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几和第几教学反思

2024-05-31

一上几和第几教学反思(共5篇)

一上几和第几教学反思 篇1

《几和第几》的教学反思

“几和第几”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也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几”来表示,经验较多,而使用“第几”来表示的生活经验较少。因此,两者很容易发生混淆。认识几和第几,并能区别几和第几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这个知识点很容易混淆。针对以上情况,在学习本课时我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的开始,我先出示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人吃饼,当吃到第四个时饱了,那人就说早知道吃第4个能饱一开始就先吃第4个。引导学生说一说这里的吃了4个和第4个意思一样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和体验“几”和“第几”区分4和第4的区别,明白“第几”是指某一个人,从而导入今天的新课“几和第几”。接着,我出示例题场景图,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其他人各排在第几,让学生认识“几个” 和“第几”的区别,我还从中穿插进行礼貌教育。在练习时,我请第三组靠右边一竖排学生起立(共6人,目的是想让学生学会从前往后数或从后往前数)其他同学来数,将情境动态 化学生一下子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增加了实际体验,也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站起来了?(2)第三个小朋友是谁?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出现了歧义,我就这个歧义引导学生要学会从前往后数或从后往前数,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位置。

在几和第几的教学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几点原因: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练习少,应提高练习量,学生只有在练习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几和第几的不同;第二,在课堂中对于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孩子(如6人表示有6个人,第6个表示一个人)没有及时表扬鼓励,应多多鼓励为其他孩子竖立好榜样,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三,上课时语言不够精炼,语调较平,一年级小朋友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需要通过富有变化的语调、精炼的语言,组织好每一句话,使上下的内容衔接得当来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第四,当书本与光盘出现不同时,没有处理好导致出现了争议。对于以上几点,我以后会特别注意,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会有好转。

《几和第几》教学反思 篇2

首先,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几和第几”。

课前,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找到了一个与之有关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到第4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了口气说:“唉,要知道吃第4个能饱,先吃第4个该多好啊!”他说得对吗?”“不对,不对。”“为什么?”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这时我们班刘畅同学站起来说:“他要吃4个才饱,如果只吃第4个的话,那他就只吃了一个。”我借此机会引出了今天的课题《几和第几》。

接着,利用情境图,教学“几和第几”。

引出课题后,我便出示了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又集中到情境图上,因此,我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情境图,明白图的意思,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不能知道谁最先买到票,为什么?”从而引出序数“第一”。有了第一的认识,我进行了如下描述:“你能找到排在第三的是谁吗?排在前三个的又是谁?背着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一共有几人排队买票?……”有了指向性较明的问题,学生迅速认识了1个、第1;5个、第5……

然后,学生主动参与,巩固“几和第几”。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那么必须利用不同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情境图是静态的,巩固练习时我让学生演动态的排队图,既能使学生乐于参与,也能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实际情景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排队学生的具体位置。从左数排在第几、从右数排在第几,一共有几人排队的描述。但由于部分学生还分不清左右,因此,叙述起来容易混淆,区分左右的训练有必要加强。

一上几和第几教学反思 篇3

一年级数学上册《几和第几》教学反思1

“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个知识点孩子很容易混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材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手头又缺乏这幅教学情境图,因此我把教材上的主题图重新作了调整,变为让小动物聚餐的教学情境(在比大小中制作的小猴等学具)。当我将小猴子、桃子、苹果等图片凌乱的贴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立刻瞪大眼睛,露出好奇的神情,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

2、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隐藏在主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动态的.参与中学会“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有层次,正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如观察黑板上排列好的几只小兔和小猴,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

①一共有几只小动物?②排在左边第2的是谁?③排在右边第2个的又是谁?④为什么同样是排在第2,小动物却不一样呢?⑤左数4个动物都有哪些?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4、强调“第几”中的“第”字,从生活出发,实际出发。在教学设计中我添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寻找自己小组中的“几和第几”。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一年级数学上册《几和第几》教学反思2

“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个知识点孩子很容易混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手头又缺乏这幅教学情境图,因此我把教材上的主题图重新作了调整,变为让小猴子和小兔子聚餐的教学情境。当我将小猴子、小兔子、桃子和萝卜的图片凌乱的贴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立刻瞪大眼睛,露出好奇的神情,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

2、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隐藏在主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动态的参与中学会“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如观察黑板上排列好的几只小兔和小猴,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

①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②排在左边第2的是谁?

③排在右边第2个的又是谁?

④为什么同样是排在第2,小动物却不一样呢?

几和第几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序数,能正确地用序数表达问题;感知序数与基数的区别,学会表述几个 和第几个。

2.准确地区分基数与序数所表达的问题。3.应用所学知识准确说出事物所处的位置。学习重点:

序数的理解,序数和基数的区别。学习难点:

序数的理解,序数和基数的区别。

一、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图意:出示主题图,学生看图说图意。

2.复习基数知识: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可以告诉老师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自由发表意见,指名回答。

二、新授 1.问题引入:“请问同学们,带帽子的男同学排在第几?并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自由发表议论,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答案并指派学生上台结合例图叙述数的方向。教师对学生的叙述加以正确评价,明确数的方向。2.提出“排在第5的是谁?”

小组互相说说,指名上台结合主题图进行叙述。

3.提问“谁来说说在前3个的是哪几个人?排在后4个的是哪几个人? 在第3个 的是谁?排在第4个的是谁?”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由学生互相作出评价。

4.发散思维,应用新知。提出问题:“根据图意,用我们刚才所学的新知识,你还可以怎样说? ”小组互相说说,指名上台叙述。学生互相加以评价,教师作出正确的解释。

5.归纳总结,有序表达:图上有5个人,在第一的是,,三、想想做做,巩固理解。

1.出示灯笼图,学生看图,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帮助小嘟嘟从左边起涂色,第一行 涂4个,第二行涂第4个。”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注意涂色方法指导。

2.(1)出示楼层图,学生看图。教师提问“请告诉我,小红住在第几层楼?”学生动 手操作,结合图画汇报结果。同时让学生明了数楼层一般都是从最底层开始。完成后让 学生说说自己家住在第几层楼。(2)出示小猴子捞月亮的图,学生说说图意。

提问:“同学们,图中一共有几只猴子?戴帽子的是第几只? ”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并且 说出从哪个方位开始数起?引导学生说出从上往下数第几,或者从下往上数第几。

3.出示小动物赛车图,提问:“同学们,4号车的前面有几辆车? 4号车的前面是几号 车?

发散思维:“根据图意和所学知识,你还能说出什么? ”让学生对同学的回答加以评价, 老师再加以肯定。

四、课堂小结:

一上几和第几教学反思 篇5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4~1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结合排队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尊敬老人、礼貌谦让等社会公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活动1:开车出游。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就开上咱们的小列车去吧。(律动--开火车,多媒体显示列车开到了动物园)

[说明:律动时,要让学生模仿坐车的动作,并配上列车行进及到站时的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

二、感知新知

活动2:排队买票。

1.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多媒体显示5人排队买票图)

2.引导看图,自由提有关“几”与“第几”的问题。

如:有几个人在排队?老爷爷排第几呢?戴帽子的男孩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说一说。

(1)如果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从第五走到了第一)

(2)老爷爷高兴地排到了第一。现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刚才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样吗?(板书课题)

4.(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买完票走了)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

如:剩下几个人?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说明: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加以引导,特别要让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数的”。同时,要告诉学生“排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从前面数起”。]

三、内化认知

活动3:点灯笼。

1.今天动物园可真热闹,门口挂满了灯笼。我们一起来做点灯笼的游戏好吗?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要求:第一行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

第二行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2.指名在电脑上进行涂色操作。

3.议一议:4个和第4个意思一样吗?

[说明:给灯笼涂的颜色不作统一要求,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要求说说为什么涂这种颜色。在区别“4个”与“第4个”时,如果学生能明白“4个”指一共有四个灯笼,而“第4个”指排在第四个的那个灯笼就可以了。]

活动4:我说我家。

1.多媒体出示小丽家楼房图。

2.看图,要求用“几”和“第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如:这幢楼有5层,小丽住在第4层……

3.介绍自己家:你家的楼房一共有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

[说明:在数楼房层数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根据房门、窗户和阳台等参照物来数,并要指出数楼房习惯上都是从下往上数。]

活动5:猴子捞月亮。

1.快看,动物园里的小猴子又在捞月亮啦!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2.说一说:看到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别)

3.小组讨论: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几?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数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几只时,要引导学生先从下往上数,再从上往下数,明白由于数的方向不同,答案也不同。]

活动6:课间律动操。

1.挑选领操员。(每组各派1名学生排队上台领操)

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上台领操?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模仿动物动作做课间律动操。

3.领操员重新排队下台回原位。

提问:刚才领操员下去时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本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目的是通过活动解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活动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不得少于3分钟。]

活动7:赛车比赛。

1.小朋友们的操做得可真不错。接着,我们一起去看小动物赛车。(多媒体出示赛车图)

2.抢答: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3.小组合作: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说明: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最好是同桌合作或前后桌合作,同时要强调学会尊重,学会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说话不要太大声,不要影响其他人的交流等。]

四、总结评价

活动8:满载而归。

1.小朋友们今天在动物园里玩得开心吗?不过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律动开列车游戏)

2.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园,学习了几和第几的知识,你能说一句含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3.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为什么?现在你知道“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你今天表现怎样?满意吗?

上一篇:秋季粮食生产情况汇报材料下一篇:村级“六五”普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