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

2024-11-03

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精选8篇)

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 篇1

以下是我读完《送给教师的心灵鸡汤》后, 从心底缓缓道出的情感:像是一盏橘灯, 散出柔柔的光, 虽微弱, 却足以给需要的人爱的温暖。那飘溢的橘香, 裹着我的灵魂, 褪袪庸俗, 重塑爱的光芒。

每读一篇, 心里总涌动着温暖, 忍不住地赞叹, 被书中人物的人性美所感动, 被他们爱的智慧所叹服。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爱的举动, 都有可能带给学生一生的影响, 那我还有什么理由, 不付出真情, 用爱来温暖学生的心灵呢?

“老师, 我相信石头会开花。”一个稚嫩、羞涩的声音从一个学生嘴里艰难地吐出来。这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学生, 他叫方言, 曾被许多学校拒收, 直到12岁才成为一年级的学生, 他用“相信”造的句子, 面对同学们的哄笑, 赵老师却用坚定的语气大声宣布:“方言造的句子最精彩, 我和方言一样, 也相信石头会开花。”为了让学生相信方言, 赵老师千里迢迢地托朋友弄来一块火山岩。那块石头上面竟然真的开着一朵鲜艳的小花, 同学们真诚而热烈的掌声让方言开心地笑了。

后来, 方言竟然成了一位很有名气的童话作家, 正是这位满怀爱心的赵老师送上的真情创造了奇迹!这个故事让我震撼了, 我感谢这位赵老师, 曾经是多么自卑的学生呀, 没有同伴, 没有勇气, 没有快乐, 赵老师的一次鼓励让这位学生变得开朗, 也成就了这位学生的辉煌!

由这个故事, 我想到了我曾教过的一名学生。她的传闻我听过, 爱哭, 哭起来没完, 大家教我少惹她, 不用管她。她喜欢扎两条麻花辫, 披在肩上。白皙的脸, 笑起来有个酒窝, 多可爱的女孩。可惜她上课从不翻书, 眼睛经常望着窗外, 悠闲得很。叫她回答问题, 她总是一声不吭, 谈过几次话都没用, 我不由得为她叹惜。想不管她, 又于心不忍。第一次习作批阅时, 我翻到了她的作文, 只有字数很少的两段话, 语句也不通顺, 断断续续的, 可是从文字中我找到了几句她的心里话, 话里面饱含着对奶奶的思念与爱。我用红笔在句子下面圈上了显眼的红圈圈, 在感情词下面标上“△△”, 并在一旁写下我内心的感受。

讲评时, 我请她读作文, 她感到很意外, 不自然地站起来。语句虽不通顺, 但是由于是发自她内心的话, 老师点评完毕, 同学们还是给予了她热烈的掌声。我看到她脸红了, 羞涩地笑了。

后来上课时, 我惊奇地发现, 她爱看我的眼睛了, 上课注意听讲了。难道这是作文讲评的效应?我甚至比她还期待着第二次习作讲评的到来。

在第二次习作里, 她得到的红圈圈更多了。我又请她读了习作, 不只是老师点评, 同学们的点评更让她感到自信与满足。事情就这样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她居然爱举手了, 喜欢回答问题了,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期末测试中她居然及格了。

很庆幸, 我没有放弃她。这就是爱的力量, 这是鼓励的力量。那年冬天, 我的心格外温暖。

用爱温暖孩子的心 篇2

报名那天,他由爷爷带来,我发现他的年龄比班上的孩子都大,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都高。爷爷离开时特别嘱咐我:“宝基可能要让老师多费心了。”爷爷有些内疚地说,宝基以前经常拿小石头打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开口骂人,每天来家里告状的家长不少,但是家里人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仔细打量一下宝基,他的头发有些乱,小脸蛋脏兮兮的,衣服也不整齐,像个邋遢的孩子。我的心里下意识冒出一种想法:他应该是个难以管教的学生吧!

果不其然,第一单元考试时,宝基仅考了56分。一天,值日班长收好家庭作业后向我报告宝基又没交作业,我想,成绩这么差还不交作业,一定得好好惩罚他!放学后,我把宝基叫到了我的办公室,大声地斥责道:“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看了我一眼,不说话,却把脸转过一边。我更为恼火,很显然他对我的训话毫不在意。我再次提高了嗓门:“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这才有些害怕了,双手揉着衣角喏喏地说:“我……我没做。”看着他的样子,我稍微平息了一下怒气,接着问:“那你为什么不做?”他低声说“忘了”。他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也不忍继续斥责他,只好教育他下次“一定”不能再忘了写作业,并叮嘱他“一定”要把作业补做好,便让他回去了。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纪律委员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宝基和班里同学打架了。我一听不得了,他昨天不交作业,今天又和别人打架,这样下去可不行!我气冲冲地走进教室,看到他在收拾书包准备回家。我叫住了他,让他去向刚才被他打哭的同学道歉,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去!”我虽然很气,但依旧想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他,于是冷静下来说:“你把别人打哭了,你就得去道歉,先不管是谁的错,你打同学就是不对。”他看了我一眼说:“我不想去。”他漫不经心的样子让我一时间不知所措,我们就这么僵持着。留下来扫地的学生都盯着我们,教室里的气氛尴尬极了。我当了将近20年的班主任,还从未被学生弄得如此尴尬。最后我只好丢下一句话:“明天把你家长请来!”便快步走出了教室。

第三天,我等了一天,他的家长却没来。放学后,我问他为什么家长没有来,他非常快速地回答我:“我没叫他们。”听到他的回答我有些愤怒,但也早在预料之中。我想,就算我怎么发火,他也不会有太大的转变吧?这名学生的情况有点棘手。但转念一想,发火行不通不如转变了一下自己的态度,于是我把宝基叫到了办公室,还搬了张椅子让他坐下,然后我对他说:“你到我们班没多久,老师都没好好了解你呢。现在老师想和你说说心里话,行吗?”他点点头。我继续问道:“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呀?”他说:“他们已经去广东打工两年了,一直都没回来。”我惊了一下,“那你和谁住在一起呢?”他说:“爷爷奶奶”……谈话进行了很久,我对他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原来,他每天放学回家还得帮爷爷奶奶干农活,非常辛苦。前几天他打架是因为那名同学说了老师的坏话,他不敢叫爷爷来学校,怕爷爷担心……听完宝基的话,我一把将他搂在怀里,我觉得这孩子还是非常可爱的,只是比其他孩子更缺少爱。

为了让他获得更多的爱,我常常与他交流,陪着他一起活动,一起做游戏。我还鼓励班上成绩好的学生与他结对子帮助他,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激发他的自信。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多关心他”竟成了我的习惯:他穿的衣服够不够多,手和脸洗得是否干净等等,都挂在我的心里。我还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一旦他的成绩取得一点进步,我就会马上通知家长,让家长及时给他鼓励和赞美。

渐渐地,宝基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他再也不是开学初那个灰头土脸的小男生了。更大的转变是:他不再打架了,说话文明了,成绩也进步了。好几次单元测试的成绩还上了80分!在同学们的推举下,宝基当上了我们班的体育委员。

用爱温暖职专生的心灵 篇3

一、尊重学生,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传统观念中, 人们常常把职专生说成是“朽木不可雕”, 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那么针对他们已经形成的对立情绪、自卑心理、消极沉闷等异常心理情况, 教师必须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保护他们的自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逐个沟通:比如对于脾气急躁、易冲动的学生, 采用商讨式批评;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 采用渐进式批评。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及态度, 一时不能接受的, 可以转换话题, 缓和气氛, 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例如:我们班有个叫李迪的女孩子是一位个性张扬的学生, 父母离异, 身上有许多的坏习惯。有一段时间她经常心不在焉, 和同桌的同学眉来眼去, 放学后我约她一起到后操场散步, 并肩走在环形跑道上, 我就开始跟她很轻松的聊天, 放松她的戒备心。聊着聊着, 她忽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说:“今天你可以把我当作你最好的朋友, 你的姐姐, 没关系, 告诉我, 我肯定替你保密, 好吗?”她低着头告诉了我早恋的真相。我耐心的给她分析了事情的严重性, 她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 终于走出了这个误区。

对职专生倾注爱心, 尊重他们的人格, 增加心理相容性, 帮助他们解除顾虑, 摆脱消极, 重塑信心是职专老师的首要任务。

二、信任学生, 与学生坦诚相待

在现代社会, 信息如此开放, 90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更是大大增强, 职专教师只有转变观念, 建立理解、信任和友好的师生关系, 用爱心融化职专生冰冻的“心理防线”, 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的桥梁, 才能赢得职专生的信任, 做他们生活中的朋友。

我们班有个叫李栋的男生, 从新生入校就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在班里沉默寡言, 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 学校组织文艺汇演他居然在宿舍睡了一整天, 我决定找他了解一下情况。我先是和他聊了会他家乡的风土人情, 在聊天过程中还用他们家乡的方言讲了个笑话, 在他开怀大笑的间隙, 我抓住了机会问他, 你的笑声也可以如此的爽朗, 为啥咱班给你起的绰号是“冷面郎君”呢?究竟有什么烦心事呢?他沉默了, 我没有急着追问下去, 而是给他讲起自己在高中时代的困惑, 比如成绩下降、情感迷茫、人际关系处理等等, 并且告诉他, 学生时代的这些问题, 青春期的困惑与迷茫都很正常, 自己也是从那个时期走来的, 也遇到过类似的种种问题, 不管他有什么烦恼, 我都能理解。如果他信任我、需要我帮他, 就告诉我, 我一定会替他保密, 李栋犹豫片刻后终于把他的心事告诉了我, 原来由于他到市里来上学, 老家的女友跟他要分手, 他觉得非常的痛苦, 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我首先表示的是对这件事情和他心里不好受的理解, 随即提出要和他一起把这个困扰给扛过去, 他听到我要和他一起扛时瞪大了双眼频频点头。我正确的帮他分析了学生时代异性之间的关系, 同时鼓励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多参加集体活动, 走到同学们中间去, 充实自己的生活, 迁移情感的注意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李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也活泼开朗了, 还担任了学校篮球队的中锋, 看到那个走出青春期迷茫的“冷面郎君”重新带着对生活热情希望的灿烂笑容回到同学中间, 我欣慰的笑了。

三、赏识学生, 让学生找到价值感

职专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考试分数所带来的压力, 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带着“失败、自卑、焦虑”的阴影走进职业学校。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渴望认同、渴望赏识, 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 受过很多挫折与冷落的职专生更是需要被赏识, 重塑自信。

由于职校教育是直接为社会提供发展所需的劳动者。社会工种的繁多决定了职专生会选择不同的专业, 会在职校根据自己的专业接受不同的训练方式, 他们不再是教育机器制造出来的“标准件”, 而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思维的专业劳动者。因此, 职业学校教育目的及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学生进行赏识性教育,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层次, 合理科学的为他们制定人生目标和奋斗计划,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习惯、水平、方式、速度去想想做做, 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赏识、激发和引导下, 实现自主发展, 世界因为有太阳而温暖;人间因为有爱而温暖。用爱来温暖学生, 给他们播撒一滴春雨, 一缕阳光, 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自信、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用爱抚平孩子心灵的创伤 篇4

在社会学和人口学中,家庭被分成五种类型:复合家庭、直系家庭、核心家庭、不完全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归于第四类,属于不完全家庭,是指夫妇离异或丧偶后只有一方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每一个单亲家庭的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经历伤痛的父母无论多粗心,很快就会发现新的家庭结构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生在单亲家庭的悲剧

事件回放一伴随着长而刺耳的尖叫,一个花季少年就这样从21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屋内是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声,楼下是一群惊愕的围观者。

这是发生在长春市某高楼悲惨的一幕,时间是2007年10月25日21时5分。死者小明,当年20岁,是长春市某专科学校的学生,父母离异后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因为害怕被父母拋弃,一时想不开的他便从楼上跳下。

据一位前来劝解小明的朋友说,家里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劝他,但是他根本就不相信大家说的。“从来没有见过像他这么犟、这么不转弯的人。”这位朋友无奈地说。小明平时就是一个十分内向和孤僻的人。

五天后的10月30日晚,长春市公安局南关分局刑警大队责任三中队抓获了一个正在实施盗窃的犯罪团伙,6个孩子在警队里一字排开。根据他们的交代,警方随后又抓住了另外十几个孩子。这二十多人的犯罪团伙由12岁到20岁的孩子组成,全部来自离异家庭。

他们犯下的案子五花八门,能抢就抢,能偷就偷,案件多得连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他们个个有女友,都是一些流浪少女,女友们陪吃陪睡陪犯罪。

事件回放二“别拉我,放开我!”2007年4月18日早上,拔掉针头从医院跑出来的王潇,一边极力挣扎,一边对拉她的保安发出抗议。她是因为吞食安眠药被送进医院抢救的。

负责护理王潇的两位护士满脸是汗,劝慰的话里充斥着疲惫:“你现在这个样子哪儿都不能去,先回医院躺着,待会让你家人来接你走。”

“不,放开我,我要去找妈妈……”王潇使劲挣扎,无论周围的人怎么劝她,就是不肯回医院。

王潇出生两个月的时候,妈妈就跟爸爸离了婚,然后去了西安。这些年她一直跟着爸爸一起生活,直到2006年暑假母女才再次相见。

王潇对护士说,让她感到痛苦的,是无法像别的孩子那样,自由地在家中跟自己的父母沟通。

据介绍,王潇从小学到初中,每年都得奖状,经常是年级第一名。

“王潇家里不是很宽裕,对这么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很早就决定免除她的学费,并且给她提供免费午餐,但这个孩子拒绝了。”这件事让校长觉得这孩子很敏感,自尊心很强。

除了心理上的压抑外,王潇还一直觉得自己有心脏疾病,这无疑对她的内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尽管患心肌炎最终被医院所否认,但王潇自己却一直不敢相信。她经常反复跟人说,我经常突然晕倒,然后被120接走,身体真的没有病吗?我是不是没有救了?为此,她多次想自杀。

单亲家庭的教育误区

溺爱式:溺爱式教育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处处迁就以弥补其感情上的缺损,而忽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等坏习惯。

某小学一年级的张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语文课。忽然有敲门声,是松松的奶奶,原来是松松早晨上学的时候忘了带水果。奶奶对张老师说,松松的爸爸和妈妈前段时间刚离婚,她怕松松看见别的孩子都吃水果而自己没有心里不好受,所以特意给送来了。

奶奶说,松松越来越任性,也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一天早晨,松松想要带着家里的玩具狗熊去上学,爷爷不让,松松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奶奶无奈,只好抱着大大的狗熊送松松去上学。

松松的奶奶表示,只要孙子高兴,她做任何事情都愿意,没有了妈妈的孩子,不能让他受任何委屈。

放任式:放任式教育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大。放任式教育导致孩子在校表现及行为习惯极差,且难以管教。

某市一重点中学的校园里,学生们都在上第四节课,操场上有一些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而坐在花坛上的几个穿着个性服饰、发型怪异的人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张帆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坐在一边,手里拿着一支香烟反复把玩着。张帆的爸爸、妈妈是在他上初一的时候离异的,他一直和爸爸生活。爸爸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由于业务繁忙,经常出差在外。爸爸总觉得愧对儿子,因此,他对张帆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

他非名牌不穿,发型是在最高级的发廊里剪的。每天都是打车上下学,他兜里的零花钱从来不少于200元。

由于知道张帆有钱,学校里的一些学生总是找他要钱,慢慢地张帆和这些孩子混在了一起。该中学负责德育工作的孙老师说,学校已经用了各种办法劝说,但是他们还是不肯回到教室中去。这些孩子十分叛逆,也有一些暴力倾向。他们在课堂上,有时还捉弄同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专制式:专制式教育使家庭缺乏温馨,使孩子易变得自卑、腼腆、孤独、内向,以女生为多。

丁傲也来自单亲家庭,由于爸爸做了伤害妈妈的事情,他们在丁傲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分开了,现在她和妈妈一起生活。自从父母离异后,妈妈禁止丁傲和爸爸联系,她经常在儿子面前讲爸爸如何如何坏。

妈妈经常哭着说,现在她已经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要让人瞧不起。有一次,爸爸到学校偷偷给丁傲送来2000元钱和一部手机,并告诉她有事随时给爸爸打电话,还再三嘱咐她不要告诉妈妈,但是最终手机还是让妈妈发现了。妈妈知道了手机是爸爸送的,当即就把手机摔碎,指着丁傲的鼻子哭着说:“你知道不知道他是怎么对你妈妈的?那样一个低素质人的东西你也拿,你还是不是我女儿?你要是以后再敢见他,我就不要你了!”那次之后,丁傲再也不敢见爸爸了。

丁傲的成绩没有因为父母的离异而下降,相反,她变得更加勤奋、上进。但是她的性格却改变了。她变得沉默寡言,她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动物,所以人活着就是应该以自我为中心。现在,如果班里有同学向她请教不会的题目,她会以“我没有时间”或“你没看见我正在学习”这样的理由拒绝同学,因此,她在学校里没有一个朋友。

东南大学文学院张赞宁教授点评:各种调查数据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除了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高,如自卑心理、猜疑心理、逆反心理等,还容易出现极端化行为。为什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会比普通的家庭要多呢?因为单亲家庭本身在家庭结构上就有一定的缺陷,父亲和母亲在家庭当中,所担负的教育角色是不同的。因此,单亲家庭本身意味着教育方面就会有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往往是一种硬伤。

单亲孩子同样有条件优秀

有位教师对所在学校部分父母离异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表现不好、成绩差的占到了50%;表现可以、学习成绩中等的占25%;勉强可以跟上班的占25%。

“看到单亲家庭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我很着急,很想帮助他们,所以我想将我的经历讲出来,仅供有我一样经历的父母参考。”一位单亲家庭母亲对电视台主持人如是说。

“我在孩子4岁时离婚,选择独立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20年来我主要是做好两件事,第一是我这个母亲要怎么做。我认为我要坚强,必须坚强,我既要当妈又要当爹,要当好妈当好爹,孩子是无辜的,要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幸福。”

“于是我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会根据孩子的每个阶段进行引导教育,重要的是教育他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责任心的人。为了防止孩子产生有妈没爸的自卑心理,我常常和他说起他爸爸的优点,告诉他父母都爱你,爸爸也是个好爸爸。每年我都安排他和他爸爸见面,然后一起吃饭,我和他爸爸很正常地谈他的学习情况,让他知道大人在关心他的学习、前途,让他知道他在父母的心中有多重要。”

“当他12岁时,我才和他谈父母分开的事,告诉他妈妈多坚强,以后家庭的重担必然要他来承担,要有责任心,告诉他有磨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把磨难当成财富,那就比别人多得一份财富。”

“第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为了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我所有的休息日,都是带上吃的,和孩子去图书馆半天,去野外半天,和孩子一起挖沙子、捉虫子,我们娘俩开心极了。”

“孩子性格内向,我就常常带他一起参加一些跟朋友和同事的聚会,让他跟朋友和同事的孩子在一起玩,这对孩子成长是很有益处的。”

“经过我20年的努力,孩子健康成长,各方面都很优秀。他有条件优秀,因为他看到妈妈的不容易,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现在我的孩子在全国前十强的名牌大学读书,还是院学生会主席,是个很阳光、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大三又保送硕博连读。所以说单亲家庭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好的父母。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没做到位的父母!”

张赞宁教授点评:单亲家庭的父母,往往把孩子当作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在学业上,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粗暴。父母应树立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孩子虽小,但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只有平等交流,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才能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做孩子心灵的领航员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我注意到班里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后进生,他们更敏感,更易受到伤害。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更不能带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家人、老师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找回自我。在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位在初中担任班主任的老师如是披露。

“我们班里有几个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他们无论在学习、心理、劳动、纪律等方面明显与其他孩子有不同之处,在性格上也经常表现出怪癖、任性等弱点。结合他们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用爱心培育迟开的花朵,用宽容抚慰他们的创伤,用鼓励重塑他们的自信。”

“小凯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对谁都不信任,敌视一切,十分顽劣,学习成绩差,尤其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一律不予理睬,公开和老师作对。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刚开始我的确感到头疼,也曾和他发生过冲突。偶尔在他的一次周记中,我终于了解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原来他的父母离异了,他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觉得父母都抛弃了他,没人关爱他……看到这些我恍然大悟。”

“其实从单亲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对于爱的渴望要比同龄人多许多。于是我又找他谈了一次话,这次我决定采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信心,告诉他既然父母离异,这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就要去接受,并且正因为如此你要比在父母的娇惯中长大的孩子更加独立,更加自强,用事实证明你是最棒的,你不比任何人差。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常找他谈心,时常对他嘘寒问暖,对他的衣食起居经常挂在心上。他过生日时,组织全班同学给他过生日,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发动班上的同学主动和他交朋友。慢慢地,他有了变化,但还是经常反复犯错误,每到这时,我就告诫自己,要给他时间,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他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活动中发挥他的潜力,培养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他喜欢打篮球,我就让他在班中组织一个篮球队,给他树立威信,让他带领球队参加全校的比赛。在比赛中他们球队取得了好成绩,为班级争了光,他也从同学和老师信任的目光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学习上也更用心了,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三年过去了,小凯以优异成绩进入了理想的高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作为班主任,这时就需要在师爱中加入一层母亲般的疼爱,给这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如果我们班主任能正确引导,他们会避过惊涛骇浪,绕过暗礁,抵达安全的港湾。让我们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

张赞宁教授点评: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其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

别开生面的单亲家庭俱乐部

大连市西岗区日新街道有300多户单亲家庭,其中不少家庭生活困难。街道办事处于2001年2月成立了单亲家庭俱乐部,组建了由知名心理咨询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并由学校老师、在校大学生和社区“五老”组成了志愿者队伍,为单亲家庭孩子健康成长积极创造条件。

家住同庆街10号的董守秀是个37岁的单身母亲,身体多病,11岁的孩子正上小学,家里又缺少经济来源。生活的压力和身体状况让她变得自卑、封闭,多年来,她很少跟街坊邻居说话,孩子也受到她的影响。俱乐部工作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登门做工作,劝她加入俱乐部参加活动。如今,董守秀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成了俱乐部的骨干分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也变得开朗了很多,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

为解决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情感失衡造成的心理失衡问题,街道还设立了“健康心理、阳光人生”心理课堂和“真情告白”知心话室,开展了家庭亲情模拟活动,街道与文明城市共建部队的官兵,为8个性格柔弱的孩子找到了各自的“爱心爸爸”,以便培养他们活泼开朗、果敢坚强的性格。俱乐部的活动让孩子们逐渐克服了自卑心理,变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了。

日新街道还开办了家长学校,聘请高素质教员,发挥“海燕心理咨询室”以及青春期健康咨询服务队的作用,通过讲座、经验交流、报告会、家长与孩子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向单亲家长传授克服单亲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的经验和方法,指导家长开展科学教育。

这样的“俱乐部”无疑是社会关爱单亲家庭的楷模。

用爱从心灵深处温暖每一名学生 篇5

一、诚心感召学生

教师的诚心表现在对学生的以诚相待上。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心理承受能力很弱, 自尊心却显得很强, 害怕受到伤害, 所以喜欢用一层倔强的硬壳将自己包裹得很紧。有些学生因为表现不好, 长期受到同学或老师的冷眼相待, 所以很敏感、很心虚。但是在内心深处, 又渴望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接受和信任。所以, 一旦我们发现他们有错, 切不能枉加评判, 随意批评, 甚至挖苦或变相体罚他们, 一定要以诚相待, 心平气和, 弄清事实真相后, 再进行说服教育, 以诚心感召学生。

其次教师的诚心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挖掘和肯定上。这一点对于那些平时自觉性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这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 很多教师对他们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偏见, 这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 对于师生关系的处理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班主任信任他们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 并通过长期反复引导与实践, 让他们由被动变为主动, 直至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 最终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静心倾听学生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 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 为他们排忧解难。作为班主任应该学会通过静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来了解学生, 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世界, 适时的倾听, 平等的交流, 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 班主任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 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才能真正实现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班主任这样抱怨:“真搞不懂我班的那些学生, 他们从来不肯好好听我说话。”, 这不是学生的错, 这是由于老师不了解学生, 不知道学生心中所想, 这样的老师“搞不懂学生”是情理之中的, 因为他们不会倾听。

静心倾听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生信息, 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 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 减少师生的误会和冲突, 增加师生实现各自愿望的机会。倾听是一种艺术, 是一种心灵的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 班主任的善于倾听不仅给了孩子善于表达的空间, 更点燃了他们心中积极思考勇于交流的火把,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三、爱心宽容学生

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是人总会犯错, 总会有不足, 即使是经验颇为丰富的成年人, 身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更何况是在不断地成长中、在不断完善中的学生。教育学生, 其实就是一个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漫长过程。明白此理, 班主任在处理问题的时候, 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就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 决不能一味的训斥或是尖刻的挖苦,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用表扬、鼓励溶解他们心中的硬疖, 让他们树立自信, 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用理智、耐心, 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给予其改过的机会。

但宽容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否则就成纵容了。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容决不是放纵, 决不是放弃教育的原则和放弃评判事情的标准, 教师的宽容是严格与矛盾的统一体, 宽容是别一种意义上的严格, 宽容应该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因事而别, 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 是非面前不糊涂, 评判学生看主流, 心存善意看发展, 宽而有度、宽而有爱。

作为班主任, 多一点宽容, 学生就会多一点自尊, 多一点自省。宽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友谊的先决条件, 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宽容创造奇迹, 宽容成就学生。

四、精心引领学生

传统教育观念下,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 处处用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 但是尽管班主任呕心沥血, 犹如春蚕蜡烛, 收获却与期望背道而驰, 学生不但没有感恩戴德, 反而甚至表现为视“师”如仇, 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对立, 班主任在展开班级工作时四处碰壁。为适应时代和新课改的趋势, 班主任必须改变传统的行为观念, 要从全面育人的高度出发,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使每个学生都能尝试成功, 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 班主任应由原先的“事无巨细的包办者”, 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班主任可以通过关怀备至、小心翼翼的触及学生年轻的心灵, 运用电话、短信或上网等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时尚”渠道与学生沟通, 将自己的思维降格到和学生同等地位进行换位思考等方法, 热爱、关心和理解学生,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用心与学生交流, 精心引领, 让学生发展成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有胆、有识、友情、有趣的一代新人。

五、热心激励学生

激励教育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班主任在承认每个学生存在价值的前提下, 应当通过尊重、关心、激励, 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 恰如其分地运用好“激励”艺术, 不断鞭策学生前进。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班主任可以采用个别谈话交流、书写日记来描绘目标达到后成功的前景等多种形式来为学生设定目标, 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可以采用树立出色的学生为榜样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可以以班主任本身为榜样的方式来直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人生的理想;可以采用让学生参与班级工作, 诸如让学生担任合适的“值日班长大循环”, “班干部轮流制”等等班级管理工作, 激励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让他们体会到参与的乐趣, 提高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热心激励学生, 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能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性, 强化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机, 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 使之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

六、耐心等待学生

耐心等待, 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 不心浮气躁, 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不断丰富、深化积累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耐心的等待让我们能够更多的欣赏学生, 能够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 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心、多一分亲切。

当然这里所说的耐心等待不是消极的等待, 是对“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批判, 是要求我们努力工作, 通过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给学生指明克服困难、纠正错误的途径和方法, 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一花一世界, 一草一天堂”, 不论成绩好坏, 品行优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因此作为班主任, 我们应该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美好, 我们要学会倾听, 学会理解, 学会宽容, 学会欣赏, 懂得赞美, 善于交流, 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 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我们要用自己广博的胸怀去关爱学生, 给学生一些机会, 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些问题, 让他们去找答案;给他们一些条件, 让他们去锻炼;给学生一些空间, 让他们向前走。

所以我们班主任要做的事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却很伟大:学会“诚心感召、

静心倾听、爱心宽容、精心引领、热心激励、耐心等待”每一位学生, 用爱从心灵深处温暖每一名学生!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强班级管理,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管理功能, 对实现学校管理的目标和构建和谐班集体有着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 严在当严处, 爱在细微中, 坚持不开除不放弃一个学生, 学会“诚心感召、静心倾听、爱心宽容、精心引领、热心激励、耐心等待”每一位学生, 用爱从心灵深处温暖每一名学生。

用爱点亮孩子的心灵 篇6

熟悉每一位学生的表情, 声音, 特殊的身体语言, 是我们开展育人工作的前提, 可是, 当我们去和学生对话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找准时机和方式, 因为学生总是对我们有一定的戒备心理, 你最好设计为与他的不经意的邂逅, 然后, 从一些生活话题开始, 从而拉近距离, 这样你就能走进他的心灵。

曾经有一位小名叫娟的同学, 在班上的成绩是前10名。一次月考, 在班上的名次一下就变成了30几名。经过调查, 我发现她与别班的一个男生最近走的有点近。在一天中午, 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与她聊了聊, 开始的时候她对我还有戒心, 说话时总是躲躲闪闪。我没有直接讲这个问题, 而是先问了问她家里的一些情况, 渐渐地我看到她逐渐没有戒心, 说话也流畅了, 这时我才从这次考试说起, 比如题目的难度、题型等。慢慢的我发现她已经对我完全没有了戒心, 这时我对她说:“老师今天是专门聆听你的心声, 希望我俩能像好朋友一样交心置腹的聊聊。”看到我满脸的真诚和和蔼的态度, 她的话像潮水般涌来, 她已完全将我当做挚友, 将她的所有心事都合盘道出。我完全融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我也看到了她内心的那份纯洁, 也充分地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很正常心理现象, 这仅仅是对对方的好感而已。看到这一点, 我用多年来处理这种事情经验对她进行了建议:“其实你们之间的这种好感时很正常的, 这应该成为双方共同进步的动力, 好好的珍藏这种记忆, 这将成为若干年后美好的回忆, 好吗?”之后, 我也给她说起了我在上学过程中的情感故事, 她惊奇的问我, “老师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接着, 我又给她讲了几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这都是些具有美好结局的与中学生早恋相关的故事。慢慢的我发现她的眼中充满了感激, 完了, 她给我深深的鞠了一躬, 说:“老师, 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特别感谢老师您对我的帮助, 其实, 我也知道这事的坏处, 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现在我明白了, 谢谢老师!”,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 我心中充满感慨, 原来, 爱可以让学生敞开心灵, 让你闯入。后来, 在中考中娟考上了自己满意的高中。

还有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叫刘鹏的学生。他是从外校转来的学生, 刚来到我班的时候, 该生存在很多坏毛病, 迟到、早退、不交作业、自习课上大声的说话、不懂得尊重任课教师并与任课教师顶嘴, 当我对他提出批评时, 他就像个满身长满刺的小刺猬, 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开脱, 即使你已经准确的掌握了一些他的毛病。在家长会时, 家长从来不来。通过他身边的邻居了解, 本人发现原来他父母每天都忙着打工, 家中还有一个小弟弟需要他照顾。只要小弟弟告状, 家长就认为是大的他的错, 他的申辩在家长面前根本不起作用。了解清楚了他的家庭情况, 想办法走进他, 其实你会惊奇的发现, 孩子的心中实质是脆弱的, 他装出的冷漠、不驯服, 狡辩, 这些我们认为不合适的坏毛病, 他自己认为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

在家访时, 当我见到他的父亲, 母亲的时候, 让他们当着儿子的面谈谈在他们的记忆中儿子从小到大都有哪些优点?我也给他的父母谈了谈儿子在学校的优点。从那次家访以后对于他微小的进步提出明确的、大肆的表扬。在教师节时, 他给我动手做了一个贺卡, 尽管有些做工粗糙, 但上面的贺词令我感到感动。贺词是这样写的:“亲爱的老师, 您就象那春天的细雨, 滋润着我的心田。您给予我的爱和关怀将鼓舞着我们走过艰难困苦。我会进步的, 老师记得为我加油哦”通过与此生的交往有使我体会到:作为教师只要你给学生付出了, 相信学生一定会理解你的一片爱心。

我想告诉大家, 当我们用爱心点亮孩子的心灵时, 爱是可以折射和反射的。心和心的撞击给我带来的是终身难忘的回忆, 我永远也忘不了刘鹏的家长给我绣制的十字绣;忘不了一位大男生经常发来的问候短信和节日里电话那头的嘘寒问暖;忘不了对学生的一顿狠狠的批评之后, 当我甩身而去时, 学生喊出的:“老师我不恨你, 我真的不恨你。”;忘不了我不小心弄伤了手, 学生给我的那一块卫生纸;忘不了学生双手端来的一杯水, 忘不了当我生病时学生们那一句句轻轻的问候。忘不了……。还有许多许多……。当我写下这些小故事时, 我的双眸浸满泪水, 我已不能抑制这种心和心的共鸣, 所释放出自己从未回味过的学生带给我的爱。泪水夺眶而出……有点咸, 但很甜。这是我所从事教育的平凡的世界。

摘要:人生有三大幸事, 一是求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 二是有一个好的工作, 三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见一位好老师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作为教师, 尤其是一名班主任, 潜心育人是非常重要的。潜心育人需要教育者能够沉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内心与世界, 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探寻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条件, 笔者通过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总结、积累认为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用心去做、用爱去点亮孩子的心灵。

用爱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 篇7

一、乐于宽容,夜雨瞒人去润花

“老师,我新买的书没了。”一个孩子来报告。“那你的书上有什么记号吗?”“有,上面写了名字。”“哦,那可能是因为好几位同学有这本书搞错了。” 于是,我请有这本书的孩子把书拿出来,检查一下有没有拿错。走近一个孩子的座位旁,他立马说:“老师,我的书是中午请家安帮我买的。”可是仔细一看,却能看到书的扉页上模模糊糊被擦掉的印记。事已至此,我大概明白了,但我不动声色,偶尔把目光投向家安,他的目光里写满了紧张。

放学后,正巧家安留下来值日。等其他同学走后,我笑着对他说:“家安, 你家住哪儿呀?”“住在老街上。”“哦,离学校不远,那今天老师送你回家吧。” “这……”“怎么了?不欢迎吗?”他尴尬地摇摇头。“走吧!”于是,我有点“自作多情”地跟着他回家。

到他家时,孩子的父亲在忙着烧饭,母亲埋着头在缝纫机上缝被套。我站在门口,满屋的景象就尽收眼底。看到我,孩子的父亲忙放下手中的活,迎到门口,略带紧张地问:“老师,我儿子是不是在学校犯错了?”一旁的家安低下了头。“没有啊,我只是顺路经过这儿,正好来看看,对吧。”我笑着摸摸家安的头说。他赶忙抬起头,惊慌地看着我。和父亲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家里还有个奶奶和另一孩子。这个家庭实属不易!“来,家安,送送老师。”我把他带到房子的东侧,拿出一百元对他说:“人家给你的一百元你是不是弄丢了?老师给你钱,你明天再帮他买吧。”家安欲言又止,不肯伸出手来,我把钱塞到了他的手中,微笑道别。

第二天,我果然见到一本新书和找的钱放在了那个同学的桌上。我笑着对全班孩子说:“其实昨天是张老师和家安同学合演的一出戏。我在你们上体育课时故意把书上的名字擦掉,试试我们班孩子的诚实度。家安同学昨天已经买好书,但是先放在张老师这儿了。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是诚实的好孩子。即使看不出名字,也不会冒领。”刹那间,孩子们的眼神充满了释然和欣喜。课后, 家安来找我,刚开口,我就笑着说:“我都知道了。相信你以后绝不会这样做的!”他饱含着眼泪点点头。之后的他上课更加认真积极了,那闪亮的眸子里透出他内心的纯真。

二、善用机智,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多年前,我在某学校实习。有一位老师出差,让我代上一节课《槐乡五月》。正巧,这堂课还安排了一些听课老师。当孩子纷纷沉浸在槐花之美丽、美味中时,一个异样的声音响起:“老师,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不讲卫生,槐花应该洗洗再吃,不然要生蛔虫的。”面对质疑,面对孩子们和听课老师,没有经验且仍处在初为人师,初感师者权威的我怎容许“公开的挑衅”!于是,我迅速走到他的身边,请他出来。一旁的孩子们也纷纷说道:“老师,他就是喜欢捣乱。” 他也卯足了劲,无论我怎样拉他,都无法将他拉离座位。尴尬的我只好不了了之,继续上课。

再教《槐乡五月》,我又想起了他, 心中却满怀愧疚之情。当初没有教学机智的我只知道师者权威是不可违抗的, 孩子不能发出质疑之声,我不敢想象我的行为给他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可想而知他平时上课的状态:“扰乱”课堂。但细细品味孩子的质疑,却言之有理。再遇到这个孩子,我定会微笑着对他说:“看来你是一个敢说真话,讲卫生的好孩子!那你说说槐乡的孩子为什么不洗就直接吃呢?那你能否给槐乡的孩子写封信,友情提醒一下呢?”看似突发的事件,实则只是一个普通的对文本的质疑而已,这时就需要教者的智慧。面对孩子的质疑,如果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呵斥,将他打入“冷宫”;学生也在老师的熏陶下向他投以异样的目光,那他的质疑精神将逐渐被消磨,换来他内心的抵制或叛逆。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是春风,可以是利剑,一个行为可以是雨露,可以是冰雹,足已拯救或者毁灭一个孩童。

用爱点亮孩子的心灵之灯 篇8

一、以诚相待,用心激励

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要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不偏袒优秀生,不重罚问题学生。对于一些学习差的问题学生,教师应更关爱他们,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情感上不厌恶,行动上多接近,语言上不刺激,细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因势利导,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的时候,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和鼓励,学生最期待老师公平的批评和积极的肯定。“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教师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问题学生”的自尊心,使“问题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当师生关系达到一种和谐融洽的最高境界时,学生的心灵真正被感动了,就会自觉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并且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疏导,激发上进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艺术。对于“问题学生”,教师要宽容理解,用爱感化他们。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自制力不强,再加上任性好动的性格特点,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看法,这是难免的。班主任不能因为孩子犯错就把他当作坏孩子,而应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宽容他们的过错和闪失,激励学生不断进步。首先,教师要做学生的心理导师,努力创造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帮助他们敞开闭锁的心扉,体验学习的乐趣。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与他们多接触,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一旦发现他们有问题就及时疏导,有困难就及时给予帮助、解决。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爱心,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它对学生激励和感染作用是其他手段都无法取代的。“问题学生”的成因是多方面,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做到“药到病除”。教师对“问题学生”不能进行粗暴的批评和惩罚,而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宽容理解他们;要捕捉有利时机诱导启发,帮助他们总结教训,树立信心。要以理智的方式循循善诱,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促进其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发现长处,培养信心

任何人身上都有长处,问题学生的长处尤其难能可贵。寻找问题学生的长处,这是班主任转变他们的关键。对待问题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因势利导,积极创设平台,使他们能够施展所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现代的学生知识面广,个性突出,单凭说教有时很难取得效果。班主任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从中可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长处,把握住教育的良机,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问题学生”更是如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目光看待“问题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问题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利用他们的某些长处来创造教育良机,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爱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更没有教育。对问题学生需要有更多的耐心,需要有更多的关爱,只要再多一次的努力,就有可能创造奇迹,改变学生的一生。问题学生在家往往缺乏父母之爱,在校又缺乏师生之爱。其爱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他们,于是便产生“孤独”、“自暴自弃”,甚至“孤僻”的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以爱去点燃他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信念之灯。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长处发挥出来,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育不能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的差只是暂时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因此,我总是以信任、宽容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真情去感化,用真心去温暖,使问题学生重新燃起求知的火焰,逐步树立起信心,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不断进步。

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从心理上讲,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尊重和爱护,因此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问题学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所期待的好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让优秀生包场而冷落“问题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久而久之,“问题学生”势必听课注意力分散,身在课堂,心在窗外。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这种现象,因此,对“问题学生”实行优先教育的策略。课堂上,我注意把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留给“问题学生”,在提问同时注意启发,通过老师的启发,使“问题学生”把问题回答得完整。同时注意及时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即使有些问题回答得不完善,也要用鼓励性的语句肯定他,使他充满信心。批改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我对“问题学生”的作业优先批改,并实现弹性管理,设计弹性作业。特别是那些学习差的“问题学生”,让他们做基础题,作业量也少于其他同学,并且安排弹性时间,对“问题学生”的作业尽可能面批,对错误的地方及时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给予诱导性评价,使其乐于订正,订正后再给予鼓励性评价。这样,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将事半功倍。

总之,为人师者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不要吝啬自己的情感。只要我们具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和毅力,让心中的爱像清泉般滋润问题学生干涸的心田,就一定会点亮他们心灵中的希望之灯、信念之灯,而这些久逢甘霖的孩子将会如雨后春笋,节节向上!

上一篇:中小企业信用下一篇:高职生新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