的挑战。

摘要:本文立足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角度出发, 利用他们所学相关专业知识, 服务于农民工, 建立“农民工之家”, 为这新时代的农民工解决面临的一些问题, 为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就业信息服务、素质的提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等方面提供服务管理。

关键词:农民工之家,新生代农民工,一体化模式

参考文献

[1]田北海.农民工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与创新路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 .

[2]王祥兵.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2, 4.

农民金融服务 篇8

一、失地农民档案管理现状

1.一些档案处于无序管理或失管状态。失地农民档案多形成于社区、街道、乡镇职能部门, 由于失地农民这个群体还未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这些单位往往只重视以往常规文书资料的整理归档, 而忽视对失地农民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各级档案部门对失地农民相关档案的归档要求比较松散, 工作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随意借阅, 不履行借阅手续, 遗失现象较为严重。

2.档案管理分散, 利用困难。由于失地农民档案涉及面广, 形成主体多且复杂, 要求不统一, 致使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不同的部门, 形成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2]148。失地农民查阅利用这些档案很不方便。如房产地产档案、各类社保档案、户口迁移档案、土地承包档案等都由各形成部门自我保管、比较分散, 而失地农民又往往直接到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 结果难以查到所需档案, 这不仅给查阅带来了不便, 更重要的是使查档者心中充满疑惑, 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3.未能实现电子化管理, 档案共享程度低。由于各社区、街道、乡镇没有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 有的乡镇虽然采用了电子化管理, 但使用的档案软件功能落后, 全文扫描及挂接无法开展, 影响了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失地农民每每需要利用档案, 都要到乡镇、县城甚至是地市去查阅, 很不方便。

4.档案管理人员有限, 档案场馆不足。有些档案管理人员一人负责多项工作, 还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明, 流动性较大。一些乡镇档案室包括一些县级档案馆面积狭小, 对于失地农民的相关档案, 认为不重要, 就压缩、再压缩, 有的甚至是不保留了。

二、加强失地农民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强宣传与引导, 提高对失地农民档案的重视程度。各级档案部门作为档案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 应服务于政府工作大局。失地农民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 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积极推动档案工作服务于失地农民、服务社会。要为推进失地农民档案工作创造好的舆论环境, 通过档案专业报刊、网站、信息和简报等宣传途径, 提升相关人员对失地农民档案的重视, 意识到档案对失地农民在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抓好源头,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档案管理体系。从形成档案单位的建档工作抓起, 加强和规范各乡镇街道、社区档案室建设, 给予相关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的指导, 为其编制恰当的检索工具, 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相关信息材料的收集、整理, 确保归档的齐全完整。要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相关文书档案、土地流转等表册、各类协议、个人及家庭档案、低保户档案、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档案、失地农民就业档案、住房档案等档案信息。同时, 密切关注失地农民工作的热点, 具体工作开展到哪里, 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3.规范标准, 树立典型, 全面推进档案工作。各地市、县档案局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指导和规范相关部门制定失地农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大纲和保管期限等相关的业务标准, 规范失地农民档案管理的归属与流向, 以健全档案监管长效机制[2]148。要定期通报失地农民档案工作情况, 总结推广各地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树立典型, 进而发挥典型的榜样和示范带动作用, 以全面推进档案工作。

4.统筹安排, 整合资源, 形成“大档案”格局。失地农民档案的种类多, 涉及面较广, 这些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各职能部门, 既不便于失地农民利用, 又不便于统一管理。因此, 各地市、县档案局要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教育部门等档案形成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对形成的各种档案实行统一管理, 优化档案结构。各职能部门形成的失地农民相关档案在本部门保存一定的期限后, 应依法向地市、县档案馆移交, 形成“大档案”格局。

5.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加工, 搭建档案网络利用平台。各档案形成单位要树立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意识, 在收集整理失地农民档案信息的基础上, 对关系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信息要进行深度加工, 对一些重大专题要开展专题编研工作。例如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养老医疗保障等信息, 建立一批直接服务公众的重要专题数据库和档案编研产品。加工编写此类档案信息, 语言要通俗易懂, 简洁明了, 以使文化水平较低的失地农民能够理解这些信息。对于应该公开的档案信息, 如涉及失地农民利益的政策性、法规性文件, 及时向社会公开, 使失地农民尽早获知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各地市、县政府部门应将失地农民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列入市县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全市、县建立互联互通的档案数据库网络体系, 搭建档案信息网络查询利用平台。专题数据库要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反映相关情况, 满足失地农民快速查档、利用的需求, 最大化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6.加大档案管理资金投入, 保障档案工作需要。各地市、县政府要加大档案工作的财力投入, 改善档案专业人员不够、档案场馆不足的现状, 保证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相机等硬件设施的使用。同时, 给予档案现代化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财力支持。

总之, 各档案形成部门要注重失地农民档案的收集整理, 各地市、县档案局要规范失地农民档案管理的归属与流向, 使失地农民档案工作进入可持续化发展轨道。同时, 整合失地农民档案信息资源, 建立档案查阅利用网络平台, 提高档案的查阅利用效率, 使失地农民档案真正取信于民, 为民所用。

参考文献

[1]张军, 梁军.民生档案的作用与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 2008 (23) .

浅谈浚县图书馆服务农民服务基层 篇9

关键词:浚县图书馆,服务农民,服务基层

浚县图书馆近年来,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工作,狠抓落实,努力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取省、县资金,搞好馆内软硬件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和借阅环境,配置电脑40台,设立馆内办公局域网,实行全员聘任制、落实省配送图书工程,增加文献入藏量,开发信息资源,强化优质服务,牢固树立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干部职工连年来的共同努力,图书馆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2006年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示范性图书馆,2008年建成符合文化部部颁标准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2010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三级图书馆。

一、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建成高标准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服务农民

由中央财政与县财政共同投资68万元,符合部颁标准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工享工程浚县县级支中心落成。中心配备了3台大型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设备磁盘阵列、阅览电脑、投影及网络设施。我馆利用共享工程网站向基层乡、镇、村支中心提供农贸行情: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粮油最高和最低批发价格信息,通过农村种植提供农业种植技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种植技术方法,如:优质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大棚作物的新家,石榴丰产栽培,花卉病虫害防治,玉米施肥特性与测土配方施肥,葡萄、草莓高产效益栽培技术。使农民朋友利用共享工程不出家门,便能了解到致富信息。

例如善堂乡东王楼村农民王太胜种植花生多年,没有使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产量偏低,09年通过共享工程“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讲座”,使花生高产增产。王太胜感动地说:“我种了几十年花生,不知道种地也得用科学方法才能高产稳产,真是太感谢图书馆共享工程讲座,让我走上致富之路。”通过农业养殖提供家畜、家禽、水产、畜产综合利用,动物医学、养殖饲料为农民朋友开展视频库讲座培训班,参加人员由各乡镇村养殖专业户。例如:王庄乡刘喜通过养猪场疾病控制技术一、二讲座培训,由原来的10头增加到现在100头的养猪专业户,增加了猪病防治和饲养技术,扩大了养猪规模,成为王庄乡养猪致富带头人。通过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先进技术设备,使我县的基层农民朋友种植、养殖专业户得到了科学的培训与辅导,提高了科学技术知识,增加了经济收入。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文化部领导来我馆检查指导共享工程工作时,对浚县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建设、阅读环境、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工作给予了称赞。

二、开发信息资源,为农民、为基层提供信息服务

浚县是个农业大县,我馆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开发、收集、整理、编写参考资料,专题信息,提供二、三次文献信息服务,提高信息加工,存贮和传递的能力,为农民致富提供服务,自己编发《信息指南》、《致富信息》、《农村实用技术》,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好评。

三、辅导基层乡、镇学校图书室

因乡、镇学校图书室管理人员大都半路从事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培训和业务辅导,我馆多年抽调业务骨干,下乡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辅导,对图书的分类、编目、加工、整理排架、借阅、系统的理论讲解,并结合各图书室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了实际操作对图书进行分类、上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基层图书室管理员素质得到提高,图书室能够正常的开展图书借阅工作健康地向前发展,为基层农民和学生服务。

四、不断强化优质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为基层服务

我馆的图书、报纸、期刊实行全开架对外借阅。到馆读者阅览报纸、期刊、查阅各种资料免费,办理少儿图书证,可免费借阅成年图书。馆内实行无节假日工作和首问责任制制度,订立了图书馆优质服务公约,馆员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开展了为读者代借代还、预约借书、上门服务、课题服务等业务。开展了送书到企业、学校、农村基层图书室等送书下乡活动,开展了社会再教育,并利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知识培训,目前举办的学习班有作文班、外语班、奥数班、抬拳道班。积极为县直机关、企业、基层图书室提供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以上优质服务措施和优质服务工作,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和学习知识的愿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全民的整体文化素养,为我县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服务和保障。

农民金融服务 篇10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4个种类、6种机构, 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 以及邮政储蓄机构。这几类机构的基本状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机构网点布局看, 这几类机构共有124 255个网点, 其中104 671个分布在县 (市) 及以下地区, 占网点总数的84.2%, 其分布特点是:农业银行的机构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县 (市) 一级和部分乡镇;农业发展银行的机构主要分布在省、地 (市) 和部分粮食主产区的县 (市) ;邮政储蓄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几乎全部在县 (市) 及以下。

从资产负债看, 2005年末, 4类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108 271亿元, 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74 697亿元的28.8%;负债总额105 523亿元, 占金融机构负债总额358 070亿元的29.4%。其中, 4类机构存款总额87 363亿元, 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300 209亿元的29%;贷款总额58 004亿元, 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206 839亿元的28%。

从信贷支农情况看, 2005年末, 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 (包括农村信用社各类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贷款和农业银行用于农村龙头企业、扶贫、乡镇企业、电网改造、基础设施贷款等) 余额达到40 000亿元, 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207 000亿元的19%, 比“十五”初期增加16 000亿元, 平均每年增长11.7%, 但大大低于全国的总体增长水平 (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十五”初期增加115 000亿元, 年均增长24%) 。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 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

在上述支农贷款中,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截至2005年末,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投放农村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 用于支持农业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10 000亿元, 直接到户的贷款 (农户贷款) 比重达到80%。农业贷款比改革前的2002年末增长80.5%, 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平均增速22.6个百分点。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2个金融产品的广泛推广, 缓解了农户贷款难的现象, 2005年共有0.7亿户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 占全国2.2亿农户的31%, 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 (1.2亿) 的近60%, 受惠农民2亿多。到2009年一季度末,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3895亿元, 其中, 农业贷款余额达到11 668亿元, 农户贷款余额达到8 998亿元。

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的发展, 是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它能够使国家金融政策和农民相结合, 在国家农业金融政策的支持下, 农民互助合作金融带动合作经济发展, 为农村商业金融规模经营准备了市场条件, 从而形成了农民互助合作金融与农村商业金融的竞争。通过竞争使农村信用社转变机制, 增强活力, 提高服务效率, 打破了长期垄断利益, 也使国家摆脱长期承担其组织活力不强带来的经营后果和风险。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金融, 可有效地将从事不同生产主体的农民联合在一起, 发挥资金余缺相互调节作用, 成为经济发展的蓄水池, 建立起城市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一头联结农户, 一头联结国家金融政策, 通过它的纽带作用, 使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相结合, 真正建立起以农民为主体的相互支持的农村经济组织体系和制度。然而, 由于体制、机制、政策等多方面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普遍存在资产质量差、财务包袱重、风险补偿能力低、法人治理不完善、案件高发等问题, 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服务“三农”作用的充分发挥。

2 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问题

2.1 中央没有明确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虽然中央政策很明确, 支持农民按照自愿和民主的原则,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也鼓励有益服务农民需求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但都没有明确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使很多人对这一组织形式产生多虑, 担心监管当局把其认为非法金融组织, 而不敢进入。

2.2 缺乏政策支持

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还没有可注册登记的地方, 不能以合法的组织体出现, 无法争取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

2.3 农民持消极态度

地方某权利部门认为, 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将发展成为“第二农村信用社”, 对现在的农村信用社构成竞争冲击, 持一种消极态度。

3 竞争性的、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

3.1 建立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在建立以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 其他金融组织辅助配合的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贷款类金融组织体系中, 尤其要建立农民互助合作金融。它的发展, 需要国家政策金融的引导和支持, 而国家政策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 离不开农民互助合作金融这个基础和组织条件。农民在参与互助的过程中, 普遍缺少资金, 表现整体资金需求缺口较大, 必须通过国家一定资金的扶持, 来满足农民对资金的需求, 从而引导更多的农民参加到互助合作金融上来。

另一方面, 农民在参与互助过程中, 由于受开办成本制约, 造成入股社员不能分到经营后的较好红利, 而使互助合作金融资金来源受到制约。如果建立了国家政策金融扶持农民合作金融组织机制, 那么农民互助合作金融就解决了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会很快发展壮大起来。举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梨树县闫家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现有社员42户, 股金32 100元, 通过互助帮助部分社员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但更多的社员需求还是不能够满足的, 影响了其他农户参与互助, 另一方面, 由于受开办成本制约, 入股社员并不能分到红利, 也制约了新增股金。如果国家政策给予支持的话, 比如 (试点) 农业政策银行或财政提供100万元 (可分批执行) , 按照农户5 000元小额信贷需求, 就会带动200农户参与互助, 根据合作社互助办法, 互助金额最高不超过农户股金的6倍, 那么每户需要入股1 000元左右, 通过国家支持可使农户资金互助聚集20万元, 这20万元又可带动农户40户。国家这100万元扶持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8万~10万元, 就使合作社成本和费用有了来源, 农户和其他社会成员入股就可不至因合作社运营成本而不能分配红利, 农民的股金经过互助经营后收入较好红利时, 社会的其他成员就会看好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从而愿意参加互助。有需求资金的参加可得到有效需求, 有余钱的通过互助在资金相对安全的情况下, 能够得到更多红利, 这时城里的储蓄资金就会下乡, 真正的城市资金才能回流农村。同样, 农村政策金融如果不和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相结合, 就很难带动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 而没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金融政策面对分散的农户就无法将国家支持农民的政策落到实处, 因为没有主体来落实。农业金融政策如果通过政府部门或其他 (非农民组织) 组织来传导的话, 大部分的政策支持就会被挪用、截留, 农民不会普遍受益, 严重的是这种扶持会被强势者所占有, 他们会假借农民的名义跑关系、上项目, 而一旦项目跑下来了, 农民就被强势者 (集团) 边缘化, 不会得到好处。当前公司+农户, 富了公司穷了农户就是证明。国家政策金融不和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相结合, 就不会建立起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竞争性市场主体, 商业金融就会离农而去, 农村金融体系就无法建立起来, 农村经济也会随金融体系的崩溃而崩溃。

3.2 对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的建议

建立健全为“三农”服务的担保机构。由政府协调组织, 设立由财政、农户共同出资的担保基金, 鼓励民营资本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专业性贷款担保中介机构, 并引导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国家应明确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登记部门和发起最低条件, 制定相应规范指导原则, 建立扶持机制, 提供培训和交流平台。国家可委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按照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资本金6倍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国家和农民相结合的发展制度, 国家支持农民发展的金融政策才能通过农民自已很好的落实下去。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可分2步走。

一是建立农民内部合作组织信用体制, 主要是通过股金和内部社员存款, 来调节资金余缺, 满足资金需求。国家可通过财政或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一定额度的资金, 一方面满足农民缺口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增加抗风险能力和解决最初组织成本, 使合作组织能够通过这些资金发挥再聚资本功能, 帮助农民把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起来。二是当农民互助合作金融内部信用体制建立比较规范和资本金达到一定规模时, 发放金融市场准入许可。

由于金融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必须建立相应的退出市场机制, 真正建立起经营亏损由出资人承担责任的机制, 而不是国家信用承担。建立农业保险机构, 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机构, 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 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织, 尝试建立政府补贴、农户自缴、保险公司承担保费的“三三制”农业保险模式。建立农民互助合作金融试验区, 启动试点。如何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金融, 对我们是崭新的课题。发展互助合作金融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农民对互助合作金融有哪些愿望和要求, 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加以解决, 如何建立既有效支持农民互助合作金融发展机制, 又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这些都需要实践层次上来回答, 绝不能因为害怕金融风险而退缩不前。通过什么样的组织示范可带动更加安全的金融组织发展, 这些都需要我们来做, 用实践办法来观察。事实上, 现在的农村信用社金融体系并不安全, 其经营的风险都要由国家承担。国家花钱买机制后, 并不能解决其风险由出资人承担, 还是要由国家承担的。因此, 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金融, 将彻底通过竞争使农村信用社才能有危机意识, 才不至低效服务。

3.3 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服务职能

3.3.1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主要承担政策性农村金融服务职能

向社会效益好但经济效益较差、商业性金融不愿介入的长期项目或农产品一体化经营项目提供资金。即将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 由于其缺乏贷款管理方面的人才储备和经验、技术, 建议暂定位于向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 待其内部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 在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具备办理贷款业务的条件后, 再逐步开展贷款类业务。对保险业务, 要创新险种, 开办适合农民需求的农业保险、牲畜保险、短期健康险、大病医疗险等险种, 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服务方式。

第一, 要明确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的原则。一是贷款额要满足农户和企业实际贷款需要;二是贷款投向要多元化。金融机构要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需要, 满足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等不同经营主体和农民生产、经营、生活等不同方面的资金需求;三是贷款期限要合理。把现在普遍采用的“春放秋收”模式改为“常放常收”模式, 对那些生长周期长、投资大、回报慢的贷款应开办中、长期贷款;四是实行差别贷款利率政策。贷款利率要按支持行业不同划分档次, 如用于种粮、种棉等种植业的贷款利率适当降低, 鼓励农民种粮。

第二, 要规定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的具体方式。要求金融机构应当改善服务, 简化贷款及担保的手续, 扩大抵押品的范围、类型, 除接受有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申请外, 还应接受农民以自有财产作抵押的贷款申请, 接受农民联保贷款申请, 提高农户小额贷款限额, 小额贷款的发放应遵循快速、便捷等原则, 对信用度高的农户应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更加便捷的贷款手续。金融机构还可以对资本结构合理、治理结构健全、经营稳健、信用评级较高的非公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信用度高、经考察具备偿还能力的农户发放信用贷款。

3.3.2 强化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农”情况的监督和考核

中央银行在办理再贷款业务时, 要考核金融机构“三农”贷款比例及成效。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推行经营目标责任监管制度, 定期考核金融机构满足当地合理资金需求的状况:一是定期将各金融机构满足其所在地区信贷需求的记录公布于众;二是在受理农村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申请、迁移或建立分支机构等申请时, 都要首先考核该机构服务“三农”的情况, 然后才决定批准与否。保险监管机构要根据农村保险的特点, 做好产品备案、机构审批和营销员资格管理等监管工作, 鼓励保险创新, 促进农村保险业发展。

杜军志:为农民服务没有边界 篇11

走进4月的“甜瓜之乡”阎良区关山镇,空气中弥漫的甜瓜香气,仿若走进绿色的童话世界。

赋予关山镇这些美好景象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试验示范站的专家们,也到了最忙碌的时节。

这天中午,西农园艺学院研究员、示范站首席专家杜军志应渭南市蒲城县种植户的邀请前去讲课,留在站里的司立征、李省印两位专家刚刚送走两拨儿来咨询技术的种植户,接着就要到农户的大棚里去察看甜瓜长势。司老师说:“这里的农民一天吃两顿饭,中午是农活最忙的时候,我们也习惯了这个节奏。”

“身份证”效应

记者了解到,今年阎良甜瓜种植面积在6.5万亩以上,总产量可达30万吨,带动周边地区种植4万多亩。今年,甜瓜比往年提早半个月上市,价格也比较理想。让民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霍小民告诉记者,价格最高时每斤达到22元,随着上市量增加,价格渐渐回落,但因为品牌傍身,一箱六个甜瓜仍然可以卖到220元。

随后的采访中,杜军志先给记者科普了一回甜瓜专业知识。他说,甜瓜也称“百日草”,意思就是栽种后两个多月就可以成熟,属经济作物。“农民收入是硬道理,如果种植户没有得实惠,就谈不上推广,所以从育种苗开始,我們就要考虑市场接受的问题。”

西安市阎良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东,南受秦岭山脉影响,回暖早,灾害性天气较少。当地农民自古就有种甜瓜的传统,但因为品种、技术落后,产量较低,上市时间又晚,价格也上不去,因此一直未能形成规模。

1999年,杜军志带着自己培育改良的“西农早蜜一号”来到阎良时,当地农民种植甜瓜成本大,价格低,基本没有效益。让种植成本降下来,是杜军志和专家们亮给农民的第一个绝活。

经过反复试验,“大棚高垄地膜覆盖爬地栽培”新技术取得了成功。“过去,农户因甜瓜吊蔓技术难度大,不敢种植,新技术既方便农户掌握,还把成本从每斤1.5元降到只有0.15元。”杜军志说,甜瓜主要病害就是蔓枯病,新技术用地膜把瓜蔓和泥土隔开,也就相当于实现了吊蔓的功能。

利用这项技术,杜军志在阎良种了1.8亩试验田,当年亩产7000斤,而且上市提前半个多月,再加上甜度高、口味香、外观好、耐储运,因此卖出了每斤1.45元的高价。

杜军志的试验田在当地产生了轰动。按照农户以往的经验,一亩瓜即使管理得很好,最多也就赚1000多元。而杜军志的1.8亩试验田一下子就挣了7500元。而且在农民口口相传中,7500元又被误传成了15000元,于是,反应迅速的农户纷纷找到杜军志要种子。

“因为还在试种阶段,必须得保证农民的收益,出一点闪失,在阎良推广甜瓜种植就无法继续下去。”杜军志说,第二年他决定只推广种植100亩。“当时只是为了保护市场才做出限制推广的决定,后来才知道这叫‘饥饿营销’,但当时真不是有意为之。”杜军志笑着说。

因为农民种植热情很高,杜军志就想出拿身份证登记的办法,每户农家只让种一亩地。杜军志向农户承诺,这一亩地他会保证服务到地头,手把手教授新技术。让杜军志没想到的是,精明的农民开始到处借身份证来登记,而这一借,又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一信息,来买种子的农户更多了,挡也挡不住。最终,那一年,关山镇实际种植甜瓜400亩,但为了稳定农户情绪,杜军志一直对外说是100亩。

甜瓜收获的时节到了。杜军志记得,他和种植户一起到西安城北的金花路市场卖瓜,别的瓜每斤0.6元都不好卖,他们的瓜1.45元还很抢手。而且,甜瓜产量每亩达到7000斤,这也是种了几十年瓜的农民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大多数种植户每亩甜瓜收入都超过7000元,是当时种粮食收益的十多倍。

第二年,农民种瓜的热情更火爆了。为了得到瓜种,有人甚至把电话打到西农领导那儿“走后门”。2001年原计划种植700亩,实际则种了2000亩。关山周边的武屯,还有渭南一些乡镇,也开始大面积种植。2005年,仅在阎良地区,甜瓜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

多学科建站

随着甜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种植户之间开始出现竞争。有人为了抢早上市,放弃标准化栽培技术,采用高温催熟,有的甚至用药剂催熟。还有种植户干脆在瓜只有六七成熟时就采摘上市。于是,市场上很快就有了负面反馈,每亩甜瓜收入降到3000多元,当地刚刚形成的甜瓜产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在这危急时刻,由杜军志担任首席专家的甜瓜试验示范站在关山镇诞生了。杜军志说,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阎良区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合作,在关山镇代家村共同建立甜瓜试验示范站。除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鸣、邹志荣等多位知名专家做顾问,示范站还选聘了甜瓜育种专家张会梅、马建祥,植物营养专家司立征,设施栽培专家常宗堂、李哲清、袁万良,植物保护专家李省印,推广专家董永利、麦晓丽等人加盟。

杜军志告诉记者,专家们每年驻站都在一百二十天以上。由于示范站属于临时用地,设施非常简陋。李省印老师说:“每天都有种植户找上门来,我们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是最大的乐趣。你看,我们都穿得和农民没有两样,这样才好交流。搞农业的就要和土地亲,和农民亲。”

李老师告诉记者,起初,有的种植户用老办法掐瓜蔓,不但费时费力,伤瓜蔓,还容易让病虫害侵入。对此,专家们心里真是着急,一边手把手教农民如何整枝打杈留取瓜蔓,又编写了《大棚厚皮甜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免费向农民发放。

“记得那时学校还给了一辆面包车,车上印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服务车’字样,他们几个人接到农民求助电话,就立即坐上车赶到大棚里。”司立征老师说,有的农民种瓜出现问题,就在路上拦他们的车,将他们“截”到自家瓜棚里。富平一位销售农药的种植户,卖给大家的农药出现问题,连自家的20多亩瓜地也大面积受害,急得就在路上拦住服务车。专家给他开出了药方,告诉他五天后见效,再接着用。五天后,这位种植户专门跑到阎良,向专家们致谢。

nlc202309090537

本刊记者采访专家们那天是4月15日,西安下起倾盆大雨。司老师和李老师执意要让记者见识一下甜瓜大棚,我们一起冒雨来到种植户史吉利的家。史吉利不在家,两位老师又领着记者左拐右转,来到一片布满大棚的地里。雨急路滑,两位年近六旬的老师踩着稀泥,却步履轻快,一边走一边说,“就要到了,再向前走五个棚就是老史的瓜地。”果然,史吉利正在自家的大棚里忙着清理涌进棚里的雨水。

史吉利告诉记者,他家两口人,种了13亩瓜,敢这样做,就是因为有杜军志和他的专家团队做靠山。“不仅技术服务到户,销售也让大家心里有数。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示范户模式

阎良甜瓜在市场上叫响后,如何引导农民规范诚信种植,打造甜瓜品牌,成了杜军志在繁忙的品种选育工作之外,必须思考的问题。最终,他们决定走专家+示范户的推广模式,再由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户。

如今已是陕西省劳动模范的种植户张小平,是杜军志选定的第一块“实验田”。

张小平所在的北冯村,是关山镇种瓜技术最过硬的村子,张小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科学种瓜意识非常强,而且肯学肯干。杜军志和张小平约定,只要按技术规范种植,瓜熟后由他包销,价格是市价的两倍。

这个约定让张小平安心下来,不再急着上市。杜军志说,恰巧有阎良电视台记者来示范站采访,他们就自掏腰包在电视台给张小平打了一个月的广告,主要就是告诉人们张小平的瓜品种甜,也没打激素。“结果瓜熟后,当年张小平的大棚外可以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不但批发商和零售商找过来,一些市民也跑来买,表示用张小平种的瓜送亲戚朋友有面子。”杜军志说。

张小平的瓜,杜军志一斤也没收购,全部被人抢购。于是,张小平的故事又在瓜农中疯传开来。附近的种植户亲眼目睹张小平售瓜的火爆场面,第二年就开始效仿起来。

据媒体报道,2007年,张小平的甜瓜4月18日上市,比往年足足提前了半个月,售价为每斤五六元,创下了亩产收入10000元的奇迹。

2007年10月,为了在农民中培养技术骨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出了百名青年农民进高校的活动。农民脱产一个月,走进大学课堂,学习植保、经济推广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张小平便是这批学员中的一名。

张小平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这次学习让他开阔了眼界,懂得了品牌甜瓜在市场中的优势。2008年1月,他和28名种瓜技术好的农民成立了科农瓜菜专业合作社。3月,由合作社统一签订转包合同,流转土地153亩,建立关山村甜瓜示范园。4月,进行了“蜜霸”牌甜瓜的注册登记。

杜军志告诉记者,张小平的做法开启了阎良种瓜农户的品牌意识,也让阎良甜瓜走向中高端市场。科农合作社成立当年,就和上海一家超市签订了35.5吨的甜瓜销售合同。

良种新技术

“甜瓜产业发展也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有高潮就有低谷,保持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只能靠甜瓜的品质。”杜军志对此显然信心十足:“这么多年的研究,在我心里形成一张甜瓜地图。这张图清楚地显示着国内外甜瓜产区的生产状态和发展趋势,各地品种优劣、上市早晚都了然于胸。除了准确指导农民种植,我和团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好优质甜瓜品种的选育。”

1992年,杜军志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毕业,分配到省农科院(后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瓜菜研究所工作。老所长阎明志对他说,“咱们的甜瓜一定要打响自己的品牌,就靠你们年轻人了。”杜军志说,这句话对他影响深远,也成为他坚持做好甜瓜育种的动力。

据杜军志介绍,他们的甜瓜试验示范站先后收集了大荔高石脆瓜、芝麻粒、十道線、八方瓜、羊角蜜、一窝猴等176个品种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纯复壮。

“每年冬末初春,是专家们育种的关键阶段,站里没有取暖设备,钻进大棚查育苗一身汗,出来进屋又冷得站不住人。专家们说,那个时节觉得阎良的风格外大。”杜军志说,建站以来,为防止品种同质化无特色竞争,专家们推出了甜瓜优质系列品种群,有薄皮的、脆露的、玉露的、哈密瓜口味的等等。这些品种在上市时间、皮的厚薄以及口味上各有差别。由这些品种建成种子库后,再由农民选择种植。

“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上市早一周的‘西农新早蜜1号’,是主栽品种;还有优质、丰产、抗病、耐贮运,具有哈密瓜风味的‘千玉1号’以及‘西农脆宝’、‘陕甜1号’、‘陕甜9号’、‘童年’等甜瓜新品种。”杜军志介绍说。

“童年”,这个富有诗意的品种,是杜军志的得意之作。他说,这是一种让人一吃就会想起童年甜蜜的味道,因而深得客商青睐,不少人都是以订单种植的方式提前向瓜农订购。

培训客商,也是杜军志为提高阎良甜瓜品质想出的一个奇招。“示范站多次请客商进站听讲座,学习判断甜瓜品质的方法,让客商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用这种市场倒逼的办法,迫使瓜农必须种好瓜,不敢滥用激素。”在杜军志看来,这种培训不仅保护客商的利益,更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记者了解到,育苗技术也曾是制约阎良甜瓜产业的瓶颈。让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霍小民说,过去种瓜育苗,用的一直是火炕营养土钵育苗这个土办法。“这个办法不但育苗难度大,成苗率低,苗子易染病虫害,关键是太费人力,移栽时需七八个人一起协同作业:一人铲苗,两人担苗,一人摆苗,一人栽苗,一人浇水,一家劳力肯定不够,要雇人才行。特别是担苗,因为必须猫腰进大棚,一个人根本坚持不下来,得不停换人。”由于劳动强度太大,霍小民过去都是只栽六七分地的瓜。

2007年,杜军志和团队开展的穴盘基质育苗研究工作取得成功。杜军志说,这种方式不是他们首创,是他们把别的育种领域的方法借鉴过来,经过改良后用于甜瓜育苗。用穴盘基质育苗法培育的苗子健壮,无病虫害,便于运输,定植省工省时,根系发达,成活率高,不缓苗,上市早,因而迅速被广大群众接受,技术普及率达95%以上。后来,在阎良区政府的推动下,全区新建育苗点20个,大型育苗温室1个。

nlc202309090537

智慧的翅膀

有人评价杜军志这样的农科专家,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对此,杜军志说,那是评价大教授、大专家的,他不敢想。但杜军志承认,农业科技确实离不开大地的验证,必须获得大地的认可才行。“懂技术肯吃苦的专家很多,但光有好的技术,没有办法推广,在我们这个领域是绝对不行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靳军老师说过一句话:“给科技插上智慧的翅膀。”杜军志认为,这正是农业科技人员应该扮演的角色。

杜军志介绍说,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了一个以大学为依托,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载体,农业科技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示范站可以让专家直接和农民面对面,农民有具体问题就来问专家,专家去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从一线的生产中发现问题,然后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找到解决办法,再通过培训传递给农民。这就是以大学为依托建站的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阎良及周边地区已涌现出种瓜大户杨建鹏、邱宝安、赵可和、朱强、邢国强等超过百家示范户,由他们带头成立了盛康、英武、国强、富郁香、心声、千玉、新兴等20多个专业合作社,有的园区种植面积已达上千亩。

以前面提到的让民合作社为例,目前已有100多名社员,大家统一施肥,保证不用激素,不打农药,瓜熟后上市反响非常好。一些农药销售商也摸清了门道,有什么新的生物制剂都是先找到带头人霍小民,由他试用有效果,再向社员推广。

记者了解到,甜瓜收获之后,种植户会在地里直接种上玉米,因为土质肥沃,玉米不用施肥就长势喜人,每亩可以收入上千元。杜军志说:“这样基本就可以抵上农户种瓜的本钱,务瓜卖的钱基本是净赚的。”

“半年辛苦半年闲,半年能赚几年錢。十户就有八户种,两家不种还有人送。”这是阎良当地群众自己编唱的“务瓜谣”。甜瓜种植插上智慧的翅膀,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统计数字显示,截止2015年,关山镇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达18400多元。经过10年发展,阎良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早春厚皮甜瓜生产基地,还带动周边的临潼、富平、蒲城、大荔、临渭等区域种植,产品远销河南、江苏、上海等二十多个省市区。全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中有2000多元是来自甜瓜产业。

说起今年的甜瓜形势,杜军志说,政府引导农户安全种瓜,不准使用膨大剂。此外,今年南方瓜种植面积减少,缅甸、越南的瓜产量不高,南方瓜对本地市场冲击不大,所以市场价格应该比去年要高一些。

采访结束时,杜军志还通过记者派送给读者一个选好甜瓜的诀窍:一是形状要正,表皮光滑不起棱,他说用手摸着有棱的是因为打过膨大剂。二是果面颜色,不论品种都要表皮光亮,这代表着甜瓜糖分高,所谓色不正则味不正。三是瓜蒂要新鲜,最好是有一圈黄线,这表示自然熟。“至于新品种‘童年’上市,要到5月1号以后了,希望大家吃一口就有小时候的快乐记忆。”杜军志充满期待地说。

培育新农民,服务新农村 篇12

1 因地制宜, 灵活施教, 大胆探索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结合当地产业, 按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抓好学用结合, 开展多形式教学, 确保顺利完成每一学期教学时数。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知识传输与技能培养并重、田边指导和生产实习并融、在校学习与跟踪服务并行的办法, 以方便农民学员学习为宗旨, 开展送教下乡, 我们按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单位分片集中招生, 并把教学班设在乡镇, 让指导教师下乡到教学班开展教学辅导, 这样做既节约教学成本, 也方便学员就近参加学习, 缓解工学矛盾,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学习积极性。海阳市农广校最大特色是送教下乡、半农半读、低成本运行、到乡村办班, 实施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双证制 (中专学历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 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累计承担阳光工程培训4500人次,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0000人次, 职业技能鉴定1200人次。优化教师队伍。在大力培育本校教师的同时, 聘请青岛农学院等教学和技术推广单位共30多位中、高级专家作为外聘教师, 整合师资资源, 保证教学效果。为海阳现代农业建设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农村实用人才。

为提高农村中专生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切实提高农民学员综合素质和知识技能, 农村中专生培养坚持特色办学:

一是深入基层, 送教下乡。农村中专生培养教学班设在农村。面向全市招生;结合当地产业、体系建设 (如农村信息员、农村食品质量督导员) 等开展培训工作。

二是方式多样, 内容丰富。农村中专生培养教学主要包括学员自学、媒体教学、面授辅导、实训、专题技术讲座等环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手段灵活, 方式多样。

三是结合实际, 开展讲座。除统一面授学习外, 学校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生产季节实际需要, 开展农民急需的、针对性强的培训, 如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养殖管理技术等各类专题讲座及实训, 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经过几年努力, 农村中专生培养工作效果显著。通过学习, 农民学员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生产技术、文明程度等明显提高, 涌现出一批带头致富的典型学员, 在蔬菜种植, 畜牧、果树种植等各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实现了增收, 成为了致富带头人。

为充分发挥典型学员带头作用, 营造更加浓厚学习氛围, 对典型学员学以致富的事迹大力宣传, 得到各级部门的肯定, 通过挖掘宣传典型, 扩大了农村中专生培养工作的影响力。

2 规范制度建设, 狠抓教学质量管理

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多年来在教学管理上, 海阳市农广校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为办出海阳特色的农业中专教育品牌, 我校始终围绕抓好、做实教学管理, 在确保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在培训教学过程中, 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注重技能的培养, 从而提高农民的从业能力。我们在学员中普遍开展了免费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通过学习和技能鉴定结合, 农广校毕业生同时具有省教育厅颁发的中专毕业文凭和人力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为适应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把提升农民素质、依靠科技进步、为民办实事体现政府良好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做。在全市形成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良好氛围。

3 扎实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 开展了“梯次培训”。一是农民辅导员培训。通过集中授课、致富典型现场讲解、专家答疑等多种方式, 进行分班、分期集中时间重点培训, 切实提高其科技综合素质和示范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作用, 与农民辅导员建立了“点对点”联系制度, 加强跟踪服务, 农技人员进村指导每年不少于1次, 确保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示范农户培训。经培训后的农民辅导员通过技术示范、咨询服务、现场指导等方式, 对本村示范农户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培训。对主导产业比较突出的特色专业村, 由农民辅导员提出要求可聘请专业培训教师直接到村对示范农户进行培训。三是普及性培训。在实施完善好对农民辅导员和示范农户培训辅导的基础上, 利用广播、电视、明白纸、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 切实搞好面向全市广大农民的普及性培训。根据农时季节需要, 及时利用广播电视播放有关节目, 在电视台、《今日海阳》开设农业科技讲座栏目, 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辅导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 实行网上发布信息, 强化现代网络信息服务;设立了农技专家咨询服务, 及时解决了部分农户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立了农民科技书屋, 作为农民查阅资料、交流经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 切实提高了培训效率。

4 明确培训内容

市农业局组织农技人员,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征求农民辅导员的意见和要求, 根据各个乡镇、村的实际需要和主导产业优势确定了培训内容, 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重点开展优势产业增产增效技术培训, 主要包括小麦、玉米、蔬菜、果品、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和加工技术培训, 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 拓展设立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专业培训。同时, 还开展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和农村政策培训。对面上的广大农户重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 以及多方面的普及性知识教育培训。

5 加强了对培训工作监管

一是加强培训监管。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定期对培训情况进行调度, 切实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常设工作机构, 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除了做好农民辅导员的监管外, 通过电话、现场询问等形式, 深入示范户调查了解培训开展情况;对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情况进行监督, 切实保证培训教师到位, 培训内容真实, 培训效果明显。二是完善培训机制。组织专门人员, 编写技术手册、明白纸, 确保参加集中培训的农民人手一份, 实现对全市农民的普及培训。认真组织对农民辅导员、示范户的集中培训和对全市农户的普及性培训, 加强对培训工作特别是辅导员的指导, 严格执行省、市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要求。

上一篇: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下一篇:气象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