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2024-05-08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共8篇)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篇1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拒绝,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和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并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宣布党的最高纳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纳领是削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章程。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在革命中的政治态度;着重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亦称中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动摇性,两面性根源于其软弱性,两面性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 指出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贫农;半无产阶级包括:绝大部分来自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最早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7月1日,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共领导革命的伟大纲领 主要内容:

1,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2,强调了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重要性;

3,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提出了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的基本思想;

4,着重宣传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阐述了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5日,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在广州实行反革命大屠杀。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制造了“七一五”的革命政变。

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在中国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找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的初期和中期,即从1927年的“八七”会议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的总方针,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会议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率领部队到反动统治势力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

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义的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发展了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形势。

1928年10月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武装割据。[武装斗争(主要形式)、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战略依托,其中以建立和扩大根据地为中心工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28年11月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初步阐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形成标志)

具有中国革命特点的基本模式: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以及相关思想、政策的提出,则是形成的最主要最根本标志

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阐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出发点、根本点、灵魂、根本保证)、群众路线(基本工作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独立自主(基本立足点)的基本思想。最早提出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延安整风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作出了新解释)

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形成标志)

重要思想:1,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注意与毛泽东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问题状况的通知》中提出的“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相区别。);3,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4,中国革命斗争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独立自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制定了《土地法》和《劳动法》,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3年10月,蒋介石发支了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经军奋战一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二万五千里)。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纠正了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五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负责军事指挥。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年。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与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军副总司令张学良,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被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炮轰宛平县城及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史称“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处方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9月2日,为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首战告捷,一举歼灭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1000余人,缴获大量军需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它是全国抗日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939年10月毛泽东《〈共产党人〉的发刊词》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原则;

2、提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两个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

3、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4、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完整阐述了党的建设理论。

提出民主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策略路线)、武装斗争(中国革命主要形式)、党的建设)。

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 2.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

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为一项“伟大的工程”。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完整的概念,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经形成。1940年8月至12月,由彭德怀指挥,在华北战场发动了一次以破坏和袭击交通线及根据地内日军据点为重点的大规模地对日军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1939年12月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2、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3、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中,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按这一原则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1941年1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标志)

1、阐述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2、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第一次概括):“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3、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4、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目标。

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号召各个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中共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上作的报告《论联合政府》

1、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2、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1)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和人民群众密切的联系在一起(3)自我批评;

1945年4月到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纲领和策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大会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三项基本经验(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大会批评了党内的错误思想,系统地阐明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45-1957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100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同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以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不久,又向苏皖、晋冀鲁豫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约用5年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任务,并提出要组织几次决定性的大会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组织了规模空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年献词。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绝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废。由此,“将革命进行到底”成为革命人民和军队继续斗争的行动口号。革命胜利后,它又成了不少革命家矢志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奋斗不息的座右铭。

1947年12月毛泽东《目前形式与我们的任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明确指出土改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 1,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明确提出了人民军队作战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最主要的两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个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

1949年3月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1.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在城市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个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的政策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会议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全会告诫全党在革命胜利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会后中共中央迁往北平。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发起了渡江战役。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1949年6月 《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阐明新中国政权的性质

2.论述了国内各阶级的地位,相互关系

3.阐述了专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4.阐明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

5.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6.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代行人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出由毛泽东任主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了经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讨论后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冬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分期分批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1953年7月27日,在中朝人民的共同打击下,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十个方面的关系问题,成了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提出的观点:1,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引以为戒;3,采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发展重工业;4,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基本方针: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根本思想: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提出要向一切国家学习的思想。

对我国国情的分析: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论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中提出“降低军政费用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

正式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阐述了首要的经济关系: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经济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主要关系:1,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第一次论述了和民主党派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系统地阐述了双百方针。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篇2

一、了解和分析山区高中学生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的原因

要提高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 必须先了解山区高中学生畏惧历史时间的原因, 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我们都懂一个道理:如果学生由于成绩不佳又得不到鼓励, 长期沉溺于失败的消极情绪中,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异常心理。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恐惧的心理情绪能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学生本来在正常状态下能够回答的问题, 在恐惧的状态下往往由于惊慌失措而答不出来或答错。经过调查我发现, 山区高中学生之所以对历史时间存在恐惧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长期盲目地看待历史时间, 缺乏科学合理方法的指导

长期以来, 山区高中学生面对古今中外的众多历史时间束手无策, 错误地、盲目地认为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太多了, 要记住这些相关的历史时间太难了;同时由于教材表述历史时间的方式很繁杂, 使他们从一开始就盲目认为历史时间是没规律的, 只能死记硬背。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把背了好多年的历史时间忘记了或者搞混乱了, 从而对历史时间产生了恐惧感。再有, 由于山区高中缺乏历史专业教师和不重视历史学科, 使学生因在学习历史上得不到科学合理方法的指导而对历史时间的恐惧感越来越强烈。

2.受广东山区高中学生特点的影响

广东山区高中学生普遍具有下列特点:自尊心较强, 胆子小, 自信心不足, 知识面相对狭窄, 不善于分析问题, 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坐等老师来解决。这些特点导致山区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越来越没信心掌握历史时间和学习历史, 从而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

二、重视增强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学好历史的信心

教师要多与学生谈心, 帮助其分析原因, 指出他们目前不能很好掌握历史时间, 历史成绩不好, 这并不是由其智力因素引起的, 而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习惯于死记硬背。通过说理方式在他们的心理上引起共鸣, 使他们处于“激发状态”, 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欲胜人者, 必先自胜”, 同时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 充分发挥自己专心、吃苦耐劳的特长, 排除障碍, 奋起直追, 增强掌握历史时间的信心。只有增强他们学好历史的自信心, 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从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这种自信心的培养、学习观念的转变, 将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针对山区高中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提高他们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

1.以亲切、随和的形象, 饱含深情和幽默风趣的语言, 消除学生害羞和自卑的心理, 提高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

教师良好的仪表风范具有一种人格感召力, 这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起积极影响的作用。“润物细无声”, 仪容仪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非语言沟通, 教师长期而稳定的整体人格美, 会对学生的品格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 给学生一个亲切、新颖和随和的形象。高中学生对教师的穿着比较敏感, 注重形象的教师一走进教室, 常常能令他们精神大振,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产生好感,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从而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当然对记忆历史时间也产生了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只有饱含深情、真挚亲切和幽默的话语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我上课时常常用饱含深情、真挚亲切和幽默风趣的话感动了学生、逗笑了学生, 学生在笑声中不知不觉提高了掌握历史时间和学好历史的兴趣。

2.遵循山区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发展兴趣, 指导方法

长期以来, 由于山区高中学生对历史时间的认识不科学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还有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 有的教师在高一时就根据高考要求要学生背历史大事年表, 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打击了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信心, 使学生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一定要遵循山区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 随着学生历史知识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要求。

首先, 指导学生了解和熟悉高中历史教材中各种历史时间观念的表达方式。由于现用的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多种历史时间表达方式, 如果学生对这些历史时间表达方式不了解、不熟悉, 将会增强学生对历史时间的恐惧感。在教学过程中, 我一般会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历史时间表达方式。第一种是公历纪年法。如“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公历的一个世纪中, 又分早期、中期、晚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这里的早期或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 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 晚期或末期指它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 是它的前50年和后50年。用“年代”纪年, 每个世纪的前19年不说是什么年代, 以后的20—29年称20年代, 以此类推, 40—49年称40年代, 90—99年称90年代。第二种是用朝代表示时间的方法。如李时珍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其中的“明朝”是表示历史时间。第三种是用皇帝的庙号表示的方法。如“历史上著名的谏臣魏征生活在唐太宗时代”, 唐太宗是皇帝的庙号。第四种是民国纪年法。例如1912年为民国元年, 抗日战争 爆发在民 国26年, 只要将民 国26年加1911年就能算出是1937年。学生明确这些历史时间表达方式后纷纷表示自己对历史时间的认识加深了。

其次, 引导学生掌握和探求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第一种是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方面记忆时间。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划分为:1919─1927年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大革命时期, 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方面记忆历史时间, 并分析其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知识, 而且更符合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思维方向。第二种是年数和世纪间隔记忆法。如间隔两年的历史事件: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如间隔一个世纪的历史事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通过《人权宣言》, 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第三种是横向比较历史时间, 有利于深刻理解、记忆时间。如:1861年的历史事件有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内战等。实践表明, 学生用以上方法去记忆历史时间, 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也能增强他们学习历史、掌握历史时间的信心和兴趣。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

历史是人文科学, 但并不意味从文字资料中就能学好历史, 在现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实践活动, 特别是山区的学校。山区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宏观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低, 在掌握历史时间和理解历史概念时易发生困难, 教师要通过大量的历史古迹和实践活动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 帮助他们理解历史时间和历史概念。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观察, 鼓励他们积极动手搜集史料, 写好考察报告,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当他们成功地搜集到史料和写好考察报告后, 往往会非常开心, 这有助于增强他们掌握历史时间和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发现学生每次参观历史古迹之后学习历史的劲头更足了, 提出的历史问题更多了, 历史知识面更广了。

4.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

根据山区高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 心灵容易受到伤害, 学习耐挫能力较弱的特点, 我采用赏识教学法。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平时交流时通过将一些复杂繁多的历史时间进行分解, 铺设不同的知识台阶, 让学生尝试到掌握历史时间和历史成绩提高的成就感, 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 使他们在快乐中强化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除了平时上课经常口头夸奖他们外, 还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学生评价框架。这个框架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交流、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和平时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等内容, 得出一个历史综合成绩。一般来说山区高中学生比较好学和勤奋, 他们的历史综合成绩也较好。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历史综合成绩较好, 也就产生对掌握历史时间和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

中国文学中的历史时间 篇3

作为一个空间表述者,沈从文把一个异质文化(楚文化)的空间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空间取代了时间。可以看出,沈从文的世界是一个取消了时间性的世界。在日。升月落、四季更替、生命的轮回这些自然现象的启示下,这里的时间表现为循环时间,时间的指向不是前方。它是圆形时间——如同周而复始的钟表,而不是线性时间。所以,沈从文的故乡,完全是一个巴赫金意义上的典型的无时间性的空间世界:“这个不大的空间世界,受到局限而能自足,同其余地方、其余世界没有什么重要的联系。然而在这有限的空间世界里,世代相传的局限性的生活却会是无限的绵长。……世代生活地点的统一,冲淡了不同个人生活之间以及个人生活的不同阶段之间一切的时间界线。地点的一致使摇篮和坟墓接近并结合起来(在同一角落、同一块土地上),使童年和老年接近并结合起来(同一处树丛、同一条小河、同一些椴树、同一幢房子),使几代人的生活接近并结合起来,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所见景物相同。地点的统一导致了一切时间界线的淡化,这又大大有助于形成田园诗所特有的时间的回环节奏。”

时间是主宰万物的君王,但是在湘西,它交出了自己权力。湘西的山川、百兽,已经摆脱了时间的统辖,并突出了空间主题。我相信一道布景、一个道具,可能一千年没有变化过。翠翠/傩送、萧萧/花狗之间的故事,几个世纪以前同样会发生。所以,沈从文的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时间模糊,甚至完全没有时间。作为一个无关轻重的角色,时间退席了,故事则在被抽空的时间中进行。比如著名的《月下小景》,通过标题我们知道,故事发生在夜晚,但我们无从知道它究竟是哪个世纪的夜晚;再如《柏子》,开篇便是空间的出场:“把船停顿到岸边,岸是辰州的河岸。”但全篇找不到关于时间的提示,诸如:晨曦、夕阳等,构成沈从文小说的时间要素通常只有两个:白天,或者夜晚,仅此而已。相反,沈从文对空间的刻画却是异常细致,每个细节都纤毫毕现,并充满隐喻性,每个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都经过了一丝不苟的规划。第二个特点,是沈从文笔下的人物,许多没有名字。沈从文有意隐去了他们的名字,因为无论他们是谁,都必须承担这块土地强加给他们的规定性成长。他们的称谓,通常是“丈夫”、“女人”,等等。“这种丈夫,到什么时候,想及那在船上做生意的年青的妻,或逢年过节,照规矩要见见妻的面了,自己便换上了一身浆洗干净的衣服,腰带上挂了那个工作时常不离口的烟袋,背了整箩整篓的红薯糍粑之类,赶到市止来,像访远亲一样,从码头第一号船上问起,一直到认出自己女人所在的船上为止”。他讲述的是“这种丈夫”,具体是哪一个,不得而知,也并不重要,反正这样的丈夫,在江边到处都是。这是一种假定性叙述,这种故事即使没有发生,也可能发生——只有对恒定的生活状态,才能作如此处理。(翻译成英文,将遇到时态上的困难:用过去式,还是将来时?)《柏子》中的水保差点透露姓名,但还是被沈从文制止了:

“大爷,您贵姓?留一个片子到这里。我好回话。”

“你告诉她有这么一个大个儿到过船上,穿这样子大靴子,告她晚上不要接客,我要来。”

我一笑,对沈从文的用心心领神会。

沈从文说:“有一些为人类所疏忽历史所遗忘的残余种族聚集的山砦。他们用另一种言语,用另一种习惯,用另一种梦,生活到这个世界一隅”。如果把这一切命名为“现实”,那么,这样的“现实”无疑会令我们感到新鲜、惊奇、迷惑、愤怒——这并非言过其实,汪曾祺回顾:“《边城》激怒了一些理论批评家,文学史家,因为沈从文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他们规定的模式写作。”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集中表达了这样的愤怒。这篇著名的檄文最初发表在1948年3月由香港生活书店出版的《大众文艺丛刊》中,在这篇文章中,沈从文名列“反动文艺”排行榜的首位,并被郭沫若称为“桃红小生”。1949年,它又以大标语和壁报的方式在北大校园重现,并继而被改编为恐吓信。这使沈从文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机。此时的他,已被定性为“反动黄色作家”,也就是说,他不仅“反动”,而且“黄色”。

这缘于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我们已经习惯了将“现实”视为主观现实的客观载体,“现实”中的所有空间都必须接受政治意图的涂抹,传统的、原始的、自发的乡村被取缔了其合法身份。无论多么遥远、荒蛮、边缘的乡土,都必须纳入主流意识形态的管辖。

在西方,历史时间产生于十八世纪。据巴赫金介绍,“十八世纪前三分之二时间里占据绝对优势的是循环时间”,但十八世纪是时间感获得巨大觉醒的时代。鲁迅是最早将线性时间,即历史时间带入乡土的作家之一。他为乡土大地标定了明确的历史时间,即清末民初,中国乡村由封建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复杂年代。

他率先对传统意义上的乡土进行否定,并纳入“改造”的议事日程。在他(们)眼中,乡土及其代表的农业文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藏污纳垢的大本营,诸如人身买卖、一夫多妻、缠足拖辫、生殖器崇拜、灵学、吸食鸦片、劫掠残杀等等,“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乡下人——无论是闰土、祥林嫂、华老栓、七斤,还是阿Q——身上的“奴隶意识”像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从不舍得丢弃,他们“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麻木又愚蠢,可怜又可憎。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下,鲁迅是根据进化论的原则,把乡土视为野蛮和落后的收容所,“无教育的农民……依然是旧日的迷信,旧日的讹传,在拼命的救死和逃死中自速其死”。进化论是生物学上“一种乐观而空泛的学说”,现代生物学已经提出有力的反证,但对于民族危困之际寻求解药的知识分子来说,将它引用到社会学领域,并奉为真理,恰好吻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具有极强的心理按摩作用。而他们对于以乡土为主体的传统生态和传统价值的否定,是从整体上进行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秩序,从国家秩序到宗族秩序再到家庭秩序。都始终是一体的,因而,他们不再承担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合理成分”的义务。汪晖认为:“当鲁迅把民族的自我否定作为价值的逻辑一致性的前提,他在

思考中国问题时也就必然形成否定性的思维方式。他不再费力地去寻找民族内部蕴含着的肯定性素质,不再在民族的远古传统与现代价值之间寻找契合点,更不会以今人的所谓‘创造性转化’去重新阐释民族传统,‘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平和之论不复出现——民族的过去与现在,旧的和新的,都由于与‘新思潮’(价值理想)相背离而遭到否定。”

鲁迅以麻木、愚昧、顽固、残忍为乡土作出的定义,参照的背景是一系列现代性的观念,诸如科学、启蒙、进步等知识分子话语。也就是说,原始的乡村已被他强行纳入自己的知识话语体系中,他的脸上洋溢着启蒙者的自信。这是“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乡土进行的第一次重新阐释,它修改了乡村的含义,使它丧失了独立的身份,成为知识话语的一部分。自此,乡村自身的系统消失了,自先秦至晚清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的田园瓦解了,它成为知识分子精神版图的一个局部。知识分子把各自孤立的乡村拉入一个全球化的视野中,并把摆脱落后、追。求进步,视为乡村的惟一使命。于是,乡村不得不与城市、甚至与西方文明直接对视,并根据世界的口令调整自己的步伐。在资本主义强制推行的全球化运动中,民族主义者显示出无法掩饰的惊慌:“现在许多人有大恐惧;我也有大恐惧。许多人所怕的,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灭;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灭绝’这句话,只能吓人,却不能吓倒自然。他是毫无情面:他看见有自向灭绝这条路走的民族,便请他们灭绝,毫不客气。”

鲁迅去世后,随着阶级斗争理论的普适化,乡土大地开始浩浩荡荡地进入革命的时间序列。这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时间。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新时期”以后,乡土大地才陆续经过贾平凹、莫言、李锐、张炜、毕飞宇等作家的经营而恢复原有的色泽。)乡土经历了新一轮的意识形态升级过程。我小的时候我已经知道,像《闪闪的红星》、《万山红遍》这类文艺作品,早已宣布了革命主题对自然空间的绝对占有。从《白毛女》、《红旗谱》、《创业史》、《艳阳天》到《金光大道》,中国作家赋予乡土全新的附加值。乡土成为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进行拼搏的战场,一直被两条道路斗争的大历史叙事所笼罩,自然界的万物,包括青山翠竹、虎啸龙吟、林海雪原,蓝天红日,都承担着意识形态赋予的重任。原生态的乡土经历了一个遮蔽过程。尽管梁斌。柳青、浩然这些作家对他们作品的历史价值怀有很高期望值(柳青曾一再强调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但是,我们现在重读他们的作品,发现那些图解政治的部分干瘪无力,恰恰是描绘乡土精神的部分,则格外驾轻就熟,生动传神,作品中对自然的直感性描写俯拾皆是。在描述阶级斗争的间歇,《红旗谱》对乡村生活有大量铺陈,比如农民们在冀中平原的雪夜和春天的原野上看瓜、打梨狗、赶年集、逛庙会、过除夕等民俗,运涛和春兰并肩坐在瓜园的窝棚上谈恋爱,运涛、大贵、春兰在棉花地里扑鸟等等,循环时间叠现在历史时间之上,流露出人类生活中某种稳定的部分,即“世代生活过程与有限的局部地区保持世世代代不可分割的联系”。与沈从文一样,梁斌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空间意识的作家,即使在革命话语的笼罩下,他的空间意识也没有丝毫犹疑。他认为:“想要完成一部有民族气魄的小说,我首先想到的是要做深入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地方色彩浓厚,就会透露出民族气魄。为了加强地方色彩,我曾特别注意一个地区的民俗。我认为民俗是最能透露广大人民的历史生活的。”“我要把故乡的人物、性格、风貌、民族及地方风光,活跃于纸上。”天才评论家李健吾先生对小说《创业史》也抱有同感:“觉得作家不是在写文章,写的不是故事,只是真的生活的细心的雕琢和挖掘,有时候显得在做文章,忽然来了,如写烟锅上忽明忽暗像天上的繁星;有时候一口气下来很凶,像巴尔扎克的小说,厉害极了。”

沈从文在写作时,脑子里并没有一套现代性的观念(诸如启蒙、革命等等),用它们来解释他眼中的乡村生活。“这些‘类动物’的水手的生存境况,尤其是他们身止所谓的生命力,他们在艰辛的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快乐震撼了作者,使作者反观到自身‘进步’生活观念的空洞。”他是一个回避参照系的人,永远听从于内心的指令。他拒绝把他的田园演绎成阶级斗争的战场,否则,他笔下的顺顺便会成为“水上把头”、“龙头大哥”、“团总”甚至“恶霸地主”。实际上,《边城》中的顺顺,不过是码头管事,有一点“资产”(顺顺的“资产”只是“八只船,一个妻子,两个儿子”),又时常为人们排难解纷。《丈夫》中的水保,“在职务上帮助了官府,在感情上又亲近了船家,在这些情形上面他建设了一个道德的模式。他受人尊敬不下于官,他做了许多妓女的干爹。”很难把他们划入阶级敌人阵营。他们的性格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和生动的。对于理论家们的批评,沈从文的答复是:“你们多知道要作品有‘思想’,有‘血’有‘泪’,且要求一个作品具体表现这些东西到故事发展上,人物言语上,甚至一本书的封面上,目录上。你们要的事多容易办!可是我不能给你们这个。我存心放弃你们……”显然,某些先验性结论无法囊括广袤的乡土,田野以它自身的完整秩序抵挡着意识形态的入侵。张锐锋说得深刻:“(尽管)红色席卷了乡村的外表……(但是)农民们并不会被这样的生活所迷惑,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和生活的本来面目,不会因此忘掉村庄的土地、庄稼和度过漫长日子所必需的粮食。”自然之中蕴藏着比任何先验性的思想更加强大的法则,它是一个古老的迷宫,容纳了人世间所有深刻的命题。

鲁迅为中国乡土宣判了“极刑”,这是因为他是站在西方现代性的基点上回望乡村社会的。有趣的是,当鲁迅站在西方现代性的立场上驳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时候,他既不隶属于西方文化,也不隶属于传统文化,汤因比把这种“十三不靠”的身份命名为“联络官阶级”:“这一个联络官阶级具有杂交品种的天生不幸,因为他们天生就是不属于他们父母的任何一方面,他们不但是‘在’而不‘属于’一个社会,而且还‘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针对乡土,鲁迅提供的核心意象是“出走”。与他相反,作为中国边缘部落的纯种后裔,沈从文提供的核心意象是“归来”,这直观地体现在他1934年所写的《湘行书简》、《湘行散记》和《湘西》中。三部书稿记录了他的归乡过程,字里行间表达了当时已成为城市人的沈从文对于故乡的认同。故乡如同胎记,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他的表情、伤痕、梦境和歌声,吸纳他的激情、青春和血,把他投入河流和与河流一起奔流的时光里。他已经变成一条船,河流是它终生的籍贯,只有在河流中,它才不朽,一旦离开,它将变成一只风干的标本。他最后四十年文学事业终止,除了外在压力外,他内心河流的枯竭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作为一个城里人,他已经被与故乡分割开,成为一个孤零零的存在,无法接受来自河流的恩典。归乡,于是成为他长久的冲动,使他不

得安宁。

当然,归来的前提必然是出走,离开家乡的确曾经是沈从文苦心孤诣的目标,但他走得不远,因为他的精神从来没有离开过湘西。对于鲁迅而言,除了百草园,故乡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温情的回忆,对于故乡,他表现出坚决的背叛的姿态;但城市所代表的所谓“进步文明”,却反证了故乡在沈从文心目中的价值,并且坚定了他对于故乡的信念。

沈从文与鲁迅的故乡都面临着相同的境遇,那就是传统的乡土社会正濒临瓦解,地区版图被纳入国家、乃至世界的版图中。无论沈从文是否承认,历史时间终将像一把利剑,刺人他心中那个封闭自足的空间。他们共同面对着若干个世纪以来中国人从未面对过的历史主题,并且不约而同地背井离乡,投入到新的文明中去。但此后,他们便分道扬镳。他们回望故园的眼光也大相径庭。对于乡土,鲁迅以憎的方式表达他的爱,沈从文则以爱来包容他的憎;鲁迅重于描述“时间中的历史”,而沈从文着重描述“空间中的历史”。沈从文笔下的空间并不绝对是静态的,历史时间经常闪烁其间,比如在《长河》中,可以隐约窥见民国时代陈渠珍在湘西的独立王国被蒋介石挤垮、苗民叛乱等不平静的历史背景,以及大城市来的一批新主人使湘西变得衰落腐朽的历史过程。他甚至对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进行恶搞:“妇人正因为不知道‘新生活’是什么,记忆中只记起五年前‘共产党’来了又走了,‘中央军’来了又走了,现在又听人说‘新生活’也快要上来,不明白‘新生活’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拉人杀人。”在《贵生》中,五爷催促贵生打桐子,并告诉他,“城里的油行涨了价,挂牌二十二两三钱,上海汉口洋行都大进,报上说欧洲整顿海军,预备世界大战,买桐油漆战舰,要的油多。洋毛子欢喜充面子,不管国家穷富,军备总不愿落人后。仗让他们打,我们中国可以大发洋财!”乡俚村夫已经有了全球化眼光。但与鲁迅相反,在历史时间的流程中,沈从文采取的是反向的价值观,对“现代文明”进行毫不含糊地否定。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城市中人生活太匆忙,太杂乱,耳朵眼睛接触声音光色过分疲劳,加之多睡眠不足,营养不足,虽俨然事事神经异常尖锐敏感,其实除了色欲意识以外,别的感觉官能都有点麻木不仁。这并非你们的过失,只是你们的不幸,造成你们不幸的是这一个现代社会。”他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如《八骏图》,处处充溢着对现代文明的讥讽,那些活动在城市中的人物无不荒诞、堕落、情感枯竭、性压抑。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介入只能给湘西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那点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这里的人从医学观点看来,皆好像有一点病”只有在湘西,沈从文能够为我们贡献像翠翠这样健康的青春中国的形象。

必须承认,沈从文的湘西已经被纳入历史的时间表中,情愿,或者不情愿地,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而从空间角度看,湘西的空间正在被一个更广大的空间所蚕食和覆盖,无论那个更广大的空间的名字叫“新生活”、革命,还是叫全球化。这种空间覆盖是附着在历史时间的进程之上,由局部而整体逐步进行的。它们不请自来,显示出不可违抗的意志。即使如此,沈从文仍然顽固地捍卫着他内心的领土。他认为,在变化无常的时空中,必须以一些恒定的价值与其对抗,以避免自身的泯灭,而那个恒定的价值,便是美的人性,是民族的美德,是治事做人的正直素朴的老一套优美风度。公允地说,鲁迅对于传统价值并非一概否定,比如他抄古碑,在创作中大量借用旧戏的意境;而沈从文,对传统价值也并不一味奉迎,他时常以人性的眼光对乡土习俗中的不良成分进行挑剔,比如残酷的“沉潭”,就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呈现,我们能够从女人的落水声中感觉到他内心的疼痛。然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的强大攻势下,鲁迅更倾向于“求变”,表明了他全面接受西方主导的现代生存原则的决心,开始以“人类”的眼光代替“民族”的眼光;而沈从文则强调“不变”,与鲁迅的“国民性改造”理论相映成趣,他主张“民族品德重造论”:“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做朴素的叙述”,目的是使他所期望的“正直和热情……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或梦里”,并“重新燃起年轻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以“坚韧和勇敢”,战胜“民族忧患”。

自十五世纪以来,“全球化”便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授权下踏上征程,并愈来愈显示出不可一世、所向披靡的架势。即使这一进程借助了“西方现代化”的巨大威力,但它仍然不能与“西方化”同日而语。“全球化”不是“西方化”的别名,而应当是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融合的结果。如果把西方现代文明视为天下大同的最终模式,则势必导致文化的“偏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血气方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大声宣布:“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根据我的理解,他们的核心意念是“共享”,而不是“取代”;它的终极状态不是“全球一致”,而是“全球一体”,即“各自存在,相互补充”,这一点就像一种汽车的发动机在一个国家生产,而外壳在另一个国家生产一样简单和明确。它们之间并非取代与被取代的线性关系(像简单进化论表述的那样),而是相邻关系,即,最终不表现为时间关系,而是表现为空间关系。这使覆盖与抵抗之间有可能达成和解,或者说,抵抗可以更名为一种反向覆盖——覆盖是以双向,或者多向的方式进行的,它们具有平等的身份。凤凰的历史被世界所改写的同时,凤凰自身也参与了对世界的塑造——作家李锐把它称为“边缘对于中心的拯救”、“弱势对于强势的胜利”。

一种文化的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空间转换价值”。所谓“空间转换价值”,就是指一个空间形象中的自我和另一个空间形象中的自我之间的价值差异。正是“空间转换价值”,马可·波罗、哥伦布、利玛窦之流前赴后继地踏上“发现东方”之途,而一个悖论又尾随其后——他们的行动,又启动了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削弱了东西方差异;他们企图寻找“空间转换价值”,导致的结果却是“空间转换价值”在此后的历史中大为削减。到了二十世纪,现代性话语(比如革命)的介入,更使不同空间的转换价值趋近于零,也就是说,革命的空间意识形态已经抵消了空间的差异,大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化合成革命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相互可以“通约”,一个人从这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从旷野走向山岗,从江南走到北方,其实都只能算是在同一种性质的空间中的物理位移,不存在质的差异。这表征着寄身于这一空间中的人的自我内涵的趋同、归一——无论是现实中的人,还是文学叙事中的人。全球化使这种状况进一步升级,从一座城市抵达另一座城市,意味着从机场抵达机场、从高速公路抵达高速公路,从摩天大楼抵达摩天大楼。一个跨越国家的巨大城市正在诞生,它使现代人失去方位感,自己不知道身在何方。

沈从文的价值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转换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凤凰不是作为旅游的终点站存在的,它也是我们发现世界和认知世界的起点,包括它的道德、宗教和审美方式——“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永远不会放下他的妄想,让人们“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热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于是,翠翠的渡船,有了某种隐喻的意义。它成为此岸与彼岸的连接物。沈从文的回归实际上是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的:一是对过去的投靠,二是对未来的期许。沈从文的湘西无须对历史时间存有敌意,相反,恰是历史时间(比如革命时代,或者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的介入,彰显了湘西的不可取代性。那里的山野溪涧孕育了充足的氧气,随时准备为我们虚弱的内心提供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篇4

时间: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地点:北京

人物: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以及各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共有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

起因:1957年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及1966年到1976年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976年中共中央果断地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但在之后的两年里,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在徘徊中前进,前途堪忧。

经过及内容: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等思想,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大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会议还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历史朝代顺序时间表顺口溜 篇5

超强“历史年代表”顺口溜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历史标题 时间 篇6

U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礼乐制度

L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的发展 君主专制的演进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夏 约BC2070-约BC1600 商 约BC1600-BC1046 西周 BC1046-BC771 春秋 BC770-BC476 战国 BC475-BC221 秦BC221-BC207

西汉BC202-9东汉25-220 魏220-266蜀221-263吴222-280

西晋266-316 东晋 317-420 南朝420-589 北朝 439-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 907-960

北宋960-1127南宋 1127-1276辽907-1125 西夏 1038-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1-1368 明 1368-1644

清前期 1636-1840(鸦片战争前)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土地制度的演变 “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孔子和早起儒学 道家和法家

第二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无为”到“有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儒学成为正统 第三课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八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四大发明

《九章算术》和珠算 《石氏星表》和浑仪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第九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从《诗经》到唐诗 宋词和元曲 明清小说

第十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汉字与书法艺术 笔墨丹青中国画 京剧的出现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课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战火再燃

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天国悲剧

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第十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风雷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十五课 国共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 红军长征

第十六课 抗日战争 全民族的抗战 日军的滔天罪行 抗战的胜利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洋务运动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第十课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短暂的春天 曲折的发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鸦战前-民国)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949 1978)

第十五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铁路与公路 水运和航空 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十六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报刊业走向繁荣 影视事业的发展 互联网的兴起 解放潮流

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维新变法思想(王滔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第十五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青年》的诞生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十六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提出 三民主义的实践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第十七课 毛泽东思想 革命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二十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第二十一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第二十二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香港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二十三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第二十四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探索与失误 国民经济的劫难

第十二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伟大的历史转折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十三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鸦战前-民国)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949 1978)

第十五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铁路与公路 水运和航空 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十六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报刊业走向繁荣 影视事业的发展 互联网的兴起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十七课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十八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伟大的转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化大革命)文艺的春天(1978)

第二十一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人民教育的奠基 **中的教育 教育的复兴

世界古代史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 政治制度

第五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希腊文明的摇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 展

从习惯发到成文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

补充:课本补充文章《黑暗 的中世纪》,考试补考,不 过作为一个学生应该知道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特点?代表作?)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

议会权力的确立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八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787年宪法的颁布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第九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十八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巴黎公社

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伟大的开端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课 新航路开辟 东方的诱惑 新航路的开辟 走向会合的世界

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海上马车夫” “日不落帝国” 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从工场到工厂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八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的出现 世界市场的拓展起源及其发展

第六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第七课 启蒙运动 理性时代的到来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运动的扩展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十一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经典力学 相对论的创立

量子论的诞生和发展

第十二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教会的禁锢

拉马科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达尔文与进化论

第十三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蒸气时代”的到来 电器革命的出现 信息技术的发展

U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L22 文学的繁荣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L23 美术的辉煌

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L24音乐与影视艺术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二十五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从盟友到对手 美苏“冷战”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第二十六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第二十七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和平与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U6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L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虚假“繁荣”的幻灭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L18罗斯福新政 临危受命 实施“新政” 摆脱危机困境

L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

济”的出现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 建设

第二十课 从“战时共产主 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第二十一课 二战后苏联的 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 化趋势

第二十二课 战后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会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系的形成第二十三课 世界经济的区 域集团化

欧洲联盟(1951

1967 1992 1993 1999)

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

界文学艺术

第二十二课 文学的繁荣 20世纪的世界文学(20c初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第二十三课 美术的辉煌 现代主义美术

第二十四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经济时间序列中差分的历史研究 篇7

一 早期的简单差分思想

如前所述,差分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若立足于时间序列的角度探究差分思想,则其早期发展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 格朗特差分思想的萌芽

17世纪,格朗特(John Graunt)在他的经典之作《关于死亡公报的自然和政治观察》中使用一阶差分对病态年[4]。

(二) 金融期刊中的差分

到19世纪中叶,商业资本让步于工业资本,而金融资本又使工业资本相形见绌,如果说17世纪的资本主义仅限于三分法和金融交易,则19世纪的商业贸易和科学观察等现代文明需要更动态的思考方法,以及更能体现时间变化的新算法,此时的资本主义开始密切关注金融期刊,计算和比较数量的增减变化,捕捉价格和产量的变化,并有计划地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当时比较著名的金融期刊主要有《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商业和金融年鉴》(The 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Chronicle)、 《统计学者》(The statist)等[5],它们的每一期几乎都有数页表格,涉及商品价格、借贷利率、进出口数量以及政府财政等诸多内容,根据表格很容易对这些数值进行直接比较。当然,不同期刊的比较方式略有差异,如对于早期的《经济学人》,多数表格只显示原始数值,然后用语言文字总结增减变化,1860年后,开始添加相对于以前时间的增减变化栏,而且增减变化分属两栏;著名经济学家纽马奇(William Newmarch)创刊的《经济学人的商业史增刊》(Commercial History Supplement of The Economist),不仅列出了增减栏,而且包含了百分数的变化和价格指数;吉芬(Robert Giffen)编辑的期刊《统计学者》则充分利用了试验平均数、百分数变化和价格指数;《商业和金融年鉴》经历了与《经济学人》类似的发展过程,这也是当时讨论变化的一种常用模式,但该刊物突破了从绝对变化栏到相对变化栏的转变。

需要说明,虽然部分期刊也经常通过表格显示数值的百分数变化,但这一时期的主要比较仍限于绝对数值的增加和减少,因此,正是商人对净变化的密切关注和追寻,启发了经济学家简单、朴素的直接比较思想,引导了一阶差分的具体应用。除此之外,银行每周公布的借贷、储蓄和储户数量的变化情况,也是对差分的一个应用,而且在金融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至于整个统计学领域也随处可见有关这些金融数据的差分运算。

(三)描述性统计中的差分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如吉芬、纽马奇、杰文斯(William Stanlay Jevons)、尤尔等,都是身兼多职,同时担任多个期刊的编辑工作,因此,这些期刊间经常相互转载、引用对方的文章,不仅导致了金融贸易与数学的定量推理密切关联,而且把政治算术和试验调查也逐步引入到数学领域。因为杰文斯的重要成果是应用指数和滑动平均研究了商品的进口问题,而尤尔发展的变量差分方法更接近于现代数学,所以本阶段重点阐述吉芬和纽马奇的工作。

吉芬指出,金融贸易中商人使用的数据大多数是针对于某一专门领域,短期数据较多,而基于讨论和决定政治政策的需要,政治领域偏重于更具一般性和长期性的统计数据,吉芬细致研究了二者的区别,虽然仍借助于表格讨论一阶差分,但他把数据汇集到更长的序列中,使时间序列数据的长度即时间周期增大,以便于探寻经济变化的真实周期和最佳模式[6]。吉芬迈出的关键一步是把调查结果进一步应用于对政策问题的研究,他试图根据商品平均价格的变动确定市场变化规律,通过对税收和股票交易等金融数据的调查分析经济波动趋势,进而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甚至为皇家委员会处理金融事件提供决策。

纽马奇的最大成就在于把根据金融贸易提炼的理论应用到政治经济学中,又借助于统计学的平台把政治经济反馈到真实生活中。通过对一阶差分和百分数变化的研究,纽马奇总结了自己的经典思想:商业贸易活动中的日常变化可以被总结、抽象到人类自然法则中。

必须强调,无论是与皇家统计学会、皇家经济学会交流,还是在其论著中,吉芬和纽马奇都只是借助于简单的表格和文本的描述,而避免使用任何方程、几何图形和数学理论,比较的方式也仅仅限于除法和减法,根本没有逾越三分法,没有涉及平均数的计算以及对平均数的偏差等。因此,以吉芬和纽马奇为标志的政治算术阶段只能属于描述性统计,和以尤尔为代表的严格数学统计之间有着严重的分歧,他们无法理解尤尔的最小二乘回归等思想。但无论怎样,这些崭新的差分技术很大程度上鼓舞着金融算术和政治算术的发展,当然,反过来说,这两个领域对差分的使用和讨论,也直接引导着差分进入试验调查阶段。

二 试验调查阶段的差分

由于一阶差分比初始的绝对数值更有助于讨论系统变化和分析波动真相,对于特别注重科学性的统计学家来说,他们比经济学家和政治人更偏爱差分工具。若对不同商品的绝对数量进行直接比较,也许毫无意义,但对变化值却截然不同,通过绝对或相对变化可以把较短的不相关序列修补成较长的相容序列。由于减少了趋势和长期变化的影响,差分后的序列更可能在常数均值的一定范围内振荡,更可能趋向于稳定序列,解释短项波动更为直观和清晰,所以,变化值通常比绝对水平值更易于统计处理。统计学家克莱因(Judy L.Klein)在其专著(文献[5]66页)中列举了经济学和气象学中对一阶差分的关键研究,见表1,下面以此为线索,具体探讨试验调查和严格统计理论阶段差分的发展状况。

(一) 诺顿的“季节差分”

诺顿(John Norton)是统计分析中使用序列差分的第一人,他的博士论文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版的专著,首先利用一阶差分研究1879~1900年纽约钱币市场每周的结余、储蓄和贷款数据,具体探讨资金流动和温度之间的季节性关系和偏差,可称为相对时间框架中经济和气象相联系的一个典型解释。他的研究非常复杂[7],首先在资金流动波动图中插入实心上斜线,并定义为生长轴。为理解结余、贷款和对应季节的周期,诺顿创建图表和频率折线表示一年的52个周,并根据22年内记录的每周观察值所形成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生长轴出发作出趋势线,根据各自的趋势线计算百分数偏差,作为真实值和生长轴代数差分的比率,然后对每周数据值的百分数变差进行一阶差分,计算偏差的平均周变化,并在相对时间中进行分析,讨论一阶差分的相关性。在诺顿的相对时间图上,横轴顺次表示某特定年的52个周,竖轴表示增减的数量或相对周的净变化值,这样他在年循环的相对时间框架中把一阶差分重新安排到52个截痕样本中,在讨论贷款和结余的季节相关模式时,通过一些代数方法处理数据,采取适当的步骤减少趋势和商业循环的影响,强调典型的季节变化。

可以看出,与早期的差分方法不同,诺顿强调的是对于生长轴偏差的一阶差分,他提出去除序列的“生长元素”,引用现代术语,即是消除序列的趋势项。虽然诺顿最终未能明确提出“消除趋势”和“季节差分”的概念,但他的萌芽思想不容忽视。而且诺顿自信如此详细的分析清楚地揭露了偏差的年周期,也许一些经济学家根据长期的经验对此也早已耳熟能详,但诺顿第一个把它形成理论,并确信引入一阶差分后的理论化研究搭建了商业直觉和科学观察之间的桥梁,引导着金融领域逐步归结为精确科学。

(二)凯夫的一阶差分相关性

1905年,凯夫(Cave-Browne-Cave,F.E.)在研究全球不同地区气压间的相关问题时[8],首次引入了序列相关,并讨论了一阶差分的相关性。有趣的是,一阶差分和自相关只是凯夫研究气压问题的附属产品,但该研究在差分的早期应用中却举足轻重,并被皮尔逊(Karl Pearson)呈送给皇家学会,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差分的历史时必须提到凯夫的原因。

对气压相关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皮尔逊和李(Alice Lee)。1897年,他们根据所观察到的13年数据,讨论了英伦列岛不同地区气压的相关性;1902年凯夫和皮尔逊根据挪威北方到欧洲、非洲西部海岸线的观察数据,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推断:英伦列岛不同地区间的相关系数较高,但同步相关不是最佳预报方法。

在此基础上,三年后,凯夫再次讨论气压相关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一阶差分相关的复杂性,凯夫使用不同地区20年间一天内的2个气压值,这也是历史上最早公开的涉及数据自相关的时间序列样本。凯夫借助滞后测量,根据不同地区较早的气压读数进行预报,目的是借助于“相关系数能够达到最高正值”这一标准,最终决定天气预报中适当的空间和时间间隔。为此,她首次提出把数据分成春分到秋分的两个部分处理季节性偏差,并倡导用时间滞后内插相关系数曲线,以便气象学家在灵活的度量方式下估计最佳间隔。凯夫最经典的核心结论是,按照目前的度量方式和已给定的日常记录,最佳气压预报间隔是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Halifax,Nova Scotia)比美利坚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Wilmington,North Carolina)早26个小时,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yt=f(yt-1)+e,其中t为时间和地区,t-1为另一地区和26小时前的时刻。这样,凯夫不仅证实了不同地区不同间隔之间气压增减变化的相关性,而且借助一阶差分的相关性解释预报间隔,当然要比绝对数值的相关性高效、准确。而且为了简捷地估计一阶差分的相关性,凯夫对每一个地区分别展示了连续数天气压的序列相关性,虽然没能清晰地讨论自回归问题,但为统计学家创建自回归随机过程的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时间和空间上关系的结合也正是尤尔统计序列公式的主导思想。

(三)马驰的研究

1905年,马驰(Lucien March)根据对1885~1903年法国银行金银和储蓄等金融序列的讨论,以及婚姻率、出生率间的相互依赖性,也阐述了序列一阶差分的相关性。马驰的意义在于,他独立地提出一阶差分的相关可用于刻画非周期变量短项变化的相关问题,第一个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序列分解概念,利用年度数据从年度变化相关的年份中去除不相关的年份,而且根据序列中的年度数量分配净相关,决定时间滞后等。

(四) 胡克差分思想的发展

胡克(Reginald Hawthorn Hooker)认为,虽然差分对所有涉及时间的科学分支都非常有效,但由于使用差分可以从缓慢的、长期的变化中,分离出较小的、快速的变化因素,所以差分特别适宜于处理经济问题。1901年,胡克试图根据柏林、芝加哥和利物浦三个市场内相同的谷物价格,讨论1897~1899年德国议会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延期,是否会影响谷物的平均价格和价格的稳定性,以及芝加哥和利物浦市场对柏林现货交易市场的影响等。在对后者的调查中,胡克计算了每年每日绝对数值的相关系数,发现相关系数值通常较低,他意识到这是由于“趋势”的影响,于是胡克不仅首次引入了“趋势”一词,并且使用9年的瞬时平均(滑动平均)消除贸易循环,揭露趋势性或长期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差分的相关性才更适合刻画两个市场间的波动关系[9]。

这是胡克首次提出一阶差分的相关性,但他当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直到4年后才向皇家统计学会介绍了这种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相关问题的新方法[10]。胡克计算了三个市场内所有谷物价格序列每日数值差分的相关性,得到1892~1899年每年每日差分值的相关系数。通过对这些相关系数的比较和分析,胡克推断,柏林现货交易的谷物价格2年内和全球其他市场是独立的;消除趋势和强调循环的瞬时平均方法只适用于周期性序列,但对每日数值样本作用不明显;当探究具有较大周期的序列间关系时,最合适的检验是绝对数值的相关性,但当试图探究周期性不显著,或周期较短、变化迅速的序列间关系时,或者对个别序列无法保证可以始终观察到其正常值时,差分的相关性是最有力的处理工具。

至此,胡克利用谷物价格一例说明了一阶差分相关性的应用,斯图登(Student=William Sealy Gosset)给予他较高的评价:自从胡克发表了他的论文,那些必须从统计角度处理经济或社会问题的人开始频繁使用差分方法。这标志着一阶差分相关性被普遍接受,金融领域开始广泛使用日变化和周变化等差分去探究短项变化,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从绝对数值逐渐转向变化值。

强调一句,这些统计学家在根据科学试验探究差分及相关性问题时,虽然研究时间比较接近,都集中于20世纪初,但他们的调查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也各有侧重,除了胡克可能注意到了凯夫的研究外,其余应用都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从总体上看,与早期的差分思想相比,本阶段对差分的应用和发展与统计理论联系更密切,更注重科学性。

三 现代差分理论

(一)变量差分方法的初步形成

1914年《生物统计杂志》(Biometrika)第10期刊登了标题完全相同的两篇文章,作者分别为斯图登和安德森,他们分别介绍了各自精心完成的时间序列差分相关方法,核心思想是消除由于时间或空间引发的伪相关[11][12]。他们的观点是,只有当变量和时间是线性关系时,一阶差分方法才有效,他们试图使用新技术把胡克的差分方法一般化,为此提出把随机变量x、y表示成关于时间的多项式与随机残差的和

x=X+b.t+c.t2+d.t3+…

y=X+b′.t+c′.t2+d′.t3+…

其中,X、Y是随机残差,为了减少时间t的分量,并判断随机残差是否相关,只有进行高阶差分,直到x、yn阶差分的相关与n+1阶差分的相关相等,则x、yn阶差分的相关与残差X、Yn阶差分的相关相等,从而也和X、Y本身的相关相等。

显然,他们开创了相关的新观点,在统计界引起较大的反响,凯夫[13],尤尔指出,以凯夫、马驰和胡克 为首的一方与以安德森、斯图登、凯夫(B.Cave)和皮尔逊为首的另一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沟壑。早期的统计学家认为,时间序列相关的困难主要在于不同持续时间振荡的分离问题,而变量差分方法的提倡者认为,变量是时间的函数并和时间相关,时间本身是一个因果因素,时间相关是“伪相关”,其解决思路是消除所有时间函数的分支,寻求独立残差间的相关性。尤尔对分离随机残差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并证实某些情况下变量差分方法趋向于给定两年振荡的相关。1926年,尤尔从一串随机序列开始,整理出新序列,并计算其相关系数,最终推证:相关的分布特别依赖于一阶差分的相关性,而不是序列本身的相关性,差分本身也是连接序列的,连接序列是二元分析中特别易于导致错误推断的“危险”序列,即产生无意义相关的序列[14]。以此为基础,1927年,尤尔经过对单摆运动和太阳黑子序列的调和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时间序列的许多问题中,变量不是和时间相关,而是和同一序列中的滞后变量相关,且观察值的差分也是和滞后变量的差分相关[15]。

安德森对变量差分方法的后续发展主要集中于序列分解和识别平稳时间序列[16]。1927年,安德森指出,变量差分方法只用于说明一维模型的情形,序列可分解为确定性部分和随机部分,残差属于随机部分,对序列进行高阶差分,直到其标准差停止变化而收敛于稳定值,通过研究单个序列的标准差,可识别系统的性质。安德森为差分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博克斯和詹金斯等把差分序列应用于非平稳序列,这些方法已融入现行时间序列分析课程,将另文论述。

四 结 语

剑桥:凝固历史的时间画廊 篇8

车行渐远,窗外路渐窄,风景却渐浓,约两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剑桥郊外,感觉这里如辛弃疾词中的竹篱茅舍,优雅宁静,但这里明明是剑桥,世界闻名的大学城。路边,有些老树的根恣意地窜出地面,盘缠交错着,上面爬满青苔,是那种带一些秋意的苍绿,润得整条路都翠滴如烟,落叶铺满了树下的土地,成熟的黄不再饱满,还带着些虫啃食过的痕迹。大家都静了下来,望着窗外的风景。

房子(确切地说是茅屋)斜顶上铺满了茅草,面朝着路的方向灰白色砖墙上开着一扇黑色的木窗,木质有些腐朽了,衬着窗棂上垂吊的英格兰艳丽的鲜花,从那份平淡中透出一份雅致来。我们的车行经之处密密的全是树木,四周仍是一片静谧。

车终于在一幢暗红色的楼前停下,脚踏在剑桥的土地上有一种潮润的感觉。暮春是剑桥最美的季节。路旁是一排排苍翠撩云的大树和一树树白色、淡紫色的樱花,在阳光的拂照下显得生机勃勃。各个学院和住宅门前的草地上,紫红的、粉红的玫瑰,鹅黄色的旱水仙悄然绽放。路灯柱上,住宅阳台上挂着、摆着鲜花盛开的花盆,真是繁花似锦,赏心悦目。 我们开始朝剑桥城内走去,树木渐少,房屋渐多。城内小巷纵横交错,一排排坚实地房屋连接起来,耸立在街巷两旁,时不时会冒出一座钟楼来,房屋以暗红色,灰黄色为主调,有围墙的地方必是黑色的栅栏,维多利亚式的建筑风格居多,透着灯光的窗户永远紧紧关闭着,尖尖的房顶上永远都顶着不再使用的大烟囱。剑桥各学院分散在全城各处,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完整校园。但是又可以说整个剑桥市都是它的校园。因为市中心几乎被学院所包围,好像成了剑桥的生活区。墙脚停放了许多自行车,时不时还有学生弓着身子、背着大书包、蹬着变速车从行人身边溜过去。

剑桥的街道上几乎没有机动车辆,因此街道并不宽。但也几乎没有人在街道上走,似乎只是为了给自行车和偶尔经过的小汽车留出路来,行人都走窄窄的人行道。来来往往的,大都是芸芸学子。学生们都喜欢穿简单的牛仔裤、长风衣,背着背包,匆忙地行走。正如其他英国城市一样,剑桥的商业也很繁荣,但仍不失典型的英格兰的田园风光。似乎与城市规模不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等设施,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艺术气息。

我们沿着小巷,拐了不少的弯,就如走在一些石头房子围成的迷宫里一般,看见一扇小小的门前站着一位中年妇女,她不停地张望着巷口,我们谁也没有多留意一下门上的标牌,又往前走,突然公关经理跑上前来说:“不要走了,到了。”经理招呼我们回到中年妇女站立的小门洞前,我们才看见上面写着语言培训中心的字样,推开厚重的木门,穿过一条小小的通道,里面却别有洞天,那里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剑桥的一所语言培训中心。

教室里投影屏已打开了,上面的内容无外乎就是那些英语课程,有意思的就是一些网络视频的生活场景对话做得非常生动,还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也注意到座位后面放着咖啡壶,茶壶,还有巧克力糖,纯净水。饮料也就罢了,放些巧克力在那里可能就是英国人的习惯,他们很注意调节开会时的情绪,嘴巴里总要吃点什么安慰一下那颗紧张的心。这令我想起一种入口绵软又无水分的梨,就是用来开会时嚼的,不脆,嚼时不会咂巴出声音。

中午,观摩会终于结束了,我们离开了语言培训中心,公关经理说,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一个小时后在刚才的停车地点碰头,然后乘车回伦敦。

同行的一位团友以前曾来过剑桥,他说,还有些时间,就在剑桥转转吧。他先带我们去国王学院看看,在他的带领下,沿着剑桥的小巷终于走到了一处比较开阔的路前,那里就是国王学院,也算剑桥的中心地带吧,国王学院的校门是盾形的木头门,门口还有一个红红的邮筒。我们从典型的19世纪哥德式门楼进入到学院里面,一眼就看到草地中央的亨利六世青铜纪念像,大家都在那里纷纷拍照合影。

时间真的很仓促,我们仅仅在国王学院附近逗留了半小时就原路返回,刚才来时在车上就隐隐见到康河边的柳树影子,那河就绕着剑桥城流过,现在我们来到横跨康河的桥上,与之平行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粗木桥,几何图案的栏杆,像一座孩子搭的积木桥。这座桥是剑桥人引以为荣的数学桥,全桥不用一钉一螺,巧妙地展示出力学原理。

最使人流连忘返的还是那满城的绿色。青葱的草地几乎铺满了除了街道以外的这座小城一切空地。那一栋栋高大的校舍、教堂的尖顶和一所所爬满青藤的红砖住宅就在这一片绿色之中。剑河边上,垂柳成阴,丛林拥翠,衬托着剑河的一泓碧水,整个剑桥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绿意葱茏,令人心醉。

上一篇:有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下一篇:颜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