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024-10-19

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共13篇)

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

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戴兴华

教案分析:

接力跑是以几个人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分别跑完各自规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又是在田径运动中唯一体现集体合作的运动项目。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有较多的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传递接力棒的技术,要求各棒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中完成传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发展速度素质,协调性,又可以培养密切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小学六年级学生,由于小学学生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但又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本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具有一定成就感的任务式游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启发、模仿、竞赛等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主动参与。

2、能掌握一到两种交接棒的技术动作,并且能在比赛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互动,敢于创新,自信、自强,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85%—90%的学生熟练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接力棒在交接过程中的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难点: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提出学习的要求,指出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教学游戏—“数数报团游戏”

2、徒手操

三、介绍接力跑项目特点 要点:

1、接力跑正式和非正式比赛项目。

2、以短跑技术能力为基础的集体比赛项目。

3、在基本能力相近的情况下,传接棒技术对比赛的成败起关键作用。

4、高水平比赛需要长期专门的训练准备。四,学习接力跑技术

接力跑技术包括短跑技术和传接棒技术两个部分。接力跑包括男、女4*100米和4*400米。

1棒采用“蹲踞式”。2、3、4棒采用“半蹲踞式”或站立式起跑。

2、4棒接棒人站在跑道外侧,右腿在前。3棒的接棒人站在跑道的内侧,左腿在前重心偏左。上挑式: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45度角,掌心向后,拇指于其它四指自然张开,虎口向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下压式: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50-60度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它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下传给接棒人的手中。

(注意)传接棒的位置:

传接棒过程中通常是传棒人跑到离接棒人约2米处立即发出“接”的信号,接棒人迅速后伸手臂接棒。

3、体会4*100米接力完整技术(1).4*100米接力教学比赛1次 五,游戏:抱腰拔河 六,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2、总结

3、检查

4、下课 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分组比赛,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

2、在接力的导入部分应采用迎面接力的比赛来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积极性;

3、课中对接力区的解释不够深度,在以后的课中应该指定小组长或专门裁判负责监督学生不可超越接力区增加学生对接力区这个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

4、接力赛(圆周)中,个别学生还站在原地接棒,应在相应的位置加上标志。易范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范错误:伸臂过早;传接棒不准;起动不准确;

纠正方法:学生原地、慢跑的传接棒练习,传棒人发出“接”或其他信号,提高熟练程度

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2

4×100米接力跑交接棒技术可分为三个阶段:预备阶段、加速阶段、传接棒阶段。预备阶段, 传棒人必须尽可能地保持跑的最大速度, 接棒人必须准确掌握起跑时机;加速阶段, 传棒人必须继续保持跑进速度, 接棒人尽最大能力进行加速, 以获得两人的速度一致;传接棒阶段, 运用专门的技术,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接力棒的传接。

1. 预备阶段

传棒队员继续保持跑进的速度, 接棒队员通过目测确定起跑时机并以最大能力起动。要点:传棒队员必须尽可能地保持跑进速度;接棒队员以前脚掌支撑, 两腿弯曲, 身体前倾;接棒队员应时刻观察传棒队员的速度以及注意起动标志, 在传棒队员通过起动标志瞬间起跑。起动标志一般设置在预跑线后, 靠传棒队员跑进一侧, 距离预跑线15~20脚。

2. 加速阶段

传棒队员继续保持跑进速度, 并及时准确地给出传棒信号;接棒队员用最佳方式加速。

要点:接棒队员的加速跑必须连贯一致;当两名队员之间达到适宜距离时, 传棒队员应及时发出传棒口令;听到口令后, 接棒队员迅速向后伸出接棒的手臂 (按照预先确定的接棒技术) ;传棒队员发出口令后迅速将接力棒传向接棒队员手中。

3. 传接棒阶段

(1) 安全快捷地传接接力棒。要点:传棒队员要注视接棒队员的手臂;将接力棒压在接棒队员的手中;当手感觉接触到接力棒时, 接棒队员必须迅速抓紧接力棒;在传接棒过程中, 队员必须保持跑在自己的一侧;传接棒完成后, 传棒队员仍必须继续留在自己的跑道内, 直到所有接力队完成接力跑过自己, 才能离开跑道, 以避免冲撞犯规。

(2) 传接棒技术分上挑式与下压式两种。上挑式特点:接棒人相对放松, 易发挥速度, 但易掉棒。要点:接棒队员手向后伸出, 基本与臀部同高, 拇指张开, 其余四指并拢, 掌心朝向地面, 传棒队员将接力棒的中下端由下向上挑压在接棒队员手中;传接棒时两人躯干之间的距离小于1米;下压式特点:相对安全, 但上肢躯干紧张, 影响速度的发挥。要点:接棒队员手向后伸出, 手臂基本与地面平行, 拇指张开, 其余四指并拢, 掌心向上, 传棒队员将接力棒的上端由上向下压在接棒队员手中;传接棒时两人躯干之间的距离大于1米。

二、跑进路线和传接棒的时机

1. 跑进路线

跑进路线应尽可能短, 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跑完400米。因此, 第一棒队员以右手持棒在跑道内侧跑进, 传接棒时跑在第二棒队员的内侧 (内侧传棒) ;第二棒队员以左手接棒后直线跑进, 传接棒时跑在第三棒队员的外侧 (外侧传棒) ;第三棒队员以右手接棒后沿跑道内侧跑进, 传接棒时跑在第四棒队员的内侧 (内侧传棒) ;第四棒队员以左手接棒后直线跑进。

2. 传接棒时机

应保证在达到最佳速度时完成传接棒。要点:传接棒两名队员必须在30米区间内 (预跑区和接力区) 达到速度的一致, 即两人的速度几乎相等;初学者的交接棒位置一般在20米接力区的中间位置;有经验的队员要根据各人的速度特点确定交接棒的位置, 通常传棒队员速度快于接棒队员时, 传接棒位置应靠近接力区的最后三分之一处;如相反, 则应靠近接力区的开始三分之一处;准确的起动标志、接棒队员准确的起动时机和连贯一致的加速跑是保证成功完成传接棒的关键。

三、4×400米接力跑传接棒要点

4×400米接力跑传接棒必须保证安全地完成棒的传递。要点:接棒队员要面向传棒队员, 左手后伸等待传棒队员;并根据传棒队员的跑进速度进行加速跑;传棒队员右手持棒将接力棒传给接棒队员;接棒队员接棒以后迅速将接力棒交换至习惯用手。

四、教学步骤

1. 介绍接力跑交接棒技术。要求一组队员在40米×40米的场地里随意慢跑, 其中每两人中有一人手持接力棒;从任何方向将接力棒传给空手的队员。

2. 两人一组, 原地练习交接棒技术;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技术。

3. 四人一组, 慢跑练习交接棒技术;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技术。要点:时刻保持队员之间的控制距离。

4. 确定起动标志和起动练习。在教师或其他队员的帮助下确定起动标志的位置;运用各种姿势练习起跑 (两脚支撑, 单手支撑或双手支撑) , 确定最佳起动姿势以及起动时机;传棒队员以略低于最大速度跑。

5. 在20米的接力区内练习接力跑交接棒技术。

6. 两人一组, 走动或慢跑中进行传接棒练习;练习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技术。

7.四人一组进行练习, 持棒手依次为左手——右手——左手——右手。

8.快速跑传接棒练习:两人一组;50~70米中速至快速跑进行传接棒练习;上挑式和下压式技术都要练习。

9.高速跑下的传接棒技术练习。

10.通过教学比赛加强技术的掌握。

11.接力跑完整技术练习。四人一队, 分别或合组进行练习;练习中可以增加一些妨碍, 比如噪音干扰或障碍;运用不同的速度和距离进行练习。

五、发展接力跑技术的辅助性力量练习

接力跑身体练习的手段与短跑的相似。如下:

1. 跨步跳 (图A)

练习要点:摆动腿积极折叠向前上高摆, 蹬伸腿积极充分蹬伸, 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展, 离地后即放松自然折叠;躯干正直, 两臂大幅度前后摆动, 配合下肢;着地前大腿快速后下摆压, 全脚掌着地支撑。

练习目的:发展下肢和踝关节力量。

练习方法:以40m-60m距离为宜, 3-4组, 在平整的草地或软跑道上练习。

2. 原地弓步交换跳 (图B)

练习要点:支撑时成弓箭步, 后腿直, 前腿屈成直角, 向上跳, 在空中交换腿成弓箭步落地支撑, 要求连续完成。

练习目的:发展下肢动作幅度, 提高下肢力量和柔韧性。

练习方法:每组20-30次, 2-4组。

3. 肋木背肌练习 (图C)

练习要点:以髋部支撑在跳箱或鞍马上, 手后背或体侧, 躯干以髋为轴上下抬摆。跳箱或鞍马的高度要超过学生的上半身的高度。

练习目的:发展大腿和躯干背部肌肉力量。

练习方法:每组10-15次, 2-4组, 力量大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水平在背部增加适当重量杠铃片进行练习。

4.原地 (或负重) 摆臂 (图D)

练习要点:原地站立, 空手或手持适宜重量的哑铃, 进行摆臂技术练习。注意两臂平行、前后摆动, 躯干直立或前倾。

练习目的:提高摆臂技术, 发展前臂和肩部肌肉力量。

练习方法:每组30秒-1分钟, 2-4组, 哑铃重量为0.5或1公斤。

5.支撑侧摆腿 (图E)

练习要点:支撑腿充分向上伸展髋、膝、踝三关节, 摆动腿直腿向左右侧上方高摆, 脚尖朝上。

练习目的:发展下肢柔韧性, 提高下肢和臀部肌肉的爆发力。

练习方法:每组20-40次, 2-4组。可根据个人能力在踝关节处增加适当的重量, 以1-5公斤为宜。

6.台阶交换跳 (图F)

练习要点:两腿充分向上蹬伸跳起, 在空中交换腿, 以最快速度连续跳。台子或凳子的高度为50厘米。

练习目的:发展下肢力量。

练习方法:每组20-40次, 2-4组, 可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负重练习, 用5-15公斤的沙衣或杠铃。

7.支撑后蹬跑 (图G)

练习要点:两臂伸直水平支撑在墙上, 躯干前倾, 两腿进行大幅度的后蹬跑练习。支撑腿充分蹬伸, 摆动腿向前上高抬至大腿与地面平行。

练习目的:发展膝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幅度以及肌肉力量。

练习方法:每组20-40次, 2-4组。可根据个人能力在踝关节处增加适当的重量, 以1-5公斤为宜。

8.两头起 (图H)

练习要点:仰卧, 躯干和下肢同时上抬, 以手指触脚尖, 快速连续进行。

练习目的:发展腹肌力量和下肢、躯干的伸展幅度。

《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 篇3

1.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迎面接力跑的接棒方法,提高组织动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2)重点掌握立棒式,了解“上挑式”和“下压式”的传接棒的方法。

(3)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4)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善于体察他人和善于配合的意识和能力。

(5)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田径锻炼。

2.认识目标

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从中愉悦身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迎面接力跑的接棒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2′)

(1)体育委员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節课的内容任务及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10′)

(1)游戏:找同伴

①游戏方法:全体同学一路纵队成圆形行进,教师喊数,学生马上按老师喊的数互相抱团。

②游戏规则:如一组人数多了则罚最后进来的人,如找不出谁是最后来的,则全体受罚。

③教学建议:教师事先要计算好人数,不要喊能被学生总数除尽的数。例如,学生50人,就不要喊“5”。

(2)徒手操

①扩胸运动。

②振臂运动。

③体转运动。

④膝关节绕环。

(二)基本部分(30′)

1.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教师讲解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

2.相邻学生自由找伴面对面原地练习立棒式传接棒,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

3.行进间进行练习,按教学比赛的方法进行。

(1)男女混合比赛,要求男女人数相等。

(2)男生比赛,女生场外指导。

(3)女生比赛,男生场外指导。

(4)男女再次混合比赛。

4.学生根据比赛完成情况,总结各自优缺点。用1~3个深蹲起惩罚自己。

5.学生还原成四列横队,教师纠正比赛中出现的错误。学生2人一组或3人一组在原地、行进间再次练习传接棒技术。

(三)结束部分(5′)

1.学生以老师为圆心站立。(直径10米左右)

2.逆反小游戏“大小西瓜”“高人矮人”

方法:当教师喊大西瓜,学生双手比划小西瓜,当教师喊小西瓜,学生双手比划大西瓜,当教师喊高人,学生蹲下,当教师喊矮人,学生脚尖点地站立。

3.听音乐,师生共同放松。

4.布置课外作业:练习立棒式传接力棒的方法,体会合作的乐趣。

5.师生再见。

四、课的密度

学生练习密度40%~50%,平均心率:110-120次/分,强度适中。

五、课的效果

《接力跑》教学反思 篇4

在教学总体设计上,依据接力跑的起源与演变过程,采用情景教学,以奥运会为背景,简章介绍牙买加队男子4*100m接力夺冠并打破纪录的情况,让学生有兴趣学,并了解接力跑的深刻含义,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育;在培养能力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简单的评价能力;在育人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等;在技能掌握方面,对教材中的技术教学因素做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学生乐于主动学,自主学,教师辅导”的新形式。

在教学内容上,我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跑动游戏,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出本课重点,即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并通过安排教学比赛来让学生感受传接棒,最后加入辅导游戏“十字接力跑”,使学生充分的活动,积极的参与,以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除了教学目标的明确、内容的合理、方式的运用、思路的清晰外,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尤为重要。

一、在教学中要熟悉技术动作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我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了师德师貌、个人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体育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你要教授给学生的技术动作你首先要了解掌握,知道这个动作的技术组成,它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你要教会学生你首先要会。然后把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相应的手段科学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而这些手段和方法又是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的。

二、在教学中要注重技术动作的重难点

每个教材都有重难点,只有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难点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关键,抓住、解决了重难点,那么,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就相对容易。例如在接力跑的下压式传接棒技术教学中,我们要知道这一技术动作的重点是接力的传接棒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而难点是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只有了解了这些重难点我们的教学就会游刃有余了。

三、在教学中要把握教学的顺序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千篇 一律的按照技术动作的结构顺序进行教学。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认真分析,科学安排教学的顺序,这样,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堂课重点在接力跑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的教学中,我们知道这一技术动作是传棒人由上往下压棒,接棒人手腕上翻。虎口张开,手臂向后夹紧60度,触棒后抓紧 握牢。站位:左右差开,避免相撞。引跑距离:以各人跑速决定。但是在教学中要学生注意1、接棒者看见传棒者离自己大约3到5米时要预跑2、接棒者听到传棒者信号时迅速向后伸出手臂准备接棒。3、传棒者在离接棒者1米左右发出“给”或“接”的信号。

四、在教学中要针对课堂教授的内容进行总结:

1、教学中对学生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在练习中位学生演练动作,让学生点评,教师总结说明,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明白正确与错误的动作之分,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和有收获。

2、学生通过分小组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

3、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来组织,锻炼自己从而达到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

不足之处:

1、课堂练习形式较传统。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传接棒技术,我安排了较长时间进行讲解和集体学习,虽然学生掌握的程度比较好,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2、 学生在原地练习接力棒的次数不够,要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一般的技术动作要反反复复地练习,才能达到掌握的效果。

3、十字接力游戏中,个别学生还站在原地接棒,应在相应的位置加上标志。

改进措施:

通过课后自己的总结反思,并比较其他老师的课,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往后在实践中必定对薄弱的环节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

小学体育课接力跑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忻城县马泗乡中心小学

蒙国财

一、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2、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三年级几个班的,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乐学,爱好运动,而且大部分学生运动能力较强。

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队形变化的口令及要领,理解短跑、跳跃的动作概念以及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

A、学会接力跑,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

B、通过游戏,练习跳跃以及短跑技术与速度 ;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课重点:

A、队形变化时的要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难点:队形变化后的秩序;

三、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游戏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相互对比、小组研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道理,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场地与器材: 足球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9-12分钟):

1、常规教学(1-2分钟): 1)体育委员整对集合,师生问好; 2)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对列队形练习-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4-5分钟)

1)教师讲解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及四列横队变二列横 队的动作方法及要领;

2)教师做完整示范; 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排头到排尾。进行队形变化练习。组织队形:四列横队—二列横队相对

3、游戏:“贴膏药”(4-5分钟):

方法:各组左右间隔两步,围成一个圆圈,另外从参加者中选出2人做领头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与追者均可在圆圈内外及各组之间穿插。在追逃中,如果追者用手拍到逃者身体任何部位,则追者与逃者角色互换,但如果逃者贴在任何一组人的前面,逃者立即得到解脱,追者不能再拍他,而这一组的最后一人成了新的逃者。组织队形(同上)

通过上述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为主教材内容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展开(19-20分钟): 1、30米击掌接力跑(5-6分钟): 教学步骤:

1)教师示范,学生尝试性练习;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3)教师启发,学生总结跑时的感受,怎样才能跑得最快 ; 组织队形:学生分为四组进行练习,二路纵队为一组。

2、游戏: “障碍过关”(13-15分钟)

方法:游戏分两个部分,中途设置两个障碍,一段障碍单腿跳过二段障碍蛙跳通过,通过二段障碍后快速返回,与下一个队员击掌,游戏继续进行。直至所有队员全部通过站好队伍,游戏结束 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见习生做中途裁判; 2)教师口令,学生进行游戏;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

3)游戏结束,教师启发学生总结游戏心得; 组织队形:同上。

(三)延伸(5-7分钟):

1、游戏:“抱团数数”

方法:1)教师提示,并示范游戏规则; 2)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放松操 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4)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迎面接力教学反思 篇6

一、充分利用器械,提高练习的密度。让学生每人带张旧报纸,在课中折成接力棒的摸样,做到了人手一“棒”,加深了感性的认识,同时克服了器材不足的矛盾,并在以后的分组练习中能防止用真棒而发生的安全事故。解决了器材和安全的问题后,教师就无后顾之忧了。

二、发挥学生的才智,开动脑筋,对传接棒进行自我和小组研究。教师并不在一开始就教会学生正确的动作,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己研究和创造几种传接棒的方法,通过学生示范和对比,以此来突出正确动作的优点和合理处,加深了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对学生的意识进行提高。

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7

一、有效的练习,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前提保障

体育课堂有别于其他学科, 其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中, 且学生是在不停地身体活动中参与学习。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常规的养成教育, 再加之学生天性烂漫的个性使然, 很容易使教学组织松散, 影响到练习时间和质量。所以, 在课的开始部分或主教材的练习中, 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课堂常规的教育, 这是保证体育课堂动作学练有效推进的重要基础。就上述二年级的篮球教学来讲, 二年级的球类教学, 组织有一定的难度, 但授课教师整堂课有条不紊地层层推进, 上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其中,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在上课的一开始, 就对学生加强了球类课常规的教育。

实例呈现:课堂一开始, 学生们人手一球, 教师带领学生击打球入场同时约定好常规:一声哨, 教师出示手势1, 学生持球拍击球一下;二声哨, 教师出示手势2, 学生持球拍击球两下;三声哨, 教师出手势3, 学生持球拍击球三下。然后, 快速持球于左手边, 停止一切活动, 双眼看着教师。在后面的各种练习结束后, 教师都以“三声哨”的信号提示学生, 学生听到信号后马上做出规定的动作, 学生能快速地完成从练习状态到听讲状态的转换。笔者在看课中发现, 无论教师在讲解示范中还是其他学生的展示中, 学生都把球拿在左手边, 安安静静地倾听和观看, 很少有学生自顾自地乱玩, 少了许多无效的组织时间, 保证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和质量。

此外, 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常规教育, 教师可以根据动作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常规要求, 并在练习前加以明确, 在练习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投掷课, 在练习前, 教师可向学生强调听哨声统一投掷, 投完后从两侧归队。这样既保障了投掷安全, 又可以保证练习的密度。

二、有效的练习, 合理的组织队形是关键要素

体育实践课区别于其他文化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化课的学习是在室内以坐班式的教学, 学生的座位相对固定。而体育课是在室外, 学生是在不停地活动中学习知识、技术、技能, 涉及到组织队形的变化调动, 组织队形是否能做到有序调动直接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组织队形不当容易引起学生混乱、课堂失控, 动作学练当然无法正常推进。合理的组织队形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是教师能兼顾到全体学生, 全体学生在练习中能观察到教师和他的同伴;

二是能够保障学生能有充分的练习空间和时间, 保证练习的密度和安全;

三是能尽量能够做到一场多用, 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以减少无谓的队伍组织调动时间,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

实践中, 部分教师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变化, 一节课中设计了圆形队、横队、纵队等各种队形, 并不断变化, 导致课堂的大量时间花在队形的变化上, 本末倒置, 浪费了本该属于学生的练习时间。

上述案例中, 授课教师在二年级小篮球教学中的队伍调动中给大家提供了较好的范例:整堂课学生的队形一直为四列横队, 但是这个四列横队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前后左右的关系, 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所站的一个点不断地变换方向, 从而变换伙伴, 达到了固而不死、以不变应万变的练习效果, 令人不得不拍案叫绝:见下图所示, 开始阶段, 学生站成四列体操横队, 教师带领学生做球操, 特别注重前后左右距离拉开 (保证学生练习的空间, 尽量减少学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然后, 队形不变, 先是进行固定点的原地运球练习, 然后进行前后小伙伴之间的合作运球练习, 再是左右小伙伴的合作运球练习, 然后是四人小组合作运球练习, 最后是全体学生向左转, 由四列横队变四路队, 进行直线运球游戏。

整堂课, 教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巧妙地将四列体操横队一种队形进行到底, 但却固而不死, 合理地利用方位的变换, 让学生们不断地感受练习内容、伙伴等在变化、每次练习都有新鲜感, 从而能够兴趣盎然地参与, 学得尽兴, 玩得开心。达到如此的练习效果, 教师独具匠心的队形组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有效的练习, 突现教学的重点和体现练习的层次性是核心所在

对学生来说, 针对新的动作不可能在一节课全部掌握, 教师往往需要用几个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一个动作技能。而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就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动作要求、重难点全部“倒”给学生, 结果学生听得茫茫然、不知所措。或者是教师根本自己也不清楚本课重点应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含糊其辞地一说, 就让学生迷迷糊糊地练, 最终教师教与不教、学生学与不学一个样, 一节课下来学生仍旧是停留在原始的动作状态上。

实际上, 一个完整动作的技术教学必定需要几个课时的教学才能达成, 而每个课时必定有其教学重点所在。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了然于心。然后,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来设计练习形式。这样的练习才是有针对性的, 才是有效的, 才能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领会动作方法, 掌握动作要领。有效练习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所有的练习设计紧紧围绕此教学目标, 每一次的练习目的明确;二是练习体现层次性, 围绕教学目标练习要求层层推进。后一种练习, 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 更是动作要求在前一要求基础上的提高, 练习不是原地踏步, 而是像爬楼梯一样一点一点地提高。上述“直线运球”课就较好地突显了以上两点, 练习的有效性达成度较高, 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学有所乐, 而且乐有所获。

实案呈现: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直线运球, 目标是学会1~2种直线运球的方法, 85%以上学生能在走动中直线拍球达到8~10米。授课教师从一开始热身活动就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 安排了爱球儿歌和球操, 一下子拉近了球与小朋友彼此之间的距离, 同时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了球类课的常规要求。后面直线运球教学的练习形式设计, 授课教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 原地运球复习→原地向直线运球过渡→直线运球→拓展练习 (运球和投篮相结合) , 不仅大的练习环节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而且每一个小的练习环节也注重练习形式的变化和递进。以“原地向直线运球过渡”这一环节为例: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授课教师将所有的练习巧妙地设计成以“游戏的形式”的呈现, “原地向直线运球过渡”这一环节以游戏“抢点”形式出现:人动球不动;球动人不动;人球一起动。学生们在不断变化的游戏中, 热情洋溢地参与。游戏要求的不断提高, 就是动作要求的不断提高, 随之学生们的运动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整堂课只看见教师适时地巧妙点拨一下, 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解, 看到的是学生们趣味盎然地积极参与, 看到的是学生们一脸的微笑和一身的汗。如此的练习量和如此参与的激情, 才会有如此精彩纷呈的练习场景。

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跳的动作,培养单、双脚跳的能力及动作灵敏、协调性。

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画好练习单、双脚跳的场地。

【活动过程】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4队,每队分甲乙组站在场地的两端线后。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每队甲组第一人跑至3米处单脚跳单圈5个,然后跳到双圈处双脚分开,左右脚各占一圈,遇单圈时单脚跳,遇双圈时双脚分开跳,然后跑至本队乙组排第一人手,此幼儿按原路线跑跳至甲组处,拍第二人的手,游戏继续进行,跳完一遍后甲乙组位置互换,游戏再继续进行一遍。

【活动规则】

1、必须按要求单、双脚跳,跳错者重跳。

2、双脚跳时要同时起跳,单脚跳时,中间不能换脚。

注意事项:圈的多少及大小,可根据本园幼儿情况增减及变换排列顺序。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知道海绵能够吸水。

2、积累初步的积累和比较的经验。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块海棉,8个脸盆(四个装水,四个空的),用于测量的尺子

活动过程:

一、玩玩海绵

1、捏一捏海绵有什么感觉?把海绵放进水里,再拿起来,你发现了什么?(海绵会吸水)挤一挤,你又发现了什么?(水被挤出来了)

2、引导幼儿用海绵挤水、吸水的过程。

二、雨水接力赛

1、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和你的朋友一起用海绵把水桶里的水运到对面的水桶里,当老师响铃时,大家停止运雨水,比比哪一组运的水最多。

2、幼儿分成红、黄、蓝、绿四个小组,贴上彩色标记。游戏开始,幼儿开始用海绵运水。

3、铃声响了,教师和幼儿一同来测出哪个组运的水最多。测量方法是:教师手拿尺子,垂直插入水中测量。

4、引导幼儿观测尺子上的标记,哪个组的水面位于尺子的最高标记,哪个组运雨水就最多。

5、重复游戏两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接力跑教学设计 篇10

一、课的构思:

接力跑是田径教学中唯一的集体协作项目,对于这个教材的理解,我认为应从广义角度看,凡是由多人参与的,为一个共同目标,相互协作,以跑为主要完成手段共同完成的活动就是接力跑。以传递接力棒为特征的接力跑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活动方式。在接力跑教材中,传接棒技术本身并不复杂,过于专注技术教学的专业化、准确化,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不大。因此,在注重锻炼身体、掌握技能的教学功能外,更多的、更重的应体现它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上的教育功能。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本次课教学内容

1、接力跑;

2、游戏。让学生摸索传接棒的各种方法,来带动学生在文化学习中探索求新的能力,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最后取得文化学习和身体素质提高的双丰收;通过学生的主动创造和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创新能力。在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采用了设疑法、尝试法、启发诱导法、游戏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学生能在练习中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主动参与。运动技能目标:能掌握一到两种交接棒的技术动作,并能在比赛中加以运用。

心理健康目标: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互动,敢于创新,自信自强,有良好的表现欲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接力的传接棒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

难点: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积极思考,身心参与,不断创新

四、教学流程:

课的开始部分是情景准备部分,通过学生情景展开先是跑圈和徒手操来

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1

跑 教学目标

1、学习不同接力跑的技术知识,了解各种接力跑的特点,掌握不同接力的方法,发展协调性。

2、了解不同接力跑基本方法,掌握下挑式接力跑的基本技术,通过游戏竞争提高快速跑能力。

3、在游戏与娱乐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接力的传接棒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难点: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教学内容 负荷

组织教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2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及注意事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2分钟

组织:成四列密集横队(如图)☆☆☆☆☆☆☆☆ ☆☆☆☆☆☆☆☆ ☆☆☆☆☆☆☆☆ ☆☆☆☆☆☆☆☆ ★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准备部分 8分钟

1.慢跑:300米 2.徒手操: ①上肢运动 ②扩胸运动 ③体侧运动 ④体转运动 ⑤腹背运动 ⑥弓步压腿

⑦腕、踝关节绕环 4×8拍 4分钟 4分钟

1.组织:成四列横队、绕田径场跑 ☆☆☆☆ ☆☆☆☆ ☆☆☆☆ ☆☆☆☆

要求:学生在轻松自然、愉快情境中慢跑。2.组织:

☆ ☆

☆ ☆

☆ ☆

☆ ★

教法:在教师带领下活动。

要求:学生模仿,锻炼协调能力,并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充分活动各关节,韧带、肌肉与神经。基本部分 30分钟

一、接力跑:

(一)介绍接力跑

①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接力的方式,方法及适用范围; ②学生评价两种接力方式的优缺点;

(二)学习背向接力(下挑式)

要点:接棒人将接棒手臂向后伸直,四指并拢,掌心向上,虎口张开,传棒人将传棒的前端由上而下地压入接棒人的手中。

二、游戏:蜻蜓点水

方法: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排头同学手持两个空瓶子,发令后向前跑去,到水桶里装满水后往回跑,跑到脸盆位置将水倒入,然后将两个空瓶交于下一人,依次类推,又快,水又多的队为胜,如先完成而水少者判为失败。规则:

1.发令后方可跑出

2.须将空瓶子交于第二人,而不能用扔或抛 2-3次 2-3次 2次 2次

(一)组织: ☆☆☆☆☆☆☆☆ ☆☆☆☆☆☆☆☆ ★

☆☆☆☆☆☆☆☆ ☆☆☆☆☆☆☆☆ 教法:学生讨论,说出理由,教师启发进行,再进行进一步总结并正确示范讲解。

(二)教法:

出示背向接力(下挑式)的展版;

学生先原地站立,进行由慢到快的传接棒练习; ③

学生慢跑行进间练习。

组织:分成8组,一组一棒,纵队行进间完成传接棒。如图: ☆☆☆☆☆☆☆ ☆☆☆☆☆☆☆☆

☆☆☆☆☆☆☆☆

★ ☆☆☆☆☆☆☆☆

要求:认真学习,体会动作要领。

在50米的跑道上进行接力跑练习。组织: ★

☆☆☆☆

☆ ☆ ☆☆☆☆

☆ ☆☆☆☆

50M ☆☆☆☆

☆ ☆☆☆☆

☆ ☆☆☆☆

☆ ☆☆☆☆

要求:学生能自我锻炼,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在学习中探索,在娱乐中掌握接力跑的动作。

二、组织: ★

☆☆☆☆

20M ☆☆☆☆ ☆☆☆☆ ☆☆☆☆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按规则练习比赛。要求: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结束部分 5分钟

1.运用音乐《梁祝》意念放松;

2.全面总结本课优缺点,布置课后作业; 3.收归器材。5分钟 1.组织:

☆ ☆

☆ ☆

☆ ☆

☆ ★

教法:在教师的引领下练习;

要求:呼吸自然放松,使身体状态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2、3组织:成四列密集横队。场地器材

接力跑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2

本学期(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我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的主题是:进一步探究“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内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期伊始,我们就通报各区(县)和市直的学校,要在校本教研集体磨课的基础上,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为依据,推选出以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探究为主题的市级公开课1至2节,结果四区三县和直属学校共推荐了7节课。我们根据每一次公开课的实地听、看、思和教学实录与评议结果,整理概括与思考探究如下:

一、实践操作层面上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仅仅把“小组合作”作为学练体育运动技术的手段。反映了体育课堂里组织合作学习时目的不甚明确,认为合作学习的唯一目标是让学生学练运动技术和锻炼体能,忽视了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更没有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和合作技巧的指导。难以起到合作学习理论所要求的“人际合作技能”对“学科知识技能”掌握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倍增效益。

为合作而合作,盲目模仿。反映了体育课堂里组织合作学习时对于合作学习的内容整合和时机把握及其针对性、实效性和情境性均较贫乏,只是简单的肤浅的“你投篮、我拾球,你投中、我叫好、我鼓掌”式的热热闹闹场面;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同质组间竞争”的学习动力机制。

形式上的合作,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放羊式教学。反映了课堂里组织合作学习时只是按上课集合队形随机报数分组,接着各小组3~

5、或6~10名学生围着某一器械或场地做练习,只要有人完成动作了就能听到一片欢呼声鼓掌声;老师则轮流到各小组巡视,并不停地只是喊“真棒!”、“不错!”、“太好了!”;没有生成合作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异质组内合作互助”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和身心和谐发展的育人境界;等等。

以上诸问题的出现,虽然只是《体育(与健康)》新课改起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若不能及时地得到有效地斧正、引导、巩固和深化,则必然会给我们的体育新课改实验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

因此,为了使我市体育新课改实验少走弯路,我们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实践探究基础上,以本学期教科研计划所列的,我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华川老师的一节较为成功的“课例”,从而诠释新课标下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范式,希望能对广大一线体育老师有所启示,有所借鉴。也算是我市《体育(与健康)》新课改实验自2001年以来,又一阶段性新成果的汇报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体育课堂教学课例给我们的启示:

2007年5月18日上午第二节课时间,按照市教科研计划,市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在田家炳实验中学进行了一次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为主题的探究课活动。该次课是高一年级[必修必选模块]田径运动项目4×100米接力跑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次课(共4课次)。教材说明:《4×100米接力跑》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 必修 全一册 第81页)“实践与探究”专栏中:怎样体现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紧扣教科书中的问题串“思考”题:“根据四个棒次对队员的要求以及两种传接棒方法的优缺点,由你来自主分配小组内人员的棒次以确定传接棒的方法,你们能够合理地进行安排吗?”

[指导思想是:用教科书教,即源于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并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紧密结合]。课的内容:4×100米接力跑 课的目标:(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的技术动作,体验到4×100米接力跑体育竞技文化的真实情感;(人际交往技能目标)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享受到合作学习的团队友情,[追求课堂教学中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人际交流、情感沟通、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教学思路:课前华川老师根据该班学生在“如何提高跑的速度”(见教科书第79页)教学单元的100米测试成绩,采用“S”形排列方法,已将学生进行了以跑速成绩快慢为标准的12个“异质小组”(全班共计51人,剩下3名学生协助老师布置比赛场地和比赛时的“打发令枪”、“用秒表记录各小组的成绩”等。)12个“异质小组”中的各4人小组的组平均成绩是相等的(组间是同质的)。由于是“异质分组”各小组里的4名学生都是由“最快、较快、一般和最慢”四类成绩学生组成(组内是异质的)。该次课的基本部分后半段将要进行的是组与组之间的4×100米接力跑比赛。由于各小组的平均成绩是相等的,那么取胜的关键则在于组内跑速“异质”学生之间的人际合作能力及传接棒技术了。

课的重点:让学生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技术[也是该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重点]。

课的难点:在“异质分组”条件下怎样让学生自主调控与培养人际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组间的诊断评价与比赛竞争?促进学生掌握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技术[也是该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难点]。

合作学习的动机[华老师宣布]:本节课的4×100米接力跑比赛,除了看哪个小组跑第一、第二和第三名以外,还要看小组里4人的4×100米接力跑成绩的平均数与单独跑100米的4人成绩平均数[使学生明白:只要超越了自我,就是为集体做出了贡献!不求人人得金牌,但求个个有进步的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小组4人的4×100米接力跑成绩的平均成绩好于4人单独跑100米的平均成绩,则表明该小组4人的人际合作能力和传接棒技术合作学习效果是优质高效的;

2.若小组4人的4×100米接力跑成绩的平均成绩等同于4人单独跑100米的成绩平均成绩,则表明该小组4人的人际合作能力和传接棒技术合作学习效果是较为有效的;

3.若小组4人的4×100米接力跑成绩的平均成绩差于4人单独跑100米的平均成绩,则表明该小组4人的人际合作能力和传接棒技术合作学习效果是高耗低效的。则一定要进行认真的自评并深究原因,是人际交流沟通不顺畅呢?还是合作学习不默切呢?还是纯属于传接棒的技术练习不够呢?[明确地引导了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研讨什么、怎么做]。

合作小组的分工原则和共同责任[接着华老师请一学生讲述,4人小组各棒次的特点与要求]:

1.跑第一棒的应该由起跑快和弯道跑技术较好的同学担当;

2.跑第二棒的应该由传棒和接棒技术较好的、和直道跑技术较好且速度耐力较强的同学担当;

3.跑第三棒的应该由传棒和接棒技术较好的、和弯道跑技术较好且速度耐力较强的同学担当;

4.跑第四棒的应该由小组中速度最快、冲刺能力最强的同学担当。宣布分组:[根据该班学生100米测试成绩,采用“S”形排列方法]以跑速成绩快慢为标准将学生分成12个“异质小组”。[以上内容的传递用了6分多钟]

(一)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华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来了很多领导和专家。下面,我们就按照以上要求进行4×100米接力跑比赛,以展示我们班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与技术、技能,好不好?!

学生反应:[此话一落,下面是]一片嘘声…… 华老师:刘芜生你有什么要说明的?

刘同学:我们都想练一会儿……练好了以后再比赛,老师:可以吗?[华老师的4×100米接力跑比赛合作学习情境创设十分有效,充分验证了合作学习理论的假设“学生只有愿意学,才有可能学得好。] 华老师:[只见华老师略有迟疑地说道]好吧,同意你们的正当要求,给大家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每组派一人到我这取一根接力棒,准备活动则以刚才宣布的4人小组为单位,一边做热身运动、一边作交流沟通和合作练习!

[刹时,整齐的队伍“乱”了!学生激动、紧张的喊叫声此起彼伏……渐渐地全班12个小组散落在了400米田径场或绿色草坪上、橘红色的跑道上。此时的学生们,真好似华老师手中放出去的一个个风筝!]

(二)尝试与交流、冲突与融合,有意义、有价值的合作学习研讨问题生成了 [随着华老师的一声长哨,48名学生又簇拥到了华老师的周围。] 学生反映:[七嘴巴舌地嚷道]我们还没练好呢,就开始比赛了!?

[体育课堂教学只有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学生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既充满温情友爱,又充满争论互学互助。] 华老师:请举手后,具体说明,怎么个没有练好呢?

学生1:我是我们小组跑第一棒的,吴湖接棒时跑得太快了,可能我们好几次都跑过接力区了才接住棒……

学生2:我是我们小组跑第三棒的,接棒时我的鞋子总是正好被她踩掉……

学生3:我是我们小组跑第四棒的,我讲下压式传接棒好,他们偏不听!上挑式传接棒传到我这,就剩下一点点了,真拿不住!要是不改,我要求跑第一棒,我保证百分之百的不丢掉接力棒!……[此时,争执声、指责声一片!] 华老师:同学们:请安静,安静!

你们已经明确地意识到: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合作的力量才能提高、才能取胜,这是非常好的,这也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相互指责,相互埋怨能解决问题吗?[顿时,同学们安静了下来!] 华老师:仅有想取胜、进步的愿望,但没有合作取胜的技能和方法,目的也是达不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能是:怎么倾听、怎么表达、怎么交流、怎么建议、怎么商讨……怎么学会倾听、怎么学会表达、怎么学会质疑、怎么学会保留意见以及轮流负责的小组长应该怎么主持、怎么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归纳和集中等等。

[华老师此番话语说完后,从学生们面部表现看,不仅冷静了下来,而且一些学生还带有愧疚自责之神情呢。由此可以看出,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已经十分敏感意识到了,他(她)们因合作技能的低劣,而导致了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学习的低质低效。] 华老师:怎么在田径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技术呢? [华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运动技术性知识问题,一一作了答疑式的讲解和示范。] 华老师:下面,[老师的指导下]请同学们在100米直道上作4人小组的完整的传接棒练习[剩下的那3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布置好练习场地,如起动标志、预跑区的标志和接力区的标志等]。

1至4小组先做,其余小级同学的任务是:认真观察、分析、诊断和评价;(教师作为小组成员,参与了5至8女生组的活动与交流)

5至8小组做时其余小组成员也同样要认真观察、分析、诊断和评价,以此类推。[经过2个轮次自主的、主动的、创造性的4×20米接力跑练习与自评、他评、师评的4×20米接力跑的阶段性练习实践,结果表明:

1.在体育运动技术学习中,学生互助学习活动,双方均能从中受益,往往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给他人作详细解释和诊断与评价的学生;

2.小组内各成员的良好合作会对小组中每一个成员产生强大而恒久的合作取胜内驱力,以产生多方面的增值学习效应;

3.切实的合作学习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交往的平台和合作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中,获得主动的、健康活泼的发展。] [不求人人拿第一,但求人人进步、个个乐学、个个会学、好学的新课程评价理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华老师:[一个长哨声,学生们又集中并簇拥在华老师的周围。] 下面我们将要进行的是4×100米接力跑比赛,也是本节课的最后一项内容了。请1至4组派代表到李宾同学处抽道次签,5至8组派代表到王铃同学处抽道次签,9至12组派代表到石勇同学处抽道次签;

比赛顺序是:1至4组、5至8组、9至12组;请各小组各棒次的同学立即到自己跑段起点处,要防止站错道,要看清预跑区和接力区;

1至4组同学比赛,5至8组和9至12组各棒次的同学作检查员,若有犯规要及时记录并报告,5至8组和9至12组同学比赛时也照此方式进行;

石勇同学在起点担当发令任务,李宾、王铃同学和老师一道担当计时员和终点裁判任务;同学们:各就各位了!

(三)枪声阵阵,惊醒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秒表滴滴嗒,记录了学生的合作成效 随着5次枪声(其中有2次抢跑犯规!)的结束,将同学们早已憋足了的合作热情与激情、合作意识与能力、合作技术与技巧、合作质量与水平等全部得到了释放和表达。

[只见,有欣喜抱作一团的合作学习小组、有手拉手欢呼雀跃的合作学习小组、还有做在草地上默语沉思的合作学习小组、还有……。这节课充分验证了: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即属于学生认知过程的矛盾冲突的解决,其余都是从属性的矛盾了。] 华老师:[又是一个长哨声,学生们又集中并簇拥在华老师的周围。] 同学们: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塑胶质地草坪上坐成一圈进行交流性自评,评价的内容是:评合作的友情、评合作的遗憾与改进、评下次再合作跑4×100米接力跑比赛应承担的责任,评自己今后在学习中、生活中、班级活动中怎么与他人更好地合作……[这时的华老师则成了各组学习研讨活动争相评说与点拨、答疑的“香饽饽”了!] [当各小组交流的声音越来越小时,华老师便走入队伍中间地带。]只见华老师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评价单位,依次从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合作能力和合作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了总体评价和正面引导,对合作良好的小组进行了表扬,对有些小组出现遗憾之处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诚恳地建议。并将各小组的100米成绩单和4×100米接力跑成绩单交给了体育委员,请各小组派人到体育委员处摘抄成绩,以便课下作更进一步的评价分析。

[这种将传统的“常模参照评价”改变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中小学体育学习中原本个人之间的学习竞争转变成为了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集体团队的竞争,将学生个人成绩改为合作学习小组成绩,把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个人成绩的依据,形成了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团体比赛”。从而,使得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成绩评定,由传统的鼓励纯粹的个人竞争转向合作学习小组集体达标基础上的人人充分发展。] 最后,华老师领着大家做了简单的放松整理运动之后,就师生道别、再见了![华老师整理器材时发现少了7根接力棒,并大声询呼。只见几个手持接力棒的学生跑到老师面前解释道:“我们小组很想课外活动继续学练,可以借给我们吗?”华老师略有迟疑地作了客观地许诺……这也充分验证了,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只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学生就会自然地萌发和产生强烈地求知欲、不竭地探究欲和浓郁地温情互助之亲和力。]

三、体育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把握的几个要点与策略:

(一)创设合作学习的人际关系、目标情境是关键。中小学体育课堂里的学习,是没有升学压力的学习,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完全是为了满足其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学生乐于参与、愿意学,才能学得主动、学得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责是要积极营造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尊重、心理相融、人际和谐的课堂学习互动情境,才能使得不同条件、不同基础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能自由地、平等地、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的身体练习中来。

(二)组建师生、生生多向合作互动小组是动力保证。在体育教师组织、指导、促进下,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保证,编组的基本准则是:组内异质合作,组间同质竞争,以4~10人为宜。体育教师要经常深入和融入各小组中,以协调之间关系、明确角色与责任、设立任务和目标。还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不同,协调小组长轮流制和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的切时重组等,以防止出现个别学生滋生个人霸权或低俗的哥儿们义气的小团体形成。

(三)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下的人际交往技能是核心。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并不是传统中小学体育课堂里的按个子高矮顺序报数将几名学生随机聚在一起围绕某一器材或场地进行练习、并练习时间一到就完事了;而是要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地合作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合作小组内异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技能应用水平。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技巧,小组合作学习运动技能的有效性才有可能发生、才有可能高质量高效率。

(四)整合合作学习内容和形式以和谐课堂,社会、心理环境是灵魂。中小学体育教学绝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可谓是困难重重、矛盾纵生并复杂多变。现实中很常见的,如第二节课数学考试了,第三节体育课就非常难上,不仅会有很多学生在对答案,而且有的同学在做杠上练习时还会想着“我的答案,怎么和他们不一样呢?”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不仅要深刻认识到,中小学体育课堂里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更要善于从分析学生即时状态入手而开展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只有我们做到及时、机智地整合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才能确保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之中。从而,既能确保了体育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性,又能确保了体育课身体运动的安全。

(五)以合作小组的整体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可持续地、努力地进步是最终目的。华老师这节课的最大亮点之一,是能够根据体育新课程的特点,将合作学习理论中的标准参照评价的“基本分”和“提高分”创造性地引入到了体育课堂教学及其评价之中,使得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为自己所在的合作学习小组取得比赛“胜利”而竭尽自己的体能、技能和心智,很好地实现了合作学习理论的激励性、发展性评价理念,即合作学习小组集体获“胜”或提高之时,也一定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学习进步和自我超越之时。主要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盛群力.个体优化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3。

《跳绳跑跳接力》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 跳短绳、跑跳接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用、跳短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并学会快跳短绳。

2.本课以绳为主线,培养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发展其跳跃能力。3.提高和改善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性。

4.培养竞争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加强同伴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教学重点:

提高和改善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性,学会跳短绳。教学难点:

利用所给的器材“跳绳”,友好合作,进行健身锻炼。教学准备:

短跳绳:40根、录音机1台 教学设计思路:

跳绳是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特征,教师通过生动、简明、趣味的语言,并采用“一物多用”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运用“单人跳”、、“双人跳”、“跑跳比赛”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1.整队,师生问好,询问学生身体状况。2.课堂常规教育,队形队列练习。3.游戏:开火车

老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并鼓励学生参与游戏,控制游戏的时间。要求:所有学生明确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兴趣发展阶段

教师提示学生:刚才我们进行了游戏:开火车。那么接下来,我要看看你们:利用这根绳子,还能做哪些体育游戏? 1.单人跳场地:篮球场 ⑴.1分钟跳绳。(数数)⑵.自创花样跳绳。(大家评)⑶.大家学一学。2.双人跳、多人跳 ⑴.双人跳。

先让学生示范,定好规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⑵.多人跳。

以小组为单位,人员由大家决定。⑶.8字形跳绳。

要求:配合默契,团结协作,友谊第一。3.跑跳比赛

分成四个组,人员由学生自由组合,男女不分家。站在距离20米的两端,然后接力比赛。

要求:加强合作,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体验乐趣。

(三)整理放松阶段

(欢庆胜利)在音乐的伴奏下,自抛自接短绳。要求:轻松愉快,活泼生动。

(四)师生小结

这节课中同学们以跳绳为主,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在跑跳比赛中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值得发扬。

上一篇:单手肩上投篮高一课件下一篇:红酒招商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