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2024-12-04

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通用8篇)

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篇1

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作为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保育员对其职责的理解、对自我角色的认知以及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因此,不断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养,成为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面临的课题。让我们先从几个常见的场景说起。

场景一:午睡起床后

幼儿园里静悄悄的,小(2)班的孩子们正在午睡,这时一阵柔和的音乐轻轻响起,起床时间到了。孩子们从睡梦中醒来,做好苏醒操之后,老师说:“小朋友们。快把自己的被子叠好哦。”孩子们开始折的折、叠的叠,忙碌起来。“老师,我不会叠。”“老师,被子太大,我叠不起来”„„个别孩子叫了起来,听到叫声,那些正在叠被子的孩子也停了下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跟着起哄,有的孩子索性在被子上滚来滚去,还有的孩子拿被子扑着玩„„午睡室里乱成一团。这时候,保育员分好点心走进来,皱起眉头,不耐烦地说“:小班的孩子就是叠不好被子,好好好,你们都出去,阿姨来整理!”话音刚落,孩子们马上放下手中的被子,欢快地跑出了午睡室„„

这是午睡室的一个场景。在每个班级配备“一保”之后,一些教师就认为生活管理就是保育员的职责,放松了对幼儿的教育指导,保育员也认为自己要负责好幼儿的生活细节,凡事喜欢包办代替。案例中保育员的行为表明其缺乏“一日生活皆课程”的保教理念,不了解生活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于“过度”照顾幼儿的生活,无意中“剥夺”了幼儿学习锻炼的机会,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场景二:户外活动中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大(2)班的一位老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运动,排在后面的几个孩子一直在打闹,跟在后面的保育员一手推着放毛巾的小车,一手去拉几个顽皮的孩子,不断提醒他们要排好队,但是效果不明显。队伍前面的老师见状,问孩子们:“昨天学的那首歌还记得吗?”“记得!”大家欢快地唱起歌来,几个顽皮的孩子很快也加入进来,排队走路明显乖了。保育员默默地跟在后面,一起向操场走去„„

这是户外活动时的一个场景,案例中的保育员关注到户外运动时自己要配合教师携带毛巾、维持秩序,但当发现几个顽皮的幼儿不听话时,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当带班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时,保育员也没有跟着一起哼唱,她认为保育员只需负责“保”,至于“育”则是教师的事,缺乏“保中有教,以保促教”的意识。如果保育员对班级的教学活动和教育内容十分熟悉,就能主动把昨天幼儿学会的歌曲迁移到当前的情境中,或当教师提出唱歌时,能跟着幼儿一起哼唱。

场景三:上课进行时

中(1)班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围坐成半圆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讲故事,保育员在孩子身后走来走去,看见一个孩子在挖鼻孔,她就上前推了推孩子说:“不要挖鼻孔了。”看见一个孩子在玩拉链,就指了指说:“不要玩哦。”另有两个孩子因老师故事中有趣的情节相互聊了几句,只见保育员也上前对他们说了几句,示意他们坐好„„整个活动过程中,保育员始终站在孩子的后面,活动结束时还帮老师收拾了教具。

这是保育员的配班实景,也是很多保育员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配班时会发生的现象。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保育员虽具备了一定的保教意识,但缺乏专业技能和教育方法,仅仅停留在维护教学秩序和活动结束后的收尾工作上,没有真正做好“配合本班教师组织好教育活动”的工作。活动中,如果保育员能坐在半圆形一端,与幼儿一起听教师讲故事,既可以观察幼儿,又可以协助教师,在无形中还可以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活动更有效。

结合以上三个场景,我们对本园保育队伍的现状和保教结合工作中的问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保教结合研究与实践,在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提升认识,帮助保育员树立正确的保教理念

◆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 一日生活皆课程,如今已成为幼儿园教师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中每个环节、每个活动都蕴涵着其特有的教育价值。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除了教学活动环节之外,更多的时间离不开如厕、洗手、进餐、喝水、睡觉等生活环节,而这些生活环节中隐藏着许多不能忽略的教育价值。保育员是和幼儿一日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人,如果能在生活环节中及时渗透教育理念,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注意引导保育员以一日生活环节为线索,在周而复始、看似烦琐的保育常规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记录,寻找教育契机,适时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树立“保中有教,以保促教”的理念

在多数保育员看来,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负责收拾打扫、分发材料、照顾幼儿吃喝拉撒,为教师、幼儿提供服务等一些琐碎的事情,教育幼儿的任务与自己无关,片面强化了保育与教育的分离。为此,我们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引导保育员打破传统观念,抓住日常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教育因素,配合班级教师对幼儿开展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如在接待幼儿入园时注意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在盥洗室,协助教师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在进餐时,协助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在午睡时,协助教师教会幼儿穿脱和折叠衣服„„此外,我们要求保育员在教育活动前配合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在活动进行时观察幼儿的身体、情绪及参与活动的情况,必要时给予个别照料;在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帮助和鼓励;活动结束后,协助教师整理环境等。

二、开展多元培训,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操作培训

提升保育员的专业技能是提升保育质量的关键,我园的保育员多数是从村办教师转岗来的,上岗之前大部分都经过保育技能培训,持有保育员上岗证书,尽管如此,仍有个别保育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因此,幼儿园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开展保育员专业技能操作培训,如消毒水的配置、桌面消毒的方法、茶杯清洗的顺序等,以此不断提高保育员的操作技能。在培训之后,我们还开展了保育员“操作技能大比武”活动,从日常工作出发,对消毒水配置、叠被子、分点心、洗餐具、扎辫子等进行考核,不仅要求保育员眼明手快,还要操作正确,让大家在比一比、赛一赛的氛围中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进一步提升了保育员的责任意识和操作水平。

◆业务学习培训

保育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基础,还要懂得一些日常护理和卫生保健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关教育理论,强化教育意识,建立科学的保育观。为此,我园每两周开展一次专门的保育员业务学习,如学习“三位一体”一日保教工作操作细则、后勤保育质量手册、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表等,将卫生保健知识与教育理论穿插进行,以此提高保育员的业务水平,转变保育观念及教育方式,使保育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师共同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

◆观摩学习培训

保育员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管理好幼儿的生活,还要在教学中做教师的好帮手。由此,我们定期组织保育员进班观摩其他保育员在一日活动中的配教情况,让保育员反省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配合状况,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学习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配教能力,更加明确自己的配班要求。通过进班观摩学习,保育员在配教过程中学会了关注幼儿的状况,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存在的问题,协助教师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搭建平台,增强保育员的专业自信

◆专业操作竞赛

长期以来,保育员总认为自己的工作“低教师一等”,自我感觉差,因此幼儿园有必要为保育员搭建展示专业技能的舞台,增强他们的专业自信。我园每学期都会举办一次保育员操作竞赛,让保育员学以致用、展示风采、实现自我价值,通过竞赛提升合作意识、责任感和专业自信。

◆魅力才艺展 除了专业技能比拼,我们还关注保育员的业余生活,举行“展我风采?秀出精彩”保育员魅力才艺展。才艺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分“自我介绍”“你问我答”“环保手工制作”“才艺表演”四大板块。在展示的过程中,保育员个个大显身手,积极地抢答、自信地操作、大胆地展示,他们有的表演舞蹈,有的唱越剧,有的表演魔术,有的表演花样跳绳,向全园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通过才艺展示,大家看到了保育员工作之外的另一面,大大增强了保育员的自信和对自身工作的认可。

保育员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管理者既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在教育中的保育渗透,又要关注保育员在保育工作中的教育渗透。因此,幼儿园要不断探索,寻找更适合保育员队伍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加快保育员队伍建设,帮助保育员建立科学的保育观,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篇2

我们以工作室两个课例研修为例,聚焦课堂细节,看看能给我们在语文教学素养培训上提供怎样的素材,由此获得成长启示。

片段一:肖培东老师特定环境下的《孔乙己》“这一课”入课镜头:

师:我们就沿着上一节课走到这节课好吧,刚才徐老师(指徐杰老师)给你们上的课叫什么?

生:《幽径悲剧》。

师:我要给你上的课叫什么?

生:《孔乙己》。

师:幽径悲剧写的是一棵古藤萝的悲剧,孔乙己写的是谁的悲剧。

生:孔乙己的悲剧。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讨,你觉得散文中的古藤萝和小说中的孔乙己有怎样的相似之处?两篇文章都打开。读一读后面古藤萝的部分想一想一棵植物的悲剧和一个人的悲剧,这两个文学形象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同学思考)

师:有同学举手了,我最喜欢请不举手的孩子。来,你先说说看。

生:他们都是很悲剧的命运。

师:请把古藤萝的命运先读出来。

生:11段。它们仿佛成了……

师:来一起读。

师读:“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

生读:“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师:这是古藤萝最后的形象是吧,你们再读读孔乙己最后的形象。

生: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师读: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再找一找前面?

生:“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师:好,请坐。孔乙己死了,藤萝毁了,命运是相同的,还有没有?

同一个班的学生,不同的两个文学教学文本,肖培东老师的精彩入课,是一位有着很高的教学素养的老师的课堂急智,这样的“急智”,带来课堂的灵动,形成自己独有的“这一课”:衔接前一位老师的教学,关注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延续,不跳脱,不突兀。这是教师的学生意识的展示,更是一位优秀教师“眼中有人”的示范:眼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眼中有文章作者和文中人物,努力带领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传情达意的方法;眼中有听课的教师,明确自己课堂展示的培训意义,给受训教师一个整体的、有教学理念与意识的指导。

再深入这个课堂片段的细节,我们还可以看到教师的教材意识———用教材教,整合教材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用语文的眼光去解决语文的问题。这个点对于教师的意识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很多时候听课,往往感觉其精彩,但不知精彩在何处,聚焦一个点去分析,可以看到许多优秀课堂的“奥妙”。散文与小说,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古藤萝与孔乙己,两个不同时代、不同遭遇的文学形象,分别独立的“这一个”,但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要认识“这一个”,还应该明白“这一个”是如何塑造的,这样一来,不同中就有了同:文学形象共同的悲剧色彩;但又各有不同:塑造形象的方法不同:散文与小说的文体特征不同,以至于叙述方式也不相同。在这样“同”与“不同”的辨析中,培养的是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这一点是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的教学意识,是教师专业素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这一点意识往往也是目前很多教师最为缺失的。语文学科素养的专业性,一个语文教师由普通到优秀,这样的意识和素养的具备是极为重要的。

这个教学细节,如果再聚焦深入分析下去,还可以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培训点,因为篇幅的限制,在这里就不再深入。

片段二:笔者执教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入课片段,由学生的课前交流进行的话题转换细节,也可以挖掘出与素养相关的培训要素。

生:课前交流《大卫·科波菲尔》。

关键点:

1.狄更斯最喜爱的“孩子”,是作者本人的半自传。

2.以鉴赏小说人物尤利娅·希普(动作、语言)为例,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物质)与人道主义(人性)的关系。

3.分享书中的名言警句。

点评同学的发言要点:

1.以反派人物为开掘点,对全书主题进行赏析,比较成功。

2.对人物形象的赏析和开掘不够,缺乏对重点词句的品味。

3.对人物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挖掘得比较好,值得借鉴。

4.有些紧张,朗读课件时断句不到位。

师:评议同学的眼光非常敏锐,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今天交流的同学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分析尤利娅这个人物来向我们分享了他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交流得比较成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大家都夸我的课堂上会有很多“神转折”,就是说老师总能够把课前交流的内容和学习的课文联系起来。今天进入课文的方式转变一下,“神转折”交给你们来做,看看交流和点评中的哪些关键词可以成为我们转入课文的切入点。

生1:我觉得刚刚说的“断句”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交流的同学因为太紧张,所以在朗读课件内容的时候断句不到位,甚至发生了错误。联系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而文言文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进行断句的,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断句就显得尤为重要。

师:这个切入点不错,“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从朗读的角度来谈,学习文言文的第一个要求是“读通顺”,只有读得字从句顺了,文章的内容才能被我们所了解。预习时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读一读。

生1:(读)

师:不错,读得已经很通顺了,只是场景感不够,情绪没有出来。还有哪些切入点?

生2: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可以成为切入点。交流的同学通过鉴赏尤利娅这一个人物,感受到了《大卫·科波菲尔》的主题。同样地,我们也可以从探讨课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入手,来理解课文的主题。

生3:他也提到了尤利娅和大卫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也可以从探讨人物关系这一个话题入手,来看看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关系。

师:又是一个发现,很好。人物的“描写”是非常重要的(板书:描写)。而描写是细微地体现在人物关系的塑造上的(板书:人物关系)。蔺相如和廉颇这一文一武两名大将,他们的关系究竟如何?这一点应该是文章写作的关键。那么联系我们刚刚说的断句,也就是我们谈到的从语言的角度切入,我们可以有怎样的发现?

生4:我知道了!“描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细化下来有“语言描写”。刚刚交流的同学对尤利娅的语言进行了赏析。同理可推,我们也可以从品味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入手,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比如我们常说蔺相如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他的这种性格就在他的语言中有所体现。

师:能找原文来印证你的看法吗?

生4:(读)

师:这位同学的思维非常灵活。由“描写”这一个宽泛的表达具体到了“语言描写”,又联想到了“语言体现性格”这一观点,思考由浅入深,这一点非常好(板书:语言描写、人物性格)。还有吗?我们把眼光放开一点。

生5:我想到了“行为描写”。一个人的性格除了在语言中有所体现,也在肢体语言中流露了出来。

师:好,又换了一个角度(板书:行为描写)。能找一句体现人物性格的行为描写的句子吗?

生5:“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师:具体说一说?

生5:“持”和“击”就表现了蔺相如严肃、决绝的姿态。“睨”的意思是“用眼睛瞄”,表现了他的内心活动。

师:很好,能把自己的观点还原到具体的词句中,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最后来一个同学说一说。

……

师:到了这里,我们基本把能切入课文的点说了个遍,大家的思维都非常灵活,而且表达得有理有据,非常好!但我觉得还有两个点没有关照到,他在课前交流的时候说《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

生2:半自传小说……对了,课文的题目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从文体的角度来说,有“传”的特点。

师:对,文体特点是我们无法忽略的(板书:传)。我们在原来提到过,《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纪传体?

生3:纪传体就是通过记录人物事迹表现历史,比如之前学的《鸿门宴》出自《项羽本纪》。

师:对,《项羽本纪》出自《史记》中的“十二本纪”。“本纪”主要记载了历代帝王的生平事迹和是非功过。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传”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思考?

生4:传的语言是非常简练的,就是精简地陈述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这些要素,没有多余的废话。

师:是的,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我那天备课的时候和杨老师(该班历史老师)讨论,问她如果从历史课的角度应该怎么来看待《完璧归赵》,结果杨老师说从历史的角度基本不谈这个故事。因为我们的历史实在是太广阔无垠,《完璧归赵》只是茫茫史实里最微不足道的一小粒尘埃。还有补充吗?

生5:我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传”应该是用感性的表达来承载了理性的思考。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它的语言和思想都值得我们去了解。

师:“感性的表达承载了理性的思考”,这句话记下来了吗?他说得非常到位!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历史人物———不管他是王侯将相还是山野村夫,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鲁迅的评价还记得吗?《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历史和文学两个角度对它进行了非常高的评价!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6:“传”的语言是尽量客观的。它很少受到写传记那个人的态度左右,而是客观、真实地陈述了事实。

这是一堂高中教学片段。和前一个片段相比较,学段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很多不同;前一节课是一节公开示范课,教师借班上课,课前并不了解学情,但凭着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对学段目标准确定位,对文本解读深入周到,以及对学情共性的了然于胸,驾驭起来得心应手,课堂精彩有效。后一节是面对自己班级的学生,教学是连续的。但又是一节新课的起始,学生的课前交流不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这同样需要教师的课堂“急智”,这一点,又是共同的。这个片段我们聚焦教师素养中的“对话”能力,这个能力的背后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对本节课所要落实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将其放在心中,从容地驾驭课堂,这是课堂上的教师主导意识。

这个教学片断,初看是漫谈式的,教师要求学生自寻角度,没有给出太多的限制,但“漫”不能无边,“神转折”“用同学交流中的关键词”“切入文章的角度”都是给学生思维的导向,在引导思考的同时,给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让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形成课堂的流畅和自然。教师的话题设计,问题串的形成,推动课堂在对话交流的前行,从而推进课堂的深入,形成课堂的容量和深度,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素养中一项重要的能力。

问题的设计,源于教师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对学段目标的准确把握。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材料,完成高中学段必修教材文言学习方法总结是教学的目的。这就是这节课的入课要以这样的形式进入,并有一个较为“散漫”的师生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关注“断句”,关注史传文学写作特点,关注阅读史传文学的阅读价值,三个层级的学习和思考,是笔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定位,这个定位以文字层面学习为起点,进而是文章层面,最后是文化层面,这样的意识贯穿,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也是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培养重点。要有这样的意识,才能朝着优秀的课堂发展,这是我们进行教师培训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会提醒一位教师自我学养的培养和丰厚,会形成教师不断钻研的意识。

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篇3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实践与探索

我园现有18个班,50名教职工,在园幼儿600余名。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这将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一、规范常规管理,强化教师基本素质

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要求园长蹲点、全园参与。要求在集体备课前,所有老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自备,这样大家在集体备课时的发言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我园原来实行了电子备课,但是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我们的备课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流于形式,没有考虑农村教师的实际水平。经过反思,要提高备课质量,必须取消电子备课,静下心来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园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开展讲坛活动

受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启发,我园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针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项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举行我园优秀教师论坛活动。至今已经开设《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的建立》《成长的故事》《教学设计的撰写》《宝贝,你的安全是我们的全部》等,这些论坛既有老师分享外出学习的收获,又有老师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创设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

2.钢琴培训

我园教师弹钢琴比较薄弱,无法胜任音乐课教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提出“缺什么补什么”。园里出资选送教师到县音舞琴行参加钢琴培训,学习音乐课本上的曲目,参培教师加班加点学习,不仅把教材上的曲目全部学完,还学习了几首名曲。回来之后,我们还对全园教师进行了二次培训,并于国庆节期间举行了弹唱比赛。虽然是短期行为,却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们也很乐意参加。这一项计划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幼师自身的素养以及艺术底蕴,更好地培养了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鼓励自主进修,提升学历层次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的基本原则第四点是终身学习。幼师应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应为自身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园现有幼儿教师45人,她们有踏实、肯干和吃苦的优秀品质。大专以上学历100%,这些学历的取得大多数来自两种渠道:一自学考试,二函授学习。真正经过正规幼儿师范培训的专业师资很少,专业技能相对较低,加上由于平时工作忙,自主学习时间少,形成消耗多、吸收少的知识消长状态。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我园通过多种渠道积极鼓励老师参与进修。

四、强化阅读意识,提升内涵素养

1.读理论专著及专业刊物

为了提升教师的理论和专业素养,我园为每位教师订一份本专业的刊物;购置了理论教育专著《今天这样做幼儿园教师》《早期教育》《东方娃娃》《幼儿园》等等,使教师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

同时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读两本《今天这样做幼儿园教师》,并写两篇读后感。

2.撰写论文

撰写论文,扩大幼师的知识面,幼师通过查阅资料,个案研究,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农村幼儿教师写论文是一个大难题,多数老师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论文不知道如何下手,尤其是确定主题常常会出现错误,把题目写大了,太泛,质量不高。但通过幼师不断地改进,查阅文献,不仅对写论文有了一定的见解,同时吸收了大量的学前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篇4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有了现代教育理念,才会有现代的教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点。这种教育的“软件”建设应当是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小学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方面应该有两个层次的教育理念不可或缺。

(A)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

(B)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要求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奠定基础。首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其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些知识要能够真正内化和善于运用。其次,各学科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交叉、贯通与融合,各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张和相互之间界限的模糊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技巧。这些学科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近、相关的,也可以是与语文学科不直接相关的,主要由教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而定。这既可以使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

(二)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对教师了解掌握历史、地理、艺术、哲学甚至于某些理科基本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满足其自身教育教学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如一名教师讲《麻雀》一课。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说的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下来而不是爱的力量呢?这个学生提的问题是切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理解力的,然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最后不了了之。如果教师在备课时,了解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此作品的历史背景,知道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弱小力量奋起反抗强暴的思想,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答。另一方面,教师了解其他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领域、思维方式和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更有利于全方位地激发学生认知世界的兴趣,更有利于实现对学生全方位指导、沟通和影响;也能使其与其他科任教师取得协调,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富有成效地相互配合。

总之,现代小学教育课程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人员,更要力争成为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

如果说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广度,那么,强调文学素养的提高则更多着眼于其专业素养的深度。笔者认为,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在专业素养方面被忽视的一项,而它恰恰是顺应“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的极为重要的专业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新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语文教学和研究走过不少弯路,曾经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文学课、常识课。而以听说读写(书)能力要素为框架、以字词句篇知识为内容、以分项训练为手段构建的语文教学体系,容易导致教师把语文当作纯粹的工具和技能,忽视语文的整体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在让学生受到人格和审美的熏陶方面越来越被淡化。这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指语言修辞知识,也不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涉及种种因素,包括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等,这些因素都离不开文学教育。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文学因素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发展,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语文课不能上成文学课,但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还相对较弱,培养文学素养,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语文课程来实现,语文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是绝不能分的。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设定了关于阅读的要求:

一、二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三、四年级,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就是感情沟通;

五、六年级,要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同情等感受。这些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审美的活动,都是文学独特的功能。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中之根,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好的语文课应该充满着文学因素。

而要充分发挥这些文学因素的功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深含着的意蕴,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向小学生准确、深入地传达出语文课程中文学的美感,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培养文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激增的时代,信息量之大、知识更新之快要求每一个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施,这样才不会滞后于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少年儿童,就必须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自身也要做一个永不停息的“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学习能力,广义地说,是指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手段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能力,它是一项基础能力。基础夯实了,才可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实践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模式僵化保守,都与其学习能力欠缺密切相关。提高小学教师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学习的激

情和动力,增强学习的毅力。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要深刻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确自身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从而自觉地、经常性地、不间断地主动地刻苦学习、终身学习。二是要拓展学习的渠道,丰富学习的手段。教师要注意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可以把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和受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可能性。从教师所在的学校这一角度来说,可采取外派学习,参加专业培训、邀请专家讲座,介绍有关前沿研究成果,提供有关理论著作等方式,使教师熟悉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展示、教育才艺展示、教学论坛、师德专题演讲等搭建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使教师找差距、明目标,激励引导教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三是要立足本职,学用结合。要把教育理念、职业操守转化为品德和人格,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要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自主实践、自主反思,不断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适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形象性。因而,小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有时会远远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如,教师讲课的表情,教学组织形式、教具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往往会爱屋及乌,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或某堂课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喜欢听这堂课的内容。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形象化教学提出了特殊要求,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成为各项技术发展的先导,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多媒体、电脑操作、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不断提高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这是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重要手段,是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绝不可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教学包装。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科研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必须强调有关研究能力的要求。以往对教育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而语文课程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这要求教师自身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方式、创新方法等方面有一个新的飞跃和突破,而这些正是科研能力的核心,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高质量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科研能力在此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研究成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一种专业生活的方式,他自己创造着自己的专业生活质量,这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

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篇5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很自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全体教师都德育工作者的优势和作用。

谦虚谨慎,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职业,应具有谦虚谨慎的道德风范。谦虚谨慎才能使人们不断探求,不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要以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尊重知识,尊重学生,不图虚名,不图私利,永不自满。

现代教育是以发挥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科学教育,以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每个教师都应明确自己身负的责任。只有率先垂范,才能完成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才能树立起教师的光辉形象,使教育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何提升教师能力

营造学习氛围。我们应该提倡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教师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通过学习获得提升和奖励。

培养主人翁意识。我们要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建章立制让教师思想意识得到强化,通过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注重团队意识。教师队伍是一个整体,学校是一个团队,教师需要团结才能有战斗力和凝聚力,集体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要具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

注重教育培训。教师应该注重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有助于他们的业务能力提升,在思想理论方面,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责质。

建立考评机制。教师的日常表现应该与绩效挂钩,要有一个完整、规范、科学的考评机制,通过这种考评机制,我们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能够有所作为。

如何正确全面提高和培养的教师素质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说法。崇高而美好的师德,是干好本职工作的保证。学校通过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自觉做到认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心扑在教学上,刻苦钻研,精心培育,无怨无悔。

加强师德建设,要用“一学”“二树”“三总结”“四改变”的方式进行。“一学”即定时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等,将师德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中。“二树”即有意识地培养典型,为大家提供学习的榜样。“三总结”就是总结师德工作经验。

对教职工的任职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这一做法已成为我校每月对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四改变”即通过学习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改进教风,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大科研力度,抓好课改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努力引导教师具有多角度、多层面、辩证思维的工作方法。

完善考查专任教师的课改理论掌握情况的方法;搭建平台,让教师在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中,激发“自我发展”的愿望,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怎样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良好的专业素质,相关的专业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对学科内容灵活、深刻的领会对于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每位教师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学科内容知识。广阔的知识面。一个好的老师不会把自己仅仅局限的自己的专业方面。

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话“你要教给别人一瓢水,首先你自己得有一桶水”。作为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也要扩大知识容量。一个博学的老师总是更容易受到学生的爱戴的。

较强的演示,示范能力。好的老师要通过演示教授让学生懂得而不是仅限于自己知道什么。不管老师用了什么教学设计,用了什么多媒体工具的帮助,采用了什么课外活动,能让学生理解并应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和学生沟通的素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的基础上的。作为老师应该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多和学生交往。只有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才能消除对教师的敬畏和疏远而产生亲切感。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篇6

奋斗小学

王美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为精彩的人生加油”。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学生培育成人,就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心中就要充满炽热的阳光。我认为这个阳光就是指教师新颖的教学观念和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的教学机智,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严谨求实的教学风格,简练幽默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教学节奏,整齐漂亮的板书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等教学功底。也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如果想在工作中取得满足感,在职业人生的路上有所收获,让工作不再充满懈怠与困惑,那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下面我具体谈一下奋斗小学在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工作思路:

1.进一步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围绕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学科素养提升。

2.继续坚持校本研修的活动制度。制定教师自我修炼项目,以研促学、以测代培、培研结合、强调实践。

3.坚持开展以教师学科素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学科素养比赛,以赛带训,以赛促学,为教师搭建一个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4.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措施:

基于这样的思路,2011年,学校紧紧围绕“教师学科素养”这一主题,分步优化,分层发展,整体推进,计划启动“学科素养提升”六大工程。

(一)夯基工程 学校倡导教师大练基本功,夯实基本功。要求各学科教师从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教学语言等方面提高自我要求,并坚持“课课练、日日练、周周练”。学校每天安排十五分钟的练字时间,语文老师跟学生一起在班内练习,其他学科老师在办公室进行练字。学校不定期由书法老师进行书法培训,并在研修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书法测试,以加强教师练字的兴趣,提高教师书写水平。

(二)读书工程

教师读书,生命成长的必需;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学校努力营造读书氛围,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在校园网、宣传栏、教师博客展示交流老师们的教育随笔、读书心得等,从而激发起教师的读书热情。本学期学校推荐教师要多读两类书:一是与学科知识有关书籍,丰富学科素养;二是名著,包括文学名著、教育教学名著,以此提升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并且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的博客,记录读书体会,推荐喜欢书籍;教师网上阅读,摘记学习笔记;在资源库的“电子书城”中增设“两周一读”,由教导处每两周推荐一篇文章,教师利用周五大阅读时间自读。

(三)梯队建设工程

在梯队建设中,我校强化队伍建设,实施有效管理运行机制,从专业提高、课堂引领、课题研究、团队协作、校本研修、特殊贡献等六个方面分层培养、管理、评定各梯队教师,实施梯队晋级制度,第一二梯队教师享受学期津贴;第三四梯队考核为优的教师颁发奖金,自动晋级。我校围绕“梯队建设”将开展名师工作室、校际交流,青蓝工程、校本研修、教研组活动等。促使教师实现个人专业成长,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九月初,学校举行了第一、二梯队教师的学科素养第一季教学竞赛活动,期中考试后还将举行第三、四梯队教师的第二次教学竞赛活动。

(四)校本培训工程

本着满足教师多方位需求,为梯队名师提供展示平台的原则,我校开展多种类型校本培训活动。除积极争取外出培训之外,通过以学代培、以课代培、以研代培、以考察代培、以活动代培等多种培训途径,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多方位需求。在培训中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书法培训、会首培训、科研培训、校内名师专题培训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例如本学期已经进行了谭占彪老师的教师多媒体使用、办公电脑使用、资源应用、信息传送等培训,薛晓芳校长的《课堂教学艺术与策略》培训,教研室付继平主任的《搞好课题研究 提升学科素养》的专题培训,“国培归来”教师提升学科素养专题研讨会,主题为“做快乐美丽智慧的教师”“我和学生共成长”的会首培训,程丽萍、池杰等老师的精品博客展示活动等。

(五)校本研修工程

继续探索具有奋小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培研结合,强调实践,从电子备课、说课、评课、朗读、即兴演讲、共案修改、案例点评、作业检查评价、板书设计、课件制作与展示、资源应用等多项专业技能入手,倡导自我修炼,教师全部开通博客,把个人博客建成自己的专业发展展示网页,通过“课堂炼金”、“德育拾趣”、“师生心语”、“课题交流”等板块释放心灵感受、抒发教育感悟,记录成长信息,汇总专业心得,共享职业乐趣。

(六)提升科研能力工程

我校倡导个性化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自主研究的空间,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的同时学校也积极拓宽渠道,展现、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现有五位教师个人独立申报了区、市、旗级课题。本学期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主题是:“寻找课题研究的快乐之旅”。我们采用的是自主研究;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辐射推广模式。

以上我主要介绍了奋斗小学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我觉得,做为一名教师,学校提供“锻炼场”、“展示台”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自身应增强自我提升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下面我谈一下数学教师自我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三、数学老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一)学习——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学习,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教师职业和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二)反思——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一位优秀的年轻人,首先选择从商,可是不久破产,接着尝试搞养殖,结果本金全赔,又去静心写作,可文稿总被如数退回。这时,意志坚强的他,真的有些动摇了。无奈之下,他就去拜访自己大学里的恩师。老教授听后,只笑了笑,说:“跌倒了,先别急着爬起来!”青年人听后,恍然大悟。是啊,跌倒了,别急着爬起来,要先看看自己跌倒的地方有什么坑坎,再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跌倒,怎样才能以后不再跌倒。如果想不到这些,就很可能会陷入继续失败的怪圈。

善于反思是成功者一种优良的品质。反思的过程,是对自我的锤炼过程,更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其实,当我们静心反思的时候,我们已经超越自我,站在了“我”外或比“我”高的境界了。现在,许多教师失去或者说没有教育的激情,实际就是忘记了思考。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进步。

(三)交流——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在学校,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本来是教师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智慧的最主要、最便利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2)集体备课。要使集体备课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就需要明确其思维指向是求同,还是求异;其功能定位是形成教案,还是解决问题;其价值目标是实现学生整齐划一,还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其互助合作是重个人引领,还是重平等交流;其主要任务是设计教案,还是教学研究。显然,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集体备课应是注重后者。(3)经验交流会。(4)随机交流。这种交流不受时间、空间和情境的限制,遇到问题和疑难随时请教、讨论,甚至争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也是教师提高素质的最佳时机。

提到交流让我想到了前一阶段一年级数学的参与式培训。当时薛晓芳校长陪我们学校的两位教师去赤峰参加教学能手大赛,和这帮一年级数学老师研课的重任就落到我的肩上。熟悉我的人知道,我一直带高段数学,一年级的数学我真的还有点没有底,但既然该我做,说什么我也得做好。于是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研课、备课、听课、再研再备,再听的环节。我一直参加数学精品课的研究,老师们那种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努力出精品课的热情让我真的很感动。这一次,和这帮年轻数学老师接触,让我感受更深。当时讲课的是左叶枝和吕敏老师。当我们第一次听两人的课后,接下来便进行了整整一下午的研讨,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过渡语,每一道练习题老师们都里的那样细,试讲中哪一环节不错,教师哪方面处理的好,哪儿还不太精炼等等,都毫无保留,这哪是在给她俩研课,分明是在给自己备课。看着她们这样我真的很放心了,可讲课的那两位还是不罢休,邀请我们继续听,直到她们满意为止。这就是我们奋小的数学老师,她们率直、淳朴、无私、对教学精益求精。在交流研究中让自己成熟,更加完善自己。

(四)实践——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

说到实践,我们必须关注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应呈现出这八个词,我们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提升我们的专业水平。关键词一:慢

“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知识的认识与建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一般认识到完全内化,再到创造性外化的复杂、细腻的过程,其进程断然简单不得、急躁不得。这里的慢还蕴含精致、蕴含着取舍,乃至渗透尊重、等待、倾听、分享等课堂教学的精髓。关键词二:动

提起课堂教学中的动,人们常常容易想到的是学生的动脑、动口。其实在动脑、动口的背后,还有更重要的动,即学生的动心和动情。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心动了,情动了,才必然会脑动和口动。关键词三:责任

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责任是什么?即:点燃、唤醒、引领、激励。对于期待生命成全与发展的学生,所需要的是教师用其生命的火把点燃自己,用其生命与精神唤醒、引领和激励,而不是一味的讲授,甚至是灌输和牵引。关键词四:和谐

“和谐”的课堂应该是“沉浸”的。“沉浸”不是冷清,更不是僵滞和呆板,应该充满活力,是建立在师生多种关系的默契与和谐之中的。关键词五:童心

“童心”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它代表着圣洁,代表着人初生时好奇、充满着对未知世界无限想象的可贵品质。作为教师多么需要这样一种可贵品质,始终以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感觉去投入课堂,去进行课堂的组织与创造。关键词六:清纯

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清纯”的,它简约而不简单,清澈而又充满灵动;它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具有撩拨人心的力量。关键词七:在场

生命在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存在于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将自我的思想、情感、智慧等全部投入。关键词八:追求

每位教师都应该带着期待、带着追求走进课堂。“上有思想的课、上有探索的课、上有感觉的课”。“ 用生命演绎课堂的精彩,用真情锻造华丽的人生。”那时你就会有职业的幸福感、成就感、自豪感。让我们共同为自己精彩的职业人生努力吧!

结束语:

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篇7

关键词:辐射式培训,县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及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培训,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存在的问题

1. 培训价值的知识化、工具化

培训的真实意蕴应在于促进作为 “人”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可现行中小学教师培训并未脱离两种基本倾向: 一是以学科知识为主的知识化倾向,一是以技能为主的工具化倾向。

2. 培训目标的单一化、简单化

现今的培训目标从本质上看,仍是基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教师的角度而设置的,教师更多的是作为教书育人的工具而被动地接受社会的规约、遵从社会的判断,并未能实现由帮助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到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转换。

3. 培训课程的零散化、理论化

现有培训课程及内容有较强的理论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忽视了一线教师的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培训所涉通识性知识较多,专业性知识较少; 理论性知识较多,实用性知识较少;适用城市师资的东西较多,针对农村师资的东西较少。

4. 培训模式的统一化

培训对象构成的复杂性及主体诉求的多元化必然要求培训模式的多样性,可现行的培训模式基本上是统一的讲座式集中培训,教学方法单一,加上培训时间短,学习内容有限,学员回去后又没有自我研修,培训效率低下, 从而严重挫伤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二、三维辐射式培训机制内容

三维辐射式培训是指以“高校县进修学校基地校”三级培训机构、“专家引领骨干辐射教师实践”三级培训教师,“脱产培训集中交流岗位自修” 三级培训方式所形成的三维立体培训模式为依托,对全县教师进行辐射式培训,旨在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1)依托高校有效资源,建设高水平的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县教师进修学校,再利其所确定的几所基地校辐射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

(2)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北京、上海、浙江等高校、 研究院的专家、特级教师对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地校的专、兼职教师培训队伍进行培训和专业引领,同时有计划地分批选送县级培训机构专、兼职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研究机构接受专业培训;受训骨干教师根据教师培训计划,结合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分期分批对一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实践。

(3)根据当前中小学校教学需要, 采取脱产培训、集中交流与岗位自修相结合的方式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通过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三维辐射式培训机制评价的研究,改变当前单一的评价机制。中小学教师培训可设三个方面内容,分别为培训机构、 培训教师、培训方式。其中,培训机构涉及高校、县进修学校、基地校三大块; 培训教训涉及专家引领、骨干辐射、教师实践三大块;培训方式涉及脱产培训、集中交流、岗位自修三大块,以上都旨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三、三维辐射式培训的模式特点

1. 现实性和前瞻性

现有的县级培训机构,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大都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师日趋增多的培训需求,如果不依托高校的有效资源, 不凭借基地学校辐射培训的优势,不重视专家的引领作用,无法展开正常的教师培训。

2. 权威性和实用性

新课程改革使一线教师都迫切希望直接得到全国知名专家的指导,以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水平、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能力。我们的三级培训机构、三级培训教师,可以为参训者提供符合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 并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学习内容。

3. 多样性和灵活性

我们的培训方式不局限于统一的讲座式集中培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与脱产培训,或是集中交流,或是岗位自修,更可以三者兼顾,全方位地培训自己,提高自己。

4. 多向性和长效性

我们一改当前单一的教师培训评价机制,建立多向的、科学的教师培训评价机制,即从县级教师培训的内部到外部,从培训者到被培训者之间的多层面、多方向、多角度的评价;把培训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中,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从而使培训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完善制度,形成长效的评价机制。

四、三维辐射式培训的做法

1. 立足本校,联系高校,确定基地校

高校—本校(县教师进修学校)— 基地校三级培训机构是搞好教师培训的基础。作为县级培训机构,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但也需要高校的引领, 更需要基地校的辐射和支持。

(1)立足本校,做好角色定位。 从国家对县域教师进修学校的定位而言,其角色是比较明确的,即县域内学历补偿教育及高研培训的参与者,县域内中小学教师非学历教育培训的主导者,校本培训的指导者与考核者。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教师非学历培训更应该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所以近年来,我们在着力做好学历提升教育及校本培训的同时,精力基本上全放在教师的非学历培训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班主任工作培训,教务工作培训,总务工作培训等,一年下来,基本上都是围绕教师开展的各种非学历培训。培训结束时, 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并择机与大学教授、 教育教学专家、教师培训的专职人员、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代表一起,结合一年来的培训情况和现实的需要,共同设计、制订下一年的培训计划, 确定好下一年的培训内容。

(2)联系高校,固定培训根基。 作为培训机构,我们的职责是培训,我们的任务是怎么去做好、落实培训工作。 但现有的县级培训机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特别是教师能力),大都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师日趋增多的培训需求。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仅30人,教学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 却承担着全县7000多位教师的培训任务。再加上教师群体构成的复杂多样, 不同学历、职称、年龄、科目甚至个体经验与心理特质,都会导致培训需求上的不同诉求。学校本身的培训根基不牢固,怎么去开展好教师培训工作?怎么去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就寻求高校的支撑,利用高校的有效资源,固定自身的培训根基。

(3)确定基地校,实践辐射培训。 鉴于学校自身的条件,我们首先从全县中小学校中选择一所高中、两所初中、 三所小学作为培训基地校,然后分两步做好培训工作。第一步,做好基地校的建设,加强对基地校教师的专业培训, 增强基地校的培训能力;第二步,分派基地校培训任务,由基地校按照本部的要求,实施对其他中小学校教师的辐射培训。这样做有两个优势,一是减轻本部的培训压力,二是验证本部的培训效果。

2. 请进来,走出去

这是教师走近名家、名师、名校的机会,也是教师学习、反思、提高甚至超越自己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唤起、激发教师的情感和求知欲。因此, 我们千方百计,尽可能多地让老师们亲聆专家的教诲。

(1)做专家引领工作。专家引领是一线教师的航标,教师除了需要大量吸取专家论著中的精神营养外,更需要得到专家的耳提面命。所以我们就定期聘请北京、上海等高校的专家对本校、 基地校专、兼职教师培训队伍进行培训和专业引领,同时有计划地分批选送本校、基地校骨干教师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接受专业培训。

(2)做骨干引领工作。受训骨干教师根据教师培训计划,结合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在本校(把受训教师请进来)或基地校,或其他中小学校(施训教师走出去)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分期、分批、分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3. 面授、自修相结合

根据当前中小学校教学的需要,我们采取面授(脱产培训、集中交流)与岗位自修相结合的方式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教师的业务培训,一般都只集中于教师在岗的自我提高和以校为战的校本培训,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有着迫切的学习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具有隐性知识含量较多的特点,其水平的提高严重依赖于言传身教和实际观摩,因此,脱产培训和集中交流这两种面授形式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脱产培训在时间上,我们推行的是短期培训形式,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内容上,着力于夯实教师的教材教法基础,丰富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积累,最大限度地压缩单纯的理论学习时间,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致力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集中交流一般安排在休息日,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分期、分批、分层进行。 对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专职教师和基地校的兼职教师,主要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来提升他们的培训教学能力和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对中小学教师,主要通过主题式培训、研究问题、总结提升经验,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政策法规学习、案例佐证,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面授的同时,我们对县域内受训教师还布置了相应的自修任务,要求他们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更新观念,提高业务水平,扎实知识根底,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尽可能地使岗位自修成为脱产培训和集中交流的有力补充。

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篇8

一、信息素养提升是学生专业成长的最好帮手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国内不同的专家此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观点,但是在内涵的本质上基本是统一的,即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方面。信息意识,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知识,表征了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促使人们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能力,指出了人们必须具备的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等;信息道德,规范了人们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随着信息总量的迅猛扩张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娱乐都会与信息密切相关并产生信息的需求,信息和知识成为信息时代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作为处于专业成长期的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促进艺术激情发挥、创新思维展示、专业知识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要学习并设计出符合时代审美需求和情趣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日常用品的时尚造型;要学习并制作出一个内涵丰富和质感真实且充满书意幻景的庞大的三维动画场景;要学习并生成一幅富有创意让人过目不忘的广告招贴或一段媒体视频;要学习并完成一个大型室外空间景观设计或一个室内空间总体效果展示等等。作为一个学生,要使自己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后能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这就必须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艺术创造激情,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原动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在作为信息时代的社会人应具备基本信息素养的前提下,还应有进一步的专业化信息素养能力,专业化信息素养的深化可以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水平的提升。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在于教育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即培养学生基于调查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研究的学习和基于资料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去寻找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料,多看一些国内外大师的作品,多看一些国内外同类学校或专业的教学资料,多看一些国内外有影响的成功案件,从中汲取养分,得到创意的启迪和灵感的激活以及艺术设计技能的提高。

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加强信息素养的内涵建设是基于时代特征对人的基本要求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变化、创新行为的变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等因素,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要求。艺术教育与信息素养养成教育是相通的,是动态的和开放式的,信息素养提升为学生专业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艺术类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1.学生来源地域广泛带来的差异性

就本人任教的苏州工艺美院来说,由于学生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信息能力这个层面来说,由于学生来源地域广泛,不同地区在信息养成教育方面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师资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而从信息意识方面来说,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极少部分学生甚至缺乏必要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相应的能力。

2.学生信息意识不强

学生关注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不强烈。特别是大学新生,他们有时上网仅是为了打游戏或QQ聊天等,真正关注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资料或事件的学生不是很多。这也与学生先前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有关。学生缺乏对信息特殊敏锐的感受力,同时也缺少对信息所持的恒久的注意力。

3.学生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手段有限、能力不足。学生还不完全具备正确辩析、鉴定信息价值、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尚不能熟练掌握从大量的无序的信息中辩别出自己所要的信息,对如何借助计算机网络及相关工具迅速有效的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借鉴他人成功案例,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进行二度创造的创新能力方面也显得不够给力。

4.学生信息道德尚有不足

有少量学生利用学校校园网的BBS发布不实信息或下载垃圾信息,甚至揭露他人隐私等等。有的学生仅仅把计算机信息网络作为相互戏闹的平台。学生对自觉抵制不健康内容,不侵犯知识产权和他人个人隐私方面的意识也较为淡薄。

5.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尚需提升

作为肩负培养创新人才重任的高校教师,部分教师还缺乏强烈的信息意识,很难从海量的信息中去甄别和抽取有价值的信息;部分教师还不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能熟练的运用网络技术和电子资源迅速找到所教专业的切入点和融入点,不能非常正确的指导学生去搜索和扩充专业素养。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本思路与实践

1.将大学生信息素养养成教育纳入重要课程体系建设

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技能,信息素养养成教育是融信息技术、人文修养、道德规范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学院在“十二五”计划中更明确的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纳入了重要课程建设体系。在相关文件中强调“结合传统工艺美术及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改革、完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应用与推广‘主题教学法’,推进与深化素质育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符合社会需求与专业发展规律的课程‘双体系’”。

在学院建设“素质育化体系”课程群的大框架下,确定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方案,将其作为“双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协调相关部门,组织信息素养教材的统筹编辑,按照一定课程设计原则,针对课程类型、课程组织结构以及课程教育实施,共同制定课程标准与相应评价体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且具有一定稳定性和灵活性的课程体系。确立了信息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和制定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和严密的教育方法后,将信息素养养成教育贯穿于入学教育、课程学习、专业进阶、实践实习整个大学生学习生涯。这样就为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一定社会责任感、有一定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且有一定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兼具持续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建设

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仅仅完成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和运用。教师要担当信息素养教育者的重要角色,引导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大批具有先进科学思想、高新知识和创新专业人才的重任,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培养自身敏锐的信息意识以及信息能力。

强化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建设,是教师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艺术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除了建立一支信息素养专职教师队伍(可由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担当)外,培养人文和专业教师有较强的信息意识、掌握丰富的信息知识、具有较强信息能力和良好信息道德是十分必要的。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对学生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将提升学生信息能力融合其中,使学生能利用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去更好地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服务,加快自身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可根据情况对专业老师开设一些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训,力求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建立合理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要求教师达到一定的水准。

3.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要针对学生在信息素养养成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必要的探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是信息素养养成的主体,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围绕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的培养。告诫和指导学生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要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和信息的责任感,要自觉抵制那些信息垃圾及信息污染,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坚决制止利用计算机进行不实消息传播的不良行为;要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要正确充分利用网络这个高科技平台,真正关注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资料,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新鲜气息,逐步形成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其次,进一步强化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新的素质育化体系以及新的信息素养教材,更加合理的安排学生信息素养教学进程,改进计算机信息教学模式,分阶段、分层次的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对新生进行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利用基本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一些来自于边缘地区的学生更是要强化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最基本的信息素养获取能力与信息接受意识。第一学期,能使学生利用计算机信息基本技能制作学期的学业报告(下转第14页)(上接第11页)书。第二学期始,结合专业课的学习,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类检索工具使用能力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和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工具收集、获取、分析、处理、整合、开发、利用相关资源的基本能力,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将信息素养养成与艺术设计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扩展、毕业设计课题规划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艺术设计的才能借助信息素养这个平台得到升华。

信息素养养成不仅为处于专业成长期的大学生提升了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副校长竞选演讲下一篇:卫生精细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