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不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024-06-26

连绵不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共10篇)

连绵不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1

一刀两段

一刀两断

间断不继

断断续续

连绵不断的造句

1、桂林的山危峰兀立,峰峦叠嶂,犹如连绵不断的画卷。

2、进了长江三峡,就好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山水画卷。

3、瀑布连绵不断地从高处倾泻下来。

4、这是一个铅灰色的黎明,现在雨又开始连绵不断地下了起来。

5、我们山区就是这样过了一座山,又是一座山,连绵不断。

6、红军走在重峦叠嶂、连绵不断的山上,嶙峋的石片把他们的脚趾割破他们全然不顾。

7、远方是连绵不断的山脉。

8、军阀混战时期的旧中国,天灾人祸,连绵不断,各地军阀又横征暴敛,残害百姓,真是率兽食人。

9、连绵不断的秋雨真让人心烦!

10、那里有几颗高大的树木,茂密的枝叶在高空中形成一片连绵不断的顶。

近义词的造句

1.利润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

2.这种遥测系统源源不断地送回地面。

3.源源不断生下来的孩子由艾比基拉照顾。

4.货物已开始源源不断地送上第二号班机。

5.获胜的民主党人开始源源不断地接到贺电。

6.供应线上的一切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前线。

7.他就这样拼命做着好事,源源不断地施舍着。

8.我们一定要源源不断地运,直到有人认输为止。

9.实值数据将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和输出这样一个系统。

10.他的书和短篇小说的版税像水一般源源不断地从全世界流来。

连绵不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2

John I.Saeed在Sematics一书中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同音异义(hymonymy),一词多义(polysemy),同义(syn onymy),反义(antonymy),上下义关系(hyponymy),部分—整体关系(meronymy),成员—集合关系(member-collection),份—集合关系(portion-mass)。反义关系又包括简单反义词(simple antonyms),等级反义词(gradable antonyms),对立反义词(reverse),反向反义词(converses),同类姊妹对(taxonomic sister)。

简单反义关系又称互补反义关系。在简单反义关系中,对一个词的肯定意味着对与之构成简单反义关系的另一词的否定。例如:dead/alive (of e.g.animals);pass/fail (a test);hit/miss (a target);present/absent;male/female;innocent/guilty。以dead/alive为例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有生命的物体,它的存在状态只有生或死两种,所以,对“死”(dead)的肯定即为对“生”(alive)的否定。

在等级反义关系中,对一词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与之构成等级反义关系的另一词的否定,例如:rich/poor;fast/slow;young/old;beautiful/ugly。等级反义关系有两个主要特征:(1)在等级反义关系中,两个反义词有中间项,如:hot (warm, tepid, cool) cold,对于等级反义词hot和cold,中间项warm, tepid, cool是存在的,这就说明一种物体可以处于既不热(hot)也不凉(cold)的状态。(2)等级反义词的词义通常是相对而言的,例如a thick pencil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要比a thin girl细得多,因此thick/thin的词义都是具有相对意义的。

二、临界点———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的关键

从定义上来看,简单反义词与等级反义词的差异一目了然,在实际运用中,大多数的简单反义词与等级反义词也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如dead/alive;hot/cold),但也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反义词不容易区分(如clean/dirty;temporary/permanent;messy/neat)。笔者认为,临界点的存在与否,是判定一对反义词属于简单反义词还是等级反义词的关键所在。

1. 简单反义关系

在简单反义关系中,临界点是存在的。我们可以将简单反义关系用相切的两个圆来表示(如图1),此时我们定义,两圆唯一的切点只属于右圆,而切点在左圆的位置为一个空心点。这时我们可以将该切点定义为临界点(critical point)。在此我们以fail/pass (a test)和alive/dead两对简单反义词为例来阐述临界点。首先,我们以百分制为例来分析简单反义词pass/fail (a test),左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不及格(fail)的状态,而右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及格(pass)的状态,此时及格分60分便是两圆切点,即临界点。左圆的点可以无限趋近于切点,但是永远不可能到达切点,因为一旦到达临界点,就不再属于左圆,而是属于右圆。正如不及格的状态可以有0分,20分,50分,59.9分,59.999999……分,但是永远不可能到达60分,因为一旦到达60分,便脱离左圆,属于右圆———及格的界面了。再看第二对反义词alive/dead,左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活着(alive)的状态,右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死亡(dead)的状态,而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瞬间便是两圆切点,即临界点。左圆的点无限趋近于切点(临界点),即任何有生命的物体从获得生命那一刻起,就开始向死亡趋近;左圆的点虽然无限趋近于切点,却无法到达切点。因为一旦到达切点,即到达心脏停止心跳的那一瞬间,就不再属于左圆,而是属于右圆,属于死亡(dead)的界面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临界点是划分两种截然不同的界面的一个关键点,并且该点只属于其中一个界面。在简单反义关系中,存在这样一个临界点,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义状态区分开来,并且该临界点只属于其中的一种状态。

在简单反义关系中,临界点分为两种情况。⑴自然属性的临界点。例如dead/alive;open/shut (of a door);absent/present;on/off (of a light)等,临界点都是自然属性临界点,这类简单反义词的临界点是自然存在的,不需要人为规定,同时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dead/alive,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瞬间,就是dead和alive的临界点,在心脏跳动时的所有状态,都属于alive这个圆的界面,一旦到达临界点———心脏停止跳动的一瞬间,就脱离了alive的界面,进入dead的界面,停止跳动的这一瞬间,也属于dead的界面。这个临界点是不需要人为规定的,是自然存在的。对于open/shut,关门时门与门边接触的一瞬间,就是open/shut两种状态的临界点,没有到达这个点之前,门处于open的状态,而一旦到达这个点,就属于shut的状态了。这个点,也是自然存在的,不需要人为规定。⑵人为规定的临界点。例如pass/fail (of a test), single/married,临界点便是人为规定临界点。以pass/fail为例,在百分制的考试中,60分是及格分临界点,在150分满分值的考试中,90分就是及格分临界点了。在未到达60分或90分之前,都属于不及格(fail)的界面,而一旦到达临界点60分或90分,则进入另一个界面,即及格(pass)界面;但是对于不同满分值的考试,临界点的确定也是不同的,体现了其人为规定性。再如sigle/married,对于中国的现代人而言,从法律程序上来看,领取结婚证书的那一瞬间,便是由未婚(single)到已婚(married)的临界点。而对于中国古代古代人而言,创制于西周时期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才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礼仪规范,如若“六礼”不齐,则婚姻的效力会受到质疑,所以,“六礼”的完成,则是古代中国人sigle/married的临界点。而各个国家的婚姻法制又各有差异,所以对于不同的群体,sigle/married临界点也是不同的。相对于自然属性的临界点而言,人为规定的临界点稳定性相对差一些,但是它依然可以被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所接受,有约定俗成的特性,在时间上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仍然可以成为区分简单反义关系两种反义状态的临界点。

2. 等级反义关系

在等级反义关系中,不存在临界点。我们可以将等级反义关系用一条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直线来表示(如图2),等级反义关系中所有的状态都可以用这条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我们可以看出,在等级反义词hot/cold之间不仅有中间项warm, tepid, cool,还有其他无数的中间项,而在hot和cold两侧,也可以有无数的点来表示程度强于hot或者弱于cold的状态,而这些中间项或两侧项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一种语言中对于这种状态进行描述的词汇量。比如爱斯基摩人对于“冷”这种状态的描述,词汇量通常要多于赤道周围的地区,反之,赤道周围地区对于“热”状态的描述词汇,也通常会多于极圈周围的地区。另外,随着语言自身的发展与变化,随着国与国之间语言词汇的渗透与融合,各种语言的词汇量也在不断变化着,这种现象也能导致等级反义词中间项或两侧项的数量发生变化。

对于等级反义词而言,无论这条直线上的点有多少,永远不会存在一个临界点。如反义词hot/cold,不存在一个临界点去彻底区分开hot和cold,我们不能说温度超过多少度就是hot,低于多少度就是cold。再如rich/poor,我们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去区分这两种状态,不能说资产超过10万或100万或100万就是rich,低于这个标准就是poor。这是因为在等级反义关系中,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在一个界面内,它们只是描述同一种界面中不同程度的状态,而没有界面与界面的区分,如young/old是用来描述年龄的状态,hot/cold描述气温状态,它们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量的差异;而临界点是用于区分两种不同质的界面,体现质的差别。所以在等级反义关系中,不存在临界点。

至此,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区分出clean/dirty, messy/neat, temporary/permanent属于哪一类反义关系了。对于这三对反义词,我们都没有一个自然的或是约定俗称的临界点去区分这两种反义状态,例如我们不能说一间屋内有多少克灰尘是dirty,没有多少克灰尘就是clean;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规定低于多少分钟就是temporary,超过多少分钟就是permanent。所以,这三对反义词都属于等级反义词。

三、结语

归根结底,之所以简单反义关系中存在临界点,而等级反义关系中不存在临界点,原因在于:简单反义关系是对于一个事件的两个界面的描述,两个界面非此即彼,是质的差异;而这两个界面唯一的切点就是它们的临界点,并且临界点只属于其中的一个界面。等级反义关系则是对同一个界面中不同程度的状态的描述,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差异。有无临界点存在,是简单反义关系与等级反义关系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因此,对于比较难以区分属于哪一类反义关系的反义词,我们可以试着去找它们的临界点,一般来说,如果能够找到临界点(自然的或约定俗成的),就属于简单反义关系;反之,如果找不到临界点,就属于等级反义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临界点的判定,是区分简单反义关系和等级反义关系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摘要:文章基于英语语义学中的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有时难以区分这一问题, 通过对简单反义关系和等级反义关系的分析与对比, 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临界点。文章认为, 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的一个关键, 在于是否存在临界点。通过对临界点这一概念进行定义, 分类阐述, 并通过图示和例证的方法, 文章对于如何运用临界点去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最终得出结论:临界点是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简单反义词,等级反义词,临界点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戴炜栋, 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徐志民.欧美语义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4]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常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形似词辨析 篇3

辨析的基本方法:1.从词意上辨析;2.从词性上辨析;3.根据习惯搭配辨析;4.从句法功能或句型结构上辨析。

1. possess (M7U2)和process (8BU5; M3U2)的用法区别

possess vt. 拥有;占有

【拓展】 possession n. come into possession of sth.占有(或获得)某物;come into ones possession(某物)被某人占有;in possession of sth.占有某物;in the possession of sb.为某人所占有。

process n. 过程;历程 v. 加工,处理。如:

How much money does he possess? 他有多少钱?

Peace is a process, a way of solving problems. 和平是一个过程——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高考链接】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right and left ears sound differently. (2015浙江5)

A. produceB. pronounce

C. processD. download

【解析】 句意:研究已经表明,左耳和右耳处理声音是不同的。A意为“生产或制造”,B意为“发音”,C意为“处理”,D意为“下载”。该题考查的是词义辨析,4个选项的意思区别非常明显,所以在作答的时候,要把每一个单词都带入空格进行翻译,找出最佳答案。根据常识,耳朵不能够生产或制造,不能发音,更不可能下载。所以答案只能是“处理”,也就是C。

2. arise (M7U4), rise (8BU4) 和raise (9BU3; 7AU5; M3U2) 的用法区别

arise vi. 意为“发生;出现”,现多用于比喻,指无形的东西的上升或出现,如问题、争论等。

raise vt. 意为“提高,增加,筹款,举起”,后面要接宾语。

rise vi. 意为“升起,上升”。如:

A new problem has arisen. 出现了一个新问题。

raise ones glass to sb. 举杯祝某人健康;raise funds筹集资金;raise ones voice提高嗓子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太阳从东方升起。

【高考链接】 The team are working hard to the problem so that they can find the best solution.(2015湖北23)

A. faceB. prevent

C. raiseD. analyze

【解析】 句意:团队正在努力分析这一问题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A项“面对”;B项“阻止”;C项“提出,举起”;D项“分析”。故选D项。

3. affect (8BU5; M1U3), effect (9AU5; M1U3) 和effort (9AU5) 的用法区别

affect vt. “影响”=have a(n)...effect on。

effect n.“效果;作用;影响”。表示“影响”时,effect是动词affect的名词形式;effect也可用作动词,意为 “产生,招致;实现”。

effort n. “努力,艰难的尝试”。如:make an effort作出努力;without effort毫不费力地。

【高考链接】 If you have any doubts about your health, youd better your doctor at once. (2015天津11)

A. convinceB. consult

C. avoidD. affect

【解析】 句意:如果你对你的健康有任何疑问,你最好立刻向你的医生咨询。A. convince 说服;B. consult咨询;C. avoid 避免;D. affect影响。根据句意可知选B。

4. invent (7BU4; 9BU4), find (B), discover (9AU2) 和create (8BU3) 的用法区别

invent意为“发明”,指通过劳动或应用聪明才智 “发明、创造”出以前从未存在过的新事物,其对象往往是物质性的。

find意为 “找到,发现”,指找到或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且着重指找到的结果。

discover意为“发现”,指发现原来就客观存在但却不为人所知的事物,也可表示发现已为人所知的事物的新的性质或用途。

create意为“创造,创建”,即产生新的东西= cause something new to exist,其对象往往是精神上的,如艺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以及新的科学领域等。

【高考链接】 If you come to visit China, you will a culture of amazing depth and variety.(2015安徽22)

A. developB. create

C. substituteD. experience

【解析】 句意:如果你来中国旅游,你将会体验到一种有深度和多样化的文化。A. 发展,培养;B. 创造;C. 代替;D. 经历 。故选D。

5. demand (M8U2), request (M10U4) 和require (9AU2) 的用法区别

demand n. & vt. 意为 “要求,需要”,语气较重,即强硬、断然的口气。其后可接sth. from / of sb. 不定式或含有虚拟语气的宾语从句。in great demand需要量很大。

request n. & vt. 意为 “需要,恳求”,语气较缓和,指非常礼貌地正式请求。其后可接sth. from sb. (sb.) 不定式或含有虚拟语气的宾语从句。as requested依照请求。

require vt. 意为 “需要,要求”,特指法律、协定、规章以及其他客观情况的要求。其后可接名词、不定式、动名词或含有虚拟语气的宾语从句。特别提醒:require还可接动名词作宾语,但须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也可接不定式作宾语,但要用被动形式来表示被动意义。

【高考链接】 No matter how carefully you plan your finances, no one can when the unexpected will happen. (2014浙江9)

A. proveB. imply

C. demandD. predict

【解析】 句意:无论你怎样地精打细算,没有人能够预知到难以预料到的事情发生。A. prove证明,B. imply暗示(该词为新增词汇),C. demand要求,D. predict预知。根据when后的句子可知答案,故选D。

We most prefer to say yes to the of someone we know and like. (2014浙江6)

A. attemptsB. requests

C. doubtsD. promises

【解析】 句意:对于我们认识和喜欢的人的请求我们大多喜欢说可以。A. attempts尝试;B. requests请求; C. doubts 怀疑; D. promises承诺。根据句意故选B。

6. excuse (4AB), pardon (7AU2) 和forgive (9AU1; M5U1) 的用法区别

excuse vt. “原谅” 指宽恕小的过失(对社交或惯例的疏忽)。excuse sb. for doing sth.=excuse ones doing sth. n.“申辩,辩解,借口”,如:

Excuse me for coming late.= Excuse for my coming late. 请原谅我来迟了。

Dont make an excuse for it.不要为此找借口。

pardon n. vt.“原谅”指宽恕严重的过失,罪恶或严重的冒犯,尤指反法律,反道德的过失。如:I beg your pardon. 请原谅。

Pardon me for not writing to you sooner. 请原谅我未能及早给你写信。

forgive vt. “原谅,饶恕,宽恕,豁免”指宽恕他人对自己的冒犯。forgive (sb.) sth. / forgive sb. for doing sth.)如:Will you forgive my mistake? 你能原谅我的过失吗?

【高考链接】 —Go and say sorry to your Mom, Dave. (2015江苏35)

—Id like to, but Im afraid she wont be happy with my .

A. requestsB. excuses

C. apologiesD. regrets

【解析】 句意:——Dave,去跟你的妈妈道歉。 ——我想这样做,但是我担心她对我的道歉不满意。A要求,请求;需要;B原谅;C道歉;D后悔。根据句意选C。

The failure was a big to him, but he wasnt discouraged and soon got as enthusiastic as ever. (2015福建24)

A. blowB. issue

C. excuseD. factor

【解析】 该句意思为:这个失败对他来说是一个打击,但是他没有泄气,很快振作恢复了原来的热情。A. blow打击; B. issue问题; C. excuse借口;D. factor要素。根据句意选A。

7. receive (8AU3) 和accept (9AU3) 的用法区别

receive的意思是“接到,收到”指收到东西的一种行为,并不涉及是否接受,除表示收到邀请、信件、礼物外,这个词还可以用于接受教育、命令、支持、惩罚和接待客人等场合。它的反义词是send / give。

accept的意思是“领受;同意接受或收下”指经过自己考虑,由主观意志来决定自己同意或愿意接受,一般用于接受礼物、邀请、好意、批评等。它的反义词是refuse / reject。如:

He received many gifts on his 18th birthday but he didnt accept them.

【高考链接】 My parents always great importance to my getting a good education.(2014天津卷9)

A. haveB. attach

C. acceptD. pay

【解析】 句意:我的父母亲很重视让我得到良好的教育。have拥有;attach使……附着;accept接受;pay付钱;B项构成固定搭配attach sth. to sth. 把……依附到……之上; attach importance to重视……。根据句意说明B正确。

8. offer (9AU3), provide (8AU5) 和supply (M2U2) 的用法区别

offer意为 “提出,提供,呈现”,表示向别人提供可接受也可拒绝的某物(如帮助,服务或物品等),这种 “提供” 可能是对方要求的也可能是自己主动提出的。 offer sb. sth.=offer sth. to sb.; offer to help sb.愿意帮助某人。

provide意为 “供给,提供,装备,准备”,强调有预见性,指通过储存或准备的方式为某事做准备。provide sb. with sth.=provide sth. for sb.提供生活费,养活,为……做准备。

supply意为 “供给,补充,弥补”,特指提供所需之物以弥补缺陷或满足要求;另外,它还可用作名词,意为“供应(量),物资,存货”。supply the market with new products向市场供应新产品; supply... for把……供给。

【高考链接】 Top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ies are by major companies. (2014江苏25)

A. chasedB. registered

C. offeredD. compensated

【解析】 句意:来自大学里的优秀毕业生受到大公司的追逐。本句表示大公司愿意接受大学的优秀毕业生。chase追求,追逐;register登记,注册;offer提供;compensate补偿,赔偿;根据句意选A。

9. spend (5B;7AU2), take (5B; B; SU7), cost (7AU5) 的用法区别

这组动词都可表示“花费”。cost用于花费钱财,也可引申为花费劳力、生命等。在 “主语+cost+钱数”句型中,cost意为“价值为”。在“cost+人+钱(劳力等)”句型中,它意为 “花费某人……”、“使某人付出……代价”。cost不能用被动语态。

take通常用于花费时间,也可用于花费钱财,其主语可以是人或指物的名词,也常用形式主语it。

spend意为 “花费(钱)、消磨、度过(时间)”。常用句型是sb. + spend + 时间或钱 +(in)doing sth.或sb.+ spend + 时间或钱 + on sth.。

【高考链接】 —Could you tell me the of making such tasty cakes? (2014福建26)

—Well, I just follow the directions in the cookbook.

A. featureB. plan

C. costD. trick

【解析】 句意:你能告诉我做如此美味蛋糕的诀窍吗? 好吧,我就是按照烹饪书上的说明做的。trick诀窍,所以选D。

Shakespeares writing is still popular today. It has really the test of time.(2014安徽34)

A. failedB. stood

C. takenD. conducted

【解析】 句意:莎士比亚的作品之所以现在还流行,是因为经受了时间的考验。stood在此为“经受”的意思。所以选B。

10. observe (M3U1), watch (3B; B; SU8; 4B; SU9) 和inspect (M10U9) 的用法区别

observe指从一个或更多的有利地点观察事物的过程,客观冷静细致;还有“遵守”的意思。watch强调注意力或诱惑力,有情趣投入。

inspect最为强调的是通过直接经手或参与来对某事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

【高考链接】 The old rules have to be because they only applied to the circumstances that existed when they were made a hundred years ago.(2014湖北24)

A. developed

B. established (establish新增词汇)

C. observed

D. revised

【解析】 句意:老的规则要修改,因为他们只适用于一百多年前制定时所适用的状况。C项为干扰项“遵守”,语义不合乎逻辑。revised“修改”,故选D。

11. efficient (新增词汇), sufficient(新增词汇)和effective的用法区别

这一组词都是形容词。efficient“效率高的”;

sufficient “足够的”相当于enough(修饰名词时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

effective有效(的);生效的,产生效果的。

【高考链接】 With online shopp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the Internet is seen as a(n) way of reaching target customers. (2013福建24)

A. temporaryB. complex

C. accurateD. efficient

【解析】 句意:随着网上购物的快速流行,网络被看作是获得消费者的最有效的方法。efficient有效的,所以选D。

12. worth (9AU3), worthwhile (M6U4)和worthy (M6U4)的用法区别

这组形容词意为“值得的”。worth只用作表语,但又不能单独作表语,后面常跟表示钱数的名词或跟动名词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worthwhile为定语形容词。在动词be之后作表语时,worth后可接名词while, 此时要分开写,是两个词。worthy作表语时,后面接动词不定式的被动语态或of介词短语。如of的宾语为动名词时,动名词也有用被动语态。worthy还可作定语,意为 “有价值的、可敬的”。如:

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The book is worthy to be read. =The book is worthy of being read.=It is worthwhile to read the book.这本书值得一读。

【高考链接】 As the worlds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the of food becomes more and more of a concern. (2013浙江4)

A. worthB. supply

C. packageD. list

【解析】 句意:随着世界人口不断上升,食物的供给越来越得到关注。A项“值得的”;B项“供给”;C项“包裹”;D项“清单”;故答案选B。

13. beside (5A; 6A; B; SU6) 和besides的用法区别

beside prep. “在……旁边;在……附近”;

besides prep.& adv. “除……以外;而且,又”。如:

I sat beside the driver. 我坐在司机旁边。

Besides the honor, Tu Youyou received a sum of money. 除了这个荣誉,屠呦呦还得了一笔钱。

Im too tired to go; besides, it is too late. 我已太疲劳不能去,并且时间也太晚了。

【高考链接】 Bicycling is good exercise; , it does not pollute the air. (2012湖南24)

A. neverthelessB. besides

C. otherwiseD. therefore

【解析】 题干前后表示的是叠加意义:骑自行车是一项很好的锻炼;不污染空气,所以用besides “除了……(还……)”; 答案A意为“然而”;C“要不然”;D“所以”。故选B。

14. especially(8BU1)和specially(7AU3;8AU1)的用法区别

especially adv. 强调“尤其”;specially adv.强调“专门”。如:

She is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English. 她对英语尤感兴趣。

I rang him up specially. 我特意给他打了个电话。

【高考链接】 We used to see each other , but I havent heard from him since last year. (2012辽宁22)

A. especiallyB. regularly

C. particularlyD. approximately

【解析】 句意:我们原来经常见面,但从去年我就没再收到过他的信。A项 “尤其;特别”;B项 “定期地,经常地”;C项 “特别,尤其”;D项“近似地,大约”。 根据句意选B。

15. also (SU8; 7AU5), as well 和too (4A; B; SU3) 的用法区别

这组词意为“也”。also在句中的位置通常紧靠动词,常位于be动词后、实意动词前,不用于句末。由于比较正式,它一般用于书面语。as well 与too通常放在句末。但too的位置比较灵活,在非正式场合,too可以在简略应答中跟在作宾语的代词之后。also, as well, too通常不用于否定句。在否定句里,应用not... either。

【高考链接】 The hotel is almost finished, but it needs one or two weeks to get ready for guests.(2012四川7)

A. onlyB. also

C. evenD. still

【解析】 句意:这旅馆几乎竣工了,但是还需要一两周时间为客人准备一下。A.“仅仅”;B.“还;也”;C.“甚至”;D.“还,仍,尚”。根据句意选B。

16. climate (9AU2; M5U2), weather (6B; 8AU6) 和whether (9AU3) 的用法区别

climate n.“气候”指某地的固定的气候或经常性的气候。

weather n.“天气”指某地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whether conj.“是否”。引导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高考链接】 The limits of a persons intelligence, generally speaking, are fixed at birth, but he reaches these limits will depend on his environment.(2012安徽27)

A. whereB. whether

C. thatD. why

【解析】 这是一个并列复合句。在第二个句子中,从空格到limits是句子的主语,这四个词都能引导主语从句,但是根据句意:是否能达到这个极限取决于一个人的环境。所以选B。

Everyone in the village is very friendly. It doesnt matter you have lived there for a short or a long time. (2012湖南26)

A. whyB. how

C. whetherD. when

【解析】 句意:……你居住在那里是很短一段时间还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关系。根据结构词or就很容易断定:whether... or。故选C。

真诚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4

真诚的近义词

诚恳: 真诚恳切:此皆诚恳之言|待人诚恳。诚恳

诚实: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道德品质。与“虚伪”相对。表诚实

热诚: 热烈诚恳:对你们的热诚十分感谢|报以热诚。热诚

真挚: 真诚恳切:他说时声泪俱下,感情很真挚。真挚

诚挚: 恳切真挚:言语诚挚可亲|致以诚挚的祝福。诚挚

竭诚: 竭尽忠诚;全心全意:~帮助ㄧ~拥护 ㄧ~为读者服竭诚

朴拙: ①质朴真率:禀性朴拙。②古朴不加修饰:器物朴朴拙

诚信:

1、真诚﹔真诚之心。诚信

真诚的反义词

虚伪: 不真诚;表里不一:这人很虚伪|虚伪的同情心。虚伪

虚假: 1.假的﹐不真实的。2.假借﹐假托。虚假

险诈: 1.阴险狡诈。险诈

郑重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篇5

近义词:

审慎、庄严、把稳、认真、隆重、近义词:

草率、轻率

用郑重造句:

1、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2、不过仍然有少数研究人员郑重地看待洞穴壁画周围那些相对小又不显眼的标记。

3、让我再一次郑重感谢大家的支持。

4、菲尔波特郑重其事地站起来,对大伙儿扫了一眼。

5、她郑重地保证尊重他们的决定。

6、为了使我的零用钱不再变少,我郑重宣布,我要戒零食!

7、被告虽郑重声明无辜,可还是被判有罪。

8、他郑重其事地接受他们的致意,并把这些致意连同其他见闻统统珍藏在心里。

9、船长走了以后,我派人把那几个人带到我的房里,向他们郑重其事地分析他们所处的环境。

10、爸爸郑重其事地叮嘱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11、随后爸爸郑重其事地叫我努力学习,不能放松,也算是作为他为我买学习机的回报。

12、我得郑重声明,此事完全与公家无涉。

13、爸爸郑重的嘱咐我,一定要把信放进信箱里。

14、这时,可说一两句赞扬的话,但不要郑重表示感谢,更不要显出爱不释手的表情。

15、我发表了一通郑重其事的演说。

16、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17、吉尔干先生郑重地眨着眼睛。

18、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梳着童花头的男孩子跑过来,郑重其事地把一块钱放进了捐款箱。

19、爷爷郑重的对我说,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有出息。

20、对这次集体行动,班主任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纪律。

21、这种桑拿天,能围着你打转的郑重提醒你:桑拿天,注意防暑!

22、她一门心思地工作,对细枝末节都郑重其事,但并不完全理解。

23、她这会儿话讲得非常郑重。

24、雅库拥有标准化的服务、规范的流程,以及专业的服务态度。雅库对每位顾客郑重承诺,我们将秉承这一准则,力争将每个细节都做到至善至美。

25、我郑重的告诉你,这件事情不可能。

26、偏见、仇恨或无端的畏惧都不应该成为这一郑重举动的依据。

27、我郑重其事地跟小伙伴们宣布我的伟大计划:“我想了一个好办法,我们把这些衣服当装饰,用水彩笔画脸谱,好不好?”。

28、我在此郑重宣誓我不怀好意!

29、她的话被简单而正确地翻译成印第安人的土话,大家都带着尊敬和郑重的神情听这番言语,看来这位姑娘大有成功的希望。

30、伊莎贝尔非常郑重地听取了这个期望。

31、本人玛丽伊丽莎白卡森,身体健康,思想健全,在此郑重声明,此乃本人最后的遗嘱。

32、我们郑重其事地跟他握了握手,然后退了出来。

33、中秋必吃月饼,短信提前派送。在铺天盖地的祝福到来之前,我以姚明的高度,罗伯斯的速度,杜丽的精准度,向你郑重宣布:中秋快乐,永远幸福。

34、他向我们郑重承诺然后又对我们食言了。

35、“请你告诉你的母亲吧!”他郑重地说。

36、她讨厌欠钱不还,并郑重承诺。

37、梅尔夫人注意到了这种郑重其事的脸色。

38、他们对于军队,对于征兵的恐吓,对于儿童们的糖与糖果的缺乏,是颇郑重其事的。

39、我发现有个会员剽窃并抄袭了我的私人网页,我在此郑重声明我的个人网页属于私有的知识产权,不得翻录,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常例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6

【近义词】:老例 惯例 通例 常规 旧例 向例

【反义词】:破例

【解释】:

向例: xiàng lì

1.以往的规则;惯例。

惯例: guàn lì

①一向的做法;常规:拓破~丨因循~丨国际~。②司法上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过去曾经施行、可以仿照办理的做法或事实。

通例: tōng/tng lì

1.常规;惯例。

老例: lǎo lì

旧规矩;旧习惯。

破例: p lì

突破常例:不欲破例,此亦拘儒常态|她能考入军校,这是天大的破例。

旧例: jiù lì

过去的.事例或条例:沿用~。

常例: cháng lì

1.常规;惯例。 2.“常例钱”的略称。

常规: cháng guī

连绵不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7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词汇习得

一、理论依据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近年兴起的一个学派, 着重研究语言学习与人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而范畴化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成员之间享有部分共同属性, 但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原型是指范畴内最理想的中心成员。

认知语言学把英语多义词看作一个范畴, 也具有原型效应, 即一个多义词词义范畴中的各意义并不是杂乱、毫无联系的, 而是有一个更为核心的意义即原型意义, 其他意义则围绕原型意义通过一定的语义特征相互联系, 或者可以说其它词义都是在原型意义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词汇习得也是学生在外语习得中的关键问题和难题。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多义词, 在不同的语境中体现不同的含义。如何掌握多义词的各个词义, 正确理解不同语境下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从而准确把握词语及整个句子的含义是一个至关重要且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如何突破这一难题, 做到长时、有效地把握多义词, 笔者认为可以把原型范畴理论作为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和辅助手段, 运用到实际的词汇教学和学习中去。

二、可行性分析及开展策略

1. 可行性分析

英语教学的很多研究和实践都表明, 英语学习者在掌握多义词方面存在障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同学对多义单词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识记时主要依靠生记硬背单词手册, 记忆的效率低, 保持时间太短;只能掌握多义单词最常用的个别意义;在任何语境下都试图用自己所掌握的一个意义来强行解释语境, 不顾及逻辑和整体意义是否正确。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帮助学生改善和提高多义词习得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2. 原型范畴理论

所谓原型就是指在日常语言中稳定、最容易记忆的部分。在一定范畴内, 一个成员要比其他成员具有更多的共性, 这一成员就成为该范畴的典型和中心成员, 即原型;其他成员则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以一个英语多义单词作为一个范畴, 其典型成员就是该多义词的字面意义, 或者说原型意义;而其它非典型成员就是比喻意义或者说衍射意义 (peripheral senses)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 在所有相关词义中有一个中心或核心意义 (core sense) , 这就是其他词义的原型, 即原型意义。其它词义都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 从而形成更大的词义范畴。范畴成员间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resemblance) , 但它们的相似程度不同, 因此等级也不同。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各义项之间具有的家族相似性特征, 以及人在记忆时所遵循的由简到繁, 由原型到特殊的一般规律, 因此在学习多义单词时, 教师可以对该词的原型意义进行重点讲解, 当有该单词新的语境与意义出现时, 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在此基础上进行其它意义的延伸,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多义词汇的认知语义网络, 培养学生对词汇原型意义的意识。

3. 实验的开展策略

3.1研究目标

笔者以本人每学期所教的商务英语专业班级的学生作为项目开展的实验对象, 运用测试和对比的手段, 对一部分学生即实验组的学生在教授多义单词的过程中采用原型范畴理论, 而对另一部分同学即对照组同学采用常规的教学法;一段时间后对两组同学就单词意义的掌握情况展开测试, 用数据来体现原型范畴理论对学生多义词的习得的效果。

3.2进度与步骤:

本项目的开展时间初步定为一年, 即2个学期。对参与实验的班级进行如下规划:

第一学期:在商务英语一个班级内运用原型范畴理论的教学方法, 另外一个班级用常规教学法。一段时间后在两个班内选取英语整体水平大体相当的同学各一组, 以测试的形式进行比对并得出实验结果。

第二学期:在两个班级均采用原型范畴理论的教学方法, 一段时间后, 用同样的方法选取同学进行测试和数据的比对。

为了让数据更客观, 可以在新一级的商务英语班级中进行同样测试以及数据的获取和比对。

3.3考核指标和提供成果的形式

考核以四六级词汇中的多义词汇为对象。在不告知两组同学测试的情况下, 让同学从所给的多义单词中划出他们不认识的单词, 最终确定20个或者更多个所有同学都不认识的单词作为测试单词。每一个单词给出不同意义的两个句子。要求同学根据第一句中给出的该单词的意义推测第二句中该单词的意义。不同之处在于实验组的第一句中给出的是该单词的原型意义, 而对照组则为其中任一的衍射意义。以两组同学取得的成绩作为最后的说明数据。为了让实验的主观性更小, 可以进行2到3次类似的实验, 获取更多的数据。

从笔者进行的3次实验最终得到的结果看, 实验组的同学平均成绩均要比对照组的同学的平均成绩高。虽然实验过程以及最终的成绩受到单词选择、同学个体掌握情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但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实现多义单词的掌握的积极作用是毫无疑问的。

三.结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领域里发展较成熟的一种理论, 在语言教学和习得的实践中中已经取得越来越多的认可。相比于传统的单纯依据上下文猜测意义, 或是死记硬背字典上的多个词条, 引导学生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学习多以单词能更稳定、更准确地把握多义词某一语境下的含义, 也更利于学生对单词意义的长时记忆。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 应着重多义词原型意义的讲解, 帮助学生弄清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原型意义推测具体语境下多义词的衍射意义, 实现学生对多义单词意义的长时记忆和具体语境的正确把握。

参考文献

[1]Laufer, B.What's in a word that makes it hard or easy:some intralex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arning of words.In vocabulary: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N.schimitt&M.McCarthy.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Talor J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5.

[3]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张绍全.2010.中国英语学习者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B.期刊文章

[5]胡壮麟.1997.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 (4) :51-59.

[6]梁晓波, 李勇忠.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 2006, (4) .

[7]刘川.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英语多义词习得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6) .

[8]王子春.原型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J].天津外国语学报, 2006, (3) .

[9]吴旭东, 陈晓庆.2000.中国英语学生课堂环境下词汇能力的发展[J].现代外语 (4) :349-360.

朴实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篇8

反义词 雕琢 奢华 浮夸 轻浮 绮丽 虚浮 华丽

朴实基本解释

[honest]∶淳朴诚实;质朴笃实。

朴实无罪过。——《北史》

[simple]∶朴素。

他穿得很朴实。

朴实引证解释

1、淳朴诚实;质朴笃实。

《宋史·道学传四·李燔》:“ 燔 交友有益,而进学可畏,且直谅朴实,处事不苟,它日任斯道者必 燔 也。”

明 无名氏 《女真观》第二折:“因见先生外貌谦恭,内才朴实,表里相称,况又是师父的侄儿,因此成就这段姻缘。”

清 刘大櫆 《渔溪巴君墓志铭》:“平生朴实自守,最厌浮夸之习。”

2、朴素,不奢侈,不华丽。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清勤堂随笔》:“ 朱文端 相国,自奉甚约,抚 浙 时,饬所部凡婚嫁丧葬,贫富各有品式,务崇朴实,勿事华靡。”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房屋都是纯粹 俄国 式的‘木屋’,又精致又朴实。”

3、质朴实在。

唐 柳宗元 《陈给事行状》:“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纪事朴实,不苟悦於人。”

《辽史·百官志一》:“ 契丹 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陶 诗胸次浩然…… 储太祝 有其朴实, 韦左司 有其冲和, 柳仪曹 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4、淳朴诚实。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那人是谁?却是郡王府中一箇排军,从小伏侍郡王,见他朴实,差他送钱与 刘两府 。”

《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夫人见说,十分欢喜,又见 可常 聪明朴实,一府中人都欢喜。”

巴金 《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我还想到 苏文俊 班长的朴实可亲的年轻的脸和略微突起的颧骨。”

朴实的造句

1、这篇课文虽然言语朴实无华,感情却真挚动人。

2、这些大学生穿得都很朴实,不讲究打扮。

3、这位朴实的山里人今天总算见到了繁华的城市。

4、由于远离市镇,住在这里的人们依然保持着朴实的本性。

5、中国的农民,一向以敦厚朴实、勤劳苦干而闻名于世。

6、老校长为人朴实,我们都很敬重他。

7、朴实憨厚的农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

8、原本朴实的他,受不了都会纸醉金迷的诱惑,赔上了光明前途。

9、这两件作品一重华丽,一重朴实,春华秋实,各有特点。

10、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11、她纯洁朴实,犹如璞玉浑金一样。

12、人生还要如土,要永远保持朴实的素质,不要装腔作势,也不要居功自傲、盛气凌人。

13、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这句朴实无华的口号,概括了雷场战士的心声。

14、这位领导干部穿着很朴实。

15、这孩子朴实勤奋,白水鉴心,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16、它朴实无华,表里如一的品质,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17、我爷爷是个朴实的.乡下人。

18、真挚的情感,朴实无华的语言也能够动人心弦。

19、延安的人朴实、敦厚,说一句,算一句,容易相处。不比这里的人,五花八门,各怀鬼胎。

20、在叱咤风云、运筹帷幄的岁月中,最让他们心动的正是那些最简单、最朴实,也最贴身的关爱。

21、虽然长途跋涉,辛苦非常才来到这沙漠城市,但是城市里那些热情朴实的人,却着实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朋,千里来相会,不枉我这么辛苦了!

武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9

词语条目:武断(武)

词语拼音:wǔ duàn(ㄨˇ ㄉㄨㄢA)

相关成语:

武断的解释

武断 wǔduàn

[arbitrary decision;subjective assertion;with high hand] 主观轻率地判断

武断的引证解释

1. 以威势妄断是非。

《史记・平适椤罚骸暗贝酥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

司马贞 索隐:“谓乡曲豪富无官位,而以威势主断曲直,故曰武断也。”

2. 谓妄以权势独断独行。

唐 元稹 《授刘悟昭义军节度使制》:“州里行信让之风,乡曲除武断之患。”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野有t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邑人 赵阎罗 ,原漏网之巨盗,武断一乡。”

3. 只凭主观作判断。

唐 刘禹锡 《祭虢州杨庶子文》:“ 比阳 布和,战地尽V; 寿春 武断,吏夺魄。”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那著书的既不曾秉笔直书,我h书的便无从悬空武断。”

李大钊 《战后之妇人问题》:“我们 中国 的女界,对于这世界的妇人问题,有点兴趣没有,我可不敢武断。”

4. 主观,盲目自信。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吾以古文称《尔雅》,鲜不疑吾为武断,为狂诞;吾岂无以自信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名字》:“有时也自己想:这实在太武断,太刚愎自用了。”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第一场:“非常傲慢和武断,是不是?”。”

近义词:

果断、决断

果断 果断 guǒduàn [resolute;decisive;determined;unwavering] 有决断,不犹豫 (她)果断地说:“好吧!是福盼不来,是祸也愁不去。该怎的就怎的吧。――《党员登记表》

决断 决断 juéduàn (1) [make a decision]∶做决定 去不去,今天会上决断 (2) [resolution;decisiveness]∶有魄力 有决断的人 (3) [final decision]∶做出的最后决定 成败在于决断

反义词:

审慎、谨慎、犹豫

审慎 审慎 shěnshèn [cautious] 谨慎;慎重 审慎从事 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物种起源・导言》

谨慎 谨慎 jǐnshèn (1) [careful;prudent]∶细心慎重 知臣谨慎。――诸葛亮《出师表》 谨慎的疑虑 (2) [discreet]∶指认为自己的看法有所根据,但还有所保留 对谈判的前景表示谨慎的乐观

连绵不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10

同义词和反义词研究方法比较相同的方面是一些基础性的方法, 主要有“义项归纳法”和“义素分析法”。

古汉语专书同义词、反义词的界定中, 都强调要有一个义项的相同或相反。因此古汉语专书同义词、反义词的认定中都是以词的义项 (义位) 为基础的, 需要科学、严谨地归纳词的义项, 而在典籍中的词展示的都是词的义位变体, 对它们的训示一般为文意训释, 文意训释不能用来作为专书同义词、反义词界定的基础。王宁先生认为随文释义中的单训, 即以单词来解释另一单词的训释方式, 也不能直接作为词的义项。因为一旦离开语言环境, 这种形式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用甲训乙时, 究竟采用的是甲的哪个义项, 没有相关的标志可以显示, 又没有语境可以补足, 特别是当同一个义项用不同的词语做训释词时, 更难归到一起。因此“义项归纳法”对于同义词和反义词研究都是很有必要的。

具体来说, “义项归纳法”首先就是准确把握词的文意训释, 即义位变体。其次是把义位变体归纳为义位, 具体方法为苏宝荣先生在胡明扬等先生的基础上提出的, 一是断层区分法, “义项在多义词的整个系统内部是相对独立的, 但是义项之间又有联系, 因此原则上应当在意义联系最薄弱的地方划分义项”。二是词频统计法, “在语流中反复使用的义点, 是词的比较稳定的意义, 应当定为义位, 而在语流中偶然显现的义点, 是词的临时义或语境义, 一般不是独立的义位, 应当归入相邻近的义位” (1) 。

20世纪40年代, 丹麦语言学家叶姆斯列夫提出了义素分析的设想, 但没有引起语言学界足够的重视。只是到了60年代, 卡茨和福德将义素分析的方法用来为生成转换语法提供语义特征, 才受到现代语义学界的重视。而我国语言学界只是到了80年代才广泛使用这种方法, 但还是局限于现代词汇学的研究, 古汉语中真正的运用极少, 训诂学和传统语义学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当然, 在我国训诂学和传统语义学的发展历程中, 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字书、字典及注疏等的留存为我们进行义素的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同义词, 刘叔新先生认为义素分析法“对于能以某种可靠的客观形式区分开词语间的同义现象和近义现象并进而确定同义单位来说, 很有帮助” (2) 。具体到同义词的分析, 就是要在确定词群 (或者说是语义场) 的基础上, 以义位为单位, 先找出词与词之间共同的义素, 作为“同”的基础, 然后分析出其间有差异的义素, 用图表等直观的形式描写出来, 让人们了解其间的语义关系。

对于反义词, 蒋绍愚先生认为义素分析法也可以用来确定两个词之间的反义关系, 他说:“由此可知, 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看, A、B两个词如果中心义素和一部分限定义素都相同, 只有一个义素不相同, 而A、B两个词不同的义素, 或是互补, 或是极性对立, 或是反向, 那么A、B两词是反义词, 否则就不是。” (3) 与此同时, 蒋先生还举了些例证用以说明“义素分析法”认定两个词之间反义关系的可操作性, 如“‘抑’——‘扬’, 一为举之向下, 一为举之向上, 上和下反义, 所以这两个词是反义词。‘毁’——‘誉’, 一是言其恶, 一是言其善, 善和恶反义, 所以这两个词是反义词。‘君子’——‘小人’, 一为道德高尚, 一为道德卑下。‘冬’——‘夏’, 一是冷的季节, 一是热的季节。所以它们也都是反义词。而且, 这些词人们也常常是作为相反的两项对比着使用的” (4) 。

“义素分析法”对于确定词的同义、反义关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一方法也存在局限性, 一是主观性太强, 不易操作, 刘叔新先生指出:“义素分析法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人们对事物对象的认识, 让人们看到事物对象的抽象轮廓。但是抽象就算不上真实的具体形式。这种方法只能展现意义的构成, 可以一般地从意义本身来提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情形, 却不能直接地、往往不能确切地表明事物反映在意义中的外延。更为不足的是, 义素分析法完全建立在个人对词义的了解和剖析的基础上, 有一定的主观性, 并不是验证式的, 因此它不能给检验提供客观的、形式的标志。” (5) 二是缺乏普遍性。就目前学者们使用“义素分析法”的实际情况来看, 他们经常列举的例子主要限于部分容易操作的词语。“义素分析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词, 只适用于一些普通名词、一些形容词和一些动词” (6) , 也就是说这种方法缺乏普遍适用性。

下面谈同义词和反义词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 这两种词聚的研究方法最为明显的不同就是系联范围的不同。

同义词的界定范围是全书系联, 周文德提出的“双重印证法”比较典型。确定古汉语同义词的方法应该是利用古代文献典籍, 验之以古代训话材料。段玉裁指出:“古人因文立义, 后人当因文以考义。” (7) 但是因为这些作品距离现在已经很远了, 要正确理解它们必须要借助古代的训诂材料。因此, 同义词系联的范围是全书, 同时参考训诂资料。

反义词的研究中则较多地使用“对文”和“连文”的系联方法。在具体的使用中, 由于使用者不同, “对文”和“连文”也就有了不同的称呼。例如, 张双棣先生称它们为“连用”和“对用”:“这些反义词大多是以连用和对用的形式出现的……” (8) 杨荣祥先生称“对文”为“对举”, 他说:“反义词聚合成员在句子中成双成对地出现, 形成了反义词聚合在语言运用中的修辞特色, 这为我们确定反义词聚合提供了方便。” (9) 张永言先生把“对文”和“连文”称作“连用”和“并用”, 他说:“语言里反义词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所以在言语里它们常常用在一块儿。反义词的并用或连用有时候是一种修辞手段, 用来突出事物或现象的对比或矛盾,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0) 例如在《周易·杂卦》中:《革》, 去故也;《鼎》, 取新也。“故”和“新”就是对文关系。《说文·攴部》:“故, 使为之也。”本义是“原由, 原故”。段注:“今俗云原故是也。凡为之必有使之者, 使之而为之则成故事矣, 引申之为故旧。”可见“陈旧的事物”义是其引申义。《说文·斤部》:“新, 取木也。”“新”为“薪”之本字。在此为假借, “新旧”之“新”这个词的“新生的事物”义未见从何处引申, 可看做这个词的本义。在此, “故”的引申义与“新旧”之“新”的本义形成对文的反义关系。再如《屯·彖》:屯, 刚柔始交而难生。“刚”“柔”在此是连文关系。《说文·刀部》:“刚, 强, 断也。”段注:“强者, 弓有力也, 有力而断之也。”“刚强、刚健”是其本义。《说文·木部》:“柔, 木曲直也。”段注:“凡木曲者可直, 直者可曲曰柔。”“柔软、柔顺”是其本义。《字汇·弓部》:“强, 木强, 不柔和也。”“强”与“柔”反义, 而“刚”与“强”同义, 因此, “刚”的“刚强”义与“柔”的“柔软”义形成反义。在此, “刚”的本义与“柔”的本义形成连文的反义关系。

另外, “否定式认定法”在反义词的研究中使用也较多。这种方法就是指在具体的句子中, 如果甲词的否定式与乙词同义, 那么甲词和乙词往往构成反义聚合。

由此可见, 同义词和反义词界定的主要不同, 是系联范围的不同, 反义词强调的是小范围内的系联, 一般局限在单句和复句中, 主要靠句子内的文本格式判定, 同时参照义项的分析。而同义词则是全书范围的系联, 专书的一组同义词出现在全书范围内, 主要靠义项的分析, 归纳出相同的义项来认定, 对不同句子文本格式的参照是辅助手段。

摘要:在汉语史研究方面, 古汉语专书同义词、反义词研究逐渐得到学者们的重视, 并且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 目前, 对于重要的先秦典籍, 大部分已经做过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专书研究, 同时, 对于专书研究中, 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定义、确定、分析等已经产生一些比较成熟的术语和方法。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础, 分析古汉语专书同义词、反义词研究方法的异同。

关键词:同义词,反义词,研究方法

注释

1 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 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2 (5) (6) 刘叔新、周荐:《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2年版。

3 (4)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4 (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5 (8)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6 (9) 杨荣祥:《〈世说新语〉中的反义词聚合及其历史演变》, 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上一篇:中国经济思考题及答案下一篇:五的乘法口诀作业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