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呼叫中心

2024-10-22

小型呼叫中心(精选5篇)

小型呼叫中心 篇1

1 前言

企业数据中心是信息化应用的通信枢纽, 是数据运算、交换、存储的中心。它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 承载网络中80%以上的服务请求和数据存储量, 为客户业务体系的健康运转提供服务和运行平台。对于不断发展的数据中心来说, 更强大的网络连接是不变的需求。数据中心的根本要求是保障网络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可扩展带宽、冗余业务备份、灵活性、安全性。为保障服务的可靠性, 数据中心有必要使用高密度、方便灵活的高品质布线系统。数据中心的设计依据是:

(1) 数据中心要把布线系统设计好, 首先, 要从用户需求、服务器设备布局、网络总体规划、机房日常维护、数据扩充和升级等方面来考虑。其次, 要从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在布局、通风散热以及其布线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带宽性、拓展性、易管理性、先进性等方面考虑。如何合理控制预算, 不至于导致过度规划。

(2) 数据中心布线要依据《数据中心的电信基础设施标准》 (TIA/EIA 942)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白皮书》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来设计。

2 数据中心整体规划

2.1 企业信息网络规划

信息网络规划指在一定时期内, 对信息网络系统的整体需求计划, 包括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目标所需确定的系统定位、系统规模、系统架构、系统配置。

其中, 系统定位决定了数据中心的建设等级;系统规模决定了数据中心的建筑空间;系统架构决定了数据中心的信息路由;系统配置决定了数据中心的场地布局。可见, 信息网络规划是数据中心建设的前提和依据。

2.2 现代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标准

2.2.1 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A级:可靠性要求最高。容错型。停运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涉及范围广, 极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社会公共事件/事故。

B级:可靠性要求较高。冗余型。影响局部范围, 可能造成较大损失。

C级:可靠性要求一般。基本型。影响范围较小, “个体”可能造成巨额损失。

2.2.2 依据《数据中心的电信基础设施标准》 (TIA/EIA 942)

国际正常运行时间协会将数据中心分为四个等级。

4/3级:可靠性要求最高。全冗余/在线维护型。停运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涉及范围广, 极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社会公共事件/事故。可用率:99.995%/99.982%。

2级:可靠性要求较高。基础型冗余。影响局部范围, 可能造成较大损失, 可用率:99.741%。

1级:可靠性要求一般。基础型非冗余。影响范围较小, “个体”可能造成巨额损失, 可用率:99.671%。

上面标准提到的信息系统机房也好、数据中心也罢, 归根到底, 其传输、存储、运算的都是电子信息。三个级别、四个等级虽无一一对应关系, 但根据可靠性来划分的原则是一致的。习惯上, 事业单位的数据中心, 被称为信息中心, 为了与由服务商或运营商兴建, 用于向社会机构提供租赁服务的公用数据中心相区别, 可将企事业单位自用的数据中心, 称为企业数据中心。

2.3 场地与空间设计

企业数据中心按规模由小到大划分为部门级、企业级、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以及主机托管数据中心等。

企业数据中心的场地与空间设计中, 机房场地以“设备”为关注与满足对象;而建筑空间以“人”为关注与满足对象。因此, 数据中心的场地与空间规划应适合既定空间并符合规划。在满足数据中心工艺要求的前提下, 合理地规划设备与人共有的空间, 在提供和满足数据中心中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同时, 也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便捷、舒适的工作环境。

目前受到推崇的设计理念与节能策略是:整体规划确定场地的等级规模和系统构成, 空间与平面布局确定场地的分隔和设备的布局。设备主机房采取密闭护围、场地采取大空间少隔断、获得适宜的空间容积 (架高、净高、层高) 、采取人机区域分离、采用“冷端”与“热端”的气流通道、平衡设备布置等。

2.4 数据中心的建筑空间

根据TIA/EIA 942规定, 数据中心的建筑空间包括 (如图1所示) 计算机房/主机房、数据中心内的通信室、维护人员办公室、接入室、机电设备机房、运营监管中心、存储及载入室。

3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设计

3.1 布线系统的作用及特点

布线系统的设计, 首先要了解布线系统在数据中心中的作用。布线系统要为数据中心的关键IT设备提供可靠的连接, 需要提供适应网络运营的传输带宽, 需要支持网络7×24小时的不间断运行。同时, 对安全性、可用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规划, 还要了解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工程的特点:机房内信息点密集、网络数据传输为主、铜缆光纤类型繁多、传输链路稳定可靠、变更设备连接频繁等。

3.2 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数据中心布线原则:先规划后使用, 设立区域划分概念, 本机柜内完成跳线跳接, 机柜到机柜通过综合布线连接, 只有配接区域才可以跨机柜跳线。

数据中心布线设计方案有两种建议:一是两层结构, 适用于中大型数据中心布线;二是单层结构, 适用于中小型数据中心布线。

3.3 布线系统的线缆形式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线缆有:水平线缆提供设备配线区、水平配线区、区域配线区的水平交叉连接。主干线缆提供总配线区、水平配线区、接入室、电信室之间的主干交叉连接。

推荐采用的布线传输介质:100ohm4-Pair Cat.6A双绞线 (EA等级以上) ;激光优化的50/125μm多模光纤OM3。

3.4 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

数据中心的三种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为:

(1) 基本型拓扑结构:一个接入室可能有一个电信室、一个总配线区、几个水平配线区、几个设备配线区、可能设有的区域配线区、水平布线及主干布线。基本型拓扑结构较为完整, 适合于大多数的企业数据中心。

(2) 简化型拓扑结构:将接入室、电信室、总配线区、水平配线区“合并”为一个区域即计算机房的总配线区。

在这种拓扑结构中, 只有总配线区、区域配线区、设备配线区以及水平布线。简化型拓扑结构较为简约、器件少, 适合于小型的数据中心布线系统。

(3) 分布型拓扑结构:适合于大型的数据中心。

3.5 布线结构形式

数据中心布线设计有两种结构形式:一是两层结构, 适用于中大型数据中心布线;二是单层结构, 适用于中小型数据中心布线。

采用列头柜结构, 本列机柜所有铜缆/光缆都汇聚到列头柜的交换机中, 再经过列头柜转换出来的多芯光缆汇聚到数据中心的核心交换机去。两层结构更加灵活和科学, 不足的是交换设备数量较多, 总体成本高。

采用集中配线区域结构, 机柜所有铜缆/光缆都汇聚到集中配线区中, 通过核心有源交换设备传输数据和连接外部电信光缆。交换设备数量较少, 单点故障较少, 总体成本较低;不足的是线缆使用较多。

3.6 布线路由

数据中心布线走向也有两种:一种采用上走线方式, 即在顶上架设桥架铺设线缆, 这种布线要求上面吊顶要维护方便, 走线要美观, 且要考虑精密空调通风管、强电布线等方面的因素;一种采用抗静电地板下走线方式, 这种走线要求抗静电地板下要有30cm以上空间, 且走线要考虑精密空调出风管、强电布线等方面的因素。具体采用哪种走线方式应根据数据中心环境要求而定。建议最好是长期固定不动的线缆, 比如主干和水平线缆采用架空地板下方走线方式, 而跳线采用在机架上方走线方式。

3.7 布线介质

数据中心综合布线优选支持万兆系统的6A类双绞线和OM3光缆, 同时考虑服务于下一代网络。外护套建议采用低烟阻燃或CMP型、防鼠咬系列;根据高带宽和高安全性考虑, 机房内的光纤系统可采用专为数据中心设计的预连接光缆系统, 进行高效管理、快速变更及扩展。无论是能耗还是空间占用率和对散热的影响, 光纤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绿色数据中心的布线应该更多地考虑采用光纤布线, 因为光纤碳排指标更低。

3.8 数据中心投资控制

(1) 数据中心投资费用较高, 建设成本平均要15000元/m2, 新规范中A级、B级、C级机房的投资差距是相当大的, 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性质、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来定出数据中心建设的级别。

(2) 成本是决定数据中心设计与建设的关键因素。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尽可能低的成本来支持长期的发展。虽然布线系统的成本约占数据中心总成本的5%, 但它却是使用寿命最长的基本要素。通常, 布线系统需要具有长达10~15年的生命周期。而与之相对应的是, 网络设备通常3~5年就需要进行更换。由此, 布线系统的设计必须可以支持2~3代有源设备的更新换代。

(3) 传统数据中心在设计的时候, 常根据服务器提供的相关参数进行电力配备, 但服务器提供的参数值通常是其最高负载情况下的电力消耗, 再加上机房、空调、UPS冗余设计, 大量机房在设计时就已经过度投资了。也许用户没有注意, 这些机房的基础设施一旦投资, 即使IT设备的负载不大, 它们也都必须全部处于运行状态, 有时候这些基础设施的耗电量甚至会超过IT设备的耗电量。

(4) 许多IT管理者有意无意地接受购买特定品牌, 将独立的硬件设备集成到一起组成数据中心的想法。虽然这种做法没有错, 从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标准化的角度来讲这种做法可能奏效, 但是最终结果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估的而不是独立的个体。实际上, 数据中心效率的高低和是否使用特定品牌、型号的设备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应该从一个完整解决方案的角度来衡量数据中心, 将整个设计都作为一个集成的整体来考虑。

4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设计案例

4.1 规划设计步骤

(1) 根据用户需求和信息点规模确定关键设备 (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存储设备) 的数量与连接方式。

(2) 平面区域 (接入室、总配线区、水平配线区、区域配线区、设备配线区) 的规划设计。

(3) 确定布线拓扑结构 (基本型拓扑结构、简化型拓扑结构、分布型拓扑结构) 确定线缆路由及走线方式 (上走线/下走线) 。

(4) 确定技术等级与应用特性:布线传输介质、频率带宽、主干和水平线缆的技术等级, 配套的配线架、模块、跳线等传输特性, 屏蔽与否, 防火等级等要求。

(5) 系统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完整的布线系统技术设计;施工图平面设计及配置清单。

4.2 项目概况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16000m2, 裙楼10层, 局部4层, 地下2层, 地上26层。共计1008张床位。几乎每个楼层的功能都不相同。一层为门诊大厅、住院管理大厅、医学科、药局、儿科;2层为放射科、体检中心、快餐厅;3层为内科门诊;4层为内科功能检查、检验;5层外科门诊;6层为妇产科门诊;7层为眼科门诊;8层为中医、口腔门诊;9层为皮肤科门诊及数据中心;10层为检验科;11层为会议中心;12层是办公区域;13~24层为标准内科病房;25、26层为VIP病房——构成了一个设施先进, 环境优雅, 功能齐的新型医疗中心。大楼内共设置6类信息点7600余个。此综合楼功能复杂、应用内容繁多, 有对信息安全及实时性要求高的门诊系统, 有对网络传输带宽要求高的PACS, 还有视音频同步传输的介入信息等。

4.3 信息点布线方案

根据不同的建筑环境进行综合布线设计。对挂号收费及药房可根据窗口数量进行布点, 同时要考虑LED屏和相关的导向系统;对医技部门要根据仪器设备及电脑摆放位置进行布点;对手术室、ICU、急救室等要利用吊臂环境, 同时要考虑HIS、PACS以及手术转播的要求;对病区和特诊等区域, 要考虑布线系统能支持今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施方案。

4.4 数据中心整体规划

系统定位决定了数据中心的建设等级。本项目中, 医院有关信息系统 (二网一库) 综合信息数据库, 有内网与外网作逻辑隔离的要求, 对各网络和数据库都有信息安全的等级要求, 同时, 根据医院信息的不可中断性, 数据中心的建设等级设定在B级。

系统规模决定了数据中心的建筑空间。经与院方沟通, 数据中心的建筑面积被框定在170m2的一个区域内, 基本满足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内, 信息网络系统对场地空间的需求。

系统架构决定了数据中心的信息路由。数据中心需要接入外网和专网租用的电信运营商线路和专有线路, 同时, 要接入大楼内各楼层接入层交换机的主干数据线路和其他楼群汇聚层交换机的主干数据线路。

系统配置决定了数据中心的场地布局及布线拓扑结构。二网一库所配置的通信设备、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 在主机房内将形成主配线区、网络交换区、服务器区、存储器区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区域等。

确定数据中心采用简化型拓扑结构, 布线采用单层结构, 路由配合精密空调下送风, 采用在机柜顶上网格式桥架走线方式。

确定技术等级与应用特性。本项目中, 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采用万兆传输等级, 布线传输介质为光缆、铜缆, 并配置相应等级的布线配套器件。为适应高密度大批量的光纤安装, 光缆采用专为数据中心设计的预连接光缆系统。

4.5 综合布线系统架构

从医院建筑群的实际情况出发, 系统采用三级架构, 即:

第1级信息中心机房——核心层:负责整个医院的信息网络维护运行。

第2级各楼的信息分中心——汇聚层:负责各楼信息的汇聚交换。

第3级各电信间——接入层:将各楼层的信息终端接入网络系统。

本医院的核心层交换设备位于本楼9F主机房内。核心层与汇聚层交换设备之间采用全冗余网状的拓扑结构。数据中心布线采用光纤系统, 室外主干光缆采用单模光缆, 室内主干光缆采用多模光缆, 规划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Gbps。汇聚层以下的网络以星型结构向各个楼层区域拓展。

4.6 网络架构

在核心层采用Cisco的高性能的主干路由设备Cisco GSR12012和高性能交换机Catalyst6509, GSR12012与Catalyst6509之间采用万兆冗余光纤联接。汇聚层采用Cisco的三层交换机Catalyst3650G-L3, 与核心层千兆/万兆冗余光纤联接;服务器接入层采用Cisco的3层交换机Cisco3750。核心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双备份, 核心层和汇聚层均有路由功能, 实施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 VLAN尽量终结在本地, 以缩小故障区域, 整个网络万兆、千兆和百兆相结合。

UPS系统, 设置APC公司2台 (SILCON-40kVA) 系列UPS主机, 单台功率为40kVA, 一用一备运行。

主要网络设备采用双电源、双引擎配置, 彻底消除单点故障, 保证网络可用性高达99.9%。

4.7 设备布局

主机房中的设备布局以网孔机柜、服务器、存储器为主。

主机房中, 设置两列800×800 (42U) 网络配线机柜, 每列7只, D列机柜背对C列机柜背布置, 形成“冷端”与“热端”的气流通道。机柜用于安置光缆与铜缆配线架、光缆与铜缆主干线缆、路由器、核心交换机、KVM交换机等, 成为中心机房中的总配线区。

服务器机房中, 设置600×1100服务器及800×800 (42U) 存储器设备机柜, 每列分别为5、6只。B列机柜背对A列机柜背布置, 用于安置光缆与铜缆配线架、光缆与铜缆水平线缆、服务器、存储器、交换机、KVM转接器等设备, 成为中心机房中的设备配线区。

小型呼叫中心 篇2

国家中小型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隶属于新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是2012年2月27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1],在新昌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省轴承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基础上筹建成立;2013年4月,设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国家中小型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构性质为独立法人单位;2013年12月15日顺利通过国家认监委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CNAS)组织的国家中心“三合一”现场评审[2],中心申请的轴承及相关产品、金属材料和机械零部件三大检测领域的170个项目参数的检测能力获得通过。国家中小型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隶属于新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是2012年2月27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在新昌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省轴承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基础上筹建成立;2013年4月,设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国家中小型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构性质为独立法人单位;2013年12月15日顺利通过国家认监委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CNAS)组织的国家中心“三合一”现场评审,中心申请的轴承及相关产品、金属材料和机械零部件三大检测领域的170个项目参数的检测能力获得通过。2014年4月,国家认监委正式对国家中小型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3]。

中心现有员工20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10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历3人;拥有实验室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恒温恒湿实验室180平方米;拥有美国热电直读光谱仪、马尔测长机和测高仪、英国泰勒圆度仪和粗糙度轮廓仪、日本岛津X衍射仪、德国蔡司金相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三坐标测量仪等各类检测设备共计150余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45台套,设备固定资产1600多万元。中心按照“国内领先、世界先进、国际互认”的建设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建设成为立足新昌、面向浙江、辐射华东,集检验、分析、标准、研发、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小型呼叫中心 篇3

我国中小型医院近30年来经历了较大发展, 医院新建、扩建工程不断, 中心消毒供应部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 其工艺流程与设备要求已经有大量工程建设范例, 为形成完备的系统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建筑方案设计中, 中心消毒供应部的平面布局随着医院建筑的发展以及工艺设备的完善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下面从中小型医院发展趋势出发, 结合医院扩张发展的现实要求, 简要分析中心消毒供应部门平面布局的几种方式。

一、我国中小型医院中心供应部的发展趋势

我国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系统的消毒供应理论体系之后, 中心消毒供应部门逐渐作为一个独立部门, 功能面积由以前分散到各临床科室而变为集中式, 形成了医院的单独功能性部门。起初的消毒供应部门作为一个集中的功能体系, 在综合医院的规划中往往以单独的功能用房出现, 即单独的一栋多层建筑或一栋建筑的底层或地下一层, 这样也便于废物的处理运输以及与其他各科室的联系。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院建设也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小型医院新建或扩建的规划用地逐渐减少, 局促的用地导致中小型医院渐渐向高层建筑发展, 并将各科室都放入新建大楼中, 即集门诊、急诊、住院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大楼。

同时, 这样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地给中心消毒供应部门提出新的要求。在中小型医院的综合大楼建筑设计中, 低层往往用于门诊、急诊等服务功能。手术部和住院部一般放在4层以上。在中心消毒供应部门的服务对象中, 手术室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 在竖向排布中, 中心消毒供应部门往往放在手术室的上层或者下层。将这样一个集中的功能部门由以前的单独体块融入到综合大楼的整体之中。

那么, 在以前的单体建筑中, 中心供应部的平面布局十分自由, 只要严格按照其不可逆的工艺流程即可。但是在综合大楼中, 住院部病房部分的平面布局大致决定了整个大楼的平面结构形式, 因此对中心消毒供应部的限制也有所增加。

二、高层住院综合楼中心供应部平面布局

对于一般规模的综合医院 (二级医院, 床位数≤500张) 来说, 考虑到基本护理单元的完整性, 一个标准层为一个护理单元, 控制在同一个防火分区内。护理单元多采用规矩的柱网, 尺寸为7200mm×7200mm, 7500mm×7500mm, 8400mm×8400mm等, 建筑层高多为3500mm~3600mm。一般规模高层住院楼常用的平面布局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板式高层住院楼 (中廊式条形护理单元) 利用一条走廊作为主要交通联系各个功能空间。病房南向, 服务性用房及护士站在北侧, 走廊两端设置楼梯、电梯等交通空间。该平面布局比较普遍, 对用地要求也不高, 病房和医护用房都有较好的采光通风, 交通便捷, 便于管理。但是随着护理单元床位数的增加, 有的医院由单面布置病房改为双面布置病房, 见图1。

塔式高层住院楼 (围廊式方形护理单元) 以护士站和交通核为中心, 病房围绕四周布置, 平面布置紧凑, 满足用地紧张又对床位数要求较多的场地。护理路线便捷, 效率较高, 见图2。

依据卫生部制定的相关规章, 中心消毒供应部门应执行相应的工作流程以保障消毒质量, 一般按照“密闭运送→初洗→消毒→酶洗→烘烤→包装→灭菌→密闭运送→下送”的步骤完成相应工作。因此, 在中心消毒供应部门的平面布局设计中, 应严格按照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布局, 且采取单向流程布置的方式, 不准逆行。工作区可以自成一区, 与操作区域分开设计。

根据对大量医院的实地调查统计及实际工作需要, 一所现代化医院的中心供应室面积的设定值一般为:中心供应室建筑面积S= (0.8-1.0m2/床) ×床位数+50m2。 (700张床位以上取系数0.8;400~700张取0.9;400张床位以下取系数1.0) , 各个功能区所占面积比例见表1。

按照以上公式计算, 中小型医院 (床数≤500) , 中心消毒供应部应配备的面积应在300m2~500m2之间。但是考虑到医院的扩张情况, 按照20%扩张的预期发展规划, 中小型医院中心消毒供应部门的面积应该在360m2~600m2之间。

400m2与600m2的中心消毒供应部的差别, 在于600m2的中心供应部包含了休息区, 同时扩大了清洁区。

从前面给出的板式高层住院综合楼的标准层平面可以看出, 柱网的规则性决定了中心消毒供应部不能自由排布, 因为在面积方面, 不足以占据一个标准层平面;从疏散方面, 也无法放在平面的尽头两端, 只能将整个功能区块设置在两个疏散楼梯之间。当其进深长度超过一个柱网宽度时, 必将打破条形走廊贯通整个平面的格局, 呈现出曲折状态。也可在具体的平面布局中, 尽量减少走廊错位的部分, 即将流线两端的功能布局尽量横向展开, 仅保留中间的功能部分。

当中心消毒供应部门面积达600m2的规模时, 可以将整体格局横向延伸, 同时可将错位走廊的另一边作为办公人员生活区用房。这样, 中心消毒供应部门在整层中占据中间“品”字形区域, 可在该区域走廊尽端加设两扇门, 作为与其他区域分隔的标志。

而塔式高层与板式高层的排布则有所不同, 由于不能在四周的任何一个条形柱网中完全排布中心消毒供应部整个功能体块, 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占用转角的房间。考虑到清洗区与检查、打包区对空间进深要求较大 (一个柱网) , 因此将二者作为整体空间尽量排布在塔式高层转角处, 两端布置零散空间。借用塔式高层标准层中间走廊环通的优势, 可以占用一部分的走廊空间, 同时满足疏散要求。塔式高层由于标准层布局特点, 往往不存在安全疏散距离问题。

600m2的塔式住院综合楼中心消毒供应部的平面布局。是在400m2的基础之上, 增加了工作人员生活区的功能用房, 即可将其扩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功能体块。整个中心消毒供应部呈“L”形, 占用一层一半的功能用房, 其他部分可设手术部层流设备用房等为手术室服务的功能空间。

三、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得出, 无论中心消毒供应部的平面布局如何设计, 整个功能体块都是呈现不可逆的流线状态, 这是由中心消毒供应部的消毒工艺流程决定的, 运进的是使用后待消毒的器械物品, 送出的是已消毒灭菌的洁净设备, 通过电梯完成垂直方向的运输。这就对标准层电梯设置提出要求, 可在中心消毒供应部流线的两端设置货物电梯 (可兼作消防电梯) , 以避免人流、物流交叉, 同时达到洁污分流。板式、塔式标准层平面均涉及洁污混流, 板式高层标准层共用一部消防电梯, 而塔式高层虽然有两部消防电梯, 但是二者共用一个前室。

以上提出了在板式、塔式高层住院综合楼的前提下, 中小型医院400m2与600m2两种规模的中心消毒供应部门平面布局方式。当然,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各种影响因素还有很多, 对各个细部区域也有不同需求, 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变通。医院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 做出合理的布局, 不可套用某种特别的布局模式, 满足洁污分区原则与疏散要求即可。

参考文献

[1]冯伟.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中心供应室建筑设计[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8, 22 (1) :65-66.

[2]李长城.当代医院病房楼设计新趋势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3]冯俊芳.浅析基层医院中心供应室发展方向[J].实用医技, 2005, 12 (9) :2366

小型呼叫中心 篇4

关键词:卷烟物流中心,储分一体,工艺布局,动态补货

储分一体技术是烟草行业新兴的一项作业理念,主要是将物流中心的通道设置、存量控制及出库顺序与分拣系统紧密结合,取消传统分拣系统所需的“备货库”或分拣前卷烟的暂存区(库),实行整托盘货物(即件烟)的自动存取与分拣,实现仓储区与条烟分拣线全过程的自动化无缝连接。国内一些大型(一级)卷烟物流中心已经通过各种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储分一体化模式,但是由于其投资高、占地面积大、运营成本高,不太适合中小型卷烟物流中心使用。本文将探索一种投资相对较低、占地面积小、运营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中小型卷烟物流中心的“传输型”储分一体化技术。

一、“传输型”储分一体化技术介绍

储分一体化的核心理念是“储分一体”、“高度密集”、“经济高效”和“即分即送”。其中,“储分一体”和“经济高效”要求中小型卷烟物流中心采用投资较小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取消传统的备货库,实现仓储区与分拣线的自动化对接。

该模式下,由分拣线进行拉动式补货,卷烟只需做一次移动,避免了不必要的等待和搬运,使件烟在被调出存储区后一直待在输送机构上,直至被送入配送车辆。与传统储分模式相比,仓储分拣一体化减少了备货搬运等作业环节,减少了入库及出库取货的货物迂回运输,节省库房面积,减少人力,使在库卷烟的存储更大化,作业流程更简洁合理,自动化程度更高。“高度密集”和“即分即送”要求物流中心在设计(或改造)时使用自动化密集式仓储技术,使仓库区域达到货物出入库自动化、实现当天订单当天分拣,有效提升物流中心作业效率、空间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对于中小型卷烟物流中心而言,因投资、占地面积等局限性,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等措施,实现“传输型”储分一体化。经过技术升级(改造),卷烟物流中心能够达到整托盘烟自动出入库、件烟动态补货、降低投入和运营成本、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等效果。“传输型”储分一体化技术主要包括物流工艺布局方法研究、数据分析、核心设备设计与规划等内容。

二、关键技术介绍

1. 订单数据的特点分析

使用EIQ分析法作为数据研究依据。利用“E”(Entry,订货件数)、“I”(Item,货品种类)、“Q”(Quantity,数量)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从而为配送中心的规划提供依据

由于春节期间的订单数据可能因为营销策略造成特征表现不完整的情况,我们选取2015年10月整月(国庆节前后,特征较明显)的数据作为分析依据,以2016年1月整月的数据分析结果作为参考。通过EIQ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订单特点。

(1)大品规卷烟销量累计占比高

通过对贵州省某市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订单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柏拉图分析表如图1。根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销量排名前6种品规卷烟的销量累计占比为70.17%,其余85种品规卷烟销量累计占比仅为29.83%。对其他工作日订单做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接近。

销量排名前31种品规卷烟占当日销量的95.42%,其余64种品规卷烟销量总计4托盘(合计120件)。

(2)每日分拣的品规数

通过对2015年10月整月的数据做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该物流配送中心在销的品规总共有107种,并非每日销售的品规数都是107种,根据统计图2的数据,我们发现,2015年10月5日当日销售品规数最多,最高值为95种,2015年10月16日当日销售品规数最少,最低值为65种。

(3)订单的结构稳定

根据2015年10月份每日的IQ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各个品规卷烟销量排名特别稳定,品规排名的变化较少。

以销量排名前6的品规为例,在一个月内,这6种口规卷烟销量排名次序虽然会发生变化,但是销量排名前6的仍然是这几个品规。例如:2015年10月5日的排名为“黄果树(蓝佳品)→贵烟(硬黄精品)→云烟(紫)→贵烟(福)→贵烟(硬高遵)→遵义(软)”,在2015年10月6日排名变为“黄果树(蓝佳品)→贵烟(硬黄精品)→云烟(紫)→遵义(软)→贵烟(硬高遵)→贵烟(福)”。

2. 工艺布局方法

(1)工艺布局方法概述

在对该市(地区)卷烟物流中心进行布局时,在仓库土建设计的基础上,使用链板机、自动化密集式仓库、鱼刺式动态补货线、辊筒输送线、智能四向穿梭车、直角坐标机械手、半自动分拣线、自动包装机、伸缩辊道机等自动化设备,将仓储区、分拣线、配送月台等自动对接起来,形成了一条从右至左的物流动线条烟分拣线可以根据订单数据自动向鱼刺式补货线请求件烟,鱼刺式补货线向密集库请求托盘(垛)烟,环环相接形成反馈机制,整个过程采用自动化设备和网络信息传递完成,实现动态补货。

(2)工艺布局设计

物流中心的布局大致分为几个部分:入库区、预留发展区、自动化密集式仓库、件烟动态补货区域、补货传输线、条烟半自动分拣线区、自动包装机区、装车区等。

该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工艺布局如图3,从入库到装车区,环环对接。从自动化密集库一直到装车区,卷烟通过各种自动化设备进行存储、拆垛、分拣最后变成按照订单打包的烟包卷烟也完成了从“件烟→托盘(垛)烟→件烟→条烟→烟包”的形态转换。

(3)工艺流程设计

适合于“传输型”储分一体化的工艺布局方法的核心在于自动化密集式仓库、鱼刺式动态补货线。烟草行业有几种不同的出库形式,第一种是正常的“出库→分拣→包装”;第二种是“异型烟的出库→分拣→包装”;第三种是“整件烟直接出库→打码→发货”。如何一起解决不同的出库形式一直是烟草行业的难题,传统的处理策略是设置专门的备货区进行备货,在新布局方法中,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①正常出库

根据系统指令,智能四向穿梭车将托盘出库至密集式货架的缓存货位,根据分拣线需求,由直角坐标机械手将件烟抓取至鱼刺式动态补货线处,补货线根据一定的逻辑,将件烟按照一定顺序输送至分拣线处进行分拣。

②异型烟出库

该市物流配送中心的异型烟不上分拣线,采用人工打码分拣的形式,所以需要在仓储货架区域设置异型烟缓存货位。有异型烟分拣需求时,由人工按单找货,拼盘出库。

③多整件烟出库

在春节等高峰期,物流中心可能会出现整件烟直接打码出库的作业方式。此时整件烟不经过分拣线,通过在货架区域内设置的缓存货位,由人工按单找货,拼盘出库。

3. 核心设备的研究

(1)智能四向穿梭车

智能四向穿梭车是一款高科技智能物流搬运设备,该设备受远程系统调控,能实现仓库托盘货物的自动存取、自动换道换层和自动爬坡,具有四向行驶、智能控制、智能爬坡、自动调平四大优势。四向穿梭车可以到达货架内的任何一个货位,也可以将货物存取至任何一个货位,是整个工艺布局方法的核心。如图4

(2)鱼刺式动态补货线

鱼刺式动态补货线采用若干组辊筒输送机、转辙机(或移载机)组成,这种布局方法大大减少了传统动态补货线的长度,增加了补货拣选面,大大减少补货区的面积,是仓储区与分拣区之间连接的关键设备,如图5。

(3)直角坐标机械手

直角坐标机械手用于进行自动化拆盘补货,机械手根据分拣线的需求信息进行托盘(垛)烟的自动化拆垛,将指定的件烟拆送至鱼刺式补货线上,由补货线向分拣线补充件烟,如图6。

三、结论

在学习借鉴大型卷烟物流中心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大型卷烟物流中心和中小型卷烟物流中心的区别,按照“技术驱动、优化流程、精简环节、减工增效”的思路,从仓储分拣环节入手,提出1“传输型”储分一体化的物流作业理念,研究“传输型”储分一体化技术。

小型呼叫中心 篇5

近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完成了《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充分发挥能效标准在提高产品能源效率中的重要作用, 加速我国实施电动机能效标准和推广高效电动机应用步伐, 2012年7月6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标准宣贯会。国家节能中心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内容包括:一是GB18613-201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条文解释;二是标准配套能效测试方法内容解读;三是电动机能效标识实施规则的最新修订进展;四是电动机节能认证实施规则的最新修订进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一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协会组织、节能监察机构、节能产品检测机构、电机生产企业及使用企业近百人参加会议。

【小型呼叫中心】推荐阅读:

小型构件07-19

小型西瓜10-17

小型煤矿10-18

小型银行07-29

小型机具08-07

小型矿井08-22

小型电站09-12

小型农田10-10

小型风力发电07-22

小型灌区农田10-15

上一篇: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下一篇:教育公平与特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