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暂行规定

2024-10-23

天津市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共11篇)

天津市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暂行规定 篇1

【发布单位】80202

【发布文号】津政发[1996]23号 【发布日期】1996-04-20 【生效日期】1996-04-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

《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津政发〔1996〕23号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现将《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暂行规定》予以发布,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和流动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地,到其他地区暂住3日以上的下列人员:

(一)外埠常住人口到本市暂住或者本市常住人口到外埠暂住的;

(二)本市常住人口在本市中心区和其他区县之间以及在其他区县之间跨地区暂住的。

已取得本市蓝印户口或者出入境的人员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第三条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应当贯彻严格管理、有序流动、加强服务、依法保护的方针。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落实治安户籍、务工经商、计划生育、卫生防疫、收容遣送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综合治理,并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落实流动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协调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定流动人口管理的方针、政策;

(二)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三)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

(四)指导下级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工作。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协调小组下设的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第五条 各乡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以公安派出所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为基础,由劳动、计划生育、工商、卫生、民政等部门派人参加,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服务站主任可由乡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兼任。

服务站要根据辖区内流动人口规模指定专职工作人员,并可聘用协管员,协助作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第六条 第六条 对容留或者雇用流动人口的单位或者个人,按照“谁雇工、谁容留,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卫生承包责任制。

第七条 第七条 流动人口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本市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条 第八条 对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流动人口,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 第九条 本市依法保护流动人口的人身权、财产权、劳动权、合法经营权以及其他权利。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歧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依法向有关机关控告或者申诉,有关机关应当认真办理。

第二章 流动人口的管理

第十条 第十条 年满16周岁,在本市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应当向暂住地公安机关申领《暂住证》。其他流动人口应当向暂住地公安机关申报暂住登记。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容留或者雇用违反暂住登记和《暂住证》管理规定的流动人口。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申报暂住登记和申领《暂住证》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持有《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持有常住户口地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签发的身份证明;

(二)有合法的住所;

(三)有正当的收入来源。

应当申领《暂住证》的育龄妇女还应当先持常住户口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向暂住地计划生育部门申领《天津市流动人口婚育登记证》。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应当申领《暂住证》的育龄妇女,未持有常住户口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可以先申报暂住登记。但应当自登记之日起一个月内补办计划生育证明和《天津市流动人口婚育登记证》。逾期未补办的,暂住登记自动失效。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外埠流入本市的人口申领《暂住证》时,应当出示常住户口地劳动部门签发的《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流动人口申领《暂住证》应当交纳流动人口管理费。流动人口管理费的征收、使用和财务管理办法,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物价局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外埠流入本市的人口从事务工活动,应当凭《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向务工所在区、县劳动部门申领《外来人员就业证》。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外埠流入本市人口从事经商活动,应当凭《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和其他材料向经营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或者换领《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在本市有常住户口的流动人口,从事务工、经商活动,其就业证明的申领、发放和管理,由市劳动部门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流动人口已在本市领取《营业执照》的,还须向经营地劳动部门申领《外来人员就业证》或其他就业证明。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雇用无《外来人员就业证》等就业证明的流动人口。

有关雇用流动人口的行业、工种、人员素质等要求,由市劳动部门确定。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在本市从事饮水、饮食、整容、保育等易使传染病扩散工作的流动人口,应经务工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状况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在本市暂住的未满16周岁流动人口,其监护人应当依照规定带领被监护人到暂住地街、乡、镇卫生院接受计划免疫接种。

根据防病的需要,卫生防疫部门可以对流动人口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本市流动人口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以处简称“外出”)须持有《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须持有常住户口地公安机关签发的身份证明。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在外埠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本市流动人口,外出前应当向常住户口地劳动部门申领《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依照暂住地的规定,应当申领《暂住证》的育龄人员(含男、女),外出前应当向常住户口地计划生育部门申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

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由公安、劳动、工商、卫生、计划生育部门,依照职责分工,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流动人口,除依照规定给予治安处罚外,可以注销其暂住登记、《暂住证》。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对流动人口违反其他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依法处罚后,可以建议公安机关注销其暂住登记或者《暂住证》。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对无《暂住证》或者未申报暂住登记的流动人口,公安机关应当责令其补办。不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或者被注销《暂住证》、暂住登记的,应当责令其返回常住户口地。属于收容遣送对象的,依照规定收容遣送。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对因违反有关规定,被遣送回来的本市流动人口,由常住户口地的民政部门接收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本规定第二条所称中心区包括: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和督促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就执行本规定制定具体规定。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在本市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外埠流动人口,尚未申领《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外来人员就业证》的,应当自本规定颁布之日起3个月内补办完毕。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有关流动人口管理规定,均以本规定为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天津市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暂行规定 篇2

《暂行规定》第六条第(四)点规定“残疾人保障金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适当补助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经费开支”,第(五)点还规定“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

与此不同的是,《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将部分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02〕359号)(以下简称《通知》)第一条第(一)点中规定“各项基金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支出通过预算安排,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第二条第(四)点中还明确了在基金预算科目下的“其他部门基金收入”、“其他部门基金支出”中分别增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科目,反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支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这两个文件就在“打架”,《暂行规定》将残疾人保障金具体使用的批准权留在了财政部门,而《通知》则明确了残疾人保障金的支出必须通过预算安排,不是任由哪个部门说了算。到底以哪个文件为准呢?笔者认为,《通知》优先于《暂行规定》,《通知》是《暂行规定》的上位法规,理由:《暂行规定》仅是针对残疾人保障金而设立的规定,《通知》则是对众多政府性基金的约束,且从发文和实施时间来看,后者明显新于前者。由此可见,残疾人保障金的具体使用不应由财政部门批准,而是要纳入预算,即遵照《预算法》的精神,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调整包括如何使用都要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或监督,《暂行规定》明显与《预算法》相悖。

二、《暂行规定》允许残疾人保障金可补助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经费开支的规定明显滞后于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现状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是构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关于社保资金能不能弥补经办机构经费开支,无论是社会保险资金还是社会救助资金的现行法规都明确说“不”。在此,笔者想问:为什么同为社保资金,作为社会福利资金之一的残疾人保障金就允许列支经办机构经费,缺乏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资金专款专用的刚性约束?允许列支经办机构经费这一规定是早期社保资金管理不成熟不完善的特征,在社保资金管理日益完善成熟的今天,该规定明显滞后于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暂行规定》赋予财政部门残疾人保障金具体使用方面的批准权以及本身设计上的缺陷客观上不利于该资金的安全管理

首先《暂行规定》缺乏约束性条款,如规定残疾人保障金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适当补助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经费开支,那么到底多少才叫适当?既没有比例又没有金额标准,《暂行规定》还规定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残疾人保障金可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那么其他开支到底指的是什么开支,具体内容无从得知。

其次,适当补助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经费开支和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只需要同级财政部门批准,这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违规挤占的现象。笔者在审计实践中发现,某些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就利用上述两个规定大做文章,将本机构的本应由财政预算安排的行政运行开支根据“需要”进行“变通”和“包装”,打着“适当补助服务机构经费开支”、“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的旗号只需再加上财政部门的批准说明就可以在残疾人保障金中堂而皇之的“合法”挤占,同时客观上也给了财政部门权力寻租的机会,而审计机关面对这一违规现象往往是无能为力,根源就在于《暂行规定》的缺陷被违规行为利用,充当了保护伞,做了挡箭牌。

综上所述,为了残疾人保障金的科学管理,《暂行规定》亟待修订和完善,结合前述笔者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保障金使用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明确和细化残疾人保障金使用范围,为推进残疾人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和康复服务工作提供法定依据,同时参照其他社保资金管理的做法,坚决禁止列支经办机构的一切行政运行费用。

二是必须遵照《预算法》的要求,取消财政部门在残疾人保障金具体使用的方面批准权,将残疾人保障金的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置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之下,残疾人保障金的收支结果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开,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三是加大对违规挤占、列支工作经费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不仅对有关单位,还要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让残疾人保障金成为任何违规行为都不敢觊觎的“高压线”。

海南省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 篇3

【发布日期】1989-05-26 【生效日期】1989-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海南省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

(1989年5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省开发建设,根据国家户口管理法规和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凡外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到我省城乡;本省常住人口离开本市、县到其他市、县;本县常住人口离开本乡、镇到县城,均为本规定称暂行人口。

第三条 第三条 拟暂住一个月以上,除本规定有特别规定者外,按本规定申领暂住证件。

拟暂住不超过一个月,以及年龄不满十四周岁者,办暂住证件,但是必须按规定申报临时户口。

外国人、无国籍人、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国外侨胞的暂住管理,按国家有关法规执行。

第四条 第四条 暂住证件分为“居住证”和“暂住证”。“居住证”最长时效为四年,“暂住证”最长时效为一年。凡兴办、承包各类企事业,以及受我省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招聘的暂住人口,拟暂住一年以上者,准予申领“居住证”。其余暂住人口,只申领“暂住让”。

第五条 第五条 对暂住人口实行“谁招聘谁负责”和“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管理。凡接纳暂住人口的单位,必须建立暂住人口管理制度,指定专职或兼职的暂住人口管理员,做到人来办证,人走注销。

第六条 第六条 申领暂住证件,由接纳或者雇用暂住人的单位或者户主负责到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

第七条 第七条 办理暂住证件应当交验下列证件:

(一)暂住人口的“居民身份证”(未发“居民身份证”者,凭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证明);

(二)说明申领暂住证件人前来暂住意图的有效证明;

(三)暂住人口近期、免冠照片;

(四)负责办证单位或户主的合法资格证件

暂住人口为已婚育龄妇女者,还应当提交常住户口所在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生育状况和节育措施证明。凡违背计划生育政策者不予办理暂住证件。

第八条 第八条 申领暂住证件应交纳工本费和户籍管理费。收费办法由公安厅另行规定。

第九条 第九条 暂住证件的使用、变更和取消:

(一)暂住证件为海南省临时户口证件,必须随身携带,以备查验;

(二)“居住证”在我省范围内有效。持证人离开暂住地,前往省内其他地区居住,一个月以下的凭“居住证”在新住地登记户口,一个月以上的应当先在原发证机关签署住址变更意见,再到新住地登记户口;

(三)“暂住证”在暂住地有效;

(四)“居住证”有效期内,每满十二个月由单位或者户主持证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审核登记手续;

(五)持证人在暂住证件有效期满后继续留住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的五天内按本暂行规定办理新证;

(六)单位或者个人解聘解雇持有暂住证件人,暂住证件有效期满时,应当到原发证机关办理证件注销手续;

(七)暂住证件遗失后必须到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第十条 第十条 经县级以上劳动人事或者组织部门办理调动手续来我省工作、未办户口迁移的,其本人及随来眷属,由所在单位持工作调动证件,到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件,户籍管理费,免予年审。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的处罚:

(一)单位或者个人聘雇外来人员不办理暂住证件的,每瞒报一人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凡居民接纳按规定应办暂住证件的人而未办理者,处该居民户主和暂住人各二百元以下罚款;

(三)凡伪造、涂改、买卖暂住证件者,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并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二百元以下罚款,由公安派出所执行。行政拘留、二百元以上罚款由市、县公安局执行。公安机关收到罚款后,应当给被罚款人开具罚款收据。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因违反本规定受行政处罚的人不服公安机关裁决的,可在接到裁决通知书后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申诉后的十五日内作出复议裁决。对复议仍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海南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1989年8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流动人口就业管理办法 篇4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人口就业管理,规范流动人口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流动人口的行为,保护流动人口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是指流入、流出劳动力的就业管理和用人单位招用流动劳动力的管理。

(一)流入、流出劳动力是指:外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常住人口流入本市,本市农村常住人口流入本市城镇,以及本市常住人口流出到外省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的劳动力。

(二)用人单位招用流动劳动力的管理是指:对本市及进入本市的用人单位招用外省劳动力或本市农村劳动力的管理,包括对农民合同制工人、农民轮换工的管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用人单位,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部队以及居民家庭。其中还包括中央、外省驻津单位和来津从事生产、建设、经营、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 市劳动行政部门是本市流动人口就业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全市流动人口就业进行宏观调控、统筹管理和监督检查;

(二)贯彻实施国家和本市有关流动人口就业的法律、法规、规章,研究制定本市流动人口就业的政策措施;

(三)组织全市流动人口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区、县和有关部门的流动人口就业工作进行协调指导;

(四)制定本市流入劳动力就业规划,公布禁止和限制招用流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

(五)审批用人单位的招用流入劳动力计划;

(六)对在本市建立与流动人口就业有关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审批和管理;

(七)印制、发放和管理《天津市外来人员就业证》、《天津市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证》(以下简称《就业证》)和《天津市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以下简称《登记卡》)。

第五条 区、县劳动行政部门是各区、县流动人口就业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实施本区、县流动人口就业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检查;

(二)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流动人口就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三)按照规定在本区、县内组织《就业证》、《登记卡》的发放和管理;

(四)指导本区、县与流动人口就业有关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

(五)组织指导所属街、乡、镇劳动部门的工作。

第六条 街、乡、镇劳动部门,在上级劳动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承办流动人口就业的一部分工作。其职责是:

(一)掌握本街、乡、镇的劳动力资源和流入劳动力状况。

(二)对个体经济组织、居民家庭招用的和到本街、乡、镇从事经商等活动的流入劳动力进行管理,并核发《就业证》。

(三)对本街、乡、镇常住人口中的劳动力到外省务工经商的,进行登记,并核发《登记卡》。

街、乡、镇劳动部门进行的上述工作,可参加到同级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中进行。

第七条 本市各级劳动部门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服务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经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准,外省劳动部门可在本市设立驻津工作机构,负责协调该省流入本市劳动力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八条 流动人口就业应严格实行凭证管理。外省劳动力流入本市就业和本市劳动力流往外省就业,实行《登记卡》与《就业证》证、卡合一的管理制度。本市农村劳动力流入本市城镇就业,实行《天津市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证》的管理制度。没有领取《登记卡》、《就业证》的流入劳动力,不得在本市就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招用。

第九条 流动人口就业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有必要的职业技术能力;

(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且不因外出而影响其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三)持有《居民身份证》,跨省流动的持有常住户口所在地劳动部门核发的《登记卡》。

第十条 用人单位拟招用流入劳动力,必须先从本市城镇劳动力中招用,在市和区、县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机构公开招聘15日后仍未招到或招足的,方可向劳动部门申请招用流入劳动力。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流入劳动力,必须按有关规定事先向劳动部门报送证明本单位资质的法律文书(企业的营业执照等)、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招用流入劳动力的批件、招聘简章和写明所招人员的工种、专业、人数、使用期限等内容的申请材料,经劳动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招用。

第十二条 经劳动部门核准招用流入劳动力的单位,必须持本市劳动部门的批件及其他有关文件,到劳动部门指定的职业介绍机构招收。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必须在招收流入劳动力后15日内,持本市劳动部门的批件、外省劳动力常住户口所在地劳动部门核发的《登记卡》、流入劳动力的《居民身份证》和本市公安部门核发的《暂住证》,到劳动部门申领《就业证》。

第十四条 在本市从事经商等活动的流入劳动力,应当先向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并在10日内,由本人持《营业执照》和本规定第十三条要求的有关文件向经营场所所在街、乡、镇劳动部门申领《就业证》。生产经营场所不固定的,向暂住地街、乡、镇劳动部门申领。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招用流入劳动力,双方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其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应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并应具备相应的生活条件。

第十六条 流入劳动力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其合法权益受用人单位侵犯时,有权申请劳动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招用流入劳动力,应向劳动部门交纳招用流入劳动力管理费(以下简称管理费)。交费标准为:招用外省劳动力每人每月20元;招用本市农村劳动力每人每月10元。所招人员属限制招用行业、工种人员的,应另向劳动部门交纳招用流入劳动力调节费(以下简称调节费),交费标准为:每人每月40元。从事建筑施工的成建制队伍,交纳的管理费、调节费减半。

第十八条 本市劳动力到外省就业,应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及其他必要的证明,到常住户口所在街、乡、镇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申领《登记卡》,并向计划生育部门申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

第十九条 外省用人单位进入本市招用本市劳动力到外省就业,应向本市劳动部门提交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部门核发的许可证明,并按本规定第十一条要求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一)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招用无《登记卡》和《就业证》流入劳动力的,责令其限期改正,限期最长为15日。逾期仍未改正的,按非法用工处理,并禁止其在6个月内招用流入劳动力。

(二)应由流入劳动力本人负责申领《就业证》而未领《就业证》的,责令其限期补办手续,限期最长为15日。逾期仍不补办的,由劳动、公安、工商等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三)违反本规定,擅自从事流动人口职业介绍活动的和在流动人口就业活动中弄虚作假有欺诈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不按规定交纳管理费、调节费的,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按规定补交,限期最长为15日。逾期仍不补交的,按非法用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在流动人口就业活动中违反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相应的管理职能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本市各级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滥发证卡、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就业实习暂行规定 篇5

随着毕业生就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各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大都具有毕业后就地就业的倾向,为了完善新形式下的毕业实习管理制度,保证实习质量,建立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秩序,维护用人单位利益,保持我校在各用人单位的良好社会声誉,特作如下规定:

一、在安排学生具有就业倾向的实习时,必须签署学校、用人单位、学生本人三方就业实习协议。

二、凡经三方协议安排的实习,学生因特殊原因需中断实习,必须向学校负责实习的主任申请,确需停止实习情况下,可代表学校和实习单位联系,经协商同意后由实习单位通知学生本人。

三、实习单位拟接收我校毕业生就业,并且实习期限满三个月,就业实习协议可规定在五月中旬之前一个具体日期,学生本人与用人单位进行一次选择,以便用人单位不准备接收的毕业生在离校前再次选择。在一次选择之前或之后,双方都不应该单方面决定解除实习关系。

四、用人单位不遵守协议,学校将不再对原就业实习协议负责,同时以后不再安排学生实习,保留追究有关责任的权利。

五、学生本人无故中断实习,毕业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计,将不能按时毕业。各班级要以上述管理规定组织学生就业实习,严格纪律,加强管理,经常保持与实习单位联系,随时处理发生的问题,对不遵守就业协议而不能取得实习成绩的学生,及时以文字形式通知招生就业处。

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玄武区分校2011-6-2

3就业管理规定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制定玄武电大毕业生就业管理规定:

一、就业工作原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以市场为导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协议,学校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发展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集思广益,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创造学校“学以至用,人尽其才”的就业环境。

第二条 我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办法。

第三条 属定向培养计划招收的毕业生原则上应回原定向地市或定向单位就业。

第四条 毕业生择业实行平等对待、公平竞争、自觉自愿、诚实信用和择优推荐的原则。

第五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就业政策公开、需求信息公开、派遣方案公开。

第六条 学校招生就业处对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实行监督、管理,并负责在其工作职权范围内保护学生的利益和维护学校的声誉。

二、就业管理办法

第七条 毕业生在择业时应持学校下发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推荐表可一人多份,复印件有效。就业协议书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发放,经学校和毕业生本人署名、签章后,每人一份,每份一式四张。在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就业协议书时,一律以原件为准,复印件无效。

第八条 学校根据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结果,对优秀毕业生将参考本人的意愿,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优先推荐。

第九条 通过双向选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的,毕业生应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如用人单位不能保管人事档案或不能落户籍关系,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人事部门或省华育高校毕业生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进行人事档案代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约定的其他事项,须在就业协议书备注栏中以书面的形式明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以口头协议形式约定的涉及到就业政策或要求学校办理有

关事宜的,学校不予支持。

第十条 每名毕业生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且所使用的协议书必须是由系、学校署名的本人的协议书,如发现有盗用、挪用或在原件上涂改的,学校将给以纪律处分,影响恶劣者,报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不列入当年就业方案。

第十一条 毕业生所持学校下发的就业协议书不得转让他人,不需要使用的,应退还学校。凡转让他人使用的,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由于转让使用造成他人违约或被用人单位追究约定责任的,转让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二条 在就业过程中,有伪造证件、私刻公章以及不履行所签订协议者,造成恶劣影响的,除取消派遣资格外,并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对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北建设和志愿服务而到艰苦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学校将给予奖励。对享受贷款的毕业生可根据国家政策全部或部分免还贷款。第十四条 定向生按照国家规定回定向市或定向用人单位安排就业。

第十五条 已经参加专升本入学考试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协议时,应在协议书备注栏注明“若录取升学,该协议无效”等字样。

第十六条 根据省毕业办日程安排,我校每年6月30日定为收取就业协议书截止日,学校将以就业协议书(含人事档案代理协议)为根据编制就业方案。专升本学生凭录取通知书办理相关手续。对确实无接收单位且积极联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如没条件进行人事档案代理,经系、学校批准,学校可免费保管档案、户口两年。其他没有签约的,学校将其档案材料、户口转至家庭所在地,由当地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帮助就业,不列入当年就业方案。

第十七条 就业协议书签订生效后,其中一方提出违约的,须经学校和另一方同意后才能办理违约手续,并承担违约责任。报省(市)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批准,换发就业报到证,方可解除协议。

第十八条 派遣前毕业生要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体检。对有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毕业生,暂不派遣,让其回家休养治病。一年内治愈的,须于下一4月20日前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由学校指定的医校提供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检查证明,方可列入下一就业方案。一年后仍未治愈的,学校将档案材料和户口转至家庭所在地区的有关部门,按社会其它方式就业。

第十九条 修业期满未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用人单位录用的,应与用人单位

签订就业协议书,且用人单位提供同意接受结业生的证明材料,方可派遣,其《报到证》备注栏内要注明“结业生”字样,学校在9月30日前派遣,无录用单位的,学校将其档案材料和户口关系转至家庭 所在地,由当地就业指导机构帮助推荐就业或自谋职业。

第二十条 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就业协议书,并已纳入就业方案而没有获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由结业生本人向用人单位说明,如用人单位仍同意接收的,并出具接收结业生证明,可按原方案派遣,《报到证》备注栏内注明“结业生”字样。若用人单位不再接收的,则派回家庭所在地。

第二十一条 结业生在结业一年之内经过补考,成绩合格而换发毕业证书的,学校可以办理或换发毕业生《报到证》。

第二十二条 肄业生学校不为其办理有关就业的事宜。

第二十三条 毕业生离校时学校按就业协议书上登记的档案发往地址将档案材料发往用人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回原籍就业的毕业生档案发到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一般到人事局,各地不同,学校适时公布),时间一般在7月10日左右。如在一个月后尚未收到毕业生档案材料的,可凭单位来函查询(不对毕业生个人)。若因毕业生私自调换单位造成档案材料无着落的,一概由毕业生本人负责。户籍关系凭校派遣方案由校保卫处统一办理,离校前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签字领取。派遣方案以外的户籍关系迁移问题个人凭报到证到校保卫处办理。第二十四条 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约定的条款中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就业政策和损害学校声誉及权益的,不予办理,要求改正或重新择业。

第二十五条 学校派遣毕业生将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简称《报到证》。毕业生持《报到证》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用人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办理接收手续和户口关系。

第二十六条 派遣后,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改派的,毕业生应书面申请,并出具原派遣单位退函和与新单位签定的就业协议书,报学校招生就业处统一到省毕业办审批办理其改派手续。其户口关系及档案凭新《报到证》到所在地区和相关部门办理;改派期限为毕业后两年止。

三、就业工作程序

第二十七条 毕业生应掌握就业政策和规定,随时关注校系发布的就业招聘信息,做到学业和择业两不误。

第二十八条 校招生就业处和各系就业工作负责人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所收集的需求信息及时在校招生就业网站、校、系通知栏向毕业生公布。

第二十九条 学校招生就业处和各系就业工作负责人将适时地举办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在校内招聘毕业生的洽谈会,毕业生应随时与各系就业工作负责人及班级辅导员保持联系,以便及时通知招聘信息。

第三十条 就业协议书的签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先由各系负责组织毕业生填写好姓名、专业等个人信息,并盖章后统一以系为单位交到校招生就业处加盖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专用章,再发给毕业生所在系,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到所在系领取。

2、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毕业生签字;填写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协议书上是否需加盖其他审批章以当年公布的各地就业政策为准)。

3、毕业生签好协议后,应及时交到系里审核,若不符合手续和规定的应补正。手续完备的协议书应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各留一份,余下经系里登记后在规定的时间交校招生就业处核准后存档一份,另一份送省毕业办办理就业《报到证》。第三十一条 毕业生在毕业前未办理就业手续,毕业后两年内找到用人单位,仍可办理派遣手续,但必须在省毕业办规定的办理时间办理。

天津市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暂行规定 篇6

市政办发〔2006〕52号 2006年3月20日

《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口户籍准入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口户籍准入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口户籍准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迁入本市市区人口实行宏观调控下的户籍准入制度。

第三条 西安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人控办)负责全市调迁入本市市区人口的政策研究和组织协调,统一印制、发放和管理《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员准入证》(以下简称《准入证》),并实施检查监督。

第四条 迁入本市市区人员凭《准入证》和有关材料向市公安部门申请办理户口迁转手续。

《准入证》由市人控办按照统一管理、归口核准办理的原则,委托省、市有关职能部门核发。

因婚嫁、收养迁入市区农业户口的人员凭有关材料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办理户口迁转手续,不核发《准入证》。

第五条 下列人员可直接向市人控办申请办理《准入证》:

(一)市区内的普通高等院校(含科研院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国家和省招生计划内录取的不具有本市市区常住户口的学生;

(二)成建制单位迁入人员;

(三)被市区用人单位聘用但不通过调动迁入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四)市区用人单位直接录(聘)用的非西安市生源普通高等院校专科(含高职)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

(五)投资纳税人员;

(六)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含各部级公司)驻西安办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外地政府驻西安办事处人员;

(七)国家指令性计划安置的人员。

第六条 凡符合《暂行规定》准入条件申请将户口迁入本市市区的人员,应当根据申请理由,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对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由市公安局和市人控办另行规定。

第七条 申请将户口迁入本市市区的已婚人员随迁的计划外生育的子女,须由申请人提供原户口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口和计生部门(或本市市级人口和计生部门)出具的已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证明。

第八条 符合《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条件的人员,以及符合《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一)规定的军队转业干部,在本市暂无合法固定住所的,本人户口可迁入所在单位非农业集体户、或在本市的直系亲属处、或接收档案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非农业集体户。待合法固定住所确定后,其本人和符合随迁条件的配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以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父母的户口再迁往居住地派出所。

第九条 企业或个人缴纳的各项税款,是指依法申报并已经完税的税款,包括国税和地税在内。由税务部门或司法机关追缴入库的税款不予计算。

企业法人或投资人同时在本市多个企业投资,以其投资份额占该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而分摊企业已缴纳的各项税款可以合并计算。

第十条 按《暂行规定》有关条款规定申请迁入本市市区人员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年限,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计算。

用人单位须为申请户口迁入人员提供市地税部门开具的社会保险专用缴款书和省、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证明。

第十一条 在《暂行规定》实施之前已在本市连续居住、就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缴纳税款等的年限,有合法证明材料的,亦予以认可。

第十二条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本科毕业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的,适用《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

第十三条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凡与本市市区用人单位签订聘招用协议或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均可申请迁入本市市区非农业户口。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往届毕业生已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可参照《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执行;未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但已在本市市区用人单位就业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可申请迁入本市市区非农业户口。

第十四条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专科(含高职)毕业生申请迁入本市市区非农业户口,须与本市市区用人单位依法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参加本市社会保险。

第十五条 符合《暂行规定》第十七条规定条件的人员,其配偶户口迁入本市市区不受婚龄和年龄限制。

第十六条 符合《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二)、(三)规定条件的人员,户口迁入本市市区不受年龄限制。

第十七条 《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

(一)所指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不包括被录用到我省其他地市和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工作的公务员和国家工作人员。

符合《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

(二)规定的普通高等院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毕业两年内回本市的,向市人事部门报到,申请办理恢复户口手续;毕业在两年以上或肄业、退学、休学或其他原因回本市的,向市公安部门申请办理恢复户口手续。

第十八条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驻本市的办事机构申请符合条件的人员来本市市区落户,按《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外地行政机关驻西安办事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市政发〔1998〕122号)执行。

第十九条 申请户口迁入人员的年龄按参加本市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时的实际年龄计算。

第二十条 《暂行规定》所称“具有本市市区常住户口”包括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不含具有本市市区不可办理市内迁移的学生非农业集体户口、外地政府驻本市市区办事机构非农业集体户口。

第二十一条 《暂行规定》所称用人单位,是指在本市依法注册并办理税务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用人自主权、依法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并缴费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第二十二条 《暂行规定》所称“未成年子女”,指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二十三条 1998年7月22日以后出生的子女,可按随父随母自愿的原则,申请投靠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父(母)落户。父母离异的,可根据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迁入其父或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

第二十四条 《暂行规定》所称“合法固定住所”,包括本人或夫妻共同通过购买、房改、接受赐予、继承、经批准自建等途径获得房屋合法产权并持有《房屋所有权证》的住所,直系亲属拥有房屋所有权并供其居住的住所,租住属公有产权的房屋并持有使用证明的住所。

第二十五条 《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所称“2004—2020年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灞桥区范围内以建制镇、街道办事处为主的小城镇”包括:斜口街办、雨金镇、相桥镇、关山镇、引镇街办、斗门街办、滦镇街办、东大街办、子午街办、马额镇、西泉镇、油槐镇、何寨镇、栎阳镇、交口镇、零口镇、北田镇、普化镇、焦岱镇、前卫镇、葛牌镇、鸣犊镇、马王街办、太乙宫街办、杜曲镇、大兆镇、王曲镇、狄寨镇。

第二十六条 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核发《准入证》。违反规定条件和程序办理《准入证》的,由市人控办建议其上级机关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和申请迁入市区人员应当提供真实、有效、合法的证明材料。凡违反规定条件,通过弄虚作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迁入市区落户的,一经查实,由公安部门将当事人户口迁回原户口所在地,有关部门3年内不得受理该单位迁入人员的落户申请。

车队管理暂行规定 篇7

车队是政协工作的后勤保证之一,也是政协的窗口。每个司机除担负安全行车,保证完成工作任务外,还负有以自己的言行树立政协良好形象的义务。所以,搞好车队建设,意义重大。为此,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一、领导体制

在办公厅领导指导帮助和各委员会支持监督下,秘书处长对车队实施组织领导,车队队长负责日常工作,保证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离退休老干部和县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用车,做到安全、准时、优质服务。

二、派车程序

1、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用车接领导要求出车,出市以远时,由司机到秘书处开具派车单,遇特殊情况来不及开派车单时,收车后司机要及时到秘书处补办派车手续。

2、副秘书长和各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工作用车,出市以适时由办公厅主要领导同意后秘书处长开派车单通知车队队长安排出车。

3、离退休老干部用车,一般由老干部直接向秘书处要车,处长负责安排,如遇特殊情况,队长派车后要及时补办派车手续。

4、市内工作用车由队长负责安排,在领导外出学习开会等不带车时其车辆可派为他用。

5、55岁以上的老同志和县级领导干部遇有雨雪天气上下班可乘车,由秘书处统一安排接送。

6、机关车辆一般不外借,确实需要借出时,市内须秘书处长批准,市外须经办公厅领导批准,履行有关手续后方可出车。

7、市内特殊情况用车,如抢险救灾、抢救伤病员(含厅、委干部、职工本人和直系亲属急病需送医院或请医生)处长可直接派车。

8、用车时,凡到各县(市)、矿区一般要提前1天要车,凡到省会或外省市时一般要提前2天要车;市内用车,一般要提前半小时通知队长,以便队长妥善安排,保证使用。

9、县级以下人员外出一般不派车(会计取款例外)。

三、队长职责

l、以身作则,坚守岗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教育司机注意仪表、仪容,文明待人,服务热情周到,用实际行动树立政协的良好形象。

3、带领全队同志努力把车队建成一个政治上强、业务上精、团结战斗的集体。

4、严格执行制度,大胆进行管理,每周召开一次车队全体同志参加的会议,总结工作,表扬先进。

5、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业务水平。

6、要认真负责地按照规定的派车程序办事,保证圆满完成任

务。

7、随时掌握车辆状况,及时维修,保证车辆完好率在90%以上。

8、负责车队驻地的清洁卫生,保证室内于净整洁。

四、司机守则

l、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树立服务思想,提高服务水平,做到文明待人,周到服务,安全行车。

2、维护团结,注意形象。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工作的事不办。一切言行要为车队。为政协增光添彩。

3、要严守机密,做到领导谈话不插嘴,听了机密事项不外传,严防自由主义,不许拨弄是非。

4、遵纪守法,坚守岗位,随叫随到。

5、服从队长安排,除故障车(事先要报告)外,不准拒绝出车。

6、禁止酒后开车,凡因喝酒耽误工作者,要严肃处理。

7、严格按派车单指定的地点出车,未经允许,不准私自出车。

8、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服从民警和交通管理人员指挥。禁止带故障行车。不准将车随便交他人使用。

9、经常检查车辆,保证达到五项标准:车内外清洁卫生,调整准确,各部件润滑良好,没有故障,工具齐全。

10.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熟悉车辆状况,掌握机器性能,懂得一般修理技能。

五、行车补贴及管理办法

l、汽车司机行车补贴按邯郸市财政局「1993」23号文件执行,即对正常出勤者执行定额补贴,每人每月补贴60元。出市执行任务,按一般工作人员出差标准执行,即每人每天8元(邯郸市2.4元),节假日值班补助每人每天8元。

2、司机每月报补助实行二级负责制,即车队队长根据派车单编造统计表,经主管处长审核无误后签字,然后到财会室领取。

3、劳保用品按季领取,由车队长负责,在每季的每一个月初,报请办公厅领导同意后到财会室领取。

六、车辆检修制度

l、成立车辆检修审查组(由主管处长、车队队长和主修司机组成)。凡需修车辆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要经审查小组共同商议,填写车辆修理单,列出项目提出修理意见,报办公厅领导批准后,方可送去修理。车辆修理实行“审查--联系--结帐”三级管理,即审查组审查,队长和司机联系,会计算帐。做到互相监督,保证修理质量,降低修理费用。

2、凡属中修或大修的车辆,费用在1000元以上的由审查组审定,并报市直车管组同意后,由办公厅领导签字报市财政局批准再进行修理。

3、车辆因公外出,原则上不准在外地修理,如有特殊情况,非修不可的,要讲清修理项目,经车队队长同意,办公厅领导批准,方可报销。

4、车辆零件和有关物品的购买,须经审查组同意,办公厅领导批准后,队长和主修司机前去办理,司机个人不得随意购买车需物品。

七、奖罚办法及标准

l、奖励补助范围和标准:

①安全奖,当月无事故,每人每月奖励5元;一年内无事故给予安全奖。奖金从保险费中按规定支付。

②凡本内发生车辆事故,经保险公司赔偿后,取消本人安全奖。

③安全行车5万公里一次性奖励司机250元;10万公里一次性奖励500元。如发生责任事故,则中止结算公里数,在事故处理完后再重新计算。

④队长享受司机补助的平均数。

2、处罚规定:

①对车队队长的处罚:A.因车队管理混乱,市级领导在大会上公开批评一次,扣除当月补助的20%,被办公厅领导在办公厅大会上公开点名批评一次,扣除当月补助的10%。B.出一次严重责任事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交办公厅领导,并扣除当月安全奖。特别严重时,请求组织给予纪律处分。C.凡用车人按规定要车,无正当理由,超过30分钟派不出车,扣除当日补助50%。

②对司机的处罚:A.私自出车,发现一次扣除当日全部补助,超过一天以上者,责其停车两天检查,一月内连续两次者,除写出书面检查外,没收车辆钥匙,两周内不得出车,停车期间不享受定额补贴。如私自出车发生责任事故,个人负全部责任。B.接到派车通知后,必须提前5-1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对无正当理由,而又不服从队长派车的,每次

扣除当月安全奖的三分之一。一月内连续三次,扣除全月安全奖。

C.上班后,必须坚守岗位,不请假私自外出,派车找不到时,每一次扣除当天全部补助;一月内连续发生三次以上者扣除一周补助。D.因违犯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发生事故者,根据交通部门判定我方应负的责任,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作如下处理:损失500-1000元,停发一季度安全奖;1000-2000元,停发半年安全奖;2000一3000元,停发全年安全奖金。对负次要责任、半责任、主要责任、全部责任的,分别承担经济损失的 1%、2%、3%、4%。对超过万元以上者,分别按四种责任承担经济损失200、300、400、500元。E.酒后开车或因喝酒耽误工作,发生责任事故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令其检查、经济赔偿,直至处分。

以上处罚事项,由主管处长和车队队长集体研究,报请办公厅领导同意后执行。

八、抓好安全工作

l、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检查制度执行情况,查找安全隐患及驾驶作风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

2、每年组织司机家属座谈一次,结合安全教育,提出具体要求。

3、每月对司机保养车辆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每季度组织司机开展一次专项活动,不断提高水平,改进工作。

干部管理暂行规定 篇8

为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经过近二年的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从学习向管理实践的转变,需要建立一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德才兼备,由理想、有抱负、想干事、干成事,以企业利益高于一切的优秀干部管理团队。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培养和打造一支优秀的执行人才骨干队伍,为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坚实的后备人才,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结合企业实际,重新修订干部管理规定。要求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必须具备如下职业品格,并忠实履行相关细节条款。凡违反本规定者,将视情节轻重,由党委会研究决定给予降职、免职、撤职、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一、忠诚

1、不搞小团体、小山头主义,坚决反对自由主义。

2、坚持讲真话,办实事。

3、坚决不做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并敢于和这种行为作斗争。

4、在受到组织的委屈和不公对待时,工作业绩依然持续增长。

一切申诉和争议必须在组织内部处理,在组织范围之外,坚决不容许由诋毁组织的任何言行。

5、坚决服从组织的一切指令。

二、纪律

1、禁止干部用公款内部吃请。禁止无原则相互吃请。工作需

要须经组织批准。

2、禁止干部接受下属宴请。禁止收受下属及业务单位财物。

3、禁止干部钓鱼。

4、禁止赌博、参加非法组织活动。

5、有事须请假、离矿须经批准后在企管部登记去向及联系方

式。各单位、部门主管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状态。

6、不得人为设置障碍,阻碍干扰纪检、审计或其它管理工作

正常开展。

7、参加正常工作之外的会议涉及企业事务的各项活动,必须

向组织报告。

8、严禁散布流言蜚语,泄露重要会议细节,泄露重要经营秘

密。

三、责任

1、一把手作为部门、单位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副职(助

理)为部门、单位分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生产单位已取得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得倒退。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3、部门工作出现重大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部门领导

必须受到组织严肃处理。

4、杜绝虚报或漏报主要工艺指标,掩盖真实生产状况。

5、做好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新员工要加强企

业文化教育,业务知识培育,正确引导其融入到企业中来。

四、素质

1、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办法。以正面思维,率先垂范,积极调动属下的工作热情。

2、态度决定一切。积极主动地开展和配合企业的各项工作。

补台高尚,拆台可耻,耍阴庸俗。

3、要敢扛责任,学会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要多从自己和

本单位内部找不足,并积极寻求领导或协作单位的帮助。

4、要多听少说,发挥集体智慧。多听员工、专家、同事的意

见,固执已见就是一叶障目,是管理者的大忌。

5、要清晰、明确,全面地了解问题。深入现场,深入员工,专注倾听是秘诀。

6、要坚信“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人们不

会做你检查的,只会做你奖惩的”。要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奖罚分明。员工的出色表现要及时表扬激励,反之,要予以惩罚。

7、改进管理、改进指标、技术进步、技改创新,要始终作为

提高工作业绩的主旋律。忌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8、要牢记自己是在台上,一言一行影响着员工,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所谓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信守承诺、情趣健康。

9、要善于发现员工优势,用人所长。

10、对久拖不决的问题,由权越级汇报,向组织寻求支持,帮

公车管理使用暂行规定 篇9

一、车辆使用

1、学院公务车辆(车型:别克GL8,车牌号:沪J91199)为工作用车,由学院办公室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专人负责。做好使用登记和公示制度。

2、各部门工作用车应提前向学院办公室填报出车登记(时间、事由、地点等),由办公室统一协调安排。

3、驾驶员凭登记单出车,并做好行车记录(里程等),车辆加油和修理要事先告之办公室。无派车记录的,按公车私用论处(特殊情况出车的除外,但事后要及时补办出车手续)。

4、禁止公车私用。婚、丧、嫁、娶一律不准用公车;不准用公车接送子女上学、娱乐和办私事等。确有特殊情况的,需经学院领导批准方可使用。

5、公务车实行回单位(同济大厦A楼)停放制度,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除特殊工作需要外)应封存停驶。

二、车辆的管理

1、驾驶员平时要保持车辆良好状态,无特殊原因按时上下班,保证按时出车。无工作用车时,车辆必须停放在指定地点。

2、驾驶员凭派车单每月向车辆主管核实里程,由车辆主管负责核算报销汽油费、高速费、过桥费等其他费用。

3、驾驶员要严格执行交通有关法规,严禁酒后驾驶,严禁带故障行车,严禁超载人员,不得擅自将车辆借给他人驾驶。

4、驾驶员要确保车辆行驶安全,提高警惕,做到无事故。

5、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定点保养。维修必须到定点维修部维修(除外出用车等特殊情况外),维修保养时驾驶员要向学院办公室和车辆主管报告,经领导同意后维修。维修后将维修发票、维修清单(需有驾驶员签字认可)报车辆主管,由车辆主管负责维修费用报销事宜。

三、奖惩

1、公车私用经发现查实,当事人个人承担机械磨损费,燃料费、过路费、过桥费等相关费用。如发生交通事故,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2、驾驶员未按规定地点停放车辆或擅自将车辆错给他人造成车辆失盗或损坏的,一切后果由驾驶员承担。

班级卫生管理暂行规定 篇10

为加快创建省级示范学校的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我校的卫生面貌的较大改变,结合我校环境卫生的实际情况及各班的卫生情况,作出如下规定。

一、建立健全学校卫生检查制度,由校领导、政教处、学生会劳动卫生部等,组成清洁卫生检 查小组,每周星期五对各班清洁区域进行检查。

二、具体措施

1、由政教处在每学期开学初,召集各班生活委员会议,具体划分各班的室内外清洁卫生区

域,统一评分标准。

2、各班班主任一定要加强对各自班级清洁卫生的检查督促工作。

3、各班自务纸篓、打扫卫生的所有清洁工具要堆放整齐。

4、对乱丢纸屑,塑料袋等杂物的学生,一经发现,除对其处罚外,每人次扣出该班量化分 1—5分。

5、附:班级卫生管理细则。

班级卫生管理细则。

清洁卫生制度

1、每天一小扫、一公布,每周五进行大扫除,并实行量化评比,评分记入量化考核。要求

室内

1、天花板无蜘蛛网。

2、墙壁无划痕、污迹。

3、地面无纸屑垃圾。

4、窗台无垃圾、玻璃明亮无灰

5、黑板、讲台、课桌、椅、排列整齐,清洁,大扫除时,桌椅全部抹洗干净。室外

1、清洁区无垃圾,有水沟的班级,水沟要疏通,无沉积。

2、要做到清洁区无杂草、无纸屑。

保 洁 区

1、经常有值日生管理,做到保洁区无纸屑、食品袋及杂物。

2、所属本班保洁区范围的墙脚线、栏杆、水池,要做好保洁工作无污物、垃圾、无沉积,水池内外磁砖无痕迹,疏通干净。

个人卫生

1、不定期的抽查个人卫生。

2、要做到个人卫生好。如:穿戴整齐、干净、勤洗澡、理发、勤剪指甲。措施(扣分办法)

1、扫地不洒水的班级每次扣0.2分。

2、当天垃圾不清除的扣0.2分,垃圾清扫不彻底的扣0.1分。

3、垃圾不倒在指定位置的扣0.1分。

4、将污水倒在其它班级区域内的扣0.1分。

5、星期五卫生大检查时班级劳动委员不参加的扣1分。

记分方法

每天扫后以1分计数,一周共计5分,星期五大扫除后,室内、室外、保洁区,都符合以上检查 要求的,各以5分计数,这样每周满分为10分。

检查时间

战队暂行管理规定 篇11

声明:本规定分为四章:QQ交流群暂行管理规定、YY语音暂行管理规定、游戏中队员行为规范暂行管理规定、招收与开除队员暂行管理规定。旨在为建设一支团结、和睦、竞争力强的优秀战队服务,希望战队所有成员严格遵守,为共同建设强大的*噬血狼牙*贡献力量!

第一章、QQ交流群暂行管理规定

1、战队所有成员不得在群里散播色情、迷信、欺诈、恶意软件等非法信息;

2、所有成员不得在群内使用侮辱性用语;

3、所有成员不得在群里索要其他成员的隐私信息(比如CF账号等等),有需要的群外私聊且后果自负;

4、管理员要以身作则,不得随意T除队员,每天都要对成员名片进行查看和修改,并收集群内队员的意见和建议;

5、不准在交流群内刷屏,电脑登陆聊天的文字都用15号楷体;

6、精神状态不佳(比如说饮酒之后)不能进交流群发言;

第二章、YY语音暂行管理规定

1、战队所有成员每天晚上八点至晚上12点进游戏必须登陆YY;

2、YY管理员根据CF不同的游戏模式设置不同的频道,队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3、YY语音仅供游戏过程中使用,所有成员不准在公共频道语音聊天;

4、使用YY语音一定要文明用语,不得在频道里说脏话;

5、如有个别队员不遵守YY语音管理规定,管理员可先将其禁言,事后再考虑处理意见;

6、精神状态不佳(比如说饮酒之后)不能进频道发言;

第三章、游戏中队员行为规范暂行管理规定

1、战队赛是战队存在的意义所在,所有成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战队干部的安排参加战队赛,不得我行我素;

2、游戏过程中除非情不得已不得辱骂其他玩家,禁止辱骂本战队战友,注意维护战队形象;

3、游戏过程中不得在游戏内散播非法信息(比如外挂软件等等);

4、精神状态不佳(比如说饮酒之后)最好不要进游戏;

第四章、招收与开除队员暂行管理规定

招募战友:

1、不招募未成年人进战队(身法好的可以放宽到16周岁);

2、不招募不经常进游戏的玩家进战队;

3、不招募素质低的玩家进战队;

4、不招募没有技术不行又没有上进心的玩家进战队;

5、不招募不服从指挥的玩家进战队;

6、对于想加入群的玩家,没有合适的验证信息,管理员不要随意同意;

开除队员:

1、不服从本规定的队员第一次予以警告,第二次可由管理层投票开除;

上一篇:探矿权抵押合同下一篇:上学期小学四年级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