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质监局行风及软环境建设的经验做法

2024-05-28

盱眙质监局行风及软环境建设的经验做法(通用2篇)

盱眙质监局行风及软环境建设的经验做法 篇1

近日,盱眙县环境办下发了《关于2010环境创优和行风建设考核评议情况的通报》(盱环立发„2011‟1号),盱眙质监局在55个重点部门中名列第二,连续八年蝉联软环境建设“十佳部门”。

盱眙质监局行风及软环境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抓制度,建立行风软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在国家总局“八严禁”、省局“六条禁令”、市委、市政府“六条禁令”基础上,健全完善了《盱眙质监局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制度》等60多项规章制度,内容涵盖行风廉政、效能建设、文明服务、行政执法、内部管理、财务管理等6个方面的内容,汇编成册,人手一份,真正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局面。

进一步完善了《盱眙质监局软环境建设日常考核办法》,形

成“日督查、周点评、月考核、季观摩、半年小结、年终兑现”的工作模式。将每季度最后一周的星期五定为“考廉日”,全面考查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服务、作风、廉政、规范和业绩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使每位干部职工都做到慎独、慎言、慎微。

二、抓队伍,使行风软环境建设成为自觉行为

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和引导力度,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稽查队伍内部开展“六会”大比武活动,提升质监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水平。

每年春节过后,都利用3天时间,采取封闭式学习,为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充电”,同时还邀请县检察院县纪检委的领导上党风廉政建设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警示教育课。

定期就党风廉政工作开展警示教育课和专题党课,提高干部职工的“免疫力”,增强自律意识。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反腐倡廉专题片,并以“纪律教育月”为契机,以“五个一”活动为主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参加了《廉政准则》测试。

三、抓服务,为行风软环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建立了周三服务日制度和局领导班子带班制度,创新实施“两卡一汇办”制度,制定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十项制度》,使我局服务园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工业园区设立了服务办公室,方便园区企业办事,提高服务效率。局领导班子定期带领工作人员走访企业,现场解决生产许可证办理、特种设备操作证办理、计量器具检定、落实企业标准制定等问题。

在执法过程中,逐步实践摸索出“超前式”、“跟踪式”、“一对一式”、“会诊式”四式执法服务模式,努力做到执法与服务并重。在服务质量上,采取首问负责制、承诺服务制、挂牌服务制、一次告知制等一系列办法,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联手知名企业开展质量共建活动,从企业的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标准备案到产品检验、原材料把关、设备检定等各个生产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和技术支持。与乡镇政府共建基层计量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计量检测、技术咨询服务,扩大计量惠民的领域和成效。

四、抓监督,行风软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根据自身工作范围,在各行各业有针对性的聘请了社会行风

监督员13名,对各部门干部职工履职、服务、执法、收费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并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听取和接受对我局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报纸、电视台发表《致县工业园区企业老板一封公开信》,诚心诚意接受监督。严格执行公务回执卡制度,规范服务,规范管理,规范执法,严禁吃、拿、卡、要、报、洗。

实行“两卡四上墙”制度,设立监督栏,将工作人员、办事

程序、工作制度、和违规追究办法等一一向社会公布。设立了10个征求意见箱,公布了举报监督电话。严格收费登记制度,按照“收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的原则,落实最低收费的要求,对收费项目再进行一次清查和梳理,上级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一律停止收费,并将收费项目、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等公布上墙,增加收费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

五、抓沟通,争取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每季度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一个季度以

来,质监局在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企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积极争取地方领导支持。对突发问题和重大问题,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提出工作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每年向行风监督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出征求意见

函,并定期、不定期邀请县人大、县政协的各位领导视察盱眙质监局服务地方经济工作情况。局领导还专程登门征求县相关部门、乡镇和有关企业、服务对象及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和建议。

定期对企业进行服务走访,了解质监部门在管理执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解决质量、计量、标准、特种设备方面技术难题。以“3.15”、“5.18”、“质量月”“12.4”等活动为契机,开展质量宣传活动,宣传质监法律法规,现场演示识别真伪的方法,给消费者以警示,切实形成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盱眙质监局行风及软环境建设的经验做法 篇2

以信用为先导, 全面推动信用云浮建设

总结云浮全面推广信用建设的经验, 主要是做到“五个创建”:

(一) 创建征信中心, 共享信用信息资源。依法采集、客观记录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 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 是推进信用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云浮市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环节, 在郁南县试点的基础上, 在全国率先设立市县两级征信中心。中心依托全国联网运行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建成企业和农户 (个人) 两大非银行信用信息征信系统, 收集公安、检察、法院、工商、税务等30个部门掌握的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 建立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 开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 实现区域内信用信息统一平台归集和查询共享。截至今年6月, 两级征信中心已收集6.25万家在册登记企业和个体户的各类非银行信用信息数据共13.18万条, 采集25.02万户农户97.19万人户籍信息, 以及2.49万条农户家庭经济信息和社会评价信息;接受查询9601人次。

(二) 创建信用企业, 促进企业诚信经营。为破解中小微企业 (个体户) 贷款融资难, 推动本地中小微企业守信经营、做大做强,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云浮市以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系统为基础, 以完善公共安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 综合企业质量、环保、纳税、工商、劳动保障五大方面信用情况,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在石材等行业、企业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推动企业诚信经营。目前, 全市完成了3224家石材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 占全市石材企业的83%, 授予13家综合信誉度较好的石材企业“优秀石材企业”称号, 享受银行信贷、利率、纳税和免除质量、环保、用工检查等方面优惠政策和服务。

(三) 创建信用农村,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破解农民贷款难、农村党员和群众作诚信表率难、农村社会管理难等问题, 2009年6月, 云浮以郁南县桂圩镇勿坦村为试点, 以农户 (个人) 非银行信用信息系统为基础, 以构建切合农村实际的农户、行政村信用评价机制为重点, 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创建工作。去年开始, 在云浮全市推广信用户、信用村建设。目前, 全市已有511个行政村开展了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 完成对28198户村民的信用等级评定, 对16907户信用户进行了授信, 授信金额18748万元。

(四) 创建信用政府, 推进廉洁公务员队伍建设。为实施对公务员廉洁诚信状况的有效监管, 2011年10月, 在郁南县试点建立干部征信系统, 全面征集全体公务员职务职级、婚姻, 配偶、子女就业就学、财产登记等64项基本信息和工作考核、群众举报、经济责任审计、党政纪处分、刑事处理、不良行为等23项特殊信息, 实行“一月一征集、一更新”制度, 建立公务员电子信用档案, 探索建立公务员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机制和预警监管机制, 推进廉洁政府建设。目前, 全市初步建立干部信用档案1700个, 录入信息2万条。

(五) 创建奖惩机制, 形成人人讲信用的社会氛围。针对当前信用激励不足、约束不力等问题, 云浮着力建立完善守信正向激励机制和失信反向惩戒机制, 拓宽信用应用领域, 推动形成人人讲信用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守信激励机制, 为诚信者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从信用货款、民生民情办事优惠服务、社会公益项目资金支持、政治待遇4大方面制定90项措施, 激励引导农民争当信用户、农村争当信用村。二是建立惩戒机制, 挤压失信者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行政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 通过查询掌握企业和个人的违纪违法信息线索, 提高惩治失信者、违纪者、违法者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如对建筑企业的围标串标等失信行为实行“黑名单”制度, 限制其进入本地市场, 去年来共有3家企业被限制入市。

信用云浮建设对全省的启示意义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云浮市大力推进政务、商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对广东有以下启示意义。

(一) 信用建设是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今年5月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 要力争通过五年努力, 基本形成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最近省委又通过了《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 并在广州、珠海、汕头、惠州、云浮、顺德及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省地税局率先进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这充分表明省委以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推动广东实现“软转型”的坚定决心。信用与法治相辅相成。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则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公平制度环境、保障公民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的基础工程。信用云浮建设大大提升了云浮的法治化水平。如今年上半年郁南法院新收各类案件922件, 同比上升56%;办结案件732件, 同比上升76%。为此, 要以深入开展“三打两建”为契机, 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建设市场监管体系, 加快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二) 信用建设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可以降低金融资源运用门槛, 有助于提高金融资金运行效率, 推动经济发展。云浮通过建设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个人, 运用金融资源和手段, 对信用主体授信发放贷款, 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 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截至今年6月, 累计对16908户信用户进行了授信, 授信金额1.92亿元, 为2819户信用户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5237万元。当前, 广东应大力总结推广以信用云浮为代表的各地信用建设经验, 加大信用建设的推广应用力度, 通过信用建设, 推动金融工具应用与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相结合,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三) 信用建设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信用价值观。信用是现代人最重要、最健康的生存品质和最为合理的生存信念追求。信用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对个体与社群的存续良性演进所具有的主体性正效应。通过社会信用建设, 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可促使全民参与营造诚信社会发展环境, 促进道德意识觉醒, 塑造现代公民价值观。云浮通过建立信用镇、信用村, 促进村民信用道德觉醒, 自发对多年结欠信用社的逾期贷款主动进行偿还。如2011年郁南县桂圩镇农户到信用社偿还贷款就有212户, 同比增加119户;农户逾期贷款2户, 同比减少38户, 实现了诚信之风与信用环境双促进。当前, 广东正在大力宣传新时期“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广东精神, 信用建设是新广东精神的重要内容, 必须将社会信用建设与践行广东精神结合起来, 推动社会信用建设落到实处, 并取得实质性成效。

上一篇:公司画册设计提案下一篇:三基建设基础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