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24-10-29

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共7篇)

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篇1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不予

受理机制探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人民检察院 刘广生

【学科分类】刑事诉讼法学

【关 键 词】不予受理 范围 监督与救济

【作者简介】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联系电话:0311-82109846。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31日

【版权声明】作者授权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中国法学网首发” 【责任编辑】刘小妹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论述,阐述对检察机关建立不予受理机制的意义,明确检察机关不予受理案件的范围,不予受理的监督制约与救济途径,不予受理的相关法律文书,建议检察机关建立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不予受理机制。

检察机关在实践中,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刑事诉讼法没有明文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中,涉及检察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机关不予受理的规定只有一条,那就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一百零七条。该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且通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在补充侦查后又提请复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公安机关重新提请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坚持复议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范畴,按照公法原理,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即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予受理的,就不能不予受理,因此,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不管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怎么样,只要不符合《规则》第一百零七条规定的情形,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就不能不予受理。事实上,在检察司法实践中,有的地方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报捕或者移送起诉的案件,不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建议公安机关撤回报捕或者采取拒绝收卷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公安机关的不批捕率和不起诉率,得到公安机关的支持与配合。但是实践中的习惯做法代替不了法律规定,这样做毕竟是不合法的。如果公安机关对不符合逮捕条件或者起诉条件的案件坚持提请批捕或者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只能受理。因此,为了防止公安机关对不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案件坚持提请批准逮捕或者移送审查起诉,强化公安机关的办案责任,提高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实现刑事诉讼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目的,应当建立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的不予受理机制。

一、建立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不予受

理机制的价值

(一)有利于检察机关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从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不予受理机制看,人民法院对于刑事案件的不予受理,在刑事诉讼法中也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四、五项规定,法院对于不属于本院管辖或者被告人不在案的,应当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二)至

(六)项规定的情形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或者决定不予受理。从该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法院建立不予受理机制,有利于法院减少司法资源浪费,提高办案质量和司法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强化检察机关的办案责任。同理,检察机关也应当建立不予受理制度。

(二)有利于强化公安机关的办案责任,提高案件侦查的质量,减少错案。

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案件本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根本就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为转移矛盾,而坚持将案件提请逮捕或者移送起诉,如果检察机关不受理,那么社会积怨和不满的矛盾就会转移到检察机关。如果检察机关受理,发生问题就会损害检察机关的权威和形象。2010年发生的河南赵作海案件就有一个明显的细节值得注意,当年商丘市检察院在将案件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后,仍然认为此案存在尸源不明等众多疑点未查清,不具备起诉条件,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卷不予受理。但是迫于各种压力,受理后硬着头皮起诉,结果最终导致了法院错判,检察机关也因为此案成为社会公众的指责对象。如果检察机关建立了不予受理机制,对于此类案件不予受理,就能够减少错案,并能够强化公安机关的办案责任,迫使公安机关查清案件事实,认真收集固定证据,提高办案质量。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三)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

刑事诉讼的目的是实现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检察机关建立不予受理制度,能够有效地避免和防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不符合条件的相关案件进入下一个诉讼环节。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押的,因为检察机关不予受理,公安机关能够及早变更强制措施,更有利于减少犯罪嫌疑人长期被关押的痛苦。检察机关建立不予受理机制,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不予受理,也体现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公安机关在查清事实,取得充足的证据后,仍然可以提请批准逮捕、移送起诉。对犯罪嫌疑人不在案的案件,检察机关不予受理,有利于督促公安机关积极承担抓获犯罪嫌疑人的责任,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

二、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不予受理的范

如何确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不予受理的范围,是建立不予受理机制的关键。笔者认为根据法律、司法解释及有关规定,通过对提请逮捕、起诉的条件来分析,来确定不予受理案件的范围。

(一)不符合管辖规定的案件,不应受理。

从刑事诉讼中的管辖规定看,检察机关办理案件必须符合刑事诉讼管辖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标准(试行)》第十七条规定,“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应当严格审查案件管辖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于不符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合管辖规定的案件,应当建议侦查机关向有管辖权的机关移送。上级指定管辖的除外。”但是使用口头建议还是书面建议,没有明确规定。该《逮捕案件质量标准》第二十五条规定,审查逮捕工作违反办案程序规定,但未造成逮捕错案或者逮捕质量有缺陷的,为办案程序有瑕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办案程序有瑕疵:其中第五项是“对不符合管辖规定的案件,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可见,根据该规定,在审查逮捕阶段不能对不符合管辖规定的做出批捕决定的。而《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把“本院没有案件管辖权而提起公诉的”、“本院没有案件管辖权而不起诉的”规定为起诉错误和不起诉错误。因此,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如果发现是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就不应受理。

(二)犯罪嫌疑人不在案的案件,不应受理。

《规则》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在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犯罪嫌疑人到案后移送审查起诉”。通过上述规定可以得出结论,在受理审查起诉案件时,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在案的,就可以不予受理。但是,在审查起诉阶段不予受理没有正式的法律文书。

在受理审查批准逮捕案件时,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不在案的,不予受理。但笔者认为,检察机关不应受理公安机关对在逃嫌疑人的提请批准逮捕。因为犯罪嫌疑人在逃的,批准逮捕后无法对其执行逮捕关押;因为犯罪嫌疑人在逃,无法对其进行讯问,听取其意见,如果对其批捕或者不批捕,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都会使逮捕决定是具有行政性的特点,而不是兼听则的明诉讼性架构的司法性的决定,其丧失了司法的公正性;因为办案人员只有当面认真听取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才能了解和掌握嫌疑人的基本情况、犯罪时的心理状态、犯罪的经过、结果,以及是否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是否具有患有严重疾病等,有利于准确认定案件的性质和把握逮捕的条件、正确适用法律,有利于防止和减少错捕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的发生,有利于进行侦查活动监督,有利于提高审查逮捕案件的质量。因此,对于犯罪嫌疑人不在案的案件,检察机关不应受理。

(三)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应受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规则》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撤销案件。因此,对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就不应立案;如果立了案,就应当撤案。应当撤案的案件,就更不能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如果公安机关坚持将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或者移送审查起诉,这本身就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就不应受理。如果是检察机关受理后在审查中发现是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就应当作出不批捕、不起诉决定。

(四)不存在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并非嫌疑人所为的,不应受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规则》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没有犯罪事实的或者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和不是犯罪的;虽有犯罪事实,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撤销案件。《规则》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发现犯罪事实并非嫌疑人所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不存在犯罪事实而立案,就不应当立案。如果对不存在犯罪事实的人立案,本身就是个假案,就不能提请批捕,更不能移送审查起诉。犯罪事实并非嫌疑人所为,本身就是错案,再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或者移送审查起诉,更是错上加错。因此,对此类案件检察机关不应受理。

(五)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不应受理。

从审查逮捕阶段看,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对于不批准逮捕的,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因此,如果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充足,显然不符合逮捕的条件。

从审查起诉阶段看,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是需要补充侦查的。既然还需要补充侦查,检察机关就没有必要受理这类案件,因为既使案件受理了也诉不出去,还得退回补充侦查,因此,还不如直接等公安机关把事实查清,把证据搞充足后再受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2001年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高检会【2001】10号)(以下简称《通知》)第六条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提纲中所列的事项,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侦查核实,并逐一作出说明。不得未经侦查和说明,以相同材料再次提请批准逮捕。公安机关未经侦查、不作说明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该条规定虽然没有直接明确规定不予受理,但是却明确规定了“不得未经侦查和说明,以相同材料再次提请批准逮捕。”。因此,对于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没有进行补充侦查,也没有合理合法的理由,也不应受理。

(六)不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案件,不应受理。

从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案件的受理条件看,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是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如果是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规则》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经过侦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侦查人员应当写出侦查终结报告,并且制作起诉意见书。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规定起诉受理的条件,但是,规定了提起公诉的条件。即,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并且符合审判管辖规定。另外,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起诉受理的条件应当是,符合管辖规定,犯罪嫌疑人在案,案卷材料齐全,证据齐全。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条件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作出是否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决定之前,应当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对于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对于不符合逮捕条件但需要继续侦查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根据该条规定,对于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对于不符合逮捕条件但需要继续侦查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而不是提请逮捕。因此,如果不符合逮捕条件需要继续侦查的,公安机关就不应提请逮捕。

从国家设立审查逮捕制度的目的看,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从国家设立审查起诉制度的目的看,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符合起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检察机关作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决定。当然,在司法实践中,也有的是公安机关为转移社会矛盾将案件提请逮捕、移送审查起诉,但是,此类案件毕竟占少数。如果将不符合条件的案件提请逮捕、移送审查起诉,很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此,对于不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不应受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将下列案件列入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不予受理的范围: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1、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决定,应当不予受理:

(1)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包括不符合职能管辖的案件(如自诉案件等)、不符合地域管辖的案件、不符合级别管辖的案件;

(2)犯罪嫌疑人不在案的案件;

(3)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二)至

(六)项规定情形的案件;

(4)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嫌疑人所为或者不应当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2、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检察委员会决定,不予受理:

(1)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

(2)对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没有进行补充侦查,也没有合理的理由的案件;

(3)其他不符合逮捕、起诉条件,不适宜检察机关受理的案件。

三、加强对检察机关不予受理机制的监督制约,建立对当事人的法律救济

途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权力必须接受监督,否则,必然导致腐败。检察机关建立不予受理机制必须接受公安机关和当事人的监督制约,并畅通法律救济途径。因此,对于检察机关不予受理的案件,如果案件当事人或者公安机关认为检察机关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有权申请检察机关进行复议,检察机关必须更换办案人进行复议;如果当事人或者公安机关不服复议决定的,有权提请上一级检察机关进行复核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经过复议复核改变原不予受理决定的,应当视为案件质量不高,存在执法过错的,应当予以追究办案人及有关人员的相应法律责任。

四、设立检察机关不予受理机制的相关法律文书

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司法理念,要求检察机关规范执法。设立检察机关不予受理机制的相关法律文书,是规范不予受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相关法律文书,避免了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而无法律手续的问题,使案件手续完备,便于备查。笔者认为,应设立以下相关法律文书。一是设立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案件决定书,并告知其救济途径,同时附不予受理的理由说明书,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二是设立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复议决定书;三是设立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复核决定书。

五、检察机关建立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不予受理机制与不批捕、退回补充侦查、不起诉的关系

建立不予受理机制,不是要否定检察机关原有的不捕、退回补充侦查、不起诉制度,因此,要正确理解不予受理机制与不批捕、退回补充侦查、不起诉的关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系,准确把握不予受理的时间。检察机关不予受理机制是建立在检察机关受理案件阶段,而不是在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时候。即在受理案件时,发现案件不符合逮捕、起诉的条件,应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对于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发现不符合逮捕或者起诉条件的,应当根据案情作出不捕、退回补充侦查、不起诉的决定。

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篇2

一、精神鼓励

精神鼓励一般对那些有后顾之忧、不敢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利的当事人使用, 其主要作用是给当事人打气, 使其建立和保持一种正常的信心状态, 在起诉前和诉讼过程中均可以适用。

就全国而言九成以上的案件来源于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 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百分之八十的国家里, 大多数案件会涉农、涉弱。农民与弱势群体在社会的大舞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特殊的角色群体关乎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同时也关乎到社会的稳定。但是农民与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经济地位低下, 这就导致了其在遇到法律纠纷时会存在很多后顾之忧, 例如:有的怕报复、有的担心经济受损失、有的担心怕损害邻里关系, 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所以不敢提起诉讼, 有的提起了诉讼后又因为一些自己担心的事由可能出现而撤诉。在这种情况下, 检察机关可以做其思想工作, 打消当事人的顾虑, 支持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并将诉讼进行到底。

精神鼓励其本质在于打消当事人的顾虑、鼓励其提起并进行民事诉讼, 该措施与民行检察的另外一项业务息诉业务正好是一对矛盾体。息诉业务目的在于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和谐, 而精神鼓励则是鼓励当事人进行诉讼, 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是矛盾的, 但是其本质是一致的, 在必须起诉的时候鼓励当事人诉讼是将纠纷引入到法律程序解决的重要手段, 同样是在促进社会和谐。应当注意的是, 二者的界限就在于是否确有必要, 如果确有必要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 则鼓励当事人进行诉讼, 如果确实没有必要诉讼或者可以通过和解及其他方式解决的, 则采取息诉处理。

二、物质帮助

物质帮助很容易理解, 即对于因缺乏资金而难以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提供资金帮助, 支持其完成诉讼。物质帮助主要体现在对当事人收集证据提供资金帮助、为当事人垫付诉讼费、审判阶段为其提供差旅费等, 可以在收集证据阶段应用、也可以在准备起诉的阶段应用、还可以在诉讼阶段应用。

物质帮助可以分为直接物质帮助和间接物质帮助两类, 直接物质帮助顾名思义就是直接为当事人提供金钱及物质支持, 间接物质帮助是指法院不直接给当事人提供金钱支持, 而是与其他司法及行政机关进行协商, 经过协商后与该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为当事人减免部分费用, 例如:检察机关为支持由于缺乏经济能力而不能起诉的当事人提起民事起诉, 主动与法院进行沟通, 对当事人减免诉讼费用, 这种支持方式虽然没有给当事人提供金钱帮助, 但是为当事人节省了经济支出, 可以算做间接物质帮助。当然对当事人提供物质帮助也不能是任意性的, 一方面, 要对当事人的经济能力以及案件事实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另一方面, 还要对案件的法律关系进行细致分析, 在确认确有必要进行诉讼且确有必要给予当事人资金帮助时才能对当事人提供资金帮助。

三、法律服务

提供法律服务是指检察机关在当事人准备起诉前为其分析案情涉及的法律关系及诉讼可能带来的风险, 其主要作用是让当事人理解案情、理解法理、对全案涉及的法律有理性上的认识, 从而坚定其诉讼的信心。法律服务一般应用在起诉前的阶段。

提供法律服务必须是在民事诉讼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不得超越法律的权限。一般包括:提供案件法律关系的咨询、帮助当事人理清案件事实关系、为当事人解释法律、分析案件诉讼的法律风险、帮助当事人制定诉讼计划等等。这些帮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只要能够使当事人对案件所涉及的法律状态产生比较清晰的认识既可以实施。

应当注意的一点是, 提供法律帮助事实上绝大多少情况下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 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这与检察院民行部门接待的一般群众来访、咨询法律问题、诉讼前的法律咨询等业务是有所不同的。检察机关在处理这样的法律咨询时, 可以采取电话答复、口头解答、书面答复等方式, 虽然表现形式与支持起诉中提供法律帮助是一样的, 但是其本质是不同的, 区别的关键点就在于支持起诉的法律帮助是检察机关已经决定了支持当事人进行诉讼后, 为当事人提供各种法律咨询行为, 而在接待当事人时所提供的法律咨询是不以检察机关决定支持当事人进行诉讼为前提。因而, 虽然形式与内容均相同, 但是二者的前提条件是不同的。

四、收集证据

收集证据是指检察机关对于不能独立完成诉讼的当事人决定支持起诉后, 帮助或者亲自为当事人收集与诉讼相关的证据, 其主要作用是为诉讼阶段举证、质证环节提供必要的准备。收集证据应当是在检察机关决定支持当事人起诉后、实际起诉前使用。

对于证据的收集如果当事人自己可以独立收集的, 则应由自己进行, 如果独立收集证据有困难的, 检察机关可以帮助当事人收集也可以由当事人提供证据线索由检察机关独立进行收集。因为当事人的案件所涉及的证据往往会出现不在同一地、由政府部门予以保留、需要法定机关出具文书、需要做鉴定等情形, 这些情形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当事人收集证据的难度, 因而当事人独立收集这些证据是有困难的, 但是检察机关若能帮助当事人收集这些证据, 那么收集证据的难度将会大大降低, 证据的全面性、可用性、证明力均会有所提升。由于法律规定在举证期满后法院将不再接收证据, 因而收集证据的工作应当是起诉前完成。

五、出席法庭

出席法庭是指检察机关以支持起诉人的身份参与法庭审理的全过程, 其作用是在诉讼中帮助当事人把握诉讼方向、提高胜诉几率, 毋庸质疑该种支持起诉的方式只能在审判阶段使用。

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篇3

一、受理支持起诉申请的原则

检察机关民行科负责办理支持起诉案件,但从民行科的办案数量上看,支持起诉案件仅占民行检察的很小一部分,因而最高检察院根据每年全国基层检察机关上报的办案统计数据将支持起诉案件作为业务创新模式来对待,这说明该类案件尚处于大力推广阶段。为此,各基层检察机关在受理支持起诉案件时,要本着发展新业务、推广创新办案模式的思想来受理审查当事人提出的支持起诉申请,坚持“有所为”原则,即检察机关要为受理支持起诉提供方便和便利条件,积极对待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尽量不要为支持起诉案件的受理设置过高的门槛,否则必定会使支持起诉的受理受到阻碍而影响案件的办理。

二、支持起诉案件的受理条件

检察机关对支持起诉案件的受理,顾名思义是指检察机关接受当事人提出支持起诉的申请,然后经过初步审查,并上报检察长由检察长批准后,决定接受当事人的申请以支持起诉的方式办理案件的一个程序性环节。前文已述,由于目前检察机关办理支持起诉案件尚处于推广阶段,因而实践中对支持起诉案件受理条件的把握应“易宽不易严”,不应设置过多的条件。笔者认为,只要符合两个条件既可以按照支持起诉案件来办理:

1、通过检察机关的初步审查。检察机关对支持起诉案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的审查其内容如何,这在实践中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该审查是实质性审查,要对案件内容及法律关系进行仔细审查后认为有胜诉可能性的才予以受理;还有人认为,该审查是形式性审查,不针对具体内容,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基本要求就应当先行受理。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这样有利于拓展支持起诉案件的受案范围。

2、通过检察长的批准。检察机关民行部门办理案件必须经过检察长的批准后放可办理,不能私自办理。但是由于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对于检察长的审批期限实践中依然是不容易掌握的问题。在《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中,有检察机关受理抗诉案件审查期限的表述,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立案。”参照该规定,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受理支持起诉案件的初步审查环节与检察长的审批环节,加在一起控制在三十日以内比较合适,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延长。

三、检察机关决定是否受理支持起诉的审查内容

前文已述,检察机关受理支持起诉案件时的审查是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具体而言即是对“三性”的审查。

1、合法性。所谓合法性是指,形式上的合法而非实质意义上的合法,即当事人提出的支持起诉申请在形式上符合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例如:属于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当事人适格、授权明确、管辖权无冲突等。只要形式合法,检察机关即可以认定当事人支持起诉的申请具有合法性。

2、真实性。所谓真实性是指,当事人提出自己难以完成诉讼要求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原因真实可靠,对于这一点而言,检察机关须要做适当的调查走访,确认当事人确实无法独立完成诉讼的,可以认定其申请具备真实性,否则检察机关不能受理当事人提出的申请。

3、必要性。所谓必要性是指,检察机关必须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例如:当事人的经济状况、案件的实际难度、案件的社会影响力等综合因素,来判断检察机关是否有必要支持当事人完成诉讼,如不必要的,则不应受理当事人的申请,毕竟公权介入司法程序也是应当有限度的。

四、受理支持起诉申请的限制

虽然检察机关对于支持起诉的申请应当采取“有所为”的政策,但是坚持“有所不为”原则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也是理所应当的,主要有两类案件:

1、不属于民事诉讼范畴的案件。目前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案件均发生在民事诉讼领域,在行政诉讼领域内尚未发生支持起诉的先例,原因在于《民事诉讼法》中有关于支持起诉的规定,而《行政诉讼法》中却没有,所以不属于民事诉讼的案件检察机关不能支持起诉。

2、不宜或暂时不宜以支持起诉方式办理的案件。例如:劳动纠纷案件实行仲裁前置,若当事人没有申请仲裁而是直接向检察机关提出支持起诉申请的,此时检察机关可以告知当事人暂时不能受理其提出的支持起诉申请,当事人应当先行向劳动仲裁机关提出仲裁申请,待仲裁机关作出生效裁决书后,检察机关方可受理。

综上所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是检察机关在受理支持起诉案件时均须要坚持的原则,只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即可把好案件办理的第一道关口。

浅谈检察机关文证审查的法律地位 篇4

摘要] 检察机关文证审查职能作用,有其法律地位,通过其对审查技术资料证据实现其作用,是检察技术进行法律监督的体现之一。有其对技术资料证据审查的特定内容。

[关键词] 法律监督;检察技术;文证审查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技术是检察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正确履行检察权,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独特手段和方法。检察机关的文证审查检察技术工作以科学、准确、可靠、稳定的特性,在审查、复验、复核案件中有关的技术资料证据,从技术方面查明案件的客观事实、做到证据确实充分,从而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其他法律监督手段和方法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文证审查的法律地位: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审查起诉部门对审查起诉案件中涉及专门技术问题的证据材料需要进行审查的,可以送交检察技术人员或者其他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审查。检察技术人员或者其他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审查后应当出具审查意见”;这项规定即是法律规范中对文证审查所处法律地位予以确立的法律依据。

浅谈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 篇5

根据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之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 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羁押的, 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据此, 笔者认为,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检察机关依职权或者依申请对涉案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存在错误羁押、超期羁押或不当羁押的情形进行评价, 以保障刑事诉讼程序顺利推进所进行的审查,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运行

(一)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

根据检察机关内部机构现有的职权配置, 检察机关内部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及监所检察部门承担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职责。具体而言, 各部门应当承担的职责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于:

1.侦查监督部门

在批准逮捕后, 公诉阶段前, 侦查监督部门应当对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一方面是因为侦查监督部门对自己作出的逮捕决定负有进一步审查的义务;另一方面是由于此时侦查监督部门对案件情况了解, 便于调阅卷宗。但在现实中, 当逮捕决定作出以后, 侦查监督部门很难对自己的决定行为进行自我否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明确规定了六种应当予以逮捕的情形, 将原来应当逮捕的条件由“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提高到“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 因而侦查监督部门既要在批准逮捕前严格贯彻落实新刑事诉讼法, 提高逮捕的门槛, 慎捕少捕;又要认清审查逮捕阶段是行使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第一环节, 在发现情势变更或羁押措施适用错误时应当及时纠正, 将违法羁押扼杀在最初阶段, 才能维护司法公正。

2.公诉部门

在公诉阶段, 经过进一步的侦查取证, 犯罪嫌疑人的罪、刑和社会危险性均有可能发生变化, 为防止情形变化后依然羁押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权, 公诉部门应当根据诉前的情况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全面审查。但公诉部门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安全和便捷, 维护侦查监督部门的逮捕决定, 往往会倾向于羁押, 不利于羁押必要性审查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公诉部门贯彻落实新刑事诉讼法的要求, 把握严惩犯罪和保障人权价值目标的平衡尺度。

3.监所检察部门

监所检察部门为主导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检察机关现行的主要运转模式。首先, 监所检察部门相比于前两个部门来说更具有中立性。它只负责监所内的人权保护和监管秩序, 不参与诉讼活动, 没有部门利益冲突, 最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行使刑事羁押救济权。其次, 监所检察部门具有临近性。更容易掌握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 方便约谈在押人员, 以及时发现不法羁押或不当羁押。第三, 监所检察部门具有对口职能性。维护监所内的秩序及被羁押人的权益是监所检察的主要职能, 因而监所检察部门行使该权利具有专业化、高效率的优势, 便于尽快使在押人员获得刑事羁押救济。第四, 监所检察部门的审查具有全面覆盖性, 包括对捕前、诉前的犯罪嫌疑人及诉后的被告人羁押情况的审查。但监所监察部门并非羁押措施适用的决定部门, 也并非对案情全面了解的公诉部门, 因而对该项权利的行使具有滞后性的缺点。

综上, 各部门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运行中均负有各自相应的职责, 也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时,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可以由监所检察部门统一负责进行, 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或受理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的, 将线索移送监所部门, 由监所部门统一审查受理。三个部门应当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的角度出发,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信息通报机制、信息反馈机制、联合讨论机制等, 形成部门合力, 使该项权利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期限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模式包括依职权或依申请, 即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

依职权包括定期审查及在审查案件中发现后主动适用, 这种情况下, 审查时间并无限制, 我们无法要求审查部门何时审查出一件错误羁押、超期羁押或不当羁押的情况, 因而无法限定审查期限, 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适用。笔者需要在此指出, 当相关部门发现错误羁押、超期羁押或不当羁押的情况后, 应当在一个星期内审查完毕, 在明确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确实不具备羁押的必要性后应尽快改变强制措施。另外, 在目前检察机关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情况下, 建议将主动审查羁押必要性的案件限制在一定范围, 在审查的频次和间隔期限上, 可以一个月定期开展一次。 (1)

依申请是指依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提出的申请开展审查。 (2) 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以下简称“最高检刑事诉讼规则”) 第一百四十七条限定了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或者公诉部门受理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后的期限, 即三日以内。

(三)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根据各地开展情况的不同略有区别, 主要应当包括以下情节:患有严重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已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 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妨碍诉讼进行的;案件证据、情节发生重大变化,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判决无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新的犯罪, 毁灭、伪造证据, 干扰证人作证, 串供, 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 自杀或者逃跑等的可能性已被排除的;羁押期限届满或者超期羁押的, 案件尚未办结, 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继续羁押, 羁押期限将超过依法可能判处的刑期;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 变更强制措施更为适宜的。审查完毕后, 应当制作《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报告》, 根据审查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依次报请部门负责人、主管检察长审批。

(四)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后果

关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后果, 新刑事诉讼法、最高检刑事诉讼规则、公安部出台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以下简称“公安部规定”) 之间存在部分差异。从新《刑事诉讼法》规定来看, 检察机关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仅产生建议的法律效果, 而非决定, 仅规定了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也并未规定公安机关对该建议未执行后检察机关强制执行的权利;最高检刑事诉讼规则中规定“经审查, 认为法定期限届满的, 应当决定解除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将刑诉法中的“建议”变为“通知”, 即公安机关没有话语权, 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察机关审查结果在执行上的强制力;公安部有关规定中“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提出检察建议的, 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调查核实, 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 应当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认为需要继续羁押的, 应当说明理由”。这与刑诉法中的“建议权”类似, 是否变更强制措施最终的决定权在公安机关。但根据《宪法》的规定,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对公法机关的执法行为具有法律监督的职权, 如果公安机关存在违法羁押的情况, 可以针对公安机关不执行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要求公安机关立即纠正违法情况。但若是公安机关存在不适合羁押的情况, 则只能针对公安机关不执行发出检察建议书, 也可将未执行情况上报该公安机关的上级单位, 由上级单位督促下级公安机关执行。

摘要:2013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作出重要的补充和完善, 其中,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确立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对于逮捕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权力。此规定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超期羁押、违法羁押、一押到底、捕后怠侦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司法公正。笔者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概念、运行两个方面入手, 浅谈检察机关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概念,运行

注释

1王伟, 戚进松.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研究室副主任.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具体构建.

刍议检察机关电子证据审查方法 篇6

关键词:检察机关;电子证据;审查程序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证据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规定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在今后的刑事诉讼活动中,如何更好地收集、审查与运用电子数据,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检察机关的电子证据审查,是指检察机关证据审查部门或检察技术部门协助证据审查部门,对电子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与相关事实的关联性总和是否能够达到证据标准的综合考量,出具审查意见并予处置的一种活动。电子数据作为一种新证据,我们应当紧紧围绕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电子证据客观性审查

我们首先要审查电子证据的来源,即审查电子证据形成的时间、地点、对象、制作人、制作过程及设备情况;其次要审查电子证据的收集、传送和保存方法,以便确定电子数据的证明力。再次,可通过鉴定的方式确认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审查其他证据是否能与电子证据一起形成证据链,认定犯罪事实。电子证据具有无形性、高科技性和极强的可变性特征,对其审查首先要认定其保持着原始状态,只有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客观真实,才能进一步判断该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主要方法是:

电子证据的生成。即要考虑作为证据的信息编码的整个形成过程,如生成信息编码的程序是否严格的按照常规程序录入,录入过程有没有被非法干扰、是否采用合法的录入方法。可以参考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对电子证据审查的原则性规定:对电子证据应审查其生成、储存、传输入、保存的可靠性和实际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即电子数据从生成到被固定再到被审查的整个过程,必须与原证据内容相符,保持电子数据的“本真”,没有任何的人为或自然的因素影响、破坏,这样的电子证据予以认定。电子证据的存储。电子证据的信息内容必然要存储于特定的介质之上,且需要特定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之中,存储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会影响电子证据的客观性。审查电子证据的存储,首先要审查存储的硬件环境是否先进,软件是否安全。如在基于CA认证体系下的电子数据、有数字签名并通过其验证的信息可被认定为真实的。其次要审查数据的存储方式、方法是否合法、科学。第三要审查打印版的内容是否与存储于介质中的电子数据一致。

二、对电子证据合法性审查

对收集电子证据的主体审查。在现代刑事诉讼中,除自诉案件以外,收集犯罪证据的适格主体有:代表国家的侦查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经证人或被害人同意的被告人的辩护律师。除此之外向侦查机关提交证据的主体还包括:新《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具备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具有鉴定资质并获得委托授权的鉴定机构、获得电子证据的受害人和专业数据服务商。必须审查核实电子证据的收集、提交主体的有关签名、盖章是否为上述主体。

对电子证据的来源、取证程序进行审查。审查电子证据的最初来源是否客观真实,具有可变性的电子数据需要可靠的来源进行稳定性保障;审查电子证据的取证方式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要求,包括电子证据的生成、传递、存储、显现等环节。具体审查电子证据从制作形成到被作为证据提交的每个程序和环节的合法性,证据材料的签名盖章是否为相应的取证人、制作人、持有人、见证人。对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电子证据进行审查。该类电子证据属于例外情形,在英美法系国家被称为“毒树之果”,因为其收集的程序不被法律认可,故英美法系国家否认其的证据资格。这类电子证据系通过运用技术侦查措施获取,所采用的措施包括截取网络邮件及其它视频、文字,秘密调取网络空间存储的数据资料,上网地点跟踪定位等侦查手段。新《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这类证据以证据资格,规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电子证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这类证据要注意审查其收集措施、期限是否按新《刑事诉讼法》第八节的规定符合上级侦查机关审批的权限、期限、范围,如出现收集方式“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无法补正和作出合理解释的,应当予以排除。

三、对电子证据关联性审查

审查一个电子证据是否具有证据价值,就必须审查它是否与案件的某一事实有着某种联系、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相关性审查,应结合本案的其他书证、物证、证人证言来审查电子证据所反映的事实和行为同案件有无关联且无矛盾之处。对刑事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审查在要求、内容和原则等方面和传统证据的审查无太大区别。但电子证据具有无形性、技术性因而具有普通人无法识别的可识别性。对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审查除了需采用对比法、印证法和分析法等审查证据的常用方法还必需借助技术方法。审查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相关性审查。判断电子证据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审查三个问题:一是是否能证明案件的某一个待证事实,二是是否能解决某个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三是所解决的问题对案件是否具有实质性意义。证明力审查。证据的证明力决定于证据同待证事实的客观内在联系及联系的紧密程度。审查电子证据时,应审查该电子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联系的形式、内容。着重审查电子证据反映的事实与待证事实相吻合的范围,如完全相吻合,则证明力较大;如部分相吻合,则证明力相对较小;如果完全不重合,但与案件待证事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能够为待证事实证明某种相关情况,则可认定其具有证明力,但证明力相对较小。证据链的完整性审查。“孤证不能定案”,证据的证明力不能仅靠该证据本身得到证明,而是必须通过对证据本身的情况、与其他证据互相印证情况进行全面的衡量,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电子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关联性,还应当结合案件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据进行审查。必须排除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之间的矛盾,相互吻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且据以得出的结论具有唯一性。如出现自相矛盾、内容前后不一致或不符合情理等差异点,应要求侦查机关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如“分析电子证据反映的内容与其他书证、物证、现场勘验、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证人证言等是否协调一致,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等有无联系和矛盾,从而判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

同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明确电子证据的证明目的,提出的电子证据意图证明什么犯罪事实和情况;二是该事实是否为认定构成犯罪的实质性问题;三是所提出的电子证据对解决案件中的争议问题有无实质性的意义;四是电子证据所反映的事实,同有关书证、物证、证人证言是否互相吻合、是否有矛盾。只有当上述问题均得到满意的回答时,该电子证据才具备了关联性。在审查关联性时要注意发掘电子证据的证明信息。主要包括:一是主要信息,即文件的内容;二是附属信息,即关于这些数据内容的来源、创建日期、修改日期、作者等附属信息;三是环境信息,即这些数据内容的逻辑存储地址、物理存储地址等环境信息;前述三个相关联的证据信息构成了一份完整的证明体系。我们应该认识到,很多信息隐藏在电子证据表现形式的背后,而电子证据生成的时间、创建者、保存时间等都可能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论检察机关审前羁押必要性的审查 篇7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程序;司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10-01

一、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关于羁押必要性的审查规定

(一)《刑事诉讼法》修改前的空缺。

我国旧的刑诉法对于羁押的审查规定,一方面是逮捕执行机关的自我审查,即在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逮捕,另一方面是检察院对逮捕的批准。由于我国原来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对于逮捕后羁押的必要性审查,因此,逮捕必然伴随着羁押。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只要逮捕的情形符合法定情形,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状态基本上就定型了;只有发现相关证据能否认之前的逮捕理由时,羁押才可能被解除。因此,羁押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规定。

逮捕后羁押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对人权的侵犯。因此,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通过法律明确了检察机关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规定。在我国现行拘留、逮捕和羁押一体化的前提下,羁押的程序很大程度上依赖拘留、逮捕的程序,因此,二者一致的审查标准只会更大程度上深化我国的普遍羁押与超期羁押。

二、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构建

(一)检察机关为羁押司法审查的主体。

首先,羁押的司法审查主体由检察院向法院的转变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在我国,拘留、逮捕决定以及羁押的发生都是由侦查机关内部进行行政化审核,没有一个中立的司法机关对羁押进行司法审查。我国的检察机关是承担着控诉职能的公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羁押的审查很难保证公正地作出决定。而法院具有独立性、中立性以及权威性,由法院对羁押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是中立的,对犯罪嫌疑人所受到公权力的侵犯具有一定的制约性。这是多数人认为我国应建立法院作为审查主体的羁押审查制度的原因。

其次,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看,羁押是拘留、逮捕的自然延伸,那么羁押一般是从侦查阶段延续到审判阶段。侦查阶段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时,侦查部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侦查监督部门对侦查阶段的羁押审查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审查起诉阶段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公诉部门具有程序上的便利性。但是,侦查部门,侦察监督部门以及公诉部门等均因其追究犯罪的控诉职能而让其单独承担羁押审查职能具有不合理性。监所检察部门对监所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具有监督职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到的公权力侵犯进行监督。因此,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由监所检察部门承担审查羁押必要性的职能,是对《刑事诉讼法》检察院羁押审查规定的进一步细化。

(二)审查程序的细化。

1.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

《规则》规定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是羁押审查的启动主体。这种启动方式应该是羁押审查主要的启动方式。羁押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影响很大,最了解、关心羁押必要性的人就是犯罪嫌疑人本人,所以由其本人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最现实可行的启动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犯罪嫌疑人可能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也可以代为申请。

但是,我们认为,还应当增加审查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既是检察机关履行的一项法律监督职责,也是保障被羁押人合法权利的一种司法救济机制。

2.审查方式和步骤。

《规则》规定审查可以书面审查,例如查阅有关案卷材料,审查有关人员提供的证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材料;也可以当面审查,听取有关办案机关、办案人员的意见,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规定了从各个方面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必要性进行评估。这样规定有利于检察机关审查工作的展开。但是,应当将定期审查与随时审查这两种审查方式结合起来,这是《规则》欠缺之处。

三、建立审查标准——现阶段完善我国羁押审查的方向

我国的司法实践是逮捕羁押一体化,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羁押审查标准一直与逮捕标准一致。修改后的刑诉法只是具体规定了逮捕的条件,对于羁押审查标准没有具体明确规定。

首先,应该明确羁押审查标准不同于逮捕标准。因为羁押是在逮捕基础上对犯罪嫌疑人的进一步控制,所以应该更加审慎对待羁押的条件。羁押除了要具备逮捕应有社会危险性、人身危险性、诉讼可控性外,还应该具备羁押必要性。

其次,羁押的审查应该在逮捕的条件基础上以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期间的表现作为评估因素。结合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政策适用变化,案件证据固定及诉讼进展情况,犯罪嫌疑人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主观恶性、悔罪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的可能性,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影响诉讼的可能性,然后作出结论。

再次,应该明确羁押审查的证明标准应该是高于逮捕“有查证属实的证据初步证明有犯罪事实”的证明标准,且低于刑事判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可以表述为,羁押审查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比较清楚、证据比较充分”。

参考文献:

[1]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

[2]龙宗智:“理性对待法律修改慎重使用新增权力——检察机关如何应对刑诉法修改的思考”,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上一篇:最新九大美术学院历年考题汇总下一篇:小学少先队活动计划书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