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2024-09-19

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精选8篇)

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篇1

《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目 次

总则

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

第1章 总论

第2章 自然条件

第3章 货运量及船型

第4章 总平面布置

第5章 航道、锚地及导助航设施

第6章 装卸工艺

第7章 水工建筑物

第8章 陆域形成和道路、堆场

第9章 港区铁路

第10章 生产、生产辅助、生活辅助及生活福利建筑物

第11章 供电、照明

第12章 控制及计算机管理

第13章 通信

第14章 给排水

第15章 采暖、通风和供热

第16章 机修

第17章 供油

第18章 消防

第19章 环境保护

第20章 职业安全卫生

第21章 节能

第22章 施工条件、方法和进度

第23章 经济效益分析

第24章 存在问题

第二篇 主要设备及材料

第三篇 工程概算

第四篇 设计图纸

附录1 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出版规格

附录2 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文本格式

总 则

1 初步设计应在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进行编制。本规定规定了交通部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深度和出版格式。

2 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单位必须由经过资格认证,并获得水运工程设计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其证书等级及其所规定的工程规模、任务范

围承担设计任务,不得超出。

总体设计单位可以委托其他有资格的专业设计单位承担单项设计项目。

大、中型及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由持甲级证书的单位承担。

3 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勘察、试验;设计基础资料应齐全、准确;要坚持先进、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尽可能地采用国内、外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采用先进的产业技术;当有充分论证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时允许突破现行“规范”,其内容深度应符合本规定要

求。

4 初步设计必须以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不得任意修改、变更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初步设计工程总概算原则上不得突破已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控制额。

5 初步设计文件文字简明扼要,图纸清晰完整,要推进工程设计计算机化,要求计算机绘图比例占全部图纸的50%以上。文件中必须采用国际统一的计量单位,文件装订出版格式(附录1、附录2)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6 初步设计文件应按本规定的篇章组成,共分4篇。各篇章的内容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若没有内容的部分可删略。

7 本规定适用于沿海港口工程项目。扩建及改建工程等可参照使用。

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

第1章 总 论

1.1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包括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批意见、其他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下达的文件、建设单位的委托书、有关会议纪要、重要来往函件和与相

关单位签订的重要协议、合同等。

一般情况下只列有关文件的编号及文件全名。如特殊需要时可在初步设计文件

中对所述重要文件附以全文。

1.2 设计分工及范围

本节应明确提出与相临工程或设计单位在设计上的分界,如铁路接轨点、道路的衔接点和各种管线的接线点等,以及在本设计范围内设计、科研单位的工作分

工。

1.3 设计概要

重点简述本报告的主要结论,如建设地点、内容、推荐的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水工结构型式(码头、防波堤、护岸等)以及各个专业方案的简述。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说明工程项目的规模、运量、设计能力、泊位数、码头长度、防波堤长度、航道长度,建、构筑物面积,铁路和道路总长、总占地面积、主要工程量、用电量、用水量、电话装机容量、供热及采暖的热负荷和总定员等指标。

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资金来源(包括内外币比价);建设期(施工期);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税后);投资回收期;贷款偿

还期以及敏感性分析等。

1.5 工程建设外部条件

论述工程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集疏运方式、港外铁路、公路的布置原则和依据以及水、电、征地(海)拆迁等(附有关协议)。

第2章 自然条件

2.1 港口地理位置

2.2 气象

气象台站位置、高程、观测方法、资料年限及代表性。

2.2.1 气温

列出历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

2.2.2 风

1 风向、风速分级统计表。

2 对常、次常风向及频率,强、次强风向及频率,当地风向季节分布和台风

等的描述。

3 对港口作业的影响

统计年风力超过作业标准的影响天数。

2.2.3 降水

1 特征值分析

含平均年降水量,日及年最大、最小降水量及降水量的季节分析。

2 对港口作业的影响

统计年降水量超过作业标准的影响天数。

2.2.4 雾

1 雾的日、季分布特征,必要时提供能见度分级统计表。

2 对港口作业的影响

统计年能见度低于作业标准的影响天数。

2.3 水文

水文站及验潮站的位置、高程、观测方法,测波浮鼓位置和使用资料年限。

2.3.1 潮位

1 基准面及换算关系

确定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与当地平均海平面高程的关系,需要时尚应给出与黄海

零点的高程关系。

2 潮型

3 潮位特征值

包括平均海平面,历年最高、最低潮位,年平均高、低潮位和年平均潮差。

4 设计水位

包括设计高、低水位和校核高、低水位。

5 港池、航道乘潮水位

不同延时各累积频率的乘潮水位,必要时分析潮位较低的冬三月的不利影响。

6 在风暴潮多发区,提出增水最高潮位。

2.3.2 波浪

1 波型

2 波高、波向分级统计表。

3 确定常、次常浪向及频率,强、次强浪向及频率。

按设计高、低水位(必要时需增加校核高、低水位)计算各重现期水工建筑物前波要素,对地形复杂的海区,尚应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或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比较

确定。

3 分析港内泊稳状态,并统计年超过作业标准的影响天数。

2.3.3 海流

1 类型

2 观测资料分析和概述

分析海流性质及流场概况,并绘出海流特征值。对大型开敞式码头,应作流场

数值计算。

2.3.4 冰凌

1 冰况分析

分析包括冰期、冰况、冰型、月分布特征和流冰密集度等。

对冰情严重的海区且缺少海岸台站观测资料时,应通过卫片(或航空遥感)分

析。

2 冰况对航行及水工建筑物的影响

统计年影响作业的天数。

2.4 地形、地貌及工程泥沙

2.4.1 地貌发育及底质分析

该段河口或海岸的性质、成因类型、地貌发育及典型地形、地貌形态。

底质分析主要包括:底质类型、分布规律及底质粒度参数特征等。

2.4.2 河床或海岸演变

河床或海岸的长周期及短周期冲淤变化规律,并预测未来冲淤演变趋势。

2.4.3 工程地貌与泥沙

重点分析地貌与港口构筑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分析研究港口泥沙回淤问题,并对减淤、防淤措施提出建议。附必要的河床演变或海岸动力地貌调查分析

报告。

2.5 地质条件

2.5.1 地质构造

主要是针对对建筑物有影响的构造现象,如断裂、不利的层理构造和岩层倾向等。说明其危害程度,提出防治措施。

2.5.2 岩、土层分布特征

依次阐明岩土的分布、产状、颜色、性质、地质时代及成因等,达到从宏观、直观上对岩土层的认识的目的。

2.5.3 不良地质现象

工程范围内是否有冲沟、滑坡、泥石流、溶洞或今后能否发生此类现象及其对

工程建设的影响。

2.5.4 地下水

对建筑物有影响的地下水的层数、类型、水位特征和地下水是否受环境污染等。

2.5.5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给出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标准值(以统计成果表的型式表达)。

2.5.6 工程地质问题

主要指除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等因素外还可能存在的某种岩、土软化、崩解以及环境工程等地质问题。

2.6 地震

根据当地地震局提出的地震烈度确定。

第3章 货运量及船型

3.1 货种、流量、流向及集疏运方式

经济腹地现状和发展预测;分析货种、流向和集疏运方式。

3.2 船型确定

根据货种、流量、流向、运距等确定合理的靠泊船型。根据现有船型统计资料和未来船型发展动态,确定设计船型,并列出主要尺度。

第4章 总平面布置

4.1 总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港口总平面布置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阐述总体布置所遵循的原则。诸如:应遵守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等;在各种自然条件下所遵循的原则;港口经营管理的原则;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方面所遵循的原则等。

4.2 论述总平面布置与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后续工程建设及远景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论述总平面布置与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

4.3 泊位作业标准

阐述港内水域的作业标准,确定船舶在航道中航行和靠泊作业时允许的风、雨、雾、浪、流和冰的等级,并通过统计计算确定码头年作业天数。

4.4 船型尺度

各种设计船型和兼顾船型的主尺度。对于《规范》没有规定的特殊船型,要经

统计论述后确定。

4.5 总平面布置方案

4.5.1 水域

1、防波堤和口门的布置

经论证确定防波堤的轴线、口门的朝向和尺度。

2、港池和港内航道布置

经论证确定港池和港内航道的布置和主尺度。

3、码头布置

论述码头轴线的布置、泊位长度、泊位水深、码头面高程、与临近的其他码头和设施相对位置及今后规划发展泊位轴线布置等,从而确定其方位和尺度。

4.5.2 陆域

1 港内道路和铁路布置

根据集、疏运车辆和港内作业车辆的特性以及港内外条件,确定港内道路和铁

路的布置和尺度。

2 码头作业区主要建、构筑物布置

论述码头作业区建、构筑物的布置,确定各建筑物间的合理尺度。

3 高程控制设计

对港区内各部分高程进行控制性设计。设计应依据当地水文条件、陆地的天然高程、开挖条件、回填料来源等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主要区域的控制性标高。

4 主干管线系统设计

简述各专业管线系统布置原则和概况。

4.5.3 港作车船

说明港口作业所需车辆、船舶数量和规格要求等。

4.6 总平面方案比较

应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列出两个以上方案的优缺点,并详细说明推荐方案的意见和理由。

第5章 航道、锚地及导助航设施

本章主要阐述外航道和待泊锚地的设计内容。

5.1 航道选线和尺度

5.1.1 航道选线原则

根据港口海域的自然条件以及船舶安全航行条件等,阐述航道走向及尺度选定的原则。

5.1.2 主要设计参数

根据设计船型尺度和航行作业要求以及自然条件等,确定各有关设计参数,诸如,船舶航速、航行历时、乘潮水位、船行密度以及不同船型的作业标准等。

5.1.3 航道选线方案

根据地质、地貌、泥沙运动、波浪、流场、潮汐和风况等自然条件,阐述选择航道轴线的理由和依据,论证不同航道走向对船舶航行、波浪的折射作用、航道淤积等方面的影响,经论证比选提出最佳航道轴线方案。

5.1.4 航道设计主尺度

按照《规范》要求,计算航道的主尺度。

5.2 航槽可挖性及稳定性分析

根据航道所在海域的水下地貌、波浪和水流动力、泥沙运动等自然条件,对近海浅滩的成因、历史演变和近期的冲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航槽的可挖性和稳定性,并推算航道的回淤强度和回淤量,必要时要计算灾害性天气的骤淤

情况。

5.3 航道疏浚工程

5.3.1 计算航道疏竣工程量

根据航道轴线地形、地质情况和主尺度,计算航槽基建疏竣工程量和施工期回

淤量。

5.3.2 抛泥区选择

根据港口建设需要,从当地海域生态环境、回淤情况和距抛泥区的距离出发,论证分析抛泥区的位置、面积、抛填容量的合理性。

5.3.3 疏浚工艺方案选择

说明疏浚土分类并详述疏浚工艺方案确定的原则及依据,说明施工船机选型及

配备。

5.4 常规导助航标志的配布

按照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结合工程实际,沿航道、港池配布所需的各种助航标志。提出所选助航标志的类型、规格、型号、数量及助航导标的前后标布置

原则和标体高度及标牌工艺要求等。

5.5 待泊锚地的布置和尺度

根据船舶引港概率分布,说明锚地容纳船舶艘数及所需面积。

5.6 港口导航

应根据港口航道和锚地布局特点,确定导航台站的位置并进行导航设备的选

择。

第6章 装卸工艺

6.1 主要设计参数

本条主要目的是明确设计前提条件,以此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其主要设计参数应包括:年运量、货种及特性、设计船型、年营运天、工作班制、日工作小时、不平衡系数、货物平均堆存天、直取比重和集疏运方式等。

6.2 工艺方案

根据货种及运量确定泊位性质。在确定专业化泊位时,应对货运量的稳定性及经济运量进行分析。在确定泊位分工的基础上,阐述工艺布置和作业流程,确定操作环节少、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和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

6.3 装卸机械设备的选型

应对主要装卸设备的选型进行必要的计算与说明(包括作业线的设置,船时效率、台时效率及作业线各环节配机的设计说明等),并列出设备的主要性质、参

数、型号及规格等。

对采用新产品和非标设备应有充分的论证。

6.4 泊位通过能力

列出计算公式、采用的设计参数及计算结果。

6.5 仓库、堆场面积

列出计算公式、采用的设计参数及计算结果。

6.6 装卸车能力

确定铁路装卸线长度、装卸汽车的车位数并计算装卸车能力,列出计算公式和

采用的设计参数。

6.7 装卸作业人员

包括装卸工与司机、一线的装卸及业务管理人员、辅助生产人员和机械维修人员等,并对人员配备的原则及有关情况作必要的说明。

6.8 装卸工艺方案比较

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推荐

方案及理由。

6.9 装卸机械设备配置表 装卸机械配置用表格形式列出。其内容包括:设备名称、主要性能参数及台数。

6.10 装卸工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表格形式列出装卸工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货种、运量、泊位数、船型、库、场容量及面积、主要设备数量及总投资、装机总容量、配工数和直接装

卸成本等。

第7章 水工建筑物

7.1 建筑物的种类和等级

水工建筑物的种类如码头、防波堤(含导流堤、防沙堤等)、护岸、修造船建筑物(船坞、船台和滑道等)和围埝等,并确定各类建筑物的等级。

7.2 建筑物的主要尺度

各建筑物的主要尺度,如:长度、顶面标高、底面标高、顶宽、底宽和基床厚

度等,并列出计算原则和公式。

7.3 工艺荷载

列出工艺荷载要求,如堆货均布荷载和各种机械轮压或支腿的集中荷载等。

7.4 水文地质条件

7.4.1 设计水位及波浪要素

列出进行结构计算采用的设计水位及不同建筑物前的波要素(波向,波高和周期)。

7.4.2 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

列出设计采用的建筑物所在位置上设计采用的地基土壤的物理力学指标。

7.5 主要外力计算结果

计算作用在建筑物上的波浪力及船舶作用力(系船力、挤靠力和撞击力),冰压力和流压力等。要列出计算公式和结果。

7. 荷载组合

确定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载组合情况,以满足结构计算的需要。

7.7 主要建筑物的结构计算内容、方法和结果

说明推荐结构方案的主要计算内容、方法及成果,包括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抗滑、抗倾安全系数、基床应力、地基承载力、桩基承载力和地基沉降等;主要构

件的强度和变形计算成果等。

7.8 地基处理

对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的建筑物,应简述地基处理的方案比选过程,对选定方案要说明设计参数的选取,处理的技术要求和处理效果等。

7.9 结构方案比较

简述结构方案的选型过程,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列出两个以上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推荐意见和理由。在方案优选过程中除考虑当地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多种因素外,尚应尽可能推荐和采用新结构新技术,以推进港工技

术水平的提高。

7.10 试验结果和建议

在结构选型、结构计算或地基处理过程中若有试验成果和建议时,应附试验报

告并叙述主要结论。

7.11 主要工程量

各水工建筑物的主要工程量列表表示。

第8章 陆域形成和道路、堆场

8.1 陆域形成

结合地基处理方案提出陆域形成的方法(包括挖填平衡,填料要求及填料来源)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确定陆域形成所需的构筑物(如围埝、临时护岸等)并给出工程量(填方工程量应包括填方以下原状土的沉降量)。

8.2 地基处理

给出地基处理设计参数、计算稳定性、沉降量及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基础处

理方案并给出工程量。

8.3 堆场、道路结构方案

确定设计参数(包括工艺荷载及地基模量)、面层结构并给出工程量。

8.4 陆域形成、地基处理、面层结构组合方案比选

比选中,要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工程费、工期、使用效果等优缺

点的比较,并提出推荐意见和理由。

第9章 港区铁路

9.1 概述

港区铁路概况及与港外铁路的衔接。

9.2 经济资料与行车组织

设计运量、车型、车列流及行车组织方式(应含港区铁路管理方式)。

9.3 线路及站场

港区铁路的平面、纵断面和路基型式设计;确定线路上部建筑标准、配件型式、轨道加强设备及线路标志等。

9.4 铁路通信

论述港区铁路通信网络和进行通信设备选型等。当港区铁路规模较小时本节内

容可与港区通信合并。

9.5 铁路信号

根据港口铁路行车组织方式确定信号的设计标准,包括与港外铁路的衔接方式、闭塞方式、信号设备选型及布局等。

9.6 铁路供电

论述港区铁路供电系统及照明方式等。港区铁路规模较小时本节可与港区供电

合并。

9.7 房建

包括生产及辅助建筑的布局,各单位的建筑面积,生活房屋建设标准等。

9.8 站场其它设施

对与港区铁路有关的围墙、排水沟、轨道衡和机务设施等进行选型与设计。如港区内需设机务段或其它大型机务整备设施时,可将机务独立一节。

9.9 铁路定员

包括按车务、机务、工务、电务分类的生产定员及非生产定员。

第10章 生产、生产辅助、生活辅助及生活福利建筑物

10.1 建筑

10.1.1 定员编制

计算全员人数并列出定员编制一览表。各专业确定工程定员时,应当尽量减少

人员配置,这方面要有必要的论证。

10.1.2 建、构筑物

1 列出生产建筑、生产辅助建筑项目及建筑面积。

2 列出本工程必要的生活辅助建筑物项目,并根据有关规定计算出建筑面积。

3 计算生活福利建筑总面积,并计算住宅、单身宿舍等主要生活福利建筑单

项面积。

4 列出构筑物项目以及主要几何尺寸。

5 列出建构筑物一览表。

10.1.3 典型或主要建、构筑物设计方案

选取本工程中重要的或典型的建、构筑物,做出设计方案,绘制平、立、剖面图及主要建筑构造节点大样图,必要时应做比较方案,提出推荐方案并说明理由。

10.2

主要建、构筑物结构

10.2.1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说明所在场地的地基土类型、特征、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地下水的水位变

化及其对建筑物影响等。

10.2.2 建筑物安全等级

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确定建、构筑物的安全等级。

10.2.3 荷载

确定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安装荷载、风载、雪载及地震荷载等。

10.2.4 结构及基础设计

建、构筑物结构类型、结构布置及选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根据结构分析,进行

主要构件计算并给出结果。

比较确定基础型式及基础主要结构尺寸等。

10.2.5 地基处理

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特殊土地基,应做多方案比较。

10.2.6 主要工程量

列出建、构筑物的主要工程量。

第11章 供电、照明

11.1 设计范围的划分

供电电源落实的情况和供电部门(电业局)是否定好供电协议,并说明设计分

界点或范围。

11.2 供电电源及总降压站、变(配)电所的布置

电源情况,回路数,电压等级,路径,线路敷设方式及总降站、变(配)电所在平面图上的布置情况及各单体的电气设备选择、供电线路及敷设方式。

对需设置35KV级及以上的总降压站的工程,尚需说明主接线,二次接线及站内的配置情况,变(配)电所一次接线、二次接线及所内的设备配置。变电所至各用电负荷的供电线路及敷设方式。

11.3 负荷情况及电气设备选择

本节是供电的主要内容,包括负荷计算,功率因数补偿,短路计算,变压器容量的选择,高、低压设备的选型,电缆截面选择,运行方式及敷设方式等。

11.4 室外照明设施及港口照度的选择

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港口对室外照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主要体现照度均匀,照明设施维修方便等。对大面积照明应提供照明灯杆设置数量、高度及其

布置。

11.5 维修设施

根据工程的大小规模确定是否需要维修设施,一般情况下与110KV变电站

或35KV变电站统筹建设。

11.6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包括电源线路,高低压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微机管理系统,变电所土建工程,电缆沟和电缆桥架等设施,避雷针、接地装置等,室外照明设

施,室外电线、电缆及其它工程量。

第12章 控制及计算机管理

12.1 控制系统的组成 根据装卸作业流程、确定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控制设备的选择、设备的主要功能和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数据通讯方式)。

12.2 控制功能

控制流程、控制方式、皮带机或其它设备的安全保护功能。

12.3 管理功能

计算机管理的功能、管理方式和管理报表。

12.4 控制系统线路敷设

控制电缆的选择和线路的敷设方式。

12.5 控制设备一缆表。

第13章 通信

13.1 港口自动电话

论述自动电话站站址、总机的容量、设备选型、中继方式、网络结构、中继线束的配备以及接口、机线的配套设施的配备及接地要求。

13.2 生产调度电话

13.2.1 确定有线调度电话调度网络结构(二级或三级)和电源配置。

13.2.2 无线调度电话

说明组网方式、频段、规模及设备选型。

13.3 通信传输线路

说明中继线是否采用数字型线路及对用户线的配备原则、配接线方式。

13.4 海岸电台

13.4.1 高频通信

包括电路规模与类型、控制方式、站址选择、设备选型与天线配置和地网设置

等。

不允许新建短波岸台的港口,应说明采用何种通信方式及利用哪个短波岸台来

解决船岸短波通信。

13.4.2 甚高频通信

说明电路规模、中继方式、设备选型、机线配置和天线挂高等。

13.5 数字微波通信

对端站、中继站的站址进行论证。要有详细的可靠性计算过程,同时还应对系统的监控方式、设备选型、分集技术和天线挂高等加以说明。

13.6 移动通信

对系统服务范围、服务质量、站址选择、天线挂高及终期规模等作较详细的说明,同时应对系统的网络组成、中继方式、信令接口方式、天线共用技术及设备

选型进行论证。

13.7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说明系统的组网要求、设备的配置原则、设备选型、线路敷设方式及主要技术

参数等。

第14章 给排水

14.1 设计范围

根据上级批准文件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其他

单位共同设计时)。

14.2 给水

14.2.1 港区用水量

包括港区的船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消防和未预见水量。并给出港区最高日用水量。港口各项用水量需列表表示。

14.2.2 给水水源及输水管道

1 城市供水时,说明接管点位置、接管管径、供水量和水压。

2 自建水源时,应说明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和水源方案的选择;水源的水质分析及水质处理的意见;主要给水构筑物及设备的选择和规模。

3 输水管道设施

说明输水管道的路线选择、主要设施、管材、连接方式、基础措施、防腐措施、障碍穿越等。

14.2.3 港区给水系统

说明码头、库场区和辅建区的给水系统类型;主要的供水设施(供水调节站和水塔等);管网布置形式,管材选择及连接方式;管道敷设及主要附属构筑物。

14.3 排水

14.3.1 排水量及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的选择

14.3.2 雨水管道(渠)

1 布置及系统划分

2 主要设计参数和暴雨强度计算公式的选择;排水管出口处管顶(水面线)

高程的选择。

14.3.3 污水管道

污水管道布置及系统划分,并对污水出路进行说明。

14.3.4 管道敷设及附属构筑物

管道的管材、接口、管道基础以及附属构筑物的选用。

14.3.5 排水泵站

排水泵站的集团、能力、建构筑物型式、泵房布置和设备选择。

第15章 采暖、通风与供热

15.1 设计依据: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15.2 设计范围

根据上级批准文件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

15.3 采暖

包括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各采暖房间室内空气计算参数;采暖面积及热负荷;采暖的热媒及其参数的确定和采暖设备的选型。

15.4 通风

包括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生产、使用过程中放散的热、湿和有害物的性质、成分、数量以及车间名称、建筑面积或体积和通风系统的组成及设备选型。

15.5 空气调节

包括计算参数;空调房间的名称、建筑面积和体积;系统的型式、风量、冷量、热量的确定和主要设备选型。

15.6 锅炉房

包括燃烧种类及其技术指标、原水水质指标、热负荷、供热介质及参数、锅炉型号、规格、台数及其有关的工艺要求。

15.7 热力管网

包括管网布置原则及其最大供热半径;热水采暖系统的定压方式及措施;蒸汽凝结水回收方式及措施和管道敷设方式的确定。

第16章 机修

16.1 机修的范围

在港内已有港机修理厂或机修车间的情况下,新建作业区一般仅设置必要的维

修点进行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

在有城市依托的地方,可不设单独的港机修理厂,只设维修车间。

16.2 车间的组成

根据装械设备数量及修理范围,确定机修车间的组成。

16.3 人员的配置

根据维修车间数量及任务量确定所需人员的数量。

第17章 供油

本章系指对港内装卸机械、运输车辆等所需燃料的供给,港口船舶供油一般由燃供公司负责,不包括在港口工程内。

17.1 供油方式

17.2 油品的种类和储量

17.3 加油站的规模和布置

17.4 加油车的选型及数量

第18章 消防

18.1 设计依据

1 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规定。

2 在上级主管部门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公安机关协商确定的书面意见或交通部消防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18.2 工程火灾危险性定类及爆炸危险性分区

介绍本工程所承担的任务、范围、港口装卸和贮存主要货物的火灾危险性定类

及爆炸性危险性分区。

18.3 消防设计

18.3.1 主要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消防技术规范和交通部颁布的港口防火设计规范、规定,并参照各地“建筑防火设计专篇”的内容和要求,分别从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和工艺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扼要说明重点消防的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18.3.2 消防站

根据交通部标准进行陆域和水上消防站设计。陆域消防站尚应符合公安部标准

《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18.3.3 灭火器配置

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进行建筑物的灭火器配置设计。

18.3.4 消防系统投资额

第19章 环境保护

19.1 设计依据

1 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文

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要求及规定

19.2 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

环保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19.3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简述港口装卸工艺流程,重点突出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环节;说明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名称、数量、浓度或强度及排放方式。

19.4 环境保护工程设施及预期效果

19.4.1 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

分别说明各种污水(含煤、含矿石、含油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及其效果。当设置污水处理厂时,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阐述;包括建设规模及进出口污水水质标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处理设备的选择和厂内主要辅助建筑的建筑面积

及其使用功能。

19.4.3 防止固体废弃物及噪声污染措施

19.5 对建设项目引起的生态变化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19.6 绿化设计

简要说明港区绿化规划、绿化面积等设计内容。

19.7 环境监测设施

说明监测内容、测站等级、仪器设备及车、船配置等。

19.8 环境保护投资额

第20章 职业安全卫生

20.1 设计依据

简述国家及当地政府等对职业安全卫生所颁布的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和本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评价”报告的主要结论。

20.2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对建设项目中产生对职工主要危险、危害的建筑、场地布置、设施及设备进行简单叙述。分析港口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等不安全因素。

20.3 职业安全卫生对策

根据对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提出消除和控制产生危险、危害等不安全因素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第21章 节能

21.1 能源消耗的主要环节

分析能源消耗的主要设备及环节,如装卸设备、锅炉、照明等。

21.2 合理利用能源的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能源政策,从选用节能型产品及加强管理等方面,论述合理利用

能源的措施。

第22章 施工条件、方法和进度

22.1 工程概况及施工依托条件

概述主要工程内容和主要工程项目的结构形式,列出主要工程数量表。并说明当地各类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条件、水陆交通条件、场地条件、水电供应条件等以及当地水文、气象条件和原有港区生产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等。

22.2 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的建议及施工总体布置

22.2.1 主要施工特点及可能采用的施工方法。

22.2.2 建设或利用的各类大型施工设施,以及相应的规模、能力和布

置方式。

22.2.3 施工期间使用的主要大型施工机具、船舶的型式、规格和数量

等。

22.2.4 各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衔接条件等。

22.3 施工进度安排

22.3.1 工程总工期及主要控制进度的工程项目,并说明对大型建设项

目分期投产安排的建议。

22.3.2 施工进度表

第23章 经济效益分析

23.1 编制依据

主要包括: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

23.2 编制说明

包括:建设规模、吞吐量、概算投资、收费依据、建设工期、分年投资、项目营运期、资金筹措方式、流动资金、定员和基准收益率等。

23.3 港口营运收入、税金、总成本费用和利润测算

23.4 财务效益指标计算和分析

23.4.1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财务净现值(FNPV)、投资回收期和

投资利税率。

23.4.2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借款偿还期。

23.5 不确定性分析

23.5.1 敏感性分析

23.5.2 盈亏平衡分析

23.6 财务效益评估意见

提出该项目在经济方面的合理性和建议。

23.7 各种附表

23.7.1 损益表

23.7.2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3.7.3 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23.7.4 财务现金流量表

23.7.5 资金运用和来源表

23.7.6 资产负债表

第24章 存在问题

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需要设计审查时确定的问题。

第二篇 主要设备及材料

列出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和数量,按单项工程列出三大材数量。

第三篇 工程概算

1 编制说明

1.1 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及工程规模(如吞吐量、货种、泊位数量等)

1.2 列出工程的总投资并将基础设施总投资和地面设施总投资分列。若总投资中使用外币则将内币和外币分列。

1.3 说明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1.3.1 国家的有关法令和法规

1.3.2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施工条件设计)

1.3.3 现行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规定、有关定额、费用标准和有关规定。

1.3.4 设备的出厂价格

1.3.5 地方颁发的材料、半成品及各种设备器材的价格或工程所在地基建主管部门颁发的材料预算价格及有关规定。

1.3.6 注明上述规定、定额、标准及价格的颁发时间。

1.4 注明上述规定、定额、标准及价格的颁发时间。

2.1 说明以上未包括的其它必要的说明(如开工、竣工年限和外汇汇率等)

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总概算表

2.1 总概算表应包括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竣工验收所需的全部建设费

用。

2.2 一个建设项目,如由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时由主体设计单位负责统一概算编制原则和依据并汇编总概算。

2.3 根据建设工程投资的不同资金来源及贷款利率的差别,应将建设工程中的基础设施和地面设施及相应的费用分开计算,以作为银行贷款的依据。

2.4 使用国外贷款的建设项目应分别编制内币概算和外币概算。

3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单项(单位)工程概算表

3.1 建筑工程概算表

3.2 安装工程概算表

3.3 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概算表

3.4 主要材料汇总表:按各专业分别列出主要材料的用量

3.5 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价格表

3.6 总概算表、单位工程概算表、主要材料汇总表的表格形式应符合交通

部有关规定。

3.7 对送审的初步设计文件必须提供“单位估价表”及“材料单价表”各

一份。

4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主要材料汇总表

第四篇 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中应包括下列图纸,设计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删减或补充。

1 港区形势图

2 港区总平面布置图(包括风、波玫瑰图、港区绿化、陆域形成和控制点的高程)。必要时绘制港区鸟瞰图。

3 管线系统图

4 港池、航道疏浚图

5 钻孔布置图

6 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图,岩面等高线图(附地质报告)

7 工艺流程图

8 装卸工艺平面布置图(图中应给出装卸工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 装卸工艺断面布置图

10 港内交通运输流向系统图(指集装箱码头)

11 维修车间的工艺布置图

12 水工建筑物平面布置图

13 水工建筑物立面图和剖面图

14 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图

15 陆域形成平面和高程控制图

16 道路、堆场、轨道基础平面布置图

17 道路、堆场、轨道基础结构及基础处理图

18 港口铁路总布置图

19 港区铁路站场平面图

20 港区铁路纵、横断面图

21 港口铁路信号平面布置图

22 港口铁路通信系统图

23 港区主要或典型建、构筑物的平、立、剖面图。必要时绘制渲染图。

24 港区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图

25 主要建筑物及需特殊处理的建筑物基础图

26 35千伏级及以上总降压站工艺平面布置和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6千伏)侧单线系统图、二次线路配置图

27 10千伏(6千伏)变配电所工艺平面布置和10千伏(6千伏)/0.4

千伏单线系统图

28 港口供电照明平面布置图

29 电修车间工艺布置图

30 给排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31 供水调节站平面布置图

32 港区通信系统网

33 自动电话交换机中继方式图

34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图

35 海岸电台工艺布置图

36 通信管线布置图

37 港口导航形势图

38 导航台工艺布置图

39 导航系统图

40 热力管网平面布置图

41 锅炉房工艺平面布置图

42 控制室(楼)布置图

43 控制系统配置图

44 加油站工艺布置图

45 消防管线平面布置图

46 除尘系统布置图

47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

48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49 施工设施及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50 地方材料供应分布图

附录1 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出版规格

文件的外形尺寸统一按A3(210×297毫米)规格装订成册。

共分三册出版:

第1分册包括:第一篇设计说明书和第二篇主要设备及材料

第2分册包括:第三篇工程概算

第3分册包括:第四篇设计图纸

附录2 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文本格式

1 封面格式

××港××工程

初步设计 编制单位(名称和印章)

年 月

2 文件第2页出版格式

----------------------

| |

| 5R设计证书彩色胶印片 |

| |

|(或彩色相片)|

| |

----------------------

3 文件第3页出版格式

主办单位:××××

设计证书等级:

设计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

发证日期:××年××月××日

院长:(印章)

总工程师:(印章)

4 文件第4页出版格式

主办所(室)负责人:×××(职称)

项目负责人:×××(职称)

主要专业负责人及参加人员

--------------------------------

| 专 业 | 专业负责人 | 参加人员 |

|-------|-----------|----------|

| | | ××× |

| ×× | ×××(职称)| |

| | | ××× |

|-------|-----------|----------|

| | | |

| ×× | ×××(职称)| ××× |

| | | |

|-------|-----------|----------|

| | | |

| ×× | ×××(职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文件第5页为目录

6 设计图纸参考标题栏

----------------------------------

| 审 定 | | 设 计 单 位 名 称 |

|-----|-----| |

| 审 核 | |--------------------|

|-----|-----| |

| 校 审 | | 工 程 名 称 |

|-----|-----|--------------------|

| 校 核 | | |

|-----|-----| 项 目 名 称 |

| 设 计 | |--------------------|

|-----|-----|比| |日| |阶| |图| |

| 描制图 | |例| |期| |段| |号| |

---------------------------------

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篇2

1 工程概况

新留节制分水闸修建于1967年, 担负着西岸下游灌区的输水、左岸新留渠、右岸托克拉渠的供水及洪水期向下游苏库恰克水库的分洪任务, 是西岸输水总干渠上的一重要输、配水建筑物。过闸总流量为110m 3/s, 其中新留渠进水闸设计流量5m 3/s, 节制闸设计流量为100m 3/s, 托克拉渠进水闸设计流量5m 3/s。新留闸属Ⅲ等中型工程, 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该节制分水闸由新留渠进水闸、托克拉渠进水闸、节制闸及上下游连接段组成。

新留节制分水闸工程运行年限已达44年之久, 水工建筑物破坏、变形严重, 闸门锈蚀, 主要结构变形, 止水失效, 启闭设备陈旧落后。节制闸控制灌溉面积26万亩, 为下游灌区提供可靠的引水保证, 同时也是完成《喀什地区叶尔羌河流域防洪预案》中西岸输水总干渠承担洪水期向下游苏库恰克水库分洪任务的重要输水建筑物;左岸分水闸是新留渠引水闸, 右岸分水闸是托克拉渠引水闸, 是保证控制灌区引水灌溉的前提条件。详见图1和图2可以观察出新留节制分水闸工程水工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工程的兴建, 是保证该工程正常、安全运行的需要, 同时也是保证其向下游分水、输水的需要。本工程的重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工程建成后将对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 工程设计程序及步骤

2.1 工程建设标准

参阅文献[1,2]并综合分析, 工程控制灌溉面积26万亩, 设计过闸总流量105.6 m3/s, 加大过闸总流量117.25 m3/s。工程等别为Ⅲ等, 工程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节制闸、左右分水闸为3级建筑物, 上、下游导流堤和消能防冲设施为次要建筑物, 级别为4级, 临时建筑物为5级。

2.2 闸址选择及工程总体布置

根据文献[1]闸址选择的要求及考虑施工导流尽可能利用现有水闸进行导流分水, 本阶段工程闸址选定在原闸址上移110 m处, 不再做闸址方案比选。

新留节制分水闸由节制闸、新留渠引水闸、托克拉渠引水闸及上下游连接段、消力池组成。节制闸和左、右侧引水闸采用“八”字型布置, 引水角50°。节制闸及左右引水闸底板均采用无底坎的宽顶堰, 消能方式为底流式消能, 上下游连接段为混凝土扭面, 采用预制砼块石贴面。节制闸位于西岸引水干渠上, 闸底板高程1 234.23 m, 闸上设有交通桥, 工作桥和检修桥。托克拉渠引水闸位于节制闸的右侧, 呈一字型布置, 与节制闸夹角为50°, 闸底板高程为1 234.23 m, 闸上设有交通桥, 工作桥和检修桥。新留渠引水闸位于节制闸的左侧, 呈一字型布置, 与节制闸夹角为50°, 闸底板高程为1 234.23 m, 闸上设有交通桥, 工作桥和检修桥。

2.3 主要建筑物设计

本文中新留节制分水闸主要建筑物为节制闸、新留渠引水闸、托克拉渠引水闸这三水闸组成。它们计算过程大致一样, 笔者在论文只列出节制闸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其他就不一一敷述。

2.3.1 节制闸布置及水力计算

原节制闸底板高程与渠道齐平, 拆除老闸底板后, 新水闸底板高程与前移后设计西岸引水干渠渠道高程相同, 渠底高程1 234.23 m, 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投资, 满足其节制分水要求。笔者设计过闸总流量99 m3/s, 加大过闸总流量108.9 m3/s, 与原设计相比基本一致。

根据水闸前后水位及过闸流量复核后, 闸孔净宽为15 m, 较原设计闸孔净宽14 m有所增加。初步研究将闸孔净宽定为15 m。节制闸总长18.80 m, 共设3孔开敞式平底闸, 闸孔净宽均为5 m, 闸孔总净宽15 m, 闸底板高程1 234.23 m, 闸顶高程1 237.93 m, 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消力池及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采用整体式结构, 闸底板高程1 234.23 m, 厚1.0 m。底板上下游侧均设有齿墙, 齿墙深度0.6 m。闸墩边墩上顶宽0.70 m, 下底宽0.90 m, 中墩厚1.0 m。水闸顺水流方向长9.0 m, 闸顶上游侧布置门机工作平台, 下游侧布置4.5 m宽的交通桥。节制闸每孔设平板工作闸门一扇, 采用螺杆式机启闭, 启闭机平台高程1 241.43 m。上游设检修闸门, 检修闸门为平面滑动钢闸门, 采用单向门式起重机启闭。水闸上有设25 m长的混凝土铺盖, 铺盖顶高程1 234.23 m, 厚0.30 m。

消力池由斜坡段和水平段组成, 考虑闸前后落差较大, 为缩短斜坡段长度, 节省工程量, 本次设计将斜坡段设置为一重力式挡土墙, 过流面设半径为0.30 m的圆弧段, 将水流导入消力池内;消力池水平段长16.75 m, 水平段底板顶高程1 330.03 m, 底板为0.60 m厚的钢筋砼, 下设0.60 m厚的反滤层。两侧为悬臂式挡土墙连接, 墙高7.9 m, 挡土墙上顶宽0.40 m, 下底宽1.70 m, 内底板2.80 m, 外底板1.80 m。海漫紧接消力池布置, 长20.00 m, 宽度由17.00 m渐变直18.00 m, 为0.30 m厚的混凝土海漫, 两岸采用混凝土扭面与下游渠道相接, 底高程为1 231.73 m, 顶高程为1 234.73 m。

参考文献[1,3,5]计算, 可得节制闸闸前水位及设计、加大情况下的过流能力计算结果 (见表1) 。

2.3.2 节制闸高程复核计算

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 根据文献[1]中规定, 水闸闸顶高程应根据挡水和泄水两种运用情况确定。

笔者将工程分为以下两种工况:

工况一:正常引水位加波浪计算高度与相应安全超高值 (挡水时) ;

工况二:校核水位与相应安全超高值 (泄水时) 。

节制闸闸顶高程计算结果详见表2

表注:n为闸孔数;B为每孔闸宽。

表注:H为闸前水位;H平均为水域平均水深; D为风区长度 ; W为风速; hm为平均波高; hz 为波浪中心线; h安全为安全加高; hp为波高 ; y为超高;▽闸底为闸底高程;▽闸顶为闸顶高程。

2.3.3 节制闸消能及稳定计算

参考文献[2,3,4,5], 可以计算得到节制闸消能计算成果 (见表3) 。

根据表3中可以取消力池池深1.7 m, 由于上下游渠道跌差较大, 因此闸后采用挡土墙式的跌水, 节制闸消力池长度20 m, 宽度17 m。

土基上水闸基底渗透压力计算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进行计算;工程基础岩性为第四系全新冲积层 (Q4al) , 粉土质砂, 承载力为100 kpa, 地基内摩擦角为24°。考虑各种荷载出现的几率, 考虑实际上可能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进行最不利的组合, 并将水位作为组合条件。荷载组合分为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两类:初设阶段基本组合中分为完建情况、正常挡水位情况;特殊组合中为地震情况。

参考文献[1,3,4]将荷载计算结果列表计算闸室的稳定详见表4~表5。

2.3.4 节制闸结构计算

节制闸共3孔, 采用弹性地基梁法计算, 根据完建情况、正常挡水位情况、地震情况三个计算工况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内力, 并用钢筋砼结构力学配筋计算。计算结果见表6~表8。

3 试设计总结及工程优化分析

根据上述对工程设计的介绍,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按一般规律, 良好恰当的防渗排水措施, 对闸室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但对于地基应力, 一方面增大了平均地基压应力值;另方面使地基应力分布不均匀, 这里必须要具体分析。

(2) 闸门长度的设置, 上部荷载作用点的确定都对闸室的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往往受到整体布置要求的限制, 因此, 应通过大量的调整参数过程加以确定。

摘要:新留节制分水闸地处莎车县恰热克镇境内, 位于叶尔羌河西岸输水总干渠57+700处, 给新留渠和托克拉渠分水。通过对新留节制分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来阐述在处理四类闸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并为以后处理类似的工程提供工程实践经验。

关键词:水闸,除险加固,设计,受力特点,计算

参考文献

[1]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3—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04—99

[3]陈宝华, 张世儒, 等.水闸.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49—359

[4]陈德亮, 王长德, 等.水工建筑物.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265—331

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条件、选择施工方案、指导和组织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总概算和招投标文件的主要根据,是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在工程前期、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各阶段,都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正确选择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理论综述

(一)施工导流

水利水电工程是在川流不息的河道上进行施工的,为解决河水与施工的矛盾,需将河水部分或全部导走;同时还要尽可能保证在施工期内河流的综合利用条件不被破坏,这就提出施工导流专门设计问题。导流问题,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就设计而言,它既有水工建筑物设计内容(如:混凝土大坝、引水隧洞、围堰等)也有与施工总进度、总布置密切相关的导流程序问题。施工导流是一个带全局性、时段性的问题,它既受挡水建筑物坝址、坝型的选择和水工建筑物及其布置的影响,又与施工总布置、总进度、截流施工时段以及工程投资密切相关。

任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与水情规律相适应。一般情况下,适应水情规律总费用比改变水情规律费用所付出的代价要少得多,在某些情况下,则难于甚至无法改变水情规律,因此施工导流就成为主体工程施工的控制环节。导流工程中的截流、排水、渡汛、封堵、拦洪及蓄水等,自然地成为主体工程施工程序的控制要素。显然当主体工程施工程序与河流规律较好地适应时,工程进展顺利,节省资财;反之,势必打乱施工计划安排,轻则延误工期,多花资财,重则造成事故,被迫停工,这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是有过教训事例的。

(二)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由施工技术、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等在特定的施工装备情况下构成。施工工艺的重要性在于研究建筑物结构的施工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其研究的主要项目如下:

(1)研究主体工程建筑物实施顺序和方法的施工技术特性;

(2)研究主体工程建筑物施工顺序与施工导流配合的实施状况的技术特性;

(3)在特定技术装备条件下,研究施工期限内所达到的施工强度的合理指标;

(4)研究适应施工程序的施工平面与高程的场地空间合理布置;

(5)研究必要的技术物质供应及材料消耗,作为提供预算分析单价的基础资料;

(6)研究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及效益等科学管理的施工工艺与要求。

(三)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计划是从工程建设的施工准备起始到竣工为止的整个施工期内,所有组成建筑物的各个单项工程修建的施工程序、施工速度及技术供应等相互关系,通过综合协调平衡后显示出总体规划的时间与强度指标。目前进度计划表示形式有横线图、斜线图及网络图。在施工进度计划研究中,着重需要解决如下内容:

1合理划分施工程序。

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影响施工程序较大的时段,要进行恰当划分。如截流、渡汛、封堵、拦洪及蓄水期等要进行分析,恰当安排,得到合理划分;

2施工机械化水平。

应解决适应工程所处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特性的施工机械装备。施工机械装备(包括施工条件能否允许或充分利用已有设备在内)程序,会影响施工强度,最终将直接影响施工速度和工程的进展;

3关键施工期控制。

从水利工程建筑实践中得知,一般当河道截流起始时及其后的第一个枯水季内的工程施工期,对工程进度计划常起控制效用。因此在安排进度计划时,必须对截流前的导流建筑物和截流后第一个枯水季的坝体施工(包括截流、基坑排水、基础处理及坝体填筑)的施工方法进行充分论证,以利达到合理安全渡汛的目的来划分关键施工期控制;

4经济投资效应。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多、工种复杂、工程量巨大、施工期长、又远离城镇、投资巨大等,都给进度计划安排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状况下,变化因素增多,进度计划与资财投入时间价值关系更为密切,影响程度加大,需要使进度计划能充分利用资财,达到最佳经济效应。

(四)施工布置

施工布置必须紧紧围绕解决主体工程施工这一主题展开,其目的是为主体工程施工及运行服务的,其着重点是对工程所在地区的施工交通、工厂设施、生活建筑、料场规划等在平面上和高程上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规划。布置时必须紧密围绕服务对象,有时还要考虑到今后扩展成为库区旅游开发的需要。

在具体施工布置时,应根据枢纽布置和结构型式特征,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主要因素,认真规划施工占地。要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方便生产管理、安全可靠、利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总原则,检验布置的合理程度。

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相当于一个小城镇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有交通运输、工厂设施、料场开采储运规划、生活建筑、安装场地、生活生产用水、电及通讯等管路线路等的平面及高程的合理布置。其中处于深山峡谷而又建设周期长、运输工程量大距离远、交通不便的水利工程建设,道路修建费用巨大,运输任务艰难,必须给以足够重视,否则会加大投资和延误工期。据实践工程统计,运输费用约占总投资的4~25%,因此在施工布置时应重点分析研究。

二、老江底水电站大坝上游围堰控制性灌浆的施工组织

(一)老江底水电站大坝上游围堰控制性灌浆工程概述

老江底水电站位于兴义市雄武乡补柞村,距兴义市约70km,电站为三等中型引水式电站,装机容量为2*50Mw。电站大坝上游围堰位于导流洞下游侧20米、大坝上游侧75米处。两岸河谷呈“U”字型峡谷。围堰轴线处河床宽约60~70m,填筑时水深1~3m,水流较急。上下游水头近20m(上游围堰顶部高程为EL1165,下游围堰顶部高程为EL1145)。河床深部为砂卵砾石层厚3~5m,密实程度为稍密一中密,成份主要为砂卵砾及松散堆积层覆盖,结构松散,粒径不均一,分选性差,透水性强。下伏基岩为T2g4-1白

云岩、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强风化层厚5-8m,边坡稳定性较好。中下层有沉积久远的大量大块径孤石,最大粒径有3~5m。电站上游围堰至大坝、下游围堰的水位落差大,利用左坝肩开挖下来的石碴堆积抬高大坝水位,减少水位落差,作为安全度汛的一项技术措施。

(二)施工工艺

根据围堰防渗墙的特点,上游围堰控制性水泥灌浆防渗工程工序施工工艺流程为:定帷幕轴线放孔位→固定钻机→φ150mm钻孔并镶1.5m深的孔口管→下→段次钻孔→特殊地段钻灌→终孔灌浆→封孔结束。

老江底水电站大坝上下游围堰防渗墙施工从作业面处理、钻孔方式、灌浆系统布置等方面都进行了现场调整和改进,在施工完成后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三)施工进度

上游围堰控制性灌浆总共1770m,采用了2台SM3000A型冲击钻机,4套灌浆设备。围堰钻孔施工程序:下游排先进行钻孔灌浆,后进行上游排的施工,钻孔用时共计40个工作日。在进行上游排施工过程中,原有的钻灌机械、线路等可全线铺开,大大解决了进度滞后问题。

上游围堰的控制性水泥灌浆防渗帷幕施工实际施工期约35天即基本满足闭气条件,达到了基坑开挖的要求,而且做到了没有占一天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直线工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施工布置

围堰在河谷靠左岸下基坑道路处设立固定集中制浆平台,然后沿防渗轴线铺设灌浆线路,在制浆平台处设2台复合浆液拌制机、1台强制式砂浆搅拌机、2台复合浆液输送泵,在灌浆孔附近设有1台砂浆输送泵、1台拔管机、1台200L型搅拌桶,被灌浆孔与制浆系统之间距离尽量缩短,水玻璃直接加到搅拌缸内,砂根据孔内灌浆情况在现场加入200L型搅拌桶后再进行灌入,这样可以更为合理的控制水玻璃、砂的用量,施工效益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五)施工效果

从大坝开挖基坑来看,上游围堰的防渗处理是成功的,开挖过程中无明显大的渗漏通道,基坑的抽排水工作量明显减少,强有力的证明了围堰帷幕防渗的效果,基坑可以实现徒步施工管理。

三、结语

(1)施工组织设计迄今仍是设计各个专业中的薄弱环节。急待对其理论研究,提高标准化程度,改善设计手段落后现状,减少工程实践差距,以利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

(2)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为施工导流、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及设施布置等四个小专业所构成。它们是总体方案优化的基本单元,在设计中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及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既为设计专业独立单元,又是不可分割的组合体。

(3)目前施工组织设计是设计中的薄弱环节,为此建议水工施工不宜分家,并建立专门科研组织机构,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理论研究,尽快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满足工程建设发展需要。

(5)目前,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对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设计时只是应对工程招投标或对技术规范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经常是施工组织设计与实施分离,以致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没有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篇4

联系人: 刘明华

一、受理:由行政服务大厅

二、办理:刘明华

三、审核:规划计划处处长

四、审定:主管厅长

五、告知:行政服务大厅

20天联系电话: 0371-65571207办理程序: 办理时限:

受理条件:建设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和

专业规划,符合水利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符合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单位符合资质要求,初步设计报告的深度符合《编制规程》的要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项目建设资金基本落实,项目设计文件资料齐全。

1、项目法人或市水利局向省水利厅提出正式请示文件;

2、省发改委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3、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

4、工程概算和概算附件;

5初步设计图纸;

6、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管理规定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集团公司煤炭产业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质量、规范编制、审批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集团公司所属煤炭产业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及其他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范围内的新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其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及其审查、批准的管理工作,均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初步设计的管理

第三条 建设项目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单位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建设单位为管理项目而设立的指挥部、项目部、项目公司、筹备处等(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执行项目建设标准,实现投资控制的目标。

第四条 根据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初步设计实行分级审查和审批管理制度。

(一)由国家审批核准的项目或集团公司审批可行性研究的项目,集团公司负责组织初步设计的审查和审批管理工作。建设单位负责将审批后的煤矿建设项目向政府主管部门报批,并将审批文件报集团公司备案。

(二)由集团公司委托建设单位审批的初步设计,建设单位组织审查和审批,并将审批文件报集团公司备案。

(三)建设单位负责本单位初步设计的初审和报批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 初步设计的编制

第五条 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招标方式经过设计方案竞选、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比较,择优选择有相应资质、信誉良好的设计单位,明确拟建项目的功能和主要经济技术要求,签订工程设计合同后,编制初步设计。

设计单位承担控制设计内容、建设标准和工程量的责任,按批准后的初步设计内容、建设标准和工程量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六条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和计价依据,应符合国家和有关行业的规定和编制要求。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是初步设计概算的限额投资,施工图预算不得超过批准的设计概算。

第八条 方案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必须符合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满足初步设计概算的需要。如果中标的方案设计在初步设计时不能满足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的需要,需建设单位重新选定设计方案。

第九条 建设项目如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涉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计划等主要内容需要做必要的调整时,建设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前,须报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原审批部门批准同意,并在初步设计文件中重新明确。

第四章 初步设计的审批

第十条 初步设计的审查原则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初步设计技术方案依据建设工程具体情况,应确保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十一条 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查包括总体设计、项目组成、主体工艺、主要设备、工程量及投资概算等主要内容。

(一)主要指标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核准报告及政府主管部门关于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生产、消防、职业卫生、节能减排等批复的要求;符合国家和有关行业工程设计规范、技术规范及标准,特别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

(二)批准的建设规模、投资概算编制依据、计价参数及编制方法,符合初步设计阶段国家规定的有关深度的要求。

(三)建设工期满足工程条件、施工方法和进度的要求。

(四)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流程、设备参数与配置数量的合理性及安全稳定性。

(五)重大技术方案进行设计优化、经济分析比选,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又结合国情,因地制宜,节约建设资金,满足安全、实用、可靠的要求。

(六)降低能耗,实现能量有效转换。节省占地,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率。安全、环保等设施投资已经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七)生产辅助设施、生活配套工程等建筑物的完整性。

(八)推广经鉴定并经实践检验的新技术成果,选用成熟、可靠的新工艺和先进、合理的新设备,采用适用、美观的新材料。新设计的建设项目,其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九)根据精简、高效和现代化管理的原则设置生产管理体系及生产定员。

(十)初步设计文件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主要设备订货的要求。

第十二条 审查程序及审查内容:

建设单位结合现场条件等实际情况,首先确认初步设计的设计深度,对工程地质条件、设计方案、规模、标准、工艺、结构、设备购置、工程造价等原则性内容组织符合性初审,形成初审意见,经建设项目法人审查、批准,同时向集团公司上报初步设计初审意见。建设单位应当对报批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

集团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初步设计评审申请报告,组织工程技术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步设计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后形成专家审查意见。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按专家审查意见,逐条落实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初步设计的修改和补充,形成初步设计文件修改版,报送集团公司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审批初步设计文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组建项目管理单位的批复文件。

(三)承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持有的与建设规模相适应的勘察、设计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能够达到国家和有关行业编制深度规定及质量要求的初步设计文件、图纸。

(四)建设单位结合现场条件进行符合性审查后提供的初审意见。

(五)经批准的建设工程用地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安全设施、工程场地地震安全等“三同时”评价报告等政府审批文件。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文件。

第十四条 经集团公司评审的初步设计由集团公司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应明确工程建设的规模、建设标准、使用性质、主要工艺与设备、总平面布置、公用辅助设计、生产及生活建筑面积、土地征用数量、劳动定员、建设工期、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审查内容。

由建设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文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修改与概算调整,并督促设计单位及时提交有关文件,并根据工期计划签定施工图供图协议。

第十五条 经批准后的初步设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概算不得任意修改,不得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和提高建设标准。

施工图设计如发生重大、重要设计变更时,建设单位应报初步设计的原审批部门批准同意,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建设工程如因使用性质、产品方案、主要工艺与设备等发生变化,涉及初步设计必须进行修改的,建设单位须将调整方案报经初步设计的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查批准后,再办理有关修改初步设计的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 初步设计未经审查批准的建设项目,工程不得开工和拨付工程建设资金。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煤炭产业部是集团公司煤炭产业项目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初步设计审查工作,组织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煤炭产业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城市桥梁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篇6

说明:对于非独立立项的一般桥梁,道路工程已论证的内容可以略去。对于独立立项的一般性常规桥梁,部分内容可以简述。

1概述

简述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容,提出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和项目建设的经济意义。简述研究工作的简要过程。

1.1编制依据

1.1.1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及有关文件。

1.1.2工程项目的委托合同书。

1.1.3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的专业系统(如路网、轨道线网、航道、水利、防洪、重要管线等等)规划文件。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研究内容。

1.3主要研究结论、推荐方案及项目在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总体评价。

2现状评价及建设必要性分析 2.1拟建项目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2.2道路、桥隧及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规划实施状况。2.3相关的其它交通设施(公路、轨道、水运等)现状及规划实施概况。

2.4项目影响范围的交通量预测。2.5分析桥位处规划用地情况。2.6论证桥梁建设的可能性、必要性。

2.7桥梁建设对城市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3自然条件及基础资料

3.1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周围环境、自然条件等。3.2相关基础资料。包括地质、水文、航运、交通量、管线、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等资料。

3.3必要时提出与工程相关的专项基础资料的研究计划。4建设规模及设计技术标准 4.1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

4.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的选用及论证(包括设计行车速度、荷载、净空、洪水频率、航道、抗震设防等)。

4.3建设规模及论证。5工程方案论证 5.1线位方案选择。5.2总体设计 5.2.1桥梁总体布置。5.2.2桥孔设计。5.2.3桥梁横断面布置。5.2.4桥梁纵断面设计。5.3桥型方案设计 5.3.1主桥方案。5.3.2引桥及引道方案。5.3.3桥梁建筑及景观设计。

5.4附属工程(照明、排水、交通安全、驳岸工程、供电、消防、监控、通讯设施等)。

5.5桥梁的养护与管理。5.6建设用地与拆迁。5.7新技术采用。

5.8对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论证。5.9主要科研项目。

6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

7存在问题与建议 7.1存在的主要问题。7.2下一阶段工作建议。8附件(设计依据文件等)9附图

9.1桥位平面图。9.2总体布置图。9.3方案图。9.4施工工艺示意图。

9.5设计委托或合同要求的效果图等。城市桥梁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设计说明书 1.1项目地理位置图。1.2概述 1.2.1设计依据

委托设计合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意见、工程综合规划条件、与工程相关的专项研究报告(防洪、水利、地震评价等)及其它有关文件。

1.2.2工程概况

1工程位置、范围和规模。

2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如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3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4工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1.2.3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场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河流、地震烈度等情况。

2现况道路、航道、管线、建(构)筑物及周边环境。1.3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1.3.1设计原则。

1.3.2采用或参考的设计技术标准。1.3.3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包括道路等级、设计荷载、设计洪水频率及水位、抗震设防标准、桥梁净空、桥梁横断面、设计通航标准、设计行车速度、道路线形标准等,必要时应说明选用标准的根据和理由。

1.4桥梁工程设计 1.4.1桥梁总体设计

1桥位设计。

2桥梁长度的确定及孔径布置。

3设计特征水位、河床冲刷等的调查与确定。4桥梁横断面布置。

5桥梁纵断面及接线工程设计。1.4.2主桥工程

1桥型方案比较及推荐方案。2上部结构设计。3下部结构设计。4基础设计。1.4.3引桥工程

1桥型方案比较及推荐方案。2上部结构设计。3下部结构设计。4基础设计。1.4.4调治构筑物设置。

1.4.5环境和景观设计(一般桥梁可简述)。1.5引道工程

1.5.1引道工程的设计范围。1.5.2引道工程的平、纵、横设计。1.5.3路面结构设计。1.5.4挡土墙设计。1.5.5地基处理。1.6附属工程

1.6.1安全设施设计(防撞护栏、防眩设施、防护网、桥墩防撞及导航设施等)。

1.6.2照明工程设计。1.6.3防、排水工程设计。1.6.4附属人行梯道系统设计。1.6.5配套的服务及管理设施设计。

1.7桥梁工程施工方案(常规、一般桥梁可在说明中简述)1.7.1说明实施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法和要求。1.7.2论述施工方法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1.8新技术采用及拟立项的科研项目。1.9问题与建议。2工程概算

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3主要工程数量、材料及设备表 4附件 重要的设计依据文件及有关协议和记要。5设计图纸 5.1桥位平面图

示出地形、桥梁位置、墩台、引道、护坡、护岸、调治构物及防护工程,桥们控制点坐标、水流方向等。

5.2桥位工程地质平面图、纵断面图

示出钻孔位置,深度及各层土分界线(适用于地质特殊复杂的大桥)。一般桥梁可将地质柱状图绘于桥型布置图之立面图上。

5.3桥型布置图

5.3.1绘出推荐方案的立面(或纵断面)、严面、横断面。5.3.2示出工程范围道路或河床断面、地质分界线、特征水位、冲刷深度、道路净高或通航净空、墩台基础、基础埋置深度、桩号、控制点坐标、主要调治构筑物和防护工程、桥面纵坡等。

5.3.3当为弯桥或斜桥时,应示出桥轴线半径,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

5.4主要结构构造图(大桥及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5.5桥梁结构比较方案图

大桥及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示出比较范围,内容与桥型布置图相同。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设计依据

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对初步设计内容需作调整的应说明依据及理由、初步设计文件、委托设计合同及其它有关文件。

1.1.2主要测设经过。

1.1.3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1.2地质、水文、航运等基础资料。1.3设计技术标准。

1.4材料、设备及产品采用的技术指标或标准。1.5桥梁结构设计。1.6附属构筑物设计。1.7新技术采用情况。1.8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1.9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常规桥梁可略去)。2施工图预算

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3工程数量和材料用量表 4设计图纸 4.1桥位平面图

包括桥梁平面布置,桥位附近地形,河流流向,桥头接线,调治构筑物,相关管线、防护工程等。

4.2桥型布置图

包括立面、平面、横断面,需示出桥梁主要结构控制尺寸(桥梁全长、跨度、桥宽、桥高、基础、墩台、梁等),各部主要标高(基础底、顶面、墩台的顶面、桥面中心等处),坡度(桥面纵坡、车行道、人行道的横坡),河床断面、水流方向、特征水位、冲刷深度,地质剖面,弯桥、斜桥应示出桥梁轴线半径、斜交角度,注明尺寸单位、中线桩号、水准基点(必要时)、荷载等级、航道标准、地震烈度。

4.3上部结构设计图

包括上部结构细部尺寸布置,预应力结构钢束布置图、张拉次序、钢束数量表,各部位结构配筋图,钢筋明细表,上部构造预拱度,特殊构件和大样图,钢结构需标明主要焊缝及联结大样图,上部构造工程数量汇总表,说明图中未表达的内容、施工要求和注意要点。

4.4下部结构设计图

墩柱、桥台及基础的平面、立面布置图、构造尺寸图及配筋、大样图,并附工程数量表等。如为预应力结构时,其设计图的绘制要求应同上部预应力结构,说明图中未表达的内容、施工要求和注意要点。

4.5附属设施构造图

支座、桥面连续构造、伸缩装置、栏杆及防撞护栏、人行道、人行扶梯、各种过桥管线布置等。

4.6附属工程(适用于独立立项的大桥及特大桥)4.6.1桥梁建筑。

工程项目设计各阶段的文件管理 篇7

1 设计方案阶段的文件管理

工程设计方案阶段的管理包括:设计项目的投标报价、项目实施计划书 (多用于EPC总承包项目) 、合同管理、规划及方案设计管理、项目基础资料的收集管理以及初步设计阶段管理。

1.1 投标报价阶段的文件管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 为了遴选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项目建设单位可委托项目招标公司或中介机构, 选择具备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投标阶段的主要文件包括:技术标和商务标、标书的澄清和答疑以及其它来往函电等。在投标工作结束后, 项目经理应将上述资料及时地收集整理完毕, 还应对本阶段的工作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 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和今后的投标积累经验和借鉴。

1.2 方案设计阶段的文件管理

方案设计是为解决工程项目的用地规划、建设规模、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功能划分、建筑造型与风格等总体部署而进行的总体规划设计, 是项目方向性的设计文件。对工业建设项目而言, 方案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归档要求是:应当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和相类似项目的比较, 国内外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工艺安排的先进合理, 技术的先进与能否达到预计的生产规模, “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方案是否满足当地政府的要求, 资源的需求是否合理, 工程估算及其各项财务报表是否齐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工程建设周期等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管理。方案设计文件经评审和修改后, 应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并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3 初步设计阶段的文件管理

对于工业项目, 初步设计阶段对下一道工序, 乃至整个设计阶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初设阶段, 各专业应对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和方案评审, 形成评审会议记录, 作为各专业进行设计的依据之一。在初步设计说明文件中, 应将项目概况、建设条件、各专业的任务分工、项目组织 (多采用矩阵式) 、联络方式、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具体措施在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中逐一体现。

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进行的内外部条件, 如建设单位的项目立项批文、地质勘探报告、外部水电气条件、物料供应条件、运输条件、水文气象条件;内部的各专业条件往返、计算书、概预算、方案评审记录、质量程序和作业文件、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需妥善保存。

1.4 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的文件管理

扩大初步设计 (简称扩初) , 是针对技术上复杂或有特殊要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工程项目而增设的一个设计阶段, 它是初步设计基础上方案设计的具体化。扩初设计阶段文件管理的重点在于对技术设计文件的编制、审核、评审、上报批准等各方面。扩初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制定或有关部门自行制定的内容和编制深度等方面的要求, 对扩初设计图纸的管理主要是审核各专业设计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同样还要审核修正概算文件是否符合投资限额的要求。

2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文件管理

施工图是对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线等工程对象的尺寸、布置、选用材料、构造、相互关系、施工及安装质量要求的详细图纸和说明, 是指导施工的直接依据, 因此在工程设计文件管理中,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是静态的。在施工现场, 施工图文件始终处于一个活跃的利用状态, 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完毕。而在设计单位内部, 成品文件归档后, 往往会暂时处于一个相对的休眠期, 如能充分利用文件形成后这一短暂的“保鲜期”, 组织主要技术骨干做好项目的编研工作, 其意义将会是十分重要的。

3 设计服务阶段的文件管理

设计文件运行的涉及对象是比较广泛的。首先是文件的形成者, 即工程设计单位, 其次就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工程监理等部门。本文所论述的设计文件运行仅指设计单位对其所形成的成品的系列管理和服务。具体内容有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招标答疑、设计变更、现场设计服务和设计技术档案管理等工作。

3.1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是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 按法律规定的义务就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作出详细的说明。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不仅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惯例, 而且是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各方的义务, 因此它也是设计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组成内容。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是设计成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对设计文件的完善和提高。设计交底应该由设计单位整理会议纪要, 图纸会审应由施工单位整理会议纪要, 要求与会各方会签。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中涉及设计变更的, 尚应按设计变更的程序办理, 设计交底会议纪要、图纸会审会议纪要一经各方签认, 即成为施工和监理以及竣工验收的依据。

3.2 设计变更管理

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交于建设单位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 均会出现由于建设单位要求, 或现场施工条件的变化, 或国家政策法规的改变等原因而引起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可能由设计单位自行提出, 也可能由建设单位提出, 还可能由承包单位提出, 不论谁提出都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并且办理书面变更手续。凡涉及施工图审查内容的设计变更, 还必须报请原审查机构审查后再批准实施。设计变更管理也是工程设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设计单位而言, 变更的内容常以联络笺的形式发出, 且必须加盖相关有效章。由于设计变更文件与工程造价之间存在着各阶段的文件管理改造、修复, 甚至拆除等建设项目, 其最终成品均离不开竣工资料的支撑, 因此对竣工资料的整理、验收、评定和归档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束语

设计单位在参加项目竣工验收时, 应对项目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加以仔细甄别和确认, 尤其是涉及到变更方面的资料。另外, 对那些复杂程度较大的项目, 可对建设单位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给予适当的指导, 使之更加完整与合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化学工业总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2]黄永彦, 杨生茂.建设项目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3.

[3]郭惠民, 牛丽静, 费占军.管理文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基建优化, 2002, (6) :20-22.

[4]杨业会.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管理分析[J].青岛远洋船员学报, 2003, (4) :32-35.

关于环境工程监理的初步探讨 篇8

关键词:环境工程监理;现状;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X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90-2

环境工程监理包括对建设项目组织设计、施工准备阶段进行的环节监理,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以及工程交工阶段的环境监理。开展环境工程监理就是要确保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污染防治建设是否按规定进行,污染物处理、排放是否达标,施工过程中是否对自然环境做好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并对建设项目进行环保影响评价等。加强环境工程监理工作,有利于为环保部门提供准确的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建设情况,为日常环境监督和治理提供依据和保证。

1 环境工程监理的现状

一是目前尚无明确规定需要实施环境工程监理的企业范围。一般由各地环保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和有关指导意见,制订适合当地的需要进行环境工程监理的企业范围。这就给环境工程监理工作的规划、实施带来了困难,也给环保工作带来了漏洞;二是虽然环境工程监理在建设项目施工建设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建设方不仅对环境工程监理不重视,更认为开展环境工程监理会增加投资,但环保批复和环保验收又不得不做,所以采取了拖延的态度,或者通过环境监理方协助工程通过环保验收。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力度的加强,环境工程监理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在实践中对建设方非法偷排、污染设施运行不正常、污染防治设施间断运行等现象采取了大力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环境工程监理力度薄弱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部分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蓄意拖延、漠视污染防治甚至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给环境工程监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 环境工程监理的作用

第一,环境工程监理能够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做好环保评价,促进建设项目的环保设计,并及时发现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第二,环境工程监理可以确保环评及批复规定的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一些建设项目在环保批复后,就把污染治理束之高阁,企图逃避相关责任。但环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的督促作用,可以促使施工单位把各项环保措施执行到底。

第三,环境工程监理有利于对环评中等其他章节的检验。开展环境工程监理有利于环评中的环境监理章节编制、环境监理投资估算、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提高环评人员结合实际的文件编制能力,可以做到同类项目尤其是生态类项目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的有的放矢。

第四,环境工程监理有利于促进环保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环境工程监理,能够实现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确保环境效益的实现。同时,将环评和环境监理有效结合起来,既要让环评为环境监理提供科学详实的指导,更要让环境监理工作来实际检验环评和环评批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真正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3 开展环境工程监理的要点

在开展环境工程监理的实践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工作要点:

一是监理人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作为环境工程监理人员,要了解建设项目环境污染的特点和相关知识,从而根据工程设计分析其存在的潜在污染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从而指导建设方做好相应的环保措施。

二是明确环境工程监理的目的。根据监理工作的目的,工作中必须在施工现场对污染防治设施、措施、生态保护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监督,督促环保措施的落实。如果发现不按要求执行或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应责令其限期改正,或采取措施予以恢复,直至责令停工、限期整改或上报省环保部门处理。

三是做到早期介入。环境监理尽早进入并参与环保设计审查,不仅审核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全面落实,确保工程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监理机构必须在建设方中标后立即进入监理程序,既要保证监理工作的及时开展,又要保证不影响建设项目的工期。对已经开展先期建设的项目,要边监理边商议,确保监理工作跟得上建设项目的进度。

四是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环保设施资金由环境工程监理机构统一把控,根据施工进度、参建单位上报的环保设施计划、费用明细,经审批后方可拨款,起到专款专用。这样可大大提高环保设施落实速度,使“三同时”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避免环境保护工作的滞后性。

五是要处理好与建设方、施工单位的关系。环境工程监理工作与建设方、施工单位之间是互相关联并互相影响的关系。监理人员既是协调人员,又是监督人员,在工作中既要保证环保措施的落实,又要为建设方做好服务,不能因监理工作的滞后影响工程建设。如果不能把握好这种关系,将影响到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建设方的经济效益。

4 加强环境工程监理的措施

要做好环境工程监理工作,既要从环境工程监理制度、规范、执行、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还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握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理工作,从而解决目前环境工程监理的薄弱状态。

一是加快建设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环境监理技术规范的完善,使环境工程监理工作摆脱目前主要依靠《暂行办法》作为依据的现状。实行环境工程监理准入制度。有关部门可以参照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把环境工程监理市场纳入到准入制度内,明确资质准入的门槛,并加大对监理单位的检查,实行业绩考核。

二是加大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力度。环保部门应重视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实行分类对待,对于重大的环境影响类型的项目,在无明确的环境监理单位时,必要时考虑可以抽调专门监督管理人员对建设项目的施工期实施管理,确保污染设施能够按设计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加强环境工程监理队伍建设。环保部门应加强监理人员的培训,从专业理论和监理技术上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采取专业讲座、实践指导等形式,使监理人员快速掌握相关技能,适应环保工作对监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环境监理公司的业务指导,树立有法必依、依法监理的意识,确保监理工作在法制化的轨道内运行。

四是提高监理机构和建设方的配合。明确建设方和监理方的职能和责任,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施工期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

五是加强施工期各阶段的监理。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方要对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设施等进行详细了解,审查其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和要求。在项目施工期,要早期介入,建立监理工作制度,密切关注工程建设内容与环评报告的规定是否相符,施工方的環保投资是否得到了落实。在项目试生产期,要密切关注环保设施是否投入使用,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监理方应出具工程建设环境监理总结报告并参加验收。

总之,环境工程监理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只有做好环境工程监理工作,才能够减轻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居民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好地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东.浅论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的问题和建议[J]. 污染防治技术,2009,(08).

[2] 刘晓涛.工程环境监理研究与探讨[M].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2006.

[3] 叶宏,胡颖铭.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地位和作用初议[M].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4] 李凌.浅谈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J].福建轻纺,2006,(09).

上一篇:菜花阅读答案下一篇:好习惯伴我行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