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温暖高中作文

2024-09-01

心灵的温暖高中作文(共15篇)

心灵的温暖高中作文 篇1

用心感悟,用爱聆听

教师的天职在于育人,在于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教师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教师的职业需要用爱心去筑就。有一句名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前提,在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的同时,也同样选择了责任。绝大多数教师都对他们的学生怀着一腔赤诚的爱。但这种爱往往会被误解,因为这种爱有时是以批评去表达的,有时是以讽刺去表达的。当这种爱常常被误会时,我们也会变得心灰意冷,甚至将自己的爱心之门关闭起来。我们会反思:我们的爱付出值得吗?我们是不是要再爱下去?爱本身没有错,而且我们做教师工作的人不可以没有爱。只是爱需要合适的表达。让我们的爱能够变得更无私,因为自私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班上有个学生叫李明,他是单亲家庭,而且由奶奶来抚养,从小就缺少父母之爱和家庭的温暖,因此脾气古怪个性孤僻,我经常上课叫他回答问题,他要么不站起来,要么站起来就不张嘴,我再问几遍,他依然如故,一动不动,像是在和我较劲,弄的我很是尴尬,无奈只好叫他坐下。这样几次之后,他更是像摸到了我的脾气,“反正老师不能把我怎么样,我还我行我素!”的确,我再叫他时,他更变本加厉,假装没听见,我可真是来气了,对他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这下可好,中午他竟然没来上课。于是我去了他的家。他家条件的确贫困,只有几样简单的家具,奶奶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奶奶正在做饭,看见我来,我连忙表明来意,奶奶把我让进了屋。我把买的水果放在桌子上,奶奶不好意思的说:“老师你来就行了,还拿什么东西呀。”我说:“这是我的心意你就收下吧!”正说话间,李明进门了,抬头一眼看见了我,正准备躲起来,被奶奶拉了过来。我便随即把李明这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说了出来,并教育李明说:“你的奶奶五十几岁了,还要为你操劳,你还不好好学习,用好的表现来回报她,你对的起奶奶吗?”李明伤心的哭了,李明是爱奶奶的,为了奶奶他会改的。当然,作为老师,我深知责任重大。从他家出来,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在学习上有大的改观。

那次家访后,李明的学习态度有了变化。我再叫他回答问题时,他总是会回答两句,就算答的不对,我也鼓励他,并且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单独辅导,单独给他出题叫他完成,根据他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难度。这样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成绩果然有了进步。上课爱发言了,下课也爱和同学玩了,话也多了许多,脸上也有笑容,我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同时我利用空闲时间,抓他的思想工作。他也有爱打架的毛病,全班学生中他最高最壮,只要谁惹了他,他都毫不客气伸出拳头。王志的脸就是被他打肿的,把他叫过来之后,他还死不认帐,我就耐心的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说说,如果你奶奶看见你的脸被别人打肿,她会有多么伤心呀!”李明低下了头,我见他有所触动,继续深入:“王志的家人看见他的脸被打肿了,他们也会伤心的。所以你以后在伸手之前先想一想后果行吗?别再让你奶奶难过了,要做个孝顺的孩子,好吗?”李明使劲的点点头。抬起头望着我,眼睛湿润了我急忙问李明:“你怎么了,你也受伤了吗?”李明说:“他打了我胳膊。”我拉起他的胳膊,还真肿了。一下子,我也难过极了。心疼的望着李明说:“李明,王志他打你也是不对的,老师也是关心你的。”李明的眼睛闪着激动的光芒。

从那以后,李明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再也没人来汇报李明和别人打架的事了,我真为他感到高兴。而且他开始热爱上了劳动,大扫除或平时扫教室,擦黑板,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抢着去干。原来需要别人给他辅导功课,现在他还给别人辅导功课。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我循循善诱的疏导,持之以恒的教诲分不开。我坚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要倾注于全部的爱心,让孩子觉得他总在你的视线之内,他总在受着你的关注,你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他好,最重要的是你是关爱他的。当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关注,会使他充满了自信,从而奋发向上。反之,当学生总是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他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他就会感到悲观和压抑,

从而失去前进的自信和动力。真挚的关爱可以开启他们的心扉,激发他们奋斗的激情。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期望,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从而自发地开始自强,自爱,求学上进,把老师的期望变成了自己的期望,这样就自然而然就成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和需求。他愿意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达到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最佳表现。所以愿我们从事教育得工作者们,用爱心去启发学生,用爱心去关照学生,用爱心去引导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在更健康,更美好的人文环境中茁壮成长!

心灵的温暖高中作文 篇2

所谓后进生, 就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 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 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正的学生。

二、后进生的个性倾向性

(1) 个性倾向性的形成和发展。小学儿童的理想经历着从直觉的、幻想性的、易变的向理想的分化、明确、深刻、稳定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理想起初都很具体并带有幻想的性质, 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向远大的、现实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理想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个性因素 (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等) 密切相关。在选择某种志向时, 还常常受到家庭的重要影响。但是, 总的来说, 小学生的可塑性还相当大, 他们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理想信念还未真正形成, 而只能说是在形成过程之中。

(2) 后进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习目的是经过努力要直接达到的目的, 而动机则是驱使人去达到这个目的内部原因。例如, 获得优异学习成绩, 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想达到的共同目的。可是, 动机却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是由于父母之命, 有的可能是慑于惩罚, 有的可能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赏, 当然, 也有的学生可能考虑到将来长大了要为祖国作贡献。有经验的教师, 不但要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看做自己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因为学生学习的有效, 与其说是取决于学习目的本身, 不如说是取决于学习动机。

(3) 后进生的需要。 (1) 生长需要。生长需要可以说是儿童与少年身体成长的基本需要。有的孩子经常喜欢登高爬树, 走路非蹦即跳;有的喜欢舞棒弄棍, 追逐打闹等等, 都是生长需要的表现。 (2) 交往需要。孩子到了有的年龄段, 交往需要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但这会给成年人带来不安全感, 担心他们交了坏朋友会学坏, 所以孩子的交往需要也很容易被剥夺。这样一来, 反倒使他们对交往需要的满足更加迫切。另一方面, 从后进生本身讲, 由于他们在家庭和班集体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 所以就特别喜欢在同龄人中间交友结群, 有时在中间的班级或跨班、出校拉帮结伙。 (3) 适应需要。适应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维持和加强。一方面, 在社会环境中要维持自己一定的地位, 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环境中加强自己的学习,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环境。

三、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

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的指导下, 一学期的转化工作, 深深地启发了我, 让我认识到, 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1) 关爱———打开后进生的心灵。没有爱的教育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对后进生的爱尤为重要, 后进生对教师给予的爱就像茁壮成长的小树渴望雨露和太阳。一些后进生是留守学生, 一些是由于家庭上的烦恼, 生活上的困难影响了学习。后进生往往因成绩不理想, 有自卑心理而愧于见老师, 更不会主动地向老师提问。长此以往, 问题越聚越多, 学习就越来越感到困难。教师必须与后进生有所沟通, 与他们建立感情,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 在心理上有亲切感、信任感, 老师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古人曰:“亲其师, 信其道。”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把我们无私的、真挚的爱倾注给后进生, 关心爱护他们、了解他们, 多找他们谈心, 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 让他们沐浴阳光, 感受温暖。

(2) 尊重———增强后进生的自尊。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 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 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 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 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 不当众揭丑, 不粗暴训斥, 不冷嘲热讽, 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 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尊重后进生, 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微小的进步, 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3) 信任———发挥后进生的潜力。 (1) 热情鼓励, 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 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 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 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 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 在一定意义上, “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 (2) 逐步要求, 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 但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 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 要使他们认识到, 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 正是对他们的信任, 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 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 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

(4) 互助———以优生带差生, 优差共进。教师不管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 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辅导, 及时纠正。因此, 为了能使后进生真正达到进步的目的, 学生间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 我在座位编排调动时, 总把较差的学生安排到与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也许有人问:这样一来难道不会影响优生吗?不会!因为我在安排时, 会跟优生说, 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 所以请他帮助辅导同学。这对优生就有一个压力和动力的作用, 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对于差生来说, 则效果更是明显。

总之, 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土地上要获得丰收, 需要辛勤耕耘, 加强田间管理, 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 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

摘要:本文通过对后进生的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格和学习动机、学习需要等的分析, 探讨小学阶段后进生的形成。本文将重点放在班主任对后进生的帮助教育和转化方面, 试着从后进生的个性心理、学习等方面来形成一种对后进生帮助教育的合力, 使后进生成为合格的人才, 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后进生,班主任,转化

参考文献

[1]李洪元, 陆士杰.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温暖冷漠的心灵 篇3

其实,青少年出现的这种冷漠心态是一种不良性格特征的体现。所谓冷漠,是指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对引起思想挫折的对象无法攻击,又无适当替代现象可借攻击时,则强压愤怒情绪,表现出一种表面的冷淡和失去喜怒哀乐的表情,同时表现出一种对事物无动于衷的态度。可见,冷漠就是青少年学生受挫直接反应的一种情境。他们在受挫后,虽然内心焦虑不安,却不关心也不寻找直面挫折的方法,而是麻木茫然地适应产生痛苦的情境。

冷漠心态意味着青少年性格的不健全,久而久之,发展下去会转化成他的性格特征,对他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害。这些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有漠视和冷淡态度,因而不能深入到学校集体生活中,不能和老师与同学及时沟通,他们似乎看不到真正的生活与真正的人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看不到挚友和知音。

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对什么都激不起热情和兴趣,对什么都冷漠的人,内心生活中就是暮气沉沉,死水一潭。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因为受到父母长辈的过渡溺爱,缺乏积极面对困难的决心。如果在受到一些挫折和打击后,也会像《红楼梦》中的李纨那样,一个“万念俱灰”、“心如死灰”,从而压抑热情和活泼的天性,对周围的一切采取漠然视之、麻木不仁的态度,那无疑是自己压抑自己,是一种可悲的自我摧残和自我埋葬。冷漠态度的最终结果,只能把青少年塑成玩世不恭、消极混世的自怜者。

造成青少年学生冷漠心态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理想和信念的丧失。应该说,大多数青少年跨入学校生活时,是充满热情,有所追求的。但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各种各样的阴暗面,遇到一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这时候矛盾心理便会出现。有些学生会想,所谓“美好理想信念”原来不过如此,有的学生以为“我算看透了”,这样热情就会逐渐变成冷漠。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社会、学校中存在着一些消极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放弃理想和信念的理由,恰恰相反,正因为存在各种消极面才会需要大家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满腔热情地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而努力。

克服青少年的冷漠心态,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古人云:“人应有自知之明”。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缺点。具有冷漠态度的青少年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常用别人的长处来比自己的短处,当然相形见绌了。因此,要教育学生不能因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存在缺陷就怀疑自己的全面能力,不但要看到自己不如人之处,也要看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这才是正确的与人比较。有一些事情别人能做到,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够做到。

其次,要学会适当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这些冷漠心理的学生往往就比较自卑,不是说勤能补拙吗?知道了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就不能背思想包袱,要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人的缺陷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只是我们不愿意改正而已。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讲究方法,因势利导,我们就可以把自己调整好。也就是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十足的事情。这些事情即使很不显眼,也不要放弃争取成功的机会。因为任何成功都会增强人的自信,任何大的成功都蕴积在小的成功之中。换而言之,要通过小的成功之中表现自己以确立自信心。

在教育工作中,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工作最大障碍就是他们对教师、对集体的疑惧和拒绝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出现,虽然也有他们的自身原因,但更多的的是这类学生对教师、对其他同学、对集体的疑惧和拒绝的心理,尤其是“落后生”的称呼,教师的批评、讥讽,同学的指责等,这一切只有、能强化冷漠学生的拒绝心理,增加教育工作的难度。所以,教师除了自己要有科学的教育态度外,还要引导其他学生确立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几乎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心理禁区”,具有冷漠心态的青少年学生,这种“心理禁区”更为明显。谁有意无意提及到它,都会引起强烈反应,从而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困难,甚至导致失败。“心理禁区”大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生理的缺陷,如某些先天的残疾,以及由生理缺陷引起的与常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等。这本来已经给他们增加了心理负担,别人一提及,其自卑心理便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和伤害。再就是心理状态,如受挫折,像一些小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因于环境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原来有毛病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敏感点就是怕别人瞧不起。还有家庭方面的因素,比如父母工作不体面,地位卑微,家庭住房简陋、寒酸等。都可能成为冷漠学生的敏感点。他们觉得这些因素使自己抬不起头来,比别人矮一截。当我们触及这些问题时,这些学生反应各不相同:有的是一触即发,有的是脸色陡变,有的则“阴云笼罩”,更有甚者会一时想不开,走上绝路。所以,我们要认真了解把握这些冷漠学生的“心理禁区”,并尽力不触及他们的禁区,而要多关心理解他们,要给他们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比如对冷漠学生的生理缺陷,某些学生习惯的怪癖,我们要给予学生同情和谅解,而不能有丝毫的嘲笑和轻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如“家长工作不体面”,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实际上是无法选择的,学生大可不必为此背包袱。要教育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学会转移,丢开个人顾虑,少考虑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我们在思想教育中要努力展现冷漠学生的长处,让他们重温自己的业绩,平时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减少挫折,使他们在同学心目中和自我心目中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

青少年学生产生各种冷漠心态,都是他们受到心理挫折,在心理冲突不能正确解决的状况下造成的,这时,老师的任务就是以医生的责任感认真对待。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消除心理冲突。当他们处于心理冲突时,一定要讲究教育艺术,必须细致、谨慎、耐心,不要非理智的责怪他们,可采用迂回法、冷冻法,将学生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使其内心冲突缓和下来,再做疏导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其次,从沟通思想入手,“心病还须‘心药’医”。我们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所顾所虑、所喜所忧,想方设法使学生内心的怨闷得到诉说、疙瘩得到化解,使他们达到心理平衡,从而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我们还应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他们造成良好的心理气氛,并辅导各种有意的活动,增强各自的心理活力,培养较强的自制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有利于冲淡各种苦闷,转移其情绪,排除各种干扰,达到矫正青少年学生冷漠的心理目的。

温暖你我的心灵作文 篇4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父母的宝贝,是一个个掉落人间的天使;每个天真的笑容都是对父母的恩赐,他们天真无邪,让世界有了颜色。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健康、幸运的人,然而也有很多残疾、不幸的人。每一个幸运者都理应关心、爱护社会底层那些不幸的人,让他们感到温暖,从而变得幸福。

我是土生土长的邹城人,放假就喜欢出去逛街。有时去商场买衣服,在那条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总会遇到几个“不幸”的人。他们穿着破烂的衣服,身旁还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一些零散的钱。有的人没有腿或胳膊,有些大概是没有亲人的孤独、寂寞者吧!

在那条道路上,行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不免有人避那些不幸者如蛇蝎,仿佛看到了可怕的病毒。也许是他们分辨不出是真不幸还是假不幸吧。我始终相信,世间依然有无数好心人。

一个小姑娘背着书包走在那条道路上,看她的打扮,应该不是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的孩子。她走着走着,前面的.“轮椅”挡住了她的去路。这个“轮椅”非常简单,只是几个轮子,上面安了一块木块。木板上坐着一个没有双腿的姑娘,正用渴求的眼神望着她,她没有犹豫便从书包里拿出了两张十元钱,双手递给了那个失去双腿的姑娘。女孩脸上的表情神圣而又庄重,仿佛在做一件大事。“双手”递不同于“扔”,我看到了她对那个姑娘的尊重还有人格上的平等。我的眼角湿润了,多么伟大的事啊!

然后,我从口袋里掏出十元钱,双手递给了她。接着,有人递给她一元,有人递给她五元。虽少但聚少成多,总能给她一些帮助。我想:当我们双手递给她钱的时候,她一定感觉到了人世间的温暖以及活下去的希望。

在烈日骄阳下,常常会看到那些汗流浃背,却依然兢兢业业指挥交通的志愿者。望着街上摩肩接踵的行人,志愿者们连汗都顾不得擦,而是一遍遍地提醒过往的人群注意交通规则。他们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却不曾索取回报。这种为了他人而奉献自己的精神,亦为邹城的美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心灵温暖心灵作文 篇5

面对和亲,当后宫的殡妃争相躲避时,昭君挺身而出,甘愿当和亲的使者。你无悔的心灵温暖了朝廷内外多少人冷漠的心灵,当大汉的皇帝目睹了昭君那“丰荣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时,后悔顿生,昭君笑了……

我轻拈一颗带露的星辰,裁下徐志摩笔下西边那片彩云,偷偷剪成彩练,为你做嫁衣,多么希望也裁下你一身的离愁。我含泪的目送,昭君,是你用心灵温暖了我踯蹰于梦想的心灵。

无垠的大漠,亘古不变的是离人疡,“汉家秦地月,留影照明妃”。你毅然地挥泪西行,看你的身影立向斜阳远去的地方,大雁低飞,明月高照,是否你的心灵也温暖了天地的心灵?

你抱起心爱的琵琶,“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你那抹柔情早已惜然化作黄昏的雨滴,坠入尘埃,汇成一湾无言的忧伤。你找寻着最后一滴雨,落了,那便是你的泪;干了,却忘不了这世界你曾来过,这远方你曾涉足。大汉的史册也铭刻了这一滴泪不曾干涸。

你回头会心地一笑,因为你看到了“城门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的场景。从此,塞外的风不再凛冽,征夫不再抱怨,怨妇不再流泪,她们破涕而笑,无数的家庭结束了不眠之夜。只因为你用无悔的心灵温暖了这一切。

昭君,一个女子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王朝的兴旺;

昭君,一个女子无悔的心灵温暖了大汉的心灵——换来了大汉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宁。

以心灵温暖心灵,它飞得更高,叫得更响……

高考作文预测:以心灵温暖心灵 篇6

————题记

忘了是哪一个冬日,哪一个清晨我却深深记住了那个人。

冬日的天空阴沉沉的,阳光总是那么羸弱,费尽周折也难以穿透那层层尘埃,轻抚大地。寒风无日的游荡着,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我背着沉重的行李,跟在导游身后,穿过层层人海。寒冷的风肆无忌惮的吹打着我,我伸出手哈了哈气,又下意识的裹紧了衣服,穿梭在人群中。

到了机场,我坐在大厅边的椅子上,等着导游去买票。这时,一位年迈的老人闯入了我的视线。我的目光停留在了她的身上。单薄的蓝色外套,灌入了凉风鼓鼓的裤管,脸上有序的皱纹,头发上那一丝丝银色,仿佛再告诉人们,这就是——岁月无情。

老人手里拿着一把深蓝色的伞,双眉微皱,双腿微颤。她站在边上,不停的向人群里张望,眼神里有一丝焦虑和期待。老人的手微微下垂,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老人的双唇被冻得发紫,牙齿相互碰撞,发出“嗤嗤”的声音。

我熟练的拉开背包拉链,从背包里翻出了一条深绿色的围脖,快步走到老人的身旁,为老人围上,老人先是一愣,然后对我微微一笑,双手握住了我的手,对我表示感谢。老人的手很冷很冷,像是刚从冰窖中伸出一样。我慢慢的把老人扶到旁边的椅子上做好,一边与老人聊聊天。老人说,她是来这里等她的儿子的,儿子在外打工,很多年都没回来看一次,只是偶尔打电话报平安,昨天打了个电话回来,说今天回来,所以老人早早的就在这里等待。老人的眼眶湿润了,我握着老人的手更紧了。

过了一会儿,导游回来了,看到了椅子上的我说:“买到票了,不过天气预报里说今天那方会下雨,你带伞或是雨衣没?”我摇了摇头,导游想了想说:“那要不要我去帮你买一把?”我点了点头。这时老人用有一丝沙哑的声音说:“不用去买了,我这不就有一把吗?孩子,你拿去吧。”老人说完,便伸出拿伞的手,把伞递给了我。我犹豫了一下,只见老人用左手托起我的手,右手把伞放到了我的手心上。

我只好接过伞,鼻子酸酸的,心暖暖的。

在这寒冷的冬季,这位老人的爱就像一杯暖暖的咖啡。

用爱温暖职专生的心灵 篇7

一、尊重学生,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传统观念中, 人们常常把职专生说成是“朽木不可雕”, 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那么针对他们已经形成的对立情绪、自卑心理、消极沉闷等异常心理情况, 教师必须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保护他们的自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逐个沟通:比如对于脾气急躁、易冲动的学生, 采用商讨式批评;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 采用渐进式批评。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及态度, 一时不能接受的, 可以转换话题, 缓和气氛, 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例如:我们班有个叫李迪的女孩子是一位个性张扬的学生, 父母离异, 身上有许多的坏习惯。有一段时间她经常心不在焉, 和同桌的同学眉来眼去, 放学后我约她一起到后操场散步, 并肩走在环形跑道上, 我就开始跟她很轻松的聊天, 放松她的戒备心。聊着聊着, 她忽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说:“今天你可以把我当作你最好的朋友, 你的姐姐, 没关系, 告诉我, 我肯定替你保密, 好吗?”她低着头告诉了我早恋的真相。我耐心的给她分析了事情的严重性, 她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 终于走出了这个误区。

对职专生倾注爱心, 尊重他们的人格, 增加心理相容性, 帮助他们解除顾虑, 摆脱消极, 重塑信心是职专老师的首要任务。

二、信任学生, 与学生坦诚相待

在现代社会, 信息如此开放, 90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更是大大增强, 职专教师只有转变观念, 建立理解、信任和友好的师生关系, 用爱心融化职专生冰冻的“心理防线”, 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的桥梁, 才能赢得职专生的信任, 做他们生活中的朋友。

我们班有个叫李栋的男生, 从新生入校就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在班里沉默寡言, 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 学校组织文艺汇演他居然在宿舍睡了一整天, 我决定找他了解一下情况。我先是和他聊了会他家乡的风土人情, 在聊天过程中还用他们家乡的方言讲了个笑话, 在他开怀大笑的间隙, 我抓住了机会问他, 你的笑声也可以如此的爽朗, 为啥咱班给你起的绰号是“冷面郎君”呢?究竟有什么烦心事呢?他沉默了, 我没有急着追问下去, 而是给他讲起自己在高中时代的困惑, 比如成绩下降、情感迷茫、人际关系处理等等, 并且告诉他, 学生时代的这些问题, 青春期的困惑与迷茫都很正常, 自己也是从那个时期走来的, 也遇到过类似的种种问题, 不管他有什么烦恼, 我都能理解。如果他信任我、需要我帮他, 就告诉我, 我一定会替他保密, 李栋犹豫片刻后终于把他的心事告诉了我, 原来由于他到市里来上学, 老家的女友跟他要分手, 他觉得非常的痛苦, 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我首先表示的是对这件事情和他心里不好受的理解, 随即提出要和他一起把这个困扰给扛过去, 他听到我要和他一起扛时瞪大了双眼频频点头。我正确的帮他分析了学生时代异性之间的关系, 同时鼓励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多参加集体活动, 走到同学们中间去, 充实自己的生活, 迁移情感的注意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李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也活泼开朗了, 还担任了学校篮球队的中锋, 看到那个走出青春期迷茫的“冷面郎君”重新带着对生活热情希望的灿烂笑容回到同学中间, 我欣慰的笑了。

三、赏识学生, 让学生找到价值感

职专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考试分数所带来的压力, 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带着“失败、自卑、焦虑”的阴影走进职业学校。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渴望认同、渴望赏识, 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 受过很多挫折与冷落的职专生更是需要被赏识, 重塑自信。

由于职校教育是直接为社会提供发展所需的劳动者。社会工种的繁多决定了职专生会选择不同的专业, 会在职校根据自己的专业接受不同的训练方式, 他们不再是教育机器制造出来的“标准件”, 而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思维的专业劳动者。因此, 职业学校教育目的及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学生进行赏识性教育,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层次, 合理科学的为他们制定人生目标和奋斗计划,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习惯、水平、方式、速度去想想做做, 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赏识、激发和引导下, 实现自主发展, 世界因为有太阳而温暖;人间因为有爱而温暖。用爱来温暖学生, 给他们播撒一滴春雨, 一缕阳光, 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自信、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亲情:温暖心灵的家园 篇8

名人名言

1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

——(法)雨果

2 兄爱而友,弟敬而顺。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3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贾平凹《关于父子》

4 家事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

——(英)萧伯纳

5 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

——(德)格林贝克

6 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

——(日本)木村久一

7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黎巴嫩)纪伯伦

8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美)惠特曼

9 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所罗门

10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诗句解读

1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令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诗人遭逢离乱,又身处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婉,沉郁顿挫。

2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便托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此诗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意境渾然天成。

3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冬至佳节,诗人却远离家乡在邯郸的客店里度过。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思亲心切之时,诗人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首诗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

4 雅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鬟边丝?

——杜牧《归家》

此诗借稚子对归家远客的问话。表达了久别故乡、远离家人的感慨。

事实论据

亲情只是恒等式 妈妈问女儿:“如果爸爸、妈妈一同掉进河里,你先救谁?”女儿抱着一大杯牛奶头也不抬地回答:“我一手抓住爸爸,一手抓住妈妈,一起上来!”妈妈说:“如果你只能救活一个人,而你却一手抓住爸爸,一手抓住妈妈,我们就会一起被河水淹死!”女儿不再喝牛奶了,她的眼睛里瞬间就蓄满了泪水,望着妈妈和爸爸,“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喊:“都淹死我也要抓住你们!”她哭喊着,把两只小手同时伸向妈妈和爸爸……

如果换了我们,会不会像小女孩一样尽最大的努力,去救爸爸妈妈?

爱没有重量有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朝圣,路途遥远,山路难行,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还是举步维艰。他忽然看到前方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样子看上去很吃力。

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问她:“我的孩子,你背得那么重。一定很累吧!”小女孩很不高兴地回答说:“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的弟弟!”

爱是无私的付出与喜悦的关怀,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份牵挂。

太阳永远照在我的肩上 狄更斯11岁时父亲因为还不起巨额债务而被关进监狱。狄更斯被迫到面包店里干杂工,后来又经人介绍到一家炭粉店刷油漆。

狄更斯努力地工作着,他希望挣足钱把父亲保释出来。可到了债务偿还期限的最后一天,狄更斯全家仍没有把钱凑齐。他父亲便被法院判为终身监禁。

狄更斯隔着铁栏看着父亲哭了,父亲却对他笑了笑,慈爱而坚毅地说:“孩子,不要哭,太阳将永远照在我肩上。”

父亲知道厄运难免,但是强压内心的悲痛,以阳光般明朗的信念,为儿子注入坚强的勇气。

家门永远为儿女敞开一天,女孩在大街上看到母亲手绘的寻人启事。她因为和父母赌气已一星期没有回家了。看着这幅画她泣不成声,决定回家。当天深夜女孩总算赶到家门口,她犹豫着叩响了门。奇怪,门却自己开了,怎么没有锁?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屋,却发现母亲睡得正香,她把母亲摇醒,喊到:“妈妈,是我啊!女儿回来了。”母女相拥,竟无语泪流。

女儿问:“怎么没有锁门?”母亲柔声道:“自打你离开家后,这扇门就再也没有上锁。”

温暖心灵作文 篇9

记得第一次与她接触,我的顽皮就受到了她下马的挑战,被她威威一震。那是刚开学没几天,班里自然还只是个马蜂窝。同学们是东一句流行歌,西一句豪华车。我那是也正忘乎所以地谈论电视剧,正是讲到飞流直下的高潮部分,班里却猛然都乌鸦不做声了,我还未反应,便一阵擢骨的刺痛流遍全身。猛抬头,她早已虎视眈眈在那儿了,目光严肃而放射寒气逼人,深处又冒出数丈无明业火。我见势不妙,立即收眼,埋头而下,躲她火气。这一挨的“一阳指”,让我就深深给记了下,暗暗愤恨称她为“一灯师太”,抵触是自然的,不过后来……

有天,这位“一灯师太”讲了一大堆写作方法和要求,我一句未进脑便翻开了作文本的第一页。为了任务需要,我狂草乱写一通,不时大功告成,置之一边,开始自行摆玩。这时我微微察觉一物缓缓逼近,时慢时快,终于,我的作文本不翼而飞,且迅雷不及掩耳——被“一灯师太”捉走了。我心里一顿,惨了,又被捉住了把柄,罚是在劫难逃了,在我自认为坐以待毙了十几分钟后,见证奇迹的时刻……

“一灯师太”和颜悦色地说“王润发这次的作文写得很不错,给大家念一念啊……”苍天啊,大地纳,搞啥呢?但周围的目光的的确确是赞许的啊!

再后来,“一灯师太”在我的作文评语中写到“你是个人才,但性格很怪,学习可不带这样的撒,好苗从小不育,长大育不直啊。”这下,她的微笑不再是铁公鸡的毛,我也不再叫她“一灯师太”了……

温暖心灵作文 篇10

——题记

和风拂走了半学期的光阴,这天就是期中考试了。将要踏上去校园的路,望着窗外,阳光把一切都笼罩了。呵,又是一个好日子!背上包,把门打开,轻轻地对爸妈说一声:“再见!”

“女儿,祝你考好,我们相信你!”爸爸妈妈也轻轻地对我说。我们都笑了,我们笑得那样开心。这是一句多么平凡、普通的话啊!每个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这样说。也正是这句话,它充满了力量,温暖了心灵。带着爸爸妈妈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希望,踏上了成功的路……

风急了,一晃又一段时间。临近期末了,学校打算进行一次月考。这天是周末,下周就要考试了,我对这次考试感到很茫然。姐姐来到我家,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天渐渐暗下来,夜拉上黑幕了,姐姐要走了。

“不要怕,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能考好!加油哦!”她脸上露出甜甜的笑,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姐姐相信我!”我持着这一个信念,又翻开了书本。

考试了,我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去校园的路。我要亲口告诉姐姐,我是最棒的!是的,姐姐的那句话让我心里好温暖。风更猛了,时间也加快了脚步。真的到期末了,不久将进行这学期最后的考试。

后半学期的生物、历史,我都学得茫茫然的,不怎么理解。这次的考试,我感到……

这会儿,温暖的阳光偷偷地透过窗射进屋子里来,我走过去,沐浴着它的温暖,心里也是那么温暖。望着它,我似乎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对我的期望。他们似乎在说:“要相信你自己,你是我们班的骄傲!”

“我会努力,我会做到最好!”我醒悟了,我对自己说:相信自己!

阅读——让心灵拥有阳光的温暖 篇11

一、制定个人阅读计划。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语文能力与语文的积极信息的信息量成正相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提高学生接触语文积极信息的机会。机会多了,从而也拓宽了进行审美教育的空间。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这告诉我们,教育还得为学生增加精神的“补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德国大诗人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养的。中国也有“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说法。

为此,我精心为学生挑选名家名作,作为课外阅读的“补品”。我从教年幼的女儿读书受到启发:我的学生也需要有人引导他们读书!于是在新生一入校,我就为他们列出一份初中阶段阅读书目(分必读和选读,内容有经典小说、中外名诗、名家散文集、人物传记、史书、科普作品等)。另外,每月月初我会为学生推出一份“本月阅读计划”,到月底利用一堂作文课进行交流总结。

如教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时,结合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我为学生安排的三月阅读计划是:1.必读《朝花夕拾》、《千家诗》(春部分)2.推荐阅读:名家名篇散文(至少十篇)。同时要求学生从所读散文中,精心选择一篇,练习美读。四月初,在班级举行了“读书,让心灵始终拥有阳光的温暖”主题美读比赛。学生阅读和听读中感受到散文之美,提高了文字感悟力。

带初三的时候,每个语文晚自习我都要为学生安排一篇有哲理的千字短文的阅读和交流、一篇文言短篇的阅读。这样,引导学生去阅读、爱阅读,相信定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初中学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他们不像高中学生能以理智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也不像高中学生能对深奥的问题作持久的深入的钻研。根据这一特点,我把一些单调的枯燥的知识传授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

如课前五分钟活动——每次上课前各由一名学生推荐一部名著和一句古诗文名句;接龙故事比赛——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采用动态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分组(6-7人一组),根据所给文题,全组每人写一段,集体完成、连缀成一个可读性故事;语文知识智力竞赛;辩论会;现场作文竞赛;诗歌朗诵会;制作文学手抄报;学生原创小诗展等,并且充分利用班级空白墙壁多次张贴学生的作品。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让他们爱上了语文课的学习。

三、坚持每周摘抄、练笔。我教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文集本——用一本软面抄,自己设计封面并拟个文集名,给自己起个笔名,每周用它写一篇命题练笔,一篇日记,一篇读后感或摘抄。我告诉学生要认真写,因为这是你们自己的文集。每周我都会认真批改写评语,用笔和孩子们谈心交流。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人都写出了1.5万字多的内容。三年下来,他们积累了厚厚几大本文集,作文水平提高了,成绩考得更好了,而我收获了孩子们心灵的成长和放飞!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灵性”。以阅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但我坚定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导的教学思路;因为我深信:阅读,能让学生的心灵始终拥有阳光的温暖。

曲莉,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让爱温暖心灵——班主任工作感悟 篇12

一、从行动上帮助其健康成长

(1)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加强与留守儿童间的情感交流。这些儿童离开父母后, 就产生了亲情离散的孤独感, 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 这时, 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这些儿童在学校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并从中找回失去的温馨和安全感。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 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常常有意无意地接近“留守儿童”, 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 使他们受到鼓励。

(2) 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以爱打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心理上的障碍使其行为表现不受其他同学的欢迎, 常常被排斥于群体之外。如果这种不合群的现象长期存在下去, 势必使“留守儿童”冷漠苦闷与孤僻无援的心理会越来越严重。班主任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亲近留守学生, 用爱去打动他们, 倾听他们心底的声音。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留守儿童感受生活的温暖和爱。对“留守儿童”来说, 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行为失常, 更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他们, 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磨炼意志。一方面, 通过“一帮一”和上门补习等形式, 使他们从被动到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融入到大集体中来;另一方面, 班主任、科任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通过家访、通电话等情感教育的形式, 让“留守儿童”感受生活的温暖和爱。利用班队会开展一些爱心活动, 时刻注重留守儿童情商的管理, 做他们人生的引路人。

(4)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个别帮助与指导。“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 必须重视个别帮助和指导。诸如他们学习上有什么难题, 心理上有什么困惑等, 我们可以让他们去找他们信得过的老师谈话, 内容可涉及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从心理上关爱并关注其成长

(1) 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对留守儿童来说, 他们更缺少爱, 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 作为班主任, 我们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 我相信, 只要老师给予他们慈母般的爱, 并且加上持之以恒的耐心, 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那就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心里。

(2) 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些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的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 所以他们的心理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 经常往家里寄钱, 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 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针对这一特点, 我利用班会给他们讲节俭的重要性, 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子, 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 体会父母的不易, 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 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利用课余举办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 利用这些主题活动帮助他们, 填补他们心灵的空白, 让他们觉得学校的生活是那样的充实和美好。

(3) 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守儿童大多缺少父母的监管, 所以自制能力很差, 往往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和同学吵架, 有时候还会大大出手, 这样不仅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 而且还给其他学生的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作为班主任, 我合理利用好每周的周会课, 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教会他们如何自我保护, 并且从网络上搜集一些实际的例子,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 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留守儿童很多是由爷爷奶奶来抚养的, 而这些老人文盲率超过70%, 他们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 对他们的心理无法及时有效的沟通。许多孩子往往因成绩不好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进而走上辍学的道路。根据这些情况我开展了“一帮一”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给这部分学生开小灶,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温暖心灵作文 篇13

有一次,天上下着如瀑布般的倾盆大雨,那时刚好放学,我没有带伞,心急如焚,过了好一会儿,教室里的人都走了,就只剩下我一个人。我着急得来回走动着,心想:妈妈是不要我了吗?不会的,不会的,妈妈就只有我一个独生女,肯定不会不要我的,她肯定是在校门口等我,一定是的。我着急地跑到一座又大又坚固的岗位亭里,岗位亭的旁边是学校的出口,我已经被雨淋得浑身颤抖,我坐在亭子里的小板凳上,时间飞快的运转着,转眼间,一分钟过去了,当我正绝望的低头叹气时,妈妈撑着伞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担心地说:“怎么全身都湿了呀,你这样会冻坏的。来,披件外套吧。今天妈妈要对你说一声对不起,因为妈妈迟到,你却被淋了一身的雨水,还等了我这么长的时间,我很对不起……”说着,妈妈给我披上了外套,我问妈妈:“妈妈,您为什么要对我说对不起?没关系的,只是淋了一些些雨。”妈妈点了点头说:“嗯,没关系就好,我们回家吧。”妈妈把我抱在怀里,我感觉好温暖啊,不再是那么的寒冷了,颤抖也已经停止了。“咳咳咳,咳咳咳”一阵咳嗽声从妈妈的嘴里传到我的耳旁,我皱着眉头说:“妈妈,您怎么咳嗽了?严不严重啊?”妈妈摇了摇头,说:“不咳咳严咳咳重咳咳咳,咳咳咳……”我朝左边看了看妈妈的左手,啊!雨水一直从她的左手经过,妈妈看懂了我的意思,说:“不用担心,咳咳,没事的咳咳咳……”我听了大哭起来,说:“妈妈,把雨伞往您那儿挪挪吧,求求您了!”妈妈摇了摇头,就这样,我们回了家。

妈妈的爱让我感受到了一股暖流从我心里流过,激发了我那心灵深处的温暖!

★ 心灵温暖心灵高中作文

★ 诚信心灵的开放作文

★ 温暖心灵的瞬间作文

★ 描写温暖心灵高中作文

★ 温暖心灵的经典句子

★ 温暖心灵的微笑作文600字

★ 温暖心灵的美好句子

★ 温暖心灵的亲情美文

★ 人们保护环境作文

让温暖走近心灵作文900字 篇14

那是一个冬天,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一个被白色笼罩的冬天。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仿佛这个世界都要被吞没了。我由于考试考不好被老师留堂,很晚才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全身直发抖,冰冷的寒风似乎有意与我过不去,故意要钻到我身体里戏弄我一番,才肯善罢干休。忽然,一辆黑色的自行车向为我驶来,骑车的人似乎刹车不灵,我看见了,害怕极了,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砰”最终冰凉的车身还是撞上了我,我立刻被撞倒在地,膝盖感到无比的疼痛,骑车的人看见了,脸色苍白,立刻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我愤怒极了。接着,我试着想站起来,但膝盖的疼痛让我打消了这一念头。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她穿着一件深色的棉衣向我走来,对我说:“你怎么了?”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心里忽然感到的委屈,泪珠在眼眶里打转。于是,我对她说:“阿姨,我被自行车撞了,膝盖很痛。”她听到了,马上小心翼翼让我骑上她的背,奔向医院。在路上,我靠着她的背。她的`背虽然不那么宽厚,但我却感觉很温暖。让人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她背着我跑了二十几分钟,我明显感觉她已经气喘吁吁了。但他仍然不放弃,仍一步一步地朝目的地奔去。过了一会儿,医院快到了。我看见她开心地笑了。于是又加快了脚步,吧我送到那里。医生检查了我的伤口,并包扎起来,叮嘱我要小心这个伤口。我点了点头。这时,我看见他询问了我的家庭住址,有抱我送回了家。到家时,我极力想知道这位阿姨的名字,想哪天去她家里谢谢她。可她却说:“这一点儿小事,不用谢”。随后便离开了。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穿越泥土的芬芳温暖童年的心灵 篇15

师:今天有客人老师一到崧厦,就问老师,你们崧厦的特产是什么呀?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

生:霉千张。

师:绍兴很多地方有霉千张,不是太特别。

生:霉干菜。

师:霉干菜除了崧厦有,整个绍兴乃至浙江都有。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崧厦的特产就是(教师用方言唱诵):“月亮婆婆,侬有几个囡,我有十个囡……”你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方言。

师:是啊,崧厦真正的特产就是崧厦的方言。其他地方的老百姓说的都是崧厦的方言吗?

生:不是。

师: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只有方言才是一个地方最正宗的——

生:特产。

师:用我们好听的崧厦方言大声地来念一念这个家乡的童谣。

师:这个方言,不但可以唱,还可以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用方言做的游戏——《侬朵荷花几时开》。

(生长于斯,方言保存着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因子。所谓“乡音未改鬓毛衰”,方言是每个人最具“乡愁”的记忆。如果说使用规范普通话是为了民族的认同和更好的交流,那么,记住方言则是来自故土家园的精神皈依。何老师的这一课前谈话,给我们诸多超越语文教学的启发,同时也为引出后面的民间故事进行了很好的预热。)

【课堂环节二】学习民间故事《拆我的那一层》

师:唱完了童谣说故事,有一类故事不是作家写的,而是民间老百姓自己编的、口头讲的,我们把这类故事叫作民间故事。

师(出示图片):这是一个藏在包装盒里的民间故事,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生:《八仙过海》。

师(播放动画片段):猜猜这个动画片讲的是哪个民间故事。

生:《花木兰》。

师:竖起耳朵听老师唱:“我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心中多欢喜,太阳对我眯眯笑,鸟儿为我啼。”猜猜是什么民间故事?

生:《阿凡提》。

师:阿凡提的故事有很多很多,这节课啊,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请大家拿出故事纸,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作——《拆我的那一层》。(学生默读)

师:故事是有魔力的,它就像老师手中的遥控器一样,会遥控着咱们的心情,让你滑稽得想笑,高兴得想跳,痛苦得想哭,气愤得想骂……你读了这个故事后,心情是怎样的?

生:很想笑。

师:你觉得哪里让你发笑?

生:阿凡提拆自己的那一层,不是巴依的那一层,让巴依用200枚金币买他的那一层。

师:你关注的是故事的情节。大家知道,所有的故事其实都是表现人的,这个故事里面主要讲了哪几个人?

生:阿凡提和巴依。

师:你能不能来概括一下这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

生:阿凡提机智幽默,巴依奸诈,但也很愚蠢。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阿凡提的随机应变体现在哪里?

生:巴依要霸占阿凡提的一层,阿凡提马上想出了对策。

师:他的对策是什么?

生:用拆一层的方法逼巴依买一层。

师:你带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拆掉一层。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被你捕捉到了。一个会关注细节的孩子是真正会读故事的孩子。老师还有一个地方想请教大家,这个故事里面一直在讲巴依,巴依是谁?(学生交流)

师:巴依是维吾尔族地区的方言,指的就是财主、地主这样有钱有势的人。民间故事,都是有自己的身份证的,这个故事的出生地是哪里?

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民间故事自由、欢乐,充满着游戏精神。本处教学何老师基于学生“读得想发笑”这一阅读的原初体验,引领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及文本细节,逐步丰满学生的阅读体验,渗透故事阅读的基本策略,体现了民间故事的阅读教学价值。)

师:老百姓说山歌要靠唱,故事要靠讲。我们把故事分成上、下两个部分,请同学来讲。讲故事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有感情。

生:要绘声绘色。

师:讲的时候还要注意你的面部表情、手势,让人一听,就感觉你浑身都在讲故事。

(学生练习。教师请学生上台讲故事的上半部分。发现学生讲故事之前没有介绍开场白,教师打断)

师:讲故事要注意讲故事的架势。比方说,我叫某某某,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讲故事)

师:太棒了,她不但讲得流利,还加入了自己的语言,我觉得你讲故事的起步价至少值阿凡提的那顶小帽子。(学生笑)

(教师接着请学生讲下半部分的故事。学生讲得绘声绘色)

师:你不但讲得自然流畅,还绘声绘色,简直就是一个表演艺术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个故事的起步价至少值一头小毛驴。(学生笑)

(儿童喜欢听故事、读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儿童天然与故事亲近。一个会讲故事、愿讲故事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开朗阳光、内心丰富的孩子。何老师深谙其理。此处的指导评价虽用时不多,却可圈可点!)

【课堂环节三】学习《聪明的牧童》

(学生阅读《聪明的牧童》)

师:大家觉得这个牧童聪明在哪里?

生:国王问他的问题,他都能回答。

生:国王的问题都很刁,根本不能有答案的,但是牧童以牙还牙,以“不能”对“不能”。

(师生交流回顾两处体现牧童聪明的回答)

师:大家觉得这个爱刁难别人的国王,他问了两个问题以后会就此罢休吗?文章的结尾是省略号,故事又会如何发展?接下去请拿出作业纸,设计一个“牧童三斗国王”的故事情节。(学生练笔之后交流)

生:国王不甘心输给小牧童,就问,地球的中心在哪里,牧童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就在国王您右脚下的那块地方,不信,您可以让手下从世界的尽头一寸一寸地数,看看对不对。”国王目瞪口呆,只好让小牧童住进了皇宫。

师:他的故事不仅想象奇特,富有创意,而且有两个词语用得特别好,“目瞪口呆”体现了国王的愚蠢惊讶,“不假思索”这个词充分体现了牧童的机智聪明。

生:国王又笑说:“那么,请问你,我的胡须有几根?”牧童又似笑非笑地答道:“你的胡须有驴尾巴上的毛那么多,你总数得清吧!”国王听了,又哭笑不得。

师:简洁,明了,“似笑非笑”“哭笑不得”这两个词用得真妙!

(语文教师的评价不应当只关注内容是否正确,还需关注言语的表达质量,若教师长期有这样的语文意识,学生浸润其中,对言语的敏感自会潜移默化。)

生:国王心想,这可不行!不可以让一个牧童住进我的皇宫,这次必须出得更难些。国王问,世界上有多少个人。牧童思考了一会,国王得意扬扬地说:“回答不出了吧!”可牧童马上回答:“国王,你得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来皇宫,我才能数清楚。”国王想不出更难的问题,只好让牧童住进了皇宫。

师:你不仅故事编得好,讲得也是声情并茂,把我们都带到故事的情境里去了。

(此处的安排顺势而为、一石四鸟。既是对故事的深化理解,又是学生模仿表达形式、创意故事内容的言语实践;既是对前面故事讲述环节的回应重温,又展现了自由、欢乐的儿童立场。民间故事代表着一种诙谐文化,话语方式滑稽通俗、幽默机警,而崇尚自由和欢乐是儿童的天性。此处可谓是儿童文化与民间故事的欢聚。)

师:我们这已经是“五斗国王”了。一个故事由几个小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情节结构相似,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现,这种编故事的方法我们就叫作——反复。反复是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生:不是,我觉得三次最好。我读到过的《葫芦和乌鸦》就是这样的。

师:的确是这样的。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三顾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碗不过冈”。这个故事的原文也有第三次,就藏在《最佳儿童文学读本》里。

(从一篇到一类,从情节、人物、细节到结构要素,教阅读的理念彰然若显。)

【课堂环节四】欣赏《九斤姑娘》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了两个聪明人物的故事。聪明人物的故事在民间很受老百姓欢迎,有些还被搬上了戏剧舞台。我们绍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剧种,叫越剧。越剧里边有一出非常有名的聪明人物的戏。

(欣赏戏剧视频,感受“九斤姑娘”的机智)

(利用戏曲呈现当地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流传的多样性有了直观认知,也丰富了课程元素的多样性。)

【课堂环节五】总结延伸

师:刚才我们读到的这三个故事,你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有好人与坏人。

生:坏人一般都很有钱。

生:都是坏人先挑起矛盾,好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富人总是去“刁难”,穷人总是“反击”,最后穷人“取胜”,我们把这一类故事叫作机智故事。机智故事是世界各地都有的一种故事类型,大家还读到过哪些机智故事?

(此处似可商榷,学生的认知比较直观简单,教师的引导可能需要注意时代背景的关注,不能窄化认识民间机智故事。)

(学生交流)

师:民间机智故事像天上的星星,这些故事有的藏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肚子里,有的专门藏在故事书里。民间故事有趣好玩,值得我们好好地去收集,去发现,去阅读,去讲述。

【总评】

民间故事是最具活力的民间文学样式之一,有其独特的文学审美、社会教化、言语传承的价值。何老师开发并执教的《民间机智故事》一课,有情趣,有生机,接地气,不追求课堂场面的火爆精彩,但却给孩子的精神生命带来了来自大地深处的最古老的滋养。这堂课个人觉得不能再拘泥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范畴来讨论,我们可能需要从儿童文学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它的独特价值。它关注的是儿童精神、儿童审美和儿童的言语生命,关注的是全人教育背景下对儿童的培养和熏陶。

综观整堂课,教学行进犹如杂花生树,旁逸斜出。戏曲、童谣、方言,何老师信手拈来,张口便唱。课堂少了只为“语文”而谋的功利之器,多了为儿童立命的宏大视野;少了锱铢必较的精巧设计,多了民间文化滋养全人发展的自觉追寻。这也解开了我的一大疑问:为什么本次活动称为“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讨会”?看似繁复,实则另有深意。

因此,我更愿意认为,与其说何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不如说是他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洋溢着文化关怀的民间故事微型课程。借鉴这样的思路,我真的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其中,以百花齐放的课程形态,一起和学生穿越民间文学来自大地深处的芬芳。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312000

上一篇:祝福自己的生日寄语下一篇:房屋租赁电子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