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孝”——读《孝经》有感5则范文

2024-10-10

说“孝”——读《孝经》有感5则范文(共4篇)

说“孝”——读《孝经》有感5则范文 篇1

我读《儒家十三经——孝经》

孝,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中国体制怎样变幻,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孝道,依然是中华民族的结晶,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间时,注定我们将来要承担这份责任。

——题记

有人说,读国学,特别是国学入门,不可不读《孝经》。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而《孝经》这部书,它在唐代时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整部书都以孝为中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孝经》都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很大作用。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称之为孝文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传统的中国社会就是根植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孝道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之一。以前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现象,如今有一些在美国定居的华人,当他们初到那里的时候都恨不得自己的英文比中文好,可当他们的子女在那儿出生、成长,英文说得可以与当地人一样好的时候,这些父母们却反过来要求他们学习中文了。这是为何呢?他们解释说:“如果我的孩子只会英文,变得和美国人一样的话,我将来老了大概就只能去住养老院了。我始终还是一个中国人,还是有大家庭的观念,希望老了还能与子女共同生活,所以让他们学中文,希望从中文里面学习孝顺的道理。”这种说法虽然比较极端,但也没错,小孩学中文之后确实会比较重视自己的孝顺责任。说来也挺有趣,西方人谈孝顺,连一个专有名词都没有,外国学者介绍中国文化时,对“孝”这个字一般采取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强调“服从”,就是子女对父母要服从,但是服从或者听话实在不足以把握孝顺的真谛,甚至有所偏离;二是突显中国人对孝顺所特有的宗教情操,将它译为“子女的虔诚”。西方人谈“虔诚”,常含有宗教含义,他们介绍中国宗教时,常会提及“祖先崇拜”一词。两者搭配来看,倒是可以言之成理,但总还是感觉没有触及“孝”真正的文化内涵。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服从”太过表面化,未必可以涵盖敬意与爱心;“虔诚”太过宗教化,又忽略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由此可见,肯定孝顺之德,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一项特色。说了这么久,那么,究竟“孝”为何也?我没有去查找过有关书籍上的权威解释。但是,汉字的结构组成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孝”字就是“老”与“子”的结合:上半部为“老”字的半边,下半部为“子”字,两者结合即为“孝”。从意形上看就是儿子背老子。由是观之,我们也不得不惊叹先贤的聪慧与睿智啊!当然,这只不过我望文生义的理解。在《孝经》中,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认为这一段话中,孔子就对于孝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从基本内容到最高表现形式,从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的应尽孝道重点做了说明。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孝是“德之本”,是“教之所由生”。德之本,就是人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教之所由生,乃教化之源泉。接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现在很多人认为孔子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因为照这种说法,那去理发店理个发,爱美的人去做个整容,难道就是不孝之举了?但我认为,孔子想表达的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不过是用发、肤两个具体的东西来代替人的生命,告诉人们最宝贵的是生命,一个对自己生命都不负责的人怎能去对父母负责怎能去尽孝?那么,孝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那就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所谓立身,是以德行立于社会,属于道德、知识、思想修养方面的储备;行道,就是运用这些储备去社会上实

践的过程。做到了立身行道,就自然名扬后世,被后人说称道,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行道者的每一个亲人都会以此为荣,这是孝的最高境界了。而这种境界主要是给父母、给亲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说物质财富上有多大的惠泽。另外,关于“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行孝道的方面是很广博的,首先从侍奉自己的父母开始,其次是侍奉自己的君主,最后是修身济世实现自己的志向。所以,孝,不仅仅是如今我们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孝顺父母,这只不过是孝的基础。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孝如果不和国家的事业结合起来,这种孝就是很狭隘的,大孝必事君,这也就应了前文所说的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孝之所终。

综上所述,也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孝文化可以视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同样也能够说明为什么孝文化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可以起很大的作用了。可是,我们看现代社会上,有多少人心灵受到污染,沉溺在物质欲望中,迷失自我;为了追求感官的享受,以摄取金钱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为了摄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所以欺、诳、诈骗、偷窃、抢夺,以至于绑票勒赎等事件,充斥于社会之中。由有甚者,有的人为了金钱,可以亲族反目,兄弟成仇,骨肉相残,以至于儿子杀害父母。这些事件,可怕啊!人类的堕落,为何以至于此?这就是因为孝道的泯灭啊!

孝是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安康之本,孝是人类延续之本,孝是一切爱心之本。

读《孝经》有感 篇2

最近,我很荣幸拜读了影响华夏五千多年文明史诗的神圣着作——《孝经》,它恰若无声的细雨,潺潺流入我的心田,缓缓润泽了我的人格;又如用今世的水泡了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腾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淀的是今世的孝思,氤氲的水汽是一条绳,牢牢的拴住你我的情缘,弥漫的茶香是亲情的惠泽,默默的陶冶着典雅的文明底蕴。

当我读的“事亲者,居上下骄,为下不乱,为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告诉我们侍奉父母,即使身居高位,也不骄傲自大;身为别人的下属,也不为非作乱;身为普通的百姓,也不与别人争斗。身居高位却骄傲自大,最终会招致灭顶之灾;为人下属却犯上作乱,最终会遭受酷刑的惩罚;身为普通百姓却总与人争斗不休,最终会动刀动枪,互相残杀。如果居高位而骄、做下属而乱、处卑微而争这三种违背常理的不良行为不能去除,就算每天用牛、羊、猪三牲做成的美味佳肴孝敬父母,也不能让父母安心享用,也不算尽孝道啊!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有一缕最温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送给我亲爱的父母。曾记得,着名作家毕淑敏告诉我们:“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接触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无法连接,最可贵的是,孝是人们的责任和根基。”,我们更应该牢牢的铭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育恩。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自费心。

我们应该读懂孝经,并把他记下来。而不是简单单的浏览一遍就算了。

读《孝经》有感800字 篇3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现代作家毕淑敏也曾经告诉过我们:“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接触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无法连接。更可贵的是,孝是人们的责任和根基”.《孝经》 共分十八章,是儒家十三经中篇幅最短的一部,也是儒典中称“经”最早的一部。《孝经》虽篇幅不长,但是当我们读它时,感觉就像是用今世的水泡了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腾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淀的是今世的孝思,氤氲的水汽是一条绳,牢牢的拴住与父母之间的情缘,弥漫的茶香是亲情的惠泽,默默的带我领略古时家国、君臣中的孝与忠。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理论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名扬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其中,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枝叶繁茂的树木,扎根也厚实的土地;流水汤汤的江河,溯源于雪岭山脉的蕴藏;乌鸦孝亲反哺。羊羔感恩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于亲恩,万物之灵的人类,必定发挥到极致。世事沧桑,岁月无情,而人有情,你的关爱会抚平父母额头上的皱纹。然而“最美不过夕阳红”,呵护这份美吧!百善孝为先,用心去碰撞出音符,奏出世间最温馨、最美好的孝顺乐章吧!让“孝”在广阔的天地间永远回荡。

说“孝”——读《孝经》有感5则范文 篇4

寮步镇中心小学四(1)班刘俊伟家长刘庆斌

观看邹越老师主讲的《让生命充满爱》,感触良多。人究何生于世,是我们的娘带着我们观看着美丽的世界,父亲为我们遮风挡雨。而身为父母他们却为我们放弃了多少,把喜欢的全都给予了我们,把辛苦全揽在自身上,天下的父亲母亲皆是伟大的。我们也应该爱自己的祖国,没有了祖国我们谈何而生,一个国家的发展虽然我谈不上能够贡献多少多大,但是没有了作为一分子的我们,没有了爱国主义的思想与灵魂,那么国家也不成为国家了。所以爱国主义情操自得从小抓起,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崛起、才能富强、才能强大。

上一篇:2019年天津市中考下一篇:《礼物》优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