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2024-06-05

年度课题研究计划(精选9篇)

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篇1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继续依据进度计划完成本人承担的课题研究工作,为使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开展,现计划如下:

一、本学个人研究目标

1. 继续深入学习赏识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并运用到课题研究工作中。

2. 对学生个别教育、个案追踪及案例分析

3.通过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探索新的赏识教学方法和思路,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重点

逐步把课题研究的关注点转移到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及一日生活中,理论实践相结合。这是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主动运用到课题研究实践中。

2、加强与其他参研教师的合作沟通,交流心得,交换研究方法。

3、做好自我反思,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具体工作安排:

03月撰写个人研究计划

研讨课活动

4月对学生个别教育、个案追踪及案例分析

依据计划展开课题研究实践

5—6月理论学习

7月研讨课活动

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篇2

一、年度招生计划编制的内涵

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实质上是指某高校某年度面向社会做出的一种招生人数的承诺, 它就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事业计划和来源计划两个方面。事业计划是指分专业的招生计划, 即高校在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内, 结合本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住宿条件等方面所制约的分院 (系) 分专业招生计划数。来源计划是指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即经教育部批准 (或备案) 的具有实施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 编制确定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 是高校招生方案及对社会招生承诺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一般所指的就是这个来源计划。

高校年度招生计划的编制不是简单地将招生专业、招生人数、招生地区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配, 而是将招生专业、招生人数、招生地区这三维数组进行最优地组合, 使社会、行业、地区、高校、考生都得到最大化的满足。招生计划的编制不是孤立的过程, 而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 影响招生计划编制的因素是多重的, 这其中既包含国家经济发展环境的外部因素, 也存在学校发展定位、就业质量、生源质量等内部因素, 只有充分地将内、外因素有机的结合, 才能制定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提高生源质量的科学的招生计划。

二、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招生计划的目标

1. 引导高校提高质量,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自身办学水平

按照高等教育从以外延增长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变, 高校编制年度招生计划的研究设计需要考虑到招生计划的宏观导向问题, 从整个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角度, 除了数量即规模的控制外, 还应当充分发挥高校招生计划的引导作用, 引导高等教育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更好地把握发展节奏, 更加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质量, 确保高等教育稳步健康发展。

2. 努力促进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与协调发展

为更多的适龄人口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是我国“十一五”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高校通过合理、科学地编制招生计划, 以便使更多的孩子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努力促进各地区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和协调发展。

3. 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各地区在经济、社会、科技、产业乃至基础教育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因此高校在编制来源计划时应在科学、合理、公平的基础上, 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需要和重点, 满足各地社会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 促进各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促进各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4. 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科学、合理、高效地编制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就是要以党的精神为根本指导,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 按照“以发展促公平”的原则, 加强对各地区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 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各地区生源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来制定本年度高校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通过科学地编制年度招生计划, 合理地分配年度新增计划, 通过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 改善高校招生的宏观管理, 探索新时期高校招生稳步发展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新方法, 坚持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从大局出发, 确保国家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三、普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编制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影响普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的编制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外部因素, 也存在内部因素, 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

普通高校办学条件包括:师生比——反映高校教师数量的充足程度;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反映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反映高校基本设施的充足程度;生均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反映高校日常运行经费的充足程度和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等。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办学条件则是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 经常会运用办学条件指标来宏观监测各个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迅速增长使得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因此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对高校年度招生计划编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各地区的生源质量。

由于各个地区本身就存在着地理位置上的差异, 并且各地区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差异会直接导致各个高校在不同地区招生生源质量的不同。例如:东南沿海城市的大部分考生在选择高校时会选择离家较近的省份或城市, 因此各个高校在每个省份的招考情况都不尽相同。对于生源好的省份, 报考人数多, 相对招生计划就会较多;对于生源相对不好的省份, 报考的人数少, 难以保证拥有充足的生源, 一志愿上线人数经常低于招生计划名额。这时高校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名额调整, 重新分配各个省份之间的招生名额, 从而达到招生计划的合理分配。

3. 高校还必须考虑到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协调与发展, 首先需要考虑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反映这一问题的最直接指标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的编制直接联系起来, 是实现我国及各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所确定的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原则。

综上所述, 在考虑影响高校招生的因素时, 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体现公平的招生计划分配指标体系:

(1) 办学条件类指标

高等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投入水平直接影响着各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 有关投入和办学条件的指标都直接或间接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相关, 符合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 也与现行政策强调办学条件的重点和招生能力的要求相一致。

(2) 机会与公平类指标

反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充分程度和公平的指标, 按照国际机构通用的口径, 为18-22岁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 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于缺乏各地区分年龄的学龄人口数据, 我们用高中阶段毕业生数这一指标来反映各地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

(3) 协调发展类指标

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挂钩, 还需考虑到现阶段我党、政府的方针政策。例如:08年开始试行“支援中西部部分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即有办学条件较好的省 (市) 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承担协作计划, 面向升学压力较大、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5个中西部省 (区) 招生。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各指标权重

在给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之后, 本文将提出一种合理赋予权重的方案。在确定所选指标体系权重时, 采用两次赋权法, 即分别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赋权。在三个一级指标中, 三个方面都对高等教育招生有着重要影响, 但对于普遍高校来说, 三个方面所占的比重会不尽相同, 因此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确定为0.5、0.3和0.2。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和对高校招生所产生的影响, 对二级指标的权重确定参照上述办法确定, 具体详见表1。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影响招生计划编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将影响招生计划编制的因素划分成了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 构建了普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编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并提出了一种普遍应用赋予权重的方案。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各个高校具体面对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因此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的应用与相对应的权重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与相应权重, 从而形成完善的编制年度招生计划体系, 将是高校管理者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普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编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提出将对于高校进一步推进招生考试研究, 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庆霞.影响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制定的因素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16 (6) .

[2]赵小剑, 彭小川.科学编制高校招生计划的原则及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 2007.

[3]王凤兰, 张军伟, 安静.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方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

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篇3

【关键词】“一通三防”;瓦斯防范;安全措施

“一通三防”工作是矿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好一通三防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通风工作的技术管理工作

通风技术是井防范瓦斯事故和防火、防煤尘的基础工作,如何搞好通风管理就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技术管理。

1.1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

矿井的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和通风网络组成了矿井的通风系统。一个合理的通风系统是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强的保证,通风系统的选择要遵循技术上既要先进,还要合理;安全性上可靠性高;还要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1]。

(1)具有简单合理的网络,保质保量的完成稳定的供风工作。

(2)通风机性能与网络特性相互匹配。

(3)防灾抗灾能力不会受到通风系统的影响而导致灾害产生。

(4)可以促进煤炭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

(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通风机成本低,运转费用经济,维护成本不高。

1.2加强局部的通风技术管理工作

矿井采矿一般采用巷道掘进的方式,主要采用的就是局部通风技术,这种管理技术相对较大,一旦有失误便会酿成瓦斯事故,所以加强局部通风技术的管理工作非常关键。

(1)在局部通风机的安装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定,确保其正常运转,避免发生循环风。

(2)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局部通风机的管理,严格控制停开,实施挂牌管理。

(3)一台局部通风机不能向两个掘进面进行供风,必须将风量控制好,使其符合规定,保证瓦斯量不超过规定限制。

(4)风筒的接头要严格密封,没有破口,吊挂平直,逢环必挂、风筒要缓慢拐弯,接头要使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允许花接。

(5)“三专两闭锁”装置要安装在高突矿井和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掘进面,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要采掘分开,合理使用风电闭锁裝置。

1.3矿井通风设施要管理好使用好

对于矿井通风设施诸如永久密封,永久风门,风桥等药严格符合规定要求,严格管理,合理使用,避免出现损坏设备的情况发生。

1.4设置健全的通风技术管理制度

(1)通风技术管理要有专业管理队伍,建立健全业务部门间工作责任,切实做好“一通三防”工作。

(2)矿井要制定年度“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力争将装备设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各部门间要召开月度工作计划及总结会,专门针对通风问题进行研究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

(4)通风工作的技术管理要做到面面俱到,避免出现疏漏和遗忘。

(5)通风技术队伍要有相应的工作区域,并且在各自区段具有完备的管理制度,特殊工段要持证上岗,具有专业的操作知识。

2.瓦斯、煤尘及火灾的防范措施

作为矿井安全中的“三防”,其防范意义重大,只有做好瓦斯、煤尘、火灾的防范,才能真正做到确保矿井安全。其主要的防范措施如下:

2.1严格控制瓦斯积聚和超限

(1)瓦斯一般在均匀条件下,缓慢的涌出,加之通风不良等情况,极易造成局部区域的瓦斯聚集和超限。类似情况就要通过改善和加强局部通风作业来解决问题。

(2)在非正常的瓦斯涌出情况下,短时间内就破坏了空间内的瓦斯量,在采掘过程中会出现急剧的瓦斯超标现象。目前尚有没有掌握的瓦斯涌出规律,导致我们还不能有效地进行预测,通风系统的供风在瞬间被增大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较大的危险性。

(3)人为原因造成的通风系统障碍,导致无法正常通风导致瓦斯聚集和超限,发生这种情况较为常见,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其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2]。

由于不同条件下的矿井有着差异性,其瓦斯的超限和聚集也有着不同的情况,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这一状况,避免危险发生。防范瓦斯积聚的根本方法就是加强矿井通风。根据我国矿井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处理发生局部瓦斯积聚的时候常常采用稀释排出、封闭隔绝、抽排瓦斯三个办法。

2.2坚决杜绝火源

矿井井下作业禁止火源和一切明火。一些必要的电气设备在防爆措施上下足了功夫,在一些强电设备的表面为防止火花与外界瓦斯接触,安装了隔爆性能完好的防护外壳,避免了内部的高温火源不会造成外界瓦斯的爆炸。近些年来,国际国内都对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有了深入的研究,技术日趋成熟。

2.3防止瓦斯爆炸灾害事故扩大

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损失是必然的,但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是必要的。有些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是因为矿井没有合理的通风系统,设施水平低,设计不合理,自救设施无法取得应有的作用等。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1)加强矿井通风能力,通风机要选择可靠稳定的设备,一定要围绕着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选择,一旦发生灾害,必须能够保持其作用,绝不允许出现风流回流及逆退等现象发生。

(2)矿井的巷道布置要合理,通风网络的设置越简单越有利,避免出现因人为作用出现的串联通风和角联巷道情况,要确保不会因为局部的改造,导致通风设施的变动,进而影响风流的变化。

(3)一旦矿井发生灾害,绝不允许因为通风系统设置缺陷导致的灾情进一步扩大,而且在实际运行中不能出现因为灾害造成的通风系统故障。

(4)通风系统的设备要质量可靠,其操作性和灵敏度都要达标,不能因受到火灾影响造成系统出现紊乱,无法正常使用。

(5)矿井一般具有多台通风机同时工作,一台或其中几台出现故障停止运转,停风区域不能因此出现通风停止,要确保每个区域通风正常。井下发生灾害时还要有反风,保障任何一台具有提供反风的能力。

3.小结

制定年度的通风、防瓦斯、煤尘、防火的安全措施是煤矿企业的重要安全任务,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在现实的煤矿生产中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国祯等.矿井瓦斯爆炸与预防[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1(第37卷)(6).

教学研究室年度教研工作计划 篇4

以“构建道德课堂,提高生命质量”为主线统领教研工作。通过全面推进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积极实施课堂观察活动、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的能力,提高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各县(市)区教研室、各中小学校要按照郑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继续组织开展各层次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加强校本培训,明确达标内容,严格评比程序,帮助教师提高学科能力和教学基本功,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全面推进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

市教研室各学科要认真学习《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探讨学科细化解读课标的技术路径,开展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的培训及研讨活动,帮助教师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掌握分解目标的正确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各县(市)区教研室、各中小学要在认真学习《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域(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落实的具体方案,积极有效的推进这项工作。

(三)积极实施课堂观察活动

市教研室各学科要积极开展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课堂观察的有效形式和方法。要把课堂观察和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教学研究更加专业。

各县(市)区教研室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尝试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引导各学科教研员逐步掌握课堂观察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教学研究的有效性。

(四)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功能

市教研室要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功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诊断与分析,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各县(市)区教研室要依据全市教学质量监测分析的相关数据,对本区域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指导和督促各学校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做好两个毕业年级备考指导工作

市教研室各学科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毕业年级教学的基本思路,科学合理的安排各阶段的复习备考工作。要深入课堂,通过观察与分析,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毕业年级教学的有效性。

各县(市)区教研室要按照全市对毕业年级教学的统一部署,指导和督促各学校认真做好毕业年级教学工作。

三、各学段工作

1.幼儿教育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行动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坚决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要引导教师用《纲要》理念去分析教育现象、反思教育行为,倡导以主题活动和综合活动统领各领域教学,将《纲要》要求分解落实到各年龄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切实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质量。

2.义务教育

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为中心工作,以课堂观察活动为主要手段,引领广大教师把握学科课程价值和课程理念,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掌握细化解读课标的要领,学会科学的课堂观察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科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归纳与提炼。市教研室各学科要对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与整理,提炼出符合学科特点、操作性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各县(市)区、各学校通过积极探索、逐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和教师个性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学年计划于20xx年1月进行一次小学生学业水平阶段性抽测抽评,进行两次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时间分别为20xx年1月中下旬和4月下旬。

3.高中教育

高中新课程实施进入第三个年头,我们要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实施方案。要对高中新课程实施两年来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注重成果的积累。

继续做好高中新课程培训工作。市教研室各学科要关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和指导。配合师训处做好暑期集中培训和学科跟进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好高中新课程备考研究。20xx年即将迎来高中新课程的第一次高考,要加强新课程高考研究,为高考备考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进一步加强学科竞赛管理,组织好学科竞赛活动。

名班主任工作研究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5

201x年度是本工作室开局之年,本着迈好起点步、走稳每一步并逐步推进的思路,我们制订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以求良好开端。

一、制定好工作室三年规划和年度规划,指导班主任完成三年研修计划

指导室员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深度剖析,找准发展的优势和潜势,确定三年发展方向,制定本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和201x年研修计划。

二、建立博客――加强交流

建立研究室博客,博客包括“工作室全家福”、理论导航(提供重要的教育理论)、“研究过程”、“成员心语”“典型案例”“热点争鸣”四个一级栏目。“研究过程”包括“活动传真”(主要是研究活动的新闻、报道)、“典型案例”(班级主题活动案例和学生成长案例)、“班级故事”(包括研究室成员的教育故事和学生的成长故事)1月博客将开通,届时,该博客不仅是工作室成员交流分享的平台,也是成员所在学校班主任学习的资源库和交流展示的平台。该博客将争取与县教育局网站链接,一方面我们试图通过博客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同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更多专家的指导和教师的参与。

三、专家指导――加速进程

本研究室将邀请教育局戴玉莲科长作为研究顾问,一方面不定期地为本工作室的研究进行指导,同时为工作室研究成果的展示、辐射提供平台。

工作室年度还将邀请专家为本研究室的研究把脉,同时为班主任老师作报告。

四、读书写作――丰厚底蕴

由于长期把班级建设作为学科教学研究的.附属品,研究室成员先天缺“钙”,对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方面的理论的了解甚少,因此本年度将组织工作室成员研读班主任管理的相关书籍,并定期每月写好一篇读书心得,每两个月写好一篇教育故事和学生成长故事,在网上讨论交流。

五、主题研讨――探索策略

主题研讨是本研究室最主要的研究方式和活动方式。本学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主要做两件事,一是申报留守儿童管理的德育课题,二是班级主题活动,两件事齐步走。期初要分析班级实际,制订好本学期的班级建设计划,本学年成员每月集中活动一次,每次1―2人负责。

六、公开研讨――分享成果。

1、分享“课题研究成果”。

2、本年度的3月和11月将面向一定的区范围举办展示活动,活动包括班级主题活动、主题论坛、专家讲座等形式和内容。通过公开活动一方面分享成果,另一方面集众人智慧,让研究走向深入。

七、总结反思――积聚能量

今年12月前后,将召开工作室年度小结会,对照年度考核要求表彰优秀成员,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来年的研究工作进行谋划。同时邀请成员所在学校领导参加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他们的支持。

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篇6

科研方面,整合现有科研力量,着力加强高层次课题申报,上层次、上水平,力争立项市厅级项目2-3项,省部级1-2项,国家级项目力争突破;举办高质量学术报告6场,其中校外专家1-2场。服务地方方面,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与协作优势,打造数字城市与规划设计两个研究团队,深化校企合作,跟踪征集各县(区)企业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研究院的作用,申报测绘等方面的资质,力争完成3-5个标志性成果,实现横向课题经费50万元以上,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扩大影响力,打造具有建筑工程专业特色的服务社会新名片,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团队建设

整合现有科研力量继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吸收建筑学、土木工程、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研究人才,2017年再引进吸收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5名,研究团队充实到30人以上,完善研究人员构成,达到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4人,硕士20人以上。

二、做好市级科研平台验收准备工作

“**市绿色建筑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筹建已有进行两年时间,取得了一定成绩,建设初见成效,2017年度完善相关制度,整理收集相关材料,汇总相关成果,提前与政府科研管理部门沟通、汇报,邀请相关负责人来校进行指导,预验收,充分做好2018年度**市科技局对**市市级科研平台验收准备工作。

三、服务地方建设

着力加强高层次课题申报,上层次、上水平,力争立项市厅级项目2-3项,省部级1-2项,国家级项目力争突破;举办高质量学术报告6场,其中校外专家1-2场。承担各类纵向和横向课题总经费不低于50万元,横向课题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10篇,实用新型专利5-10项;

四、开展BIM研究及应用工作

BI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能为建筑行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进步,国家超级工程、特大型工程已经开始应用,抢抓有利时机签订的合作项目,以建筑学、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师为主体,组建BIM技术研究团队、将BIM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应用于教学中,适应建筑业发展。成立BIM技术教学研究室,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增加BIM相关课程。做好教师培训,扩大BIM技术培训规模,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我院进行第二次培训。积极进行全国BIM定点考试单位申报,争取成为省内同类高校研究及应用领先者。

五、推进规划设计研究

2016年度已经开展了部分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初见成效,2017准备申请相关规划设计资质,扩展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测量等研究范围,增强服务**地方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跟踪征集各县(区)企业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研究团队的作用,申报测绘、规划等方面的资质,力争完成3-5个标志性成果,实现横向课题经费50万元以上,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扩大影响力,打造具有建筑工程专业特色的服务社会新名片。

六、组织技术研究交流

以该中心为共建平台,组织高层次技术交流,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不低于100人次,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不少于10人次;组织学院专业课老师参观国内知名企业、特大型工程建设不少于100人次;组织地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高校交流不少于100人次,促进校企、校政等多方的沟通交流,在交流中发现企业和政府需求,在交流中让地方单位了解我们的研究方向和能力。

七、推进**学院建筑工程理事会单位合作

2016年度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院系层面以我们中心作为主要责任单位,成立起了**学院建筑工程理事会。2017利用好**学院建筑工程理事会单位,积极做好理事会平台的建设,以平台建设,推动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以签订的合作项目为契机,以建筑学、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师为主体,促进BIM技术研究、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测量等科研创新团队与地方的合作。推进一到两家企业在企业冠名班、学生奖助学金、学科竞赛、课题研究、人力资源交流等多方面进行合作。梳理已签署的协议,查清协议的落实情况,对尚未实施的进行跟进督促,再次前往各县区及相关联系单位调研,以期争取更多的课题。根据专业特点和我院的实际,积极推行开放式办学,广泛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的实效,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合作计划,实现由面上的启动向具体项目的深度合作、实质合作。

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7年2月

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7年度工作计划

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篇7

一、企业集团财务计划管控的相关理论及重要性

企业集团的财务计划是以货币形式预计计划期内资金的取得与运用和各项经营收支及财务成果的书面文件, 它也是企业经营计划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基本编辑程序是由决策者提出未来一年或一段时间的经济目标, 并下达给下级, 然后各级部门对于决策者提出的目标编制相关的草案。再由财务部门等进行审核, 编制总预算报给董事会批准最后下达各级部门实施。一般内容包括确定计划编制报表, 确认所需资金, 制定计划实施的程序。财务计划的制定一般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续性, 保证能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实施手段, 它就等于是企业在未来一年或者一段时间的经营中的一个方向标, 它的实施状况也决定着企业未来一年内是否能实现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强重视对企业集团财务计划实施过程的管控, 从而使财务计划得到最高效的实施, 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对企业集团财务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管控的模式

企业集团财务计划的实施方法一般是将各个指标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完成相应的经营目标, 定期监督与考核实施的情况, 必要时根据社会经济环境情况及时地调整经营策略、促使财务计划最完整的的实现。

而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具有三种管控模式, 这三种管控模式的重点是不同的, 如下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三种管控模式分别管控着不同的方面, 它们都能更高效的实施集团的财务管控, 从而促使企业集团的财务计划得到有效的实施, 也更能简单及时地对其进行管控。加强集团财务管控, 可以有效的协调集团与分、子公司的财务活动, 有效降低集团财务风险, 确保集团良好的发展。

三、在对企业集团财务计划的实施过程管控中出现的问题

(一)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机构组织都较庞大, 如笔者所在的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分、子公司就有200多家。一般随着业务的拓展, 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 信息比较分散, 企业集团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分、子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 更无法高效的管理各分、子公司企业的财务计划实施情况, 导致财务计划实施进度缓慢, 效率不高。

(二) 目前, 我国的企业集团发展对财务计划实施的过程并不是很重视, 很多企业集团并没有设置全面系统科学化的财务计划实施体系, 对于财务计划实施的时间以及效率也没有明确严格的规定。企业职工也认为财务计划的实施只是财务部门的任务, 使得财务计划等报表在编制的过程中, 全都是由财务人员独立完成, 没有各部门的协作, 这就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财务人员普遍人数较少, 这就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而各部门没有相互协作也导致财务报表的制定缺乏权威性, 也无法准确表现企业集团各部门的年度财务计划与需求, 降低了整个财务计划的作用。

(三) 当今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所以对于管理者下达的决策任务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 在财务计划的制订以及选择时, 不能科学系统地考虑企业所有的经营实际情况, 导致对财务计划的实施重点抓不准确, 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对企业集团财务计划的实施过程管控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管理者重视财务计划的实施问题。一个企业集团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服从于管理者的决策与态度, 财务计划的实施状况当然也与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管理者重视企业财务计划的实施情况, 下级各部门就会引起重视, 并全力去执行, 避免和减少工作拖拉, 或者一些职员投机取巧的行为, 财务计划才能更快速有效的得以实施。

(二) 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工作实施的重要载体, 财务人员的素质决定着企业财务工作的实施状况。当今社会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仅仅要会会计核算,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财务管理以及法律法规, 并且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环境, 行业经营现状, 这样才能更透彻地理解管理者下达的决策, 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与执行能力。

(三) 大力加强财会工作建设,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个财务计划工作的最重要的部分, 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不高不提高, 财务计划就无法得到好的实施, 也就不能很好的运用和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企业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工作, 监督检查财务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问题的重点, 及时确定解决的措施, 严格审核把关财务计划实施的每一个关节, 严格管理财务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结合企业集团内部自身的实际情况, 建立适合企业集团本身健全的财务计划实施体系, 为财务计划更有效快速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 加强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及时反映和监督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一个计划的实施最重要的一方面需要各部门对于执行情况的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最大的效果就是能在实施过程中快速了解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得到解决, 加快实施进度。针对企业集团分、子公司众多, 且地域分散的现状, 通过加强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利用信息系统内规范的预控流程及远程监控, 使集团管理层能及时发现计划执行的偏差, 快速、有效地实现企业财务计划的过程管控。第二方面还需要各部门对执行情况的监督, 关于经济利益就必须有监督, 监督是财务计划实施效果的保障, 只有强有力的监督, 才能杜绝不良思想与行为, 使实施过程更加畅通无阻。

五、结语

尽管目前我国一些企业集团对于财务计划实施过程的管控体系并不是很完善, 重视度也并不高, 但随着我国经济更快速的发展,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体系也会越来越完善, 企业前期的财务计划的制定也会更加严谨, 对于企业集团财务计划的实施过程也会得到更高效的管控。

笔者所在的企业集团, 在财务计划的制定与过程控制中已走在业界前列, 不光在信息化建设, 财务人员力量加强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且在制定财务计划时, 各业务部门协作参予, 以保证财务计划制定的精准性及切实性。同时集团财务管理中心在计划执行过程中, 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密切关注财务计划执行状况, 分析纠偏, 确保年度财务计划圆满完成。

通过本文对企业集团财务计划实施过程管控的系统探究, 从财务计划的编制到如何实施发现一些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并且进行处理, 得出解决的办法。所取得的成果有, 明确了企业集团财务计划的主要内涵, 了解了企业集团对财务计划实施过程管控的重要性, 也发现了一些浅显的问题, 并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尽管这些成果并不是很多, 但是也为我在今后的研究中奠定了一个很好地基础, 此后会逐步进行更深入, 更切合实际运用的探究。

摘要:如果把一个企业集团比喻成一个鲜活的个体, 那么经济利益是它的“粮食”, 流动资金就是它的“血液”, 财务计划的管控则是它的“心脏”。所以只有通过对企业集团年度财务计划实施进行严格管控, 才能更好的保障企业集团的经济利益和资金的合理分配以及使用。然而, 当今社会, 在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 企业集团财务计划管控有着很大且复杂的问题, 如何对企业集团财务计划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管控, 在当今社会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计划,财务计划管控,财务计划管控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小娟.企业财务的管控与优化[N].温州商报.2012.8.19

儿子的学年度计划 篇8

儿子的《2010学年计划》全文如下:

2010学年计划(草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实验小学关于搞好2010学年学习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我2010学年的学习,特制定本计划。

总体要求以校规、校纪为指导方针,以班规为纲领,本着“学校主导、老师主体、个人主动”的原则,健全完善学习自我管理机制,全力营造在校认真学习、在家自觉学习的浓厚氛围,深入实践具有个人特色的创新学习新模式,促进形成“一人高分、全班荣耀、全家高兴”的新格局。

工作重点2010年是我立足新起点、迈向新高度的重要一年,必须抢抓机遇,鼓足干劲,以更好的作风和成绩回报老师和父母。

具体措施

1. 实施自学工程。做好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的自学和预习。早晨6点起床,温习功课20分钟;午饭后看20分钟课本,做好午间温习;晚上睡觉前看20分钟课外书。

2. 实施百分工程。全面提高自己,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强化拔高题训练,加快答题速度。

3. 实施团结友善工程,在同学关系上实现新突破。

4. 实施洁美工程,在个人卫生上实现新突破。以爸爸督促为重点,做到每周洗澡一次;以妈妈买单为方式,做到每月理发一次;以爷爷帮忙为渠道,做到每季扫屋一次。

看到儿子的这篇《2010学年计划》,我不禁哑然失笑。笑过之后,内心深处泛起一丝酸楚和欣慰。让人忧虑的是时下官样文章泛滥成灾,已经涉及到了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人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令人欣慰的是孩子虽然套用了官样文章,但其出发点还是好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上进心。而且在学习和生活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也算是小有创新。当然关键是他在今后的“贯彻”上有无动作。

其后的几个月中,我一直暗中观察儿子的动向,看他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否严格按照《2010学年计划》来要求自己。观察了近两个月,发现儿子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真的发生了质的变化。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班主任老师反映,儿子在学校表现非常优秀,课堂听课认真,发言积极主动,不但成绩提高得很快,还主动帮助同学,团结同学。在春节后的一次月考中,儿子居然拿了双百!

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篇9

“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

空间信息网络是以空间平台(如同步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平流层气球和有人或无人驾驶飞机等)为载体,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空间信息的网络系统。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在服务远洋航行、应急救援、导航定位、航空运输、航天测控等重大应用的同时,向下可支持对地观测的高动态、宽带实时传输,向上可支持深空探测的超远程、大时延可靠传输,从而将人类科学、文化、生产活动拓展至空间、远洋、乃至深空,是全球范围的研究热点。空间信息网络的发展,受频谱和轨道等资源的限制,难以通过增加空间节点数量和提高节点能力来扩大时空覆盖范围。为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信息网络全域覆盖能力有限、网络扩展和协同应用能力弱的问题,亟需开展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新理论、新方法探索,有力支持空间信息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科学目标是:瞄准信息网络科学的学科发展前沿,针对空间信息网络大时空跨度网络体系结构、动态网络环境下的高速信息传输、稀疏观测数据的连续反演与高时效应用等基础性的重大挑战,研究大尺度时空约束下空间网络及空间信息传输处理等机理,重点突破动态网络容量优化、高速信息传输及多维数据融合应用等技术难题,通过传输网络化、处理智

能化和应用体系化等方法,将网络资源动态聚合到局部时空区域,解决空间信息网络在大覆盖范围、高动态断续条件下空间信息的时空连续性支持问题,为提升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快速响应和空间信息的时空连续支撑能力,实现我国空间网络理论与技术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并有效支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导航、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同时,通过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培养空间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及优秀科研群体。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面向网络理论与空间信息科学发展前沿,瞄准空间网络体系结构、动态网络信息传输理论、空间信息表征与时空融合处理等重大基础科学理论,围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发展需求,重点解决以下三个核心科学问题:

(一)空间信息网络模型与高效组网机理。

空间节点高动态运动、网络时空行为复杂,业务需求随任务变化,要求空间网络可重构,能力可伸缩。其难点在于常规网络基于静态拓扑可采用图模型与优化理论,而空间网络涉及多种异构动态变化的节点连接,必须发展动态图模型与优化理论。需要重点研究:大时空尺度下的网络结构模型、可扩展的异质异构组网关键技术、空间动态网络容量理论,实现空间节点高效组网,涉及数学、宇航与通信等学科。

(二)空间动态网络高速传输理论与方法。

空间节点和链路动态变化且稀疏分布,导致多点到多点的信-2-

息传输容量随网络拓扑的时变空变而发生变化,高动态时变网络给传统信息传输理论带来巨大的挑战,致使大时空跨度下实时端到端传输容量优化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突出难题。需重点研究:时变网络的信息传输理论、空间信息网络资源感知与优化调度、高动态时变网络的智能协同方法等,涉及通信、数学与空间物理等学科。

(三)空间信息稀疏表征与融合处理。

多维、多尺度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网络化共享与应用服务的核心问题是链路传输与处理瓶颈,一方面涉及空间信息的特征提取与稀疏表征;另一方面,由于多维信息尺度不同、时空基准存在差异,离散时空采样的融合处理将面临信息时空特性深层次精准表征等基础问题。为此需重点研究:空间信息网络的时空基准与统一表征、多维信息的时空同化与融合处理、空间信息的快速提取与知识发现等,涉及遥感/地学、信息、计算机等学科。

三、2014年度重点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

2014年度围绕本重大研究计划的三个基本科学问题,进一步深入网络体系架构与空间网络理论研究,重点布署空间组网、传输与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加强网络化场景下空间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应用研究,开展基于现有空间设施的集成演示方法的综合论证。拟资助如下领域的“重点支持项目”及与其相关的“培育项目”。

(一)空间信息网络模型与高效组网机理。1.重点支持项目的研究方向(共2项)

(1)天空地一体化导航增强动态自组网模型及应用模式

围绕卫星导航及其多源导航增强融合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以北斗导航卫星星座、通信卫星、临近空间浮空器、无人机、地面伪卫星等为时空参考源,导航网与空间通信信息网融合的天空地一体化导航增强动态自组网络架构;研究导航增强自组网的节点动态感知与网络自愈机制,提出导航增强网络动态自组模型,评估自组网在节点和结构变化下的导航增强功能与性能;探索导航通信融合实现多源多层导航增强的方法和应用模式;开展天空地一体化导航增强动态自组网仿真验证。

考核目标:完成天空地一体化导航增强自组网模型设计,提出自组网导航通信融合方法,完成仿真论证。

(2)面向集成演示的系统设计与试验方法

围绕航天测控、应急救援、对地观测、航空运输等重大需求,开展空间信息网络系统综合集成的方案设计与试验方法探索,重点围绕空间信息网络的测控、通信、数传等典型业务,集成空间信息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高速传输、在轨处理等研究方向上全部或者部分的新理论与新技术,设计能够等效反应真实空间信息网络的最小试验验证原型系统环境,探索以高轨卫星为骨干节点的空间信息网络关键技术验证方法,分析集成环境与试验方法的约束条件和等效性,提出试验数据分析处理和试验结论判定机制。

考核目标:完成最小规模集成演示系统设计,提出基于高轨卫星的空间信息网络关键技术试验验证方法,完成试验验证方案设计。

2.培育项目的研究方向(共6项)(1)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顶层设计(2)空间信息网络业务特征与流量分析理论

(3)星际互联网络模型、架构与协议

(4)空间信息网络光/电路/分组混合交换理论与机制(5)空间信息网络任务规划与资源调度(6)空间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与关键技术

(二)空间动态网络高速传输理论与方法。1.重点支持项目的研究方向(共2项)(1)空间网络超高速通信理论与互联方法

针对未来空间组网的高速互联需求,探索基于同步卫星、中低轨卫星、平流层平台等网络结构下的传输组织与容量优化方法,研究星际、星地长距离的可靠传输新机制与在轨通信处理新方法,开展技术途径论证与关键技术演示验证,为未来高效构建空间高速网络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考核指标:支持星间、星地传输,适应星载环境,单链路传输最高速率不低于10Gbps,提出系统设计方案与关键指标。

(2)空间多波束动态形成方法与高能效传输机理 针对中低轨卫星、飞机、地面用户等多用户快速灵活接入需求,研究空间电磁波能量覆盖强度、覆盖广度与动态多用户信息支持能力的关系机理,探索相关定量关系;结合分布式星群和/或动态波束有源天线阵列等前沿理论和技术研究,发展空间多波束动态形成与高能效传输的新机理、新方法,开展关键技术演示验证,为支持未来多用户的组网与高速及大容量通信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考核目标:支持基于卫星、平流层平台的大容量、快速响应、多用户接入需求,提出相关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演示方案。

2.培育项目的研究方向(共8项)

(1)空间动态网络的传输容量及优化方法

(2)空间高能量效率、高频谱效率的新型编码调制理论(3)面向动态连接的激光相控通信机理与全光组网方法(4)空间太赫兹/毫米波等新型空间高速通信技术(5)空天高动态用户多址接入、切换与传输理论与方法(6)面向宽带移动通信的平流层大容量用户接入技术(7)针对遥感大容量信息回传的分布式协作传输与协议模型

(8)高密度短突发航空空地数据宽带传输技术

(三)空间信息稀疏表征与融合处理。1.重点支持项目的研究方向(共3项)

(1)空间分布式SAR高精度干涉成像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针对卫星编队组网信息获取,研究空间分布式SAR高精度干涉成像基础理论,包括干涉SAR成像的基本条件,卫星编队队形设计理论与优化技术,高精度干涉成像对卫星编队队形控制与测量的精度要求,以及对传感器定轨、定姿、平台稳定性和相位测量误差与控制精度要求;突破空间分布式SAR高精度干涉成像的关键技术,包括星间激光测距,高精度定轨定姿,分布式干涉SAR高精度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

考核目标:构建卫星编队干涉成像的队形设计与参数优化的仿真系统,提出分布式干涉SAR成像对卫星编队队形控制与测量的精度指标,以及对传感器定轨、定姿、平台稳定性和相位测量误差与控制的精度指标。

(2)星载多源遥感数据在轨变化检测与典型目标提取的关键理论与方法

针对星载高分辨率宽覆盖多传感器信息量大导致现有方法无法及时下传信息问题,以及目标稀疏性和变化有限性特点,研究星载多源遥感数据在轨变化检测与典型目标提取的关键理论与方法,重点突破星载多维空间信息获取的各类传感器在轨高精度几何定标和精确配准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多载荷数据时空基准的精确统一,在此基础上,研究多维空间数据在轨融合、变化检测和典型目标提取技术,为星载高分辨率宽覆盖多传感器的典型目标实时提取与传输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目标:多种传感器在轨精确几何定标,两次定标误差小于0.3像元;多源影像在轨配准精度小于0.3像元;在轨目标变化检测与信息提取的类型不小于5类,可靠性大于90%。

(3)任务驱动的遥感数据星地协同高效处理机制与方法 针对高分辨率宽覆盖遥感影像数据量大,星上数据存储、处理与传输能力受限的情况,研究面向任务的星地协同高效处理机制与方法,包括星上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星上数据智能压缩、典型目标的自动检测等算法优化,以及针对不同需求的星地协同处理机制与任务驱动方法;同时开展星上高性能/高可靠/可扩展/可重构的通用信息处理平台架构及构建技术研究;为空间信息在轨获取、处理与实时应用提供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撑。

考核目标:建立任务驱动的遥感数据星地协同处理机制,实现典型任务的星地协同处理,处理效率提升1倍以上;研究在轨信息处理原理样机,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征。

2.培育项目的研究方向(共7项)(1)空间平台震颤对成像的影响及补偿方法(2)时敏目标天/空在线检测与识别

(3)基于特征的图像感知压缩方法(4)基于相对论的精密时空基准研究(5)基于序列图像的在轨导航定位方法

(6)基于星相机恒星影像的对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7)基于北斗、陀螺、星敏及星相机等技术的高精度组合定轨定姿方法

四、2014年度资助计划

2014年度本重大研究计划资助经费约4700万元。资助培育项目约21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平均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资助重点支持项目约7项,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月-2018年12月”,平均资助强度为400万元/项。

五、遴选项目原则

(一)遴选基本原则。

为确保实现总体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要求:

1.申请人具备空间信息网络相关研究经历,依托单位具备开展空间信息网络研究基础和相关研究支撑条件;

2.研究内容符合指南要求,围绕空间信息网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与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目标紧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3.申请书中应当有明确的科学问题、核心成果检验的具体方法和相关成果的应用前景。

(二)优先资助原则。

1.鼓励开展前沿领域探索性研究,优先支持具有原创性的空间信息网络新概念、新理论、新体系、新方法研究;

2.鼓励多学科实质性交叉合作研究,特别是地球、数理和信息等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注重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

3.鼓励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吸收海外优秀科学家参与研究。

六、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所列的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科技人员推荐的科学技术人员均不得申请。

(二)限项规定。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参与申请本次发布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与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已达到3项的,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本次发布的重大研究计

划项目。

处于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本限项申请规定范围之内。

2.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本年度不得再申请该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不符合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只接收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

3.根据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申请人可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申请书的报告正文应当按照重大研究计划正文提纲撰写。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研究计划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将相关领域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协调的综合“项目群”。申请书须具有明确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应论述与项目指南最接近的科学问题的关系,以及对解决核心科学问题和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

4.培育项目的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月-2017年12月”;重点支持项目的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10-

月-2018年12月”;

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5.为实现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

6.本重大研究计划采用在线撰写申请书方式,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向依托单位索取用户名和密码,登录ISIS系统,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2)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3)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7.本重大研究计划申请报送日期为2014年4月21至25日16时。由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书(联系电话:010-62328591)。

8.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具体要求如下:

(1)依托单位应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4月25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

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依托单位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3)依托单位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ISIS系统对申请书逐项确认。

(4)依托单位可将纸质申请书直接报送或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邮编100085)。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速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材料”。请勿使用邮政包裹,以免延误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上一篇:我的烦恼600字优秀作文下一篇:科室优质护理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