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2024-09-28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共7篇)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1

****学院2011届毕业生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而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比今年增加约30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又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就业形势也将得到一定好转。因此,研究2011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帮助毕业生们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化的求职择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学院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2010年12月1号至2010年12月8号

四、调查内容:

1.学生的就业去向

2.学生的就业态度

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

五、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回收率高达9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转贴于 51 调查问卷设计

1.性别A、男B、女

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

A很乐观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D其他____

3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选择3项)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D 能力不足

E 优势难以发挥 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J 其他____

4.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B个人发展机会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E工作的稳定性F.其他_

5.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单选)

A.先就业,后择业B先择业后就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D自主创业

6.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单选)

A 出生本地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D 其他

____

7.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

A 1000元以下B 1000元—2000元C 2000元—3000元

D 3000元—4000元E 4000元以上

8.你认为我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单选)

A形势严峻,就业难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容易就业D不了解

9.你认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应加强哪些工作?(可多选)

A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B多联系用人单位

C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D召开校友座谈会

E其他____

10.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

A有B没有

11.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况等)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

K其他____

.12.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D说不清楚

13.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E专业出路F其它

14.企业的招聘信息你主要通过哪种渠道获得(限选两项)

A学校就业指导中心B求职网站C人才网站

D社会招聘会E校园招聘会F老师、亲戚朋友

G专业媒体(电视、报刊等)H其它____

15.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

A IT与通讯业B金融、证券、保险业C商贸业

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E新闻出版业F房地产业

G 医药食品业H旅游交通民航业I制造业

J 政府机关K其它____

16.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B国营企业C外资企业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F政府机关G自主创业H其他____

17.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限两项)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F、其他____

18.您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单选)

A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B.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E改革教学内容F其他____

19.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20.你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单选)

A一直关注就业信息B只是偶尔关注

C在看到时会留意一下D不关注

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

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

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

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

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自身工作经验缺乏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

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

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

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沟通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

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我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

觉得就业指导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

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

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四、就业方向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

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 自主创业它们分别为 38%,27%,25%,10%,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

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 ,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

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

为重要。

五、就业取向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六、就业态度

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8%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认为信息量少22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认为能力不足;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7%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七、毕业生对试用期工资要求

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12%选择1000元以下;20%选择1000元—2000元;选择2000元—3000元的占48%;22%选择3000元—4000元。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试用期的工资集中在2000到3000元的范围。

八、就业倾向分析

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7%;15%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8%;回报家乡有10%;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4%、6%。

九、就业信息的获取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50%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5%认为是人才招聘会;10%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3%、10%;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

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3.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2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和个人各方面事业的发展[1]。进一步做好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努力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 实现就业工作目标从单一追求高就业率向在保证高就业率基础上切实提高就业满意度的转变, 特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 调查的对象。本次调查对象重点为我校2011届毕业生。

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淮阴工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涉及的问题包括目前的工作情况满意度、所学专业适应工作情况、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择业观念及心态的调查等四个部分。

3. 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由学校招生就业处牵头、会同各二级学院2011届毕业生辅导员共同实施进行。调查的方法:一是通过走访用人单位, 实地调查毕业生工作情况。二是通过2011届毕业生辅导员直接邮寄或传真调查问卷, 然后回收。

4. 调查的结果。

调查的时间为2011年11月1日至2011年12月16日, 为期45天。共发放问卷820份, 回收806份, 回收率98.29%, 其中有效问卷806份, 有效率100%。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目前的工作情况满意度方面。经过综合统计分析, 我们得出如下结果:

在工作单位地域分布及性质方面, 2011届毕业生现在的工作单位在南京地区的占12.4%, 在苏南的占33.72%, 在苏中的占25.79%, 在苏北的占23.64%, 在外省的占4.46%。由此可见, 2011届毕业生工作单位在苏南及南京工作的约占一半, 在苏中、苏北的约占一半, 这充分说明, 毕业生就业的地域观在发生变化, 没有出现苏南一枝独秀的局面。此外, 2011届毕业生的工作单位, 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 所占比率为46.78%, 这种工作单位分布情况, 是由我学所开设的专业及目前的就业市场所决定的。

在对现在的工作薪资满意方面, 选择非常满意的占4.31%, 选择满意的占31.24%, 选择比较满意的占49.75%, 选择不满意的占14.7%。目前的薪金水平:1000元以下的占1.98%, 1000~2000元的占31.9%, 2000~3000元的占48.76%, 3000元以上的占17.36%。其中, 薪资水平在当地属于高类别的占1.82%, 属于较高类别的占10.74%, 属于中等类别的占60.66%, 属于较低类别的占23.47%, 属于低类别的占3.31%。由此可见, 我校2011届毕业生目前的薪资水平在当地大多属于中等水平。我校毕业生对目前的待遇、岗位、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满意度都在85%以上, 说明我校对毕业生的培养工作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也得到了毕业生的充分肯定。

2. 所学专业适应工作情况。

经调查分析, 现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率中, 选择专业对口的占23.31%, 选择专业相关, 但不完全对口的占57.72%, 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占15.66%, 选择不清楚的占3.31%。同时, 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很合理的占6.78%, 较合理的占65.95%, 一般的占13.88%, 不太合理的占9.92%, 很不合理的占3.47%。这一结果, 充分说明, 我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合理, 能适应用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或能力对现在工作最有帮助的前两项依次为本专业专业知识、社会实践。同时, 对如果再给一次上大学的机会, 会看重增强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选择社会实践能力的占41.99%。这说明, 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举办暑假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 帮助在校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3. 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方面。

经过综合统计分析, 我们得出如下结果:

在获得用人单位信息方面, 选择校外就业市场的占21.16%, 选择媒体的占23.97%, 选择家长的占10.25%, 选择亲朋好友的占14.05%, 选择学校提供的占30.58%。这一结果, 表明面对错综复杂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已不再完全依赖于学校推荐, 开始灵活应对, 就业方式趋于多元化。

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评价, 选择整体很好的占25.87%, 选择很好, 但要进一步扩宽服务范围的占55.04%, 选择一般的占14.79%, 选择需改进的占4.3%。这说明, 近几年, 由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同时也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认可。

4. 在择业观念及心态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在择业的时候, 要优先考虑的因素方面, 选择单位发展前景及个人发展空间的占39.59%, 选择是否专业对口的占39.42%, 选择薪资福利的占11.07%, 选择单位区域的占6.45%, 选择自身实际情况的占3.47%。综合分析发现, 在职业选择时, 毕业生最注重的还是单位发展前景及个人将来的发展空间, 表现出很强的务实性。同时, 是否专业对口也很受广大毕业生的重视。专业对口就业是一种最佳的就业方案, 能够专业对口、做到学以致用, 无论是对社会而言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效率高的体现[2]。

四、总结、建议与对策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类别分析, 不难看出, 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总体上是不错的。但也还存在些不足, 如学校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实践环节部分还有待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还要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

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坐落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我校2011届毕业生共4259人, 截至2011年12月31日, 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和总就业率均为99.65% (4244/4259) , 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学校年初确定的就业目标任务, 协议就业率和总就业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但是, 就业率高不一定代表就业满意度高。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3], 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对我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同和选择。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无法就业或者就业满意度不高, 家长为子女倾注的教育投资暂时得不到回报, 那么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就会降低, 我们学校的社会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站在新的起点, 我们既要审时度势, 更要与时俱进, 要从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高度, 开拓创新, 强化服务, 实现就业工作目标从单一追求高就业率向在保证高就业率基础上切实提高就业满意度的转变, 努力打造我校毕业生就业品牌。为此, 作为学校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毕业生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并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 从而提高就业满意度, 努力使毕业生就业工作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政府满意和社会满意。

1. 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 普及就业的相关政策规定, 培训毕业生的就业技能技巧,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5]。同时, 应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和价值观, 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观念, 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2. 学校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进一步调整学科与专业结构,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结合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反馈的信息,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开展实践教学, 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注重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从根本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3. 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 努力扩展就业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若想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一是所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符合市场要求的过硬素质。二是要重视毕业生的推介策略。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与社会的沟通, 努力扩展就业市场, 积极向社会宣传推荐毕业生, 充分发挥学校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

4.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 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

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 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 而相当一部分不被看好的地方和行业, 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当前毕业生求职职业应当面对现实, 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 转换思路, 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而不应过分关注工作水平和地理位置等,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摘要: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反映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如何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同和选择, 因此, 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来分析我校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并对我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教育质量,就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林虹.陈豪.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职业指导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34) .

[2]刘效强.范辰德.应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0, (S3) .

[3]李颖.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等探索, 2005, (2) .

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篇3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情况 分析

为不断拓展学校毕业生就业空间,加大对重点地域、单位就业市场的开发和调研力度,按照九江职业大学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经济管理学院特组织部分教师赴上海、苏州等地,有计划地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实地就业考察调研,共考察用人单位11个,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学校、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现将考察情况总结如下:

1、走访了部分自主创业毕业生,听取了他们的创业感慨

在走访过程中,多数毕业生在谈到自身创业经历时提到“剩者为王”这个概念,他们说,很多行业其实都是 “先苦后甜”,只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人才能笑到最后,但很多人因受不了苦而中途离开,那么他们将永远等不到收获的季節。

2、走访了就业用人单位,听取了他们对于所需人才的要求

从这次考察情况看,企业用人的标准主要为:(1)有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沟通能力;(4)有较强独立思想和生活的能力;(5)有不怕受挫的进取心态。

3、关注大型正规的企业,重视规范的用工环境

就国内而言,企业用工环境最好的依次是欧美企业、日资企业、港台企业和中国企业,此次考察用人单位多为前两者,在考察时,我们发现他们的用工环境十分舒适,并人性化,有一套非常严谨而合理的晋升制度,这无疑是毕业生就业的理想选择。

4、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明确个人定位,是做好就业安置的前提

通过此次和就业单位沟通,我们发现学生就业观念及个人定位是否准确,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前提。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没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是不可能适应市场需求的。

同时就业单位十分重视学生的品德问题,因此,学校应继续重视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培养,尤其是诚信教育,使大学生不仅在观念上确立诚信原则,而且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践行诚信原则。

5、以市场为导向,主动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是今后做好就业推荐工作的重要保证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与市场所需有较大偏差,对于大专层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有较宽的基础知识,模糊专业界限,不一定要有很深的理论知识,强调一专多能,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对口与否不是就业的先决条件,就业可以专业不对口。

6、要健全组织机构,充实就业队伍,加大就业前的教育力度

最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企业一线员工中大专层次占有比例逐年倍增,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健全组织机构,充实就业队伍,实施多层级灌输理念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降低就业期望值。

同时通过此次考察发现理工科学生就业较文科理想,但多为一线员工,因此要加强学生前期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白尽管从一线做起,但大专生提升空间会大很多,同时,建议学校允许各班在大二时进企业实际实习一至两个月,让学生提前完成适应社会的过程,并也便于学生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社会。

7、建立与就业单位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

对于文科类的学生,像经济管理学院目前的五个专业,其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较容易就业,而会计专业等专业性强,市场需求量饱和专业,就业相对困难,因此,建议学校利用市属院校的优势,可考虑和知名本土企业联合办班,输送优秀人才,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8、对人力资源公司观念的转变

这次考察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上海和苏州两家人力资源公司,这是一种兴起人才服务行业,学生将不再和企业签合同,改和人力资源公司,这种模式不仅方便企业,还使学生可享受更全程、专业、多样化的管理,因此,建议学校可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利用他们掌握企业资源,将学生进行打包就业。

9、做好收集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等就业服务工作,是就业指导中心内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我们现有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多采取“等待”用人单位送上门的策略,我们应积极到就业热点区,到用人单位去推介毕业生,请劳动就业部门到学校宣讲国家相关政策,请知名企业到学校宣讲用人单位,还可实行对外“就业导师”制,聘请著名企业家担任学生就业导师,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这次考察,大家一是了解了目前上海、苏州等地用人单位具体情况,稳固了老客户,认识和了解了新客户;二是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新的就业渠道,预定了许多就业岗位,为毕业生就业争取了主动;三是通过考察和与就业单位面对面洽谈,探讨出了一些可行的就业新模式,为把学校毕业生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提升,寻找到了一些新的办法和启示。

参考文献:

[1]阿力坦嘎日迪.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陈慧,唐再锋.地方高校美术类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与思考——以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2010届毕业生为例?[J].安徽文学.2011(4).

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篇4

2011年我院毕业生各项就业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院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学院领导班子精心部署下,在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按照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的通知》要求,本着“以服务学生为根本、以就业为目标、以强化指导为保障”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模式,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大力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初步完成了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就业基本情况

2011年我院各专业毕业生共有1213人,其中17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186人正常派遣。到国企、三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有9人,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有10人,到部队工作的有2人;合同制就业的毕业生有458人;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有445人;预征入伍的毕业生有59人;待就业的毕业生为207人,初步统计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2.9%。从目前统计的各项数据来看,我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与2010年同期基本持平,基本上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就业工作目标。

(二)就业工作特点

1.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更为广泛。毕业生找工作不再仅局限于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而是更多的倾向于到二线城市谋发展。从就业省份上看,仍以黑龙江为主,但选择到辽宁、山东、江苏等等省份的毕业生也比较多,还有一些毕业生则选择回到生源地就业。

2.选择去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今年报名参加预征入伍、三支一扶等项目的毕业生相比往年要多一些,大约占到所有毕业生的5%左右。一方面学院积极宣传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一方面更多学生有了去基层锻炼自己的意识,先就业后择业也是学生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式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3.毕业生职业选择更为合理、多样化。很多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已经不再

局限于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始着眼于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一些规模设施完善的健身俱乐部。从毕业生已签约的单位来看,用人单位以企业单位为主;灵活就业比例逐年递增,但增幅不大。自主创业在校园里形成热潮。一方面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毕业生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另一方面学院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鼓励毕业生自我探索、积极投身到自主创业中来。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提早做出就业工作安排

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把就业工作看成是全院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了学院党政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层层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深入宣传发动,群策群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形成全方位、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相关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更新国家相关的政策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学院主抓就业的领导和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认真消化理解国家就业方面新方针和政策后,对各系书记、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生分级讲解。通过编印发放就业指导手册、张贴宣传标语、网络作用、举办讲座等方式宣传国家、我省各项就业政策,尤其是对大学生预征入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创业、基层就业等项目,使政策覆盖到每一个毕业生。

(三)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进一步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1.注重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

注重对学生整个生涯规划体系的培养。从低年级开始就进行自我认知、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大学一年级开展生涯规划讲座,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年级系统学习生涯规划理论,同时还要求学生完成生涯规划设计报告,让每个学生都认真思考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打算,规划从而有一个努力的方向。三年级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了解怎样做一份吸引人的简历、如何去应聘和面试。四年级则是解答学生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逐一指导。

2.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教高厅【2007】7号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明确了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不可或缺的课程。我院自2007年成立就业指导专业教研室以来,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保证了我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

3.结合实践,对毕业生实时进行指导

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我们要求学生的自荐材料不能千篇一律,既要简洁明快,又要重点突出;针对学生对于社会、单位了解较少的情况,学院努力为毕业生把好关,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资格进行审核。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了解如何毛遂自荐,如何面对面试中常见的问题,注意在面试中的细节和礼貌,从而帮助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容面对单位的面试,为就业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时教育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降低心理预期,先找一份和自己能力、技能相近的工作,积累经验并提升自己的社会阅历,在寻求发展。同时鼓励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以及人才短缺的行业就业,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采取灵活形式就业,调整好毕业生的择业定位,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缩小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4.开展就业指导咨询周活动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毕业生服务,就业指导中心今年首次举办毕业生咨询服务周活动,内容涉及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基本流程、改派手续、协议书签订、个性咨询等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举办讲座,让毕业生对就业的相关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各系对此项活动也十分重视,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在校园里现场耐心细致地解答毕业生的疑问,广大毕业生踊跃参与,积极提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不断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1.严格审查,为学生把好关

学院严把用人单位资格审查关,联络每个用人单位学院都要求单位提供相

应的营业执照等材料,保证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保证学生利益不受到侵犯。

2.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信息

想要让更多的毕业生得到充分就业,就业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就要得到保证,学院也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这样的服务。一是积极举办就业洽谈会、招聘会和推荐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双向选择空间。二是保持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定期与用人单位沟通,征求需求意见,与他们建立实习、就业一条龙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用人单位得到他们需要的人才。

3.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宽就业市场

学院组织各系领导和辅导员赴省内外拓展就业市场,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系辅导员了解毕业生的基本状况,特长、爱好、以及个人意向单位等等,积极为毕业生提供一切可能利用的需求信息。

4.鼓励更多学生到基层就业

基层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是有志青年了解国情、发挥才智、磨炼意志、成就事业的演练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社会新农村建设等战略的实施,“三支一扶”、“预征入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深入开展,为高校毕业生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施展。我学院积极贯彻国家、省里关于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文件精神,在全院范围内积极宣传,通过讲座、网络平台、开展咨询周等等手段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添砖加瓦。2011年我学院有59名毕业生申请了预征入伍服兵役,有多名毕业生选择了“三支一扶”计划。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受限,就业口径相对较窄

一方面由于我学院专业性较强,造成就业面相对较窄。体育学科和工科、理科相比,社会需求量明显要少,所以存在学生在择业时专业可能不是特别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可选择的岗位比较少。另一方面我们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不够,对社会都需要哪些体育学科的毕业生、需要多少没有清晰的把握,学

生缺乏了解就业市场的主动性,等靠心理严重。

(二)学生自身竞争力不强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显示,学院部分毕业生的专项技术、技能不强,有时很难通过用人单位的考核。我学院是体育类的学院,每年有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单独招生考试上来的,以今年为例,单独招生的两个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毕业生分别为806人和71人,占到毕业生总数的72.3%。这部分学生的体育技能比较强、但是相对来讲文化底子比较薄。所以往往学生在学院学习生活四年,具备了一定的体育专业特长,但由于入校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文化基础并没有提高到一定程度。面对竞争如此激励的就业市场,有些无所是从。而现在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更是逢进必考,体育院校的学生在这方面是没有优势可言的。

(三)部分学生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

部分学生在就业意向方面大多数会倾向于事业单位、学校或民营和私人企业,在选择的就业意向城市多要求发达城市和沿海要求。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较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就业岗位仍就挑剔。面对工作竞争比较严峻的现实,大多学生还是没有摆正心态,不选择去基层就业或条件稍艰苦的单位。此外,学生家长对学生择业的影响也很大,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吃苦、不愿意让孩子远离自己身边、希望孩子选择一个稳定的岗位等等,对学生自主择业给予过多的干预。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充分认识做好毕业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个大学生的培养过程,凝聚着自身、家庭、学校、国家的付出和心血,如果不能及时就业,不仅会增加家庭负担,也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出口畅才能生源旺,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涉及到每个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必须站在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当前工作的首位抓紧抓好。

(二)强化二级管理,明确工作责任

为解决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问题,学院应从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入手。首先是制定、实施学院就业工作相关规章制度,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就业规章制度体系应该包括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例、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和奖惩办法、全过程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方案、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方案等。

同时学院要完善就业二级管理机制,各系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的相关事宜,对本系毕业生生源汇总、毕业资格审查、电子数据资料上报及毕业生就业计划要进行认真核对,及时收集、反馈、传递毕业生就业信息并指导本系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做好毕业生派遣工作。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学院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体育人才作为专业建设的总目标。各专业建设应抓住两条主线:一是抓住“从出口向回找”课程体系设置主线,确保课程设置的有用、有效、先进。以学生出口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课程要素建设为基本建设单位,以加强教学条件配置为保障,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模式符合学生学习、成长需要,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需要。二是抓住“从入口向前找”,专业设置主线,确保专业设置的合理、有效。专业设置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专业必须与学院整体专业建设和发展及学院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使专业设置适应大批优秀生源求学的需要。

(四)加强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不断提高就业工作效率和水平

1.设计开发就业管理软件,形成功能强、信息全、便于操作的就业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就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实现就业信息的动态管理。让就业协议的管理更为规范化,方便学生的同时,也提升就业工作的效率。

2.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建设,不断增强就业信息网站的服务功能,为毕业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信息服务是关键。我院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向毕业生提供招聘单位信息,努力打造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求职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就业信息发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总之,就业工作是衡量学院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事关学院的生

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这四者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我院会认真总结经验,相信在省教育厅、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巩固现有成果、开拓新的市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中心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5

根据学院就业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系部就业指导小组的关心指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我系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结束。现就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外语系2011年毕业生共有189人,毕业生就业领域分布较广,既有外企单位,也有教育培训机构及各类企业,其中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协议的有15人,参加高职升入本科继续学习的有7人。

二、认真负责,组织领导

为确保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平稳、有序、卓有实效的进行,经系领导研究,特成立外语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系领导和辅导员组成。

在组织上,由系领导亲自挂帅,辅导员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教研室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反复强调专业特点和以后就业的优势、劣势,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特点练好内功、培养优势和长处,把就业工作日常化。他们对学生的成长与成熟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对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直接的、导向性的作用。

三、有计划地展开工作

首先,把就业工作当作长期工作来抓,在日常教学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中贯穿就业指导工作。其次,制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计划,安

排工作,并结合学校安排,做好学生毕业工作。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外语专业特色,我们主要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1、建立和健全各级就业组织,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为了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提高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工作水平,成立系就业工作指导小组,从而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证。

2、强化就业指导,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随着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市场化,如何加强指导,使毕业生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挑选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是我系就业指导小组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提出了突出指导,强化服务的口号,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一方面,针对学院开设的就业指导课,辅导员面对面地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针对系部和学生特色,成立系部小型招聘会,结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3、广泛收集信息,扩大就业渠道

根据往年就业的特点,我们在扩大就业信息渠道、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加强跟用人单位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我们主动“走出去”,走出校门,利用网络、媒体等,与用人单位接洽,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组织毕业生到用人单位面试。并且深入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用人意向,调查毕业生的工作情况,积极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并将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密切了我系与用人单位关系,而且获取了大量的用人信息,同时也对我系的专业设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其次,对有需求的用人单位,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用人单位到我校来交流洽谈需求信息,认真组织好推荐工作,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交流,使用人单位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再次,通过各专业已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宣传我校,提高了我系的知名度。利用其网络平台向外发布我系的生源情况,推介我院的优秀毕业生就业。

第四,鼓励毕业生自找出路,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推荐自己。

4、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为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择优推荐工作,我们定期与毕业生各班调查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清楚是否每位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未落实的是否有就业意向单位。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实际困难的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供准确的依据。

五、毕业生的思想状况

在对我系11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专业方面的评价有不同的看法。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有发展前景,但由于市场供求的关系,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信心不足。

有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慎重考虑,以至于产生违约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虽多次强调大学生应恪守诚信观念,不违约,但仍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随意违约,诚信观念淡薄。所以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在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渠道调查中,有50%的学生选择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信息”,57%的学生选择了“各种招聘会”这说明学校的的就业指导部门已在毕业生找工作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招聘会,适合毕业生的需求。

通过与毕业生的沟通、了解,发现我系毕业生心态不是很稳,没有把自身的位臵完全摆正,虽然他们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不能以高质量、高姿态来展现自己,需要具有平稳的就业心态。但由于工作及时扎实,现在毕业生思想、情绪稳定。无论是落实就业单位的,还是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都能够正确对待目前的情况,都在为美好的未来做着积极的准备。我系计划给在12届毕业生中学生召开就业座谈会,各个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深入学生中做

他们的就业思想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摆正思想定位和合理期望值,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为他们在以后应聘的过程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提高认识,“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思想。我系毕业生就业指导还需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就业指导教育的主体应从单一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毕业班辅导员)向全系教职工的转变,尤其是向专业教研室主任或负责人的转变,积极拓宽本系、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宣传动员工作也要深入,应在授课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2、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毕业班辅导员)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3、没有有效措施保障信息反馈。以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联系方式多样化。

4、就业信息的渠道仍需完善。就业信息传递渠道人大量运用人工或电话传递,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传递方式较单一。

为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和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建议:由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组织辅导员,特别是毕业班辅导员进行培训,力求使辅导员掌握就业指导方面一些日常工作的安排及需具备的的知识和技能。

七、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设想

1、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千方百计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2、进一步探索毕业生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相结合的切实有效的路子。

3、设法与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

4、加强对毕业生择业心态的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在近几年的就业工作中,许多毕业生手里掌握着一个甚至是几个单位迟迟不签,抱着“猴子掰包谷”的侥幸心理,总想等到最后一刻选择一个最满意的再签,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使得部分毕业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因此,在今后的就业思想教育中,还要更加重视对毕业生生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总之,我们认为:要搞好外语系的就业工作,就要要求我系就业指导工作小组、毕业班辅导员、全系教师增强责任感,团结合作,不断改进和提高就业工作的方法和质量。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我院的长远发展,外语系就业工作作为我院就业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使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将继续努力,认真扎实的开展就业工作,提出了“高职高质,高专高能”的口号。在教学上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习环节;管理上,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着“巩固就业率,提高签约率”的总体思路,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质量、应用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

外 语 系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6

总结

尽管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大、增幅高,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在我校领导下,在本年度的就业工作中,我院通过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努力拓宽就业途径,妥善安排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我院圆满完成了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现将我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系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院的生存和发展。我院2011届毕业生208人,各专业人数如下:历史学专业71人,旅游管理专业(专升本)137人。在学校领导的精心部署和全院师生的通力配合下,我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步:

研究生考试中,我院取得了不错成绩,46人通过考试。历史学29人成功通过了研究生考试,27人选择升学,考研率为38.03% ;旅游管理专业因跨专业考研的人数较多等原因,成功率相对低一些,有18人通过了研究生考试,并均选择升学,考研率达13.14%。

截至6月下旬,历史学专业正式就业17人,灵活就业21人,就业(包括考研)率达92.96% ;旅游管理专业正式就业11人,就业率达99.27%。

二、就业市场开拓、需求状况分析及预测

(一)就业市场的开拓

1、为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院有计划地开展了就业市场开拓活动。参与就业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山东省各县市走访与我院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实现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及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积极开拓有形的就业市场,同时利用网络开拓无形市场,使有形和无形措施更好地结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我院利用招聘会等契机,和多家用人单位面对面沟通,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介绍我院毕业生情况,推荐毕业生,邀请用人单位到我院招贤纳才,如,在2010年12月举办了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连云港国旅集团专场招聘会等。另外,我院领导老师主动走访地区、街道人才中心等10余家省、市、区级人事局和人才机构,商谈信息共享、引荐单位、农村人才振兴计划、大学生创业等合作事宜,走访了济南市丽山大厦、舜和集团、良友富林、济南历城二中等我院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单位和部分校友。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旅游服务行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并分别与地区就业局和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及相关单位签订“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协议”。

(二)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原因及预测

1、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万人左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2007年495万,“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从全国大形势来说,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我院的就业状况也收到相应的影响。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不少人把责任归咎于高校扩招。山东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经济学院部分专家组成的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发布了山东省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预测报告。研究认为,不能把大学生就业难简单地与高校扩招划等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高校专业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两个调整都不到位。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研究表明,近几年山东高校人才供需的总体状况是供大于求,各学科仅有农学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其余像我院的专业均为供过于求,就业难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2、农村和基层需要大量的合格教师,但师范毕业生因编制、县级财政投入不足等原因而不能及时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导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一些市县存在教师队伍饱和的状态,使得新到的毕业生落实不了编制或者根本不需要再招聘大学毕业生;公办中小学对师范类毕业生的需求很少,需求量主要集中在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省外就业市场广阔,但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存在障碍,部分毕业生及毕业生家长对外省就业机会在观念上仍存在误区;目前的教师上岗制度繁琐,过程冗长,农村艰苦地区对教师的需求很大,但条件苦、待遇低,很难吸引毕业生;大学生盲目跟从的择业心态也是导致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师范类毕业生盲目追求公立学校、期望就业在大都市,对自身素质没有清醒的认识。

3、高校专业调整不到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首因。高校专业设置中,优势学科与产业需求的优势专业二者间出现较大反差,人才供需脱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高校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并没有踏上同一节拍。近年,在山东省高校11大类学科中,我院的历史学专业属发展较快的学科,但又是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高校人才供给充裕的专业,恰恰是产业需求中相对较弱的专业;而产业需求较强的专业,又是人才供给优势指数较低的专业。

4、现阶段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出现程度不同的供需矛盾,只是一个因需求暂时吸纳不足出现的时段性“相对过剩”。这种人才“相对过剩”的局面需要进行调整。所以我院专业的设置应贴紧社会经济发展的“脉动”。

三、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我院成立以院长黄尊严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积极部署本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并且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专题会议,研究毕业生就业中的阶段性问题和对策。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与就业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历史文化学院就业工作实施细则》、《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计划》《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计划》等文件,使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定期召开全院教师参加的就业工作会议,动员全体教师都参与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最大限度向社会推荐本院毕业生。学年初研究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长期计划和短期计有关精神得到贯彻和落实。划,使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3、更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观念,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宗旨,适应新形势,开展新工作。除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就业意识外,我们还针对提高学生就业技能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如针对历史教育专业的讲课大赛和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模拟导游大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信心。

每年的考验经验交流会我们近两年改成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其中考研的、考公务员选调生的、还有就业的毕业生代表都给我们的下一级师弟师妹们做报告,用他们的切身体会来进行指导考试就业技巧或转变同学们的就业观念。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社会调查等渠道,收集、公布就业信息,宣传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建立就业信息公布栏,及时向学生发布用人信息,宣传就业政策、法规,使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政策和形势。

5、加强毕业生教育,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在毕业生中开展择业就业的技能教育。另外,我们鼓励学生转变观念,多层次就业、创业,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到基层、到农村去。

四、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创新点、问题及建议

(一)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1、我院自成立以来,将就业工作纳入重要地位。在思想和具体工作上都将毕业生就业摆在了重要地位。成立以院长黄尊严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积极部署本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了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组织保证又有全员参与的良好机制,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畅通就业信息,开辟就业绿色通道。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网络、信函和电话等多种切实可行的联系方式,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大量的用人信息。同时静用人单位信息通过我院宣传栏和学团网站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开辟了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的绿色通道。

3、校企共建,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广阔平台。邀请单位来我院进行专场招聘会。并与这些单位建立固定的人才供需联姻关系,定期互通信息。通过举办招聘会,能使我院学生直接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增加了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

4、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用发展的眼光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明确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强毕业生能力。

(二)就业工作的创新点、问题及建议

1、我院依托行业,创新就业模式,力求特色发展。就业工作不是临时性的,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我院除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就业意识外,我们还针对提高学生就业技能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如针对历史学专业的讲课大赛和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模拟导游大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信心。

2、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其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还没有普遍落实到位,就业工作在人员、经费等方面投入不足。高校和市、县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缺乏保证,专项工作经费不足。

其二、我省中学招聘教师权,归属当地教育部门统一管理,还需要考试、面试,时间大多在毕业之后,许多师范类毕业生都在等待考试,尚未就业。其

三、旅游管理专业考研因为高数成绩薄弱而整体情况不容乐观,需要给学生加大指导和弥补;就业形势虽然不错,但还有部分学生持观望态度,没有签约的紧迫意识。

其四、国际政治专业的网上签约率还比较低。

为此,我们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着重从学科、专业设置,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择业观念转变,就业市场开拓等方面更加努力的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建议:

1、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当前毕业生高就业期望值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家长的期望,社会的评价,国家就业政策,各地工作环境的差异及收入不平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切实担负起帮助学生就业的责任,培养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择业观,鼓励支持引导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西部去。

2、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实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学校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根据专业特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习等,帮助学生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等。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帮助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加强就业指导,尤其是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积极组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各种活动,大力开展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所学是否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明确奋斗的方向,为顺利就业创造机会。

4、大学生自身,要注重提高自己职业的技能,增强自己就业竞争力。多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锻炼自己,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观念,并学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五、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思路和举措

1、提高认识,认真实施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实政策。进一步提高认识,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认真实施一把手工程,扎扎实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全面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效能和作用,并结合我省、市、地及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和办法,形成长效机制,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2、加强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以就业创业指导教材建设促进课程体系建设,以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创业指导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学科建设,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面向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和工作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轮训,逐步形成一支由学科专家、一线指导教师和管理者共同组成的、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和工作队伍。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我院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我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调控力度,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使未就业毕业生在离校后得到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4、把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全面抓好政策落实工作。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5、切实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扶持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搭建毕业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能力。

总之,我们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开拓新市场拓展新思路,使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7

一、调查概述

(一) 调查的目的

为全面了解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后的就业状况, 掌握他们实际工作中对专业学习的要求, 为本专业下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提供重要依据。

(二) 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活动的对象是嘉兴学院平湖校区商务英语专业2010届毕业生。共发样卷120份, 其中回收有效问卷89份, 回收率74.17%。

(三)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及素质需求”, 具体包括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从业资格证书在就业中的定性;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业者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 辅以信函、访谈等方法进行。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就业单位性质是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1为201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问卷调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 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能够进入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只占15%左右。在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 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的专本科要求并不能一概而论。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硬性要求多, 高职学生很难进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文凭等没有太多硬性规定, 往往更看中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因而吸引和接纳了大量高职院校学生。这也反映了全国高职生就业的趋势, 2008年, 全国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 雇用了34%的“211”院校毕业生, 44%的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 60%的高职高专毕业生, 外资企业雇用了19%的“211”院校毕业生, 17%的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 17%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当前浙江省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不断扩展, 商务英语专业的岗位群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如何让毕业生适应外企和私人企业的用人需求, 应该成为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

(二) 从业资格证书在就业中的定性

从业资格证书为给准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提供相关参考, 甚至是重要的筹码。针对从业资格证书重要性的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被调查者中, 认为从业资格证书重要的占了80.9%。通过访谈, 我们了解到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专业岗位的选择上受到从业资格证书的限制。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证书、英语专业四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商务单证、文秘证、教师证、甚至是普通话等级证书, 都会在求职中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3月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 规定了90个必须有职业资格才能进入的行业”, 可见, 现在和以后的趋势是既要有学历, 又要有某个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因此, 要根据专业特色, 相对应地培养学生考取商务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秘书资格证、报关员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 大幅度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 从业者的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

针对用人单位对被调查者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 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

从表3中我们不难发现, 用人单位偏向于有商务背景的英语专业毕业生, 这就要求英语类的学生要有真才实学:一方面, 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 尤其是写作和口语表达尤为重要;另一方面, 具备商务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素质要求方面, 用人单位更看中综合素质, 占58.4%。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个人道德素养。在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有创意、有想法、为人热情开朗、沟通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强的就业者, 更能获得青睐。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是:沟通能力, 学会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自学能力,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 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新太快, 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团队合作精神, 在工作上每一处都需要大家的同心协力, 不能有个人主义。据调查, “全国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亟须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和说服他人等”。

因此, 作为商务英语学生, 要认识到商务知识和英语能力的重要性, 扎实地学好商务知识, 提高英语专业水平, 全面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 从业者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凸显出的问题见表4。

从表4中可了解到商务英语因其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 在企业中, 尤其是外资企业中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然而, 表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 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表示, 在工作中, 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知识面的浅薄而令自己陷入窘境。商务英语所涉及的领域很广, 包括酒店管理、旅游专业、商务谈判、涉外贸易等等。即使是在涉外贸易中, 在洽谈业务的交流上, 我们涉及的不仅仅是商务英语, 还有谈判技巧, 甚至对方国家的地理、文化等知识。

另一方面, 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在访谈中, 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表示, 所学知识宽泛而不够扎实, 并且有些已跟不上形势。他们表示, 商务英语专业应加大商务知识的比重, 同时应多进行案例教学, 并且课程内容一定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 可以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群趋向于民营、私人企业和外企;从业资格证书和相关证书举足轻重;专业技能, 尤其是动手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综合素质首当其冲, 应着重培养和提高。针对以上问题, 结合被调查者所提意见,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以供参考和探讨。

(一) 准确定位和适时指导考级考证

目前, 平湖校区商务英语专业存在这样的状况:学生大一时轻松悠闲, 大二时忙得不可开交, 原因是学生对考哪些证书, 每种证书与自己将来的就业的关系以及作用搞不清楚, 盲目跟风。因此, 应将考级考证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中来, 有计划、分阶段系统地将考级考证的宣传、指导和辅导等工作分解到每个学期中去。

(二) 注重培养专业技能, 增强实践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 在课程设置上, 要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变化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实际教学中, 侧重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动口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之一, 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 甚至与专业关联不大, 需全面细致地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以取得实效。实习对就业的影响不言而喻:调查显示“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与专业有关的实习, 特别是与专业相关实习能有效提高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因此, 要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正确引导并加强管理, 切勿敷衍了事。尤其是毕业实习, 学校可以把毕业生的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结合起来, 将实习期和就业单位试用期合二为一, 这样学生既完成了实习任务, 又接受了岗前培训, 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正式上岗。

(三) 着重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

大多用人单位偏重于员工的综合素质而非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 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职业素养、审美情趣, 同时要丰富校园文化, 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2010届是学校平湖校区第一届专科毕业生, 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就业情况意义重大。本次调查力图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 从业资格证书在他们就业过程中的作用, 用人单位对他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他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成功就业提供参考, 并为学校按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4) .

[2]李燕铭.大学生与职业资格鉴定共舞[J].中国教育在线, h ttp://career.eol.cn.

上一篇:在管理中走向名校下一篇: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典礼上的讲话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