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2024-10-22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共12篇)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篇1

中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区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有利于破解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改善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1两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区

1.1传统产业集聚区

传统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基础是低成本。在传统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集聚并生产相似的产品,例如服装鞋帽的生产、食品生产、电子元器件装配、手工艺品等。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害怕竞争对手盗窃自己的商业机密。虽然企业家在临近区域内一起生活和工作,但很少共享信息、交流心得。这些企业信任度低,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传统产业集聚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过度依赖低成本。

传统产业集聚区用地价格低廉,劳动力工资偏低。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比较低的要素成本上。产业集聚大多发生在劳动力密集、资源丰富、政府招商引资力度比较大的区域,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宏观政策的影响,要素成本必将上升。例如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的提高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结束,传统产业集聚区的竞争优势不再[1]。

第二,以政府为主导,缺乏市场效应。

传统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得益于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但是政府只注重规模扩张,不注重集聚区内涵建设。部分产业集聚区建设目的只是为了政绩工程,通过大规模圈地谋取私人利益;部分资源丰富、基础尚好、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地方对集聚区发展也缺乏长远考虑;有些地方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看作是组建新机构、索要编制的一个途径,官员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2]。

第三,资源环境约束性强。

传统产业集聚区内产业基本都是资源密集或劳动密集型,但是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性日渐增强。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远远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例如有的产业集聚区高污染性企业的存在已经影响到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成为某种恶性疾病的高发区;部分产业集聚区大量矿藏的开采导致地面下沉;还有部分产业集聚区内由于企业的污染而导致农作物种植产量下降甚至危及居民身体健康。

第四,缺乏良好的产业发展软硬环境。

传统产业集聚区是围绕某一产业由政府引导而形成的链条式集中,但并没有形成企业之间实质性密切的经济联系[3]。产业集聚区内部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很多集聚区只注重发展主导产业本身。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生产性服务业例如金融、研发、广告、法律、营销等产业严重滞后。还有很多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比较滞后,部分企业还存在用电用水困难。

第五,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人才队伍。

传统产业聚集区内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许多企业负责人小农意识浓厚,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依靠自己的魄力和勇气进行创业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经营者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企业经营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领导视野不够开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难以把握。此外,企业普遍缺乏技能熟练、管理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并精通外语及国际眼光敏锐的高素质人才。

1.2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具有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服务体系,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能力。创新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创新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改变企业组织方式,改变产业布局,形成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4个方面。

第一,政府进行制度创新。

政府通过创新制度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并给予辖区的创新型企业完善的服务体系。创新机制的形成激励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并把更多专利转化为成果。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研发型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密切合作,产生大量的大学科技园型企业,在本地也会形成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同时企业内部制度也在创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

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了大量的FDI,但是核心技术并没有随之而来。大部分外资企业的研发基地、知识产权仍在国外,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别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内企业通过创新拥有了一批专业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集聚区发展的核心动力,自主创新成为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创新型产业集聚区通过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完善创新管理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要素集聚驱动的转变。

第三,具有较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

企业的研发能力与创新投入成正比,创新投入的增加会使企业具有比较强的内生动力。创新的成果在效率一定的条件下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创新投入。只有增加创新投入和激励机制,才能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会有新的技艺的改进,才能使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不仅仅是依赖于技术的引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中的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创新投入越多,在一定效率条件下的创新产出就越明显。

第四,区域创新环境优良。

地方政府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包括基础设施、自然环境、高素质人才所需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人文环境方面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实现由职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优良的创新环境吸引大量高技术和高素质人才,新的机制又将吸引更多研发资本不断涌入。另外规范的市场秩序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促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发挥网络经济效益[4]。

2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创新人才集聚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核心要素。

美国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IT产业集聚区,集中分布着8000多家IT科技公司,年产值高达3000亿美元。硅谷有世界一流的人才供应,有数千家研发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吸引了世界上近1/4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近千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前来工作[7]。印度班加罗尔地区也是世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典型代表,是印度软件产业集聚区的核心所在地,班加罗尔是印度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集中地,班加罗尔工程学院数量是美国工程学院数量的一半。北京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中国知识和技术最为密集的产业集聚区之一,中关村有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39所,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机构213家。这些有利的人才条件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了支持。

第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美国政府对硅谷的作用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政府通过行政和立法手段为硅谷打造一个平等的市场环境,建立了庞大的技术转让网络,使科研成果尽快进入市场。政府除间接参与风险投资外,更多的是制定政策,出台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给风险投资以优惠政策并对风险投资进行监管。印度政府及班加罗尔所在地政府对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特别支持、对企业科研实行财政资助、成就奖励等扶持措施,使班加罗尔成为世界企业家的进军目标[8]。班加罗尔地方政府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给予计算机软件园区企业的配套支持,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因素。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重点高新区,北京市政府和国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北京市政府成立专门的基金用于企业创新,同时制定了相关创新优惠政策鼓励园区创新能力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进驻园区[9]。英国在苏格兰地区实施了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鼓励科学家走出象牙塔,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第三,投资环境良好。

硅谷有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宽容“背叛”。硅谷大量的中小企业体制灵活,善于捕捉市场变化的信息,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硅谷是市场主导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典范,它的发展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网络。印度政府十分注重对软件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创新。班加罗尔具有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大量高技术人才的聚集是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的主要因素。中关村科技园已经有了良好的投融资体系和园区服务体系,各种中介机构发展迅速,为区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良好的创新传统和强大的研究实力是苏格兰科技区成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动力,苏格兰所有大学都成立了商务发展办公室,有创业意愿的研究人员可以从中获得财务、市场运营以及法律方面的服务。

3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

第一,政府对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通过提供创新资金支持和减免创新税收等政策来影响创新要素集聚,从而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提高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激发集聚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政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一是政府转变职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创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二是政府为企业提供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技术支撑平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技术专利。企业的专利成果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被其他企业盗用或仿制。三是政府提供良好的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区内的教育、污染治理、减少犯罪、净化社会风气等公益事业也要与创新同步,不断提升集聚区域内的生活质量。四是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间接引导和影响创新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创新行为。

第二,中介组织对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的辅助。

中介机构是创新主体的辅助者,在促进产业集聚区内创新要素集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介机构为集聚区内企业创新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中介机构可以为新进入集聚区的企业提供流程指导,包括为科研机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咨询服务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预测、评价等服务,加快企业信息资源的传递。中介机构可以优化公共机构、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还能增加企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非正式交流具有宽松的环境、交流频率高、表达方式多样、网络化传播等特点,不仅能方便信息传播,还能促进知识创新[5]。

第三,市场需求引导集聚区不断进行创新。

集聚区内企业存在明显的技术关联性,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会通过技术链传导到上下游产业,进而引发关联产业的共同技术创新。创新要素通过市场的自由配置,可以实现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效应。创新是创新型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本能反应,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人们的需求差异产生。市场需求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并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很多创新本身就是在正确了解顾客的需求的基础上直接产生的。产业集聚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和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而不断创新。企业在竞争中发展,产业在竞争中集聚。竞争推动创新,创新引导合作。在当代条件下,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得以实现[6]。

第四,创新吸引人才的集聚。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产业集聚区内,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得该区域的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大批人力资本迅速在产业集聚区域积累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如美国硅谷已经成为世界高素质人才的栖息地,北京的中关村也聚集了来自全国的创新人才。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内,科研机构、大学和创新型企业较多,便于科研人员和大学教授参与创新型产业。创新型产业还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有组织地引进知识资本,知识的集聚又推动知识的创新,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创新—产业集聚对各类技术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进入集聚区后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来有效增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

4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动力

4.1引进领军型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区的创新突破

产业集聚区在建立之初基本上都处于粗放经营状态[10],但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到创新型经济增长需要突破,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也需要突破,领军型创新人才是这些突破的中坚力量。领军型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密不可分,创新团队需要有领军型创新人才挂帅,同时领军型创新人才还必须要有创新团队作平台支撑。吸引创新型领军人才要通过建立创新领军人才制度,依托在产业集聚区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龙头创新型企业,吸引海内外领军型创新人才到集聚区工作。创新型团队要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措施,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带动集聚区重点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11]。

4.2营造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氛围

一是要优化产学研合作的环境。企业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评价及项目管理都要与高校、科研院所享受相同的标准,同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在技术创新的合作和开发过程中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二是政府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建立集成式创新平台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还要为建不起研发机构的中小企业建立技术服务和研发支撑的公共科研机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开放科研仪器设施,优化技术资源配置。三是要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科研项目的立项要以市场为导向,将市场需求和自身创新能力结合。建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机制,互通信息,推动产学研三方交流活动的制度化。四是要让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全过程。要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成为利益获得的主体[12]。

4.3扶持和引导产业升级的创新行为

各级政府为了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用财政补贴方式进行创新激励。一是给予高新技术企业一定比例的所得税优惠税率,或者直接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科研补贴,对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训给予补贴等;二是根据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成果进行补贴,如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或专利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抵扣所得税;三是政府对企业成功申报驰名商标进行奖励,大力支持孵化器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形式对企业进行补贴等。

4.4培育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风险是企业超额利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本身也是风险的一部分,应该鼓励风险投资去投资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但是很多风险投资都是去投资风险低的成熟性行业,2010年我国50%左右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企业的规模扩张,20%的风险投资机构把投资用于成熟性企业。这些现象反映了企业创新意识淡薄,热衷于短期利润增加,并没有考虑企业知识技术的自主创新。在中国楼市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从实体经济转而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价证券等,缺少企业家精神。

4.5把自主创新作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主要考核指标

中央对地方的考核标准更多的是政绩,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而没有把自主创新作为主要考核指标[13]。地方建立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快地增加GDP,但是创新型企业的经济增长不会在短期内见效。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国家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科研经费,投入到大学和科研院所,这些科研经费更多的是用于发表论文,文章出来后便束之高阁而没有转化为技术成果。很多规模以上企业迫于竞争的需要进行研发和自主创新,但是对于占国民经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基本没有研发能力,这些现象和政府政策导向是有很大关系的。

4.6建立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后勤保障体系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要建立吸引民间投资的新型投融资机制,落实有关国家支持创新型产业发展的担保、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要建立良好的物流体系,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信息从产地畅达到消费地。要建立产业配套合作体系,促进集聚区内信息咨询、法律、会计、审计、银行等中介行业的发展[14]。这些中介服务机构能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和规避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还要提供良好人文环境、方便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高品位的人居环境是吸引企业入驻、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保障,在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7积极推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国际化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科技资源,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国外高水平学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引进高科技产业,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入驻集聚区,园区政府要为各类中外科技合作项目搭建平台。培育实力强劲的服务外包型骨干企业,在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外包基地。同时支持创新型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提高企业创新起点,拓展市场空间。

4.8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障自主创新成果

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密不可分。企业进行大量的初始研发投入,形成新发明并申请专利,专利权应该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如果专利不能很好的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些专利所有人、投资者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大量的研发投入也将无法收回,也无法通过专利成果获得回报。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可使企业更有积极性开展自主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鼓励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品牌的创造;二是在逐渐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内不断增强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主动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三是建立社会化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四是培育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氛围,让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篇2

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引导约“1亿人”就近城镇化。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近年来,河南、江西、安徽、河北、陕西等中西部省份把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引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提高了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的能力,促进了农村转移人口就近从业。中西部地区如何依托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系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关系到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健康发展。

中西部地区依托现有的产业集聚区,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吸纳效应,引导转移人口就近就业。过去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注重经济功能,强调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忽视了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后,需要从产业可持续、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迁移人口就业能力三个方面,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区对于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作用。

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力,实现稳定就业。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前来集聚进而形成本地特色产业集群;另一种是在本地产业基础上延链条、壮龙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基于以上两种模式,中西部地区要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促进要素聚集,推动同类相关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转移人口稳定就业奠定基础。健全产业集聚区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近就业。中西部地区要依托产业集聚区,在中小城市着力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就业供给。在此基础上,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统一高效的用工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县、乡、村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产业集聚区的用工需求和附近农业转移劳动力供给的有效衔接,吸引农业转移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提高就业能力。针对产业集聚区的用工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转移人口的就近就业能力,保障稳定就业。二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扩散效应,推动产城融合。中西部地区要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必须考虑转移劳动力及其家属的安居问题。迁移人口全家都迁居到城镇,从就业到安居,是城镇化的重要一环。目前,大部分迁移人口居住在工厂宿舍和出租屋等临时住所,这就要求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集中居住区,从科学规划、建立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机制、完善配套服务三个方面,促进产城融合。

强化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的衔接。中西部地区可适度在中小城市边缘布局产业集聚区,与城镇规划相衔接,要强化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区的城市功能,围绕产业集聚区做好居住区规划;综合考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和资源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建设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功能区。

推动集聚区安居工程建设。绝大多数迁移人口都不具备在城镇稳定居住的条件,需要通过建设安居工程和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可探索在产业集聚区周边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集中居住区。同时,探索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为进城农民工将农村资产转化为城市资产提供平台,为农村转移人口购房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安居在产业集聚区周围。

完善居住区配套设施与生活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完善集聚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实现集聚区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和城区设施紧密衔接,推动城区公交、邮政等向集聚区覆盖;加快完善与产业集

聚区配套的幼儿园、学校、医院、商业等生活设施,解决转移人口的就地就医就学等问题,促进转移人口的家庭化迁移。

三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引擎效应,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产业集聚区促进人口城镇化的社会功能依然较弱。新型城镇化要在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基础上,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区户籍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农村户籍附着的权益、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迁移人口的城市认同三个方面,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

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集聚区要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就需要把产业集聚区的就业人口由“工作人”转变为“生活人”,满足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内就业人口全覆盖。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集聚区内居民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保障方面的均等化。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篇3

关键词:国内外;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

一、国内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一)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

硅谷是世界上创立的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也是目前最具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高科技园区。

1.政府对硅谷发展的支持。一是税费政策。美国政府有关法律规定,10万美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合同要优先考虑中小型企业,并在价格方面给予优惠。不但有联邦政府支持硅谷的发展,而且各州地方政府也通过许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例如为其担保贷款、采购优惠等等;二是人才政策。政府投入大量研发经费来支持硅谷的大学、实验室和私人企业的研发,这在资金方面促进了硅谷关键技术的发展,为硅谷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持。例如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赞助斯坦福大学的项目研究,有资料显示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的年收入16亿美元中,有40%都是来源于接受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

2.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促进了硅谷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硅谷的中介服务不仅包括技术转让机构、人力资源机构,而且还包括会计机构、税务机构、咨询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猎头公司以及保安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服务机构。其中硅谷的技术转让机构主要是由评估、技术咨询、交易机构和大学的技术转让办公室组成,主要职责是把大学的研究成果介绍转移给合适的公司,然后把产业界和社会的需求信息反馈到大学,推动企业与学校研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

20世纪80年代,美国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首先在印度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设立了软件开发公司,开展离岸开发业务。2008年印度软件产业年产值总计521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36.6%,班加罗尔的产业规模占印度整个产业的36%。

1.政府的政策支持促进了园区的发展。一是税费政策。班加罗尔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印度政府为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从各个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投资、进出口、人才、政府采购等。另外政府为了向世界宣传班加罗尔和吸引外资也做了许多工作,例如降低外资软件企业进入印度的标准,允许外方控股75%以上,这也使得许多大企业进军班加罗尔。除此之外,印度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园区的软件公司到国内外证券市场去融资,同意信息技术企业注册后在1年之内就可公开上市融资。另外在当地拥有班加罗尔证券交易所,为科技园区企业在班加罗尔上市融资提供了便利;二是人才政策。在软件开发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占了70%,优质而低廉的人力资源是班加罗尔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在许多中学和大专院校根据不同的情况,开设了不同级别的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并依靠私营机构和企业对软件人才实行整体技术培训。

2.中介组织为园区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度中介组织为班加罗尔软件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等。印度的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是印度IT及其相关服务行业的高级组织,主要为他的成员公司提供扩资服务,协助它们进行商业决策。及时为其提供有关政府政策的变更、海外专家研讨会和展览会、国内外市场机会等方面的信息。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是在印度信息技术部的支持下建立的自主性非营利机构,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平台,把园区公司和国外公司、政府和企业联系起来。此外,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还收集、分析和研究软件市场的信息,然后把这些市场信息提供给政府和企业,为企业去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帮助。

(三)日本筑波科学城

日本筑波科学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有非常完善的铁路和公路网络。

1.政府的政策支持。筑波科学城采取的模式是政府直接管理,政府为其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园区培训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创新研究,为吸引公司到园区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政府参与科学城的生产,与私人资本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政府为筑波科学城提供的大量支持,推动了科学城的快速发展。

2.中介组织。筑波科技园区设立伊始就产生了10个非官方的信息交流协会,如应用地学研究协会、环境研究协会、构造工学研究协会、地球科学研究协会等。目前这种起中介机构作用的信息研究协会已达到100个以上,为筑波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活动起了重要的促进工作。

(四)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台湾当局选择了建立产业集聚区的方式来促进产业升级,开始建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1.政府政策支持在园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税费政策。台湾当局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来吸引厂商进驻园区投资高科技产业,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文件和法规,出台一系列刺激和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金融奖励政策、土地厂房优惠等,在优惠政策方面甚至与保税区一样;二是人才政策。在新竹园区,同意科技人员以高于一般比例的专利技术或专利权作为股份投资,同时关注培养本地科技人员,定期在园区邀请专家讲座,不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促进当地学术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与厂商的沟通,支持科技人员在职进修。

2.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新竹园区坚持“厂商服务,区内完成”的原则,在园区内设立一系列服务机构,所有手续都不用出园区即可完成。还有大量中介服务机构,例如同业公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師事务所、管理顾问公司、银行金融机构等,他们不仅在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各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支持,还沟通协调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员工的公共福利起着积极作用,为投资者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发展氛围。

二、国内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通过对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日本筑波科技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等的研究,国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创建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体系

在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首先,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集聚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投入资金、划拨土地、建立基础设施、给予税收优惠等,降低集群交易成本,通过稳定的经济、政策环境赋予集群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要发挥政府采购的市场拉动作用和技术促进作用,通过政府采购以此为高科技产业化开辟初期市场,这对于促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搭建全方位中介服务平台

中介组织作为产业集群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产业集群与政府之间的专业性机构,他的主要任务是为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而从事协调、沟通、咨询、公正等服务活动,其本身不从事实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集聚区的快速顺利发展应搭建全方位中介服务平台。

1.搭建多层次融资的平台。一是建立建设性投融资公司。园区应将集聚区投融资的机制进行创新,建立公司制的投融资平台。相关政府财政部门应补助资金,重点扶持,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高投融资平台资本的实力。政府应整合产业集聚区可用来抵押的各种资产,如土地、标准化厂房、道路等,注入投融资公司。同时应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扩大资本规模,提高融资能力;三是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政府应多途径筹措资金,确保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发挥积极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知识创新源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两者的高度结合,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保持创新活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等高科技園区一般都布局在高校密集区,各园区非常注重区域经济与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互动发展。这样不但提高了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保持了这些创业者与学校的联系,这种创业过程对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讲,也是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有利于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3.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区域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促使集聚区企业联合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建立健全集聚区中介服务机构,如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法律服务等等,满足区内各种不同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浩然.走进世界五大科技园[J].新经济导报,2012(5).

2.靳晓婷.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构成要素及形成机理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4).

3.依托大学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奇迹—美国硅谷[J].杭州科技,2011(5).

4.科学规划发展的杰作——台湾新竹科技园[J].杭州科技,2011(5).

5.刘小乔.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9).

*本文属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2400440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篇4

供给侧改革目标的提出就是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而提出来的。用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同于过去原有技术、原有产品依靠投资拉动、出口带动和消费带动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思路,即过去经常提到的投资、出口、消费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做法。

用创新驱动改善供给来创造新的市场需以求确保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是我国企业必然要承担的重要任务。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并有效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全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应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1 有关产业集聚区的理论综述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的概念。他提出产业聚集的作用一是可以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可以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形成一个有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以满足劳动力的充分供应;三是产业聚集可以产生溢出效应[1]并使聚集区的企业从中获益。

迈克尔·波特在研究一个国家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提出一个国家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具有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而且这些产业能够在一定的区域中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在这些产业集群中也必须有一批创新型产业和辅助产业群的强大支撑,只有这样所存在的产业集聚区才能取得竞争优势,才能成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2]形成的催化剂。因此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必须要促进创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 现阶段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新型事物。所谓的产业集聚区是指由政府统一规划,集中一批企业形成资源相对集约,利用并能整体提高效益的区域。从产业集聚区已形成的类型上看,产业集聚区的形式主要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加工贸易园区和高效农业园区等多种形式。不论何种形式其基本上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企业(项目)要集中布局;二是产业要集群发展;三是资源要集约利用;四是产业配套功能要集合构造。

2.1 产业集聚区内传统产业集聚过多

如有的地方的产业集聚区内集中的是服装鞋帽、食品、电子元器件装配、手工艺品等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或是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2.2 产业集聚区内能具有主动创新能力的企业较少

从一些已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来看,进入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引进技术型企业,这类引进技术型企业虽然能改善许多地区技术基础落后当地缺乏技术积累的情况,但由于这类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其技术并不具有基础的核心技术,许多企业在长期的引进中也没有实现其二次创新的目标;二是引进项目贴牌生产型企业[3]这类企业主要是当地政府为解决土地资源利用和改善税源结构或优化闲置仓库,厂房、场院等资源问题而引进的外资项目。上述产业集聚区中的大多数企业都缺乏从事自主创新的能力。正是由于这类企业没有自已的核心技术与品牌,因此它们只能长期通过不断地降低产品加工费用等方式来维持经营,一旦面临市场需求变化外部订单减少,企业就开始处于冰冻僵硬状态。

2.3 产业集聚区服务功能设施不配套

有的地区产业集聚区在规划建设初期,没有注意生活配套设施的布局安排,造成一些产业集聚区生活配套设施不健全。一些基础性的文体和商业配套及公共服务保障不足,特别是一些文体活动中心、如健身房、商场、医院和菜市场不能就近服务,加之一些劳务、法律、广告、设计、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服务也跟不上。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招人和留人的困难,也变相影响了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招商引资的发展。

2.4 政府对产业集聚区的管控能力不能精准到位

产业集聚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然而在现实中,一些产业集聚区的政府管理部门对产业集聚区的管控不精准、不到位[4]。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进入产业集聚区的项目不管是什么只要能暂时注入资金就一概接收,而不是考虑这类项目的技术先进性、长远性及经济的合理性;二是不能从整体产业布局方面对该产业集聚区在对整个地区经济的比重上优化布局。没能突出各集聚区既要突出自身特色、突出产业升级,又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产业链接和配套功能;三是一些地方缺乏建立由发改委、商务局、工信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等部门参加的产业集聚区招商入驻项目协调监管小组;四是一些地方没能发挥企业协会作用,去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3 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

3.1 以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集聚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从目前一些地区现有的产业集聚区内部结构上看,传统产业、成熟产业占有较大多数,新兴产业能重新创造市场新需求的产业较少或基本没有。如何优化产业集聚区项目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用供给侧改革对现有产业集聚区内的项目资源进行结构性调整,促进原有产业结构优化,这是今后要做的一项主要工作。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创造条件,改善供给并放松对供给的不合理约束和抑制。因此要能够增强新的供给就必须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重点要发展能够创造新的需求的产业,目前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一是知识产权领域;二是信息产业;三是文化产业;四是金融领域;五是各类服务业等五大产业领域。这五大产业要调整到位就必须依靠供给侧改革来优化产业集聚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并以此来达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目标。

3.2 重点抓好产业集聚区内的创新资源集聚

要改变过去招商引资中出现的“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的局面,在以后的产业集聚区的招商引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创新资源集聚这一主题。集聚过程中首先要面向国际、国内引进和发展一批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企业或一些行业中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如对我国最大的农机企业之一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就应鼓励和支持其全力发展农业装备智能化产品,以此促进中国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其次要注意引进一些与上述产业或企业相关联或配套地有实力的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的重点实验室施行科技支撑;第三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产业优化资金支持、鼓励上市融资等方式予以重点扶持。

3.3 要建立对产业集聚区创新型资源集聚的考核指标体系

各产业集聚区创新型资源集聚的效果是否能确保到位有效,可以从引进企业所拥有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数量、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与增加值的比例、企业新产品占企业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企业已拥有商标、专利、专业技术的数量及当地政府对产业集聚区的财政科技支出与当年财政支出比例、产业集聚区内各类研发机构数量、产业集聚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加速器企业数量、创投机构当年对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企业当年完成的技术合同交易额、产业集聚区创新的国际化、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情况等方面建立产业集聚区创新资源集聚效果考核指标体系。

3.4 建立退出机制实行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能进能退

企业有进有退在市场经济大浪潮中实现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近些年许多地方为了产业集聚区能顺利招商引资,出台了各种优惠条件和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地生根对当地的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已建成的产业集聚区也对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然而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一些产业集聚区并没有创造出好的业绩,对地方经济发展也没有起到支柱作用。尽管集聚区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处于关、停、并、转的边缘,但由于政策还在各项补贴还有,造成现有产业集聚区内的这类企业不愿意或不能够退出已进入的区域范围。这不仅浪费了一些地方的有限资源而且还降低了产业集聚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因此要使产业集聚区能进一步大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产业集聚区企业能进能退机制,从而优化产业集聚区企业结构。

3.5 完善产业集聚区各项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产业集聚区能否做大、做强、做精、做专各项配套设施的补充与完善,各类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又一关键因素。要完善产业集聚区各项配套设施,首先是要对原有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的不合理、不到位的规划进行优化设计,要对已实施的道路及绿化工程等提高管护标准,要完成好已有项目的道路改线、项目征地、清障、拆迁等工作。同时,加快生活用气、电、水、医院、小学等配套生活设施建设以此提升产业集聚区的综合生活能力;其次要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要引进与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相关联的各类金融、资询、研发机构。

3.6 强化协调组织,实行精准管理、精准支持

产业集聚区能否做到有序健康正常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各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协调组织,一是要加强县(市)区政府对产业集聚区的领导;二是要配齐产业集聚区工作人员;三是要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各地市产业集聚区主管建设的办公室应汇同各有关部门加强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研究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利于各产业集聚区较快发展的财税、土地保障、人事管理、就业引导、创业扶持、异地投资分享等管理政策,鼓励产业集聚区在融资、土地流转、户籍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出经验出成果。

4 结论

供给侧改革要实现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在现阶段应紧紧抓住产业集聚区这一重要推手,通过产业集聚区的结构调整、资源优化、创新驱动,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稳步健康向前发展。

摘要:最近一些年各地投资兴建和改建了为数不少的产业集聚区,这些产业集聚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许多企业入驻落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早有的这些投资是否能再次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是否能用供给侧改革的观点再次审视产业集聚区未来发展之路,本文以供给侧改革的观点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有关理论,现阶段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业集聚区,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明龙.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分析[J].经济学家,2004(3):224.

[2]吴国玺,李长坡,郑敬刚.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2):105-107.

[3]原长弘,李敬姿,方坤.贴牌生产还是自主创新:一个理论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8(6):271.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篇5

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陈文河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近年来,虞城县以破解建设发展资金瓶颈为重点,不断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创新融资服务方式,探索建立融资长效机制,助推了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2010年,县三家担保公司共担保融资7.5亿元,担保余额5亿元,为产业集聚区项目企业担保资金近2.5亿元。今年以来,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近4000万元,企业融资达到8000余万元。目前,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42家,形成了五金电子和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集群,预计2011年可实现产值104亿元,可完成税收2.6亿元。

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虞城县制定多项优惠政策,建成了虞城县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虞城县诚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和虞城县金诺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3家投融资担保公司,并采取注入财政资本金、提供专项补贴资金、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将闲置国有资产、经营性资产等通过清产核资注入、鼓励企业股金投入等办法,不断增大3家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壮大投融资平台实力,增强平台投融资能力。同时,引导投融资担保公司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的联系与合作,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实现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目前,县发投公司注册资金达1亿元、虞城县诚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和虞城县金诺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均达6000余万元,且三家担保公司已进入产业集聚区服务中心办公,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融资服务。

做活做细投融资服务。一是注重做好企业融资能力建设。积极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效益潜力大的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严格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企业的资信度和诚信度,培育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主动创造条件,争取金融部门支持。二是指导企业做好贷款申请工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和多家金融机构制定了联系企业专项制度,专人指导企业制定贷款申报资料,并协助企业做好对上级行的贷款争取。三是定期组织金融机构专业人员,为企业开展融资辅导培训。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掌握金融机构的放贷目标、方向和重点,使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案。五是完善银企合作服务体系。

做优做实投融资长效机制。一是通过不同形式,协调组织企业参加融资推介会、座谈会、洽谈会,初步建立了银、政、企沟通协调长效机制。二是引导和鼓励担保公司积极创造适应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奠定融资基础,用好用活金融政策,提升融资能力,争取金融机构信用评级、银团贷款、融资授信等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长效机制。三是大力探索政府融资主体与证券发行机构、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重点项目的直接融资渠道。四是切实提高融资平台偿债能力,确保融资平台“借得来、用得好、管得住、还得起”。五是加强融资风险管理,鼓励担保公司之间开展分保、联保和再担保业务,分散和降低担保机构风险。六是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对不讲诚信、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企业,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区域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探索研究 篇6

关键词:皖北地区;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69-02

一、皖北地区养老产业的研究背景

(一)皖北地区养老产业研究的必要性。养老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消费市场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包括与老年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相关的商品生产和服务。它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1]。养老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养老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养老产业将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2]。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任务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安徽省是个老年人口大省,且皖北地区人口占比重,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因此养老压力大,对区域养老产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而皖北养老产业在政府支持力度、投资层面,供需结构、专业性人才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因此,进行皖北地区的养老产业问题研究对于解决区域养老问题困局,从而完善皖北地区乃至安徽省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完善养老产业。

(二)养老产业关联要素分析。养老产业是为了帮助老年人实现生命和心灵的健康延续。伴随着老年人收入水平的增长和宏观环境的改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养老产业作为一种产业链极具延伸性的朝陽产业,延伸空间巨大,复合型极强,因此,发展养老产业,既要关注养老产业内部子行业如老年服务业、老年休闲娱乐业的发展,也要结合其关联要素即外部产业重点进行发展,如健康服务业、养生文化产业等。皖北文化底蕴深厚,本文选取皖北以“养生文化”为主的亳州市为重点研究和考查对象,借助文献以及访谈,基于文化学、经济学的视角对皖北地区养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其文化地域特色,打造皖北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二、区域养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政策支持难以落实到位。继201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后,皖北宿州市、淮南市、淮北市、阜阳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结合各市实际,对完善养老服务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但具体到落实的层面上,很多针对养老领域优惠的政策难以落实,而且养老产业的发展牵扯到民政、财政、国土、工商、卫计委等不同部门,协调难度较大。这种现象势必影响到养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二)对养老产业的认识不足、投资有限。一提到养老产业,很多人就会认为是一种公益事业,具有微利性,并且养老产业投资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低,一般对其投资前景不看好。在落后的皖北地区,养老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还未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发展极不成熟。投资商因对其缺乏了解,不愿不敢投资,这严重影响了皖北区域养老产业的发展进程。

(三)缺乏专业性人才。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亳州市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证书和养老护理员证书的不到150人,持证上岗的人员比例非常低。2015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0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442人,注册护士6001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823人[3],主要卫生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均值,而且在全省排名靠后。另外,养老服务人员一般经由临时招聘人员组成,大部分人未经过专业培训,业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偏低,且流动性大,不能为老年人提供正规、高质量的服务。

(四)养老、医疗服务供求差距显著。以养老机构为例,据亳州市民政局统计,2015年年底亳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9.32万人,而全市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仅达到2.5526万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01张,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此外,不少养老机构硬件差,缺少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水平老人的生活需求。

(五)区域、城乡间存在差距,民办养老机构偏少。据亳州市民政局统计显示,截至到2015年底,拥有最多常住人口数且是全国“长寿之乡”的谯城区现有养老机构38家,而蒙城县39家、涡阳县43家、利辛县61家,谯城区现有养老机构数仅达到利辛县养老机构数的62.3%,县区之间不均衡,且城乡养老机构标准差异较大。据了解,敬老院大都分布在农村,而城区主要是高标准的大型养老机构、示范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福利院、光荣院。另外,在亳州市181家养老机构中仅有19家民办,占比10.5%。且民营机构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偏小、特色不明显、从业人员不专业等问题。

(六)老年人群消费观念比较落后。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皖北经济相对落后,长期的艰苦条件使老年人尤其是皖北农村老人习惯于过拮据和简朴的生活,平时的消费仅集中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上,而对于健康保健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较少。同时,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老年人不愿去养老机构。老年人一般都有很重的“恋家”情结,让他们去养老机构养老,大多数老年人的心理上难以接受,因为这有被家庭和儿女“遗弃”的嫌疑,这也造成了皖北部分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三、国内发展养老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一)山西省的养老文化产业园。2016年6月18日,山西省投资集团与迎泽区政府、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太原市校企联合会等单位正式签约,就合作建设孟母养生健康城,共同探索山西省养老产业发展新模式达成共识。孟母文化养生健康城位于孟母文化之乡太谷县,总体规划面积约350亩,建筑总面积39万平米,投资总额约21亿元,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入住老人6000余人。项目以孟母文教精神为底蕴,以公园化环境为载体,东部为孟母文化创意园、安养介护中心、国家康复医院山西分院等,西部为孟母养生健康园区[4]。

(二)新疆老年文化城。新疆老年文化城属于西北地区的首家文化城,坐落于乌鲁木齐市繁华地段西虹路、友好路交叉口广源大厦一楼和二楼,面积为700平方米。新疆老年文化城的建立得到了各方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北京一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揭牌仪式上为老年文化城捐赠了100万元的款物。老年文化城服务功能包括老年大学知识课堂、老年用品购物中心、老年休闲娱乐场所、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中心、老年商务信息平台、老年健身理疗体验场等[5]。

四、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区域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

(一)建立皖北区域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优势。第一,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皖北东靠江苏,西连河南,南接淮河,处在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战略要地,路网密集,主要的通道是欧亚大陆桥,其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体系健全。皖北以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山芋、豆类等杂粮为主,其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棉主产区和能源生产基地,并拥有亳州这个国内首屈一指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劳动力输出多、成本低、对外交流频繁。第二,皖北文化底蕴深厚。皖北代表的文化是淮河文化,是安徽的三大文化圈之一。淮河地理位置优越,文化交流频繁,淮河文化作为区域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吴楚文化,中华文化奠基人老子、庄子、管子、颜回等先哲以及“三曹父子”、“竹林七贤”等文学艺术的巨擘都生活于此。皖北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亳州、淮南;中國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涡阳、蒙城、萧县,其中萧县有“鞭打芦花”这样感人肺腑的孝德故事传诵古今,作为儒家伦理思想核心的“孝道”,已浸透了萧县的山山水水、村村镇镇。

(二)建立皖北区域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实施。第一,进行合理的选址和规划。选址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淮河流域或涡河之畔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文化产业园,这里水源充沛、日照充足、树木郁郁葱葱、气候适宜,对老年人养老大有裨益。相关部门要在政策、财政、土地面积及使用权、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投资,采用多方合作开发的形式。以“孝文化”、“养生文化”精神为底蕴,以优美环境为载体,结合颐养健康生活功能,打造一个集养身、养心、养老、养灵、养病为一体的健康养老文化产业园区。第二,完善一系列适合老年居住的基础设施,结合皖北老年人的居住习性,建设四合院形式的南北通透的低层套间公寓、双人间或单间公寓,在每个房间配基本必备设施,如安装呼叫对讲器、紧急呼叫按钮和室内扶手等。还要进行无障碍环境设计,如防滑过道、轮椅专用道、长坡升降梯等。设超市、银行、老年食堂、老年养生餐馆,建体育馆、游泳池等,设招待所,配备专属园区巴士,以满足入住老人的多层次需求。同时园区还要配有医疗机构、志愿者服务团队等,进一步提升服务层次。

(三)搭建园区养老文化教育平台。提升年老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办老年进修班、老年健康俱乐部、安养公寓群、安养书苑等多种文化设施;在园区内定期举办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运动养生、娱乐交谊、民俗活动、才艺公益活动等;聘请专业教师讲授交流,拓展老年人的文化知识,提升他们的需求层次,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生命品质。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一方面,积极实施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班,打造一支集标准化、个性化服务为一体的高质量服务队伍。

在皖北营造一个集养老、文化为一体,高起点、上规模、有特色的综合养老产业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华林,金坚强.养老大趋势-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68.

〔2〕张郧.新常态下的养老产业发展路径[J].江汉论坛,2015,(06):25-27.

〔3〕亳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3-30].http://tj.bozhou.gov.cn/content/detail/56fb8dcc7f8b9aac79c29e7a.html.

〔4〕裴怡文.山西省斥资21亿打造养老文化产[N].太原晚报,2016-06-20.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篇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在我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各大城市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产业集聚形式,这些新兴产业集群从行业角度看,主要有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休闲娱乐产业等类型的产业集聚,下面分别予以简要说明。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北京为核心,东到上海、南及广州、深圳,中有昆明、重庆以及西至西安等城市的几大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群落。它们基于各自不同的地缘情况、历史渊源、城市定位导致了发展的诸多特点,形成了形色各异的区域创意产业基地。如到2007年,上海市将在已建成的36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规划出70—8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文化产业集聚区也从2006年底认定的10个增至2008年的21个。另外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传媒产业集群现象也日趋明显,如建成于2008年的北京中国国际新闻中心,将打造我国北方的“麦迪逊大街”,成为以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建筑为载体,集新闻传媒、科技传媒、教育传媒、娱乐传媒、通讯网络于一体的大型国际传媒产业社区。与之遥相呼应的是早在2003年上海就开始创建的“广告湾”。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我国自1988年批准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除个别省市外,我国绝大多数的省份都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现象,其中广东、山东和江苏三省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数目占总数的份额就将近30%。再加上许多地方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我国高新区的数目在世界上也是绝对领先的。

(三)生产性服务产业集聚

伴随我国开发区建设的发展,制造业的集聚力度和规模不断扩大,为之提供生产性服务的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产业开始随之在空间地理上聚集。近年来,这一趋势在工业经济较发达的国内大中型城市正进一步深化。如从2005年开始,上海市试图将浦东作为MSD,积极发展金融业的聚集②;而江苏无锡的金融商务第一街区将建成无锡金融商务和企业集团总部的聚集地,从而成为“总部经济”和高端产业的主要承接载体;天津滨海新区政府也将打造以公司总部为核心、以金融机构为主体、以咨询服务机构为配套的服务产业生态链,并在位于天津开发区商务核心区域打造金融服务业聚集地③。

(四)休闲娱乐产业集聚

伴随我国逐渐步入休闲时代,以娱乐休闲为宗旨的各类体育产业园区、主题公园、休闲中心、社区等在国内各大城市纷纷落成或积极投入规划和建设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建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地域性体育休闲产业集群,如发展较早的深圳的观澜湖体育产业集群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北京的龙潭湖和大兴体育休闲产业园区在内的六大体育功能区、天津以“水滴”为核心的体育休闲产业集群以及滨海新区以水上文化为特征的休闲娱乐产业园区、上海张江体育休闲区以及苏州、杭州、成都等城市的特色休闲产业的发展等。除此之外,截止到2007年7月,以旅游休闲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园区就有十一家,围绕旅游而展开的休闲产业也自然聚集在一起。

上述类型不一的产业聚集形式都是典型的服务行业的空间聚集形式,它们的涌现展示了其独具特色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正视它们的存在,有意识地引导并增强群集机制,避免因“形聚而神不聚”等因素而导致的脆弱性,正是文章要展开探讨的。

二、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知识联盟的依据

企业是一条知识链,一个企业可以参与多条知识链。所以当一个企业和其他的企业建立一种知识创新联合体时,不同知识型企业之间知识链相互交错的知识网便构成了知识联盟。

(一)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联盟形成的前提条件

新型产业集聚的类型尽管不一,但是它们的一个共性就是以信息或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或者借助于知识员工所拥有的信息或知识以及无形资产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企业的空间集聚。目前我国新型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要素使用模式,但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集聚不同的是,新型产业集聚区中的劳动力不再是简单劳动投入,而是凝聚着更多知识员工智力、技能和知识的复杂劳动,所以这些产业集群往往需要具有较为深刻文化底蕴,从而能为知识阶层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物质空间环境,以促使“人脑”的创造性得以实现,它们往往表现出是经济服务化和密集使用要素软化的特征。正是从这个角度上看,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出现了结构软化的趋势,即围绕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加。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

一般来讲,产业聚集区内知识型企业间的关联度较强,它们之间知识结构很相似,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强。在这个意义上,产业集聚区建设就像知识网络建设一样,网络内的各个节点在其专业领域内容易形成知识高效率积累。一旦一种外部新知识被纳入到企业或个人知识库中,依赖知识存量间的关联性,就会快速实现知识形态的快速更新。所以,在特定区域空间,通过成员的集体学习容易并且能够共同建构一种关于集聚区内外部知识获取和竞争与合作协调的集体知识④。

(二)中间性组织:知识联盟形成的制度条件

1975年,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斯(O.E.Williamson)在其著作《市场和等级组织》中提到了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型产业组织”,产业集聚区被看作市场中的企业关系网络。按照这种观点,产业集聚区不再是纯市场交易的场所,在一定意义上,它成为类似企业特征的组织形式。孙洛平(2006)认为区内企业具有风险与共的集体信仰、评价体系、惯例和语言,容易形成具有信任关系网络。在产业集聚区内,市场主体已经超越了自己的“本分”,超越了产权边界和市场关系,与相关企业不仅在市场界面上交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与之相关联的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发挥原来只有在科层企业中才存在的指挥、协调和干预作用。Michael Porter (1990)在科斯(1937)交易费用概念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角度论述了产业竞争性集群,认为区位集中有利于企业间知识的传播和积累,并能大大降低企业的信息获取成本,这为产业集聚区内知识共享和转移提供了理论支持。相对于完全市场而言,知识在中间性组织中的传递成本较小,因为网络允许节点之间的各层次人员进行面对而的交互式的学习和交流,通过“干中学”实现大量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移⑤。中间性组织的特征为产业集聚区的知识管理提供了最基本的科层组织所享有的制度条件。

(三)传播成本低:知识联盟形成的物质条件

在信息化进程深化、人力资本流动性加强的条件下,外部思想的可用性以及外部合作者能力趋强,决定了以知识、技能和信息技术等软要素为主要投入的现代服务业的知识创新不再是企业内部自我强化传播,而应该是运用内部或外部的知识来促进内部知识创新的开放式创新范式(魏江,2007)。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涌现就为这种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环境和社会资本。网络信息的无成本交流为建立企业间强烈的、重复的交互作用架起了桥梁,有利于企业间知识的获得,能提高企业认识和评价来自区内其它同类企业知识的能力。Nonaka等则从知识衍生的角度提出了知识在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社会化的循环传播中由低级向高级转变,不断创新⑥。如今,虽然知识和信息传播成本的大幅下降,但企业间学习和知识共享依然存在着知识交易费用或称知识成本。新型产业集聚区内部企业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大大减少传播的不确定性、降低知识传播费用和共享成本,从而有利于产业聚居区遵循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新型产业集聚区构建知识联盟的思路

(一)产业门槛构建

企业或其所属员工的知识结构类同可以促使知识在产业集聚区内传播更便捷,知识也易被吸收。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新型产业集聚区要保证区内企业具有相似的文化和技术水准。新型产业集聚区在产业搭配上,一般既要有主体产业,也要吸引与之相关联的其它行业组织介入,这就决定了产业内的产品结构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等级性,并且在它们之间关联度高的基础上,实现相互服务、相互促进。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产业间不能存在技术断层,即技术层次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比如麦当劳是连锁快餐经营的典范,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健身俱乐部在其行业内也被称为经营的楷模,它们都隶属品牌经营的技术等级。技术等级门槛的设置目的在于避免出现以往“能力鸿沟”而导致知识难以顺畅有效扩散的现象。

(二)战略商业网络构建

在以知识和技术为主导要素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内,建立开放型文化和制度氛围对于鼓励“人脑”创造力的释放至关重要。产业集聚区内不同类型的企业,尽管提供的项目可能不一,但是它们之间产品替代性较强,地理上相毗邻,一家企业的任何创新意识和文化更新都会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企业间面对面打交道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从而容易形成一种独特的创新型战略网络,与倾向于建立孤立的知识库的战略商业单位不同,战略商业网络鼓励在伙伴、客户、供应商、研究机构和其他合作者、竞争者之间的知识信息的双向甚至多向流动,经营者追求的是合作利益而不是竞争利益,它们通过共生伙伴关系获得双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学者认为真正创新的主体是战略商业网络而不是战略商业单位(洛根,2005)。所以建立包括区内各企业、顾客和各供应商在内的类似实践社区或知识社区的战略性商业网络对于知识联盟的形成是非常必要。

(三)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基于信息化基础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在必行。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产业的战略资源是知识资源,竞争优势将来自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所以作为一个整体,产业集聚区首先要架构较为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这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先期条件,作为产业集聚的规划者,政府应该考虑将集聚区的企业构建一个现代化知识管理体系,从起步开始就走规范化的道路,在企业内乃至企业间形成一定程度的知识共享,保证区内企业知识的交流和沟通,促进集聚区服务知识的聚类激增。产业集聚区是其所处企业乃至其所处城市的名片,所以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知识资本价值是知识管理体系的价值所向。

(四)整体绩效评价标准的构建

城市产业集聚区的建立,离不开对其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的绩效评价,离开绩效评价,主管部门就不可能对产业集聚区的运营有正确的认知和指导,所以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产业集聚区市场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产业集聚区作为一个整体产业链条,必须通过将其目标和活动与其他价值增值环节相整合,才能使整个链条实现价值的最优化。故而在园区绩效评估时,产业园区的成长不仅依赖于单个企业的经营绩效,即不仅仅要考虑每一个经营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衡量的经营状况,还要将园区作为整体运营进行绩效指标的构建,以便对集聚区的运行实施即时系统的监测。

四、结语

知识联盟的形成会促使知识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的形成,而它们也是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构建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必须建立知识联盟,形成基于知识共享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密集使用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可以首先考虑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和封闭的管理模式,在区内外形成多条知识链交叉而形成的知识联盟,做成开放的创新系统。产业集聚区知识联盟的构建不意味着知识可以在其间实现真正意义的免费共享,所以制定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以及风险预警机制都是产业集聚今后发展必不可少的制度环节。

参考文献

[1] 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出炉[OL].http://www.hbjjrb.com,(河北经济网),2007,8,27.

[2] 郗佳荃.上上海加快金融业向浦东集聚[OL].http://finance.sina.com.cn,(新浪网财经纵横),2005,12,26.

[3] 苏杰.天津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谈金融业发展,打造金融服务业聚集地[N].渤海早报,2008,10,17.

[4] 苗文斌.基于集体知识的集群企业创新性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 周敏.跨组织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库,2006.

[6] 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 .

[1] 孙洛平,孙海琳.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王冬.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

[3] 罗伯特·洛根,路易斯·斯托科司著,陈小全译.合作竞争-如何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催生利润[M].华夏出版社,2005.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篇8

一、平顶山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 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相脱节, 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主要表现为3方面的问题:一是科研机构。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的了解, 科研机构形成的阶段性成果与企业整体和最终要求脱节, 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二是企业。平顶山产业集聚区一些企业资产状况不佳, 有限的资金远不足以支持研究与开发, 不具备研究开发的规模基础;在理念上注重外延规模扩张, 不注重以技术进步为主的内涵增长。三是政府。企业实施技术进步的行政审批环节多, 程序繁琐, 周期长, 企业积极性受到抑制。

2. 集聚企业的领导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员工文化素质不高, 企业没有形成“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的文化氛围。

(1) 集聚企业的领导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企业的成长主要依靠企业家的创业与冒险精神, 而这种创新精神在没有良好的创新风险机制保障的情况下, 企业家个人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资金非常有限, 而技术创新需要很大的投入且又有非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集聚企业的领导宁愿在既定的规模、体制、要素投入等情况下缓慢发展, 也不愿意承担很大的风险去创新。

(2) 企业员工文化素质不高。由于人才缺乏, 企业员工大多是生产员工, 管理、财务、营销等人才不足, 而生产员工本身的素质不高, 学历程度偏低, 他们习惯于机械地按照“老板”的指示完成定额或定时生产, 对于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兴趣不大。

(3) 企业没有形成“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的文化氛围。集聚企业缺乏创新文化的宣传, 没有形成鼓励全员参与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被看成“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他们的心态和行为, 往往被认为有悖于企业常理。这种缺乏创新文化的企业氛围, 限制了员工创造性的发挥,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 集聚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网络不健全。

一方面, 服务于企业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物品, 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硬件投资不足;另一方面, 为集聚企业服务的软件投资也不足, 行业组织也不健全, 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比较薄弱, 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府对科技的有效投入偏低, 并且缺乏研发基金的监督管理, 导致研发基金的挪用或浪费。二是风险投资基本上空缺。三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四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还很不完善。五是一些产业集聚区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不利于各类创新要素流入产业集聚区。六是在规划建设上缺乏必要的居住、生活和商业配套设施, 无法为投资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集聚区人气的提升。

4.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品牌意识缺乏。

一些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缺乏对知识价值的基本认知。许多产品被随意仿制、许多商标被随意克隆、许多创新型的经营模式被无偿模仿。企业的知识产权由于种种原因 (譬如档案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流动) 流失严重。当企业的知识产权受到非法侵犯时, 企业不愿意也不会借助法律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并且科技管理部门缺乏服务意识, 很少走进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的宣传, 没有深入企业诊断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给他们提出指导性建议。这些影响了研发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5. 创新驱动力不足, 影响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平顶山产业集聚区从2009年开始筹建, 产业发展起点低, 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大多没有与科技服务产业相关联, 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 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 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培训体系, 用于科技创新的费用比重低, 缺乏交流和互动, 没有形成地区创新机制, 产业集聚区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在一些产业集聚区内,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在企业实力不足和外部体

在的问题及对策*

制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 有能力斥巨资进行高科技项目开发和投产的企业寥寥无几。因此, 从总体上看, 平顶山产业集聚区研发投入强度低, 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二、促进平顶山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的对策

1.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 只有以企业为主体, 才能坚持市场导向, 反映市场需求。平顶山市政府应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 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 积极引导人才、科研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使企业切实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围绕激发产业集聚区大企业的创新活力和中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 继续推进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建立企业科技投入长效机制, 积极研究扩大加速折旧政策的适应范围, 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入自主创新过程中。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产业集聚区企业要重视技术的研发, 要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技术攻坚、生产技术难题攻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攻难, 来加强研发平台建设, 加大研发力度, 加快研发信息掌握及加重研发成果的奖励。

2. 政府应培植带动能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主导企业。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具有研发能力的主导企业, 通过这些主导企业的发展、创新与被模仿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主导企业的存在是集聚区发展的核心, 是集聚区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平顶山市政府应借鉴国内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通过提供土地、资金扶持、帮助融资、推动上市等措施, 积极培育产业集聚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企业。

3. 保护知识产权, 促进集聚区的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是一个经济利益保护智力利益的制度设计。如何让科技成果有效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以及技术转移交易中, 保护智力创造者的利益, 政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要从经济制度设计、经济资源配置等方面向接受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主体倾斜, 让这些经济主体能够把科技成果转移过程中的高风险转移出去, 要提高集聚区内企业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知识产权既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获得, 也可以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进行联合创新取得, 还可以通过直接引进知识产权获得。平顶山产业集聚区应根据企业的实际, 选择重点, 集中有限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 力争在某些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创造和把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平顶山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巨大推动和保障作用, 积极提高集聚区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 提升集聚区的技术创新能力。

4. 创新科技融资方式。

平顶山产业集聚区招商的一些项目落不了地、开不了工, 主要受制于3个方面的因素: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供应紧缺、投资软环境不佳。这3条都与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有关。因此, 建议平顶山市和县 (市) 区, 建立投资融资平台, 一方面, 为了解决企业在技术自主创新中风险大、投入高的难题, 政府要下决心每年从财政上挤出一笔资金扶持成立科技创新开发有限公司, 运用科技创新基金, 支持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研制, 按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对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进行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和融资担保;另一方面, 要将市、县 (市) 区政府所属的优质国有资产划归投资平台管理, 增强其融资能力, 即抵押、担保、质押能力和发债能力。另外, 鼓励有发展潜力且又急需创新基金的企业进行改制上市, 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从而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提高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5. 组建高端科技服务平台, 着力完善孵化网络。

平顶山产业集聚区应以建立创新型科技园区为切入点,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为高新区迅速集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的机构;积极鼓励、促进园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 共同建设开放式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提供软件开发工具超市和软件测试环境服务;政府要从优化资源共享着手, 对高校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 按开放时间进行考核, 政府对这些公共服务平台按开放时间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提高区域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努力实现研究成果、研究设施、研究场所的共享。另外, 要在平顶山的产业集聚区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承接技术转移、项目培育、企业孵化、企业加速、产业推进、产业转移的服务功能, 并提供工商、税务、银行、酒店、人力资源、培训、公共会议、商务设施、专利与法务咨询、融资等公共配套服务, 探索出一条“公益性”与“功利性”相结合的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6. 以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为切入点, 推动产业集聚区的技术创新。

平顶山的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特点, 决定了其产业集聚区高耗能、重污染企业较多。因此, 一方面, 建议所有建设项目一定要坚持“防治污染的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原则, 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各产业集聚区要及早规划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以利于集中治理排放的污水;尽可能提高产业集聚区入驻门槛, 尽最大努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低排放、低污染企业, 努力实现清洁生产。另一方面, 立足平顶山资源优势, 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产业集聚区的技术创新, 转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 科学布局, 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7.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服务产业项目建设,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激活自主创新的源头。只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合作攻关, 突破产业技术发展瓶颈, 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大幅度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解决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研发与市场断链、效益分配不均等问题, 从而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创新合作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具有聚焦科教人才资源的优势, 当同一领域的资源集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就已形成产业顶层的核心支撑力, 可以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有效服务于产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弥补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不足, 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雄厚的研发实力来提高企业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 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保证新产品的顺利开发。

8. 采用政府采购、股权激励机制、财税金融政策等措施调动企业、科技人员以及全社会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1) 政府采购用市场出路调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产业集聚区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打开市场销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因此, 在新技术产品市场化的初期, 政府应开展采购新技术新产品试点工作, 从而带动社会采购, 这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能产生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

(2) 股权激励用利益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活力。对与产业集聚区内有产业关联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实施股权激励试点, 将技术创新的成果作价入股奖励给核心研发人员, 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

(3) 财税金融政策用杠杆调动全社会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如成立政府创新基金, 给科技型中小企业以资金扶持, 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 激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4) 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首台 (套) 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如对首台 (套) 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给予奖励和财政补贴等, 鼓励先进装备制备业开展科技创新, 促进其快速发展。

产业集聚区专利产出机制研究 篇9

一、产业集聚区的专利拥有现状

近年来,代表创新研发能力的专利申请在各地不断攀高,据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网站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专利申请量为74373件,授权量为47766件;洛阳市的专利申请量为9211件,居全省第二,其中发明申请为4112件,发明申请占比超40%,专利授权量为5642,同比增长17%,位居全省第三,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91件,同比增43.3.%。无论是全省还是洛阳市,专利申请授权量的稳步增加都以各产业集聚区为龙头。洛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营造了良好的专利产出环境,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不断提升。2015年的申请量为2310件,占全市申请量的25.08%,授权量为1184件,占全市授权量的20.99%。园区的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雄厚的科研创新实力,2015年发明专利申请28件,发明专利授权19件,截至目前有效专利数量为75件。

二、产业集聚区专利产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专利产出机制就是为了调动企业专利研发的积极性,促进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专利经济效益,而在企业的专利管理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有机协调且行之有效的制度。调研中,园区的专利产出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利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大力宣传和政府政策扶持,以及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专利清零活动的深入开展,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绝大部分企业都能认识到专利对于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园区内个别企业产品虽已进入国际市场并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但盲目相信自己的技术领先性,加之国外专利申请繁琐,不愿意申请国外专利。企业专利意识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专利战略规划能力不足。专利战略规划是企业获取相关信息,预测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以获得专利竞争主动权,赢取更大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所制订的整体规划。调研中发现,园区大部分企业都关注科研立项或新产品开发前的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工作,根据市场需求有近期的专利战略规划,但仅仅只有个别研发能力较强的规模企业制定有专利中长期规划;二是专利协作意识不够。产业集聚区设立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带动园区企业共同发展和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但园区内企业间的专利几乎都是自己独立研发或是和研究所、高校合作研发,走访的20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专利数据库,但企业之间的协作研发意识不够;三是缺乏专利经营意识,企业专利申请的目的多为维系自己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为了保护自己的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极少通过专利经营,把已经淘汰的或闲置不用的技术通过许可证贸易或是转让变现再次实现其经济效益。对于自己不再使用的专利,园区大多数企业放弃缴纳年费,让投入大量资源研发的专利直接进入公有领域。

(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激励自主创新,促进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大多制定了知识产权的奖励政策,如《洛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国内发明专利每件资助2000元,PCT的专利申请每件资助5000元;对于市级及以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区域开展优势培育工程,每个项目可给予企业不超过20万元的资助。洛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区知识产权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国内发明专利每件资助5000元,国内实用新型专利每件资助800元,对国外发明专利每件资助20000元;同时为了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对应用于国际标准的专利每件一次性奖励10000元,对应用于国家标准的专利每件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应用于行业标准的专利每件一次性奖励3000元;此外规定对于当年认定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获省级、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的分别给与5万元、3万元的奖励。各级政府对企业专利的奖励制度已经初具雏形,但园区内具体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如园区制定了《洛阳高新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但近年来园区并未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认定工作。

政府对企业的科学合理的专利奖励制度能较好的促进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但研发的主体是科技人员,在企业内部设立针对具体人员的奖励机制也必不可少。园区内绝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知识产权奖励办法》,针对职务发明,对发明人颁发奖金,但大多是按照《洛阳市专利促进保护条例》规定的最低限额执行,即发明专利的奖金4000元,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为1000元。针对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的实施专利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营业利润和使用费的报酬,个别企业采用团队奖励的办法,由单位一次性颁发奖金给研发团队。但在调研的企业中,25%的企业2015年度没有对发明人给予任何奖励和报酬。

(三)专利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洛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拥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19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64家,国家级研发中心8家,院士工作站3家,科研力量较强。基于政府对知识产权的大力宣传与扶持,各地的专利申请量节节攀高,授权量也在逐年递增,以专利授权普遍滞后申请2年来估算,园区2011—2013年的申请量体现在2013—2015年的授权量上,其授权比例分别为30.02%、31.11%、38.15%。但园区内也有个别加工类的规模企业受行业限制,没有核心技术参与市场竞争,仍然存在专利申报为零的现象。更多的企业专利数量较多,但发明专利占有量不大,如某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洛阳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企业”称号获得者,截止2015年底拥有有效专利数量220件,发明23件,实用新型195件,外观2件,发明仅占有效专利数量的10.46%。此外,从洛阳市高新集聚区整体来看,国外专利申请量较小,在调研的企业中,正在申请PCT专利的企业有6家,提出申请共20件,其中5件已获得授权。

三、完善产业集聚区专利产出机制建议

(一)提高专利意识,建立和完善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度

企业专利意识的提高,主要在于高层管理者要加强对专利认同,领导层专利意识增强,必然将专利工作放在企业的战略规划内考虑。建议各企业至少是副总以上的领导来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定期对企业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在企业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并制定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度。战略规划要以科学规划企业专利产出为起点,并应当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市场创新战略和经营管理战略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同时建立企业的专利经营意识,通过专利转让和许可,促进专利技术的应用和转化,最大限度实现专利技术的价值。

(二)建立和完善专利奖励制度

各级政府对于专利申请授权加以奖励的行为,极大促进了企业专利研发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只论数量不考究质量的政策,也会助长企业盲目追求专利数量的倾向。因此,政府的专利奖励政策应该向产生积极效果,转化为经济利益的专利倾斜。产业集聚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功能,科学设置奖励评审指标和各级奖励形式及范围,指标体系中越能体现知识产权因素,科技奖励奖励时机、奖励形式、奖励范围等设置越合理,越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一定要主动落实对研发人员的报酬政策,在适用短期奖金奖励的同时,还可以采取股权激励政策,让企业核心研发人员能够直接获得因专利运用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增加研发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的创造积极性。

(三)提高专利质量,加大企业创新能力

首先是要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开展各类人才的专业培训工作。人才是创新的源泉,研发人员科研素质的提高将带动研发产品质量的上升;其次是加大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专利技术代表了企业的生命力,在市场分析的前提下,企业应摈弃垃圾专利,实现由被动研发向主动研发转变,力争专利储备,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是大力发展产学研道路,产业集聚区应该推动科研机构和高校面向企业开放科技资源,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园区的研发资源雄厚的优势,鼓励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中心,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之路。

(四)开展专利导航,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优化评价 篇10

关键词:神经网络,产业集聚区,评价

引言

产业集聚区的优化涉及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规划, 涉及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区根据战略发展目标选择相对最优区位的问题, 属于宏观层面的优化;另一方面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规划, 涉及单个产业集聚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根据具体表现指标促进优胜劣汰的问题, 属于微观层面的优化,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优化研究, 可以实现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全过程优化和动态优化。本文重点探讨产业集聚区的微观建设发展优化, 拟通过构建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化模型, 实现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动态评价, 以评价的结果作为产业集聚区微观建设发展优化的指导, 提出相关政策进行对应调整, 促进产业集聚区的优化发展。

一、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

(一)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产业集聚区建设主要规划布局在中心城市周围, 目的是实现城市和产业集聚区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形成规模化的现代都市群。这种规划布局, 决定了产业集聚区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和清洁型发展模式, 所以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评价过程中, 必须以此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带动地区产业经济走向高效、集约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此为目标细分为五个评价部分, 即产业集聚区建设规模、产业集聚区经济贡献、产业集聚区生态保护、产业集聚区社会贡献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在这五个部分中, 分别选择细化指标反映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同时考虑高效和集约性, 在一些指标的取值方面采用单位面积比值。

(二)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模型

根据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BP算法) 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模型[1~2], 建立了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如下页图2所示) , 模型分为两大模块:前一部分是归一化模块, 后一部分是BP神经网络 (BPNN) 模块。上述模型中的BPNN模块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 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3]。

在数据输入BPNN模块前进行指标预处理, 实现三个目的:指标达到无量纲化, 各指标与评价目标同方向同趋势, 新的网络输入数据值控制在[0, 1]区间。

原始指标数据经过预处理达到要求后由归一化模块进入BPNN模块。根据指标体系, BPNN模块输入层的模糊神经元数为12, 即输入信号x1、x2…x12对应于12个归一化值;输出神经元数为1, 即输出量0对应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隐含层的神经元数太少会导致容错性差, 太多会导致学习能力降低, 所以隐含层神经元根据经验公式 (1) 计算的参考值[4]和所选样本的反复测试确定为4。

N—输入层节点数;P—输出层节点数;m—隐含层节点数。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是网络参数修正的过程, 本系统的网络学习采用有教师的方法, 网络参数的修正采用梯度法实现[5]。通过一定数量的网络训练过程, 实际是修正网络参数以确定最适宜的权值[6], 使对全部n个样本的实际输出0α与样本输出的残差达到最小, 即:

权值以及阈值的修正通过反向传播算法的梯度法实现, 以t表示迭代修正的次数, 并用bk和bo分别表示隐含层与输出层的神经元阈值, 则BP神经网络的参数修正规则为:

第一, 输入层到隐含层的连接权值:

式中, i=1, 2, …, 17, k=1, 2, …, 35, wki为输入节点Xi到隐含层节点Rk的权值, η为学习率。

第二, 隐含层神经元阈值:

bk (t+1) =bk (t) —η′鄣E/鄣bk (4) 式中, k=1, 2, …, 35, η′为学习率。

第三, 隐含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值:

式中, k=1, 2, …, 35, ck为规则层节点Rk到输出层节点0的权值, η″>0为学习率。

第四, 输出层神经元阈值:

式中, η″′>0为学习率。

经过训练学习, 评价网络输出衡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的评价值β, 该值的范围为[0, 1], 为明确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 以当年产业集聚区所在省份的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把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状态划分为四级:一级为强, 带动全省中心经济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 分值范围为为0.85<β≤1;二级为较强, 带动地市级中心经济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 分值范围为0.7<β≤0.85;三级为中, 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 分值范围为0.5<β≤0.7;四级为差, 未能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分值范围为0<β≤0.5。这样可以从网络输出值中可以明确得出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差异。

在每次评价中, 往期的样本, 都可以作为新的学习样本让这个BP神经网络评价系统不断学习、继续完善, 以使它作出更准确的评价。

二、算例

选择中原经济区不同中心城市的10个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作为学习样本, 所有样本的指标值都已根据预处理规则进行了归一化 (见表1) 。

通过对上述10个特定产业集聚区样本的网络训练学习, 得到网络评价结果 (见表2) 。

结论

本文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从微观角度评价了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 按照设定的标准, 对所选集聚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等级划分, 分析得到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化建议具体如下: (1)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优化, 应该逐步从过去的注重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建成区总面积等效果指标, 逐步转向关注产业集聚区的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主营业务收入和单位面积工业增加值等效率指标, 这不仅体现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利用, 也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 (2)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优化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差异和工业化阶段差异, 不同地区和时段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应该体现发展重点, 以重点发展关注指标强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的优化方向,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 更应该结合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相对工业基础, 对产业集聚区进行优化布局和评价; (3)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评价需要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在纵向上, 需要划分发展水平层级进行大范围的产业集聚区对比, 发现产业集聚区建设间所存在的差距, 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区间的对比和优化;在横向上, 需要与所处地区的整体工业产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 评估产业集聚区对地区工业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评价, 全面评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状态, 做到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又合理优化布局; (4)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优化应该采用动态考核的方法, 对评价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和对地区经济促进作用逐步降低的产业集聚区考虑限制性发展, 重点支持发展较快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建设, 总体上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布局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肖玲诺, 史建锋, 孙玉忠.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1, (12) :176-178.

[2]Bart Kosko.Neural Networks and Fuzzy System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992:37-95.

[3]金成晓, 俞婷婷.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预警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14-15.

[4]范秋芳.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石油安全预警研究[J].运筹与管理, 2007, (10) :103.

[5]许东.吴铮.基于MATLAB6.X的系统分析与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19-23.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征分析 篇11

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发展进行了讨论,套路的理论基础虽然是基于一般的产业集群理论,但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普通的产业集群的相同点与特殊的地方做了总结。从纵向上,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也作了论述。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迅速兴起,己经初步形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江三角洲三大文化创意产业带,服务业集群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在充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和创意环境会主动与市场相结合,促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增强集群的根植性。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和地区都在进行着有关如何使其快速、高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由于产业集群易于产生外部经济效应、获取竞争优势以及形成独特区域经济,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表现形态,从该角度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选择。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具体产业化,所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对于本文来说同样适用。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创意产业把抽象的、无形的创意作为产业链的源头,改变了以往只有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实体才能生产的观念。它的兴起,刷新了传统的产业发展的演变趋势,在其各个环节都表现出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点。

1.创意产业以文化为源。创意产业是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这里文化才是创意产生的本源,只有将文化知识转化为创意,然后再附加到产品上去,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也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产品创意,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创意产业以文化为魂,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构成了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和无穷魅力。

2.创意产业有巨大的延伸性。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可以延伸到许多产业部门。

3.创意产业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意产业中有形资产较少,其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这就将其与知识产权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成为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方式。如果没有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将面临任意仿制和随意复制的混乱局面,整个产业都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4.创意产品呈现智能化、特色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文化产品,是与新科技和传媒相结合的产品,达到大量生产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动与竞争,而传统工艺或创意设计产品,可能为手工的、少量生产的产品,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在阶段,通过政府主导或政府与私人合作,大量的文化创意基础设施依据本地的城市战略规划被兴建,尤其象西方发达国家衰落的工业城市,在进行城市重新定位时对文化创意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对于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节庆活动,宏大的博物馆和剧院等大量投入。

当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到显示阶段,创意产业聚集区成为当地整体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创意产业聚集区并且会带来周边地区创意文化和艺术的复兴。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已存阶段,发展战略开始重新评估在过去经济留下的遗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旧工业区,仓库、煤矿等残留的设施被转变成了仓库式的套间建筑,办公空间文化娱乐活动大厅或者文化生产和展览的地方。

文化产业聚集区的未来发展趋势事项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通过场地和基础设施的条件促进了创意文化的表达并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在信息化的模式下,创意产业聚集区依托一定的试题创意产业园区,在十五设施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打造无界域,国际化的虚拟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整合。

从价值链的视角来看穿衣产业聚集区的特征,依据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活动顺序,创意产业可划分为文化创意设计业,文化产品生产业,文化产品营销业三个互相衔接的部分。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为创新环境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行业的专业人员,企业家,自由作家设计师和厂商等新和成广泛协作,也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与知识交流,为公司间互相学习,比较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创意产品生产业产业集群是由具有市场导向与经济灵活性的中心公司组织而成,创意产品生产业聚集区不但为集群企业提供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而且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节省管理费用,促进企业间的信息流动及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

创意产品营销业集群是实现创意产业全部环节价值的终端。生产环节内的小厂商形成的当地生产网络能通过嵌入全球的交易网络而把穿衣产品向各地销售,形成了通过当地集群生产向全球消费网络销售的特征和趋势。

从价值链视角分析创意产业聚集区可针对不同形成机理和管理模式的创意产业聚集区提炼出治理理念,即创意产业沿着价值链的不断升级实现的增值过程是提升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我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两者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政策,因此政府在主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产业自身特性,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

1.集聚与培养一批创意人才。由于形成、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光吸引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吸引、培养创意人才。因此,建议在经济服务化水平较高和文化吸引力强的城市重点营造有利于其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平台和生活环境,来吸引创意人才。从长远看,还必须从功能导向、政策扶持、制度激励、文化消费等方面构建创意人才增量供给机制,培育本土化创意人才。

2.提高区域宽容度。创意经济发展应遵循技术、人才、宽容的原则。因为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从根本上讲不是固定资本,而是流动资本,技术和知识随着认定流动成为流动因素。一个地区要在构建、吸引和持有创意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方面取得持久优势,必须具备开放性、多样性和宽容性。只有宽容的区域环境才能有效聚集众多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创意人才,进行创意产业的发展。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议 篇12

近几年,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通过优化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扩大商业行动计划,产业集聚区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当然,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既有诸多有利的条件和积极的因素,也必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利条件和消极因素,如产业层次低下、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的问题。要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振兴河南,就必须做到既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尽早尽快地克服不利条件和消极因素。而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不仅能够快速地提升河南省的工业化、城镇化的水平,更能够促进充分就业、带动人口集中,创造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生产和消费需求。不仅如此,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咨询,从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出发,系统的探讨其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等,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化、现代化等适合其发展的道路。

一、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汝阳产业集聚区是2008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洛阳市汝阳县北部,规划面积7.8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型建材、特种金属材料及煤化工,发展定位为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和打造中部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截至2013年3月,产业集聚区已完成入驻企业89家,其中主导产业集群企业78个,累计完成了基础设施投资8.4亿元,其中实施千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共18个,基本实现了7.86平方公里内的基础设施全覆盖。形成了完善的道路、供排水、电力、热力、通讯、生活服务等功能性的基础设施体系,使得集聚区内企业的正常运转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二、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产业聚集区在河南省仍属新生事物,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种种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从而限制其更好更快的发展。通过对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实际调研,本文发现其发展建设过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土地限制。土地因素一直是制约河南省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政府文件明确指出,“要把产业集聚区纳入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作为重点予以优先安排”。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地问题依然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的规划面积不足8平方公里,除去园区内铁路、公路以及陆浑灌渠等公共用地以外,可以有效利用的土地只剩5.8平方公里。尽管集聚区管委会严把项目入驻关,要求入驻企业投资强度达到234万元/亩以上。但是园区现在已有超过80家企业入驻,新的投资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落实当中,现有的规划土地已然不能满足集聚区发展的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已经迫在眉睫。

除了土地指标少,无法满足集聚区快速发展的需要,繁琐的土地审批制度以及对耕地使用的具体政策支持,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到了聚集区的发展。一般的规划用地都要通过地方城建、环保、国土资源、发改委等部门的审核,然后再向上级单位逐一申报待批,程序繁琐,周期过长。

(二)资金问题。资金要素不仅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对集聚区发展的一大挑战。作为新建的产业集聚区,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企业运转的需要,随着聚集区自身发展以及入驻企业数量的增加,用水、用电、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扩容问题刻不容缓。新增和扩建,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依靠地方财政的力量,难以支撑高额的建设成本。汝阳县本身就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每年的财政预算有限,虽然集聚区项目是县政府的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财政预算8亿多元用于集聚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仍未能满足需要。由于要均衡全省集聚区的发展,省、市政府拨付的财政资金也未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再者,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者的青睐,通常给予投资方各种优惠奖励政策,甚至采取为投资者提供厂房的“筑巢引凤”的政策,但以上开支更在无形中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压力,集聚区发展举步维艰。另外,集聚区部分项目目前已由于资金问题而搁置,建设进度不容乐观。

(三)资源利用效率低、规划不合理。首先,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建设工程进度缓慢而造成的。由于土地、资金、人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建设工程不能如期完成,出现“围而不建”、“占而不用”的局面,不仅白白闲置了土地,同时丧失了引进其他投资商的机会。同时,在集聚区的建设初期,规划设计缺乏必要的前瞻性,忽略了集聚区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着眼于长远来考虑,最终出现随意乱建,建完无用的现象,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集聚区在建设过程中过分重视产业项目建设的用地安排。在功能区分上,重产业功能,轻居住和服务功能,充分考虑生产环节,但是与之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考虑则略显不足,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四)缺乏环保意识。汝阳产业集聚区尚处于发展初期,地方政府花费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到集聚区的前期建设过程中。企业入驻开始运转后,政府部门往往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企业的污染问题通常采取“先发展,后治理”、“先效益,后环境”的举措,没有严格地执行国家的环境标准。同时,配套的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集中治污的要求,工业废水、废气肆意排放。而集聚区主导产业往往是高污染的建材、煤化工等行业,排污问题比较严重,这就使得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三、建议

诚然,以上制约和影响集聚区发展的因素并非仅仅存在汝阳产业聚集区,在省内其他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类似土地、资金、人才方面的问题。而且制约集聚区发展的种种问题并非孤立存在,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这就需要制定对策时通盘考虑全面分析,要求政府、产业集聚区以及企业三方通力协作,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针对现状,本文给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升认识。产业集聚区,作为一个新生的实物,许多工作尚处于探索和磨合阶段,认识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集聚区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不尽合理;忽视了资源环境和市场的约束条件;对产业集聚区对地方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缺乏有效的认识。当前,河南省正处于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总体要求,以推动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抓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企业服务,狠抓政策落实,努力形成省、市、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集聚区发展水平,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科学规划,严格审批。集聚区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前期的调研分析、研究结果,可以针对集聚区的合理性做出正确的评估,避免出现先建后拆的不合理现象。再者,集聚区的建设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才能完善,因此在建设初期就做出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强规划的衔接,不仅能够保证集聚区发展的需要,也能有效地节省社会资源。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要充分保证集约。要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严把规划关,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对于现有的建设用地,要努力提高其利用率。首先,要严格控制产业聚集区的入驻土地使用标准;其次,对于出现“建而不用”的情况,要及时回收土地使用权,避免出现土地长时间闲置的状况;最后,在对入驻企业的审批程序上,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对于不达标准或者达到标准却存在明显缺陷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否决。对于已进驻企业,也要加强规划监督管理,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三)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多数产业集聚区建设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则相对比较滞后,少有的能够建立完善基础设施的集聚区,也仅仅能满足现阶段的需要,远不能适应集聚区的长远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在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同集聚区建设的同步进行。对于地方财政存在困难的情况,要积极改革创新,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金,集中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力度,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取消基础设施投资的所有制和投资者的限制,努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的体制和机制。采取市场化和准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通过制定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软环境。

(四)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积极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本文的调研对象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就是利用了BT的融资模式,借助社会闲置资本的力量不断完善集聚区功能性设施的建设工作,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集聚区建设模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股份制合作方式成立集聚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高企业信贷担保能力。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银行加大对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的贷款力度,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各类专项资金、上级专项扶持资金,强化政策性资金引导作用,优先安排集聚区项目。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计划,优先申报争取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努力,不能求之过急、拔苗助长。但同时,大范围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如果不能抓好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步伐,那么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绩效就要大打折扣,发展动力也会逐步耗散。所以,必须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以科学的决策加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王晓.河南省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6.

[3]玄欣田,彭丽粉.制约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瓶颈”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2.

上一篇:人力资本绩效考核下一篇:小型呼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