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共12篇)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 篇1
探究式阅读教学, 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自主、合作地进行阅读, 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 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的释疑尝试活动, 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最终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形式。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呢?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 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 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 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 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 激活探究的思维。
如, 在上《背影》一文时我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1. 情境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诗歌———《给父亲的诗》。
2. 整体感知:认识父亲
a) 让我们在孙道临先生的深情朗读中走进散文吧!
b) 读了课文之后你觉得作者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3. 探究品味:理解父亲
a) 如此平凡甚至有点迂的父亲, 作者为何对他的背影如此动情而难忘呢?请同学们再次速读全文, 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语句, 并说说父亲的背影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能深情地把这些语句读一读吗?
b) 在生活中“我”多次见过父亲的背影, 为什么这次的背影竟让“我”如此动情而难忘, 以至流泪呢?结合全文再作深入探究。
c) 分角色体会:A组同学站在父亲的角度, 结合全文设计一段心理独白。B组同学站在“我”的角度设计一段心理独白。
d) 通过刚才的探究和分析, 相信同学们已经领悟到了父爱的伟大。那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片深情再来读一读这个感人的细节吧!
4. 真情抒写:体验父爱
父亲也许是平凡的, 但是他的爱却无时无刻不在。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感动吗?请你学习课文写法把最让你动情的瞬间写下来。 (播放背景音乐:满文军的《懂你》)
二、以“文本”为载体, 实施探究教学
这是除听、说和写作训练课以外, 所有的阅读训练课都可运用课堂研究性学习方式。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 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一出来, 答案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说是热衷自由, 有的说是追求刺激, 有的说是赏夜景, 有的说是看热闹……我对这些答案都给了肯定, 给了鼓励, 也给了引导, 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 得到了认同, 得到了提高。诸如此类的问题,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找依据回答。学生再三思考, 仍不能回答的, 教师才帮助解决。
如《陈毅市长》, 课文说“我就是催化剂”, 陈毅市长为什么说自己是催化剂?催化剂怎么理解?教学中可利用这些问题诱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
这种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以学生为本, 以问题为中心, 以讨论为交流方式, 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 以强化思维为训练程序, 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 (包括老师) 都成为研究者, 最大限度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 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在迁移拓展、体验活动中探究
有探究才有研究, 有研究才有发现。探究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是从阅读的文本中摄取有关信息, 提出多种假设,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整合, 进行多次尝试验证, 推导出自己的结论;最后将自己的新知识、新经验、新感受用于新的问题情景中, 形成迁移能力。例:学习苏轼的《明月何时有》时, 老师鼓励学生对古诗词中, 有关“月”的诗句进行探整理。这样, 经过查找资料, 对古诗词中有关月的句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迁移了知识, 拓展了知识面。
而活动体验探究语文学习模式, 就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 (如绘画解说、网络阅读、课堂表演、辩论、游戏、绘画、工艺制作等) 激发兴趣、加强感受, 自主探究, 从而体验知识、巩固知识、迁移知识, 促进学习主动与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是那种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结论通过讲解式的教学直接教给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 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
总之, 阅读教学中, 引入探究式学习方式, 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激活学生存封的天资, 开启学生关闭的心志, 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 篇2
河南宏力学校 曹卫振
站在课改的前沿,实现阅读教学从深度分析向广度阅读的美丽转身,这是摆在所有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博取而简收。从有深度的阅读到向广度的涉猎,围绕一个主题(当前国内的小学语文教材几乎都是以“主题单元”来选编课文的),让学生充分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不是传统的从一篇文章中学到很多道理,而是强调一课一得,甚至从几篇文章中学到一个道理,弄透一个问题,即在广度探索的情况下进行深度挖掘——这理应是我们本次课改努力实践的方向。为了说明问题,以孙双金老师讲解《推敲》为例。
大家都了解,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贾岛和韩愈之间有关“推敲”的一段佳话。在讲授这篇文章时他设定了四个目标,即四个“一”。第一个“一”叫讲述一个故事。这堂课他让孩子们把推敲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下来,即将书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第二个“一”是理解一首诗歌。“推敲”的故事是按《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来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为什么要推?为什么要敲?必须要把这个诗读透。从“题李凝幽居”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隐者的居住环境是非常幽静的,如果不理解这首诗,想“推”和“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第三个“一”叫做品味一段佳话。佳在哪里呢?为什么称它是佳话呢?孙老师说假如贾岛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把他逮去关了一个晚上,还能称佳话吗?贾岛这个人老出交通事故,他前面也撞过一个刘栖楚“市长”(京兆尹)的仪仗队,刘栖楚把他抓去关了一晚上。这就不是佳话。韩愈这个为什么被称作佳话了呢?他说有四个佳。其一,贾岛推敲的精神佳;其二,贾岛坐在毛驴上推啊敲的憨态佳;其三,韩愈的姿态佳,一个市长,没有怪人家,下来跟人家一起琢磨,一起推敲;其四,韩市长的学问佳,一个市长如果没有学问,能跟人家推敲吗?这四佳,构成了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我们要引导孩子品味。第四个“一”,指欣赏一种现象。什么现象呢?推敲的现象。“推敲”这个故事的发生,使得中国语汇当中增添了一个新的词语——推敲。于是,从唐朝开始至近代,各个朝代都出现了推敲的佳话。王安石为“绿”而推敲;纪晓岚、解缙这些才子为对联而推敲;郭沫若为“你是(这)无耻的文人”而推敲;毛泽东为“到”字而推敲„„所以他说这堂课定位教学目标有四个:一个故事,一首古诗,一段佳话,一种现象。想把这堂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有语文味的课,上成有语文文化的课。
让学生以“推敲”这个故事为蓝本,老师引导学生精读、细读文本,然后补充由此引来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所涉及的故事。而不是让老师带着学生去分析“推敲”故事本身,理解其本意和引申义。感悟、理解什么是“推敲”。这种“单篇精读,主题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很好地诠释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理念。
正像崔峦理事长所说,“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
纵观全场,“内容分析式”的讲解并非少数。分析课文,其实是将老师、专家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成人的想法。甚至为了做课这一目的,很多老师将一篇文章反复咀嚼、玩味(在此并不是说不让老师们研究文本),然后做课老师努力将“智囊”们深思熟虑所得的精髓全部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去理解、去揣摩教师的意图。学生往往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从。学生能理解的倒还罢了;不能理解的,老师便做大量的铺垫,千方百计的将其纳入到老师原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当中,让学生去猜测老师的用意,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未免勉为其难。再不济的,甚至予以直白告诉,大有“强迫”民意之嫌。一再强调的心中有学生,在一些课堂上不知道体现在哪里。
琐碎分析固不可取,但矫枉不必过正,过犹不及。“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话说的很豪迈,但在很多时候学生还是需要老师扶着走的。该讲的东西老师还是需要给学生讲透彻的,这种“火候”的把握既要因人而异,也要因文而异,方法要灵活多变;老师也应因材施教。诚然,摒弃“内容分析”确实是我们应努力奋斗的方向——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此呼吁,在实现语文改革美丽转身的同时,莫让“转身”闪了腰。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探究式教学;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着重目标在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甚至是教学角色都应当发生变化。笔者认为,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到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不断启发、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可以说探究式教学模式将建构主义思想同探究式教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将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充分地展现出来。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学生是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服务对象,大学生能够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自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对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的科学理解以及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以两种方式为教学方法:一是启发式教学;二是探究式教学。这两种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财务管理知识的内涵,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出来。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中就有“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可持续教学理念,利用学生的经验背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具体来说探究式教学主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学生能够独立获取知识
众所周知,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具备较强的理论性;另一方面还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动脑、动手以及动口的积极性,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财务管理学习过程中等诸多方式的探究活动,能够将科学知识同科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
(二)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能够通过细心的观察熟练地掌握财务管理的技能和方法,学会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得出初步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的态度能够得到端正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还要对其他学生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能够逐步端正学习态度,使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立问题阶段
教师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之前,应当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广泛寻找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材料,以此来为学生营造出特定的情境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相关问题。
(二)合作交流阶段
教师在设定上述问题之后,还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讨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课后指导阶段
课程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还应当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教师还应当充分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环境中去,和学生一同分析、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方式是教师获取学生学习情况最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巩固知识阶段
课后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课堂所教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熟练地应用相关知识。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在脑海当中编织一张知识网,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合理应用。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用的进一步思索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并不相互矛盾
从本质上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探究式教学模式着重关注问题的提出,但是其并不排斥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利用简洁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不仅如此,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探索还必须以相应的基础知识为必要条件,因此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之前,教师必须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越多越好
众所周知,探究式教学主要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方式的教学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总的来说,教师应当合理地设计相应问题,应当照顾到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应当将探究时间限定在一定范围
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探究活动也不例外,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既要使那些思维开阔的学生得到锻炼,也要使那些思维迟缓的学生获得必要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究式教学课堂的魅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对其与高度的重视。当然,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付媛媛.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3).
[2]杨行翀.《国际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对探究式教学方式和合作教学方式的尝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3]梁毕明,张冬梅.增强国际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0).
[4]马元兴.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8,(5).
作者简介:李林秋(1985-),女(壮族),广西来宾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 篇4
一、抓住阅读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结合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强制性阅读或许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 但是却无法打开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的情感, 无法使学生真正与文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只是浮于文字表面的肤浅层次的读。只有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认可, 学生才能积极调动基础知识、生活经验与情感等展开主动阅读, 才能深入文本, 展开探究性阅读。所以, 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引导学生展开快乐阅读。为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避免直接的阅读, 而是要善于抓住阅读内容与学生兴趣点的联结处, 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 , 教师应先引出主题“帮助小蝌蚪寻找妈妈”, 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图文功能来将故事梗概绘制成连续的图片, 让学生认真观察, 仔细思考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这样将枯燥的文字阅读材料寓于直观而生动的图片之中, 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无疑可以激起小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的阅读活动。
二、找准学生已知与未知的联结点,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 ,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 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阅读的推动力量。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 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活动, 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学生的认知本身就是一个运用已知来学习新知, 不断地将未知变成旧知的过程。为此, 教师要在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的联结处来设计问题, 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心中产生困惑。这样, 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展开阅读, 以解决心中的疑问。当然,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系列递进的小问题, 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从而使学生通过阅读逐个解决小问题, 为后面问题的解决做铺垫。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设计, 可以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阅读内容结合起来, 从而通过学生的主动阅读与思考来达到有效探究的目的。
三、抓住学生阅读中争论焦点,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正所谓“ 一千个读 者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 特”。读者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阅读经历, 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 在阅读同一文章时难免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与感受。这在以往的教学中被教师视为无效的, 甚至是干扰教学的举动, 而加以严格的打压限制。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明确提出不能以教师的行为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产生更多独特的阅读见解与感悟。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 彻底打破固有思维定势的束缚。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甚至相对立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收集相关信息来论证与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处,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与思维的良好习惯 , 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探究性阅读。如学习《滥竽充数》时, 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滥竽充数并不单单是南郭先生的错。此语一出, 一片哗然, 有学生支持, 有学生反对。这正是学生交流与讨论的最佳时机。于是, 我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阅读、研究与讨论。这样的阅读从多个角度来展开, 更加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寻找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 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生活即教育。这说明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探究性阅读也是如此。探究性阅读并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基于学生对生活感受与体验前提下的再认知、再思维过程。学生在阅读中的观点与见解并不是教师可以强行外加的 , 而是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与感受生活, 不断探究与发现的自我感悟。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 引发学生的想象, 将文本所描绘的场景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 学生更能从中获取直接的经验与感受, 这正是实现探究性阅读的核心所在。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 如果学生只能从文字表面来理解, 并不能领略风光的壮丽与优美, 作者用词的巧妙与精练, 这样的阅读自然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 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 来制作优美的桂林风光视频,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 将学生带入那诗境般的画卷, 身临其境, 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山水的特点, 会产生更多的体验与感受。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阅读, 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阅读,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 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同时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这些都将成为探究性阅读的重要积累。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 篇5
《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文本。它与教科书若即若离,又互相为用。入选作品文质兼美,文化内涵丰富,情感表达真挚,贴近学生生活;90%以上为名家名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典范,形式活泼。与之相比,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则显得有些不怎么规范,与学生、教材的距离相对也较远,也就不能很好地为中学语文的教与学服务。
因此,笔者认为,用好《语文读本》有助于让学生在文章的具体阅读中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品位的提高,有助于语文教学阅读效益的最大化。
那么,怎么用好《语文读本》呢?下面笔者就使用《语文读本》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读本》使用意识。
如何把握高中语文教材的“读本”与“教本”的关系?编写者在编写读本的时候,是抱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的目的来编写的。为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力,编选了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政治经济科普和文学文化常识读物,每学期一般在35万字以上,这使学生300万字的阅读量有了基本的保证。但如何把这些文章的阅读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文章的具体阅读中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品味的提高,这不仅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一个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
处理读本与教本的关系,必须本着实践的原则,始终不渝地朝着“习惯、能力和人格”这个目标努力。关于语文读本,教师中是有一些认识误区的:或者认为语文读本是一种负担,只有课本的内容才是硬任务,只要把教本里的内容讲完了也就万事大吉,至于读本,能不涉及就不涉及。或者以为语文读本就是一本“课外读物”,让学生随便翻翻,增加一点语文的知识和素养也是好的,其根据是读本的“说明”里就明确了读本只是教本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两种观点都还没有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中解脱出来,用这种方法教学,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对学生来说,这自然是一种伤害。
因此,我们应该牢记教本是读本的主体,读本是教本的延伸。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消除鸿沟,有效教学。
二、有机结合教本和读本,实现阅读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语文学习在实施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教科书中的某些有价值的知识点,从中挖掘出有意义的课外材料与教学内容相印证,为拓展阅读视野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
1、抓出处。如读《诗经》中的《氓》《无衣》《静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可以联读《黍离》《溱洧》《子衿》(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借此了解《诗经》创作的艺术手法和诗歌语言的修辞手法,大量诵读中感受其音节铿锵、和谐悦耳,更富抑扬顿挫的美感。又如读《孟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鱼我所欲也》(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第一册),加深理解孟子说理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手法多样,论证严密的特点。将同一出处的不同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可以大大提升对课文的解读水平,开阔阅读视野和加深对课文的认知深度。
2、抓体裁。如学《游褒禅山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可联读《黄州快哉亭记》《入蜀记》《任光禄竹溪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等涉及“记”这一文体的作品,对它们的内容与手法加以比较,使学生能较平面、明确地认识“记”这一文体属散文范畴,可记物、记事、记游,还可写景、议论、考证、说明,作者回旋、挥洒的余地广,而且适用范围甚大。
3、抓题材。教材以相同题材为单元组篇,可以由此来拓展阅读,通过相同题材的文章来认识不同的名家。如读冯至的《别离》(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这是一首抒写友情并融人了生命体验的诗,他即便是抒发个人的感受,写别离这样的题材,也没陷入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窠臼,而是道出暂时的别离与永存的友情的辩证关系。可联读《送沈子福归江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第五册),体会和区分不同作家不同体裁的作品对于相同题材的驾驭。
4、抓作者。可以在学一篇课文时联读作者的另外文章。如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联系其《大明湖之春》,作者写济南的名胜,引到大名湖,强调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目的是衬托济南的不凡,衬托济南的“阔气”,衬托大名湖的“一片绿”,衬托大名湖“名贵的出产”,从中体会作者对济南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常言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的立足点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同一文章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但不管怎么做,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学生,都是为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 篇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获得乐趣。2.了解文章体裁及结构,学习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语言知识,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打下基础。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4.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实际上,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不具备这种最基本的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观点等进行评价和运用,即缺乏评判能力。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比较忽视对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无论对什么形式的教学材料,都千篇一律地采用“读单词——教语法——做练习”的模式,结果造成了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良局面。
一、以学生为中心模式的建立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在教学中学生如果不能发挥主体作用,势必使他们原本很低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那么教学将肯定无法正常进行。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级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让学生阅读适合本校特点并具有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材,或者广泛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丰富的阅读资源自编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实际意义,受学生的欢迎。通过编写有意义的材料来组织初中阅读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难易适中,具备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材料的选取,应考虑知识性、时效性以及趣味性的兼顾。材料的篇幅要适合,难易程度要适中,生词尽量较少。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生词太多,晦涩难懂而感到厌倦。同时,阅读材料的选择要贴近生活,并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要选取浅显易懂的幽默故事;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注意阅读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通过阅读感知社会,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阅读课教学之前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1.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会使用购物的表达方式。2.阅读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快速浏览、扫读、细读等活动方式获得信息。3.合作学习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生能做到:(1)小组合作朗读单词。(2)合作表演购物。4.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购物交流时应有礼貌,并面带微笑。
五、合理拓展相关阅读资源,补充阅读材料
目前英语教学大多通过精读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巩固和学习语言知识,阅读材料多限于教科书。应该有计划地让学生涉猎课外读物,扩大信息面。例如可印发一些简短的餐厅广告或情景对话让学生阅读,并分配角色表演、体会文章。广泛涉猎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并能逐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技巧。当然,初中生英语基础薄弱,材料要难易适中,最好贴近生活,有趣味性。
六、题材要丰富多样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立足考纲,尽量涉及各种题材,如名人轶事、新闻报道、科普知识、生活琐事等,这样才能使内容丰富,集知识性、实效性于一体。这就要求教师花时间对阅读材料进行搜集和筛选,并在教学中合理渗透,对学生进行巧妙地引导。通过丰富的题材,让学生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增长知识,树立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修养。
七、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便会渐渐提高;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但同时,教师也要接受学生的评价,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建立教师的威信和师生之间的感情。
拓宽探究之源实现阅读助力 篇7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探究点,阅读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 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探索新世界、发现新事物。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语文课堂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的主阵地。
探究性阅读可以看作研究性阅读的初级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阅读, 倡导探究性阅读。
一、创设问题情境, 找准阅读探究点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发掘人的潜力, 塑造有创造力和思想的人。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的提出问题并且分析解决的过程。探究性阅读的核心是发现问题,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就代表提出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需要有新的突破与创造。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 也可以教师提出。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非易事, 教师要长期用心地引导。设计一正系列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让学生原本匮乏的想像力变丰富,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实现了阅读的再创造。
二、鼓励大胆求异, 抓住阅读争鸣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在阅读教学中, 课文中存有争议的观点有不少, 鼓励大胆求异, 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观点争鸣中进行探究性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可围绕“要不要修复圆明园”, 抓住这一阅读争论的焦点进行探究, 在充分思考和查找资料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尽力说服对方,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拓宽认识, 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这样就改变了那种只会接受, 而不会质疑;只是做被动者的角色, 而不会成为主动者的学习, 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
三、展开丰富想像, 挖掘阅读联想点
课文中有一部分能让学生化虚为实, 联想思索, 主动探究的内容, 这就是“空白”。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这些“空白”点, 抓住这些文本之间空留的联想点, 让学生从文本“空白”中去想象, 去创造, 去挖掘, 创造性地填补文本的“空白点”, 使语文教学充满魅力。语言空白的填充, 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想象, 让学生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建构文本新的生命意义。
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 一位教师以独特的眼光挖掘“空白”, 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特点, 展开想象, 补写黑暗中的阿曼达。这样一来, 既充实了阿曼达“了不起”的人物形象, 又完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
四、作品细节探究, 捕捉语感训练点
语文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 其语言都是经过作者精雕细琢, 是妙不可言的。细节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来说必不可少, 虽然不是文章的最精彩之处, 但具体入微, 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通过对作品细节品味,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探究, 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
《刷子李》精彩的细节描写, 深深地吸引读者:“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 悠然摆去, 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 每一摆刷, 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 极是好听。啪啪声里, 一道道浆, 衔接得天衣无缝, 刷过去的墙面, 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此外刷子李的一身黑, 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 神了。抓住这些重点的、精妙的细节作为语感训练点, 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揣摩, 进行理解, 分析、思考、领悟, 体会情感, 培养语感。
五、纵横比较阅读寻找阅读分析点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互相关联的一组课文, 或是文章内容相似, 或是写法相近等。这就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一种层次较高的研究性阅读。
比较阅读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认识、区分事物, 发现新的事物, 比较阅读的过程, 有时就是质疑的过程,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求证, 从而激发思维的创造性。
如《将相和》《晏子使楚》中的蔺相如与晏子, 在与强国的交往中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 是否都能用“机智”一词来概括两人的特点呢?通过比较阅读, 我们发现, 同是“机智”, 二者的表现方式却不同:与强秦相比, 赵国又小又弱, 蔺相如要维护赵国的尊严、利益, 危急中只能以命相拼, 他的机智是与勇敢无畏结合在一起的;齐楚两国是大国, 晏子为了不辱使命, 虽也以退为进、语带双关地回击楚王, 但始终有礼、有力、有节, 他的机智表现在敏锐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语言技巧上。
六、探求未知领域, 确定阅读矛盾点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貌似矛盾, 实则统一。那正是作者精妙之处, 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马克思曾说过“真理是由争论确定的”, 课堂争辩可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求异创新。用更加深入的目光去解读我们的文本, 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例子。
再如老舍的《猫》讲它既老实又贪玩, 既贪玩又尽职;讲它“什么都怕”, 但又那么“勇猛”。看起来相互矛盾, 但都是事实, 这正是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 表达了他真挚的感情。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 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这时引导学生找出矛盾的地方, 进行质疑, 深入探究, 反复琢磨, 这样抓住矛盾或者有意构筑矛盾, 我们的阅读对话一定能够走向更加丰富和有效的境界, 实现阅读能力的飞跃。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 篇8
围绕着上述目的, 我们改变以往“照方抓药”“按图索骥”的传统实验教学, 引入了探究式教学模式, 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 按照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 凭借一些实验设备、实验文字材料和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自主寻求和建构实验的结果或答案, 直到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从而达到锻炼自己的探索求知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学生根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贴近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下,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经过学生自身的试探、求索、总结、概括, 从而获得探究经验与过程体验, 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教学实践活动。整个探究实验重视过程学习, 强调“发现学习”。
(二) 探究式教学用于实验的流程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需要经过五个阶段, 详细的使用过程具体如下:
1. 问题情境
这是整个实验探究的基础, 实验开始前教师需要创设合适的实验情境, 既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适合学生的认识情况, 又要难度适宜, 才能达到让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尝试性地解决问题, 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去探究的兴趣。
2. 提出假设
这一环节是整个实验探究的开始。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需要先对实验提出假设, 假设的内容, 一般是实验探究最终会得出的结论或能够解决实验探究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 这个环节提出的假设不管成立与否都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实验的自主探究去验证。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指导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来共享自己的知识, 验证和鉴别假设的成立与否。
3. 组织探究
这一步是整个实验探究的关键核心环节。这个核心环节中, 学生要对前两个阶段获取的所有知识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整理, 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探究和验证假设的成立与否, 假设成立自然最好, 如果假设不成立就需要学生去重新提出假设或修正假设, 直至探究取得成功。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时, 教师要注意调控学生的探究过程, 防止学生提出的假设不着边际, 处于一种无序无控的状态。
4. 形成结论
学生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假设的提出、组织探究后, 要对已经收集到或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 直到最终得到能够解决假设问题的结论性的知识结果。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发展, 学生经过实验操作、分析与推理获取正确结论后, 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动力和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实验探究学习的真正目的和价值, 甚至他们会为整个实验探究的成功感到骄傲并为他们带来喜悦和继续探究的动力。
5. 进行反思
实验结束以后, 学习者需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性和发展性的全面反思, 回想整个探究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哪些注意事项导致这次探究取得成功, 整个过程对自己有哪些启发等。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对湖南大学美雅学院一年级的60名理科生开设了大学物理实验, 其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以下是以“驻波实验”为例, 介绍具体做法和结论。
(一) 教师提出实验目的
这30名学生自由结合成六个小组, 教师发给每人一把电动牙刷和一根橡皮筋, 让他们在三天之内设计方案, 测量电动牙刷的频率, 其中要涉及“驻波”计算公式。这个设计只是理论上的, 要让学生准备自己所需要的器材并且提出问题, 想出解决的方法。
(二) 对学生设计方案的论证
在学生设计出自己的方案后, 教师组织学生对此方案进行讨论和论证。此时,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性的和引导性的, 以免学生的设计不着边际, 浪费资源。通过学生和教师对六个组的设计进行分析, 决定采用两组的设计方案。
其中一组提出需要天平来测量橡皮筋质量m, 用米尺来测量并计算出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L, 从而得出的为拉伸的密度。然后, 进行一系列拉力与绳长变化的测量得出20组数据, 输入origin软件拟合出, 皮筋弹性力F与长度变化L的一条曲线。这时, 再以电动牙刷为振源, 用手作为固定端, 形成驻波。从而, 计算得出驻波的频率, 也就是振源电动牙刷的频率。
另一组提出的方案与第一组相似, 只是不用软件画出拟合图, 而是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运用公式得出频率。
(三) 组织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把六组学生又分为两部分, 分别按照这两种方案展开实验, 让学生亲身体验, 从设计到论证, 从实验到检验结果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操作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 应组织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教师则以合作伙伴的角色参与到实验中给予帮助和建议, 得出实验结果。
(四) 验证结果进行比较和反思
在实验结束时, 先让两大组的学生自己进行比较, 发现他们结果之间的差别, 并自主分析实验过程, 进行讨论。学生发现同样运用第二种方法的学生之间测量的数据都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 一致认为, 第一种实验方法较为科学。根据拟合的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到形成驻波时的弹性力, 在通过计算得出频率。最后, 教师当场用频闪仪测出电动牙刷的振动频率, 再让学生与实际结果比较, 分析误差, 总结产生误差的原因, 进行思考, 寻找改进实验设备和改善设计过程的策略, 提出自己的创新点。
实验结束后, 我们分别对这60名学生进行调查, 其中有27名学生表示对驻波有了更深的认识, 并能够掌握运用求频率的公式。在这27名学生中, 有19名参与了探究式实验教学, 所占比例为70.37%。
三、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总结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内容, 注重实验认知性、结果的正确性, 即那些现象明显、结果正确、易操作的实验, 并且过于学术化, 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探究式教学模式用于实验目的就是, 能够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 学会自己学习思考和动手去解决问题、探究答案, 整个实验教学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实验的结果或是结论。探究式实验教学没有僵化的规程, 过程要素贯穿于始终:要以问题情境为动力、以科学方法为工具、以探究思维为灵魂、以提高科学素养为目标。
在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沟通、对话来发现、解决问题, 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还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 最终实现自己知识的超越。
参考文献
[1]霍剑青, 王晓蒲, 杨旭.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与教学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邹建平.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 2006 (4) .
基于阅读思维训练的阅读教学探究 篇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在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上,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教育部2003) 。英语教学中的思维能力, 其实就是对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 (张忻2003) 。
1956年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提出著名的 “教育目标分类法”, 布鲁姆把认知领域分为六个主要类别: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如下图:
(一) 知识 (Knowledge)
是指个体记忆具体的知识 (事实、信息) ;这种记忆是通过对知识的再认知和回忆获得的。
(二) 理解 (Comprehension)
是指个体把握信息意义的能力。主要有三种理解形式:转化信息、解释或者推测材料的能力。
(三) 应用 (Application)
运用信息和迁移知识的能力。是指个体在没有任何提示说明的情况下, 把所学到的知识, 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四) 分析 (Analysis)
鉴别细节并能发现和区分某一情境或信息中的不同组成部分, 是指个体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 并理清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五) 综合 (Synthesis)
将不同部分组合成整体的能力, 是指个体将所学知识的各个元素或部分加以重新组合, 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六) 评价 (Evaluation)
依据标准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它涉及到对知识领会、运用、分析和综合等所有其他行为的某种组合。
二、英语阅读训练现状分析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 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 是大脑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 (Goodman 1967) 。思维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两者相互影响, 只有有机结合, 才能发挥思维活动的效能 (林崇德、胡卫平2010) 。
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在英语教学中, 阅读教学占了半壁江山。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处理阅读教学时, 过于关注词汇和句子结构, 只着重于对文本作表层理解, 轻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轻视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常见的做法是分析各题的答题情况, 给学生翻译全文, 核对答案, 讲解词汇或分析句型结构, 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意识;缺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 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高级思维活动过程。 学生虽然不断地做了大量的阅读练习, 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学生还是不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技能, 思维活动仍然停滞在理解和记忆的低级阶段, 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仅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 只根据表面的文字理解文章, 或者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理解, 而忽视作者的意图, 或对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产生错误的推理判断。
由于缺乏正确的阅读技能, 学生在解题时仍然有许多不良习惯。笔者曾对学生的答题习惯做了个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见表1) :
从调查情况来看, 大部分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 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不能使用正确的阅读技巧。学生不懂得用分析、推理、概括等思维方法来解题, 也就是说, 学生缺乏高级思维能力, 缺乏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不能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 所以解答阅读题也是举步维艰, 对文本出现的干扰信息不能正确判断或做出合理的推理, 甚至靠蒙答案, 而这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相违背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育部2003) 。
因此, 笔者认为,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通过提高思维能力来促进学生深层理解能力的提高, 达到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阅读教学目标, 提高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推理、概括等思维过程不是单一思维的过程, 阅读过程中任务的完成不可能只通过一种思维实现, 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此外, 一项任务所起的作用也不仅是培养单一的思维能力, 往往多种思维能力能够同时得到培养 (李杰2012) 。
三、阅读理解题的命题特点
各题型的考核要求如下:
1. 事实细节题:理解文中具体细节信息的能力。事实细节题是考核的重点, 事实细节题约占全卷的60%。因为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是由大量的细节信息支持的, 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的内容至关重要, 这也是考核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推理判断题:要求根据文章脉络和事实, 进行逻辑推理, 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
3. 猜测词义题:根据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 理解语篇意义是英语课标对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
4. 作者意图态度题:通常, 写作目的隐含在文章之中,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整体的基础上,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学生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5. 主旨大意题: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首段甚至首句即可推出。有时则需要通读全文进行推断, 要求学生有略读文章、领会大意以及一定的概括能力。
从阅读理解题的命题特点来看, 学生需要掌握略读、查读、研读等阅读策略, 通过略读了解文章主旨;通过查读找到相关的信息范围, 在相关的范围内逐句、逐词地阅读, 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 而且要结合语境;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联想等思维方法, 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判断, 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体会作者的立场、观点、 态度或意图。也就是说, 阅读理解题的解答需要有灵活的思维, 才能准确地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 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考核的也正是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阅读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阅读的过程是大脑运用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 综合的复杂思维过程。停留在字面理解的层次上, 仅理解语言的表层关系并不能完全正确地解码, 还需要调动阅读者已有的知识储备, 进行综合分析, 以便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钱红日2001) 。
以下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 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高级思维能力。
(一) 引导学生注意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词,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解答事实细节题时, 引导学生注意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词, 在文中搜索, 使用寻读技能找到题眼, 迅速锁定相关词句或信息点,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提高思维的准确性。
例1: (2013年深圳一模)
26. From the story we know that the sweetest mango must be the one ______.
A.on the very top of the a tree
B.hidden in the middle of a tree
C.on the tree for the longest time
D.exposed to sunlight less often
解题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读题干, 根据题干的关键词sweetest可以迅速锁定文章第一段的最后一个句子“Mangoes which are exposed to the sun the most are the sweetest.”来进行推理判断, 只有A项“树顶上的芒果才是日照最充分的, 所以才是最甜的。”
例2: (2013年深圳一模)
43. In order to educate children well, parents should ________.
A. forbid particular behaviors in their daily life
B. know them well and set a good example to them
C. educate them with facts and expect much of them
D. know as much as as possible as their children
解题思维方法:通过读题干, 找出关键词edu- cate children well,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好孩子?从这四个选项的表达来看, 选项A用了forbid (禁止) 这个动词, 选项C是expect much of them (期望要多) , 选项D是know as much as possible as their children, 这几个选项本身的逻辑表达就不正确。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能采用“禁止”的方式来阻止;对孩子的期望也要合乎实际, 不能太高;而家长也不可能了解孩子们所懂得的一切。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四个选项的回答进行分析和判断, 再根据文章中的句子provide a good example做出正确的推理, 选项B的表述才符合原文, 句子中的good也与题干中的关键词well相对应。
这类题的答案一般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地找到, 但是不可能与阅读材料一模一样, 而是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型表达相同的意思, 即语意转换。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活动, 如查找信息、转换信息、理解信息, 观察、分析、综合评价等, 学生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 引导学生分析答案选项特点, 培养学生的推理和综合能力
除了利用关键词快速寻找答案外, 通常四个选项的设置也会有明显的特点, 选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选项之间的正反相对性;
(2) 绝对性 (常出现only, all, always, never等词) ;
(3) 相似性;
(4) 逻辑性。
一般情况下, 正反相对性的选项是二选一, 相似性和绝对性的选项不选, 而有些选项体现出很强的逻辑性, 学生运用逻辑常识或背景常识就可以解答, 通过引导学生对四个选项的特点进行分析, 启迪和诱导学生思维, 训练学生的推理和综合能力。
例3: (2013广州二模)
33.By saying“Books are very patient objects”in paragraph 4, Tito Santana actually means_________.
A. books never know when you read them
B. books must be read very carefully
C. books can usually be read at any time
D. books can sometimes have emotions
解题思维方法:解题时引导学生从四个选项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A项出现了绝对化的词语never, 可以先排除。B项的carefully和D项的sometimes本身的表达就不符合逻辑, 可以依据逻辑判断出是错误的选项。
例4: (2015年广东高考)
33.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fish are most likely to be found _________.
A. in deep water on sunny days
B. in deep water on cloudy days
C. in shallow water under sunlight
D. in shallow water under waterside trees
解题思维方法:本题是推理题, 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四个选项, 学生很容易发现A、B和C、D是对立选项, 启发学生缩小选择范围, 根据原文“That is why fish prefer shallow wa- ter to deep water.”学生可以把选项锁定在C、D中, 再根据原文“water is usually warmer in direct sun- light than in the shade. Yet, fish don’t have any eye- lids and the sun hurts their eyes.”可知, 鱼喜欢待在阴凉处, 不喜欢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经过推理和判断, 就很容易得出D项水边树下的浅水处, 是鱼喜欢待的地方。
例5: (2014年广东高考)
35.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People should practice random kindness to those in need.
B. People who receive kindness are likely to of- fer it to others.
C. People should practice random kindness to strangers they meet.
D. People who receive kindness are likely to pay it back to the giver.
解题思维方法:选项A和C所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 有需要的人其中也包含了他们所遇到的陌生人。相似性的选项不选, 所以可以排除A和C选项, 再仔细分析, 可以发现选项B和D又存在对立性, B项是把所接受的善意传递给其他人, D项是给回施善者, 正反相对性的选项是二选一, 根据原文The acts of random kindness spread. If you were one of those drivers who found your fare paid, who knows what you might have been inspired to do for someone else later. 所以B选项也就呼之欲出了。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文章的内容与形式, 句与句, 段与段, 题干与选项, 选项与选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拓展思路、激发思维;在合作与交流、分析与归纳、抽象与概括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训练学生变通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多维度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三) 利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阅读是读者运用已经具有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 通过对书面文字符号的感知、加工和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心理过程 (吕良环2003) 。国内外研究表明, 形象思维先于其他思维的发展, 形象思维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思维的发展程度。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 发明了一种创新性的笔记方法, 叫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 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将发散思维具体化、形象化, 具有思维可视化特征, 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 就是用图表的形式把思维的过程可视化表现出来, 从而促进思维过程更全面、更系统、更高效。 例如, 笔者在阅读教学的练习中, 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提取文本的关键词, 理解各段落之间的联系, 把握文本的结构,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含义。
例6: (2013届广州一模)
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找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 理清文章脉络, 理解文章的主旨。它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概括出阅读材料所描述的具体事实和重要细节, 有助于学生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 推断出文章的隐含意义或深层结论。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层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显化思维过程, 组织和建立其各个知识之间的关系, 使新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强化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他们学习的内容, 帮助他们吸收、消化知识信息;整合新知识, 图形能够促使学生构建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将它们整合为一体;识别错误, 在一张概念图中能够反应出学生对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认知水平, 从而纠正错误。
五、结束语
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字理解, 深层含义理解, 评价性理解。表层文字理解指人们对文章表层意义的理解 (如文章的细节、思想、句与句之间和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 ;深层含义理解指人们对作者所表达的隐含意义的推断性理解;评价性理解指作者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应用和评价 (钟启泉2001) 。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传授解题思维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高级思维的训练, 让学生懂得如何去理解阅读材料, 即对学生进行阅读思维方式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 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日本著名语言学家术村宗男 (1989, 转引自钱红日2001) 认为:阅读理解是—个含有多种技能的思维过程。要读懂一篇文章, 光有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还要具有边阅读边对文章进行概括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因此, 注重高级思维训练, 对思维的态度、能力、方法等思维要素进行系统的训练, 是提升阅读深层理解能力, 促进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杰.2012.利用深层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 (9) :7-12
林崇德, 胡卫平.2010.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 :29-36
吕良环.2003.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27.
(美) B.S.布卢姆等.1986.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
钱红日.2001.国外阅读理论模式对大学日语教学的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 (FLTA) . (1) :35-38.
(英) 东尼·博赞.2011.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忻.2003.论大学外语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3) :60-62
钟启泉.2001.外语教学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8.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 篇10
一、语文课堂探究式学习的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紧锣密鼓的今天,要把探究式学习真正渗透于语文课堂之中,真正把教学的落脚点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真知,使语文课充满探究味,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仓促探究,流于形式。
没有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囫囵吞枣,没把课文读熟读透,还未真正产生自己的感悟和观点,老师就导出自己的答案,以致学生的探究浅尝辄止,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就流于形式;有的虽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探究,但未能给以充分的时间展示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成果和产生的情感体验。因而要尽量多给学生自主诵读、体悟、品味、展示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鼓励学生做课本的主人。
2.放任自由,疏于引导。
有的教师认为,探究式学习是针对传统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是对接受性学习的彻底否定,那么,阅读教学的课堂就都交给学生吧!由此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只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忽视了教师点拨、引领的盲目探究的现象。由于缺少教师正确的目标导向、科学的方法指导、及时的质疑解惑、有效的组织教学,学生为读而读,没有了明确目标,抓不住重点,突不破难点,质疑只停留在表面,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课后脑袋一片空白。其实,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但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教授探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扶”着学生走一程。在语文课标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问题直浅,没有实效。
别里科夫有哪些“有形的套子”?这些“套子”对别里科夫有什么作用?别里科夫有哪些“无形的套子”?比如这些问题,教师郑重其事地告诉学生要探究探究。其实,这些问题只是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的理解,学生只要稍微认真读一读课文,就能解决了。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这样浅显的问题,显然没有探究的价值和必要。教师要在设问艺术上下功夫,力避直浅、琐碎,应把握课文的关键,使问题富有启发性和思维力度。比如《祝福》,祥林嫂非死不可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教头杀人是法制观念淡薄吗? 这一类问题紧扣文本,切入口不大,又具有开放性。通过探究,让学生在一个不太陌生的情境之中从自己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发掘文本的意蕴,既有自己的解读,又不苛求前人。设问要注重实效,因此,这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教学过程行进中的情况灵活安排。
4.忽视整体,两极分化。
学生在如今的阅读教学课上,思维比以前活跃,发言比以前踊跃。教师讲得精讲得少,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展示舞台。但是课堂主角仍然只是为数不多的活跃者,沉默的还是大多数人。教学时,我们往往会发现,一节课发言的人次可能不少,但发言学生的面并不广。于是,课堂上的积极分子由于有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自然加倍地去学习语文,思考问题,从而让自己表现得更好,赢得师生更多赞许的目光;相反,那些沉默内向者,那些语文水平一般的同学,更觉得这一切与己无关。他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只是一个个旁观者,不准备、不发言、不思考、不讨论。如此这般,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长此下去,就潜伏着一种可怕的危险:班上学生语文水平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这显然与课程改革的初衷是相悖的。
二、语文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应用
1.课前预习,提出探究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本次新课改的一个着力点就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预习,学生就难以提出较高质量的探究问题。在授新课之前,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认知程度,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从而结合课堂教学目标,确定选题。
如上《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我在课前下发了调查表:
问题一:你喜欢这篇课文吗?A.喜欢B.不喜欢
问题二: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
问题三:请你仔细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提出至少一个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全班大多数同学不喜欢本文,原因多是认为离现实生活太远,不真实。许多同学提问:别里科夫只是一个中学教师,凭什么能辖制全城?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吗?作品是否太过夸张?在选题时,笔者就此设计了三个探究题:
探究题一:是谁给了别里科夫辖制全城的权利?(结合背景,探究主旨。)
探究题二:如果别里科夫跟华连卡结婚了,他的生活会怎样?婚姻能否改变他的性格?(拓展延伸,进一步思考。)
探究题三:别里科夫离我们有多远?(联系现实,打破生活中的“套子”。)
本节课以这三个探究题为抓手,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再如,在教《鸿门宴》一文时,上课之前我布置学生思考: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当皇帝哪个更适合?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课文、上网、到图书馆等途径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来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包括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以及有关历史人物的相关诗文。他们提出,项羽只能当一方霸王,难以成为开创伟业的帝王,其悲剧是性格的悲剧,知人善任是成功的关键等观点。
2.课堂讨论,提升探究质量。
探究式学习的好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每一个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智力因素及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他们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和看法肯定会有异同。学生对所提的问题展开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机会把自己的见解告诉别人,得到别人的指导和认可,感受阅读和讨论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达到与别人合作交流的目的。比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结合电视剧《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有学生认为,与原著相比,电视剧进行了不少改编,比如小说原著中陆虞侯等人在店中密谋陷害林冲这一情节,电视剧作了较大改编,为什么要作这一改编呢?这一改编与原著相比有了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样进行改编?这些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思考,没有标准答案,不求整齐划一,关键要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思维等。课堂上,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辩论会等多种方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看法,从而使每个人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升了探究质量,深化了课堂教学。
课堂上以探究方式进行学习所发现的问题有时令人眼前一亮。我讲郑愁予的《错误》,一起探讨诗歌主旨的时候,某生认为,“诗人的到来是个美丽的‘错误’。”多么个性化解读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不是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吗?我立即追问:这里的“我”是诗人吗?大家同意这个看法吗?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理解与思考作出自己的回答,不管回答是“是”还是“否”,都能体现学生思维的发散过程。
3.拓展延伸,注重课内外结合。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不要将视野局限于薄薄的几本课本上。所以提倡学生要立足课内看课外。在教《寡人之于国也》时,疏通文意之后,我先让学生思考:梁惠王为什么对“民不加多”深感忧虑?学生们积极探讨,经过激烈的讨论,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战国时代,诸侯国战争造成人口急剧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吸引、争夺和控制人口,努力发展生产。在此背景下,梁惠王自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心急如焚了。为了引起学生对国家人口政策的关注和了解,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要求学生课后思考: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施行已有30多个年头,为什么现在各省陆续放开单独二胎政策?联系孟子劝梁惠王为增加人口而采取的措施,谈谈自己对这一转变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积极性延续到课堂外,从而逐步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可以深化语文阅读教学,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探究式学习已然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水,它给语文学习带来了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生机,聪明的教师想必是不会拒绝的。
摘要:高中语文传统的阅读教学高耗低效,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但目前这一方法存在的误区颇多,如何走出误区,需厘清其定义,摸索其方法,真正做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入高效。
阅读教学中构建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篇11
一、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出发,探索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的策略
要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首先要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师由“权威”向“非权威”、由“指导者”向“促进者”、由“导师”向“学友”、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由“挑战者”向“应战者”的角色转变。这种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现代教学论认为,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创造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且有积极的重要意义。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确定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质疑和辩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放开学生手脚,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和新奇。比如,教学《邓稼先》一文时,请学生说说:你是否赞成作者的“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的观点?通过探究课文,使学生对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各自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问题的设计,为学生感知课文创设了宽松的环境,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探求新知的兴趣。
总之,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以此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营造适合探究性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主动参与,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出发,探索探究性学习中的策略
课堂是倡导和推进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突破口和主阵地。只有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才能引起其他情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只有课堂上强化了探究的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才能为学生的课外探究提供示范、基础和条件。为此,我们采用定点探究、随意探究、定向探究、情境探究、体验探究、激趣探究、迁移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定点探究:是指教师设定探究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就某个限制性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自主设疑、自行思索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这是便于实践,且行之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这种限制性阅读材料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也可以是某个阅读片段,因此文章的标题、中心句、重点语段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如教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教师即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进而生疑:为什么紫藤萝和瀑布两种不同景观可以直接联系起来,且中间没有任何标点?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最后学生通过阅读探究解疑:运用比喻手法,意在说明紫藤萝的生机勃勃,气势非凡。由于探究的问题比较关键,解决这些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虽为“定点”,实为总揽全篇,这种探究方式很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随意探究:是指教师事先没有设定切入点,没有选定范围,而是学生自由设疑,“遍地开花”,教师继之将其进行筛选、归类、整理,最后根据课文的需要逐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思维空间广阔、自由度大,问题是学生课前要做好充分预习,若不深思熟虑,则很难提出实质性的问题,一旦进行了筛选、归类,把握了问题的联系点,那么探寻问题的答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生命、生命》一文,学生在课前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生命”作标题?为什么开头要举三个例子?能不能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要举小飞蛾的例子?“从那一刻起”指什么时候?作者所揭示的人生感悟是什么?教师通过课堂即兴备课(也称第二次备课)来筛选、整理这些问题,因为问题源于学生,所以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高涨。这种探究方式虽为“随意”,实际上仍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有一定的序列和操作要求。
3、定向探究:是指教师设定探究的方向,如人物、主旨、情节、写法等,然后引导学生就某一方面内容进行思考探究,以达到对问题的全面的、实质性理解。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学《羚羊木雕》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我”这个人物形象。又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还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启示,如提出相关的问题评论父亲:父亲怎样教我脱险?还可采取怎样的方法?为什么不这样做?相比之下,父亲的办法有何好处?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定向探究要注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多角度的思考以期达到对问题的全方位的理解。
4、情境探究:是指师生依据有关情境,创设另一种相关情境,以期达到激活学生思维,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科学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大胆的假设;课堂情境的创设也往往使处于“启而不发”困境的学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教学《羚羊木雕》时,师生共同创设如下情境:(1)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眼里的父母是怎样的?(2)面对这样的父母,你会产生哪些想法?会有何感受?(3)其实,文中的“我”是有机会缓解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可“我却错过了,假如换成你,你能利用哪些机会,怎样以你的“三寸不烂之舌”,扭转乾坤呢?通过一个个情境的创设及体验,学生对内容的探究就逐步深入。情境探究的关键是要求师生独具慧眼,不失时机地抓住情境滋生的附着点,大胆假设,乐于体验,勇于表达,探究的目的自然就能实现。
5、体验探究:是指针对某些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或他人的生活体验,感悟其中的深刻哲理,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样体验探究就越来越凸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紫藤萝瀑布》、《理想》、《行道树》等文章时,教师如果不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探究深刻的句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则学生很难感悟到诸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等含蓄隽永的语句的哲理,因此情境探究是其他几种探究方式的必要补充。
6、激趣探究:是指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进而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教学《山中访友》一文时,我这样导入:大家都有自己的朋友,谁能说说你的好朋友都是些怎样的朋友?现在请你猜一猜作者李汉荣要访的又是怎样的朋友?这样的导入,不但切中课文的要害,又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学生探究的浓厚氛围立刻形成。
7、迁移探究:如教学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一文,将其和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作比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探究,借以提高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有比较才会有发现”,通过比较探究,一方面在探究中运用课内培养的探究方式,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将探究性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宽学生视野,放眼生活实践。这也是探究性学习最终目的和归宿。当然课外探究也可以课内阅读为对象,重点探究课内合作探究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将它列为专题,限定探究时间,甚至还要写出探究专题报告。
当然一篇文章的阅读,绝不是凭以上某种探究方式就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教师应引发学生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章的切入点,让这些问题成为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脚手架”,通过“脚手架”的搭设,降低坡度,最终解决问题。这种寻找支点、搭设“脚手架”的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原则,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既然不能凭某种探究方式就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构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该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模式以建构主义和发现学习为理论基础,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设计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核心,对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作了明确规定:以营造民主氛围为外驱力,以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为内驱力。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基础,以有价值问题为切入点,以合作探究为依托,以意义建构为目标,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为最终目的。
三、以“评价方式的设计”为依据,转变评价观念,探索探究性学习评价的策略
要转变评价观念,应正确认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首先,探究性学习注重过程,重在学习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即是否对所学知识有选择、判断、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其次,探究性学习注重参与,它是自主和合作的结合,因此参与既指参与实现个人的探究目标,也指参与合作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再次,探究性学习注重体验,学生在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体系。
在此认识基础上,教师应转变单一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传统评价观念,确立以探究能力、探究精神的培养为核心的评价理念,包括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探究性学习切入口的问题意识的强弱情况;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形成和发展、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能力的高低情况;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的丰富情况;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和协作精神的优劣情况。这样,我们将会欣喜的发现探究性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 篇12
一、明确阅读的积累可以成为优秀写作的基础
在阅读环节, 学生不断吸收优秀前辈的思想和文章构造方法, 逐步积累素材库, 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为自身优秀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写作环节, 学生可以有效将平时所看所听所想表述出来, 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展现阅读的功效。由此可见, 阅读和写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课之中, 可以有机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从而帮助学生找到两者之间的桥梁, 系统地进行学习, 最大化地提升学习效率。
1.逐步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素材。纵观当今名家, 没有一位不是经过大量的阅读沉淀, 就能够挥笔成章的。由此可见, 阅读对于写作而言是重中之重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 更加需要重视阅读量的积累, 保证素材库每日都有所提升。日积月累, 通过大量的优秀内容的阅读, 自身的语文素养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 学生反复的阅读优秀文章的同时, 会逐步意识到作者如此谋篇布局的意图所在, 了解到在何种场景使用何种语言最能表述相关氛围。学生对于自身喜爱的文章或者相应的段落, 会不由自主地多阅读几次, 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 当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场景的文章或者素材, 就能很顺利地找寻脑海中相应的记忆, 从而保证写作的顺畅。
2. 逐步通过阅读锻炼语文特有的语感。一门语言的学习优秀程度和学生对这门语言的语感能力呈现正比关系。因此, 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 切不可忽视了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 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写作, 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得到飞速地提升。
例如, 笔者在讲述《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文章的时候, 首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 紧接着询问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印象。接着, 笔者让学生找寻文章中的拟人词句。学生找到了“杨梅树贪婪吮吸春天的甘露”这一语句。笔者和同学们进行分享, 之所以使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是因为可以更加让读者感受到亲切, 同时更能表达杨梅树对甘露的依赖喜爱程度。有的同学认为表现的是杨梅树的不满足, 有人认为表现了杨梅树的生机盎然, 笔者对学生不同角度的理解十分欣慰, 对角度的理解加深笔者的引导, 学生对于相关词汇能够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和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具体讲写作和阅读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的方法
通常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通过举例子的形式进行讲述的。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课本中的例子, 深度挖掘并和学生进行分享, 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不同的课本, 教师需要使用不同的技巧, 保证学生能够积累素材, 锻炼写作能力。
1.引导学生模仿文章, 逐步建立自身特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由于其语文基础薄弱的客观性, 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引导学生分段进行写作, 从而最终将段落整合, 形成最终的文章。
例如, 笔者在讲述《桂林山水》这一篇文章的同时, 逐步将文章之中描写景色的句子以及相应的手法阐述完整, 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之中。引导学生在进行风景描写的时候, 可以使用拟人化的语句进行描写, 丰富文章的景感色彩, 同时也可以使用排比的语句, 增加风景的气势。在学生表示理解之后, 我要求学生使用《桂林山水》的写作手法, 对自家周围的情色进行相应的描写。有一位学生写道:夜色终究将天空拉下帷幕, 灯火辉煌究竟哪盏是为我而亮。独自走在霓虹灯下, 任凭那身影拉长。由此可见, 学以致用, 多阅读多思考, 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得到直线增长。
2. 引导学生使用天马行空的思维对写作进行映衬。语文写作不仅仅是写实, 更要学会虚实结合, 这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进阶培养, 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 细心呵护学生的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任务逐步增加, 作为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明确小学语文的核心所在, 并寻找一定的教学措施, 有效增加教学密度, 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和写作本相辅相成, 教师要重视两者, 将之有机整合, 帮助学生最大化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摘要:阅读和写作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 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将两者结合进行课堂教学, 既可以有效增加课堂密度, 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得到保证。笔者依据自身的经验, 结合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阐述自身的观点。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阅读,整合
参考文献
[1]贾艳霞.关于写作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尝试[J].宁夏教育科研.2008. (01)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推荐阅读:
语文的探究性阅读教学07-27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06-09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探究08-24
诱思探究下的阅读教学10-0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08-29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09-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09-12
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10-27
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探究 教案教学设计08-08
语文教学论文:开展探究性阅读的基本方法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