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24-08-01

八上历史教学工作计划(通用8篇)

八上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时光如水,转眼间,一学期结束了。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认真备课。

作为年轻教师,我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水平。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为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下学期工作计划

下学期需要完成八下20课的内容,预计可能会需要完成九上内容,课程会比较紧张。先就当前期末考试发现的问题做点规划:

一、通过阅卷发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国共一大”“国民一大”等新“答案”很多,第一次合作标志出现了“中共一大”“中共三大”“黄埔军校”等,第二次合作标志出现“西安事变”频率较高,还有“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等,对于标志性事件区分不清。

2、答题不规范,不写提示语,没有做到序号化答题。

3、审题能力欠缺,非选择题中题目中明确要求“依据材料一写出”,但是答案中出现了“中共三大”“中共一大”“七七事变”“北伐战争”等材料中没有的历史事件,说明学生答题能力和方法欠缺,待加强。

二、存在的不足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这是主要原因。对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因素:一在于学生本身,没有良好的复习习惯;二在于老师没有及时检查和重点提问,以至于出现考试时该得到分的题目失分比较多。

2、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在这方面主要是学生做题比较少,能力较弱,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进行精题练习,逐步让学生学会如何解答问题。

3、学生做题很粗心,审题不够仔细。

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为主要突破点,只关注尖子生,忽略了后进生的培养。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努力消灭低分,加大对中间学生的督查力度,改善当前分数的梨形结构。

3、今后应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交流,力求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

4、对学生多了解、多关心、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以情感人、赏识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努力探索出最好的、最切合实际的方法,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八上历史问题 篇2

1.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产品和掠夺原料;

2.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3.为了扭转对中贸易逆差,英国决定通过鸦片走私以牟取暴利;

问题二: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

1.中国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2.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1.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严重破坏,并开创了侵略者向中国勒索赔款、侵占领地的恶例;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他们掠夺原料产地和倾销商品的地方;3.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4.中国的国门从此被打开,国人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开始觉醒,五口通商促进了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同时战败求和也刺激了一些中国人,一些救国的新思想开始出现;

问题三: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够“制夷”吗?

1.在清政府落后守旧而又夜郎自大的社会背景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非常进步的;2.“师夷长技以制夷”只停留在对西方军事技术的学习上,西方国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不可能将真正先进的科学技术传给中国,在腐朽落后的旧中国,“师夷长技”是不可能“制夷”的;

问题四:《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中国需同英国政府协商。

影响:割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赔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殖民者在通商口岸倾销商品,关税协商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割让辽台澎——领土完整进一步被破坏,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二亿银——进一步加重百姓负担,清政府向列强贷款,便利列强控制中国财政。日本利用巨额赔款,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开沙重苏杭——使得日本侵略势力进入到中国最富裕地区,且深入到中国内地;口岸设工厂——便利了外国势力对华资本输出,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阻碍了中国生产力发展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清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海关税收被当做赔款担保,使得清政府的经济命脉被洋人控制;

2.清政府拆除京津沿线设防炮台,允许列强驻兵,使得中国置于列强的军事控制之下,严

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和国家主权。

3.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的划定,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的控制,“国中国”的存在,严重破

坏了中国的司法、行政等主权;

4.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帝国主义可以间接控制中国人民,清政府完

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的内容

1.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在北京道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洋务运动的不足有:

1.受顽固派势力的阻挠以及政治体制的约束,洋务派并未能大展拳脚实施洋务,反而处处受制,如经费投入、政策帮助等;

2.个别洋务派中饱私囊,谋取私利;从国外聘请的技术人员也各怀鬼胎,巧取豪夺,并未专心洋务,更没有将真正先进的技术带来; 3.洋务运动并未能触及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反而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注定其要失败;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各种实业的兴办,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得以产生,新的生产力代表逐渐形成,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

3.洋务运动开启了派遣留学生的先河,大批留学生不仅带回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还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并加以传播,间接推动了中国革命。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

2.采取的资产阶级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放手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推翻了满清的腐朽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促使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制度,促使了社会经济、思想观念、社会风俗的变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

1.“欢呼”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失败”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且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窃取了;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新文化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中国人接受了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3.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思想基础;

4.新文化运功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是其局限的地方;

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的兴废?

1.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从隋唐开始兴起,直至1905年清政府废止,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影响各个领域;

2.科举制度创造了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方法,便利了统治者从民间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也让一部分有才能的人加入统治集团,一展政治抱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民间读书风气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勃兴的重要因素,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4.但科举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并成为了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人们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到清朝末年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不得不废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哪些?

1.日常生活中,随着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一些生活中的陋习,如打躬作揖、女人缠足等也被废止。

2.孙中山颁布剪发令后,人们开始减去长辫;在人际关系中,人们改用“君”、“先生”等称谓,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平等诉求和愿望;

3.服饰方面,男子流行穿中山装,女子开始流行穿高领旗袍,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美与个性的要求。

4.政府重视投资实业,人们开始改变四民观念,逐渐投身实业救国的行列。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大量文艺作品的出现及新思潮涌入,拓展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与视野。近代学制的建立与科举制度的废除,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留学成为时髦,涌现了大批近代杰出的人才。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

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五四运动迫使中外反动势力作出妥协,北洋政府罢免了卖国贼的职务,释放了被捕学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3.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凝聚了人们的爱国之心;

4.五四运动锻炼了一大批有志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先有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最后夺取城市政权?

1.在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强,而农村中敌人的力量相对较弱;

2.中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人数的绝大部分,群众基础较好。因此,只有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发展革命势力,然后才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2.抗日战争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废除了一系列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为后来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基础;

3.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为何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

1.东北地区的解放军多于国民党军,拥有局部优势;

2.国民党军孤立无援,处于被包围态势,解放军握有主动权; 3.东北地区战略地位十分显著;

如何看待近代开放通商口岸与今天东莞改革开放的问题?

开放的前提:独立自主,平等互利

交流与学习是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华等,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例子。但是到了近代,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断绝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也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国门,我们被迫开放了诸如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沙市、苏州、杭州、重庆等城市为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在通商口岸倾销商品,同时也压制了中国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虽然这种通商口岸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但是这种开放是被动的、屈辱的、不公平互利的。

三十多年前,为了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东莞也在这场巨变中迎来了重生和飞跃。东莞花大力气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加强学习与交流,一跃成为闻名世界的制造业城市,虎门服装、常平物流等闻名遐迩,这都是自主开放、平等互利、积极交流的结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只能深化而不能停止。

八上历史第三单元 篇3

第三单元

1.(2013)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A)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国共合作 D.抗美援朝

2.(2012·河北).右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B)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中国工农红军听长征

3.3.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A)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北京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

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

5.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B)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D)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7.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C)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8.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大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四位人物得票相近。你认为对五四运动后社会思潮影响最大应是(D)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李大钊

9.“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记归踪。”这是董必武重访嘉兴南湖后题下的诗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c)。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召开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秋收起义

10“大会制定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制定此纲领的时代背景是()1 A.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B.一战后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侵华,北洋政府黑暗统治。C.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逆流。

D.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成为时代主题。

11.毛泽东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以下理解正确的是(D)A.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包含三大政策

C.新三民主义是实现三大政策的惟一途径 D.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灵魂 答案:D

12.2008年5月,中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团访问大陆,在谈判两岸关系时说:“我们应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展望将来。„„求同存异。创造双赢。”打开历史的闸门。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了(B)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3.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D)

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4.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70周年,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请问,此纪念馆是:(A)

A.南昌起义纪念馆 B.八七会议纪念馆 C.秋收起义纪念馆 D.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15.(2013·吉林长春)“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A)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根据地

16.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C)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7.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8.下面是毛泽东的四句诗词,其中描写长征的是(C)2

八上历史

第三单元

A.“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B.“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9.一名导游向一名游客作如下解说:“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领导在军事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正是由于推行了这些错误主张,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造成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重大牺牲。毛泽东的发言受到与会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这群游客游览的会址位于(c)

A.北京 B.延安 C.遵义 D.瑞金

20.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起义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以上反映历史史 实()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 ④井冈山会师 ⑤新四军建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21.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八上教学计划 篇4

教师:冯富明科目:地理班级:八年级(1)(2)(3)班

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完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本教学以中国地理为主,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设校本课程,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的家园。

5、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6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7、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8、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第1---3周,学习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4---7周, 学习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8---9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6周,学习第3、4章

第17周,复习

八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补充 篇5

1、根据下面的诗歌材料,回答

开元盛世歌:开元盛世真繁荣,粟稻为主茶盛行。水利筒车曲辕犁,浇地垦荒粮食丰。丝织行业技艺高,清白三彩最有名。唐都长安百万家,四方交往乐盈盈。

(1)、《开元盛世歌》体现了唐朝哪些方面的盛世景象? 农业的发展(粮食的增加、新农具的广泛使用)、手工业的发展(丝织技术、制瓷业)、商业的繁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2)、分析唐朝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

唐朝经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努力,出现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盛世景象。

2、西汉前期和唐朝前期呈现出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试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调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提倡节约;人民辛勤劳动等。

3、比较中国封建社会与中世纪欧洲的封建政治制度的不同。

中国封建制度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权至上,以大一统为特色;西欧则是层层分封,中央权力微弱,教会拥有极大的权势。

4、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是什么?由谁传到欧洲的?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它们的出现怎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三大发明分别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火药、火器传到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重要作用。罗盘针传入欧洲,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条件。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西欧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这些最终都促使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书籍的成本,大大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火药广泛应用与生产、生活中,增添了人们生活的趣味,火药武器将人类战争由冷兵器时代推进到热兵器时代,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指南针的方面,提高了人类航海能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也受惠于指南针的导航。

5、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主要原因是?

①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②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③重用管仲这样的贤才

6、战争与和平交融这两种文明的传播方式你更赞同哪种,为什么? 答:和平交往对文明发展更有利.因为和平是人们在自身生存实践中所发出的一种基于本能的精神向往,是人们在历史实践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并为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的价值取向.血腥的暴力冲突所导致的伤亡.痛苦.仇恨及物资上的巨大的损失,在一般情况下是人们所不愿看到和不能接受的,而和平往来的直接效果却是比废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更新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与内容上的丰富,无论从时间的维度上看,人类的和平交往活动都占绝大部分比重.

7、商鞅在变法前的取信于民的故事的意义和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答:取信于民的作用: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8、大运河的三点四段五水以及评价:

答:三点四段五水:指的是涿郡、余杭和洛阳三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钱塘江,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

一方面肯定大运河在客观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解决了南北的交通,加强了政治统治,使沿线的城镇迅速繁华起来;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他开凿大运河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满足自己乘龙舟巡游江南的愿望。此举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9、列举三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清明统治时期。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10、列举中国封建社会实现大一统的时代。秦、汉、隋、唐、元、明、清

11、列举四位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

张骞 玄奘 鉴真 马可·波罗

12、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哪几种方式进行的?

边境贸易 迁徙杂居 官府和亲 冲突战争

13、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在当时政治、思想方面有何反映?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这些土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地主阶级,租种土地的人,变成农民。战国时,这种封建生产关系已居社会主导地位。这种社会变革在政治上、思想上也有突出的反映。

在政治上:新的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典型的。在思想上: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一些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对社会变革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4、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四次大统一是指:

①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社会激烈变动的局面; ② 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吴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③ 589年,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④ 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消灭南宋,结束了唐朝以后民族政权并立的状况

15、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提出了“春秋无义战”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所说的“春秋无义战”,就是指的这些诸侯争霸的战争。说它“无义战”,是因为春秋争霸战争,迫使交战地区人民逃离家乡。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社会动荡不安。整个战争时期,都是奴隶主为自身利益,争夺土地、人民而战,牺牲了广大人民利益。所以不管对哪一方,都是不正义的战争。

从另一角度上讲,诸侯争霸,各国竞相改革,发展生产,而且战争本身使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减少,而战争使华夏族与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结束并立局面的进程。从这点讲,它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义战”作用。

1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这是根本原因,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第二,这一时期,私人讲学和著述盛行,为个人发表观点和意见提供了便利,第三,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7、唐朝出现了三个清明时期,请分析其共同原因?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共同原因是任用贤才

18、在过春节中感悟到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重视亲情,向往团圆。

19、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带有哪些唐宋遗风?

重教育、重学历、重考试,这颇有唐宋科举制的遗风。

20、推恩令的作用:进一步削弱了诸侯国割据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巩固中央集权,加

强政治上的统一。

21、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了人才。

22、玄奘和鉴真共同的功绩在于他们都传播了佛教教义;不同之处在于玄奘是将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且让唐人了解天竺的历史、地理等情况,鉴真则是将佛教传播到日本,并把唐朝先进的文化传播到日本,造福了日本人民。

23、春秋主要争夺霸主,战国时期主要意在灭掉各国,统一天下。

24、中华文明的特点:在多民族的交融中,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的胸怀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成果,多元一体,兼

容并蓄。到宋元时期,中华文化已经处于世界文明的巅峰。

25、东周也称春秋战国(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时期,开始普遍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

26、宋元时期的重要标志:农牧文化逐渐融合,繁荣的城市商业、多彩的文学艺术,极盛的传统科技、频繁的中外交流。

27、宋代的文人,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原因:科举进一步完善,统治者重视文人

28、下列属于民族大融合的史实有:

①春秋时期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攘夷”斗争中,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②西汉时期张骞几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使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③西汉政府对南方的经营加强了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④自东汉三国以来,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向内地迁徒,同时,由于战乱、灾害等各种因素,北方人民也纷纷迁徒到江南各地。⑤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⑥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加速了与少数民族的频繁交流,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出现了胡汉交融的特点。⑦宋元时期的中国,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相互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⑧ 汉唐朝时的和亲政策及汉朝互市的开通都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及经济文化的交流。

(换一题目:从西周到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与交往主要有哪几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周边民族的战争和融合; 两汉时期汉族和匈奴等民族的交往; 东汉末期开始少数民族内迁及与汉族融合,隋唐时期,汉族和周边各族往来密切;

元代是民族融合高峰期,产生了新的民族“回族

29、过中国春节(传统节日)的原因(意义):因为他们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加强中华民族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0、元代的开放和交流表现在哪些方面?

海外贸易繁荣(瓷器、茶叶)中外科技交流达到高峰 中外人员和民族融合达到高峰伊斯兰教, 基督教传入中国并传播开来

第一、二、三单元内容补充:

1、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面貌则同现代人基本一样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生产工具有了明显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2、推动了社会手工业的发展,如制陶、纺织等

3、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3、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狩猎生活。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4、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为什么炎帝与黄帝被称为华夏族人文初祖)(P17-18)

1. 炎帝与黄帝的部落联盟形成了日后华夏族的主体;2。他们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5、我们为什么要拜谒黄帝陵 ?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对同根同源的祖先的拜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内在凝聚力

6、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文物古迹

1、政府要加大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

2、加强文保宣传,增强人们文物保护意识

7、四大文明古国建立统一国家的时间、建立者和古文明发祥的流域(P26)自我测评第一题

8、文明产生于大河的原因:邻近大河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地势平坦,气候比较湿润温和,土地肥沃,利

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定居和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9、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如,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可见,法典具有十分鲜明的阶级性,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P34-35)

10、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最大的精品是四羊方尊

在古代埃及阿蒙神成为王国的保护神。

古埃及科学上成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源于这种历法)。

11、四大古文明中哪些成果对现在还有直接影响(P43 自我测评第一题)

1. 古埃及的历法2. 西亚的星期制度3. 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4. 西亚的60进位法5. 古埃及的几何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3.16;

古埃及的解剖学;中国的文字等;真正的文字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

12、雅典民主制(P51-52)

产生原因:海上交通便利,商业贸易使城市繁荣起来。雅典的民主制具体内容(表现): ① 公民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 “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国家日常事物

③ 陪审法庭 ——最高司法机关

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

评价:具有两重性:积极方面,它可以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积极的参政议政;从消极的方面看(局

限性),这一民主制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民主统治 阿拉伯文化的突出特点:(P61-63)

阿拉伯文化在当时具有领先的地位和融合的精神。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

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它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八上历史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篇6

(一)背景:随着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被消灭200多万人。他们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人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概况

1.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1)首选东北之因:解放军兵力占优;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或战或守战略意图未定;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且土改后,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解放军歼灭东北守敌后可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战争。

(2)地点:东北

(3)指挥官和参战部队: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主力。

(4)战术:“关门打狗、各个击破”。

(3)战果:解放东北全境,歼敌47万余人,此后,我军在数量上开始取得优势。

2.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1)地点: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2)指挥官和参战部队: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率领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

(3)战术:“猛虎掏心”

(4)战果:共歼敌55万余人,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奠定了解放江南的基础。

3.平津战役(1948.11-1949.1)

(1)地点: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

(2)参战部队: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

(3)战术:“分而取之”、“瓮中捉鳖”。

(4)结束标志: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补充:

和平解放北平之因: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5)战果: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余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4. 历史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4.21)──粉碎国民党残余部队

1. 形势:大决战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长江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普遍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但在蒋介石的“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

2. 目的:彻底消灭敌军,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3. 结果: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覆灭。此后,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之势追歼残敌,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

4. 意义: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内战失败后妄图“国共划江而治”的图谋。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三、小结:辽沈淮海平津战,基本歼灭敌主力;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庆胜利;战略决战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四、人民解放军取胜的原因

1.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发动内战违背了人民意愿,不得人心,军心涣散;

2. 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解放军勇敢顽强。

★ 八上历史学科教学总结

★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 宪法知识摘抄内容

★ 消防安全宣传知识内容

★ 八上语文新闻范文

八上数学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7

在学校领导的督促下,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制订了学科的目标,同时,制定了“个人责任制”和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围绕这些计划,我们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以强烈的科研意识投身于教学中,群策群力,团结协作,积极努力,出色完成了学校的任务,取得了较优异成绩.一.

依靠集体智慧,营造良好的教研气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班的成绩突出,不能代表整体水平,整体水平高,才能真正打得出去。我们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备课组的12位老师荣辱与共,相互支持和鼓励,课组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保质保量。我们每周坚持一次集体备课,每学期坚持不少于2次的集体听课和评课,老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老师的研究课给我们提供了彼此交流学习的机会,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集体备课时,大家毫无保留,广泛地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研讨,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有效保证了教研的质量。我们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也强调个人的工作责任制,避免吃“大锅饭”,根据各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订出了相应的奋斗目标。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打团体战的概念,没有单独冒进的念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二. 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高考竞争的残酷,带来中考形势的严峻。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不管优生和学困生,他们的学习都是被动型的。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教师的工作怎样努力也没用,这就迫使我们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学困生---辅导。优生有较好的思维习惯,上课前我们先把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已先研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是学习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习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对于差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算一个的心理,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力求使他们每节课有事可做,每节课有收获,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比如给学生及时的辅导;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的提醒;给有好的解法的学生及时表扬;给失去信心的学生及时的心理安慰;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潜能的机会。只有教师与学生有充分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在教学中在一种愉悦、竞争、合作的环境下完成.三. 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营造课堂教学高效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中考要取胜,必须从初一开始抓起,打好基础很重要,我们初二能取得好成绩,也就是因为有初一的基础。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当然初二复习的后期工作也十分重要,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复习好.不讲技巧,不讲方法,不拿出有效的措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后一阶段,我们很讲究“精讲”这一环,学校给我们的教学时间与别的学科一样,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精讲”,对教师来讲,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的消化;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一题多解的研究和条件多变的问题的对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练”这一环也是我们后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基本上保证每节课有30分钟以上的练习时间,而练习题必须是经过我们精雕细啄的、与中考接近的、有代表性的题目:理解概念、巩固定理的基础题;运用知识的能力题;一题多解的思维题;易出错的常见题;综合分析的提高题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练习,学生的解题准确度,应变能力,及技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八上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8

夯实基础典型题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每周评论》的创刊 B.《青年杂志》的创刊 C.《科学》杂志的创刊

D.《天演论》的发表

3、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①民主②科学③自强④求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阶层是

()

A.先进的知识分子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中国共产党员

5、见下图,此人创办了《青年杂志》,使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此人是())A.鲁迅

B.胡适 C.李大钊

D.陈独秀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

()

①《新青年》②《万国公报》③《民报》④北京大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8、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有人欲考察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情况,你应该建议他去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10、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民主和科学

11、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12、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宣传

()A.民主和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道德和新文学

D.西方自然科学

13、下列的文章中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有

()

①《敬告青年》②《狂人日记》③《庶民的胜利》④《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4、新文化运动是()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 D.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5、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是()A.北洋军阀的统治 B.专制愚昧和迷信 C.儒家传统道德 D.封建文学和文言文

1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其统治 B.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

1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18、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是中国落后的表现,应予废除而代之以拼音文字,这种现象表明

()A.新文化运动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

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

D.新文化运动也存在局限性,有绝对否定的偏向

19、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A.反对专制 B.反对愚昧 C.反对旧道德 D.反对旧文学 创新题

20、对东西方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是某一文化运动的特点之一,“打倒孔家店(即打倒孔子的一切)这一口号出

()

A.洋务运动中

B.戊戌变法中 C.新文化运动中

D.辛亥革命中

21、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面刊物中你应首选

()

A.《民报》B.《新青年》C.《时务报》D.《湘学报》

2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人物中在中国最早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

B

C

D

23、下图是小明发现的一张旧报纸,这张报刊的内容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要内容,请你猜猜这张报纸最早创刊是在()

A.1915年

B.1916年

C.1918年

D.1919年

24、在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他们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下图刊物出现于下面的什么运动中()

A.洋务运动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5、前期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6、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是指()

①反对迷信盲从②反对封建专制③反对军阀独裁④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7、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提出“师夷之长技”的主张,欲效法西方长处,变革中国社会。按实践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制度②思想文化③器物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材料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材料四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请回答:

(1)请分别说出这四则材料的作者。他们共同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3)请结合四则材料说一说这次运动有哪些内容?

(4)材料四的作者歌颂的是什么?请你列举出他的两篇文章

(5)这次运动有何意义?

探究题

29、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 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30、(2006年温州市)20世纪前期,我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31、(重庆市2006年)下图杂志创办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运动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32、(2006年安徽省)创办《新青年》并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A. 蔡元培 B.李大钊 C. 陈独秀 D.胡适

33、(2006年舟山市)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近代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不断地向西方国家学习,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在下表的字母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他们向西方学习的许多东西都适合中国,这就告诉我们:

34、(2005年重庆市)(1)读图,回答问题。

(1)右图所示刊物的创办者是谁?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或高举哪两面大旗)?

(2)该刊物后来改名为《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 开放研究典型题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以来,为了救国,传统不断遭受批判、遭受毁灭;而为了激发爱国热情,传统又不断被神话、被夸张,让人爱得不着边际、不实在。当我们仔细思考一下爱国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可以爱的,真的少得可怜,我们甚至都不能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多爱自己一些……

材料二:爱国,救国的动力;救国,新文化的目标;最后,当我们再也无法高举我们的民族标志——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发现存亡的危机仍然时刻存在。新文化,能给出一个爱国的理由吗?新文化,究竟在救国还是在卖国?如果,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国人一直用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放弃来标榜新的文化,用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消化的西方各种思潮来充饥、以填补人文生活中形成的空白,那么,我们必须像崔健呼喊的那样:从头再来!

材料三:近年来,颇多论著指摘新文化运动应对本世纪激进主义泛滥负责。认为这个运动激进地“全盘反传统”,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妨碍“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中国现代化不能顺利实现的重要原因。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是古今中西文化的大讨论,其基本内容之一,是集中和尖锐地批评以儒学为主的中世纪意识形态已不适应现代生活。时至九十年代,仍有人为此愤愤不平,说此举是“走向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歧途”或是“造成中国意识的危机”。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人也目之为造成文化“断裂”的激进。时至今日,这类责难恐怕已不值得认真答复。面对琳琅满目的现代文学和硕果累累的人文和社会科科学,这样的“断裂”和“革命”,肯定会赢得多数人的赞许。

请回答:

(1)你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

(2)你怎么看待新文化运动“全盘反传统”?

(3)“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赢得多数人的赞许”。用你所了解的知识说明(举出实例)。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典型题

1、D

2、B

3、A

4、A

5、D

6、D

7、C

8、B

9、B

10、B

11、C

12、B

13、D

14、A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5、A

16、A

17、A

18、D

19、B 创新题

20、C

21、B

22、B

23、C

24、D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5、B

26、B

27、C

28、(1)这四则材料的作者分别是陈独秀、胡适、鲁迅和李大钊。新文化运动(2)民主和科学(3)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4)歌颂的是十月革命,《庶民的胜利》和《布 尔什维主义的胜利》。(5)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探究题

29、(1)①上海轮船招商局(或江南制造总局);②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3)①民主、科学;②新文化运动;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

(4)先学习西方的技术(或器物),再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聚焦中考典型题 30、C

31、D

32、C

33、A:地主阶级洋务派(或洋务派)B:君主立宪C:资产阶级

民主D:陈独秀(等)E:学习外来文化时要有所取舍,结合中国实际,不能全盘西化。

34、(1)陈独秀。民主和科学(2)新文化运动。开放研究典型题

上一篇:旅游景区检票工作总结下一篇:民主党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