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课外活动

2024-06-08

历史学科课外活动(共12篇)

历史学科课外活动 篇1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开放性学科, 其课外活动的探究性、实践性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感认知的提高、价值观的培养有极大的辅助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初中阶段如何利用课外活动来实践历史学科以上的功能呢?笔者经过十几年的历史教学的探索, 对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认清课外历史教学活动的任务和作用

1. 大力开展课外历史教学活动是当前新形式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新形式下, 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本国的科技、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上个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同志就对我们教育事业提出“三个面向”的要求。这为我们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也为我国各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在出色地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同时, 还应该积极地开展课外的历史教学活动, 弥补课堂教学在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中的不足, 促进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 课外历史教学活动的作用

(1) 课外历史教学活动能够扩大学生历史知识面, 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例如参观名胜古迹、博物馆、观看电影、课外阅读活动等, 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往往比教科书要广, 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 提高水平。

(2) 课外历史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 容易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爱好。

(3) 课外历史教学活动能够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历史教学活动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如参观等, 使学生接触到真人实物, 其效果往往要好于课堂教学。

二、历史课外教学活动的方式

历史课外教学活动有多种多样的方式, 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通常采用的历史课外教学活动的方式有:

1. 参观

学生在参观活动中, 能更加直接接触历史环境, 扩大学生的见闻, 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笔者在组织学生参观这项课外教学活动时, 组织了三方面专题:

(1) 牢记国耻, 奋发图强。

在2002年, 笔者组织一部分八年级学生来到北京市参观了圆明园旧址, 看到此地的凋零情况, 我又结合课本与一些资料, 给学生讲述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的大致情况, 与眼前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参观过程中让学生牢记国耻, 发奋图强, 争当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笔者带领学生赶到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 了解郭守敬在天文各方面的巨大成就, 尤其是编订《授时历》, 早于国际上通用的公历 (格里高利历) 三百年。

此外, 还带领学生参观赵州桥 (在河北赵县境内) 。让学生实地观察这座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世界上最早的单拱石拱桥, 让学生知道历史与传说的区别 (传说是鲁班所造, 实则隋朝李春) 。

从以上的实地参观中, 学生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 追思历史, 缅怀先烈。

清明节时,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烈士陵园, 让学生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实物资料进一步了解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事迹、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的事迹, 还有赵博生、董振堂等的抗战英雄事迹。这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今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在缅怀先烈的同时, 激发他们更好地去树立远大理想, 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2. 专题演讲会

举行历史专题演讲会, 可先配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国内外的形势来进行。还可以根据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的纪念日, 来举办一些相关的专题报告会。例如纪念长征胜利七十三周年, 纪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逝世三十三周年,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七十八周年 (2001年) 等专题演讲会。

在演讲会举行前, 指导学生通过查询网络、阅读书籍或寻访一些老人来组织演讲资料, 力求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在演讲前对学生的讲演稿进行一一检查, 有些不符史实的加以剔除, 观点不正确的予以修正。

3. 观看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直观性强, 学生容易接受, 可组织学生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让学生观看到生动的画面, 进而再现了历史。从所取得效果上看, 这是其他方式难以达到的。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影响作品。如《虎门销烟》、《英雄儿女》、《上甘岭》、《小兵张嘎》等。在组织学生观看前, 尽可能把影视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作一些介绍, 例如背景、时间、地点等基本历史知识。这样观看时学生就可以获得较多的知识, 较深刻的印象。例如, 在教学八年级第一课《鸦片战争》时, 事先通过多媒体放映《虎门销烟》, 让学生在影视作品中感受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以及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学生能从中了解英国对中国的侵略的罪恶,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所以在每一次观看完后, 可给学生布置写观后感,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 编辑墙报

编辑历史墙报, 是一项经常性的校内活动。在每周一向学生告知本周历史上的今天都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历史小故事、历史图片等, 然后整理出一期历史墙报、出版墙报, 这可以激发学生探求历史知识的主动性, 对于编辑或阅读者, 都有促进其学习历史的作用。

5. 历史知识竞赛

一般的做法是以班级或按年级来组织, 再在同年级的各班或同班的各组中选出同等数量的代表组或小组来参加竞赛。内容大体是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如果他们水平相当, 则可设计一些范围稍宽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题目。

竞赛前由历史教研组拟出若干组试题, 并准备好答案和应评定分数。在竞赛时, 把试题分为必答和抢答两部分。竞赛主持人主持各组抽签, 各组抽到哪份题中的哪个题, 就在规定时间答哪个题。主持人当场评判和宣布得分。答完必答题后, 进入抢答阶段, 答对者得分, 答错者在已得分数中扣去本题应得分数。最后, 宣布各组的总得分和名次, 并颁发奖品。

这种课外活动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都有帮助;另外竞赛成绩如何, 直接影响到班级 (小组) 的荣誉。这对加强班集体的荣誉感, 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也大有帮助。

以上是笔者在历史教学中课外活动探究的一点拙见, 愿与历史教育同仁们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 课外活动一直是历史教师关注较少的领域。本文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认清课外历史教学活动的任务和作用;二是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常用的课外活动的教学方式。以期与各历史教育同仁交流提高,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学科,课外活动,任务,作用,方式

历史学科课外活动 篇2

2017年11月28日,在56中多媒体教室开展全区历史七八年级“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文博实验学校的胡强强和90中的赵甜上了七年级的《第19课北魏政权和北方民族大交融》,56中的高华、29中的张帆和54中的张丹妮上了八年级《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全区历史教师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我校的金汉凤老师和沈晓梅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听完课后,我们感觉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五位教师基本功过硬,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果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胡强强和高华老师课件制作精美,语言贴近学生,赵甜老师,注重细节,情感升华做得好,张帆老师地图运用很值得我们学习,张丹妮总体设计及上课的激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上课一定要有激情。

上完课后,进行了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最后合影留念。张万老师精彩的评课,又让我们学习到应该怎样评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只是评课的一个方面,发散思维提高认识是否涉及才是更为关键的,也就是一节课一定要有课魂。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去抓住一节课的课魂对我们来说也许更为重要,只有平时多注意积累,多思考,多学习,才能找到一节课的课魂,也才能围绕课魂有精彩的设计。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12中学文科组 沈晓梅

历史学科课外活动 篇3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育也应从原有的灌输式的应试教育向培养具有自主学习意识的、能力型的人才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进一步的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更要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出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的学习氛围,同时在课外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探究价值和学习的问题,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通过学生之间互助式的学习,从而达到我们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的目的。

一、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课堂上要优化师生关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从教师的角度上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尊重、充满关心和期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睦相处,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说话,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尽量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关注的,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我能行”……。从学生的角度上看,课堂上同学的嘲笑是学生最害怕的,所以他们往往用沉默来保护自己,或是对教师的提问不予回答,或是遇到学习问题畏手畏足,也就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

二、激发兴趣,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如激趣引题,俗语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采取,引出中心课题内容。它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未知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能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例如讲《秦始皇统一全国》一课,我播放电影《秦始皇》或学生讲解《秦始皇像》。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实践证明,学生兴趣浓厚,思维积极快速进入状态。此环节时间虽短,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应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愤怒感、自尊心,使学生了解祖国历史的重要性。

三、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學效率。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把教育的任务和要求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已形成的需要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给学生概括介绍历史课的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课的总体目标以及如何学好历史课。其次,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教师可以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导入新课,提出新课内容、重点及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事件的求知欲。再次,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具体历史问题上让学生感到知识是必需的和有用的,可以用纵横联系的方法,古今对比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的某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处理好历史中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正确反映历史史实,不能为了引起学生兴趣随意夸张歪曲历史史实,如把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当作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分组合作探究的互动展开。再如让学生既掌握了科举制度的意义这个知识目标要求,又学会了分角度换位思考的能力目标要求,还在集体探究的活跃气氛中培养了集体合作感和荣誉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相应得到了提升。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较抽象,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不论是教师或是学生都会觉得枯燥无味,。讲授《三大改造》时,把落点定在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身上,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突破口,学生通过课外互动进行收集资料,分角色练习,课堂上进行表演创设表演了“鸡毛飞上天”这样一个教学情景,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原因、表现和意义。

四、开展历史课课外互助活动

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主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活动的安排不能脱离现行历史教材。我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教材中适合开展活动的内容,精心制定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例如:初一阶段除教材上已经有的活动课以外,我还安排了以下活动内容: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目的是掌握秦始皇统一的功绩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另外还有学期末的历史人物表演(目的是对全学期所学的历史人物及主要历史事件进行复习)等……,如讲初二讲完“抗日战争”这个专题后,我们作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的专题报告。然后,由几名学生代表登台演讲,痛斥日寇侵华的累累罪行——日本731细菌部队灭绝人寰的细菌实验、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举办“勿忘九一八——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实”图片展。这些图片真实地、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生动地、形象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的英勇斗争。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为题历史小论文。这样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小组内进行筛选。对于他们满意的的作品,再进行加工,直到他们满意为止。之后在课堂展示。再如平时的课堂检测或单元试题交学生自己去出,学生课外小组互助整理一套练习或试题,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的试题精选几套使用,学生知道是自己出的试题有一种自豪感,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创新。也可以把作业实行师生双向批改,由学生写出批改总结,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经验教训,学生小组课堂互动。

浅谈中职历史学科课外实践 篇4

一中职历史学科开展课外实践的必要性

1.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教育教学要重视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求“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出: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历史课外实践能极大地满足这些要求。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技能, 能从历史人物学习中贯彻爱国主义、历史唯物观和道德情操教育, 从历史古迹中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更为重要的是历史课外实践完全以学生为主体, 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口头表达和分析解决资料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反应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对其技能培养大有益处。

2. 历史教学的改革需要合理发展课外实践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将促进教学实践创新,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的“课程改革的目标”部分提出了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适应不同地区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的改革目标;“教材的开发与管理”部分特别提到了“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 课外天地是一个广阔天地, 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场所。历史学科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 加强开展历史课外实践活动, 可以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 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教学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3. 中职历史教学现状需要以课外实践作为延伸和补充

历史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现实中“读史无用”已成为人们普遍的认识。中职教学往往大力删减历史课程, 除旅游、幼教等专业外, 一般情况下每周仅有2节课的课时。这很难满足对浩繁的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差, 这种满堂灌的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更不能提高学生兴趣, 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 只有让学生更远离历史。

如何来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呢?历史课外实践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书本, 结合课外实际活动, 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 使学生从被动学历史到喜欢历史, 所以, 历史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要开展, 而且要开得丰富多彩!那如何开展课外实践呢?

二中职历史学科开展课外实践的方式

1. 展现生活舞台

第一, 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生活习俗等极为广泛的知识领域和丰富的内涵。阅读的内容基本由学生自选, 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科书确定读物范围, 向学生推荐读物并制订可行的阅读计划, 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也可以和历史课堂相结合。阅读的效果可以通过举办故事会, 读书沙龙这样的形式来检验, 也可以通过课堂的辅助教学来体现。笔者在讲述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时, 学生对恺撒大帝的经历和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如数家珍, 这就得益于平时的课外阅读。

第二, 情境模拟。历史是极其遥远又难以记忆的。但是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可以把遥远的过去形象化, 将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这样能让人记忆深刻。由于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文艺汇演, 笔者借此让学生每年准备一个历史小短剧, 让学生寻找历史中的人物, 编写剧本, 设置布景道具, 演出常常大获好评。学生借由文艺舞台展现历史的过去, 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 就加强了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锻炼了他们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力和创造力, 为其进一步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三, 制作模型。中职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依据这个特点可以在课外实践中开展制作模型的活动。例如, 在学习“明清科技文化”后, 学生借助3D拼图做了天坛和太和殿的模型。他们倍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自然对相关知识记忆深刻, 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古人的伟大工艺和辛劳不易, 从而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2. 提供竞技平台

竞赛的形式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有着喜欢挑战、好动、好奇和浓厚求知欲的特点, 凡是新鲜、有趣、吸引力强的事物都能占据他们的视线和心灵。在竞赛环节中, 学生变成挑战者, 而且通过奖励刺激又可以驱使学生更主动地记忆更为广泛的历史常识, 从竞争中一步步提升而获得满足感, 进面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

竞赛的形式不拘一法, 可以用知识问答, 也可以开展辩论会、历史主题墙报评比、历史主题朗诵比赛等形式。

3. 利用网络信息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而丰富的资讯库, 其中有很多用于教学的多媒体素材及教案、论文、各种类型的试题、历史研究的最新动态等多种资料。以学生现有的条件, 可以看《百家讲坛》《国宝档案》这类展现国家瑰宝、弘扬中华文化的网络视频。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进行讨论和交流, 学生可以直抒己见, “指点江山”。笔者在学生联系频繁的QQ群里发现, 不乏关于历史问题的相关探讨。

4. 发扬探究精神

第一, 还原历史真相。学生对娱乐生活的兴趣很浓厚。他们经常会从电视剧中去获取历史信息, 并以此为真。事实上, 为了增加剧情的吸引程度, 编剧会大量改变历史。因此, 教师应让学生辨析, 还原历史的真相。如结合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 开展“历史上的甄嬛”的活动, 让学生去搜集历史中与剧情对应的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的汇总得出结论, 历史上确有此人, 但剧中诸如姓名、家庭背景、情感经历等大量细节不符合真实的历史。通过这种实际探究, 让学生明白电视剧里的剧情不一定是真正的历史。这样, 学生以后在观看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的时候就会自动存疑, 自发探究真实的历史。第二, 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的变迁发展足以说明一方历史。从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社会活动入手, 探究一系列社会发展, 把学生置于乡土民情、本土文化、社会生活的大熔炉中, 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感受历史的脉搏。例如, 开展“城市的足迹”的社会调查, 通过访谈、问卷、陈列旧物等途径搜集资料, 让学生了解所处城市的变化, 找寻兴趣主题形成调查报告或编辑PPT进行展览解说, 从而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

三中职历史学科开展课外实践要注意的问题

1. 活动设计要有目的性

任何课外实践的开展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在开展每一项活动之前一定要确立目的。知识、能力、情感三大目标缺一不可。

2. 注意反馈结果

课外实践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长远的学习。所以课外实践不是以活动的结束为终结, 必须要检测活动效果如何, 反馈学生接受到的知识内容和能力程度。

3. 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中职学生基础薄弱, 信心不足也是致其丧失学习兴趣的一大主因。而学生可能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诸如调查报告这样的课外实践方式, 如果没有循序渐进的引导实践, 学生可能会因为畏难情绪而丧失活动本身的兴趣, 这样就反而违背了开展课外实践的初衷。

4. 采取多层次的奖励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要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奖励也不单纯就是依据结果的一二三等奖, 可以从准备、过程的角度多层次地设计奖项, 如“最佳参与奖”“进步奖”“积极奖”等, 达到最大范围鼓励学生的积极效果。

摘要: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重视实践, 历史学科的课改任务需要借助课外实践。笔者认为中职历史课程不可放弃, 但是现有条件又不能充分发展, 所以借助课外实践来缓解两者矛盾。笔者试图从必要性、方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中职历史学科的课外实践。

关键词:中职,历史,课外实践

参考文献

[1]马荣村.反馈推动原则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10)

[2]吴国芳.快乐教学法在中职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 , 2011 (10)

[3]贺彩霞.浅谈中职历史教学中的“成功感”教育[J].新课程 (教研版) , 2010 (12)

历史学科课外活动 篇5

作为人文社科系之一的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可以说它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记载和总结。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比,历史的学科特征又是较特殊的。历史无所不包,它涵概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等。所以历来有“政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而历史学科这一综合性特征又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会涉及到其他学科,常见的有历史与政治(包括时政热点和社会经济)历史与语文(文学和文学史)历史与地理(包括识图和自然环境)历史与数学(如不同年法的换算和历史图表数据的换算等)等学科的综合渗透。

一、综合渗透之一——历史与政治 经常有人开玩笑说政史是“联体婴”。少了谁都不行。的确,思想政治在中学教育中是方向是灵魂,它凭借其科学的理论说服人,而历史则是以事实为基础上来评价启迪人。由于历史事实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因此政治成为历史教学的方向指导,而历史则是政治的事实根据。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而平常我们学习历史则一定要从人类的起源开始讲起的。如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几个社会形态,然而这几个社会形态更是政治课堂上所要讲述的重要内容。又如,我们知道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直接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有些学生就要问了,中国为什么要绕过资本主义社会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呢?这表面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但实际上真正原因还是个历史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对近代中国怎么样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那么学生便能一目了然的了解:近代西方列强是怎样开展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发财的,又是怎样阻止止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中国又是因为“闭关锁国”,加之清政府的无能,国民的愚昧等,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因为如此,中国尽管有着五千年历史,到今天经济科技等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也就是中国绕过资本主义社会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因。又如,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敏感的时政话题,那就是“台湾问题”讲到这个问题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中国一定要收复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呢?追溯历史寻求根源:我们知道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如三国时期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台湾;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台湾)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南宋时,彭湖划归福建省晋江县管理;元朝时,政府设彭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明朝时,郑成功于1662年把荷兰侵略者从台湾赶走.清康熙时,派人打破郑氏后人的割据,于1683年将台湾纳入统一的大清版图,第二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设行省,刘铭传第一任巡抚;1943至1945年中,美,英分别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 一部分;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在这些充分的历史根据面前就不难看出当今政府及人民为什么如此迫切希望祖国,理解“血浓于水”的亲情。由此可见,历史教学并不是干巴巴的传授教学,它还有着谈古论今和权衡时政的作用的,即:联系古代历史影射今天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等。

再如,“十一五”期间,政府提出了三农问题,我们也知道从2006年1月1 日起,中国已经免除农业税,这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所需的。但是综观历史,我们就不难看出,历史上从商鞅变法,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光武帝他们的治国措施中得到启示:历代统治者要适应发展生产力,无不都必须重视农业这个根本问题。如商鞅因为奖励耕战,最后使秦国强大了;汉高祖因减轻租税为汉朝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文帝,汉景帝和光武帝因减租,最后出现“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历史可鉴,当今政府又怎能不重视呢?历史就是过去了的社会,社会就是进行中的历史,两者都是个多层次的有机结构,但却又是互相适应,互相影响的。

二、综合渗透之二——历史与语文

如在江历史课时,因历史课本的文字叙述简要,往往需要教师在讲述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讲述历史人物时,应讲出他的特点来,尽可能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避免雷同,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史记》中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同一主题,三种口气,表现出这三个人不同的身份、思想和性格。课本中“文革史”的叙述高度浓缩,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让他们读反映文革的文学作品(如“伤痕文学”、朦胧诗等),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在讲历史知识时必定会渗透很多文学知识,如引用文章句法或诗歌散文。“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一语道破新军阀混战的频繁和巨大规模,战事危及百姓,造成生灵涂炭,怎能不激起学生的强烈憎恶和愤怒呢?但蒋介石等军阀企图用武力统一中国不过是“一枕黄粱再现”的美梦而已,红军正是抓住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毛泽东生动地描绘了长征这一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历史事件,讴歌了红军战士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些也可算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再次,在历史课中反映阶级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会引用如《诗经》中的“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把奴隶控诉奴隶主贵族残酷剥削的 仇恨鲜明地反映了出来,也就讲清了“国人暴动”的根本原因。引用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使学生认清了唐朝统治阶级残暴、安史之乱的灾难、百姓的疾苦,理顺了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揭示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对广大人民的剥削、掠夺。

最后,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使用文学性强的语言。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首诗对隋大运河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地看待问题具有典范的作用。对楚汉战争中项羽的失败,杜牧有“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有“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哀叹项羽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王安石则以政治家的眼光指出项羽失却民心,败局无法挽回。谁的看法对?哪一种认识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组织学生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前三句描写了农业丰收和四海垦辟,但最后一句却激起人们层层思索的涟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兴”、“亡”的强烈对照和“百姓苦”、“百姓苦”的一致,表现出极大的历史反差,展现了文明史肌体上的深深伤痕。在这反差与伤痕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呢?诗词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疑问,这种卓绝的设问能力会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次的“历史思索”,提高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语文课文中得到加强,而中学语文的许多课文也与历史有着重大的关系,甚至有的课文如不借助历史知识的帮助,学生是无法弄清楚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是一例,倒不是他的文字生涩,而是他的许多语言,甚至全文都是隐喻,如无历史知识作为钥匙,只凭语文教师在文学上的说明,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作者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针对一些人诬蔑群众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则是纪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国民党文化专制迫害致死的五位青年作家。可以说,鲁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时代背景,要理解文章,必须了解历史。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与语文教学一定要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见李铜玉老师的《文史交融 相得益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

三、综合渗透之三——历史与地理 我们经常听到“政史为一体”“文史是一家”却很少听到历史与地理的关系。历史和政治,语文的关系已经被认同了,而历史和地理的关系却被大多数人给 忽略了。殊不知,地理教学也是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有历史的地方就一定会和地理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地理相当一个坐标,那么历史就是坐标里的内容。因此无论我们要了解世界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首先必须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如在学习东西方文明的起源时,就必须了解东方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即以大河流域为中心的)和相关环境气候,正因为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的不同才因此决定了东方文明不同于以海洋为中心的西方文明。所以不同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不同。

又如在学习中国史时清朝疆域西跨葱领,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包南海诸岛。然而这并不只是口头上背背而已,还要在地图上找出位置来,不能只会纸上谈兵。再如明朝郑和下西洋,先后7次,那么7次所走的路线是怎样的,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出来呢?2005年是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假如你是“凤凰号”的一名成员,你将沿着怎样的路线前进呢?要解决历史课上的这些问题,没了地理知识怎么能行呢?

四、历史综合渗透之四——历史与数学

数学表面看起来和历史没任何关系,实际上数学在历史中也是较为重要的。例如在民国与公元纪年法上的换算。有如民国25年换算为公元纪年必须用到数学算法,即25+1911=1936年。又如历史图表的换算,我国古代的人口和人丁问题的换算,如公式:人丁数×口丁比=人口数等等。

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浅见 篇6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四点:一是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二是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四是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关注民族以及人类的历史命运。

为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从学生心理特征和不同区域学生的现实水平、史学研究的现状入手,在历史教材的骨架中植入丰满的血肉,使教材有真实可信的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色彩、清晰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在读史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超越片面的阶级史观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浅析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篇7

启发性教学因其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掘, 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科教学过程中。在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过程中, 则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地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 提高学科能力。如讲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 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 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 (2)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 (3) 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 (4) 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 (5)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 (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 除中国共产党外, 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 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及深、由此及彼、从表到里的过程。认识结构理论也认为, 学生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必然影响或决定新的认知结构。而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最佳的“能力结构”, 也应该十分明显地表现出层次性。例如, 讲《明治维新》一课时, 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 围绕这一问题循序渐进地指出: (1) 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2) 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 (3) 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 (4) 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 通过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 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三、注意教学反馈

实施这一方法, 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 并加以整理和研究, 然后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融进新知识、新观点,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进行第二次乃至更多次的信息传输;二是学生在接受教师传输的消息后, 应积极、主动地将接受信息的情况反馈给教师, 以利于教师对信息输出加以修正、调整。要保证这两个方面的顺利完成, 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 畅通反馈渠道;二是优化教学方法, 推动双向反馈;三是重视测试反馈, 注意考题导向。如讲到《太平天国起义》这一课时, 通过了解, 学生都看过《太平天国》电视连续剧。为此, 在课堂上设置前测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熟知的清朝时的大事, 然后大家讨论哪些事件是真实的, 哪些是虚构的, 哪些是艺术夸张的等等。通过讨论, 教师对直接从学生那里收集到反馈信息进行点拔、调控, 为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了解上节课或以前学过的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 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为此, 在课堂上多采用让学生出题, 然后学生互相抽卡回答, 学生互相反馈、矫正等, 这样既突出了反馈信息来源的全面性, 又体现了反馈的及时性和互启性。教师可以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 修改自己原来设计的教学程序和方法。

四、正视学生的差异

根据学生不同的素质和现有的能力水平, 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培养, 即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施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 可以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科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比如在课堂中, 让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时, 对思维敏捷型的学生要求其慎思, 注意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活性、逻辑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明性;对思维迟缓的学生则给以启发, 不要求其回答快速反应的问题;对优秀生, 引导他们对某些问题做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增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差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 提高其思维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等等。当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中存在着两个倾向:一是脱离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片面向优等生看齐, 造成了多数学生无法接受或消化不良;二是过分迁就差等生, 降低难度, 不惜牺牲优秀生的能力为代价, 而求得低水平的整齐。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理解学生的差异, 以优秀学生的学习去带动和促进差等生的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如讲到屈原以身殉国时, 有的学生提出这是屈原爱国精神的体现, 有的说这是屈原以死抗争, 意在唤醒民众, 但也有学生提出, 屈原投江自杀是逃避现实, 是懦弱的表现。除考虑学生的个性外, 教师在上课提问时还应考虑到男女学生的不同视野和性别优势。男生比较关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问题, 抽象综合思维能力强, 而女生则更多关注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问题, 形象演绎思维的能力强。例如, 在评述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评价农民战争的成败得失, 评判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是非曲直等问题时, 就应多发挥男生的主体作用, 而在细说古时的衣食住行, 介绍古代的典章文物, 揣测古人的喜怒哀乐方面, 应多发挥女生的作用。

五、课堂中的情感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感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是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原则, 也是教师实施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如在展开“楚汉战争”的生动情境后, 从历史人物个性品质的角度分析“实力强大的项羽最后败于实力弱小的刘邦”的原因, 指出:“实力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只有具备谦虚谨慎、严以律己、任人唯贤、艰苦创业等高尚品质的人, 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而刚愎自用、居功自傲、缺乏理智的人最终必然导致事业的失败。”这就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思想品质, 在情感培养的过程中提高思辨能力。

突破学科界限创新历史教学 篇8

一、渗透学科价值, 丰富结识结构, 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观

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祖国幼儿教师的学校,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展开, 幼儿教育也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教学研究发现, 幼儿教育对一个人将来的成长有着巨大作用,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在学校的引路人, 担负着幼儿的教育教学, 幼儿教师的素质关系着幼儿教育的质量。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 必须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 拥有耐心、爱心、事业心、责任心、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性格。历史知识是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知识,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 特别是要向学生展示的中华民族在文明进程中留下的文字材料中, 有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这些内容世代相传, 有的以故事、传说等流传下来, 这些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对幼儿教育不必讲授高深的历史知识,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这些知识, 才能结合历史知识设计幼儿能接受的教学内容, 如将经典的历史故事、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以动漫的形式向幼儿传播, 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历史故事表演, 这些对传播中华文明、传承历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在多年的幼儿师范历史教学中, 发现有些学生缺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认为历史知识可有可无, 只要掌握音乐、舞蹈等基本功就行, 这样的学习观是片面的, 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了改变历史教学的被动局面, 我重新处理教材, 改变教材呈现单一的特点, 创设多种历史情境, 通过故事表演或情境剧表演,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 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 将历史有效地融合到艺术学习中, 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明白历史素养在综合素质的重要地位, 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挖掘历史故事题材, 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幼儿教育离不开故事, 讲故事也是幼儿教师终需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 但如何将历史知识渗透到故事中, 让学生既学历史, 又学会讲故事。面对冰冷的教材, 历史教师如何把教材设计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让学生感受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体验那一个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历史人物,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截取历史片段, 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表演再现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特别是面对新接触历史学科的幼儿师范生,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历史故事就能吸引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结合课件, 对学生讲述历史课本中的一些经典故事, 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课本上有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女中豪杰、商人市民、外国使臣等, 这些人串联起历史, “演绎”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教师既可以自己讲, 还可以让学生或讲述或表演, 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学生要想表演好历史故事, 就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 同时, 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寻找当时人们的生活资料, 发生的故事。为了表演好故事, 学生们合作制作头饰, 设计服装, 积极进行排练, 生动有趣的表演, 让师生为之震撼, 感受了历史或悲壮或激昂,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展现在师生面前。生动的故事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充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又增长了学生的艺术才能, 为将来走上岗位打下基础。

三、整合文化艺术, 感悟历史,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幼儿师范教育对学生的艺术素质特别重视, 音乐、书法、美术、舞蹈都是学生的必修课, 如何将历史学科融入到这些艺术中, 让学生获得艺术素养和历史素养的双向发展。例如, 在学习唐朝历史时, 教师通过课本的学习, 结合学生在课外搜集的历史材料, 让学生感受唐朝的历史盛况;当学到唐朝书法名家时, 教师结合唐代四大书法家柳公权、褚遂良、颜真卿、欧阳询的故事, 让学生知道他们成为名家, 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才成就的, 激励学生产生练习书法的兴趣。又如在学习近代战争史中, 为了让学生感受当时中华儿女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中国浴血奋战, 我结合教材, 设置情境, 播放音乐, 让学生感受艺术在战争中对士兵的作用。如抗日战争题材的,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等, 长征时期反应军民鱼水情深的可以播放《十送红军》等, 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 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历史, 同时也更深刻了理解音乐, 为更好诠释音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音乐素质是幼儿教师重要的素质, 历史教师能将历史与音乐融合在一起, 既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又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 教师只有转变观念, 结合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 优化教学策略, 整合学科资源, 突破学科界限,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 历史课堂教学就一定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摘要: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祖国幼儿教师的学校, 历史学科对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部分学生思想上重视艺术素养, 导致历史教学相对被动, 教师如何突破学科界限, 让学生既发展艺术特长, 又掌握历史知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掌握历史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 篇9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 参与有关历史的思维和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在探究中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从而实现学生历史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空间, 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 挖掘潜力, 从成功中获得成就感, 从而体会学习的轻松和愉悦。在教学中, 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在历史基本训练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形成高尚道德情操。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 创设直观形象, 教材中有不少叙事性强或富有思辨性的内容, 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学科素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 尊重学生, 让学生积极思考, 在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中用心体味, 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目的多元化, 既顾及学生的知识和智能, 又顾及教材中蕴含的品德、人格教育、审美情趣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因素, 教师起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探究获取学科知识的思维和实践活动的规律, 使学生的各种潜在素质得以发挥。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 因势诱导, 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上, 都必须通盘考虑, 真正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应当统一起来, 教师要正确估计学生的心理活动, 善于启发诱导, 促进发展。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展现自己理解教材的思维过程, 又是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发现的过程, 教师要考虑运用科学的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规律。教师的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使学生的历史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有了成就感, 引导他们方向明确、思维对路, 启发学生把具体形象思维上升为抽象逻辑思维, 从个别事例归纳出一个道理, 进行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提问, 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乐学的保证, 也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途径, 历史学科以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课文中曲折动人的故事、优美动人的描写、简洁有力的议论、饶有趣味的说明和精辟的哲理语句都富有美学价值。学生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 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 创设美好的问题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向力,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在讲授《北伐战争》这一节课时, 我先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 创设以下问题情境:1.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 (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 (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布置学生阅读50~54页的内容, 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作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要求人人过关。然后承上启下地讲授,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 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 同共产党合作, 继续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后来终于形成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 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积极交流是良好的学习策略, 教师应激励学生课堂讨论, 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使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未来创新人才最主要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开展教学活动。面对新的现象和条件, 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寻求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 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蕴含的思想方法, 使他们在参与中表现自我, 获得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提高探索、归纳、概括的能力, 使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发展。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 激活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直言不讳、乐于主动探究的精神, 同时加强交流, 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工业革命”时, 我拟出了提纲:1.开始的时间、标志: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3.重要发明:①蒸汽机:英国瓦特改进蒸汽机。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②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 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③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1807年) 。4.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 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工业革命以后,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然后, 我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 发表独特见解, 让学生讨论、交流解疑, 最后小结,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巩固及深化基本概念, 揭示问题的实质,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浅析历史学科趣味记忆法 篇10

一、歌诀记忆法

所谓歌诀记忆法就是按照一定的韵律把一些或者一类历史知识聚合在一起,利用歌诀朗朗上口的特点来帮助我们记忆零散的知识,由于记忆效果明显,这种记忆方法在历史学习中运用得相当广泛。例如,在记忆北宋时期加强专制主义集权的措施时,我们可以编个歌诀来记忆:杯酒释兵权,解决节度使;文臣做知州,理财转运使;中央设禁军,强干而弱枝。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句歌诀就把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诸多措施轻松地记住了。又比如,在学习近代史时,各种各样不平等的条约内容往往是一个记忆的难点,这时候,歌诀记忆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像《天津条约》,我们就可以把它编撰成这样的歌诀来记忆:四国签约在天津,外国公使驻北京;增开十处作口岸,外船航行各岸;游历经商加传教,鸦片合法四国笑;英法军费各二百,赔偿英商又二百。相较于一个个的知识点,歌诀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强记忆的效果,而且能大大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二、归纳记忆法

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比,历史知识点往往是又多又乱又零

2. 利用感性材料,交换思维角度,促使学生发散思维。

中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新材料、新情境具有猎奇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实新材料的同时,抓住学生的新奇刺激下的活跃力,引导学生转到“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运动轨道上来。“开拓未来的学生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精选过的教材,使之牢固地掌握创造性思维”[4]。

3. 归纳类比,分解组合,实行开放引导,激励学生的灵感迸发。

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多种逻辑分析手段,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教学中实施开放引导,激发学生无意识状态下闪现的灵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散的,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使得历史学科知识的记忆相较于其他的学科知识,在记忆的工作量上显得更大。如果我们把这些零散的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来进行记忆,这样不但有效减少了记忆的工作量,还使得知识点变得更加系统化。我们可以把同类型的历史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归纳记忆,如学了中国古代史后,就可以按照教材内容,把古代史部分划分为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农业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发展、赋税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成就、民族关系的演变、对外关系问题等板块,然后以归纳后的板块为单位进行整体记忆;也可以按照历史演进时间就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归纳,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召开的几次重要的会议:1921年的第一次党代会、1922年的中共二大、1923年的中共三大、1927年的八七会议、1935年的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1937年的洛川会议、1945年的第七次党代会、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这种一边归纳一边记忆的方式,不但大大提高了记忆的工作效率,而且使得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得到很多新的收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地图记忆法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历史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通过历史地图,可以有效地将历史同地理结合起来,大大增强历史知识的空间感。不仅如此,通过历史地图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往往更加直观化,这对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记忆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历史记忆方法中,地图记忆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例如,在记忆春秋战国的知识点时,光是记忆这些国家的名称倒是不难,但是连带着这些国家的位置、势力范围等内容就容易混淆,这时如果我们对照历史地图来记忆,历史知识就会更有空间感,从而有效地增强记忆效果。

四、浓缩记忆法

所谓浓缩记忆法,就是将一堆的知识点浓缩成几句话、几个词甚至是几个字来记忆,显然,这种浓缩记忆法对于压缩知识点、减小记忆量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历史记忆中这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方法。例如,在记忆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把一堆的知识点浓缩成几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一就是一条南北大动脉,二是两百万人参与开凿,三是大运河途径的三个重要地点:起点涿郡、中点洛阳、终点余杭,四是大运河的四个河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是指大运河沟通的五条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是指大运河途径的六个省份。就这样,把大量的内容浓缩起来进行记忆,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把一个个的点进行拓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跃与深化。

总之,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创造激情,增强其创造意识,培养其创造精神。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创造素质的锻炼,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个性,改进教法,使教学洋溢创造气息,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西尔瓦诺·阿瑞提.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

[2][3]张载.经学理窟.中华书局.

[4]E·P托兰斯.创造性教育.

让历史课堂真正“动”起来

王春雷

(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江苏南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认识水平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的需要,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动”起来呢?

一、点燃兴趣的火花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兴趣,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才会积极地认识和探索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激发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在故事中设置悬念。

历史学科故事性较强,所以我根据这一特点或讲头留尾设置悬念,或讲果留因引其探究,或中间留空吊“胃口”,引导他们自己主动探索、自己阅读,如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我利用导入框里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了换取王妃褒姒的一笑,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结果自己被杀。周幽王是怎样戏弄诸侯的呢?没等我说完,学生就“动起来”,迫不及待地阅读起课本。

2. 从多角度发问中促使思维“动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阅读状态。

这种“动”不是一般的一问一答,不是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设计一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问题。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鸦片战争”,我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进一步指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偶然性是什么?学生从中学会了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

3. 于情境中诱发好奇,由好奇发展为“好动”。

在教学中,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渲染气氛,促使学生阅读历史人物故事事迹,诱发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产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二、满足体验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我在教学中坚持开展灵活多变的活动体验的训练,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历史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学生喜闻乐见,与其把时间花在讲、问、答上,倒不如让学生“动起来”,把学生引进故事之门,让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身临其境”的表演中,让历史知识内化,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编历史小故事、成语故事并表演。这样才能从中挖掘对

记得在很早之前,笔者的一位历史老师曾这样说:“在记忆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记住是唯一的目标,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够把知识点记得牢、记得快就是好的方法,哪怕这个方法别人无法理解或者很奇怪。”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在记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虽然方法众多,但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方法,事实上,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尽量给学生多介绍一些记忆方法,让学生在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这些灵活有趣的记忆方法,不但有效降低记忆负担,还使得学

现实社会和现代人生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历史书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更多的故事素材。指导他们查资料、编故事、扮角色,孩子们一下子活跃起来,大胆想象、自主交流,近乎滑稽的表演,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非凡的创造能力。如七年级教材活动课,学生表演“晏子使楚”,同学表演得惟妙惟肖,学生都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培养了研究性思维。

2.打“擂台”。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释疑,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学习《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我采用分组比赛阅读,然后双方各自准备问题考对方,学生都“动起来”,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各种思维不断碰撞,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

3.举办辩论赛。通过争论调动学生思维、提高认识水平。如:评论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劳大小,正方———秦始皇的功劳大,反方———汉武帝的功劳大,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材料,选择自己的突破口,辩论得异常激烈,闪现了点点智慧的火花。

三、如何让课堂“动”起来

课堂真正“动”起来,与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多思考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多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做一名有心人的教师。其次,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有“想让学生动”的思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技巧能力和水平,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再次,让学生“敢动”,也就是在教学上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克服专制,体现教学民主;教师要以真正平等的身份、真正民主的心态与学生交流,而不是以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教学独裁者的身份出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动”。第四,让学生“能动”,更多地发动学生,给每名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只要学生有“动”的意愿,哪怕仅仅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应给予其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发动更多的学生,克服“双边交流”的弊端,提倡“多边合作”。第五,让学生“善”动,在学生“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如果学生在一个问题上不能继续答下去,要适当地铺设台阶,使其顺利完成做答,如“你注意到了这一细节,很有价值”、“你的意思是说……”等;并适时地点评,如“你说得很好”、“这一点非常对”;内容有出入的,也要肯定其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的精神,也就是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如“虽然在某方面还有点问题,但你能说到这些,说明你认真思考了”,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对存在的问题以委婉的方式给学生指出来,使其明确今后应努力的方面和注意的问题。总之,经过这样的“动”,学生增强了信心,会逐步地乐于“动”、善于“动”,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很有帮助。

生在记忆的过程中体会到记忆的快乐,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

摘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记忆关是每个学生都要突破的一关,如何更快更准确地记住历史知识点对增强历史学习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至关重要。作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记忆历史知识常用的方法,希望在有效方法的辅助下,记忆不再是难关。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记忆方法,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国强.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记忆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7).

[2]郑拴紧.记忆历史知识“十法”[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01).

“历史”和“新闻”的学科归属 篇11

据唐德刚先生自述,在他曾经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历史学科分别属于社会科学院或政治学院,他为此向哥大的院长提过建议,应将历史系设在文学皖而不是社会科学院,但这个建议未被采纳。那是大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这两所大学的院系设置已有很大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学属于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的一个科目,不会被视为人文科学(Humanities),在美国则是确定无疑的。当然,唐德刚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主见,在上文中提到计算机数据库对检索历史文献的便利时有此三问:“试想三十秒可以得到的东西,还要胡适这些个大家做什么?我们学历史的还有什么用?学历史的要靠什么吃饭?”但他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悲观”,“因为历史中还有一部分可以和科技抗战到底的,有一部分是真金不怕火炼的,那就是历史之中,还有文学。”他的结论是:“所以写历史必须用文学来写,并与新闻合作(新闻是当前的历史),才能把未被科学征服的雨分之二三十保存下来。现在搞口述历史要像桃园三结义一样,把历史、文学、新闻三位结成一体变成刘、关、张三兄弟,就可以写成很好的历史了。”

这篇内涵丰富的长文,涉及到历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看来在中美两国学人的传统认知上有着明显的分别。唐德刚指出的两种不同的归属究竟何者较为合理,我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不过,他在文末提出用文学写历史并与新闻合作的观点,倒使我想起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也有过一次不小的变动,可说饶有意味而相映成趣,但是发生在中国而非美国。

1982年初春,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复旦大学首届毕业生,新闻系学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领到的学位证书,与中文系一样是“文学学士”,不同的是注明“新闻学专业”,人人都觉得理所应当,没有任何疑义或异议。本来,新闻学就是小学科或曰“二级学科”,再说当年报考新闻系的有谁不爱好文学呢!但三年后,研究生毕业时就不同了,按同样的学位条例,领的却是“法学硕士”学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1979年“右派”问题改正后重任系主任的王中教授,对新闻学的学科归属有其独到的想法。两年后,他获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学分科评议组成员,以学科首席代言人之身份到北京开会时,作了一个要求将新闻学学位置于法学类的发言。他准备充分,讲得有理有据,无可辩驳,这个建议被接纳了。如此,我们便不能“从一而终”,只好向文学拜拜了!他有次召集研究生谈话,专门就此事解释道:“新闻是反映事实真实的,而文学是依靠想象和虚构的,还可以夸张,所以新闻学挂靠在文学下面不合适。”那为何“投靠”法学呢?他抽了一口烟,慢悠悠地说:“我考虑,法律是注重事实的,要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记者报导新闻也必须以事实为根据。所以,就提出划入法学门类为好。”这一见解确有道理,也非同小可,让新闻学一步跨出“人文科学”的大门,昂首进入“社会科学”的殿堂。

那年我出差进京,去看望一位时任国家司法部领导的长辈亲戚,说起我拿的是法学硕士学位时,他有点惊讶和不解:“你不是读的读新闻系吗?”我赶紧搬出王中的道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等等,转述了一番。他听后表示理解,可我还是心虚,顶着“法学硕士”的学衔,毕竟既不懂审案,也不会替自己或别人辩护啊!

那以后,不仅是开办新闻系的大学,就是在中文系附设的新闻专业,如果获批硕士点,学位也是法学硕士。我曾私底下戏言:王中的理论一旦化为实践,力量可真不小!然而,新闻学“依法”的好景不长,到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新闻学仍被列在文学类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之下,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和现代汉语等并列二级学科,等于重作冯妇。经界内一些老学者再三呼吁,1997年,国家教育部终将新闻传播学正式列为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新闻学、传播学,才自然终结了学位与所属学科的关系不伦不类的尴尬。

回想起来,王中教授对文学掺和到新闻中来的拒斥是很坚决的,不主张报纸刊载长篇的典型人物报导,认为写那类报道很容易借鉴文学笔法而产生虚假。他在这方面的观点,于去世10年后才匯编出版的《王中文集》中有所表露,但总不及其生前谈话来得原汁原味,晓畅明快。比如,他在1982年2月一次讲课时说:“新闻主要是写事,不是写人的活动尤其是人的内心、思想活动。否则,就要很大一块了,新闻势必越写越长,越来越没人看。”还说:“最近有人提出新闻要写人,我看有问题,这变成传记文学了,是朱东润研究的。”朱老先生著有《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等传记文学作品,其时为中文系名誉主任。

张居正大传

中国新闻界尤其是前辈报人,大都抱持一个经典的行业观: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且,史籍对人对事的评议,可谓今日新闻评论的滥觞。唐德刚先生也认同这种观念,至少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新闻和历史一样,都是记述事实,要有真凭实据;二是从事新闻工作要对历史有所借镜,如史家精神和仔细求证的态度,等等。从事实这个基点出发,历史与新闻确如隔世兄弟,存有一脉柑通的血缘关系,但文学的天赋是想象、虚构和夸张,只能算是似亲非亲的表姊妹,如唐德刚倡言的那样依据“文史不分家”的传统,撰写历史除了新闻还要借助文学搞“三结合”,问题定然复杂化了。因为,历史作为事实的记载,一旦和文学沾上了边,与新闻就像从一股道到了三岔口,不光是分道扬镳,可能还会成为对立面!眼下不少充满文学色彩的历史著述及传记作品,不是常被当事人、知情者或学有专精的专家指正出子虚乌有或不尽不实且十分离奇的“创作”之处吗?与此相类,各种媒体上的假“新闻”也时有所闻。照此来看,“历史”和“新闻”这两门学科究竟魂归何处,似乎还颇有探究的余地和意义。

好书超市

《世界著名大学人文建筑之旅丛书》

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思考 篇12

一、中学历史知识简要结构

中学历史知识结构可科学地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基本过程为基本史实,具体反映历史内容本质的、内在的联系;事物本质属性的基本反映是基本概念,具体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反映历史事物当时具有的内部本质必然联系,同时也反映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基本规律。在实际学习当中,学生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概括,进而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再通过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分析及综合,真正做到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二、基本概念分类

从史与论的角度,可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划分为史实概念与理论概念。对具体的历史事件的概括和评价是史实概念式。即包括对事件基本史实概括、历史背景、爆发时间、地点、基本过程;同时还包括对史实的评价。依其所反映的内容又可分为事件概念和人物概念。对众多事件概念,重点是对同类事件概念共同特征的进一步理论概括为理论概念。二者之间,后者包容前者,前者以史为主,后者以论为主。掌握理论概念,才能够真正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和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规律,把握住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

三、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审视概念教学,意义重大,必须正确面对形势。当前在历史实际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注意从具体史实中概括出史实概念并向理论概念推进,指导学生根据一般的史实概念进一步概括出高层次的概念,但从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对理论概念教学重视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

1. 对史实概念缺乏理论分析。

教师在日常讲课中,仅能注意涉及史实概念,并能向学生提出掌握史实概念的要求,但对几大要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严重缺乏理论上的分析。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即从表面看,学生对某一史实概念几大具体要素的掌握毫无问题,而把这一概念作为整体来看,在学生的头脑里根本不清晰。在实际史实概念教学中史、论分家现象普遍存在。

2. 理论概念教学在实际应用中极其薄弱。

教师在向学生提出掌握概念要求时,大都只落实到史实概念,很少有提出掌握理论概念的具体要求;很少对学生掌握理论概念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更不用说要求学生运用理论概念来判定新的历史材料了。理论概念由于适用范围广,抽象概括程度高,其他学科也常常涉及,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已经理解,这是造成忽视理论概念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不少历史教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在教学当中就难以对基本史实作出更为深刻的理论剖析,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理论概念就无从谈起。

3. 定位不明确。

当前反映历史教学要求的国家各类文件,仅列出学生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忽视了理论概念掌握要求。即使在教学目标中有所涉及,其对历史概念的要求和对运用史论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也大多是宏观的,缺乏具体的、详细的了解,这就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教学盲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建议与对策

1. 确定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论概念。

这一点应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师参考用书中反映出来,并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对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也随之增多、提高。这种明确的要求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体系结构的把握。

2. 进行认真的研究。

(1)根据各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确定各年级掌握的基本概念(史实概念、理论概念),并提出不同要求。

(2)研究不同层次的史实概念、理论概念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一般史实概念的概括要求简明、全面;理论概念是在基本史实和史实概念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要注意归纳、总结、分析、评价。

(3)正确处理各种概念关系。史实概念是概念学习的基础,理论概念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在日常教学中,首先可借助理论概念来抽象概括史实,形成一般的史实概念;在掌握了一定量的史实概念后,还可借助理论概念对一般史实概念进行归类,并建立起相关史实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学科的概念结构。

上一篇:经济增长下一篇:玻纤土工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