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中心岗位职责(精选8篇)
检测中心岗位职责 篇1
检测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2005-10-26)
一、中心主任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令法规,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2)负责建立中心质量保证体系,批准和发布中心《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3)主持管理评审,审批内部审核计划;
(4)负责批准中心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组织配置所需资源;
(5)任命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室负责人;
(6)组织中心学术委员会,审批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文件;
(7)制定和审批经费预决算,审批重大日常支出;
(8)负责中心人事工作,组织对全体人员的考核奖惩。
二、中心副主任职责(兼)
(1)协助中心主任处理日常行政和有关事务。在中心主任不能履行职责时,代行其职责;
(2)主持工作人员业务考核;
(3)组织学术活动和对外学术交流;
(4)负责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和培训;
(5)中心主任交付的其它工作;
三、技术负责人的职责(兼)
(1)全面负责中心的技术工作,支配协调中心资源;
(2)主持制定各种支持性文件及文件的批准和发布;
(3)签发检测报告及各种具有法律效力文件,如合同书、协议书等;
(4)了解国内外分析检测领域发展动态,主持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的建立,并批准发布;
(5)主持管理评审及总结。
四、质量负责人职责
(1)负责起草、审核、维护质量体系文件;
(2)负责对质量体系实施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并定期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如有需要,可直接向中心主任汇报工作;
(3)负责主持内部质量审核,验证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内审员管理工作;(4)协助组织《质量手册》贯彻、执行、修订和补充;
(5)根据信息反馈纠正并建立质量体系的预防措施;
(6)技术负责人不能履行职责时,代行其职责。
五、业务办公室主任职责(兼)
(1)负责客户样品的接收和登记,检测样品的发放,检测报告打印和发送;(2)检测报告副本的存档、保存保管;
(3)协助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体系的具体管理及文件编审和受控文件的确认实施;(4)协助中心主任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和质量体系的内审;
(5)协助检测工作有关质量的监督检查,组织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
(6)协助制定实施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计划及技术档案保管。
六、行政办公室主任职责
(1)全面负责中心日常行政事务,作好后勤保障工作;
(2)负责全体工作人员的考勤、奖惩;
(3)负责日常财务、安全保卫工作及资料室管理;
(4)负责职工日常的劳保、福利工作;
(5)主任交付的其他工作。
七、授权签字人的职责
接受中心主任的授权:
(1)作到熟悉相应的检测管理程序及记录、报告的核查程序;
(2)了解检测要求的记录和结果;
(3)评审检测记录和结果;
(4)按照申请的项目了解和掌握中心的检测能力;
(5)掌握本人签字领域内的检测标准;
(6)发检测报告,对检测报告具有解释和建议权;
(7)对检测结果具有批准权和否决权。
八、监督员的职责
(1)了解检测目的、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掌握检测结果的评审,对所监督人员的作业实施检测全过程的监督;
(2)配合质量负责人抓好检查和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和比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参加对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参加技术性事故和用户抱怨的调查;
(5)参加本部门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维护;
(6)对检测结果和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正确性负责;
(7)有权制止有违真实性、有效性、正确性的任何操作活动。
九、内审员的职责
(1)要经过专门的考核,具备资格、持证上岗;
(2)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活动,参加审核的项目应与自己工作无直接关系;(3)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性措施,跟踪并予记录,形成文件;(4)有计划定期审核(年审),审核应涉及质量体系的各项要求,应有审核的结果报告。
(5)有权建议停止有违质量文件的活动。
十、仪器设备管理员的职责
在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
(1)正确识别中心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和运行状况;
(2)建立仪器设备、量具的台帐;
(3)建立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档案;
(4)维持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台帐、档案的有效性;
(5)负责制定溯源计划;
(6)监督仪器设备的自校(验证)、维护和期间检查;
(7)负责仪器设备的借入和借出;
(8)组织仪器设备的维修;
(9)有权阻止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投入使用。
十一、样品管理员的职责
在业务室的领导下:
(1)建立样品控制和管理系统;
(2)与客户建立样品的交接和登记手续;
(3)负责样品的交接、流转、返还、消纳;
(4)维护样品的贮存环境对样品进行妥善保管;
(5)监督在检样品的流转、保管和维护;
(6)负责对样品的保密工作;
(7)有权制止一切有违保密原则的行为;
十二、检测操作人员的职责
在相关各实验室负责人的领导下:
(1)参加技术培训,掌握仪器性能、方法通则、检定规程;
(2)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开展检测活动并主动接受监督员的监督和指导;(3)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期间检查;
(4)当发现或怀疑仪器设备存在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室负责人;
(5)按要求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
(6)参加实验室之间的能力验证和比对;
(7)认真作好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运行记录及检测报告;
(8)接受内部质量体系的审核;
(9)参与抱怨的调查与处理;
(10)有权抵制有违公正性、准确性、诚实性的任何行政干预。
十三、安全员的职责
在各室负责人的领导下:
(1)制定中心的安全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对有毒、有害、有挥发性、有腐蚀性和易燃易爆等物品进行统一管理;(3)每天对水、电、气进行安全检查;
(4)每天下班前对门、窗进行安全检查;
(5)负责对安全制度进行维护和完善;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6)有权制止任何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各室负责人报告并组织实施消除隐患的工作。
(7)负责配置停电、停水、防火防盗,人身安全等救急设施。
检测中心岗位职责 篇2
搞好检测课程教学施训工作的思路是:通过典型课例带动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通过部队检测案例提升航空雷达检测课程的实用性;通过增加自主实验课时, 加强学员的实际检测动手能力;着眼部队维护实际, 开设检测实验课程。
一、以精品课例为突破, 强化航空雷达性能检测
接收机灵敏度测量课例是航空雷达检测技术课堂教学的典型代表。本课例以机载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测量为主线, 突出检测技术教学, 贴近部队实际需求, 对检测量方法步骤的讲解更加具体、细致,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课堂设计主线鲜明
本课例以机载雷达探测距离近为牵引, 分析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因素、接收机灵敏度测量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设计主线鲜明。
首先, 提出问题 (机载雷达探测距离近) →原因:接收机灵敏度低 (课程的主线, 带出了接收机灵敏度概念) 。其次, 分析问题:为什么接收机灵敏度低?→从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因素分析→从接收机灵敏度测量中判断 (分析故障的方法, 带出了原理知识) 。最后, 解决问题:如何测量接收机灵敏度?→工作中严格执行测量 (测量接收机灵敏度六步法) 。
(二) 强化了岗位任职能力培养
针对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学员航空雷达检测的实际情况, 本课例指出: (1) 接收机灵敏度的4个定义, 在原来接收机实际灵敏度、临界灵敏度基础上增加了红色灵敏度、绿色灵敏度等机载常规脉冲雷达特殊灵敏度概念。 (2) 分析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5个因素, 深刻剖析雷达工作模式、量程、接收机类型等对接收机灵敏度的影响。 (3) 介绍接收机灵敏度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两种方法。 (4) 突出直接测量法测量时要解决的六个问题:如何模拟雷达目标回波信号?模拟雷达目标回波从何处注入?接收机输出信号从何处取得?临界灵敏度的识别系数M=So/No=1, 如何判断?检测仪器如何连接?接收机灵敏度测量步骤和计算? (5) 归纳了接收机灵敏度为5项值之和。
二、以部队测量故障案例为牵引, 突出航空雷达检测课程的实用性
航空雷达检测技术在讲授到不同章节时, 结合部队实际和校区科研中遇到的与测量仪器、航空雷达检测有关的八个故障案例, 大大提高航空雷达检测课程的实用性。
在第四章讲授数字示波器DSO, 以某部队LECROY WAVE SUFER 440XS四通道数字示波器软件系统遭到病毒侵害, 导致系统崩溃故障案例, 详细分析故障原因、排故方法和本案例的启示: (1) 仪器≠计算机, 不能将20万元的数字示波器当作计算机使用; (2) 像LECROY WAVE SUFER 440XS四通道数字示波器进口仪器, 其组成=示波器硬件+示波器测量软件+WINDOWS XP;其中WINDOWS XP为OEM版, 不能通用XP修理。 (3) 必须熟悉进口仪器以后, 方能使用;对部队ATE检测仪器或部队配套进口仪器, 需要专门培训。
在讲第六章航空数据测量时, 以某型机航电系统无法启动故障案例为例, 分析可能是MIL-STD-1553B总线物理连接故障, 由于多架该型机的XX雷达直接挂载1553B主总线上, 导致总线特性阻抗变化。后来采用某公司研制的1553B总线检测仪, 隔离出故障。排故启示:
(1) 某院研制的1553B总线只采用总线数据发送、数据接收来判断总线是否正常, 没有对1553B特性阻抗、短路、开路、屏蔽等进行测试。 (2) 学习MIL-STD-1553B总线有关规范, 对1553B总线的数据格式、特征、总线的物理意义进行深刻研究。 (3) 某新型军用飞机的航电设备采用1553B总线。 (4) 1553B总线原则上提供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但在飞机上只能采用变压器耦合。XX雷达直接挂在总线上, 改变总线特性阻抗。
在讲第八章机载雷达信号模拟与检测, 以RDR-1400C雷达显示器测试画面异常为例, 利用Y8-ATE进行上述故障定位和隔离。RT-1401B收发分机电源组件故障, -20.5V直流电压无输出;测试画面的红色、黄色彩条宽度为0。ATE不仅要能测量雷达主要性能指标, 更应该进行故障诊断, 在进行收发分机电源组件输出电压检测, 发现-20.5V电压基本无输出。在进行测试画面测试时, 直接测量出红色、黄色彩条不出现。只有ATE研制人员对被测雷达设备精通, 才有可能研制出好用、顶用、管用的检测设备。
三、着眼部队维护实际, 开设检测实验课程
(一) 贴近实际, 开设航空雷达检测实验课程
岗位任职能力主要体现在学员对检测仪器操作运用能力和对航空雷达实施性能检测能力, 主要通过课堂授课和课程实验来培养。为了提升学员岗位的任职能力, 校区、系、教研室、课题组通力合作, 投入二百多万元购置了一批检测仪器;按照课程标准规定, 利用本课程20学时开设8个实验课目, 其中12学时熟悉操作程控检测仪器和通用检测方法。通用仪器操作实验旨在让学员掌握AFG3022B程控信号源, 模拟雷达中低频信号、TDS1012C数字示波器常规测量。微波信号源操作实验旨在让学员熟悉AV1486、AV1487模拟雷达各种调制脉冲和目标回波等。微波功率计操作实验旨在让学员熟悉功率计的两种探头, 掌握功率计校准和校零及功率计各种设置。频谱分析仪操作实验旨在让学员熟悉AV4033频谱仪RBW、VBW、扫宽、峰值、光标等常规操作。微波源+功率计组合实验掌握航空雷达的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测量方法。微波源+频谱仪组合实验掌握航空雷达的发射信号频谱、跳频、本振杂散等频域测量方法。ATE实习在则系ATE实验室学习ATE硬件、软件平台和测试流程。6学时用于机载雷达性能参数测试, 基于部队PD火控雷达和机载气象雷达200小时/400小时定检内容设置性能检测项目, 和部队内场测试相同, 满足岗位任职要求。为了保证学员有充足实验时间, 5期学员课余自主实验时数在10~20学时之间。
(二) 科研反哺实验教学, 课程改革持续发展
1. 学仪器选型依据ATE程控仪器和部队实际情况。
目前许多部队配备了自动测试系统ATE。2004年至2011年青岛校区先后研制了多种型号ATE。在建设检测课程实验模块时, 购置航空雷达检测仪器, 一是尽量选用部队ATE中广泛采用的各种程控仪器;二是选用部队修理厂配发较多型号的仪器。通过本课程20多学时测量仪器操作使用, 消除院校与部队检测仪器的差距;生长干部学员具备较强的测量仪器操作能力, 能够完成航空雷达性能检测工作, 迅速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求。
2. 将ATE中雷达测试方法用于航空雷达检测技术课程教学。
国内机载雷达从常规脉冲雷达, 发展到机载PD雷达和机载相控阵雷达;雷达检测从单一的时域检测, 发展到频域检测、数据域检测、空域检测和统计检测;检测手段从原来的手动检测, 发展到借助电源、信号源等资源和程控仪器, 对雷达系统、分系统或外场可更换单元LRU进行自动检测。重点论述如何在自动测试的背景下, 利用ATE仪器资源模拟航空雷达检测需要的各种信号, 以及发射机微波功率、发射频率、频谱和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带宽、噪声系数的测量方法。
为了提升检测实验质量, 2009年课题组投入1.8万元购买两套通用仪器虚拟仿真训练系统;2010年利用科研节余3万元购置AV4406数字示波器和AV2432微波功率计探头, 教研室利用科研节余购置了AV1486微波信号源和AV4403频谱分析仪;2011年课程组又投入5.3万元购置两台泰克AFG3022B任意波形/函数发生器和;两台100MHz双通道数字示波器。这些仪器成为本课程实践教学的保障, 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教学效果良好。
四、课程改革跨度大, 任职教育效果显现
改革前后对比:教学性质从学历教育变为岗位任职教育;教学仪器从电子管仪器升级到程控仪器;教学装备从七十年代的HL-3 (244) 雷达升级到三代机的机载PD雷达;教学理念从传统时域扩展到频域检测、数据域检测、空域检测;教学手段从老式投影片跨越到涵盖网络课程现代教学六要素;教学内容则突出航空总线检测和ATE;教员队伍从型号教员发展到精干教员团队。
从教学内容与部队需求同步、教学装备与部队主战机种典型装备同步, 到教学仪器与部队检测仪器同步, 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与部队实际三同步, 岗位任职教育特色鲜明;以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标准, 以职业技能奠定为牵引, 增加实操训练针对性, 提升岗位任职能力;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不断更新检测仪器, 不断追求检测理论和技术的先进性, 两期学员评教全为优。
摘要:航空雷达检测技术课程前接《航空雷达设备》, 后续《航空雷达维护》, 重点培养学员检测仪器操作和对航空雷达实施检测的能力。课程改革从人才、教材、器材入手, 培育精干教员团队, 出版《航空雷达检测仪器与测量技术》专著, 建设海军优秀的网络课程, 利用“机载多普勒火控雷达”和“机载气象雷达模拟器”实验室实施航空雷达检测课程实验。经过三期生长干部层次教学施训, 改革与实践效果良好。
关键词:岗位任职教育,航空雷达检测技术,教学施训
参考文献
检测中心岗位职责 篇3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11-821-02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11.029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为临床患者提供了合理、安全、高质量的静脉药物配置服务[1]。目前,我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物冲配工作大多数仍然由护理人员承担[2]。因此,做好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使她们成功转型,是开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自2009年2月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经过一年的运作,现已成功开展了创伤急救大楼10个病区的全部静脉用药物的配置及全院所有全胃肠外营养(简称TPN)和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工作,满足了临床需要。本文就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作具体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 培训形式
采用课堂集中讲授、自学、多媒体教学、幻灯、岗位实践指导、研究讨论等培训形式,力求使培训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1.2 培训方法和内容
1.2.1 岗前培训
1.2.1.1 建立健全护理人员准入制度(见图1)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准入制度,由护士长对新调入的护士按照准入制度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培训,培训方式一般为多媒体教学、自学、课堂讲授等,培训内容重点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相关知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一周后由护士长对所培训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1.2.1.2 实践操作采取“一带一”、“老带新”的方式,开始由护士长带教新护士,工作陆续开展后,由资深护士带教新护士,可与上项同时进行,内容为按规定着装、严格核对程序,无菌配置操作、清洁消毒程序及洁净环境的维护与管理等,时间一般为2周—4周,根据护士掌握情况而定。
1.2.1.3 考核、完善培训记录(见图2) 在上述两项培训后,由护士长对所培训护士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80分为合格。考核合格后,完善培训记录,并留档备案,安排护士上岗。80分以下人员进行再次培训。
1.2.2 岗位再培训
1.2.2.1 岗位实践指导新护士上岗后,安排与老护士同台操作,工作由老护士监督指导,护士长督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1.2.2.2 定期工作小结每周召开一次工作小结,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讨论。如加多支安瓿时,在抽吸完安瓿后,将空安瓿统一置于篮子输液瓶口的一端,可有效防止药品空安瓿扎破输液瓶的现象。改进标签张贴方法,将标签下端反折后贴于输液瓶标签的上端,暴露输液瓶标签上的药品名及浓度,既方便核对,也有利于药液澄明度的检查,有效杜绝了排药错误的发生。注意相似药品的鉴别,药品名称相似如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药品外包装相似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噻吩、丙帕他莫和脑蛋白水解物等,相似药品核对时应特别注意,并尽可能分台摆放,以杜绝差错发生。当相关的操作规程更新或有修改时,应马上培训,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了解被修改过的工作程序。
1.2.2.3 规范配药操作培训 对一些需反复强调的程序进行再培训,如核对程序、无菌操作、简单科学的冲配技巧、严格操作规程等。在配置抗肿瘤药物和TPN时做到双人核对,以杜绝差错发生。在抗肿瘤药物配置中注重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包括按规定着装、戴防护面罩、铺一次性防护垫、待生物安全柜运转正常后方可工作、操作应小心谨慎,防止溢出、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尽可能减少细胞毒物质对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如有不慎溢出,立即启动细胞毒药物溢出应急程序。学习TPN的配置规范,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配置流程入袋,仔细检查是否充分混匀、有无发黄、变色、混浊、沉淀等。制作标准操作规程录像资料,供护理人员学习。
1.2.2.4 药学知识培训每月请药学人员为护理人员讲解药学知识,包括药理知识、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用药错误的实例鉴别等。可以使护理人员更新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在静脉药物配置时更有效地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堵塞漏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结果
12名护理人员均经过规范化培训,11人合格上岗,1人进行了岗前再培训,2周后合格上岗。2009年2月—2010年1月共配置静脉药液16466袋,抗肿瘤药物1387袋,TPN 1335袋,无1例差错(指已出门,由病区发现,重新反馈给配置中心)发生[3]。
3体会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医院药学发展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控制的洁净环境、完善的质量控制文件【包括标准管理制度(SMP)和标准操作规程(SOP)】、受过良好系统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配置操作的工作人员是静脉用药配置质量的有效保证[4]。因此,应做好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使她们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加强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教育她们持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配置技能,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慧,高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优势和困难[J].药事组织,2009,10(18)74—75.
[2]刘新春,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0.
[3]张俊鹏,张宝婵,喻丽元.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配置差错分析与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09,21(4)268.
信息中心岗位职责 篇4
1、科学地制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程。负责校园网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保障网络系统的设备完好、线路通畅,为全校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2、监督全校主干网及设备的检修、调试等;
3、负责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制定并实施校园网络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监测和防范,确保校园网的网络安全。
4、协助用户建立、维护本单位内部的局域网和各单位二级网站的建设;保证应用系统的数据完整、信息通畅;
5、提供用户入网的登记、咨询服务等信息服务;
6、完善校园网络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完善的网络环境支持和咨询服务。
篇2:信息中心岗位职责
信息中心是为全校实现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服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全校教学设施及设备的设计、安装、维护;全校多媒体教室的日常使用管理;为语文、外语等学科的视听教学服务;全校教学及有关活动的摄像、视频编辑、放像工作。为保证信息中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特对信息中心各岗位工作职责作如下规定:
一、信息中心组织管理岗位职责
1、完成校长室及各处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2、贯彻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努力为广大师生做好多媒体教学服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3、搞好信息中心内部制度建设,按照教务处的工作规范及要求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教学管理工作;
4、定期制订信息中心的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督促、检查信息中心各项工作完成的进度与质量;
5、电视声像编辑与合成;
6、协调与其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
二、设备安装与维护岗位职责
1、全校教学设施、设备的设计、安装、维护;
2、多媒体室、视频室等电教设备的日常检测、维护;
3、全校各班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设备的维修与使用管理;
4、学校广播室的日常管理。
三、电教档案、资料及校园网建设管理岗位职责
1、电视摄像、照像及图片处理、传输;
2、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信息及时上传及更新;
3、图片资料、声像资料的记录、复制、保存;
4、定期将档案资料送交学校档案室存档。
篇3:信息中心岗位职责
1、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采取引进、共享等手段,并购置数字资源、包括网上免费学术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合理配置、提供导航,不断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起经济、实用、高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2、依托数字资源及Internet网上资源,以电子剪报和网站定制、mail
推送等现代方法相结合的载体形式,为本校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信息服务,提供全方位科研信息检索的工作。
3、从事信息的采集和开发整理研究;集信息收集、分析、研究、服务于一体,为领导决策、科研提供前沿的专业发展信息及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
4、通过电话或通过Email咨询表单提问为科研用户提供便捷的参考咨询服务,帮助解决查询和获取电子文献信息过程中问题。
疾控中心岗位职责 篇5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组织、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2、负责中心组织人事、党建、职工教育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工作;
3、负责制定党员教育计划、党的组织活动计划和全员政治教育计划,并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4、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和文明行业创建等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5、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做好干部的选拔、考核、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评、聘、考核等基本工作,负责职工的劳动工资管理套改及离退休管理工作;
6、抓好党员队伍管理,按照党员标准和发展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做好对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的考察、培训和初审工作,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7、负责单位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档案资料的搜集、管理及归档工作;
8、支持与协调工会、团委的工作。
工会主要职责
在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根据《工会法》、《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卫生防病中心工作,制定工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并指导分会围绕业务工作开展岗位练兵、技术竞赛和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做好劳模评选、管理和服务工作;团结、教育、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加强民主建设,发挥职代会作用,协助党政做好事务公开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做好工会经费的管理、使用,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计划生育等其它方面的工作任务。团总支主要职责
代表维护青年利益,表达青年愿望,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服务;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模范作用;教育团员青年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围绕防病中心工作,积极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卫生防病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贡献;了解和反映团员青年的思想、要求,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真正成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贯彻执行中心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决议,领导单位团的工作,组织单位团员青年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接收团员,收缴团费,表彰先进,执行团的纪律,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和后备干部队伍;对团员进行团性教育,监督团员履行义务,保障团员青年的权利。抓好团的组织建设和团的干部队伍建设。
各科室岗位职责
1、办公室:
协助中心领导组织、协调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定各项工作规范规章制度并组织督导;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参与重要文稿和文件的草拟工作;负责会议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文印、机要保密、印信管理、档案管理包括业务、科技档案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等工作;负责市预防医学会、市红十字会具体工作。
2、政工科:
负责单位的人事管理、劳动用工;负责工作人员的考核、聘任、调配、奖惩、定级、政审工作;负责专业人员的资格认定、职称评定工作;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资及津贴管理;安排人才培养事宜。
3、财务科:
负责本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业务核算工作;负责单位的经费预算编制和财务决算审核工作;负责单位各项财务制度的拟订和实施,并对执行情况负责日常检查和监督管理;负责单位的收入、支出管理;资产管理;收费、票据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的管理、基建财务管理;负责单位安全保卫工作。
4、卫生信息中心:
负责卫生防病信息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承担疾病控制各类信息的收集,传递与报告。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维护,卫生防病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利用。有关卫生防病统计资料的收集、统计与报告。
5、科研质量管理科:
负责拟订中心科技工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预防医学应用研究,负责科研项目、课题的管理;负责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负责中心业务工作的质量管理,组织质量控制;研究拟订卫生检验标准,编制、发送检验报告;负责与监督所相关业务工作的衔接;负责人员培训。6、健康教育科:
组织开展社会性、群众性健康教育工作,围绕卫生工作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中心任务,有计划开展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及城乡、学校、医院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负责健康教育图文、声像等宣传资料的制作,开展有关健康教育的应用性调查研究。
7、性病艾滋病防制科:
实施性病、艾滋病的预防控制规划和措施,开展性病艾滋病监测与预防控制工作;负责性病、艾滋病的疫情分析及预测预报,疫情管理。负责对性病艾滋病的调查与管理工作。参与性病、艾滋病重大爆发疫情的紧急处置和控制。负责性病、艾滋病检验及诊疗服务等。
8、结核病防制科:
实施结核病、麻风病的预防控制规划和措施,开展结核病、麻风病预防控制工作,负责结核病、麻风病的疫情报告管理,疫情监测,疫情的发现、治疗与管理。
9、传染病防制科:
实施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规划;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检查指导、调查与评价工作,进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和人群健康水平统计分析,并进行效果评价;参与卫生突发事件、不明原因疾病的调查,对急性传染病爆发等重大疫情、重大灾害进行紧急处置和控制。
10、免疫规划科:
负责计划免疫相关资料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报告工作,实施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相关管理措施的落实,负责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及其管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诊断与处理、业务指导,开展病原学、血清学、免疫学监测工作,开展免疫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疫情监测。负责冷链管理,计免资料管理和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供应、贮存和管理工作。
11、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制科:
实施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规划;开展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负责碘缺乏病的监测,开展碘缺乏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对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诊疗服务。
1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
实施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开展预防控制和疾病监测工作;负责心理健康促进、生命统计与分析研究;负责老年卫生和精神卫生工作;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并进行效果评价。
13、消毒与媒介生物科:
研究消杀工作常规、措施和技术标准;负责消毒杀虫工作的监测、培训、考核和技术指导工作;负责消毒药械、杀虫药械的功能功效检测检验工作;开展鼠、蟑、蚊、蝇、蚤等病原媒生物的种群分布调查与控制。开展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开展对医院污水、医疗废弃物监测与评价。
14、卫生检验中心: 微生物检验室:
开展微生物的检验工作,开展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制定微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微生物突发事件的处理。
理化检验室:
负责开展理化分析研究和检测,开展产品、场所有毒有害成份及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化妆品、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检测检验工作。
毒理实验室:
负责开展毒理检验和毒物化学研究工作,开展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消毒药械、杀虫药械,产品、场所有毒有害成份等健康相关产品功能功效的检测检验工作,管理和提供实验动物。
15、营养与食品卫生科
实施营养调查与公共营养监测,负责营养改善与促进;开展营养与食品卫生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收集有关资料;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对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监测及食品污染事故的调查及评价;对食品、保健品进行安全性及技术监测评价;开展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学校新生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评价;学生预防保健的监测与评价;学生用品娱乐器具、眼镜及保健用品卫生质量监(检)测;学生常见病的防治与管理。
16、环境卫生与职业病卫生科:
开展环境危害因素卫生监测:对城镇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分质供水及影响水质的危害因素监测;医院污水处理的卫生监测与评价;化妆品及其不良反应危害因素的监测;对公共场所及室内环境危害因素监测;公共危害因素、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与处理;环境卫生措施的效果评价;参与对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评价;对农村改水改厕的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导;开展放射卫生监测与卫生评价,负责对放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有关知识培训;对放射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开展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意外伤害监测和职业相关疾病的监测;承担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及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健康检查工作任务;承担对职业病患者的定期复查和确认;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职业卫生科学研究;开展对公共场所,放射卫生及职业危害场所的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学评价。
17、门诊部
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生活饮用水的供管水人员、化妆品生产企业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及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出具检查结果并对健康检查合格者签发《健康合格证》;职业性及学生健康检查;开展预防接种;结核病与职业病的诊疗和管理;地方病、寄生虫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疗;医学咨询服务;社区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及其管理。
18、后勤服务中心:
信息中心岗位职责 篇6
一、信息中心组织管理岗位职责
1、完成校长室及各处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2、贯彻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努力为广大师生做好多媒体教学服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3、搞好信息中心内部制度建设,按照教务处的工作规范及要求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教学管理工作;
4、定期制订信息中心的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督促、检查信息中心各项工作完成的进度与质量;
5、电视声像编辑与合成;
6、协调与其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
二、设备安装与维护岗位职责
1、全校教学设施、设备的设计、安装、维护;
2、多媒体室、视频室等电教设备的日常检测、维护;
3、全校各班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设备的维修与使用管理;
4、学校广播室的日常管理。
三、电教档案、资料及校园网建设管理岗位职责
1、电视摄像、照像及图片处理、传输;
2、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信息及时上传及更新;
3、图片资料、声像资料的记录、复制、保存;
检测中心岗位职责 篇7
一、修改课程名称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名称应该与课程的内容相符合。课程的名称应该是: 名词 + 动词。例如,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的名称改为食品微生物检测。
二、为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而修定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市场调研,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组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测职业岗位的需求、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修改了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教学大纲,重新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尤其是依据职业岗位需求,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能力目标,使该课程目标定位更准确。在教学大纲中除了设计总体目标,还要设计单元目标,并且让素质目标渗透到教学项目的实施和教学环节中去。
三、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学院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机制,采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食品微生物检测课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按照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教学,该课程的职业标准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计数、沙门氏菌检验等,针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 群) 进行分析,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有机分解,把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分解为多个“工序”,根据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一致性的要求,按“工序”构建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四、以教学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组的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 深入相应的行业,了解相关的信息。分析企业及行业对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职业岗位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要求,然后确定或重组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内容,设计教学项目及其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训练项目,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真正做到“做中学”。制定教学进度表,以此来指导教学项目的实施。
五、采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式
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采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式,即“教、学、做”一体化,“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做事与做人”一体化,使学生在“做”中学习,边做边训练能力,边做边学习知识,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式是高效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方式。
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是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根本所在。学生是知识和能力的主要建构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高职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七、以技能考核作为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强化职业素养,使学生就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探索该课程的考试改革,采取的方式是增加技能考核项目,同时降低期末笔试成绩比重; 或者直接取消期末笔试考核,改为技能考核,以此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对实现能力目标起到了促进作用。
八、分类教学及评价标准
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教师所采取的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分层次、分类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同时分类评价其学习的效果,以此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期末试题难度可以分出梯度,即20% 分值的试题要求100% 的学生会做,60% 分值的试题要求80% 的学生会做,20% 分值的试题要求20% 的学生会做。
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有利于该课程目标更好地实现,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从一线起步,经过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很快地晋升到高职学生的目标岗位,并且具备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等能力。因此,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及专业培养目标,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和走上职业岗位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组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探索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岗位、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为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检测中心岗位职责 篇8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对接合肥市中国呼叫之都的五年发展计划,安徽省急需大量的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相关岗位的人才。但是大部分职业院校呼叫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必须加以改革完善。因此,必须对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出具有职业特色的、能够体现“市场为导向,学生为本位,技能为核心,就业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一、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
1.行业企业的参与度较低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虽然理论体系比较完整,但在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不能及时掌握企业对该岗位毕业生需求的变化情况,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呼叫行业企业的需求。
2.過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职业能力的培养
现有的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实践环节设置不太合理,且缺乏专业指导,大部分实训内容主要以理论体系为依据来确立,而不是从呼叫中心相关岗位职业的实际工作要求来设置,实践环节的设置本质上与呼叫专业的岗位实践相脱节。
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的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严格按照呼叫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构建 “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专业综合职业岗位能力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专业职业能力,即计算机录入能力、电话沟通能力、电话销售能力、数据整理分析的能力;第二,专业学习能力,即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第三,专业社会能力,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管理个人情绪的能力及较好的心理素质。
2.课程体系的构建
(1)总课程体系设计
通过对呼叫中心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及时掌握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聘请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分析呼叫中心服务,管理专业未来就业的岗位群,提炼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并且归纳整理每一个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
①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
岗位群:呼入业务类岗位群
岗位群的核心职业能力:a.呼叫系统操作技能;b.普通话沟通技能;c.计算机录入技能;d.解答并记录客户提出的咨询问题的能力;e.客户异议投诉处理技能。
②核心职业能力
岗位群:呼出业务类岗位群
岗位群的核心职业能力:a.呼叫系统操作技能;b.应用普通话与目标客户电话沟通的技能;c.计算机录入技能;d.寻找目标客户的能力e.电话销售技能;f.客户资料建立及管理技能;g.从事简单市场调查的能力。
依照岗位—任务—能力—知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本着“实用、够用”兼顾发展需要的原则及职业岗位(群)任职能力要求,开设必需的公共课、够用的基础课、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根据岗位群技能要求,按照中心组团模式确立专业培养核心课程(核心层)、专业必修课程(支撑层)、专业选修模块(应用层)。
(2)实践教学体系
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专业未来就业岗位的特点是实操性很强。因此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着重设计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建立完整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定期进行实战工作,按企业标准进行考核。这一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就业时直接具备上岗的技能和心理成熟度。
目前实践教学已经实现工学交替,形成良好互动。在实践过程之前,专任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关课程的实习作业,主要包括收集案例、撰写总结等形式。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的现场管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中;企业教师负责学生的排班管理、现场管理等工作,并且由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对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呼叫中心岗位人才的需求。
【检测中心岗位职责】推荐阅读:
检测中心08-19
高校检测中心06-19
无锡检测中心在哪里08-29
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设施、环境控制和维护程序07-20
北京室内环境检测中心06-14
工程检测中心管理制度09-12
县农产品检测中心10-16
农产品检测中心工作小结08-18
检测人员岗位职责05-21
烟花爆竹检测检验中心总结和工作计划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