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诗词

2024-06-04

谒金门诗词(通用3篇)

谒金门诗词 篇1

谒金门诗词

花满院。飞去飞来双燕。红雨入帘寒不卷。晓屏山六扇。

翠袖玉笙凄断。脉脉两蛾愁浅。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莺语匆匆花寂寂。玉阶春藓湿。

闲凭薰笼无力。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画檐残雨滴。

深院静。尘暗曲房凄冷。黄叶满阶风不定。无端吹酒醒。

露湿小园幽径。悄悄啼姑相应。半被余熏残烛影。夜长人独冷。

春漏促。谁见两人心曲。罨画屏风银蜡烛。泪珠红蔌蔌。

懊恼欢娱不足。只许梦中相逐。今夜月明何处宿。画桥春水绿。

春草碧。忆著去年寒食。白?红裙香??,折花闹调客。

好在江南江北。燕子不传消息。醉眼腾腾羞面赤。断肠侬记得。

罗帐薄。缥缈绮疏飞阁。红地团花金解络。香囊垂四角。

尽日春风帘幕。谁见绿屏纤弱。云压枕函钗自落。无端春梦恶。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春寂寂。绿暗溪南溪北。溪水沈沈天一色。鸟飞春树黑。

肠断小楼吹笛,醉里看朱成碧。愁满眼前遮不得。可怜双鬓白。

谒金门诗词 篇2

楼外翠帘高轴, 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 寸心千里目。

选自 (《韦庄集笺注》)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用“情深语秀”评价韦庄的词作, 将端己词作语言清丽、言浅情深的特点一语道破。

这首词延续了韦庄一贯的写作风格, 用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两幅画面:上片是春雨过后双飞的水鸟来到新绿装点下的溪流中相对沐浴的图景, 画面由雨后的晴空、雨涤后的新绿、嫩黄的柳条、白色的水鸟、清清的小溪五个意象组合而成, 整个画面在动态的描写中充满了生机。“染”、“飞”、“弄”、“浴”四个动词将春雨初霁溪边的清新与明艳激活, 闭目思之, 春雨的润泽仿佛扑鼻而来。下片则是一幅人凭栏远看观景后的失望失意情景, 字词中呼之欲出的是一个深闺中的少女卷起翠帘倚遍栏干极目远眺而所系非景的画面, 寂寞深闺中的少女呵, 那穷尽天涯的目光, 所盼为何?一个“目”字, 将整个画面从“图”的层面带入“境”的界面, 少女的所思所盼所感所失都萦绕在读者心头。

论徐籀联章小令《谒金门》 篇3

关键词:徐籀 《谒金门》 节日风俗 联章体

清词号为中兴,词作数量卷帙浩繁,清词描绘的内容以及词境的开拓都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本文将视角放在由明入清官至县丞的徐籀身上,从微观角度研究徐籀词这一斑以祈探究清词的叙事成就之全豹。

一、《谒金门》内容初探

徐籀的《谒金门》十三首以时间为序,记录行迹的年轮词在历代词作中实为罕见,更为难得的是每一首、每一句都极为清雅。驻足之处仿佛闺中秀女抚开窗帷,向你委婉道来。小令的缱绻与联章的恢弘相结合,把词的叙事功能推向极致。

《十二月闺情春朝》是组词的开篇,十二月积雪犹存,压弯竹枝,而竹枝“常颤”,即将冲破束缚,春未到而心已远。其二《上元》,徐籀笔下的上元不仅在灯市,亦在席间、枝头。室内“是处灯花明绕”,窗外则是“树上春花还早,莹月晶霜寒悄悄”。其三《花朝》,农历二月十五芳菲酝酿,吟咏竟日,时值仲春,天气乍暖还寒,年前种下的希望已经开花,即待结果。《上巳》,三月三,春上巳,流觞曲水,佩兰祓褉。“修褉兰亭谁与复,茂林修竹美”,叹息自己没有王羲之兰亭集会的贤友,叹息满族统治下传统节日的衰落。《初夏》,人间四月芳菲荼蘼,浓绿淡红交相退场。想买下这已不可多得的春光,可惜黄金有价春光无价。《午日》,五月初五,全篇不言愁,不言思,把镜头指向端午的装饰物“寂寥双艾虎”,“寂寥”一词正是词中少妇的心里写照,而主语又不是她,而是一双艾虎,词中言行虽是旁人的,而情思却是徐籀自己的,矛盾中蕴藏徐籀的巧妙写法与豁达本性。《七夕》,七夕乞巧对于女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节日,节日本身就有无限浪漫的传说铺垫,加上花间乞巧的美景美人,若是得心上人在身边便是一大乐事。而年年心想事成就体现不出相聚的珍贵。女子小院中独立,女子的泪水和着鲛鮹一起织进布中,托织女星告诉心上人。《中秋》,十五之夜,月光如泻,心上人归来,相携赏月,万里光寒无罅。《重阳》,重九之日,人登高赋诗,赏菊畅饮,而此时心上人又即将要穿上征衣,再次分别。《小春》,农历十月,初冬以至,海棠还在寒风中开放。等待的女子望着天上南飞的大雁,心中所想的是远在千里的心上人。《冬至》,十一月寒冬,数月前离开的心上人至今仍无消息,寒夜如何独自成眠,更何况枕上亲手绣的鸳鸯还在,只怪自己当初在鸳鸯身上绣了一双锦翅,让心上人远走他乡。《除夕》,冬已尽,人未归。终于等到了心上人的来信,却不敢拆开。

二、词中展示的节日风俗

词自产生之初就与歌楼楚馆密不可分,内容即“词人小己之生涯,囿于相思、欢会、宴饮、伤春者为多”[1]。因此这一组以节气时间为序描写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词就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

徐籀以一年的时间变化为轴,节气为点,描绘出十三幅风姿各异的画面。这十三首词中描写了上元、花朝、上巳、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传统节日,上元灯火辉煌蕴含春之将至的希望;花朝众芳的芳妍酝酿反衬自己孤身在外的凄凉;上巳本该群贤相约,现实却是“愁几许”;五月初五见双艾虎而优思自身;七夕女花前乞巧而不得心上人之陪伴;中秋时节万家团圆而闺中女子看寒光万里;重九登高的短暂相聚;冬至阳气起反衬女子仍然孤寂“思伊无着处”;除夕辞旧迎新早春将至信笺先来。

徐籀把这九个节日的习俗在融进词中,融进闺阁女子生活中。不仅给后人展示了思妇游子的辛酸苦楚,同时也传承了传统节日传统文化。

三、联章体叙述的特点

词通常被认为不宜叙事,因其篇幅较小且有严格的韵律要求。自唐五代开始词人就开始用联章体来弥补词叙事性方面的不足。对于唐宋两朝的联章词研究已经有所建树,清词中的联章词研究还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蒋春霖、张景祁、晚清四大家等大家身上。清初的联章词还有吴伟业的《满江红》、余怀的《望海潮》、吴绮的《艺香词》、朱彝尊的《洞仙歌》等等。“清初词人大量采用联章组词形式叙事,显示出他们开辟叙事新天地的野心。从个人视角出发,通过日常细节了讲述历史传奇和现实人生,是清初词叙事的重要内容”[2]。这些联章词在韵律精严及遣词造句的艺术上也许并没有明显的突破,但是在对生活场景的表现上确实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平民日常生活的描写,对夫妻居家小事的刻画。是词体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这组联章词以时间节气为轴纵向展开,以闺中女子和心上人的生活场景横向延伸,成功地用小令表现了词亦有叙事一体,叙事详尽,写景细腻。不仅成功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夫妻间分别之苦、相思之愁。难得的是以节日为序,一一展现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对全面认识词体的功能以及词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着重要作用,诠释了文学来自于生活的真谛。

上一篇:医药新员工培训流程下一篇:车站站长的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