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电子读书笔记范文

2024-11-06

制作电子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制作电子读书笔记范文 篇1

如何制作电子读书笔记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2分钟)

幻灯片来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为了让我们喜欢的书受到别人的关注,得到别人的青睐,我们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

1、同学们,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幻灯片,今天我们就要利用

2、生答精彩、丰富、精美等,师归纳为内容和形式。(板书内容、形式)

3、过渡小结:没错,要想别人喜欢你推荐的书,我们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下工夫,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到底从内容和形式的哪些具体方面去做呢?

二、明确要求:(10-12分钟)

1、生小组内充分讨论,师巡视聆听、指导。(3分钟)

2、小组代表发言,师归纳、板书。(2分钟)

3、观看四组电子读书笔记,请同学们结合板书和电子读书笔记比较: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应改进?(师相机板书)(5-7分钟)(1)吴靖仁的电子读书笔记:

不足:字号选用不当,颜色对比不明显,应该突出你想要告诉别人的地方。

改进:电子读书笔记1:把“我正在读的书”换成28—36的字号,放左

上方;“神秘花园”放正中。

电子读书笔记2:把精彩词语字号换成36—48,加粗,颜色变为大红或鲜红。

(板书:形式——突出重点:字体要尽可能的大,颜色要鲜明)

(2)郑迪文的电子读书笔记:

不足:感想和推荐理由太笼统,不能打动读者;整体风格不统一,背景

选择不符合文章风格。

改进:电子读书笔记4:当时的中国人的心情怎样?你阅读时的心情怎

样?应该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具体详细地表达出来,去感动读者。

电子读书笔记5: 内容怎样的丰富多彩?有何意义?

整体: 背景应统一选择比较庄重、严肃、甚至是悲伤的图片。(板书:背景的选用符合书籍的风格,悲伤—庄重,幽

默—活泼

内容——感悟深刻、动人,推荐理由充分、具

体)

(3)肖丽妮的电子读书笔记:

优点:风格比较统一,梦幻般的背景图片烘托出了海蒂的天使般优美形象,非常吸引人。相关电影海报的引入,令人感觉直观形象。词语、句段、感悟、推荐理由都非常精彩。

改进:电子读书笔记3、4、5:照片可编辑得更大一些,四周留少许背

景,与前后幻灯片风格更统一。

电子读书笔记2、6、7、8、9、10:可把文字加粗,与背景区别

出来;可把重点部分加红,突出重点并形成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

(板书——精彩词语、句段)

(4)播放修改后的肖丽妮的电子读书笔记:

4、小结过渡:经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懂得怎样去做好自己的电

子读书笔记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作业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完善制作:(16-20分钟)

1、推荐同一本书的同学自愿组队,共同探讨,合作完成。

2、师巡视,督促、指导,对于有疑问或者需要帮助的同学及时提供支持。

3、提醒在临时空间/1/推荐好书/里编辑,做完一张立即保存,结束本环节前要关闭电子读书笔记。

四、展示作品:(3-5分钟)

展示1—3份作品,集体交流、评价,给出等级。后续

五、小组互评,提出修改意见,被评人作好记录。

六、课后小结,交流心得体会,讲讲自己学习中的感人故事,发表到WB-QUEST《阅读推荐中的苦与乐》。

《塘村老人》读书笔记[范文] 篇2

总体概述:本文主要是对杨晋涛先生所著的《塘村老人》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然后是自己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在《塘村老人》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东西。

一、书本简介

《塘村老人》,杨晋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塘村老人》是厦门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成果,这也是一本很新的书,因为这本书研究的主要是2000年代以来四川塘村的一些生活上的改变。这本书所介绍的一些东西,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也是具有高度研究价值的领域。社会学就是需要关注身边事情最新发展,然后试着去探索发现。

杨晋涛,四川成都人,1967年7月出生,厦门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系助理教授。2002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人类学方向博士学位。多年从事中国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和海外华人研究,发表有《川西农村的“称粮”习俗及亲子关系探访》、《西方人类学关于衰老和老年问题研究述论》等十余篇论文,现从事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和东南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教育科研工作。

二、内容简介

该书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门包括导论、第一、二章;第二部分老年人和家庭的研究,包括第三、第四、第五章;第三部分老年人与村落和跨村落社区的研究,主要包括第六、第七、第八章和结论部分。

导论部分作者最先指出本书的缘起和意义,作者把这本书定义为“老年人类学”,即“关于衰老和老年人的人类学研究”。全世界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老龄化是所有国家必须重视的巨大问题。萨德鲁丁·阿加汗曾说道:老年人是一种倾向于引起各种人为问题的人为生活方式的最新牺牲品。老年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都在随着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放眼当代中国,“银色浪潮”与传统道德的衰落同时出现,该书重在研究社会变迁对乡村老人行为的理解,同时又站在老年人这一社会特殊群体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变迁。作者在这一部分还指出了国外人类学的衰老和老年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生活过程理论框架等都做了简单地介绍,跨学科、跨文化比较是研究衰老人类学最主要的方法。作者接着就分析总结了中国老年研究的概况中国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关注中国的老年问题,改革开放之后老年问题研究领域获得了规模的发展。中国对老年的研究在宏观方面,代际关系变迁等领域获得了突破性成就,强调应用性、强调提出针对性的公共政策建议,具有很强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中国学者在老年组织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老年群体的日常活动和群体内部的日常互动模式等方面还有待发展。这本书的中心论题是研究老年人与社会变迁的关系,该书的假设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老人不仅能适应变迁也能参与和创造变迁。作者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将描述所研究的乡村“衰老的文化过程”的具体情况,记录中国乡村经历的变迁,从老年人的角度分析社会变迁给老年人生活造成的影响,最后描述老年人用何种行为来适应社会变迁和参与创造社会变迁。作者通过多次长期深入塘村,参加当地活动,观察当地风俗民情,具体访谈当地群众等来获取塘村老人的生活方式

和适应社会变迁的各种材料。

书的第一章为我们介绍了塘村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还有对塘村的历史文化、语言、村庄和“守巢”老年人等的介绍。塘村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镇的村庄,主要是深丘地带,山坡与沟谷纵横分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村里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小麦、油菜、水稻、玉米、红薯等,村里农业劳动主要依靠传统农具。塘村人大多是清朝康熙年间由广东、江西等地移入,由于移民史的缘故,塘村的方言土语比较复杂。竹镇地区由政府和广东等地开展劳务输出协作,每年都有大量人口外出,主要是16—35岁的年轻人。“劳动力外出”现象对老年人有很大影响,他们的日常劳动强度增加,同时也赋予了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中更积极的角色,乡村的基本关系开始转型。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基层组织,国家正式基层组织并没有完全取代以前的宗族势力,各家各户遇到一些事情依然偏向于找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来解决而不是村干部,村干部的权威若隐若现地在乡土秩序中履行。

第二章主要讲了一些老年人的模糊定义和在家庭中的称谓,还有家庭各个成员之间、村子内部人员的相互称谓等,这一部门帮助我们理解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接着作者从“老人与家庭”和“老人与村落”两条线索组织描述,老年人既是家庭关系的行动者,又在村落乃至跨村落层面创造自己的角色和独特行为。

在老人与家庭方面,作者从家屋和分家、养老和孝道、衰老的文化过程和老年人的能动性三个方面分三个章节展开。关于家屋,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塘村的家屋普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草屋——瓦房——平方——楼房的转变。在家屋的代际分配上,除了少数的家庭会让家里的老人住进较高级别的房子之外,老人普遍会住在老房子里面而不是子辈修建的新屋子里面。在村庄中,住宅是社会地位的标志,那么老人所住的相对“不高级”的住房就是现代化变迁背景下老年人地位相对较低的证据。分家已经在中国社会上呈现出了必然性,但是分家就会经济上(主要是养老)会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分家时财产和权利的交接与分割,对老人的赡养维系着各个小家之间的关系。分家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养老和孝道,对于塘村既保存了传统乡村的基本有儿子养老、招郎等模式,又有向儿女共同养老的方向发展的契机。在养老方案上主要是“称粮”,但是对于不同的家庭情况会有不同的传统的养老方案。传统的孝道因为社会变迁开始变得淡薄,在言语和行为等其他方面儿子辈对待老人的方式与上一代人或者老人心中理想的方式正在渐渐地变化,言语上的尊重渐渐淡出了孝道的领域。根据塘村孝道的行为结构随乡村文化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不是文化规范的消极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操控者。关于衰老的文化过程和老年人的能动性,家庭的周期与衰老过程,其实老人在分家之前总是担负养家的责任,但是到了一定时候因为生产效率的关系就必须动员分家,因为大家变小家,老人的家庭地位和责任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年轻人的外出导致祖孙之间的感情和平衡分出去的“小家”的关系成为老人在家庭中主要的感情因素。人在家庭之中的衰老,衰老的过程因此和文化所定义和规范的家庭及相关制度、观念和意识有着密切联系。在乡村社会变迁和传统家庭习俗的共同影响下,亲子之间“互为目的论”失衡,老年人权威丧失,地位下降。老年人在家庭消费中所占比例相对下降,代际观念的冲突日渐明显,国家政治力量的出现都影响着乡村老人的生活和文化变化。面对晚年,老年人在家庭中衰老的过程中表现出能动性,他们一方面根据传统的作用在分家、“称粮”和“招郎”

等习俗,另外社会变迁为老年人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行动天地——社区。

在老年人与社区方面,作者主要从老年人的声望,兴起的“老年协会”和当地传统习俗“走庙”三个方面展开。声望是老年人在自己影响的乡村社区中别人的评价,当然这些评价是身边的人几乎统一的评价(大家一致认可),这种评价是根据周围的人对老人的劳动能力、政治背景、治家能力、经济能力、社会行为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当然在这些因素中有侧重点,比如政治背景、治家能力就比劳动能力显得重要得多。作者还特别提到了一个塘村“声望老人”声望的主要来源——1997年的上访事件,在塘村的大部分人眼中这是一个为人民尽心尽力的大事件,参加上访的人付出了很多一次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这件事说明在乡村个人政治生活史已经成为声望的象征资源,老人操控这样的资源从而影响乡村的政治生活。“声望老人”用各方面的声望在社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普通的老人也有自己的方式参加社区活动,其中“老年协会”和“走庙”就是非常常见的社区活动。“老年协会”是一种遍布乡村的娱乐场所,开展的主要活动是打牌,是完全不同于“村老年协会”的存在。“老年协会”是一个经营性的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打牌”的场所,虽然在那里打牌的年轻人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但是老年人有一个聚在一起消遣的机会,也算是打发时间。老年人经常聚在一起“摆龙门阵(聊天)”,但是他们因为没有更多的话题或者需要有人了解自己的生活状况,结果“说空话”(说自己的儿子儿媳不好的话)就出现了,但是这样会导致家庭的不和睦。从适应变迁的角度理解,由于老年人在自己家庭内事务的减少和权威的萎缩,在经历允许的情况下,他会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社区层面的活动中。老人参加的另外一个社区活动就是“走庙”,就是“逛庙会”。塘村的“走庙”基本上在老年人群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村落及跨村落社区范围内展开,这种行为在乡村社会发展与传统民间习俗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是分析和理解老年人和社区变迁关系的重要依据。参加“走庙”的人年龄特别集中在某一阶段,而且主要是老年女人多。“走庙”可能是参加跨村落的庙会活动,村落与村落之间老人的交流开始出现。作者特别用一个章节介绍“走庙”的行为和意义,作者详细记录了几次“走庙”的全过程,分析它的一般行为。塘村老人把“念佛”、“拜忏”、“请佛”和“摆龙门阵”作为“走庙”的基本行为。老年人的“走庙”依然存在一定的阻扰,因为年轻人认为这样的活动根本没有意义。另外“走庙”多为女性,这样后辈很不适应自己的母亲而不是父亲在社会层面上活动。在老人们看来,“走庙”是化解生活中的寂寞、不愉快等消极情绪的活动方式。这些不同的行为都在建立和发展交往互惠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人的心灵和神灵之间的交往。在“走庙”活动中也有竞争关系的存在,一方面是各个庙宇在争取各村走庙者上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是乡村内某些人物为争取声望和对更多村民的影响力而竞争。

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结论,这一部分做个总结了前面章节的内容,又一次指出本书的视角是将老年人视为积极的行动者,在变迁的社会中,老年人虽然难免的被动的接受,但是在实际生活过程的实践中,无论作为个体和群体,老年人都有可能凭借自己掌握的资源去实现生活的连续性,这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过程,老年人通过自己的时间在适应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还不断创造社会变迁。

三、浅谈为什么独树一帜选择这本书

首先,在老师给的众多的书目中我已经简单的看过那么一两本,比如《乡土

中国》、《万历十五年》、《江村经济》,我想看一点比较新的研究东西,所以我就选择了这本《塘村老人》。这本书并不是什么著名学者的著名巨著,只是一个研究者用新的视角来研究乡村的老人和文化变迁过程。与其说它是一本书,倒还不如说它是一个研究报告,参考了大量文献提出假设,然后根据作者自己到乡村的田野生活研究从一些细微的点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另外,另外我是一个来自重庆乡村的孩子,过去十几年的乡村变化都记在我的脑海里,塘村是四川的一个普普通工的甚至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乡村。我家乡的村庄和塘村在文化、语言、社会行为等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所以我想读一本记录我们那样的乡村的文化变迁的书,这样的书能够让我脑海中对家乡乡村变化的历程联系起来。

还有就是因为我的家庭背景,虽然我能够有机会亲身与家乡的老人接触,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他们的生活应该有什么?暑假的时候家里从我一生下来就一起生活的老人离开了我们,我开始反思家里的老人是否晚年过得幸福,怎样才能让老人在乡村生活中过的更好,他们需要一些什么?偶然在书架上看到这本《塘村老人》,觉得这本书可以回答我的一些疑惑,让我对老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所以我就义无返顾的选了这本出版不久的并不出名的书。

四、从书中得到的东西

其实,读这本书确实是认认真真地读完了,但是在没有回顾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更多的是将这本书当作一本小说在读,这主要是因为这本书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记录了大量的老人家庭、社区文化活动的缘故吧。

从这本书中我有两点收获,一是这本书中包含的知识,在我看来这本书的论点是很正确的,即使会有很多反对意见。乡村老人不是被动的接受社会变迁,他们在接受的同时也在创造社会变迁。“老年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有巨大研究价值的科学,读完这本书我能了解到国内外关于老年人研究的现状和成果,在老年社会学上有更加清楚地认识。“老年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新鲜的字眼出现在我的脑海。另外就是研究方法,研究就需要跨文化比较、跨学科分析。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不要为研究某一个人群而研究这个人群,更多的要把一个社会中这个人群的行为活动现象置于社会整体文化脉络中研究,社会学的研究需要点面结合,每一项研究都必须考虑社会整体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大环境下有不同的切入点,但是谁的研究都不能脱离社会整体文化而单独研究某一个点。

二是如何做知识,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在社会学方面研究的思考,作者杨晋涛的《塘村老人》在我眼里更像一个研究的具体报告,他从如何选题、如何分析研究背景、如何提出假设、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展开研究、然后怎么分析、怎么得出结论都做了一个模范。跟着这本书走一遍彷佛置身于他的这个研究当中,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另外就是研究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可能简简单单就能的到最后的可靠的结论,这对于研究者来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学会坚持不懈。作者先后多次长时间深入塘村,了解、访谈、跟踪、记录塘村老人的行为活动,从一些小小的行为方式中细致的分析,探根索源。

五、自己想说的话

老人是这个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群体,但是乡村老人的行为方式因为资源的原因和城市老人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就拿我身边的老人来说吧,那些年纪稍微小点的或者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老人经常要在自家的地里耕种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或

者让自己孩子的家庭好一点,那些孩子外出打工的老人在耕种土地的时候还要负责带孙子等一系列活动;他们那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干不动活的但是能够走得动步的就会想办法大家聚在一起通过打牌等方式消遣;那些上了年纪的什么都干不了的乡村老人他们每天就只能呆呆的坐在家门口守着自己的家,他们有些甚至看不懂电视,所以根本就没有打发时间的有效的方式,只能由天明等到天黑,再由天黑等到天明,直到死去。他们停止思考了吗?如果没有,他们又在想些什么?我们又能为这样的乡村老人做些什么?这些问题在我读完这本书后依然没有得到具体的答案。城市老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他们又是怎样在适应社会变迁的同时创造社会文化更新的呢?

另外就是在对待老人的方式上,我不希望现在的人都怀着“经济人“的头脑来对待老人,老人也许不说什么,但是他们心中很在意,很在意子女对待他们的方式。也许在老年人心中,言语上的尊重可能比物质上的给予更重要吧。请善待家里的老人吧,想办法给他们想要的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需求,这是一个刚刚失去一个至亲老人的忠告,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参考文献】

① 杨晋涛:《塘村老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② Hooyman ,Nancy R.& Kiyak H.Asuman:《社会老年学:多学科的视角》,周云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 P.塞尔比、M.谢特克主编:《老龄化的2000年——对社会的挑战》,新蔚、黄育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④ 潘光旦:《祖先与老人的地位》,载于《潘光旦选集》,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⑤ 雷洁琼、杨善华、蔡文眉:《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⑥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⑦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迁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⑧ 石奕龙:《应用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根鸟》读书笔记[范文模版] 篇3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根鸟》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鸟》读书笔记1

最近,我看了曹文轩的《根鸟》一书,书中主要写了一位名叫根鸟的少年,梦见一位名叫紫焰的少女到悬崖上采花,掉进了深不可测的大峡谷。根鸟决定救出紫焰,他向大峡谷出发了,一飞冲天。根鸟在寻梦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危机,他的坚强不屈使他突破了重重危机,他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让他迅速成长!

根鸟是个坚强的孩子,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冬天寒风刺骨他不怕,夏天烈日炎炎他受得住。根鸟处事冷静,智慧过人。当他被“长腿”关进了大峡谷,那个峡谷到处悬崖峭壁,动作大一点,就能听到石子掉落的声音,谷底深不见底。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顶,但也有人看守。根鸟机灵一动,假装很听从“长腿”这些坏家伙,其实一直在寻找时机。终天有一天,“长腿”和手下开宴会,吃饱喝足后呼呼大睡时,根鸟趁机离开了大峡谷。

根鸟乐于助人。当看见女演员金枝被“黄毛”这蛮横无理的人欺负时,根鸟挺身而出,扑向“黄毛”,经过一场你死我活的博斗后,“黄毛”被打跑了。根鸟还帮助了老巫师躲开了熊熊大火。

根鸟是个坚持自己梦想,并努力去完成的坚强少年!我要向他学习的有很多,如处事冷静,乐于助人,坚持理想,永不放弃!!

《根鸟》读书笔记2

根鸟在他幼小的心灵他相信这是真的,他还是做梦,梦到那女孩渴望的眼神,梦想她的模样,他开始失眠,开始吃饭走神,父亲看到也很难过,孩子是在追求什么,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全村都知道这件事情,大伙都笑他,不要管,一个不现实的情况。但根鸟从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决定要去西方,去寻找他的向往和梦想。从此他一个人踏上了去西方路,一个为实现自己的梦的旅途。

在路上他宁愿受饿,也不愿意去乞讨,他也遇到和他一样的人,有不同梦想的人,最终还是忍受不了饥饿,一路的乞讨走了很久,他第一次遇到是骆驼队,他紧紧跟随他们。他在和他们度过自己最害怕的夜晚,在一位老人关心下,他说出了隐藏在他心理的秘密,其他人都嘲笑他,惟独老人很赞许他,觉得孩子是好样的,敢于做自己的事情,敢于冒险,最后老人留下破皮袄给根鸟,很早离开。他在青踏遇到一个叫板金的老人,板金他是为他们家乡的病痛,孩子长到10岁就因什么疾病而死掉,他不相信命运,也踏上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领域。

他们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由于根鸟生病在好心人老奶奶的帮助下很快恢复身体,但板金还是一个人先走了。后来还在路上遇到一家米溪米行的千金秋蔓,秋蔓没有走黑夜和独木桥的本领,在他的帮助他,他们顺利到了米行,米行一家很盛情接待了根鸟,秋蔓叫他他们米行去扛米,上下船,一个陌生人出现在大家面前,都不理会。有意为难他,但根鸟用那诚实和勤劳的心,打动了所有的人。他也在这里享受了他人生的幸福,感觉到他是一个真正的人,米行一家人都想留他在这里当儿子或者女婿,但心理一直想着,要早点走到他想去的的方,他不要接受安逸的生活,又踏上路。一路的艰辛那不用说,他在把米行送的钱用完后,又去赌博,外面的世界好复杂,人家把他买马钱偷走了,他还得靠自己的双脚行走。

《根鸟》读书笔记3

作者曹文轩曾说:“当一个人对一个处于逆境中的人产生扶持、援助之欲望,并实施了自己的高尚行为之后,他的心里一定会感到有一种温热的暖流富有快感地流过,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我想,这也正是这本书要表达的内涵之一。

根鸟为了救出紫烟——一个被别人认为根本不存在的女孩,坚定的踏上了寻找峡谷的旅途,如果他没有那样执着的信念去救紫烟,那么紫烟很可能就会一辈子困在峡谷当中,而根鸟如果不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救紫烟,也不会收获那样一段对人生意义重大的经历,所以——当我们萌生一个要帮助别人的想法时,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因为那股暖流,更因为,自己的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根鸟,在不停地追寻着,退缩着,在昂扬与消沉,在苦痛与幸福,在人生的路途中磕磕碰碰地前行,只有我们坚持不懈的,才能获得更多的精彩。

《根鸟》读书笔记4

曹文轩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写过《青铜葵花》《草房子》等许多小说。这个暑假,我新读了他的《根鸟》。乍看书名,你可能会以为“根鸟”是一只鸟,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读下去,才知道“根鸟”原来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既善良又勇敢的人。

根鸟是个猎人,他在一次打猎时发现了一只脚上系着布条的白鹰。打开布条,上面写着一个叫紫烟的女孩掉进了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根鸟义无反顾地为救女孩上路了。一路上,他走过沙漠,翻越山岭。遇到了为儿子寻梦的板金大叔,又在鬼谷认识了独眼老人,在青塔认识了老僧人,最终找到了那个峡谷。

当然,根鸟寻找峡谷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遇到那些善良的给他提供帮助的人,还遇到了一些无耻的人,“长脚”就是其中一位。他先给一些流浪汉恩惠,再把他们骗到鬼谷,给他们吃会忘掉一切的果子“红珍珠”,然后利用他们为自己开采矿石。根鸟一开始也被骗了,但在独眼老人的帮助下并未失忆,后来烧了“红珍珠”,骑马逃出了鬼谷。还有一个叫“黄毛”的人,他十分贪心,在青塔,他与根鸟一起搬木头,他故意向根鸟示好,请他喝酒、灌醉根鸟,偷了他买马的钱。多亏后来老僧人送马给根鸟,根鸟才能够找到峡谷。由此可见,根鸟的这一路是多么的艰辛、危险。他能历经千辛万苦,凭着一腔善意和勇气去帮助别人,真的十分难得。

静下心来想想,我们会像根鸟一样,为救助一个陌生女孩去奔波辛劳吗?可能我们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能”。因此,根鸟的行为就十分的可贵。尽管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在我的身边,但我也懂得了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光有善良的心还不够,还要有勇敢的行动、不懈的坚持和努力。要让善良在左,勇气在右,一路陪伴我们前行,就像根鸟从家乡菊坡出发,一直心怀善念坚持寻找不放弃一样。

书后面写着曹文轩的一段话:“当一个人对一个出于逆境中的人产生扶持、援助之欲望,并实施了自己的高尚行为之后,他的心里一定会感到有一个温热的暖流富有快感地刘过,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看完这本书,我似乎也感到了这“温热的暖流”从心间流过,从现在流到以后……

《根鸟》读书笔记5

今天,《根鸟》这本书,我轻轻的把它给合上了。

根鸟,一个淘气顽皮的小男孩。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他出去打猎,偶然间打到了一只白色的大鹰。大鹰身上的纸条告诉他有个叫紫烟的女孩向她求救。但是他去问了很多人,而他们都表示没见过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和白色的鹰。可是,她在他的梦境里,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向他求救。最后,他决定告别父亲,自己去寻找紫烟。在寻找的过程中,他遇到过板金先生、被黄毛骗过、被骗进深山……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他长大了,他学会在痛苦中品尝快乐,最终找到了那个开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

看完了这本书,我深受感动。一是因为透过根鸟的经历,我从中知道了万事的成功离不开坚持和不懈的努力。二是因为对比自己,我不禁羞红了脸。比如刚练钢琴时,我信心满满地弹了一首曲子,却发现连节奏都不对!我很灰心。要不是在爸爸的鼓励下,我早不练了。不说远的,就说近的。数题就不肯做。对比根鸟的坚持,我简直就是一个“小蚂蚁”。

在根鸟寻觅的时候,遇到了一些“绊脚石”。但是,他不轻言放弃,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出路,执着地向梦追寻。这一点,令我很是感触:这么多的挫折,有时候连大人都承受不住,正是因为这样,那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最终在磨砺中成长了起来,这将在我的人生中起到好的榜样。

“没有经历风雨,哪来的彩虹”以后,我要像根鸟一样,坚持不懈地做完每一件事!

《根鸟》读书笔记6

今天,《根鸟》这本书,我轻轻的把它给合上了。

根鸟,一个淘气顽皮的小男孩。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他出去打猎,偶然间打到了一只白色的大鹰。大鹰身上的纸条告诉他有个叫紫烟的女孩向她求救。但是他去问了很多人,而他们都表示没见过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和白色的鹰。可是,她在他的梦境里,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向他求救。最后,他决定告别父亲,自己去寻找紫烟。在寻找的过程中,他遇到过板金先生、被黄毛骗过、被骗进深山。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他长大了,他学会在痛苦中品尝快乐,最终找到了那个开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

看完了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因为透过根鸟的经历,我从中知道了万事的成功离不开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对比自己,我不禁羞红了脸。比如刚练钢琴时,我信心满满地弹了一首曲子,却发现连节奏都不对!我很灰心。要不是在爸爸的鼓励下,我早不练了。不说远的,就说近的。我略微有些难度的奥数题就不肯做。对比根鸟的坚持,我简直就是一个“小蚂蚁”。在根鸟寻觅的时候,遇到了一些“绊脚石”。但是,他不轻言放弃,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出路,执着地向梦追寻。这一点,令我很是感触:这么多的挫折,有时候连大人都承受不住,正是因为这样,那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最终在磨砺中成长了起来,这将在我的人生中起到好的榜样。

“没有经历风雨,哪来的彩虹”以后,我要像根鸟一样,坚持不懈地做完每一件事!

《根鸟》读书笔记7

好词:

迷迷糊糊 不可思议 清清楚楚 不寒而栗 聚精会神 小心翼翼 竭尽全力 意味深长 疲倦不堪 歪歪扭扭

呆头呆脑 唧唧喳喳 似有似无 鸦雀无声 气喘吁吁 昏昏欲睡 大喊大叫 风调雨顺 郁郁寡欢 隐隐约约

好句:

鹰并没有俯冲下来,只是在他的视野里作了长时间的飞翔之后,漂亮地斜滑而下,落在根鸟面前的一个长满青草的土丘上。

他觉得这只鹰好奇怪:它为什么总在我的头顶上飞翔呢?

好段:

他清清楚楚地看到鹰了:它像清寒的春风中的最后一团晶莹的雪;它的脖子强劲有力,脖子上的一圈淡紫的羽毛在眼光下闪着金属一般的亮光,显出一番王者气派;当它的脑袋微微低垂时,它的嘴像褐色鱼钩。

读后感:

一个少女叫紫烟,她不小心掉入了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梦中,这是一部好小说,我很爱看。

《根鸟》读书笔记8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根鸟》,书中的悲欢离合让我时而落泪,时而兴奋。

根鸟,只是一个出生在菊坡的普通的男孩子。是什么,让他与众不同,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是他追梦的精神,永不放弃的精神。曹文轩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根鸟的这种精神,也没有写类似于“他是一个敢于追梦,不怕嘲笑的人!”这种过于直接的话语,但是,我却可以很清楚地从故事中看到根鸟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写出一个人的特点,不一定要用多么优美的词语,我看到,在书中,作者几乎没有用过四字词,但是,我还是能看到这本书的美。这本书语句上乍一看,不能让人眼前一亮,但细细品味,却能品出它们的独特韵味。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书中的根鸟遇见一只白色的老鹰,看到了它爪子上的纸条,让他救一个被困在百合花大峡谷里的女孩儿,根鸟的寻人之路,同时也是追梦之路从此展开了。

刚开始的时候,根鸟努力说服了父亲,然后离开了故乡,开始追梦。一路上他碰到了好人、坏人,他被看起来善良的坏人长脚骗去做过矿工,后来,他在独眼老人的帮助下,逃脱这个可怕的地方。他还犹豫过,想放弃过,但是,同样是追梦者的板金先生劝说了他继续追梦,根鸟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他看到了那个大峡谷,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白色的老鹰!他激动得无法自拔,晕了过去……

读完这本书,我想,作者写这么一本书,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想了又想,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就是这么一句话:成功,就是一直追梦,永不放弃。在现实中,不也是一样吗?看看古代那些名人,哪个不是这样的?苏秦刚开始游说之路的时候,遭到滑铁卢,受尽嘲笑,但是他不放弃,最终获得成功;孙膑遭到庞涓的陷害,被挖掉膝盖骨,但他最终青史留名……不止在古代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小组赛的时候,成绩不佳,但在后来的关键比赛中,中国女排的姐姐们却连连战胜强手,最终顽强夺冠!

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有切身体会。我一直爱好下围棋,在围棋升五段的时候,本来是满怀信心,可是,却一连4次冲段,都以失败告终。我的心情自然是非常沮丧的。但是,我的围棋老师让我不要灰心,告诉我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取得胜利的。每一次的失败经历就是一个累积经验的过程,是一次提升实力的过程。于是我一次比一次更静下心来钻研棋艺,只要有时间就向老师请教,或在网上找高手下棋。终于盼来了第5次围棋升段赛,我既兴奋,但是同时也让自己冷静下来,安心比赛。当到达我6胜1负后的关键一局时(一共九局,赢七局就升5段),与我对局的是之前7连胜的选手。面对强手,我没有畏惧,最后竟然完胜。我当时高兴得差点喊出声来:我成功升上五段了!升段成功后的喜悦自然是无限的,但我自己明白,最能让我铭刻于心的,还是坚持这东西的迷人魅力。

是的,我一直相信,一直追梦,永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根鸟》读书笔记9

今年暑假,我看了曹文轩写的小说《根鸟》今年使我深受感触,赞叹不已。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叫根鸟。有一次,他一个人独自出去打猎,看到了一只白鹰。于是,他发射出一支锋利的箭,不一会儿,他发现了鹰的脚上有一封求救信:一个叫紫烟的女孩,去摘花,掉进悬崖,根鸟的梦之旅开始了。

根鸟来到了青塔,遇到了一个人——板金先生。板金先生的家族得了一种超级奇怪的毛病,凡是这个家庭的男子,一到十八岁,便突然不能做梦。板金先生为了追随梦,一直向西走。板金和根鸟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断努力,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达成目的。板金和根鸟就在一个地方离别了!他们相遇时却在莺店。

板金在莺店是人生就要走到那尽头了,他告诉根鸟,要一直往西走,要坚持不懈,一定要找到那个大峡谷。板金先生说完就与世长辞了。根鸟经历了各种困难,这些困难磨练了他,终于,他到达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峡谷。

比如说,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他却自强不息,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读完了大学。创造这一奇迹,完全靠她那不屈不饶的心啊!使我深受感触,赞叹不已。

《根鸟》读书笔记10

《根鸟》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根鸟的男孩坚持他的梦想旅程——去遥远的西方找到大峡谷,救出困在那儿的女孩——紫烟。他来回两次,历时四个春秋。他用那颗火热赤诚的心,在艰辛的路途中与人为善,因此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他接受了困难的挑战,凭着永恒的目标、长久的信念,为了自己那不切实际的梦想,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在幸福中遭遇苦难,在苦难中品尝幸福。梦,激励着根鸟一步步迈向成功。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间的大爱无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类似之处,我要向根鸟学习他坚持不懈的品质。我缺少的正是这一点!如一遇到难题,一碰到困难,就会回避它,而根鸟不会,他会不顾一切,不惜一切代价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根鸟这位少年有这种过人的毅力和忍耐力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作为一个男人,更应该具备这种品质。做任何事决不能半途而废,一定得坚持不懈,才能成功!这正是我读了这本书后悟出的道理。

《根鸟》读书笔记11

这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根鸟》,它主要是讲善良的根鸟梦见一个叫紫烟的女孩掉进了大峡谷出不来,根鸟为救她而去寻找梦中的大峡谷。其间经过了许多地方,在秋天时根鸟从自家的村落——菊坡出发,他独自一人走进了荒无人烟的沙漠;穿过热闹的小镇;经过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一个个场景奇异而玄妙。根鸟以梦为马,一往无前,他在青塔时,从愤怒中品尝快乐;在鬼谷时,从痛苦中品尝快乐;在米溪时,从劳动中品尝快乐……根鸟坚持不懈,寻找了很长时间,最后找到了那个大峡谷。

我觉得文中的根鸟坚持不懈,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回想我以前学钢琴的画面:上幼儿园时,看见老师钢琴弹奏得那么好,心里痒痒的,十分想学。当我开始学习的时候,兴趣十足,可到之后才慢慢觉得练琴十分辛苦,开始有不想学的念头了,但是又没有好的理由,等到上了小学,作业多了起来,我也就逐渐放下了,此刻想想,与书中的主人公相比,真的很惭愧。我认为根鸟还是个善良的人。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人看见街上的一些乞丐,老远就绕道而行,仿佛看见的不是乞丐,而是得了非典的病人。如果人人都像根鸟一样那么善良,这个世界就会更加完美。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在帮忙他人的同时自我也会感到快乐。

《根鸟》读书笔记12

欣赏的词:沉寂、迷迷糊糊、懊恼、顿生活气、千疮百孔、翱翔、阴晦、豁然开朗、水直泻而、水平如镜、一动不动、两手空空、失魂落魄、不可思议、心惊肉跳、矫健、不寒而栗、千军万马、空手而归、怒火中烧、竭尽全力、哀戚、疲倦不堪、十有八九、侥幸、气喘吁吁、昏昏欲睡、七嘴八舌、心不在焉、泪流满面、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死里逃生、亭亭玉立、隐隐约约、不依不饶、尴尬、莫名其妙、摇摇欲坠、孤立无援。

欣赏的句子:1、阳光穿过树叶的空隙照下来时,犹如利剑,一一支支地直刺阴晦的空间,又仿佛是巨大的天河,千疮百孔,一一股股金白色的流水直泻而下。

2、第二天,根鸟醒来时,太阳从荒漠的东方升起,东边沙地,一片金泽闪闪。

3、风是看得见的,狂风时,根鸟仿佛看到千军万马在奔腾,那时的根鸟只有一种冲动而并无恐惧。

4、这种风就显得充满了鬼气,这使根鸟顿觉危机四伏,天底下一片阴森森的,他被风冲撞着、扭打着,而他全无一点办法。

5、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了,米溪的秋天凉爽宜人,四周的庄稼地一片金黄,等待着农人的收割,所有的人,脸上都喜滋滋的,米溪的酒馆,生意更加红火了。

我的感想:根鸟,一个坚强的男孩,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前进,可他究竟在追随着什么,甚至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他从菊坡出发,青塔明志,到鬼谷被抓,米溪逍遥,甚至莺店堕落,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最后终于找到了那开满百合、白鹰盘旋、他用了五年光景才找到的大峡谷,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根鸟》读书笔记13

最近,我读了作家曹文轩的一部小说《根鸟》,书中的情节充满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给力我很多的启迪。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根鸟的孩子,在他十四岁那年,他第一回独自一人出来打猎,正当他一无所获是,天空中飞来了一只白的的鹰,根鸟从鹰的腿上发现了一条布条,得知有一个叫紫烟的女孩子被困在一个大峡谷里面。回家后连续几个晚上,根鸟都梦见了那个大峡谷,那是一个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最终,根鸟踏上了寻找大峡谷的路程,他一路西行,经历了荒漠,遇到了知己板金先生,被骗去了鬼谷背矿石,有经历了父亲去世的痛苦,穿过了森林,走过了平原,最终找到了梦里的那个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

根鸟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对于一个布条和几场梦,他便执著着,相信那个大峡谷一定存在,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不怕吃苦,耐住了沙漠的寂寞与孤独,肚子一人行走着,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根鸟在去大峡谷的途中,很多时候是在打工挣钱的,他要挣一些路费,他干活干得很卖力,从不惜紫的的力气,虽然年纪小,但他并不想贪便宜,拿了人家的工钱,就必须努力地为人家干活。 根鸟这个人物与现在社会中的一些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了,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很多事情都帮他们做,导致他们不会自立,总是依赖与父母,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困难就退缩了。而根鸟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当烦恼被骗到鬼谷的时候,他面对每天无聊的背矿石工作是,并没有放弃目标,当他第一次逃跑失败后,他有从新计划着自己的第二次逃跑,知道最终成功地逃离了那个地方。

根鸟又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他班主里要回甲的女孩子秋蔓过独木桥,并和她一起回家,在莺店又帮助了唱戏的金枝还了被烧坏的戏装的钱。一路上虽然很苦,但他总是乐于助人,帮助他人度过难关。

根鸟在这一路上不断成长,学会了很多,品味了人生的各种苦难,从一个小孩子成长为一个大人,我们也应像根鸟一样,在艰难的环境中始终不忘记自己的目标,保持心中的那份纯真与友善。在游戏的路上,无论多么坎坷,无论多么寂寞,都不应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一直坚持到底,一直行走到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大峡谷”。

《根鸟》读书笔记14

《根鸟》是一篇非常感人的一篇文章,说了一个小男孩(就是根鸟)他在一天打猎的时侯一只白色的老鹰一直追着他,他觉得很烦,就在要天黑的时侯,哪只老鹰还在他的头顶飞来飞去,他就把哪只老鹰打了下来,看见有一张白色的布条,他就拿来看:

你好:

我叫紫烟,我掉进了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你能来救救我吗?

他就把那张白布条拿回去给爸爸,爸爸说那是骗人的不能相信。可根鸟执意要去,于是他就踏上了寻找哪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的路途。

他在路上碰到了一位叔叔,已经很老了。他和根鸟一起去西方。

总之,他最后到了大峡谷。

《根鸟》读书笔记15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根鸟的小孩,在一次外出打猎时,猎到了一只白鹰,从他的脚下取了一封信,落名紫烟。当晚,根鸟和父亲找遍了附近的山谷,都没有找到紫烟,根鸟踏上了寻找紫烟的路。

途中,虽然艰难险阻,层出不穷,但他凭着那坚强不懈的意志,心中那步到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念,跋山涉水,克服了重重困难,竭力寻找着自己可能一无所获的梦。

《红与黑》读书笔记范文 篇4

被感动着,因为于连那份虽然有点莽撞但是始终不灭的热情;被感动着,因为雷纳尔夫人温柔而大胆的爱情;被感动着,因为富凯对好朋友的爱和担忧;被感动着,因为玛蒂尔德的任性和真诚„„总之,被书中各种人物感动着,即使他是贪婪的,纵然他是丑陋的,但是仍旧感动着,因为他的独一无二,因为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而纵观《红与黑》,它的艺术特色是更为让读者称道。首先,正如他的创作作品总是形象鲜明地反映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特征一样,斯丹达尔借助《红与黑》再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于连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进行殊死较量、严酷斗争的年代。一方面资本主义因素正在迅速发展,中小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波旁复辟的倒行逆施强烈不满,他们要求飞出封建等级制,建立资产阶级法制秩序;另一方面封建贵族阶级则毫不让步,他们迷恋失去的天堂,迷恋维护其利益的旧秩序,因此,总是处心积虑地要恢复大革命之前的君主专制制度。难怪高尔基指出:“斯丹达尔是在资产阶级胜利后,立即就开始敏锐而明确地表现它的特征的第一个文学家。”《红与黑》也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在《红与黑》中,作者紧密联系具体而典型的环境(维里埃尔的家、雷纳尔市长家、贝尚松神学院和拉莫尔侯爵府)描写人物性格,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为于连性格的滋生、发展、完成也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依据。于连出生于汝拉山区的维里埃尔,是一个偏僻山区,在那里,唯利是图成为人们的行动准则,而在这样一个充满金钱气味的环境中,于连个性刚强、充满激情和毅力,“心里藏着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不可动摇的决心”。所以,当父亲索雷尔告知他市长请他去当家庭教师时,他在心里想着,要出人头地,首先就得离开维里埃尔。他认为故乡的一切都禁锢、僵化着他丰富的想象力。他在家中经常受父兄的打骂,几次想离家出走,表现出对独立人格的渴望。在他的思想深处,他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对贵族的趾高气扬怀有深深的抵触情绪,他厌恶与仆人同桌吃饭,他说自己不能堕落到与仆人吃饭,如若如此他宁愿去死。而在雷纳尔市长家任教是于连生活的重要转折期,为于连性格的最终形成打下了不可忽视的基础。在于连心目中,维里埃尔市长始终代表着世界上一切有钱和傲慢的人。虽然于连的心里一直瞧不起这样的人,但是他始终觉得需要忍耐,总有一天会飞黄腾达,维里埃尔市长只不过是他成功的一个踏板而已。而于连追求自己当时并不爱的雷纳尔夫人,就是对上流社会的一种报复。他心中想,“我要是当着他(雷纳尔市长)的面,把他妻子的手占为己有,这不是可以将他嘲弄一番吗?”于是于连三番两次抱着这样的心情追求雷纳尔夫人,并在雷纳尔夫人的退让与接收于连的感情中获得自己心理上的满足,也算是一种欲望和内心吹嘘的满足。

最终,在雷纳尔市长家,于连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反抗意识,并在自己的“责任”意识下寻找着自己成功的机会。他看到主教的丰厚收入,便想到当教士,于是背诵《圣经》,愿到神学院去,忍气吞声地想适应那里的生活。当然,这其中的一个契机也是因为于连与雷纳尔夫人的感情,或许也算是出于一种无奈。而从雷纳尔夫人想出采用匿名信这一个计谋骗过雷纳尔市长中可以看出,于连自以为很伟大的能力也是显得弱小和贫瘠的。这种从雷纳尔市长家到神学院的过渡,或许也是对结局的一种暗示吧。

神学院是社会的另一个缩影,它像监狱一样阴森可怕。神父、学生都互相倾轧,虚伪做作笼罩着一切。因而,贝尚松神学院为于连性格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书中记叙了于连的好朋友富凯的来访,那次拜访给于连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自从自己来到神学院后,他的行为只不过是一连串的虚假表演而已。他明知周围的人都是虚伪的,都在谎言与明争暗斗中生活,但还是继续忍耐着,并寻求“适应”。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面对神学院里“到处是伪善,到处是欺诈”的环境,于连选择了“一连串的虚伪”作为唯一的武器。最后一个典型环境是拉莫尔侯爵府,在这里,斯丹达尔为于连典型性格的形成完成了最终的塑造。拉莫尔侯爵府是上层社会的写照,这里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活动中心之一,也是“阴谋和伪善的中心”。他看到侯爵能让他改变平民的命运,便甘心为他效劳,不再反抗了。这时,他与自己所反对的贵族阶级同流合污了。个人野心支配着他的一切行动,直到他发现贵族阶级对平民存在根本的敌视之后,又恢复了反抗精神,宁死也不肯妥协。斯丹达尔将主人公于连置于这种充满尖锐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让他在矛盾冲突的漩涡里不断经受锤炼,于连的反抗性格在这种环境中也随之逐渐发展,直至最后,一个对罪恶社会的叛逆者的典型形象,便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物:他的内心始终积压着反抗精神,却又容易在现实面前屈服;他对贵族间的虚伪卑劣恨之入骨,却也有不顾及的丑陋行为;他既深深地崇拜着拿破仑,但自己所走的道路却是与之截然相反的„„勇敢与怀疑怯懦、自尊骄傲与自卑、狂热与郁闷敏感,形成了于连 “性格的多重性”。这种性格的双重性使书中于连这个人物形象变得复杂和吸引人,也是斯丹达尔小说艺术的一处成功之处。

其次,作者运用独特深刻的心理描写,突出人物内在心理特征的表现。这种手法的首要特征是削减物质世界的干扰尽量,写得简洁,运用大段的内心独白和细致的心理分析方法。《红与黑》的心理描写开创了现实主义内倾性的方向。斯丹达尔的心理描写通常十分简短,却是多种多样的。

当女仆埃莉莎向雷纳尔夫人谈及她的婚事时,她觉得自己是病了,一种类似高烧的症状搅得她彻夜难眠。她满脑子想着埃莉莎和于连,想着他们婚后家庭的幸福。这样的心理描写就明显显示出了雷纳尔夫人内心对于连的爱。而当一晚于连与雷纳尔夫人还有德尔维尔夫人一起纳凉时,于连无意中碰到了雷纳尔夫人的手。这只手很快便缩了回去,于连心想,他应该有责任做到让这只手在他碰到时不缩回去。想到自己有一种责任要履行,想到如果达不到目的,他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或者更确切地说,会使自己产生自卑感,他心中原有的欢乐,顷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于连所认为的这种“责任”,正是复辟王朝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受到压制后不满情绪的流露。作者在于连得知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雷纳尔夫人坠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里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又如,于连收到玛蒂尔德约他半夜来的信时的心理活动。他即高兴又怀疑,即犹豫又自责,心理活动互相冲突,揭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感情的瞬间变化,突出了他的性格。作者或让作品里的人物自己说话,或通过登场人物的观察来展现另一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一变化是不可忽视的。

斯丹达尔懂得“从内部观察到的心灵,抒情的心灵与现实的厚壁”相对照的艺术。心理独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现代小说的基本技巧之一。

《红与黑》另一艺术特色是灵活而严谨的情节结构。作者以于连的生活史为主线,以他两次恋爱的成败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用单线发展的方法,选择维里埃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巴黎侯爵府三个典型场景,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由低到高,把复辟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集中地反映了出来。

在这个主体框架中,作者又穿插了众多的回忆性片断,人物、情节、环境,都紧紧围绕于连的个人奋斗互相交织,组成一个完美无瑕的艺术整体。小说前面出现过的人物多重新出现,使情节首尾相连,人物和情节成为有机整体。就像书中描写于连与玛蒂尔德的之间的感情纠缠时,于连就多次想到了雷纳尔夫人,甚至拿雷纳尔夫人与玛蒂尔德做比。在这种回忆性的片断中,我们不仅感受了于连内心对雷纳尔夫人的爱和回忆,也将于连内心对玛蒂尔德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书中有一处,玛蒂尔德用一种奇怪的神情注视着于连,于连在内心里想着,“看来这就是当地女人在卖弄风情了,正像德·雷纳尔夫人曾经向我描绘过的一样”。在这一处略浅的回忆中,我似乎看到了于连内心里对雷纳尔夫人的一点依赖。我想,这份感情其实于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吧。

另外,作者精心布局,巧妙构思,设置了几个预言性场面,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结构的紧密性。其中,除却维立叶大教堂和拉莫尔侯爵府那两个预言性场面外,我觉得还有两处。于连在雷纳尔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有一次于连与雷纳尔先生吵架后赢得一天的时间去维里埃尔。他走上山上的树林中,站在一块巨大的悬岩上,凝视着茫茫苍穹。他发现一只鹰从他头顶上的巨大岩石间飞过,它的飞行既安详平稳,又强健有力,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他羡慕它的这种力量,也羡慕它的这种孤独。书中写道:这曾经是拿破仑的命运;难道有一天,这也将会是他的命运吗?从这里,我觉得作者也是为于连的命运埋下了伏笔。还有一处是于连从富凯那离开去到他的小岩洞。因为富凯建议于连与他一起做木材生意,并许下了很高的金额。于连就被这一建议打乱心境了,他发现自己像赫丘利一样,只不过他不是身处善与恶之间,而是处于舒适安逸的平庸生活与青年时代的英雄梦想之间。他觉得自己还缺少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他自语着,而那种疑虑使他最为痛苦,“既然我害怕挣得面包的八年光阴会消蚀我成就非凡事业的崇高毅力,看来我不是块造就伟人的材料啊”。这种复杂的心境描写,也是从另一个隐秘的角度为于连英年早逝断送前程的命运作出铺垫吧。最后,《红与黑》语言简洁、精确。纵观全书,用词造句都能表现一定的心理,简洁之处用不失却文字的效用和魅力。不论是写环境,还是人物的外貌和心理,都精确得当,体现不一样的背景和特色。

制作电子读书笔记范文 篇5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动自发》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动自发》读书笔记1

读完《自动自发》一书后,本人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感悟和提高。《自动自发》一书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句、生动鲜活的职场事例,淋漓尽致的讲述了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如何全面挖掘自身的潜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以优异的成绩赢得老板的赏识。作者虽然是从一个商业者的角度出发,但其阐述的一个优秀的从业者所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本人在阅读此书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照自己原先工作思维模式,反复比较思考,具体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自动自发的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而这个态度归结为两种:主动和被动。有这样一个故事,“全力以赴”和“尽力而为”,讲的是猎狗和兔子的故事。猎狗只是为了完成猎人交给的任务,只做到了尽力而为,而兔子为的是自己的生命而全力以赴地奔跑最终赢得了生命。如果我们每个人对待工作就像是对待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我们就会全力以赴地主动工作,工作的热情和行动,努力和勤奋都变成了很自然的事情,而我们也会获得工作所给予我们的更多的快乐和奖赏。

其次,勤奋是“自动自发工作”的又一体现,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很可能会有工作经验的不同,工作方法的不同,起点不同,能力不同等等,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勤奋踏实地工作。正如书中这么说到: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就会赢得老板的器重,同时也会获取一份最可贵的资产--自信。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这个人努力的程度,而没有机缘巧合这样的事存在,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机会,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与苦干去创造机会,创造未来。

再次,高效地工作。自动自发地工作,光有热情和干劲还不够,工作起来要有成绩有实效,要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必须要有合理务实的工作计划,然后按照工作计划不折不扣地实行。我认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另一法宝是:“立即行动,现在就动手”。“现在”就是要及时地、不拖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动手”就是要实实在在地付诸于实际行动,而非脑海中一个点子、一个设想,因为想了并非做了,“动手”了才是真正执行了。“如果你想回避某项杂务,那么你就应该从这项杂务着手,立即进行,否则,事情还是会不断地困扰你,使你觉得烦琐无趣而不愿意动手。”像这种情况在工作中是经常遇到,你越推拖的事情,到以后会越难处理,因为它的时效性减弱了,积压也增多了,还会牵连影响到其它工作的效率。因此,我们要养成“现在就动手做”的工作习惯,形成限时完成工作的观念,确定做每件事所需的时间,并要求自己在限期内完成。

最后,对工作价值观的正确认识。以前认为工作薪水很重要,读完本书后才意识到,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才能,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才是持续成功的基础,也才是工作的真正价值体现。以前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肤浅,认为工作的付出就应该完全以金钱的报酬来衡量,而没有想到自己在工作时,除了工资,所获得的还有技能、经验,甚至快乐等一系列的工作报酬,而这些是无论多么高的工资待遇都无法给予的。在工作中,有人会抱怨工作做很多、很烦、很累,认为自己是在为公司、为领导工作,认为每一个来电的客户都是来找麻烦的,于是对待工作就会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结果呢,每天依然很忙、很累、很烦,心情越来越差,工作成为了一种负担。其实,只要我们转变一下看待工作的角度。想想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时的成就感;想想自己的每天的工作中又获得了新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时的充实感;想想自己在每天的办事过程中又接触了一些新的客户,从别的伙伴身上又学到了一种沟通技巧,我们就会感觉到工作其实是一种快乐,每天都在使我们进步。“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这一点一滴经验的积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把工作看成乐趣,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基石,我们就会自觉地去积累工作中的点滴经验,就会努力的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生活并不只是为了吃喝玩乐;我们工作并不只是为了赚取一日三餐,我们要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个人身处于单位这个集体,个人的价值就和集体的目标分不开,个人的努力会促使集体目标的完成,集体目标的达成,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将个人价值和集体目标统一起来,不再认为是在为谁而工作,而是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要端正工作态度,改变不良工作习惯;提升业务技能,完善不足之处;调动主观意愿,摒弃消极情绪。对于工作,对于自己,我们应该做到:面对昨天,问心无愧;面对今天,加倍珍惜;面对明天,信心百倍!珍惜工作的机会,在工作岗位上自动自发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工作,认可工作的价值,你会觉得工作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自动自发》一书还有许多精辟论述,书中每句话都可以作为我们平时工作的激励,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我想,我会将这本书反反复复地阅读,从中不断汲取营养,突破自我。

《自动自发》读书笔记2

《自动自发》一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事例,讲述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什么呢?这本书精辟地阐述了作为一个企业员工应如何做到:勤奋、敬业、忠诚、自信。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强迫你,自学并且出色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一个人除了会做事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工作的意愿,也就是要自动自发,没有人乐意被别人强迫来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所谓的自动自发不是一个口号一个动作,而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应尽一切努力与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其实,这不光是我们应该对待工作的态度,他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现在的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时每刻都会接受一些新的挑战和挫折,如何去面对这些挑战和挫折呢?是放弃还是努力坚持不懈?不妨选择“自动自发”这种可以帮助你扫平一切挫折的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オ

老板不在身边却更加卖力工作的人,将会获得更多奖赏。如果只有在别人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最严格的表现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别人要求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比老板对你的期许更高,那么你就无需担心会不会失去工作。同样,如果你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最高标准,那么升迁晋级也将指日可待。

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和凡事得过且过的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人能促使你成功,也没有人能阻挠你达成自己的目标。

对待工作:勤奋

“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

很多时候,很多人准点上班、准点下班,工作是死气沉沉而被动的,这时,工作只是为了生计,我们的热情、智慧、创造力并没有最大限度的被激发出来。其实,工作是一个包涵了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的词汇,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勤奋是开启成功之门的秘诀,古人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一样也能拥有翱翔于天空的本领;爱迪生说“天才=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百分之一的天赋”,勤奋一样被伟大的发明家所重视。

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当然不能说具有了勤奋的工作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都有着勤奋的`工作态度。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积极、勤奋地工作态度将会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

对待公司:敬业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让这句话成为你的座右铭吧!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潜在成功的秘密武器。”

敬业就是尊重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干。敬业里面揉合了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当我们把敬业作为一种习惯时,我们就会主动的去熟悉、学习、乃至精通自己的业务,并以此为兴趣,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自己永不会丢失的财富。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所付出的一切心血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就好像我们在做客户推广时,可能一次两次的去,客户都没有需求,但是我们努力认真的向他推荐我们的产品,他会对我们的产品有所了解,当有一天他需要类似产品时,他就一定会想到我们的产品了。

对待老板:忠诚

“在这样一个竞争的时代,谋求个人利益、自我实现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和敬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企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诚然,企业的事业要有所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但是换个角度讲,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是站在企业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行走的,企业个我们提供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没有舞台,再好的演员也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个人的自我实现与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忠诚,忠是尽心尽力,诚是真实。忠诚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不是对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的忠诚,而是一种职业的忠诚,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对待老板的忠诚,我觉得其实就可以理解为对公司对工作的诚信。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定律,待人如己,凡事要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首先要怎么去对待别人,我们要有一种感恩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和工作,同时,要善于发掘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少走弯路。

对待自己:自信

“真正压榨和奴役他的不是老板和上司,而是他自己。这些人整天抱怨,说自己像一个奴隶一样被人役使,他的内心就渐渐产生了这种低人一等的心态,真正变成了一个奴隶。”

自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工作态度。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就不能等待别人来发现、来了解,应该积极地表现自己。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使你沮丧消沉。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并着手培养自己的能力,修正自己的错误。当你开始行动时,你就会了解到真正支持你迈向成功之路的人,正是你自己。所以我们要爱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拥有坚定的信心,热忱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能保持端正的心态,一切从零开始,全力以赴工作,相信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付出的越多,必定会得到越多。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支持强者闯过难关,帮助弱者赢得成功。在一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要对工作充满信心、保持热情与精力,这样才会有所成就。

通过对自动自发的阅读时,我深深了解,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在什么岗位它的要求都是相同的,要求每个人诚信、敬业、主动、忠诚、勤奋和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不平凡事业,诞生卓越的企业。

《自动自发》读书笔记3

“公司就是你的大树”

感恩公司不是一句空谈,我们要学会感恩公司,抱怨公司永远只会加速你的离开。这一点从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起就一直铭记在心。不论我是作为刚入职的新员工,还是成长为公司管理干部,都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公司的发展方向。我们要追随公司的价值观,与公司同呼吸、共成长。

公司的发展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去实现的,我们的价值是通过公司经营成果来体现的。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每名员工都是住在大树上的生命,我们有义务自动自动自发地给予它浇灌和滋养,使它成为一棵常青树。

“要勇于承担责任”

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其实机会是留给那些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人之所以抓不住机会,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不敢去抓住机会,害怕将要承担的责任,所以选择放弃承担责任,也就是放弃了机会。世上哪有报酬丰厚,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便宜事呢?工资报酬和所承担的责任肯定有所关联。

承担责任多了难免会面临失败,我认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承担的勇气。我们在总结教训的时候,如果以“下属能力不行”、“公司投入太少”、“某某部门不配合我”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为不成功找各种理由,这样的人一定是缺少担当的。

“尊重上级,善待员工”

尊重上级领导,相信上级领导心胸。个人与领导的对立,其实容易两败俱伤。领导内心很可能是赏识并希望培养某位员工,才会对其严格要求,而员工却容易把教诲当成针对和排挤。我们要给领导足够的尊重,成为上级领导的人应有过人之处,值得员工学习。如果能够给给领导更深入了解你的机会,表现出你的能力和忠诚,团队工作将会更为顺利推进。

所谓的善待员工,并不是放纵员工,而是激发员工潜力,明确工作目标,上下团结一心,让团队每个成员自发工作。虚心听取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要着急否决下属员工想法,而是要勤于思考建议本身的价值。现代企业的成功,体现的是团队力量,单打独斗难成大事。如果上下级没有就关键问题达成一致,甚至意见完全相左,那么员工就会产生情绪,有了情绪就会有矛盾,团队也会产生裂痕!如何把部门每名员工融合一体,提升绩效,是当好部门长的根本所在。管理即管人,如何让员工自动自发的主动工作是永远的话题。

《自动自发》读书笔记4

读完《自动自发》一书后,本人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感悟和提高。

多年来,我馆始终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为使培训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我馆专门成立了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培训工作。在提升员工思想认识、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精神指导下,文化建设办公室将《自动自发》确定为今年的员工培训教材。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在研读了《自动自发》后,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自动自发,首先要从态度入手

工作好与坏,态度最关键。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要想成长,就要从思想认识着手,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人与人之间,往往会因为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形成不同的工作态度。相对而言,大多数人对待工作比较被动。领导安排活,我也干,领导不安排活,我也不会主动往身上揽。这种态度,只是将工作当作任务来对待,只是将能否交差当作最后的结果来看待,不但谈不上自动自发,只能说是被动被发。思想认识,依然停留在为了工作而工作的层面。这种态度,工作起来没动力、没活力,工作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如何扭转这种态度,就需要转变思想认识。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不单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只有持有这种态度,才会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从内心深处做到自动自发。

二、自动自发,其次要从方法着手

自动自发,不但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还要讲究科学的工作方法。因为对于工作来说,态度只是前提,结果才是关键。工作内容虽然千头万绪,但其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如果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如果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因此工作中一定要分清主次、懂得取舍,在具体的工作中,就要找规律、找方法,通过方法来提高效率。只有工作条方法得到,工作结果才会有良好成效。此外,作为社会成员,不但要处理好工作本身内在的关系,还要协调好组织与个人、工作与家庭等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既需要自动自发的态度,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只有将它们之间协调好了,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才能将自动自发真正落到实处。

三、自动自发,再次要从细节下手

提起下手这个词,我们往往第一直观印象会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事实是,在其含义中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入手、着手的意思。细节决定成败,在自动自发中,要从细节下手。工作内容,庞繁复杂,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如果不重视细节,难免会做事粗糙,进而影响到工作结果。工作考核,往往只是针对结果,但结果的形成贯穿于过程中,只有把整个工作过程处理好,工作的结果才会卓有成效。而工作过程,就是细节的贯穿过程。只有从细微之处下手,工作结果才能有好的成效。

总之,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要端正工作态度,改变不良工作习惯;提升业务技能,完善不足之处;调动主观意愿,摒弃消极情绪。对于工作,对于自己,我们应该做到:面对昨天,问心无愧;面对今天,加倍珍惜;面对明天,信心百倍!珍惜工作的机会,在工作岗位上自动自发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工作,认可工作的价值,你会觉得工作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上一篇:《献曲求诗》阅读答案下一篇:人防地下室砼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