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历史提纲

2024-09-24

大学中国历史提纲(共8篇)

大学中国历史提纲 篇1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1-5课)

1.鸦片战争 1840.6-1842年(道光帝)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直接原因:1839年3月,林则徐广州禁烟,英国领事义律破坏禁烟运动.6月3日至25日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琦善与英军谈判,林则徐撤职查办,19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民族英雄关天培.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Ⅰ割香港岛给英国;Ⅱ赔款2100万元;Ⅲ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Ⅳ英商进出口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1860.10(咸丰帝)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罪行: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战争期间及稍后的一段时期,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858年《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千米(割占领土面积最多)

1860年《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千米 1864年《堪分西北界约记》

3.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4(光绪帝)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梦想

经过:黄海战役:1894.9在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连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日军占领威海卫 结果:1895年4月,中国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内容: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Ⅱ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Ⅲ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此后便利了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Ⅳ增辟通商口岸。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光绪帝)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到京津地区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进犯北京,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两次被占:1860 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1900.8 光绪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1860年8月青浦战役:李秀成在青浦大胜洋枪队;1862年9月慈溪战斗中击毙头目美国人华尔。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

2、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1898年在山东兴起;1900年发展到京津地区与八国联军在廊坊交战

左宗棠收复新疆背景:浩罕国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占新疆,英俄想控制新疆,1871年,俄国侵占新疆

经过: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从新回到祖国怀抱; 19世纪80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改定条约》,收回伊犁,俄国割占我国西北部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6-9课)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运动、外来侵略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最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最大、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最大、福建三支海军。

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主观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性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3.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没使中国富强起来。2.戊戌变法(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序幕:马关条与签订,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发展:创办报刊《万国公报》、组建政治团体强学会,《中外记闻》是机关报

高潮:1898年6月-9月“百日维新”结果: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杀

3.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发展: 1894年,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后称为“辛亥革命”起义军占领武昌城,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是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 4.新文化运动(民主资产阶级激进派/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1915,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旗帜“民主”“科学”;《新青年》杂志是主要阵地;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世纪的曙光” 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0-13课)

1.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导火线:法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前期: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学生为主,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誓死力争”。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后期:1919年6月3日,以上海的工人阶级为主。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革命阶段划分-1840至五四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

五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代表:毛泽东

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3.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的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学校

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进军(1926-1927)广东国民政府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经过: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武昌战役;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4月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宁汉合流”汪精卫将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过程: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朱德、陈毅)

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湘赣边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的队伍、湘南农民武装、工农革命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5.长征 1934.10-1936.10

背景: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前期: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渡过湘江-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遵义

后期:四渡赤水(乱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

内容: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代替博古,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军事指挥小组负责

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课)

1.1931.9.18,沈阳,日本以柳条湖时间为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国民党态度:不抵抗政策;2.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3.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西安事变(双十二是边)背景:民族矛盾激化蒋介石大敌在即,还一味反共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联,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为国捐躯,平津相继沦陷。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 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4.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陷首都南京,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国民政府前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5.平型关大捷:1937.9 山西平型关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1938 山东临沂、台儿庄日军进攻徐州,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正面战场(国民党)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 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带领八路军,在华北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敌后战场:中共军队以及根据地军民,是抗击日军的中流砥柱,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6.1945年4月延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 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7.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8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8.9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朱德总司令带领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8.胜利原因:中华民族的联合团结抗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仪式,9月9日递交投降书,抗战结束。10月25日,台湾回归祖国。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7、18课)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扶蒋返共的政策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攻反人民的内战。重庆谈判:国民党: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在重庆与国民党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6年6月,蒋介石四会“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1947.3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主动撤出延安。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4.战略大决战 辽沈战役:1948.9至11月,林彪、罗荣桓带领东北解放军,攻占锦州,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歼敌47万余

淮海战役:1948.11至1949.1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华北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歼敌55万余。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1948.11至1949.1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把敌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北平国民党军队总司令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京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是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5.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垮台了,国民党残余势力推往台湾。

第六、七单元 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19-22课)1.张謇江苏南通人,状元实业家。《马关条约》签订后,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②一战期间,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③一战后日本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④抗战胜利后,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特点: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

部门发展不平衡,重轻工业,重工业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2.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传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后来,照相术和电影也传入中国。

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京张铁路(1905-1909)詹天佑居庸关、八达岭“人”字形路轨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撰写《制碱》,研制“侯氏制碱法”比欧洲降低成本40%。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写《海国图志》,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戊戌变法时期的严复,译著赫胥黎《天演论》,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4.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大学中国历史提纲 篇2

目前, 最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政府”做了广义和狭义的界定:广义的政府, 是指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元首等, 它们通称为政府;狭义的政府, 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或国家行政机关, 本文所指是广义上的政府概念。对大学的概念界定也是因人、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本文所指大学是主要由政府投资举办的公立大学。

我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学习西方大学的产物, 它产生于封建统治日益走向没落的清朝末年, 并一开始就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烙印。1949年, 新中国成立, 使我国结束了近代200多年的外来侵略和军阀混战的局面, 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根据建国后大学的发展历程, 可大致分两个时期来探究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一1949年至1978年: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为控制与被控制、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 结束了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统治和各地军阀割据分裂的局面, 同时面临着经济落后的巨大困难。特殊的国际局势, 促使中国实行全盘学习苏联的“一边倒”政策, 照搬前苏联的计划管理模式, 政府以军事管制和计划体制的形式强化了社会资源配置、政策过程和社会发展等项能力。进而发展到以政治为中心, 政府的阶级统治职能极度扩张, 支配着其他职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范围。[3]总体来看, 建国之后政府对大学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 大学主要由政府主办, 政府集大学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于一身, 大学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因而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就为控制与被控制、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所颁布的有关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重要政策文件, 对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做了规定和说明,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种关系的存在。

1950年6月, 中央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 会议上讨论了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以及领导关系, 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高等学校暂行规程》, 其核心在于理论联系实际、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 实现高校统一集中领导。其中《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对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作了明确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 (军事学校除外) 均负有领导的责任, ……凡中央教育部所颁发的关于全国高等教育方针、政策与制度, 高等学校法规, 关于教育原则方面的指示, 以及对高等学校的设置变更停办, 大学校长、专门学院院长以及专科学校校长的任免, 教师学生的待遇, 经费开支的标准等决定, 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

1953年国家公布了《政务院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强调高等教育部必须与各业务部门密切配合, 有步骤地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与集中的领导, 并具体明确了高等教育部和各业务部门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分工, 即综合性大学由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 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工业院校由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 或经过协商后委托中央某一有关业务部门管理;单科性高等学校可委托中央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管理;高等教育部和各业务部门直接管理, 如有困难时, 可委托学校所在地的大行政区行政委员会或省级政府负责管理。

1956年高等教育部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 这一《章程草案》是我国建国后第一个全面规范高等教育的法规性文件。《章程草案》对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做出了一些内容规定, 如“第五条, 高等学校的设立和停办,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的系、专业、教研组、函授部、夜校部、夜分校和函授教学辅导站的设立和变更,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决定”。“第二十九条, 高等学校根据高等教育部批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工作”。“第四十八条, 高等学校设立校、院长一人, 由高等教育部提请国务院任命”。“第八十条, 高等学校为独立的机关, 具有法人地位”。[4]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断了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 斗争扩大化使政治迅速上升为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 政府的社会统治职能空前膨胀, 政府对大学实施高度中央集权管理, 政府直接举办大学, 办学经费完全来自政府, 大学校长由政府直接任命。

1961年, 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工作会议, 对重点高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 加强对重点高校的集中管理。

1961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 (简称“高教六十条”) 重申, “大学专业的设置、变更和取消必须经过教育部批准;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制订或批准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课程和学科体系的重大改变、学校规模的确定和改变、学制的改变和改革, 必须经过教育部批准”。至此大学完全变成政府的附属机构, 辛亥革命以来所培育起来的大学精神在政府强制统治之下消失殆尽。[5]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调整、整顿使大学秩序趋于稳定, 但1967年~1976年,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国内学术界陷入一片混乱, 大学正常的运行秩序遭到破坏,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一时间, “文攻武卫、停课闹革命、停止招生、创办劳动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树白卷英雄, 全国大学处于一片混乱之中。”[6]尽管文革期间大学混乱不堪, 但政府对大学的高度集权化控制没有改变, 大学仍然是政府的附属机构。

总体来看, 在这一特殊时期, 政府对大学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 大学在发展中丧失大部分办学自主权, 大学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因而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就为控制与被控制、统治与被统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二1979年至今:政府专注于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 大学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后,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国家调整了政府与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国政府的职能重心发生转变, 由阶级统治转向社会管理, 并逐渐向社会服务和社会平衡职能转移, 政府对社会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发生变化, 更加多样化, 除政治和行政手段外, 还运用经济、法律和道德等手段, 社会调控的范围有所收缩, 但调控力度却在加强。政府对大学的高度集权管理有所放松,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不断发生调整, 出现新的特点。

1979年12月, 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华东师大校长刘佛年、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邓旭初为代表, 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呼吁政府“给高等学校一点办学自主权”, 首次提出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 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开始了以“扩大高校自主权为重点”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初步落实了扩大高校自主权的一些措施。

20多年来, 颁布了多部相关政策法规。1985年5月27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指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的管理体制, 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 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 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7]国家对高校自主权问题给予确认, 并对大学办学自主权做了一些规定:“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的前提下, 高等学校有权在计划外接收委托培养学生和招收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方向, 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编写和选用教材;有权接受委托或与单位合作, 进行科学和技术开发,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有权提名任免副校长和任免其他各级干部;有权具体安排国家拨发的基建投资;有权利用自筹资金, 开展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指出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 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强调政府要依法治教。

1986年3月12日, 国务院颁发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管理权限扩大的八大内容, 同时具体规定了国家教委、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 正式提出我国要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原则, 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阶段, 在很多领域已实践了市场经济体制, 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大惯性, 市场经济体制在某些领域还不能广泛地开展起来。

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出:“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 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通过立法, 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纲要》的这一思想, 为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指导原则。

1997年党的十五大, 党中央提出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等教育领域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等方面也发生了大的变革。为了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做了新规定, 并用法律的形式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稳定下来。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就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力, 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在“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分别明确了高校七项办学自主权:“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 “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合作”, “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等等

从以上政策法规中看出, 与改革开放前的政策文本相比, 关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在文本的内容规定上有了许多实质性的变化, 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对重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客观要求, 也反映了人们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我国改革开放首先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成功,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各种有经济实力的集团、组织和个人开始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大学开始通过各种途径筹措教育经费, 政府拨款不再是大学办学经费的唯一来源。这种经济基础的变化, 必然使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发生重组, 政府开始由控制转向监督, 专注于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 大学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并寻求自主发展。政府与高校之间初步形成了高校合理的布局, 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 建立了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高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8]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调整, 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但是进入到这一阶段的改革“并不意味着相关的过去争论不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已得到解决”。[9]高等学校由政府包办的传统思想仍然存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制度也依然起作用, 政府转变职能进展缓慢, 高等学校对政府的依赖意识和等、靠、要思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已经规定的办学自主权实际尚未到位, 没有得到根本落实, 改革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10]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对大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定位, 政府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 既要做好宏观监控, 保护大学的利益, 又要做理顺大学与社会、工业企业关系的“中间人”。总之进入21世纪,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政府调控为主导、以学校办学为主体和以社会参与为基础”[11]的方向发展。这是宏观层面公立大学与政府关系的表现。

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应当是相互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此关系的建立仅仅依靠法律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 要使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 必须有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 政府应该在宏观调控上充当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而在具体事务上, 政府与高校应该是平等协商的关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 迫切需要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支撑,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发展的必然要求。[12]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精神[M], 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

[2]邬大光, 赵婷婷.也谈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 1995 (3) :57-61.

[3]蒋洪池.大学与政府权能关系的演变探究———兼论学术自由的限度及其实现[J].广西师范大学学校, 2003 (12)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Z].高等教育部档案, 1956年永久卷, 卷65.

[5]刘莹莹.治理理论视角下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7 (5) .

[6]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42.

[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M].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1-10.

[8]叶茂林、肖念.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热点述评, 2007 (10) .

[9]李泽或.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探讨[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2001 (7) .

[10]周远清.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1]阂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大学中国历史提纲 篇3

关键词:大学之魂 学术自由独立 兼容并包 德育 大学人

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也一直在思考钱学森老前辈留下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众所周知,大学精神是大学之魂,是一所大学得以立足并持续发展的源泉。为适应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对大学转型及其精神重建问题的合理优化以及创新的解决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将从中国大学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精神,大学精神的重建两个方面来反思中国大学之魂。

一、中国大学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精神

(一)古代

古代中国虽无大学之名却有大学之实。古代大学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强调的是实干精神,即对待学术问题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无论是学者名人,还是文人骚客,他们无不认同实干对于获得真知的重要性。诚意,正心,修身,译为现代文即提升自我思想道德修养。因此,高等教育教学在重视专业知识训练的同时应强调德育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当代中国,德育的教化功能以及对人们的德育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者注重的是做大事,而非做大官。我国近代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在视察山东时也指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二)近代

近代中国大学数量少,但质量高。鸦片战争后,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向西方全面学习,逐渐建立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现代意义大学的开端。前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教育主张是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西南联大时期,冯友兰曾代表西南联大校方致教育部陈立夫部长一封信。在信中,他指出:“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这些伟大的教育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教育之道在于让受教育者自由思考,鼓励创新。

(三)现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国家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上,但大学教育仍未中断。“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教育被迫中断了。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我国大学教育才出现了中兴。当时的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关注现实,勇于批判,学校的社团特别活跃。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的学术努力向世界前沿接轨,老的学科出现了新的观点,被取消的学科迅速恢复,涌现了新的学派。这样,大学站在了社会进步的前沿。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大学精神再度进入误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很多高校亦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招生、教师评估、大学发展目标等方面越来越经济利益化。虽然国家极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推出“211”“985”等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但收效甚微。

二、大学精神的重建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大学精神该如何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更好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呢?这个问题可从以下三个视角来分析。

(一)大学精神重建应重视德育工作

自古以来我国就强调以德治国,以礼兴邦。大学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精神重建时重视德育是毋庸置疑的。要想建设大学精神,践行德育使命,我们必须认识到德育的四大功能,即规范导向功能、凝聚感召功能、驱动激励功能、熏陶营造功能。规范向导功能即大学精神能为大学人行为思想是否合理提供标准。凝聚感召功能即大学人能在大学精神的号召下聚集在一起从事一些对社会发展有意义的活动。驱动激励功能即大学人会被大学精神所鼓励,奋发图强。熏陶营造功能即大学精神在无形之中对大学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有影响。这种影响如流水般无痕,却深远持久。另外,践行德育使命,我们必须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同时还要注意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精神育人。校风是一所大学的名片, 良好的校风既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之一,又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而良好的教风是一个学校基本特征的体现,浓厚的学风则是学校精神的体现。因此,重建大学精神理应高度重视精神文化这些软实力的作用。

(二)大学精神重建,政府应该放权,尊重大学教育的独立性

这里所说的大学独立性提倡大学人的理性批判。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大学人唯有始终秉持理性批判精神,方能弘扬与发展我国先进文化。1998年,在巴黎总部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要求大学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强调大学师生应当完全独立和充分负责地就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坦率地发表意见,通过不断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增强批判功能和前瞻功能并成为预测、警报和预防的中心[1]。大学只有远离行政化,尊重学术独立性,让自由之风在大学里盛行,大学精神的重塑才有意义。也只要这样,大学精神才能持久,影响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三)大学精神重建,大学人应主动承担大学责任

大学精神的重建,说到底还得大学人自己来建设。大学人主要包括三类人,第一类是大学领导者,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的倡导者与创造者。如蔡元培于北大“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梅贻琦于清华“与时俱进,重视做人”;竺可桢于浙大“实事求是”。第二类是大学教职员工,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中的传播者与实践者。第三类是大学生,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的继承者与辐射者。他们在大学中修养的大学精神精髓在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的生活与工作,同时还会感染身边的人。因此,增强大学人对大学精神重建的责任意识,对于大学精神重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注释:

[1]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J].上海高教研究, 1998(12).

参考文献:

[1]李文山.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高等教育研究,2006(7).

[3]杨宇虹.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重建的德育使命.

[4]藩自勉.论现代大学精神之重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5]孔凡飞.论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大学人的角色担当.教育理论探索,2012(35).

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 篇4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而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则成立于1898年。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教会大学只在香港和国外才有,而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教会大学,则相当陌生。当一些人听到东吴大学、金陵大学、之江大学这些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今天的一些民办的野鸡大学呢。而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这十几所教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中国融入现代文明,为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化都居功至伟。这些教会大学培养出的学术大师的人数,学生的成材率,今天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望其项背。只是在1952年的那次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教会学校都集体消失了。

19世纪晚期,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到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已蔚为大观,包括新教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13所和天主教创办的3 所。教会大学已经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公布了2010年的招生计划,今年将在中国大陆招收140名本科生,除了高考成绩要达到重点本科线以外,还要求严格的面试筛选,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一起,也要86000港币。而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这些教会学校则要“优惠”太多。很多学校招收贫困家庭的子弟甚至是无家可归的小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还提供膳宿生活甚至路费。而教会大学,除了一小部分学费收入,绝大多数开销都来自于海外教会和私人机构的捐赠。教会大学还积极争取国外教育机构的资助。如密苏里大学为燕京大学新闻系提供赞助;康奈尔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为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的农业科学提供赞助;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疗培训等。

教会大学最直接的贡献就是把现代教育模式移植到了中国。几千年来,中国沿袭的官学、书院、科举等传统教育模式都与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相去甚远,无法培养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人才。而教会大学的进入,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中国塑造了仿效样板,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融入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大潮。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教会学校自然也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先河。1846年 美国传教士布朗将马礼逊学堂的3名高年级学生容闳、黄宽和黄胜送到美国求学。由于这3位学生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教会在他们留学期间还给他们的父母寄赡养费,为期不少于两年。后来除黄胜因病回到香港外,黄宽和容闳都学成回国,黄宽成为了经过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西医。而容闳,从耶鲁大学学成归来后,致力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教育计划。后来,他先后带领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史料记载,第一批享受庚子赔款奖学金的绝大多数留学生曾在教会学校学习过。例如:1910年,上海举行的庚子赔款奖金学考试录取的31名考生中,26名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同年在广州举行的考试,有260名学生报考,6个奖学金名额中5个是授予广州教会大学学生的。建立清华学校之后,有些学生发现,“教会学校的训练对参加清华考试是一种极好的准备。”1917年,清华学校出版的《留美归国学生人名录》一书中,列举了401名学生,“其中有132人曾在教会大学受过全部或部分的高等教育,24名以上在教会中学学习过。教会大学在中国留学史上的成绩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促进留学,这些教会大学在中国本身的教育质量也相当高。所有的教会大学都很重视英语的教育,在教学中直接用英文授课,所以一般教会大学的毕业生外语都十分流利。教会大学所发的文凭全部来自国外,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而且,这些教会大学的文凭都得到欧美国家承认,有的学校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教会大学起点高,制度完善,各校名师云集,而且各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殊专业,办学有声有色,学生才俊辈出。比如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和新闻系,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还有东吴大学的法科,在二战后的“东京审判”中,中国法官中的大部分都是出自东吴大学。医科更是教会大学的强项,协和医学院、湘雅医学院、齐鲁大学等校的医科,为中国培养了最优秀的医学人才。教会学校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点,但同时在中国文化传播与的研究中,也成绩斐然。当时的很多教会学校,不仅教授数、理、化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字经》、《千字文》、《 百家姓》、《四书》、《五经》等。

教会大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不少教会大学负责人都主张教会大学通过吸收中西文化之精华, 使之具备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哈佛燕京学社举世闻名,许多著名的中国学者曾都在该机构进行历史典籍和文物考古方面的研究, 至今它在美国仍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一流机构。抗战期间, 华西协和大学和内迁成都的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知名学者共同发起成了东西文化学社。其简章规定“本社联络国内外学者, 以客观的批判精神, 检讨东西文化之价值, 并直接交换思想, 共同努力与文化之交融及新文化之建设为宗旨。”学社成立之后,组织了很多活动与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中西文化交流。

潍坊历史复习提纲 篇5

1.中国五大农书之首——《齐民要术》

1.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一部确立中国农业大国地位的“第一农书”,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

2.中国五大农书:《齐民要术》《汜胜之书》《陈农书》《王桢农书》《农政全书》。

3.作者贾思勰是北魏著名农学家,被称为“农圣”,今潍坊寿光人。

4.内容:《齐民要术》总结了400年间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不仅总结了当时以及以前汉族人民的生产知识和技术,也记录了各兄弟民族宝贵的生产经验。

5.影响:唐宋时期,传到,被称为;马克思也说过这种方式”如魔鬼般征服了外邦人。

2.宦官“弄潮儿”——燕肃与《海潮论》

1.作者简介:燕肃的家乡是今,是著名的。2.主要成就:在研究潮汐方面尤为著名,著有《海潮论》和《海潮图》。

3.《海潮论》最大的贡献是对潮候的推算,明确了海潮涨落的时间;还对钱塘江潮作了解释。

3.千年科举史,一张状元卷

1.发现时间及地点:年的青州。

2.朝代及人物: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

3.状元卷的试题是:。

4.地位:状元卷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明代政治、文化尤其是科举制有重要意义。被定“国家一级文物”。

4.汉代艺术的杰作——安丘汉画像石墓

1.朝代:东汉晚期;墓主:孙蒿。今地点:安丘。

2.日本《朝日新闻》载文所称:该墓“是用雕刻、绘画为死者装饰起来的一座豪华地下公馆”。《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该墓时也说,“墓中画像构图复杂、形象生动、技法多样,集汉画像石之大成„„,是罕见的汉代艺术杰作”。

5.寿比南山——云门山景观群

1.云门山是古城的象征;

2.云门山景观群由云门山、驼山和劈山组成。

3.云门山人文景观:、。

4.云门山不仅得到 连同造像群,被称为“我国东部现存石窟艺术中的奇葩”。

6.鲁东明珠——十笏园

1.位置:十笏园位于。

2.演变及主人:建于明代,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陈兆鸾、郭熊飞曾先后在此住过,后被潍县文人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改建为私人花园。

3.清末状元。园内的主要建筑是建于

4级文物保护单位。

7.一代经学大师——郑玄

1.简介:郑玄字,今

2.代表作:《毛诗笺》、《三礼注》。

3.曾参与的战役:官渡之战。

4.纪念物: 郑公祠。

5.影响:他对儒家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8.一卷长画传千古——张择端

1.作者简介:张择端,今诸城人,北宋现实主义画家。

2.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烟雨风雪图》和《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1)现藏:故宫博物馆。

(2)描绘内容:北宋末年东京汴河沿岸街道的繁华景象。

(3)地位: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绘画传统最突出的代表。

(4)赞美诗句:①“家藏私印屡易主,赢得风流后代夸。姓名不入宣和谱,翰墨流传借吾祖”。

②“一卷长画传千古,一代巨匠美名留”。

9.“精干有为”的清官——刘墉

1.人物简介:刘墉,绰号“刘罗锅”,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家、书法家,今高密人。

2.赞美句:“在任年余,盘查仓库,堪修城,革除坐省家人陋习,扶武冈等州县灾民”。

3.主要事迹:①乾隆年间,奉旨查办山东巡抚国泰贪污库银案;②嘉庆年间,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结党营私、勒索纳贿一案;③筹办编撰过《四库全书》《西域图志》和《日下旧闻考》。

4.书法:

(1)特点:貌丰骨劲,味厚神藏,有“棉里裹针”之妙。

(2)地位: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铁保等齐名。

(3)其子刘之将其部分墨迹加以整理,以《清爱堂石刻》刊行。

5.代表作:著有《刘文清公遗集》17卷和《刘文清刘墉书法公应制诗》1部。

6.赞美句:①“心为大清,不要管刘姓何姓;志在报国,何必分汉人满人。”

②“墉夙负朝野之望,为人正直,独不阿附和珅。”

10.枝叶关情——郑板桥

1.人物简介:郑板桥,清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

2.主要政绩:在任潍县县令期间救济灾民,被称为“郑青天”。

3.政治抱负:“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

4.郑板桥“三绝”:诗、书、画。他一生只画兰、竹、石。

5.诗文书画成就:①1751年,作《难得糊涂》横幅;②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6.代表作:《潍县竹枝词》40首。

7.赞美句:①“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②“官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

11.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刘善本

1.人物简介:潍坊昌乐人。

2.人生目标:抗日战争时期,“航空抗日救国”;解放战争爆发前夕,决心:捕捉时机,脱离蒋军,驾机起义,飞向延安!

3.主要事迹:1946年6月26日,刘善本驾驶美制重型轰炸机降落延安机场。

4.评价:刘善本被周恩来誉为“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并于1964年4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

5.意义:开创了国民党空军人员驾机起义的先例。

12.潍坊城市名片——风筝

1.风筝又叫风鸢、纸鸢。风筝的故乡在中国,潍坊是中国风筝的发祥地。

2.起源与发展:

(1)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翟在鲁山(今青州)制成中国最早的风筝。

(2)潍坊风筝在宋代兴起,明代普及,清乾嘉年间遍及民间。

(3)清末,潍坊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

(4)新中国成立后,潍坊风筝打入了国际市场。

(5)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行。

(6)1988年,潍坊被推举为“世界风筝都”。

(7)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在潍坊宣告成立,并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

(8)今年(2006年),第23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闭幕。

3.地位:风筝已成为和平、友谊与开放的象征,是潍坊城市的名片,也是潍坊城市的徽章。

4.影响:潍坊已开创了中国节会的一种模式:“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13.绚丽奇葩——杨家埠木版年画

1.我国民间的三大画市:潍坊杨家埠年画、天津的杨柳青和苏州的桃花坞。

2.杨家埠年画

(1)起源与发展: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清朝乾隆年间是其鼎盛时期。

(2)主题:喜庆吉祥。

(3)地位:是中国黄河流域地道的农民画。

(4)1983年,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杨家埠年画;1987年,民间艺人杨福元应邀到新加坡作木版年画的画、刻、印表演;2002年,民间艺人杨洛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3.赞美句:“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

14.历史悠久的昌邑丝绸

1.昌邑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乡”“华侨之乡”。昌邑的古代丝绸因多集中在柳疃一带,故外地人多称昌邑丝绸为“柳绸”或“柳疃绸”。

3.兴起与发展:

(1)明朝时,柳疃丝绸开始兴起。

(2)明末清初,昌邑形成了纺织原料市场的雏形。

(3)康熙年间,李煦出任苏州织造,把昌邑丝绸成功地推向江南和京城市场,也使昌邑的丝绸织造技术融入了江南血统。

(4)道光末年,昌邑丝绸开始走向世界。

(5)目前,昌邑市已是我国江北最大的印染生产基地。

15.匹夫有责——青州兵血战镇江城

1.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事件:鸦片战争。

2.青州兵协领:穆克坚、达善、伊奉额和贵升。

3.当时,镇江的副都统海龄。

4.地位:青州兵血战镇江城成为英军在鸦片战争期间攻城受挫最大的一次战役。

5.镇江人民为了纪念青州旗兵血战镇江的英雄业绩,于1843年6月,在镇江府西门内为青州旗兵建忠烈祠一座,并树碑铭文永志纪念。镇江府还把同样石碑一座,送到青州旗兵城,碑名是《钞刻江苏镇江府建立青州驻防忠烈祠碑》。同年,道光皇帝为了表彰青州旗兵的英雄业绩,下诏建“昭忠祠”于青州旗兵城西门里,由青州知府李延扬撰写了《显忠碑》碑文。如今,这两块具有纪念意义的石碑现存放在青州石博物馆的石刻艺术陈列室。

16.革命的发端——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

(一)五四运动

1.爆发:

(1)1919年5月9日,以千名师生,联合举行游行示威,点燃了潍坊地区“五四”爱国运动的熊熊烈火。

(2)积极响应的县城:潍县(今潍城区)和高密。

2.高潮:5月24日,以

①省立第十中学和省立第四师范等学校师生游行时高呼“打倒倭寇,打倒卖国贼”“收复胶济铁路,还我山东”等口号。

②省立第十中学学生杨同照咬破手指在一块白绫上写下了“赤心报国,身死志存”八个鲜红的大字。

③益都城里开展了抵制日货运动。之后,成立“益都学生救国联合会”,宣传反帝爱国思想。

3.发展——诸城

①进入6月后,山东学生联合会的代表王尽美、王翔千、王统照等回到诸城老家,指导学生运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给潍坊的“五四”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6月5日,诸城国民大会号召“提倡国货,保全领土”;会上,县立高小学生王伯年咬破手指当场血书“宁死不当亡国奴”七个大字,表达了诸城人民的雄心壮志。

4.意义:潍坊地区五四运动,以爱国学生为先导,社会各界群起响应。促进了山东乃至全国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也锻炼了潍坊地区具有爱国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及工农群众,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组织上为潍坊地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奠定了基础。

(二)中共诞生

1.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的山东代表回到山东,积极发展党组织。

2.1924年,成立。

3.到1927年,潍坊各地先后建立的地方基层组织:中共寿光支部、益都支部、高密县城支部、坊子铁路支部、潍北牟家院小庄子村支部等。

4.中共潍县县委第一任书记是;中共益都县委第一任书记是宋伯行;中共高密县委第一任书记是尚鲁民。

17.鲁东革命力量的砥柱——马保三

1.简介:马保三是主要事迹是组建抗日,1949年3月被中央任命青岛市市长,1956年担任省委统战部部长,1964年病逝。

2.八支队曾经在下列地点的活动抗日:

(1)寿光牛头镇——1937年在寿光牛头镇竖起“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对第八支队“的大旗;1938年,上级党组织派红军干部韩明柱、鲁东工委委员杨涤生来到牛头镇,加强对八支队的领导。

(2)寿光三里庄——1938年,马保

三、韩明柱领导八支队在寿光城东三里庄伏击了日军。

(3)昌邑瓦城——1938年3月,八支队与第七支队在昌邑瓦城合编为“国民革命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马保三任总指挥。

(41938年在掖县、黄县协助当地的三支队解除了伪黄县县长王景宋的武装,并与三支队等合编组成鲁东抗日游击队总指挥部,马保三任总指挥;6月,攻占日伪军控制下的龙口海关。

(51938年11月,马保三率领八支队南下沂蒙山,创建鲁南根据地。

(6)临朐五井——1939年10月,在临朐五井的战斗中,消灭日伪军近200人,振奋了民族精神。

3.1940改编为

4.解放战争期间,由扩编的部队是解放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18.华东经典战役——潍县攻坚战

1.潍县攻坚战又称

2.背景:1948年3月,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经过完全切断了 与南的联系,为发动潍县战役创造了条件。

3.时间:

4.指挥员:

5.结果:俘虏国民党整编第96军军长兼整编第45师师长

6.主要作战力量:步兵。

7.五个攻坚战术:①②;③;④⑤刀战法”。

8.地位: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是华东解放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

9.意义:潍县的解放,不仅拔掉了敌人的“鲁中堡垒”,使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 和青岛创造了条件,有利地推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解放,还总结掌握了城市攻坚战的战术原则,为以后接管大中城市提供了经验。

19.两大国际盛会——风筝会、菜博会

(一)国际风筝会

1.潍坊是风筝的故乡。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得到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等外国朋友的帮助。

3.潍坊通过国际风筝会探索出的成功之路:“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二)国际蔬菜博览会

1.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我国“蔬菜生产革命”的发源地。

2.1989年,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率先试验成功了日光温暖蔬菜种植生产技术(塑料大棚技术),引发了寿光乃至全国的蔬菜革命。此后,寿光市通过技术交易会推广这一技术。

3.年,寿光又在全国率先进军无公害蔬菜。

4.2000年,第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寿光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决定每年的举办日期是4月20日—5月7日。

5.2004年,第五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首次尝试节会结合,举办了首届蔬菜文化艺术节。

6.从第五届菜博会开始,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被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为例会,成为全国五大农业展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国际性蔬菜专业品牌展会。

20.走向世界的潍坊

1.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会使潍坊找到了一条

2.在风筝经济的带动下,潍坊的工业、农业、交通、教育、体育等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1)工业:

①海化集团被列为全国120家重点企业集团和山东重点扶持的八大企业集团。

②海化、亚星、晨鸣3大集团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512家企业。

③海化、晨鸣、诸城外贸、北汽福田、青州卷烟等8家企业实现年销

售收入过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

(2)农业:潍坊农业实现国际化的根本措施是“三来一供”,即国外来种子、来技术、来加...工样品和标准,潍坊农民供应成品。.

(3)交通:

①潍坊境内分布着条高速公路、条省道,有“中国的公路看山东,山东的公路看潍坊”的说法。

②铁路已逐步改造为电气化铁路;新建铁路有新。

(4)教育:潍坊“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小学、初中学生年巩固率达到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的升学率达到65%以上,全市高考各项成绩历年一直保持全省第一位。

(5)体育:

历史期末提纲 篇6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的成立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

2、爆发: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学生为主,6月初以后以上海的无产阶级为主。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性质)、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5、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林等卖国贼,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上海

内容: 1)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2)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选举出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和总书记为陈独秀。

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十一课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的黄埔,人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1926-1927)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开始事件:1927年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先锋: 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美称

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北伐胜利原因:1)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正确的战略方针。

3)将士英勇作战 4)工农群众的支持。

3、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4、败因:①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主观:中共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

5、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4月南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建军节)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进军。结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作用: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

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

4、两次起义的共同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第十三课红军长征(战略转移)

1、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

内容: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长征途中:①赤水河--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②金沙江--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6、胜利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召开(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红军将士英勇善战;

7、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百折不饶,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

经过: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影响: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

2、西安事变:

(1)背景:A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C张、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要蒋联共抗日。D蒋介石坚持剿共

(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3)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十五课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1、卢沟桥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

影响:标志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英雄壮举: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南京大屠杀:

背景: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经过: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启示:正视历史,面向未来,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

第十六课 血肉筑长城

1、抗击日军的三次重要战役:

(1)平型关大捷:山西平型关,八路军115师——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山东台儿庄,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最重大的胜利。

(3)百团大战: ——彭德怀,A原因: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B简单经过: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见书83页表格)。

C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2、中共“七大”的召开:

(1)主要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A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B明确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2)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胜利的原因: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十七课 内战烽火

1、重庆谈判: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毛泽东谈判的目的:为了争取国内和平,也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

2、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3、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3、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第十八课 战略大决战

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的胜利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张謇是创办的实业:大生纱厂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a.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b.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沿海沿江发达,广大内地落后

3、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1、19世纪初,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

4、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因为:清朝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指挥 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

大学中国历史提纲 篇7

时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哪些新的表现形式?这一思潮又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梁柱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为何“翻案”、“重评”之风大行其道?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来很多学者都关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的问题。实际上, 历史虚无主义不是今天才有的思潮, 在旧中国就有过。当下,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哪些新的表现形式?

梁柱:我看过一幅画, 画中表现的是毛泽东和饥饿的人群在一起。饥饿的人群被铁笼圈起来, 像在监狱里面一样。有些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抹黑毛泽东领导时期的新中国历史, 利用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加以无限夸大、丑化, 这就是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

事实上, 历史虚无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旧中国时期, 它主要表现为对民族文化采取轻蔑、否定的态度, 认为中国什么都不如西方。历史虚无主义在当前的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它更多地集中在史学领域, 而影视、小说、美术等领域也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可以说, 但凡我们肯定的历史, 它就统统颠覆。例如, 当前“翻案”、“重评”之风大行其道。有人提起抗战, 认为只有国民党在抗战, 而共产党在平型关战役中只歼灭日军53人, 这些数字是他到日本靖国神社里面数出来的, 以所谓的细节真实来否定敌后战场的存在及其重大作用。还有学者在美国看到了蒋介石日记, 就认为可以据此认识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甚至据此可以重写中国近代史。我们知道, 个人日记、信件、回忆录虽然是历史研究很好的资料, 但这些主观资料能否作为史料使用, 还需要结合整个历史背景以及其他史料来证实。这位学者认为蒋介石在日记中说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情, 就可以证明日记所载内容是真实的、不公开的。但当年蒋介石因中山舰事件受到指责时说, 你们20年后看我的日记好了。这表示他的日记是给别人看的。如果仅仅通过日记就推翻他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结论, 就改写整个中国近代史, 那么这不是严肃的历史研究方法。汪精卫投降日本后, 曾在诗中哭天抹泪表示忧国, 这能说明他爱国吗?这样的研究比唯心主义的旧史学都不如, 旧史学至少是以史料为依据的严肃研究。

再比如, 有学者说, 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对外国入侵的一切抵抗都是用落后的、保守的、情绪化的东西来抗拒世界文明, 中国不应该抗拒, 既然落后就应该欢迎人家来侵略。还有人认为, 近代以来中国只有一个要求———现代化, 而现代化的要求被革命压倒了。这些观点很有迷惑性。实际上, 近代中国有两大要求:一是民族独立, 二是民族富强。现代化只是近代中国历史要求之一, 而在民族和阶级的压迫下, 不通过革命实现解放、解决制度问题, 不实现民族独立, 现代化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西方侵略我们的同时, 的确带来了现代技术, 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有没有因此把中国带上现代化道路呢?完全没有!所以我们首先要实现的是民族独立, 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现代化, 国家也就不可能富强, 这都是基本常识。诸如此类颂扬侵略有功, 否定中国人民反侵略救亡斗争的论调, 也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

对毛泽东的诬蔑、抹黑和歪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点。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开国领袖, 特别是像毛泽东这样的民族英雄遭到如此的谩骂、诬蔑、抹黑。有人甚至诬蔑说《毛泽东选集》中仅有12篇文章是毛泽东自己写的, 其他都是别人代写的。毛泽东所作的诗词也都是胡乔木改的。这些是不是事实呢?当然不是, 有档案文件为证。现在胡乔木的女儿有机会就要作声明, 说我爸爸怎么能写出毛泽东那样的诗词, 相反, 我爸爸的诗词有些还是请毛泽东改的。

我们不能把史学理论和史学观点上的错误都说成是历史虚无主义。学术问题可以讨论, 但其中有些人背离学术研究的严肃性, 而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这一点必须警惕。

“好人不好, 坏人不坏”, 抽象人性论背后的诉求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讲热爱祖国, 历史虚无主义者诘难“这是谁的土地”;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品德, 历史虚无主义者讲中华民族的“劣根性”;我们感怀革命烈士流血牺牲, 历史虚无主义者讲这是“被忽悠死的炮灰”……这些对立观点背后深层的分歧是什么?

梁柱:这些认识上的分歧其实是价值观的分歧。价值观对立的背后是不同的利益在起作用, 更是一种同利益相关的政治诉求在起作用, 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背后强烈的现实目的。

利益关系决定政治诉求。旧中国, 广东地主和黑龙江地主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几乎是一样的;现在, 福建工人和湖北工人对一件事的观点也几乎是一样的, 其原因就是相同的经济利益必然产生相似的观点。这就是客观存在的阶级立场决定的。现在有人以抽象的人性论代替阶级论, 认为“好人不好, 坏人不坏”, 试图掩盖他们为旧事物辩护的错误立场。这种观点虽然迷惑性很大, 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到, 在背后起作用的还是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政治诉求。

正如邓小平曾经说过的, “他们想要走另一条道路”。这些人的改革是资本主义改革, 他们的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是革命的产物, 是革命最大的成果。所以他们首先要否定革命, 就是为了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依据, 否定今天的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对青年、对民族、对国家和未来有哪些负面影响?

梁柱:在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 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 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 从纠正“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 走到“纠正”社会主义;从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走到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从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 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从刻意渲染中国人的落后性, 发展到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等。

如果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些观点, 就会开始怀疑历史, 进而怀疑现实, 就会削弱民族认同感, 产生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隔膜。思想乱了, 理想信念失掉了, 高尚的追求没有了, 整个民族就会变得疯狂、可怕和危险。

历史虚无主义所散布的种种言论, 不仅涉及学术领域的是非, 更关系到立党立国的根本立场。我们是要维护历史本来面目, 还是歪曲历史真相?是高扬民族精神, 还是鼓吹妥协投降?是从历史主流中汲取精神力量, 还是在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是坚持唯物史观, 还是回到唯心史观?如果这些原则问题被颠倒、被消解,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立足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被否定、被抹煞, 也就失去了现实存在的立足点。苏联解体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虽然是社会思潮的支流, 但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持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人, 根本上是要搞乱人心, 妄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和认真对待。

新中国带给人民的是福利, 不是灾难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我们应当如何回应?

梁柱:首先, 学术问题允许讨论、允许观点不同。在历史研究中, 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不同, 这是正常的。真正的、严肃的学术研究, 允许犯错误。但诸如“中国如果做三百年殖民地, 中国就现代化了”之类的看法不是学术研究。这种带有目的随意编造历史、歪曲历史的“研究”和科学的学术研究背道而驰。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要敢于坚持真理, 通过严肃的学术研究, 有针对性地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逐条进行批驳。

其次, 在认识层面, 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历史虚无主义者以一些材料为依据, 来否定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否定新中国前30年的成就。我们有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失误, 但是能不能从中得出新中国的建设, 特别是毛泽东领导时期的建设, 带给人民的是灾难而不是福利, 带给国家的是落后而不是进步?当然不能。

如何认识这些问题, 就涉及评价标准的问题。判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政策的效果应该坚持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我想了三点:看它能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它能不能促进社会进步;看它能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安康。我觉得, 这些是很具体的标准, 对哪个制度、哪个社会、哪个国家都适用。

不能评价毛泽东时期用一个标准, 评价改革开放用另一个标准;不能评价封建社会用一个标准, 评价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又是一个标准。我们新中国成立60多年, 从总体上说带给人民的是福利, 而不是灾难。我们有严重失误, 这是总结经验的问题。我们对这些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

陈云曾说过:“三年恢复, 赶上蒋介石二十二年”。记得1964年我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 远在美国的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对友人感慨:我们不能不服气, 我们搞了20多年连一辆像样的单车 (自行车) 都造不出来, 不能不服气呀!再比如,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我们是在经历20年战争后, 短短3年时间内,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多数超过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份 (1936年) , 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医治长期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奇迹。1953—1978年, 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 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4%,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7%。这个增长速度不但是旧中国无法比拟的, 而且与当时世界各国相比也是不低的。在这期间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填补了我国工业的许多空白, 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内地和边疆地区都建起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 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畸形发展的局面;农田建设初见规模, 效果明显, 其间依靠农村集体力量修建了84000多座水库, 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灌溉、发电、拦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现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我国航天技术就是1956年起步的……这些成就都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历史事实。

再次, 教育部门和实际宣传部门应该做好工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最有生命力, 要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教条。当前, 我们在思想教育中还存在过于简单、太干巴的情况。在宣传教育中, 应该注意坚持“双百”方针, 摆事实、讲道理。只要你掌握真理, 又会表达, 那么真理就一定能说服人。如果能够讲得既有气势又有例子, 效果就会好很多。

大学中国历史提纲 篇8

关键词: 历史研究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 整体观

一、引言

《中国历史研究法》全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生动。全书分为八讲,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一开篇就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史这个问题,最后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主要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主要内容,以文化为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在每个章节内,都基本上遵循“提出问题——解释问题——阐明观点——中西对比立论观点——阐释方法和呼应论点”这样的思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读者醍醐灌顶。此书有助于帮助读者提高对中国历史的认识,理解整体史观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更多人思考中国历史研究中整体观的由来和根源。

二、中国历史研究中整体观根源

(一)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观。

钱穆先生提出“中国人当知道些中国史”,因为历史讲了人的本源和来历,知道中国史,才算是中国人,才算明白中国人的特异性、真实性和优良性。由此可见,学史的目的是了解人和人性。因此,了解古代史和现代社会并不矛盾,历史的借鉴指导意义始终存在。

中国古代哲人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把人和世界对立起来。中国古代哲学起源于巫史,在经历了“绝地天通”、“武王克商”等历史事件之后,天命神学信仰体系开始动摇,最终崩溃。中国哲学萌芽有几个代表性事件,叔兴论“吉凶”,史伯论“和同”,伯阳父论“地震”及史墨论“陪贰”等,这些史官、大夫们摈弃旧式巫史的神秘论,开始理性地阐释自然和社会现象。此后,占天卜地和宗教神学等方式渐渐被抛弃,这些新式哲人慢慢打破了由巫史垄断的神坛和政坛,促使中国文化从宗教母体中分离,诞生了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中国哲学思想。由于宗教天命观念坍塌之后迫切需要一种较为全面和圆满的解释系统来支撑彷徨的内心世界,因此就不难理解中国哲人提出的“推天道以明人事”,“推天道”的目的是要为“人事”给出说明,其核心在于人事。中国哲学带有鲜明的入世特征,这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了中国哲人饱含忧患的意识,以至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使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中国文人的学术理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仰观象于天,俯察理于地,观鸟兽之父与地之宜”等观念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中国人以整体观看待世界,把人和天看做一体,并把万物看做阴阳交合。中国哲人怎样看待世界,就会怎样对待人与自然,也就会怎样看待历史。

(二)中国历代朝代结构呈现整体观。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频繁。各朝创建者考虑的头等大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通常,名称来由有五种: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创建者原有爵位或卦号;宗族关系;创建者政权统治区域或吉祥的寓意。俗语云: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中国人觉得朝代变了只是皇帝换了,国没有变。这种整体观鲜明地体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年代歌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钱穆先生提出:“中国史和西洋史有何不同。西洋史是可分割的可以把历史上每一时期划断。而中国史则是先后相承不可分割的,五千年一贯下来,永远是一部中国史,通体是一部中国史。”“西洋历史如一本剧,中国历史像一首诗。诗之衔接,一句句地连续下去,中间并非没有变,但一首诗总是浑涵一气,和戏剧有不同。”

由此可见,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有本质区别,中国史一脉相承,历史和文化都没有断裂,改朝换代仅仅只是改变了国号,变换了统治者,主体是没有改变的,所以中国史是先后相承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观,中国历代文人践行整体观。

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强调整体、统一、和谐,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时期的“万物一体”论,都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这种观念浸透在中国文人的骨子里,体现在诸子百家的作品当中。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哲学体系把天看做万物的本源和主宰,天地、万物和人是一个齐同的统一体。不论是儒家的“天”还是道家的“道”,都强调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统一,也就是天地、万物和人的统一和完整。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整体观以儒学为主,诸子百家为辅,兼容佛教与道教精华于一体。由此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强调某一家或某个代表人物,因为只强调某一家或某个人而不谈整体观,都是片面的,都不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不符合中国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再有,中国传统文人一直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家庭、国家和天下的统一,要想国泰民安,必须把自己的智慧及所学用于个人修养、家庭管理和国家治理,这种把自己融入天下,又把天下融入自己的胸怀一直被中国文人践行至今,成为中国文人及知识分子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结语

其一,以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为基础的中国哲学方法,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指导方法。中华文明历经磨难却得以绵延数千年而不断,与它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其二,中国历史的沿革和发展与西方历史不同,我们的历史是整体无断层的发展,朝代的变化只是国号的变化,其主体一脉相承,这是理解中国历史要首先明确的前提条件。其三,中国历史是整体,是因为中国文化是整体,任何只强调某一家的学说都不全面,中国传统哲学培养出了中国传统文人,中国传统文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化。“修齐治平”的价值观促使他们把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融入社会,又把天道、人民和自然融入自身,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来看待个人和历史。

最后,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给了我们一些现实意义的启示。中国学术传统讲究融会贯通,不鼓励分裂地看待问题,不论是言论还是观点,都需要有纵览全局的整体观。而且要认识到文化体现在历史事件和人身上,可以说文化即人生,研究人和历史离不开研究文化。再有,在历史研究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分辨细节和异同,还要从大处着眼,以小见大,综合整体地考量问题。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孙通海.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老子.道德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上一篇:走在高一的路上作文600字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