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

2024-05-08

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共12篇)

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 篇1

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

一、领导管理:

检测室由市场开办单位负责领导管理。

二、上岗制度:

检测员应由思想作风正派、素质文化良好的工作人员担任,应具备相应的检测操作能力,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开展工作。

三、工作勤勉:

检测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对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检测的农产品必须按规定实行检测,严格执行规定的检测频率和检测数量。

四、结果公示:

检测员必须在得出检测结果1小时内将检测结果在检测室附近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并作好相应的检测结果记录。

五、电子台帐:

检测室必须按照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认真登记好每条检测结果的电子台帐,供上级主管部门随时查询、调用。

六、网络上报:

检测员必须在得出检测结果1小时内将检测数据上传到常熟工商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控信息系统”中,并确保检测数据成功上传。

七、超标处理:

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地方有关规定,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由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复检,对复检后仍不合格的农产品,上报主管部门备案后,立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八、严格管理:

对不能履行职责和违反上述规定的检测员,一经发现,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严肃处理。

检测人员行为准则

尊重科学、执行标准;随机取样、客观公正;及时检测、及时上报;规范操作、方法公开;检测结果、及时公示;超标产品、严肃处理。

检测员岗位职责

检测员在主管领导的部署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检测标准和规章制度;

2、严守操作规程,按照部署开展检测工作,防止有毒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3、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4、检测结果及相关数据应及时备份和按时上传,做到文档记录及管理有效有序;

5、经常深入现场,检测各类农产品质量,为农产品安全严格把关;

6、检测工作结束后,妥善处理善后工作,不得影响安全和卫生;

7、下班时,整理好所有检测设备,清洁检测室,关闭电源。

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 篇2

关键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

1 概述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病虫害的不断发生甚至部分地区虫害的加重, 造成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量的快速增加。但农药残留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人体食用有残留农药的蔬菜后, 会对体内的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阻断神经递质的传递, 引起肌肉麻痹造成中毒而引起的毒性作用[1];而进口我国农产品的国家也以此为借口进行限制, 给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采用行之有效的农药检测方法, 即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也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出口创汇。

2 农药残留样品的检测技术

目前农药分析的发展趋势是由单一农药品种分析向多农药残留组分同时检测发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农药分析手册 (RAM) 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00多种农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 也发布了农药多残留检测的相关标准和方法[2,3]。

常用的农药检测的方法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HPLE-MS) , 这些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 能对农药进行残留定性和定量检测, 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等优点。随着检测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析测试方法, 如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直接光谱分析法等这些新的分析技术也已逐渐应用于农药残余的检测。

2.1 气相色谱法 (GC)

G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 易气化且气化后不分解的农药均可采用GC检测。近年来, 高效、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发展很快, 尤其是毛细管柱和进样系统的不断完善, 使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应用更加广泛。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70年代急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析分离技术, 现在使用仍很广泛。近年来, 采用高效色谱柱, 高压泵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柱前或柱后衍生化技术以及计算机联用等, 大大提高了液相色谱的检测效率灵敏度、速度和操作自动化程度, 但由于其只能检测对紫外有吸收和本身能发射荧光的农药, 因而限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GC/MS联用技术虽然很成熟, 但是对于目前低浓度、难挥发、热不稳定和强极性农药分析不是很理想, HPLC可以弥补GC的缺陷, 可直接测定那些难以用GC分析的农药[4]。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LC-MS) 是一种内喷射式和粒子流式接口技术将液相色谱与质谱联接起来的新方法, 用于分析对热不稳定, 分子量较大, 难以用气相色谱分析的农药残留。它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定性定量同时进行、结果可靠等优点。

2.3 生物传感器 (Biosensorand)

生物传感器是一类以生物材料为敏感识别元件, 并由信号转换元件和信号传递元件组成的一种装置[5]。传感器的生物敏感层与复杂样品中特定的目标分析物之间 (如酶与底物、抗体与抗原、外源凝集素与糖、核酸与其互补片段之间) 的识别反应会产生一些物理化学信号 (如光、热、声、质量、颜色、电化学等) 的变化, 这些变化通过不同原理的传感器 (如光敏管、压电装置、光极、热敏电阻、离子选择性电极等) 转换成第二信号 (通常为电信号) , 经放大后显示或记录。按照生物功能区, 生物传感器包括酶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等。利用农药对靶标酶 (如乙酞胆碱醋酶) 活性的抑制作用研制酶传感器, 利用农药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反应特性研制免疫传感器, 可用于对相应农药残留进行快速定量定性检测。生物传感器利用一个生物传感器来检验矮壮素、氯苯酚、芬去津农药。

2.4 免疫分析技术 (Immunoassay, IA)

免疫分析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优先研究、开发和利用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 世界粮农组织 (FAO) 已向许多国家推荐此项技术。该技术用于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有放射免疫分析 (RI-A) 和酶免疫分析 (EIA) , 目前酶免疫分析技术尤其是酶联免疫分析 (ELISA) 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在国外非常活跃, 应用也日趋普遍。ELISA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其检测水平可达ng甚至pg级。ELISA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如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除草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兽药残留 (如氯霉素) 、真菌毒素等的分析检测上[6]。

不过ELISA在分析上的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如不能同时分析多种类型残留组分, 对试剂的选择性高, 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 ELISA试剂盒的使用寿命有限, 需低温保存, 但随着新的ELLSA方法的不断发展, 其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2.5 毛细管电泳技术 (CE)

毛细管电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 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方法。它利用液体介质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CE具有高灵敏度、分离度高、分析速度快和样品用量少等特点, 作为GC和HPLC的补充, 几乎可以分离除挥发性和难溶物之外的各种分子。CE用于农药原药、制剂及残留的分离分析, 国内起步较晚, 国外同行在这一领域已作了大量研究工作, 其中尤以各种除草剂的分离、单种农药制剂及复配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报道居多[7]。

3 发展趋势

农药检测分析技术作为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门学科, 目前的朝着操作简便、分析快捷, 可以快速进行现场初测, 检测成本低, 结果准确可靠的方向发展。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必将得到迅速发展和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段志敏, 余晓萍, 段毅宏, 等.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05, 21 (7) :1020-10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9648-2006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0776-2006.粮谷中372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4]金军, 赵国栋, 崔云, 等.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电离质谱 (HPLC/APIMS) 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 1999, (6) :25-29.

[5]李颖娇, 张荣全, 叶非.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3, 24 (8) :ll-13.

[6]IMPENS S, REYBROECK W, VERCAM-MEN J, et al.Screening and confirmation ofchloramphenicol in shrimp tissue using ELISAin combination with GC-MS and LC-MS[J].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3, 483 (1/2) :153-163.

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概述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环境污染 前处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农药就是其中一项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药在减轻虫害问题、减轻劳动强度、培育优质的种子等方面,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农药的大面积使用、不合理运用,使部分农药流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农药的合理利用、综合防治已刻不容缓。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等外源物质, 以此达到高产的目的。一直以来我国农药在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上的用量居高不下,而这些药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必将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农药残留超标一方面影响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农药残留物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胃肠“翻滚性”绞痛,严重时会引起脑血栓、心梗等并发症。农药在人体中慢慢蓄积还会损害神经系统;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贸易经济效益。

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做及时、准确的分析检测是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关键环节之一,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同时杜绝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上市销售。控制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加强对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的力度。传统的农药分析主要依赖于气相或液相色谱等仪器,仪器分析虽然可以检出样品中较微量的农药(10-12~10-6 mol/L),但操作复杂、费时及成本高。 因此,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能有效的快速监督、管理农药残留的直接危害,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相当重要。最初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仅限于化学法、比色法和生物测定法,检测方法缺乏专一性,灵敏度也不高。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气相色谱应用于农药和药物残留分析,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农药和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水平。至八十年代以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始广泛应用于对热不稳定和离子型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分析。色谱法虽然定量准确、灵敏度高,但所需设备价钱昂贵,并且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操作,且分析时间长不利于现场监测。本文就当前农药和药物残留快速检测分析技术探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进展

目前农药残留分析方法通常分为样品的前处理和样品的定量检测,农药残留测定之前要有适合于各种样品的理化性质的萃取、净化、浓缩等预处理步骤,这些预处理过程往往在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一些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不断被引入农药残留分析中,现在常用的食品中农残预处理方法有:(1)固相萃取法(SPE),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样品前处理技术。由液固萃取和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主要通过固相填料对样品组分的选择性吸附及解吸过程,实现对样品的分离,纯化和富集、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样品基质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2)固相微萃取(SPME),主要通过萃取头涂液对目标物进行吸附,然后解吸、分析,SPME技术不需溶剂,它集萃取、纯化、浓缩为一体,可以实现对固、液、气样品的分析。(3)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主要利用多孔物质,依据不同组分的分子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离、萃取和净化。(4)超临界流体萃取(SFE),主要利用超临界流体中不同组分溶解度不同,且不同压力状态下溶解能力会发生变化的特点,改变萃取剂流体压力,可将组分逐一萃取。目前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为二氧化碳,它兼有气体的渗透能力和液态的分配作用,流出液中的二氧化碳在常压下挥发,待测物用溶剂溶解后进行分析。其特点是避免了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提高萃取的选择性、减少了分析时间、实现操作自动化。(5)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是在常规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同时制备、萃取和净化样品的优点,其浓缩了传统的样品前处理中所需的样品均化、组织细胞裂解、提取、净化等过程,是简单高效的提取净化方法,适用于各种分子结构和极性农药残留的提取净化,在蔬菜、水果的残留农药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6)加速溶剂萃取(ASE),具有溶剂用量少、萃取时间短、萃取效率高等优点。

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传统的GC/MS等农药残留分析技术检测成本高、时间长,这就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监督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也使大量的快速检测技术孕育而生,常见的有化学速测法、免疫分析法、酶抑制法和活体检测法等。下文分别从生物分析和理化分析角度给予总结。

1.生物分析法 首先要提及的是酶抑制法,是目前研究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快速农残检测技术,主要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酶的特异性抑制反应。其次是速测卡技术 从敏感生物(如牛血清、果蝇)提取出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类似,并将其分别固定处理后加载到到滤纸片上。如果待测样品中不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则靛酚乙酸酯在胆碱酯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蓝色靛酚。当待测样品中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胆碱酯酶则与其结合,则失去了催化靛酚乙酸酯的能力,导致样品溶液呈浅蓝色或橙色不变。与不含农药的对照卡比较,通过目测看颜色变化即可判断农药残留情况。再有就是分光光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某些酯酶的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残留的呈正相关。这些酶包括各种动物来源的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以及从某些植物中提取的植物酯酶。使用这些酶与样本进行反应,如果待测样本中没有农药残留或残留量极少,酶的活性就不会被抑制,底物可以被水解,水解产物通过使用显色剂或本身具有颜色而显色。如今在检测食品蔬果中利用较多的是速测仪,它具有自动化程度和灵敏度合适、快速、检测范围大、可批量检测等优点,但操作步骤相对复杂、干扰因素多、对实验环境要求和操作人员素质较高。适用于县级监督部门、乡镇检测室、大型批发市场等用于农药残留例行检测和监督管理。值得关注的还有生物监测技术(Biomonitor technique)生物监测技术常用方法为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和免疫分析(IA)技术。这两种技术多用于分析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优点是选择专一性和分析成本低。生物传感技术中的生物传感器常由一种生物敏感部件(如胆碱脂酶)与传感器紧密配合,对特定种类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选择和可逆响应的分析装置器具。它是根据生物敏感部件与特定分析物之间反应产生一些物理化学信号的变化,再通过传感器转化、放大后显示或记录下来,是目前现场检测技术中的研究热点。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自动化程度和现场检测能力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检测限可达20ppb。但生物材料尤其是胆碱酯酶在固定化过程中容易失活问题还没解决,影响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免疫分析是一种以抗体作为生物化学检测器进而对化合物、酶、蛋白质等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技术,以抗原抗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将抗体抗原反应与现代测试手段相结合的微量分析法。应用免疫分析法可以检测生物学上的各种重要化合物,而如这些化合物中的就包含有机磷杀虫剂成分。在免疫分析标记方法中,酶标记的抗体具有诸多优点,比如保存期长、敏感性强、显示结果可用于光谱分析,为农药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带来很大的方便。免疫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效能等优点,仅需很少的仪器设备和专业培训,是初筛及检测致癌物和一些剧毒农药的好方法。但该方法开发费用高,开发时间长,而且只适于分析一种农药,在不能肯定样本中存在什么农药品种时,检测就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样本进行残留定性测定还可利用活体生物测定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发光细菌体内的荧光素,在有氧参与时经荧光酶的作用产生荧光,与有毒化合物作用时,荧光酶的活性被抑制,发光强度减弱,其减弱的程度与有毒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另外,利用敏感家蝇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较敏感这一特点,用待测样品喂食家蝇,根据这种家蝇接触待测样品以后的死亡率,来测定农药残毒量。

2.理化分析方法 通常所指的理化分析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LC)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三种方法以其测定精准可靠和高灵敏度而成为当今农药残留分析的三大主要方法,再与质谱(MSD)检测器的联用,几乎所有的这些物质都可用这些方法来对其作定性和定量测定。具有灵敏度高、数据准确可靠、实验操作精度高等特点,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标准方法和仲裁方法,它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另外,此法还有新近发展起来的超临界流体色谱(SFC)、薄层色谱法(TLC)、毛细管电泳(CE)、直接光谱分析技术法等。首先介绍一下化学速测技术,此法主要是根据有机磷农药的氧化还原特性。有机磷农药(磷酸酯、二硫代酸酯、磷酰胺)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磷酸与醇,水解产物与检测液反应,使检测液的紫红色褪去变成无色。本方法的特点是避免了使用酶的不稳定、不易保存,但该方法局限于有机磷,灵敏度不高,易受一些还原性物质干扰。相对上一种方法有优越性的还属质谱检测技术,此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样品的离子的质荷比的分析而实现对农产品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一种方法,可以检测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已知和未知的农药,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提供科学准确、公正的检测数据作为仲裁依据。由于有机样品、无机样品和同位素样品等具有不同形态、性质和不同的分析要求,还加上多种色谱技术仪器的联用,所以,所用的电离装置、质量分析装置和检测装置有所不同。目前已用于检测的有:气相质谱联用(GC-MSD-MSD)、液相质谱联用(LC-MSD)、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D)、二维薄层色谱等。

三、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蔬果也更加的注重其食用安全性。科学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使得农药残留分析技术也正在逐步的更新和完善,尤其是将生物技术应用于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分析,并与现代物理、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与开放的重点。农药残留检测正在不断地向着多残留、微量、超微量方向发展。这同时也要求待测样品前处理也必须尽可能微量化和自动化,以及无毒、快速和低成本化。

参考文献:

[1] 农药的作用及其负作用,《商情》 2008年第5期 [2] 蔬菜中农药的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研究《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3] 我国水果生产中农药残留高的原因及减少水果农药残留的措施《果农之友》 2008年第7期[4]我国水稻主产区农药使用调查及安全生产的建议与对策《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年第2期[5]固相萃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者:楼蔓藤 商振华[6]固相萃取技术研究《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6年03期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筹建方案 篇4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等外源物质。我国农药在农产品的用量居高不下,而这些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必将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严重时会造成消费者致病、发育不正常,甚至直接导致中毒死亡。为了确保铁锁乡蔬菜质量安全,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菜,推进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农技中心拟按照相关标准建立一个完备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具体要求和规划如下:

一、检测室基础设施

1.1 有满足检测工作需要的固定的工作场所,面积要求不少于20平方米,保持室内清洁、整齐。

1.2 采光良好,具有通风设施。周围没有震动、噪音、粉尘、磁物等不良因素影响

1.3水、电及其他必要的能源设施齐全。具有防火设施,消防器材;保持室温,要有温度调节器;低温保存冰箱材等。

二、组织机构与人员

2.1有专门负责检测工作的负责人。

2.2检测室配备检测人员2名,要求:参加过县级以上检测技术培训班学习,培训学时12小时以上;能熟练掌握快速农残检测仪的使用方法,掌握农残检测样本采集方法,会使用农残检测结果网络式报送方法

三、检测室仪器和设施配备

3.1实验台 根据房屋的大小设置边实验台,宽70-75厘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颜色以浅色调为宜 3.2仪器柜 放置公用药品、托盘天平及一些仪器、用品的台子和放置各种塞子、导管、橡胶管、乳胶管等材料的抽屉和柜子。宽60厘米,高2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3.3铁架台、三角架等其他用的器具一般应按指定地点,有序放置。

3.4农残检测设备 已配置。

3.5抽检用器材:取样保鲜袋、标签。

3.6检测用器材:取样器2个,橡胶垫2个,镊子1个,电子天平(精确度0.1克)1台,提取瓶20个,振荡器1台,大试管架2个,试管20个,比色皿架3个,比色皿20个,定量加液器(20毫升)1个,储液瓶2个,量筒(500毫升)2个,烧杯2个,滤纸20张、擦镜纸20张,标准口三角瓶100mm2个,台式培养箱1台,移液枪(40--200微升2个、1--5毫升1个),管嘴(40--200微升15个、1--5毫升22个),移液管1ml,10ml各2支,吸尔球2支,洗瓶2支(500m),试管刷(平底)5个,废液桶1支。

3.7检测药品:专用酶(广口试剂瓶5个)、底物、显色剂、提取试剂。

3.8为便于数据上传,配联想电脑、打印机各一台。仪器设备

四、仪器设备维护和使用

4.1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定(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保证在检定周期内使用。

4.2仪器设备应有详细的操作规程(使用说明),置于操作台附近,便于参照使用。每次使用都应记录,填写《仪器使用记录》,记载仪器运行情况;每次维修都要有记录。4.3酶制剂按储存要求分别放置于冰箱中。

4.4仪器设备设专人管理,并能定期检查、保养。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包括: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检定证书等相关内容。

五、检测工作

5.1所承担检测项目的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必须收集齐全。并有专人管理,负责标准、技术规范的收集和更新。

5.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定检测工作流程,使检测工作和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5.3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NY/T448-2001标准进行操作,不得使用非标准的方法。

5.4检测结果的原始记录必须按一定的格式保存,其内容包括:送样或送检单位、样品名称、样品编号、送样日期、检测项目、执行标准、检测数据及结论、检测日期、检测人、审核人等,并加盖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员和审核员签字。

5.5检测结果应当及时上传安徽省农残检测管理系统。5.6、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及相关资料,应统一归档保存,保存期一般为二年。

六、规章制度

6.1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包括负责人、检测人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资料管理人员、样品管理人员等。

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 篇5

----株洲市芦淞区为民办实事工作纪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整个食品安全的基础,是关系产业发展、关系群众健康、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芦淞区政府始终毫不松懈地抓好这项工作,五措并举构筑蔬菜上市的“安保”屏障,提高本地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上市蔬菜的食用安全性,让群众真正吃上了“放心菜”。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010年,全市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芦淞区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区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主管农业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农村工作局、公安芦淞分局、环保芦淞分局、工商行政管理芦淞分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卫生局、区粮食局等责任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农村工作局,由区农村工作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为保障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区投资40多万元,建立了全省城区一流的农药残留检测室和动物疫病防疫站,配套完善了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器等检测设备和办公设备,添置了“420多通道快速农残检测仪”2台,定量分析仪1台,电脑、打印机和动物防疫车各1台。部分设备配发到蔬菜生产基地,将农残检测的重心前移。为市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社及农户等蔬菜种植大户配置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建立以速测技术为主的检测点,做好上市蔬菜的农残自检,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水平。购置频振式诱杀虫灯300盏,安装到蔬菜生产基地。

强化质量检测,维护蔬菜品牌形象

加强对蔬菜检测,是确保蔬菜无公害上市的关键,必须把住市场准入关。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推广“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注册了“五里青”和“鑫湘京”2个品牌,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为维护蔬菜品牌形象,对全区有代表性的4个蔬菜生产基地、1个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进行了农药残留的抽样检测。从今年初到8月份,自检2130批次,合格2105批次,合格率98%。抽取3120个样品,涉及蔬菜品种20多个,合格率为98%。如果检测发现超标,我们根据农户使用的农药特性,以及喷药时间,指导农户在多少天后摘收。

注重学习培训,入市检测关口前移

蔬菜生产基地是蔬菜进入市场的源头,为确保源头的安全,一是全市在我区新庄蔬菜基地举办了首批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公开承诺仪式,严格基地准出,严把市场准入。二是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近两年来,举办蔬菜生产技术培训14期1000人次。印发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和蔬菜生产基本知识,聘请农业专家、教授对种菜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并深入基地现场指导,手把手的指导怎么做,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是各个蔬菜基地都设有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员,并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培训,负责对上市采摘蔬菜进行例行检测,将入市检测的关口前移到蔬菜生产基地。通过基地和大户这个平台,积极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种植技术,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种植高产高抗、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频振式诱杀虫灯杀虫技术,推广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推进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打击从严彻底,控制源头消除隐患

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 篇6

哪些蔬菜农药残留的最多?如何去除蔬菜上残留的农药

什么蔬菜农药残留最高?

从种类上讲,豆类、绿叶类和茄果类蔬菜的农残检出率最高。

农产品监测中心的统计显示,农残合格率从低到高依次是豆类、茄果类、白菜类、绿叶蔬菜、芋薯根菜类、葱蒜类、瓜类、食用菌类。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告诉记者,绿叶菜的农药残留多,是因为它们的叶片柔软、水分多,虫子爱吃,所以喷的农药也多。另外,有香味的菜农残低。蒿子秆、茼蒿、香菜等本身有一种很浓的香辛味,是天然的驱虫剂。

从季节上讲,冬季农药残留偏低,春、夏、秋季偏高。

北京农林研究院的一位农残专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因为冬季室内外温差比较大,空气流通不是很好,不适合害虫繁殖,因此农药用得少,农残低。农业部对北京市共496份蔬菜样品进行检测,发现5月和11月是农药残留检出频率较高的时期。而杭州的检测结果显示,杭州市全年蔬菜农残最高是在4月和10月。

从农残种类上讲。豇豆、韭菜农药多。

因为它们爱长虫,常被喷洒较浓的农药,其中有些农药毒性较大,且容易残留;黄瓜、西红柿杀菌剂多,因其生长环境湿度大,易生病,尤其杀菌剂用得多。相对于杀虫剂,杀菌剂对人体的危害要小一些。

从种植地点上讲,大棚蔬果农残少。

因为大棚里可以用防毒网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因此打的农药较少。与大棚菜相对的是露地菜,看上去好像很天然,但用的农药其实比大棚菜多。

减轻农残有哪些好方法呢?

1、把买回来的蔬菜浸泡5分钟再冲洗,或用淘米水浸泡,中和农药毒性。

2、用5%的盐水洗菜。

3、黄瓜、茄子等农药用得多的蔬果最好削皮再吃。

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体系的构建 篇7

据统计, 我国农药在2010年实现现价销售产值1589.6亿元, 利润86.9亿元, 资产总额1246.9亿元。因为我国在蔬菜生产方面采用分散式生产, 并且许多菜农安全生产意识相对欠缺的情况客观存在, 这使蔬菜种植中农药的使用方式、使用量和种类都难以得到统一且有效的管理。同时许多蔬菜在上市之前并没有经过检验, 这种情况导致了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难以完全杜绝。农药残留过高的蔬菜所导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面。人们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过高的蔬菜后, 残留农药中的有效成分会逐渐积蓄并在超过一定量后引起慢性疾病, 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二、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控体系的构建

在对蔬菜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和控制方面, 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很难做到的, 而随着社会群体对蔬菜质量安全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过蔬菜检测与监控工作的强化来实现蔬菜安全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控网络的构建。

为了满足社会群体对蔬菜提出的安全、健康等需求, 在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体制的构建中, 应当将“菜篮子”工程的工作重点从价格的保障与稳定方面转移到蔬菜商品的质量安全方面, 以健康、安全以及卫生为核心来构建具有合理产销渠道、高效流通渠道的蔬菜市场运行机制与流通机制, 同时在尊重市场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在市级构建检测中心、在蔬菜批发地点构建市场检测点、在超市等蔬菜零售端构建蔬菜检测部门, 从而形成覆盖蔬菜流通全过程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控网络。

市级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督中心的职责主要包括对市级范围内的蔬菜种植基地以及蔬菜商品进行检测与监督, 可以使用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包括气质联机、气相色谱等, 这些检测设备以及检测技术需要得到省级计量部门认证。在实际检测监督工作中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督中心需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对国家、省级以及市级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督方面的标准、条例以及法律法规作出贯彻;在省级政府领导、市级政府要求下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单位资格进行认证并进行有序管理;对市场中的蔬菜开展不定期或者定期的检测;对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开展分析与统计, 并向市级以及省级主管部门提交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信息;做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服务工作和宣传工作;以蔬菜在不同时期容易发生的病害和主要使用的农药化肥种类为依据来确定并发布需要进行重点检测和监督的蔬菜种类, 并指导和督促检测单位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强化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与监督工作人员的指导工作和技术培训。

在蔬菜市场农药残留检测部门的构建中, 需要对市级主要的蔬菜销售市场进行确认, 并认识到蔬菜批发市场是做好蔬菜安全工作的重要把关环节。在此基础上, 引导蔬菜市场构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部门, 并为蔬菜市场农药残留检测部门配备检测设施与检测系统等。蔬菜市场农药检测部门工作人员的指派可以由市场来进行安排, 同时检测的重点也可以由市场根据流通的主要蔬菜种类来确定。同时需要对蔬菜开展全批次全天检测, 依据检测结果出具检测合格凭证。而蔬菜生产加工、消费以及零售单位也应当设置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 通过使用蔬菜农药残留速测设备来进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工作人员可以是这些单位安排的兼职人员或者专职人员, 主要负责对蔬菜安全质量进行抽样检查, 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无论是蔬菜市场农药残留检测部门还是其他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部门, 一旦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产品, 不仅应当进行登记备案和销毁, 同时要将检测结果上报市级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部门。

(二) 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保障体系的构建。

为了确保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控网络顺利构建与顺利运行以实现对蔬菜农药残留的有效检测与监督, 有必要从技术、设备、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推动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保障体系的构建。在技术保障方面, 需要落实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队伍的人员构成要求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 并且在聘用中应当增加面试环节, 以确保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以保障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公正性与准确性。在工作人员上岗之前应当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检测技术培训, 这样工作可以由市级蔬菜检测监督部门来统一组织和指导, 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具备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技术。培训完毕并且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需要持有工作证件开展相关工作;在设备保障方面需要认识到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工作具有公益性, 如果由蔬菜生产营销等部门来承担蔬菜检测与监督设备的费用, 则会加重这些部门的经济负担, 并且会由于蔬菜生产、流通、营销成本的上升而影响蔬菜价格的稳定。所以为了确保蔬菜市场的良好发展以及提高蔬菜生产、流通、营销等部门在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工作中的积极性, 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设备有必要由市级政府或者市级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部门来承担, 对于符合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蔬菜市场单位在申请和批准以后可以免费获得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仪器等;在制度保障方面, 需要认识到合理科学的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制度是确保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关键。在蔬菜农药残留制度的建设中, 可以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 即要求各级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体系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 并构建检测部门之间、媒体以及社会等监督主体相结合的监督检测管理制度。同时有必要针对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制定工作人员培训、考核以及管理办法, 通过强化对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工作以及工作人员成效的检查力度来提高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工作的有效性。

(三) 蔬菜农药残留在超标情况下的处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中指出:“农药残留量按简易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时, 从每一批蔬菜中随机抽取3个样品进行现场测定。对于一次检验出现阳性时允许进行复测。若复测仍呈阳性者, 应进行色谱测定, 以色谱测定法测定的结果为判定依据。”在此要求中, 蔬菜农药残留速检不能成为执法的依据, 但是在实际的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工作中, 由于蔬菜的保质期较短, 所以全部进行复检以及色谱测定可能会因为时间过长而导致蔬菜变质。为了确保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不流入市场, 有必要要求业户与市场之间签订蔬菜质量安全责任协议, 通过在协议中承认蔬菜农药残留速检的有效性来解决《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中存在的缺陷, 检测费用由业户承担, 检测过程中业户应当进行积极配合, 如果发现不合格蔬菜, 应当按照责任协议由业户承担责任并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进行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

[1] .燕香梅, 曾祥斌, 洪明祥.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 .罗小勇.农药残留及其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3] .王彬, 赵家良.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对策[J].云南农业, 2009

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 篇8

关键词 农药残留;检测;农户;经济效益;解决措施

中圖分类号:S481.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31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DDT、六六六等剧毒杀虫剂被大量使用以杀死农业害虫、提高粮食产量。但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过度使用农药的危害也逐渐显现。首先,残留在土壤和空气中的农药会随着雨水、溪流进入水循环,从局部地区影响到整个地区乃至全球。其次,残留在粮食、瓜果、蔬菜等农作物上的农药被人们食用后进入人体,会对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此外,农户在使用农药时,不恰当的操作也会对农户自身产生不良反应,造成使用者的身体损伤。

农药残留检测是监测农药残留量的有效方法,当前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光谱法、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等。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为人们了解和控制日益泛滥的农药污染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但随着农药问题引发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逐渐紧张,农药生产者、使用者(农户)、农药残留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关系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农药残留检验在技术之外需要面对的难题。

1 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

当前,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正日益受到重视,笔者从农药作用和使用情况两方行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人们经常接触到农药使用的负面信息,但农药的使用对于农业生产十分必要。一方面,喷洒农药可以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产品的健康生长。另一方面,合理地使用农药可以增加产量,保障农产品产量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研究表明,病虫害引起的农业生产直接经济损失显著,最多可达70%,而使用农药可挽回的病虫害损失接近40%,因此合理使用农药对农业经济有促进作用。

种植业生产中的大多数作物都会运用到农药,包括粮食、蔬菜、瓜果、药材。农药的种类很多,常见的也有300多种,主要有有机磷类、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不同作物、不同地域间的使用农药的种类和施用量都存在差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多根据产品特点采用不同的农药,总体而言,集体种植的规范使用率远远高于小农户。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情况明显改观,下降幅度显著。1999年,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检出率高达80%,2007年下降到18%左右,近几年一直稳定在10%左右。但国家质检数据多针对生产大户,小农户的农药使用具体情况尚存在不确定性。

2 农药残留检测对农户经济效益的影响

农民是农业经济社会的主体,农药残留检测不可避免地对其经济收益产生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其一,利益最大化心理促使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始终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非社会效益。在农药使用方面,较为明显的做法就是为了追求产量而过度使用农药,这也加剧了农药残留的风险。其二,受限于自身教育程度,农户对信息的掌握和新技能的学习能力有限。他们为了规避病虫害的威胁,通常不考虑新技术和成本较高的绿色农药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但由于农药残留检测不合格的农作物不能被卖入市场,其原始农作物成本与培养费用都得不到回收,这对农产品经营者是巨大的损失。

此外,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还关系到农户的信用和销售。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食品安全事件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一旦食品安全丑闻出来,也就宣告了这个品牌的灭亡,如东北毒大米事件、陕西毒豆芽事件等,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人们再也不会购买上述商品,十几年塑造的品牌形象荡然无存。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使用的检测与监管,减少高毒农药的不当施用,促进农户转变观念。化学农药虽然见效快、使用方便,但毒性更强、残留物更难降解,势必不利于人体健康。农药残留检测与监管可以指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在制度约束下正常生产,为其产品提供安全的保证,使其符合广大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对农户的长久发展是有利的。尤其是当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被贴上“绿色”的标签,得到权威的认证,其销量和市场会被进一步打开。

3 提升农民经济收益的有效措施

为保障农药残留检测政策的实施,提升农户的配合度和经济收益,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农药残留标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多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提升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农药残留标准。中国国内的农药残留标准不应随个别国家的指数堡垒随意变动,应立足本国实际,并借鉴国际社会经验合理地制定。这种借鉴并不意味着搬抄国际规则,而是从当前我国标准体系过于框架化而未细化的怪圈中走出来。在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意见和相关部门科学检验基础上,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农药残留标准。

其二,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发展品牌农业,建立无公害示范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管理的职能,扶持“三品一标”农产品推广工作,对农药残留合格的重点项目进行褒奖,并制定相关条例政府资金介入绿色农产品发展中。在此基础上,政府进一步重视“三农”问题,推广生态农园的开展和示范基地的推广,加强农村质量评估标准,进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农户行为,保障农户经济收益。

其三,加强农村农业教育培训力度,提升老百姓对于农药安全、农产品安全、农药残留检验等相关领域的认知水平。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户的防治观念。不必见虫就使用农药,对于害虫的防治要达到危害程度才进行作业。其次,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相关部门指导农户较为全面地认识到本地区的虫害问题和所从事产业的用药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农药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以增加农户实际收益。

4 结语

由于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重视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不仅有利于帮助农户取得长久经济效益,对于树立良好的国内外声誉也有促进作用。合理科学地农药使用在农产品生产中是必要的,在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得到落实,政府对农户农药使用方面的经济补偿力度进一步加强后,农户严格按照农药残留标准进行生产活动,既能保证生产出健康的农作物,又能增加收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 篇9

怎么去除蔬菜上的农药?去除蔬菜农药残留的方法

怎么去除蔬菜上的农药?

1、去皮法

蔬菜瓜果的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所以,削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

2、储存法

在存放过程中,农药可随时间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

此方法适用于南瓜、冬瓜等不易腐烂的品种。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果菜。

3、加热法

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

先用清水将这些作物的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即可下锅炒或烧。

4、碱水浸泡法

关于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整改措施 篇10

2016年7月12日,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渝北分局在我公司进行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质量安全监测,经查我公司销售的从供应商重庆繁冠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购进的豇豆超标。事情发生后,我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并为在今后的检验检测工作中杜绝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做以下整改措施:

一、加强农产品查验制度

公司收货部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农产品收货前的农残检测工作,凡进入公司销售的所有农产品必须在商场收货部进行收货前查验,查验做到认真仔细,确保做到检验合格的农产品才能进入我公司商场销售。

二、加强实行产品质量追朔制度

公司内部自查:进入我公司销售的农产品的进货销售查验制度及建立档案是否还有需要完善的,从公司操作制度上力求做到完善。

三、加强建立进、出货台帐制度

如实记录商场销售的农产品名称、数量、产地、供货商、进货时间及销售时间、销售数量。台账每天由收货部主管和副总进行两级检查。

四、加强例行监测监督制度

每周由我公司自查主管进行内部监督自查,落实公司农残检测制度,确保各项检测检查程序的执行。

五、加强索票索证制度的内部检查

凡需进入我公司销售的农产品必须出具该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证、检疫合格证明。票证记录每天由收货部主管和副总进行两级检查。

残留农药检测管理规范 篇11

关键词:农药残留 无损检测 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1 无损检测技术方法及机理

1.1近红外光谱技术

有机物分子以及部分无机物分子中各种含氢基团(OH、NH、CH)受到近红外线光谱(780~2526nm)照射时,被激发产生共振,吸收部分光的能量。因为不同物质在近红外区域的吸收光谱不同,每种成分都有特定的吸收特征,所以近红外光谱可以反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而对果蔬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1]。

1.2 高光谱图像技术

高光谱成像是在紫外到近红外(200~2252 nm)光谱范围内连续组成一幅三维空间的图像数据块。图1中,x、y表示空间位置,λ表示波长坐标轴。高光谱图像可以获取设定波长下的图像信息与x-y平面内特定像素下各个波长的光谱信息。x-y平面内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与其在该波长下的光谱值一一对应;不同有效波长下图像之间的灰度不同,进而可以对被测农药进行判别分析[2]。

1.3 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技术

通常情况下,元素原子核进行无序自旋运动,当核自旋系统受到射频脉冲作用,会引起共振效应,作用停止后,共振产生的电磁波便发射出来,这种振动转化为射电信号后,进行空间分辨,就可以得到运动中原子核分布图像,得到残留农药的分子的化学结构式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3]。

1.4 其它无损检测技术

基于介电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生物组织内部存在大量带电粒子形成的生物电场,可以通过电学参数与果蔬的某些生理指标建立相关性关系,进而测定果蔬的安全性[4]。基于生物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做敏感器件,配以适当的换能器构成分析工具。被测样品与分子识别元件特异性结合后会发生生物化学反应,通过信号转换将其浓度转化为光信号或电信号后即可对其进行分析检测[5]。

2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

2.1 近红外光谱技术

Lourdes等[6]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橄榄表面除草剂的残留,得出近红外光谱法对于完整橄榄表面残留的敌草隆进行监控可行。刘丕莲等[7]以透射方式采集毒死蜱乳油样本的近红外光谱,讨论了光程长度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2.2 高光谱图像技术

付妍等[8]利用高光谱成像检测系统对对有农药残留的果蔬表面进行有效快速的检测。张令标等[9]以番茄为研究对象,证明高光谱成像技术对高浓度農药残留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2.3 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技术

杨晓云等[10]采用31P NMR分析方法确定了马拉硫磷乳油中马拉硫磷及4个主要有机氯杂质的含量。严伟等[11]通过对19F和31P-NMR采样参数和数据处理参数的优化,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准确测定果蔬中的多种有机氯或者有机磷农药。

2.4 其它无损检测技术

蒋雪松等[12]利用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结合流动注射的方法检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得出该传感器的最低检出限。郭明等[13]制备了基于功能化碳纳米管修饰表面的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得出各生物传感器动力学性质及电化学行为,为农药残留检测用生物传感器分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3 总结与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社会对农药残留危害的日益重视,人们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及检测分析仪器所提出的要求也愈加提高。更简便、更快速、更准确、更环保将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更加成熟的农药残留无损分析技术必将与其它农药残留分析技术一样,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中。

参考文献

[1] 索少增,刘翠玲,李慧.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28(6):61~65.

[2] 彭彦昆,张雷蕾.农畜产品品质安全高光谱无损检测技术进展和趋势[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4):137~145.

[3] 祁慧雪.核磁共振技术在化学物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2,39(6):121.

[4] 廖宇兰.基于介电特性的芒果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海南大学,2013.

[5] 李志霞,聂继云.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2013,15(4):31~35.

[6] 刘丕莲,王晓,刘木华,等.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毒死蜱乳油中有效成分的光程选择[J].农药学学报,2014,16(1):106~109.

[7] 付妍,徐冉冉,陈兴海.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果蔬表面农药残留检测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2,(5):42~43.

[8] 严伟.果蔬中多农残19F和31P NMR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15-03-10

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创新 篇12

1只有不断创新方法手段, 才能在新形势下有效解决农产品快速检测现有方法中存在的准确性隐患和不足

当前我们在对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的过程中, 一般都是采用酶抑制法来对其进行快速的检测, 从而使得人们对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有着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过从酶抑制法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 这种检测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 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导致其检查结构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我们为了使得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就要对其检测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 以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在新形势下, 各种农药化肥不断推陈出新, 并广泛用于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的全过程, 加之有些农户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违禁化学制剂, 使得农产品快速检测的准确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靠不断创新快速检测的方法和手段, 才能跟上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需要, 切实解决好现有快速检测方法中的隐性问题和不足。

2只有准确掌握快速检测原理机理, 才能深入挖掘技术创新的开口和途径

目前, 我们在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过程中, 所采用的方法有很多, 但是大多数都是根据农药的应用原理, 通过酶活性检测的手段, 来对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检查, 看其是否符合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相关要求, 进而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 我们在对农产品残留进行快速检测的过程中, 一般都是采用酶抑制法来对其进行检测, 不过这种检查方法只限于对蔬菜水果中的有机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检查, 进而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在一般情况下, 就快速检测发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检查原理为:利用有机农药对部分酶的抑制作用, 通过酶抑制率和农药浓度的关系比, 来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这样就使得农产品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有效的避免了人们在使用这些农产品的时候出现中毒的现象。

3只有深入剖析影响因素, 才能不断提升农产品快速检测准确性水平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使其检测结构的准确性大幅度的下降, 因此我们为了对其检测结构的准确性进行有效的分析, 我们就要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采用相关的技术措施, 来对其进行处理, 以确保农产品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1检测试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方法创新对策。目前我们在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 所用到的检测实际主要有:酶、缓冲液、显色剂等。其中为了保障酶的活性, 我们在对缓冲液进行配置的过程中, 一定要利用无杂质的纯净水, 这样就使得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在农药残留检测的过程中, 酶的活性对整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着严重的影响, 比如在温度过高或者较低的条件下, 酶的活性就会降低, 这就使得快速检测结构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为此, 我们在快速检测的过程中, 为了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必须要对其检测室内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进而使得检测酶的活性保持在一个正常的状态下。

3.2样品前处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方法创新对策。样品前处理要求切成1cm见方的碎片, 不能切的太小, 否则有些蔬菜中大量的叶绿素溶到缓冲液中, 干扰检测结果。对一些叶绿素较高的蔬菜 (如菠菜、结球甘蓝等) 可以采用整株蔬菜浸提, 减少色素干扰;对切开后易氧化的蔬菜水果 (如茄子、苹果等) 也可采取整体或大块放人浸提, 减少干扰;还有一些蔬菜会产生次生物质, 容易产生假阳性, 对这类蔬菜 (如葱、韭菜、香菜等) 可采取整株 (体) 浸提。

3.3检测仪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方法创新对策。检测仪器调试的影响:分光光度计要经常进行校正, 如连续做几个批次后, 可能由于环境温度等条件的不同, 要重新进行调100%和做对照, 也可以每个批次都进行调100%和做对照, 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比色皿的影响:比色皿良好的透光度是减少检测误差的必要条件, 因此, 定期用乙醇清洗比色皿, 在样品检测前用擦镜纸对比色皿的两个透光面进行擦拭。使用比色皿时, 两个透光面要完全平行, 并垂直置于比色皿架中, 以保证在测量时, 入射光垂直于透光面, 避免光的反射损失, 保证光程固定。比色皿在使用后, 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不宜立即使用, 应倒置在滤纸上晾干后再使用。微量移液器的影响:微量移液器要专用, 贴上标签。避免交叉使用造成实际污染;试剂从试剂瓶中吸出后, 不能再放回瓶中, 防止试剂污染。

3.4检测员的操作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方法创新对策。样品在加入缓冲液 (提取液) 后, 需要震荡摇匀1~2分钟, 但是震荡不能太剧烈, 否则会使样品摇烂, 使缓冲液中的蔬菜色素增多, 影响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检测员在使用移液器, 在吸取时轻按至第一停点, 将吸头没人试剂液面下2~3mm, 轻缓松开按钮回原点, 慢慢提出吸头并在容器壁上停靠一下, 以去除多余试剂, 轻按按钮至第一停点, 排出液体, 稍停片刻按至第二停点, 排空吸头, 以确保液体准确性。加试剂时, 移液器要保持垂直;吸头有试剂时, 移液器不能平放或者倒置, 避免污染移液器, 进而污染其他试剂和样品。待测样品加入底物后, 应该马上摇匀, 放入仪器检测, 否则影响结果准确性。比如在白菜的测试中, 立刻放入检测的抑制率是18.6%, 在延迟1分钟后放入检测抑制率78.4%, 可见, 加试剂后放入检测的速度快慢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影响很大。同时, 要确保同一组样品放入时间和对照放入的时间一致, 这个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

3.5试验参数准确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方法创新对策。空白对照吸光度变化△A0值:样品的检测结果是通过抑制率来反应, 抑制率 (%) =[ (△A0-△Ax) /△A0]×100, 通过公式可以看出,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A0值准确度有密切关系。吸光度变化△A0值一般由于试剂厂商、环境温度条件、测试仪器、酶的活性等条件的不同而有变化, 一般认为△A0在0.3~0.9是正常的。当△A0<0.3时, 说明酶的活性不够或者温度太低, 这种情况下在加入酶液和显色剂后放置反应的时间相应延长, 或者提前把试剂盒放在室温下或培养箱中培养, 提高酶的活性。当△A0) >0.9时, 说明乙酰胆碱酯酶对底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过快, 这种情况可以把测试时间缩短为2~3分钟, 以确保对照的△A0的准确性。测试时间对结果的影响:乙酰胆碱酯酶对底物的水解反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般而言, 只要时间足够长, 酶就能将底物完全水解, 从而使吸光度达到最大值。样品的吸光度值随着反应时间逐渐增加, 在初始阶段吸光度值增加较快, 反应5分钟时, 吸光度就达到80%左右。

上一篇:档案资料管理规定下一篇:作文难忘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