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庄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规制

2024-10-03

时庄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规制(共3篇)

时庄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规制 篇1

时庄街道中学教学常规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使我校的教学管理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优化教学秩序,创设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创新教育健康深入开展,做好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突出机制建设,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强化教学监测、评价、指导手段,通过督查、测评全面掌握教师教学工作情况,努力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外部制约机制和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主体发展,充分发挥评价制度的导向、激励、促进的功能作用,使教师能够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保证教学秩序稳定、教师队伍稳定和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三、内容要求

(一)制定计划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等)、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等。

3、各学科要有后进生辅导、转化措施和后进生名单。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及转化措施。

4、每一年级每一学科每一教师都要有教学工作计划,对于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主教学科详写,所兼学科的计划可以简写。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备课过程中,结合时庄街道中学制定的六环节教学法(呈现目标、情景引入、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反馈提升、达标训练),教师不但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备好教学内容。还应分析学情,备好学生、备好教法、学法,并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

1、备学生认知: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困难,产生哪些思维障碍,应采取什么措施降低学生的学习困难,排除可能发生的思维障碍。应充分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备学生活动:设计安排好学生的课堂活动,如学生的思考、讨论、回答问题、阅读自学、练习、实验等。旨在使学生在课堂上多动脑、动口、动手。

3、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能有机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施教。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4、备课每学期开学前要提前备好一周的课,平时要提前2-3节备课。

5、坚持同一学科集体备课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考试。

(三)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2、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师不得挪用其他学科课时,不得擅自缺课,不得自己调课。课程表调度权属于教导处。

3、教师要提前2分钟到教室,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同时督促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

4、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规范。每节课要带好教案;站立讲课,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不在上课中随便出入教室、会客、与室外人交谈;严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拖课,不早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简练;板书规范、条理清晰;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6、课堂教学要努力处理好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彼此沟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自主评价提供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关注个别差异,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听课评课

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每位教师的课堂都是开放的。

2、校领导要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全面听课,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与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项目填写齐全。记录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对所发现的闪光之处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

4、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充分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五)教学研究

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形成学校把关--教导处--级部-教研组-教师五级一线的管理网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实践中提出教研课题。整合学校教导处、级部、教研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员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对话机制,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展示成果、提高自我提供平台。

1、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教育法规政策;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开发当地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式。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教研组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精心制定本组教研活动计划。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可以是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技能竞赛等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研活动要依据年级或学科的师情、学情、教情,针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若干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重点确定活动内容,组织相关活动。

教研活动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坚持统一管理,实行领导包教研组制度。每学期教研组活动不少于8次,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可长、可短,具体要求由学校统一安排。

4、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要制订科学、高效、具体的集体备课方案,设置活动安排表,将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中心发言人、活动专题等细化,责任到人,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5、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开题、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研究人员要注重实验过程,做好材料、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及时做好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6、做好活动记录。活动记录要规范,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内容、与会对象、主持人等。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达成的共识或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等。

7、及时总结、交流。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总结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组织开展一次总结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布置作业的原则

(1)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

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作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要重视布置课外阅读、调查、实验等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

(2)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

作业布置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开放性和选择性。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作业数量和难度要适度,有弹性,可分必做题与选做题,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对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能有8-10小时的睡眠时间。学校要对各科作业的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

(3)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要改变单一的文字式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作业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4)在评判上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在评判结果上,要尽量使用激励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2、作业的基本要求:

⑴作业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作业量要适中,对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类型题目,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作业分必做、选做和推荐作业。

(2)作业设计:语文设大小作文、语文知识和济宁市推荐的同步学习。数学和英语设作业本和济宁市推荐的同步学习。物理和化学设作业本、济宁市推荐的同步学习和实验报告册。历史、地理、生物设课堂练习本和济宁市推荐的同步学习,但不能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不得使用其它未经教育部门批准的练习册作为作业。

(3)作业数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节课后可以留课外书面作业,但各科作业总量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其他学科一律不得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但可以根据学科实际布置预习、复习、实践活动等活动作业。语文作文每学期大小作文不得少于8次。

(4)作业批改:

①凡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批改,实行等级加评语制。

②作文批改详批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大作文详批要有50字左右的批语。③同步学习要按正规作业对待,全批全改。

④作业批改要规范,要有等级(评语)、对错符号和批改时间。批语不得使用分数,一律分ABCD四个等级。

⑤作业批阅要及时、认真,尽可能让学生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要重视作业批改后的评语,发挥作业批阅的激励功能。对非书面作业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判,在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应该是主体,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各学科教师都要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作业习惯,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要有规范化的要求。

(七)学业考核与评价

1、加强考试管理。各年级组应由教导处安排组织统一考试。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级部具体负责,随堂组织检测,杜绝随意性的考试。

2、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阅卷,保证质量。教师要按考试的要求紧扣教材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双基”达标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际,防止出“偏、怪、难”题。义务教育阶段,按7:2:1的比例,即基础题占70%,小综合题占20%,难度较大的题占10%的原则组织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并以年级为单位将考试成绩上报教导处。

3、考试方法以闭卷为主,采用考试、考查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考查。外语考试采取听力、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4、学校原则上每学期组织统一考试两次,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实行等级制。考试成绩教师不得当众宣布、不得张贴成绩。可以将学生本人的成绩以“纸条”的形式通知学生和家长。同时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的唯一依据,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

5、教学质量分析是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试题分析:包括试题的题型、主体知识覆盖面、试题分值合理程度、试题难度、试题的主要优缺点等。级部应对各学科命题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向教导处反馈。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二率”(即优秀率、合格率)和班平均分,这是反映学生成绩的基本数据。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后,应结合对所教班级的情况做出定性方面的描述,期末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并按时上交。

(八)学习辅导

1、辅导学生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2、集体辅导要有计划。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研究,统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认识和具体辅导办法,制订辅导计划。

3、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发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4、辅导要讲究效益,要做到热心、耐心并且有信心,避免疲劳战。放学后不能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

(九)课外活动

1、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学校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假期生活,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2、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知识,开拓视野,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3、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既要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又要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4、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办专题讲座、组织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等,举办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四、督查考评

1、次数要求

学校领导要切实加强各学科的教学管理与指导,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每学期要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改革等情况检查1-2次;学年终,要组织教师全面总结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对备课、说课、听评课、上公开课、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撰写教学后记和论文总结等业务质量开展总结及分析。每学期至少要对全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分析研讨,研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2、职责要求

主管业务副校长要全过程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要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主管业务副校长每次检查后的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

3、过程要求

(1)有记录: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

(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学校、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全体教师通报。

五、教学常规制度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以教导处为主建立教学常规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的宣传、指导、督促、考核、评价、提出奖惩意见,每学期末负责做好教师的综合考核工作。

1、对教师执行基本要求情况作常规检查。不能根据学校规定按时完成和上交各种资料,不能根据学校要求完成听课等情况的,在期末常规考核时予以公布。

2、对教师认真备课情况作常规检查。课前缺乏准备,甚至无教案进教室上课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教学事故予以记载。

3、对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作常规检查。作业经常无布置,或者有作业布置而经常不及时批改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教学事故予以记载。

4、对组织考试情况作常规检查。期中评估、期末考试不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不能认真进行试卷讲评,或者考试成绩弄虚作假的,查实后作为一次教学事故予以记载。

5、对尊重爱护学生情况作常规检查。课堂上讥讽、嘲笑和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查实后作为一项师德事故予以记载。

6、对上课情况作常规检查。没有特殊情况,不准时进教室上课或提早退课(包括辅导课),上课时接听手机等,查实后作为一次教学事故予以记载。

7、对忠于职守情况作常规检查。工作时间擅离岗位影响到调课、会议、活动、学生教育等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教学事故予以记载。

8、对认真监考情况作常规检查。学校组织的期中评估、期末考试,发生监考教师没有按规定时间到场,或擅离试场放任学生,或在试场中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以及在试卷的收发、整理、装订中因主观原因造成差错而影响阅卷工作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教学事故予以记载。

9、对遵守作息制度情况作常规检查。不能够自觉遵守学校作息制度,经常迟到、早退、擅离学校的情况,查实后批评教育,作为一项师德事故予以记载。

上述违反学校教学常规要求的各种情况,将作为教师在校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在学期工作考核和年度工作考核中得到反映,并视情况折分扣发效益工资。

时庄街道中学 2012.09

时庄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规制 篇2

教学常规的历史与现状

(一) 教学常规是由教育史上的教学程序演变而来

教学常规究竟是什么?新课程需不需要教学常规?这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思考的问题。追溯教学常规的源头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 把握问题的关键, 以便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自从近代普及教育运动以来, 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广泛采用, 教育质量、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家们考虑的一个问题。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可看作是提出“教学效率”问题的第一人。他怀着“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们”的教育理想, 积极地探索寻找一种“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的方法。夸美纽斯详细论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即教学的便利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简明性与迅捷性原则, 第一个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 也是第一次把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率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19世纪初, 赫尔巴特认为, 教师是艺术师、工程师, 教师应采取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程序, 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授给儿童知识和品德, 他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形式阶段: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后来赫尔巴特的学生把这四段教学改为“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五段教学, 历史上称为“五段教学法”, 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教学原则到教学程序, 更加明确地规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操作性增强了, 教师容易学习掌握。在19世纪后半叶, 教师素质还较为低下的情况下, “五段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20世纪30年代, 前苏联经过对所谓的“新教学大纲”的反思倾向于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思想, 其继承发展的成果之一就是著名的凯洛夫《教育学》的出版。凯洛夫把对教师教学规范的探求从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前与课后, 形成了著名的教学工作的“五环节”说。其在我国教育界影响深远, 这就是至今仍在中小学中广泛流行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可以这样说, 在国内权威的教育学著作中都包括这部分内容。而实践中, 绝大多数中小学的教学常规也都包含了对这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常规为何至今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仍然经久不衰?原因之一就是长期以来统一的考试制度 (尤其是传统的书面考试) , 并以此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学校只有依靠严格的管理, 就像工厂中的流水生产线一样, 生产的每一道工序划分越细、越规范、精确, 整个生产流程的标准化程度越高, 就越能保证产品的高质量。这样, 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这种把活生生的个体进行“物化”的管理, 使教学过程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 教师失去了创造的热情, 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因为学校不是工厂, 学生不是产品, 教师也不是工人。

(二) 我国中小学教学常规现状分析

虽然对于教学常规是什么, 至今国内权威的教育学著作几乎没有提及。然而在中小学管理实践中, 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而且, 很多学校把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状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为了使教学评估数量化, 体现教学评估的客观与公正, 教学常规有越定越细的趋势。

在我国, 随着“效率优先”意识的加强,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我国按照科学管理的思路, 提倡在学校中实行定岗、定编, 工作职能定量化, 奖金分配同工作量挂钩等措施, 旨在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在教学随意性大的情况下, 规范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是一个进步。基于对当时教学工作各环节的分析, 一批重点学校率先建立起可操作、可量化、可测评的教学规范。学校管理者按照既定规范实行教学管理, “在规范面前人人平等”, 使管理客观化, 减少主观的、人为的影响。这些措施确实加强了学校的科学管理, 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 对教学管理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是必要的。问题是, 规范管理不一定是科学管理。笔者认为, 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 有不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第一, 规矩越多越好。许多学校至少有二三十条教学常规, 某个学校仅“备课”就有五条常规, 而其中的一条“集体备课”, 又要求做到“五统一” (即统一教学内容, 统一目的要求, 统一重点难点, 统一教学进度, 统一作业练习) 。并且每一条常规都要进行评估。可见其烦琐的程度。这给学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教师个人创造性的发挥。过多的规矩, 异化成了束缚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枷锁, 教师的自主性一旦被扼杀, 学生的自主性又由谁来调动呢?

第二, 要求越高越好。有的常规要求过于笼统、抽象, 更脱离实际, 无法操作监管, 事实上流于形式。譬如, 一所学校的语文课上课常规之一:“既反对满堂灌, 也反对满堂问;既反对虚无化的分析, 也反对以练代讲的做法。”真不知这样的常规如何操作执行。

第三, 每一项常规要求都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有的学校还制订了“教学常规检查扣分细则”, 要求全体教职工严格按常规基本要求去执行, 各项扣分按学期累计, 作为对每位教职工考勤、考绩, 职称评定、评优、聘任的依据之一。这样, 教师成了管教的对象, 领导变成了监工, “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教学管理异化成了检查监管 (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最为典型) 。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开始认真反思这些教学常规。传统的教学管理较多地表现为控制性的管理, 主要体现在对教师采取管制、指示、命令等有强制性行为倾向的措施, 并要求达到高度的统一。这些措施不仅使教师束缚过多, 压力过大, 疲于应付, 更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 使学校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当某些办学理念先进的学校吸取经验教训, 正尝试“超越规范”的管理的时候, 还有很多学校却在步这些学校的后尘, 制定学校管理各个方面的详细的常规, 尤其是教学常规, 试图达到所谓的“科学化”管理。这些学校全然没有意识到重蹈覆辙的危险, 更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与正在推行的新课程理念是相悖的。

另外, 在我国, 教学常规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一般而言, 中小学的教学常规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服从和遵守的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然而, 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常规不仅包括了教学规范, 又包括了师德规范。而在赫尔巴特和凯洛夫那里教育和教学是分别论述的。关于师德规范, 赫尔巴特用了“教学的教育性”这一术语作了精辟的概括, 要求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而我们的教学常规除了教学要求以外, 还有德育要求, 例如“上课不会客, 不接电话, 不抽烟”等, 成了师德规范和教学规范的混合物。内涵的扩大, 要求的增多, 已经让教学常规不堪重负。教学常规偏离了原先简洁、明了的导向功能, 不断地增强着控制的功能。教师们若固守这样的常规, 不但无法真正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种种新理念, 而且会使教学的改革创新在课堂中消失, 这必将严重阻碍新课程的推行。

新课程背景下重构“教学常规”的基本策略

当前, 摆在所有中小学面前的共同任务就是实施新课程, 这是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按照本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一堂课很难预先设计得圆满, 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如, 教学目标上, 倡导学生的多元发展;教学对象上, 尽可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学内容上, 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上, 灵活地选择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的灵魂是创新, 它需要教师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 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教育机智, 而不是墨守成规。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新课程下无常规, 也不应有常规, 循规蹈矩的教学是与新课程精神相背离的。

然而, 在现实国情下, 作为规范、引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常规还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原因包括:一是新课程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才刚刚起步;二是传统的教学常规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有着深刻影响;三是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达到新课程的理想状态。另外, 由于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的差异, 不同地域的不同学校推进和接受新课程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学校之间必然会有不同的教学常规。例如, 我国大量的农村学校还没有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那么就不可能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纳入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常规中。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则完全可以把“尽可能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作为教学常规。这就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教学常规的“差异性”, 即不同的学校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教学常规。

与此同时, 在“差异性”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看到教学常规的“动态发展性”。教学常规的“常”是相对的, 当一些常规已经成为教师的自觉教学行为时,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必须寻求更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了。一些名校在发展过程中正是通过新常规的建立, 来带动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更新教学观念的。如, 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所谓“茶馆式”的教学, 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均可看作是对传统教学常规的创新, 推动了教学改革, 提升了教师素质, 换来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所以, 只有以教学常规改革为切入点, 以新课程的理念制定教学常规, 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才能使广大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为此, 笔者认为, 建立面向新课程的教学常规必须有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 教学常规既要严格又要适度, 更要便于操作、评估

表面上, 规范越多, 似乎秩序越强, 越有效。实际上太多的规范是很难长期实施和监督的。所以要拟订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教学常规。教学常规如果以“适度”规范为特征, 则不仅可以保证规范的真正落实, 而且能使教学管理更为有效。教学常规必须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这样, 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 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简化数量指标, 简化操作程序, 使教师容易掌握, 也使课堂气氛较为宽松, 课堂人际关系较为和谐。教学常规, 不是要把人管死, 而是要把人管活;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教学常规的制定, 真正走出教学工作高效率的新路。

在此, 我们建议, 把师德规范与教学规范相分离。如“按时上下课, 不能私自调课、缺课, 上课不能使用手机, 不能违反《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有关内容应纳入师德要求, 与教学要求相区别。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常规面面俱到却又不能解决问题的尴尬, 才能更有效地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二) 教学常规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教师的素质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 因此, 制定教学常规须关注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课堂教学, 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 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然而,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转变。

新课程下,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研制者和开发者, 这多重的、内涵丰富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新的教学常规应该是能够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只有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下, 教师才能转变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才能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实现师生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三) 变教学过程“五环节”为“三环节”

“五环节”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 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 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 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 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 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上课是核心环节, 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 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

1. 备课。

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 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 (如, 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 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 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 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 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 在实践中, 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 (课程标准) , 胸中有“本” (教材) , 目中有“人” (学生) , 心中有“数” (差异) , 手中有“法” (方法) 。

2. 上课。

首先须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 能力为目标, 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 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 而应根据学科性质, 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也有人提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 能力为目标。

3. 课后反思。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 须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 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 (语言信息) 、“怎么办”的知识 (智慧技能) 、“怎么学”的知识 (认知策略) 。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 总结成功与不足, 寻找问题, 以便改进提高。

时庄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规制 篇3

一、学生能自主选择课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素养有了很大的改观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安排上發生了重大的改变,在高中第一学期学生统一学习信息技术基础,但是,在第二学期里学生就可以自主地在多媒体技术和算法及程序设计中任选一门进行学习。教育部门也会同时开设两种测试方案。在新课程下,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方式与教育要求。

二、教学总纲的制定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教学的评价方案中出现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新的方向

学生只需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范围较小,所以学习动力也就不是很强。但是,在新的教育模式下,特别注重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培养,例如,在多媒体技术中有涉及Flash、cool3D等教学内容,基本上所教授的内容都十分贴近生活实际,许多学生在熟练掌握技术后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由于新式教学模式开展的时间较短,以及教师存在一定的惯性思维和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笔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归纳了几点新式教育下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教师与新版教育模式的融合有所帮助。

三、方法探究

1.注重一题多做

一题多做法是考验学生是否具有发散性思维,只有熟练掌握

基本方法后才能进行一题多做。例如,在最基本的Word文档的编辑中,就存在许多编辑方式。同样是对文字的编辑,可以直接选中所要编辑的内容然后点击右键进行编辑,还可以在工具栏中选择不同的选项来进行操作。

2.错题教学法——深化理解能力

利用错题的对比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程度加深,会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影响。例如,柱形图的制作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在Powerpoint这个软件中以一半正确,一半错误共同演示的方法。通过对柱形图某些细微地方的改变,例如改变X轴的坐标系数,让学生通过“找错”的方法来增强学习能力。同时加大学生对这道题目的印象。

3.对比式教学——提高“悟”的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教师进行太多的说教的。过去,我们注重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虽然这也是一个好的方面,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过程与能力”这一方面的培养。很多的计算机软件在某些方面都是相通的,比如,它的操作方法、应用的设计要点等,都需要有发散性思维。

社会发展是不断进步的,对于教育事业而言,运用多种方法应对教学任务也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一门重要的技术,所以,多种的教学方法也会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有所帮助。

上一篇:描写春天的小学作文:漫步春天下一篇:祝福中秋佳节快乐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