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沿革(精选8篇)
中国历史沿革 篇1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东晋灭吴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四、近代史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五、现代史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改革开放
1992年 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中国历史沿革 篇2
战国后, 皮靴逐渐在各地普及开来, 其中, 较著名的为六合靴。六合靴最早始于隋朝。《隋书》记有“帝王贵臣多服乌皮六合靴。”隋文帝上朝亦着。六合靴即为历代所称的皂靴, 隋、唐、宋、元、明代皆穿用, 以皮革为之, 清代才改为布靴。所谓“六合靴”, 即使用六块皮缝合而成, 但有着特别的寓意, 是东、西、南、北、天、地六合之意[27]。唐代靴制袭隋代的六合靴, 至马周时改长靿靴为短靿靴, 并加以毡。唐代穿靴之风极为兴盛, 唐代男女、官庶、汉人、胡人都有穿靴者, 这与胡风盛行、尚骑马、女着男装有着密切的关系[28]。
隋朝关于着履规制甚严。《礼仪志》曰:“凡舄, 惟冕服及翟服著之。履则诸服皆用, 惟褶服以靴。”隋唐时皮弁者着乌皮履已形成制度。《隋志》曰:“乘舆鹿皮弁服时着金饰乌皮履。”[3]即坐车戴鹿皮帽时要穿金饰的乌皮履, 其中“皮弁”即为皮帽。唐代还规定, 帝后太子及群臣着各类服饰时应穿相应鞋子。唐代按等级和场合规定了着靴制度。如唐天子冠服制规定:“平巾帻穿靴。着黑介帻拜陵时穿乌皮履。”唐群臣冠服制规定, “武弁穿乌皮靴 (图2-10) , 平巾帻穿乌皮靴。”五代时, 自王公以下服章规制:“弁服, 自天子以下内外九品以上着乌皮履, 乐舞者穿乌皮履, 武舞者穿乌皮履。”[3]这种极其严格的穿用“皮鞋”的规制, 对提高制鞋技术有所裨益, 但对皮革生产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唐百官志》记载:“少府监诸州市牛皮以供用。”[28]唐有右尚书, 专掌马辔加工, 以及刀、剑、甲胄等御用物, 兼领毛皮作坊[8]。随着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纺织业突飞猛进, 服饰中盛行的革制品, 渐渐被纺织品取而代之。隋唐时期出土的鞋履实物中就多为锦履、麻线鞋、蒲鞋等[15]。
8 宋元明清时期的皮革及制品
自隋代六合靴出现后, 以后的靴制多沿袭前代制度, 都没有出现改革。而自隋唐开始, 除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多用皮革制品以外, 之后历代都没有出土革制品的相关文物, 这也不得不说是革制品历史的一大遗憾。这应该也与隋唐后历代严苛的穿鞋制度对皮革制造业造成的限制有关。宋代的鞋式初期沿袭前代制度, 在朝会时穿靴, 后改成履, 文武都穿, 各官职穿着不同的颜色依服色而定。宋代帝王服饰制规定, 着朝服时穿皮履, 皇太子着公服时穿靴或用黑皮革仿履, 并加靴筒的革履[3]。宋初始有皮角场, 隶军器监[29], 即宋代初年, 为了军事上的需要, 在军器监这个部门设有大规模的制革厂, 当时名叫“皮角场”。
元代是皮革生产的鼎盛时代, 当时已有采用植物鞣料鞣制皮革的方法。元有甸皮局, 熟造红甸羊皮二千有余[29], 即元代有朝廷设立的制革工业部门, 名叫“甸皮局”, 已使用植物鞣法生产红甸羊皮。在元代, “一代天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军队, 都穿用坚硬水牛皮或牛皮做成的防御铠甲。成吉思汗远征作战时, 驮运军需品的大象身上, 也蒙上坚厚的皮革作保护。在13世纪马可波罗的中国访问记中, 也谈到了精致的皮盾以及忽必烈汗军中高级军官的盔甲[14]。元代天子冬服所用紫貂、银鼠、白狐、玄狐、猞猁皮毛和金棉等, 材质极其珍贵。元代官员常在袍外套裘皮衣服, 比马褂长, 成为“比肩”, 男女均穿[26]。元代的蒙古族主要是穿靴子, 俗称蒙古靴。蒙古靴的形制是两个对称的部分组成的靴筒和靴帮。靴筒高度基本相当于胫骨高度, 而且从上端到下端幅度基本相同。靴帮很硬, 有细密针脚与靴筒下端缝合。靴底厚而硬实, 靴帮与靴底紧密缝合, 而且没有皱褶。蒙古靴是按照骑马快速奔驰能够踩蹬支撑躯体, 并且适应坚硬的鞍鞒, 也能随时调整姿势的特殊需要而形成的[30]。因此蒙古靴具有结实、耐用和不易变形的特点。
明代的服制中, 对鞋式的规定很严格, 无论官职大小, 都必须遵守服制。在何种场合得穿着何种鞋式, 如儒士官员等允许穿靴;校尉力士在上值时允许穿靴、外出时不许穿;其他人如庶民、商贾等都不许穿靴[2], 只能穿皮扎 (革翁) , (革翁) 是一种将有统的皮履扎缚于行縢之外的鞋式。明代最有代表性的鞋履, 莫过于军戎服饰中的军鞋了, 形状多样, 从将帅到士兵穿着的鞋有:短靴、朝靴、云纹头皮靴等。明代还有皮靴、青布鞋、软底皮鞋等[1]。明朝时皮革工业已相当成熟了, 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其名著《西游记》第四十二回中写道:“悟空道:这一踩翻下去, 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 天冷怎穿?”[8,9,10,14]说明400多年前, 我国民间毛皮与皮革的鞣制加工方法, 还是使用硝面法 (即用芒硝与面粉) , 并知因芒硝 (硫酸钠) 易溶于水, 皮毛制品遇水后, 芒硝会溶出, 致使皮制品“走硝”, 从而皮纤维粘结, 回复为生皮的硬态, 并变硬难以再用。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 记述了皮革的生产技术数语:“麂皮去毛, 硝熟为袄裤, 御风便体, 袜靴更佳”, “硝熟为裘”[14]。这再次确认:明代的制革加工技术仍是以芒硝为主的硝面鞣法。这说明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 我国制革科技进步的步伐却十分缓慢, 在民间手工作坊里世代相传地使用着古老的烟熏法和硝面法。进入明代中叶之后, 由于受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 我国皮革科学技术的发展迟缓, 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在清代, 漆皮相当流行, 有的军需装备正是以漆皮制作的, 中国历史博物馆就收藏有太平军石达开部遗留在广西的漆皮头盔[14]。清朝鞋制沿明代制式, 文武各官及士庶可着靴而平民、伶人、仆从等不能穿靴[2]。南方雨天穿着钉鞋, 北方冬天则出现了冰鞋。清宫《穿戴档》记“道光二年正月初一元旦令节穿石青缎羊皮里皂靴……”[3]清宫自皇上至文武百官一般皆着缎面皂靴, 秋冬季节通常采用羊皮作夹里。清代只许帝王有资格穿着皮靴, 且一般均在非正式场合。直至辛亥革命后, 皮鞋的穿着才广泛普及开来, 并且不再受礼制的规定和约束。
采用现代鞣制皮革技术, 使用近代机器生产, 却是近百年的事情。在铬鞣法发明以后, 189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近代化制革厂——天津北洋硝皮厂, 该厂是最早采用现代鞣革技术和机器设备的制革厂, 当时采用的制革工艺和化工材料, 均属19世纪末期欧洲最新型的[13,14]。我国的制革加工, 虽可溯源有文字记载的商代, 但迄至19世纪中叶, 在生产技术上仍一直沿用着芒硝、烟熏、明矾、树皮等祖传土法, 生产规模也长期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 没有使用过转鼓等近代的成套机器设备, 所以, 清代规模较大的制革厂一般都叫做硝皮厂[14]。
9 小结
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篇3
关键词:教师职业 ; 教师专业化;发展 ; 热点课题;
一、中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在原始时期,教育活动并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夏代以后,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培养本阶级的力量,需要进行专门的教育。此时,教育活动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此时的教师还不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长者为师、能者为师、学者为师、以吏为师,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这些教学人员还未真正将教师作为职业来源,所以还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开始在民间兴起,私学发端于春秋战国,兴盛于汉唐,沿袭到清末,期間时有涨落。唐宋时期,私学第二次兴盛,私学和官学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直至清代,私塾的种类已非常繁多,塾师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队伍规模较之以前有所扩大。在教师职业发展中,塾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中的一些人因学识渊博、品行高尚、治学严谨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也为后世的教师所批评接受,成为后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进入近现代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型学堂的设立,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涌现出来。由于受教育的人数增多,所教学科门类增加,所以此时有知识同时掌握所教学科知识并知道如何教的人才能当好教师。此时,人们已对教师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将它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并对教师进行专业化训练。
二、教师专业化
教师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清末时期的教师培养机构的设立——师范学校。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设师范院,以培养上中两院的教员,解开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和职业化培养师资的序幕。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诞生,开了中国教师教育的先河。1902年北京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创办,标志着中国高等教师教育的发轫。同年,著名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通州师范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私立的师范学校。清政府分别在1902年推出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癸卯学制”,设立了专门的师范系统,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确定了师范教育在学制系统中的地位。其中,癸卯学制建立了体系独立、层次分明、类别多样的师范教育系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实践。
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行“壬子学制”,师范教育仍在学制中成独立体系。与清朝相比,这一时期的示范学校规模比较完备,计划比较周全,师范教育的建设走上了新台阶。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师范教育令》和《师范学校规程》、《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法令成为这一时期师范教育的准则,对师范教育的规范和推动起了积极的作用。从当时的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状况看,这一时期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建国后,新中国建立起了独立成系统的师范教育体系,结束了解放前师范院校要不要独立设置的公开论争和废存不定的动荡局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一时期的教师专业化是远远不够的,普通教育中的师资还有相当多的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
三、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政策的付诸实施,我国的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严峻挑战。在众多的争论声中,教育改革体现出两种相对的价值取向:一是学科专业化的取向,二是教育专业化的取向。其实质反映了人们对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做教师,教师要不要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应该具有哪些必备条件和要求,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等等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见解。这两种取向,各具一定的根据和理论,应该说从不同的方面推进了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改革,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在21世纪,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超越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矛盾和对立。实现教师培养与教师成长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热点课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此后,许多国家已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到教育政策的视野之中,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刚刚起步,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只能说初露端倪,在一定时期内,中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仍然面临学习、借鉴的任务,但是应该看到,中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起步虽晚,但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就已有研究来看,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焦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即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即外部保障措施。研究内容涉及到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情意、态度、动机、道德和伦理等的发展变化过程,几乎涉及到各个方面;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等。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是在比较研究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和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等方面加以研究分析,从而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中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教师专业化是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求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梅新林.聚焦中国教师教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瞿保荃,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婕.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谢维和.我国教师培养模式的制度改革---兼评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与转型[N].中国教育报,2002.
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 篇4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工作目标;协助政府独立自主地开展与其自己职责有关的工作。
1904年2月(清光绪三十年),在我国旅顺口爆发了日俄战争,数十万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宣布中立的清政府派船接运中国同胞,遭到俄国的拒绝。为了救护中国难民,上海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出于义愤,发起成立“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是中国最早的和红十字有关联的组织。
为得到国际上的承认,1904年3月10日,清朝商约大臣吕海寰等人在上海邀请中立的英、美、法、德代表,共同协商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这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1907年更名为大清红十字会。1911年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1912年1月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1919年7月加入红十字会协会。1933年改名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1950年8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红十字会协商改组会议,会议明确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为“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定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周恩来总理亲自审阅了改组报告,并亲笔修改了《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在国际上,1952年8月,第18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这是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恢复的第一个合法席位。
在国内,改组后的中国红十字会积极整顿、发展组织,协助卫生部发动民间力量开展医疗卫生工作,协助救济总会开展救济工作。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国务院以63号文件批准中国红十字会恢复国内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各级组织相继恢复。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国家主席令公布施行。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红十字会工作做了规范,从此,中国红十字会走上依法建会的轨道。
1994年4月,中国红十字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当选为会长,国家主席江泽民受聘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1999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云当选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国家主席江泽民继续受聘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2004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彭■云再次当选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国家主席胡锦涛受聘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2009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当选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国家主席胡锦涛继续受聘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中国历史故事汉朝历史故事集锦 篇5
中国历史故事汉朝历史故事集锦
汉朝历史13-05-11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皇帝,汉朝皇帝历史资料介绍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13-05-11王昭君人物资料介绍,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中国古代汉朝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又称明妃,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留有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昭君村...13-05-10西汉名将霍去病,一代天才军事家,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13-05-10汉文帝皇后窦漪房,麻雀变凤凰的历史传奇汉朝出过诸多有名有回肠荡气故事的皇后。以政治家的标准考量,除了高后吕雉,当属文帝皇后窦漪房。她历四朝,全心辅佐汉初有为的三个皇帝,创下历史上着名的文景之治,窦猗...13-05-10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汉武皇后陈阿娇被废的原因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这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阿娇怨》的七绝诗。短短四句小诗讲述了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从万...13-05-10韩信生平资料介绍,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13-05-10韩信拜将典故,韩信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13-05-10刘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刘贺,西汉第9任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昌邑王,刘贺是西汉时期最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之孙,五岁时袭父刘髆封为昌邑王。刘贺是个典型的不学无术的纨...13-05-10李陵之降,李陵投降匈奴之后的二、三事李陵是西汉着名将领飞将军李广大儿子李当户之子,也是一员猛将。李广一家可谓是满门忠烈,代代相传,只可惜李氏家族都是悲剧人物。李陵之降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13-05-10飞将军李广之死,李广是西汉王朝最着名的将领之一李广被匈奴人呼为飞将军,是西汉王朝最着名的将领之一。他一生与匈奴作战70多次,仕途几起几落,始终未能封侯,而人品、声名、战功远在他之下的人则纷纷封了侯。最后,他因...13-05-10虞姬身世之谜,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虞姬身世之谜 虞姬,江苏苏州常熟人 楚国灭亡后,项羽自幼便随叔父逃亡至会稽郡吴县(今苏州),并后来在苏州一带率领江东子弟起义。项羽结识虞姬,虞姬为今江苏苏州常熟人...13-05-10虞姬生平资料介绍,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一说姓虞。因此现代人多称其为虞姬)。生卒年不详,民族华夏,出生地不详(一说为今绍兴,一说苏州常熟,一说今沭阳县颜集乡)。相传...13-05-10汉文帝刘恒的四个儿子:汉景帝刘启、西汉梁孝王刘武等在《美人心计》当中曾经有提到汉文帝刘恒的儿子,但仅仅只提到汉景帝刘启和西汉梁孝王刘武,其实刘恒一共有4个儿子,分别是汉景帝刘启、西汉梁孝王刘武、代孝王刘参、梁怀...13-05-10中国首次使用年号,汉武帝定年号为"建元元年"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刘启去世,皇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第二年(公元前140年)十月,汉武帝定年号为建元元年,年号纪元开始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在汉武帝前的...13-05-10汉代士大夫们的“交际舞”,汉代壁画中有不少舞蹈场面士大夫们在饮宴作乐时,除了即兴歌舞之外,还有一种颇重礼仪的社交舞蹈,这就是史书上多有记载的以舞相属。宴会中一般是主人先舞,客人再舞为报。这种交际舞有严格的礼仪规...13-05-10汉朝老人的生活待遇,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汉高祖诏曰,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13-05-10垓下之战项羽曾率楚军激烈反击垓下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与汉族的诞生有某种内在联系。但由于《史记高祖本纪》中有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13-05-10东汉黄巾军原是宗教组织西汉末年的篡位者王莽,也是一位迷信通过不断地和女人交媾能够采补元气的人。因为篡来的皇位是非法的,他的底气很不足,所以在他看来,增强自己的气数,才能提升自己的权威...13-05-10汉高祖刘邦的10次改过,知错能改终成一代帝皇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在他开始率领农民起义军造反的时候,反秦的力量很多,有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有六国贵族重新聚合起来的队伍,有力拔出兮气盖世的项羽大部队,而刘...13-05-10鸿门宴的诸多不解之谜,项伯为何会为敌人通风报信按正常的逻辑,鸿门宴是不可思议的。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侄子于不顾?范增素好奇计,为什么范增的奇计却不为项羽所用?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以至...13-05-10古代也有闹洞房 东汉时客人饮酒过量失手打死新郎闹洞房作为新婚一道重要程序,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乡村)司空见惯。事实上,这一风俗古代就有,其热闹程度也不亚于今天。明代作家凌濛初曾说:天下喜事,先说洞房花烛夜,最...13-05-10汉武帝雄才大略,为何没有得到史学家的高度评价?中国历史上,堪称盛世的时代不多,其中汉唐盛世最为人津津乐道。但是,要论汉朝盛世,其实倒是国家无事,民给家足,因而也就缺乏宏大叙事的文景之治,而不是文治武功的武帝...13-05-10班固在东汉并非独步天下,班固与他的“一生之敌”作为东汉最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赢得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赞誉。在史学界,他与司马迁一起被称为班马或马班;在文学界,他又与扬雄、张衡一起被称为班扬、班张,也有人将...13-05-10汉初80年的帝国对外历程:韬光养晦从“孙子”到“霸王”从春秋、战国、暴秦直至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国经过其间连续近600年的战乱、毁坏、凋敝及暴政,处于构建一个统一、安宁、繁荣和长寿的新帝国的极重大历史关头。其时,有...13-05-10汉朝女子幸福指数比唐朝女子更高:敢爱敢恨令人感动钦佩都说唐朝女子最幸福,其实有点误解。除了几个身在政治漩涡中的公主后妃,留名千古的唐朝女子并不多,那几个标明女诗人的徐惠、上官婉儿、薛涛、李冶无论文名还是影响力都远...13-05-10七国之乱,西汉中央与诸侯王国间的一次关键性战争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早已埋下祸根,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吴王刘濞开铜矿,铸造半两钱,煮海水制盐,设立官家集市,并且免去赋税,于是吴国经...13-05-10汉武帝刘彻在董仲舒的建议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七国之乱被平定后,天下又恢复了平稳安定局面。汉景帝依旧推行减赋税、轻徭役的安民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国家出现一派富裕景象。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春,景帝病逝,...13-05-10西汉文景之治,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前203~前157),汉高祖刘邦中子,母为薄姬...
中国银行历史 篇6
1912年 中华民国顺势成立,中国银行应运而生。
1912年—1928年 中国银行成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6年 抗拒袁世凯政府停兑令,全力维护中行信用。
1916年-1923年 中行历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钞问题。1917年 则例之争——官商争夺中行领导权的斗争。1927年 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汉口中行损失惨重。1928年 中行重要转折点——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1930年-1937年 兴建外滩中行大厦,抗衡上海外资。银行 1932年 发起成立中国征信所,开创中国征信事业。
1929年-1936年 中行开设海外机构,拓展我国外汇业务
1929年-1936年 扩大贷款规模,转变贷款结构,支持国内生产发展 1931年 组建中国保险公司,推动保险业务发展 1932年平息公债风潮,推动整理公债
1933年-1935年 世界银市剧烈动荡,中行力阻白银外流
1932年-1933年 中国银行力主废两改元,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工作 1935年 国民政府垄断金融,强迫中行再次改组 1939年 南京政府成立四联总处,调整四行分工 1938年-1942年 加强钞券调运,供应抗战需要 1939年-1941年平衡上海汇市,全力维持汇价
1939年-1943年 坚持进行货币斗争,抵制日伪金融侵略 1939年-1945年 努力争取侨汇,积极支持抗战
1946年-1949年 “粒米百元”——恶性通货膨胀给中行带来严重影响 1947年-1948年 南京政府勒令外汇移存,中行迫于压力抵制未果 1949年 各地职工迎接解放,中行被顺利接管
1949年-1952年 承担外汇经营管理工作,成为我国外汇专业银行 1949年-1950年 积极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1950年-1952年 反封锁、反禁运、反冻结,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1964年-1976年 加强外汇资金运用,支持远洋运输船队建设 1968年-1976年 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实现出口收汇保值 1973年 加强调研工作,按时完成陈云同志布置的十个调研专题 1978年 顺应改革开放需要,开创中国信用卡先河
1979年-1980年 中国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 1979年-1989年 加强外汇管理,发行外汇兑换券
1979年 解决中美冻结资产问题,促进中美金融合作发展 1979年-1992年 加大外资利用,发行国际债券
1979年-1980年 恢复国际金融组织合法席位,支持国内经济文化建设 1987年-1992年 取得港币澳门币发行权,利于港澳经济繁荣稳定 1994年 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2004年 中国银行稳步推进股改工作,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2008年 百年奥运,百年中行——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 2006年 中行实现精彩上市,开启百年历程新篇章 2009(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
新出炉的“2009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更好地体现了今天的中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这次调查共涉及17个行业,457 家候选公司。中银行凭借良好的信誉度入选明星榜
2010年 在《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巴菲特杂志金融大奖”评选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2010年(第七届)中国25家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位列第7位。2011年 国际金融监督和咨询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在法国戛纳发布全球29家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银行名单,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乃至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中唯一入选的机构。
2012年 中行百年行庆。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中国第一家国家银行——大清户部银行。光绪30年元月28日(1903年3月14日),奕劻上奏“试办大清户部银行推行银币”。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国家银行——户部银行于1905年8月在北京成立。1906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1908年2月,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到1911年,大清银行在全国各省省会和通商口岸设立分支机构35处,成为清末规模最大的银行。
中国银行于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
195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2003年,国家选择中国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两家试点银行之一。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2004年8月26日,经国务院、银监会批准,中国银行荣获2009年”中国最佳私人银行” 中国银行获2008“最佳融资银行”奖
中国银行荣获“2008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全部名单 2008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十佳商业银行之“最佳财富管理品牌奖” 2008年财资“2008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
2009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一位。
2010年8月2日,由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中心、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组织的“2010年全球契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典范报告奖”评选结果在上海世博园联合国馆正式揭晓,中国银行2009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被评为“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典范报告”。中国银行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2位。
2011年在世界500强中以80230.4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列第93位 2011年在全球银行排名中获得第9位 业务发展
中国银行主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先后分别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韩国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林)、英国、瑞士、卢森堡、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匈牙利、美国、英国开曼群岛、巴拿马、加拿大、巴西赞比亚、南非、比利时、柬埔寨、瑞典、波兰、阿联酋和安哥拉、蒙古等3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中银国际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行”)旗下的全资附属投资银行机构,是中国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主力平台。中银国际于1998年7月1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其前身是始建于1979年的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
中银基金
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行)和贝莱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两大全球著名领先金融品牌强强联合组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致力于长期参与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努力成为国内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中银保险
中银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是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5日,总部设在北京。公司主要经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中银投资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银投资”)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1984年12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全资附属机构。企业新闻
中国银行荣获“最佳公益营销”奖项
日前,“2012第一财经中国营销盛典”在京举行,中国银行凭借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最佳公益营销”奖项。
中国银行长期坚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工作理念,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多年来在扶贫助困、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2第一财经中国营销盛典·赢销奖评选”以“创意、互动”为主题,本着科学、公正、客观的评选原则,历经4个月的评奖历程,共有近20家企业凭借各自优异营销表现入围各奖项。[6] 中国银行在乌干达开设中国业务柜台近日,中国银行与乌干达DFCU银行合作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开设中国业务柜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咨询业务,以适应两国双边贸易和投资业务的快速发展。这是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的第六家中国业务柜台。
中国业务柜台是中国银行拓展全球服务网络的一种创新模式。在尚未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银行利用其丰富的海外代理行资源,通过向代理行派驻工作人员,利用代理行业务平台,为“走出去”中资企业、个人以及外国企业开展业务提供金融支持。目前,中国银行已在阿曼、加纳、秘鲁、阿联酋、土耳其等国设立了中国业务柜台。
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海外机构现已覆盖香港、澳门、台湾以及35个国家,并与179个国家和地区近1500家外国银行建立了代理合作关系。
DFCU银行成立于1964年,是乌干达本土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商业银行之一。[7] 最新资讯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刘明康20日在香港表示,热钱流入中国数量近期增加,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密切关注及重视,这是一项长期挑战。[8] 中央社报道,刘明康到香港出席一场学位颁授仪式后表示,近期热钱流入中国及香港,他并不感到意外。
他分析,全球货币宽松政策使得资金流入亚洲区新兴市场,原因是区内经济有一定的成长速度。
刘明康预测,中国今年经济成长率能达到7.5%或更高,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5%的较好水平。
他又说,中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应有适度监管,高端产品、低端产品向零售客户销售,要有不同的要求。
中国历史沿革 篇7
一、中国古代教师职称制度探源
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助教和教授作为学官并形成一种制度。我国古代的职称制度可能就起源于这里。
(一) 助教的起源
早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 西晋为了世家豪族子弟学习, 就创办了贵胄学校——国子学, 助教就诞生于西晋国子学中。国子学中的助教称为国子助教, 其职责很明确, 就是一般的专业教员, 在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的总领下, 辅佐博士讲授经学。
(二) 教授的起源
教授作为学官始于宋代。教授作为学官大量设置则是在庆历四年 (公元1044年) , 当时宋仁宗诏令各路、州、县立学, 置教授为学官, 以五经、艺训诲学生。教授的选任标准是严格的, 宋代规定, 各府州教授须由地方选聘名师宿儒担任, 后又规定必须是制科、进士科出身或由上舍毕业, 并作过官的才能充当, 自熙宁六年 (公元1073年) 起, 教授人选要由朝廷直接任命。在古代, 教授的品位一般比博士、助教还要低。
(三) 古代高校教师的选任
古代官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治国安民的官吏, 大学教师本身就是国家的职官。因此, 大学教师的考选、任用、考核、晋升等, 基本上由当时政府所实行的文官考选和考绩制度所决定。
二、我国近、现代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确立与发展
(一) 我国近代教师职称制度的确立
我国近代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最早可以上溯至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学堂。
1、洋务运动时期高校教师职称制度。
19世纪60—90年代, 清朝统治者内部有一部分人主张办“洋务”、兴“西学”, 创办了一批新型的外国语学校、工业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 为洋务事业培养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这些新式专科学校移植了西方的教育制度, 在教师任用上, 一般都实行教师招聘制, 但当时并无严格的招聘标准。
2、戊戌变法时期高校教师职称制度。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维新运动主张“废科举、兴学校”, 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的前身) 。这些新式学堂实行教师招聘制。
(二) 现代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
1、旧中国职称制度。
1912年, 当时的教育部颁布《大学令》等法令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规定大学教员分教授和助教二等, 必要时聘任讲师。1917年, 教育部的《修正大学令》规定, 大学教员分为正教授、教授、助教授三等, 必要时聘任讲师。此外, 这时期的教育法令还对教师的聘任及有关方面作出正式规定。从实践来看, 蔡元培1917年后在北大实施的一系列教师聘任改革措施最具有代表性。
2、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职称制度。
战争时期, 根据地和解放区没有统一的职称制度, 职称名称也不一样, 不进行评审, 而是由政府考核、任用, 但非常严格。根据地和解放区职称制度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待遇最高, 实行“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各边区的职称条例都叫“优待专门技术干部办法”。
现代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任职标准很高, 要求非常严格;二是待遇优厚, 知识分子地位很高;三是国统区实行评审制, 解放区实行考核任用制。尤其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实践, 其实就是直接聘任制, 对我们今天的职称改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建国后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及趋势
(一) 建国后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
1、技术职务任命制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 许多工作尚未理顺, 各高校也沿用了国民党时期的教师等级。1952年7月, 政务院公布的技术职务暂行等级表中把高等学校的教师职务分为五级, 分别为教授、副教授、讲师、教员、助教。到1956年以前, 我国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实行的是技术职务任命制度和职务等级工资制度。1956年以后, 工资基本处于冻结状态, 技术职务的任命工作也基本停顿下来。1956年6月, 遵循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 有关部门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条例》, 开始学衔评定。
2、职称评定阶段。
1960年2月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及教育部《关于执行〈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这两个文件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高校教师职务条例的形成。。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职称工作也随之停止。
3、技术职称制度恢复阶段。
1978年2月, 教育部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高等学校恢复和提升教师职务问题的请示报告》, 要求恢复职称评定, 并对执行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此阶段职称评定的特点是:职称只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和能力的称号, 由专家评审确定;没有岗位要求和数额限制;不与工资待遇挂钩;一次获得, 终身拥有。
4、职称整顿阶段。
由于职称评定在实践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1983年9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整顿职称评定工作的通知》, 高校职称工作随之进入了两年多的整顿阶段。
5、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阶段。
1986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关于改革职称评定,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中发 (1986) 3号], 决定在全国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1986年3月,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颁布施行, 标志着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确立。
(二) 趋势
历史表明:高校教师职称聘任制才刚刚踏入正轨, “以聘代评”是其总的趋势。
1、科学设岗是职称改革的核心内容。
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本着精简、优化、高效的原则, 根据高校发展的规模、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水平等来进行。我们可以借鉴日本按讲座或学科设置岗位的经验, 按照教研室任务和学科教学任务设置教师岗位。
2、建立凭能力、重业绩为导向和标准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是关键。
论资排辈的职务评聘方式一直贯穿于整个职务申报评聘过程中, 很难从根本上破除, 这种“排队等候”的评聘模式大大削弱了有才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重新定位职务评价机制, 实现由重学历、重资历的评价机制向重能力、重业绩评价机制的转移, 放宽学历、资历等硬件要求, 代以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业绩来说话。尤其对个别能力较强、业绩突出的要允许, 甚至鼓励自主、越级申报。
3、单位自主聘任是大趋势。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和工作需要从具备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择优聘任, 可全省或全国甚至全世界公开聘任。受聘上岗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单位签订协议, 使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契约化、合同化。
4、加强聘后管理是重要环节。
要革除流于形式的传统考核方式, 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动态管理, 制定职务能上能下的考核机制考核作为兑现职责和待遇的最重要标准。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动态管理, 制定职务能上能下的考核机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要把日常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 并以日常考核为基础。可以借鉴美国对不同的岗位实行不同聘期的制度, 对职称较低的教师一年一聘, 也可象英国那样对低职称教师实行“试用期”制度。
总之,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有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保障机制、人才交流机制逐步完善,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一定会朝着“社会化评价为基础、岗位需要为前提、聘约管理为手段、法律制度为保障”的方向健康发展。
摘要: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近现代教师职称制度,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田子俊:《中国高校职称评聘制度历史沿革》[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3)
中国历史沿革 篇8
关键词: 历史研究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 整体观
一、引言
《中国历史研究法》全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生动。全书分为八讲,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一开篇就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史这个问题,最后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主要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主要内容,以文化为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在每个章节内,都基本上遵循“提出问题——解释问题——阐明观点——中西对比立论观点——阐释方法和呼应论点”这样的思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读者醍醐灌顶。此书有助于帮助读者提高对中国历史的认识,理解整体史观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更多人思考中国历史研究中整体观的由来和根源。
二、中国历史研究中整体观根源
(一)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观。
钱穆先生提出“中国人当知道些中国史”,因为历史讲了人的本源和来历,知道中国史,才算是中国人,才算明白中国人的特异性、真实性和优良性。由此可见,学史的目的是了解人和人性。因此,了解古代史和现代社会并不矛盾,历史的借鉴指导意义始终存在。
中国古代哲人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把人和世界对立起来。中国古代哲学起源于巫史,在经历了“绝地天通”、“武王克商”等历史事件之后,天命神学信仰体系开始动摇,最终崩溃。中国哲学萌芽有几个代表性事件,叔兴论“吉凶”,史伯论“和同”,伯阳父论“地震”及史墨论“陪贰”等,这些史官、大夫们摈弃旧式巫史的神秘论,开始理性地阐释自然和社会现象。此后,占天卜地和宗教神学等方式渐渐被抛弃,这些新式哲人慢慢打破了由巫史垄断的神坛和政坛,促使中国文化从宗教母体中分离,诞生了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中国哲学思想。由于宗教天命观念坍塌之后迫切需要一种较为全面和圆满的解释系统来支撑彷徨的内心世界,因此就不难理解中国哲人提出的“推天道以明人事”,“推天道”的目的是要为“人事”给出说明,其核心在于人事。中国哲学带有鲜明的入世特征,这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了中国哲人饱含忧患的意识,以至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使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中国文人的学术理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仰观象于天,俯察理于地,观鸟兽之父与地之宜”等观念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中国人以整体观看待世界,把人和天看做一体,并把万物看做阴阳交合。中国哲人怎样看待世界,就会怎样对待人与自然,也就会怎样看待历史。
(二)中国历代朝代结构呈现整体观。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频繁。各朝创建者考虑的头等大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通常,名称来由有五种: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创建者原有爵位或卦号;宗族关系;创建者政权统治区域或吉祥的寓意。俗语云: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中国人觉得朝代变了只是皇帝换了,国没有变。这种整体观鲜明地体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年代歌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钱穆先生提出:“中国史和西洋史有何不同。西洋史是可分割的可以把历史上每一时期划断。而中国史则是先后相承不可分割的,五千年一贯下来,永远是一部中国史,通体是一部中国史。”“西洋历史如一本剧,中国历史像一首诗。诗之衔接,一句句地连续下去,中间并非没有变,但一首诗总是浑涵一气,和戏剧有不同。”
由此可见,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有本质区别,中国史一脉相承,历史和文化都没有断裂,改朝换代仅仅只是改变了国号,变换了统治者,主体是没有改变的,所以中国史是先后相承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观,中国历代文人践行整体观。
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强调整体、统一、和谐,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时期的“万物一体”论,都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这种观念浸透在中国文人的骨子里,体现在诸子百家的作品当中。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哲学体系把天看做万物的本源和主宰,天地、万物和人是一个齐同的统一体。不论是儒家的“天”还是道家的“道”,都强调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统一,也就是天地、万物和人的统一和完整。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整体观以儒学为主,诸子百家为辅,兼容佛教与道教精华于一体。由此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强调某一家或某个代表人物,因为只强调某一家或某个人而不谈整体观,都是片面的,都不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不符合中国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再有,中国传统文人一直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家庭、国家和天下的统一,要想国泰民安,必须把自己的智慧及所学用于个人修养、家庭管理和国家治理,这种把自己融入天下,又把天下融入自己的胸怀一直被中国文人践行至今,成为中国文人及知识分子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结语
其一,以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为基础的中国哲学方法,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指导方法。中华文明历经磨难却得以绵延数千年而不断,与它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其二,中国历史的沿革和发展与西方历史不同,我们的历史是整体无断层的发展,朝代的变化只是国号的变化,其主体一脉相承,这是理解中国历史要首先明确的前提条件。其三,中国历史是整体,是因为中国文化是整体,任何只强调某一家的学说都不全面,中国传统哲学培养出了中国传统文人,中国传统文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化。“修齐治平”的价值观促使他们把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融入社会,又把天道、人民和自然融入自身,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来看待个人和历史。
最后,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给了我们一些现实意义的启示。中国学术传统讲究融会贯通,不鼓励分裂地看待问题,不论是言论还是观点,都需要有纵览全局的整体观。而且要认识到文化体现在历史事件和人身上,可以说文化即人生,研究人和历史离不开研究文化。再有,在历史研究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分辨细节和异同,还要从大处着眼,以小见大,综合整体地考量问题。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孙通海.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老子.道德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