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产业集聚促发展

2024-09-28

长葛产业集聚促发展(共8篇)

长葛产业集聚促发展 篇1

以产业集聚促优化升级——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四大特色

刘 忠 郭妍琳

2010年第6期 ——他山之石

2006年,江苏确立“文化强省”发展战略,自此,江苏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江苏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795.3亿元(现价),比上年净增20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9%,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高16.7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16.3个百分点。其对全省GDP增长量的贡献率达到了4.55%。文化产业园是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目前,各地文化产业园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不同主题、形态多样、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这些具有苏南、苏中、苏北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集聚效应、窗口效应、辐射效应,优化了全省的文化产业结构。纵观江苏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色。

特色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

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倚重高级生产要素,都具有知识密集、资源能源消耗低、增加值高的新兴产业特征,两者的结合为促进产业繁荣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按照“产业集群”现象之说,一个优势产业通常会与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起个性化的产业模式,生成文化产业园的自身特色和产业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以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为代表,江苏的文化产业园建设非常注重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2008年底,常州中华恐龙园、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常州软件园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定位于长三角一流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这是一个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结合的大手笔,近400家软件和动漫企业入驻,包括日本OKI、富士通、美国芯安、和佳软件、国光软件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以及卡龙、宏图、小樱桃、仁永影视、暴雨等知名动漫和网络游戏企业。现在,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在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优势和行业互动优势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以软件、动漫、网络游戏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群。园区内,相关的文化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高密度集中,共享国家级二维无纸动漫技术、软件公共测试技术、影视动画制作技术、数字娱乐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国际交流合作、衍生产品研发、产品产权交易、投融资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产生及其在文化产业中比重的增加,对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的品牌建设和长足发展,乃至常州“创意之都,动漫之城”城市目标的实现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特色之二: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民营资本跟进

在江苏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发展中,伴随着政府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注入,民营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7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中接近25%为民企项目,投资额为27亿元。2009年,民企项目占47.9%,投资额超过110亿元。在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引领下,民营资本逐渐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南京市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2007年至2008年,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中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比例从69.2%提高到76.8%,数量由56家发展至83家。南京动漫行业协会中72.7%的会员为民营企业;南京演出市场近2亿元的投资总额中,民营资本占到了70%。南京正在建设和已经开园的42家文化产业园区中,由民营和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占到69%,由民营资本投资兴建的企业占园区入驻企业的半数以上。民营资本已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园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振兴的重要力量。

特色之三: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优势铸就特色品牌

江苏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各地的名胜古迹众多,根植于区域特定的文化而兴建的文化产业园区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成为城市文化展示的一个窗口。当园区的发展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工业遗产保护等结合起来的时候,这样的园区不仅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因为是当地特有、其它地方不可复制而独树一帜,吸引着众多的眼球。在这方面,江苏有许多亮点可圈可点。

苏绣历史悠久,素以“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驰名中外,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之首。近年来,苏州市政府对苏绣实行生产性方式保护,使其不断发挥着积聚与延伸的双重作用,逐步形成了集生产、销售、展示、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保护基地。2006年,在国家文化部命名的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苏绣被命名为“苏绣文化产业群”。目前苏绣的年销售额已达到近10亿元,仅镇湖街道一年的产值就有5个亿。有关苏绣的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取得初级资格以上的各类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生产企业近100家,产品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常熟市沙家浜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凭借一出样板戏“沙家浜”而闻名全国。2004年底,为配合30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的拍摄,常熟市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遗迹,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了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如今,常熟沙家浜影视产业园集多种美誉于一身,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同时,还被多家影视剧组确定为拍摄基地。

特色之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江苏文化产业园的振兴不仅需要大批的优秀文化人才,更呼唤一批优秀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在江苏省文化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各园区不断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依托常州科教城以及常州各高等专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同时引进一批国内外的知名动画学院,为基地搭建了人才培养平台,提供了相应的人才支持。园区集动画研发制作、人才培养、动漫体验等诸多功能为一体,重点对动漫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进行培训,每年相关院校可向园区企业输送动画人才近1000人,基本能满足园内的人才需求。

无锡市以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为龙头的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以当地科教资源、创新型人才为依托,根据园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特点,以技能提高为重点,建成一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群,形成了产、学、研融合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其打造在国际上有后劲的、有影响力的、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了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群众杂志社)

长葛产业集聚促发展 篇2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在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其实质是资源配置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前我国各地区基本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产业的空间布局分散,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各种资源开始集聚于在地理、政策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1]-[5],我国制造业往东部沿海聚集,并且制造业区域布局的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东西部“二元化”的主要因素。依据区域产业转移理论,高梯度区域随着产业的聚集和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拥挤成本”,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投资回报率下降,这将促使一些传统产业向要素价格低廉、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低梯度区域转移,而中国的现实与这一理论背离。

那么,为什么在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制造业仍然不断往东部地区聚集,而没有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不少学者从制度、文化、市场开放度、外部性获得等角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也有学者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但由于运输成本难以衡量,因此,以往对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支持。本文将从物流这一角度,实证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之所以选择物流这一角度,原因有两点:一是仅仅以运输费用来反映产品的空间转移成本不够恰当;二是缺乏运输费用的相关数据,虽然物流费用也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可以以一个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越高,物流费用越低,反之则越高。

二、分析框架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是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相互权衡的框架下加以分析的,认为规模经济效果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产业集聚越显著;规模经济效果越不明显,运输成本越高,产业集聚越不明显。相关研究还指出,如果没有规模经济导致的收益递增,产业集聚将难以发生;而如果没有运输成本,产业的空间分布将不会有任何集聚的动力。Krugman将运输成本定义为“两地之间公共交通运输成本”,现代物流理论认为,仅仅将产品在两地之间的转移成本描述为运输成本并不全面,Poul Ove Pedersen(2001)[6]的实证研究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费用是区域经济和区域工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重要性越来越弱,但如果从更广的意义来看,即将运输看作物流中的一个环节,那么物流对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则是越来越重要。物流是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功能的有机结合,运输成本仅仅是物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以物流成本代替运输成本可以更好地描述产品的空间转移成本。

NEG(New Economic Geography)构建的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的模型较为复杂,林理升、王晔倩(2006)根据NEG思想建立了一个简明的分析框架,来考察地理位置造成的运输成本差异和劳动力流动成本对制造业区域分布产生的作用[7]。在林理升、王晔倩的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我们研究的重点进行完善,并讨论在物流费用差异下制造业厂商的选址问题。采用Fujita and Thisse(1996)的模型假设,集聚区域的每个厂商获得的外部性是均等的,以a(x,y)表示在x地的一个企业从y地的一个企业获得的好处,即企业获得的外部性,以f(y)表示企业的密度(∫f(y)dy=F(y),F(y)为某地企业的分布函数),A(x)表示在x地的一个企业获得的总的外部收益,x,y∈x(x代表地区),可以得到:A(x)=∫a(x,y)f(y)dy。再假设生产所需要的使用的土地为Sf,劳动为Lf,地租为R,工资为W,如果地租由该地区企业的数量决定,用m表示每个企业产生的边际地租,那么:R(x)=∫bf(y)dy。同样,如果假定一个地区的工资取决于原有的均衡状态,则可以把它看成地理因素的函数w=w(x),物流费用也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运输量k=k(x)C。由于各地区对制造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存在差异,税收可以看成是地理位置的函数T=T(x)。因此,在x地的某企业的最大化利润为:

为便于比较制造商对于厂址的选择,以我国东部、西部两个地区为例进行分析。假设产品只在国内销售,产量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以x表示东部地区,y表示西部地区,那么,(1)式可以看做企业选择东部地区所获得的利润,(2)式为选择西部获得的利润:

如果企业选择在西部地区建立厂址,那么必须有:π(y)>π(x),即:

由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因此为简化起见,可以将西部地区的税收和地租视为0,同时,由于产业集聚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可获得的外部性很小,也可以视为0,因此,(3)式简化为:

(4)式是企业选择西部建厂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如果产品不是用于国内销售,而是主要用于出口,那么(4)式变为:

从(4)、(5)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企业选择西部地区,会比选择东部地区多支付产品从西部到东部的空间转移成本,因此,对于出口型企业,尤其是在产品的物流费用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更不会选择西部地区。

由于工资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东西部劳动力成本差异可以看做一个常量,厂址选择在东部地区,在获得外部性A(x)的同时,必须支付较高的“拥挤成本”,R(x)Sf、T(x),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物流费用差异[k(y)-k(x)]C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据统计,2007年中国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仍高达18%,东部地区由于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较发达的物流服务业,相比于西部地区而言,物流费用要低得多,尤其对于制造业而言,物流费用更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长期而言,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中国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东西部地区物流费用差异将会缩小,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也会不断缩小。当物流费用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时,或者物流费用不再是企业选择厂址考虑的重要因素时,在东部地区高昂的“拥挤成本”作用下,企业将选择西部地区,从而促进产业的转移。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就物流业发展(物流费用的降低)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作如下假说:在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物流费用较高的情况下,物流业的发展将会促使西部地区的要素继续往东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增强;但当物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时,东部地区制造业将往西部地区转移。长期来看,制造业集聚程度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形状(见图1)。

三、实证分析

笔者利用1995—2009年数据对以上推论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模型的设定

1.制造业区域集中度。Ellison and Glaeser(1997)[8]构造了一个衡量制造业集中程度的指数,但其指数较为复杂,所使用的数据难以获得,Henderson and Lee(2001)[9]将这一指数简化,林理升、王晔倩(2006)采用这一简化指数对我国制造业集中度进行衡量,结果能够较好地展示我国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因此,本文采用这一简化指数,其公式为:

其中,αi(t)表示t时刻地区i的集聚指数,Pi(t)、P(t)分别表示t时刻i地区的人口和全国的总人口,Ei(t)、E(t)表示t时刻i地区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和全国的制造业就业人口。αi(t)的值介于-1和1之间,如果趋向于-1,表明制造业完全分布于其他区域,如果αi(t)接近于1,则表明制造业完全集中于本区域,接近0表明制造业完全分散于各个区域。

2.物流发展水平指标。由于物流费用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只能以物流业发展水平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越高,物流费用越低。参考已有相关文献,我们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生产总值来表示。在本文中,以各地区物流业产值与GDP的比例表示物流业发展水平。

3.根据推论,设定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如下:

上式中,α为集聚指数,wl为物流业产值与GDP比值表示的物流发展水平,wl2it表示物流发展水平的二次平方项,如果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制造业集聚程度逐渐降低,那么β2的值应小于0。

(二)实证分析

1.各变量的面板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虚假回归,对α、wl、wl2三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的方法较多,但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我们选择Levin,lin&Chut、Im,Pesaran and Shin W-stat、ADF-Fisher Chi-square、PP-Fisher Chi-square四种检验方法,并选择四种方法检验一致的结果[10]。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变量的原始序列没有同时通过四种方法的检验,而一阶差分项则同时通过检验,说明三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及协整方程估计。三个变量都是I(1)序列,存在协整的可能性,采用两步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经过检验,选择截面固定效应和时期随机效应较优,在式(7)基础上,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见表1):

表1中,ad R2=0.895,F=128.09,说明模型的拟合

注:根据残差序列特征,选择无截距和趋势项的模型,由于Im,Pesaran and Shin W-stat检验必须是有截距或趋势的,所以此方法对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失效,选用Breitung t-stat检验代替。**、*分别表示在5%、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

效果较好。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说明,残差是平稳的,协整关系存在,该回归方程就是协整方程。回归方程中,截距项不显著,wl对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34 1,在10%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随着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制造业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增加;wl2对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67 1,在5%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系数显著为负值表明在物流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集聚程度的降低。这说明,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物流费用的降低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更准确地讲,二者存在鲜明的“倒U型”关系。利用一阶导数可得到:

计算得出:wl=25.41,即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有当物流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41%时,制造业集聚程度才开始降低。显然,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即使在物流业发达的欧美国家,这一比例现在也仅为10%左右,2009年中国这一比例更是仅为5.02%,但这并不表明制造业不会往中西部地区转移。实际情况是,企业的选址决定是综合考虑外部性、拥挤成本和物流费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考虑物流费用。因此,随着东部地区集聚程度的提高,企业在获得外部性的同时,拥挤成本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只要物流费用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东部地区的一些传统产业即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四、结论及启示

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关于运输成本和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下,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从物流角度去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利用1995—2009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费用逐渐降低,将促使制造业进一步往东部地区聚集;而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则会促使产业集聚程度的降低,产业将由东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当前,制造业正在不断往东部沿海地区聚集,这也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要缩小这种差异,西部地区首先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不断降低东西部地区物流费用差异,使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其次,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特色,发展一些产品物流费用较低的行业,从而避开目前较高的物流费用,实现特色产业的集聚。

摘要: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关于运输成本和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下,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从物流角度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费用逐渐降低,将促使制造业进一步往东部地区聚集;而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则会带来产业集聚程度的降低,产业将由东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关键词:物流发展,产业集聚,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3.

[2]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36-43.

[3]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16.

[4]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5]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6]Poul Ove Pedersen.Freight transport under globalisationand its impact on Afric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1,(2):85-99.

[7]林理升,王晔倩.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J.]经济研究,2006,(3):115-125.

[8]Ellison,G.and E.L.Glaeser.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889-926.

[9]HendersonJ,.V.&Todd Lee.Scale Externalities in Korea[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49):479-502.

长葛产业集聚促发展 篇3

人才集聚,是指在特定空间或者特定专业领域内人才的集中,并且紧密联系,促进信息和知识的流动以及创新的产生,从而使该区域或产业经济形成持续、强劲竞争优势的现象。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人才由于受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流向某一特定区域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存在着巨大的人才集聚效应。科技人才集聚是科技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一般指科技人才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地域环境和单位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不同的地区或单位向某一特定地区或单位流动的过程。

一、科技人才集聚原因分析

(一)较高的收益优势

由于产业集群内存在较多的专业人才,这降低了企业招聘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招聘效率,所以企业会向集群集聚,这增加了集群的人才需求。人才需求的增加,必然会提高当地的工资水平,这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向集群集聚。同时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发展的前景、社区生活环境的舒适等等也构成了科技人才的隐形收益。

(二)较多的工作机会

产业集群存在的大量工作机会,使得人才在改变工作时无需改变工作地点,这降低了员工因改变工作地点而可能发生的风险。同时由于存在众多同类雇主,这也降低了寻找新工作的成本。

(三)有利于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

在产业集中的地区,从事需要同样技能行业的人,相互从邻近的地方获益。行业秘密不再是秘密,而似乎公开散在空气中,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会被别人采纳,并与别人意见结合起来,又成为新的思想源泉。因此,在集群内人才可以获得更快的成长,职业发展也会顺利。

(四) “领头羊”的吸引

“领头羊”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其它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过度依赖舆论。因此科技人才的走向也是他们的投资,一部分科技人才会受领头羊的影响做出流动的选择或选择流向地,因此“领头羊”吸引“群羊”,形成人才集聚。

(五)政府的引导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乃至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会通过改革人才管理制度、调整人才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人才激励政策等手段,吸引大批科技人才,最终形成科技人才集聚。

二、科技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

(一)科技人才集聚对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人才的集聚可以在当地形成巨大的人才池,为企业寻找合适的科技人才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吸引更多企业愿意来此投资。以中关村为例,由于中关村的人才优势,微软、英特尔等国际IT巨头都已在中关村设立了研发中心。同时大量专业人才的集聚有利于区域的创新,科技人才向产业集群的集聚使得人才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植根于产业集群,这些知识技能将导致产业集群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大量人才的集聚有利于集群吸引更多的人才,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着产生“马太效应”,即人才越集聚,区域人才吸引力会越强,这必然会促进产业集聚。

(二)科技人才集聚促进集聚产业质量的提高

科技人才集聚蕴含的技能和智慧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质量增长,即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世界闻名的硅谷高科技园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硅谷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目前,世界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近1/4在硅谷工作,该地区有6000多名博士,占加州博士总数的1/6。这些科技人员增强了硅谷的竞争力,活跃了当地的经济。中关村海淀园的创新实践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三)科技人才的集聚提升集聚产业的创新能力

集聚成群促进了高素质人才的集体学习,它不同于知识与信息的单方向传播和扩散,而是一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往往是对原有技术进行改组和传播,创造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消费方式。人际间接触的面越广、接触的频率越高,知识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传播的程度就越彻底,从而更容易出现创新行为。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集群即创新集群发展升级。从而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产业集聚有利于科技人才的聚集

在产业集群内,由于许多同行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对适合这一行业的科技人才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就为科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减少了失业的风险,从而更能吸引科技人才从其他地方流入。同时,产业集群往往与大学、科研院所、教育科研机构等建立伙伴关系,大学与科研院所为产业集聚提供了大量稳定的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以及科技人才和大量的创新成果,从而成为该产业区强大的智力资源后盾,而集聚又便于科技人才在该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三.促进科技人才集聚的对策

如今国家经济、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个区域都应该把人才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进行引进和培育,使之呈现出集聚效应,从而促进产业的集聚与经济的增长。

(一)重视“领头羊”的作用

科技人才中的领头人对人才群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谈到科技队伍建设,人们往往十分重视“将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帅才”即领军人物则重视不够。我们缺乏行之有效的科技领军人物选拔、培养机制。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实施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计划、国家教育部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制度、国家人事部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推行的各种拔尖人才奖励计划,都是侧重于选拔、培养科技“将才”。虽然“将才”与“帅才”有相通之处,许多“将才”最后能够成长为“帅才”,但“帅才”与“将才”选拔、培养的机制、要求是不相同的,他们在人才集聚中的作用也不可同日而语。科技事业发展当然需要大批“将才”,但在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必须拥有“帅才”,我们才能牢牢控制住人才高地。

(二)着力构筑高水平人才集聚的载体

吸引、凝聚大批科技人才需要有相应的待遇和物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载体,是建功立业的平台。“筑巢引凤”,国家重点大学、重点科研基地、重要高新技术园区以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乃至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等,都是优秀人才集聚的载体。当高水平载体达到一定规模时,自然产生巨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带动科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

“良禽择木而栖”,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人才集聚的前提条件。目前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为集群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服务仍然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机制。尤其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仍然缺乏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使创新受阻。如中部地区共有高等院校391所,占全国的1 /4,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使人才流失严重,大多流向了江苏、浙江和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因此各级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规范制度,吸引人才集聚。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人才政策, 采取鼓励政策,尤其通过适当的制度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从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等诸方面着手进行改善和完善,制定实施区域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以人才要素的集聚带动其它要素集聚,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进而提高人才聚集度,发挥人才聚集效应,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四)科学规划、合理发展产业集聚,推动人才集聚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促进人才集聚的形成与发展,反之亦然。因此,应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环境和条件的产业集群,并制定科学的规划,培育有本地区特色的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附加价值可以迅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各个区域规划的重点,其较好的发展潜力会吸引大批科技人才的集聚。因此要科学规划、合理发展高新区产业集聚,进而推动人才集聚。

四、结论

产业集聚与科技人才集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集聚产业的形成可以促进人才集聚的形成,反之亦然。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培育本地区特色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引导和推动集聚产业升级,努力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竞争,打造高新区区域品牌,以品牌度吸引人才,促进人才的集聚反过来又进一步带动产业集群的壮大。 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从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 篇4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工业园支行新址位于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创业中心办公大楼一楼,机构层级为二级支行。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工业园)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于2006年5月成立,隶属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领导,是河南省重点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区之一,是省政府命名的全省铝工业基地和节能照明产业示范基地和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总面积80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31.7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下辖1个办事处、1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2万人。近年来,三门峡产业集聚区紧紧依托本地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了铝工业、能源、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照明、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工业。截至2011年底,园区共有企业1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2万人,企业总资产540多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排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前10名以内。

(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2011年,集聚区共实施各类项目69个,其中,续建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3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1亿元,增长59.7%,居全市7个产业集聚区首位,居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第19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亿元,增长38%;园区级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967万元,增长77%;高新技术产业带动能力增强,共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是狠抓在建项目进度。落实项目“五包”责任制,强化企业服务,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在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共有开曼亚熔盐示范工程、化工机械二期、富元果胶、昌源铸造等14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宁波威尔、华晟铝业、西北联鑫扩建等45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二是九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开工建设了大唐2×120万千瓦机组、香港明彩印刷包装基地、节能灯二期工程、新疆广汇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等4个项目;精心运作,强化跟踪,扎实做好义煤集团铝产业园等3个项目的推进工作,目前,义煤集团铝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项目设计和征地工作,河南煤化集团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对三门峡戴卡的兼并重组,正在进行土地报批工作,中国黄金集团黄金产业园复杂金精矿多元素回收项目正做可研报告;扎实做好国电集团千万吨煤炭物流储配基地和中节能光伏产业园等2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全力支持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将三灵快速通道、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职教园区等省市重点项目列为集聚区重大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年共完成省市重点项目征地1750亩,拆迁房屋近300户。

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的 篇5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快于全市平均水平

年,全市17个产业集聚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8.8亿元,同比增长32.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半壁江山,达53.6%。

在17个产业集聚区中,有12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超过全市产业集聚区平均发展水平,分别是: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15.7倍)、县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1.3倍)、县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1.2倍)、县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96.9%)、县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78.7%)、伊洛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56.7%)、县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51.4%)、市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50.3%)、工业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48.1%)、市洛新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43.6%)、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同比增长38.5%)、市洛龙科技园区(同比增长37.8%)。

在17个产业集聚区中,有9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分别是:市石化产业集聚区(462.3亿元)、县产业集聚区(424.7亿元)、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393.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226.3亿元)、市洛新产业集聚区(213.4亿元)、县产业集聚区(180.7亿元)、市洛龙科技园区(122.4亿元)、市产业集聚区(118.1亿元)、县产业集聚区(116.9亿元)。

二、利润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年,全市17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5个百分点,受石化、电力及多晶硅等行业影响,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在17个产业集聚区中,低于全市利润增速的集聚区是: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实现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15.3%)、工业产业集聚区(实现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9.3%)、县产业集聚区(实现利润5.3亿元、同比下降40.2%)、县产业集聚区(实现利润294万元,同比下降99.4%)、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亏损7536万元)、市石化产业集聚区(亏损25.6亿元)。

三、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

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21.5万人,同比增长33.1%,比三季度提高5.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50.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的贡献率为67.5%,分别较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长葛产业集聚促发展 篇6

实施意见

巩义市产业集聚区200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75家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特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2010年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达24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32亿元。到2015年,产业集聚区力争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以上;争取1到2家企业成功上市;争创5个国家级名牌产品、1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争创国家级产业集聚区。

二、规划修编

1、科学编制规划。按照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功能要求,编制总体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相互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2010年完成集聚区空间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完成产业规划编制工作。

2、加强规划管理。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必须严格按照依法批准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序开发,分步实施,严禁随意变更位置、扩大面积,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提升产业支撑力

1、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发展培育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大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力度。对新上铝深加工企业,当年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奖励50万元;当年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奖励10万元;对新上铝终端产品加工企业,当年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50万元,当年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奖励10万元,当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奖励5万元;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电线电缆企业,奖励50万元。

2、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提高招商引资水平。集聚区每年至少组织两次规模较大的招商活动,引进3个以上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凡成功引进外来资金新建企业的单位和个人,按以下办法予以奖励:

(1)对于引进集聚区特别鼓励的铝板带箔精深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以上的,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

(2)对于引进巩义市外客商投资第三产业,按正式投入运营一年内在本镇实际入库税金的5%奖励。

3、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选择一批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实行班子成员分包责任制,加强服务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4、提高项目入驻门槛。建立项目审核制度,集聚区对入区企业科学合理引进、严格审核把关,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重、废物难处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进入集聚区;进入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投资强度原则上每亩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20万元,每亩产出销售收入不低于80万元,产出税收不低于5万元。

5、加快特色品牌产业集聚区建设。力争到2015年创建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铝加工特色品牌产业集聚区。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创业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中心等各种创新载体。争取3年内规划建设铝加工公共技术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2、加快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式创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产业集聚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力争到2015年,创建成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3、加大专利、发明奖补力度,对每项已通过申请的发明专利奖励2000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奖励5000元,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奖励500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奖励2000元,获得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奖励1000元。

五、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与产业配套的公共设施,每年筹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投入,统一建设道路、电力、燃气、供排水、通讯、污水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

2、加快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提升配套服务能力。重点支持面向集聚区企业和项目服务的信息、培训、物流、文化娱乐等公共平台建设。

六、拓宽融资渠道

1、创新开发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融资机制,促进集聚区投资主体多元化。集聚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健全市场化开发机制,积极吸纳国内外资本和民营企业投资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

2、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集聚区组建巩义市产业集聚区投资有限公司,将集聚区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划转、授权,以及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实物资产,包括土地、道路、标准厂房等各种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注入产业集聚区投资有限公司,使其具备可持续投融资能力。

3、支持多渠道融资。支持集聚区设立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创业投资公司或发行债券进行多渠道融资。积极与金融机构联系,将巩义市产业集聚区投资有限公司、集聚区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列入省、市主要金融部门授信范围,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洽谈会,争取信贷支持。鼓励和吸引各类投资参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

七、集约利用土地

积极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集聚区严格按照项目投入产出强度供地,原则上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单独供地。2010年筹建标准化厂房区,分类分区吸引中小企业入驻。

八、促进节能环保

1、做好区域环评工作。集聚区2010年完成区域规划环评。

2、严格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聚区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严把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生态型”产业集聚区。

3、建设循环经济示范产业集聚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依托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布局,形成企业间的生态产业网络。力争2015年建成省循环经济示范产业集聚区。积极申请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九、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1、加强管理机构建设。积极向上争取编制,健全园区管理体制。

2、优化管理方式。健全集聚区服务机构,设立办事服务大厅,制定服务措施,为集聚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十、优化发展环境

1、强化服务职能。认真执行国家、省和市赋予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提高效率,限期办结,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行为。

2、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充分抓住政策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市企业做大做强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招商引资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服务业专项资金、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土地出让收益资金等专项资金,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长葛产业集聚促发展 篇7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与其集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杭州确定将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创意良渚基地、西溪创意产业园、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下沙大学科技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十大园区作为主平台, 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本文通过数学建模, 对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 经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指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 并从经济学角度对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最终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测算

(一)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测算

一地区某产业的集聚度可以通过该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产业的成果数量等指标的人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来体现。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多种子产业, 要想把所有子产业的数据都收集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选取能反映产业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文章研究数据仅仅选取人均文化事业单位数、人均剧团演出场数、人均报纸发行数、人均杂志发行数和人均图书发行数、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等。以下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样本数据。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相对于全国平均分布水平其集聚程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测算: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HCIGE=1/4[人均文化事业单位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人均剧团演出场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1/3 (人均报纸发行数与全国的比值+人均杂志发行数与全国的比值+人均图书发行数与全国的比值) +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

根据测算数据, 我们发现最近几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有所下降, 2003年集聚程度较高, 2007年集聚程度最低, 而2008年与2007年相比集聚程度又有所提高。

(二) 与相关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比较

得到历年上海、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如下:

对3个城市进行横向比较, 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指标数值可以看出, 北京的历年数值都远远大于上海和杭州, 北京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中心, 但杭州的集聚程度要超过上海。对3个城市进行纵向比较, 北京和上海的集聚程度日益下降, 这说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的比重呈下降态势。虽然这2个国内顶级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上有较大的发展, 但是, 由于国内其他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和快速发展, 北京和上海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 其集聚发展速度在减缓。杭州2003年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最高, 之后几年有下降趋势, 但2008年集聚度又有所提高。这与杭州政府瞬时采取措施,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关。

二、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程度与需求、劳动力、资本、人文、信息通讯、相关产业发展等因素有关, 而且呈正相关关系。下面来分析杭州这些影响因素的状况。在数据选取上, 我们采用人均GDP和消费支出来反映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水平;采用高校师生数来衡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力供给情况;采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反映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供给情况;采用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数量来衡量文化创意产业信息通讯情况。

(一) 人均GDP和消费支出情况

需求是由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两个要素构成的, 人均GDP能反映该地区的购买力情况, 而消费支出能反映该地区的购买欲望和消费者偏好。杭州人均GDP始终高于全国人均GDP, 自2006年以来就超过了北京, 2008年杭州人均GDP为70832元, 位居全国第2名。杭州较高的人均GDP反映了杭州人的购买能力。

2008年杭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6719.1元, 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5504.28元。消费性支出中, 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是1782.02元 (占总消费支出的10.66%) , 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是2589.77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率与1995年的7.8%相比, 已经有较大提高。这说明杭州人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果进行横向对比, 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占13%, 北京为14.5%, 上海为14.8%。可见, 文化娱乐在杭州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

(二) 所在区域高校师生情况

所在区域高校师生情况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力供给。据统计, 2008年杭州高等学校有36所, 在校学生409559人, 专职教师24017人, 高校在校学生和专职教师与总人口比例达到1:15.63。2008年全国高校在校学生和专职教师与总人口的比例为1:66.23, 北京为1:19.50, 上海为1:25.77。由此可见, 杭州高校学生和专职教师的密集度比较高, 文化教育的密集度比较高, 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后劲比较足, 有利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

同时, 省教育厅对高校进行整体规划, 开辟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杭州滨江高教园区、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萧山高教园区等。这些高教园区和高校师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后盾, 通过教学、科研、实践等活动的融合, 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高素质人才。

(三)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反映某地区资本供给的整体情况, 而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能反映该地区过去这段时间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供给情况。2008年杭州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额达99601万元 (占总投资0.5%) , 比上年增长33.22%。杭州还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 资金总额高达每年1.52亿元, 并将根据需要逐步递增。

纵观全国, 2007年全国文化娱乐业投资占总投资的0.9%, 北京3.31%, 上海0.69%。相比之下,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额度还不够大, 而北京对文化娱乐业相当重视, 投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8倍。

(四) 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

文化产业与信息传播息息相关,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 网上图书、文献搜索、网络电影、网络电视、网络音乐应运而生。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信息通讯情况。2008年末, 杭州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16.35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866.81万户, 因特网注册163.67万户, 宽带业务132.12万户, 4个指标共计1578.95万户, 比上年增加4.8%。

按户籍人口计算, 2008年杭州人均固定电话0.61部, 人均移动电话1.28部;全国人均固定电话0.28部, 人均移动电话0.41部;北京人均固定电话0.75部, 人均移动电话1.32部;上海人均固定电话0.73部, 人均移动电话1.28部。杭州在信息传播方面远远优越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比北京和上海逊色一些。

三、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是比较高的, 在相关城市的比较中,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高于上海和北京;最近2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相对与全国平均水平又有所提高, 这是《杭州市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5-2010年) 》实施的效应体现。但是,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 杭州各因素情况有优有劣,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进一步扩大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杭州人均GDP证明了人们强劲的购买力, 因此, 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激发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影剧院可以通过降低票价等吸引更多的观众;各种艺术表演团体可以通过表演进社区等方法, 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各旅游景点可以通过降低门票或实施节假日门票等方式, 吸引更多游客;政府可以通过发放专项消费券鼓励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

第二, 鼓励高校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规模。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在高校招生计划中有意识地增加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和专业招生人数。对高校专职教师可以采取顶岗实习等方法, 促使专业人才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实践指导教学, 还可以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当然这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第三, 对创意园区进行集中细致规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但是各园区之间及园区内需进一步协调规划。现在运行中的杭州创意园入驻企业涉及行业面比较广, 同一园区内有贸易公司、动漫公司、艺术品公司、数字影像公司等, 需要在投资前进行引导。各园区需要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 对入驻企业要有选择。只有同行业产业集聚才能发挥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规模效应、区位经济效应。

长葛产业集聚促发展 篇8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路径

一、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效应

产业集聚(Industrialagglomeration),也称为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通常具有地域集聚、专业化、合作网络和根植性的特征,表现为特定企业与政府、协会、服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等在某一地区集结,并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使用通用的生产设备和熟练的劳动力,满足客户的广泛需求;大量以產业相关联的生产供应商或机构、部门在本地网络化条件下,形成本地化产业氛围,许多企业粘合在一起进行竞争合作。

二、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模式

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现以清远市为例来分析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发展路径。

清远市属于欠发达的粤北山区,毗邻珠三角,位于环珠三角地带,广州距清远市区只有64公里,为港澳地区、深圳、珠海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向内地辐射的中间地带,全市境内京广铁路、武广高速客运专线、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107国道贯穿南北,并与大小北江组成四通八达,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交通便利,并且拥有丰富的旅游、土地、劳力、森林、矿产、水力等资源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不断向高端演进,广东进入产业结构性调整阶段,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应加快,重点加速移向珠三角核心区以外欠发达地区,清远市产业集聚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传统的地方产业特点,特别是随着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通过承接珠三角的转移来的企业,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在集聚模式上主要有两种:

(一)工业园区

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清远市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兴建工业园,采取措施积极“引鸟入笼”。引入外地企业,建成了清远华侨工业园、清远民族工业园和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三大园区。园区的总体规划中清远华侨工业园规划面积为94.5平方公里,清远民族工业园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29.04平方公里。三大园区有各自明确清晰的产业定位:清远华侨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清远民族工业园重点发展工程塑料、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饲料、矿产资源加工、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模具、汽车制造、电子、铜材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

清远市政府对三大工业园在财税方面给予了扶持,凡投资在工业园区内的新办生产性企业,以企业为单位,投产后5年内,每年缴纳入库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首次超过50万元以上的新增部分,或再次超过50万元且逐年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的新增部分,财政部门按地方留成新增部分奖励50%给企业用于科技创新、更新设备和扩大再生产。

(二)专业镇

依托原有产业,在原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引进外地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和进行产业升级。如源潭镇是全国三大优质陶瓷原料基地之一,从2002年初开始,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力度率先开发建设了建材陶瓷工业城。目前,陶瓷工业城已引进包括新中源、东鹏、蒙娜丽莎、宏宇等四个国内品牌主新明珠、道格拉斯和马可波罗等国际著名品牌在内的陶瓷企业14家。全面实现了从陶瓷原料输出转变为陶瓷产品输出的新局面。

英德的水泥基地引进具有先进生产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水泥企业,引进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安徽海螺集团及台湾最大的台泥集团,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新型干法旋窑单一水泥生产基地,已成为中国水泥之都。

三、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的问题和约束

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所以政府在发展当地的经济策略中,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快速的实现GDP的增长,而对环境、资源等考虑不周,不利于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在产业集聚的初期,主要是通过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企业、高污染企业的转移来实现;产业化水平偏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耗竭性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业仍然占主体,缺乏高技术、高档次、高附加值产业;多数企业被锁定在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水平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仍未充分发挥;产业涟漪效应不尽理想,产业发展对农业和服务业的影响力和产业感应度都有待提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竞争力较低。

(一)人才制约

清远市教育在近几年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与清远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距还很远。清远市目前只有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010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544人,在校生7800人,毕业生175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3万人,在校生26588人,毕业生6608人。每年到清远报到的大中专毕业生1400名左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将会严重制约产业升级。

(二)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约束

全市已发现矿种62种,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矿种有15种。主要矿种有石灰石、耐火粘土、硅灰石、冰洲石、滑石、硼砂、硫铁矿、锰矿等。在引进的企业有一些是资源依赖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带动清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给资源带来的压力和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资源的开采可能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采矿选矿过程中生成的废气、废水、废石和粉尘等物质以及噪声和振动等因素,对环境、土地、大气和水质等造成危害,如源潭陶瓷工业走廊给周边带来的粉尘污染。再生铜基地再生铜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往往含有油、塑料、绝缘材料等有机物,在熔炼过程中易于产生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C所列的化学污染物;位于北江沿江经济带的企业可能给北江水域造成污染等。在引进外地企业时,由于政府的GDP政绩的冲动,已走了一段要近利的老路。作为珠三角转移的承接地,转移过来的产业一般是珠三角产业升级后所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给清远当地的内生型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有限,一旦迫于资源压力或劳动力成本上升,或者是没有了优惠条件,就可能转移到别的地方,给本地形成空壳经济。

(三)土地、劳动和资本约束

目前的产业集聚主要是由外地企业的整体搬迁过来或外部资本的投入,本土企业很少,资金、技术主要是由这些企业带来,当地一般是提供土地和一些优惠政策。历史的经验证明,外地引进的企业技术一般在企业内部循环,核心技术难以进行外部扩散,给当地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作用有限。还可能由于政府对引进企业的政策倾斜,给本土企业带来不公平竞争,可能有碍本土企业的发展。

随着清远市工业规模的扩大,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的稀缺性会越来越突出,成本上升是必然的。如果不能使企业对当地产生依赖,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一旦成本上升到认为在别的地方投资更有利时,就可能造成资本的流失。

四、产业集聚的路径选择

在路径选择上,要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区位与资源比较优势的做法,注重产业集聚区内竞争优势的培育;在政府作用上,要改变过去政府单纯提供优惠措施的做法,注重产业集聚区域治理和创新环境的培育,以地区潜在的竞争优势来吸引投资者;在产业核心竞争力上,要改变过去产业竞争力层次低的状况,注重发挥区域的核心能力,在区域认同与植根本地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一)大力扶持本土企业

给本土企业建立良好的产业配套网络,发挥集聚效应,做大做强本地区中小企业。欠发达地区基本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适当加以政策引导和扶持,便可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配套网络。在规划产业园区时应促进引入企业与本地企业融合,充分考虑到引入企业与本地资源、本地企业、本地现有优势结合的问题,确定的主导发展的产业要与本地原有经济基础相结合。

(二)培育完整产业链,完善产业层次,建立垂直结构产业集群

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区域要形成产业链,促使相关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通过各种措施使集聚区域产生聚集的“向心力”,促使关联企业向园区聚集,实现规模经济,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带动产业发展。改造横向结构集群。搭建现代流通平台,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可通过对现有园区进行板块细化,分为主导产业区、配套产业区、物流仓储区等板块,促进园区内中间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逐步形成特定专业的市场,鼓励区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增强流通体系的辐射力,建立方便、快捷的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垂直结构集群,使产业链适度延长,使市场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形成完备的产业竞争优势。

(三)突出地域特色,创建“区域品牌集群”

集群品牌是一个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有许多在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大和知名度高的集群品牌,如顺德家电、虎门服装、清远鸡等。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利用各自特有的专业技术、人文与自然资源等,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独具地域特色的产业,突出产品的差异性,正确定位区域品牌,彰显集群的特色魅力。如清远的清远鸡地理标志、麻竹笋之乡、温泉之乡等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品牌。政府要制定中长期的品牌发展规划,整合集群内有效资源,合力打造区域品牌,实现各企业共建与共享。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和产业协会要承担品牌建设、维护和推广职能,加强保障体系建设,致力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特色。

(四)加强现代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集聚网络

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资本服务体系,如信用、担保体系等;引入风险投资公司等完善多元化投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使企业的资金链保持稳定,为园区内企业发展提供比较充足的资本支撑。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直接相关联的配套服务业,如信息咨询,法律、会计、审计等,充分发挥商务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通信网,强化已有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内点、线、面之间,特别是点与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五)培育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人文關系网络和区域创新文化氛围

企业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人员培训、市场营销、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有助于建立比较稳定的战略联盟,增强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曾晓红.对欠发达地区园区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7).

2、肖顺发.欠发达地区应有选择地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3、黎逸科,黎碧茵.广东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浅析[J].热带地理,2008(7).

4、李宝岐,林雪岩.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之路[J].产权导刊,2010(8).

5、阎钢军.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J].人民论坛,2006(2).

上一篇:“八大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开封市地热系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