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1备)

2024-08-10

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1备)(共7篇)

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1备) 篇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一备)

主备人:张明镜

成员:热孜古丽、萨尔赫特、张君、陈春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二备)

主备人:张明镜

成员:热孜古丽、萨尔赫特、张君、陈春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三备)

主备人:张明镜

成员:热孜古丽、萨尔赫特、张君、陈春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一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能结合实例区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3、结合我国地形与气候知识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4、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常见的防灾、减灾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培养因地制宜发展的经济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分布地区和造成危害。

2、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

三、教学难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

四、学法指导:本节知识和前面所学内容联系密切,温故知新法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要在课前复习板块构造学说。我国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等内容。本节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结合生活中所看、所想理解所学内容,还可以收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认识。

五、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教材,地图册。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2010年8月甘肃舟曲泥石流的视频资料):同学们观看视频,讨论这种自然灾害一般在什么地形类型发生较多? 学生:山区。

教师:对,这种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如若我们遇到自然灾害就能从容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推进新课(1)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播放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视频):我国遇到过一些灾害,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些自然灾害,那究竟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4—55页图文资料,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分为哪两类?各包括什么自然灾害?

3、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派代表展示成果。

【师】同学们找到自然灾害的概念了吧,让我们来齐读自然灾害的概念。

1、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3、读图教材第54页图2.46。图2.47。分组讨论理解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区别。

4、交流自己见过的自然灾害及造成的损失。(分组探究:完成第56页活动。)

5、学生派代表展示成果。(略)

转承:我们已经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含义和类型,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师: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6页文字内容总结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学生派代表展示成果。(略)

教师:读教材第56—57图2.48和图2.49,完成第58页活动。学生合作探究,分组合作完成。各小组展示成果(略)转承:面临如此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为防灾减灾献计献策。

(三)防灾减灾

教师:为了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8—59也图文资料,总结我国政府为防灾减灾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自组学习,总结我国政府为防震减灾采取的措施。学生代表展示成果。教师精讲点拨(略)完成60页活动。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分布广,并且受灾严重。了解自然灾害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防灾减灾。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那我们自身也要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五)【板书设计】

一、常见自然灾害

1、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灾情(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分布:

(1)、气象灾害:干旱(华北春旱)

洪涝(南方)

台风(东南沿海)

寒潮(全国,除青藏高原)

(2)、地质灾害:地震→(全国都有地震带,台湾、西南多地震)

滑坡 →(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泥石流

2、特点:

(1)、种类多(2)、分布广(3)、频次高(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4)、受灾严重

三、防灾减灾

四、防灾减灾的环节

1、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

2、建设防灾工程

3、做好灾前准备工作

4、及时救援与救助

五、加强灾害自救能力

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1备) 篇2

[学生用书P107])1.(浙江会考)有关台风的叙述:①台风是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②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③台风是一种地质灾害 ④台风也有利于缓解旱情,正确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2.(浙江会考补)下列自然灾害中,最有可能因人类活动诱发的是()A.台风 B.海啸 C.暴雨 D.泥石流 答案:D 3.(浙江会考)受台风“罗莎”影响,2007年杭州遭遇40年未遇的水灾,造成部分地区严重内涝,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台风引起的强降水 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③城市绿化率过高 ④水泥地面过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4.(浙江会考)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地震属于()A.地质灾害 B.生物灾害 C.气象灾害 D.海洋灾害 答案:A(2014年浙江学考)2013年10月,台风“菲特”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此完成5~6题。5.台风属于()A.生物灾害 B.海洋灾害 C.气象灾害 D.地质灾害 答案:C 6.我国多个城市一遇暴雨,往往地面积水形成内涝。从城市化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A.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大 B.河流富营养化严重 C.原河网系统遭到破坏 D.地表径流下渗量大 答案:C(2015年1月浙江学考)2014年12月12日,长1 432 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7~8题。

7.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黄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A 8.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①夏季暴雨集中 ②城市化水平高 ③地势低平④春季台风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9.(浙江会考)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年2月26日~3月27日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信息可知,此时云南省最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为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城是著名的“山城”,长江对该城市形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省东、西部交通线路的密度差异很大,其中较密的是________,影响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干旱 降水量很少(2)供水 航运

第二章第四节(票据及商业汇票) 篇3

一.单选题

1、甲公司于2010年4月1日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见票后三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乙公司应于()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A.4月10日 B.5月1 日 C.6月1日 D.7月1日

2、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并盖章的行为称为()。A.出票 B.背书 C.承兑 D.保证

3、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为担保特定债务人履行票据债务而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的行为称为()。

A.出票 B.背书 C.承兑 D.保证

4、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是()。A.自汇票到期日起l个月 B.自汇票到期日起l0日 C.自出票日起l个月 D.自出票日起l0日

5、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交存票款时,承兑银行除凭票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外,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计收利息。A.千分之一 B.千分之五 C.万分之一 D.万分之五

6、()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等规定的,票据无效。A.背书人 B.出票人 C.承兑人 D.保证人

7、商业汇票付款人承兑时附有条件的,视为()A.拒绝承兑 B.有条件承兑 C.延期承兑 D.待定承兑

8、付款人对向其提示承兑的汇票,应自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日内承兑或拒绝承兑。

A.3 B.4 C.5 D.6

9、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持票人应当在()向付款人提示承兑。A.汇票到期日前 B.出票后l个月内 C.出票后3个月内 D.出票后2个月内

10、汇票未按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

A.持票人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 B.持票人丧失票据上的权利 C.出票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和付款责任 D.持票人丧失对前手的抗辩权

11、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月。A.3 B.4 C.5 D.6

12、见票即付的商业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A.到期日起10日内 B.出票日起1个月内 C.出票日起1个月后 D.到期日起10日后

13、票据凭证不能满足背书人的记载事项的需要,可以加附粘单,粘付于票据凭证上。()应该在汇票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

A.第一位使用粘单的背书人 B.出票人 C.收款人 D.付款人

14、甲在将一汇票背书转让给乙时,未将乙的姓名记载于被背书人栏内。乙发现后将自己的姓名填入被背书人栏内。下列关于乙填入自己姓名的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无效 B.有效 C.可撤销 D.甲追认后有效

15、甲公司为购买货物而将所持有的汇票背书转让给乙公司,但因担心以此方式付款后对方不交货,因此在背书栏中记载了“乙公司必须按期保质交货,否则不付款”的字样,乙公司在收到票据后没有按期交货。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背书无效 B.背书有效,乙的后手持票人应受上述记载约束

C.背书有效,但是上述记载没有汇票上的效力 D.票据无效

16、关于票据的保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背书人可以同时作为保证人

B.票据保证是一种书面行为,并须作成于汇票或粘单上,如果另行签订保证合同的,也属于票据保证

C.为出票人、承兑人保证的,应当记载于汇票的背面或粘单上 D.被保证的汇票,保证人应当与被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

17、根据《票据法》规定,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A.10日、1个月 B.3日、10日 C.1个月、10日 D.10日、3日

18、甲公司签发一张汇票给乙公司,付款人为丙银行。乙公司请求承兑时,丙银行在汇票上签注:“承兑。甲公司款到后支付。”下列关于丙银行付款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A.丙银行已经承兑,应承担付款责任 B.甲公司款到丙银行账上后,丙银行才承担付款责任

C.应视为拒绝承兑,丙银行不承担付款责任

D.按甲公司给丙银行付款的多少确定丙银行应承担的付款责任

19、票据丧失后,不能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A.挂失止付 B.公示催告 C.申请仲裁 D.普通诉讼

20、甲将一张100万元的汇票分别背书转让给乙70万元、丙30万元,下列有关该背书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背书无效 B.背书有效 C.乙和丙中数额较大的有效 D.乙和丙中签章在前的有效

21、对于商业汇票出票效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收款人取得出票人发出的汇票后,即取得票据权利 B.出票行为是双方行为,付款人因此而有付款义务

C.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 D.收款人在付款请求权不能满足时,即享有追索权

22、根据我国《票据法》规定,商业汇票的绝对记载事项是()。A.出票地 B.付款地 C.付款日期 D.出票日期

23、下列有关票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票据是由出票人依法签发的有价证券 B.票据所记载的金额由出票人自行支付或委托付款人支付

C.票据都有付款提示期限 D.任何票据都可以用于办理结算或提取现金

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票据行为的是()。

A.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给收款人的行为 B.票据遗失向银行挂失止付的行为 C.票据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并签章的行为 D.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25、汇票的背书人在票据上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但其后手仍进行了背书转让。下列关于票据责任承担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不影响承兑人的票据责任 B.不影响出票人的票据责任

C.不影响原背书人之前手的票据责任 D.不影响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承担票据责任

26、甲在将一汇票背书转让给乙时,未将乙的姓名记载于被背书人栏内。乙发现后将自己的姓名填入被背书人栏内。下列关于乙填入自己姓名的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无效 B.有效 C.可撤销 D.甲追认后有效

27、甲公司持有一张商业汇票,到期委托开户银行向承兑人收取票款。甲公司行使的票据权利是()。

A.付款请求权 B.利益返还请求权 C.票据追索权 D.票据返还请求权

28、下列关于票据权利与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票据债务人可以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B.持票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付款人的票据责任解除

C.持票人委托的收款银行的责任,限于按照票据上记载事项将票据金额转入持票人账户 D.付款人委托的付款银行的责任,限于按照票据上记载事项从付款人账户支付票据金额,不必审查背书连续

29、对于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下列关于该汇票的付款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视为定日付款的汇票 B.视为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C.视为见票即付的汇票 D.视为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30、持票人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后,付款人应即决定是否承兑。一般来说,如果付款人在一定日期内不作承兑与否表示,则应视为拒绝承兑。这一定日期是()。A.1日 B.3日 C.5日 D.7日

31、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商业汇票的持票人没有在规定期限内提示付款的,其法律后果是()。

A.持票人丧失全部票据权利 B.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仍然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C.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背书人仍然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D.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可以行使全部票据权利

二、多选题

1、我国《票据法》所规定的票据包括()。A、银行本票 B、股票 C、汇票 D、支票

2、根据我国《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签发商业汇票必须记载的事项包括()。

A.标明“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字样 B.无条件支付委托和确定的金额 C.付款人名称和收款人名称 D.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

3、票据当事人,是指票据法律关系中享有票据权利、承担票据义务的当事人。以下属票据的基本当事人的有()。

A.出票人 B.背书人 C.付款人 D.收款人

4、票据行为是指票据当事人以发生票据债务为目的,以在票据上签名或盖章为权利义务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以下属于票据行为的有()。

A.出票 B.背书 C.保证 D.付款

5、商业汇票对收款人的票据权利包括()。

A.转让权 B.付款请求权 C.收款请求权 D.追索权

6、根据《票据法》规定,下列关于票据保证的表述正确的有()A.保证是一种书面行为,如果不记载被保证人的名称的,已承兑的汇票,承兑人为被保证人,未承兑的汇票,出票人为被保证人

B.为出票人、承兑人保证的,应记载于汇票的正面,如果是为背书人保证,则应记载于汇票的背面

C.保证不得附有条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无效,保证本身仍然具有效力,保证人应向持票人承担保证责任

D.汇票到期后得不到付款的,持票人有权向保证人请求付款,保证人应足额付款

7、背书的绝对记载事项有()。

A.被背书人名称 B.背书人签章 C.背书日期 D.付款日期

8、甲签发一张汇票给乙,汇票上记载收款人乙、保证人丙等事项。乙在法定时间内向甲提示承兑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丁。丁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戊。戊在法定期限内向付款人请求付款,未获付款。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承担该汇票债务责任的有()A.甲 B.乙 C.丙 D.丁

9、商业汇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及其他组织 B.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C.资信状况良好 D.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10、商业汇票的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A.承兑人 B.付款人 C.背书人 D.出票人

11、以下背书无效()。

A.将票据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 B.将票据金额分别转让给二人以上的背书 C.附有条件的背书 D.背书时未记载背书人签章的背书

12、以下情形的汇票不得再背书转让。()

A、被拒绝付款 B、超过提示付款期限 C、被拒绝承兑 D、汇票未记载付款地

13、汇票中未记载付款地的,可以付款人的以下法定地点为付款地()A.营业场所 B.住所 C.经常居住地 D.主要财产所在地

14、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下列事项()

A.表明“保证”的字样 B.保证人名称和住所 C.被保证人的名称 D.保证日期、保证人签章

15、承兑的法律效力说法正确的是()

A.承兑人于汇票到期日必须向持票人无条件地支付汇票上的金额,否则其必须承担延迟付款责任。

B.承兑人必须对汇票上的一切权利人承担责任,包括付款请求权人和追索权人。C.承兑人不得以其与出票人之间的资金关系来对抗持票人,拒绝支付汇票金额。D.承兑人的票据责任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而解除,承兑人仍要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

16、有关汇票记载事项说法正确的是()A.付款日期:未记载付款日期的,视为见票即付

B.付款地:未记载付款地的,以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 C.出票地:未记载出票地的,以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出票地 D.付款日期:未记载付款日期的,视为无效汇票

17、付款人办理承兑手续时,应在汇票上记载承兑的事项包括()A.承兑文句 B.承兑日期 C.承兑人签章 D.“承兑”字样

18、下列属于票据特征的是()A.票据是债权证券 B.票据是设权证券 C.票据是文义证券 D.票据是金钱证券

19、下列各项中,属于票据的功能的有()。

A.支付功能 B.融资功能 C.担保功能 D.汇兑功能 20、下列票据记载事项中,属于相对记载事项的有()。

A.背书日期 B.承兑日期 C.保证日期 D.被保证人

21、下列票据背书中,属于不得进行的背书有()。

A.部分背书 B.限制背书 C.条件背书 D.期后背书

22、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票据保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票据上未记载保证日期的,被保证人的背书日期为保证日期

B.保证人未在票据或粘单上记载被保证人名称的已承兑票据,承兑人为被保证人 C.保证人为两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D.保证人清偿票据债务后,可以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23、票据权利包括()。

A.付款请求权 B.利益返还请求权 C.追索权 D.票据返还请求权

24、下列关于商业汇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汇票转让可以采用单纯交付方式 B.持票人持商业汇票申请贴现,必须具有真实贸易背景

C.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出票日起10日 D.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25、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背书情形中,属于背书无效的有()。A.将汇票金额全部转让给甲某 B.将汇票金额的一半转让给甲某

C.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甲某和乙某 D.将汇票金额转让给甲某但要求甲某不得对背书人行使追索权

三、判断题

1、商业承兑汇票既可以由付款人签发,也可以由收款人签发。()

2、以背书转让的汇票,背书应当连续。()

3、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应按票面金额向出票人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

4、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5、背书不得附有条件,背书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

6、背书人在票据背面背书人栏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其后手的被背书人仍要承担保证责任。()

7、票据所表示的权利与票据不可分离。()

8、票据按照付款时间分类,可以分为即期票据和远期票据。()

9、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10、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

11、未记载背书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

12、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3、对于出票人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其后手以此票据进行贴现、质押的,通过贴现、质押取得票据的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4、收款人或持票人将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转让的,该转让不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

15、保证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只能在票据本身或粘单上表示,如另行签订保证合同或者保证条款的,不属于票据保证。()

16、未记载保证日期的,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

17、未记载被保证人的,已承兑的汇票,出票人为被保证人;未承兑的汇票,承兑人为被保证人。()

18、保证不得附条件,附条件的,影响对汇票的保证责任。()

19、保证人清偿汇票债务后,可以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权。()20、付款人承兑汇票,不能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承兑无效。()

21、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 5 承担付款责任,通过委托收款或票据交换系统向付款人付款的,视同持票人提示付款。()

22、票据是“文义证券”是指票据必须有明确的名称。()

23、出票人签章不符要求的,票据无效;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要求的,票据同样丧失法律效力。()

24、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

25、商业承兑汇票既可以由付款人签发,也可以由收款人签发,但银行承兑汇票只能由付款人签发。()

26、持票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付款人的票据责任解除。()

27、票据结算包括本票、汇兑和支票三种结算方式。()

28、付款人承兑汇票的,应当在汇票正面或粘单上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

29、出票、背书和承兑是各种票据共有的票据行为。()30、票据背书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

31、代为清偿票据债务的保证人和背书人不是行使票据追索权的当事人。()

32、汇票的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的,则承兑人的票据责任解除。()

33、如果背书不连续,付款人可以拒绝向持票人付款,否则付款人得自行承担责任。()

34、保证不得附有条件,如果保证附有条件的,则票据无效。()

财经法规第二章第四节商业汇票测试

一、单选题

1.B 2.C

3.D 4.B 5.D 6.B 7.A

8.A 9.A 10.A

11.D 12.B 13.A

14.B 15.C 16.D 17.C 18C 19.C 20.A 21.B 22.D 23.D 24.B 25.D 26.B 27.A 28.C

29.C 30.B

31.B.二、多选题

1.ACD 2.ABCD 3.ACD 4.ABC

5.ABD 6.ABCD 7.AB 8.ABCD 9.ABCD 10.AB 11.ABD 12.ABC 13.ABC 14.ABCD 15.ABCD 16.ABC 17.ABCD

18.ABCD 19.ABD 20.ABCD 21.ABCD

22.BCD

23.AC 24.BD 25.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第四节 硫酸 教学设计_1 篇4

#TRS_AUToADD_1222225486104{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5486104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5486104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5486104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5486104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yFav_1219715959717P.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19715959717LI.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19715959717DIV.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19715959717P.msoFooter{FoNT-SIZE:9pt;mARGIN:0cm0cm0pt;LAyoUT-GRID-moDE:char;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myFav_1219715959717LI.msoFooter{FoNT-SIZE:9pt;mARGIN:0cm0cm0pt;LAyoUT-GRID-moDE:char;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myFav_1219715959717DIV.msoFooter{FoNT-SIZE:9pt;mARGIN:0cm0cm0pt;LAyoUT-GRID-moDE:char;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myFav_1219715959717A:link{coLoR:blue;TEXT-DEcoRATIoN:underline}DIV.myFav_1219715959717SPAN.msoHyperlink{coLoR:blue;TEXT-DEcoRATIoN:underline}DIV.myFav_1219715959717A:visited{coLoR:purp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DIV.myFav_1219715959717SPAN.msoHyperlinkFollowed{coLoR:purp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DIV.myFav_1219715959717P{FoNT-SIZE:12pt;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19715959717P.a{FoNT-SIZE:18pt;mARGIN:18.7pt0cm17.85pt;coLoR:black;LINE-HEIGHT:18.7pt;FoNT-FAmILy:Arial;TEXT-ALIGN:center}DIV.myFav_1219715959717LI.a{FoNT-SIZE:18pt;mARGIN:18.7pt0cm17.85pt;coLoR:black;LINE-HEIGHT:18.7pt;FoNT-FAmILy:Arial;TEXT-ALIGN:center}DIV.myFav_1219715959717DIV.a{FoNT-SIZE:18pt;mARGIN:18.7pt0cm17.85pt;coLoR:black;LINE-HEIGHT:18.7pt;FoNT-FAmILy:Arial;TEXT-ALIGN:center}DIV.myFav_1219715959717DIV.Section1{page:Section1}DIV.myFav_1219715959717oL{mARGIN-BoTTom:0cm}DIV.myFav_1219715959717UL{mARGIN-BoTTom:0cm}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案

课题 硫酸 授课人 向太平学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特性。

(二)能力目标: 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实验等途径获取有用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学会运用比较、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及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求异的创新精神。重点

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难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

启发——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 仪器、用品

浓硫酸、浓盐酸、硫酸铜晶体、水、稀硫酸、纸屑、棉花、木屑、蔗糖、铜片、铝片、品红溶液、浸有碱液的棉花、玻璃棒、烧杯、试管、铁架台、铁夹、导管、酒精灯、火柴、药匙、投影仪。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氧族元素中硫的正化合价常见的有+

4、+6两种价态。前面我们学习了So2中+4价硫的性质,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硫酸中+6价硫的性质。H2S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工业三大强酸之一,我国现在是第一大硫酸生产国,硫酸总产量将突破3500万吨。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硫酸的性质。【板书】第三节

硫酸 回忆倾听。

明确上课内容,引起兴趣,激发爱国热情。

【提问】初中时我们就学习过稀硫酸,回忆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

【板书】

一、硫酸: 1.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提问】酸的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板书】1.1 与碱、碱性氧化物、指示剂作用:H2So4=2H++So42-

【小结、设疑】稀硫酸与以上物质作用时表现出酸的通性时H+的价态未发生变化,是不是H+的价态一直不会变呢? 【板书】1.2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弱氧化性): 思考并回答: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为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

回忆、思考、讨论、回答:与碱中和、碱性氧化物生成盐和水、指示剂显色等。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回答:可以变,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零价的氢气。

复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后面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比较埋下伏笔。

【过渡】稀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以H+和So42-的形式存在,而浓硫酸主要是以H2So4分子的形式存在,由于溶液中粒子不同,所以性质上肯定有差异,即浓硫酸具有自己的特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浓硫酸。

【展示、讨论】展示两瓶密闭、体积相等的试剂瓶,分别装有浓硫酸和浓盐酸,不用化学方法如何加以鉴别?

【板书】

2、纯硫酸的物理性质:

【探究归纳】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密度1.84g/cm3,沸点为338℃,难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设疑】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如何稀释浓硫酸呢?

回忆、倾听。

观察、讨论、上台探究、回答(1)拿起试剂瓶,感觉重的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2)摇动试剂瓶,呈油状、粘稠的是浓硫酸。(3)分别打开瓶盖,瓶口无酸雾的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难挥发。倾听。

回忆、回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内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明白物质的存在形式决定性质。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兴趣。

激活旧知识,落实新知识。

【强调】稀释浓硫酸时,若把水倒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而骤然气化,结果就像水滴入灼热的油锅一样,带着酸液向四周飞溅,引起伤害事故。【投影】播放FLSAH动画。

倾听,领悟。

观看、领悟。

解释原因,强调实验安全。

用FLSAH动画,增加直观印象,活跃气氛。

【过渡】因为浓硫酸主要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与稀硫酸的性质是有差异,到底它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板书】

3、浓硫酸的特性: 【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胆矾,再加入3-4ml浓硫酸,振荡。观察固体和溶液的颜色变化。【提问】生成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

【提问】回忆初中我们学习过胆矾的加热实验现象?

【展示】长时间放置后的标本。最终蓝色物质呈白色。【投影】用FLASH动画模拟改进实验,加深对浓硫酸吸水性的认识。

【讲解】胆矾失去了结晶水,结晶水与浓硫酸分子形成了硫酸水合物。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小结、板书】3.1 吸水性(干燥剂)

【设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为干燥剂,那么它能干燥哪些气体呢?不能干燥哪些气体呢?

【设疑】为什么H2S、HI、HBr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欲知原因,我们继续学习。

倾听、讨论。

观察并描述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灰白色,溶液仍为无色。思考。

回忆、回答:蓝色五水硫酸铜加热失水成白色无水硫酸铜。分析比较说明浓硫酸体现了吸水性。观看,领会。

倾听,领会。

【引导学生归纳】通常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H2、o2,N2、co、co2、cH4、So2、Hcl、c12等:

师生共同小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碱性气体:NH3、还原性气体:H2S、HI、HBr等。

培养观察能力。

激疑。

回忆对比旧知识,明确内在联系。

用FLSAH动画模拟的原因:该实验所需时间较长,约为二天;浓硫酸未与硫酸铜晶体接触。更能说明浓硫酸只体现了吸水性。

明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学习埋下伏笔,留下悬念。

【投影、介绍】介绍某学生用硫酸残害北京动物园黑熊事件。展示材料和图片。

【设疑】为什么浓硫酸会对动物造成那么大的伤害的呢? 【学生分组实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提示】皮肤与纸屑、棉花、木屑一样都是有机物,含c、H、o等元素。

【分析】说明浓硫酸让有机物失水变成以黑色物质了。【提问】我们做了这么多实验,一定饿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黑面包”实验。请同学们想想生活中面包是如何制作的?与我们的实验有什么异同? 倾听、讨论,惊奇。

讨论,迷惑不解。

学生上台实验后,各自回答:三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黑色的物质。

讨论,面包制作用面粉、水、加发酵粉(小苏打)后,加热。

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激疑、探索。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探索能力。明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

【实验6-4】学生分组。分别用稀硫酸、不加水用浓硫酸、加水后再加浓硫酸来进行对比探究实验,明确“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

【演示】演示“黑面包”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动手,进行探究,归纳小结“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观察并描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物质;有大量气体冒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实验发生的条件。培养观察能力与描述现象的能力。

【提问】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引导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通过试剂瓶的标签给出蔗糖的化学式:c12H12o22 【小结板书】3.2 脱水性(炭化)

【设疑】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 我们做实验时不慎沾上了浓硫酸怎么办?

思考、回答:黑色物质是碳单质。分析讨论写出化学方程式: c12H12o22

2c+11H2o

讨论并回答:如皮肤不慎沾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在患处涂上3%~5%的NaHco3。揭示反应本质。

从标签上学生获得有用信息。

加深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的认识,学会处理偶发事故,消除恐惧心理。

【引导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浓硫酸既具有吸水性又具有脱水性,一字之差,请分析比较。

【师生共同小结】①吸水性:是指吸收水分或夺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硫酸水合物,但是被干燥的物质本质未变。②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水的组成(2:1)脱去,生成水分子。

【设疑】蔗糖碳化后,为什么能形成海绵状的碳,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习硫酸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强氧化性。

【过渡】稀硫酸具有弱的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浓硫酸是否也能与金属反应呢?是否也生成氢气呢?启发学生从浓、稀硫酸的成分及与金属的反应分析。分析讨论,学生发言小结。作笔记。

回忆、思考。

分析、讨论、猜想。能与金属反应。因为微粒存在形式不一样,如有氧化性,肯定不一样。

培养学生概念间的比较能力,认清本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对比分析能力。

【提问】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吗?为什么?

【设问】铜能与浓硫酸反应吗?

【演示改进实验6-5】浓硫酸与铜反应,要求学生注意反应现象。

推理并回答:不能。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猜想:不能。

观察、描述现象:不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加热时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溶液底部有灰黑色固体析出。冷却稀释后溶液呈蓝色。

激活旧知识。

激发好奇心。

培养观察能力、叙述能力。

【强调】生成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应用碱液吸收尾气。【讲解】实验中的灰黑色物质是副产物cuS等,是铜过量的原因,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留到我们学生实验时来进行细致的探究。

【展示】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溶液长时间冷却后的现象,观察。

【引导讨论】

1、铜片与浓硫酸能否反应?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根据反应现象你认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反应中的浓硫酸表现出什么性质?

3、稀硫酸与浓硫酸的氧化性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从浓、稀硫酸的成分及与金属的反应来进行分析。

回答:有白色晶体析出。

分析思考并回答:

1、加热能反应。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加热溶液又呈红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溶液稀释后呈蓝色说明有铜离子生成。且长时间冷却后有白色晶体析出 证明生成的产物是硫酸铜。化学方程式:cu+2H2So4

cuSo4+So2↑+2H2o,铜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体现出了酸性。

对比讨论出:稀硫酸的弱氧化性表现在它电离的H+,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硫酸分子中+6价的硫上。注意环保。

为后面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以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继性发展。培养学生不仅要注意实验过程,也要注重结果。树立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

使学生深入认识浓、稀硫酸的氧化性不同的本质。【设问】浓硫酸是否也能氧化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呢?

【演示实验】把铝片放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 中,观察现象。加热观察。

【设问】为什么浓硫酸能与铜反应,而活泼的铝放入其中无明显现象呢?

【讲解】对。若加热就会发生反应。但是没加热就真的没发生反应吗?不是的,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它可以使某些金属如铁、铝等表面发生“钝化”。解释“钝化”现象。

【展示图片】运输浓硫酸的槽车图片。

【板书】浓硫酸与金属活动顺序氢以前的金属反应是否也生成氢气呢?为什么? 推理并回答:能。

观察无明显现象。加热有气体产生。

陷入沉思,猜想:没加热。

倾听,领悟,形成正确认识。

推理并回答:不能。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6的硫上。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激疑。

激发求知欲。

解惑,加深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认识。理解性质决定用途。

培养推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板书】3.3 强氧化性

3.3.1 氧化大多数金属反应(除Pt、Au不反应)kca ……Pb

cuHgAg。常温:反应(除Fe、Al钝化)。

不反应。

加热:反应,不放出H2。

反应,放出So2。归纳并总结。

学会总结,将知识及时总结成规律,便于识记。

【回忆设疑、过渡】在“黑面包”实验中,为什么体积会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如同一个“黑面包”,这又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

【讲解、组织讨论】是的,“黑面包”实验中是发生了浓硫酸与“面包渣”碳的反应,请根据现象分析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板书】3.3.2

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S)c+2H2So4(浓)co2↑+2So2↑+2H2o 【组织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为什么浓硫酸作干燥剂时不能干燥H2S、HI、HBr气体?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讨论、释疑:蔗糖加入浓硫酸炭化时,在蔗糖内加了几滴水,浓硫酸吸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浓硫酸与生成的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大量气体产生,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浓硫酸被还原所生成的二氧化硫,碳又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因此会出现体积膨胀,疏松多孔海绵状炭及刺激性气味产生的现象。这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

推理、思考并回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本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同时有水生成。

恍然大悟,讨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H2So4(浓)=S↓+So2↑+2H2o 2HI+H2So4(浓)=I2+So2↑+2H2o 回忆前面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前后呼应,加深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认识。学会辩证的认识问题。

【组织讨论】浓硫酸和稀硫酸都有氧化性,是否有差异,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同?

【师生小结】稀硫酸——弱氧化性——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氧化性由H+体现;

浓硫酸——强氧化性——加热时可与绝大多数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反应,通常生成So2——氧化性由S体现。【讲述】硫酸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掌握它的性质可以更好的认识它在工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讨论小结,得出结论。

倾听。

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

【板书】4

硫酸的用途: 【指导阅读】阅读教材,了解硫酸的用途。

1.利用其酸性,可制磷肥、氮肥;可除锈;可制硫酸盐。2.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作吸水剂和干燥剂。3.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常用作精炼石油的脱水剂、有机反应的脱水剂等。

4.利用浓硫酸的高沸点难挥发性,常用于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阅读课文,归纳用途。培养自学能力。

【本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的浓硫酸的化学特性。因为量变导致质变,所以浓硫酸体现的以下与稀硫酸不同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回忆倾听、领悟。

学会小结,将课本由厚变薄。【作业】P13

4三、四

研究性学习:利用学生实验七中铜与浓硫酸的学生实验,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⑴.铜(足量)与浓硫酸反应过程后,铜片上的黑色物质是什么?能否与浓盐酸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⑵.反应完后,观察溶液的冷却过程,将你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加以分析。试分析该实验反应步骤。

⑶.足量铜与浓硫酸反应完后,硫酸是否有剩余?为什么?为使现象更为明显,硫酸浓度多大最为适宜?课本演示实验能否进一步进行改进?如何改进。【板书设计】 第三节

硫酸

一、硫酸: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①、与碱、碱性氧化物、指示剂作用: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弱氧化性):

2、纯硫酸的物理性质:

3、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干燥剂):物理变化。(2)、脱水性(炭化):c12H12o2212c+11H2o(3)、强氧化性:

①、氧化大多数金属反应(除Pt、Au不反应): cu+2H2So4cuSo4+So2↑ ②、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S)等: c+2H2So4co2↑+2So2↑+2H2o

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1备) 篇5

喜马拉雅山的地层和化石记载了它的海陆变迁史。1975年,我国科学家考察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 000多种生物化石。地质学家们经过对已发现的化石和地层构造的全面分析,认为:距今4 000万年的时候,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下降,沉积了厚达30 000多米的海相地层,以及各地质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距今约2 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从此,喜马拉雅地区结束了海洋史。到距今约300万年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经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 000米左右的热带草原。其后,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终于形成了。至今,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抬升。

台湾海峡的变迁

地质工作者研究认为:台湾海峡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为海洋,在距今约4 000万年左右,海峡地区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第一次上升为陆地,成为台湾山脉和福建山地之间的带状山间平原。以后,海峡地区的地壳时升时降,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连时分,海峡地区时而成为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陆桥,时而变成被海水淹没的海峡。尤其是第四纪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为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了。由于海峡地区几度成为陆桥,所以,台湾岛上发现了许多与大陆类似的同时代的生物化石。

地壳运动的证据

地壳自形成以来,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这种运动引起地壳结构不断地变化。地震是人们直接感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是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也是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例如,大地水准测量资料证明,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地球在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虽然不能通过直接测量得知,但在地壳中却留下了形迹。在山区岩石裸露的地方,沉积岩层常常是倾斜、弯曲的,甚至断裂错开了,这都是岩层受力发生变形的结果。在我国山东荣城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现已高出海面20~40米。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面20米左右,说明这些地方的地壳在上升。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约达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这表明渤海及其沿岸地区为现代下降速度较大的地区。再如,美丽的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这些夹有美丽花纹的光滑的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雨花台大量堆积着卵石,说明这里过去曾有河流,以后地壳上升,河道废弃,才成了如今比长江水面高出很多的雨花台砾石。

大陆漂移说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1880~1930)在1912年系统提出的一种大地构造假说。他认为古生代后期全球只有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泛大陆”。中生代由于潮汐摩擦和从两极向赤道方向的挤压力,泛大陆开始分裂,较轻的花岗岩质大陆在较重的玄武岩质地幔上漂移,逐渐形 1 成今日的海陆格局。他认为地球上的山脉也是大陆漂移的产物,科迪勒拉山和安第斯山是美洲大陆向西漂移滑动时,受到太平洋玄武质基底的阻挡,被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山脉;亚洲东缘的岛弧群,是大陆向西漂移过程中留下的残块;格陵兰的南端、佛罗里达、火地岛等弧形弯曲,都是向西滑动摩擦脱落的结果;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等各大山脉,是大陆从两极向赤道挤压的结果。魏格纳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从地质、地形、古生物、古气候和大地测量等方面,详细论证了大陆漂移说。这个假说当时引起了地质学界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但是对于大陆漂移的机制和规律,则有很多学者表示怀疑。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地磁学的研究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磁极的移动,只有用大陆漂移说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大陆漂移说又获得了新生。

板块构造学说

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1961年和1962年,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在此基础上,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等人首创“板块构造学说”,现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球科学新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除六大板块外还有些小板块。大陆内部也可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板块。板块之间,分别以海峡或海沟、造山带为界。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其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地震、火山、张裂、错动、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世界上的火山、地震活动,几乎都分布在板块的分界线附近。

板块学说认为地壳是有生有灭的。由于海底扩张,大洋底部不断更新,大陆则只是随着海底的扩张而移动。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如3亿年前,欧、非两洲和南、北美洲相连,以后出现大西洋海岭,新的洋壳不断形成并以它为中轴向两边扩张,才使上述各洲分开。而在近7000万年以来,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北移,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则正处于非洲大陆开始张裂,处于产生新洋壳的雏型期。红海亚丁湾则是两侧地壳张裂扩张的结果,处于大洋壳的幼年期。现在的地中海,则是代表大洋发展的终了期,它是广阔的古地中海经过长期演化后残留下来的海洋。

关于板块的驱动力问题,有人认为是地幔对流,也有人认为是地幔中的“热点”和“热柱”把岩石圈拱起,而使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推挤板块运动,还有其他的一些主张,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2.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通过对我国民族政策的了解,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从全国范围来看,汉族分布最广,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陆地边疆地区。第二,从地区分布来看,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第三,从具体分布来看,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征。前两个分布特征和第三个分布特征中的“小聚居”,在我国民族分布图上可直接读出来;“大散居,交错杂居”的特征需要辅以文字说明。在学习民族分布的基础上,应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理解各民族互帮互助、和睦共处,组成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从而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五十六个民族”正文介绍了我国民族构成情况,渗透了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教材选择一组少数民族歌舞图片设计了相关“活动”。“中国的民族分布”部分,配合教材安排的“中华民族分布”图,正文内容扼要介绍了我国民族分布特征。为落实“课标”要求,采用读图填表、举例说明等形式,设计了一组相关“活动”。这组“活动”侧重于读图归纳能力的训练。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案2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存在原因;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特点,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生存环境;干燥的自然环境;工农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新课导入

袋鼠称为澳大利亚的国兽,从澳大利亚国徽组成就可以看出袋鼠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地位。袋鼠和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骄傲和象征,成了世人认识澳大利亚的窗口。

教学过程

1.展示国徽图片:

观察:澳大利亚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

2.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

播放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

3.探讨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板书)

试用大陆漂移的假说,分析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而南极生物很少的原因。

4.展示课件,共同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地形、气候等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及其澳大利亚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地区分布。

5.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水资源、植被等方面分析。6.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说出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气候?

生: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

师: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候干旱,形成草原和沙漠;东北沿海全年高温多雨,为原始的热带雨林;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英国移民首先到达这里,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随后,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生:读图,查找城市。

(1)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然后对照“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师:其实,澳大利亚不仅羊养得好,其他的农牧业部门也十分发达。下面,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人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板书:发达的农牧业生产

师:请同学们看图“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并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四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区”“粗放牧牛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不过,我们同时注意到在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图上,有一些地方没有任何农业带,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书上专门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解决活动中提及的问题来寻找上面问题的答案吧!

组织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活动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1要求学生从地形的特征来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合理性;问题2要求学生在了解澳大利亚基本气候类型的基础上,分析出气候对农牧业产生的具体影响;问题3将地形和气候结合起来,说明对农牧业的影响是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问题4通过对澳大利亚人充分利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发展农牧业的分析,认识澳大利亚人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聪明才智。

8.丰富的矿产资源

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你们知道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什么矿产吗?

生:(略)

师: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就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

生:为什么?

师: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石油等等,其中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煤、铁等等,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矿产

品出口创汇额占总出口额的很大部分。二战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很快,尤以采矿、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工矿业的出口收入已超过农牧业,成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请一个同学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就称澳大利亚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上一篇:内容编辑工作实习生自我鉴定下一篇:梅花小学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