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公司发展问题

2024-09-23

网络游戏公司发展问题(共9篇)

网络游戏公司发展问题 篇1

手机网络游戏成为各大游戏公司发展市场

游戏圈主办的“手机游戏圈川渝行”。被游戏商们一致看上的市场。今年第2季度中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量2417万,环比增长3.64%,手机网络用户快速增长。网络游戏市场,网游增速放缓,玩家数量几乎达到饱和,史玉柱企图开拓农村市场,却被迫叫停。一个快速增长,一个几乎饱和,于是游戏行业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到了手机游戏。

“移动互联网娱乐展示区”分布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展台。九城除开辟专门的游戏展馆外,还设立一个专门介绍及推广无线业务的展台。哆可梦旗下的《浩天奇缘》于2011年8月10日开启盛大公测,随后数十款手机网游相继公测。哆可梦公司副总经理认为,所有的信号都在向我们暗示,“全球的游戏商们几乎一致的看上了手机游戏,而且已经在为这个领域的激烈竞争做准备了。”

《DCCI 2011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手机电池续航时间是制约手机网络游戏发展的最大因素。而纵观国内游戏市场,手机网游运营商普遍追求短期效益,对自身品牌建设和新用户群体拓展力度不够,从而将更多的玩家拒之门外。手机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主要受制于:终端自身的影响、国产手机网络游戏同质化严重、手机单机游戏分流用户、手机网游运行平台四个方面。手机网络游戏市场依然持续升温。“市场需要更多冷静,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的,不管做什么行业危机意识非常重要。”游戏行业从来都有一颗非常浮躁的心,但是市场很残酷,不静心思考问题,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游戏设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两年三年的事情,游戏商们总是更关心两年以后,怎样的产品更容易被玩家接受。手机网络游戏的未来趋势为,微游戏、社交游戏、走向融合都有可能成为手机网络游戏的发展趋势。

微游戏这个概念本身就来自手机游戏,这类游戏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社交游戏则注重玩家的个人交流,提供给用户很好交流体验。手机网络游戏与大型网络游戏的跨平台融合可以充分抓住网络游戏的忠实玩家。最后,她还强调,“不管手机网络游戏将去向何方,作为手机游戏商,都应该在保证游戏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游戏占有的资源。”

资料整理:武汉清美动漫光谷校区(http://.cn/)

网络游戏公司发展问题 篇2

当前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对电量的需求和负荷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电能整体要求较高。因此, 供电公司需要开发一套新的信息系统保障安全供电, 并且依据信息安全的总体思路对信息安全实施总体改革。

采取综合防治电网安全措施, 坚持积极防御, 全方位的提高信息防护能力保障基础网络的安全以及系统的整体安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将国家信息安全的指导思想作为三次会议的主要思想路线。通过完善信息安全的监控体系, 建立安全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进行等级保护, 把不同程度的系统规划为不同的等级保护。根据重点保障系统和基础性网络安全思想, 对信息安全理解为信息系统的四个方面保障。保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授权使用。检查信息的可用性。与对自身产生威胁的对手保持抗衡, 实现信息安全, 防止信息泄露。对信息系统和信息实施有效的保护和监控。保证信息的完整。保证信息不被篡改不经过他人随意授权不得擅自修改。根据ISO17799的有关国家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和网络安全指标, 对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修改。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应该具有两方面特征:一、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二、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改进评估等重要的管理方式。使用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包括应用体系。

采取综合防治电网安全措施, 坚持积极防御, 全方位的提高信息防护能力保障基础网络的安全, 以及系统的整体安全。

信息安全保护系统的现状

信息安全保护系统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表现:1) 不断地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多的要求, 供电公司信息安全系统需要相关部门的人员不断的探究和努力。为了保证质量安全, 不被不法分子利用。目前供电公司的数据库系统逐步减少漏洞。并且做出以下改进:系统增加启动和关闭按钮, 方便开启和关闭, 避免信息被盗用。2) 信息系统中增加确认和取消按钮, 每一笔涉及金额的金融交易, 都会在信息系统中显示。交易的类型, 账号, 金额, 关键内容等, 等到用户按下确认按钮才能将信息送往银行后台。当用户按下取消按钮, 交易结束。每笔交易需要设定时间, 超过时间, 用户没有及时进行操作, 交易同样会自动取消。3) 在信息系统上增加密码, 或者输入信息系统能够接键盘, 并且在信息系统中输入密码。避免信息或者关键信息被病毒掌控。4) 结合信息系统密码和动态密码。将动态密码作为信息密码的登录密码, 这样每次登录时输入密码不同, 即使被盗用, 也没有办法使用, 提高信息的安全。

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算机危害主要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硬件或者软件遭受破坏, 甚至是泄漏。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计算机的安全性是通过多方面综合反映的, 照目前的情况看来, 是出现了以上几种情况。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电力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不统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通信协议都还缺乏工业标准。不同厂家的设备不能互联, 计算机与设备的通信主要是采用低速率的串通, 实时性弱, 设备灵活性差。缺乏管理规范, 当期, 还未造成严重的漏洞, 这些被用来实施的整体网络信息系统是为了解除系统漏洞和攻击。信息安全体系尚未建立, 电力行业存在缺乏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意识, 缺少完善的计算机数据备份, 因此, 防护能力减弱, 大量的使用局域网之后, 网络的整体安全问题上升,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应对策略根据性质不同,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主要分为:管理、组织、技术、设备四个方面, 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解决方法。

系统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管理的严格化, 标准化, 规范化。在制定规范的过程中, 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 完善相关的国家标准。保障信息的相对安全是以技术安全策略和国际安全标准为准则。在技术中主要是采取一定的措施, 并且针对防火墙设置将非信任网络和信任网络进行隔离, 通过单一集中的安全检查, 全方面地检查并且强制性的实施安全策略, 防止未经授权的对电力系统的访问或者是对重要信息资源的使用。电力系统的计量和生产主要是营销管理的一项手段。是系统之间用作调用和整合的关键。计算机防病毒系统是发展时间最长的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成果非常明显, 防病毒系统的应用主要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防病毒策略主要是将各个计算机的运算环节都进行监控。在计算机检测和病毒预防中对病毒库进行升级, 并且在计算机病毒预防检测中统一管理病毒库的升级,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抑制和防止病毒侵害。

网络控制技术和信息确认技术是与审计相关的工作。针对用户在网络上的记录和检测完成网络的相关活动。在网络中分析人们常用的关键节点, 并且做好记录, 对这些记录信息进行安全分析。检查是否违反安全策略或者是存在相应的安全漏洞, 可以检查系统日志文件或者网络检测分析, 检查是否出现非法用户活动, 甚至是将活动定期对存储的关键数据进行审计, 帮助我们快速地从存储数据的细微变化之中找到非法入侵者的蛛丝马迹。

结语

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电量的需求和负荷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 对电力供电系统中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当前电网用户普遍高要求高指标的形势。供电公司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设计、实施一套新的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供电。供电公司还对电力设备依据信息安全的总体思路对信息安全实施总体改革。通过信息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的保护, 减小电网用户对电能系统的担忧。综合提升电网安全措施, 坚持采取积极的电网防御措施。为了能保证系统高效运行, 需要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不断完善系统方面的不足, 给电网用户一定的品质保证。

网络游戏公司发展问题 篇3

总体来看,轻度研发商占总体榜单的26%,中重度研发商占据63%,手游开发商整体显示出向中度、重度转化的趋势。

本次排行榜中的厂商中,主要研发中重度游戏的厂商占据了榜单的很大部分。其中重度游戏研发厂商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基本占据了排名前列。这反映出当前重度游戏研发商的现状:无论是银汉、蓝港等老牌手游研发商,还是端游、页游转型厂商,他们在团队、人力、经验和技术等方面优势明显,而精品化的产品也得到了一线城市用户的广泛欢迎。在“三高”(高ARPU值、高付费率、高转化率)用户的支持下,他们在未来的手游大潮中竞争力极强。

除了RPG、动作等重度游戏,剩下最多的则是中度游戏,或者说卡牌类游戏研发商。这类游戏介于轻度、重度之间,在用户接受程度、付费意愿、研发成本等方面达到了当下的完美平衡,成为收入最高的游戏类型之一。因此,不仅大多原来的手游研发商转而研发卡牌游戏,现在新成立的手游团队也倾向于选择卡牌类型作为自己的第一款主力产品。虽然其中有很多充满创意的厂商,但总体看来跟风现象明显。同类厂商的增多也导致了卡牌游戏的同质化倾向严重,以及对漫画、武侠等IP的侵权现象明显,成为阻碍此类厂商发展的因素之一。

轻度游戏研发商仍然占据榜单的近三成,虽然一线用户经过了手游一年半的洗礼后,对游戏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在中国人口红利、运营商换机红利和4G红利的带动下,二三线城市包括农村地区新增智能机用户数量上升依然明显。据统计,山西、黑龙江等内陆地区手游用户数量甚至上升近2.5倍。这部分未接触过手机游戏的用户将成为休闲游戏的新一轮增长点。但是这类游戏与重度游戏正相反——付费率低、留存率低、ARPU值低。此外,休闲游戏重视创意,导致本类游戏一旦出名就会被山寨产品抢夺市场。因此,开发休闲游戏的厂商越来越少。不过,现在休闲游戏的趋势是研发方更加个人化和创意化,而大多数的研发过程会交由开发商进行。在有能力的开发商帮助下,休闲游戏低学习成本、高普及度的优势会被完美发挥。因此,虽然休闲游戏研发商排名较低,但是他们一旦与好的发行商结合,其发展能力也不容忽视。

此外,还有一部分(11%)厂商对各个游戏类型都有涉猎。但是除了腾讯这种实力巨头,其他厂商的数据并不好看。或许他们是在尝试最擅长的游戏,但或许他们已经在发展的道路上迷失。

研发公司成立时间分析

整体看来,研发公司成立时间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成立时间小于12个月的公司占据30%,12到24个月和24到36个月的公司分别是7%和9%。而成立三年以上的公司则占据大头——54%,让人大跌眼镜。

3年,成为界定一个公司是否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间门槛。

根据游戏工委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约54亿元,增长率则是于2013年底达到高峰,说明了当前国内移动游戏行业的火爆程度。而市场的繁荣自然吸引了无数的厂商投身其中。通过排行榜分析,三成研发厂商的成立时间在一年内,其中29%的厂商甚至成立时间小于等于六个月。这与农历新年初手游市场的小爆发正好相符。

但是在产品和团队严重过剩,市场被渠道所掌控的条件下,新成立的团队能否转换为长期、稳定的优秀团队?这点却不容乐观。按照市场爆发必然带来团队增长的前提条件,很多公司和团队的成立时间应该和一年前微信游戏诞生、两年前《我叫MT》诞生的时间相差不大。但是,我们在榜单中却发现,成立时间一到两年的团队仅占七名,两到三年的团队仅仅有九个。究其原因,跟风的团队终究不能长久生存。《我叫MT》流行时,诞生过很多的卡牌游戏团队,但是活到现在的也仅有几家而已。只有像《刀塔传奇》一样不断创新,才会始终满足玩家的好奇心,从而脱颖而出,甚至引领同类游戏,在浪潮中不断的发展、前进。

成立三年以上团队的数量占据排行榜的一半以上!这是让人绝对意想不到的。这其中除了包含端游、页游公司外,更多的则是中小公司的身影,甚至有像北京中科奥这种自SP时代就扎根手游研发的上古厂商。或许他们低调到没有新闻甚至没有公司网站,但是多年的经验积累加上开发商的大数据分析,使他们在游戏策划、研发上能够轻而易举的抓住用户痛点,获得成功。

研发公司游戏数量分析

不出意外,公司占比随着研发产品数量的增多呈现递减趋势。只有一款产品的公司占据了大多数即44%,而研发数量在1-3款产品和3-5款产品的公司各占21%和19%,5款以上产品的公司则不足五分之一。

大多数研发公司的产品只有1款。毕竟,虽然手游的开发难度相比端游和页游而言较小,但是手游的开发人数也不能和端游、页游相比,很多手游研发公司整个团队也仅有十几个人而已。同时,手游研发虽不难但是打包极为繁琐。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安卓渠道的复杂环境使得一款手游仅仅打包不同渠道的SDK就需要几个人近一个月的时间。此外,根据Unity的数据报告,当前的手游开发者中绝大多数的开发经验不到一年,经验成为阻碍研发公司研发新产品的最大因素。

研发1-3款、3-5款和5款以上产品的公司数目逐渐递减,但是相差不大。这证实了,只要拥有过一款成功的手游开发经验,研发公司就会源源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来提升他们的收入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但是正如爱游戏总经理张鹏所述:“不是小的都可以变成大的,但是小的可以变成强的。”目前占据主流的中小研发厂商由于成本、资源等限制,很难接受产品失败。所以即使一款或几款产品成功,依然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把优势持续扩大,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做到极致,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发展能力。

研发公司当前状态分析

事实上,本次排行榜中排名前列的大部分公司已经不能单纯的称之为是研发公司,而是发行、渠道、甚至开源引擎。原有的手游研发商大多已经向下游领域转型。与此相反,原有的端游、页游厂商反而极力进入手游研发领域。研发商的“围城”,正在现实中上演。

研发商转型是必然。当前手游行业已经形成了“研发—发行—渠道—支付”的商业格局,用户收入被层层分离。一款游戏虽然可以称自己月流水千万,但是在这千万月收入中,渠道要占到至少30%,支付要占30%,发行要占25%,留给研发商的仅剩15%。虽然现在推广费用都是由发行商负责,但是研发商自然也不甘心自己的收入被他人分掉。此外,拥有研发经验的发行商相比其他类型发行商有极大优势:充足的研发经验让他们更有几率选中表现好的游戏,也让他们对游戏的优化更有心得。因此,有实力的研发商大都在谋求进入发行领域,甚至走得更远,比如触控。

端游、页游公司的进入也一样是必然。正如王思聪在专访中说的那样,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而端游、页游公司虽然缺乏开发手游的经验,缺乏手游圈的人脉,但是金钱优势让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有经验的人员。而在重度手游开始流行的趋势下,他们在端游、页游领域开发角色扮演类游戏的丰富经验也得以充分发挥。

但是,从本次榜单来看,除了腾讯依靠微信的强大入口优势牢牢占据头名,其他公司的排名与他们在游戏市场中的地位却不甚相符。或许,刚刚整合完毕手游资源的他们尚未发力。但是从端游、页游公司研发出的产品来看,他们的发力更多是在于发行或渠道领域,在研发方面或许还没开始重视这块“ 丝”市场,大多数公司只是将自己手中的端游、页游IP改编为手游而已。

网络游戏公司发展问题 篇4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业务发展部职员,非常感谢公司能给我提供这次参加竞聘的机会。我叫***,今年25岁。现为**部职员。

我于2004年毕业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年7月进入公司工作,我从事过公司里几个岗位,充分表现了我的适应能力。学习了技术,做过信息编辑,之后任职现在**部工作。我在这些岗位中,都能尽快投入到工作环境中,去了解和调整自己的适应状态,并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因此,我觉得如果我成为业务发展部职员的话,能够在短时间里适应新的要求。参加工作一年多来,在公司领导、同事的关心下,经过工作的磨炼和自身努力,使我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在业务上,我的本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熟悉域名注册、网站建设等,这些与公司业务有密切的联系,如果我能进入业务发展部,在与外界的沟通、协调和处理科技项目的准备、撰写、上报等工作上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

第二,我注重团队意识。团结才是力量,一个部门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做好工作。就个人素质来说,我是理科毕业,逻辑性思维能力在学校学习时就得到了充分锻炼,参加工作后,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照顾下,我与人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成熟起来,待人处事更加大方得体,责任感强,能够团结同事,善于协调关系,增强凝聚力,形成整体合力。

第三,在参加工作以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与外界的沟通、协调对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我在工作中十分注意这一点,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在市场部,和同事协作的情况下,去过企业,了解过企业的需求方向。经过各方面的锻炼和个人努力,使我对公司的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管理流程非常熟悉,这对业务发展部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对业务发展部职员职位的理解以及如何开展工作的思路。

我认为业务发展部职员的职责是配合好部门经理进行公司业务项目投资发展规划的研究,主动积极的和科技局、发改委、经贸委联络,争取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做好相关科技项目的准备、撰写、上报等相关工作,处理好日常工作事务。

如果我有幸能竞聘上业务发展部职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的加强学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和适应新的岗位需求,并且发挥一向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主动与科技局、发改委、经贸委以及电信的联络。我在工作中十分注意与外界的沟通、协调,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这对我进入业务发展部工作打下了基础。积极与有关专门部门合作,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与相关局室保持经常的沟通,征求工作意见,及时了解上级规划编制动态,积极有效攻关,尽量多争取将我公司的科技项目立项和审批。通过在与外界的联系中,向有经验的领导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学习相关新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业务的发展与自主创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应该适应电信业网络、市场和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对新技术、新业务发展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进行有重点的政策研究和分类指导。对已有的业务及时总结,研究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建立与科技局、经贸局、发改委定期交流机制、信息互通机制,尽早掌握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动态,及时进行发展引导。总的来说就是探索建立业务创新和发展的管理思路和机制,重点推进应用的新业务与新模式,扩大公司的业务服务应用。

第四,计算机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督促我需要利用工作的业余时间,去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来帮助工作的需要,更好的撰写好科技项目文档。

以上是初步的设想,如果能获得这个岗位,我将结合部门的情况,拟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有句口号说,大河有水小河满,我赞成。只有公司的获得发展,自己才会有发展。如果能够获得业务发展部职员的岗位,我将继续尽心尽力投入工作,发挥我务实,勤干的工作作风,协助经理做好本职工作,以公司的利益为重,为公司尽力,在自己岗位上做到最好,为公司的发展加砖添瓦,并努力打开一个新局面,迎接我们公司新的辉煌。请给我一个机会,我不会让大家失望。

预祝公司辉煌的明天早日到来

网络游戏公司发展问题 篇5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主要面向农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新型经济组织,具有经营机制灵活、贷款手续简便、审批省时快捷等特点,对激活民间资本市场、缓解农村资金短缺和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我省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资本总额、贷款余额均居全国前列。但由于尚处于成长初期,其自身经营和外部监管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

我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政策引导,民企催生。2006年中央1号文件“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为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提供了政策依据。近年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迅猛,金融机构存差逐年扩大,私有资本储备充足,民间融资日趋活跃,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土壤。2006年8月,在民营经济最活跃的霸州市胜芳镇,由两家民营企业发起成立了我省首家小额贷款公司——万利通小额贷款公司。

当时,我省虽不属于国家确定的五个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省份,但出于正确引导民间资本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各级地方政府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普遍持积极态度。万利通小额贷款公司出现后引起省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考察,并召开现场会,予以大力推广。到2008年5月末,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70多家,注册资金达30.5亿元。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二)加强管理,规范发展。2008年5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后,省政府迅速研究落实措施,于2008年10月印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市场准入、经营行为、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小额贷款公司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全省开展了整合达标和重新审批工作。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6月,我省对已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清理整顿,其中,122家达到规范标准,达标率92.4%;一些不达标的逐步退出市场,经营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市场秩序得到优化。

(三)有序发展,初见成效。经过规范整合和重新审批,我省小额贷款公司稳步走上了规范运作、快速发展的轨道。到2009年底,我省共有经省金融办审批备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小额贷款公司150家,约占全国总量的23%,注册资本达87亿元。2009年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3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业自律也初见端倪,逐步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障碍和误区。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总认为发展经济有众多正规金融机构就够了,对搞活民间资本市场讳莫如深或不屑一顾;对于解决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没有紧迫感,缺乏责任感,更谈不上千方百计去探索和开拓新的融资渠道。认识上的误区严重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另外,也有少数人鉴于历史上曾有过令人惊恐的金融风险案例,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心存疑虑,存在着求稳怕乱的思想,总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尚属试点,上级没有硬性指标,何必自讨苦吃。这些思想无形中给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又增设了一道思想障碍。

(二)法律地位不明确,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发展。时至今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主要还是依据国家银监会、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文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准入条件、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尚无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因此,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其自身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在实际运行中,负责行使监管职责的部门也并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监督管理没有法律依据,难免形式化、行政化和随意性。使得监管部门不够理直气壮,放不开手脚;许多小额贷款公司也觉得限制太多,往往坐失良机,影响经济效益。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一般被界定为非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一个公司制企业,它理应遵循《公司法》去规范运作,可现在的政府文件却规定了许多超越《公司法》之外的条条框框。如必须几个股东、股东的股份必须符合规定比例、注册资金层层加码、不得越界经营等等,这些都是公司难以理解的事。因此,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使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和公司依法经营,已成为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

(三)政策不完善,监管需加强。综观各地出台的政策,对小额贷款公司限制和监管政策多,鼓励和扶持政策少,审批程序复杂繁琐,准入条件苛刻,进入门槛太高,在股东数量、持股比例、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方面设限过多,使许多有能力并期望进入该领域的组织或个人望而却步。同时,还存在着多头领导和监管,议事拖拉、行文费时、办事效率低等现象。据反映,申办一个小额贷款公司需要100多个公章。从各地情况看,多为由多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日常监管往往责成某一部门兼管,监管主体不明确、不确定、不固定,有效约束不足,极易出现漏洞,引发潜在风险和增加不稳定因素。如有的受利益驱动,违规集资融资,盲目扩大资本金规模,超规定放贷;有的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和防控能力较差,一旦出现风险,往往采取非法手段,甚至使用暴力手段去收贷,给社会稳定埋下隐患;有时由于监管力量不够和经验不足,特别是对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损失拨备、贷款集中度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资产流动性等专业和审慎监管不能有效进行,更无法开展行之有效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四)管理水平低,运作不规范,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一是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业务技能普遍较差。多数没有从事金融工作经历,且缺乏正规培训;聘请银行退休人员担任高管,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特别缺乏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政策取向、产业前景敏感性和前瞻性的认知。二是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即使国家有规定,内部有制度,也不能严格执行,随意性比较大,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如不坚持“小额、分散”原则,超限额贷款给一些大企业或地产商,违背了国家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三是防风险能力差,防控措施待加强。小额贷款公司是金融机构的衍生品,也是高风险产业。由于防风险经验缺乏,配套措施不完善,致使贷款被骗或形成呆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2008年唐山市某小额贷款公司未按照单笔贷款不得超过资本金5%的原则,对某企业贷款1000万元,用于偿还到期银行贷款。由于银行未对企业续放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强力清收400万元后有600万元形成风险。四是治理结构欠佳,有效制衡缺位。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能严格按照公司制或股份制原则运作。一些主投资人往往通过近亲属变相入股等方式,形成主投资人绝对控股的“一长独大”现象,放贷决策个人专断,在公司内部形不成有效制衡机制,其他股东作用难以发挥,利益难以保证。

三、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高度重视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搞活民间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认识小额贷款公司是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试点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负责、放手探索、大胆试验,做到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一方面要积极审慎地扩大试点范围和数量,扩大覆盖面,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鉴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定位是“支农”和“支小”,服务对象以低端客户为主,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其经营投向,对真正“支农”和“支小”的,在税收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在创建初期可以免征或减征。同时,积极探索构建财政风险担保与损失补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对小额贷款公司信贷投放的杠杆作用。

(二)制定专门地方法规,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地位,依法监管和经营。鉴于当前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法规缺位,应尽快制定《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地位、法人条件、经营范围、业务规范、行为准则、处罚规定和执法主体,为保护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权益和进行有效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考虑到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激活民间资本,对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社会资金供给、优化资本配置、促进良性竞争具有积极作用,要按照《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中由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的规定,在法人治理、风险控制、经营管理及支农服务等方面达到标准和条件成熟时,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制,列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序列。

(三)建立既严格审慎又符合实际的准入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管体系。在国家出台专门法律法规前,小额贷款公司应遵循《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去规范。鉴于目前准入条件太高,操作程序复杂,甚至有些脱离实际的状况,应将准入条件回归到国家银监会提出的标准或略有提高,切不可层层加码。如股东人数可多可少,不要一律看齐;注册资金上下要有一个幅度,不宜规定太死;经营区域不宜限制过死,企业毕竟要讲经济效益;银行资信证明、法律意见书等自然人不易取得的证明文书,也不必作为强制条件,以防出现弄虚作假,适得其反。

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主体和监管职责,建立风险处置预案,提高综合监管能力。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根据各地经济发展需要和管理能力,科学规划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数量,按照“谁审批设立、谁负责监管、谁处置风险”的原则,切实承担起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责任,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防范可能引发的各类金融风险。各级银监机构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及其改制为村镇银行的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股东任职资格、公司治理、注册资本真实性的审查及是否超范围经营;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开户和账户封闭管理等。

(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防控风险能力。要切实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制度建设,可参照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贷款管理、岗位责任、风险防控等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公司实际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坚决克服不按制度办事或有制度不执行的的不良倾向;要建立精干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作用和相互制衡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公司决策水平和防控风险的能力;要联合人民银行、银监局及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为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专业培训,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变目前的粗放经营状况。

网络游戏公司发展问题 篇6

我国自1995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以来,我国金融业便开始了严格的分业经营。近年来,随着市场发展和一些银、证、保之间边缘业务合作与创新,已逐渐突破了分业界限。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方式在我国有了较大发展。

按照控股模式的不同,我国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其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全资拥有或控股一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在内的附属子公司或子公司,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或子公司独立对外开展相关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集团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或影响其子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任免决定及重大决策。我国目前此种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①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中信控股公司成立,将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等金融资产打包管理。同时母公司中信不再作为金融机构,正式更名为中信集团,改为非金融投资控股性的集团企业,开始筹建中信建设集团等企业梳理实业资产。2002年1 2月5日,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因此,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投资和管理中信集团公司所属境内外金融企业的金融控股公司。②光大集团。中国光大集团成立于1983年,从主要经营外贸和直接投资转变到以金融业为主,并且选择金融业为其发展的主要业务。集团董事会经由国务院授权,管理、经营国家投入集团的国有资产。光大集团目前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和光大信托3家金融机构,同时持有申银万国证券1 9%左右的股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

2.实业部门控股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或准金融控股公司。其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是一个不具有金融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经济实体,但其全资拥有或控股拥有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在内的附属公司或子公司,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营业执照的子公司,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子公司的最高层及其重大决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集团公司董事会。我国目前此种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①鑫源控股公司。从1995年开始,山东电力集团在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构想下,开始了向工业实业、房地产、旅游商贸、金融证券、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包含银行、信托、证券期货、保险等内容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构架。目前,山东电力集团对若干金融机构的控股已整合为山东电力集团下属的山东鑫源控股公司,对金融机构实行控股。②海尔集团。近年来,海尔集团通过一系列投资和购并,形成了集实业、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公司。其拥有青岛商业银行60%的股份;持有鞍山信托20%的股权(第一大股东),控股长江证券,成立保险代理公司,成立财务公司。此外,海尔集团旗下的“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纽约人寿”海外分支机构“纽约人寿国际公司”成立合资保险公司,携手进军寿险市场。

3.商业银行控股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其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为商业银行,全资拥有或控股一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等附属机构或子公司,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或子公司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集团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或影响其子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任免决定及重大决策。我国目前此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①中

国银行。中国银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迈步最早。1978年中行便在香港成立了一家财务公司,从事其海外资本市场业务。控股成立中银国际,注册资本金10亿美元,总部设在香港。2002年7月25日,重组后的中银香港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②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于1995年和摩根斯坦利合作成立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根据特许和特批,它可以从事股票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该公司已经为中国电信、北京控股等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完成了推荐和承销工作,并取得我国内地A股的承销权,还完成了宝钢的主承销。建行通过控股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开始了其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格局。③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在香港收购擅长投资银行业务的国民西敏银行下属的西敏证券,合作成立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工商银行又斥资收购了香港友联银行。工商银行计划在香港成立金融控股公司,重组其金融业务,使包括工行香港分行、工商国际、工商东亚和友联这4家银行分工更和谐,形成银行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有机组合的格局。

二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控股公司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金融综合业务的经营,但是并没有制定专门的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这就导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制度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明确,这无疑会影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化发展。

2.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矛盾突出,增加了公司运营内部风险

我国大多数的金融控股公司基本上都是通过大范围的并购或者收购来实现的,被并购公司在与集团公司的相互融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形式的不协调因素。被并购公司以及子公司在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以及经济利益等多个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致使整个金融集团的协同效应被大打折扣,从而导致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运营风险的增加。

3.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风险管理漏洞较多

由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会产生一个子公司的经营问题导致整个金融集团经营困境的出现,在整个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内部产生联动效应,从而增加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风险。除此之外,由于金融控股公司能够将资金在整个货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范围内进行快速的转移与使用,所以当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巨大动荡。

4.对现行监管体制构成挑战。

金融控股公司是异业组合,经营范围广,人员多,管理非常复杂,如果金融控股公司正式运行之前,没有一套完善且能严格执行的监管机制,金融风险将高于原有制度下的风险。新业务的开辟和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的复杂化都会导致监管难题。

5.集团成员的决策自主问题。

在调查中,一些企业集团控股下的金融子公司透露:在许多情况下,子公司

网络游戏营销模式及发展问题浅析 篇7

网络游戏营销式分析

网络游戏,客观上说,也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的营销模式充满显著的特点和鲜明的个性。

1.市场产业链构成

至今,当前中国的网络游戏的产业链己初具规模,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网络游戏开发商。他们处于产业链的最上游,大多控制着制动权。开发商可以通过自身运营、扮演代理运营商等多种角色获得利润。其鼻祖可以追溯到日本的任天堂株式会社,比较出名的有Blizzard Entertainment (暴雪游戏公司)、Konami (科乐美)、Capcom (卡普空,又译嘉富康)等。然而在中国,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开发商。盛大、腾讯、德信互动等已经开始能够开发制作出像样的游戏产品并施以运营,然而产品总体质量与日美韩相比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2)代理商。他们负责代理网络游戏的联合运营、广告销售等工作。与其他传统产业链不同,网络游戏代理商经常也同是运营商。例如盛大代理并运营的韩国公司NCsoft的网络游戏《永恒之塔》、久游代理大宇资讯的《仙剑OL》、久游代理暴雪的《激战》。

(3)运营商。他们负责网络游戏的运营,包括游戏平台的搭建运营、维护管理等工作。一般而言,运营商切走产业链蛋糕中的大块,但也承担比较大的资本募集投资风险。腾讯是国内最大的游戏运营商之一,运营《魔域》、《三国》、《轩辕传奇》等数百款大小网络游戏,由于资本雄厚,获得可观利润。理论上而言,运营商能向上下游延伸,获得更大利润空间。

(4)各种渠道商。包括游戏相关媒体、网吧、网络商场等。其中网吧最接近实际终端客户,有一定的优势。

2.营销渠道分析

网络游戏产业链渠道涉及多重环节。网络运营商和宽带接入商为网络游戏运营商、网吧、最终消费者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而开发运营商位于整条产业链上游,从事直接开发或代理国外产品。其中,网络游戏运营商是核心。

2000年开始,中国网络游戏进入发展期,但那时国内不具备强大的游戏软件开发实力,主要从事代理国外游戏产品业务。所以,是否具有与国外游戏软件开发商合作资源成为网络游戏厂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与传统行业不同,为了保持网络游戏的良好运营,必须具备强大的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包括产品的资源控制能力、销售渠道控制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盛大、久游等一批企业就是利用上述各项资源和能力,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起来的。

是时十年之后,网络游戏行业日渐成熟,价值链日趋完善。网络游戏运营商不再满足于现状而谋求更多利润。如今的网络游戏产业链中,无论是久游、盛大还是网易,各大公司都在努力发展本品牌网络游戏,意图向上延伸占领开发商市场,并有目的的整合一些开发商。例如,盛大于2010年整合边锋与浩方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市场的发展和逐渐成熟,让网络游戏成为越来越多风险投资的直接或间接对象。在此环境下,具有多种核心资源优势的公司迅速挤进网络游戏市场,获得可观利润。游戏软件开发商利用其具备的核心优势向其下游环节发展。慢慢的,各大公司核心竞争力优势也发生变化,网络游戏渠道商的竞争优势面临挑战和威胁。游戏渠道销售商开始挤占网络游戏运营商的市场空间。腾讯、盛大、久游、网易、九城等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公司终将具备占据网络游戏市场核心位置的优势。

3.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的营销模式

目前我国的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的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代理运营型企业

代理运营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受制于游戏开发商。就代理产品而言,产品本身的良莠对运营商的影响较大。该模式的最大优点是降低了进入网络游戏产业的门槛,周期短,回报高。最大劣势就是在产品运营、维护升级、利润分配等方面严重受到游戏开发商制约。另外,由于代理模式不能够获得自主产权,无法发掘游戏周边市场,很难获得最终用户的忠诚度。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易游,由于过度着眼于代理《卧龙吟》等网络游戏,最终于去年被顺网所收购。

(2)产业链整合型企业

产业链整合企业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代理运营型企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国内做的最好的产业整合企业莫过于腾讯。作为集产品开发、代理运营等为一体的整合企业,腾讯的核心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产业链的完整性。与代理运营型企业相比较,这种模式使网络游戏企业在产业链中享有充分的主动权,可以摆脱受制于上游产业链的局面。同时因为对各项资源能够充分调配利用,可以保持良好的网上经营运作和服务,对游戏的宣传推广及最终用户的忠诚度保护有一定推动作用。

(3)代理合作企业

这是盛大最先探索出的新型商业模式。其最大优势是可以使合作双方明确各自在产业链上的定位,扮演合适的角色,培养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形成稳定、双赢的合作关系。

网络游戏营销存在的问题

营销活动对无论哪款产品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而现在市场上的网络游戏通常的客观规律是内测公测会吸引大量玩家,等正式运营收费时,有效游戏用户突然降低接近零。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网络游戏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营销战略无法切实落实

网络游戏对中国而言是新生事物,其营销不管是从策略还是从施行都处于一种不成熟状态。所存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营销战略无法切实落实执行。

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迅猛崛起。但正是这种无节制的畸形高速发展,让低廉的成本、高额的利润吸引了过热的资本投入,代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地冒起来。因为新代理基本都是圈到资本就开始运营,没有形成现金流业务,并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收益。事实上,代理公司凭着自己第一款网络游戏的运营挖第一桶金之前,一般并没有足够实力制定详细营销战略、建设完善营销网络,如同一名没有指挥没有铠甲武器却上战场打仗的新兵。所以就出现一个渠道经销商会同时代理数十款网络游戏,其营销战略混乱如麻,林林种种的问题便接踵而至。

2.营销策略不能与市场形成良好匹配

无论何种产品,其营销策略必须是要和其市场完全匹配。但往往就客观上而言,制定营销策略的代理商与直接面对市场的渠道经销商却是自主经营,同床异梦、各行其道。尤其如上述提到的渠道经销商同时代理数十款不同代理公司的网络游戏时,他必然会根据产品的优劣势决定投入的力度。一般而言,国内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渠道链会是:总经销商——地方级分销商一2级经销商(—N级经销商)——终端零售,渠道通路分做4至6级。这是我国传统的分销模式,每级经销商对上一级经销商的负责程度都与自身利益的损害程度成反比,而这点是商人本性、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当总经销商本身就代理着不同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总经销商会把精力和兴趣放在收益比较高的产品上,而对市场反响差的产品置之不理。代理公司如果代理的是一款先天不足的产品,那么从一开始起,就不会得到来自渠道的充分营养。

3.营销活动浅尝辄止,缺乏长效机制

在游戏运营代理伊始,部分代理商的营销网络,而是属于一个本身就充满竞争目的的战略合作商,又因为产品的本身的某些原因无法得到产业链营养,那么这种营销活动必然浅尝辄止,无法形成长效机制。

4.无视产品整体营销规划,营销计划滞后于市场运作

由于网络游戏产品营销尚有提升空间,总经销商本身发展的不成熟,又兼代数十款产品、每款产品的总代理商和总经销商分别独立,这些客观因素造成了交流的隔阂,市场反应的第一手材料往往无法及时而系统地反馈到总代理商那里,总代理商在制定网络游戏的年度营销计划时无法及时而精准地拿捏市场状况、把握市场走向,必然造成营销计划滞后于市场运作。

以异业合作的形式促进发展

网络艺术发展问题思考 篇8

关键词:传统艺术网络艺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网络艺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传统艺术形式、传统思维定势下的艺术家与传统艺术的生态系统,产生以往任何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根本性的革新冲击力。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需要习惯了传统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传统艺术甚至整个艺术世界的高度重视和冷静思考。本文就当前最迫切需要理清的网络艺术发展问题进行一些肤浅的探究。

一传统艺术与网络艺术

网络艺术诞生于多媒体时代,是媒体自身不断推陈出新促成了网络艺术的发展兴盛。而这些都恰恰使得网络艺术在内的新媒体艺术具有了有别于传统媒体艺术的全新表征。

传统艺术当然不会消亡,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将占据主流位置。而新媒体艺术的前景充满变数,具有一种游离于体制之外、实验性的特点,表现出非主流或反主流倾向。网络艺术正具有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它处在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其作品形态诸多变化,不仅难以由现有艺术理论来定义,而且对传统艺术观念发起了挑战。

当艺术同当今的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时候,其形式和内容都被重新解构,因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电脑的硬件软件与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材料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传统艺术消亡论再次成为笼罩在艺术家们心头的阴云。从事网络创作的艺术家在全新的、多重的网络艺术空间中,依托实时的、持续的、任意的网络交流工具,进行着更加自由的、毫无限制的互动。

网络艺术在和传统艺术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还将从中汲取更多的发展动力。传统艺术更多的将成为一种人文精神的表征,而网络艺术所要继承和发扬的正是这种精神,将其同现代新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为伟大的人类文明成果。

二网络艺术发展中的阻力

正如我们一直所强调的那样,网络艺术还远未成熟和兴盛。目前的网络艺术,过于强调技术在其中的决定和主导性地位,这正是网络艺术发展早期不成熟性、不稳定性的重要表现。科技的过度参与的确成为了制约目前网络艺术进步的瓶颈之一。

我们不能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否认现代科技的重要地位。网络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以及网络艺术的对象——艺术鉴赏者们,都已经是被科技化了的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在于取消个别差异,消除特殊性,重新寻找、发现、塑造一般性和规律性;艺术创造则恰恰相反,在技术中挖掘美好,在秩序中寻找新意,在标准中塑造个性,这才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旨归。不可否认,在实际创作中,网络艺术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但如果科技过多地参与到艺术创作当中也必将成为网络艺术发展的不利因素。

因为,一味地倚重高科技手段去创造缺乏内涵和审美价值的作品来迎合大众“低俗的”、“形式大于内容的”的审美需求,是对科学技术的盲从和短视,无论是对网络艺术的发展还是对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是不利的。

三对网络艺术发展的思考

在今天这个多媒体时代,网络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创作主体观念的变革。可以说,网络艺术代表着当今艺术领域最为有力、尖锐的探索力量,综合容纳了多种艺术创作样式,体现了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复合性与多元性的完美统一。

在高科技媒介的艺术实践中,最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将是那些技术力量和艺术家的创造智慧完美结合起来的作品,它表明艺术家有足够的能力与智慧来驾驭这种新媒介,而且技术性语言能准确地传达出艺术家的思想。多媒体时代的网络艺术家还需要有更宽厚的艺术修养和协作精神,一个网络艺术家还必须具备的特殊才能就是对生成网络艺术的计算机语言或软件工具的掌握,它决定了艺术家作品所能够达到的最终效果。

网络艺术是以超文本形式出现的,这无疑会成为多媒体时代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网络艺术在网络中上对于传统艺术的竞争力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网络艺术作品绝大多数还不够成熟,其潜能尚未充分发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其前景我们还须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归根到底还是人们的想象力。

中国网络艺术将循着平民化进一步走向大众,用巴赫金的理论来说就是大众的“狂欢”。巴赫金将狂欢节型的庆典活动的仪式、形式等的总和称为“狂欢式”。在他那里,“狂欢式”有着独特的内涵。首先就是它的全民性,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的狂欢节是民间性的活动,在狂欢节中所有的人都是参加者,人们不是观看狂欢节,而是融入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融入其中,因为按其观念它是全民的。在狂欢节进行期间,对于所有人来说,除了狂欢节的生活之外没有其他生活。狂欢节不是贵族的沙龙和小群体的聚会,而是大众的。狂欢文化的个体是平等的,各种粗鄙、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和表达、行为和动作都可以表现出来。

在中国,DV以及一些数码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艺术的创作者,数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大众都可以参与其中,它充分体现了“狂欢式”的全民性和平等性的特征,因此未来网络艺术有可能是属于每个有艺术潜质的人的狂欢。

其实,网络艺术的发展所催生的我们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只不过是对于一个一直存在于艺术界的争论的重新定位,那就是艺术形式与内涵之争,网络艺术只是为我们思考这一争论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可以说,网络艺术能够帮助我们从丰厚的传统艺术遗产中寻找到它的精神和精髓,并且借由全新的媒体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些传统的精神光辉也必将通过多媒体的折射焕发出全新的生命。

參考文献:

[1] 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2] 刘晗、龚芳敏:《网络艺术的可能及其现实形态》,《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网络游戏公司发展问题 篇9

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缩写,它是指一种“代工生产”方式,其含义是品牌拥有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仅负责设计和开发、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交给别的企业去做的方式。OEM起源于英国的马狮公司,后来风靡全球,受到几乎所有全球性大公司的青睐,而且随着各种新兴行业的崛起,OEM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在服装业,同时在IT、家电、汽车配件、玩具和日化等行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组织的基本方式之一。我国家电OEM现状

我国家电企业OEM随着“中国制造”的力量,逐渐成长起来。国内较大的家电“中国制造”的商品风靡全球的背后,是OEM方法在中国大行其道。近几年来,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始终占据50%以上,成为贸易顺差最重的贡献力量,而我国加工贸易中主要以OEM贴牌生产为主。国内较大的家电企业海尔、格力美的出口份额80%为OEM品牌,自有品牌20%不到。OEM家电业存在的问题: 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问题

贴牌生产的确是可以学到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技术,但是,从我国的许多OEM企业的发展来看,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先进”只是相对于我国原有落后水平或世界不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国外企业对技术的保密以防范竞争对手的需要,我国企业也很难通过OEM获取真正的核心技术,因此并没能提高在产业链里的地位,而且还会造成对市场环节的进一步依赖,地位可能会更加被动。无法通过OEM获得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由于技术这一关键生产要素控制在对方手中,使得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生产,利润中的70%-80%被对方占有。品牌顾问公司THEKEY的一个统计资料表明,在亚洲国家里面的前“一百大”,就OEM所创造出来的利润差不多是47亿美金,可是全球“一百大”利用品牌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达4480亿美金,其利润差别之大是十分惊人的。国内企业在与外方合作时失去了争取有利地位的资本,无论合作还是竞争都是不公平的。而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的实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而言,即使有较大的利润也是不安全的有随被淘汰的危险。品牌号召力的问题

中国制造的家电企业全球第一,但只是量,只是“中国制造”不是“中国创造”。在国外中国制造的产品往往意味着“物美价廉”。同样质地的产品,挂上中国制造,价格就要降近30%。品牌缺失,造成我国OEM企业不能形成以知识产权和品牌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发展后劲,不利于参加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品牌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也是企业存在价值在软性指标上的最高体现。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经济时代。一个成功品牌往往是任何有形资产所不能比拟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的核心已经从纯粹的实体经营转移到品牌经营上了。品牌既是企业的标志和根基,也是企业出奇制胜、战胜对手、争夺市场、开辟财源的强大武器。一个长期从事OEM生产的企业,如果满足于现状,失去了开发自己品牌的兴趣,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将是不容乐观的。对一个企业来说,什么是最宝贵的资产,不是土地、厂房,也不是机器设备,而是品牌。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竞争方式不断升级,拥有市场的重要途径就是拥有能占据市场的品牌优势。产品竞争力的问题

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自然有利于开拓更广的市场,实现产品销售全球化,从我国经济情况来看,直接开发全球市场显然是不可行的,我国企业还不具有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企业要实现家电品牌国际化,只能靠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家电业OEM的普遍存在,一方面使得市场上的国有品牌清晰可数,另一方面由于贴牌生产所造成的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使我国家电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减弱,从而“卓越的产品竞争力”也成为一个泡影。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订单减少

近些年来,“民工荒”现象、政府政策、物价上涨、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等因素带来了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造成中国家电OEM贸易总额增幅减小。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订单向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说明,被广泛关注的“人口红利”消失的趋势即使出现,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仍据劳动力优势。我国仍拥有大量的、价格相对较低、但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这也将使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得以延续并在全球制造业领域拥有强劲的竞争力。未来发展的对策:

国家对OEM家电企业的宏观调控和地方政府对OEM的管控;

国家关于对家电业的OEM的管理措施很少,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关心进出口额,但对进出口收益流向、数额对中国家电业造成的长远影响没有过多考虑。近几年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家电行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仅长江三角洲地区,家电企业OEM就占据了全国75%的份额,专业从事OEM的企业高达上千家,每年创造的产值高达数百亿元,单个企业制造的实力与规模均在5000万元以上,我国是否需要这么多OEM企业,家电企业以多少家为最佳状态?似乎没有人考虑这个问题,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通常都大力支持OEM的发展,不加以更多的干预。短期内,OEM的确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他们在当地投资办厂输入生产线,解决的当地的就业问题。但从家电企业长期的发展角度,OEM限制了地方品牌的发展创新,造成对外方的依赖和相互间OEM订单的争夺。地方政府应该对OEM企业进行一定的限制,避免过度膨胀。利用自身优势建立自有品牌 大力推行自有品牌建设,目前中国的品牌价值已经逐步得到了市场经济的认可,企业能否拥有高知名度的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家电企业品牌海尔、格力、美的等在中国市场已经慢慢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份额。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需的战略选择,是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得到其他国家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要求中国家电企业不断的树立良好的品质,不断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科技创新,品质提升

上一篇:护理部日常工作下一篇:物流实习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