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

2024-09-07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通用9篇)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 篇1

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试行)

(本附注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列示,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大框架下,同时执行国家规定的专业会计制度,比如《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等,可以以本附注为基础,根据专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内容上作适当的增减。)

一、单位基本情况

XX 单位(以下简称“本单位”)是由[XXXX单位]于XXXX年XX月XX日设立的事业单位。现持有上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发的事证第XXXX号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住所:,法人代表:,开办资金: XXX 元。宗旨和业务范围:。

二、编制基础

本财务报表按照国家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制度》、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编制。

三、主要会计政策 [ 提示:对以下列示的主要会计政策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说明 ] 1.会计

本单位会计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2.记账基础和计量原则

本单位的记账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如果经营性收支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单位需在此作出特别声明),计量原则为历史成本法。

3.记账本位币

本单位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4.外币折算

按业务发生当日][当月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及国家认可的套算汇率]折合为人民币。[年末][期末]各项货币性外币资产、负债账户按资产负债表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及国家认可的套算汇率]折合为人民币。除与购建固定资产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和下文所述情况]外,外币折算差异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收支账户。

5.存货

存货包括材料、产成品等。

存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入账。发出存货的成本按[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核算。存货的盘存制度: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6.对外投资

对外投资包括债券和其他投资。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对外投资,按实际支付的款项记账;以实物或无形资产的方式对外投资,按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记账。投资期内取得的利息、红利、转让价差等各项收益记入当期收入。

7.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有形资产,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购建的固定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买价、调拨价、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在固定资产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竣工决算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支出或费用。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确定固定资产价值。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比照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对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其净增值部分,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先按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转让、清理取得的收入增加修购基金。盘盈、盘亏固定资产,按重置成本相应增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8.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购入或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无形资产按实际支出数记账。

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在购入或自行开发时一次性计入事业支出;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摊销时计入经营支出。

转让无形资产,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计入事业收入。同时,将取得该项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转入事业支出。

9.借入款项

核算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借款利息分性质分别记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科目,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在固定资产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10.应缴预算款

核算按规定应缴入国家预算的收入。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

11.应缴财政专户款

核算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12.专用基金

专用基金核算按规定提取、设置的专门用途的资金的收入、支出及结存,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职工福利费、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具体提取方法与比例在本条内披露。)

13.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交款、其他收入与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非经营性收入以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

经营收入依据经营业务的主要风险与报酬已经转移给交易对方、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且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单位、相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成本能可靠地计量的原则确认。

14.支出

除经营支出外的其他支出在实际发生时,按支出项目属性归集与确认。无法直接归集的,按以下标准或规定的比例在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中进行合理分摊。(具体分摊办法在本条内披露。)

15.结余分配方案

结余分配在年终按照 %和 %的比例,全部转入 “职工福利基金”和“事业基金”科目中。

四、税项与税率

本单位适用的与[产品销售][和][提供服务]相关的税金有[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营业税税率 X% 增值税税率 X% 消费税税率 X% 所得税税率 X% 凡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在扣除符合规定的相关支出后,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支出项目和免税收入有关的支出项目应分别核算,难以划分清楚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可采取分摊比例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确定。(具体分摊办法在本条内披露。)

五、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会计事项的调整或变更的说明。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六、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 提示:对以下列示的主要项目注释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说明 ]

1.银行存款

项目

合计

年初数

年末数

于2XXX年12月31日,本单位以XXX美元的定期存款质押给银行作为取得XX元借入款项的担保。2.应收票据

3.应收账款

账龄

1年以内 1-2年 2-3年 3年以上

合计

(存在坏账情况应详细说明)

金额

比例

100%

金额

比例

100%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如下:

年初数

年末数

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合计

票据种类

年初数

年末数

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4.预付账款

(存在坏账情况应详细说明)5.其他应收款

账龄

1年以内

1-2年

2-3年

3年以上 合计

(存在坏账情况应详细说明)6.存货

材料

产成品

合计

(存在不实不良存货情况应详细说明)

存货分类

年初数

年末数

金额

100%

比例

金额

100%

比例 其他应收款账龄分析如下:

年初数

年末数

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7.对外投资 项目 股权投资

小计

债权投资-国债-其他债权-委托贷款

小计 合计

年初数

本年增加

本年减少

年末数

(文字说明对外投资无投资变现及收益汇回的重大限制情况)8.固定资产

项目

一、固定资产原值 其中:房屋和建筑物

专用设备

一般设备

文物和陈列品

图书

二、固定资产折旧 其中:房屋和建筑物

专用设备

一般设备

文物和陈列品

图书

三、固定资产净值

年初数

本年增加

本年减少

年末数

(于[ 资产负债表日],由于[项目变化][设备老化]等原因,本单位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XX 元。文字说明固定资产其他不实不良情况)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本年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列支项目:在建工程转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修购基金。

固定资产修购基金

项 目

房屋建筑物

一般设备

……

合计 9.在建工程

项目名称

年初数

本年增加

本年转出

年末数

计提基数

计提比例

计提金额

合计

说明:以前已完工,实际已经使用但尚未结转固定资产的有: 原因为:

停止施工与建造在三年以上的未完工程有: 原因为:

10.待处理财产损益

项 目

年初数

本年增加

本年处理

年数

末 待处理流动财产盘盈

待处理流动财产盘亏

待处理固定财产盘盈

待处理固定财产盘亏 说明:

11.无形资产

项目

无形资产原价-土地使用权-专有技术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

小计

(适用于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减:累计摊销-土地使用权-专有技术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

年初数

本年增加

本年减少/转出

年末数

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小计

三、无形资产净值 12.财政应返还额度

13.借入款项

14.应付票据

票据种类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合计

15.应付账款

16.其他应付款

账龄

1年以内 1-2年 2-3年 3年以上

合计 1年以内 1-2年 2-3年 3年以上

合计 账龄 担保借款 信用借款 抵押借款

合计 借款条件

合计 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年初数

年末数

年初数

年末数

年初数

年末数

年初数

年末数

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如果金额重大或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时,应予以说明)

17.应缴预算款

项目

合计

18.应缴财政专户

合计

19.应交税金

税种

增值税 营业税 所得税

合计

20.应付工资等

项目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合计

21.事业基金

项目

一般基金

投资基金

年初数

年末数

年初数

年末数

年初数

年末数

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年初数

年末数

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合计

22.固定基金

项目

23.专用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 职工福利费 医疗基金 修购基金 住房基金

合计

24.财政补助收入

项目

合计

25.上级补助收入

项目

合计

26.附属单位缴款

附属单位名称

上年数

上年数

上年数

年初数

本年增加

年初数

年末数

本年减少

年末数

本年数

本年数

本年数

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合计

27.事业收入

28.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项目

投资收益 捐赠收入 利息收入 其他收入

合计

29.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项目 产品销售收入 劳务收入 场馆出租收入 非学历培训收入 房租收入

合计

30.拨入专款和专款支出

项目

合计 专款结余分配情况

项目

期初数

本年增加 学费收入

财政专户核拨资金 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资金

合计 事业收入项目

上年数

本年数

上年数

本年数

上年数

本年数

本年减少

期末结余

期末结余

分配去向

上海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参考格式

试行版

合计

31.事业支出

合计 项目

上年数

本年数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单位名称: 编制日期: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 篇2

关键词:会计报表,财务状况,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 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能帮助事业单位管理者更好的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 对财务状况和会计变动情况进行掌握, 方便事业单位各部门顺利开展工作。另外,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质量还关系到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 只有事业单位提供准确的会计报表才能在保证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准确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财务管理中涉及的方面也相应增多, 所以财务报表的质量就非常重要。

1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

当前, 根据我国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求, 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格式、内容都进行了统一, 这样国家在以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为基础进行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时候更加的高效和方便。但是, 目前国家制定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等对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以及相关人员会计信息的使用并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 导致目前事业单位在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会计报表编制的时候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 给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带来一定的阻碍。

1.1没有现金流量表

在财务预算管理中比较重视的是现金的实际收支情况, 一般预算管理都是侧重于现金的管理。但是由于以往的事业单位资金结算中使用的收付实现制, 以资金的实际收付为基础, 事业单位的实际现金结余也就是会计报表中的结余。但是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进行, 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 对于当期内进行了经济活动, 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际现金收支的情况也计入了会计报表中, 这样就造成会计报表中的收支与实际的现金收支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而事业单位按照原来的标准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 由于缺乏实际现金的流量表, 不能对可支配的现金有全面的了解。

1.2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存在问题

资产负债表是对事业单位财务情况的静态反映, 目前事业单位普遍采用“负债+收入+净资产=支出+资产”的报表格式, 这种平衡格式与资产负债表的定义相互之间矛盾, 而且在资产负债表中还包括收入支出表, 这样收入支出情况既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又在收入支出表中出现, 造成重复, 不仅造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模糊, 而且也增加了会计工作量。在收入支出表中, 采用的是收支总额对比的方式, 但是对于详细的收支并没有进行分析。另外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下, 对于应付未付的支出没有列入到开支中, 也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体现, 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大打折扣。

1.3会计报表完整性不高

事业单位在长期运行过程中, 会计报表的编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会计报表的完整性不高, 一般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是按年度进行的, 对于短期报表的编制不重视, 在会计报表编制中重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但是在会计信息编制是没有选择性, 有用的信息和没用的信息都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而且对于一个完整的会计报表来说, 不仅要有各种基本的报表, 而且要有报表附注和一些说明材料, 而事业单位大多数的报表编制都只是停留在基本报表上, 这样在当前的国家经济管理制度下, 基本报表不能直接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从中获取的信息相对比较少, 财务报表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

1.4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核算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往往按照固定资产购入的价值进行计算, 没有将固定资产在使用的磨损扣除, 固定资产价值并不是真正的固定资产价值, 反映到会计报表中就会造成会计报表信息失真。在当前事业单位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中因为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批计入不同时期的成本中, 导致购入期事业单位的成本相应增加, 但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中由于既没有计算成本, 也没有进行计提折旧, 导致事业单位盈余较多, 虚增了事业单位的资产价值, 会计报表使用者在使用会计信息的时候往往得不到真实的会计信息, 造成各项决策失误。

2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改进意见

2.1增加现金流量表

将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与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比较, 我们会发现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表的信息不及企业现金流量表的信息重要, 但是并不能说明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就可以没有的。因为有了现金流量表就能对事业单位现金流动情况进行分析, 有助于提高对现金的利用效率, 加上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会定期编制货币资金的收支计划, 那么就需要根据现金流量表对收支计划的进展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另外, 因为现金也是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 所以编制现金流量表能对事业单位现金进行有效的控制, 避免现金紧缺情况的发生。

2.2规范收入支出表的编制

由于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长期的不重视, 所以在编制收入支出表的时候往往采用收支各自对比的原则进行的, 这种编制方法过于粗略, 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详细, 所以在今后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规范收入支出表的编制工作。首先, 在收入支出表的编制中要按照各类资金收支对比原则进行编制, 例如, 可以按照事业性收支、基建收支以及经营收支等类别编制。其次, 对收入支出表中的科目进行调整, 增加一些新的科目, 例如, 可以增设“年度预算值”和“预算与实际差异”两个科目, 这样的收入支出报表不仅能反映收入支出情况, 而且对于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2.3改进对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核算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在编制会计报表的时候往往存在编制不合理的现象, 例如, 固定资产管理科目中往往只有一个“固定资产总值”科目, 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所以在新时期对针对固定资产编制会计报表的时候要将都行资产科目细化。在原来的科目中分贝设置“固定资产原值”、“计提折旧”以及“固定资产净值”科目, 这样能保证固定资产准确的价值。在无形资产管理中, 事业单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无形资产有哪些, 然后将他们在会计报表中列出来, 对于无形资产的产业化要非常重视, 在会计报表中针对无形资产设置独立的科目, 这样能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无形资产, 并且做好开发和利用工作。

2.4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的说明

在新会计制度下,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应该保证完整性, 不仅要包括一些会计基本报表, 而且要重视会计报表的分析, 加强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说明。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风险性比较, 所以在会计报表中如果加强说明能更好的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从而给信息使用者带来方便。

2.5重视会计报表的审核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情况的记录, 所以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 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审核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事业单位可以委托相关的机构对自己的财务报表进行严格的审计, 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 帮助事业单位更加规范自己的会计工作, 也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3结论

总之, 无论是对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还是对国家经济的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只有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不断完善, 事业单位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所以在新时期要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积极借鉴成功的做法, 以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为基础, 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进行改革, 使其真正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夏平, 曾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价值工程, 2011, (01) .

[2]吴山民, 王宏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 2010, (08) .

[3]武骞.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现代商业, 2010, (30) .

[4]张俊.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的完善[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1, (02) .

[5]田华玲.刍议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改进[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10, (09) .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改进建议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改进

一、引言

2009年8月10日,财政部出台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51条的规定:“事业单位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基本建设收入支出表、事业基金表、专用基金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此项规定比之前只报送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多了几张报表,这使得报表使用者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本单位的信息以此做出决策,但是在会计报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不足

1.未编制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中并未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变动结果及原因,现金流量表可以揭示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周转情况,也可以揭示事业单位因融资、投资而产生的货币资金实际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变现能力等,有利于管理层根据现金的结存情况和增减变动的原因,有效地调度使用货币资金,而最新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并没有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同时由于事业单位并非严格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会计核算,所以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表不能完整地反映现金的流入、流出及增减变动情况。

2.資产负债表的项目列示不科学,收入支出表的科目设计不合理。目前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既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项目,又包括收入、支出项目,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单位会计状况的静态报表,在现行报表结构下,收入类和支出类项目既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又在收入支出表中反映,造成毫无意义的重复列示。这不仅让报表之间内容重复,而且使得资产总额、负债与基金总额虚增。收入支出表基本上采取收支总额对比方式,未能详细提供各类资金的收支余超,不便于进行会计分析。由于全面实行收付实现制,当期应付未付的支出未能列支,从而虚增了结余,应付未付的款项不作负债处理,成为隐性负债,核算的真实性受到很大影响。

3.会计报表存在的其他问题。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并未反映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以及表外信息反映不够。随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部门预算制度的执行,部门预算已成为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基础。事业单位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每月上报用款计划,申请资金,以维持单位的正常业务需要。财政部门也根据单位年度部门预算拨款计划和事业发展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单位、财政等主管部门都要求及时了解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但现有的会计报表却不能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满足单位、财政等主管部门报表使用者的需要。

三、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改进建议

1.增设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是否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是在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后,会计界不少学者提出的问题。虽然事业单位现金流量信息重要程度不及企业,但我们认为事业单位也有必要编制现金流量表:首先,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助于人们对事业单位现金流入、流出进行分析、利用,以掌握事业单位现金增减变动状况。其次,事业单位定期编制货币资金收支计划,那么也就有必要编制反映这种计划执行情况的货币资金收支情况表(即现金流量表)。最后,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也需要掌握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防止出现现金紧缺不能支付到期应付款项的情况。

2.提供收支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的比较信息。按照我国的立法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在每年初必须将年度财政收支的安排情况编成预算草案,报送代表立法机关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并批准,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财政收支文件,政府必须按照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执行。这样,就便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及其他各类使用者了解和评价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控制业绩。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不仅应报告预算收支执行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报告财政收支的决算数与经批准的预算数之间的具体比较信息。

3.规范收入支出表,使收支信息更加全面清晰。收入支出表要按各类财政资金收支各自对比计列的原则编制,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支出科目划分得过于粗略,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过于概括。如收入类科目只有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补助收入、上解收入、调入资金六个支出类科目。按照这些会计科目编制的收入支出表,透明度低,不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资金收支的情况和绩效进行评价、判断和监督。事业单位收支表要按各类资金收支对比计列的原则编制。如按事业性收支、经营收支、专款收支、基建收支、专用基金收支等类别编制。各类资金有关栏目的数量关系与收支表相同。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经费支出等科目,也应设置必要的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在会计报表附表中列示其明细数据。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问题及其改进 篇4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问题及其改进

作者:周 红

来源:《财会通讯》2008年第05期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篇5

一般公司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除资产负债表外,还有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基金,专项基金包括职工福利奖励基金;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和内容

1、种类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会计报表(决算)。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决算)三种。

2、决算会计报告的内容

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包括:报表封面、主表和补充指标表。

报表封面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等文字信息,以及单位统一代码、基本性质、财政预算代码、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报表类型等相关信息。

主表、补充指标表内容主要包括:

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上报的内容。主表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补充指标表仅适用于相关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附注用于注明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报表编制事项,主要包括: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事项的说明和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对本单位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情况和原因的分析。

二、编报决算的相关规定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

1、在终了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项收入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清理结算,在此基础上办理结账,编报决算。

2、清理、核算预算收支数额和各项缴拨款,保证上下级之间的预算数与领拨经费数一致。

3、为了准确反映各项收支数额,凡属本的应拨款项,应当在12月31日前汇达对方。主管会计单位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拨款,截止到12月25日,逾期一般不再下拨。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统一编制时间点为每年的12月31日。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都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要在年终前全部上缴。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要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单位支出决算,一律以基层用款单位截止到l2月31日的本年实际支出数为准,不得将年终前预拨下级单位的下预算拨款列入本年的支出,也不得以上级会计单位的拨款数代替基层会计单位的实际支出数。

5、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年终前应尽量清理完毕。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应及时转入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

6、行政事业单位年终应及时同开户银行对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应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现金账面余额应同库存现金核对相符。有价证券账面数额,一般应同实存的有价证券核对相符。

7、年终前,应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清理盘点。发生盘盈、盘亏的,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作出处理,调整账务,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8、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经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批后,需要调整决算数字的,应作相应调整。

9、各部门、各地区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确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应同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编制会计报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原则上应实行逐户录入。对于确实不具备基本报告单位逐户录入条件的,可按照财政部每年统一确定的原则适当调整录入级次。

10、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全面清理核实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并办理年终结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各级财政对单位预算的批复文件,及时清理收支账目、往来款项,核对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各项收支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年终结账。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在年终前全部上缴。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应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应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做到数字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账表相符、表表相符。

11、报表封面应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财政部统一规定如实填报。报表编制完毕后,须经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报表编制人员审查、签字并盖章。单位公章应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不得以财务专用章代替。报表各项指标应严格按照财政部统一制订的报表编制说明、指标解释认真编制,做到表内项目之间、表与表之间、本期数据与上期数据之间相互衔接。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单位核拨经费给其他不属于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范围的单位,由拨款单位代编决算,具体应按照财政部代编决算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

各部门、各地区要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凡发现报告编制不符合规定,存在漏报、虚报、瞒报、错报以及相关数据不衔接等错误和问题,应要求有关单位立即纠正,并限期重报。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单位必须认真做好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确保上报数据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核编制范围是否全面,是否有漏报和重复编报现象。(二)审核编制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要求。

(三)审核编制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审核单位账簿与报表是否相符、金额单位是否正确,有无漏报、重报项目以及虚报和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

(四)审核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包括表间数据之间、分户数据与汇总数据之间、报表数据与计算机录入数据之间是否衔接一致。

(五)对报表与上年数据资料进行核对,审核数据变动是否合理。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 篇6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的现状

从理论上说, 作为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各项资金管理状况的总结性文件,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宏观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失真现象。

(1) 预算收支平衡不实际。

从目前来看, 虽然各级财政部门要求预算单位必须量入为出, 所有支出项目均需有相对应的资金来源, 以做到决算平衡。但其实际情况是, 当预算单位的实际支出大于收入时, 预算单位通常可将当年形成的支出年终不予结账, 转至下一会计年度, 将支出项目采取隐瞒超支、延期结算支出等的办法予以处理。除此之外, 预算单位还可通过虚增应收、暂付往来, 同时虚增收入的办法将其收支平衡。照此来看,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表》的年末结余应为负数, 而不太可能为正数或零, 这与决算报表编报说明的硬性规定明显抵触。

(2) 支出标准定额有偏差。

就目前而言, 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填报《行政事业类支出决算表》、《行政事业类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时, 为了达到有关部门所规范的标准, 其对部分公用支出项目实际发生额不管其金额多少, 一律按照分类分档定额标准填报, 这无法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支出状况。以县一级行政事业单位为例, 交通费按照单位车辆编制数以每辆×万元计算填报, 招待费按各级纪委监察部门文件下达的接待费指标填报, 办公费按平均每人×元标准填报。在这种情况下, 行政事业单位根本无法真实反映出实际支出情况。

(3) 账实、账表存在不一致性。

除上述之外,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还存在着账实、账表不一致性,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往来款项账实不符。某些预算单位虚增收入形成的暂付往来款项实际上为空头。而收入大于支出的单位则是为了避免财政部门的调节。二是, 财产物资账实不符。对上级主管单位无偿划拨的财产物资因没有票据, 可能造成账实不符。同时, 由于缺乏必要的定期盘点, 也有可能造成账实不符。三是, 收入账表不符。由于收入账务处理和计算口径不一致, 单位的收入项目和金额有可能与财政部门存在偏差, 从而导致账表不符。

2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工作不力的原因

(1) 会计制度法规较为滞后。

自我国实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以来,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状况的不断变化, 当时制定的相关会计制度法规目前已显示出许多不适应性, 由此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某些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显得无所适从, 不同单位对同一类经济业务的处理也不尽相同。另外, 由于该制度法规所适用的前提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若依然按照原制度规定处理业务, 其必然也会造成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违背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原则。

(2) 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目前,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都呈现出较为薄弱的状况, 这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配置不合理、会计工作交接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明晰以及填制会计凭证未按规定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 登记会计账簿随意性大, 编制财务报告不客观、不真实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会计决算报表工作的有效性, 从而使单位内部账目混乱、账实不符、偏差严重, 其会计信息质量也会受到较大制约, 难以保证其客观性和真实性。

(3) 会计职能受到较大制约。

从事实上说,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领导财务部门的活动应当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全过程, 而不仅仅是财务活动本身。为此, 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管理层应充分赋予财务负责人参与决策的权力, 并支持其关注管理的更大、更广范畴, 扩展财务负责人的关注领域和范围, 由此使单位内部的管理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但就目前来看,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尚处于从属地位, 会计监督职能难以发挥, 其距离会计职能所应有的地位有较大差距。

3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工作的完善策略

(1) 加强其会计基础性工作。

为了充分提高会计决算报表的信息质量, 减少各预算单位信息失真的发生概率, 笔者认为首先应允许行政事业单位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决算收支不平衡, 这是客观性原则的体现。而在此前提下, 各单位需如实填报有关收支项目, 客观反映其财务支出状况;各单位的往来款项在年终前应清理完毕并进行处理, 并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理, 及时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 以确保账实相符。

(2) 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目前, 全国各行政机关单位、采用财政全额拨付制的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从今后来看, 各预算单位更要严格执行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标准, 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 坚持收支两条线, 改革现行的收入支出模式, 从制度上约束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经济行为, 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法令、方针、政策, 承担会计服务任务, 以维护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从理论上说, 集中支付制度的施行必将充分减少各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

(3) 重视会计凑算数据分析。

长期以来, 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工作一直存在着“重编制、轻分析、重执行、轻管理”的问题, 对决算分析工作不够重视。为此, 各单位应从实际出发, 除了做好传统的会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外, 更重要还应对如何利用现有的会计决算数据进行分析给予重视。各预算单位可根据本单位事业的发展和规划, 分析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状况和资金保障情况, 并将决策数据分析与预算编制结合起来, 作为预算执行最终结果的评定, 以期可为来年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以及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或信息保障。

(4) 由内到外强化监督约束。

为了起到对会计决算报表工作的监督约束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首先需在其单位内部建立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的基本目标, 确立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 以便其更好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其次, 要强化政府监督的方式;政府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监管是规范经济秩序, 防止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重要措施。最后, 要努力发挥社会审计及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监督方面的作用, 通过引入社会审计力量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工作, 是一项制度层面的新突破。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 针对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展开了深入的分析, 并实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以供相关财务人员或理论研究者借鉴或参考。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 篇7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完善;策略;收支预算

会计决算报表是对单位收支与财务状况进行反映的书面性文件,也是上级单位和部门对其进行了解与研究的指导性文件,同时还是本单位开展下年度收支预算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先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内容及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导致该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性的探究,之后针对各项原因提出完善对策,以方便相关人员的研究与探索。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内容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

会计决算报表是在会计年度完成后,会计人员根据编制要求对财务工作展开的总结,其不仅是对工作业绩情况进行的评价,同时也能实现对财务费用使用状况的分析与评估,此外还可以提高经费的利用率,杜绝财务费用的不合理使用与浪费情况。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附注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附注是会计决算报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的功能是实现对报表内容的解释与补充。通过使用报表附注不仅可以增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还可以大幅度增加其所具有的相关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两者往往不能同时满足,而报表附注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其相关性的同时维持其可靠性。此外,报表附注还可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实现各行业间的比较,以此突出同行业与不同行业间会计信息的差异性,从而使得单位通过比较信息以做出良好的决策。报表附注还是对财务决算报表进行的补充性材料,并可恰当的表现出财务主报表的功能。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是根据会计决算报表对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同时也可以帮助各个领导与管理者对未来经营状况进行合理预测,合理调整未来的经营战略,并做出合理性的决策。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存在的问题

1.收支预算的不平衡

预算工作是根据单位财务支出的资金所进行的调控工作,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单位的预算中存在支大于收的状况,而这种现状导致单位随意增加应收项目金额并在会计年度不结账的现象发生。

2.支出标准的偏差

目前许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填报支出明细表时为达到财政部的各项要求,通常不会对公用性的支出明细进行考核,而是简单的根据定额标准进行填写,这就会导致支出状况缺乏一定的全面性与真实性。

三、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问题出现的原因

1.落后的会计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不断改革,我国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以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会计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此外,这种发展也促使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仍旧根据以往的制度法规开展工作,这种情况必定会导致信息的失真,从而违反会计制度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薄弱的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环节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不合理的会计人员配置、不规范的会计工作交接、不健全的会计机构设置、不明晰的控制制度以及不客观的财务报告等方面。这一系列的问题共同影响着会计决算报表的有效性,制约会计信息的质量、真实性与客观性,同时也会造成单位内部账目的偏差、混乱以及不符等状况的发生。

3.受制约的会计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不仅要在财务活动过程中占据领导地位,同时还应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所有过程中具有一定领导力。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为保证财务负责人的各项权利,必须赋予其更大范围及领域的管理能力。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的地位较为尴尬,其通常难以发挥自身的会计监督职能,并难以实现其他的各项会计职能。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完善策略

1.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数据分析是清算旧账,对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从中归纳经验,从而为今后支出提供有力材料支持的过程。因此,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是对会计决算报表进行监督,规避账实不符情况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可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重要措施。

2.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

加强对会计相关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决算报表中的监督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对会计人员、负责人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某些结构组织的优化与重组,从而使得会计决算报表工作更加方便与透明。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外部资源进行监督与管理,实现各种数据的公开及公正。例如,建立网上交流论坛、公开会计决算报表信息以及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等。

3.完善国库相关的支付制度

目前,我国均采用国库支付的方式支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费用,这种方式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也会存在一定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發生,国库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遵守授权规则直接将资金拨给下属单位;第二,要做到收支两方面的平衡。

五、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中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均会对会计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笔者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现状况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性的说明。此外,还根据各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完善策略。但想要做到真正的落实,还需要会计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应用与实施,便于实现其真正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周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200.

会计报表的编制 篇8

为充分发挥财务报表的作用,必须保证财务报表的质量,为此,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持续经营原则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的,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披露这一事实。

公允列报原则

企业在列报财务报表时,应严格遵循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如实反映企业的交易与其他经济事项,真实而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企业不应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

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列报的财务报表,除现金流量表外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财务报表。

信息列报的一致性原则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除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或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外,不得随意变更。

重要性原则

企业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予以判断。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抵消原则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和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信息列报的可比性原则

企业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是指企业在做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无法采用某项规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财务报表表首列报要求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至少披露:编报企业的名称、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人民币金额单位以及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报告期间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

如何制作会计报表 篇9

关键词:会计报表方法

0引言

会计报表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手段,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目前会计造假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必须掌握科学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是当前财务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1会计报表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作用与利害关系

1.1会计报表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首先,会计报表分析评价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了经营活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方便了经营管理的改善。其次,检查预算完成情况,考察管理人员的业绩,为经营机制的完善管理提供帮助。再次,会计报表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最后,会计报表分析评价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从而帮助本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1.2会计报表的局限性会计报表的数据是财务分析资料的主要来源,但也有不少局限性。一是财务报表没有考虑外在经济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技术水平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其数据隐含着资产升值或贬值的风险。二是由于我们预计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这就可能会夸大会计费用而少计收益和资产,不能反映利润的真实水平。三是通常按年度分期进行会计报告,因而不能充分反映长期投资的决策信息。四是目前我国的会计报表尚未对人力资源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2我国现有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与局限性

从国内外的现状来看,国内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比较落后,而且分类不明晰。现存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不够完善,很容易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被虚假的会计信息所蒙骗,尤其是广大投资者常因财务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只有懂得如何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1我国现有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分类我国现有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分类。

一种分类方法是: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趋势百分率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

另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不同指标之间的对比来揭示其中的差异。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指标之间的比率,来揭示其中相对数差异。因素分析法则是通过逐个替换因素,计算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经济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2.2各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特点各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且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方法体系。企业一般可先用比较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总体分析:进而运用比率分析法具体分析财务状况的结构、经营成果是否合理:最后运用因素分析法将在具体分析中找出的重点因素进行分析。

2.3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各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由于受到分析资料来源的局限性,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并不是绝对的准确。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报表分析的主要资料一“财务报表”编制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会计假设等会造成会计报表信息的混淆误导。二是会计报表数据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对财务分析结果将产生重大影响。三是不同的分析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因此各自分析的角度与方法也不同,分析的最终结果往往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四是会计报表通常只能说明企业的理财结果、经营效果,而不能详尽说明企业理财的过程及经济效益的实现。

3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构建的设想

目前应以统计学理论为基础对会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规范和整理,应取消以比率作为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比率分析法。转而丰富多种会计报表分析法。

3.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作静态对比,从而揭示不同空间、同一时间、同类指标间的数量差异。其作用是反映同类指标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展的差异程度。其典型指标有,甲公司流动比率为行业水平的倍数、甲公司成本费用利润率与乙公司相比的百分比、甲公司净资产利润率为乙公司的百分比等等。

3.2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将同一总体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用以反映某一指标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可以是期末与期初比、报告期同上年同期比等,以从不同角度说明某一财务指标的发展速度,从而据以测定和推测该类指标的变动程度和发展趋势。其典型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速度、净资产收益率发展速度、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降低率等等。

3.3强度分析法强度分析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有一定聯系的总量指标进行对比,用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和利用程度,用以判断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经济实力的强弱、经济效益的高低、偿债能力的大小等。其典型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负债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其特点是将有联系的但性质不同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用来反映一个单位经济实力的大小、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强弱等。其判断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的强弱十分贴切,较比率分析法含义明确。强度相对数=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3.4长期趋势分析法长期趋势分析法,是将若干年的会计报表或有关财务指标排列成时间数列,并对其进行定基对比或逐年环比,求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可了解到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基本趋势,分析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据此做出预测和规划。其典型指标有:总资产平均发展速度、每股收益年平均增长速度、利润总额年平均增长率、所有者权益环比发展速度、净资产收益率年均增长率等。

动态分析只需要有报告期资料和与之对比的基期水平即可进行计算分析,而长期趋势分析,必须具备连续多年的会计资料,才能剔除偶然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发展变动的影响,使数列固有的发展趋势显现出来,以做出准确预测。动态分析主要是揭示两个不同时期某一财务指标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而长期趋势分析法主要是揭示某一财务指标的长期走势,为财务预测、决策服务。

3.5横向分析法横向分析法,就是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即将企业连续两年的会计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并增设“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编制出比较财务报表,以揭示各会计项目在这段时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变化和百分率变化的情况。

3.6纵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是同一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其前提是必须采用“百分率”或“可比性”形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然后将会计报表中的其余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做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可以在两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

4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意义

上一篇:财务后勤工作计划下一篇:规章制度修订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