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共12篇)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1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漠河县农民创业现状,分析研究农民创业的潜力和前景,科学制定农民创业扶持政策,漠河县农委组成调研组,深入北极镇北极村、西林吉镇黑山村,进行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漠河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漠河县祖国最北的县份,辖北极乡、兴安镇、西林吉镇三个农业乡镇,七个行政村,共有农户1074户,农业人口3630人, 劳动力2069人,耕地面积29290亩。其中北极乡北极村、兴安镇廿五站村是省级示范村。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优势,加大力度,整体推进,初步形成了特殊旅游、绿色食品、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格局,农民收入实现了稳步、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132元,比2009年增长20%。
二、农民创业总体情况
漠河县现有在工商局注册、规范运作的合作社2两家,即北极盛丰瓜菜专业合作社和北极狐养殖专业合作社,除此之外还有在民政部门备案及农民自发成立的协会,有西林吉镇黑山村瓜菜协会、兴安镇马铃薯专业协会、北极村马爬犁
协会,其中北极狐养殖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省重点扶持的合作社,入社(会)成员达到280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漠河县家庭宾馆数量猛增,其中农民建设经营的有68家,年收入600万元,此外还有种植、养殖大户52户。
三、当前农民创业的形势
一是农民创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二是农民创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三是农民创业成为吸引人才回流农村的有效途径;四是农民创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五是农民创业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四、农民创业的制约性因素
(一)资金量小,缺乏金融服务
(二)负担太重,创业服务不到位
(三)盲目性大,指导服务体系尚待完善
(四)经营不善,职业教育滞后。
五、扶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建议
(一)改善农民创业的环境。
(二)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
(三)搭建农民创业的服务平台
(四)拓宽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渠道。
(五)加大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2
1 失地农民就业的基本情况
在就业安置模式下, 已经就业的失地农民, 由于素质和能力的原因, 多数已经处于离岗状态;已离岗的征地劳动力, 又由于同样的原因, 难以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新产生的劳动力, 由于“谁征地, 谁安置”的政策不符合市场规律, 而且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难以再安置进入企业工作;已安置进入企业的劳动力, 又由于“身份制”等歧视, 大多未能参加社会保险。概言之, 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1.1 温江区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2007年年底, 温江区共有失地农民6.6万人, 截至2008年6月, 失地农民总数为7.84万人, 劳动力4.65万人, 占失地农民总数的59%, 已就业4.33万人, 就业率93%, 其中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分别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52.2%和47.8%。从年龄结构来看, 其中26~50岁已就业劳动力3.0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71%。未就业劳动力0.81万人, 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占未就业总量的56%。从文化程度上看, 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已就业人员达3.6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85%;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未就业劳动力0.27万人, 占未就业总量的84%。
从农村来看, 温江区基本上没有可供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而人均耕地拥有量0.72亩, 已低于联合国警戒水平 (人均0.78亩) , 处于承载负荷临界状态, 不可能通过调整耕地来安置失地农民。同时, 农村产业的集聚和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花木、蔬菜、休闲娱乐、农村工业等在消化自身土地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时都颇为吃力, 目前期望通过这一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比较困难。
1.2 失地农民就业质量
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看, 全区就业的3.52万名失地农民中, 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16%, 为0.56万人。从参加社会保险看, 全区失地农民劳动力中参加社会保险的为11062人, 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28%, 还有27788人未参加社会保险。
失地农民的稳定收入主要是征用土地补偿费的存款利息。温江现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分别为13500元每亩和9000元每人, 按存款利息率1.98%计算, 大约每亩年利息445元。利息每年按人头分配给失地农民, 这部分收入实际上少的可怜。现金支付给农民的地上附着物补偿和青苗补偿费有相当部分被农民用于拆迁建房 (有的农民重新建房已用尽这些资金, 部分农民甚至举债建房) , 余下部分贴补家用。相当一部分失地劳动力在拆迁后有一定的赔付补偿金, 现在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 对找工作的急迫性较差。这些因素导致就业稳定率低, 就业质量不高, 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以打零工为主, 稳定就业的较少, 特别是40~60岁的人员就业难度更大。
2 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
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耕地的一项重要功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均分使得每个农村人口都拥有一份很小的承包地, 承包地成为了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地就是农民的就业岗位, 农民失去土地等于失业。失地农民群体庞大, 城市就业岗位数量有限, 多数在把握城市就业机会上困难重重。
2.1 社会保障基础薄弱
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体现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方面, 其中对社保满意度最高的是老年群体, 因为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社保, 无论以前是否缴纳社保费, 只要达到领取年龄就享有, 有效地减轻了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虽然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一是保险项目有限, 只覆盖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全面, 网络不健全;三是由于大部分社保费用都是靠政府财政注入, 自身只缴纳很少的费用, 因此社保待遇水平很低;四是由于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家庭产业转移没有得到尽快解决, 收入明显下降, 而生活消费支出却有所增长, 特别是中老年人、病残人等弱势群体, 失去土地之后, 便依赖集体和政府保障性政策来解决生活问题。
2.2 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就业渠道狭窄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市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但是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难以就业。失地农民就业包括大量临时务工、经营小摊小店、餐饮娱乐业打杂等, 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取得企业用工合同的仅是极少数。大部分失地农民因其文化素质较低且无一技之长而难以就业。
失地农民就业的渠道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 在本地企业就业。随着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改制、兼并倒闭, 过去招工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数都被裁减或失业回村。二是自谋职业, 在当地开店经商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者表面上看具有稳定性, 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但具有创业勇气、经营头脑、资金支持的失地农民只是少数, 不具有普遍性。三是外出务工。在外地做建筑工人、跑运输、搞装修、干零活、摆地摊等短期的且临时性的工作, 是大多数失地农民选择的就业方式, 但由于受季节和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 致使就业极不稳定。
2.3 结构性失业严重
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方面一些企业招不到想要的员工, 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 这种双方用工不匹配的情况是“结构性失业”的体现。而失地农民的这种结构性失业更为突出。《嘉兴日报》曾报道, 浙江永丰余纸业有限公司有200个的用工需求, 只招到了100名工人。公司老板也愿意在当地招工, 可是由于失地农民没有技术不能适应工作需求, 所以不得不招收一些流动性较大的有一定技术的农民工。
3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3.1 加大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素质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根本原因。因此, 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 特别是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和农民合作组织兴办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体制, 使失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结合当地城乡发展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类失地农民的培训, 培养出高觉悟、懂技术、善经营、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
3.2 增加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
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是大量失地农民聚集的地方, 大力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既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又可以起到吸纳失地农民的作用, 温江的工业基础好, 中小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而且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对较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应有的优惠与扶持。征地单位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招工方面应该优先考虑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
3.3 全面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机构首先应为失地农民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网络,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 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体制;其次是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 基金来源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贴费、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以及土地拍卖收益中提取;最后应适当提高保险待遇, 建立随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而调整的失地农民保险金指数机制。
3.4 政策扶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地方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 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 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 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 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区管理和就业服务范围, 给予他们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就业、税费减免、贷款等扶持政策, 让他们免费享受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对于进行自主创业的农民, 政府应鼓励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设, 提供各种创业辅导和服务, 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成为所谓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队伍急剧扩大, 就业无法稳定, 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 同时也成为困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J].科学咨询, 2005 (12) .
[2]王思萌.失地农民谋生方式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南方论刊, 2007 (2) .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3
按照省委贯彻中央“两会”精神的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最近省人大就业工作视察组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骆德春等陪同下,在长春、吉林等地进行视察和调研。总的看,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我省就业形势还比较好。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其中,舒兰市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把促就业与抓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和鼓励部分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舒兰市城市属于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农村地处半山区,人均耕地少,土地条件和经济基础都不是很好,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比较多。舒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真正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重要工作来抓。2008年,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13530个,城镇新增就业10048人。劳务输出15534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6%,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47%;实现劳务输出总收入12.89亿元,全市人均增收1961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大大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舒兰市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除了和全省各地一样大张旗鼓上项目安排就业和再就业外,我觉得最突出的是在继续搞好传统的“送出去”(劳务输出)的同时,大力开展“请回来”返乡创业活动,推动了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
在“请回来”方面,舒兰市针对一部分输出人员在务工致富后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的实际,因势利导,大力开展返乡创业活动,变返乡潮为返乡创业潮。2008年共动员379名返乡创业人员采取独资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方式创办了317家企业,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74亿元,带动317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舒兰市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业的主要做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市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事机构,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返乡创业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各乡镇和部门。二是政策扶持。制定了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收费政策、金融等服务政策5个方面16条的《舒兰市关于推进返乡创业的若干规定》,另外还制定了返乡创业的项目支持制度、培训制度和用工制度。共计为112户返乡创业企业减免税费28.3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6万元,培训有关人员586人次。三是宣传发动。编写了《创业成功项目汇编》,召开了全市返乡创业现场交流会,对10户返乡创业明星企业和30名返乡创业带头人进行了表彰奖励。邀请80余位域外创业成功人士代表返回家乡,组织召开乡情恳谈会,当场有12人签订投资协议。四是把惠普援助项目培训与返乡创业相结合,积极为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舒兰市采取“请回来”的办法,鼓励本市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招商引资成本低。近年来,各地为了引进域外资金、项目和人才,采取各种办法招商引资,想尽千方百计,出动千军万马,跑遍千山万水,费尽千言万语。舒兰市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做法是有的放矢招商,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解决了后发展地区资金不足和项目难找等问题。二是投资创业成功率高。这些返乡创业人士,对外了解市场,掌握技术;对内熟悉家乡,热爱家乡,既不会脱离市场上项目,也不会“水土不服”。三是示范带动效果好。返乡创业者大多是劳务输出的农民,他们返乡投资创业不但可以把更多的农民吸引到非农产业就业,也能够激发更多的农村富余人员外出打工。四是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返乡创业者在城镇兴办各类企业和项目,就地就近把部分农民吸纳进城,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城镇税收,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方向性措施,是解决竞相发展时期资金不足、项目匮乏、人才少、市场信息不灵的有效办法。舒兰市是全省中等县份,如果全省都能达到舒兰市的返乡创业水平,就可以新兴办1.9万个企业或项目,增加项目投资164.4亿元,安置19万人就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一是各地要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抓发展、上项目放到同等重要位置,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强化措施,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好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发展二三产业。二是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政策扶持力度。对于返乡创业人员,不仅可以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也要享受各地有关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一些暂时不能给国内外企业的政策给返乡创业者。三是设立返乡创业扶持基金,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融资担保和资金上的扶持力度。四是各地要进一步挖掘和树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给予表彰奖励,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检查情况报告 篇4
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检查情况报告 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省厅《关于组织开展农民工创业园专项检查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市积极组织专人,成立了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专项工作检查小组,于4月21日至5月10期间,要求各县区对辖区内农民工创业园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对全市第一、二两批9个农民工创业园为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进展情况 建设进度 截至目前,我市第一、二两批共9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已基本建成,其中,第一批濉溪县刘桥、南坪、临涣3个农民
工创业园现已入住企业20家,带动就业1215人;第二批百善、渠沟、高岳、石台、古饶、宋疃6个农民工创业园已基本建成,入住企业19家,带动就业826人。
建园方式及规模
第一批3个农民工创业园情况:濉溪县刘桥、南坪、临涣3个农民工创业园全部是依托工业园区中建立园中园,产权都是归属镇政府集体所有制。其中:刘桥镇农民工创业园占地约亩,厂房面积约平米;南坪镇农民工创业园占地约亩,厂房面积约平米;临涣镇农民工创业园占地约亩,厂房面积约平米。第二批6个农民工创业园情况:产权都是归属政府集体所有制。其中:濉溪县百善镇农民工创业园是依托工业园区中建立园中园,产权归属镇政府集体所有制,园区占地约亩,厂房面积约平米; 相山区渠沟镇农民工创业园是在利用原镇供销社旧厂房基础上,采用改建和新建相结合方式建园,园区占地约亩,旧厂房改建面积约平米,新建厂房面积约平米;
杜集区高岳办事处农民工创业园是在利用原酒厂旧厂基础上,采用改建方式建园,园区占地约亩,厂房面积约平米; 杜集区石台镇农民工创业园是在利用原造纸厂旧厂基础上,采用改建方式建园,园区占地约亩,厂房面积约平米; 烈山区古饶镇农民工创业园是在利用原酒厂旧厂房基础上,采用改建方式建园,园区占地约亩,厂房面积约平米; 烈山区宋疃镇农民工创业园是在利用原水泥厂旧厂房基础上,采用改建和新建相结合方式建园,园区占地约亩,旧厂房改建面积约平米,新建厂房面积约平米。
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除濉溪县4个农民工创业园省直拨资金外,我市于底前已全部将省厅拨付的5个农民工创业园区资金划拨到各区财政,由县区人社部门根据园区建设进度拨付补助资金。
第一批濉溪县刘桥、南坪、临涣3个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总费用分别是:元、元、元,省拨付资金所占比例分别占该镇园区总费用的%、%、%。省拨付资金使用情况:刘桥镇农民工创业园到位省拨付资金元,用于园区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元;南坪镇农民工创业园到位省拨付资金元,用于园区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元;临涣镇农民工创业园到位省拨付资金元,用于园区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元。第二批百善、渠沟、高岳、石台、古饶、宋疃6个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总费用分别是:元、元、元、元、元、元,省拨付资金所占比例分别占该镇园区总费用的%、%、%、%、%、%。省拨付资金使用情况:百善镇农民工创业园到位省拨付资金元,用于园区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元;渠沟镇农民工创业园到位省拨付资金元,用于园区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元;高岳街道办事处农民工创业园到位省拨付资金元,用于园区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元;石台镇农民工创业园到位省拨付资
金元,用于园区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元;古饶镇农民工创业园到位省拨付资金元,用于园区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元;宋疃镇农民工创业园到位省拨付资金元,用于园区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元。
二、创业园管理服务、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创业园区管理情况
为保证我市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现场指导检查工作,并将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严格按照省厅要求建园。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积极配合,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将国家及省市出台的促进就业创业的多个文件精神编印成册,免费向入园创业者发放。各承建乡镇全部成立了农民工创业园管理办公室,所有入园企业项目的审批、登记、办证手续,由镇创业园管理办公室代办;入园企业在入园前全部与其签订协议,三年孵化期满后出园创业,由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跟踪服务。
创业园政策落实情况。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工入园创业,降低工商登记门槛,坚持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的原则,大力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制度,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全市统一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业或领域外,对凡持有《安徽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并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均可入园创业,创办企业为小型加工、小型制造类等劳动密集型。对入园创业的农民工,3年内免收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3年内免缴物管费、卫生费、治安费、环保费等管理性费用,减半缴纳场地费,适当减免水电费。同时,对吸纳我市城乡劳动力及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我市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岗位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落实兑现组织起来就业补助、社保补贴及帮助办理小额担保
贷款等政策。
三、对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的简要评估 农民工创业园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扶持创业带动当地就业作用评估
农民工创业园是“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有效载体,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动力,也是新企业的孵化器和成长平台。为促进农民工创业园向有特色、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市根据各县区、各乡镇实际,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工入园创办企业;高标准制定了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紧密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努力做到科学合理,方案规范,布局得当。南坪镇发挥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重点发展针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临涣镇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建材、机械加工等项目;刘桥镇发挥距离城区较近的优势,重点发展木材深加工等项目;百善镇发挥地理优势发展服装、电子等创业项目。目前,我市农民工创业园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发挥了创业带动
就业的倍增效应。
建设农民工创业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一是当地政府的资金不很充裕,在短期内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创业园基础建设,对大多数乡镇都有一定困难。二是农民工创业者资金短缺。不少返乡农民工通过外出务工确实积累了一些资金,但他们毕竟是打工者,有限的资金距离创办企业、搞活生产经营的需要仍有一定的差距,而当前的金融制度和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需要,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反担保措施让农民工望而却步。
2、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和农民工创业遇到的资金困难,建议建立对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特殊财税政策,提供必要的财政金融支持。一是为乡镇提供按揭贷款,允许乡镇以农民工创业园厂房或其他房产为抵押,贷款建设创业园。二是减少对省拨扶持资金使用的限制条件,允许
用于创业园基础建设。三是允许农民以承包田、住房、拖拉机等大型农具为抵押,贷款创业。四是减免农民工入园创业前几年税收,放水养鱼。
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和规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创业园的政策支持体系。只有制定一系列针对性和可行性较强的优惠政策,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创业者返乡发展事业,才能使农民工创业园成为企业的“孵化器”,成为继工业园之后扩大就业、搞活经济的又一个新平台。
2、增强优化发展环境意识,切实提高创业园区的服务水平。创业园区建设涉及土地、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由各级政府牵头,加大调度力度,尽可能地使园区内的创业企业享受到最多的政策优惠。建立软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杜绝一些不必要的检查,降低企业负担。努力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有序、富有吸引力和推动力的环境。同时,创业
园区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创业培训、创业辅导、融资便利、事务代理、信息咨询及物业管理等服务,以帮助创业园区内的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5
督查存在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县“整脏治乱”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5月18日,您办发来的《“整脏治乱”督查通报》(第三期)已收悉,现将涉及我局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问题
1、革东一号桥、杏花小区(农行门口)、白浪路和广场路(六号区段)等路段车辆乱停乱放特别突出。整改情况:已组织客管、运管两部门,采取地毯式地对城区乱停乱放车辆进行教育,告知其要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共同维护市容市貌,共创文明魅力剑河。通过整改,城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建议:城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原属城管部门管,建议继续按照原来的工作分工负责。
问题
2、黔岭客运汽车站站外发班候客,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整改情况:黔岭客运汽车站已于今年5月初转让归剑河汽车站,接到《“整脏治乱”督查通报》后,我局立即告知剑河汽车站,要求其立即整改,归站管理,站内发车,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彻底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问题
3、剑河汽车站候车室座椅污渍没有清除,候车楼门前多数青石板损坏,不及时休整,影响客运站整体容貌。
整改情况:○1剑河汽车站候车室座椅污渍没有清除问题,我局已立即通知汽车站打扫擦净,将座椅摆设规范;○2候车楼门前多数青石板损坏,不及时休整,影响客运站整体容貌问题,青石板被损坏是市政绿化给树加土(黄泥)时所为,是运土超重车辆压坏,目前,县住建局已拉新青石板,正在整改施工。
问题
4、出租车随意停留上下客现象突出。
整改情况:已通知客管部门进行专项整治,采取教育、警告等方式做好出租车驾驶员思想工作,随意停留上下客现象明显好转。
存在问题:目前我县还未规划好出租车、班车上下乘客站点建设,加上出租车、班车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只顾得客赚钱,还有市民的安全意识也不高,只求方便,随意上下车,整治后,不久又反弹。
剑河县交通运输局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6
**县位于汉中盆地西端,辖25个乡镇、242个
三、围绕创业需求,倾心扶持服务。在项目上,针对外出农民工有创业愿望但缺乏创业项目的实际,我们在全面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策划、编制了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项目52个,总投资5300万元,积极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推
一年来,尽管我们在农民工回乡创业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这项工作刚刚起步,加之县级配置、整合资源、资金的权限非常有限,对农民工创业的政策支持还不够,我们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广大农民工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在此我们恳请省上在政策上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一是在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建设指标上予以倾斜,让更多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同等享受到城镇居民的住房待遇;二是建议省级预算农民工回乡创业资金,来增加县级担保中心资本金,为更多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农民工提供资金扶持;三是研究制定如何盘活农民工农村资产的政策措施,如农民工离开本土后的林权、地权流转、宅基地处置、抵押贷款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下功夫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突破发展,为全民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进一步完善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好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其不断做大做强。特别是在资金扶持上,今年我们将把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注册资本金扩大到1000万元,提高对农民工创业资金的扶持额度,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三是坚持鼓励回乡创业与有序输出并重,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四是以农民工回乡创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推动全民创业深入开展。
谢谢大家!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7
(一) 通河县基本情况
通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 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部、松嫩平原东部的边缘地带, 隶属于哈尔滨市。全县幅员面积5678平方公里, 下辖6个镇、2个乡、82个行政村、224个自然屯, 包括通河镇、乌鸦泡镇、清河镇、浓河镇、凤山镇、祥顺镇、三站乡、富林乡。总的地貌特征为“七山半水一分田, 分半沼泽和荒原”, 耕地面积180.2万亩, 人均耕地15.2亩, 在北方属于人少地多地区。
在多年的经济建设过程中, 通河县发展创新求变、快中求稳, 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 经过多年来艰苦努力的奋斗, 通河县相继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在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新农村建设、“三优”文明城市创建、信访稳定、平安创建等多项工作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201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全市主要责任指标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单位, 2011年又被市委授予服务新战略十佳党委。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基本情况
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 主要以农村专业协会的形式组建。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后, 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大力发展。目前, 通河县在工商局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84个, 其中, 种植业101个, 养殖业32个, 农机28个, 加工业14个、渔业2个、其他7个, 184个组织共有成员8096人。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不同行业的分布情况:种植业占比重的54.9%;养殖业为17.4%;农机服务业为15.2%;其他产业为12.5%。
第一, 在良种和科技成果引进方面, 合作社都能向社员统一供种, 供种率基本可以达到100%, 在统一供种节省成本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合作社负责人对科技成果的生产效益基本都能认同。但是出于资金投入和生产风险的考虑, 一些合作社对先进科技成果的使用还不是十分放心, 宁愿持一种观望态度。在走访的60家合作社中, 有47家合作社的负责人表示会慎重考虑良种和科技成果的引进, 并希望在看到切实的效果之后再投入农业生产。
第二, 在技术咨询与技术指导方面, 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采取“定点定量”的咨询方式, 即社员在生产过程中哪方面遇到技术上的困难, 合作社就会请来相关的技术人员给予解答。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社员眼前的技术难题。在技术指导方面则多采用“应时应季”的指导方式, 即在不同的节气, 合作社会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员讲授相应农业知识。调查显示, 50家合作社会为社员提供定期的技术咨询与培训, 超过被调查合作社的90%。
第三, 在农业信息服务提供方面, 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会由于担心信息的不可信而使其提供的农业信息种类过于单一。通过调查发现, 被调查合作社的60家都为社员提供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 提供的信息基本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有55家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其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信息种类太少。
二、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所走访的合作社分布于通河县境内六个镇、两个乡, 所调查的合作社种类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机服务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社, 所做调查比较全面。通过实地的走访调查发现, 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都会开展某些科技服务, 如统一购入生产资料、提供科学技术咨询与指导、定期对农民进行培训、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类信息等。但是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 也发现了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供科技服务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 合作社提供的科学技术咨询与指导不够系统
在实地的调查和走访中, 我们发现, 被调查的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都为社员提供科学技术咨询与指导, 但是, 这种咨询和指导并没有系统地、全面地针对每一位社员, 而只是在社员自己有问题或疑惑的情况下, 可以向社内的技术人员进行咨询, 技术人员的辅导也只是针对这位社员。这种单一、零散的技术指导对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十分不利, 虽然可以解决社员当下面对的问题, 但由于技术咨询并不系统、不规范, 所以当社员在生产过程中再遇到问题时, 无法做到举一反三, 仍需要求助于技术人员。
(二) 合作社对农民进行的培训次数过少
农民专业合作社针对社员所进行的培训可以提高社员的科学知识及技能, 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作用。但是, 调查显示, 只有6家合作社会对社员进行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各类培训, 如种养殖培训、田间管理培训、农机具使用培训等等。有32家合作社则只是在春季播种和秋季收割之前进行两次简单的培训, 有49家合作社进行培训的次数在2-5次之间, 培训次数过少非常不利于农民的学习。
(三) 合作社提供给农民的农业信息量不足
调查发现,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合作社能为农民提供的农业信息十分有限, 信息量明显不足。多数合作社只能为农民提供少量的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农业科技信息, 对于那些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农业政策信息 (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优惠扶持政策) 、农业经济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内容鲜少提及, 甚至有些合作社的负责人自己都分辨不清哪些是农业信息。在被调查的60家合作社中, 有8家合作社信息发布的次数不足两次, 只有5家合作社发布信息的次数超过了10次, 有47家合作社信息发布的次数集中在5-10次之间。这些过于简单而又十分不足的信息量, 根本不能满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需要。
三、改进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 合作社负责人提高自身素质和意识
合作社的负责人是一家合作社的灵魂人物, 头脑灵活、懂得经营又具有人格魅力的负责人往往可以带动合作社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一家合作社的领军人物来说, 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意识。第一, 在日常生活中, 负责人应主动学习与自己所在合作社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知识, 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为成员提供更为可靠安全的农业信息;第二, 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负责人应培养自己的魄力, 以便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具的引进上不会畏手畏脚, 影响到合作社的发展;第三, 在平时与社员沟通交流的过程中, 负责人应做到“亲民、近民”, 不应有领导架子, 在与社员的互动过程中, 多听取社员的意见和建议, 更加有利于合作社更好的发展。
(二) 合作社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及培训体系
经过走访调查发现, 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不完善, 机构设置也不尽如人意, 因而使得决策的结果可能并不理想。合作社可以从以下两点做出改进:第一, 完善内部机构, 明确机构设置, 各个部门要有专门负责人和固定成员, 并且参与到与部门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第二, 完善咨询培训体系, 针对社员都比较关心和需要的技术进行定期培训, 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合作社的办公地点进行培训。而针对社员所需的各种信息要做到定期发布, 可以采取张贴公告、散发宣传单和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三) 政府部门加大对科技服务内容的宣传力度
第一, 政府各级农业推广组织定期对合作社的相关人员进行科技服务知识普及, 尽量多采取“宣传人员走下去”的形式, 以农民的方便为标准, 多为农民着想, 这样一来, 也会得到农民的更多支持;第二, 政府各级宣传部门可以通过制作相关内容的宣传海报或画板的方式, 在村委会办公室或合作社办公室内进行展览, 宣传海报或画板的设计应多以清晰明了的图画及简单文字为主, 内容做到简单、生动、有趣、易懂;第三, 政府部门组织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参观优秀的合作社, 所参观合作社的选取应做到特色突出, 参观的内容也要选取利于展示的, 以最直观的方式达到宣传的效果。
(四) 政府部门加强对科技服务的资金扶持及政策支持
第一, 政府部门可以继续以资金鼓励合作社, 促进合作社的发展进步;第二,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奖励实物的方式带动合作社的积极性。首先组织专业人员对合作社的物资拥有状况和盈利能力进行评估, 了解其主要缺少哪种物资, 再根据合作社物资的紧缺程度及盈利状况的排名情况决定何种物资归属哪家合作社。在这一方面, 政府部门应加强管理, 规范各部门职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Z].2007-07.
[2].2011中共通河县县委第十四届全会报告[R].2011-12.
[3].2011通河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府报告[R].2011-12.
[4].周青.改善县级政府调控作用, 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4 (8) .
县域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调研 篇8
关键词:工伤保险体制;健全;农民工;权利保障;加强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实用性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种补偿既包括医疗、康复所需费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费用
一、目前我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基本情况
随着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男性外出务工劳动力达50%以上,女性外出务工劳动力达20%,如何解决好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对此,各省市高屋建瓴,适势决策,相继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的通知、《关于社会保险费实行一票征缴的通知》等行之有效的文件,为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指明了方向,目前各县域90%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以全部纳入到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一)各地的宣传重视,制度不断完善,为工伤保险管理夯实基础。调研中大多数县域人社局都成立了业务科室有专门的工伤保险认定、待遇支付领导小组;宣传力度加大,工伤保险实行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了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层上,通过发放工伤保险宣传资料、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用贴切现实典型的事例教育和引导企业,帮助企业算大账和长远账,使企业负责人真正认识到缴纳工伤保险的好处;制度和流程上不断规范,能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例如《工伤保险管理内控制度》、《工伤保险业务经办流程》、《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先后出台,目前用工单位办理工伤保险业务的积极性日益增高。
(二)抢抓机遇、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扩面征缴工作。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和省市相关法规政策,层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建立长效机制,于每年下达任务指标后,召开全县社会保险扩面会议层层动员部署,并与乡镇、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乡镇、包企业制度,帮他们想办法、破难题,使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三)完善“一票征缴”业务,实现工伤保险应收尽收。自2008年以来,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开展了社保费一票征缴业务,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一票收缴,促使低风险行业参加了工伤保险,并按月交纳工伤保险金,提高了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四)规范工伤定点医院的管理。严格审批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并签订《协议书》,每年都要对定点医院实行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严格执行《协议书》规定,减少工伤医疗费的支出,使工伤医疗管理进一步规范。
(五)严格工伤认定程序。人社系统严格执行工伤认定程序,对单位或个人报来的认定申请材料认真审核,按规定程序及时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认真做好工伤认定工作,做到每一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
(六)适时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根据企业“工伤保险基金偿付率”与“事故发生频率”,用人单位在一个浮动期内一旦超过规定的范围,就要调整其工伤保险费率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给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大大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在现行体制下,当其遭受工作伤害时,相应权利的保障措施仍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性参保现象依然存在。一是受经济下滑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负责人及参保职工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认识高于工伤保险,他们就提出各种原因不参加工伤保险。二是受行业影响,产生参保不对称现象。对于机械制造、建筑、矿山等风险大的行业,企业负责人因利益趋势,产生了只参加工伤保险,不愿参加其他保险的现象;而流通行业及党政事业单位,产生工伤机率相对小,他们不愿参加工伤保险。三是有的企业虽然风险程度高,但企业负责人却只为高风险工作岗位的工人参加工伤保险,而承担管理工作的工人和低风险岗位工人却不在参保范围内。四是民营企业参保率低,民营企业负责人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企业负责人同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可能性小,参加工伤保险不划算。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意识淡薄,工作流动性大,对自己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并不关心。
(二)工伤保险各环节都有可以操作的空间,使欺诈行为成为可能。无论在参保申报环节、工伤认定环节、基金支付和待遇享受等各个环节,都出现过虚报、瞒报、夸大病情和滥用高额医药费等现象。《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提出工伤保险基金可先行支付,虽然有相应的追偿办法,但是过于简单,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追偿难度大。
(三)强制措施力度不够,相关部门缺乏配合协调。 尽管《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都明确规定,对不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可以进行处罚,而在实际工作中,处罚往往无法落实到位。
(四)进城务工人员发生工伤事故的几率较高。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低,大部分从事高危行业,居住地分散,上下班途中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工伤认定难度较大。
三、建议
(一)加强工伤保险政策宣传,促进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工政策认知。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或各种方式散发宣传材料,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争取让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工都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认同工伤保险,继而反推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对务工人员要多宣传工伤保险待遇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待遇的项目多、标准高、时间长等特点,让劳动者心动;对企业负责人要多运用现实中的工伤案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变空洞的政策说教为鲜活的思想触动,让用人单位在依法参保和加强工伤预防方面积极行动。
(二)要切实出台相关政策,打击危害工伤保险基金的各种欺诈行为。要提高工伤保险稽核工作重要性地人事,把好关,守好门;要加大工伤医疗监管力度,切实杜绝小伤大养、过度医疗等现象的发生;要实行部门联动机制,应由公安、法院、工商、税务、住建、安监、银行等相关部门参与,形成各单位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改变单靠人社部门的现状。
(三)如果相关部门不齐抓共管,采取强制措施形成联动机制,单靠人社局很难将工作落到实处。建议在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时,明确公安、法院、工商、税务、住建、安监、银行等部门的权责,并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四)通过相关制度创新,在现有法律规定下简化理赔程序,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及时实现。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上级尽快出台相应政策,以此推动基层社会保障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推动县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研究》 百度文库
[2] 陈志旭:2012年第9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 《对于如何加强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监管的思考》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9
济南市劳动就业办公室(2017年11月20日)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6万人,完成市政府全年任务目标的10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完成市政府全年任务目标的90%;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6%,低于控制目标1.94个百分点,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二、主要工作亮点
(一)“主动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积极推行主动服务,深入拓展主动服务内涵,将2017年确定为“主动服务制度落实年”,确定了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工作为民办十件实事,作为主动服务的工作重点,不断升了市民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一是确定了主动服务理念。即:“为了您的就业创业我们兢兢业业业、为了您的理解满意我们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二是向社会公开两项服务承诺。在城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实行 “一次告知,二次办结,三次上门”和“24小时工作时间内提供一次就业机会”两项服务承诺。三是积极践行主动服务。在帮扶就业困难人员方面,建立了“一人一卡”就业困难人员跟踪服务制度,强化跟踪服务,截至10月底,跟踪就业困难人员3.81万人次,帮助1002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在精准服务方面,每季度通过媒体发布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让用人单位和市民第一时间了解市场供求变化,供需对接成功率连年上升。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技术,建立了补贴政策主动落实工作机制,每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集中发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短信1.6万条,让创业政策家喻户晓,符合条件人员应贷尽贷。今年2月,中宣部《党建》杂志对我市“坚持扩大就业服务民生”进行了特别报道。4月份,市就业办又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明显提升。积极营造大众创业氛围,举办了“齐鲁银行杯”济南2017创业大赛,评选出初创企业和创意团队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和优秀奖各4名。加强创业载体建设,今年新认定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8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2家。目前,共建成省、市、区三级创业孵化基地113家。创新服务模式,市创孵中心与山东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实行远程视频创业教学,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明显提升。科学运用“两创”示范专项资金,将符合创业担保贷款其他条件但有商业银行贷款记录的创业者纳入创业扶持范围,及时补齐政策短板。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面”为民实事,通过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定期通报、现场办公、开展政策宣传周等措施,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6万元,已比去年翻一番,扶持带动就业8205人。加大创业政策落实力度,全市有340家小微企业享受创业补贴825.4万元,有3881家个体工商户享受创业补贴1071.1万元。
人口转移就业11257人;打造“就业扶贫车间”85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1人;接受技能培训1003人、创业培训126人。扎实开展区域扶贫协作,通过 “百企万岗进重庆”活动、制定落实 “3223”劳务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加强与重庆武隆区、湖南湘西州的劳务扶贫协作,共组织60余家企业赴两地招聘,提供岗位1万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49人,湘西茶文化创业项目在我市成功落地。6月份,我市在国家人社部召开的全国中心城市家政服务劳务对接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在8月份的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市劳务扶贫协作工作入选大会31个扶贫协作典型案例,作为东西部劳务扶贫协作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六)就业创业培训更加规范。扎实推进就业培训五年规划,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不同群体的特点,调整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30%左右,补贴标准平均达1000元以上。突出对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展职业培训,截至10月底,全市共完成培训1.68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试行个人到非定点培训机构申领补贴的手续和方法,将驾驶员、物流师等5个专业定为试点专业,进一步拓宽了补贴申领发放渠道。加大创业培训质量建设,举办了济南市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并在省创业培训讲师大赛获个人综合能力一等奖1名、优秀讲师1名。
(七)为“拆违拆临”工作中再就业人员托起民生保障底线。按照“拆违拆临”工作要“阳光拆迁、兼顾民生、帮扶要跟上”要求,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10
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张继业书记赴遵义县调研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为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动态,进一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张继业于9月12日率调研组深入遵义县开展调研。
张继业书记一行在遵义县人社局刘文焰局长的陪同下,先后到由返乡农民工胡广芬任董事长的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新厂房施工现场、和平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龙坪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查看,实地掌握了有关情况,并与企业和园区相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在了解到和平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并已有10家企业入住、将实现2000—3000人就业,龙坪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刚成熟的提子产销两旺时,张继业书记对遵义县人社局帮促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张继业书记在调研中,不时与遵义县人社局及相关企业、乡镇、基层人社中心的负责同志研讨和交换情况,探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张继业书记指出,由于农民工积累的资金、掌握的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非常有限等原因,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11
一、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梳理, 本文认为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融资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
目前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主要困难是大学生创业基金缺乏、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不畅、大学生创业实践场所匾乏等。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自身资信等级较低, 缺乏抵押资产难以得到银行资金的支持。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 到资本市场上融资也有很大困难, 为了急于得到资金, 给小钱让大股份, 贱卖技术或创意等做法频频被采用, 或者只能以自筹资金的方式获得小额的资金支持, 创办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
(二) 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引导不够。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支柱, 对经济建设的驱动作用越来越显得突出, 高校也理应对“创业教育”做出积极的、快速的回应。在实地调查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河北省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指导》公共选修课, 多数高校由于师资缺乏等原因, 只是将创业指导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一部分章节开设, 课程质量也没有保证, 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也未真正形成。
(三) 大学生创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大学生自主创业之所以艰难, 除了创业者本身经验缺乏等条件限制外, 更多的是缺乏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与国外成熟又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 我们现在的自主创业环境还不是很完善, 资金支持、政府政策、项目帮扶、商务环境等多方面都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已有政策的操作性较差, 实施难度大。
二、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还基本处于探索阶段, 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目标要求却越来越高, 时不我待。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需要良好的成长空间, 政府和社会都应为它创造优越的外部条件。针对本省实际情况, 提出以下意见:
(一) 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扮演着倡导者和帮扶者的关键角色, 没有政府的倡导与帮扶, 大学生创业工作很难持续开展下去。政府职能部门在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和确保创业扶持政策贯彻落实的基础上, 要从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 制定出大学生创业工作发展目标纲要与长远规划, 以此来统领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全局;要完善各职能部门协调统一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探索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树立起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工作的品牌、名牌;要加强对高校发展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导向机制、奖励机制、评估体系建设, 同时要给予相应的时间周期, 以避免形成简单的“文件传递”, 甚至形成“数字创业”、“材料创业”的现象。
1.完善公共创业服务体系。
政府应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整个过程提供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 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所涉及的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卫生监管等职能部门进行统一协调, 设立创业服务办事大厅, 集中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创业项目库, 提供项目推介、对接、展示等服务;建立由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和服务队伍, 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服务;在高校和社区分别设立创业服务咨询站, 便于毕业生随时咨询与求助;加强分层次、分类别的创业园区建设,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吸引大学生创业者入驻园区。
2.完善融资体系。
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创业投资体系、贷款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大学毕业生创业专项基金, 由政府投入“种子资金”, 并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不以追求高额回报为目标, 而是通过政策性支持, 落实针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低息甚至免息贷款项目, 积极探索利用技术、专利、知识、信用等担保的融资渠道, 真正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 同时优化整体创业环境。在建立小额贷款担保体系方面, 苏州、无锡就将担保公司的规模和数量作为对区县政府推动创业发展的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建立政、校、企三位一体的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导师团。
由政府牵头, 联合高校和企业建立创业指导委员会, 主要承担创业实践基地开发、创业教育体系设计与论证、创业政策研究等工作。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对未来创业机会的影响。定期向有关部门及高校提供分析结果与创业指导, 优化培养目标, 帮助高校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选区优秀企业家和业内人士组成创业导师团, 负责对高校创业师资的培训与指导。
4.进一步完善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政策。
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财税方面的优惠, 尤其是对于提供就业岗位的创业者, 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并对其养老、失业与医疗保险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 对创业收入给予一定的减免税待遇。由大学毕业生来承包经营如去异地他乡的大学生能在户口、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关照, 到农村市场的大学生能在土地使用权上给予优惠等。
5.建立创业教育非营利性第三者组织。
这些创业教育非营利性第三者组织一方面可以通过项目推介、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协助办理政府小额创业贷款、承担创业贷款担保等分担政府对创业承担的风险, 也对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监督;另一方面创业教育非营利性第三者组织机构还可以通过创业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市场指导服务、创业人才服务等创业服务项目, 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非政府支持, 分解高校创业教育的工作压力, 扩大高校创业教育的“非正规”途径, 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6.建立创业教育与创业信息网络体系, 加快创业的信息化进程。
做好有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信息收集工作, 通过逐年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信息的统计, 逐步完善人才信息库、创业信息库、创业企业库、政策法规库以及产品专利库等等, 为后来的创业活动建立一个经验交流、相互沟通的平台, 形成一种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
7.加强对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指导。
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推广主要局限在高校, 高校由于“孤军作战”, 显得力不从心。对于创业者个体而言, 创业能力与创业人格都是影响创业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创业的知识基础、人格基础、思维基础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基础教育对个体的创业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也要加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引导与开发。
(二) 发挥高等院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趋势, 也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延伸。创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应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河北省省情和高校实情的创业教育体系,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1.各高校需成立创业教育中心或其它创业教育机构。组成一个创业指导小组, 成员由学校指定的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和企业成功人士组成。创业教育中心下分教学办、创业基金办、创业实践办等部门, 分别负责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创业资金的争取和筹措、创业项目的指导实践几个方面工作。设置创业教育专职机构的目的主要是系统全面地落实创业教育, 并创造条件孵化教育成果, 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切实应用。
2.全面开展面向全校学生必修或选修的创业教育课程。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 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 建立若干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 全天候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 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 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 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 形成以专业为依托, 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3.高校应以大学科技园或者创业园为载体, 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建立孵化基地。高校应与企业密切合作, 定期的为在校生提供去企业实习和开展项目研究的机会。通过创办一些创业设计大赛、企业模拟大赛、以及一些科研项目, 拓展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在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外力助推器的作用下, 使创业实践活动向新的阶段迈进。
4.要着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国外教授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 熟悉企业的运营。目前困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创业师资的缺乏。高校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模拟活动, 以获得创业的体验;其次, 对教师进行专门化培训。从师资结构来看, 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 先要根据专业需求确定专职教师的数量, 同时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进行兼职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优质资源, 建立一种稳定的长效机制。
(三) 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的支持是大学毕业生坚定理念和信心顺利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大学生创业者选择创业行为, 往往是受了关系亲密的人的创业行为以及价值观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中起到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支持作用, 这种作用在短期内的效益可能不会明显, 但是长期来看却是创业活动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动力, 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能给大学生的创业群体带来极大的鼓动效应。传统思想的束缚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对创业的惰性, 河北省尚缺乏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因此要借力主流媒体, 积极的引导创业主体及创业相关者 (朋友、家人等) 改变就业观念, 加强创业文化和创业价值观的宣传, 在全社会培育鼓励自我创业的社会文化, 大力宣传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的认可度。创建一个和谐的创业生态体系, 才能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构想, 从而达到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多所高校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展开专项调研, 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数据统计的基础上, 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从政府职能、教育引导和社会支持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因素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
[2].黄林楠, 王琳, 于洪军, 吴红.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J].江苏高教, 2010, 2
[3].余俊杰.助推大学生创业的几种路径:开展大学生创业服务的体会[J].中国人才, 2010, 5
农民工创业调查报告 篇12
1 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化
1.1 农民工的平均年龄略有增加,仍以青壮年为主
50名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为27.14岁,其中16~20岁的占15%,21~25岁的占24%,26~30岁的占30%,31~35岁的占20%,36~40岁的占12%。从性别结构看,女性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低于男性。
1.2 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文化程度占8%,初中文化程度占52%,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3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与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调查数据相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重由83%下降到80.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由17%上升到19.5%。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
1.3 农民工从事的行业部门有所扩大,但仍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
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就业部门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部门,但是农民工的就业部门仍然比较集中。在20个样本中,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最多,占32%,其次依次是社会服务业占20%,批发零售业占14%,住宿餐饮业占1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0%,其他行业占8%。与20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调查数据相比,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也逐年加大。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22%,占25.2%,年占30.3%,初达到42.1%;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20占16.6%,20占16.8%,2004年占22.9%,20初达到36.7%。
1.4 农民工家庭务工收入增加,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但大部分农民工认为他们在打工地的经济地位仍然不高
调查显示,年初农民工家庭平均年收入19049元,人均收入4869元,其中人均务工收入3675元,人均农业纯收入1194元,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5.4%。20,农民工月均收入达1690元,比的875元增长近一倍。从数据分析与往年相比,农民工家庭务工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成为农民工家庭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虽然,农民工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并有68·2%的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情况在当地农村居于中等以上,但65.7%的农民工认为其家庭经济状况在打工地居于中下等以下,这种反差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2 农民工自主创业调查所产生的相关问题
2.1 农民工对自主创业的认知普遍不高
据我们的统计和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民工对自主创业的相关常识较为生疏。在50名调查者中对自主创业有意识或对自主创业内容或国家相关政策的农民工只占到总人数的22%(11人),但希望通过自主创业摆脱打工或现状的占总人数的68%(34人)。
2.2 农民工自主创业受到多方面制约,对农民工创业形成压力
我们对50名农民工就业状况和创业意愿进行了详细调查,其中有自主创业意愿的7人,占14%。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就业期望值过高,因就业素质低,岗位、待遇不合意愿,也在创业与求职就业之间徘徊。
目前,对于农民工求职就业,我们主要是依靠行政促进、信息转达等手段,开辟渠道行聘求对接之便,其就业成果往往依托于企业及三产服务业等提供的岗位。政府能够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仅仅是杯水车薪。没有足够的岗位,促进措施力度再大,也不会有更大的成效。而自主创业,须经政府有关部门、创业者个人及其所在基层组织合力同步才能实现。通过网络数据对某县有创业意愿的9684人调查发现,截止五月中旬,已实现自主创业、项目在建或启动开始创业的有人,已建设和在建创业项目1786个,实际创业人数占20.8%。总体来说,能够走上创业之路者比例还相对较低。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农民工对待自主创业的心态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一是个人、家庭等各方面不具备创业条件,也没有创业动机;二是有创业意愿而望“海”兴叹,随着创业大潮的涌动,内心也燃起创业激情,想通过自主创业改变现状,但缺乏信息,无技能,少资金,因而显得有心无力,难以迈出创业步伐;三是虽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但由于创业意识淡薄,感觉创业路难走,不愿担冒风险, “怕”字当头,缺乏自主创业信心;四是创业愿望迫切,掌握技能或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有决心有信心,这类人往往是创业的成功者。
制约农民工创业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资金不足,缺乏金融支持。农民工依靠一般性耕种和在外打工所积累的资金有限,甚至没有积累。资金的关卡把许多农民工挡在了创业大门之外。政府扶持创业的小额贷款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能够拿到的是少数,有的.创业项目小额贷款额度也难以满足需求。调查的有创业意愿的9684人中,因为缺少创业资金难以成行的就有7166人,占74%。无钱投入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创业的“瓶颈”。
二是创业起步,渴求指导服务。调查发现,由于一些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对项目缺乏生产行业、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投资适度、设计规模、经营核算等方面的知识,迫切需要得到有关方面对项目的“会诊”定位及其他各个环节的指导服务。没有这种指导,他们往往缺乏信心,举棋难定。一部分创业者因为缺少这种指导,使投资陷入盲目性。
三是缺乏经验和技能,期盼创业培训。大面上只注重了就业技能培训,而对创业者的培训重视不够。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知识限制,部分创业者思维方式传统,营销观念滞后,市场开拓能力差,家族式管理,机制不合理,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低,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经营管理培训和生产工人的技能培训是创业者的迫切需求。
四是盼望有关部门热心支持,便捷服务。农民工创业,有创业的外在条件即产品、市场等,有内在条件即个人创业意愿,但这距挂牌开张、创业成功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需要经过工商、税务、劳动、卫生、环保、土地等多个部门的多道门槛,他们最盼望一路“绿灯”。这些部门的热心支持、快捷服务是他们顺利创业,成功创业的关键。任何一道关都有可能把创业者挡在门外。
3 农民工新情况的原因分析
以上农民工新情况的分析表明,农民工的状况得到效的改善,特别是工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拖欠问题所缓解,政府给农民工提供的服务有所加强,农民工的会保障实际参保率有所提高,但是农民工收入低、社会障参保率低、处境困难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民工大多没有产生积极自主创业的想法和准备。总的来说,首先是政策效应和制度因素,还包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农民工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等。
农民工的状况之所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得到有效的改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工问题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意见》的贯彻,显现出明显的政策效应。而农民工问题之所以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意识没有形成,主要原因也在于农民工对社会和个人的认知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以及制度的缺陷和政策效应的不足等,因此加强和普及农民工思想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许多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要引导和培养农民工形成自主创业的意识。
4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须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
《国务院若干意见》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现在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根据上述对农民工新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特别要注意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坚决贯彻落实劳动法,加强对农民工的学历及社会教育,逐步引导走向自主创业;加大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整顿和完善政府的就业组织和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强化对农民工的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保证农民工就业的正式渠道的廉洁高效;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首先下决心建立强制性的、规范的、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然后再逐步纳入全国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4.2 最终解决农民工自主创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进一步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加大相关投入,逐步消除农民工自主创业制度障碍和资金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自主创业问题。
农民工和“民工潮”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农民工和“民工潮”既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的产物,也是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结构转换都还没有完成的结果。农民工和“民工潮”虽然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较大的积极作用,但把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区分为城市职工与农民工两种,毕竟是不正常、不合理的现象;农民工潮水般在城乡之间大规模流动,毕竟还是一种非常规的成本过高、问题过多、副作用过大的乡城人口流动。农民工问题和“民工潮”现象最终必将消失。
那么,农民工问题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工潮”现象怎样才能最终消失呢?我们认为,其一是将农民工城市化。因为,只有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工“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落后的二元经济才能真正转变成一元现代化经济,“候鸟”式的农民工才能成为永久性的城市职工,农民工才能变成市民,春节一般也不需要回农村过年,也就不存在农民工及各种歧视和损害农民工利益的问题,“民工潮”及其带来的春运紧张也就自然消失。
其二是引导农民工形成自主创业的意识。随着我国,尤其是重庆市及周边区县农民工城市化的逐步扩大,城市人口量激增。对城市人口就业将产生极大的压力。同时,城市化的农民工学历文化水平较低,在社会岗位的竞争上不占优势。因此若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不仅发挥农民工大量劳动力优势,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能够一定条件下能够避免农民工在以往形式的就业中遭遇不公平待遇。
4.3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扶十分重要
引导推动农民工创业,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缓解就业压力,统筹城乡就业的治本之策,长远之举。就业岗位决定着就业成果。因此,政府如果单纯在岗位和求职农民工之间为就业而推张举措,从宏观、长远的角度来说是被动的。必须从根本上探索长远的、可持续增加岗位、扩大就业容量的体制、机制和措施。那就是政府在积极推进招商引资、筹建大企业项目的同时,强化措施引导推动农民工自主创业,增加创业项目数量,扩大就业空间。发挥出农民工创业的潜能,就把包“袱变”成了财富。创业项目对于促进带动就业的作用是巨大的,门槛低,易于就地就业,双方对接相对灵活。
政府方面一是要引好路,为农民工创业定好位。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以市场的眼光选项从业。依据个人条件帮助选准项目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一环。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设立由经贸、商业、金融等方面的专家及有关行业权威人士组成的指导团、智囊团或成立这方面的专门机构,帮助把脉诊断,为农民工创业人员定位选项,出金点子。对自有资金少或可能争取到的资金少的,从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低的小项目做起,陆续滚动发展;对缺少技能、市场开拓能力的,可立足当地农产品或产业集群上项目,利于掌握技能和融入市场;对有一技之长的帮其发挥个人优势,筛选合适项目。通过综合谋业人员各方面的条件,帮助“量体裁衣”,规避风险,扬长避短,让他们因人而宜,圆创业梦。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这是促进创业的“瓶颈”。在用足用活小额贷款政策基础上,政府与金融部门协调,开拓支持创业的信贷渠道。实行农户联保,协调加入行业协会实施联手“抱团”担保,都是可行的。政府也可探索建立农民工创业专门扶持基金,重点对创业项目实施贴息扶持,或者研究试行农民承包土地抵押贷款,扩大抵押资产范围。逐步放宽政策,开放融资渠道,允许民营金融机构进入民间融资领域,促进资金信贷的市场竞争,激活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使面向农民工的信贷机制更加灵活。
三是简化程序,营造宽松创业环境。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条件,降低门槛,开辟绿色通道。农民工创业报批涉及到的各个部门要一盘棋,也可以实行并联审批,减少环节。目前,各地都有对于创业的优惠政策,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方面。但创业者能否享受到、享受多少,则少有过问。这其中缺少一个牵头或综合督查落实的机构或部门。立足于在体制、机制上为农民工创业拓宽空间,有专门机构负责或制度规范,以确保搞好“保驾护航”是必要的。
四是搭台铺路,筑巢引凤。政府投入一定资金,统一规划建设创业园、创业基地或创业一条街,也可依据产业组织农民工居家集体创业,结伴出“海”。政府强化服务扶持措施,减少创业人员创业过程中的多个环节。昌乐县自去年以来,建设了下岗职工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各镇(街道)建设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这些园区和基地都实行选址、规划、建设、设施配套及项目审批手续等统一办理,极大地方便和促进了农民工创业。同时,创业项目同一种类,同一行业形成集群的,由政府出资聘用权威技术能人,统一指导创业项目生产经营。对于有技能、有实力的在外务工能人,政府可引导、鼓励、邀请其回乡创业。
五是搞好创业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针对创业人员需求,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分级”、“分行”培训,对创业项目的招用工人实施技能培训,或者按照创业项目需求进厂(场)培训,积极为创业人员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
【漠河县农民创业情况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漠河县人民医院肺结核病防治管理制度11-03
漠河工商行政管理局部门预算公开说明01-02
柳河县总工会经审工作的述职报告07-16
白河县发展山林经济05-16
云南省梁河县09-26
内蒙清水河县最近新闻07-19
香河县政府信息公开01-07
齐河县小学教师招聘05-15
齐河县统计局电话01-11
清水河县灌草产业发展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