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空气教学设计(精选7篇)
致空气教学设计 篇1
《致空气》导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及象征写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熟读此文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诗歌主题,还可以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有感情的朗读
②理解诗的主题。2.难点:
理解诗歌的象征写法。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引出课题、明确目标:
1.导入:猜一猜,他是谁? 在新中国霞光满天的清晨,他曾唱出一首首真诚的恋歌;在共和国阴霾密布的季节,他曾写出一篇篇违心的文字;十年浩劫中,面对“红色恐怖”的灭顶之灾,他一次又一次用写赞美诗的笔鞭挞自己的心灵,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灵魂挣扎;当我们的民族从恶梦中醒来,他又开始了对极左路线、对自己人生、对社会痼疾的冷峻而犀利的思考与剖析。
――对,他就是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鲁迅式杂文家”的邵燕祥同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邵燕祥的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2.学习目标:
1.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3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抒情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而成的。
(三)读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
(四)悟
1、读第一节:诗人总括了空气的哪些特点?
2、读二至五节:(1)概括各小节的内容?
(2)二三节是紧扣空气的哪些属性来写的?
(3)四五节中有哪些意象,你是怎么样理解的?
(4)“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含义?
(5)诗人是怎样把空气写得可触可感的?
3、读第六节:
(1)第六节在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作者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赞美空气么?诗人的描述还让你联想到什么?
(五)迁移训练
在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赋予其象征意义来写一两句或三四句的小诗。
仙人掌 白杨 蜡烛 楼梯 太阳 月亮 向日葵
流程: 1学生独立创作
2小组内交流,选出优秀作品 3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六)小结
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抓住空气的特点:“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厮守身边”又“默无一语”。在对空气的讴歌中,寄予了诗人对真情、真理、理想、信念的赞颂和呼唤。课后请同学们有表情地反复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七)作业
课后有表情地反复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致空气教学设计 篇2
1 设备选型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包括空压机及后处理设备。不同空压机的排气温度、含油量不同,它们的后处理工艺也不同。其中,空压机和干燥器是压缩空气系统的核心设备,其选型对整个系统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空压机选型
主流空压机有喷油螺杆空压机及离心式空压机。新设计的压缩空气系统一般采用主流的喷油螺杆空压机,当系统流量要求单台空压机排气量大于100m3/min时,才考虑离心式空压机。目前,不少业主要求采用无油螺杆机,误以为无油螺杆机不喷油,后处理设备无须配置高效除油器,可以减少后处理设备运营成本,其实不然,无油螺杆机缺少冷却液的冷却、密封,导致其单级压缩比低,排气温度不稳定,内泄漏系数大,寿命短,应用只限于食品处理、军工、极寒等特殊条件下。如果用户对含油量有特殊要求,在排气量合适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离心式空压机。
1.2 干燥器选型
主流干燥器有冷冻式干燥器及吸附式干燥器。冷冻式干燥器以热交换器为基础,采用制冷技术将压缩空气强制制冷到露点温度(通常为3~10℃),因此冷冻式干燥器排出的是饱和的压缩空气;吸附式干燥器采用变压吸附的原理,利用干燥剂吸附压缩空气中的水分,通过降低压力排除干燥剂中的水分,从而实现0℃以下的露点温度。吸附式干燥器分为无热吸附、外热吸附、内热吸附等多种,其中内热吸附只能应用于排气温度高的离心式空压机,无热吸附通常需要8%~15%的压缩空气来实现干燥器的再生,因此很不经济。
干燥器的选型依据是用户对压缩空气品质的要求。实际上,设备方很难准确掌握设备所需的压缩空气流量及品质,通常对压缩空气提出过高的品质要求,对压缩空气流量要求也把握不准,因此,仅根据设备方提出的压缩空气要求来选型是不科学的。
GB12337—2014《钢制球形储罐》及ISO8573-1:2010《国际标准压缩空气质量等级》都给出了不同用户推荐的压缩空气的品质要求。以烧结、球团厂使用最多的粉尘灰气力输送为例,ISO8731-1:2010要求的粉尘灰气力输送所用的压缩空气最大粉尘粒径15μm,常压露点-20℃,最大含油量1mg/m3。烧结、球团厂压缩空气的压力一般为0.5~0.7MPa,相应的压力露点为3~10℃,因此,冷干机就能满足要求,而不必选用能耗高的吸附式干燥器。
1.3 过滤器选型
其他净化设备按精度要求分成不同等级的过滤器,达到不同程度除水除油除尘的目的。与干燥器选型类似,过度净化会大幅增加系统压力损耗和消耗件,增加运行成本。以往的净化系统,2级品质及以下的净化设备都集中配置于压缩空气站,而不管到达用户点后是否还具有同样品质,忽略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污染物,实际上往往达不到设计目的。新国标要求ISO8731-2级以上的供气必须在用户点之前设置精密过滤器。
2 系统设计
由上述可知,按照GB12337—2014《钢制球形储罐》及ISO8573—1:2010《国际标准压缩空气质量等级》的要求,采用合适的净化处理技术,达到低露点供气,有利于降低运营费用。以1台系统压力0.75MPa,流量60m3/min的空压机系统为例(空压机功率300kW),如果采用吸附式干燥器,至少10%的压缩空气用于再生,相当于30kW装机容量用于干燥,而采用冷冻式干燥机只需要10kW的制冷装机容量,仅此一项就节约了6.67%。压力过高也是一大浪费,压力每增加0.1MPa,压缩机就增加7%的能耗,假设系统压力为0.6MPa,直接对空排气的泄漏点或用户点就增加8%的耗气量。
2.1 设计流速
设计流速决定了管道内径、系统压力损失,因此非常关键。压缩空气管道的压力损失满足达西-韦史巴赫方程:
式中hf——压力损失(水头损失)(m);
fD——为达西摩擦系数,无量纲;
L——管道长度(m);
D—水利直径,在这里即管道内径(m),压缩空气管道的内径与流速成反比,而系统压力损失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GB50029—2014《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没有给出设计流速的参考值,也没有给出设计流速的计算公式,化工行业标准HG/T20570.6-1995《管径选择》给出了不同设计压力下的设计流速,比如0.6~1.0MPa时,设计流速为10~20m/s,在此参考流速下,设计的压缩空气管道系统满足100m管道的压力损失小于0.01倍设计压力。但是,不满足目前国标要求的“最远点最不利条件下,压力损失小于10%”的要求(国外甚至要求为7%)。计算管道系统的压力损失非常复杂,国内也没有成熟的软件。英国压缩空气协会的研究表明,在压缩空气流速大于9m/s的情况下,管道内的粉尘、颗粒及碎屑会随着气流一起输送到用户终端,最终引起设备摩擦磨损而失效;流速低于6m/s的情况下,粉尘、颗粒及碎屑会稳定地沉降到管道内部,在设置合理的排污点的情况下,就能顺畅地排至排污口。因此,设计速度建议6~9m/s为最佳。
2.2 管道选材
根据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管道材料一般采用镀锌焊接钢管或者镀锌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实际上,管道镀锌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管径的无缝钢管镀锌就比较困难;其次,镀锌钢管焊接时必须先除掉镀锌层,然后开口焊接,最后再进行打磨、防腐处理,施工工艺繁琐,劳动力成本高;此外,镀锌层在空压机出口高温气体、高湿度、振动的作用下,镀锌层会逐渐脱落,最终被输送到后处理设备甚至用户点,影响设备寿命。
针对空压机站内设备贵重的特点,建议空压机站内采用不锈钢管、铝管或者复合材料管。国外采用不锈钢及铝管的居多,也研发并应用了许多新的材料。随着金属价格降低,采用不锈钢管或者铝管在国内是合适的。不锈钢管或者铝管虽然焊接水平要求高,但是焊接工艺简单,只需要直接焊接即可。而且,不锈钢表面不会出现剥落等缺陷,不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寿命。
考虑成本因素,站外管道可以采用镀锌钢管。
2.3 管网布置
压缩空气管道在烧结球团厂内属于次要管道,一般管径都不大,因此设计施工都很随便。因此,管道走向往往在设计和施工中都不重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并未针对压缩空气介质特点做出特殊要求,仅对管道布置提出了一些通用要求,如要求管道走向方便施工、检修,路由短,不影响工艺设备检修等。如前所述,如果选择合适的压力露点,从降低能量消耗的角度出发设计压缩空气系统,那么压缩空气运输过程中就会产生冷凝水,输送过程中还可能受管道腐蚀污染。因此,管道布置非常关键。理想的压缩空气管道布置如图1所示。
图1至少有如下几点值得写入压缩空气系统管道设计规范。
(1)整个车间压缩空气管网采用环路布置,从空压机到用户点有2条路径,从而保证供气可靠,最大限度地降低沿程损失。
(2)管道在流体输送方向上采用不小于3‰的排水坡度,国标要求排水坡度不低于3‰,实际上国外的使用经验多采用5‰,个别特殊支管甚至采用1%,并且排水坡度必须与介质流向一致。这样,保证了管道中的冷凝水能可靠地流到冷凝管内。
(3)设置存水弯头;存水弯头在水压试验及管道检修时做排水用,在系统运行时冷凝水随管道坡度聚集在存水弯头内,通过自动排污装置或者手动操作排出积水及管道污染物,从而保证系统顺利运行。
(4)推荐采用自动排污装置。目前国外普遍要求采用自动排污装置,来排掉过滤器的冷凝水及铁锈等污秽物。自动排污装置设置手动闸阀旁通管道,当设备故障时能人工检修,采用手动排污装置。
(5)改进支管与主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以往设计如图2 (a)或图2 (b)所示,当管道内有冷凝水时,冷凝水和铁锈就会顺着介质流入设备,引起设备生锈或者卡涩,严重时损坏传动部件;为避免上述缺陷,支管从主管顶部引出,当用气点在主管标高以下时,采用180°弯头引至用户点,如图2 (c)所示。这种设计虽然增加了支管的管道压降,但主管内冷凝水就会按设计要求流入自动排污装置,而不会流入用户设备处,从而保护了用气设备。
(a)三通;(b) 90°弯头;(c) 180°弯头
3 结束语
本文参照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结合国外工程设计经验,以节能减排为基本设计原则,探讨了压缩空气系统空压机、干燥器选型的基本原则,给出了压缩空气的设计流速范围,对管道选材,管道布置及排污装置的采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彭恒,李红梅.新版《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中节能、安全和环保条文分析[J].流体机械,2014,42(2):33-36.
[2]GB50029—2014,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S].
[3]HG/T20570.6—1995,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管径选择[S].
空气清新剂反致空气污染 篇3
仅能遮掩异味
很多家庭都用过空气清新剂,尤其是在很多家庭的卫生间里,空气清新剂、芳香剂等成了居家必备品。在空气清新剂的使用上,很多人认为只要使用空气清新剂,家里的空气就干净了。
环保专家董金狮指出,空气清新剂是由乙醚、香精等各种化学成分合成的,它的作用是通过散发香气来遮掩异味,而不是与空气中导致异味的气體发生反应,也就是说,空气清新剂并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有害气體,它只是靠混淆人的嗅觉来淡化异味。
导致空气污染
董金狮指出,很多空气清新剂不仅不能净化空气,其本身也是空气污染源。
空气清新剂里含有化学制剂,这些物质产生的气體本身就是空气污染物,反而加剧了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长期使用对人體会产生不良刺激。劣质芳香剂还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危害,香味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口、鼻以及皮肤吸收进入人體,并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部位。敏感人群极易引发头痛(特别是偏头痛)、打喷嚏、流眼泪、呼吸困难、头晕、喉咙痛、胸闷、活动过度等症状。
不如开窗通风
董金狮指出,不建议将空气清新剂作为日常消毒的措施,应该使用一些自然的方法来清新空气,如开窗通风、养盆栽植物或摆放柚子皮。
他还提醒,要真正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去除污染源、异味源头才是根本策略。
另外,在车上放空气清新剂也大可不必。一般早晨上车后可以先将车窗打开10分钟。驾驶时也可以将开窗与开空调交替,隔一段时间就打开窗户换气。
夏季谨防食物中毒/李学萍
夏季温度、湿度适宜,是细菌最为活跃的季节,食物若放置不当或时间过久,极易被细菌污染。因此,食物中毒事件多发生于夏季。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
1.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这种食物中毒多见于肉类食物,少数可见于蛋类、奶类。肉类污染的原因多为屠宰带有沙门菌的病畜,或者屠宰后,肉、内脏被带有沙门菌的容器所污染;蛋类可因家禽带菌而被污染;奶类污染则由带菌的牛羊而来。该菌存活期长,但是不耐高温,100qc时可被杀灭,70℃时5分钟可被灭活。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这类食物中毒主要见于海产品,海产品带菌率可高达90%以上。弧菌是一种嗜盐的菌种,在无盐的环境中不能生长,而且抵抗力弱,90%时1分钟或者56℃时5分钟即可被杀灭,并且对醋酸敏感,在1%的食醋中5分钟内即可被杀灭。
3.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是自然界分布最普遍的菌类之一,健康人带菌可达20%~30%。在湿度、温度适中时,蛋白质及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能产生肠毒素。因此,这种食物中毒多见于奶油类、蛋制品类,例如奶油蛋糕、冰激凌等。该菌的特点是极耐热,100℃下2小时都不能被完全杀灭。
4.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但是,食物中毒主要来源于日常的腌制和发酵食物中的肉毒毒素。因为腌制或者发酵食物均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这是肉毒梭菌最易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的环境。肉毒梭菌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毒素。但是,肉毒毒素不耐热,100℃下10~20分钟即可完全被破坏。确保食物中的细菌全部被杀灭,关键是加热要彻底。一般来说,烹调肉块不宜太大、太厚,海产品不宜生食,最好高温煮熟后再食用。
如果发生食物中毒,应及时采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10克食盐和100毫升温水,比例为1:10,溶化后一次性喝下,如果没有呕吐,可以多喝几次,促使患者迅速呕吐。也可用生姜50克,切碎后放入100毫升水中喝下,比例为1:2。还有更为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按压舌根部催吐,然后立即送往医院。
为了您的健康,夏季的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
《空气》教学设计 篇4
东方市铁路中学
化学学科
谢辉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处分;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利用教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科学探究;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通过了解空气成分发现的简史,让学生知道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持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三.教学难点
难点:设计并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观察→分析→结论。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过程。交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设问
讲述
板书
设问
讲述
阅读
多媒体
板书
猜谜语: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夏天无它热,冬天有它冷。
谜语中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风实际上是什么?
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片刻都离不开的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有必要一起来学习和研究它。
课题1:空气
桌上有一个空烧杯,它真的是“空”的吗?如何证明。
空气是如此的重要,它的成分有哪些?又是怎样发现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感受二百多年前科学家们的发现和研究的。
拉瓦锡对空气的研究实验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谜底:风
风是流动的空气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各种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案及优缺点,并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最后得出结论。
阅读课本P26
观看、思考
情境激学
诱思
培养兴趣
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述
板书
信息
展示
讲述
板书
我们能否模仿科学家的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多少?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常用仪器及用途介绍:集气瓶、燃烧匙、导管、大烧杯等等。
所需的药品
根据以上提供的仪器、药品,请大家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并适当地引导、点拨、评价。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学生分组讨论,组织交流,达成共识,选出较好的设计方案:(1)选择红磷的燃烧
(2)装置
(3)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汇报结果、分析成、败原因。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计实验能力培养
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培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问
演示
板书
讲述
板书
小结
课堂检测
作业
(1)水为何能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与什么物质体积有关?
(2)为何进入瓶中的水不等于总体积的1/5?
剩余的气体是什么物质?能支持
红磷燃烧吗?
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是由多种物混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混合物。而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分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3.混合物、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空气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看下页)
P334、5、6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观察
学生阅读27页
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例子。
学生回答
思维能力的培养
规范实验操作。
区分两者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六、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2.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N2)
78%
氧气(O2)
21%
稀有气体(He、Ne…)
0.94%
二氧化碳(CO2)
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
3.混合物、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海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课堂检测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敞口在空气中会浑浊,是因为空气中有()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人呼出的气体
C稀有气体
D冰水混合物
空气教学设计 篇5
1.通过猜测和验证空瓶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
2.通过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
3.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课前准备:
(1)水槽、两个矿泉水瓶、抹布。
(2)粉笔、砖块、鹅卵石,弹珠
教学过程:
一、判断开口的空瓶和盖上盖子的空瓶里面是否有空气?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在我们的周围都存在空气,那么这连个瓶子中有空气吗?
2.出示两个塑料瓶,一个盖着盖子,一个没有盖盖子。提问:请大家猜测这两个塑料瓶当中有空气吗?
预设:
1)两个瓶中都没有空气
2)两个瓶中都有空气
3)盖盖子的瓶子当中有空气,没有盖盖子的瓶中没有空气。
4)没有盖盖子的瓶中有空气,盖盖子的瓶中没有空气。
设计意图:学生的猜测会多种多样,要鼓励学生做出不同的猜测,猜测没有对错之分。
3.大家的猜测多种多样,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测。
预设:我们将瓶子放入水中,看水中是否冒气泡来验证
3.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装满水的水槽。
提醒:没盖盖子的瓶子,直接放入水中;盖盖子的瓶子要先放入水中之后再将瓶盖打开。
通过验证,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无论盖不盖瓶盖都会冒气泡,这说明无论盖不盖瓶盖,瓶中都是有空气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从而得知无论有没有瓶盖,瓶子里面都是有空气的。
二、了解到一些物品的狭小孔隙中有空气。
1.猜测验证粉笔、砖块、鹅卵石,弹珠等物体里面是否有空气,了解到一些物品的狭小孔隙中有空气。
2.教师展示托盘里的粉笔,砖块,鹅卵石、弹珠。猜猜看,这些物品里面有空气吗?
3.你们想的都不一样,那谁猜得对呢,有办法证明吗?
预设:可以把这些物品放入水中,看看有没有小泡泡,如果看到有小泡泡,说明里面有空气,如果没有看到泡泡,说明里面没有空气。
4.有这么多的物品,我们如何进行验证,一下子把物品全部放入水中吗?
预设:应该一个个放入水中。
学生完成实验并进行汇报。
5.为什么这些粉笔砖块儿等物品放入水中会冒泡泡而弹珠和鹅卵石放入水中却没有气泡呢?
预设:学生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因为粉笔、砖块儿都有空隙。说明物体有空隙、有洞的地方就有空气。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细节,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拓展:判断空桶里面是否有空气并思考检测方法
1.刚刚我们发现不管是在空瓶子里面还是在物体的小孔隙里面竟然都有空气,是不是很神奇呀?老师还想出道难题考一考大家:这个空桶里面有空气吗?
2.怎么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呢?
预设:
1)可以将空桶倒扣在更大的水槽或水池里,观察是否冒气泡
2)也可以用小塑料袋儿在空桶里兜一兜,再将小塑料袋儿放入水中,看是否冒气泡。
相对而言,第二种方法更加实际和简单一些。
3.通过学习,我们在校园里、操场上、教室里找到了空气。我们还发现空瓶子里、物体的孔隙里面也有空气。
《空气》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能概要说出空气污染的原因。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 通过了解当地空气质量和对“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生亲自收集资料和课堂分析讨论,体验空气质量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5.通过学习使学生自觉关注自身健康。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其二是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我们周围的空气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气、燃烧的垃圾、汽车尾气等都是污染大气的祸源。他们时刻袭击着我们的呼吸道和肺,使呼吸系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能认为这是环保部门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所以,本节教材以学生分析有关的“资料分析”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为主,使学生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特别关注大气污染问题,并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2.教学重点: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3.教学难点:学会正确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4.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准备
1.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图片资料;几种大气污染的`图片;网上关于空气质量数据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收集、调查与课本有关的材料。
3.实验用具:凡士林,载玻片,显微镜。
四、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事先做个调查,如关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情况的资料、图片;亲属中吸烟的人数,亲属中呼吸系统疾病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可以通过调查当地一周来空气质量报告,也可以组织学生访问气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来获取一些资料。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资料,从而证明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本节课的导入,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图片资料,几种大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做憋气(30 s)小游戏,引出空气对人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复习上堂课学过的有关气体交换的内容,引出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从而导入新课。
对于“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的问题,由于学生所处的地域不同,当地的空气质量也不同,因此,可引导学生观看央视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来了解判断空气质量的标准。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包括上网查询)、调查访问等形式,来确定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及主要污染物。
关于当地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量,可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探究过程来了解,并了解采取何种措施来改善大气污染情况。对于探究实验,一方面要严格根据教材要求进行探究,以确保实验数据偏差较小;另一方面,了解五点取样法即重复组的意义,通过全班同学在不同的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情况等条件,分别测出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总结出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推出改善空气污染的方法,并提交全体同学讨论。
教学方法:本节课可运用CAI课件和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进行“问题解决”式教学。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分析,引导讨论交流等。要重视“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实验中方法的指导。
2.案例的设计思路
以做“憋气”(30 s)小游戏开始,用CAI课件展示空气清新的优美环境图片(图片+音乐)和环境恶劣(空气污染严重)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导入。
指导学生发布资料,利用CAI课件展示课本“资料分析”内容、出示吸烟危害和世界无烟日宣传画、有关煤气中毒的图片、资料和空气质量状况报告。引导分析资料,交流讨论,从而明确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致空气教学设计 篇7
使学生理解“进入容器内液体体积与容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相等”。
空气可以说是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 学生学习起来也亲切, 易于理解和接受。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 但是在还没有接触气体压强知识的情况下, 理解“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有一定难度。为此, 在实验之前我先设计了用气球和饮料瓶做对比试验, 让学生体验气体压强的大小及变化, 然后再用注射器来演示体积不变, 气体量减少, 气体压强的变化, 从而进一步使学生理解“进入容器内液体体积与容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相等”这一结论。
二、要突破的难点
1. 利用气球让学生了解, 在温度不变时,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 压强越大, 手感越硬;体积越大, 压强越小, 手感越软。
2. 利用饮料瓶让学生了解, 在温度不变、
体积不变时, 气体质量越大, 压强越大;质量越小, 压强越小。
3. 利用注射器让学生了解, 在温度不变、
压强不变、体积不变时, 容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与进入容器内液体体积相等。
三、设计原理
设计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所以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之前, 我预先用气球、饮料瓶以及注射器做对比实验进行对比, 使学生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理解更轻松, 使问题的探讨也迎刃而解。所以, 这个对比试验的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 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实现计划
1. 向气球内吹入一定量的气体, 然后减小
气球的体积, 让学生捏捏气球的硬度变化, 并体会在温度不变时,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 压强越大, 手感越硬;体积越大, 压强越小, 手感越软。
2. 让学生捏捏没打开过的饮料瓶的硬度,
打开瓶盖放出一部分气体, 再旋紧瓶盖, 让学生捏捏饮料瓶的硬度。这步实验让学生了解, 在温度不变、体积不变时, 气体质量越大, 压强越大;质量越小, 压强越小。
3. 将注射器活塞拉到8毫升刻度处, 将注
【致空气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化学空气教学反思10-14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10-17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10-11
空气占据空间吗片段教学设计11-18
《离不开的空气》教学反思07-08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找空气》及教学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