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

2024-10-17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共11篇)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 篇1

本周,来自于师大的巡回老师来到了我们的学校,由于考试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进行讲课,而是就讲过的课进行了说课,关于这次的说课我的主题是刚讲过不久的《空气的成分》这节课,下面是我对本次说课的反思。

在说课的开始我首先就本节课在课本中的意义和地位进行了分析,在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等知识,之后还会学习空气中的成分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在整本书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课的有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之后又关于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但通过这次说课我才清楚,在目标的制定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不需要按照三维目标的规则进行书写和安排,但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安排合理。之后我又进行了学生的学情分析。指导老师指出我安排的环节有失误,应该先说学情,教学分析最后说教学目标并且在说课中,应该先整体说课稿中,关于分析占得篇幅过多,没有强调说课过程的主体作用。

之后,我又进行了新课的引入,在课堂的开始,我首先从实际出发,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先从日常生活中了解空气,用人们感受到风吹到脸上时的触感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空气,由此,引本节课的知识,让同学来思考一下空气的成分。指导老师提出我的`引入是让同学们较为容易理解的,学科联系了实际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便于学生学习,这样让同学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化学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引起学生学习欲望后,再就拉瓦锡的实验进行分析,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由于学生还未接触压强的相关知识,有关的原理我利用填充面粉的类比来讲述的,讲解时间过长,也过于抽象。在学生简单理解了原理之后,让学生迅速又阅读书上红磷的相关实验,但关于整体的教学过程,指导老师也指出说课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过程,而我关于这方面的叙述不够具体,过于表面化,没有理解说课的主要含义。

同时,这次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了解了在说课过程中,要少说结论性语言,要多从实际出发,特别是清楚地明白了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要让他们参与进来,自主的学习,而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在实习的过程中,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需要进步的地方,感谢这次的指导让我能发现问题并有机会去改正问题。

第25期邯武涉分队 涉县四中 化学 路亚琳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以问题为中心,创新精神,教学模式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化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理论基础

1.“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模

式, 由“问题情境、合作交流、知识迁移、总结反思、跟踪反馈”五个环节组成, 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1)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用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用生活事例来加强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 应用化学解决问题。

(2) 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运用讨论发现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自主探索, 在知识的学习中,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概括过程;在解决问题中,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注重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教学手段的开放性。多媒体教学的利用, 不但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情境, 而且可以增大信息提供量, 提高课堂效率。

2. 教学设计中体现的五个原则。

(1) 问题性原则。整节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让问题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将生活中、社会中的问题引入本课, 同时, 又在教学中提出几个动态问题, 并且注意问题的发散和解决, 最后又以开放性问题作为结尾, 真正体现了问题是化学的心脏, 化学教学就是问题教学。

(2) 再创性原则。化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 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出有关的化学方法。

(3) 过程性原则。化学教学是化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 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 许多问题的设计很自然地使学生积极去思考、发现新的知识, 在发现过程中, 可以体会到化学概念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过程, 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 从而发展学生的能力。

(4) 主体主导原则。在课堂上, 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问题的提供者, 讨论学习的组织者。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角度, 还课堂给学生, 还问题的探索、发现权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5) 民主讨论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师发挥“集思广益、智力互激”的优势,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 通过讨论, 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 激发灵感, 合作创新。

三、课堂实录

1.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师说: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请同学们屏住呼吸, 不吸气也不呼气, 看你能坚持多久?有手表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时间。

……

2.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师问: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生讨论答: (1) 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 再将袋口系住, 用双手挤压塑料袋, 感觉到有压力, 是因为袋内充满了空气, 这可以说明空气的存在。

(2) 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几下, 再向水中推挤, 会看到有很多气泡从针头冒出, 说明空气真实存在。

(3) 用扇子朝脸上扇, 感觉有风, 这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4) 外面的树叶在动, 那也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5) 给自行车打气, 就是将空气压入轮胎。

师小结:以上事实都能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师说:既然空气是确实存在的, 那我们要来捕捉它, 按照教材第28页“活动与探究”实验, 请同学们来捕捉一瓶空气。

……

3. 知识迁移, 巩固提高。

师说:我看到有的小组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容积的1/5, 为什么?我们来帮他分析一下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媒体投影, 进行小组讨论, 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

(1) 红磷的量太少, 集气瓶中氧气未能全部消耗完。

(2) 集气瓶塞未塞紧, 造成装置漏气。

(3) 未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 就打开弹簧夹, 使得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4. 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本节课重点探究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以氮气、氧气为主的混合物。

5. 跟踪反馈, 提升能力。

师问:此实验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为什么?

生讨论答:不能, 碳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硫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补充了红磷燃烧时消耗的氧气。

师问: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 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 才能保证实验成功?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需改进的地方)

生讨论答:在集气瓶中预先放一层澄清石灰水。

6. 教学反思。

小议“空气的成分”教学案例 篇3

少,因此教学过程大多也轻描淡写。其实不然,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的标准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建一个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课堂,因此,作为新课程中的教育实施者,我们应该尽量充实这节课,不但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全方位的学习、分析物质的过程。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点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了解空气的成分。借助对空气组成的了解使学生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生活实例证明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组成,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让学生体会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一、趣味实验导入课题

演示实验: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展示在同学面前,问瓶子里有物质吗?有的同学不假思考马上答出没有物质,但有个别学生回答有空气。为了验证同学们的说法,将空的矿泉水瓶压入水中底部让同学观察,同学们马上会看到水进入瓶内,同时有气泡从瓶口冒出,一个小小的实验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引入本节课做好了铺垫。

二、体验探究,获得新知

1.空氣的成分

教师请学生思考,空气是无色的,我们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那么空气污染是单一的物质吗?同学们自然会想到:长期敞口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正常燃烧是因为有氧气,冰冻的矿泉水放在空气中,瓶壁有水珠产生,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这些同学们都知道,那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多少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第二个实验探究,引入自然。

2.实验

红磷的燃烧:本实验要求此较严密,且五氧化二磷有毒,只能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看到的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烧杯里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等装置冷却后,水进入集气瓶中占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这是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呢?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五分之一水的体积就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顺理成章地得出空气中有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紧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如果进入瓶中的水不到五分之一会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会带着新问题各小组继续讨论、交流,最终归纳出三点:一是红磷的量不足,二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三是装置未冷却。这样一环扣一环,重点、难点各个击破,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得出结论。

总之,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得以释放,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 篇4

九年级化学《空气中的成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的基础性操作后接触的第一节课,这堂课直接关系到学生能不能对化学产生兴趣,能不能利用化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对于这节课重点进行反思:

引导学生读书,根据实验内容,指导学生先思考几个简单的问题:

①如图装置是否和拉瓦锡的一样是密闭的?②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在演示时,有意识的摇晃几下瓶中的水,白烟很快消失)③做记号时从哪里开始?④点燃后的红磷为什么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而且还要把塞子塞紧?⑤弹簧夹何时才能打开?为什么要等气体冷却后才打开?如何一开始实验时就没有夹紧结果又会怎样?

在讨论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引导思考:

①拉瓦锡实验中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所取的红磷的量是否要过量?②在拉瓦锡实验和我们的实验中反应的产物虽然不同,但它们常温下都是固体,那么是否可以用木炭来代替红磷呢?③导气管中有水对实验和准确性有影响?④如果装置漏气,反应时或冷却时的影响结果一致?⑤、反应后的集气瓶中是否还有氧气呢?„„

通过这样问题指导式的阅读和思考,通过每一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让学生在不断的细读和品味中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学会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从而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结合两个实验让学生进对比阅读,结合已解决的系列问题,分析优缺点,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要合理作出评价。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反思 篇5

(一)

空气这部分内容较以前有了更加充分的设计。这一课从谈谈你认识的空气开始,到捕捉空气并观察空气,再到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没有像以前在有关空气的特征上追根揪底,搞不灵清。所以,这节课的气氛非常轻松!有了前面对水的认识,通过比较,学生能够轻松的建立对空气的认识。这节课的几个活动设计虽然很简单,但学生兴趣极高。特别是捕捉并感受空气以及画风这个活动。

(二)

在讲解空气的特点时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后面又会讲到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这里学生会问:既然是摸不着的,那为什么电扇在吹的时候能感觉到风,既然感觉到了风也应该是能感觉到空气,也就能摸到空气。

《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教学反思 篇6

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时,我设计了三个提示。学生在交流设计时,也很好地解决了提示的问题。但回 答的质量不够高,深度也不够。反之,如果把这一环节调整到设计实验之前,让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讨论一下,形成统一的意见,那么学生的回答会更到位。

2、建模解释环节。

在建立模型解释空气热胀冷缩原因这一环节,我借助于视频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让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讨论看到的现象:即运动越快,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大,体积就越大;运动越慢,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小,体积就越小。再把看到的现象迁移,用来解释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然而这部分内容太抽象,学生仍然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如果把教材上提供的文字解释资料复印给学生,把资料和录象结合起来,那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清晰。

《空气的热胀冷缩》优秀教学反思 篇7

本课的教学,是建立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基础之上的。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用研究“水的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探索“空气的热胀冷缩”。前者观察的对象是“液体”,而后者研究的对象是“空气”,只要将实验瓶里的“水”换成“空气”即可,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

进而让学生认识到: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学生们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认识到: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化学《空气》教学反思 篇8

活动1中教材直接通过学生观察“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发觉石灰水变混浊(速度慢)”来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学生尚未有“二氧化碳能使橙清石灰水变混浊”的“前知识”,因此仅仅通过这一实验就想得出这一结论势必有些困难。因此我在作这个实验之前,先作好铺垫:取三支试管,辨别倒入橙清石灰水,然后让学生用吸管在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吹气,发现橙清石灰水变混浊,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是吹入的二氧化碳使橙清石灰水变混浊了,在了解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之后,再在第二支试管中用大针筒压进空气,发现橙清石灰水也变混浊了(由于效果没有是很明显,改良方法——将其置于黑色背景下),但速度较慢,通过比拟,学生很容易得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含量较少”。

活动2中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到一瓶空气中,发现木条继续燃烧,且没有燃烧得更旺盛”来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同样的,学生尚未有“燃烧需要氧气”的“前知识”,所以很难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在实验之前,我也是先作了“将木条放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然后再作上面这一实验,学生发现木条在空气中也能燃烧,但没有氧气中剧烈,马上就能得出“空气中有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较低”的结论。中间体

活动3是通过无水硫酸铜来检验空气中水蒸气的具有,考虑到无水硫酸铜由红色变为蓝色的即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这一实验需要教师在课前一天作好准备——将无水硫酸铜敞口放在空气中。

其中验证空气中存在水蒸气的实验中书本上用的是让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通(you2bai2se4bian4wei4lan2se4_tong1)过颜色的改动来证实空气中水蒸气的存在。虽然用了冰快来增强空气中水蒸气液化为水的几率,但是仍需要较多的时间才干到达效果,在课堂上是很难达到鲜明的实验效果。而且在上课的这两天天气一直都是阴雨天,实验药品(无水硫酸铜)自身就呈现为淡蓝色,我们只有通过加热使其变成白色的反证来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后来听了外国语老师的课,我觉得把上一章的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的含量)结束后的.实验药品彩腔回收,而是让学生带回家,不密封保管,等现在来上这节课时再把药品搌示进去就能观察到良好的实验效果。把课堂上演示实验变成每个学生的家庭实验,而且还不需要学生作过多的工作,而能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值得借鉴。

无机化工

二、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用“瓶子里还有气体吗?还有几?”的问题翻开学生的思维,通过逆向思维解决消耗气体氧气的含量为约1/5,并且用燃着的木条伸入赊的集气瓶中,米条熄灭,又一次直观的得出氮气的性质:不助燃也不支持燃烧。

三、注重生成激发思考

另外可以看出这个老师的课堂机智及重视学生的生成,比方说讲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时,有同学提出,可能是外界的气压本身低。他将这个课堂生成的问题抛给学生:外界的气压本身低。。。,自己对于这个问题怎么考虑?

一、充沛挖掘引入实验

前逆空瓶不空的引入实验,事实上这个引入以前上课也有用过,在证明空气的存在的实验中,设计这样的实验:把空塑料瓶的空气在水(加红墨水)中挤出来,并观察到松手后,塑料瓶中出现水柱。这个实验既证明了空气的存在,温习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为后面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水从烧杯挤入集气瓶中的实验现象的原理剖析作一个知识的铺垫。

但他在通过挤压空瓶排水冒出气泡来证明空气的存在之后,接着又让学生看水的倒吸,为了看的更清楚,他将里面的空气进一步的挤出,倒吸的水就更多了。事实上这个环节揭示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听课事先就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较好,这样学生能自己解释后面水为什么能倒吸的原理,

而且让学生能自己理解倒吸多少体积的水,说明减少了多少体积的气体,轻松解决实验中难点的现象解释,有点遗憾的是,他没有多问一句:为什么会倒吸呢?如果此时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原因,学生能很好的用气压解释,能很有效的指导下面检验氧气多少的实验设计。

《空气》教学反思 篇9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教师指导,能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进行观察,研究空气占据空间。

2.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对三大实验现象做出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合作探究,乐于交流表达。

2.能逐步形成与他人合作、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可以借助其他物体帮助我们观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二、材料选取

本次实验材料选用爱牛提供的配套材料,有:带孔的杯子、橡胶塞、泡沫球、打气筒、橡胶管,在此基础上做了一点改进,把白色的泡沫球用油性签字笔涂成黑色,在水里清楚明了,便于学生观察水位的变化。用橡胶管连接杯子孔洞和打气筒,注意,打气筒的不选用针头,选用塑料的打气球的那种。

涂黑的泡沫球打气装置

三、教学内容逻辑结构

关于教材中压杯入水、打孔观察、打气观察这三个实验的设计目的,思考了很久,也纠结了很久,差点陷入死胡同。

最开始的设计是学生先做这三个实验,只说现象,不解释,试讲后发现,最后再联系起来进行解释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有难度,他们可能对之前的实验有所遗忘,也没有在孩子最疑惑,兴趣度最高的时候解释,效果不是很好。听取了刘姝老师和秦老师的意见,改为每个实验一结束,都需要让学生思考并解释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做一个小结。

在比赛的前天晚上,和阳阳姐聊了聊这个课的设计,先是纠结于泡沫球不能直给,应该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再出示。最后讨论到这课的设计应该是先是猜测压杯入水后纸团没湿是里面隔着空气,打孔后把空气排出去,打气后还能把空气注入回杯子由此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由此,第二天下午试讲改为了先不出示泡沫球,生说现象再猜测原因,提问学生水和空气都是无色透明的,看不清楚杯内水的位置,由此引出记录单,并请学生再做压杯入水实验,观察杯内水位和空气的位置,填写记录单,结果发现这样上,太费时间,效果不是特别好。而第二天马上就要赛课,泡沫球到底怎么处理,记录单如何处理,三个实验的逻辑关系到底怎样的,由此陷入了纠结中。

晚上到家吃了饭后,再次思考这节课设计的逻辑线,慢慢的,终于理清楚了。压杯入水,打孔观察,打气观察,实际上就是一个先猜测杯子里是空气,并且占据了空间,纸团没湿,到验证把空气排出去,那纸团就会湿掉,再到反验证把空气打回杯子,空气又重新占据空间的过程。而我之前的设计,在第一个实验就出示记录单,让学生用圆圈表示空气,用虚线表示水,画杯内水和空气的位置,相当于在直接告诉学生里面是空气。

改进后的设计,压杯入水后,让学生说现象,猜测原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考,猜测可能是空气占据了空间,再由空气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看不清楚杯内水和空气的位置,由此引出泡沫球。再师生看视频,观察杯内水和空气的位置。再到为了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我们用圆圈表示空气,虚线表示水,黑板上生画杯内水和空气的的位置,为后两个实验记录单的填写做一个示范作用,同时也节省时间。

四、做得好的地方

1.以魔术表演水下烛光实验导入课堂,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发了学生的疑问,同时也为后面检测教学重难点达成情况做铺垫。而魔术介绍采用男生配音,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神秘性,营造了紧张氛围。

2.计时器的运用。利用计时器,能很好的把控学生实验时间,也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实验的时间有限,实验时才能抓紧时间。

3.音乐的运用。听到音乐停止实验,收材料,避免了实验结束老师的大吼。每次课都如此进行,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实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

4.泡沫球用油性签字笔涂黑,方便压杯入水后观察水位变化。

5.各环节的问题设计,围绕空气展开,环环相扣,条理清晰。

6.学生填记录单时,用“O”表示空气,用“——”表示水,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搭建实验现象与空气占据空间之家的逻辑关系

7.板书设计:采用KT板上印三个实验简图(学生记录单简图)+可擦拭式贴膜,便于记录三个实验学生实验观察到的水和空气的位置情况,同时采用白板笔,可擦的方式,便于更改和补充。

8.由于时间关系,拓展板块的挑战实验,采用课后完成的形式。而给每小组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作为大礼包送个每个小组,课后延伸,让孩子课后再思考,完成挑战。

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从课上学生举手人数和学生的发言,能看出来,绝大部分学生能对产生三个实验现象的原因与空气能占据空间联系起来进行解释。也能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释水下蜡烛没有熄灭的原因是因为烧杯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烧杯内的空间,蜡烛在下面,但表达不完整。而通过三个实验,学生最后也能自己得出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

六、还需改进之处

1.对于泡沫球的处理,虽然有不用泡沫球观察和用泡沫球观察的对比,也告诉了学生泡沫球的作用和用法,一颗在杯外,一颗在杯内。但好多孩子实验时还是会遗忘,不用泡沫球。纠结是应该再寻找方式强化,还是不强求,这不是重点,泡沫球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学生如果能直接观察到杯内水的位置,为什么一定要要求他们用啦?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 篇10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后对这个物质的进一步研究,本课有三个环节:一是空气占据空间吗?二是杯中的纸会湿吗?三是空气占据空间有变化吗?三个环节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验证,动口解释。

在教学中我先通过一个占座位的活动引出占据空间,然后再通过一个小的魔术,在杯底放一纸团,让纸团紧贴杯底,把杯子垂直放入水中,让学生猜测纸巾是否会湿,然后观察现象,纸巾是否湿了,来解释纸巾为什么不会湿,从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那空气占据空间的情况又会怎样呢?来引出第二个活动,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明白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扩张,而水是不可以被压缩或扩张的。最后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不允许往瓶子里添加任何物体,也不允许倾斜杯子,怎样来帮助乌鸦喝到水呢?使学生学以致用。

《空气在哪里》教学反思 篇11

课前,我给孩子们布置了学习新课时都会留的预习任务:读课文三遍,标清自然段序号,依据生字表画出新的生词和有关的三字四字词语。我一直认为,做好预习是学好课文的基础。有预习就得有检查,在用谜语导入之后,我进行了预习检测:读词语和理解词语。孩子们的表现我是满意的,只是也有些遗憾,我应该安排“以词入句”的练习,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却没做到。接下来,我让孩子们围绕“小猴子找空气,知道了空气在哪里?它有什么用处?”这两个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在小组内讨论,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全班交流,完成我设计的表格。

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组合作交流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上我依据课文内容安排了小组活动,虽说学生们完成了学习任务,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大组长该怎样安排分解学习任务?小组合作怎样才能取得快而有效的成果?而这些问题正是小组建设中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在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孩子们同桌之间交换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实际上,在这个时间完全可以多种形式读:分角色朗读,大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等等。我想,在以后的每一课的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更应该多指导多训练。

上一篇:大冶市商务执法大队2010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社团建设实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