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2024-08-31

提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的调查与思考(共3篇)

提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篇1

一、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的内涵及提升意义

著名学者赫希曼(a.o.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以及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的扩散理论,都将城市与区域间各种“力”的消长概括为两种力的作用——“集聚力”和“扩散力”。与之相似,中心镇与所在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也可归结为这两种力的作用。正因如

此,未来要实现中心镇培育与发展的目标,必须从提升这两种力着手。

1.中心镇集聚能力内涵。就是指中心镇建成区对周边农村人口、住户以及社会上各类生产生活要素的吸引力,它是中心镇成功发展的动力源。中心镇集聚能力主要源于建成区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正是这些效益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二、三产业,人口、人才,原料、资金和科学技术等向建成区集聚。恰如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在其它参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物体的质量增加而增强,中心镇对外界的集聚能力也随着自身的“质量”——综合实力的提高而增强。

2.中心镇辐射能力内涵。就是指以中心镇建成区为基点,通过其自身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围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发展的能力。辐射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中心镇建成区自身结构的优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中心镇对外产生辐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提升集聚辐射能力的意义。中心镇是城乡联系的纽带和结合部,是镇域范围内若干个乡镇的中心,具有组织本片区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职能,设有较全的服务设施,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聚集能力,是能够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提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有利于转移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升城镇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发挥中心镇极核作用,带动周边地区整体发展。

二、我市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提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的培育过程中,我市十分注重规划引领、注重园区建设、注重设施完善、注重体制创新,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重点研究解决。

1.规模偏小。我市28个中心镇建成区平均人口仅2.4万人,达到5万人的只有2个,其中最少的上虞章镇镇人口只有1.1万人,与有效满足服务业集聚和发展需要的5万“门槛”人口规模相距甚远。由于多数中心镇镇区人口规模偏小,导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内生力不强,“三产”服务形不成规模且层次较低,与城市的规模和功能相差悬殊,使得在中心镇居住的老百姓得不到更多的便利和好处,而居住成本的增大也制约了中心镇人口的集聚。

2.结构单一。目前,我市28个中心镇产业结构总体还比较单一,层次不高,部分虽呈明显“板块经济”特色,如诸暨市店口镇的五金水暖产业、大唐镇的袜业,上虞市崧厦镇的伞业,但真正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主导、特色产业不多,具有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的更少。由于行业结构的单一性和同质性,利润空间狭小,极大地影响了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使得各种资源包括高素质劳动者和管理人才难以在中心镇集聚。

3.投入不足。现在部分中心镇虽初具规模并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但由于目前中心镇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巨大,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尽管各县(市、区)对发展中心镇均出台了优惠政策,但限于财力,只是在税款的返还及部分重点项目的支持上优于一般乡镇,其它实质性财力支持很少。在中心镇财力有限,又没有形成良性市场化投入机制的情况下,仅靠自身投入,必将导致大项目启动难,建设周期长,进而影响辐射能力的提高。

4.机制不活。目前中心镇发展既缺乏内联外拓机制,又缺乏联建联合机制,中心镇与周边乡镇就如何突出中心镇优先发展,如何集中部分要素、资源到中心镇,如何借助中心镇的先发优势和产业优势进行联建联办等,仍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尽管各地在如何对中心镇放权上使出了很多解数,但一旦牵涉到如财权、人事权、执法权等实质性问题就容易搁浅,或不了了之,中心镇仍缺少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

5.定位欠准。目前中心镇的规划编制总的来说比以前有了进步,但部分修编后的规划对中心镇发展定位依然不够精准,不少仍然没有打破目前中心镇发展初期的地理和空间限制,即使就其近十年内的发展方向、模式、规模、人口总量等定位也拿捏不准。再加上形势变化快,领导调动多,容易发生一个领导一个思路,出现人为的规划调整。

三、提升我市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的思路对策

尽管中心镇在培育和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但事在人为,只要努力破除不利于中心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中心镇的集聚辐射能力一定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明确目标。发展和培育中心镇必须方向对头、目标明

提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篇2

1 河南省中心城市发展的现状

1. 1 中心城市规模不断壮大

2013年, 河南省省辖市市区人口总规模1503万人, 建成区面积1745平方千米, 较2007年分别增加了175.6万人、350.2平方千米, 增长了13%、25%。郑州市区人口达317万人, 洛阳市市区人口超过200万人, 南阳市市区人口接近120万人, 开封、平顶山、商丘3个城市人口超过80万人, 安阳、新乡、焦作、漯河4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人, 信阳、许昌、濮阳、鹤壁、驻马店、周口6个城市人口超过30万人, 三门峡、济源2个城市人口接近30万人。

1. 2 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2013年省辖市产业集聚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营业收入达到8700亿元, 占全省省级产业集聚区比重的38.4%, 超5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2家, 超百亿元的达到34家, 从业人员超过110万人。中心城市产业支撑能力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占比显著提高, 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1. 3 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 特别是2010年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以来, 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加强, 城中村、旧城区棚户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3年年底, 中心城市道路长度达到7375千米, 人均道路面积11.8平方米, 燃气普及率达到77.94%, 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0196万平方米,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7.4%和91.5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36.88%、32.3%, 15个中心城市创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或省级园林城市。

1. 4 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不断完善

以城市新区和组团为重点, 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产业、生态等功能布局, 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集聚, 产业、人口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2009年以来, 按照三次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的原则, 规划建设了16个城市新区和信阳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 围绕起步区建设和重点功能区综合连片开发,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新区内综合交通、生态、污水垃圾、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70亿元。

2 河南省中心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1 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不强

目前, 河南省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3个, 大城市发育不足, 中等城市规模偏小。2013年, 郑州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仅排在第45位, 当年完成生产总值5547亿元,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6%, 人均生产总值63328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4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3208.4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2196.2亿元, 经济总量及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度均低于武汉、长沙等城市。周口市域人口超过1000万人, 但中心城区人口仅有31万人, 驻马店市域人口超过700万人, 中心城区人口不足50万人, 两市中心城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分别只有9.71%、17.35%, 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较弱, 导致区域发展的核心作用难以发挥。

2. 2 辐射带动能力弱

各中心城市仍以低层次的一般性服务功能为主, 而高层次的综合服务功能则较为欠缺。2013年, 郑州金融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0.08%, 中心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53∶43, 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平顶山、鹤壁、濮阳、许昌、漯河等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不足30%, 使得中心城市的对外辐射带动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全省中心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6.90辆, 低于9. 30辆的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7. 99平方米, 低于10.83平方米的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建成区绿化率等指标分别低于全国4.4个、16.2个、2.6个百分点; 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333.69人, 远低于全国地级市市区556.73人的平均水平, 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57.99册, 低于121.72册的全国平均水平, 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5.5张, 低于61. 5张的全国平均水平,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25. 5人, 低于32.2人的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人口集聚的承载能力不足, 直接影响中心城市对周围广大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2. 3 城市形态不够合理

河南省部分中心城市沿用圈层状“摊大饼”的形式向外蔓延, 造成城市形态和结构不合理, 郑州等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开始显现。部分中心城市功能分区不协调, 产业布局缺乏统筹规划, 出现工业围城趋势。工业项目、行政办公、高等院校的外迁, 在城市外围形成了规模较大、功能单一的工业区、高教园区或新的行政中心, 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不足, 造成了大量的通勤交通, 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新旧城区发展不平衡, 普遍存在重新区开发, 轻旧城改造的现象, 城中村改造速度缓慢。目前18个省辖市建成区面积1433平方千米, 建成区范围内现有行政村829个、自然村1135个, 面积430平方千米, 城中村所占面积将近为建成区的1/3。

2. 4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

规划理念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 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紧凑城市、理性增长、智慧城市等理念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城市特色不鲜明, 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 地下管网不配套, 设施老化, 一些城市出现内涝积水现象。城市运营效率低下, 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

3 外省的主要经验及对河南省的启示

各省市都高度重视中心城市发展, 围绕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 在要素配置、人口和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河南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1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各省从战略层面研究制定支持中心城市发展政策, 强化规划的科学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推动中心城市发展。如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增强中心城市发展活力等四大关键举措, 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拉开城市发展空间, 促进人口集聚, 加快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3. 2 分层次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针对各中心城市处于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情况, 实施差异化的空间策略和引导政策。如浙江省推动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主要围绕都市区建设, 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 加强与周边中小城市联系, 形成与邻近县市一体化发展格局, 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进程。山东省推动济南市发展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 青岛市发展成为黄渤海地区国际型城市; 烟台、淄博等城市主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省际边界中心城市通过实施商贸兴边战略加快发展。

3. 3 科学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建设

城市新区建设已经成为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的主导方向。广东省明确提出要以城市道路交通和公交体系建设为突破口, 带动新城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居住区等功能区建设。重庆市将新区开发与专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形态。

3. 4 强化产业支撑

主要是围绕优化城镇产业布局,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发展高端服务业等,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 提升中心城市产业集聚能力。如山东省依托蓝色经济区,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提升城区产业支撑能力。

3. 5 提高生态宜居功能

重点是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 推动城市生态水系、公共绿地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如安徽省利用城市绿道、水系完善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系统, 注重公园绿地、城市山体水岸建设, 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明确提出到2015年, 市民出行公交分担率达到25% 以上, 居民出行半径500米范围内有公园或绿色公共空间。推进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历史文化街区、滨水地区、景观视廊等重点区域和城市出入口、机场、车站等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和建设, 要求到2015年每个设区市中心城区建成1 ~2个特色街区。

总结以上经验和做法, 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充分重视中心城市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中心城市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 科学布局; 三是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 推动产城联动发展; 四是注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五是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六是注重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体现地方特色。

4 提升河南省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建议

4. 1 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 1) 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以综合交通路网和航空枢纽建设为重点, 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快发展。推动港区东西贯穿道路和迎宾路高架工程, 商丘至登封、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公路建设, 开通四港联动大道。依托航空货运网络, 大力发展航空物流, 培育壮大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专业会展、电子商务、航空金融、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 2) 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以提升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功能为核心, 全面推动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龙湖片区、龙子湖高效园区等功能分区建设。以“六旧片区”改造 ( 内环线区域、医学院—碧沙岗区域、西流湖区域、南阳路片区、省属机关办公居住区域、福塔片区) 为重点, 推进老城区综合连片开发, 加快主要道路公共空间综合整治, 塑造生态宜居、繁华现代、畅通有序的城市形态。以缓解城区交通拥堵、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 实施“畅通郑州工程”, 全面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生态水系、供排水、环保设施建设。密切中心城区与新郑、新密、荥阳、登封等周边县城的联系, 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外围组团为支撑、小城镇为节点的郑州都市区发展格局。

( 3) 推动郑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依托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及国道107等干线公路网, 加快郑州至开封、至焦作、至许昌、至新乡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加强郑州与周边毗邻城市的高效联系, 整合区域资源、强化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集聚, 推动城际功能对接、联动发展, 尽快形成郑州与开封、焦作、许昌、新乡“1 +4”融合发展格局。

4. 2 建设一批 100 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推动洛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 加快洛阳新区建设, 巩固提升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支持开封、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南阳、商丘等市围绕做大规模、增强实力, 加快城市新区建设, 重点提升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水平, 大力实施老城区改造, 优化城区功能分工。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组团间快速通道建设, 尽快形成功能互补、联动互动发展态势。

4. 3 增强城镇公共设施承载能力

以缓解中心城市交通拥堵、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 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老城区道路改造, 优化主干路网结构, 城市快速通道、综合换乘枢纽和停车设施建设,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中心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及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建设, 推进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及管网改扩建, 完善郑州、洛阳等西气东输沿线城市建设燃气配套设施, 提高市政公共设施支撑能力。提高城市防洪和排水标准, 加大积水点改造力度, 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4. 4 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

以棚户区、城中村、旧商业街区为重点, 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 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 改善人居环境, 科学引导城市功能的有机疏散, 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和环境压力。全面编制完成各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实施方案, 将旧住宅区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 推进省辖市非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 优先启动土地已被征用或村民已转为城镇户口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把旧商业街区改造与优化提升商业业态结合起来, 实施一批商业地产、文化地产、科技地产和城市综合体项目, 完善功能分区。

4. 5 促进中心城市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资金、人口、技术等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 合理高效配置资源, 增强内生动力, 推动中心城市快速发展。深化城市投资体制改革, 破解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中的资金制约, 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 完善投资政策, 运用价格、投资补助、贴息等多种手段,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 投资经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重视培育高层次人才市场和人才开发基地, 加强引才引智项目和载体建设, 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成长和创业环境。加快推进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依托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和骨干企业, 扶持建立一批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基地。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步伐, 畅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渠道, 逐步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就业、住房、就医、社保、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问题, 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使他们和城里人享受同等的待遇。按照有利于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引导城市空间合理扩展的实际需要, 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适当调整县级行政单元, 推进与中心城市毗邻的县 ( 市) 撤县 ( 市) 设区, 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 将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乡 ( 镇) 改设街道办事处, 并入中心城市管理; 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内的乡 ( 镇) 改办、村改居, 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白洁, 王学恭.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甘肃省城市竞争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3) .

[2]王晓鹏, 丁生喜, 曹广超, 等.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8 (3) .

[3]黄莹, 周黎俊.中国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辐射能力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08 (1) .

提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篇3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的质量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此为中心能促进其学习质量、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需要有支撑的平台,这里提出“四重支撑”,从属性、结构、过程、环境四个层次构造培养创新性与培养认知,从背景、内涵、实施与效果四个维度进行诠释。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教学与科研平台,引入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不断地加入学习,不断完善发展,切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学生发展 四重支撑 教学 科研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5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称《纲要》)中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1]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怎么样才可以提高教育质量,现在的教育质量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存在问题的,究其原因是不是因为教师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一直存在的话题。特别是在工程类专业,其教学状况大多是教师在台上按照教学大纲讲解知识点,学生在台下听,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虽然目前采用了启发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但是依然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也逐渐失去了教学激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MOOCS的兴起,也对高等教育的传统课堂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信息技术对教育必然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合理和高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也是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从以前单一的模式演变成多种模式相结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增强了大学的综合服务功能。在这里,其强调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2],其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入到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基于志趣的自主学习,而非教师被动的授课,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要熟练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要提高评教的分量,将其纳入到教师的考核当中,这需要多种平台的支撑。以下从四个方面探讨提升工科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创新能力。

一、以赛促学:培养并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工科的学术竞赛种类多,含金量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高。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加学术竞赛来促进自身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工科类的学科竞赛通常都是以项目和作品来参赛的,这些项目和作品的要求很多都是企业提出来的,比较切合市场需求,通过包装完全可以当做产品。比赛通过各个方面来考查学生,从材料的选型、方案的拟订、团队的合作、技术的研发,每个环节和步骤都可以加强的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如何才能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如何才可以真正促进和带动所有学生积极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形成学术竞赛的平台和体系,按照不同的年级制定不同的规划,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管理学生,教师以引导为主。在大一阶段,先筛选出有潜力的学生参加一般的比赛,比如软件设计大赛,重点是磨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其他的学生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从大二开始,在学生逐渐接触专业基础课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开始跟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含金量高的竞赛,如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到大三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主持引导大二的学生组队参加这类大赛。同时,一些一般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难度较低的竞赛,再从大三的学生中选出一些实力强的参加国际性大赛,比如ACM程序竞赛、国际机器人大赛等。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全程指导,提供优质的资源和组建强有力的学生团队。在管理方面,教师应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同时提供资源构建的平台。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管理体系,而非只是被动的参加和学习。通过形成大一、大二、大三的梯队,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学术竞赛来促进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二、教研结合:培养并强化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在教学当中,教师应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需要引导学生动手开发,通过制定的项目从头到尾完整的做一遍,这样才可以加深印象,知道怎么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把学生的教学与项目结合,形成学生的科研,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可以提升学生研发的能力。组建学生团队可以解决教研结合的问题。组建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科研学习小组是培养团队实践应用能力的根本方式。[3]可以通过同年级有过合作的学生之间组建研发团队,以专业课程中的课程设计为导向,形成一个小的作品研发团队,高质量地完成课程设计作品;也可以以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科研小组,甚至可以以学生的研究方向来组成科研小组。

需要开放实验场地给不同类型的科研小组,采取学生组织管理的办法,让学生协助教师管理实验室,以课程为单位申请小的科研经费;或者采取设置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专门指导学生完成课程研究项目,以此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学校按照规范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全程指导项目研究,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训课程,并将其融入传统的教学当中。可以选拔优秀的学生团队申请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大学生科技项目为引领,推动教研相结合,以优秀的作品和项目为代表形成科研交流平台,以科学交流的方式积极促进各层次和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和实训基地的建立,逐步依托学科基础开展产学研合作。产学研教学任务需要产学研合作教师团队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制定,并按照层次进行课题式教学。[4]

三、学术研究与自主创新: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很多人认为,本科生以实践项目为主,学术功底浅,很难谈得上有什么学术研究,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本科学生在项目实践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也比较有想法,教师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其走学术研究的道路。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把自己的成果、结果、方法、方案、算法等形成文字并顺利发表,可以证明其文章是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拔尖和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让他们通过加强自己的学术研究训练,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高等教育一直强调自主创新,但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容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离不开多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借助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其次,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师素养,提升其工程实践项目的能力,加强技术技能的锻炼,以通识教育平台培养其创新能力。最后,鼓励学生形成学术科研团队,在团队中成长,以协同创新的方式自主运作。要想产生相应的学术效应,需要以专职教师的指导为主,实验员的管理为辅。

四、“专业+认证+实训+创业”体系:培养并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对于工科的学生来说,获取社会上某些行业的证书还是有必要的。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对待考证。这里有两类证书,一类是通过比赛颁发的技能型证书,还有一类是人事局的水平认证。相对来说,前者比较容易获得,通过参加竞赛,满足一定的要求或者成绩都可以申请办理相应的证书,证书只是为证明在这一行业具有有一定的技术技能。如果只是有简单证明需求,可以采取这种简单方便的方式,其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也最小。通过比赛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竞赛奖项。后者是通过参加人事局的全国统一考试所颁发的水平认证,有一定的难度,是对知识体系的一种系统的复习。通过加深相应的专业课程,进行知识点的训练一般都是可以拿到水平证书的,其也具有一定的行业含金量。至于其他种类的认证,可以通过加强实训和实践替代,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求得所有的证书。

目前,国家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并且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出台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植,各种创业比赛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很多在校学生都积极投身创业,创业的培养与专业培养并无冲突和矛盾,甚至相辅相成。创业教育的开展可以结合专业教育一起或者穿插在其中,通过采取实训的训练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等创新能力,还让学生了解到整个创业的流程、方式、方法,鼓励一批有技术、有学术科研能力的人把自己的创新想法和创新理念通过创业的方式加以实现。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创业为目标对工科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从意识培养到理论掌握再到创业实践,可以全面提高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5]

五、结束语

以上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四重支撑”,即兴趣引导、制度激励、项目牵引、平台支撑。应以该模式形成学生自主的学习与发展,大力普及创业教育,专业与创业教育相容,通识与创新教育相辅,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同时明确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进一步改革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转变。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 / OL].http://www.gov.cn / jrzg / 2010-07 / 29 / 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2] 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6.

[3] 王凤,万智萍,叶仕通,等.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载体下创新团队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57-60.

[4] 万智萍,王凤,邱泽敏.电子信息人才在产学研模式下的“学研”实践培养[J].电子设计工程,2012(2):167-170.

[5] 万智萍,陶强,王凤,等.应用型高校工科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03-207.

上一篇:小学圣诞晚会主持人台词下一篇:我不再胆小了小学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