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计划

2024-10-03

课题研究计划(共10篇)

课题研究计划 篇1

2011——2012学第一学期语文组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理论,积极进行实践,以合作共赢引领个体研究,提高备课、上课的有效性,重视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不断优化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对已修订的部分教学常规进行实践论证,研制出一套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合本校校情的教学常规。本学期主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评价以及作业的设计、辅导与考核评价这几个环节。

2、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建构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行为的工作机制。

3、通过研究和实践,促使教师将课改理念真正落实为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并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4、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反思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本学期研究重点内容:

1、继续研制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合本校的教学常规和工作机制。

2、有重点地抓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生生评价;作业的设计与辅导这二个方面的学习和行动研究。

考核与评价:重点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生生评价。力求做到以生为本,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作业设计与辅导:以“六个必须”构建“有效作业”机制,强调作业的反馈分析

①作业的设计必须符合新课标、新课程教学要求,扣住能力,瞄准重点,突破难点。②题目的选择必须精益求精。每个知识点都要覆盖,每道题目都要有思维价值,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强化训练。

③作业的难度必须控制,不同学段必须形成梯度。

④作业的题量必须适当。根据不同时段课时设计的不同规定,合理确定作业量,试验后控制到题数和题型。要确保学生每天总体作业量适当,确保学生有一定的思考、阅读时间。⑤作业的布置必须分层,批改必须及时。批改要有记录,主要是记载学生成绩、答题中的亮点、不足、暴露出来的知识薄弱点。

⑥作业的评讲必须有针对性,评讲的起点是学生易错、易混的题目,评讲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新授课作业评讲要简练高效,坚决反对面面俱到。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

课题组组长定期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课题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本组教师对研究专题的认识。[组长进行相关理论的推荐学习,组织开展好“主题式对话”至少1次。]课题组成员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注意:学习专题与课题研究重点相结合,学习体会的撰写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向本组成员推荐阅读至少一次,并撰写好推荐理由;每月至少完成一次个人自学,并撰写学习体会。]

2、积极实践——读书理性思考与课例行动研究相结合。

(1)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如课题研讨课的观摩、外出学习的汇报、教学反思的切磋等。做实践的研究者,研究的实践者。

(2)课题组成员每学年围绕一个专题上公开研究课至少1次。积极参与课题组的课堂研讨活动,围绕研究重点发表听课意见。注重研究日常化,认真撰写“教材研读”至少3次,“课

堂观察与反思”至少3次,作业设计及反馈分析至少3次。结合本学期研究重点,期末至少撰写一篇关于课堂师生、生生评价的经验性文章或研究总结。〔可以是思考、收获〕

(3)开展现行教学常规的讨论、修订,不断完善,用以指导现行的教学工作,不断优化教学行为。

3、勤于总结——个体研究和合作共嬴相结合。

各课题组成员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动笔,不断提炼研究经验,把各自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及时在网上呈现,以实现资源共享。

期末要结合一学期本人的研究情况撰写好研究小结(可以是研究的体会和收获,也可以是对该课题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方案的修订等等)。每学年至少要撰写一篇课题论文,要积极参与各级的论文评选,积极投稿,争取获奖或发表。

五、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本学期课题组研究计划、制定课题组成员本学期研究课安排表。

2、课题组成员制订研究计划。

十至十二月份:

1、课题组成员上、听、评研究课。

2、课题组理论学习。

3、对学校现行的各科教学常规进行修订。

4、课题组主题式对话。〔关于课堂师生、生生评价〕

5、对学校现行的各课教学常规进行检查。

一月份:

1、本学期课题研究情况反思与总结。召开好组内的总结交流会。

2、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工作材料。课题组成员参加考核。

本学期研究课安排表:

时间 班级 执教者 执教内容

第7周 五(1)莫燕月 《变色龙》第一课时

第7周 二(1)翟晓丽 《小鹰学飞》第一课时

课题研究计划 篇2

关键词:航天,调度,车间,生产计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科技实力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趋势,其中航天科技的发展尤为明显。神舟系列航天飞船、嫦娥号系列探测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出现,不仅展现出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还显示出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大国为世界航天领域所作的贡献。航天事业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和降低生产升本,还要形成具有完整的科学合理的航天生产计划管理以及车间作业计划的调度体系。

1 航天生产计划管理

由于航天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航天生产计划管理与其他一般生产企业不同。对于航天生产来说,其制造生产的零件属于高科技的零件,对于精密度的要求更加严格,而且比较其他生产行业来说,航天生产的数量相对较少,且对于零件的保密性要求较高。尽管所有的制造企业发展到今天,对于生产计划的管理流程都出现了太多过于相似的环节。

大致的流程都是客户提出订单,并制订详细的计划和要求。信息部门对于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处理,确定订单制作的可能性。如果企业满足要求,则会进入经营管理处进行专业的信息分析。信息进行专业的处理之后,交由制度部门根据本公司实际的生产计划进行统筹安排,然后确定具体进行生产的车垫和单位。车间单位根据实际的生产加工情况对信息进行反馈处理。

在生产落实阶段,首先是由计划制订部门将生产计划下派到车间以及技术部门进行生产统筹,之后通过车间调度室的调度进行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在这些生产制造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车间与技术部门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不仅技术部门对于生产车间有着指导作用,且生产车间在生产准备计划完毕之后还要将生产信息反馈到技术部门。

2 车间作业计划调度管理问题

就我国目前航天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航天生产车间的作业计划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主要在于计划调度管理方案与航天生产的实际发展不相匹配。在航天事业发展到今天为止,其生产指导的企业大多数为老工业时期建立起来的,且各国之间由于竞争问题,导致航天生产经验相对保密,于是,很多过于陈旧和落后的生产技术与制造技巧依然沿用,有些车间作业计划调度的制订更是没有科学理论依据的个人经验。调度计划的制订存在很多主观性误区,导致调度不科学。

有的航天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及时也会导致车间作业计划调度出现管理问题。例如,技术部门没有及时对车间部门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导致没有及时对实际车间生产情况进行技术支持。计划部门为了计划而制订计划,往往忽视了实际车间作业的情况,对于各个车间的不同情况不能灵活地调整作业计划,而且统一实行相同的计划,这样就会引起各个车间的内部矛盾激化,导致整体的计划调度受到影响。为此,在实际的车间生产作业计划调度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恰当的调度,客观公正地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 车间作业计划调度问题的研究

3.1 基本问题

关于航天制造行业的车间作业计划调度问题的研究,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调度问题按复杂程度进行分类,或根据加工的特点进行分类。在调度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动态调度和静态调度相结合,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3.2 研究分析

在对航天生产计划制造行业的车间作业计划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时,可结合单行机与对行机之间的调度调整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单行机调度最关键的部位在于取值问题的确定,在实际的运用中,通过将设备的取值问题进行调度,保证在运行时间能够最短的情况下对于调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尽管对于单行机的调度调整十分简单,但也要重视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例如,在进行并行调度时,如果M和N两个值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两个值相等的情况下,可将这两个值认为是等值标准。如果一个值较大时,这种情况下进行调度的分配就比较简单,通俗来讲,就是当工作环境中的员工大于工作任务量的时候分配是比较简单的。如果这个值变小,那么就需要在车间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度。当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调度问题不会这样有规律,所以对于调度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时,一定要学会选择不同的调度系统。

4 结 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科技实力也迅速提升,其中航天科技的发展尤为明显。神舟系列航天飞船、嫦娥号系列探测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出现不仅展现出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还显示出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大国为世界航天领域所作出的应有贡献。航天生产计划管理与其他产业的管理有着本质区别,本文对于航天生产计划管理以及车间作业计划调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探索航天生产企业如何形成科学合理的调度计划,进而不断提高航天生产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TFA计划和特岗计划的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TFA计划 特岗计划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41-01

一、计划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受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低下等各种因素影响,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教学专业领域出现了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低劣的双重危机,各种要求改革传统教师培养、选拔、雇佣和管理的替代性途径纷纷问世。TFA计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1985年,我国开始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的原则,县、乡、村及学生家庭缴费成为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由此造成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也造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数量缺乏、稳定性差、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上不利因素成为我国实施特岗计划的主要背景。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贫困地区的教师数量的缺乏、教师质量的下降、教育的不均衡是TFA计划和特岗计划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促进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

二、计划的性质

TFA计划于1997年创建[1],是美国专门从事教师招募、选拔、培训和管理的全国性非营利组织所推行的一项改革方案。虽然有联邦政府的支持,但TFA计划的性质还是公益性的社会组织行为。从筹资的来源说,其资金是公私合作的,且以私人资金为主。TFA计划侧重于与多方合作,构建了强大的社会网络系统。

特岗计划是2006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四部委共同实施的,其性质是政府行为。较之于TFA计划,特岗计划的资金筹措方面依赖于国家财政。在计划的运行上,国家部门起主导作用。

较之TFA计划,特岗计划其优势在于国家稳定的财政支持。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将私人资金排除在外,政策的限制使特岗计划不能积极地争取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的私人资金。由于我国捐赠系统的不完善以及学校、企业、社区的往来不密切等因素,造成非公有制部门、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团体对特岗计划的参与度和吸引力明显不够强。

以TFA计划为借鉴,建立与组织系统外的良好伙伴关系有利于特岗计划的发展[2]。首先有利于补充特岗计划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拨款的专项资金仅能满足特岗教师的基本工资发放,在目前地方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应积极争取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的捐赠才能有效解决资金困境。其次有利于缓解我国特岗教师的再就业问题。特岗教师合同到期后,进入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有限。让非公有部门的企业主动吸纳他们或者加强与某些创业性公益组织的联系可以增加特岗教师的就业选择方向。

三、教师的招募对象

TFA计划是美国教师培养解制路径改革中的代表,教师的征募面向社会的各行各业。而“特岗计划”的招募对象是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见其招聘范围还局限于教育行业。

TFA计划要求应聘人具有扎实的通识背景和专业经验,主张他们要尽可能地尊重和利用其先前的教育背景和经验,使这些通识背景和专业的经验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3]。特岗教师具有通识背景的仍是少数,他们普遍持有学科中心的专业身份,其工作和生活基本以所任学科的课堂为轴心,这使得特岗教师形成了很强的学科依附,窄化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因此,特岗教师在岗前培训时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对通识教育的培养。

四、教师资格认定

在美国的部分州TFA计划推荐新教师接受州的教学许可认证。短训班的学员只要参加了旨在“为结果而教”的学科知识系列研讨会,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年的教学工作,就能获得的全职教师资格证书。TFA计划这种认证需要完成一年的教学工作。TFA计划推荐实施的认证属于选择性路径的资格认证,主要面向教师紧缺的学校和科目。到2008年,通过TFA计划培训获得资格认证的教师已超过1280余名[4]。

师范院校毕业生作为特岗教师的主体,其教师资格证是毕业通过学分(2012年以前)即可得到,非师范类的学生需要参加并通过资格考试得到资格证书,不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先得到证以后才上岗,可是上岗后能不能真正胜任,原发证单位并不能够跟踪到。相比于TFA计划的教师资格认证,即有教学工作经验后得到的认证,我国特岗计划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还有待完善。特岗教师在学校或校外已经取得了与其学科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但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并不能检验出学生真正的教学能力。这种“先得证后上岗”的形式往往会使学校和学生忽视教学技能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特岗教师队伍的质量。

通过对TFA计划和特岗计划的比较研究发现,虽然两者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正因为不同才可以相互借鉴。TFA计划在资金来源、教师招聘和教师资格认定方面都留给我们很多启示,当然特岗计划要因地制宜,在择优弃劣的基础上做到对TFA计划的批判性吸收,逐步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方面问题,从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l]徐春妹,洪明.解制取向下美国教师培养新路径——“为美国而教”计划的历程、职能与功过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7,(7).

[2]彭佑兰,许树沛.美国TFA计划及对我国“特岗计划”的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10,(10).

[3]李佳萍.美国“新教师计划”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内江科技,2009,(10).

[4]David Keeling.The New Teacher Project.2008,http://www.Tntp.org.

作者简介:

张健龙,1988年4月,男,汉,河北省张家口市人,研究生在读,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

课题研究计划 篇4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工作管理规程》和《幼儿教育纲要》为指南,进一步落实《规程》、《纲要》精神,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是儿童的生命。课程生活化、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创造环境,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为儿童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其成长。同时引导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游戏创造实践中,获得更科学的研究儿童、观察儿童的技巧,促进其专业发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潜质,为儿童一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课题的实施,运用适宜的有效环境,丰富的游戏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独立地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创新的乐趣。具体包括:

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

2、积极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游戏材料的制作,会选择运用相应的材料。

3、在游戏中主动与他人交往,逐渐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会合作。

4、能主动参与游戏评价,会解决游戏中碰到的困难,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

5、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实验教师的游戏指导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三、工作重点

1、启动市级课题《农村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开发利用》和县级课题《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实践研究》,做好准备工作,培训实验教余庆县松烟镇中心幼儿园

师,组织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文献资料。

2、以年级组开展园级课题。制订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成立课题指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收集资料、分析现状,撰写调查报告分析现状,完成调查报告。

4、进行前测,实验班调查幼儿喜欢的游戏种类、玩具类型、游戏水平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前测结果,初步确定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教学目标体系。

5、初步确定幼儿园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途径。

6、初步确定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

7、做好园级课题《幼儿园民间艺术课题研究》、《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本土体育教学活动》具体实施的相关工作。

四、本阶段主要研究内容

1、掌握各年级段幼儿喜欢的游戏种类、玩具类型以及游戏水平、发展现状。

2、开展并实施园级课题研究;

3、各年龄段幼儿在游戏中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表现。

4、游戏环境的创设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5、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创造性地游戏。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拟订课题阶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

2、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部署本学期课题组工作安排

3、市级课题《农村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开发利用》和县级余庆县松烟镇中心幼儿园

课题《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成员对自己所负责的研究任务进行全面规划,制定相关的研究方案;

4、每个年级组开展两个及以上园级课题,做好相关的部署及前期准备工作;撰写课题研究立项书上交课题组;

3、课题组对园级课题立项书进行审核;公布审核通过的课题,进行立项,课题负责人组织实施。

十月份:

1、集中理论学习;

2、各课题负责任对相关课题进行培训,召开研究培训会;

3、各课题在活动中的初步实施(环创的打造、区域活动以及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一月份:

1、课课题负责人召开本课题的研讨会,提出发现的问题,研讨解决方案;

2、通过研讨后继续展开课题研究; 十二月份:

1、课课题负责人继续召开本课题的研讨会,参与人提出发现的问题,研讨解决方案;形成整改措施,继续实施课题研究;

2、各课题收集整理活动方案,市级和县级课题撰写本期心得体会,园级课题撰写阶段性小结或总结,参与老师收集整理好过程资料,需结题的课题写好相关案例和论文,课题主持人整理好相关研究材料撰写好研究报告,交课题组考察是否给予结题。

3、审查各课题的开展情况,对可以结题的课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课题余庆县松烟镇中心幼儿园

发放结题证书;

4、课题负责人拟写本学期课题工作总结。

余庆县松烟镇中心幼儿园

课题研究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新课标,以提高课堂同伴互助学习的效果为重点,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科学合理地改革课堂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主要目标:

如今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重形式,使合作“假”与“浮”。

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假于表面;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关系不协调;

(三)教师评价重整体、轻个体。

为此,我们提出“快乐学习1+1同伴互助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课题,以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最佳对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年度各位课题组成员要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和论文,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的氛围,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要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认真贯彻落实在实践教学中探究课堂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定期对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的综合素质对比分析。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反思,撰写教育教学工作案例。

(二)切实研究、提高实效。

1.度绝互助学习的“假”与“浮”的现象,课题研究参与人员要认真负责地落实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度绝研究者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要监督好学生切实的开展好互助学习,均衡学生的参与度、协调参与关系。

2.科学地评价同伴的互助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3.加强课题研究氛围。年级组是课题研究的基层组织,加强学术研究氛围,是进行创新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仍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活动中要求个人钻研与集思广益相结合,积极探讨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背景、教学方法等,探索创新教学的新举措。

4.进行过程管理。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5.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及时反思、总结,整理成文。6.定期组织课题组经验交流。

四、主要措施及做法:

1.根据学生实际恰当的进行学生分组(同桌)学生小组以同桌为组。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距不可太大。否则合作时困难较大。

2.教学过程中开展“1+1”活动。

实践中,我们重点注重知识生成阶段,学生知识生成的表达阶段。以往我们在知识生成阶段往往都愿意给表现优异的学生表达机会,因为这样往往表达到位,节省时间。可是时间久了是那些学习略差的学生学习却边缘化。严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有可能发展成不听、不想、不看、不动手,为改变这种现状特进行快乐学习“1+1”活动。

3.班级学生一分为二,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品德行为,把他们粗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座位调好。同位之中,一个成绩优秀些,是为“同伴A”;一个成绩比较弱,就是“同伴B”。这个“同伴A”的主要职责是教会这个“同伴B”学习,督促、管理“同伴B”学习常规,培养他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伴B”不但要接受““同伴B”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和“同伴A”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在知识生成阶段,“同伴B”也可以扮演老师的角色,将自己的理解与收获讲给“同伴A”听,通过交流更正,最后形成学习共同体两个小伙伴的共同意见,小组回答时二人的意见汇报给大家。这样我们可以锻炼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使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被充分调动,形成共同进步的局面。

4.“和谐互助”的课堂以同伴互助贯彻始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发展,引导课堂教学朝着理想的方向转变,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善于鼓励表扬,对学生的优点点评到位,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课堂上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课堂上还应该有物质奖励,各学科每月发个本子,盖上学校的奖章,学生会非常珍惜。

5.开展评选“快乐学习1+1之星“活动

班级开展“快乐学习1+1之星”评比活动,无论是学习上、生活中、活动中,学习共同体都应该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班主任通过“日汇总,周总结,月评比”的形式,协调任课教师对师徒课堂表现和学习进步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和素质评定手册之中,每月评比班级“优秀同伴”。学校每学期末评选学校的“快乐学习1+1之星”,由此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快乐学习1+1教育场所”。

6.同伴”A”和“同伴B”不是固定不变的,实行的是动态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个别”同伴A”会因为胜任不了而被老师调整为“B”,而有的“B”会因为进步较大升为“A”。一个班级由班主任负责,协调任课老师,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微调。同伴形成后,对“同伴A”的培训就成了关键工作。教师的任务,不但要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还要对“同伴A”进行培训,课堂培训、课后培训,让他们会讲,善讲,成为名副其实的小老师。

7.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8.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反馈,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捕捉现状信息,灵活驾驭课堂,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9.培养学生课堂交往、表达的能力;主动反思、探索的能力等。

10.加强过程管理,并责任到人。把研究的主要内容落实到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11.开展好教研组工作例会,集思广益,资料共享,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会,一方面相互沟通学习,另一方面为了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使课题向纵深方向发展。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计划 篇6

二、课题研究任务的目标和意义

1、增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识;2、提高课件制作水平;3、提高驾驭多媒体课堂教学及整体应用的本事;4、提高课题研究本事;5、提高归纳、总结、提升教学经验的本事。

三、课题研究方法

课堂实践法

四、前期工作

1、认真学习开题会议文件及学习资料,明确总课题目标和要求。

2、寻找并学习下列资料:

①学习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文章。

②认真赏识与本专业相关的:a、优秀教学设计一节;b、示范课的课堂实录一节;c、优秀文章一篇。

3、学生调查问卷(视需要而定)

五、研究工作实施规划表(附件一)

六、保障措施

将研究工作实施规划表和执行计划表提交给学校相关部门,要求学校支持协调相关工作:相关设备设施优先使用;解决必要的课程调整问题;协助和帮忙完成需要协作完成的其他工作任务。

七、实践与反思(收集评价意见)

客户回报计划研究述评 篇7

一、客户回报计划及其研究视角

客户回报计划, 也叫客户忠诚计划, 是一种基于行为的奖励计划, 它给予那些重复购买的客户以某种形式的回报, 比如价格折扣、现金返还等。这些回报应该是客户认为或感知对其有价值的, 同时这些价值的实现需要客户不断地进行购买或推荐 (胡保玲, 2008) 。回报计划产生不同类型的转换障碍, 包括经济的障碍———如果客户改变产品或服务提供商就会失去诸如点数等经济利益, 以及心理的、社会的和关系障碍———增强客户对企业的承诺与信任水平。这些障碍可以帮助锁定客户, 建立更高水平的客户保持状态, 实现长期稳定的、有利可图的客户重复购买, 而高度的重复购买行为又能够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紧密的关系, 最终建立起客户对公司的忠诚。被保持的忠诚客户主动为公司传递好的“口碑”, 推荐新的顾客, 对竞争品牌和广告更少关注, 有成为合作伙伴的潜力。

随着对客户保持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增强, 许多公司纷纷采纳和实施客户回报计划, 以保持住有价值的客户。20世纪80年代, 回报计划首先在航空业、酒店业得到应用, 然后迅速普及到了电信、金融和零售等行业, 现在已经发展为跨行业、跨国家、线上线下联合的趋势。如今, 客户回报计划已成为公司关系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立关系、刺激产品与服务的使用以及保留顾客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Kivetz and Simonson, 2003) 。随着客户回报计划的流行和传播, 西方学者对客户回报计划研究也产生了极大兴趣。总的来说, 以往文献对客户回报计划研究的视角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视角, 另一类是消费者认知视角。公司视角是客户回报计划研究的主流, 探讨或实证检验客户回报计划对钱包份额、市场份额、购买频率、利润以及重复购买次数等变量的影响。从消费者认知角度的研究则比较少见,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客户对不同类型企业所实施的客户回报计划、所付出的努力与资源究竟感知如何, 以及客户回报计划的实施是否会对客户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满意与否、是否形成承诺, 等等。总之, 现有研究很少了解哪些是影响客户对回报计划作出有效反应的关键因素, 或者为什么有些回报计划是高度成功的, 而有些回报计划是失败的。

二、客户回报计划的有效性研究

客户回报计划需要企业长期的承诺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旦回报计划有效性真的存在问题, 那么计划实施公司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机会成本。从公司的角度看, 对客户回报计划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 从文献回顾看, 回报计划的有效性依然未得到很好的理解, 研究得出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现有研究还不能给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既不能帮助管理者评价回报计划是否在一定范围内是恰当的, 也不能帮助管理者识别改进回报计划的有效方式。

一些学者认为, 客户回报计划是一种建立客户忠诚和增加销售的有效工具, 这也是主流研究的观点。Rust等人 (2000) 对航空业的研究发现, 回报计划对购买意图有显著影响:回报计划可以提高某一企业客户增加或保持给予现有供应商业务份额的可能性。Bolton等 (2000) 和Vernoef (2003) 的研究显示, 客户回报计划能够显著影响客户重复购买、钱包份额与服务的使用, 它的实施能增加愿意保持长时间关系的客户人数。李纯青与徐寅峰 (2004) 实证研究发现, 合适的回报计划可以促进客户的购买、提高公司的利润及缓解价格竞争。这些研究认为, 忠诚主要 (甚至完全) 表现为一种行为, 所谓的忠诚顾客就是行为忠诚的顾客;并且忽略了竞争者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 没有考虑竞争者也采取类似计划的情况。Gilbert和Karabeyekian (1995) 指出, 当行业内大部分公司都实施了回报计划时, 回报计划的效果将减弱, 不可能给实施计划的公司带来任何优势和利益。胡保玲 (2008) 认为, 在竞争者未跟进的情况下, 回报计划对重复购买意向可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竞争者跟进的情况下, 短期内它可能对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影响显著, 但从长远看, 其影响是弱的甚至无影响。

另外一些研究者质疑回报计划的价值, 认为回报计划不能带来客户的忠诚。Dowling与Uncle (1997) 指出, 短时期内回报计划确实可以刺激重复购买, 但基于奖励的回报计划想增加客户的忠诚是比较困难的。Sharp与Sharp (1997) 指出, 销售额的增加只能被部分地归因于回报计划, 特别是在存在垄断、地理环境限制等客户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行为取向的指标更是一个误导性的指标, 片面地夸大了忠诚计划的作用。他们认为, 如果只从行为角度出发, 无法对回报计划的真实绩效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Hallberg (2004) 认为, 如果回报计划不能够在顾客与企业或品牌之间建立情感联系, 那么实施计划的公司将面临着巨大的机会成本, 同时降低了增加顾客保留和钱包份额的潜能。胡保玲 (2008) 指出, 缺少情感因素的回报计划无法对顾客推荐意向产生积极的影响;实施客户回报计划的公司不要再仅满足于重复购买, 而是要增加客户对公司或其品牌的情感依恋 (于志华、胡保玲, 2007) 。这些学者的研究表明, 客户与计划实施公司之间情感联系的缺乏是回报计划不能创造忠诚客户的关键原因。不过, 目前研究还未提出如何将情感因素注入到回报计划中去的具体建议。

三、结论

各种客户回报计划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但回报计划是否真如经理人员所愿能提高企业的客户忠诚度, 研究人员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在国外相关研究中, 大多数学者对回报计划效果的显著性持肯定态度, 然而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认为回报计划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客户行为来加强客户忠诚。由此可见, 对回报计划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回报计划是关系营销的重要手段, 因此, 回报计划感知价值有可能以承诺、满意等为中介变量对客户忠诚产生影响。

另外, 现有研究还不清楚客户回报计划在何种程度上是有效的, 以及更重要的是, 什么导致不同计划的成功与失败。尽管一些研究探讨了计划和消费者特征的调节影响, 但是现有的研究往往把回报计划置于真空中, 对来自竞争企业和竞争计划的影响是无效的, 忽略竞争力量的影响是不可取的。以前研究表明, 患有近视证症没有考虑到竞争的情况下的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不理想的企业决定, 它还抵制回报计划在许多行业内扩散的市场现实。问题仍然存在, 关于是否竞争忠诚计划在这样的行业确实抵消了另一效果, 产生零和的博弈或者是否一些企业由于他们的竞争地位在忠诚计划上可能享有非对称优势。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对完整理解客户回报计划的关键。

摘要: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 文章分析探讨了客户回报计划的概念、研究视角与有效性, 归纳总结了客户回报计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回报计划,客户保留,客户忠诚

参考文献

[1]Bolton, Ruth N., P.K.Kannan, and Mathew D.Bram lett.Implications of Loyalty Programs Membership and Service Experiences for Customer R etention and Valu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0, 28 (Winter) :95-108.

[2]Hallberg Garth.Is Your Loyalty Programme Really Building Loyalty?Why Increasing Emotional Attachment, not just Repeat Buying, Is Key to Maximising Program Success[J].Journal of Target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Marketing, 2004, 12 (3) :231-241.

[3]Kivetz Ran, Simonson Itamar.The Idiosyncratic FitHeuristic:Effort Advantage as a Determinant of Consumer Response to Loyalty Program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3, November:454-467.

[4]Vernoef Peter C.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Efforts on Customer Retention and Customer Shar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3, 67 (October) :30-45.

课题研究计划 篇8

把脉现状:调研与分析

课题对现状调研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公司基层员工思想状况和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目的是找准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切入点;一是世界先进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主要目的是对标员工辅导计划的先进性。

公司基层员工思想状况和文化建设的调研与分析

基层班组和基层班组员工是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主要对象,因此,开展基层员工思想状况和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是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基础工作。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分为三类,一类问卷由党群部门填写,二类问卷由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填写,三类问卷由班组员工填写。

调研访谈的基本情况项目启动之初,项目组深入五个省网公司和超高压公司进行调研,吸收各单位在员工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方面的优秀经验,了解存在的问题。

现状调研结果及分析本次研究的调研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我们系统深入地了解基层员工的思想动态,在发现公司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的同时,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为我们从需求中总结寻找项目的切入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调研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基层实施员工辅导计划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我们有效地设计实施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先进企业在员工思想领域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西方企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缓和劳资冲突、提升工作效能这两大目标,逐渐发展起一整套针对员工,解决员工的认知、情绪、心理、行为方面问题的专业工具与专业方法,这些都被统称为企业社会工作,是传统社会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延伸。

近20年来,企业社会工作在促进西方企业内部和谐、灌输企业文化、缓解工作困扰、提升员工工作状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典型的实施方式为“员工帮助方案”、“任务中心咨询方案”、“理性情绪协助方案”等。其中以“员工帮助方案”最为广泛。

据2004年的一项统计,世界500强90%引入了正式的企业社会工作,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有IBM公司的“员工心声计划”,美国微软公司的社会工作部实践,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社会工作屋实践等 。

从内容和目的来看,西方企业的社会工作与中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都包含了“以人为对象,解决员工在思想(或认知)、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企业和谐、社会和谐的目标”。企业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和专业工具对于我们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显著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因此,员工辅导计划将以南网方略与南网文化为指导,同时借鉴并采纳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工具,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和管理观念。

确定目标:工作机制建设

员工辅导计划是在南网方略与南网文化的指导下,将党群工作人员培养成为具备专业能力的辅导员,帮助基层员工改善身心感受,提升工作状态,促进团队合作,将南网文化带入基层,实现文化管理的重心下移,自下而上地开展文化建设。因此,员工辅导计划的核心是一整套工作机制,是公司围绕上述内容建立并推行的一整套的闭环式管理的制度与流程。所以,工作机制的建设应当成为本项目的关键目标。

员工辅导计划的工作机制载体是《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计划制度规范》(试行)。共包括总则、基本内容与实施流程、辅导员设置与上岗标准、辅导员的工作原则与考核标准四大部分。

把握关键: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是直接关系到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整体提升辅导员队伍能力,首先要实现辅导员能力培养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规划性,使辅导员能力发展有依据,并可考核、可评价,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是进行辅导员胜任力建设。

为此,员工辅导计划项目组以员工辅导员的工作特征和任务要求为依据,结合公司战略要求和企业文化特点,引入相关领域的最佳实践,并进行了相应的基层调研,重点参考了公司党群部及各分子公司企业文化管理人员意见,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评价标准》,其主要成果为:

■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员通用类能力要素及行为评价标准;

■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员专业类能力要素及知识技能评价标准。

胜任力(或称能力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品质。胜任力要素可以分成通用类能力要素和专业类能力要素两类。

项目组经过调查和研讨,最终确定了员工辅导员的通用胜任力为“文化感召、倾听理解、人际影响、自我控制与服务他人”。

通过《南方电网员工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评价标准》的建立,将为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深入开展员工辅导员的招聘管理、教育培训、人才选拔、绩效考核等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员工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升提供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从而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细化过程:专业技术和工具开发

项目组在继承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参考借鉴了世界一流企业在员工思想工作方面的专业方法和工具,为员工辅导计划设计了基础技术和工作工具(《员工辅导计划培训课程相关文件》)。

专业技术研究和开发

在相关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项目组研究了开展辅导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并总结提炼出“跟随技术”、“引领技术”、“影响技术”三大类技术以及三大类别下的16个基础技术(如图)。

在三大类技术中,

跟随技术 是辅导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倾听鼓励辅导对象表达,并使其由于被接纳而放松。具体的技术包括“专注”于辅导对象的表达和身体语言;当辅导对象在说话过程中或者听了辅导员的回应后停顿时,辅导员不要急于说话,允许几秒钟的“沉默”空隙;对辅导对象的表达给予“复述”和“确认”;“邀请”辅导对象发表看法,友好地推动其展开沟通,以及对其的感受进行“共情”,让其了解辅导员能理解其处境和感受。例如,在下面这个对话中,辅导员就是用了共情技术:

辅导对象:“唉,明明我的工作思路是对的,但大家都不听。”

辅导员:“嗯,如果在工作中很难得到同事的理解,确实让人不开心。”

引领技术 是指给谈话建立方向,帮助辅导对象深入、具体、清晰地探讨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和感受。其目的在于协助辅导对象作深入的自我探索,并增进辅导者对辅导对象的了解。追随技巧的核心词是倾听,而引领技术的核心词是提问。引领技术包括“澄清”辅导对象的具体意思;将谈话的内容“聚焦”到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角度上;对辅导对象的谈话内容进行“小结”;为辅导对象提供明确的信息;对其表达进行“高级共情”,即辅导员在准确倾听的基础上,说出辅导对象的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这些感受和想法超出了辅导对象原本表达的意思。例如,在下面这个对话中,辅导员使用了高级共情技术:

班员:“无所谓了,反正我工作也就是为了挣一份工资。”

辅导员:“你知道吗?我觉得你除了挣工资以外,本身也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

影响技术 则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在积极倾听的基础上,运用影响技术来启发辅导对象的思维,并引导他们的行为。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积极地“暗示”表达对辅导对象的信任;必要时可以给予辅导对象直接的“建议”,并通过对辅导对象表示“赞同”拉近与辅导对象的距离;或者通过“自我披露”,与辅导对象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或者通过“对质”指出辅导对象认识上的盲点和误区等。不过,因为辅导计划的基本理念是助人自助,因此,影响技术需要谨慎使用。

员工辅导计划工具包开发

为支持辅导员能专业、规范地开展工作,项目组研发了一整套的辅导专业工具,包括10个一对一(个案工作)辅导工具、 4类一对多(小组工作)辅导工具和5个工作文件。

一对一辅导工具包括:

1) A-B-C技术:帮助受导者将情绪、引发情绪的事件、自己的看法分开,使他们能更客观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情绪。

2) 变麻烦为挑战:将批评和挫败/失望转变为好奇心,这是一种将负面的批评转变为正面应对行为的思维方法。

3)垂直下降技术:通过估计序列事件的概率,让辅导对象了解让他们感到痛苦和挫折的事件实际上发挥的概率很小,从而使他们能更好的应对压力。

4) 回顾对过去负性事件的处理:通过启发辅导对象回顾自己过去类似经验中有效和无效的做法,使辅导对象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求对问题的解决。

5) 连续性标定练习:通过让辅导对象将影响其情绪的事件与一个会被其视为大灾难的事件进行对比,帮助他们更理智地评估问题的严重性。

6) 时间机器:帮助辅导对象拉开时间的距离,使他们了解时间能让很多问题变得不重要。

7) 双重标准练习:帮助辅导对象了解我们常习惯于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别人,痛苦的一个原因来自于我们往往对自己比对别人更苛刻。

8) 写故事:通过鼓励辅导对象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使辅导对象能更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

9) 计划表:一种帮助辅导对象采取行动的目标分解方法。

10) 对想法的两个方面进行角色扮演:让辅导对象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以理清思路,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以上工具的核心是帮助受导者改变认知,使他们能通过自身努力寻求对问题的解决。

小组工作工具及活动素材包括以下四类:

1) 测试类测试类主体活动方式是辅导员首先引导小组成员针对某个专题进行相关测试,帮助每个成员探索了解自己在这个专题方面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然后辅导员再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加深每个学员的认识,引导他们的行为。例如,可以在团队中进行“团队角色测试”活动,其中部分的测试题可按照同意程度打分。

2) 故事类故事类的主体活动方式是指在团队小组活动中,辅导员先讲一个故事,然后请小组成员分享他们对这个故事的体会和感受,辅导员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分享与活动主题有关的内容。

3) 角色扮演类辅导员向小组成员描述一个场景及背景信息,然后邀请团队中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将成员置身于模拟的场景,使他们能更真切地体会现实,进行角色换位思考,或者帮助他们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辅导员设计一个客户请求服务的场景,然后邀请一个成员扮演客户,一个成员扮演营业厅的客服人员。其他成员进行观摩,并在扮演结束后,讨论客户有什么期待,客服人员如何能让客户满意,从而提升小组成员的客户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4) 游戏活动类辅导员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室内和室外的游戏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请参与人员分享他们的感受,让成员在行动中获得认知。

项目组针对这些技术和工具开发了专门的培训课程,帮助党群工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并运用这些专业技术和工具。从督导员、辅导员岗前培训班的反馈和试点情况看,这些技术和工具有效地支持了辅导员的工作,提高了辅导员专业工作水平,同时也起到规范员工辅导计划工作的作用。

提供支持:辅导员核心课程开发

与辅导员培养机制

根据辅导胜任力的要求,结合现状,项目组制定了一整套辅导员上岗前的必修课程,其中涵盖了企业文化类,思想政治工作类、心理学类,社会工作类,人力资源类。同时重点开发了其中的核心课程,作为公司员工辅导计划标准课程(南网标准课程)。

构建体系:员工辅导计划的

理论模型

以上述成果为基础要素,经逻辑梳理和理论提升,形成员工辅导计划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员工辅导计划从“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和“如何深化基层文化建设”两个角度切入,实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和“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两个基本目的,重点针对基层班组和基层员工,培养一支具备专业能力的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一套闭环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提供16个基础性技术、10个一对一(个案工作)辅导工具、 4类一对多(小组工作)辅导工具和5个工作文件,从而实现了员工辅导计划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主体内容的理论梳理、制度设计、方法导入和工具开发,有效地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到实处,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制度、方法和工具支持,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由重宣传、重培训、重活动的宣教模式向可描述、可评估、可考核的管理模式的转换和提升,为公司企业文化转化工作提供一个基础平台和有效载体。

(课题组成员:肖海 孙展 吕志 陈敬宁 王基巩 谭承德 宋霆 袁宇立 向毅斌 钟秋辉 李戎戎 )

美术课题研究计划 篇9

一、课题背景: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美术是一种教育工具,它能陶冶人的感性,培养合作精神,减少自私自利,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发展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二、课题依据: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题目标:

学生目标: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实验中达到不同目标。

2、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学会利用不的同材料、不同的手法、不同的形式表达根据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的知识理解的创作作品,引导学生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大胆创作。

教师目标:

1、通过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能够把自身的美术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转化为学生的方法并进行再创造。

2、边实验,边积累,边总结,定期完成阶段性实验小结。

四、课题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0月—11月)

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并制定课题方案。本阶段主要调查各教师教学现状,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家庭的情况,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明确各教师的研究任务,根据实际适当改变教学方法,结合部分欣赏课探索激发学生想象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并对学生进行了初步训练。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理论体系对想象力的培养的方法以及方式要点进行研究;课堂教学活动、想象创作技法的研究。这一阶段,各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美术创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方法,主要开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作针对性的训练,师生共同探索美术想象创作的新技法。根据课程对美术教学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结合课外美术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创作热情,营造良好的想象学习氛围。

第三阶段:个案跟踪及反馈(2013年2月—6月)

撰写个案记录。

第四阶段:整理个案(2013年7月—9月)

研究报告、撰写个案总结。

第五阶段:结题(2013年10月)

开展学生美术创作的综合练习;建学生画廊;开展美术与各学科互相渗透初步尝试;撰写论文,推广经验。

五、课题计划:

十月份:

1、集体研究备课、写方案。

2、确定本学期研究目标及安排、制定好研究计划。

十一月份:

1、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2、基本情况调查。

十二月份:

1、收集整理资料。

2、课堂教学研究,互听互评。

3、上课题研究课。

一月份:

1、课堂教学研究。

2、课堂教学活动、想象创作技法的研究。

3、作针对性的训练。

二月份:

1、撰写案例、反思。

2、根据情况,具体修改、制定下一步具体内容。

3、开展个案调查活动。

三月份:

1、课堂教学研究,互听互评。

2、开展个案调查活动。

四月份:

1、课堂教学研究。

2、搜集学生优秀作品。

五月份:

1、集体研究备课。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3、撰写个案调查表。

六月份

做好课题个案调查表。

七月份

撰写个案反思。

八月份

撰写个案总结。

九月份

搜集教师教学设计、学生优秀作品等资料。

十月份

1、整理、完成课题报告。

2、建学生画廊。

六、课题特点:

1、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以兴趣培养和启发思维为主。

2、注重倡导学生相互合作,提高创造力。

3、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灵活运用。

4、通过让学生回忆、联想等方法,并运用感观刺激,从多角度进行专门的创造思维训练。

5、推迟对学生不太成熟成果的判断,鼓励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完成,并让学生能自己独立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与成果。

6、训练学生的感觉敏锐性,让学生对自身的周围有一个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与表现力。

小课题研究计划 篇10

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姜楼镇中心小学 梁光红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当今社会的发展,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有利于与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无法由他人取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但也强调教师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在建构性教学中,能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2.人本主义理论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教育上的人本思想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具体来说,即: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儿童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

3.成功教育理论

成功教育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触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优点,即成功教育。

4.潜力学理论

在人的体内蕴藏丰富的自然,社会的精神禀赋和潜能,即“沉睡着的潜力”,这种潜力是强大的、无穷的,如果能唤醒它,则能让人奋发向上,提高智能,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足以为证。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确定小学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探索一套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策略。

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我们的教育对象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其它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等各个方面健康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的内容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3、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持以久,“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4、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5、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6、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学中,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五、具体做法

1、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日常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主阵地。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从偏重于灌输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活动。特别是在语言、社会、科学等教学活动中,既要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严格要求,又要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在孩子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指导学习方法。

2、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和氛围对孩子学习生活的促进作用。在班级环境布置、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爱读书、爱学习的气氛。同时,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情感、知识、技能、能力融于一体的儿童文化活动,使孩子在娱乐中学习,在生活中求知。

3、加强家园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园联谊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4、加强个体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障碍,矫正不良习惯。由于个性心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学习情感、学习方式上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帮助一些学生矫正不良学习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形成不良习惯。

案例分析

刚由幼儿园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对学校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鲜。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极强,可塑性也极强,只要我们平时善于启发诱导,孩子们是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上,或儿童的个性发展上,都是极为重要的,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要让他们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些准备。如:每天晚上都要按课程表提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每一节课前应把书本摆放整齐等等。课前等待老师的过程中也可以大声朗读和本节课有关的内容。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习惯。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课堂上专心听讲,这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对于这一点,刚入学的学生难以做到,因为他们还没有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环境中摆脱出来。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这就要求老师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语言,直观形象的图片或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参加班上的共同学习活动。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也要有意识地问问孩子课堂上学了哪些内容,让孩子说一说,这样既复习了知识又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了课堂上专心学习的好习惯。学生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就是听课。如果上课走神,不专心听讲,后果可想而知。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听课”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听课”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正确读写的习惯

课堂上除了应会听课,还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新《课程标准》提倡同学间合作学习,老师可以就某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探讨,让每一位同学都说说自己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要完整,让别人能听明白。对于汇报交流中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老师应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老师应该多为孩子多创造一些说话的机会,注重孩子“讲话”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多表达,在晨会时或者是自习时间等可以腾出学生口语交际的固定时间。不管多忙,都要认真听孩子诉说。这也是鼓励孩子“讲”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

对于读和写,首先老师要采取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办法,不但作口头的要求,更要结合学习活动使学生实地练习,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下去。读写姿势要正确:读要读得响亮、准确;不管是课上作业或是课下练习,无论是老师或家长,应在孩子初学时,多加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四、培养学生看的习惯。这里强调的“看”,主要是指“看书”。现在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过多,必须加以限制;当然,可以看一些增加知识面的少儿益智节目。我们应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书本上来。引导孩子自己看书,除了对课本进行正常的预习、复习外,还要扩大孩子的阅读面。课外读物的内容丰富,和课本有一定衔接,也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图文并茂的读物,比如童话故事、科学画报等。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间接地培养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生思的习惯。“思”就是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学习中一定要启发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孩子追根问底。遇事儿多让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毕竟是孩子“思”的结果,也是一个动的过程。

六、培养学生谦让、有礼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发言习惯。由于提倡学生不举手发言,学生想说就说,开始时极容易造成发言的混乱,或许会出现个别学生抢着说,不给别人发言机会,发言无次序、跑题等。因此,实施这种课堂发言方式的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在发言时谦让、有礼和尊重他们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发言时不要争先恐后,要相互谦让。要使学生懂得,课堂上的交流发言就是一种学习,全班同学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要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因此、发言时平时发言多的同学要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发言少的同学,使他们懂得表现自我与谦让的关系,过分表现自我反而有损自我形象,恰当的谦让更获得别人的尊重。培养学生有耐心听完别人发言的习惯,做到尊重发言人。要有边听边思考,如要插话要举手示意得到他人允许。教育学生不嘲笑他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出现要给予理解和支持。

上一篇:广东省社会保险关系转出办理流程下一篇: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