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小说

2024-12-11

中国历史小说(通用12篇)

中国历史小说 篇1

一、中国古代小说在国外的研究

从专业研究的层面看, 作为中国古代的小说, 面对流行通俗文化爆炸的时代, 不要说外国读者, 就是中国目下的青少年, 真正直接捧读古代小说的人越来越少,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 这不排斥在世界范围内总是有一批专业的学者文人对中国古代的小说乐此不疲, 甚至以毕生的精力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园地里辛勤耕耘, 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在韩国、日本表现得非常突出。至于在西方, 不要说像美国的夏志清、王靖宇、澳大利亚的柳存仁、法国的陈庆浩等一些华裔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专家, 硕果累累, 就是一些非华裔的一流汉学家中, 如美国的韩南、浦安迪, 俄国的李福清等, 都是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著名于世的。他们的许多成果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当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者在世界什么地方都是少数, 但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但给中国学者以启发和推动, 而且也是将中国古代小说向世界各国大众传播的重要桥梁。只有通过他们的注释、解说和阐发, 才能真正使中国古代小说“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融入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所以, 在某种意义上说, 他们是新世纪里使中国古代小说不断地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的最重要的播种者和耕耘者。令人高兴的是, 现在世界各地不断有年轻的学者来加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队伍。这使中国古代小说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道路更加宽广。

二、中国古代小说与国外小说的融合

从作家创作的层面上看, 中国古代小说与其他国家、即使是东方国家, 也是各具特点的。中国小说对世界文学产生影响, 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其他国家作家的手, 将中国古代小说的精华与特点, 溶化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这在日本、越南及朝鲜半岛等本来就使用汉字的国家的古代作家那里表现得十分明显。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 这些国家中不但有用自己文字, 如假名、谚语、喃语所写的小说, 还有大量用汉字所写的小说, 现在一般称之为汉文小说。这是世界小说接受中国小说影响而创作的最为直接而典型的例子。当然, 随着近代开始, 一些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或先或后地推行去汉字化, 这些国家中的一些真正由“国人”所写的文学作品却因用汉字写作而被排斥在“国文学”之外, 当代年轻人恐怕也没有再用汉字来创作小说的热情和兴趣了。但这不等于目前这些国家中的小说创作完全摆脱了中国小说的影响, 像日本、韩国不断地有中国古代名著改编本的出现, 就是一个明证。当然, 这些改编本, 有的是保持了原作的筋骨, 有的则改得面目全非, 但我认为, 即使是完全进行了再创造, 也不能说彻底摆脱了与原著的干系。像日本于2005年底出全的北方谦三写的《水浒传》, 曾得了世称日本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司马辽太郎奖。作者说, “《水浒传》在我心中可能已经变质, 我将塑造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的确, 在他的笔下, 宋江一变为革命理论家, 鲁智深带着他的理论著作《替天行道》到处去宣讲“革命道理”;他还添加了一个秘密警察组织“青莲寺”, 用来专门对付宋江们的地下活动;最使人匪夷所思的是竟将“天神”武松写成从小就偷偷地单恋着嫂子潘金莲, 而潘金莲则贞洁得可怜, 为拒绝小叔子的强暴而毅然自尽……。评委会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分析, 加以解体并且重建, 保持了长篇小说应有的紧张感。”这就清楚地说明, 它尽管“重建”了一部现代“日本版中国历史小说”, 但它的灵感毕竟还是从研究中国古代的小说而来。除了这些直接改编中国小说的作品之外, 有些尽管表现得比较模糊和隐晦, 但因为他们毕竟无法摆脱自己的传统, 而这传统本身就隐含着汉文学的影响, 所以从思想精神到表现技巧都可以感受到一些中国古代小说的脉搏。不仅在东方, 即使西方的一些现当代作家, 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小说对他们的影响。例如, 以《大地三部曲》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赛珍珠, 就深受中国小说的影响。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 她的致谢词便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的小说, 她说:中国的古典小说与“世界任何国家的小说一样, 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应该知道《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之作”。再如荷兰汉学大师高罗佩, 从一本中国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中得到启发, 写成一部以唐代著名宰相狄仁杰为主角的侦探小说《狄公案》, 在欧洲风靡一时, 深深征服了西方读者。一时间, “Judge Dee” (狄公) 成为欧洲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成了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的福尔摩斯”!它被多次拍成了电影, 影响了欧洲, 也反过来影响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发展。前几年中国也将《狄公案》拍成了电视连续剧, 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总论

所以, 要让中国古代小说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除了依靠翻译、讲解, 让普通百姓直接阅读、欣赏和接受之外, 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人物、故事、精神来诠说当今现实的一些问题以及扩大到形成各种文化产品, 似乎也有它的必要。这在正统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者来看, 往往会觉得有点近乎野狐禅。但我觉得, 这对于传播中国古代小说也不失为一条道路。特别是他们通过电影、电视、动漫等更为接近大众的传媒形式, 就越有普及性, 就越能使中国的古代小说扎根在世界各地的大众之中。比如, 就小说《西游记》而言, 在中国, 前几年也有改编的电视连续剧, 这基本上是忠于原作的依样画葫芦。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 则拍摄了一部《大话西游》, 非常搞笑地重编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使一些年轻人为之倾倒。日本也对拍摄《西游记》有很大的热情。在上世纪80年代拍过《西游记》不久, 今年1月日本富士电视又开始放映的连续剧《西游记》仍然引起轰动。无独有偶, 韩国出了一部名为《幻想西游记》的动漫也很红火。在这里, 孙悟空是被一个新冒出的乐神杰特弹钢琴弹得头痛, 无法还手, 被圧在五指山下。另一个新造的公主美娜成为本剧的第一号灵魂, 变得不听话的悟空就是怕美娜的禁咒之笛。在这里, 唐僧尽管成了武艺高强的法师, 但也被女性化得分不清是和尚还是尼姑, 孙悟空的筋斗变成超级滑板, 丢下了金箍棒改用了双截棍, 猪八戒戴着墨镜, 在石油村外做大王, ……一路想颠覆《西游记》的传统, 用西洋化、现代化来调适现代青年的口味, 但无论如何还是像原《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那样, 这部《幻想西游记》的主要人物还是离不开唐僧师徒四人, 孙悟空的性格还是与原作相近, 猪八戒还是那样好色贪财, ……说到底, 它还是从《西游记》而来。当人们在兴致勃勃地游玩《幻想西游记》迷宫之时, 也就是原本《西游记》再显魅力之日。当然, 这些大众文化产品, 与正宗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距离的。但我们应该承认它们与文学作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摘要:我们应该用开放的、现实的、大众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古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当然, 世界毕竟不是铁板一块, 就文化背景来说, 东方文化圈与西方文化圈确实不同;从接受对象来看, 学者作家与普通大众也有差异;即使在同一文化圈内同一层次的人, 也有华裔与非华裔之别;所以谈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也不能笼而统之, 而必须从不同角度着眼。中国古代小说通往世界的不同路径是不同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艺术价值,专业研究,融合,国外小说

中国历史小说 篇2

1.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奴隶制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机器的出现为标志。

2.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奴隶制政治制度、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残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

3.西周: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善。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

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霸主政治是其最集中的体现。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土地所有制开始发生变迁。

二、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实力增强,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是“百家争鸣”。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巨变;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战国时代各国对人才的渴求和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诸侯纷争为知识分子提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表达观点的社会环境;阶级关系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复杂化等等因素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形成。

⑵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整体的确立和巩固(史实略)。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民族: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长期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

在西部,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联系。

在南方,秦汉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

对外关系:奋发进取精神推动了秦汉走向世界的步伐。秦汉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丝绸之路”, 使得汉代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

深度分析让日本历史小说红在中国 篇3

因此我们在组织选题的时候开始另辟蹊径,寻找读者新的关注点,西方的背景与中国相差太大,而近邻日本则与中国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或许,这应该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宫本武藏》等一系列小说畅销的深层次原因,于是日本的历史小说就这样走人我们的视线。

因为这一系列图书总量较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库存乃至经济压力,因此我们对这个出版计划非常慎重,但是慎重不等于“胆怯”,在出版之前我们做了详细的市场分析和读者阅读心理的分析,在分析数据以及资料中我们坚定了信心,并找到很多该系列图书受读者欢迎的原因。

首先,日本电子游戏、动漫、电影、电视剧在中国的风靡,为日本历史题材小说的畅销培养了潜在读者。以电子游戏为例,日本光荣公司的《信长之野望》、《太阁立志传》、《战国无双》等,在中国拥有多而广泛的玩家。这些娱乐产品很多都涉及到日本历史尤其是战国史,以及日本风云人物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极大兴趣。游戏玩家构成了潜在的读者群体,传奇的人物能够引起人的阅读欲望,小说的题材去除了单纯阅读历史专业书的障碍,这便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市场。

前几年,大陆少有此类图书。像比较有名的关于日本战国史的论坛“新战国联盟”,上面有很多高人撰写的战国人物简史,然而毕竟是简史,望梅而不能止渴。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玩家们只能从图书馆借台版书,甚至不惜花重金托人买台版书。所以,一旦大陆引进出版这些图书的简体版,读者多年的期盼成为了现实,就会引发井喷似的购买行为。

其次,中日外交关系近些年趋向缓和,有助于两国加深文化层面的交流。随着中日关系的解冻,国人的态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潜意识里产生了去了解这个邻邦的欲望。小说的这种形式恰恰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阅读要求。可以说,暗流的涌动和形势的变化使得这类书最终获得了相对好的市场反应。

再次,现在的中国出版界对日本历史小说关注的比较少。在过去,出版人对日本小说的引进出版,主要集中在现、当代经典上,但对日本的历史小说一直关注得比较少。实际上,历史小说是日本最重要的大众文学之一,日本的很多历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由吉川英治、井上靖、海音寺潮五郎、司马辽太郎、山冈庄八等历史小说家们所呈现出来的。柏杨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唯一的方法是阅读他们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要了解日本,必然要读日本历史小说。

最后,我们认为,励志性小说在中国的流行培养和壮大了国人对此类题材的阅读需求。中国人的阅读历来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励志小说是近两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颖的流行小说形式,它合弃了枯燥的说教,能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成功的秘诀。伴随着《德川家康》的畅销,日本历史小说早已不限于游戏玩家在阅读,很多营销人员,高层管理者也在读。日本历史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具有极强的励志色彩,他们各自的个性,战争谋略,被作家们出神入化的笔触勾画出来,从而给予同样想成功的人们以力量。

以《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为代表的日本历史小说已经畅销了一两年,虽然此类图书的市场表现依然强劲,但名家名著的陆续引进致使此类题材逐渐枯竭,未来日本历史题材图书走向将会怎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新问题。我们认为,未来,日本历史小说的阅读热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市面上将有更多的此类作品出版,这些图书的出版将会有以下特点:

出版题材的历史背景将呈多样化日本历史小说的母题不仅限于日本战国时期。因此,此后的出版可能会以战国为中点,向历史的两端发展。向前可延伸到源平时期,向后则可至明治维新时期。

引进的作家将呈多样化从先前山冈庄八一人独霸天下,到司马辽太郎、海音寺潮五郎、新田次郎等后来居上,多位名家共分天下。其他诸多实力派作家的代表作也可能会被引进出版,陆续进入读者的视野。

中国历史小说 篇4

一、第一阶段——政治激情化时代对历史小说的渗透

毛泽东在1942年文艺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这一方针驱使了大批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抒写了自己的政治意向,响应国家号召,将阶级斗争进行到底。具体作品以姚雪垠的《李自成》为代表,由于社会客观的政治导向作用,以及整体论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使得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特点是:类型化人物及典型化的性格、宏大社会叙事遮蔽个体感官及欲望,因此导致这个阶段的历史小说反映历史生活时,出现以偏概全的普遍创作现象,也造成了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和真实的历史生活之间的深度丧失。如自称为“历史现实主义”的姚雪垠在谈到《李自成》创作时说:不论今后向前写还是回头修改,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努力写好阶级斗争,反映历史的客观规律,而不写自己所不理解的事,也不写在历史本身规律之外、历史条件允许之外,附加不可能的事”。

姚雪垠在《李自成》第一卷修订本《前言》中说:为了“使李自成和他周围的英雄人物在小说中一出场就处于武装斗争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之中,通过一次全军覆没的严酷考验刻画他们的英雄形象”,作者把李自成一出场就推到了绝境,采用了潼关南原大战作为小说的开端,这样,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征,一开始就在尖锐剧烈的斗争中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二、第二阶段——80年代个人意识的觉醒与历史小说的转型

历史小说的转型期大致可以从1983年起始,延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非政治的内容逐渐浮出了社会的水面,作家的视角已经开始触及到揭示封建主义君权独裁以及封建专制制度摧残人性的内容,开始涉及了非阶级、非政治化,纯人性方面的内容,但政治化的“影子”仍然环绕在作品之中,在艺术向度上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艺术重心已不再满足阶级论,农民革命动力说的概括和反映,而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把艺术思考与笔触投向朝代兴亡、文化人格、心理结构、人性冲突等历史的纵深,从中开掘题材所固有的迪人警世的思想意蕴;二是描写对象开始开始广泛地由农民扩大到知识分子、通知阶级内部矛盾等各个领域,并且其创作热情也由单一的价值倾向评判转移到对审美价值的把握上,写人叙事按照审美的需求来进行艺术处理,因而作品显示出较高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品格。”

例如莫言在小说《红高粱》中,将自己的故乡山东高密县作为自己言说历史的空间载体,以对“我”爷爷、“我”奶奶身世的追述而进入了中国抗战时期的生活岁月,由此展现出一种曾经流淌在中国乡间民众身上的原始野性强力和民族刚性精神。这时期的历史小说创作都呈现出文化向“内转”与“主体化”的倾向,使得作品中的人物更富有“人”的性与人情味,宏大的、单一化的价值观体系逐步走向了多元化。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致入微,让人物性格与形象更加符合一个普通人,而不是被时代“大写”了的人,因此,这部作品标志着历史小说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性与本真性。

三、第三阶段——多样化共存的90年代

历史小说艺术审美的自觉意识及多样化追求的出现,是在历史观念和文学观念发生重大革新。90年代以来,历史小说创作出现了多元化的艺术景观,不仅题材多样,涌现了帝王将相题材、才子佳人题材、农民起义题材、变法革新题材等;思想意蕴辐射多层面,如溯源传统文化、展现宫廷权力斗争、探询历史女性真相等;而且创作开始回归艺术本体,即历史小说创作不再拘囿于客观历史的真实再现,而是开始了多样化的艺术审美探索和新变尝试,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古典与新潮交错等繁复景象,在虚构关系、书写范式、叙事话语、形象塑造、叙述形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于以往历史小说的探索新变现象。

如凌力的“百年辉煌”系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花非花”系列女性历史小说等,以强烈的情感倾诉串联情节,直呈历史女性心理、情感及生存本相;章回式通俗历史书写,如二月河的“落霞”系列,穆陶的《红颜怨》、《孽海情》,寒波的《公车上书·梁启超》、《西风残照·李鸿章》等,以章回体或类似的传统小说结构技法,讲究曲折传奇的情节编织等。二月河称:“必须讨好我的读者”的平民化与通俗化创作定位显然与其历史书写的通俗化章回体相对应。至于赵玫等女性历史书写,也与她们从情感、心理层面为历史女性命运的嗟叹和鸣不平及女性创作的历史成因等密不可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小说在当代的发展大致走过了三个时期,即政治激情化的爆发期,逐步“人”化的转型期及多元复合的大众化时期,因此,在这三个时期中,历史小说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叙事话语等文本内涵,都折射出时代的不同的光彩,从一元化走向了多元化,使得历史小说的发展发展从线性的历史故事叙述变为了多感性丰盈的历史虚构叙述,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是,历史小说越来越向平民阶层的生活趣味靠拢,是否会导致作家对观念文化的淡薄,从而使创作走向媚俗化、市场化与权力欲望化的途路中。

摘要:历史小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 小说中的叙事话语、文本结构、故事形态、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正是由文化的转型与变化所导致的文本内涵的舒张与扩展, 因此, 本文主要分阶段地探讨历史小说文本内涵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关键词:当代文化,中国历史小说,文本内涵,影响

参考文献

[1]、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全集》第九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吴秀明, 《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6月

历史故事_中国历史小故事 篇5

妇好及妇好墓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生活于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和占卜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与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墓葬在1976年发掘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保存完好。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宝石器。妇好墓所出玉石雕刻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展示了当时很高的制玉水平,这些玉石雕刻品中的人像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了解研究商代雕塑艺术、商代人种、服饰制度、阶级关系、生活情态等方面的宝贵资料。这些雕刻作品供佩戴、插嵌装饰而用,非独立的雕塑,但所反映出的商代雕塑创作中已具备较准确地掌握头部五官位置和身体比例,并能在小型器上有意放大头部的写实能力;注重发式、冠式的服饰等已显示人物不同社会地位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等都是很有价值的。而其中人物面部无表情、双目突出的特点又正是当时流行的雕刻装饰手法的体现(这在许多青铜器的兽面纹饰中较普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中国古代小说解读 篇6

我国古代小说都是借由描述人物的语言与行为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想法与感受,这种心理描写手法成为我国古代小说的一大亮点,其中《金瓶梅》的心理描写最为精湛、绝妙。田秉锷曾在《金瓶梅与中国文化》中这样评价《金瓶梅》:“对人的描述,由倾于行为而倾于心理;心理描写则由倾于理性到倾于感情;感情的描述又引入了性感情。”

一、《金瓶梅》潘金莲人物心理分析

《金瓶梅》第8回,武大被害死之后,西门庆天天忙着要将孟玉楼娶回家,因此便将答应娶潘金莲的事忘于脑后。潘金莲日想夜盼,独不见西门庆的到来,内心无比焦虑,小说写道:(潘金莲)坐在小杌上。……悶闷不语用纤手向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儿来,试打一个相思卦……。这一段有个小细节:用红绣鞋打相思卦,预测西门庆能不能来,把潘金莲思慕西门庆的心理刻画的异常生动。不仅如此,她还狠狠地打了武大的女儿迎儿,虽然作者没有将潘金莲的心理活动仔细、具体地描写出来,但读者可以从作者对她的言行举止细致的描述中描述体会到,潘金莲迫切希望西门庆来看她的那种殷切心情。她心中七上八下,担惊受怕,担心西门庆感情不专一,忙着娶孟玉楼,把自己忘了;害怕西门庆不遵守诺言,不再娶她,假若等武大的弟弟武松回来,自己必定会死在武松愤怒的铁拳之下。作者借助行为细节,灵活生动地将潘金莲矛盾、复杂的心理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其精妙绝伦的表现手法令人感叹。

作者在《金瓶梅》中时常将韵文形式使用在人物言辞中,以表达其内心世界与思维。因此在《金瓶梅》中,可以看到一些词曲,将这些曲子运用到一些特定的场景中主要用以描述人物的心理倾诉与祈求。第82回,潘金莲同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偷欢,时因自身不得释放,但又相思深种、感情浓烈,于是两人就通过写小曲的方式,互相传递、诉说相思之苦、绵绵情意,小曲直接将两人真实的心理显露了出来。李瓶儿的儿子官哥天殇后,作者描写李瓶儿独自在房中悲伤痛哭时就借助小曲《山坡羊》,深刻描述出了李瓶儿悲痛欲绝的心理。李瓶儿唱道:“进房来,四下静,……你今生寿短。”唱出了自己失去儿子的悲伤情绪及对以后自己无依无靠的哀伤,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了人物的失子之痛。

“西门庆与众妻妾的感情……是李瓶儿不死于纵欲享乐,却因妨碍他人满足其纵欲享乐欲望而死。”通过此段描写可以想象出,李瓶儿是一个小妾,自己的儿子也早夭了,生活在大宅院中,其唯唯诺诺的胆小性格又经常遭人迫害、中伤(她的死与潘金莲有莫大的关系),而其丈夫又贪恋美色,使她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心中充满无尽的恐慌和绝望,只能通过小曲《山坡羊》来宣泄心中的悲伤,所以《山坡羊》不但顺应了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与人物的处境极其贴合,真切地将人物的悲怆心理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作者这种表现心理的手法,同“说话”艺术有着颇深的渊源。可以说,是说话艺术催生了我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说话”是讲唱艺术的一种,是曲艺中的一个类别,可与戏曲融为一体。我国古代的戏曲曲艺节目,通常都以唱曲的形式来描绘或塑造人物的心理活动。但这种形式较少运用至《金瓶梅》之前的文学作品中,白话小说《水浒传》早于《金瓶梅》,其中就很少使用唱曲的表现形式。而《金瓶梅》中不仅有李瓶儿唱的《山坡羊》,作者还在潘金莲苦等西门庆迎娶她时,以及与陈经济两人互诉情意时,也运用了词曲的形式。但此处对词曲的处理方式与上面略有不同,此处的词曲不是让主人公自己唱出来的,而是采用“说话”人作场时的表现手法,借由艺人将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唱出来。在万历本的《金瓶梅》中缀有“词话”二字就体现了这种表现手法。

二、《金瓶梅》李瓶儿心理活动分析

李瓶儿在儿子天殇后,每一天都在悲伤、痛苦中度过,她的生活一片黑暗。如果她还有幸运可言,唯有一点便是她死的比西门庆早。在李瓶儿得知自己病重即将离世,又听闻西门庆要将潘道士请来为她作法遣邪时,她马上答道:“我的哥哥,你请他早些来。”把李瓶儿求生的欲望及对法师的殷切盼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李瓶儿对人生彻底绝望,着手处理自己的后事时,将自己的东西送与老妈子与丫鬟,为她们安排好退路,同时也为自己的仇人潘金莲准备了一份礼物,虽在表面上传达着“人之将死,其心也善”的讯息,但同上文联系起来,便不难体会到李瓶儿对死亡的恐怕以及对生的渴望和贪恋。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对死亡描写最精彩、最优秀的作品当属《金瓶梅》,这与详细剖析李瓶儿在生死面前的心理息息相关。西门庆一死,妻妾立刻哄散。孟玉楼与一个衙内一起离开,潘金莲最终被武松杀死,而李娇儿则毫无廉耻之心、心安理得地趁乱拿走了吴月娘房内的五锭银子,随后又偷了一些细软往行院而去,想要再嫁入富人家。李桂卿与李桂姐对李娇儿说道:“妈说你没量。……不可错过了时光。”这段话,把行院女子“攀高接贵、抛旧迎新”的心理特征显露无遗。

三、结语

在后代的小说中,许多作者都采用通过描绘人物的言辞、行为(包含韵文)来勾勒人物心理,并成为了我国古代小说创作艺术的一个传统。但在《金瓶梅》之前,该手法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金瓶梅》的作者对人、事、物以及社会环境的观察相当细致,人物的身份、动作及言辞行为都设计的恰到好处,用细节将人物的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瓶梅》的作者借助一些动作、表情、言辞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泪的故事中,以深刻体会人物各种纷杂多变的感情,通过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突出的主题。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

近代中国历史 篇7

一、试卷考查特点

近两年的全国新课标卷涉及近代中国历史的试题共9道选择题、2道材料解析题。近代中国历史是高考的重要板块, 考查力度很大。

从考查内容看, 主要集中在三个知识点上, 一是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包括列强的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二是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德先生”“赛先生”;三是抗日战争。

从考查角度看, 考查事件过程的试题不多, 大多数是考查事件的起因、影响等。

从考查方式看, 一是坚持设置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思路。试题均设置新材料、新情境, 且材料丰富多彩、新颖别致、来源广泛。材料来源包括档案资料、中央文件、评估报告、报纸报道、会议发言、统计数据、史书记载等。二是在教材知识的“边界处”做文章。试题中的某些知识学生似曾相识, 要么在教材中有简单涉及, 但没有深入, 要么是与教材知识类似的其他知识。这实际上就是教材的“隐性知识”, 也就是打“擦边球”。三是与教材无关的史实和学术研究新观点频频入题。随着史学研究的新发展, 大量新材料、新观点出现, 而教材编写明显滞后, 于是试卷中就出现了与教材观点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左的一些新观点。

二、复习备考建议

一是合理使用教材。重视对教材文本的解读, 同时要适度拓展。充分关注课文中的“历史纵横”“资料卡片”等, 适当补充与教材有关的一些知识, 并注意挖深教材的“隐性知识”。

二是抓住主干, 简化知识、网化进程。所谓“主干”, 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 是指能形成一个系统并能说明一个问题的历史知识体系, 它能够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简化知识”是指将历史知识简要化。“网化进程”是指抓点理线, 将历史发展进程要点化、线索化、网络化, 做到点线清晰。

三是注重史料阅读。史料选择要慎重, 不能滥用。所选史料一般应是对教材知识的说明、解读、补充或延伸, 没有必要什么都搬过来。要注意史料的权威性, 最好选取经典史学著作、名家作品中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材料。同时要学习使用史实的基本方法, 如甄别材料、准确解读、信息提取、观点论证等。并且, 针对史料要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这样就达到了真正使用史料的目的。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 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29 题)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 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 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答案】D

【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反映出军阀割据与混战的局面。这种局面出现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之后, 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均未形成军阀割据, A、B、C三项错误, D项正确。

变式练习美国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道:“政治结构成了一堆废物, 对于现代化道路上任何有意义的行动, 它都毫无所用。政治上的失败乃是解释中国现代化起步缓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此处的“政治上的失败”是指

A.晚清政府进行腐朽统治

B.戊戌变法失败

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答案】A

【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现代化起步缓慢”,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近代化 (现代化) 在洋务运动中开始起步, 而洋务运动时期的政治结构为晚清政府进行腐朽统治, A项正确。其他选项所述事件发生时, 中国近代化早已起步, 并有一定的发展, 因而均可排除。

示例2 (2015 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第30 题) 1938 年, 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发行“联银券”, 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 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答案】B

【解析】抗日战争爆发后, 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 “国统区”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A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 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了获得中国的物资以维持战争, B项正确;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沦陷区, 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流通的货币, 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制, D项错误。

变式练习罗荣渠曾指出: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视野看, 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把近三十年来的中国逐步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完全打断”“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二十年时间”。“这场战争”是指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叙述了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影响极大, 这场战争有这样几个特点或影响:一是“空前绝后”, 二是战前中国工业化已进行“近三十年”, 三是“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二十年时间”。甲午战前, 洋务运动开展了三十年, 但这场战争并非“空前绝后”, 也没有“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二十年时间”, A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非“空前绝后”, 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也不大, B项错误。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春天”, C项不符合史实。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从规模和影响来说, 都是空前的;战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近三十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的工业化重新起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延误了20年, 三个要素都具备, D项正确。

【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阶段 (1840—1860年)

1840—1860 年, 西方列强连续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时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变化。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 (1860—1895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形成了中外“和好”的局面, 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 但仅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近代中国第一次工业化的尝试失败。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 (1895—1927年)

甲午战后, 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进一步传入,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全面展开, 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四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 (1927—1949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但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的影响, 近代化历程艰难曲折。随着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 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 是纪念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一百周年的邮票, 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①这套邮票发行于1953 年 ②它描绘了金田起义等史实 ③它呈现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④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发行过的钱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 陈旭麓先生形容: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 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 缓缓荡开, 这一过程, 终近代百年尚未完结。据此表述最全面的是

A.近代百年中国经济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B.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逐渐的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但在近代中国始终存在

D. 近代中国经济变化都是由西方势力引起的

3.“在改革范式上, 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 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 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政”和“预备立宪” D.新文化运动

4.“方今机器之利, 粤人知其益者, 十之八九;两江闽浙, 十之二三;河洛以北, 万不得一。名卿巨公, 以为是者半, 以为非者亦半。”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人重农思想依旧

B.半数国人有了近代工业意识

C.近代工业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

D.沿海地区大都赞同近代工业

5.“民国初建的时候, 无论是政治制度、国民思想还是经济制度, 一切坚硬壁垒都烟消云散了。”这表明中华民国的成立

A.实现了从专制到民主的根本转变

B.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

C.迎来了思想极度活跃的时期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6.1922 年, 北京、上海的报纸举办“成功人物民意测验”, 投票选举全国“最景仰人物”, 70岁的张謇得票最高。这表明

A.新文化运动深入人心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D.民族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7.1923 年, 中共中央通过的《宣传教育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 当尽力运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 使用口语, 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

A.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

B.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

C.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

D.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

8.某誓词称:“国民痛苦, 水深火热;土匪军阀, 为虎作伥;帝国主义, 以枭以张。本军兴师, 救国救民;总理遗命, 灿若晨星。”该誓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卢沟桥抗战

9.长征中, 共产党的军队转战西南各地时, 被迎接他们的农民称为“天兵”。这是因为

A.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革命运动中农民运动不断发展

D.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影响扩大

10. 图2 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 (部分) , 导致1938年后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进入缅甸作战

C.敌后抗日武装成为中流砥柱

D.国民政府消极抗战

11. 第一封信说:妈妈病重……第二封信说:妈妈成天念你之名, 茶不思饭不想……有时精神错乱, 四壁乱摸, 放声大哭。第三封信说:妈妈走了……第四封信说:你的孩子死了, 你的妻子谭氏改嫁……往后几封信, 姐姐气急地质问他, 且追问部队:怎忍心不回信?……果然已死, 死在何处?这位写信的姐姐最终也没有收到匆匆出川 (四川) 抗战的弟弟的回信, 她弟弟可能

A. 已经在日军攻占沈阳城的战役中壮烈殉国

B. 因为日军围困延安而无法突出重围并回信

C. 因武汉会战正酣致信件被部队扣留不知情

D. 在台儿庄会战中畏敌不前被林彪师长击毙

12.“傍晚的重庆, 鞭炮声冲破了嘈杂的夜市的空际!千千万万的市民拥到街头, 一片海涛似的欢呼, 连珠炮似的鞭炮, 狂烈的鼓掌声, 顿时掩盖了整个山城。”这一天最有可能是

A.1936年12月12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10月10日

D.1949年10月1日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 个小题, 其中第13 小题25 分, 第14 小题27 分, 共52 分)

13. (25 分) 社会习俗是一种历史记忆, 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代学术界普遍认为:缠足起源于北宋或之前稍早的五代十国, 在南宋时开始流行化, 明朝时开始普遍化和更加小型化, 清朝时登峰造极。国民政府颁布政策禁止缠足, 在新中国建立后缠足这一陋习终于彻底消失!

——《从宋朝后持续一千年的缠足陋习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20世纪初, 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服饰上, 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 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 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 谁就是文明、开化, 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到民国时期, 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 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 重商之风日益兴盛, 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

——《民国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

材料四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 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这是一幅曾流行一时的春联。

(1) 缠足陋俗从宋代开始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分)

(2) 根据材料二、三, 概括近代中国社会形成的新观念, 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9分)

(3) 分析材料四春联内容产生的历史背景。 (4 分) 有人说习俗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有人说对习俗要合理引导。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举例并说明理由。 (6分)

14. (27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中发现, 从第一届世博会起, 中国便有展品参展并有摘金夺银的记录。历史上的世博会几乎都留有中国参展的记录。早年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多为传统的工艺品、农产品等, 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分布状况及工业落后的状况。当时中国有不少仁人志士正是通过参加世博会, 从这个窗口知道了世界, 并感悟到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1851 年伦敦世博会:中国商人和一些在中国经商的外商, 将丝绸、茶叶、中药等中国传统商品带去参展并获得多项奖项。“荣记湖丝”作为展品引起了轰动, 并荣获金、银大奖。

1873 年维也纳世博会:当时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曾派了一个名叫包腊的英国人代表中国参会。

1876 年费城世博会:第一次由中国人选派代表参加, 在这次博览会上, 中国展馆占地“仅八千平方尺”, 精心的布置, 以及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中国参展的商品共计有720 箱, 6801 种。中国的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蓝等在各国展品中被推为第一。

1904 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正式参加世博会。当时清政府相当地重视参展, 花巨资修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村和中国展馆。此次参展被视为历史上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参与世博会。

1905 年列日世博会:1905 年时值中国光绪末年, 世界博览会在比利时小城列日召开, 清政府派员参加了世博会的展出活动。本次世博会我国得到超等荣誉奖及金银各等奖牌共100枚, 得奖数量与英、美、奥、意等国不分上下。

1915 年旧金山世博会:1915 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中国展品所获奖项计1211 枚, 包括大奖章57 枚, 名誉奖章74枚, 金牌奖章258 枚, 银牌奖章337 枚, 铜牌奖章258枚, 状词奖章227枚。

1926 年费城世博会:除了东道主美国之外, 当数中国与日本为参展作品之大家。中国以生丝、茶叶、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建漆器、手工刺绣及翡翠等展品为主, 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在现代工商业展品方面, 也有印刷工艺、化妆品、革制品、电器、铜钢制品等展品, 并在各个奖项的角逐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

(1) 根据材料, 概括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特点。 (6分)

(2) 结合材料一中中国在历次世博会上的展品及获奖情况, 分析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 (7分)

(3) 中国展品为什么能在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取得巨大成功? (4分) 1927—1982年, 中国为何不再参加世博会? (4分)

(4) 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史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 年的金田起义, 纪念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00 周年的邮票应发行于1951年, ①的表述错误, 排除。

2.C 【解析】抓住关键词“经济变化”“缓缓荡开”“尚未完结”, 这种变化从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开始, 但整个近代一直没有完成, C项正确。三个信息都要涵盖, A、B两项没有涵盖第三个信息, D项没有涵盖第二、三个信息。

3.A 【解析】从“就其经济来说”, 可以看出材料所述的主要是经济改革。洋务运动只是单纯的经济改革,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在意识形态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A项正确。维新变法不是“第一次输入式改革”, B项错误。“新政”和“预备立宪”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 而且是政治体制的改革, 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推动的是意识形态的变化, D项错误。

4.C 【解析】从“粤人”“两江闽浙”“河洛以北”, 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地区不平衡, C项正确“。是者半“”非者亦半”, 由此不能说重农思想依旧, A项错误。材料说“名卿巨公”约有半数赞同, 不能说半数国人赞同, B项错误“。两江闽浙”也是沿海, 但赞同者并不太多, D项错误。

5.C 【解析】中华民国初建时, 并没有实现从专制到民主的根本转变, A项错误。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未占主导地位, B项错误。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D项错误。中华民国建立以后, 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为两股思潮, 随后又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思想界极度活跃, C项正确。

6.C 【解析】张謇是近代民族资本家, 甲午战后投资近代企业, 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当时有“南张 (謇) 北周 (学熙) ”之称, 他入围“最敬仰人物”, 足以说明发展资本主义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C项正确。张謇并不是思想家, 他与新文化运动无关, 也没有宣传马克思主义, A、B两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直没有掌握国家政权, D项错误。

7.C 【解析】“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使用口语, 求其通俗化”说明中共早期报刊理论性较强, 普通民众看不懂, 故作这样的要求, C项正确。题干所引材料只能说明宣传材料理论性强, 并不能说明其完全失去了大众读者, 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D项说法和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相反, 均排除。

8.B 【解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本军兴师”的对象是“土匪军阀”和“帝国主义”, 目的是完成“总理遗命”, 以“救国救民”, 这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史实是一致的, B项正确。武昌起义的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南昌起义的斗争矛头指向国民党反动派, A、C两项与材料不符。卢沟桥抗战的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 D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

9.A 【解析】天京变乱以后, 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天国军队转战西南地区, 给当地的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征中, 共产党的军队在西南地区被农民称为“天兵”, 与太平军不无关系。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共产党无关。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农民运动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广东等地, 西南地区的农民运动并没有发展, C项错误。国共十年内战中,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影响也主要集中于以江西为中心的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 与西南地区无关。

10.A 【解析】1938 年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 停止了对中国的大规模进攻, 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这才是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国民党军队进入缅甸作战是在1942 年初, 时间不吻合。1938 年, 敌后抗日根据地还处在初创阶段, 不可能成为中流砥柱。国民政府消极抗战不是主要原因。

11.C 【解析】九一八事后, 日军占领沈阳, 但当时中国军队没有抵抗, A项不符合史实。抗战期间, 日军并没有围困延安, B项不符合史实。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 由李宗仁指挥, 林彪并没有参加, D项不符合史实。C项符合史实, 完全有可能。

12.B 【解析】“山城”是重庆, 抗战期间重庆是国民政府所在地,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对中国人民, 尤其是都城的人民来说无疑是重大喜讯, 因而人们欢欣鼓舞。A项事件与重庆无关;C项事件发生在重庆, 但其意义远逊于B项事件;新中国成立时重庆还未解放。

二、非选择题

13. (25 分) (1) 原因: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受士大夫审美观的影响。 (2分)

影响:摧残了妇女的身心;限制了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不利于整个民族的发展进步。 (4分)

(2) 新观念:崇尚西方;重商;享乐等。 (3分)

原因: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的推动;近代社会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心理的认同;西方物质文明先进性的吸引;进步人士的提倡等。 (6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3)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分)

同意“习俗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分) 习俗变迁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如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众多新风俗。 (5分)

同意“对习俗要合理引导”。 (1 分) 习俗变迁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人的行为受各种因素制约, 要积极引导, 才能形成健康文明的新习俗, 如近代的享乐观、现今婚俗中的大操大办等要积极引导。 (5分)

14. (27 分) (1) 从首届起就频频参加;从私人参加到政府组织;展品大多是传统工艺品、农产品, 具有民族特色;展品频频获奖;现代工商业展品也有出现。 (6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2) 缺陷:经济发展畸形, 产品结构不良;以传统工艺品为主;片面发展轻工业, 大机器生产技术水平低, 工业产品落后。 (3分)

原因:中外反动势力阻挠;民族企业先天不足 (缺乏资源、资本、市场和技术) ;工业基础薄弱;长期战乱。 (4分)

(3) 成功原因:辛亥革命后, 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重视开辟国际市场;列强忙于一战,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产品品种增加, 质量提高。 (4分, 任答其中2点即可)

不再参加原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长期战乱, 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封锁包围和长期受“左”倾错误等的影响。 (4分)

中国公证的历史演进 篇8

1 中国古代公证的繁衍

我国古代的证明活动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经济已经很繁荣, 经济繁荣产生交易, 交易产生了证明的最初需求。周共王时期铜器《五祀卫鼎》铭, 记载了裘卫以田四田交换邦君厉田五田, 并请有关官员、证人参加, 签订了交换契约, 裘卫还铸鼎记载交换的全部过程, [1]上述契约订立的过程可以发现已经有第三方参与其中。在交易过程中, 为了防止空口无凭, 一般要立字为据, 因为文字是不容易讹误毁灭的证据, 立具契约文书时往住邀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士或族人邻里到现场见证, 并让他们在字据上签字画押, 事后双方当事人不敢任意歪曲或者否认文书的内容, 这样可以起到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作用。这些见证人被称为“中人”, 在历代书面契约中, 都可以发现中人作为第三方的身影参与契约订立过程中。

古代中人也被称为“任知”、“任者”、“旁人”、“时旁人”、“时证知”、“时人”、“见人”、“中见人”、“中人”, 明清时期最常见的称呼为“中人”, 中人可以意为中间人, 带有居中见证的意思。[2]对于当事人所签订的契约内容来说, 他不是契约中权利及义务主体, 因此, 中人实际上就是证明人, 他的证明行为就是民间私证行为。有了中人的参与, 交易行为变得相对安全, 而且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公证的雏形。[3]

虽然中人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其身影, 但是我国最早的公证机构直到宋代才出现, 根据史料记载, 我们将其称为“书铺”。宋代当时有两种职能不同的书铺:一种专以刊出售卖为主, 这种书铺也叫“书籍铺”、“书肆”、“书场”, 宋代以前已有之。另外一种专承办各种公证事务, 是宋代出现的新事物。

“书铺”专门办理各种公证业务, 如为他人代起草诉讼状、为案件当事人代写笔录成状, 证明供状的真实性、验证契约上签字的真实性、证明婚约、亦为参加铨试者和参选者办理所需的验审手续等。[4]

明清以后, 因为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商品贸易日益频繁。书契制度在宋元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典卖、质当、抵押等经济行为被法律化, 而私证活动也日趋活跃。针对动产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合伙等民事活动, 民间更加普遍采取私下订立“白契” (在税契前, 称为“白契”, 税契后, 因为文契上加盖了官府的红印, 故宋代称为赤契, 元、明、清三代则称为“红契”、“朱契”) 的方式, [5]不经税契印押, 而只邀请中人见证、签押。晚清逐渐效仿西方实行印花税制度, 以印花为“民间财产货物权利转移之确证”, 要求“商民私立契约必贴用公家印花为证”。光绪年间, 官吏奏请仿行泰西印税之制:“令民间买国制印花粘于各项契券字据之上, 以为纳税之证。有不粘者一切契券皆作废纸, 事发照例议罚, 遇有词讼, 宫不为理。”这样, 印花税就成了契约成立的法定要件, 印花既是纳税的凭据, 同时又是各种契券票据的法律公证。

明清是封建社会的后期王朝, 就民事法律而言, 既是中国古代民法的最后形态, 又是在向近代民法转型的过渡时期。尤其是清代, 在沿袭和遵循封建法制轨迹发展的同时, 已或多或少地吸收和含纳了一些西方法律的新元素, 近代的公证制度已经在萌芽。而在实践中, 明清时期私证所介入的领域较公证而言丰富得多、广泛得多, 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6]

2 清末引入公证

近代意义的公证制度是从欧洲开始的, 在中国则起源于贸易密集的晚清时期, 20世纪初, 即将土崩瓦解的清王朝在内外压力之下实行变法。沈家本等人完成的《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的证据内容中对于公证进行了相关规定。规定私证书以有当事人签名或经过审判衙门或公证人认证者为限, 有完全之证据力, 可以作为证据;若书证为公证书, 推定其为真证;还有对外国公证书应详细审查各种情形后做出真伪与否的判断的说明。如果诉讼代理书状为私证书的, 由审判衙门根据被告的申请或依职权要求有关官吏 (审判衙门公证人领事) 对其认证。这部法律虽未及审议颁布便随清王朝的灭亡而成为往事, 但“公证”一词确系首次在中国官方文件中正式出现, 为后来公证制度的发展做了理论上的尝试。

3 民国时期公证制度的形成

1913年, 北洋政府发布的《登记条例》规定:民商法律行为或事实、不动产权者、法人或其他民商事团体者等等, 经登记后有完全的公证力, 此时的公证是“证明特定法律行为或其他关于私权事项宜的制度”, 目的在于“保护私权, 遏止讼蔓”。[7]1920年, 以保护私权、澄清讼源为目的的公证制度, 首先在我国东省特区法院实行。[8]早在我国东省特区法院未收回前, 公证制度其实施行已久。收回后, 考虑到俄侨习惯及其便利, 曾呈准前司法部批准, 公证制度继续有效适用于之前规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事务中。1922年, 北洋政府公布的《登记通则》中规定:“对于民商法律行为或其他事实, 不动产权利, 法人或其他民事商事团体, 及法律规定其他应当履行登记手续的, 只有在登记后才具有完全的公证力。”但当时的登记机构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证组识。1943年3月, 国民政府公布了《公证法》, 同年12月, 颁发了《公证法施行细则》。此《公证法》共有五章、六十七条。对公证机关、公证人员及佐证员的资格、公证事项 (法律行为、私权事实) 、请求公证的手续、回避、公证文书生效的要件、作成公证书、认证私证书、公证费用的征收等都作了规定。其中, 《公证法施行细则》又分九章、五十七条对公证作了详细规定。《公证法》的内容与《公证暂行规则》相差不大, 不过, 随着认识的加深和实践的应用, 补充完善了之前法律规定未涉及到的公证员之资格和公证范围等事项。

4 新中国成立后的公证沿革

新中国建立以后, 公证制度在中国经历了创建、取消和重建的反复过程。

1949年2月,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 旧法统 (含旧的公证制度) 被废止。中国现行公证制度创始于解放战争时期, 当时先后解放的哈尔滨、沈阳、天津、上海等城市根据市民的涉外需求, 在当地法院设立公证机构, 办理婚姻、亲属、委托、流转等契约文书的公证业务。1951年9月3日,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条例》规定, 公证由市人们法院和县级人民法院负责办理。1954年, 公证工作转归司法行政机关直接领导和管理。1956年7月, 国务院在批复司法部《关于开展公证工作的请示报告》及1956年9月19日在党的八大上, 董必武先生发言:“公证制度是认证机关团体和公证法律行为的一种良好制度”, 公证制度在国内全面推行。[9]截止1957年底, 全国已有51个市建立了公证处, 在553个市、县人民法院内设立了公证室, 652个县人民法院指定专人办理公证, 全年办证29.35万件。[10]

在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中, 司法部全体6名党组成员被打成“反党集团”, 受到错误批判, 然后1959年9月司法部被撤销。下面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包括公证部门也在劫难逃, 1959年公证机构被撤销, 除基于国际惯例办理少量涉外公证外, 公证业务基本停滞。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的公证制度重新的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 司法部决定恢复重建公证制度。1980年2月15日, 司法部发出了《关于逐步恢复国内公证业务的通知》, 3月5日又发出了《关于逐步恢复国内公证业务的通知》, 9月19日至9月25日, 司法部召开了全国公证工作座谈会, 明确了重建公证制度和开展公证工作的方针和政策。1982年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民事诉讼法 (试行) 》规定了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1982年4月13日, 国务院发布了《公证暂行条例》, 对公证的性质、业务范围、公证组织机构、公证员条件、公证管辖、公证程序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公证暂行条例》奠定了我国公证制度建设的法律基础。

1990年12月, 修订了《公证程序规则 (试行) 》, 2002年8月, 《公证程序规则》正式颁行。其间, 《继承法》、《担保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相继施行, 对公证的职能、法律效力进一步做出了规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公证体制和公证实践不断被突破, 也突现了中国公证立法的滞后。2003年3月, 中国公证员协会加入国际拉丁公证联盟, 标志着中国公证正在向世界融入。

2005年8月, 十届人大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中国在公证制度全面恢复了二十多年以后, 终于有了一部公证法。此时, 距中国第一部公证法成文己经过去了六十二年。

5 结语

我国虽于2006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但是这部法律还有众多不足。我国现阶段, 公证机构就存在着行政机关、事业体制、合作制三种性质的组织形式, 因“身份之困”、“性质之困”、“模式之困”、“体制之困”等问题不断涌现, 导致公证人员对公证前途何处何从充满迷茫, 我们只能寄望于不断吸取古今中外的公证立法和实践活动精华, 力图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证制度来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公证作为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 它的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公证的宗旨是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因为公证有如此优点, 才能使其经久不衰。

关键词:公证,公证制度,中人,公证机构性质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商务印书馆, 2010, 1:36.

[2]李祝环.中国传统民事契约中的中人现象[J].法学研究, 1997 (06) .

[3]郝晓源.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证制度[J].西南政法大学, 2012.

[4]李同江.我国最早的公证机构:宋书铺[J].法学杂志, 1991 (05) .

[5]方方.中国公证制度演进研究[J].复旦大学, 2010.

[6]詹爱萍.中国封建社会的证明制度 (八) [J].中国公证, 2007 (6) .

[7]陈六书.我国国家公证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7, 8:5.

[8]关今华.律师与公证[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8:237.

[9]蔡煜:1950年代的中国公证事业发展的经验与思考——从《人民日报》报道说起[J].中国公证, 2014 (4) :69.

中国古代体操之历史探源 篇9

人类最初体操活动的萌芽是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从事打猎、捕鱼、采集野果等集体劳动中, 人类提高了体力和智力, 获得了攀登、爬越、跳跃、走、跑等技能, 产生了最初的体操活动。萌芽状态的体操活动, 分别与宗教、战争、娱乐和医疗等相结合, 扩大了萌芽状态体操的社会职能, 同时也推动了萌芽状态体操的发展。古代中国虽无“体操”一词, 却有类似体操的“养生”、“导引”和“舞蹈游戏”等健身活动。以中国古代“舞”字为例, 开始时甲骨文写舞字像人两手拿着树枝之类在舞蹈, 这说明在古代人的舞蹈活动中出现了体操运动的雏形。当人们在长期的劳动中, 发现跑跳、投掷、游水、舞蹈不但可以用以获得生活资料, 表达自己的欢畅感情, 而且对身体锻炼、消除病痛等有积极作用, 于是体育运动便从劳动中逐步分离。

二、中国古代体操的发展与演变

原始公社解体后, 先后有夏、商和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军事活动十分频繁, 古代体操活动与军事进一步结合, 射、御、角力和兵器武艺兴起, 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西周时代为适应祭祀庆典的需要, 把舞蹈列为贵族学校的正式课程, 不同年龄开设不同舞蹈课程。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姬发即位, 建立了西周王朝, 为庆贺伐纣的胜利, 炫耀国威, 令其部队在都城丰镐表演了气势宏伟的大型团体操《大武舞》。

导引养生术是我国最早的医疗保健体操, 古导引即“导气令和、引体为柔”, 后来的发展是:导气亦称内功、静功、气功;引体亦称引伸、仿生、武术。战国时期的庄子把导引概括为养气和养形二者的结合, 如“吹嘘呼吸, 吐故纳新”是一种呼吸运动。“熊经鸟申”是模仿熊攀树自悬, 飞鸟凌空伸展, 可以使肌肉和骨骼得到锻炼, 属于形体运动。狭义的导引是指“屈伸之法, 俯仰之术”, 广义的导引则包括:呼吸运动、肢体运动和自我按摩三者的结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把乐舞人集中咸阳, 便于管理和监视, 使各地各类技术得到交流和提高, 另外收缴天下兵器铸金人十二于咸阳, 兵器销毁后, 以防止人民的反抗, 民间只能以徒手习武相搏, 同时刺激了民间百戏、杂技等表演技艺。

汉代的体操运动逐渐分化为两类:一类存在于古代乐舞、杂技、戏剧和流传于民间的技巧运动中, 是反映在古代歌舞、戏剧、杂技和流传于民间的技巧运动。出土的西汉乐舞杂技陶俑中, 就有手倒立、后手翻、后空翻等动作。另一类是强健筋骨、预防疾病的体操, 其中, 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代药学名著《内经》中的“导引养身术”。出土的导引图, 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之久, 不仅年代早, 而且内容非常丰富:有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器械运动等。到了东汉末年, 名医华佗在进一步总结前人导引经验基础上, 摹仿五种禽兽动作形象, 编创了“五禽戏”[1]。

盛唐时代,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国际体育交往频繁。古代体操中的舞蹈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 有宫廷表演和民间娱乐舞, 从西域传来的踏球舞 (原名胡旋舞) 和剑器舞盛行一时, 体操运动有了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双人和集体动作, 许多复杂的翻腾动作和杂技表演结合在一起。唐宋时代的“字舞”和“花舞”, 可算是团体操的雏形。据史料记载, 唐高宗时代, 武则天创制了《圣寿舞》, 表演人数有一百四十人, 名曰:“圣寿乐”。表演者头戴金色铜冠, 身着五彩画衣。这种舞衣在跳舞时可以迅速变换颜色, 而且队形每变一次, 即排成一个字。组成“圣超千古、道秦百王、皇帝万岁、宝柞弥昌”等各种吉祥字样[2]。宋朝的杂技, 有鱼跃、燕式滚翻过圈子、过刀门等动作。据宋人周密著的《齐东野语》载, 当时州郡遇到盛大节日, 也往往进行“字舞”表演。可见, 在宋代“字舞”已经发展成为民间庆祝节日的一种形式了。

元朝的杂剧《疏谈行院》描写当时一个上座不好的杂剧团, 剧中有一句唱词:“没有一个生斜格打二百个斤斗”, 说明当时杂技水平已普遍很高, 而且在古代体操训练中, 已经广泛运用了大运动量的训练方法。

到了清代, 技巧动作技术水平更高。如《清稗类钞》上记载:“……忽倒竖以两足捧坛直立, 以两手履地, 绕场而行, 良久, 忽作虎跳, 横转如车轮, 忽翻筋斗, 起落如蚱蜢, 久之……”可见技术上发展更成熟, 动作更趋于复杂和形象化。除此, 杠子功、皮条, 在清代有很大发展。在清代的庙会上表演的“单臂顶”、“拳头顶”、“全背顶”、“童子拜观音”等动作, 难度较大, 说明中国古代杠子功已经具有非凡的技巧, 并且具有中国民族的特殊风格。

三、中国古代体操的内容与形式

十八罗汉手:中国古代著名的体操形式之一。其动作为: (1) 朝天直举二手; (2) 排山运掌四手; (3) 黑虎伸腰四手; (4) 雁翼舒展一手; (5) 楫肘钩胸一手; (6) 挽弓开膈一手; (7) 金豹露爪一手; (8) 腿力跌荡四手。合之共十八手, 故名。对锻炼肌肉, 通经活血, 改善内脏器官功能, 防病治病有良好作用, 不仅在国内流行, 且已传入日本、东南亚等地区。

易筋经:中国古代医疗体操。“易筋”即把萎缩松弛肌肉变为强壮结实肌肉的身体练习, 为托南天竺僧人在摩所创, 实为古代劳动人民仿舂谷、载运、收囤等姿势创编。有二十余种, 各“经”均不同, 共同特征是动作刚劲有力, 刚中有柔, 动中含静, 意力统一, 对增强体质和肌力有明显效果, 亦为中医骨科和按摩科医师的一种基本功。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健身体操, 又称“五禽操”。五禽戏由五种动作组成, 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 每种动作都模仿了相应动物的动作。关于五禽戏的最早记载是南朝范晔《后汉书·华佗传》:“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 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 为导引之事, 熊经、鸱顾, 引挽要体, 动诸关节, 以求难老。吾有一术, 名五禽之戏。一曰虎, 二曰鹿, 三曰熊, 四曰猿, 五曰鸟……”练五禽戏要做到全身放松, 意守丹田, 呼吸均匀, 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 将其彪悍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 柔中有刚, 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的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 方可融形神为一体。

八段锦:九百多年前宋代人编成一套八段锦体操, 据说是南宋名将岳飞手下的大将牛皋得自神仙的传授。南宋人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说:“八段锦一卷, 吐纳导引术也, 不题撰人。”八段锦在宋代就有了刊本, 但是没有作者的姓名。八段锦的一整套动作是从上肢开始, 依次为腰、腹、背、下肢的全身运动, 基本上和现代体操编制的原则一致, 但是练起来要想身体每个动作都符合标准, 是很复杂、很困难的。

太极拳:明清时期, 体操发展最大的成就是创编了太极拳, 并开展了太极拳运动。太极拳之名来源于《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 静而生阴。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明代的内家拳主练气, 以静为主;外家拳主练力, 以动为主。太极拳吸取内外家拳术的精华, 刚柔相济, 动静结合,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 所以称之为太极拳。太极拳要求一意一念, 一举一动, 随心所欲, 都在自我控制之中, 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3]。

华夏民族不仅为人类体操开创了灿烂夺目的篇章, 而且为绚丽的中华体育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溯中国古代体操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内容与形式, 我们应该古为今用, 汲取历史中有益的经验, 继往开来, 为体操事业与体育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德骧, 魏大鸿.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导引图看我国古代体操[J].华中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80 (1) .

[2]李信.中国古代体操摇篮长安[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1 (4) .

谈中国古代小说的类型 篇10

中国古代小说发轫于战国时期, 以被鲁迅先生称为“古之巫书”的《山海经》为标志, 开始了其艰难的发展历程, 并随着其历史进程, 分途为笔记小说、传奇小说、长篇章回小说三种不同的类型, 这三种类型的小说彼此借鉴、相互渗透和影响, 至清代共同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顶峰, 并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傲然屹立于世界小说艺术之林而毫无愧色。

一、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的起源最早, 以《山海经》为起点, 其创作绵延不绝, 作品层出不穷, 直到清末民初仍有造作, 是被封建时代的文人学者所认可的“正统”小说的唯一形式。

笔记小说的特点是短而杂。短, 是由于笔记小说家们在创作时采用了史家所谓“求实传信”的笔法, 排斥了艺术的想象和虚构, 不事雕琢, 随笔记录, 粗陈梗概, 以保持其固有的朴野和真实。杂, 是由于其来源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或是从史书中剪裁下来的、为孔夫子所不语的“怪、力、乱、神”之类的边角料。所以, 若从题材的角度上看, 笔记小说几乎囊括了儒墨道法、文史政经、山川道里、狐鬼仙妖等各种各样的材料, 可谓包罗宏富、无所不有。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唐代以前的笔记小说分为志怪和志人两类。顾名思义, 所谓志怪小说主要记录的是鬼神怪异之事, 而志人小说则主要记录人物轶事, 故后者又被称为轶事小说。

二、传奇小说

说到传奇小说, 鲁迅先生曾有过许多精辟的论断, 诸如唐传奇“盖源出于志怪”, 是说传奇小说乃从笔记小说发展而来, 题材上没有明显的变化;“然施之藻绘, 扩其波澜”, 致使“小说亦如诗, 至唐代而一变, 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 然叙述委宛, 文辞华艳, 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 演进之迹甚明, 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是说传奇小说比起笔记小说, 语言更加华美, 更赋予波澜起伏、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 而且是“有意为小说”, 即充分运用想象虚构的创作方法, 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

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小说在创作上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代成熟的文言短篇小说, 唐传奇已经具备了现代短篇小说所应具备的一切属性:人物、情节、环境俱备, 想象和虚构亦出人意表, 与唐诗并驾齐驱, 均堪称为我国古代文学中的艺术瑰宝, 也是“盛唐之音”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健康、自信、浪漫的唐人充分施展他们的才气, 创作出了将散文与诗歌合璧的、充满艺术想象和虚构的唐传奇, 藉以表现他们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诗性气质, 既不乏人间的烟火气, 又具有超乎凡俗的洒脱和飞扬的文采;藉以表现他们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 展现他们的自信与雄心、梦想与迷惘, 讴歌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 更一显其史才、诗笔、议论的高妙。本来唐人创作传奇小说的目的之一是想借小说为载体将自己的诗歌传给后世, 却在不经意间创制了散文与诗歌珠联璧合、为后世所传承和模仿的新型小说体式, 从而树立起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走向艺术成熟的第一块里程碑。

宋代的洪迈说:“唐人小说, 不可不熟, 小小情事, 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 与诗律可并称一代之奇。”他把唐传奇提高到了与唐诗平起平坐的地位, 可谓前所未有, 惊世骇俗。他鼓励人们不仅要读而且要熟读唐人小说, 并以例证的方法, 高度评价了其中的爱情传奇“凄婉欲绝”的超拔艺术魅力。其实, 岂只爱情题材, 唐传奇中所有类型的题材都创作的异常精彩, 诸如志怪题材的《古镜记》、梦幻题材的《枕中记》、爱情题材的《霍小玉传》、侠义题材的《虬须客传》、历史题材的《长恨歌传》等等。此外, 代表性的作品尚多, 不再一一胪列。而且, 上述分类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题材分类, 对其界限的厘定也并非了了分明。例如《柳毅传》就是一部集侠义、爱情、志怪于一体的小说。在小说的创作史上, 无论在题材、体裁、思想和艺术等方面, 唐传奇都为后人开启了无尽的法门, 影响极其深远。

唐传奇在唐代辉煌一时, 至宋代却一蹶不振, 急剧走向了衰颓。而唐传奇生命的延续和复振, 只能宿命般地落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的落魄文人蒲松龄的肩上, 正是他“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托狐鬼以抒“孤愤”, 以毕生的精力创作了《聊斋志异》, 不仅承继了唐传奇的创作灵魂, 而且凭藉着他的才气, 把传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思想和艺术的顶峰, 传奇小说因此才得以起死回生并焕然一新。

三、章回小说

就在宋人传奇走向沉沦的时候, 民间的说书艺术却在勾栏、瓦肆中悄然兴起了。说话人 (即说书人) 用当时的白话讲说一个故事叫做“说一个话”, 因此所谓“话”的含义, 其实也就是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说话人在说话之前要先准备一个底本, 其目的有二:一是有助于说话人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和讲说的效果, 事后对所讲故事作进一步的揣摩、加工和锤炼;二是可以用作教授徒弟的范本。我们今天把这些流传下来的说话的底本称为话本小说。

说话人在公众场合讲说故事固然起到了娱乐教化民众的作用, 但是归根到底, 其真正目的则不过是为了以此为手段来赚钱糊口而已。不言而喻, 要想赚钱就得设法笼络住听众, 要想笼络住听众就得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在此基础上, 狡狯的说话人往往还会借助一些讨巧的方法争取尽可能多的听众的回头率, 就是在每讲到耸人听闻之处时, 便戛然而止, 这叫做设悬念。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 制造悬念正是造成中国古代小说富于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 设若悬念缺席, 中国古代的小说是会失掉许多意趣和吸引力的。

话本小说在宋代异军突起的意义在于, 及时地填补了由于传奇小说创作的衰落而形成的空位, 同时又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范式。明代作家冯梦龙、凌濛初的拟话本小说“三言”“二拍”堪称是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出的成功之作。不仅如此,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白话长篇章回小说, 也正是在话本小说的直接孕育下发展成熟起来的, 明眼人很容易就能识别出它从其“母体”那里继承而来的诸如“话说”、“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等鲜明的胎记。令人欣喜的是, 它成长的异常迅速而茁壮, 成为了明清文学之林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举其要者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镜花缘》、《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其中尤以《红楼梦》最为超凡拔俗、领袖群伦, 是长篇章回小说群峰中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古代小说步履蹒跚, 在艰难的困境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 终于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成熟顶峰的清代孕育出了同样成熟的三部结穴性的作品, 即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传奇小说《聊斋志异》、长篇章回小说《红楼梦》——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我们只能这样说, 并可以断言, 它们属于那个无法复制和重复的时代, 是不能超越和企及的艺术范本。

中国小说史上既有了这样卓越的艺术杰作, 我们便毋需也毫无理由在世界文学面前妄自菲薄。今人乃至后人会世世代代永怀着崇敬、自豪、感激的心情, 以高山仰止的目光瞻望着这些伟大的艺术的群峰!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的三种类型——笔记小说、传奇小说、章回小说分途发展、异代而不同时, 却又相互影响和借鉴, 形成了一种群峰竞秀、蔚为大观的宏阔气象。

中国历史上的“吃货” 篇11

现在流行当“吃货”,“吃货”已从“饭桶”转变为一种能吃、会吃的崇高赞誉。能够做一个无所顾忌的吃货,吃遍各地美食,吃得口舌生津,吃出意境门道,吃得心满意足,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

然而,当吃货并非易事,吃货的前提是要有钱、有闲,标准是能吃、会吃,还懂吃,知道什么时候吃哪些,能说出吃的道道来。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吃货”,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可胜数的。

历代帝王是“饭桶”的不少,真正能成为“吃货”却不多。帝王能调动的资源多,天下美食都能为其享用,但他并不一定懂吃、爱好吃、欣赏吃。比如周天子,在饮食方面摆的谱可谓大矣,据《周礼》记载,仅负责王室饮食的膳夫就有一百五十二人,再加上庖人、内饔、外饔、亨人、兽人、渔人、鳖人、猎人、食医、酒正、酒人、凌人、笾人、醢人、酰人、盐人,每种职位都有数人至三百人不等,总计有一两千人,那是一个庞大的厨师班底,非蕞尔小国的大王可比。但周天子并没有美食家的清名,因为他要边吃边盯着江山是否旁落,吃得并不能忘我、恣意。

夏末商初,伊尹对国王商汤言说拿下天下的必要性时,就以各地丰阜的物产相诱引,告诉他只要对天下施以仁义之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那么这全天下的美食都非他莫属。伊尹,是被现在的餐饮行拜为厨神的,他厨子出身,以厨艺之道治国,自有其高妙之处;但如果比较商汤和伊尹的话,我以为商汤是“吃货”而伊尹不是,汤是因为爱吃才取得天下的。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论述过厨子的重要性:“我们的生命并不在上帝的掌握中,而是在厨子的掌握中。因此,中国绅士都优待他们的厨子,因为厨子是在掌着予夺他们的生活享受之大全。”但厨子只是我们通往饮馔自由王国的工具,厨子本身并非“吃货”,他烹饪的菜肴要经过食客的检验。

鸿门宴、杯酒释军权,是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政治饭局,一个发生在秦末,一个发生在宋初,那都是借饭局之名除掉异己威胁的圈套。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饭桌之上又岂容他人分食?朕者,特点就是吃“独食”。朕赏你吃一口,是你的福分;想觊觎朕的江山,那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

所以,争天下的事还是让“肉食者”谋之吧,对百姓来说,过好柴米油盐的寻常日子才是最真实的。在《诗经》的《国风·豳风·七月》中,每个月该吃哪些新鲜果蔬,百姓们早就合计好了:“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然后,再弄个兔头,来个“一兔三吃”:“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看看,这也是十分惬意的吧?

孔老夫子已经被命名为“丧家犬”,我再给他加上个“吃货”的头衔当也不会挨扁吧。他奠定了儒家饮食及礼仪的基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他对饮食的讲究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他也是最早的生态主义者和食品安全的保卫者。

屈原,那绝对是个懂行的“吃货”,不然不会连招魂都把各色美食亮出来,吸引鬼魂回到人间:“我的五谷结穗长又长,菰米做的饭正香。鼎镬中都是煮好的肉啊,五味调和扑鼻香。肥嫩的黄莺、鹁鸠、天鹅肉,伴着鲜美的豺肉汤。魂啊,归来吧!美馔佳肴任你品尝。新鲜甘美的大龟、肥鸡,再加上楚国的鲜酪浆。快把猪肉剁剁碎,再拿炖狗肉蘸上酱,香草切细味喷香。吴国的香蒿做酸菜,吃起来浓淡正恰当。魂啊,归来吧!任你选择哪一样。烤乌鸦,蒸野鸭,还有鹌鹑炖成汤。油煎鲫鱼麻雀羹,多么爽口齿间香。魂啊,归来吧!各种美味任你品尝。”这种诱惑,任它什么鬼魂都挡不住啊。

南朝时的周颙虽然只吃蔬食,但他是以审美的标准来对待吃的,极讲究蔬食的品种和色彩搭配。他在山中常吃的是“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最为推崇的蔬菜是“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里不仅有意境美、色彩美,摆在桌上直接就是一幅画,难得的是读起来还有音节之美。

到了唐朝,诗人“吃货”比比皆是,但我最为推崇的是白居易,他的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足以完胜其他诗人而坐上唐代的头牌。平时,他也是“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极有“吃货”的情趣;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与吃配套的享受,“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美好的一天,吃吃酒喝喝茶,睡到自然醒,仙人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嘛。

宋朝是一个精神和物质都极为丰饶的时代,从《东京梦华录》到《梦粱录》、《武林旧事》里都记录了绵延不尽的酒楼脚店,各式各样的食味和羹,“吃货”更是层出不穷。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个是苏轼,一个是陆游。

且不说苏东坡写下的《老饕赋》、《菜羹赋》、《酒子赋》、《猪肉颂》,单是以他名字命名的菜肴就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玉糁羹”、“东坡芽脍”、“东坡饼”、“东坡酥”等等,不一而足,虽然很多是牵强附会,但也说明了苏东坡在美食界的影响之巨。苏东坡在任何险恶的政治境遇下,都能保持宽厚、达观的心态,同时因地制宜,满足一点微博的口腹之欲,发之为让人馋涎欲滴的诗文。他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黄菘养土羔,老楮生树鸡。未忍便烹煮,绕观日百回”、“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欹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等诗句早已脍炙人口,咏之足可下酒。

nlc202309021254

陆放翁虽是一员文官,却总想着收复北方大好的河山,无奈只有在辗转全国的播迁中,留下上万首诗作,其中就有两三百首与饮食相关。“霜余汉水浅,野迥朔风寒。炊黍香浮甑,烹蔬绿映盘”、“芼羹笋似稽山美,斫脍鱼如笠泽肥。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大巢初生蚕正浴,小巢渐老麦米熟”,充满了对新摘园蔬的热爱和对鱼米芳泽的眷恋;“洗君鹦鹉杯,酌我蒲萄醅。冒雨莺不去,过春花续开”、“团脐霜蟹四腮鲈,樽俎芳鲜十载无。寒月征尘身万里,梦魂也复醉西湖”,又有把杯一醉的痴迷和壮志未酬的遗憾。这里吃的就不仅是美食,而是情怀了。

南宋的林洪也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吃货”,他不仅懂吃,而且对吃的主人公有一种“理解的同情”,他的《山家清供》不只是保存了宋代的山野食谱,更有许多关于吃的故事、妙喻,读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有明一代,张岱是个大大的“吃货”,应该是无人质疑了。他那被人引用的滥熟的“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已成为他的招牌菜。但从《老饕集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岱确实在饮食一道上理论功夫不浅,他对各地名产方物的了解,对煮蟹持螯的痴狂、乳酪制作过程的稔熟,都非一般段位的美食爱好者所能相比拟的。

明代《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和清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那可是两个资深“吃货”,无怪乎读这两本书,有一半精力是在读菜单。《金瓶梅》里面的市井食单,没有三二十年的浸淫是写不出来,“一根柴禾炖猪头”、“糟螃蟹”等等放到现在也都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同时,看着那“一碟头鱼、一碟糟鸭、一碟乌皮鸡、一碟舞鲈公”,以及“红邓邓的泰州鸭蛋,曲弯弯王瓜拌辽东金虾,香喷喷油炸的烧骨,秃肥肥干蒸的劈晒鸡”,能不勾起你浓郁的食欲吗?而《红楼梦》记述的是钟鸣鼎食之家的生活,看了难免让人感觉高高在上,那“茄鲞”、“烤鹿肉”、“燕窝粥”都不是平常人的吃食,大观园的少爷小姐们把螯对诗、猜拳行令也都透着一个“雅”字,我辈俗人恐怕是消受不起的。

真正雅中带俗的是李渔和袁枚,也是清朝两个最有名的“吃货”了。李渔最讲究食物的清淡,他对蔬食的要求是“清,洁,芳馥,松脆”,最为推崇的是笋和蕈。他认为笋“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而蕈能吸收“山川草木之气”,所以食之无渣滓。而袁枚不仅是个知味之人,且是个高超的烹饪理论家,他的“作料须知”、“搭配须知”、“火候须知”、“器具须知”、“上菜须知”等,现在拿到五星级大酒店,都可以直接当作培训教材的;他所欣赏的菜肴,越是寻常的食材,就越是要用几十种海鲜、香蕈和鸡汤来“众星拱月”,以吊出奇味。比如,他极为得意的“蒋侍郎豆腐”、“杨中丞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要么是用大虾米一百二十个或小虾米三百个加秋油一并煨出来;要么是把鸡汤和鳆鱼的味道浸入到豆腐中;要么是用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與豆腐一起在浓鸡汁中煨制。而这些鸡鱼虾屑的精华和鲜味被豆腐吸收后,则要统统丢掉,以免夺了豆腐的风采。对此,我们只能说:子才,你真能吃,也真能造!

当然,我前面说过,现在“吃货”是个褒义词,是人人奋而争当的。所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吃货”是很有必要的,这里列举的,只是史海的几朵浪花而已。

浅析中国古代小说的地位 篇12

然而, 小说的地位在古代却是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首先, 从中国古代关于小说的最早记载来看, 小说的地位就不甚乐观。

“飾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弗为也”《论语·子张》, 孔子和庄子的观点大致相同, 他们都认为小说虽然是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君子“弗为”, 作为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们是不看好小说的。

作为大史学家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里, 记录了九流十家,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雑家, 农家, 小说家。其中“诸子十家, 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小说是不被入列的。可见, 班固秉承的是庄子可孔子的观念。我们细看之, 可以知道, 在古代封建社会, 一切文艺服务于政治, 而那些士阶级的大家们, 也是因为观点有益于统治而被统治者大肆宣扬的。士阶级的人士, 自知不自知地充当着政治统治的工具。

话说回来, 虽然统治者看到农业的重要性, 但是在封建等级制度相当严格的古代社会, 统治阶层以及服务于他们的士级阶层, 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种“鄙民”的思想的, 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当低, 加之统治者一度施加愚民政策, 那些打着“为民”口号的思想家实则是看不起农民的。而小说从根本上说是出自下层农民的, “如或一言可采, 此亦芻荛、狂夫之议也”。小说的来源极大部分是神话, 而神话是先民在劳动之余休憩娱乐中产生的, 亦是农民的杰作, 也可以说, 小说源自农民。既然出身不好, 那也就决定了小说不会发展的很顺利很强大。就算是魏晋六朝志怪志人的繁荣, 唐代传奇兴盛, 宋话本流行, 到明清小说的极大发展, 不管怎么样的丰富多彩, 小说终究多是以一种不正名的状态存在, “君子弗为”。直到外国关于小说的定义传入, 小说在人们脑中的观念才渐渐清晰。

再者, 从小说写法艺术的研究相对繁荣而小说发展史的研究相对滞后来看小说地位之低。

从第一点小说的最早记载可以看出小说乃“君子不为”。也许刚开始时只是被当做一项统治阶级考察民情的工作, 由“稗官”来记载, 内容也不过是田间农夫的只言片语, 道听途说。可是同时因为农民休憩娱乐需要, 很多原因掺杂一起, 小说也有的不仅仅限于“短书”, 发展成一些比较完整的有情节的故事。到了宋的话本, 我们明确地看出了娱乐的重要性。说书人为了吸引听众, 极大地发展了讲故事的手法和技巧, 一些倒叙、插叙、连环百锁、百川入海, 等等手法, 被运用地相当娴熟。这些话本内容案头化以后, 就成了书本记载, 文人们便对这小说的叙事的艺术着了迷。在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中有说道, 《左传》有传记性、游记性和戏剧性的“三复结构”。

因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并不是清晰的有章可循的, 而是在“君子”的“压制”下变相发展的。小说作为一种体裁并没有很明显的出现在人们的观念之中,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序论》中, 刘勇强先生说“小说的起源与其说是一种文体的诞生, 不如说是一种观念的诞生”, “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至迟在汉魏时已经初显端倪”。中国古代的小说发展从先秦两汉时期依附于经史子集之中的子部到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集子的出现, 再到唐代小说的正式形成, 宋话本的出现, 元戏曲小说的发展, 最后直到近现代的小说, 直到现在人们探讨的大部分还是集中于小说的观念, 小说的叙事艺术, 小说独有的细节描写等等。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侧重小说写法艺术, 也是因为小说的“名不甚正”然而确实存在值得研究令人着迷的艺术美感存在造成的, 就像是词的发展, 起初也是很不被肯定和称赞的。

第三方面, 可以从小说发展一直依附于其他文体看出中国古代小说的地位之低。

真实和虚构是两个不相容的词语, 而这两个词语正是史和小说的最本质的特点, 可是这不能就此把两者彻底区分。因为小说和史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小说尽管多虚构, 可是很多也是由史实故事发展而来的, 尤其是野史杂传。就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是一些很经典的和历史甚多交融的小说。另一方面, 史传虽然专注客观事实, 但是虚构也在其中相当普遍地存在。在结构和模式上, 小说和史书也有很多相交之处。比如, 史书有时间和任务两个写作线索, 古代小说的章回小说即是按着时间来的, 有纪传式特点的如《水浒传》《儒林外史》等均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水浒传>一个人出来, 分明便是一篇列传”。可见小说和史传有着无法忽视的相通之处。

除了史传, 小说还和一些其他文体文学有不小的渊源。在《庄子》中, 就可见大量的寓言的运用, 寓言的发展慢慢渗入小说的创作, 最终为小说的艺术锦上添花。

纵观小说的发展, 很大部分是在依附被看做正统的文学存在, 但实质上, 它们是互相借鉴提升的。

综述, 中国古代小说地位低下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现象, 由中国古代特殊背景和多方因素综合造成。我们可以透过其看到更多更广的内容。

摘要:从先秦发展到魏晋志人志怪小说, 再到唐传奇宋话本直至近代,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远不如其他文学体裁, 造成其地位之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姑且从原始记载、小说艺术研究之盛和小说的依附性三个方面来浅析小说地位不高的原因。

关键词:古代小说,地位,原因

参考文献

[1]、《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陈国庆北京:中华书局, 1983.6

[2]、《中国小说史序论》/刘勇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0

上一篇:职业素质能力下一篇:高音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