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的感想

2024-07-28

毕业论文课的感想(共5篇)

毕业论文课的感想 篇1

创业课的感想

030215131 张梦园

这个学期有幸选上了老师的校友成功录:经典创业案例。在接下来的几堂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亲身创业经历。非常吸引人!

老师告诉我们在2000年初那时候,快递业处于落后状态。学校里也就只有那么一个送快递的小哥。老师每天为了自己这个像孩子一样捧大的淘宝店,用心经营,每天忙忙碌碌除了上课,就是给下单的用户打包好快递。老师的淘宝店做的是财务考试方面,考试的资料起初是用刻录,刻在光盘上。但由于刻录光盘太耗时,太费劲,效率低下,还要经常打包快递送来送去。老师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把资料放进电脑文件里传送过去。QQ有一个微盘,里面有非常大的内存,老师说他便是把资料先拷进微盘里,如果客户需要直接便把微盘里的资料发送过去。非常方便!至于客户需要的书,一开始老师是从新华书店进来了各种财务考试需要的书,但由于老师的店生意太棒,书一下子就卖完,连新华书店也被搬空了。于是老师便想了一个办法,从亚马逊上购书,亚马逊是网上最大的图书市场。老师说,网上购书快捷的便是,你购书不用先寄到你家里,再把书又寄给客户。太麻烦,可以直接写上淘宝客户的书的送货地址。让亚马逊帮你把书送到用户手里,岂不两全其美!再到后来,老师说尽管淘宝店的生意很好。但是他一个人真的很累,于是老师暂时便把店给关了。饶是如此,由于口碑好,还是不断得,会有人来咨询。老师后来把自己开淘宝店的创业经历与学生们分享了。立刻便吸引了几位得力的学生,学生们跟老师说,老师我来和您一起经营。于是学生们将老师的淘宝店开得更加得大更加得好。店铺很快改开在了天猫上。生意一直很好,学生们也一个个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创业之路,必定不是一帆风顺。他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商业模式被人复制,其他同行淘宝店的恶性竞价,广告等等之类。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困难,最坎坷的一次,老师说他们辛苦经营几年下来的口碑即天猫上客户的好评,销售量全被淘宝管理层给清空了!老师和学生因为这件事,连夜赶到阿里巴巴所在的总公司,由于是晚上公司已经下班。老师和学生只能焦虑地等到天一亮便赶过去。然而经过交涉,不管怎样淘宝管理层认定了的事实是没法变的。而且记录也已经被删了,回不来了。尽管遭遇大的挫折,老师和学生依然永不言弃。

我觉得从老师讲的亲身创业经历中,学到了一种宝贵的创业精神。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想办法。如果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那么就寻求团队的力量。即使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但要相信那么一句话,最坏的时候,便是好的开始。

在上完创业课,不禁联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对我们讲的话,学生还是以学业为主,毕竟创业成功是少数。学生应该还是要刻苦钻研地学习。这也是有道理的,但我觉得大学生提倡创业依然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在不影响学业的基础上,开始一些尝试,和同学一起创业,人多力量大,可以减轻很多负担。不过,如果因为每天忙于做生意而荒废了学业,那么绝对是不可取的。

Nowaday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graduates to study overseas,which triggered a heated discussion on whether to receive education abroad or not.Some support it because it can be considered the alternative for students with disappointing grades,studying abroad has become an scientific way to measure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abilities.While others fret over its high tuition and the lack of pupil’s learning autonomy without supervision.As far as i’m concerned, studying overseas is not a good option.First of all, our studen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accommodate to school lives in a completely new environment,though they have taken special classes at home for students applying to universities overseas and passed the TOEFL and SAT US admissions tests.They are likely to fail to cope with what teachers say in class,and have difficulty in making friends with the locals.This may result in the bad impact on their academic lives and discourage them from acquiring knowledge.Some even decide to drop out after studying abroad for just several months.In addition ,students may lost themselves and degenerate into immorality for the lack of families’ company and supervision.Some of them are not able to tell right from wrong and easily get astray.Besides, the high tuition cannot guarantee the high quality of education.Because there may exist illegal agencies which recommend “Dipilma Mill” to ignorant families only for money.Finally, the safety of students in foreign countries is unsure because of terroriom and the permit of the posession of handguns.Chinese families should’t turn blind eyes to the news about shooting.In 2013,a gunman killed 20 young children and six adults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TON.Just 6 months ago , the tragedy in Las Vegas became the deadliest mass shoot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U.S.More than 50 people are dead.In conclusion , I think studying abroad is not good.In the decline of neatness(from time, april2,1990),norman cousins points out that sloppiness has spread to all aspects of people’s life in bad dress,bad manner ,bad speech and bad human relationship.He calls for developing respect for life,and finding genuine creativity instead of a slavish conformity.Norman cousins ,at first , emphasizes the decline of neatness by using the example that blue jeans are popular among the young not in good conditon but in dissheveled.Then the author shows that the unneatness is not only in clothes but also in manner and speech.Much tv violence and sex scenes will make the young foster casual attitudes to life ,which can be desensitization to everything that should produce revulsion or resistance.Therefore ,at the present era full of mindless violence and slopping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an appearance of alienation is not the real fashion;he appeals to have respect for life.In reining in the test of tests(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march 5,2001),ben wildavsky shows a debate on whether stopping the use of satI or not.Richand atkinson, the president of the prestigious 7-camp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inveatigates sat’s problems by taking the sat test.and then he decides to scrap the satI in uc’s future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This proposal triggered arguments nationwide on the possibility of scrapping satI.Supporter think college admissions systems based in part on class rank can improve inequality for students who didn’t have access to good classes and good teachers.However,the opponents believe that that axing the SAT won’t do anything to get rid of and socioeconomics gaps in achievement.In conclusion , the sat debate won’t die down anytime soon.

毕业论文课的感想 篇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新高中语法教学的高考目标要求之一是: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和情感等。其中的虚拟语气是2000年教学大纲没有要求学习掌握的新的语法项目, 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西方绘画艺术的历史、中西方各种艺术形式与风格, 各时代的著名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本课涉及的语法项目为“虚拟语气 (和现在、将来事实相反) ”。因此, 将“绘画艺术”这一主题与“虚拟语气”融为一体, 以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的形式, 让学生了解绘画艺术及其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风格, 达到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的目的。

在语言知识方面,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虚拟语气”流畅得体地表达具有一定深度的观点和想法。要求学生在讨论有关“绘画艺术”的话题时, 能用所学英语知识流畅得体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在语言技能方面, 主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

本课设计思路:

(1) 以“warming-up”中的四个问题引人本课内容, 让学生认识虚拟语气, 要求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找出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

(2) 让学生找出”if”虚拟条件句中, 与事实不相符的三种情况, wish后接宾语从句的三种虚拟语气的形式。

(3) 通过看图说话练习, 使学生能将虚拟语气运用到实际的交流当中。

(4) 通过一些巩固练习, 将所学虚拟语气的这一语法加以运用和巩固。

(5) 写作练习的设计, 是为了让学生听、说、读、写这几项语言的基本技能, 达到一个全面的提升。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形下, 学会使用虚拟语气。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学为主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主, 辅助以录音机和黑板

教学设计:本节课是一堂语法课, 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实施的大容量, 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设置一些练习,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虚拟语气, 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 正确使用虚拟语气。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虚拟语气这一英语特有的语法现象, 能够用英语准确的表达, 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语言能力。为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StepⅠRevision

Let the students find out the sent en ce s us in g“s ub ju n ct i ve m o od”i n“warming-up”and“reading”

(1) If you could have three of these paintings on the walls of your classroom, which would you choose?

(2) Would you rather have C hinese or Western-style paintings in your home?

[设计说明]该步骤通过课上师生一起复习学过的课文内容, 使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导入本节课所学内容, 虚拟语气。

StepⅡLeading-in

Let the students sort the follow ing sentences into three groups,

(1) If I w ere a bird now, I could fly in the sky.

(2) If I had one million dollars now, I w ould buy the plane.

(3) If you had come earlier, you would have met him.

(4) If I had finished my job yesterday, I would not have been puhished.

(5) If I finished my w ork tomorrow, I would go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

(6) If I should have-time next week, I might have a trip.

(7) If h e w e re t o h av e t i m e t h i s Sunday, he would go to see you.

Discovery 1:

例句1、2谈论的都是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此时, if条件句的谓语动词用过去式 (did/were) 主句的谓语动词用would/could/should/might+do (原)

Discovery 2:

例句3、4谈论的都是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情况。此时, if条件句的谓语动词用过去完成式 (had done) , 主句的谓语动词用w ould/could/should/might+have done

Discovery 3:

例句5、6、7谈论的都是与将来事实相反的情况。此时if条件句的谓语动词用过去式did/were或should do, 或were to do, 主句的谓语动词用w ould/could/should/m ig ht+d o

Discovery 4:

对现在进行虚拟时, wish后的宾语从句用 (did/were) , 对过去进行虚拟时, wish后的宾语从句用 (had done) , 对将来进行虚拟时, wish后的宾语从句用would/could+do。

[设计说明]该步骤导入本课主题虚拟语气, 引起学生的思考, 让学生理解if虚拟条件句的三种基本情况, wish后接宾语从句的三种情况的虚拟语气。为了方便学生记忆,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己总结以上的表格。

摘要:这节语法课,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从虚拟语气的三种基本形式入手, 逐步加深拓展, 使学生乐于接受的同时也易于接受。传统的语法课往往采用演绎语法规律的方法, 这样做既容易使学生索然无味, 而且使他们感到语法神秘高深。相反, 采用归纳语法规律的方法, 既能引起他们对语法学习的兴趣, 又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一节省级优质课的几点感想 篇3

2007年11月初,湖北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在荆州举行,笔者认真观摩了所有选手的作品,收获颇多,对其中一节获一等奖的“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课感想颇多,下面发表一点个人浅见,和同行交流.

1 教学过程呈现

1.1 情景引入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称:1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同学们可知这句话的由来吗?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囿于实力受限,又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艇,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 搞得盟军焦头烂额.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按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如每次2 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比如5位同学放学都回自己家里,老师要找1位同学的话,随便去哪家都行.但若这5位同学都在其中某一家的话,老师要找几家才能找到,一次找到的可能性只有20%.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船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低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师: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性事件的一门学科.这个事件中,数学家们运用了概率知识研究不确定性事件中隐含的确定性规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概率的有关知识.

1.2 三个事件

师:大千世界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事件,请同学们讨论下列事件能否发生?

(1)木柴燃烧,产生热量;(2)明天,地球仍会转动;(3)实心铁块丢入水中,铁块浮起;(4)在标准大气压0℃以下,雪融化;(5)两人各买1张彩票,均中奖.

教师微笑着走到举手的学生身旁,该生小声回答:事件(1)(2)一定会发生.事件(3)(4)一定不会发生.事件(5)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师:像(1)(2)这样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为它取个怎样的名字呢?

生:必然事件.师:其他两种事件呢?

生:不可能事件,偶然事件.师:偶然事件也可以称为随机事件.

师:比如事件(3)将铁块挖空了,变成跟轮船似的,铁块就可能浮起.这里的“实心”铁球就是铁块下沉的一个条件,如果将这个条件改变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发生了变化.那么以上三种事件的定义究竟该怎样?(生回答)幻灯片给出三种事件的定义及事件表示方法.

师:举一个你生活、学习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

1.3 实验探究

师:虽然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那么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用什么来度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1.3.1 实验一:(学生参与+电脑模拟)掷骰子

师:我们一起来研究随机事件A:“掷一枚骰子3朝上”的频率.

第一步:学生分组合作掷骰子.教师拿出两枚骰子,点四名同学分两组上讲台掷骰子,各掷20次,一人掷骰子,一人填表一.

师:两组同学做实验20次,3朝上的频率相同吗?这是为什么?

生:不相同,因为随机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师:这反映了频率的什么特性呢?(引导学生体会这正体现了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的随机性)

第二步:电脑模拟实验.教师引导:如果做同样的实验200次,400次, 1000次,乃至2000次或者更多呢?即通过大量重复实验来研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频率的变化会有什么趋势呢?由于人力有限,咱们还是借助电脑来模拟实验.(课件演示,教师同步讲解)

师:再请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根据电脑模拟实验数据填写表二(频率,频数统计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处理数据:再请同学们根据表二完成 “频率折线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样的点,横坐标为实验的总次数,纵坐标为3朝上的频率.

频率折线图教师深入学生并帮助困难学生处理数据,最后用幻灯机展示完成得较好的图表.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频率的稳定性:你们有什么发现?频率是确定值吗?频率的变化有规律吗?

引导学生发现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的变化规律:实验一中大量重复实验三朝上的频率变化趋于稳定,将在1/6附近摆动.

1.3.2 实验二:(直接呈现)抛掷硬币

师:对于其它随机事件,其频率的变化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随机事件B:“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

师:数学家们为了研究正面朝上的频率,把抛硬币这个枯燥的实验重复做了几千次甚至上万次,请看多媒体,该表数据是他们的实验结果.

实验人抛掷次数出现正面频 率狄摩更204810060.5181布 丰404020480.5069皮尔逊1200060190.5016皮尔逊24000120120.5005 师:大量的重复同一实验,随机事件B发生的频率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生:实验二中大量重复实验抛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在1/2附近摆动.

1.3.3 实验三:(直接呈现)孟得尔豌豆实验

师:当大量重复实验时,随机事件的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的事例不胜枚举.又如随机事件C:“孟得尔豌豆遗传性状实验中子一代自交,子二代表现显性性状”.

性状F1的表现F2的表现种子的形状全部圆粒圆粒5474皱粒1850圆粒:皱粒

≈2.96∶1茎的高度全部高茎高茎787矮茎277高茎:矮茎

≈2.84∶1子叶的颜色全部黄色黄色6022绿色2001黄色:绿色

≈3.01∶1豆荚的形状全部饱满饱满882不饱满299饱满:不饱满

≈2.95∶1 师:生物学家孟得尔将子一代自交发现:F1即子一代表现显性性状,F2即子二代发生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约为3∶1.则:大量重复实验,子二代表现显性性状的频率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思考半天后,换了几个学生才答出:“在常数3/4附近摆动.”

师:这三个实验有哪些共同点?①实验的次数如何?②它们都研究什么?③频率有何变化规律?

生:大量重复做同一实验;都研究频率;实验次数越多频率靠近某个常数,在其附近波动.

师:我们将这个常数称为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它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师:能结合常数发生的过程给出概率的定义吗?

幻灯片打出定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实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mn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 P(A).

1.4 巩固延伸

师:结合今天所学内容,我们来看以下几个习题:

例1 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发射1枚炮弹,命中目标;(key: 随机事件)

(2)若a为实数,则|a+1|+|a+2|=0;(key: 不可能事件)

(3)江苏地区每年1月份月平均气温低于7月份月平均气温;(key: 必然事件)

(4)北京六月飞雪.(key: 随机事件)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

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非常接近概率

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师:有些随机事件的概率能求,而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随机事件的概率不那么容易求,我们常常用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比如(多媒体课件同步演示):

例3 美丽的松花江碧波荡漾散发着生命的光泽,然而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松花江受到严重污染变成这样:大量的石油漂浮在水面上,曾经美丽的松花江犹如一条黑色的巨蟒,致癌物质硝基苯充斥着松花江,致使鱼类大量死亡.在这危机关头国家紧急调度大量的活性炭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松花江的水能喝吗?鱼能吃吗?环保部门发布了松花江水质的情况,多次提到一种化学物质硝基苯,有些专家认为硝基苯在动物中有致癌作用,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集中式生活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的项目限值硝基苯为0.017mg/L.这与美国的标准一致.专家们如何判定松花江里的鱼类受污染的程度呢?

师:专家在松花江采取并检测分析了五百尾鱼类,包括不同江段,不同习性,不同种类的鱼以及松花江沿岸2公里以内养鱼鱼塘的鱼类的硝基苯残量发现这些鱼中只有一条鱼的硝基苯含量略微超过安全标准.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随机事件的概率都不好求,这里从江里捞起一条鱼恰好硝基苯超标的概率有多大呢?专家通过抽样500条,用检测超标鱼出现的频率1/500来估计出整个松花江的鱼中硝基苯超标的概率为1/500.

例4 在数学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祖冲之将圆周率算到3.1415926 到3.1415927之间,比西方早了1000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学史上的骄傲.

十九世纪英国人威廉·向克思花了二十年将圆周率算至小数点后707位,他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他毕生的心血结晶——圆周率的707位小数.许多年后,数学家法格逊对这些数据产生了疑虑:为什么有的数码出现的次数过多而有的数码出现的次数过少?疑惑的依据是他的奇特设想:在小数点后的大量数码中,每个数码出现的频率应该差不多,概率都应该是1/10.是不是向克思的计算有误呢?,他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设备整整算了一年,得出结论:向克思的圆周率的707位小数中前527位是正确的,法格逊的猜想是事实吗?只是当时的数据太少了,事情很快有了转机,计算机的发明使这成为可能.1973年法国学者让·盖尤和他的助手统计了圆周率的前100万位小数中各数码出现的频率,如右表:在圆周率的大量数码中,任何数字出现的频率均在0.1附近,可见在圆周率的数值式中,各数码出现的概率为1/10.

2 观后感

建构主义最早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外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 虽然学生学习的数学都是前人已经建造好了的,但对学生而言,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的,即用学生自己的活动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构建自己的正确理解,这应该是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概念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 对建构主义学习来说,活动是第一位的,强调要在“做数学中学数学”,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对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活动最初主要表现为外部活动,由于主体自身的智力参与,特别是主体高水平的智力参与,使外部的活动过程内化为主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从中产生出主体的个人体验.

这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组织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民主教学,不把任何学生还不能接受的认识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将概率知识由学术形态转化成一些有探究性、可操作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身体验概率知识的形成过程.通篇以大量的实验事实为基础来完成归纳与猜想,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提取三个试验的共同精神,归纳出定义.本节课通过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渗透归纳思想,优化思维品质,让学生体会了“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始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活动,直接参与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背景、过程,返璞归真,揭示本质,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有效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大数学家欧拉说过:“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更需要实验”.为了不让学生以为“概率”这个定义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实验,然后以实验切入、层层铺垫启发学生形成概念、理解概率的定义,引导学生发现随机事件频率的随机性和在大量重复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稳定性.教师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思考、探索、交流、反思来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如何发现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

下面对本节课的四个关键环节谈几点具体感想.

2.1 关于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不能为了引入而引入,象本节课这样的引入的确生动有趣,但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后还无法解决这个情境问题,显得有点花哨.与其这样还不如省掉这个问题情境,直接开门见山地进入课题,因为引入问题情境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问题情境还应能为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形成或理解服务.例如:这节课可以设计摸球试验引入: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纸盒,告知学生里面放有若干种颜色的球若干个,摸出红球者就是咱们班的“幸运星”,谁先来摸?激发学生参与摸球兴趣,在学生发现所摸的球都是红球而诧异时,便将盒子打开,展示里面装的全都是红球,并指出在这种条件下,摸出红球这件事一定会发生;而摸出白球这件事一定不会发生;再改变实验条件:往盒子里再放几个黄球,则摸出红球这件事情就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了.这个生动形象的引入为本节课设置了两个包袱:“一定条件下”和“三个事件”,为学生深刻理解“三个事件”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2.2 关于“三个事件”

“三个事件”的名称其实不必问学生:不该问的不问——没有任何数学思维,且学生可能将“随机事件”称为“偶然事件”,但下面三个实验中的任何结论都只能引导学生得出.教师提问时不应轻易下讲台、站到学生的旁边——这不仅不能给学生以亲切感,反而会给胆小的学生压力,容易造成两人之间的小声交流.让学生自己列举关于三个事件的生活实例,既能反馈学生对这三个事件的掌握情况,又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掌握三个事件的外延与内涵,使学习更轻松.但教师组织教学时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由于本节、甚至本章主要研究的都是随机事件,故不应对这三个事件平均使用力气,而可以让学生多举几个随机事件的例子,当学生一下子举不出几个例子时,老师还可以帮忙补充,如每期体育彩票的中奖号码 ,某件产品是否合格,某个灯泡的使用寿命,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从一批待检产品中任取一件是优质品;经过十字路口遇到红灯等等,使学生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广泛地存在着随机事件,因而产生进一步研究随机事件的愿望,为下一步引入课题作铺垫.

2.3 关于探究实验

本节课是实验探究课,实验感知决定着本节课的成败.这节课中三个实验都是学生先猜测,再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归纳、猜测、论证是发现知识的重要方法.三个实验都注重用精确的数字向学生展示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门严谨的学科;另一方面,可由图表直观地将学生引入到概率的定义中.体验完三个实验后,教师很好地引导了学生提取三个试验的共同精神:频率的稳定性,归纳出概率的定义及性质,这是本节课的精彩所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没有代替学生体验和概括.还不忘锻炼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这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投影学生的分析结果”激励学生参与兴趣.但教师为什么没有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先研究抛硬币,后研究掷骰子呢?这是因为抛硬币的结果,学生都很熟悉,一看就能猜对答案,所以将抛硬币作为第一个实验就不符合有效教学的原则.不过在多媒体演示掷骰子实验的过程中,同时显示1、2、3、4、5、6点的表格,就是将6个实验结果一起显示,让学生抓不住重点,不如用不同的颜色突出3点向上这一格的数据,引导学生只关注同一个事件“3点向上”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实验三虽然很新颖,但学生理解事件本身都很难,这就冲淡了对所讲知识的理解.其实若将实验三删掉,补上笔者设计的引入实验(举手学生上讲台摸球),再在实验一(掷骰子)中,教师提供多枚骰子——可事先用刀片将橡皮擦切成小方块,六个面分别标上1、2、3、4、5、6点,制作成骰子,将全班学生分组后,每组分一枚.这样就“部分参与”、“ 全体参与”、“ 模拟实验”都有了:三个试验的展开形式各不相同,学生和评委就不会产生视觉疲劳.若常规内容的表现形式有独到新颖之处,再加上开场新颖、过程流畅、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便可胜人一筹.当然“全体参与”控制不好就容易造成混乱!可通过分组和明确分工来避免混乱:一人抛、一人记录并统计数据、一人协调,大家一起分析数据.

2.4 关于概率的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更要注重其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本节课在讲完频率和概率后,给出了两个概率的应用的事例,这不但巩固了概率的定义而且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这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概率的应用特别广泛,本节可作为概率第一节课,应该简单提一下概率的应用及其发展史,因为这节课不讲这些内容,以后就没有机会讲了.本节课中例3、例4都是概率很好的应用情景,但4个练习太多,会冲淡学生感受概率应用这个主题,故删掉例1、例2,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感受其应用.不仅如此,若老师能对例3、例4做一些深挖掘,学生就不仅了解了概率应用,还会升华对概率的理解,如:例3中加一句反思回顾:“反过来,若已知整个松花江的鱼中硝基苯超标的概率为1/500,那该怎样理解这个数据?能不能理解为每500条鱼中都有一条鱼的硝基苯含量超标?”;例4中加一句点睛之言:“由此可见,大量重复实验对于寻找频率的稳定值至关重要!”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那是不是任何随机事件的概率,都需要象数学家那样花整年的时间来做大量重复实验呢?更何况有些实验是具有破坏性的.欲知结果如何,且听下节分解!”经过老师这么一引导,学生就会加深对概率本质的理解,也为下一节内容的引入做好了铺垫.

总之,在优质课比赛中开场新颖、过程流畅、表演形式丰富,能尊重学生、体现新课程理念等都会增加获胜的筹码.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还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像歌手唱歌那样激情投入、像评书演员那样声情并茂,时刻观、听所有学生的一言一行及其情感变化,关键时刻还应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驱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否定学生、不回避学生问题.讲课时不能背教案,因为心中有教案就会言行呆板,容易造成脱离学生而没有感染力,其实只要将所有问题都讲出来就够了,打乱预案秩序正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只要心中全是学生,就会上出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的优质课!

游泳课的感想 篇4

姓名与学号

指导教师

许亚萍

年级与专业

大二 工科试验班(工学)

所在学院

求是学院蓝田学园

浙江大学本科生论文

一、对游泳课的体会和领悟:

1.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堂课的标准,只有明确目标,师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协调一致,取得最佳效果。本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技能为主线,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此,体育课程教学应以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为主线。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既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其它目标的主要载体。我觉得,游泳课以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生的身体练习为载体,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融入其中,并使这些隐性目标通过学生的运动认知和运动体验显性化,许老师的做法是极为正确的。

2.教学过程体现了“健康第一”

徐老师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游泳教学中,在强调学生在培养游泳兴趣的同时,学会健康游泳方式,正确游泳行为,养成游泳习惯的过程中,许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让学生学,而且做到每一个人都学会。

每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有意识地将体验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努力为学生搭设学习的平台,体验的场所,引导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感知、体验、实践、交流、最终初步掌握技能,显示出老师在驾驭课堂教学中具备的能力:融会贯通课的理解和落实程标准,如对游泳动作的领会和掌握程度特别好,不断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的精神,非常值得肯定。

课堂教学中,许老师注重综合评价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对浙大水上俱乐部、划船课课程的建议:

1、以“体验”作为课堂实践性研究的内容,在大学阶段很有价值,也非常符合教育理念。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更加充分的支持,及时发现、评价、总结,提供正确的动作要领。老师可以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让大家感受正确的动作,而不仅仅只是示范一下。

2、在“启发→探究→领悟”教学模式中学习:这一模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教育思想和要求。但这一模式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根据老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各个环节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变换顺序。

3、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老师可以不仅仅只是提供宣传片给大家,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大家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划船的魅力,这样在感受完魅力之后大家会口口相传,形成很好的口碑,因为只有大家喜欢的课程侠士好的课程。

4、对浙大水上俱乐部,我建议可以办一个社团大肆招收人员,吸引大家去关注俱乐部,定时举办一些有关划船、游泳等等的娱乐活动,让大家在体验中感受水上的魅力。这样既吸引了人员的关注,更宣传了浙大水上俱乐部和划船课。

说课的步骤及感想 篇5

一、说课的内涵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说课就是全面面阐述和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再简单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师在说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教学方案说出来,更要将隐含于教学方案后面的设计思想、教育理念、具体依据说出来。由显说隐、由隐论显。

二、说课的基本格式 说课的基本框架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目标

四、说准备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流程

七、是亮点或特色

(一)说教材:分析教材。题目、来源,即从何而来、为何而选——

1、说教材:说教材内容就是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它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说清楚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

(二)说学情:说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

(三)说目标:如何确定目标——情感、认知、能力。目标贵在挖掘。挖掘的前提是对教材的分析。目标的评价重点在是否明确、是否具体、是否可检。与此同时,要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原因或突破的方法。

(四)说准备: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活动准备是为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五)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指导幼儿的途径,说教法主要说明在本次活动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自己其中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说教法时注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

2、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说明幼儿要“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的环节,教师要说出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教师在说学法时要说出活动中幼儿怎样学习、依据是什么;自己在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

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用多通道参与法、体验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等学习方法。

(六)说流程:这环节往往是拉大说课距离的环节。要点是什么?怎么说才是流畅的?受听的?

一般要说清“总共有几大环节”“各环节的主要目标”。分环节讲清“教什么”、“怎样教”——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保证重点难点的突破、如何保证所有孩子最大限度地达成目标。这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训练帮助幼儿在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获得提高”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说。

(七)说特色与亮点: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重点要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因此在对自己设计课程中的思维活动进行审视后,要突出说明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最与众不同的,要多角度挖掘。

三、说课的原则:

1、反思性原则

2、生成性原则

3、关注幼儿发展原则

4、创新性原则

四、说课的技巧

说课整个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有听众,你能否调动听众的情绪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说课的成败。所以在说课准备、说课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1、课前说课是课前的预案,想像空间圈较大,所以说课设计要根据对内容的理解,给自己的说课赋于一些基本思想。

2、因说课准备时间较紧,在课前说课可先准备好各领域课程的框架,使目标心中有数。重点去考虑教学设计的框架,以提纲的形式写下来,特别要记下幼儿的特点,问题和需要以及教育对策,遇到不熟悉的教材要仔佃分析教材的价值与内涵,教材与幼儿发展的关系,然后再确定目标。

3、说课整体要流畅,不作报告式,流水式的介绍,流程中许多分环节的介绍过度要自然。

4、说课要有层次感,不要面面俱到将说课说得很细,因为说课只是教学预案。要多谈谈幼儿在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教师的教学策略。

5、说课要自信。富有激情和个性的说课才能感染听众,但同时也要针对自身注重扬长避短。

大班科学《有趣的测量》

一、说内容选择的依据

《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脚步、小棍、绳子等)作为量具,仅局限与简单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平时的区角活动中,我们会经常在数学活动角里投放一些很多不同的材料,小棍子、绳子、尺子、吸管、铅笔等,经常看到幼儿在东量量,西测测的,好象对于这些测量的活动很感兴趣。用我们自己的身体,让幼儿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测量,这样对于幼儿来说会是很有趣的,幼儿可以在整个活动中都通过不停的身体运动,不停的游戏,来感受测量的乐趣。幼儿自己探索,自己尝试,这样幼儿可以学到很多、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有利于他们以后终生的发展。因此就产生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内容。

二、说活动目标的确定

1、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并进行简单的记录,体验测量活动的乐趣。

2、知道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3、学习与同伴那之间相互协商、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体验与同伴协作的快乐。

活动的重点:探索,学习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活动的难点: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三、说活动的准备

(一)知识准备

1、区角活动:教师和幼儿发现大量可以用来测量的工具。

2、观察活动:幼儿会使用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记录表格。

(二)物质材料的准备

1、事先准备好场地,2、笔、纸、记录表等

四、说教法、学法。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知识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根据幼儿的这一理念,我从幼儿最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入手,让幼儿通过实验、游戏、记录去积极主动的获得对测量的直接经验,通过记录、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幼儿不断的积累学习经验,并且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知识。

幼儿自主探索活动,必须由幼儿亲身经历,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在活动中给幼儿留有较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活动步骤不宜太细太死,让他们充分体验,才能有助于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吸引幼儿,使他们更投入自由进行探索,在分享的过程中,进行自主交流与表达,使他们的零星的经验得以提升与发展,从而形成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测量结果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整个活动最主要用了探索操作法;因为幼儿爱动、爱问、好学这一特点,让幼儿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去探索,探索操作法,不仅是作为复习,巩固知识的手段,更应成为幼儿探索知识,寻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有效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符合幼儿思维发展规律,因为探索未知,仅用理解与记忆是不行的,必须进行主动地分析,综合比较和初步的概括以求得测量的方法和结果。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五、说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森林小屋玩,可是,我们去之前啊,要帮助老师先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要来测量一下从这里到小屋有多远,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幼儿自由讨论,想出各种测量的方法。这时老师再提出问题。

师:可是,今天老师没带任何的测量工具,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的身体来测量,该怎么量呢?

(设计意图:幼儿天生就有好强的求知欲,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发现问题,激发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过程,探索发现问题的兴趣。

(二)讨论与探究:分别寻找测量的方法,并进行讲述。

1、幼儿自由探索测量的方法,在幼儿探究时,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适时引导幼儿发现用自己的身体,寻找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2、并让幼儿进行演示。

(三)幼儿寻找合作测量的方法。

幼儿通过自己寻找测量方法以后,再通过和别人合作,可以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有助于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主动去和别人合作。

(幼儿的认知结构主要强调直觉思维,教学中与其指示幼儿如何做,不如让幼儿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探究活动为中介的,儿童独立摸索,看起来是“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恰恰赢得了时间,这种探究最有现实意义。探究性游戏活动的教育目的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四)引导幼儿把测量或者合作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幼儿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也是幼儿最缺少的。幼儿在测量以后用怎样的方式将自己的测量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

(五)记录、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师:我发现许多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测量方法,请小朋友把你的记录表拿过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测量结果吧,(请幼儿介绍测量方法及结果)还有和

小朋友不一样的吗?你来介绍一下吧,(幼儿发现结果不同)讨论;为什么小朋友的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再次测量,引导幼儿发现、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

(将幼儿交流的多种经验纳入到自己的经验中来,再次验证,从而使幼儿的能力与知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巩固与吸收)

小结:在测量时我们使用的测量方法不一样,所以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在探索中往往会出现许多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允许幼儿出现错误,通过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自由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积极参加讨论、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纠正错误,让幼儿的经验进一步得到提高)

(六)集体合作测量

幼儿利用集体的力量再寻找不同的测量方法,幼儿再次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测量,整个活动都在游戏中展开,幼儿充满了乐趣。

(七)、说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物体作为测量的工具再去进行测量。

六:说特色:`

1、操作性强。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当作测量工具,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游戏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在活动中,孩子在探究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听觉。

2、活动设计游戏化:孩子特别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可以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老师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形式,并在活动中给他们提供机会,让能力弱的孩子不会为此而产生畏惧的心理;对于幼儿的新观点新发现,我总是鼓励和尊重幼儿的观点,并共同分享。

3、整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活动层次清楚,过渡自然,通过个别量、小组合作量、集体量,使幼儿在与活动材料、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获得相关经验,真正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物我交融互动。

我们的这个活动主要体现了《纲要》的以下精神:1、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教育的机智性、趣味性。2、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能力的发展。

3、充分利用了教师和同伴这一重要教育资源,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更加具体、全面。我想,在我们的精心设计下,幼儿一定会更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和许多

说选材

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如果只干燥地告诉孩子“1”和“许多”的关系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但伴随着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小兔拔萝卜”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并帮助孩子初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小兔子”也是孩子们熟悉的,活动设计简单,形象直观,满足幼儿具体思维形象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步的数概念

说目标:

3岁左右的孩子对“1”和“许多”的理解,总是同实践和物体的认知紧密相连的,所以要引导孩子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亲身体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1”和“许多”,特制定以下两条目标

(1)在游戏中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活动重难点: 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的重难点定在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上,因为在学习数的基础上,我们应当遵循一个由易到难的规律,在认识的基础进行感知,让幼儿知道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孩子有的经验:拔萝卜经验 “小兔子和大灰狼游戏”经验兔宝宝和大灰狼的头饰,萝卜若干

场地准备,为幼儿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

筐子每人一个

说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下开始游戏

兔宝宝,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拔萝卜怎么样? 这种情景开题的方法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目的就是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促进幼儿各种感官和大脑的积极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初步感知“1”和“许多” 我们家有几个兔妈妈“1个”,有多少兔宝宝。“许多”,今天我们要带上筐子去采蘑菇,这儿有多少筐子啊?(许多)现在请兔宝宝每人拿一只筐子,拿好筐子我们出发了。

第二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进行初步感知,通过拿筐子,在拿和说的过程中,了解1和许多,让幼儿清楚自己手中的1 个筐子是刚才许多筐子中分出来的。

三、进一步感知,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1、我们来到萝卜地里了,你们看地里有多少萝卜呀?(许多)现在妈妈给你们一个任务,每个小兔子去一个萝卜放在自己筐子里,然后回到妈妈身边

2、我们宝宝真能干,快来告诉妈妈,你们拔了几个萝卜,要求幼儿对妈妈说我们拔了1个萝卜。请把1个1个的萝卜放在妈妈的筐子里,请看1个1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又变成了几个呢?(许多)

本环节中教师让幼儿全部参与到角色游戏中,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了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1个1个合起来会变成许多,从而突破了重难点,达到师生互动,四、结尾部分

游戏“宝宝们快看谁来了几只(大灰狼)啊,一只,那我们有多少只?(许多)让我们一起把大灰狼赶跑吧!

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1个,那些是许多个让幼儿通过分点心盘,分点心,分水杯,分毛巾,进一步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感知“1”和“许多”加强理解“1”“许多”之间的关系,从中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

说活动特色

① 活动情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培养幼儿对数的探索和兴趣。

上一篇:idc工作总结及计划下一篇:令人感动的事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