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共8篇)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篇1
省教育厅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
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我省高等学校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高等学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省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实际,经与省财政厅研究,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省属高等学校,设区市所属高等学校和县(市、区)属高等学校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机制
第三条 扩大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自主权。
1.有序下放专业技术岗位设臵自主权。高等学校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自主确定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标准,自主聘用人员和自主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评聘结果报主管部门和省人社厅备案。允许高等学校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支持部分高等学校推进“长聘教职制度”,实施“非升即走”、“非升即转”或“任满即走”的用人机制。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2.高等学校所属院系及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且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科研人员身份参与创新活动,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3.高等学校聘用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成果的科研人员,可自主公开招聘,探索建立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符合人才特点和市场规律、有竞争优势的薪酬制度。落实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管理政策。
4.鼓励高等学校科研人员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需求的应用研发。学校应积极支持创新项目的实施,赋予创新人才和团队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第四条 支持高等学校科研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1.高等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本单位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兼职、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等方式到相关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2.高等学校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经批准可携带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离岗到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或自主创办企业。离岗创业人员的离岗期不超过三年。离岗创业期间,保留人事关系、职称,人事档案由原单位管理,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停发各项工资福利待遇。科研人员所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原则上不得中止,确需中止的应当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报项目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离岗创业人员等同为在岗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岗位等级晋升,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科技开发、转化成果等相关业绩,作为其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3.离岗创业期满前,本人要求返回单位工作的,按照有关人事管理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恢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如该等级岗位不空缺,允许一次性超岗位聘用,今后逐步消化。离岗创业人员在离岗期满时,既可根据合同(协议)约定返回单位工作,也可提出办理辞聘辞职手续继续创业。对离岗创业人员在离岗期满时既不回单位工作又不办理辞聘辞职手续的,单位应按照聘用制度或辞退制度为其办理解除(终止)聘用合同或辞退手续,并按规定转移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
4.高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科研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和返回单位任职制度,对在职创业的兼职时间和取酬方式、离岗创业期间和期满后的权利、义务及返回单位任职条件作出规定并在校内公示。
5.高等学校要完善产业教授参与研究工作的管理办法,推进研究生工作站等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围绕企业技术难题,联合研究攻关,与产业教授所在企业联合申报国家或省市级科研项目。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按照有关要求创造条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应聘企业创新岗。
第五条 鼓励高等学校学生创新创业。高等学校应深化教学和学籍管理改革,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有利条件。探索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读学生(含研究生)保留学籍,休学从事创业活动。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大学科技园应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辅导、孵化场地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援助。鼓励高等学校通过无偿许可专利的方式,向学生授权使用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六条 建立健全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1.高等学校要发挥科研指标在高等学校设臵、岗位聘任和考核、资源配臵、学科评估、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将科研评价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形成公平、公开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等机构作用,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的科研评价细则,加强科研评价改革的宣传和引导。
2.高等学校要针对不同类型科研人员、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群体)、科研项目等,建立导向明确、分类合理、客观公正、激励约束并重、与国际评价标准衔接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多元的评价方法。
3.高等学校要根据科研活动类型和特点,结合人事聘用合同、项目实施过程的要求,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注重评价实效;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弱化中短期目标考核,给予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减少评价频次,适当简化评价程序。
4.高等学校要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研评价工作效率和开放程度,完善公平、公正、透明的开放评价规则,健全随机、回避的评价专家遴选机制,健全评价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
第七条 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
1.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开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工作,发挥高等学校专利监控管理平台作用,开展专利资源数据分析和利用,将知识产权产出和实施情况作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定期考核公布。2.高等学校要优化专利结构,加大对专利工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支持高等学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申报“中国专利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等。
3.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学科建设,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增设知识产权专业,开设知识产权必修或选修课程,建设知识产权精品课程。支持有关高等学校建设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国家及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集聚高层次知识产权研究人才。
第三章
改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第八条 高等学校要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项目预算编制、间接费用统筹使用、劳务费管理、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等内部管理办法。
1.根据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批复前项目资金预拨制度,保证科研人员及时使用项目资金。下放预算调剂权限,在项目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将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及其他支出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高等学校。简化预算编制科目,合并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科目,由科研人员结合科研活动实际需要编制预算并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其中不超过直接费用10%的,不需要提供预算测算依据。
2.间接费用核定比例可以提高到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臵费的一定比例:500万元以下的部分为20%,500万元(含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部分为15%,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13%,且间接费用的绩效支出纳入项目承担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不计入项目承担单位绩效工资总额基数。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重点向一线科研人员倾斜,突出工作实绩,体现人才价值。
3.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及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其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劳务费,其社会保险补助纳入劳务费科目列支。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利用科研经费聘请全职或兼职科研人员的管理规定,明确聘用对象、聘用程序、薪酬标准和绩效奖励办法;对聘用人员建立工资专户。
4.科研项目实施期间,剩余资金可结转下一使用。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后,结余资金在2年内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2年后未使用完的按规定收回。
5.高等学校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的横向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按照委托方要求或者合同约定管理使用。
第九条 建立对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稳定支持的长效机制。省财政整合现有专项设立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支持青年教师和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工作。
第十条 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支出、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科研财务助理所需费用可由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研项目资金渠道解决。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作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要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建立健全科研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
1.明确经费管理权限,加强预算审核把关,规范财务支出行为,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2.注重加强全过程的信息公开和痕迹管理,实行内部公开制度,主动公开项目预算、预算调剂、资金使用(重点是间接费用、外拨资金、结余资金使用)、研究成果等情况。
3.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制,强化科研诚信建设和信用管理,建立常态化自查自纠机制,严肃处理本单位出现的违规行为,完善单位内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
第十二条 完善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做好设备采购的监督管理,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可自行采购和选择评审专家,对进口仪器设备实行备案制。继续落实进口科研教学用品免税政策。
第十三条 高等学校应于2016年12月底前研究制订差旅费管理办法、会议费管理办法以及符合科研需要的项目资金内部管理办法和内部报销规定,明确教学科研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等级、住宿费标准以及业务性会议规模和开支标准等,解决野外考察、心理测试、人群调查、社会调查等科研活动中无法取得发票或财政性票据,以及邀请外国专家来华参加学术交流发生费用等报销问题。第四章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十四条 下放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臵权和收益权。
1.高等学校自主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不再上缴国库;在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后,主要用于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
2.高等学校有权依法以持有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确认股权和出资比例,通过发起人协议、投资协议或者公司章程等形式对科技成果的权属、作价、折股数量或出资比例等事项明确约定、明晰产权,并指定所属专业部门统一管理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所形成的企业股份或出资比例。
3.高等学校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学校规定与学校签订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享有相应权益。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
1.加强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管理、组织和协调,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
2.统筹科技成果管理、技术转移、资产经营管理、法律等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平台建设。
3.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机构和职能,落实科技成果报告、知识产权保护、资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责任主体,优化并公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流程。
4.高等学校应根据国家规定和学校实际建立科技成果使用、处臵的程序与规则。在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时,可以通过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也可以通过协议定价。高等学校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处臵在校内实行公示制度,同时明确并公开异议处理程序和办法。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安全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5.鼓励高等学校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并建立相应的评聘制度。
第十六条 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并在校内公开。在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时,要充分听取学校科研人员的意见,兼顾学校、院系、成果完成人和专业技术转移转化机构等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方利益。
第十七条 对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家安全的科技成果,明确转化责任和时限,选择转化主体实施转化,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可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
第十八条 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中,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比例提高到不低于50%,计入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但不受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限制,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不计入绩效工资总额。
第十九条 高等学校可与研发团队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收益分配比例,并授权研发团队全权处理科技成果转化事宜,具体方式由成果完成人或研发团队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自行确定。高等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横向项目到账经费等作为其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
第二十条 改革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管理办法。
1.高等学校正职和所属单位中担任法人代表的正职领导,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以按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获得现金奖励,原则上不得获取股权激励。高等学校正职和所属单位中担任法人代表的正职领导,在担任现职前因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股权,可在任现职后及时予以转让,转让股权的完成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股权非特殊原因逾期未转让的,应在任现职期间限制交易;限制股权交易的,不得利用职权为所持股权的企业谋取利益,在本人不担任上述职务1年后解除限制。
2.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所属院系和内设机构领导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获得现金奖励或股权激励,但获得股权激励的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所持股权的企业谋取利益。
3.对担任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实行公示和报告制度,明确公示其在成果完成或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贡献情况及拟分配的奖励、占比情况等。
4.试点开展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技术交易市场挂牌、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的,或者通过协议定价并按规定在校内公示的,高等学校领导在履行勤勉尽职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于追究其在科技成果定价中因科技成果转化后续价值变化产生的决策责任。
第二十一条 完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个人奖励约定政策。
1.对符合条件高等学校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依规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
2.对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约定,可进行股权确认。
第二十二条 高等学校应建立负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专业化机构或者委托独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培训、市场聘任等多种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队伍。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要发挥资产经营公司、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区域(专业)研究院、行业组织在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依托其构建技术交易、投融资等支撑服务平台,开展技术开发和市场需求对接、科技成果和风险投资对接,形成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运营体系,培育并打造运行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
第二十四条 鼓励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研究院。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建立的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加强成果的宣传和展览展示,鼓励科研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横向合作,与企业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十五条 建立报告制度和绩效评价机制。1.高等学校要按照中央、省科技成果报告制度的要求,以规定格式于每年3月30日前向主管部门报送科技成果许可、转让、作价投资以及推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和奖励等情况,并对全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的总体成效、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工作中增设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
2.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价机制,高等学校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业绩突出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高等学校给予支持的重要依据。
3.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绩效纳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第五章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深刻内涵,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根据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规定、办法并抓好贯彻落实。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是贯彻落实《实施细则》的责任主体,要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统筹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落实各项工作保障措施。
第二十八条 高等学校要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廉政风险和法律风险;加强监督检查,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肃问责,对借机谋取私利、搞利益输送的违纪违法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由江苏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篇2
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国家对深圳、珠三角乃至全省的定位和要求,充分考虑了广东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突出优势,也是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立足这一定位要求,充分发挥优势,突出成果转化应用这个关键,大规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和高水平企业,培育壮大新的发展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2013年至2015年,珠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从7732家增加到10560家,去年新增174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去年新增144家,新认定新型研发机构113家,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850多人。
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根本任务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要以产业发展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催生新企业、新产品、新产业,形成一批引领创新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高技术产业发展高地。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创新发展各项工作,高校和科研机构要面向经济主战场,创造更多可供转化的应用型科技成果;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力度推进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政府要提升服务创新发展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政务环境。要进一步发挥广东社会资本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风投、创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
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要牢牢扭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取得更大突破。要毫不松懈地抓紧抓好高企培育,要使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成为高企的集聚区,要严格执行国家评定标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抓高新技术企业工作要树立鲜明的导向,全面带动企业技术水平提升,提升高企自主研发能力,集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形成“研”“用”结合、以“用”促“研”的良性循环。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篇3
“不进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就很难学习和掌握高端知识技能,要在全球价值链中去创新和学习,进入以创新、质量和市场应变能力等“高级优势”为基础的高端竞争轨道,进而打造世界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预计到2015年园区总收入将达到150-180亿元。”任职于生命园的第5个年头,8月18日,总经理郭利瞄准了园区未来5年的发展新目标。
他很健谈,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生命园公司)招商部一位员工的话说,就是给他一个话题,他放开了能够跟你聊半天。
事实上。针对园区10周年的采访,他畅谈了三个多小时,远远超于记者的预料。事后记者稍觉疲惫,而他似乎言犹未尽。
园区坐拥7家国家级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实验室经济的品牌确立,自主创新效益凸显,十年园区成就斐然,这些都使他神清气爽。他进而提出瞄准将生命园打造成世界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然而园区用地紧张和资金的匮乏等问题也愈来愈困扰着他。
实验室经济品牌确立
中关村一向以实验室经济打头阵,事实上,生命园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实验室经济”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企业依靠自有实验室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实验室联合,实现知识到技术再到产业的转化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郭利告诉记者,至今,生命园已聚集了7家国家级研究机构、1家医疗机构、21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研发生产中心、12家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企业、40余家中小型创新科技企业,园区内企业累计已达85家。外资企业共18家。吸引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在源头创新上,生命园汇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顶尖研究机构,以及由北京市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共建的国际一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以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博士、中国科学院贺福初院士、中国工程院程京院士、韩庚辰博士、王保平博士等为领军人物和一批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队伍汇聚为园区源头创新提供了品质保障。”郭利自豪地说。
建设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技术支撑体系是生命园的重要特点。
他强调。生命园公司专门投资成立了生物医药孵化器公司,为创业人员和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园内已建成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组研发及工程中心、实验动物及动物疾病模型服务中心。
“孵化器公司发起组建生命园研发外包联盟。包括协和洛奇临床检测中心、863实验动物基地、PPD保诺、丹麦CCBR临床和基础试验中心等12家企业,系统建设包括药物化学研发、药物安全研发、临床试验研发等外包服务技术平台。”郭利表示。
据了解,在产业化资源上,园区汇集了国家爱滋病检验试剂生产示范基地、扬子江集团、江中制药、迈瑞医疗、博晖创新、华邦制药颖泰嘉和等国内知名企业,吸引了美国健赞、瑞士先正达研发生产中心、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日本TAKARA、德国贺利氏等著名跨国公司。
记者看到。在医疗终端市场,北大国际医院在为生物医药研发产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临床和市场资源的同时,将大大改善首都北部地区的医疗条件;国际种业巨头瑞士先正达和作为国内种业三强之一的奥瑞金成为园区生物农业的龙头企业;在生物环保方面引进了在污水资源化化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处于世界前三强的碧水源科技公司i北京市药品检验所的入园为园区专业化产业支撑要素建设奠定了基础。
“经过十年的产业积累,生命科学园的品牌已经建立,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和整体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吸引了一批国际国内著名的生物医药以及生物农业、生物环保领域的企业入驻生命园。”郭利总结到。
自主创新效益凸显
郭利认为,当前,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国务院《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确立,构成了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园区收入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不为浮云遮望眼。盡管整体经济总量还偏低”,郭利毫不隐晦地指出:“截至2009年底,生命园工业总产值为21.3亿元,总收入31.96亿元。”
但他又告诉记者,园区总量增速较快,利润总额5.5亿元,同比增加323%;研发投入4.4亿元,同比增加175%。
他认为,不仅要实现园区科技成果创新的爆发,而且要实现园区经济总量的爆发性增长。
“目前。多年的坚持终于结出硕果。入园项目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企业,均在所属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明显。”郭利兴奋地表示。
他清晰地记得,2009年,园区生物医药企业收入超过亿元企业有4家,分别是奥瑞金、万泰、博奥和保诺公司,随着g个入园项目建设期的逐步完成,入园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园区生物环保龙头企业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8日在创业板块开始网上申购,迎来企业高速增长阶段。
美国健赞计划于进入中国5年内使中国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亿美元,计划在中长期实现全球100亿美元收入规模,其中30%放在中国。
养生堂万泰药业公司2009年销售收入为2亿元,凭借自主研发产品——新型艾滋病毒重组抗原及抗体诊断试剂,实现了60%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其创新产品戊肝疫苗即将上市。
生物农业方面,先正达公司计划于5年时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奥瑞金种业现已有3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即将进入销售阶段,预计会使现在的销售收入增长一倍,达到15-20亿元。
此外,园区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爆发力逐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园区共有在研的国际国内开发项目146项,在国际著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66篇,园区内企业拥有400余项各种专利,自主知识产权技术67项,承担国家863、973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项目25项。
2009年专利申请85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授权专利143项。授权发明专利111项,有效专利170项,注册商标59项。2009年发表科技论文27篇,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10项。
“这种创新能力优势正逐步向产业化优势方向转化,一批创新成果正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一些尖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谈到这些,郭利声音提高了八度。
如博奥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66%。扬子江海燕药业同比增长395%,2010年一季度销售166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68%。迈瑞生物医疗借纽交所上市的
动力,已全面进入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到2010年销售收入将达到60亿人民币。
海燕药业与解放军总医院签署的“北京抗体药物研发平台”启动后,将在5年内研发成功系列抗体药物,推动北京抗体药物产业规模达到50-100亿元。
新时代集团现销售收入约15亿,计划在完成生命园项目后达到50亿元销售收入。研发外包产业方面。以保诺为龙头,服务收入增长快速,园区内有多家企业计划在几年内实现数十亿元以上的服务收入。
当然,郭利也有自己的隐忧。“发展空间不足是对园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郭利建议在生命园周边安排适当面积用于园区三期开发建设。“积极完成园区扩区规划,同时也是进一步建设和提升生命园品牌工作的过程。”
十年产业集群之路
郭利结合产业集聚理论,阐述了生命园十年产业发展轨迹。
他认为,从生命园2000年建园至2006年是企业的集中阶段。“仅是入园企业的简单叠加,其效应也只限于单个企业的层面,企业关联几乎不存在。”
据了解,生命科学园在建园时即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范围内,入园企业享受中关村优惠政策。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政府主要是通过引导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入园,并对基础实施建设给与总计8000万元的贷款贴息对生命园公司进行支持。
“2007年至2009年是生命科学园高速发展的三年,产业进入集聚阶段,集聚的优势在于产业链条的整合,将竞争优势提高到了产业层面,产业关联度明显提高。”
他分析,2010年以后,向产业集群发展是集中的更高层次,不仅包括主导生物医药行业的产业集中,同时涵盖了健康产业等产业链相关行业。
据了解,生命园公司在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始终遵循园区“高端生物技术的研发、中试和生产”的定位,自始至终按照专业化园区的产业定位统筹规划实施开发建设及产业要素的培养聚集。
郭利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产业支撑体系的逐步完善,将大大提升区域创新的机能,社会根植性也会慢慢得到体现,企业间存在密切的产业关联,且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
“生命园公司在明确的产业定位和统筹的规划目标指导下,对产业发展要素进行了深度剖析和重点建设,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采用了针对性的招商策略,以上适合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高度集聚是生命园公司‘名利双收’的关键。
但是,郭利特别强调,十年来,生命园公司不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动,不符合园区发展目标的项目出价再高也坚决不招,如福田汽车、用友软件等大规模项目。
据了解,在10年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大部分开发区建设以政府为主投资和参与招商管理的模式不同,生命科学园公司独立负责承担园区土地一级开发、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和园区招商服务工作。积极推进生命园公司经营理念建设,打造“双主体经营理念”:一方面是园区开发建设和招商的主体。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园区产业服务的主体。
在此基础上,郭利指出一下阶段工作目标。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专业化产业基地,以建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碳生态园区为目标,向“品牌化、生态化、集群化、高端化、高新化、服务化”发展,使生命科学园成为北京生物产业的增长极,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郭利表示,在现有创新集群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壮大生物产业集群,培育生物农业、健康、医疗和环保产业集群。他们有竞争,更互相借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
“生命园不仅是北京的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我们要在中国腾飞的大背景下,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视野在学习与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融入全球的创新浪潮。”郭利直陈开放建园的必要性。
打造世界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10年来,园区“中国第一,国际一流”的愿景一直没有动摇,且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郭利指出,“世界一流”指的是“以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重大项目为依托,建成集生命科学研发中试、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企业孵化、产业聚集、风险投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科技园区。”
郭利认为,建设十年来,生命园能成为世界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有一定的基础。
首先,它坐落于北京智力成果最直接辐射范围内。生命园紧邻中关村高校密集区,40多所国家重点的高等院校和100多所国家骨干科研院所,6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大量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和扩散成为推动园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记者了解到。从起步之日起生命园企业就与高等院校保持了密切的创新联系,比如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由军科院成立、安波特基因公司起源于中科院遗传所、方正集团投资的北大国际医院。
郭利告诉记者。可以说,大家到生命园走一走,在每一家企业你都能明显感觉到他的背后都有很多家大学和院所形成紧密合作。
第二。集聚各方的创新资源。园区有一多半的研发创新中心是外商投资,如美国健赞、日本TAKARA、德国贺力氏、丹麦诺和诺德、瑞士先正达。大量归国留学人员和创业精英正不断汇聚园区。
第三,生命园已经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中心。2006年生命园正式成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园区,近几年正逐渐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
在全球經济发展逐步走向多极化,由多中心、多结点组成的全球创新网络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趋势日益突出的世界大背景下。郭利坦言,生命园要想成为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可谓任艰路远,需要不断完善园区创新创业环境。
一要进一步努力聚集国际的高端创新资源。在生命园区聚集一批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和科研机构,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领军科技人才和企业家。
二是大力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强,要立足与首都北京密集的科教资源优势,发挥产学研用的协同优势,共同推进重大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建立适宜创新的产业环境。园区探索建立有利于风险发展的机制,并逐步形成相对严格有效的风险投资项目筛选和评价机制,不断吸引全球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科技金融资本,使生命园成为全球技术创业者首选区域之一。
四是培育领军型世界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生命园将成为持续引领中国的生物产业的发展领军人。
目前,中关村的生物医药产业占据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90%的份额,但在北-京市各大产业中比例仍偏低。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融合创新 篇4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融合创新
在媒体融合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指示,是摆在全国宣传思想战线特别是县级传统媒体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县级融媒体中心怎么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这些高大上的理念如何与县实际相结合,发挥实效?玉山县广播台视台做了有效的探索,找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2018年,玉山广播电视台按照中央、江西省委和上饶市委关于做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工作部署,在玉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玉山县委宣传部的高位推动下,开始筹建玉山县融媒体中心。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媒体融合的榜样,学习他人经验。经充分考察论证,结合玉山县级媒体特点,我们提出了“新闻+政务+应用服务”的融媒体建设思路,整合现有的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打通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壁垒,形成资源共享、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
第二,科学设制架构,实现“党委领导、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的工作方向。玉山县融媒体中心下设总编室、采集部、编发部、技术部和管理保障部等五个职能部门,按照“策——采——编——发——评”的运行流程,建立“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平台发布”的融媒体采编流程。围绕“贴紧中心、贴近民生、贴住用户”的工作理念,立足本土,精准推送,实现多渠道传播主流声音,多时空展现本地要闻,多形式报道时政要闻,多平台处置突发事件,多角度关注民生动态,多层次提升互动效果,多举措扩大社会影响”的目标,打造“玉山之窗”手机客户端,涵盖“新闻”“视频”“融媒体”“生活”等板块,每天实时进行内容更新。玉山县融媒体中心将传统广电媒体“单一、定向、固定”的传播方式和相对简单的节目形式,变为新兴媒体“多屏、移动、社交”的融合传播方式和多样态融合产品,实现区域内的最大范围传播,提升主流媒体在網络空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同时,客户端完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等内容,既方便广大市民网上办事,又能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目前,玉山县融媒体中心手机客户端“玉山之窗”平台已搭建完成并开始运行。媒体资源实现充分整合利用,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三,搭建融媒体“中央厨房”。玉山县融媒体中心的“中央厨房”以“赣鄱云”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为支撑,运用数据抓取、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虚拟现实等先进的生产技术,整合内容资源、丰富表现形式,为各传播载体生产高效率、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专业采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媒体品牌优势,发挥微信微博、手机app等移动终端新媒体的开放性、时效性、海量性、易检性、个性化等独特优势,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玉山县与省、市在用户、技术、数据、传播平台实现共享。统一指挥调度,采编、技术人员共同策划、采集、制作、分发新闻产品,全时段覆盖、常态化运行,实现了“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第四,立足现实,制定运行流程和规章制度。为确保顺利运行,玉山县融媒体中心相继制定出台了融媒体中心运行方案、推广方案和考核方案,明确下载安装、稿件上送、职责分工、考核督查等具体目标,要求各乡镇、各单位指派宣传委员或宣传干事专门负责“玉山之窗”融媒体客户端下载安装和稿件上传工作,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工作考核。实行全新的融媒体绩效考核制度,用一把尺子量人才、评业绩,做到“同岗同责、同工同酬、优劳优酬”。
经过精心筹备,2018年11月20日,玉山县融媒体中心暨“玉山之窗”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标志着玉山县迈出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大合唱的新步伐。下一步,玉山县融媒体中心将从三个方面来加强建设。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切媒体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较量。有了人才,才会生产出优质内容、搭建起强大网络、打造出强势终端、研发出先进技术、聚集起用户受众。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采编播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实现由单一型向全媒体型、专家型转变,具备采、编、播、设计、整合以及新媒体传播的技巧和能力,为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员工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用鲜活的镜头、乡音,积极主动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二是加强内容建设,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有内容,才有看头;
有内容,才有生命力。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前哨和一线阵地。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拥有广播电视新闻发布平台、地方特色的专题节目制作能力,还有新媒体矩阵,既面向全域广大干部群众,还能在互联网上、移动多媒体终端、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发力,承担着宣传和服务的双重任务。必须扎实抓好全域信息发布资源的连通汇聚,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从理念、形式上创新,增强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事关大是大非和原则问题上,务必帮助街坊邻居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让党的理论更接地气,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引导群众方面,必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百姓,善于观察,在众多基层先进模范中发现好素材,找到反映时代精神,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通过广泛宣传形成全民参与、接力,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向上向善。必须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发挥区域优势,结合本地资源,充分挖掘出受众与地方特色之间的共鸣点,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达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目的。
三是加强运营管理能力。现在整合的报台网多个媒体、多单位并在一起,不仅要加强内部管理,还要加强运营能力,通过成立运营公司来达到增强造血功能,提升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媒体融合带来的业务形态变化,给现有运行体制机制带来了挑战。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必须勇于突破体制机制固化的藩篱,顺应融合发展趋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大胆进行采编发流程、组织管理体系、自我发展机制等多方面的重塑与再造,探索建立规范、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工作绩效为统一考核标准,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推动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县级台和新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谋定而动、改革逐梦;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篇5
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本报就“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主题,专访杨浦、嘉定、青浦、金山等四区区委书记、区长。各区具体举措各有特色,但他们都提到了一点:政府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环境。
A03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重发挥“三区联动”优势,狠抓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青年报就此主题专访杨浦、青浦、嘉定、金山等四区区委书记、区长。各区具体举措各有特色,但他们都提到了共性的一点:政府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环境。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
为创业骨干提供2000套人才公寓
嘉定同样是打造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市人大代表、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认为,不同区域应有差异化的定位和特色化的发展举措,嘉定的定位就是自主创新产业化的示范区。
嘉定是先进制造业的大区,做好承载区,就既要在物联网、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工程等重大项目上有一席之地,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马春雷说:“两者的结合,对创新氛围的活跃,创新人才的集聚,创新企业的培育,以及鼓励更多青年人结合自己的岗位和追求,去做创新创业,都是有益的。我们既需要草根性的百花齐放,也有重大项目上的制高点。”
马春雷说,目前嘉定明确了“一核三区”的功能定位:“新城核心区”完善优化产业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项目引进和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吸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集聚,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围绕构建汽车产业服务创新生态圈及高品质国际化社区,促进产城融合深度发展;“北虹桥商务示范区”全面对接虹桥商务区,推进重点区域规划研究和功能性项目引进。嘉定区科委还牵头编制出台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重点通过要素集优、促进协同,助推创新链瓶颈突破,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管理体制、政策体制、服务模式、市场环境,让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人才活跃起来。
在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方面,马春雷说,嘉定区还将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通过“嘉定创业321”住房保障计划,明年年底,至少有符合条件的300名创业核心团队成员可以享受到45-60万购房补贴,为创业骨干提供2000套人才公寓,同时探索“创客客栈”市场化运作模式,借助社会力量,三年内为各类创业者提供不少于10000间的“创客客栈”,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享受租房优惠。
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夏科家
把17号线变为“青年创业之线”
“郊区是城市发展的后劲。”市人大代表、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夏科家说,“当前,城市建设空间日趋紧张,要依靠城市更新来提升城市品质。而郊区的建设空间却相对宽裕,城市建设的中心要进一步向郊区转移,这既是增强城市发展后劲的需要,也是补短板的需要。” 夏科家说,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把目光聚焦在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这毫无疑问是对的,在他个人在郊区工作后,已越发认识到进一步提升郊区在科创中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夏科家说,产业和科创之间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高端先进制造业,郊区的地位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从这一点说,科创中心建设也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反之,产业也会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郊区应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阵地和空间,进一步提升其作用。”夏科家建议,要重视郊区在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制定实施有利于郊区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更好发挥郊区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夯实科创中心建设的基础。
具体到青浦,夏科家认为,要做众创空间,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还是应该围绕区域已有的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形成独特的优势。“目前,我们做了一个众创空间地图,比如,上海全球青年创业中心暨大虹桥飞马新立方,就是围绕快递、物流和电子商务产业来进行的,以此也为大虹桥地区增添了一个10万平方米的国际性的众创空间。” 作为上海市区通往大虹桥枢纽的轨道交通17号线,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地下盾构已推进4公里,9个站点实现结构封顶,站点周边开发也在同步推进实施。夏科家说,青浦辖区内有12个站,其中9个站点都在做“上盖”开发,大的“上盖”周边约有10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相当一部分是商业、办公用地,小的“上盖”周边也有10-20万平方米,完全用于商业并不现实。
夏科家透露,目前,青浦方面正在酝酿与有关众创空间的经营者合作,将这条地铁线变为“青年创业之线”,在地铁“上盖”周边,使得年轻人创业、居住、生活有一定的区位集中优势。
金山区委书记李跃旗
把枫泾建设成创业首选的科创小镇
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委书记李跃旗一直认为,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金山不能缺位,要站好位,同时也要有所作为,在全市工作大局中找准定位。
据介绍,金山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意见》已经出台,其中明确了重点以“四智”路径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即发展“智造产业”,打造“智创平台”,培育“智能农业”,建设“智慧城市”。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篇6
2015年度课题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社科联有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立项工作的通知精神,经研究,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传播与杭州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5年度课题开始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各项改革发展措施,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律,立足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传播与文化创新实践,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更好地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创新服务。
二、课题性质
立项的基地课题为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三、立项计划
2015年拟立项课题7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成果形式原则上为著作;一般课题5项,成果形式可以是著作、研究报告或论文。论
文或研究报告的研究时间均不超过一年,著作时间为1-2年。
四、相关要求
(一)课题方向
为提高研究质量,推动研究创新,基地确定本年度课题不设具体参考选题,申请人可根据个人研究特点和研究积累,自主设计具有创新个性的研究课题。选题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可参考基地两个基本研究方向:传播与媒介影响研究、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创新研究等。要注重突出区域特色,把传播影响研究与杭州社会文化发展研究相结合,注意研究网络新媒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以及对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的发展创新影响,鼓励从传媒与文化产业角度探讨大众创新创业的专题研究。选题要注重学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优先考虑已有前期研究成果的申请项目,对没有明确研究对象或问题指向的申请,一般不予受理。
(二)申请者条件
本次课题申报面向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单位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组织和个人。每位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和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基地课题。
(三)经费资助额度
重点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为2-3万元,一般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为0.6-1万元。
(四)申报程序
请项目申请者严格按照基地选题要求,提交《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地项目申请书》一式4份、《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基地项目设计论证(活页)》一式8份(A4纸正反双面打印),并提交电子版一式1份到学院科研秘书处,由学院统一递交科研处。
五、受理时间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篇7
作为河南唯一的“211”高校, 无疑, 郑州大学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开好了头, 起好了步, 在河南高校中发挥了表率作用。同时, 为该校的人才、学科、科研发展, 特别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中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发挥优势出击重拳
郑州大学牵头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以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 以绿色选冶与材料加工为技术主线, 以中铝集团和平煤神马集团为示范基地, 联合中铝研究院、中钢洛耐院等组建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 并以此作为协同创新载体。中心致力于突破资源选冶融合开发、绿色冶炼与加工、焦煤资源材料化、高端产品制造等战略性关键技术, 形成绿色选冶与加工技术和知识体系, 创立绿色选冶学科;建成绿色选冶、焦煤材料化和材料智能加工示范工程, 构建“资源绿色选冶与材料高端加工”产业发展新模式, 推动产业转型。
郑州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校的拳头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工科院系之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基地包括: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过程及模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模具材料工程及装备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精细高分子材料、新型工程塑料、皮革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模具技术;铝、镁轻合金材料、新型生物医用合金材料、新型高温耐磨材料、钨钼合金、非晶、微晶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 (铸造、焊接及热处理) ;高铝矾土、锆刚玉莫来石和氧化物与非氧化物复合材料等高温功能材料、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新型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包装印刷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河南省各级重大、重点项目11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8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获得授权40余项。学院重视与业界及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与许继集团、长城铝业集团、洛阳耐火集团、平煤神马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并与美国、英国、葡萄牙、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
河南具有发展资源与材料产业的资源、产业、技术和区位综合优势。河南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以铝、镁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产业全国第一, 煤炭产量全国第四, 非金属矿产业全国第一, 耐火材料和制品产量占全国50%以上, 超硬材料占国内市场的80%、占国际市场的40%。资源与材料产业也是河南的主导产业, 它占河南工业增加值超过一半, 贡献GDP近三成;2012年全省资源型城市15个, 贡献GDP为53.21%。
然而, 河南乃至我国长期依赖资源耗费、产能扩张的粗放式发展, 导致资源与材料产业面临多重危机:污染严重导致产业发展难以为继, 市场饱和更显产品竞争力的缺失, 资源贫化使得产业升级雪上加霜。因此, 通过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协同, 深度整合优势资源, 创新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 加速资源与材料产业转型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是河南经济增长、富民强省的重大需求, 也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
于是, 郑州大学牵头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应运而生。
加大力度提速发展
郑州大学牵头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紧紧抓住创新“资源化、材料化、产品化、绿色化”技术, 实现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转型发展这一关键环节, 使资源化———通过低品质铝土矿、焦煤二次资源的高效分选与提质, 提升资源品质, 提高回收率, 实现非传统资源的资源化利用, 扩大资源供给, 保障资源安全;材料化———通过煤化工技术, 开发新型煤基材料及化学品, 实现焦化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材料的高端化, 直接或间接替代石油原料;产品化———开发材料精深加工技术,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铝、工程塑料、超硬材料等高端和终端产品, 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绿色化———通过选冶联合、清洁冶炼和连铸连轧等技术创新, 实现资源开发与材料加工的节能、降耗、减排, 促进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该中心起步于1996年成立的国家橡塑模具工程中心和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996年和2000年, 霍裕平院士电解铝合金团队和钟香崇院士高品质耐火材料团队先后加盟郑州大学, 为中心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 2012年郑州大学组建先进材料及加工协同创新中心获省级认定, 申长雨院士任主任, 主要开展材料精深加工技术研发。2013年, 郑州大学引进刘炯天院士, 与中铝研究院等共同组建郑大绿色选冶协同中心, 主要进行河南优势矿产开发加工;组建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中心获省级认定 (刘炯天院士任主任, 申长雨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4年, 何季麟院士团队加盟郑大, 随后联合河南省六家转制院所, 组建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河南省政府批准。2014年5月, 赵振业院士抗疲劳制造团队加盟该中心, 使中心如虎添翼。目前, 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已汇聚院士7人、“千人计划”4人, 全员171人;材料加工工程等国家级重点 (培育) 学科6个;煤加工与洁净化等国家级机构13个。
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以来, 在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方面: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和青年千人各1人;新增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汇聚了一批区域创新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 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河南及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与材料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为导向, 形成了“绿色选冶”学科方向, 创建了“选—冶—材”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科学研究方面:落实了一批重大创新任务, 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在矿产资源分选、氧化铝生产技术、铝电解工艺、航天服面窗等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国家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新增“973”项目3项、“863”项目2项、支撑计划4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河南省和企业重大项目9项;新增科研经费约4.7亿元。
引领创新助力中原
郑州大学牵头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未来的规划宏伟而又具有创新性。一是创新绿色选冶技术体系和知识体系、创新产业模式, 建立示范工程。突破资源选冶融合开发、绿色冶炼与加工、焦煤资源材料化、高端产品制造等战略性关键技术, 形成绿色选冶与加工技术和知识体系;建成绿色选冶、焦煤材料化和材料智能加工示范工程, 构建“资源绿色选冶与材料高端加工”产业发展新模式, 推动产业转型。二是打造优势学科,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整合材料、化学、化工、物理、力学等学科优势资源, 形成资源材料优势学科群;引进或培养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等领军人物3~5名, 引进国家“千人计划”3~5名, 培养拔尖领军人才8~10名, 培养各类高端研发人才100名, 培养资源材料产业复合型人才300名。
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篇8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北京更新了总共6个版本的城市总体规划,从最初“摊大饼”式的建设格局,逐渐向“两轴-两带-多中心”发展。规划建设特有的“北京速度”为其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也在困扰着北京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目前,北京在拥有国内超一流的教育、科研资源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仍然明显不足,社会各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有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其主要特征。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1]。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北京新的战略定位[2],也是北京作为首都的一项核心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之前,北京没有明确提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在北京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看待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北京如何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如何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等目标相协调,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为此,需要从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说起。
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五个历史阶段及对城市创新功能的定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北京历次城市发展战略方针的调整,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一)初步建立现代工业化城市阶段,提出北京为文化、科学、艺术中心(1949-1979)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组建了“都市计划委员会”,邀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参加北京的城市规划工作。当时,中苏专家一致认为,北京的城市性质除了是全国的行政中心外,还应是文化、科学、艺术中心,也应该是一个大工业城市。随后,1953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稿,即《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出台,以此确定了北京以旧城为城市中心,城市空间结构采取“分散组团”的布局模式。此后,北京进行了数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央对北京城市的性质定位、空间布局,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中心。
这一阶段,北京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发展时期,布局了一批大型的工业企业。比如,1966年在原石景山钢铁厂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建立了首都钢铁公司;1967年建立了中国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等。同时,人口规模也迅速增长到特大城市的规模,从1949年的209.2万人到1982年增长至935万人。
从建国初期的北京城市规划思路中可以看出,北京原本就被定义为科学中心,只是一方面没有将科学与创新联系起来,提出科技创新中心;另一方面,当时强调工业化和生产型城市建设,科技在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中没有占据突出和重要位置。
(二)着力打造政治、文化中心阶段,中关村等创新聚集区初步显现(1980-199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加强了对北京工作的领导。1980年4月,中央书记处分析了首都的特点,总结了历史经验,作出了关于首都建设方针的重要指示。中央书记处的指示明确指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中央书记处认为,在考虑究竟要把首都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时,应该有四条指导思想,其中第三条即是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科学、文化、技术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第一流的城市,并且在世界上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3年批复的总体规划中,确定北京的城市性质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由于科技和文化往往很难分割,因此可以看作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对于建设科技中心也有了进一步的重视。
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北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交通方面,1987年京石高速公路一、二期通车,成为北京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的高等级公路;1990年竣工的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成为我国第一条跨省市高速公路,环线地铁也于1981年基本建成。同时,长城饭店、昆仑饭店、王府饭店等一批五星级饭店分别于80年代中后期建成;高208米的京广中心大厦开工于1986年,1990年建成,成为北京最高的建筑和首都的“地标”。为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80年代后期,北京又陆续建成了亚运村及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月坛体育馆、先农坛体育馆等十多个体育场馆,在打造“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硬件建设方面,北京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开始结合,中关村等创新聚集区初步显现。1980年10月23日,此前曾两次到美国硅谷考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与6名科技人员一起,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一举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1984年前后,中关村地区有了一批“下海”经商的科技人员,他们通过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发展到1987年,以“两通两海”(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为代表的近百家科技企业聚集在自白石桥起沿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和中关村路至海淀路一带、东至学院路,形成大写的英文字母“F”型地区,被人们称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3]。
(三)控制城市规模过快增长、提升城市发展质量阶段,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1991-2000)
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发展,北京人口增速过快、城市中心区过度聚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压力巨大等问题开始逐步凸显。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第五次(1991年-2010年)总体规划。在这一版的规划中,提出了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即:城市建设重点从市区向远郊区转移;市区建设从外延扩展向全面调整改造转移。规划强调市区不再扩大规模,而是在市区外围建设卫星城,以疏散中心城市过密的人口和产业。同时,对北京的城市性质在上一版城市规划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基础上,增加了“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反映了随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对外交流的增多,北京日益向国外发达城市靠拢,注重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愿望。
nlc202309080945
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和发展城市经济存在明显矛盾的背景下,199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并开始招商,开始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1998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第三产业发达,经济结构合理的高效益、高素质的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
这一时期,一方面北京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升级,1993到2002年的十年间,在制造业总就业人口减少到48万的同时,社会服务业增加了48万,城市发展的质量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北京日益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作用。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此举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正式诞生。之后,在这一区域崛起了搜狐、新浪等国内首批互联网企业,初步形成了若干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
(四)奥运会前,城市建设加速发展阶段,提出“科技奥运”的建设目标(2001-2008)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提出举办包括“科技奥运”在内的“三个奥运”目标。与此同时,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开始酝酿。由于1993年版的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完成的大部分发展目标都已经提前实现,规划空间容量趋于饱和,难以再容纳更多新的城市功能,但是新的问题却不断出现。为此,2003年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首次提出“宜居城市”。而对于科技创新,仍然定位在相对次要的城市发展目标之中。
这一阶段,北京城市建设开始向人文化、科技化、高端化和精致化转型。北京新修建了数条地铁线路,新建了大量地标性建筑。同时,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奥运经济、高科技经济、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知识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除吸引了高层次人才来京工作外,也吸引了新毕业的大学生留京或来京工作。北京人口规模再次快速增长,截止到2008年底,常住人口达到1695万。
在新增的人口中,有不少是从事新兴信息产业方面的人才。在这一时期,1999年成立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创新驱动效果显著,很快崛起了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制药等多个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及相应的一批龙头企业。
(五)后奥运时代,是“大城市病”大规模集中爆发的阶段,先后提出建设“科技北京”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09-)
北京奥运给北京的城市发展带来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奥运会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延续了这一思路,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力争使这一国际化的治理理念成为北京的长远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奥运会前,北京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庞大的就业人口,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已经初显端倪,以至于不得不采取单双号限行等非常规措施,维持奥运期间良好的城市环境。奥运会后,北京人口规模开始向2000万逼近,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大规模集中爆发。中央对北京的城市发展作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指示。特别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综上,在北京既有的发展理念之中,已经有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北京)的目标。从疏解非首都功能、强化核心功能的角度考量,中央又对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作出了明确指示。
目前,科技创新对首都经济的驱动作用日渐增强,尤其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形成了“一区十六园”的格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卫星导航、蛋白质研制等技术达到国家乃至世界先进水平。中关村的技术企业数量、经济总量、创新实力等位列全国高新区之首。根据“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北京将集中力量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8大产业,集中支持一批产学研用项目,力争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同时,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带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改善民生的成熟技术和产品,提升科技惠民能力。可以预期,在首都经济处于结构升级、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将会进一步带动北京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二、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历史的启示及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核心问题
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表明,科技中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规划设计一直就有的发展目标,需要补齐短板的是重视程度。有一段时间,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仅将其作为次要目标,和“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总体定位远不在同一层面;另一方面,以往更多地强调了科学,很少把“科技”与“创新”结合起来。
在国民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亟需创新驱动的背景下,在北京城市不断碰撞,“大城市病”大规模集中爆发的历史阶段,北京确立的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已有一定基础,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研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
研发投入可以概括为基础研究投入和应用研究投入两大类。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揭示自然和社会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一项突破性的基础研究往往能够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发达国家基础研发投入水平一般占研发投入总额的15%-20%。而北京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仅为11.8%,明显偏低。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北京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二)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据统计,2012年,在北京研发经费支出中,企业研发投入仅占35%左右。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北京的企业研发经费总量排名全国第六。根据熊彼特的理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然而,由于复杂的体制机制问题,北京的企业在研发方面的动力明显不足。据统计,北京的企业与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的项目占比仅为8.6%,比上海低1.3个百分点。2012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园区总收入的比重仅为3.67%,与美国硅谷的12%相比差距很大。
nlc202309080945
(三)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不高
2012年,北京市每亿元研发经费所带来的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量仅为87件,不仅低于天津的114件、上海的122件,更是远远低于浙江的345件和江苏的367件,单位投入的知识产权产出能力明显不强。总体来看,北京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科技创新质量有待提高。这是北京在进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后,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方面的重要特征。
三、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对策
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分析,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营建科研环境和创新氛围
北京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环境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科研创新环境有待改善,科学争鸣和学术批评的氛围亟待加强,亟需大力营建科研环境和创新氛围,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尊严,使其衣食无忧,专心于学术研究,推动原创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效提升科技创新与经济实践结合
北京需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成果转化路径,目前至少应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首先,政府部门自身需要理顺管理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协同,在资源配置、任务部署等方面,形成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合力;其次,需要积极推动市场化手段的应用。大力建设技术交易服务和保障体系,打造具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加快科技服务人才的储备,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最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布科技成果,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三)推动国有企业理顺体制机制,调动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观意愿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中,国有独资和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中央在京企业是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创新发展方面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北京的国有企业以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为手段,推动了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后的30年,虽然有一些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但是仍有很多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调动国有企业投入研发创新,关键是要理顺相关的责任机制,使国有企业具有更大的动力,全力参与研发创新。当然,国有企业也应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推动混合所有制、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引导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四)进一步向民营经济放开准入门槛,调动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相较于沿海发达省份,北京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垄断是原因之一。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的经验表明,进一步向民营经济放开准入门槛可以有效激活市场活力,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因此,政府应当更为积极主动地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比如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为其提供一个阳光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安顺.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北京日报》.2015-02-03
[2] 申建军,王金波.全面创新与“高精尖”升级——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由之路.北京观察.2015(1):14-17
[3] 刘字濠,曾国屏.创新集群理论视角及中关村、张江和深圳高新区发展路径比较. 特区经济. 2012,(10):243-245
(责任编辑:李静敏)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推荐阅读:
建设创新产业园区10-21
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方案05-27
论市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及投融资创新10-18
产业创新07-06
产业创新升级10-18
创意产业创新05-10
产业创新政策06-16
产业创新能力07-02
化工产业创新09-18
产业生态创新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