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2024-07-31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通用11篇)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篇1

丝路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所有党组织和党员,外地流入本辖区的流动党员,有入党意愿的干部群众。

二、服务项目:确保在流动到辖区内的所有党员都能就近找到党组织,确保缺少资源的基层党组织有活动场地。成为辖区内在职党员和在籍党员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基地。

(一)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受理党员办理接转组织关系;出具外调证明材料;接纳党外群众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帮助其落实培养、教育的基层党组织。

(二)党务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咨询

提供各级有关领导讲话、可公开的党内文件资料查询;提供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及法律、法规等各类政策咨询。

(三)代理承办服务

对党员缴纳党费等提供受理服务;对流动党员、下岗党员等有特殊情况的党员提供档案临时代管服务;提供发放党内有关报表、书籍材料的服务。

(四)接待信访服务

对党员反映的有关待遇、组织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党组织及负责人、党员有关问题的反映,服务中心认真登记后,按管理权限及时上报,并督促、协调解决,负责反馈给本人。

(五)党员群众创业服务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有创业愿望的党员群众提供培训、职业介绍、创业贷款、扶植等服务;调查摸底建立有创业意愿的党员群众档案库和用工信息库、信息公示栏。

(六)流动党员管理服务

配合流入、流出地党组织共同做好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 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访慰问流动党员,或用信函、电话、网络等方式联系外出的流动党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

(七)为非公企业党组织提供服务

搭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学习交流平台;做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八)党员志愿者服务

组织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报到,根据社区情况及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九)首问责任制度

1、党员到服务中心接转党员关系、咨询、求助等,党员服务中心要如实受理登记,进行服务或处理。对超出服务范围的及时报上级部门协调解决。

2、党员服务中心受理的党员求助服务,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特殊情况可视情况适当延长,但必须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

(十)求助热线服务

对党员和群众提出的求助要求予以帮助;协调有关单位和组织解决党员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本中心求助热线电话: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篇2

关键词:党员,服务型,渠道,学生党支部,建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黄有梅的《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中就国内外的宏观环境、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以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大学生党员教育缺乏长效机制、组织生活缺乏实效性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我校党建工作亦存在这种现象,大多数党员对支部安排的组织生活响应较小,因此本支部下大力气解决制度不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缺乏长效机制、服务意识不高、服务渠道少且单一等问题,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提升党员的工作能力,树立宗旨、群众、责任、服务意识,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党组织的威信,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和谐发展。

一、学生党支部基本情况

(一)研究背景和周边环境现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新升格本科院校,各项制度和设施主要还是停留在专科三年制的模式,大部分还不完善,跟不上本科四年制的步伐。加上崇左市是新设立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弱,在管理支部党建方面稍有欠缺、忽视,影响小。因此,崇左市周边有很多贫困地区,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二)党建工作的影响因素

学生支部党建活动形式比较单一、陈旧。一提到党建活动,很多学生就会想到开会、发展党员、听报告、学习文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主要原因有 :

1、从党员自身方面,主要是党员的社会经验不足,理论修养不够,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够高,辨别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党员存在“组织上入党、思想上未入党”的现象。而近年来高校过于注重党员数量的提高而忽视质量提升,也是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工作缺乏热情、对群众关心少。

2、制度不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缺乏长效机制。党支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其管理活动也相对散漫和随意。故导致部分党员服务意识逐渐淡化及模范带头作用不强等问题。

3、缺乏党员领导核心,党员之间联系少,渠道少,服务次数少,力量不能凝聚。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培养学生党员干部上不够重视、管理不够规范 ;再者,党员干部自身缺乏敢闯敢拼、开拓创新的锐气,也忽视带动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工作的重要性。

4、由于其他不同原因,许多学生党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勤工俭学、兼职、见习等形式来补贴自己或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这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员对党内活动的参与热情,更无心思拓宽服务群众渠道。党建活动就一直热不起来、不够完善,也没有创新之处。

二、学生党支部拓宽的服务渠道及方式

根据上述的情况,我支部通过不断探索,最终确定了以崇左市卜利小学、崇左市大村为长期服务点,已探讨出新的工作模式、创新了党建工作机制,包括制度、模式以及党支部和党员的考核体系。

(一)制度有所创新,明确了党员职责。

本支部改革前,党员还没有党员活动室之类的办公地点,不需值班,缺乏相应的制度、岗位约束。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本支部实行党员服务岗,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并制定相应的值班管理制度、值班安排表、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和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建立起了值班轮值制,实行了“优秀党员”等的激励机制,调动党员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值班期间,群众可到党员活动室向党员咨询了党建方面的知识,如入党动机、入党程序等 ;还可以咨询学习、工作、心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此制度变化,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查找不足之处,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活动丰富新颖,搭建了服务平台。

活动项目结合我院、我系的专业特色和优势,采取校内外实践方式有序的开展。在校内,本支部开展了“拓展新形式,服务你我他”的综合性服务,通过活动室值班和校园走访等形式进行公开宣传、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党建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在校外则开展了“留下的是种子 ?我们用爱心来呵护”的服务留守儿童的活动,定期去看望他们,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书法课教授体现了党员们结合着中文系的特色,发挥所长,展示着中文系学子的风采。这样小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党员们也在授课方式、知识拓展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同时还开展了“关爱老人,温暖社会”的服务型活动,党员运用专业优势,利用相关的语言技巧和老人们聊天谈心,给与了精神上的慰藉。

(三)服务效果明显,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本支部党员通过电话、短信、QQ群、网络等与各系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取得联系,开展了联建工作。在各级党支部支持、配合下,在大村小学和卜利小学建成了一对一帮扶关系,实行“服务一个学校、服务一个班级、服务一个学生”或者“服务一个村、服务一个家、服务一个困难群众”的“三个一”模式,使每名学生党员立足实际,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有效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心理问题和一定的生活困难。党员们的爱心行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大家很乐意地加入活动中,使群众积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充分发挥党员的辐射带动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四) 宣传力度加大,形式多样。

活动的深入开展及影响力度的扩大,取决于宣传。宣传力度越大,影响越大,就会带动更多的党员,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全面性。新闻专业的党员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多方拓宽活动宣传形式,有文字新闻稿、图片报道、视频播报、板报宣传、QQ互动等,从而带动党员踊跃参与其中且认真践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真正意识到无私奉献和服务的快乐,品尝其中乐趣,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展示着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党员们收获颇丰,也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个人、班集体,尤其是热切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们。大家一起加入服务群众的热潮中,服务队伍不断扩大。

三、学生党支部拓宽服务渠道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服务渠道得以拓宽,丰富了群众生活,增强了党员的主体意识、服务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一)制度建设初步完善,实现了工作的有效性。

党员值班制和流动制的实行,让党员真正参与到服务群众中去,时刻以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群众着想,以党员先进性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群众。党员流动制是指在校内安排党员到固定班级对同学进行思想引导,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在校外则是以小组形式分配到相应的村屯、社区、小学等进行服务。这给工作增添了生机活力,出现追、赶、超的彼此竞争局面,形式更活跃、效果更好。

(二)服务活动继续深入,丰富了群众的生活。

党支部干部已从多个方面专门深入当地调研考察并指导活动的开展,并在服务点形成长效机制,采用了服务校内师生和校外困难群众的方式,很好地做到了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加强了组织建设,也从根本上了解到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发起了捐物倡议,如衣物、用品、书籍,满足群众们的多样化需求,给困难群众提供了一些物质帮助,解决其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党员更加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思想、精神方面,给以一定程度的鼓励和帮助,积极面对生活。

(三)党员素质不断提升,得到了群众的赞许。

活动坚持常态化建设,设立有值班服务、到班解答、结对帮扶等,这不断提升了学生党支部服务师生、学校、社会的能力。党支部改革之后,党员普遍表现突出,实现了由先前意识比较淡薄到处处带头领先的转变,自觉性、责任感提高,增强党员的党性锻炼。

(四)宣传效果良好,凝聚了群众的力量。

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探索了新方法,掌握了新情况,改变以往党建工作的不足,不断影响和凝聚群众力量,更好的为党建、为群众服务。活动十分注重对外宣传,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号召爱心人士的参与和帮助,共同伸出援助之手。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篇3

针对我院接受越来越多外省市学生就读的新形势,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外埠学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们学生、教务东区党支部的党员构成及业务内涵,我们以“凝聚党员群众力量,贴心服务外埠学生”为题,围绕外埠学生的思想动态、住宿和课余学习情况、接受困难帮助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以及座谈会、走访等多种方式,历经大半年的研究和探索,基本掌握了外埠学生来我校求学的主要状况,摸清了其基本规律,也理清了对其实施有效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思路,将为我校发挥京校优势,优化生源结构,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效益提供有力的参考。现将课题研究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

近几年,随着招生形势和政策的变化,我院扩大了在外省市招生规模,学校生源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埠生源的日益增多,给学校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也因为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使得原来以北京生源为主的校园教学和文化生活有了很多新情况。不少外埠学生来校后不尽适应北京高校的新环境,在思想、学习与生活等方面与本地生相比出现较大的差异,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以提出完整有效的应对思路。结合落实学校党校关于2014年党建创新项目的工作要求,我们支部确定以“凝聚党员力量,贴心服务外埠学生”为课题,通过教务、学办、团委通力合作,在校区学生中开展针对外埠生发展状况的调研,着重分析其思想动态、生活情况、课余学习状况和接受困难帮助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并实践使外埠生更好地融入校园、提升归属感的途径,为学院加强外埠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原始数据,为外埠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

(二)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源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主要目的是深入掌握外埠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特殊需要,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思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更加扎实全面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着重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通过深入调研,梳理分析埠学生的成长规律,探索在京院校管理外埠学生的基本方法体系。把外埠学生管理服务作为重要内容,促进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不断提升,针对外埠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强化引导和规范,探索出一定的规律,完善外埠学生管理制度和机制。

2.实践目标。以支部为核心,凝聚全体党员、群众力量,带动支部所属的学办、教务办、分团委、图书馆、学生公寓等共同开展此项目建设,为学院及相关部门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依据。

3.工作目标。通过对外埠学生在我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的掌握和了解,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尊重、爱护、信任外埠学生,让外埠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学校生活,真正感到来自学院、教师的温暖和呵护,从而树立起学习和奋斗的目标;让他们拥有更加健康和成熟的个性心理,为最终顺利地完成学业学习,成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以外埠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探索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和服务规律。具体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

1.外埠学生思想状况。外埠生因地域不同,在思想、心理与生活等方面都会与北京本地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外埠生发展状况的调研,掌握外埠生在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使其更好地融入校园、提升归属感的途径,首先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外埠生的基本信息、内心世界,进而分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

2.外埠学生生活情况。公寓是外埠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校育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90%是住宿学生,其中35%是外埠生,有必要对其住宿环境及其在宿舍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而为管理和服务好外埠生的生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质环境。

3.外埠学生课余学习情况。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在现代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大批在校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这个公共资源的事实,有必要对外埠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外埠生常去或不常去图书馆的原因、主要看什么类型的书籍、受什么影响,进而了解他们课余学习的需求,改进图书馆服务,更好地满足他们学习成长的需要。

4.外埠学生接受困难救助情况。资助贫困大学生是关乎社会稳定、人才开发的大事,是我院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外埠生中有不少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消费情况,以及他们和其他同学对困难学生的认知评定标准等,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好资助服务,让贫困学生不因贫而影响学业。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调查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外埠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对诸多事情的态度,问卷调查分析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也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础。调查的对象是东校区2012.2013.2014级外埠学生502人,其中男生有198人,女生有139人。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基础信息、思想与心理情况、学业及图书馆学习资源利用情况、住宿生活情况、绿色通道与资助情况等五个方面,共计38道题目。问卷回收后,项目组将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汇总,通过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筹分析。

三、研究的结论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较为全面地掌握外埠学生思想、学业、生活情况,深感外埠学生初来乍到,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面对陌生的面孔,难免有些恐慌。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支持、帮助与理解,渴望与老师更多的沟通和交往。我们应当走近这些学生,与他们沟通并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需要、学习态度、个性特点、风俗习惯、生活状况等,用老师们的真心和爱心,使他们感受到学院的关怀,感受学习的快乐。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一定要切实通过加强外埠学生的管理,让外埠学生感受到学院的关心关爱,增强学院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从而间接增强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学院的信任,促进学院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全面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更多的外埠学生来学院就读。具体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全面关注关心外埠生,提升外埠生归属感。在新生报到期间,由团委牵头为外埠生提供接站服务,并逐渐扩大外埠生受益群体范围,使外埠生来到北京后感受到学院对他们的热情。在入学后,组织以迎新生为主题的文体类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使外埠生逐渐由活动的参与者向组织者转变,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并引导优秀外埠生加入到各级学生组织中来。同时要扩大外埠生在学生干部队伍中的比例,持续发扬外埠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2.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搭建外埠生与本地生的交流平台。学生会干部要定期召开本地生、外埠生交流会,由生活部、宿管部牵头及时与外埠生交流,对外埠生在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学院(校区)团委反应,第一时间予以反馈。特别是在外埠生存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各级学生组织要及时汇报。

3.加强宣传心理辅导的力度。在外埠生压力过大的情况下,除了得到同学、班主任、辅导员的帮助,还应得到心理老师的专业辅导,使外埠生能够有效减轻心理压力。

4.鼓励外埠生参与各项活动。外埠生初到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会感到羞涩和紧张,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开展常规文体类活动,还应鼓励外埠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以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等实践活动。

5.学生公寓要逐步解决一些问题,进一步改善学生的住宿硬件条件。软件服务方面要提高公寓服务质量,东区三个宿舍楼分别建立“学生活动室”,设立学习园地、文化活动等内容,在尤其是在节假日时,给学生提供活动和学习的场所;丰富住宿生业余文化活动,尤其是丰富外埠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与餐饮中心协商改善学生伙食质量。

6.学生公寓要为外埠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要维护住宿环境的安定与和谐,给所有住宿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校园生活。每逢节假日,慰问留守的外埠学生,让外埠同学感受到学院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拉近师生的情谊。要开展有意义、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素质。

7.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要为外学生查阅学习相关资料、阅读大量书籍提供方便。要打造良好的学习场地,为学生的假期生活增添乐趣。要把握外埠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特点及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要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让大家知道图书馆都有哪些方面的书籍,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去借阅,从而加强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图书资源要不断更新,为图书馆注入新的血液,在图书馆找到自己想要的最新的图书,学习最新的知识。完善各书库目录体系。完善的目录体系可以使学生更便捷地找到所需书籍。

8.资助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在资助工作中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应得学院的充分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是帮助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资助工作是学校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平台,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桥梁。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桥梁,将资助工作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想引导。使得学生在得到资助的同时,更好的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等问题。

9.勤工岗位设置要改革完善,在校内资助工作中应得到重视。目前,勤工助学岗位数量较少,不能有效地解决困难生在校内得到锻炼,缓解经济困难的问题。在校内资助工作中需要得到重视,完善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为困难生在校内创造一个安全有效的缓解经济困难的途径。

六、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篇4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为民、便民、利民、富民”为宗旨,规范服务行为,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实现“农户办事不出村、纠纷调处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务不出村”,特制订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系列工作制度。

(一)服务承诺制度

1、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与效能的原则。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处处、事事、时时为群众考虑,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优质服务。

2、对程序简便、手续齐备、符合规定的事项可当场办理,作为即办件承诺直接办理。

3、对需现场勘查或其他不能即办的事项,作为承办件,承诺限时办理,经办人应即时对服务对象申报的材料和有关手续进行审核,材料齐全的由经办人写服务收条给对方,材料不齐全的明确告之服务对象所需的材料和手续。

4、对需由多个部门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联办件,承诺由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组织联合办理。

5、对不按首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信访接待等制度办事的工作人员和对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拖拉、不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可以打举报监督电话,追究责任人员责任。

(二)首问首办责任制

1、凡群众来便民服务中心请求解决问题和要求提供服务时,无论涉及哪个部门的业务,首次接待来电或来访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要热情接待。属于本职工作的事应及时办理,不得拖

延。属于本中心其它部门办理的,应将来人介绍到该部门,并协助办理。对不属于本服务中心服务的事项,应向当事人作出解释,并告之受理部门。

2、对来中心办事人员反映的问题,属于业务范围内的事项不能说“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等语言,要做到当场答复。对条件不符合或手续不全的,应当一次性告之相关规定和应提交的材料及办理程序、手续等,必须一次性讲清楚,让群众第二次一次性办成,办不成的,由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3、首问责任人要做好首问记录,认真办理。若办事人员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应及时请示领导,并给予一个准确的答复;对确实不符合政策规定或确实解决不了的,向对方说明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4、首问首办责任人确因公务繁忙无法及时办理应办事项时,要主动说明原因,也可负责转交其他经办人办理,若遇有紧急事项应尽量给予办理。

(三)限时办结制度

1、限时办结制度是指服务对象到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时,在符合有关规定及手续齐全的前提下,经办人应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其所请求事项的制度,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为限时办结制的责任人。

2、对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办结时限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时限要求,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前办结。没有规定时限的,要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3、申请人申请事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提交的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的,服务中心能够当场解决的,工作人员应当当场办结。

需上报业务部门审批、办理的,有明确规定时限的,按照规定时限办理,没有规定时限的,在10个工作日之内办结。

4、对当事人申请材料不全的,工作人员应当当场一次告知其需补办的全部材料内容,对需要实地核实的,要在10个工作日内到实地核实。

5、信函件(包括领导批转件、批评、意见、群众来信等)有明确时限的,按照时限办理,未明确时限的,在登记后10个工作日内办结。

6、特殊事务、事项的办理要本着效能的原则,特事特办,注意结果。

7、未按上述规定时限办理的,按《责任追究制度》的有关规定追究在岗责任人的责任。

(四)责任追究制度

1、本中心工作人员因不负责任、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的职责,致使服务对象或者国家、公共利益遭受损失或造成不良影响的,必须追究工作过错责任人的责任。

2、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责任追究。

(1)首问责任人不履行首问责任,贻误办事者办事的;

(2)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应予受理而不予受理的;

(3)服务态度不热情,与办事者顶撞争吵的;

(4)私自进行有偿咨询或服务,违规收取押金、保证金和其他费用的;

(5)超越规定权限实施许可,或擅自提高、降低许可条件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6)未履行办事承诺制度,无特殊原因和理由,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许可事项或告知办理结果的;

(7)对明显虚假的材料,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的;

(8)故意制造虚假材料或谎报事实的;

(9)办理业务明显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有关规定的;

(10)擅自离岗,又未事先向领导报告,造成岗位无人,群众办事不便的;

(11)其他应该追究工作过错的行为。

3、责任追究方式按造成责任后果的大小依次为:

(1)责令作出书面检查;(2)通报批评;(3)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4)扣发当月岗位工资(服务费)和年终奖金;(5)轮岗或暂停服务资格离岗培训;(6)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者取消服务资格;(7)给予党纪和行政纪律处分;(8)触范刑法的,按法律处理。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

(五)投诉受理制度

1、来中心办事的群众对中心任何工作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业务技能等方面不满意的,都可提出批评建议或意见。

2、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来办事的群众可以向管理办公室或书记乡(镇)长投诉、举报。

(1)首问责任人不履行首问责任,贻误办事者办事的;

(2)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应予受理而不予受理的;

(3)服务态度不热情,与办事者顶撞争吵的;

(4)私自进行有偿咨询或服务,违规收取押金、保证金和其他费用的;

(5)超越规定权限实施许可,或者擅自提高、降低许可条件造

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6)未履行办事承诺制度,无特殊原因和理由,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许可事项或告知办理结果的;

(7)对明显虚假的材料,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的;

(8)故意制造虚假材料或谎报事实的;

(9)办理业务明显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有关规定的;

(10)找不到服务承办责任人的;

(11)其他应该追究工作过错的行为。

3、中心管理办公室对群众的投诉必须认真对待,慎重受理,在仔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诉的事实进行核实,对相关责任人按照责任追究制追究其责任,作出严肃处理。

(六)信访接待制度

1、拆阅和接待。收到来信,认真阅读,文明热情接待来访人,仔细听取,做好记录。

2、登记。阅信及接访后,由值班人员或接待人员逐一登记,登记内容为来信、来访群众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来信来访原由、暂处理意见、送领导阅批。

3、办理。按领导批示意见,落实办理人员,承办时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4、回复。所有来信或来访均由承办人员填写回复单,回复当事人办理结果。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篇5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保持先进性的好方法,也是党团结、影响、宣传、教育群众的好途径。通过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建立,把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地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

一、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要任务是: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帮助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党员联系群众要做到“三知”、“三及时”,即知思想、知工作、知生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及时做好稳定工作。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五)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二、主要方式

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条件,组织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方式,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一)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要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工作技能,自强自立。

(二)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有条件的党员每年要承诺为群众办一两件实事。承诺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三)参加设岗定责活动。每一位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申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所在党组织设立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岗位,履行岗位责任,努力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林业局建立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义务参加党员服务站(点)的工作。积极参加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的扶贫、支教、保护环境和关心下一代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帮助生活困难群众的捐赠活动。

(五)深入基层调研。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有1个月时间,深入联系点和各乡镇场调研,特别要注意深入到问题较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调查研究要讲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六)做好接待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定期接待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包括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检查与监督

(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由党政一把手共同负责,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负责,督促检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抓好落实。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篇6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调查分析

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是党组织与青年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纽带和桥梁, 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决定了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得以发挥的情况, 从而直接影响青年学生对我党的党性认同、价值追求和信仰归属。为了准确掌握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现状, 为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提供基础依据,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南大学的在校学生开展抽样调查, 共发出问卷800份, 其中学生党员400份, 普通学生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92份, 有效回收率为99%。另外, 笔者还就一些更深入的问题对10位负责党建工作的辅导员进行个体访谈, 访谈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学院党组织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做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载体和渠道、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监督管理与考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建设等。

一、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1.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

在党员与群众进行联系和沟通的途径上, 48.3%的学生选择“面对面群众座谈”, 49.5%的学生选择“通过QQ、飞信等聊天工具”, 38.8%的学生选择“通过人人网、微博、公共主页等发布和收集信息”, 24.3%的学生选择“通过纸质媒体向群众宣传党的知识和动态”, 可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不仅局限于面对面交流, 深受大学生喜欢的QQ、飞信等聊天工具, 以及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平台也逐步发挥在党员联系群众方面的优势。此外, 各学院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还尝试开拓新媒体渠道, 如建立党建网站, 将理论学习、组织发展、工作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发布在网页上;部分辅导员开设党建博客, 将理论知识、活动总结、心得体会等与学生分享, 不管是学生党员还是学生群众都可以在博客中畅谈自己的观点;发布手机党报和党建信息报, 将近期的党建信息、时政要闻、党史知识等以手机短信或电子文稿的形式向学生发布。这些网络媒介在传递信息方面更直接、及时,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比起传统的面对面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和喜欢。

2.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容

在党员和党组织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上, 思想觉悟、党的理论知识、专业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比较多, 所占比例分别是60.8%、53.3%、44.7%、42.8%, 另外, 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 联系和服务的方面涉及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 所占比例为31.3%、19.9%。由此看来, 学生党员在思想引领、党的理论知识的宣传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访谈了解到,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主要涉及三个内容:首先, 在思想方面, 党员在深入学生群众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群众的思想状态, 引导学生群众在思想方面有准确的定位, 如结合时事开展以“中国梦”、“大学梦”为主题的辩论、研讨、座谈等, 在交流中提高思想觉悟;其次, 在学习方面, 党员在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方面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指导, 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研究生党员还可以在科研创新方面带领本科学生, 如指导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等;生活方面, 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众身边的朋友, 可以帮助学生群众在感情问题、网络成瘾、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

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上, 有62.4%的学生选择“现场调研, 开群众座谈会”, 51%的学生选择“组织主题实践活动”, 50.5%的学生选择“与群众单独聊天”, 49%的学生选择“组织党团共建活动”, 45.7%的学生选择“结对帮扶 (个人、宿舍、班级等) ”, 45.2%的学生选择“主动关怀并解决学生群众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问题”, 39.7%的学生选择“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可见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与座谈、组织主题实践和党团共建活动是目前党员联系群众的主要形式, 另外, 在党员与学生群中进行“结对帮扶”并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问题, 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联系服务方式。

通过个体访谈了解到,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主要载体有学生社团、学生事务中心、新生班级和学生宿舍、社会实践。党支部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 主要是通过开展党日活动实现。此外, 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的共建, 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开辟了新的途径, 大多数辅导员老提出, 支部共建提高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也使他们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4.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通过访谈, 目前各学院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建立主要通过教育培训机制、管理监督机制、激励考核机制的完善实现的。在教育培训机制方面, 各学院比较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并形成“团支部—入党联系人—党支部—党务中心—辅导员—组织预审员”的层层把关制度。另外, 对于党支部书记的培训也趋于完善。在管理监督机制方面, 大部分学院在党员发展程序的规范性上都投入了较多精力, 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 主要是通过党支部内部监督和自我监督实现, 内部监督的主要力量来自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可直接影响支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落实。在激励考核机制方面, 各学院分别制定了“五个一工程”、“党员素质五个硬”、“党员1+1+1任务”等制度, 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量化, 并通过自我评价和支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员的考核, 少数学院将群众评价纳入党员考核。另外, 通过开展七一表彰大会、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等对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突出的党员个体和党支部进行表彰和事迹宣传,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二、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部分学生党员与群众的关系比较密切, 并且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 但某些党员在联系与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 目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1.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 有学生认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不够积极主动”, 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缺乏主动意识和自觉性。首先, 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远大的理想, 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也不够高。其次, 部分学生党员尽管在学习成绩、思想觉悟方面优于普通学生, 但是在缺乏正确的培训和引导下不知道如何联系服务群众, 从而导致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难以深入。另外, 少数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成绩下降, 不能在专业学习上发挥榜样作用。

2.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有待进一步拓展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 42.6%的学生认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方面太狭窄”, 36.4%的学生认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太单一”, 这归根结底反映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不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建立, 关键在于拓宽途径、创新载体, 构建党群互动平台。目前高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 不仅需要从广度上拓展, 将联系与服务的功能涉及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还需要在深度上进行拓展, 如不断丰富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把活动引向深处, 务求实效。

3.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中新旧媒体的结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符合“90后”大学生信息沟通的时代特点, 其便捷、多元的信息发布渠道拓展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途径, 但它是把双刃剑,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者更多情况下是“为用而用”, 还不能较好地对两者进行优势互补。因此, 新媒体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高校党建工作是富有思想性、政治性的工作, 如何在多元的信息沟通方式上不失党性色彩,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次, 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沟通机制, 确保及时发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并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引导。

4.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外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 33.5%的学生认为“联系服务群众不能有效反馈”, 部分学院也并没有将群众测评纳入对党员的考核和监督。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如果不能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不能有效接受群众的反馈意见和监督管理,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效果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也是巩固执政党群众基础的重要任务。我党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要求高校建立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通过调查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可进一步从加强教育、拓展途径、创新载体、营造氛围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小莉, 张南生, 张芳.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极致的调查报告[J].怀化学院学报, 2010 (7) :120-122.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篇7

一、切实提高对构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认识

(一)联系群众,主要体现在党员深入到群众中,关心他们的疾苦,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服务群众,主要体现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和解难事。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密不可分,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要解决的是保持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方式的制度化建设问题,从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程序严密有效的机制,始终保持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作风。

(三)以宜昌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为例,该单位作为“大营销”体系的专业化单位,做好构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工作尤其重要。一是中心人员数量众多、结构复杂。二是中心承担的职能众多,责任重大。

二、努力构建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落到实处的机制

(一)开办党员课堂

以中心组学习、班组政治学习为载体,以党委书记讲党课、“红领”先锋训练营、党员轮训、网络课堂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党员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储备,迎合企业所需、发展所需、客户所需。

(二)优化组织机构

顺应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要求,稳妥实施机构专业化、扁平化改革,通过不断的整合机构,优化专业分工、优化流程管控、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绩效管理,构建了营销坚强有力、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

(三)实行360度考评

成立中层干部考核领导小组,出台《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方案》,用績效考核和“360°考评反馈法”科学考评干部的能力和态度。该办法采用“5维度20因子法”制定问卷, 分为上级考评、同级考评、下级考评和自评,从任务执行、人际沟通、管理风格、领导作为、敬业自律五个维度考察干部履职能力,将干部的职业素质与群众的期望进行比较,使其优点和短板显性化。

(四)结合专业特点,构建制度体系

1、改进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在中心原有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基础上,形成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络。通过党员干部联系相关部门、党员干部联系重点工作、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员工和关键客户,建立起密切联系群众的稳定渠道。

2、建立党员干部和党员代表调查研究制度。要求党委成员、各部门、班组主要负责人,必须结合专业领域、年度重点工作和业绩短板,深入一线,制定调查研究课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思考,拟出解决方案向中心党委汇报。

3、坚持党务公开和定期通报制度。对内坚持党务公开,将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决定,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会议、文件、宣传栏和网站等多种平台,及时向员工通报。对外进行专项通报,将电力政策与法规、执行电价、停电信息和服务信息等通过媒体、展板和海报进行通报,接受客户的评价和监督。

4、强化党员评议和客户调查分析两项监督制度。一是认真做好党员评议。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二是积极开展客户调查分析。采用电话调查、网络问卷、上门走访等方式,进行客户满意度分析,不断改进服务品质。

(四)开展特色活动,塑造阳光形象

1、亮身份,强化服务意识。按照党员挂牌上岗的要求,认真做好党员示范岗的覆盖、公开和监督工作,让每一名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时刻处在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之下。

2、牵热线,加强远程服务。设立中心二级工作站,减少工单中间流转环节。加大对95598客户代表的培训力度,开展每周学习和礼仪培训,联系营业窗口和兄弟单位开展跟班学习和交流活动,提升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

3、进社区,拓展便民服务。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开展“光明使者进社区”活动,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和社区网格员一对一结对,组织党员、团员走进社区,真正为社区居民解决用电难题。

4、架绿桥,提速主动服务。畅通“绿色通道”, 给报装用户提供最大便捷。深入开展“绿色义诊”活动,组织专家队伍为关键客户检查用电设备、优化用电方案。

三、积极谋划与创新确保质效的长效机制建设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要真正实现构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着重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协调顺畅班子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与破解难题的勇气、持之以恒的耐心。

(二)以支部建设为重点,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大“电网先锋党支部”创建力度,深入开展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服务要注重效果而非形式。一是要畅通服务信息渠道,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二是提升服务品质,积极开展预约、代办服务等新方式,完善服务细节;三是优化管理流程,缩短服务链条,让客户享受更为快捷便利的服务。

(四)强化监督与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领导、目标管理、岗位职责、日常监督、考核评价和奖优罚劣等一套科学管用、便于操作的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党员评议方法,适当增加和扩大群众的参与权,使广大党员处于党组织和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

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篇8

一、党员领导干部应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和联系村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特别要注意深入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困难多的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

二、在中心党员中广泛开展以“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心党员每年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三、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户活动。中心全体党员应与联系村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困难群众结成联系户,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联系对象,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并树立信心,提高技能,自强自立。

四、实行党承诺制度。党员应结合工作实际,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本着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原则,以承诺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承诺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各级党组织应进一步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实行政务公

开、党务公开,大力推行民主听证制度,通过“百姓心声倾听会”、“民情日记”等方式,充分反映民意;采取民情恳谈、交心谈心、领导接待日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情;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广泛集中民智。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应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反馈意见。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篇9

一、党员必须有坚定的群众观念,积极致力于群众工作,关心群众疾苦,有事同群众商量,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二、支部在发展党员时,在个人自愿提交申请的前提下,坚持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的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反映其表现不良的不能发展入党。

三、支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党群联谊会,听取群众对党的工作的意见,增进党群联系。

四、每个党员都要联系一名非党员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做群众的知心朋友。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篇10

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途径方式的探索与思考

● 徐振光

党代表是各级党代会活动的主体,是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本文以上海市闸北区为例,就当前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现状以及进一步扩大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作些探索和思考。

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途径方式

党代表是各级党代会活动的主体,是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党员群众与各级党代会、党的委员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本文以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为例,就当前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现状以及进一步扩大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作些探索和思考。

一、闸北区积极拓宽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发挥党代表作用

近年来,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市委的部署,在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拓宽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推动了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以深化党员责任区制度为抓手,依托“百分百行动”,广泛联系党员群众。闸北区委坚持以深化党员责任区制度为抓手,拓展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渠道,为经常性发挥党代表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在探索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过程中,闸北区委把党代表工作制度纳入党员责任区制度的工作格局和为民服务的工作体系,依托“十、百、千、万”联系网,强化了党代表的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的职责;着力完善区党代会代表“接访”制度、“结对”制度,发挥了党代表在联系、接待、服务群众等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全区350余名党代表按照党员责任区“十、百、千、万”工作制度的要求,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密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党代表积极向党员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主张,及时向党员和群众传达区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引导党员和群众投身到和谐新闸北各项事业建设中去。对于党员和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党代表按照党员责任区“十、百、千、万”工作制度的问题处理流程,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切实帮助党员和群众解决困难。

依托“支部联系服务社区百分百行动”,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作用。“支部联系服务社区百分百行动”,要求基层党组织在组团走访中切实做到联系服务社区“百分百”,走访群众家庭“百分百”,回应群众诉求“百分百”。通过科学划分块区、合理组建团队、建立联系网络入手,明确责任主体,创新走访形式,领导示范带头,党员发挥作用,群众骨干积极参与,使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成为为民解难、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惠民工程”。百分百行动畅通了诉求回应渠道,彰显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新成效。

(二)设计活动载体,为党代表搭建履行责任、发挥作用的平台。代表作用发挥如何,关键在活动载体。闸北区委按照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的要求,依托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搭建了党代表履行责任、发挥作用的平台。全区350名区八次党代会代表积极参加“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定期深入所联系的社区开展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党代表积极发挥所在部门的资源优势或个人专长,在各自开展接访工作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立富有个性化的“党代表工作室”,创建了各具特色“接访”工作品牌,切实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服务。

(三)探索实行党代表任期制,为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提供制度化渠道。闸北区委在探索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过程中,制定了《中共闸北区委关于实行区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本区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组织机构、时间和经费保障、工作联系、代表履职培训、代表履职监督、尊重和保障代表权利等内容,为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提供制度化渠道。在机构设置方面,对党代表联络办公室的筹备事宜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初步制定了区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工作制度;在党代表分组和开展活动方面,细化了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分组开展活动的具体要求,研究制定了区党代会代表提议回复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代表工作流程,规范党代表的活动,

闸北区委把党代表列席区委全会作为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一条重要渠道。2008年7月22日,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31名区八次党代会代表首次应邀列席全会。列席区委全会,是代表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使代表能够有机会直接向区委反映基层的情况,反映党员和群众的诉求,并能直接参与区委的决策过程,了解区委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别是如何就基层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代表们在会后积极向党员和群众宣传某些重要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向区委更客观、充分、深入地反映基层的情况和问题,为区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当前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在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和群众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总体来看,仍面临几个突出问题:

(一)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职责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目前《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对代表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和组织保障均没有明确的细化规定。党代会闭会期间,代表们往往以党员领导干部或普通党员的身份发挥作用,而不是以党代表的身份和角色去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造成一定程度的党代表代表意识模糊。

(二)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制度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由于党代表选举机制不完善,党代表对下负责意识不强,加之对党代表的考核、管理、评估、激励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门的机制,致使党代表履职的内在动力不足,党代表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热情未得到充分调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敷衍应付等现象。

(三)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活动平台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形式尚显得比较单一,在服务党员群众上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停留于诸如法律咨询、看病、作报告等传统方式上,而活动经费不充足、活动阵地不完善也制约了党代表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工作的长期开展,党代表的示范作用、参与作用、监督作用、桥梁作用、纽带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权威效应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目前党代表通常只能以普通党员身份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其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有限,在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和利益诉求上不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那样直接、有效果,影响了群众对党代表的认同,致使有些党代表在代表接访日接不到群众,影响了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扩大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的思考

要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需要积极探索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机制、方式和途径,不断拓宽党代表与党员群众的沟通渠道,切实保障党代表尽职履责。

(一)制定《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制度》,提高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制度化。过去,党代表五年才参加一次党代会,并且职责简单明了,审议通过报告、决议以及按照组织意图完成选举任务,由此普遍缺乏当好代表的自觉意识和实践经验,不少代表对自身的职责定位仅停留于“举手划圈”,更多体现的是荣誉而不是职责。因此,“代表代表,完会即了”,党代会闭幕即意味着代表作用的终止。现在延伸党代表的权利,发挥其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一些党代表囿于原来的思维定势,代表意识不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很高。而目前由于没有专门的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制度,造成部分党代表对自己身份的模糊认识,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党员,不利于党代表作用发挥。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制度和办法。因此,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专门的《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制度》,明确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活动方式、组织保障和组织领导等,把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完全纳入到制度化。

(二)开展“党代表进选区”活动,促进党代表真正联系服务选区党员群众。党代表是由党员分选区选出来的,因此首先要对选他的选区党员群众负责,切实发挥党代表作为选区党员代言人的作用。现在,开展的一些联系活动没有按照选区进行,不利于强化党代表的代表意识和职责。要以“党代表进选区”为载体,强化党代表“对选民负责”的意识,促进党代表真正联系选区党员群众,反映党员群众诉求。要明确规定党代表每年进选区开展工作或活动的次数,明确党代表进选区的主要职责,即向选区党员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选区党组织结合实际贯彻区党代会精神;积极参加选区党组织的重要工作,了解选区党组织的建设情况,为党组织建设出谋划策;经常深入选区党员群众中倾听呼声,反映党员群众的意愿,维护党员群众的正当权益;提高选区党员群众政治素质和文明素质,为选区党员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围绕本职工作发挥参政议政作用,联系选区党员群众,每年向选区党员报告工作,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为调动党代表的积极性,可要求党代表每年签订“党代表进选区服务承诺书”,承诺书的内容作为党代表向选区述职的主要参考依据,承诺书由党代表、党代表团和选区党组织分别保留。通过承诺,以党代表“当选不是单纯的荣誉而是政治责任”,使党代表的身份亮出来、旗帜飘起来、形象树起来,突出党代表的主体作用。

(三)组织党代表开展提交议案,拓宽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渠道。组织党代表提交议案,是推进党内民主、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作用的一条重要渠道,可促使党代表们深入社区、企业,联系党员、探访居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及时反映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党代会例会前一个月,可集中开展党代表提案提议征集活动,重点围绕经济发展、动拆迁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通过组织党代表集中开展大规模专题视察调研活动,收集党员群众对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党代会例会上提出提案或提议。提案提议经整理审定后,及时落实承办单位,加大督办视察和情况通报力度。建立代表提案提议办理回访机制,对代表反馈不满意的提案提议进行再交办,充分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创新党代表小组活动形式,提高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实效。对代表进行科学编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仿照人大各专业工委形式,在党代表中设立代表专业小组。在全体党代表中开展代表专业意愿申报,由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相应专业。按照代表申报情况,可将代表划分为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经济事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依法治区等专业小组。可结合代表申报的专业意向,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载体,不定期组织临时代表小组,参加单一性、临时性的代表活动。可制定出台《代表专业小组活动办法》,使以代表专业小组形式组织代表开展活动规范化。要积极鼓励代表采取二人以上联合的方式履行代表职责。出台《代表证制度》,对代表证的使用作出规定,为代表持证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强化激励约束,增强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动力。要建立培训机制,将党代表教育培训纳入党校培训规划,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辅导、组织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党代表的党性修养、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建立考评机制,出台党代表考评细则,实行百分制管理;推行党代表活动公示制。在每名党代表所在的选区醒目位置,制作代表公示牌,公示代表的姓名、年龄、职务、电话号码以及代表的职责,张贴代表的照片。通过实行公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对党代表了解得更详细、更具体,既方便群众与党代表的联系,而且把党代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对党代表履行职责可以起到推动作用。每年可开展党代表述职评议活动,将评议结果记入履职考核档案,纳入所在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检查内容。建立奖惩机制,定期开展优秀党代表评选表彰工作,对工作业绩突出、干部群众公认的授予荣誉称号,对无故不参加代表活动和长期不起作用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启动罢免机制,取消其代表资格。

D267.7

B

1009-928X(2012)09-0048-03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篇11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 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 也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 由弱变强, 跨越一次次挫折和危险, 最终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关键就是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紧密团结群众、依靠群众, 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

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要求, 就是要不断推进文化惠民

1. 政策保障。

为全面推动示范区创建工作, 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并印发了《廊坊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 (2014—2015) 》和《关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同时, 制订了《廊坊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制度设计研究方案》, 为深入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2. 全面启动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投入使用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 简化了办证、借还书程序, 节约读者时间, 提高服务效率;二是每天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1小时, 给读者提供了更充足的阅读时间;三是科学设置图书荐购表, 提高图书购置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充分满足读者需求;四是设置读者意见箱、意见表, 进一步畅通读者意见建议;五是设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架, 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习群众路线的相关知识内容。

3. 精心组织系列文化活动。

一是举办了第八届“幸福廊坊”文化艺术节。围绕“超越梦想”文艺专场演出、“和谐风采”广场文化活动、“美丽家园”展览展示活动、“送文艺下基层”巡演活动、“幸福旋律”民俗文化活动等五大主题板块, 组织了24场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二是举办了第二届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五一”期间, 以“文化的盛典·我们的节日”为主题, 组织45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展, 充分展示了全市丰富的非遗资源, 活跃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举办了“梦想如歌·幸福廊坊”廊坊市第二届合唱艺术节暨2014“彩色周末”广场文化活动, 包括合唱节比赛、广场舞蹈大赛、全市文艺调演等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四是承办了第七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期间, 组织了民俗踩街表演、“燕赵风华”非遗展演、“燕赵百工”传统手工艺展示、“燕赵百味”特色名吃展销等民俗文化活动。五是举办了“中国梦·廊坊梦·百姓梦”美术摄影展活动。在“百名画家画廊坊, 百名摄影家拍廊坊”廊坊巡回展和晋省展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充内容、提升水平, 举办了庆祝建国65周年暨“中国梦·廊坊梦·百姓梦”——“双百”美术摄影展活动, 着力宣传推介廊坊, 提高廊坊的知名度、美誉度。六是举办了“‘书香廊坊’读书会文化沙龙”系列活动, 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学习国学文化, 参与文化交流的平台。七是举办了多项特色展览和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展”“时代领跑者——河北省全国劳动模范摄影展”和《澄怀味象——李国良山水画展》等;针对青少年特点, 组织了“廊博伴我成长”之“魅力青春绽放光彩——北大最帅双胞胎座谈会”“我心中的博物馆”儿童优秀绘画作品展和“历史在您身边”等系列特色活动;举办了“廊坊的足迹——让文物诉说历史”专题讲座、“活出生命的色彩”儿童美术教育公益讲座等等。

4. 深入基层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配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 开展了“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组织专业文艺团队下乡演出100场次, 同时积极组织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 全市3222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每月观看1场公益电影。

5. 加大对内对外文化交流力度。

一是组织开展了“文化体验城市”调研, 为进一步打造廊坊文化体验城市理清了思路, 明确了重点。二是配合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文广新局与中央歌剧院沟通合作,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廊成功演出。三是以文化部组织的“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走基层活动为契机, 积极与文化部进行沟通联系, 做好承接服务, 争取把更多的高端文化演出引进廊坊, 不断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积极与秦皇岛、武清等地共同合作,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项目) 实现区域文化联动, 让群众享受更多的文化资源。

6. 广泛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一是不断拓展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规模。根据文化服务职能, 按照志愿者的爱好、专业特长、意愿等, 分别设立志愿服务队伍, 合理安排服务项目、服务时段, 努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文化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目前, 市文广新局机关、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已根据工作职能建立了多个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并纳入规范化、常态化管理。二是积极拓展服务内容。文化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推广, 公益性展览的布置、讲解、导览, 公共图书馆图书整理、读者服务, 公益性文化讲座、艺术培训与辅导, 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演出、服务, 协助文化部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参与文化志愿者交流活动等方面。三是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充分依托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开展以文化培训、文化展演、专题讲座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基层, 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积极发现和汲取民间文化特色, 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利用传统节日, 举办文艺演出、道德讲座、经典通读等活动, 渲染节日气氛, 传递文化精神;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文艺演出和文化辅导, 努力使文化服务惠及多层次社会群众。

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文化惠民, 必须内练素质、转变作风

1. 必须具有文化惠民的能力素质。

一是基本业务能力, 二是文化活动的策划能力, 三是完成文化工作任务的落实能力, 四是大型活动的组织能力, 五是机关公文的写作能力, 六是上情下传、下情上扬能力, 七是对外协调能力, 八是运用现代工具的办公能力。

2. 必须具有文化惠民的优良作风。

要联系实际, 脚踏实地。不折不扣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各项规定, 不能讲价钱, 不可搞变通, 不搞一阵风;要真抓实干, 务求实效。要把心思放在干事上, 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 定下的事情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 部署的任务要加强督查、一抓到底;要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重点工作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要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 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反对奢靡之风。

上一篇:托福阅读备考:托福阅读速度如何提升下一篇:我国的一些造山带的侧向挤出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