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活动总结

2024-09-02

学科活动总结(精选8篇)

学科活动总结 篇1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1

数学教研员朱老师和候老师,到我校调研数学教学情况,我校数学组一共开出了六节调研课,分别是七年级备课组的施老师、李老师,八年级备课组的张老师、姚老师,九年级备课组的王老师和蒋老师。在排课过程中,各备课组老师都是积极配合,没有很大的障碍。特别令我感动的是九年级备课组的王老师和蒋老师,王老师教龄长一点,说实在的,象这种调研课,一般都是年轻教师去上,老教师不太愿意去上的,但我在和王老师的沟通过程中,王老师没有多少异议,还是能较好地承担这一开课任务,而且所上的调研课也得到了教研员朱老师的认可,展示出了一个老教师的优良的教学技能;蒋老师更不用说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已多次承担公开课,在区内已小有名气,还获得过杭州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当我同他讲时,他豪不犹豫地就答应了,看得出他是一名有激情的青年教师。

整个排课过程,总体来讲相当顺利,比预想的要好,看得出我们整个教研组的年轻教师还是很有激情的。一共安排了6节课,但由于是两组同时排课,再加上我的课调不好,所以我最后只听了两节课(王老师和蒋老师课),在听课时我陪教研员朱老师,金华是陪教研员候老师。其他还有备课组长任老师和部分空课教师参与了听课。中午简单用完餐之后,马上到中开型会议室交流讨论,在安排讨论这一环节时,教研员候老师提出分组(按听课的组别进行分组)进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并且更有针对性,可以说她的这一想法是很务实的,我们均表示赞同。在同教研员候老师的接触中,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务实、追求简单的人,有一个细节,中餐时可以体现出来,她饮料也不喝了,直接吃点饭就好了,吃完饭之后,也是很快到会议室进行评课交流,没有过多的闲聊。

在评课时,我是在教研员朱老师这一组。朱老师的评课很大气,先是从六个大的方面对所听的三节课进行了肯定,这也是他所认为的近几年听课以来一直比较关注的六个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他认为目标的设定要针对班情,学情,不能完全照搬教参,要结合教材内容有自已的思考与理解。

二是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这主要是指的一些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等,还有对学生学习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学氛围的创设等方面。

三是对教材可以活化处理,不要完全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这一点我也有同感,这学期我对教材的处理更加开放,有很多例题我觉得不好,就不采用了,我用课外的,有些内容我觉得不好,就不一定去讲了,课本上有些习题,我认为重复或简单的,我也不让学生做了,这样处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四是在课堂练习中最好能进行题组训练,适当的变式训练,以提高训练的质量以及学生在不同训练背景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这一点想法是好的,但可能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老师是没有这么多时间去进行研究的,如果能借助团队的力量,可能相对现实一点,这可能需要每个人的付出,也是很难做的。

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情况,他提到除了师生的互动外,最好能有生生互动,这一点我有同感。在上次听徐老师上课时,他甚至把参与听课的历史教研员茅老师也调动起来了,徐老师认为教室内所有的人,物品都可以作为他上课的教学资源,可以进行互动,这可能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一般的教师是很难有这种思想境界,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更多的教学智慧和驾驭能力。

六是课堂小结时,最好能用图表或填空的形式帮学生进行梳理,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小结也是可行的,总比单纯的教师进行总结来得有效果。这一点我很赞同,当然我们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每一节课都时进行认真的梳理小结,但我认为作为一些年轻教师,一周弄一节课认真帮学生梳理总结一下,无论是对学生的学还是对自已的教都是有好处的,但在教学实践中恐怕很少有教师做到这一点。

这些方面上课老师基本上都关注到了,当然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很多细节方面有待加强。朱老师也提到了一些细节问题,这应该是我们全组教师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吧。此次调研活动有很多所思所想,流水记之。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2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科组的教研能力与业务水平,光华小学数学科组在九月,重新起航,团结合作,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第一周,开学伊始,为了保证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数学科组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科组长详细地传达了教导处的工作精神,并组织全体科组成员商议科组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细节。本次教研活动让各位老师迅速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并明确了新学期的任务和发展方向,为本学期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周,全体数学老师商议并制定本学期的数学科组工作计划,并确定了本学期首次开展数学活动周,本次教研活动气氛热烈,提升了全体数学教师的质量意识,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三周,本周的数学科组开展了各年级集体备课和数学活动周专题研究教研活动。本次集体教研活动,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数学活动周有了一个基本开展思路。

9月21日,参加了桑麻共同体教研活动——20xx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在我校进行。

第四周,科组长传达了杏坛镇小学数学教研工作计划,落实上级有关工作。

我们数学科组的教研共识:在教研中再次寻找不同的自我,以素养提升为己任,继续加强教学研究,在教研的路上携手前行。我们相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将带动光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出美丽的学习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3

经过六个月的紧张筹备,5月16日上午,xx迎来了第29次教学开放日活动。活动围绕“问题导向,优化提升”的主题,展示了10个学科27节课堂教学与各个学科学段的教研活动,突出活动的亮点:针对问题-----设想办法-----实践尝试----修正办法----解决问题----形成成果。数学学科教学依托数学广角,突出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先将数学学科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科展示亮点: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本次数学学科教师多数选择了数学光角,其一考虑数学学科的连贯性,不能跳跃选课,其二开放时间靠后,只能选择后面的内容。六节课分别是:一年级找规律、二年级推理、三年级两节搭配、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打电话。除了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以外,其他都是数学广角的内容,都是借助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呈现出来。其中都涉及到优化数学思想、建模数学思想。老师们全部在教研室刘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三步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折不扣的教学设计,尤其任务设计可操作,可监控,突出了教学模式的运用。比如:郝瑞芳老师的找规律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来体验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落实了有序的数学思想。二年级推理一课的任务设计让学生连一连、画一画、写一写,在探究中落实学生的逻辑推理思想。三年级练个级搭配的任务设计分为:自己尝试、小组交流、展示汇报等环节渗透了如何不重复不遗漏的有序思想。五年级打电话借助“用清楚简单的方法表示自己打电话的过程和时间,尽量让别人看明白”,这样的任务设计指向清晰明确,整个教学过程落实了优化、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一人讲课,多人收益,xx的数学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对于这几节课的教材编排和数学思想的落实策略,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二、组织管理:

优点:

1、讲课教师多次磨课,态度非常端正,可谓:批评中成长、磨炼,百折不挠、多次讲课—接受指责、批评--再讲—再改的过程,可谓属不易,理解中点赞。

2、各校的多数老师始终如一参加每次磨课和开放日的最后展示活动,如:修文的侯瑞平老师、xx的张淑芳、牛娟娟、任欢、赵丽梅等老师、郭家堡的王红香、顺城街小学的张彦平等老师。

3、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研评课活动,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4、每次磨课的过程各校教导处精心安排班级,尤其xx小学承担了大多数的磨课,班级的使用一直精心安排,从讲课教师需求考虑,从学校的整体名誉考虑。

问题:

1、承担讲课实在是个辛苦活儿,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尽快成长,都积极承担这样的活动。

2、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怕说错的心理存在,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这些教师多学习,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3、磨课到展示活动的安排,尽管教导处人员精心安排,但是难免不会做到人人满意,所有教师努力多找自身原因,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才能使这样的活动效果更好。

第29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是研究永远在路上,希望xx所学数学学科教师多一些主动性和研究意识,愿:xx不断进步、不断提升!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4

新课程改革是关系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件大事,但它的模式并不会束缚到一些教育者在数学教学中的大胆创新。新教程改革是一个大环境,对于全国的高中教学的提高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背景。新的时代有新的要求,也有新的教育内容,这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具体知识,而更涉及到教师和学生、课堂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就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时代的发展对应用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数学这门应用最广泛的学科越来越凸显出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并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在我国的数学教学当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对数学存在着不科学的认识,部分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和运算能力,使得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极为薄弱。当今是一个讲究实效和效率的时代,数学这门学科的存在已不是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它的主要作用是被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并产生实际的价值。因此,无论是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数学教育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实际操控能力。

2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积极采用的教学策略

2.1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开动脑筋的学科,尤其对个人推理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之前,我国的数学教材所体现的理念较为简单化,没有将数学的真正意义带到教学当中。随着新课标改革、新课改教材的应用,我们看到,教材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和实用化,尤其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引导提升了一个层次。

在逻辑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论证、判断、运用结论等能力。新教材中每道题的设计都经过了精心的布置,在每个单元的大框中,理论后面是习题解答,习题解答由易到难,然后就是实践性的应用题,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和逻辑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作用。

2.2对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题型的解答不一定必须局限于个人,它可以是学生合作和交流的结果。数学中的每个定义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知识,而掌握的过程就是通过应用,通过习题的训练,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我们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又是课堂的创造者。整节课要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没有学习小组及小组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合作学习氛围,这节课就不能成功。主体性和合作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数学课堂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才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5

两节讲评课对学生完成试卷情况非常清楚,能够收集错情,分析错因;能对学生适时激励;试卷讲评重点突出,能纠正错误,强化技能,学生出错较多部分均增加针对性较强的补偿练习。

两节课需改进的方面:1.试卷讲评教师应把应试训练穿插其中,包括做题技巧、应试心理等。2.讲评课最好有以下环节:学生独立改正,同学互相讨论(这期间教师注意重点对象),教师讲解点拨(学生之间讨论后还未能完成,或教师认为有必要讲解之处),学生订正,教师多媒体投出详细答案(若有必要),必要的补偿练习(视情况定),学生独立总结收获及注意事项。

对于四节“同课异构”课,四位教师各有特色,风格迥异,均采用了学案导学。

刘光锐老师设计的学案主要内容条理清晰,突出基础,突出热点,分层设置,选题典型。课堂上学生活动积极,教师注重引导,处理细腻,兼有一轮复习特点,当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太好时这种讲法很有实效。

付振凯老师设计的学案“课前摸底”栏目把基本知识习题化,体现了用知识;选取例题典型,融入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划归等数学思想,对思维能力及运算能力训练到位,涵盖了导数、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对勾函数最值等热点问题,典型例题采用学生板演、教师问题导学并借助多媒体投出解答详细过程,课堂教学效率高,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情绪高涨,符合二轮复习特点。

谢士奎与孙勇两位老师所用学案相同,授课班的学生基础较差,两人的重点知识归纳均采用了知识点罗列的方法。谢老师把学案内容简要点评后补充了当堂检测反馈,利用多媒体投影投出,要学生逐一共同完成,但对学生的差别关注不够,效率较低,若分组布置效率会更高一些。孙老师几乎整堂课都是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而后由学生讲解,这样做确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的学案已在课下完成,整堂课都这样做效率过低,另外对有的学生板演的尽管对,但步骤过繁,教师没有点评引导也不妥。

本次“同课异构”之所以呈现的形势差别如此之大,主要由目标的确定、学情的了解、重点的把握、个人的观念等差别造成。“同课异构”的“同”的研究应重于“异”的研究,“异”的研究应围绕着“同”来进行,二轮复习的“同课异构”,教师尤其要注意把重点放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定位好教学目标上,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寻找创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异构”上,要避免教师在苦苦“异构”里找不到教的方向。

在交流环节,武城二中刘光锐老师对二轮复习学案制作提出了“四环节,三练习”(课前热身演练——温习知识网络——典例精析精练——巩固提升训练)的思路。

数学教研员杨长智老师对二轮复习做了要求,对于专题复习课要求:

1.以3-5个小题(融合本节考点)引导学生在上课后五分钟尽快进入复习状态;

2.对本节基础知识形成网络,对其中的易混点、易错点进行剖析;

3.对本节考点要有重点的给出3个左右例题,并辅有相应变式,课上以一个例题为重点,进行讲解、板演,另外的题目讲思路,由学生完成;

4.每节课要保证学生有10分钟左右的限时训练时间。

对于讲评课要求:

1.提前让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失分统计,从概念不清、知识遗忘、运算错误、粗心大意、策略不当、逻辑混乱等六个方面去总结失分原因,矫正错误,比较实际得分与应得分的差距;

2.课上进行考情分析,从题目的难易度,学生考的情况等方面,以表扬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分组讨论,要定时定内容对需要讲的题目进行讨论,加深印象;

4.教师分类化归,集中讲评,在讲的过程中要指出学生解题中根本性的失误,着力解决解题中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毛病;

5.讲后满分卷,告诉学生要善待错题,重视熟题与中档题。

本次活动选出的送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深受当地教师好评;当地学校同学科教师全体参加,积极性高;由学校同学科教师参与“同课异构”活动,听课的教师通过比较即知哪一种做法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有利于教师学习借鉴并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希望这种活动长久举办下去。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6

20xx年12月12日上午,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学科组教师课堂教学及专业能力水平的发展,今天早上翁xx老师亲临xx小学指导数学科组。

首先,黄xx老师在二(4)班一小组形式展示了一节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全体数学科组老师一起参与听课。黄老师作为一名新老师,黄老师能做到认真研讨课型,对教案进行多次修改,对教学内容认真钻研,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怀着对学生负责,对教学的热情。教案能够展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对学生进行大胆预设情境。黄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流畅,对解题思路清晰。黄老师在课中把《解决问题》的知识能够展现方法的多样性,课中能够顾及大部分学生,老师能引导学生会说,学生能够认真聆听。课后,翁xx老师及时给予黄老师许多宝贵建议,一起探讨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追求方法的多样性时,也要注重教师的语言。黄老师通过听取翁xx老师的指导,也得到了许多收获。

翁xx老师还分别听取了江莲青老师《商的变化规律》和张洪平老师《几分之几》,课后翁老师还分别对两节课例作出的较为鲜明、朴实的评价,同时也给予了两位老师较多的指导建议。

翁xx老师对我们数学科组的关怀及指导,我相信数学科组每一位教师一定会收获满满,在课堂教学方面能够得到更大的收获。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7

20xx年x月x日上午,区教研员陈艳梅老师到我校指导数学科组的工作,老师们都感到有很多收获,具体总结如下:

(一)备课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要先备整个单元,明确整个单元的总目标再细化到每一节课的子目标。

2、备课的过程要非常细致,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前要做充分的分析,既要分析教材,又要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对有关的的旧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学习,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要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必须非常清楚,要具体到能用百分数表示出来。

(2)、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可测的。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必须要落实教学目标。例如,在计算教学时,“正确”和“熟练”等词出现在目标中,正确的标准应该能通过“一分钟做对几道题”来说明,熟练的程度要用几节课来达到,要知道作业中每一道完成的情况是怎样的。

(3)、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要从“有方法,方法多,最后要达到方法优”,出现矛盾时,可以通过比较,如比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确定最优的方法,必要时可让学生模仿,要做到“一课一得”。

(4)教学重点是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从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可以看出,要紧扣教学的内容表达,教学的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

(5)新授课讲例题的时间要掌握在20分钟以内,练习的时间起码要20分钟,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必须在一节课内有所得,老师也必须反思每一个环节落实教学目标的情况,也要做到一课一得。

(6)、同一知识点,要考虑练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熟练掌握,课的练习应该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种类型,比例是4:4:2。哪些题目学生是会容易错的,或错的比较多的,可以重复出现多次,要注意题组的训练。

(7)、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恰当,如PPT课件的使用要适当,设计PPT之前一定要想好“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可不可以不用?”。

(8)、板书必须清楚并且有条理,主要的知识点必须留在黑板上,这是多煤体课

件无法代替的,在最后的总结时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9)、课后反思时尽量能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对学生造成了障碍,对学生的学习是化难为易还是化易为难了?

(二)日常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好的几点工作:

1、小学阶段的数学必须考虑好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点,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果学生对于旧知识掌握不好,必须要先给孩子补回原来的旧知识,才能使新知识顺利的迁移。

2、重点抓计算题:要有计划性,有阶段性,通过不断练习,强化学生计算能力;尤其要加强口算练习,每天5分钟的口算或者简单的笔算练习是必要的,其中听算是很好的方法,既可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又能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保证学生的合格率。

3、数量关系的分析在每个年级都必须要抓,从一年级起就要强调数量关系的分析,每个教师必须明确本年级的重点。

4、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发表扬信。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要给予关爱,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只要孩子有一点的进步就多多表扬,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对老师的信任,那么开展教学就容易多了。

5、课堂中,要整合资源。可以让提前完成练习的学生当“小老师”扶持学困生,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有时更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优秀生也得到了提高。

6、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预习,养成预习的习惯。

7、要加强不同年级教师的交流,共同解决或预防在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教师在巡堂中,要有目的地巡视各种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可以用优先批改的方式重点检查优、中、差三种情况的学生。

9、批改作业时,只有5个以下不合格,就要个别辅导,如果有80%的学生不会,就要及时错例分析,自己反思,找错因,要及时解决当天的困难。

10、教师要养成及时收集错例和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8

很快的,一学期已悄然已过,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倍感欣慰,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在“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踏踏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进修、研讨,老师们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育教学理论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存在因惑与不解。

一、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已遍及全国各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已是当务之急。作为教学改革第一战线上的教师,身系重任。唯有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才有改革可言。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师资的培训工作。暑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并分派各位老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等;期初,学校丝毫不敢延误,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走进新课程》一书,学习语文、数学、艺术、英语、体育等学科课程标准,学习一年级语、数实验教材的教学理念,学习二至六年级语文大修订教材的使用情况,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开发等。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基本上深入到每位教师的脑海里。我校数学教师普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缺乏一定理论作指导,而实践经验只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用一定理论来指导,那么这个经验才能称之为经验。针对这一情况,本学期每次活动中留一定的时间来学习理论,如《新课程下微观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号感,必要的学习内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新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开放教学,激活思维》、《学会选择,促进发展》、《为了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策略》等等。课改已进入第二学期,教师的观念有了一些变化,但教学理念的切实转变,基本理念的基本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所以,本学期我们仍然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使广大数学教师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这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徐立权教师的一篇论文获得由市教科所、市教研室、市教育学会、市教育工会联合颁发的优秀论文论著三等奖,一篇论文获得由《小学教学参考》杂志社颁发的“新探杯”全国教师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

二、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式。为此,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就“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召开研讨。每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看法,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最后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各式各样“激励卡”的诞生及运用,就是我校改变评价学生方式的一项新举措。实践证明:学生容易接受鼓励、表扬的正面激励。

三、借助集体的力量,搞好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制定了《在合作探究中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课题,平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同时以年级组的集体备课这一形式,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使“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在面上得以开花,在点上得以深入。

四、认真钻研教材,运用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慈溪教育网上观看新课标解读的录像,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了几位教师围绕课题上研讨课。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如施秦挺老师执教的《认识元、角、分》一课,施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由扶到放、由小组合作到独立探索,整堂课始终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和方法指导。再如一课,钱老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利息问题,精心设计和收集很多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自然地提出了数学问题。整堂课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这一数学新课程理念。当然,这几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如何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如何合理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时,处理好“双基”教学?等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给予解决。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9

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立了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了以“口算、速算”、“思维开发”、“行程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题的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本学期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进展顺利,现进行总结:

一、兴趣小组活动安排

开展以“口算、速算”、“思维开发”、“行程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线,具有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教学活动。学生自由选择主题各异的兴趣小组,根据教师的安排,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二、日常兴趣小组教学活动

1、抓出勤

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班前,首先对按时上课这个问题必须严肃提出。因为在有些学生的意识中,兴趣小组活动可有可无,没有重视的态度。学生出勤是兴趣小组展开最为基本的条件。

2、抓纪律

上课纪律是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因素。虽然为兴趣小组活动,但最为基本的纪律问题也要重视。要综合学生的上课风格,扬长避短,营造出活泼但不放肆、轻松但不随便的课堂氛围。

3、重备课

兴趣小组备课不需要陈词老套,但也丝毫不能疏忽。备课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学习起来较容易的而又有必要的活动。

4、重上课

四十分钟时间,怎样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思绪,是门学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奉行“活泼上课,轻松学习”的宗旨,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用于和别人一起质疑、探讨、释疑、感悟。正如新课标所述,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巧作点拨,而非灌输。给学生自己说的空间,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学习兴趣一浓,再加教师巧妙引导,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教学思维

(1)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可多选择选择一些图形兼并的习题为内容。或是选择一些趣味性强而又富有知识点的游戏也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3)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上下功夫。

(4)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皮亚杰主张组织学生从事各种形式活动,使学生主体与外部环境客体发生积极作用,通过思维过程的同化,顺应,不断丰富认识结构,发展智力。

(5),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猎奇,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

经过一学期数学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整体数学应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更加积极,同时更培养了学生们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善于协作的能力。但是在这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了诸如师资安排上,家校联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我们在未来工作中需要重视和进步的地方。相信在不断积累兴趣小组活动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扬长避短,我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会有更大的成绩。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10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在校长室的直接指导下,教科室周密组织安排,全体数学老师们集思广益、精心设计、积极筹备,我校成功举办了首届数学节活动。

在为期一周的数学节中,以“与快乐数学同行,让智慧伴我成长”为主题,我们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的数学趣味活动。既有一年级的钟面制作、二年级的数学故事演讲比赛、三年级的“二十四点”擂台赛、四年级的数学对称美剪纸比赛、五年级的数学小报设计比赛、六年级的论文评比,也有全校性的数学猜谜游园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认识数学、亲近数学,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增强了用数学的强烈意识,同时提升了校园数学文化内涵。

活动过程中,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实践,使得各项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楼大厅里,各年级展示的作品精彩纷呈,一年级的钟面制作作品,做工精致,富有创意;四年级的剪纸作品,灵活多样,富有个性;五年级的,无论是排版、设计,还是色彩的搭配等都富有美感,让人赏心悦目;六年级的数学小论文,也能写得像模像样,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二年级的数学故事演讲比赛,学生绘声绘色,极富有感染力;三年级的“二十四点”擂台赛,现场气氛热烈,激情高涨,孩子们在快速的计算中比出了智慧,赛出了水平;全校的数学猜谜游园活动,学生更是兴趣盎然,非常投入,完全沉浸在趣味数学的欢乐之中,把整个数学节的活动推向高潮。可以说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过程就是学习、锻炼、提升的过程。

这次活动的举办,凝聚着众多人的智慧和汗水!尤其是各位部主任、数学教研组长和班主任,正因为他们的出谋划策,才有了数学节方案的及时出台;正因为他们的同心协作,才保证了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正因为他们的细心周到,才让数学节顺利落下帷幕。

当然,本次活动也让我们发现了以后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在组织数学猜谜游园活动时,由于活动规则不够细化,出现了一个谜面多人猜,导致奖品不够发放;有些兑奖规则不够明确,导致现场兑奖难等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反应出我们方案的制定考虑还不够周到具体,组织活动的经验还不够丰富。

首届数学节成功举办,给孩子们带来惊喜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在积累着宝贵的经验。相信,我校的数学节会在将来的一次次活动中不断走向成熟,扎实推进,越办越红火。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11

为了丰富学生数学课的活动形式,实践与体会数学的功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数学的热情,参与数学研究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学期安排了数学学科周活动。活动期间,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热情参与。通过一系列好玩有趣的数学活动,不但改变了部分同学对数学枯燥无味的错觉,而且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1、数学手抄报优秀作品展。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一幅幅数学内容丰实、版面设计精美的手抄报,布置在教室的储物柜门和级部的宣传栏上。本次手抄报作品不但数量多,而且整体水平较高,充分说明广大学生能认真投入活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展现自身的数学才华。通过本次活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悟数学的美及其应用价值。

2、数学竞赛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班主任老师大力支持,备课组的数学老师从监考到阅卷都非常认真严谨。参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本次竞赛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卷面书写、逻辑推理、独立应试等方面较弱。通过此次活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本次数学活动周活动,既让学生收获了数学知识、感悟到数学的趣味性,又丰富了学校的校园学科文化。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12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在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之下,我们成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数学节活动。这既是我校数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和实践,也是我校新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形成精神文化的象征和追求。

在4月10日至11日为期2天的以“感受数学魅力,弘扬数学文化”为主题的精彩数学节活动中,同学们畅游数学王国,领略了数学的奥妙和乐趣,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切身体会到了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励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形成了校园良好的数学氛围。活动中,我与刘皓宇同学带领大家走进了二进制游戏中,领会了其中的奥秘,享受游戏的种种欢乐;杰哥和他的小伙伴们展示了他们玩魔方的手速;刘阳、李子龙、张媛、赵震林一同介绍了奇妙的演变游戏,大家纷纷拍手称快。

在本届“数学节”中,我们全体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利用活动时间在一起商量讨论,制定详细的,精心组织安排了精彩的活动。通过这些精彩纷呈的各项活动,我们收获多多。在此我要对活动做出以下总结:

作为社长以及本次活动的主要承办人,我觉得还可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毕竟是第一次,没有经验。为下次办好活动打下基础。

我认为,此次活动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没有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

(2)活动海报没有以画为主

(3)任务分工不明确,大部分任务都是社长我一人完成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下次活动一定会办的更好!

本届数学节活动已落下帷幕,但学生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却好象还未平静,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将数学知识蕴涵于丰富活动的形式,纷纷盼望来年的数学节。

相信孩子们逐渐培养起来的对数学的兴趣、喜爱将伴随他们攻克各种难关,去获取和发现新知识。“数学节”的举办,将进一步创建良好的数学人文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数学魅力的感染下,自觉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我们坚信,只要大家精诚团结,认真钻研,努力创新,大胆实践,数学教研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13

数学活动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也就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体,两者不可分割。实践活动起到了传播数学知识,强化数学能力,践行数学理念的作用,它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启发学生去提出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数学,则为相应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正因为数学活动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将数学活动课引入校本实践课程,通过丰富的活动课的内容,引入一些具体的实例,感染学生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把数学活动课校本实践活动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活动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因为每一片树叶都不同于其它任何一片树叶,所以,对于每一片树叶而言,其本身就是创新。”正是有了这一理由的支持,在进行数学活动课的过程中,我努力保护每一个学生发现的每一个不同于他人的发现,予以肯定、鼓励和支持。比如在“快乐的郊游”活动中时,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就很强,提出了不少问题和解决方案。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所提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不完全符合要求,或者说他们的方案尚有欠缺,但是,在一开始,我没有否定他们,而是先鼓励他们这种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行为,然后支持他们完善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真正意义的创新。

二、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感染数学思想

数学活动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渗透性,所谓渗透,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来感染数学思想,来体会数学方法,来应用数学技能。故而,我在设计和布置活动的主题时,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实践性,动手性,渗透性。在进行《节约用水》活动时,我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最后组织学生在活动课上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和过程,以及自己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将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中感悟数学,应用数学。

三、丰富活动课的内容,增强活动课的灵活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应该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可以没有严密的知识体系,但一定要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

当数学实践活动课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时,它的形式就一定会灵活多样。在安排数学活动课的内容时,我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学生可以通过眼睛去看、双手去摸、去做,通过大脑去想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开支情况,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当一于的小管家,启发学生学会节约,学会珍惜;让学生动手剪七巧板,摆七巧板,摸摸几何图形,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能力……丰富灵活的活动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参与活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从整体上来说,这学期自己的数学活动课是成功的,但其中也不乏有不完善的地方,如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技巧欠缺,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很好地与学生互动等。我想,只要自己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自己会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

数学学科活动总结14

20xx年5月20日,xx市小学数学学科“数学思考”主题研讨活动在xx小学开展,本次活动由xx小学谢老师老师为老师们执教展示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包装的学问》一课,以及xx小学柯老师开题为展“培养集合直观,发展数学思想”的讲座,为我的教学数学及其课题研究都打开了一面窗。

一、简约的课,逐渐滑向思维的深处。

听谢老师的课,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学的简约美,以及教师对数学课堂的深深思索。

1.从研究包装1个糖果盒需要多少包装纸——包装2个糖果盒需要多少包装纸——包装3个糖果盒需要多少包装纸,逐层深入,而且正如进修校林培育老师所说,谢老师三次探究活动的着力点也不同,活动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2.“问题串”教学方式展露无遗。怎样包装更节约?——节约在哪里?——重叠的面和包装面有什么关系?每一个问题都直抵学生思维的深处,牵引学生定睛于问题,陷入深深的思考里,冷静的课堂,沉静的思考美。

3.想象、操作、画图助力于数学思考。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在本堂课中充分体现。三个长、宽、高分别为20厘米、8厘米、4厘米的糖果盒要包装,怎样包装最节约?这一问题处,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大部分学生都相处三种方法:重叠上下面、重叠左右面、重叠前后面,并根据之前的学习迁移发现第一种重叠上下面的方法最节约,在这个思维的关节处,教师充分留白:真的只有这三种方法吗?拿出实物实际操作一下,我一直觉得这个地方教师这样处理真的很棒,在学生最想不明白的地方动手实践,所有的疑惑因动手操作豁然开朗。

二、深刻的研究,积淀策略、服务教学。

从柯老师的讲座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线教师踏踏实实的研究,以及深刻的思考。两年的课题研究,柯老师和她的团队们就积累了这么多有代表性的课例和经验。从渗透几何直观意识——培养画图习惯——多媒体的运用——发展几何直观的策略。给我深深的启发。

三、精准的点评,引人思考

之后听课的老师们对本堂课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引入的时间可以减少一些;课件的运用可以更深入一些……

最后,进修校林培育老师和蔡福山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高度赞扬老师们的精彩演绎,也鼓励老师们多参与教研,指引老师们课题研究方向等。

学科活动总结 篇2

一、回顾物理学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当我在课堂上介绍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绝大部分物理定律都是外国人发现的?为此,我会向学生们说明,其实我国不乏伟大的科学发现。比如战国时期学者公孙龙就已经提出“飞鸟之影未尝动”的观点,认识到运动的相对性。又比如北宋科学家沈括对磁偏角的发现,还有《墨子》《论衡》等书记载的大量科学现象和原理,以及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发现,都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就连英国科学家培根曾经说过:“在人类文明发展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罗盘对整个历史的进程影响最大。”学生们听了以后频频点头。

在学习“液体内部压强”这一章节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计算7000米深度的海水压强是多少,当学生通过讨论计算得出结论时,再向学生介绍我国自行研制的潜水器“蛟龙号”,它能达到的深度正是7000米,而且在如此高的内部压强下还能完成勘探工作。这样的成就定会激发学生对祖国科技发展水平的自豪感。

二、以物理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物理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的最佳手段。教师在学生做实验时应要求他们做到实事求是,尊重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并得出结论。但很多时候,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实验结果,他们直接根据实验结论随便凑几组数据,这样做明显偏离了实验的目的。为此,我会给学生介绍科学家在完成伟大发明之前的艰苦实验过程,如炸药大王诺贝尔好几次实验失败,他的弟弟、父亲都因为实验而丧命,但他没有退缩,最终成功发明了炸药等。通过这些事例,教给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践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物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无处不在,而且很多内容与生命教育紧密相关,所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践生命教育。如在讲到次声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灾害如海啸、台风等都会产生次声,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在讲到惯性的时候让学生明白超速行驶带来的危害。在讲到摩擦力一节时则创设情境,让学生大胆想象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没有摩擦力会怎样。在讲到光学《透镜》一课时引入情境,随手一扔的矿泉水瓶造成了一场森林大火,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从中既可以学到物理知识,又可以受到生命教育。

四、在多项活动中推进德育

科技活动非常适合教师实施德育,如教学三棱镜这节课时,如果遇上阴雨天,学生无法利用自然光线通过三棱镜是散射现象看到美丽的彩虹,教师就将这些简易器材放在教室的科技角上,让学生等天气好了自己动手研究,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精神。

我校是OM创新大赛的承办方,所以每年都会有许多学生参与,活动内容大多要涉及一些物理知识。此时,很多学生会主动来询问物理教师,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功,也掌握了课堂上无法掌握的知识。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科能力 篇3

一、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中學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通过科学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科学标准》提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而实践是科学探究的前提,离开了实践,科学探究也将无法进行。因此,教师要把实践活动看成是科学教学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并且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和指导好每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科学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1、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也决定了科学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将实验运用于教学,使教学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促进观察、思维、创新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时也利于实验技术、技能掌握和科学态度、精神的培养。

科学实验是一项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传统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做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等实验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严重制约和束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并进式实验,把叙述性实验改为操作性实验等。把传统实验教学转变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实验。如:通过实验区分食盐水和酒精溶液。引导学生从物理特性(密度、气味、味道、沸点、导电性、浮力等)、化学特性(挥发性、与物质反应、可燃性等)及生物特性(细胞对溶液反应等)角度对实验进行探究设计,可以得到十几种方法。

通过实验可以发展学生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猜想和假设能力,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解释和评价能力。在实验中应改变过去对实验结果标准化、一致性的要求,倡导尊重实验事实,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发现新现象、新规律。

2、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有序地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根据教学目标、兴趣特点及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操作、研究,让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各得其所。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空杯生烟、喷泉、水底火山喷发、无字显色等趣味实验设计,并在学校科普周中进行演示,获得全校师生一致好评。又如:在科学教学中,学生把难理解的物质检验、物质制备及除杂质等知识,设计成应用型实验进行探究,使难理解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通过这些实验的创建,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利用周围常见的东西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如:潜望镜、小孔成像、小地球仪、动植物标本等制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的机会。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广泛的天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打下了基础。

3、 注意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设计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课程整合。其中较为著名的是以科学教育为本的STS课程(科学、技术、社会整合)。通过整合,优化了教与学的过程,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科学教学中,把科学与社会实践相整合,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利用所学的嫁接、扦插、修剪、栽培等技术,积极参与学校的绿化工作,为学校创建市级绿化学校成功作出了贡献。在科学教学中,通过与劳动技术整合,利用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指导他们进行航模、船模、风筝等科技活动设计与制作。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强化了社会责任感。

4、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结合我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性学习和调查。活动中,以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展开研究活动,由“选题——开题——研究实施——成果报告”等环节组成,由学生自己确定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展开研究活动,最后形成成果,教师在整个过程起到参与、指导、帮助作用。指导学生从教学和生活中寻找课题并参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如:结合我区和学校的实际,组织学生开展我区有关环境污染的调查和生物资源利用的调查等。学生完成研究调查后,撰写一篇篇颇有成效的研究性论文。如:“焚烧稻草的危害及对策”、“庄市树种调查”、“农药的作用及使用”等,其中《镇海区河流污染调查》获宁波市学生优秀论文二等奖。通过研究性学习,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深化了教学管理的改革,培养了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意识以及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以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科学实践活动的评价

学科教研活动总结 篇4

1、出示预案

每次跨学科校本教研活动要求以某一学科的一位教师为主角,先由这位教师出示一份自己准备的教学设计预案,再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提出困惑之处,请大家给予指点。

2、集体研究

各学科教师通过对这份教学预案的审阅,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各学科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授课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预案,直至最佳。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幅蕴含师生人文素养、观念想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给教师以很大启示。多个学科教师参与的集体教研,可以将集体教研的优越性发挥得更好,不同学科教师从截然不同的视角去审视所备学科,多个视角的碰撞与交汇会生成的创造性设计,使得集体教研由“取众人之长”,上升到“取众科之长”。通过这种跨学科式校本教研,使不同学科教师之间达到真诚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同时也彰显出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很好的体现了各学科的融合。

3、课堂展示

预案设计者根据不同学科教师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修改,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预案,并于一周后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展示的目的不是看表演,而是看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更看重生成资源的利用率,为今后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借鉴。

我们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

诗意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性。听语文课,让教师体验到了语文教师诗一样的语言魅力,他们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通过品读感悟文本,让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让生命之火,情动之焰,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师生之间互相激发,互相点燃,让生命的激情相互感召,让生命的价值相互赞叹。

理性数学课堂强调逻辑性。听数学课,让教师感受到数学思维的缜密。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课堂上数学教师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计算,动口汇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高质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受益终生。

活力英语课堂极具趣味性。听英语课,老实说部分教师有点吃力,不过,英语教师极具感染力的言行,让听者的兴趣和热情得到激发。英语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她们是老师,更像是学生的朋友,通过丰富的语调变化、肢体语言来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要知道能让一门枯燥乏味的外语学习课得到学生的喜欢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觉得英语教师成功的课堂教学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讲究实践推理性的神秘科学课、增强学生体质并充满动感的体育课、充满丰富想象力的美术课、优美的音乐课……这些课程是最吸引学生眼球的课,也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最能产生共鸣的课。听这些教师的课,我们无不为他们的精心准备,全情投入所感动。现场高难度的示范,妙趣横生的讲解使得整个课堂激情四射。这些都是博采众长的有利结果。教师只有坚持长期的跨学科听课,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学科教学积累丰富而全面的资源储备。

4、教学反思

课后,不同学科的教师坐下来进行集体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经验与不足,并且提出反思性的案例分析。

教后反思、评课这一环节,也是我们最期待的环节。每次我们的评课气氛都十分热烈。首先由上课教师进行课后反思,接下来不同学科教师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坦诚相见,纷纷为授课教师提建议。这一环节不仅让授课教师受益匪浅,更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深厚友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总结 篇5

第一阶段:教学设计活动

经教导处、信息处、各教研组长检查,确定全体教师进入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评比中。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活动

经教师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后,从9月5日起,到9月20共进行了15天的课堂教学实践课活动,学校里组织此次活动的领导小组成员共8人,对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教学实践评价。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迟建波、李立梅、祝艳清等教师工作负责,放弃休假加班加点,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结束后信息处建立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课程,展示教师了参赛内容。

此次活动对学校整合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从教师的实践课来看主要有以下的优点: 教师已经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之一,能够有意识地渗透信息意识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理念,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教学过程之中。在导入、讲解、提问、直观演示、多媒体使用、总结和评价学生等环节,参加实践活动均展示了自己较高的教学技能水平。

大多数教师能够体现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研究性和反馈及时的优势,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作用。课中大多数教师虽然仍采用PPT文档,但配合活动后应用的层次有了较高的提升。如“放飞自信”一课中,一幅静态的图像通过活动的实施、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做到了技术与知识的有机整合。可以看到教师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课件,只要有效的设计好学生活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也说明PPT文档仍可以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主流。

在开设的18节实践中教师均做了精心的准备,课程资源丰富,手段多样化。如:“滑动变阻器”采用了仿真物理实验软件,“物理实验专题”和“抛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网络教学方法,“圆锥曲线中的对称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称与旋转的复习”等采用了几何画板,此类运用充分发挥媒体的交

互性作用,凸现学生主动参与。而其他课程则采用Flash动画或PPT演示文稿,结合设计的学生活动演绎教学过程。

不足:有个别教师存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不能有效融入教学过程的现象,也有采用的课件虽然是属于互动类型的,但由于课堂主体没有发生变换,使得信息技术工具在课堂教学中仅仅起到展示的作用。

评比后,将“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评比”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如下: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活动已经圆满结束,经教导处、信息处、各教研组长检查评比,共有以下11名教师获学校奖。

一等奖:李立梅、盖海滨、刘阳

二等奖:迟建波、耿艳秋、侯永玲、于泽红

三等奖:孙庆丽、王中杰、张淑艳、靳荣申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活动总结 篇6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书信吧,书信是人们是人们传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写起信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段时间的观摩学习受益匪浅。第一节课《鼠小弟的小背心》是本次活动中沈月老师的一节绘本课。第一次听绘本课最直接的感受是:新奇、有趣。沈老师的这节课,鼠小弟的小背心是整个故事的中心,所以首先将鼠小弟登场的画面单独呈现出来,通过观察画面解决两个问题:1、这是谁?2、鼠小弟穿了一件什么?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充分地思考故事、品味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和体验故事的情感。特别是后面插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孩子看得津津有味,但又留有了悬念,充分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这一点上沈老师就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直观有效的优点。在这一节课中沈老师善于利用不同的形式鼓励孩子进行表述和操作,让孩子模仿故事中的语言。绘本不仅仅让孩子学会阅读,更让孩子学会观察、想象、推理。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的尝试 篇7

一、综合实践与语文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语文学科要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而综合实践活动恰好给学生提供与自然和社会相融合的舞台和学习平台, 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综合实践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使传统语文学科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人们乱砍伐树木,导致小村庄被泥石流淹没的故事,学完课文后,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正好有一课《关注身边的垃圾》,我把两个内容进行整合,一个以“我是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自然就产生了。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学校、街道、居住地等,采访老师、家长、医生及环保部门有关人员,利用电脑网络、书籍、报纸等收集大量环保资料,获取课文中没有的知识,走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更快乐地接受新知识。他们还在我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出黑板报、创作宣传画、手抄报、环保小儿歌、举行队会、到公园护绿行动、打扫街道、发倡议书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活动结束后,学生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受到环保教育,还意识到环保的紧迫性,即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低年级语文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演一演课本剧,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让孩子学习基本合作;教了《胖乎乎的小手》一课后,让学生在家为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把课文美美地读给家长听,把故事讲给爷爷奶奶听;跟着爸爸妈妈去旅游,把觉得新鲜的事物带到学校与小伙伴交流。别小看这小小的实践活动,能让孩子的学习真正充满乐趣。

到了中年级,语文老师最希望学生写好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要做到这点,要有生活积累经验,要有动手操作实践。因此,老师让学生写植物、动物,可以指导学生种植花草、养殖小动物,在种植、养殖过程中观察动植物生长情况和特性,并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写观察日记。让学生写活动,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再记下自己最想写的一次活动。从三年级开始的一大一小语文综合性活动内容,如《我的课余生活》、《了解传统文化》、《我爱中外童话》、《我的成长故事》、《月是故乡明》等 ,都是开展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最佳素材。另外,随着学生阅读量加大,语文园地中还出现了“宽带网”这一学习方式,旨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交流语文信息的能力。

综合实践与语文整合教学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 只有在多渠道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二、综合实践与数学整合,促进理论实践统一

古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来人们都认为实践而来的知识经验很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相整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同时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之“综合”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充分感悟和体验。老师不要干巴巴地说抽象的数学概念,要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概念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循着“动起来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的原则,我们在数学课上让刚学数学的孩子先用学具盒内的小棒摆一摆,再算一算;学计量单位时用尺子量一量;学图形时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模型拼一拼、排一排;学统计时到生活中观察;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可创设情境,成立“小卖部”,用模拟钱币对“商品”进行自由买卖,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锻炼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更感性地认识事物;学打折的知识,就让学生周末到街上商店调查商品打折情况,了解哪一家商店的促销手段更好……这样学生在课堂内外实践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学习基本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好比一座七彩之桥, 连接着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我们要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用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三、综合实践与多学科整合,创造发展新天地

综合实践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存在于各学科之中,又无法用某个特定学科定义。比如在“小小塑料袋、环保大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大家可以在这个活动中找到各学科知识的痕迹:学生向家人调查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走上街去观察塑料袋的使用状况,这就用上了数学统计分析;利用课件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看人们乱丢垃圾的图片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限塑令的新闻,这就运用了信息技术,使学生深深了解到塑料袋的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措施;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运用语文写字、口语表达能力等,得到分享的快乐与劳动的甜蜜;他们还根据小组选择的问题制订活动方案,小组活动中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分工合作能力都得到实践与锻炼;在学生讨论时,播放轻音乐,调节课堂气氛,结束时欣赏歌曲《我是环保小标兵》,升华内容,并使气氛达到高潮,巧妙运用音乐魅力;在评价总结环节,老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思想教育,倡议同学们拒绝使用塑料袋,重提绿色环保菜篮子,消灭白色污染,用我们的小手牵起越来越多的大手, 牵出绿色长城, 牵出绿色希望,做一个新世纪的环保小标兵。学生终究要走上社会,课后让学生将宣传环保的卡片送给周边人,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同时,借学生辐射影响周边的人,为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出一份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小小塑料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共同协作,学到很多有关环保的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查找资料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以学科活动推进落实新课标 篇8

活动前提:重视问题设计

以问题方式设计活动步骤 推进活动展开,这是学科活动开展的前提。课标上只是笼统地提出活动建议,如何展开活动,则需要教师和学生们精心设计,在学科活动开始时,可以以教师为主导设计,等学生适应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设计。一个活动总是由若干个活动来组成的。因此,每一个小的活动可以由一个指向明确的小的问题来引发和启动,将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引向深入之处。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游戏观为例,要看到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①每天放学回去后你的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有哪些?②两者是否存在矛盾,请说明。③请举例说明两者之间有何联系?④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观和游戏观?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是学科活动是否有效高效的保证 知识是学习的目标之一,是能力提升的载体,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因此,每个小问题应该包含学生应该掌握的新知识,使学生在探究问题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完成问题中达成知识目标。如果忽视知识的掌握,学科教学是难求实效的。培养能力是关键。小问题的探究应该关注学科能力的达成,且指向非常明确,真正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如请学生回答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关系是怎样?蕴含了对学生归纳能力、全面分析能力的培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因为这是发展人完善人的最重要的目标。

活动过程:突出学生主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只有经过思维的加工,才能永久地保持在头脑中。”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而要促进这种方式的实现,教师必须重视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基础。只有了解基础,特别是基础与新授课学习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在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自主去获取知识而不是教师去灌输新知识,才能让学生有成功学习的体验。

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标组努力根据儿童认识发展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的特点,相当多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提炼出本学科的核心概念和观点,运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和概念,可以同化新学内容和概念。新旧概念和观点之间有三种关系:一种是上位学习,即新概念和观点是根据一组新的,能包摄下位概念的关键属性来定义的。如“认识自我”中的第2节“体验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第3节“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和第4节“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就是上位学习关系,情绪的外延包含“青春期的情绪”“压力情绪”“考试的焦虑”这些内容。第二种是下位学习,即新概念或新知识是学生已有概念或知识的一个事例或扩充,如“自尊与自强中的体验行为与后果的联系”与第5节“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和第6节“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这是下位学习的关系,“明辨是非”是行动,“正确选择”是结果;“从日常生活做起”是行动,“实现人生价值”是后果。第三种是并列学习。新概念和知识与已有的概念和知识相联系的,但并不是说后者包容性更广或更具体。新的概念和知识具备某些与这些已有概念共同的关键属性。如可以用“青春期的美好和烦恼”,去理解“考试焦虑的双重性”。

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新的知识 如“正确对待学习压力”中,讨论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游戏观念。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体验,得出以下认识:学习活动多,游戏活动就减少,学习活动提高,技能和知识会迁移到游戏活动中,提升游戏水平;游戏活动可以减压,放松情绪,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游戏要适当,不能放纵过度。

活动评价:直面现实问题

例如,在活动中学生展现了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当自信从容,老师要给予肯定的评价;针对活动,学生能自我设计方案,搜集材料作为研讨的问题,或可作为论证和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教师不能忽视这方面的评价;尤其是在阐述自己观点时,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正确的观点时,表示其道德认识在提高,道德素质在提升

课标的落实,还须关注考试的现实。如果我们全面落实评价,把考试评价与其他评价放在相同位置,对考试评价不足够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将是寸步难行的。损害学生眼前的升学利益的事,谁也不敢做,谁也做不起。任何领导和专家都必须正视这一点。课标对考试评价的建议比较笼统,“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的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实际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但对于这些在问题解决中的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并且要引进典型的例题去提升和评价学生的能力。

上一篇:2024年春季开学工作具体安排下一篇:中学诗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