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生第一单元教案

2024-08-24

一年级品生第一单元教案(共6篇)

一年级品生第一单元教案 篇1

第一单元第一主题 上学去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上学去》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上学了”主题下设的第一个活动主题。上小学是每个幼儿园小朋友的向往,但对于初入小学的儿童来说,虽然对上学向往已久,但也心存疑虑。他们对全新的小学生活既充满了好奇,又不免胆怯和紧张。针对孩子的种种心理,本课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帮助他们解除困惑,体会上学的快乐,激励他们愉快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这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同学分享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2.体会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3.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憧憬学校生活,体验愉悦情绪。教学重点:

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憧憬学校生活。教学难点: 动手制作课程表。教学准备:

教师:1.《上学歌》的音乐。2.编好上课要用的儿歌。3.准备好一些笑脸、哭脸。

4.有关课文中小明第一天上学情景图。

学生: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以情境为开端,激发学习兴趣

1.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们加入一年级五班,小朋友还记得幼儿园,音乐老师就教大家唱了一首:“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的歌吗?(教师哼唱)孩子们,这是什么歌呢?大家会唱吗?我们一起跟着大屏幕来唱唱吧!(生:跟着哼唱)

个人备课 2.孩子们,唱完这首《上学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是啊,上学不仅开心,而且能学到好多的本领噢。

(板书课题:上学去)

二、以图文为载体,展示学校生活

(课件展示小明上学的各个情境图)1.画面上定格在上学前的准备图。

(1)小明要上学前是怎样做的?这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2)请从桌上的心情脸谱中找一个贴在你胸前,然后跟大家说一说,你为什么有时候很快乐?有时候不开心?(生发表意见,对那些说出自己有点不适应的同学,老师可以鼓励,如:学校里的老师、同学都是你的好朋友,不用怕,等等)

2.画面定格在上学的路上的情境图。

(1)出发了,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孩子体会小明在上学路上的高兴心情。)

(2)说一说:今天早上老师在上学路上发生的事情。3.画面定格在学校门口的情境图上。

我们一路随着小明来到学校门口,这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在学校里的文明礼仪,做个文明的小学生。这时师要鼓励生大胆畅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小学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三、一起活动我快乐

1.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

(1)点击课件:出示儿歌:《大家一起玩更快乐》 一个人玩挺快乐,两个人玩真快乐,三个人玩很快乐,大家一起玩更快乐!

(2)在学校班级大家庭,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玩、在一起学习将是非常快乐的事。(点击课件展示一组学校学习,娱乐活动的照片。)

(3)这些图片都是从学校的某个角落拍出来的。你们看了有什么感受?(师引导学生表达想法,强化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向往)2.大家一起动起来

个人备课(1)相信大家一定非常喜欢在一起玩、在一起学习吧!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大屏幕上的音乐唱唱这首《大家一起玩更快乐》好吗?

(2)全班孩子站起来,用动作随意比划,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可以。

四、以制作为契机,培养创造思维 1.我爱新书

(1)点击课件出示两幅图:一幅是同学爱惜书的情境;一幅是好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破坏书的两个情境。

(2)说说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

(3)在学生一番讨论后引导学生感受新书。

摸一摸:光滑细腻;闻一闻:纸墨清香;翻一翻:图文并茂。

(4)小结:书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爱惜书本。2.动手制作课程表。

(1)小朋友们,老师每节课来上课都是按课程表来上课的,你们知道我们的课程表是怎样安排的吗?

(2)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表示数学、美术、体育、品生、音乐„„。每人分一张课程空白表,让大家设计一张课程表之后展示交流,师要注重表扬那些有创意,会动手的孩子。

五、升华活动主题 1.说一说。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了解了学校里的生活。那么,上学了,你最想干什么?

2.请小朋友们把我们熟悉的上学歌再唱一遍。3.贴一贴。

师:孩子们,今天是我们上学的第一天也是我们《品德与生活》的第一节课,你觉得开心吗?谁来说说?(老师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笑脸贴在那些叙述自己是如何开心的同学的胸前)

个人备课 第一单元第二主题 看看我们的学校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看看我们的学校》是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二个活动主题,本课旨在让儿童熟悉校园环境,消除在新环境下的陌生感,学习利用学校里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逐步适应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活。本课以“游校园”的开放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构建“学校”这一概念,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热爱校园生活,初步懂得怎样做一名小学生,努力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了解学校,喜欢学校,培养热爱学校的情感。2.熟悉学校环境,认识校园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设施。3.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4.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教学重点:

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教学难点:

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

教师:1.彩笔、铅笔、纸、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2.联系几个高年级的学生。

学生:先观察学校,找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和同学们说一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唤醒生活

师:孩子们,你们现在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在新的校园学习也有两周的时间了,谁来大声地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在什么学校哪个班学习吗?(生:回答)(师板书:第三实验小学)

我们的学校就像是一个美丽的花园,更是你们成长的乐园。这段时间你们都去过学校的哪些地方?你对学校哪里印象最深刻呢?谁说来听听。(学生发言)

个人备课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可能还有一些小朋友对我们的学校还不十分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学校,好吗?(板书:看看我们的学校)

二、活动引领,体验生活 1.活动一:参观准备

(1)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学校的宣传片)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今天我们就在学校浏览一番。同学们都是小游客,老师和这几位大哥哥、大姐姐就是你们的导游,你们想参观哪儿就带着你们参观哪儿。

(2)学生结合分组,小组长是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商量、确定参观的内容和路线。分头出发参观学校。老师提醒参观过程中小组长要作介绍,对于一些主要的场所要作重点介绍。

(3)师:我们已经分好了小队,你们认为在参观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么呢?(遵守纪律、不大声说话、做好记录)小朋友们可以带上笔和纸,边游边画,不明白的可以问一下老师。

(4)师:准备好了,让我们出发吧!2.活动二:参观学校

(1)参观学校大门,提示观察大门上的字,培养学生的自豪感。(2)参观传达室,要求学生向传达室的爷爷问好,教育学生要尊敬学校教职员工,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传达室做什么用的,平时怎样利用传达室的功能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3)参观大操场,感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参观教学楼,数一数有几楼,有几间教室,看一看教室里有什么?教育孩子们路过教室时要轻轻地,不能影响别人,使他们明白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在课堂上学习,大家一起学习,就必须按统一的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5)参观阅览室,感受书籍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多读书的习惯。„„

三、合作交流、感悟生活 1.活动三:全班交流

(1)师:(带领学生回教室)刚才我们和自己的学校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从你们的笑脸上,老师已经知道你们的收获一定很多,对学校有了更深地了解,现在小朋友们就把自己在参观中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

个人备课 式表现出来。(可以用拼音、文字、图画、实物等方式来记录和表现,可以写下来,说出来,画出来,编儿歌等等)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小组内合作完成。

(2)交流、汇报、展示

师:先在小组内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让学生自己将作品贴在“我的展示台”上;学生互相观看交流,并评议。)

师小结:你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四、内化延伸,提升生活

师:以后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在这里我们要做很多的事,愉快地学习、快乐地玩耍。但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知道怎么去做吗?

1.上课后,老师要在黑板上写字,却发现没有粉笔了。(一位同学说“我去拿粉笔”);

2.下课铃响后,同学们把作业交上。(一位小同学说:“老师,我送本子去。”)3.下课了,几位小同学想玩球。(一位小同学说:“走,借球去!”)他们应该到哪里去,找谁?我们替他找一找。

4.学生在操场上玩游戏时腿跌破了,我们该怎么办? „„

师:孩子们,这就是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她就像我们的家一样呵护着每一位同学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正因为有了你们,我感到我们的学校更可爱了,更温馨了。作为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师:孩子们,作为一名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没有?你愿意为学校做些什么呢?(生谈)

师:相信因为每一位同学们的付出和爱护,我们的校园会越来越美丽。

五、课后践行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很温暖的家,课下大家可以再到我们的校园去看一看,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仔细观察一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师总结:校园是我们的家,希望小朋友们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遵守规则,团结合作,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个人备课 第一单元第三主题 1.上课了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上课了》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一单元第三个主题《在学校的一天》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在学生熟悉了学校环境,结识了老师、同学之后,设计“在学校的一天”这一主题,“上课了” 活动主题共包括三个内容:听到铃声,迅速进课堂;课堂上积极发言,不理睬别人的闲聊;上课了,专心听讲,不想、不干与课堂无关的事。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的规律,遵守学校生活的常规,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生活常规,遵守课堂常规。2.注意游戏安全,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3.体验上学的乐趣,喜欢上学。教学重点:

能积极、认真的学习。教学难点: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教学准备:

课件、白纸、苹果卡片,为自己展示本领做准备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上课时小学生都要注意什么呢?和小伙伴说一说。

2.和家长说一说课堂上最快乐的事,可以是小故事,还可以是自己学到的一样本领„„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师:刚才叮铃铃,叮铃铃,什么响了? 生:电铃响了。

师:电铃响了,说明了什么? 生:上课了。

个人备课 师:听到了上课铃声,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畅所欲言(评价引出课题并板书:上课了)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活动:上课铃响了

师:老师摇铃,请几位同学表演。(铃响后同学们所做的第一件事——进教室)学生(表演、欣赏)师:同学们,喜欢第一个走进教室的同学举手。有喜欢最后一个慢悠悠地进教室的吗?

生:要是有一天肚子疼,落在后面,大家不喜欢我该怎么办? 师:这是特殊情况,同学们会谅解你的。

师:你认为谁做得对?说说为什么?你喜欢怎样进教室的同学?你打算今后怎样做?(交流汇报)师:今天我发现小朋友们听到铃声就很快地走进教室,而且很安静地坐好了,真是不错。那我想知道,小朋友听到铃声为什么就进教室了呢?

学生:交流,汇报。

师:上课铃一响,我们应该快步走进教室,不拥挤,不推搡,把学习用具准备好,有了饱满而愉快的心情,就会快乐地学习。

(2)活动:课堂发言

师:现在老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看同学们能不能又快又对的回答。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A:(大声喊)今天是星期„„。

B:(站起来举手)老师叫我,老师叫我。C:默默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举手。

师:刚才你们说得很好,也能大胆积极地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可大家有的直接大声回答,有的站起来举手喊,这样做好吗?会有什么后果呢?

师: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师:是啊!同学们真懂事,课堂上发言时,我们应该大胆举手,不应抢着说,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回答,同时发言要大方,抬头目视老师或前方,语言要流畅,还要讲普通话。

个人备课 师:如果我们知道发言的常规,但在课堂上想别的事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能解答老师或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3)活动:专心听讲

师:小朋友准备,两手都拿铅笔,左手画圆,右手画正方形,试试看。(指四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学生自由画,并进行比较)师:刚才经过小朋友们的试画,你认为能画好吗?(不能。)师:你们在课堂上有过一边学习,一边想别的事或做别的事的情况吗? 生:举例回答

师:今后我们课堂上应怎样做才好呢?(小组交流讨论)师:指生回答。

师:对呀!从今天开始我们懂得上课了要迅速进教室,课堂上不仅要积极参与学习,大胆发言,还要不做、不想与课堂无关的事,做一名好学生。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1)活动:有趣的学习生活

师:同学们,开学这么久了,你们觉的学习快乐吗?你都学会了什么?能把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说给我们听听吗?

生:汇报学习中有趣的事

师:学习这么有趣,同学们一定都学会了很多本领吧!老师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你想向大家展示什么本领呢?

生:汇报(折手工、画画、写字、做面具、橡皮泥捏动物、唱歌、跳舞„„)生:小组活动

(1组:画画;2组:折手工;3组:橡皮泥捏动物;4组:歌舞表演)生:分组汇报,展示作品

师:学生评一评,谁表现得最好?并说出理由。

师:表扬并奖励一个“金苹果”,其他同学也给予鼓励。

师:这节课,大家都养成了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遵守课堂秩序,都是好样的,掌声送给自己。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师:上课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我们下周进行一次课堂小明星评比,有信心被评选上吗?那就要看谁一周内得到的“小星星”多了,老师祝每个同学都能当选,加油!

个人备课 第一单元第三主题 2.下课了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下课了》这一课题属于《在学校的一天》这一主题的第二个活动内容。这一课题内容的教学主要让学生知道下课了以后应做哪些事情来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的是课间活动。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在家里更是受到了家长的精心呵护,极少具备甚至不具备安全意识,在校期间,课间游戏时发生碰撞受到伤害是难免的,因此提醒学生课间活动时注意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显得尤为重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在设计这一课时,针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意识,让他们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在活动中认识到课间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并且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铃响了以后,应该做些什么。

2.能合理安排课间活动内容,知道课间该做哪些健康有趣的活动。并注意安全。

3.通过课间活动,尝试与同学交往,并友好相处。教学重点:

学会在课间选择有益的游戏活动。教学难点:

在课间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危险。教学准备:

多媒体器材、课间不同安排的图片、毽子、跳绳、皮球等器材。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下课铃音频文件。画外音“同学们下课时间到了,上下楼梯请注意安全。”

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个人备课 生:下课了

生:下课要注意安全。

师总结:铃声提示我们下课时间到了(板书课题),同学们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

二、课中体验

1.活动一:我的课间10分钟

师:同学们,在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里,你是怎样渡过的? 生:我会先喝水

生:我会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 生:我会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 生:要上厕所 „„

师:没想到,课间短短的十分钟,同学们也能安排得这么充实。你认为我们应先做什么事情,再做什么事情比较好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师:下课铃响后,我们要为下节课做好充分地准备。可以先准备好学习用品,再上厕所,然后可以做一些健康的,有趣的,有益的活动。(板书:准备好)

2.活动二:让我教你玩(1)我想玩

师:说到游戏活动,相信同学们一定都是游戏高手,谁愿意告诉大家,平时课间你都喜欢做哪些游戏呢?这些游戏的规则是什么?(板书:活动好)生1:我会玩摸人的游戏,一个小朋友蹲在中间闭上眼睛,其他的小朋友围着他转圈圈,喊停的时候,最先摸到谁,谁就到中间来继续摸人。

生2:我们经常玩编花篮的游戏,每个人抬起一条腿,架到前一个小朋友的腿上,拍着手单腿跳,可好玩了!

生3:我喜欢玩扔沙包的游戏。

生4:我喜欢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师适时提问:非常有趣的游戏,喜欢和谁一起玩呀?如何玩呀? 生1:我喜欢和小明、小亮„„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当老鹰,小亮当鸡妈妈,其他同学当小鸡„„

个人备课

„„.师:同学们课间活动真是太有趣,太丰富了!老师也想和大家做个游戏好吗?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好吗?放音乐拍手歌,小组同学之间玩拍手游戏。

(2)我会玩

师:做完游戏,感觉轻松多了,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同学在玩什么吧? 出示图片:(最好是教师平时抓拍到的学生课间玩得不安全的视频资料)图片1:几个同学在楼道里追逐的场景 图片2:同学攀爬窗户的场面 图片3:在教室里比赛跳绳

师 :你认为这些同学玩的游戏安全吗?有趣吗? 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他们不能乱跑,那样容易撞倒别人。生2:爬窗户容易摔下去,太危险了!生3:在教室里跳绳,容易碰到别人。„„

师:你觉得他们应该怎样玩才能玩得开心,玩得安全? 生4:他们可以到操场上去玩跳绳。

生5:跑得时候慢一点,可以到人少的地方玩比较好。„„

师总结:课间我们要做一些安全、健康有趣的游戏活动。比如:(出示图片最好用学生课间做游戏真实的视频资料显示跳绳,玩呼拉圈、拍球等),在玩的时候要选择宽敞、平坦的室外玩,只有保证安全,我们才能玩得高兴。(板书:安全)

(3)开心地玩

师:说到游戏呀,同学们已经开始活动了,看操场上一群小朋友正想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赶快去看看吧!

播放视频文件:(包括两位同学争抢当老鹰、同学们玩时跑得较快,结果一女孩摔倒哭泣的场景以及一女孩在旁观的场景)

师: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是你,这时会怎么做?预设:(生:两位同学都想当老鹰。我会让着他当老鹰。

个人备课

生:我们会剪刀,包袱、谁赢了谁当老鹰。生:可以轮流着当老鹰。)生:一个小朋友摔倒哭了。生:他们跑得太快了。

生:我会把小女孩扶起来,告诉她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要坚强。师:是呀,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礼让。玩游戏时要守秩序,遇到问题一块想办法解决,这才是聪明的孩子。

师:老师发现一个小朋友一直在旁边看,她会想些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生:也许想和他们一起玩,我会告诉他们“我也想玩,可以吗?”。师:你想提醒大家在课间活动时要注意什么?

师总结:在玩的时候我们要慢点跑注意安全,这样才会玩得高兴,玩得愉快。

师: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大家庭,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就是分享快乐,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关心帮助。(板书:快乐)

3.活动三:一起来玩吧

快乐的课间十分钟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就请找到你的小伙伴,互相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一起做什么活动?如何玩这个游戏呢?

师: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玩耍,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根据生回答总结我们要注意游戏规则,守秩序、还要注意安全,这样才能玩得又安全又高兴。)

生到室外进行活动。师:你们玩得高兴吗?

师:同学们课下到室外玩一玩既放松大脑又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同学间友谊,分享快乐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学校生活,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三、课后延伸

课下请把你喜欢的课间游戏介绍给其他同学,让他们与你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

四、结束语

在《哦,十分钟》的音乐伴奏和相应课件的播放下,老师总结:真心希望大家能拥有一个愉快的课间十分钟!

听,下课铃声响起来了,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去享受快乐的时光。

个人备课 第一单元第三主题 3.放学了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放学了”这一课题属于《在学校的一天》这一主题的第三个三级主题内容。本活动主题由“上课了”“下课了”“放学了”三部分组成,设计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学校生活,遵守学校生活常规,并养成良好的学校生活习惯,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放学了”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放学回家时要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在等候家人的时候不要乱跑,以及回到家里应该做些什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2.能在成人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学校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规则与规律。教学准备:

1.学生在家活动的照片、录相。

2.学生搜集自己和同学放学后在家里的各类活动,准备好要展示的作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一位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学习,看,它是谁?(课件出示:蓝猫)这节课,蓝猫还想考考我们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愿意接受它的挑战吗?课件出示蓝猫头像配音: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回家,看看你们回家的表现。首先从放学前的准备开始。

二、课中体验

1.活动一:游戏:我来选

(1)师:放学前,小朋友要做到什么?(生:收拾书包;生:把自己的座位和桌面收拾干净;生:要拿自己的学习用品回家,不要弄错了„„)

师出示:(蓝猫图配音:你们真是有心的孩子,那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我来选。)在讲台上摆放一些物品,如铅笔盒、书(写了自己名字的书和写了别人名字的书)、玩具、毛巾、削笔刀、作业本等。

(2)学生上台选择并说明选择的原因,教师相机指导。

个人备课(3)学生交流:放学了,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生:课本,作业本,文具盒„„

(4)教师小结:放学回家时要带全自己回家学习时需要的东西,如橡皮、彩色笔等。

2.活动二:讨论会

(1)出示蓝猫图配音:小朋友们你们真是火眼金睛啊,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东西,真棒!(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图

2、图3)

小组讨论:放学后他们在干什么?你认为谁做得好?为什么?(小组代表在班级进行交流发言)

(生:明明和冬冬放学了,冬冬在等家长的时候看见路那边有卖好玩的东西,想去看一看,明明说:“那样爸爸妈妈来接我们会找不到的。”;生:我认为明明做得对,放学了应该在固定的地方等着家长;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不能到陌生的地方去„„)师小结

(2)自我评价:平时放学后,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生:认真站好路队;生:我和妈妈一起走着回家„„)

(3)教师小结: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不做危险的活动,不在外面逗留。3.活动三:我会做

出示蓝猫图:小朋友们你们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回到家》。

蓝猫:小朋友们,视频中的兰兰,每天放学回家都做那么多有意义的事,那你回到家里,都会在家里面做些什么呢?来和大家聊聊吧!

小组内交流后全班展示:(生在汇报时可结合着照片、作品说一说)(生:我回家先写作业。生:我回家帮妈妈做家务,然后再写作业。生:听爸爸妈妈讲今天身边的故事,然后再给爸爸妈妈讲故事„„)教师及时鼓励。

三、拓展延伸:

1.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棒!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儿歌:

铃声响,别着急,书本和笔要清理; 小书包,本领大,装下学习好伙伴; 离开前,要检查,好的习惯要坚持; 不嬉戏,不停留,安全回家最重要。2.师生一起读

3.师:发布评比按时回家明星的信息。希望每位同学在放学后都能收拾好自己的书包、每天都能做到按时回家,争取人人都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个人备课

一年级品生第一单元教案 篇2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是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个主题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这一单元时, 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 向孩子们展示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图画, 让孩子们欣赏。在展示的过程中, 孩子们被春天那五彩缤纷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自然而然地活跃了起来。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我想, 能不能让我们的课堂也充满情趣, 让我们的教学也变成一种游戏呢?记得在教学《柳树醒了》和《春雨的色彩》这两篇课文时, 我采用了课堂表演的教学方法。当时孩子们非常踊跃, 被请到台上来的孩子, 利用一些适当的动作和语言进行表演, 比如在表演《柳树醒了》这首儿歌时, 扮演春雷的孩子, 一边用手做着动作, 一边还用嘴发出“轰隆隆, 轰隆隆”的声音;而扮演柳树的孩子开始是闭着眼睛的, 后来经过春雷的呼唤, 才伸了一个懒腰, 将眼睛睁开, 孩子们表演得那么认真、那么可爱。我在让孩子们表演时, 不仅是要表演课文里面有的角色, 还让他们表演课文里没有的角色, 比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时, 我让孩子既可以表演课文里的角色, 也可以表演课文以外的角色, 于是,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 参与表演。有些孩子扮演的是课文里有的角色——小燕子、麻雀、小黄莺, 他们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有些孩子扮演的是课文以外的角色——猫头鹰、小鸽子、布谷鸟、啄木鸟, 他们有的说春雨是黑色的, 有的说春雨是紫色的, 有的说春雨是白色的, 有的说春雨是无色的, 并且也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就这样, 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明白了, 春雨本身是无色的, 但它滋润着万物, 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 我还注重培养孩子们动手和动口的实践能力, 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 去学唱关于春天的歌曲;利用周末的时间, 和爸妈一起到公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同时还通过细心的观察, 用笔去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孩子们准备了之后, 就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发现, 以及自己唱会了的歌曲、画的图画, 表现得比较出色的孩子, 就让他们走到讲台上来展示, 这样一来, 孩子们对春天的认识和体会就加深了一步。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读 篇3

单元解读

本单元学习叙事性作品。选编的五篇课文均是大家、名家之作。它们或是追述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大家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五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各有特色,人文内涵非常丰富。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课文在写人叙事方面很有特色。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外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理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我的母亲》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的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用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并受其熏陶。

《再塑生命》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盲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它出自一个盲聋哑人之手则尤为难能可贵。面对这样的奇人美文,我们不能不感动。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的题材都与生活经历、人生追求有关,因而,容易激发大家的情感,引发大家对自己的人生、生活进行对照。同学们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尽量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字词。②理解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③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倾注的思想感情。④了解随笔、传记等叙事类文体的特点。

2.方法与过程

①在朗读中揣摩、品味作品独特的风格、人物塑造的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②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文章的文化内涵,进而引发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③推进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聆听名家讲述人生历程,了解课文深厚而丰富的人文内涵。②感悟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培养健康的伦理亲情。③感悟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付出爱,你一定能得到爱。

单元导读示例

《藤野先生》课文导读

(一)文题理解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医学导师,他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给了鲁迅很大的帮助和鼓励,作者因此很尊重他、怀念他。题目交代了要记述的主要人物。

(二)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学者,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鲁迅先生一生留下很多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摩罗诗力说》等。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和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

(三)识记基础知识

1.生字字音

红(fēi)如(wǎn)

驿站(yì)解(pōu)

油光可(jiàn)

形(jī) 不(xùn)

名(nì)无消息(yǎo)

责(jié)

然(qī) 教(huì)

见(piē)抑扬顿(cuò)

痛疾(wù)

2.词语详解

【绯红】鲜红。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诘责】质问并责备。

【匿名】不具名或隐匿真名。匿,隐藏。

【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

【油光可鉴】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照。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或停顿转折。多形容诗文的音调优美,吟咏起来,和谐悦耳。

3.词语辨析

[熟悉熟识]

课文例句:①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

辨析:这两个词都兼属动词和形容词,都含有“知道、了解”的意思。主要区别是:“熟悉”是指“知道得比较清楚”,可用于人(如“熟悉学生”)和事物(如例①,指抽象事物;又如“熟悉山路”,指具体事物)。“熟识”是指“了解得比较透彻”,一般常用以表示与人认识得比较久,相处得比较熟(如例②),很少用于事物,即运用范围比“熟悉”小。

[斥责诘责]

课文例句:①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辨析: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责备”的意思,主要区别是:“斥责”是“用严厉的言语指斥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诘责”是“用盘问(或追问、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的意思。在强硬的程度上,“斥责”深于“诘责”。

(四)谋篇立意与结构内容

1.谋篇立意:本文作者通过对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的回忆,高度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切的怀念。作者还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文章结构:本文共有38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见到“清国留学生”的情景和“我”离开东京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段):写“我”在仙台医专学习时受到藤野先生的关照和离开仙台时与藤野先生的惜别情景。

这部分又可分为四层:第1层(第4—5段):写“我”往仙台途中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第2层(第6—10段):记述了“我”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第3层(第11—23段):写“我”弃医从文的原因。第4层(第24—35段):写“我”与藤野先生告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和行动。

(五)写作技法归纳

1.巧妙运用烘托手法。

文章以“藤野先生”为题,但在开头,鲁迅先生却并不急于让这位在仙台医专遇到的良师出场,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场面和细节。然后,又写了“我”从东京到仙台途中,经过日暮里和水户时的观感,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我”的优待等。即便是文章中写到藤野先生的时候,也仍然穿插了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的事件,以及看电影时的情形。那么,这些内容对突出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呢?

鲁迅先生写留学生的醉生梦死,写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弱国子民的辛酸,写日本“爱国青年”的狭隘冷酷,写课堂上所看电影中中国围观者的麻木……都是为了更有力地烘托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正像池内莲花,唯其身处泥中,更显高洁。这些相关情况的交待,为藤野先生的活动铺设了一个色调灰暗的背景。这一背景,与藤野先生光明的人格互相映衬,取得了出色的表达效果。

同学们在作文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烘托的写法,也一定会取得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

2.抓住典型事例和人物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本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表现了藤野先生待人的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对科学的求实问理的态度。作者正是借助这些典型的事例,让我们对藤野先生有了全面、立体的了解的。

作者写人物善于抓特征,用白描手法,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很能反映他们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

在“写人”的文章中“抓住典型事例和人物的特征来表现人物品质”,这一写作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同学们千万要记得哟!

(六)难点解析

1.《藤野先生》一文主要表现藤野先生的伟大精神与品格,为什么文章开头要描写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要解答这一疑问,可以按这样的思路:作者是怎样描写清国留学生的?表现出他们什么特点?作者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他们与藤野对比有什么不同?

首先,作者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特征描写“清国留学生”,勾勒他们的形象。辫子是清朝统治的标志,鲁迅和一些有革命抱负的青年,到日本后就剪掉辫子,表示对清政府的反抗和同旧的封建习俗彻底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完全是追求个人名利,准备回国凭着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忠心未变,以便升官发财。可是在日本又想赶时髦,只有把辫子盘起来。作者接着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糜烂庸俗的生活。他们白天赏樱花,晚上学跳舞,“满房烟尘斗乱”。作者对此十分厌恶,用反语无情地进行讽刺。因为作者怀着救国救民的目的来日本留学,看到这些“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自然深恶痛疾,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对弱国的帮助,一个外国人尚且那样关心中国的进步,可作为“清国留学生”对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却漠不关心,二者对比之下,更见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所以,描写“清国留学生”,是与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致的。

2.《藤野先生》一文描述作者初到仙台,受到许多“优待”,可作者为什么说这“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作者到达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从生活上表现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关心和照顾,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可作者把这些推断为“物以稀为贵”之故。因为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的国民”来到日本,往往是受歧视的。所以,他不认为自己受到“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于是,他以北京的白菜到浙江被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到北京得到“龙舌兰”的美名作比,推断自己所受到的“优待”仅仅由于在仙台他是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受到“优待”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罢了。

这种“优待”与关心,和后文藤野先生对于作者真诚的关怀、教诲是截然不同的。藤野先生丝毫没有民族偏见,他对作者的关怀完全是真心的,希望中国进步。作者对藤野先生也是十分崇敬、感激的。因此,写这些“优待”不过是出于礼貌,从正面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关怀是无私的、高尚的。

3.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深怀敬意地概述了藤野先生对自己深厚情谊的意义:“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里前一句所说的“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和后一句所说的“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希望”,如果能在中国实现的话,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作者所说的“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应该怎样理解呢?我觉得,“大”与“小”的区别关键在于新的医学传播的范围来说。“为中国”有新的医学,这在新的医学传播范围上就比较“小”,但其意义却不小;“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希望鲁迅把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在新的医学传播的范围上就比较“大”。藤野先生教鲁迅医学时,既有“为中国”有新医术的思想,也有“为学术”能广为传播的思想,前者表示他没有民族偏见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后者表示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因此作者用“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这两个方面很好地概括了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类文欣赏

我的老师 冰心

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了,且还能写一两千字的文章。只是算术很落后,翻来覆去,只做到加减乘除,因为塾师自己的算学程度,也只到此为止。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因为考试的时候,校长只出一个“学而后知不足”的论说题目。这题目是我在家里做过的,当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校长先生大为惊奇赞赏,一下子便让我和中学一年级学生同班上课。上课两星期以后,别的功课我都能应付自如,作文还升了一班,只是算术把我难坏了。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脚跟站不牢,昏头眩脑,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教员,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来。我最怕是她红脸的时候。

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又清晰。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地牢记了原理。

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了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

这当然是她对我格外的爱护,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留级的可能;而且她很忙,每天抽出一个钟头给我,是额外的恩惠。我当时连忙答允,又再三地道谢。回家去同母亲一说,母亲尤其感激,又仔细地询问T女士的一切,她觉得T女士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T女士逢人便称道我的神速聪明。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在眼泪模糊之中,灯影下往往涌现着T女士美丽慈和的脸,我就仿佛得了灵感似的。擦去眼泪,又赶紧往下做。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

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因着T女士的关系,我对于算学真是心神贯注,竟有几个困难的习题,是在夜中苦想,梦里做出来的。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我因为觉得令郎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母亲不敢勉强她,只得作罢。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些飘飘然之感。

因为补习算术,我和她对面坐的时候很多,我做着算题,她也低头改卷子。在我抬头凝思的时候,往往注意到她的如云的头发,雪白的脖子,很长的低垂的睫毛,和穿在她身上匀称大方的灰布衫,青裙子,心里渐渐生了说不出的敬慕和爱恋。在我偷看她的时候,有时她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出神地露着润白的牙齿向我一笑,我就要红起脸,低下头,心里乱半天,又喜欢,又难过,自己莫名其妙。

我从中学毕业的那一年,T女士也离开了那学校,到别的地方做事去了,但我们仍常有见面的机会。每次看见我,她总有勉励安慰的话,也常有些事要我帮忙,如翻译些短篇文字之类,我总是谨慎从事,宁可将大学里功课挪后,不肯耽误她的事情。

她做着很好的事业,很大的事业,至死未结婚。六年以前,以牙疾死于上海,追悼哀殓她的,有几万人。我是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车窗外飞掠过去的一大片的枫林秋叶,尽消失了艳红的颜色。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

阅读赏析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除了父母,给予我们最大影响的恐怕就是老师了。冰心笔下的T女士,美丽善良、和蔼可亲,对学生关爱有加,对工作一丝不苟。她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做人的态度,同时她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无数学生的爱戴。文章对老师采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等多角度的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温暖”“温和”“温柔”等词语的使用,更把对老师的爱与“我”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阅读训练

1.本文写的是“我的老师”,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二段中交代自己各科学习的情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说说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母亲买的礼物——贵重衣料被T女士退了回来,而“我”送的礼物——红萝卜,她却欣然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习过程中,当老师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并冲“我”一笑时,“我”为什么会心里又喜欢,又难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疑,我的老师——T女士是美丽的。结合全文请你总结她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年级教案二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元宵节”,主要结合正月十五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而安排。在寒假,小朋友们刚刚度过了欢乐、热闹的新年。虽然已经开学了,大部分孩子还沉浸在过年祥和、高兴的气氛中。这一单元就是要小朋友们能够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来之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又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感受到生活与学习的联系,增加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中有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两篇课文:《元宵节》和《看花灯》,以儿歌的方式呈现,朗朗上口、生动形象,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语文天地中安排了“描一描,写一写”、“抄一抄”、“组词”、“照例子说一说”、“读一读”等练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复习上一学期的拼音生字等知识,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练习、延伸。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中的乐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25个生字,巩固学过的字。会书写单韵母,并且逐步复习和练习组词,逐步会组词,掌握识字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意思,会组词。背诵课文;自读短文。

情感态度:1 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中的乐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以及勤于复习、练习的好习惯。

过程和方法:1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检的.习惯。

3 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参与班级活动。

三、重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习惯是重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有感情的朗读《元宵节》、《看花灯》两篇课文,并且要能有感情的背诵《元宵节》这一篇。认识本单元的25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并且逐步复习和练习组词,逐步会组词,掌握识字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卡片、录音机、磁带等

五、课时安排:

课时分配课题

共6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课余时间一个半小时课时

元宵节 2课时

看花灯 2课时

语文天地 2课时

六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拼音、拼读掌握较好,能借助拼音自学生字,儿歌中有的生字学生已经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由于本地没有相应的社会活动,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

《元宵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一 、目的及意义。

1 结合学习第一课《元宵节》,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完成识字任务。

2 着眼点: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活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体现“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个理念。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参与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让学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积极、主动求知的愿望,

3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到学校和学习都是生机盎然的,充满趣味的。

二 、基本情况

1 时间:正月十六晚上6:00——8:00

2 地点:本班教室内外

3 人员:本班全体学生及自愿参加的家长、教师。

4 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带一个灯笼,查阅资料,或自制灯谜若干,写在纸条上。要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并自备奖品,准备奖励给猜出自己制作的灯谜的同学。可以请求家长协助(比如写灯谜),但不能完全代替。

三、活动基本思路。

1 动员,集思广益。在正月十六早晨报到完后,教师讲话,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办好这次活动。归纳总结活动方法,鼓励大家积极筹备,简单分工。(比如哪些同学重点搜集跟“羊”有关系的词语,哪些同学重点搜集喜庆的词语,或是跟元宵节有关的知识等。提示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制作灯谜。

2 教师,做好领路人。为了落实活动中的知识能力目标,教师一方面做好引导,一方面也要参与到活动中去。我设计制作一些灯谜,有意识地包含第一课的生字词以及一些估计学生不好完成的目标。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5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数数能力,感受数学在身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学会观察的方法,会用点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有好多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喜欢去公园玩。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图)

二、新课

1、看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互相说。

你能按顺序说一说有哪些物体吗?指名说。师生齐看图。

2、数数

什么物体有几个呢?自己数一数,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汇报:**有几个。

3、提问:

(1)大象滑梯有几个?所以可以用1个点来表示。师:有几个物体就用几个点来表示。

(2)秋千有几个?用几个点来表示?为什么可以用2个点来表示?

(3)木马有几个?用几个点来表示?

(4)几架小飞机?画上几个点?

(5)几只小蝴蝶?用几个点表示呢?

(6)小鸟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画上几个点?

(7)哪个物体用7来表示?

(8)哪个物体用8来表示?

(9)球有几只?用几个点来表示?为什么?

(10)哪个物体用10来表示?

4、小结:

小朋友们真聪明,能看图按顺序说出这个图里面有哪些物体,还能细心地数出第个物体有几个,有几个,就用几个点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一数(板书课题)

三、练习

1、看一看,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还想数哪些物体呢?

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几个窗户?你还想数什么?

2、看图数数,并用点来表示。(补充)

3、作业:练习册第一课:数一数。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篇6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内容包括《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语文园地一》,都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本组课文不仅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找春天》在呼唤着我们到校园、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古诗两首》告诉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和感受春天,《笋芽儿》让我们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起学生思考的童话故事。《语文园地一》也是一组关于春天的话题,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单元总体目标】

1、本单元要求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不带拼音的短文,让孩子尝试着自己阅读,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生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会说、会画、会唱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

5、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单元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表现。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用眼睛去看春天、用耳朵去倾听春天、用手去触摸春天,让学生去寻找春天,从而达到书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综合学习。

2、学习本单元后要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关于春天的词语、会写几句关于春天的词语、能够背诵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能够用语言描述春天,并且能够用手中的笔画出春天。

3、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感情、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

4、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春天的脚

印,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花、春雨、春草像什么。

5、在理解本组教材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解读春天,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去感悟,去发现。

【单元教学时间】

《找春天》

2课时

《古诗两首》

《笋芽儿》

《小鹿的玫瑰花》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播放歌曲。(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六、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二、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三、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五、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

二、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五、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六、练习

1、按要求分类。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七、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五、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六、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七、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八、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3、笋 芽 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投影仪。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2、出示画面。(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二、自学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

1、正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2、展示方法:

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

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1)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五、写字

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二、朗读

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

三、想象

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再读感悟: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五、写字

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

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

六、作业

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实物导入。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二、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三、讨论

1、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1)读课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五、朗读

1、自由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2、交流读: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竞赛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六、练习

结合课文情境进行写话训练:

1、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七、写字

学习“弟、哥、骨、微、渐”四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时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1、指名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2、引导想象:小鹿的朋友大象拍下了花开的情景,想象一下他会对小鹿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看到了玫瑰花开,他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三、表演

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语言。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比赛,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奖” “最佳风采奖”和“最佳创意奖”。

四、练习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请你替他写几句台词。

五、写字

学习“抽、拐、浇、终、静、躺、谢”7个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观察后联系已有知识,教师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等。

3、学生书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题目中共列出了八种事物的图案,虽然排列上没有什么规律,但都是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过程:

1、观察图画,引导发现。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2、根据提示,创生想象。请你把伙伴泡泡里的话补充完整(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还能换一种说法吗?(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你还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其他的事物吗?组内互相交流观察所得。

3、联系经验,拓展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如眉毛像弯弯的月牙儿,河水像一面镜子等)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读读认认”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组词等练习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读读背背”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的春联。这四副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品读吟诵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我会说”是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读读认认

1、读: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2、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读读背背

1、读读。学生自己读对联,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如,杨柳/绿/千

里,春风/暖/万家。)学生模仿读、对读、齐读、想象读。

2、背诵。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对联。

3、展示。学生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我会说

1、说说。读读横线后面的词语,说说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2、评评。在组内说自己填的内容,其他同学评评。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短语,读读写写。

3、练练。害羞的()

()的眼睛

()的笋芽儿()的嗓音

()的世界

嫩绿的()口语交际

本次交际活动的话题是《春天里的发现》。虽然话题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相似,但本次交际的角度和表达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可以和本组各课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也可以与下面的“展示台”和“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把搜集的资料和将要展示的作品作为口语交际的凭借,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具体形式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整理以前有关春天的资料(文字、图片等)。

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过程:

1、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听后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2、在春天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要求:(1)可以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入手。

(2)发现要“新”,尽量与众不同。

3、全班交流汇报“新发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新

发现,或者专注于某一种事物,把它说具体。如对小草的发现可以从开始探出头来说到长出嫩绿的小尖叶,从“草色遥看近却无”说到绿草如茵的景象。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联想结合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评选“最具慧眼”奖。

5、把自己的新发现整理一下写出来,教师适当提醒学生先想想写话的顺序再动笔。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写话的快乐。展示台

本次活动主要展示和交流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学习伙伴的提示,拓展交流和展示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2、小组内交流,大家互相分享学习的收获。

3、班级交流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才艺”奖。宽带网

这是本册语文园地新开辟的一个栏目,这个网名新颖有趣,富有时代气息,旨在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它也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主要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电脑网络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过程:

1、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市花”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除了教材所举的例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其他城市的“市花”资料)

2、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交流某种“市花”的来历,或者交流“市树”的有关资料。

上一篇:统计学法下一篇:世界听我疯狂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