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业计划书(通用12篇)
创业就业计划书 篇1
养生餐饮店的创业计划书
一、执行总结
1.公司概述
绿色食疗养生馆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健康、绿色、养生为指导思想,努力打造保定第一家特色养生餐厅,将中华传统的养生知识融入中国特色饮食文化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养生绿色餐饮文化。公司秉着“服务热忱、休闲养生、健康体魄”的服务理念,为造福保定古城的百姓而努力。公司规模预计在二十人左右(包括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中医、一名经理、一名会计、两名领班、三名厨师,两名厨师助理、九名服务人员),占地100平米左右,本公司选址在中高阶层聚居的高开区。
2.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也中唯有特色才会有发展,才能独占鳌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大大的提高了,如今,人们不再对顿顿有鱼有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垂涎欲滴,反而更倾向于绿色、健康、养生的食物。近期,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瘦肉精火腿肠、染色馒头、硫磺生姜、毒黄瓜等,使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于绿色餐巾的渴望,而真正意义上的养生餐厅至少目前在国内是不存在的,一家餐厅具有40%的菜肴具有养生功能就该算顶尖了。这是餐饮行业发展的前景,也使得餐饮行业的发展潜力更加巨大。
3.公司所处的环境及创立背景
公司是基于中华传统的养生知识与中国特色饮食文化相渗透的理念,以养生、绿色为特色,以人们对生活理念的改善为契机建立起来的,是对国家提倡的保证食品安全的继承和发展。
4.创业公司经营业务及内容
公司以绿色养生食谱为主,其中以绿色无污染蔬菜为主要原料,形成具有特色的素食菜谱与特色养生汤相辅相成,集美味与时尚健康为一体。
5.预计资本金
房租月1.5万,固定资产投资15万元(一年)(装修10万元,电器和厨房设备3万元,家具装饰等2万元),物料周转资金1.5万元,水电0.2万元/月,人工2万元/月,促销推广平均0.3万元/月(节庆日集中使用,每次5000元左右,全年做5次,其余1.1万元平时使用),税金0.1万元/月,其他开支0.4万元/月,合计每月成本支出7.25万元,每年成本支出93万元。
二、产品服务介绍
1.产品服务描述
特征:以绿色养生为主要特色;
主要客户对象:高开区及其周边的中高层消费者。
2.产品服务优势:
环境舒适,服务一流,特色经营,绿色养生。
三、市场调查和分析
市场容量估算及预计市场份额:保定现有人数将近百万,高开区的人口占四分之一,保守市场估计容量约为10000人。
四、公司战略
1.SWOT分析报告
Strength: 环境舒适,服务一流,特色经营,绿色养生;
Weakness:新型的餐饮趋势,在我国几乎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Opportunity: 人们对生活理念的改善,国家提倡保证食品安全;
Threat:受传统思想的限制和制约。
2.公司发展战略:发展初期,积极引导顾客绿色消费,使成为稳定的顾客消费群体。争取在一年之内能够收支平衡,若盈余超过25万可计划开分店。
五、营销战略
1.目标市场:高开区及其周边的中高层消费者。
2.经营策略:通过电视、当地报纸、广播、主题报道、道路宣传牌等方式在本地区进行大量宣传。使员工服装,经营理念,内部管理和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养生绿色餐饮是指食物种养、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餐桌消费及服务环境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每个环节以一种天然、安全、无污染的状况。
在采购过程中,首先要回识别源头原料、自然无污染原料、绿色食品原料,尽可能少采购罐装、听装或其它已经加工制作的半成品原料,更要善于识别、杜绝采购被污染或腐败变质的原料。更要在原料的加工制造上注重卫生及食品安全。
六、管理体系
1.公司性质及组织形式:公司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设立一名经理、一名会计、两名领班。
2.部门职能
经理室:主要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及物资采购;
会计:主要负责账目的 记录、流水以及税务缴纳情况;
领班:实行两班倒制度,一名领班负责一班,每班工作八小时,一天两班,领班负责大厅秩序的维护,辅助日常经营活动。
3.管理理念及公司文化
以服务客户满意一百实现双赢为管理理念,把公司打造成和谐、休闲、健康的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的公司。
4.开业准备:2月中旬签约,两个月免租,3月办理工商税务消防等政府事务、人员招聘和培训、岗位制度的制定、点菜设计和价格设计、装修配套和店内装饰、供应商接触、首批物料备货、网络推广等等,4月中旬试营业,5月1日正式营业。
开业策划:试营业两周,正式开业庆典两周,活动期间均可享受活动宣传的优惠;媒体推广策划、户外现场策划、店内布置、促销活动设计等。
七、投资分析
1、资金来源与运用
一部分来自于自己的稳定存储,部分来自于自家房子的抵押贷款。
2、可以引入的其他资本
朋友亲戚的入股,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同承。
八、机遇与风险
1.机遇分析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愿意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更有质量的食物,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其次,人们更加注重养生;最后,国家制定了更为有效的政策支持食品安全。
2.风险分析
然而在经营过程中也可能遇到各种风险,技术风险: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可能会导致养生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养生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或者效果缓慢;市场风险:由于国内类似的养生会馆比较少,让大众接受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初期市场可能不会像预期的那样好;管理风险:由于管理上的缺失或不足会直接导致公司经营上的困境;财务风险:由于公司建立初期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物料周转资金、促销推广资金,如果在经营上有些不善的话,公司将面临很大的财务压力;还有其他不可预见的风险。
3.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首先,要聘用经验丰富的中医,把中医文化与饮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合二为一,研发新的养生食谱;其次,加大公司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消费者明白公司的文化和饮食特色;然后,还要加强对公司的管理,组织员工培训,借鉴国外或其它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先进理念管理公司,制度是死的,但管理方式是灵活的;最后,在公司可承受的范围内制定合理的融资方案,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九、风险资本的退出
1.撤出方式
风险资本的撤出必须以风险资本的出售或重组形式来实现。
2.撤出时间
连续六个月营业额呈下降趋势,立即着手撤出。
创业就业计划书 篇2
2016年, 福建省人社厅大力实施“稳就业、防失业、促创业”行动计划。一是加强与经济部门联动。密切关注各类企业尤其规模以上企业运行及用工状况, 确定就业用工重点服务企业, 予以政策倾斜和服务保障。二是统筹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 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贫困人口以及关停企业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三是强化用工监测服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分析评估及就业人才需求预测, 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技能提升培训等服务, 降低企业招工用工成本。四是落实支持企业稳岗政策。鼓励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稳定职工队伍, 对未裁员、少裁员企业, 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发放稳岗补贴。五是鼓励企业开展用工调剂。积极搭建各类用工调剂平台, 开展企业间淡旺季用工调剂, 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六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校企合作, 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鼓励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训等方式, 提升培训质量。七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进“众创空间”等创业创新载体建设, 加强创业教育培训, 扶持一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大本营。
创业就业计划书 篇3
该计划将广泛开展失业人员、应届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士的免费创业技能培训;针对来深建设者特点,拓展新的创业技能培训课程,鼓励来深建设者参加创业技能培训。
将挑选市创业项目资源库中符合创业人员的创业项目,认定一批区级创业项目,组织开展“创业项目社区行”、“创业项目推荐会”、“创业项目讲堂”等活动,推广成熟的创业项目,提升创业成功率。
给星火计划创业者找空间。将认定一批创业孵化园区,帮扶千人创业引导和扶持多元化资金参与建设更多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微小型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探索筹建针对大学生等特定群体的创业示范、孵化载体。
“福田乐业”推进充分就业
坚持民生至上,就业优化,以创业就业乐业成果助力打造法治化智慧型高品质的国际化先导城区。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推行“福田乐业”指标评价体系。全福田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今年将深化和推行国际质量标准管理,形成公共就业服务“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都有结果”的服务和管理模式。
福田乐业指标将成为就业工作的行业指标。今年将确保完成民生就业的各项任务指标,即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4亿元,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90%;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充分就业社区数量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继续控制在2%以内。
设立“福田国际友谊奖”
福田区将瞄准国际一流,实施“福田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汇集高端人才,彰显智慧效应。拓宽企业人才引进渠道,重点引进国际型、创新型领军人才。在充分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实习基地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发挥实习基地的引才作用。扩大“优才中国行”覆盖面,地域由东北、西北扩大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及广东周边高校密集城市,高校数量增加至20所。
大学就业创业协会工作计划 篇4
纵观协会(前称创业者协会)所走的路程中,有过辉煌:成功举办首届榕城高校实践类社团交流会,协会内部成员和谐相处共建协会,经过努力获得校十佳候选资格„„但协会也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弊端,这也同样是所有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的通病。主要是社团活动没有创新之举内容陈旧,没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负责人个人揽权揽事没有使社团成员得到充分锻炼等问题。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环境瞬息万变,我们协会工作及任务也总不能局限于前人的经验和曾经取得的成就,创新不可或缺,不仅在协会工作计划上敢于先行,更要在实际工作中勇于突破,融入新的理念,将新思路、新策略践行于实践中。
在做好本协会相关工作的同时,与其他校内外企事业单位或是其他协会达成交流与合作是协会工作的重点和协会取得成就的突破口。
以就业创业协会为依托,协会通过内部交流与外部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协会组织并举行全校性就业指导、创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宣讲和校内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就业调研以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讨新形式下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各种前瞻性话题。
协会为推动学校和学生、企业和人才、用人单位和育人单位间的双向交流、降低择业成本、规划美好职业生涯而不懈努力!
协会下设行政部(含财务)、宣传部、人力资源部、对外交流部、信息部。各部门各尽其职、互相配合、团结合作,共同为福建师范大学就业创业协会的发展而努力。协会实行主要部长负责制,对办事得力、工作成绩突出、为社团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学予以奖励;对办事不力、在其位不谋其事的同学视其情节轻重做出相应处理。
新学期伊始,协会目标很明确,一则培养和锻炼协会成员综合素质和相关技能;二则服务、贡献于师大同学,扩大协会知名度;三则努力在学年末的校十佳中占有一席。就业创业协会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纳新阶段新成员的系统培训,让其在协会中以学习带动工作。
2、注重培养和锻炼协会成员就业创业方面的能力,以期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协会相关工作。
3、收集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从中获取其hr部门在招聘时最为看重学生哪方面知识和技能,并与同学们分享此成果。
4、组织并承办各种就业创业方面的讲座及座谈会,来为同学们展示前人的经验和所需的知识、技能储备,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5、组织联系用人单位,主动与他们搭建信息桥梁,推荐优秀毕业生以期提供满意的工作。
6、与人才市场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适时地参与组织和承办各类人才招聘会(供需见面会)。
7、配合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类就业创业等实践类社团开展相关的招聘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于实践中成长。
当然,作为学生的我们还没有进入社会进行就业创业相关内容的活动,最重要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就业创业协会是师大学子对外的窗口,是同学们就业创业的学习实践平台。就业创业协会不仅要作为校社联下设的一个普通社团,更是要为全师大所有同学们提供学习和实践运作的平台,我想这才是我们就业创业协会最该去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一、指导思想:以《全国学校体育、卫生、艺体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为依据,以深化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课程改革为重点,以科研为先导,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艺体教师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艺体教师队伍,以提高艺体教师的整体工作水平和能力为关键,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 辐射作用。加强校本教研,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继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使我县艺体教研工作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新的成果。
二、工作目标:
1、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切实提高艺体教师的理论水平,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
2、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让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服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加强艺体器材的管理工作,做到专人专管,有使用记录。
4、开发和利用好上下午两个大课间活动资源,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确保学生每天有效锻炼一小时。
三、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要求每位音体美教师的教研工作在“实”字上下功夫,就是在每节课上让学生学有所得。在“研”字上做文章,首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堂教学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深入各学年听课指导,注重典型教师的培养,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同时也注重对薄弱教师的指导,促进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学期准备以音乐教师张利敏和美术教师于天宇两位老师为典型,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提高艺体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继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力争取得实效。
4、喜庆建国60周年,开展“唱红歌,迎国庆”和美术画展活动。
5、继续开展大课间活动,更新内容及形式,保证每天两次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6、加强两操管理,锻炼学生体质。
7、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四、工作安排:九月份:
1、参加全县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2、制定学校艺体工作计划。
3、组建兴趣小组。
4、加强大课间的练习。
5、进行合唱队的训练。十月份:
1、参加全县“唱红歌,迎国庆”和书画展评比活动。
2、迎接全县大课间的检查评比活动。
3、深入课堂听课指导。
4、开展学生跳绳比赛活动。
5、音、美学科课堂教学展示。十一月份:
1、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2、开展学生踢毽子比赛活动。
3、开展好两操活动。
4、上交论文和教学设计。十二月份:
1、音、体、美教师优秀教案评选。
创业就业计划书 篇5
记者11月9日从团河南省委了解到,以“奉献青春、创业中原”为主题的“河南青年创业就业促进计划”已正式在全省各级团组织中启动实施。根据这项“计划”的目标,到,全省青年创办企业将有望达到5万个,同时新增就业岗位100万个,逐步构建起具有共青团特色的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体系。
“河南青年创业就业促进计划”主要面向零就业家庭青年、残疾贫困青年、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农村青年、城市失业青年、就地创业青年和留学回国青年,包括八项具体措施:一是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评选表彰创业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增强青年创业意识;二是发展创业培训基地、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创业培训,提高青年创业技能;三是建立创业就业信息库、打造创业就业服务网群,完善信息服务,实现创业就业资源共享;四是建立贷款管理平台、贷款担保平台、融资平台,提供贷款担保,拓宽创业融资渠道;五是开展“诚实守信”主题教育、诚信创建活动,发挥信用优势,健全青年信用体系;六是加大宣传协调,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七是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立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八是成立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建立创业专家咨询服务团、建立青年创业法律维权岗、组建青年企业家导师团,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到20,全省各级团组织将直接扶持500个青年创业项目,建立个青年创业培训基地、300个青年创业孵化基地、300个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培养3000名青年创业带头人。
创业就业计划书 篇6
学
计
划
科目:《职业生涯规划》
刘华春 门源县职业技术学校
在本学期,我任教的是《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一科,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领会“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主旨,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贯彻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切合实际地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因材施教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训技能过硬的优秀中职生而不懈奋斗。
二、教学思路
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实际情况以及以后的实习(就业)要求,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因材施教,突出教学重、难点,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数段实施教学,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当前社会的企业文化和就业现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材分析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一本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学生制订的一门就业、创业教育教材。它突出反映了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重的社会现象,同时结合现代企业的用人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岗位锻炼、能力培养以及职业素质教育。
四、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这门课程是学生实习(就业)前的必修课,如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就业常识,避免误入就业误区。为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要吃透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教授这门课之前,我要吃透教材内容,理清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要明确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三维教学目标方面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备课,找准教材重、难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本学期内,我要在备课方面下一定的工夫,认真备课,改正以往不科学、不合理的备课习惯,在教案中重点突出爱国、感恩、道德、就业的教学内容,突出教材重、难点,并在课堂上细心解决,让学生吃透一节课所讲的内容、知识点。
(三)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气氛。用新颖的案例故事和社会事件来做好新课导入部分,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讲究授课方法,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四)注重企业与课堂的教学衔接,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我要根据自己驻厂企业的切身体验和经历,对学生多讲述一些与企业有关的实际例子和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和学习兴趣。
(五)每月进行单元测试环节。在本学期内,每章节的知识点内容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让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任教《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一科的教学计划,我会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刻苦钻研教学方法,学会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争取在教学水平上有所突破,在工作能力上有所提高。
课程进度表随文附后
刘华春
创业就业计划书 篇7
一、创业促就业基本现状及措施
2008年11月创建创业型城市以来, 新乡市不断加大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力度, 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扎实推进, 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小额贷款发放再创历史新高, 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稳定, 为创建创业型城市, 构建和谐新乡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深入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把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巩固创建成果, 强化薄弱环节。在新乡市决定继续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基础上, 以创业政策的宣传、突破、创新、落实为重点, 查漏补缺, 完善各类创建资料收集建档等基础工作, 以继续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为载体, 全力做好就业训练各项工作。二是紧盯创建目标, 加大工作力度。各 (县) 市、区要以继续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 抓好创建目标管理,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工作考核等五大体系, 大力实施创建创业型城市“十大工程”, 实施创业服务公共体系发展规划, 改进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扩大创业培训范围, 提高成功率。三是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加大工作创新力度, 建立平等竞争、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长效创业工作机制, 尽快实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目标任务。
2. 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有序进行。
近几年, 新乡市通过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着力提高创业促就业的贡献率, 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就业总量稳步增长, 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2010年再就业培训3.19万人, 创业培训5280人, 其中3000余人通过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成功创业, 带动7000余人就业。2011年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25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36万人, 创业培训3450人, 成功创业2000余人, 带动就业5000余人。2012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稳步推进, 全市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41.28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6万人, 创业培训3025人, 成功创业2000余人, 带动就业5000余人。2013年创业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全年开展创业培训8400人, 其中:创业意识培训或创业实训4200人, 创办 (改善) 企业培训4200人。打造6000名微小企业小老板, 至少带动30000人就业。创业培训合格率90%以上, 自谋职业或创业成功率50%以上, 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为1:5以上。
3. 小额贷款发放再创历史新高。
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扶持创业促就业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4352笔, 发放金额27664万元, 带动和吸纳了57407名人员实现再就业, 全市历年累计共发放小额贷款85103万元。2011年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44452万元。其中, 个人贷款8524笔, 金额36232万元;小企业贷款35笔, 金额8220万元。2012年, 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52565万元。其中, 发放个人贷款10205笔, 金额47225万元 (农民工贷款5583笔, 金额24497万元;大学生贷款727笔, 金额3270万元) ;发放企业贷款23笔, 金额5340万元;通过小额贷款帮助全市1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实现自主创业, 带动和吸纳3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4. 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
一是努力实施创业项目推介工程。完善创业项目库和项目采集、评估、发布制度, 进一步拓宽创业项目的征集渠道, 多渠道转化、开发一批行业性、引导性创业项目, 满足不同群体的创业需求, 及时向社会发布。并建立创业网站同市就业创业培训网互连互通, 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扩充创业项目资源库, 每年更新不少于100个, 2013年创业项目库容量达800个以上, 各县 (市) 不少于50个, 创业导师团及专家咨询队伍达到100人以上。每年至少举办1次大型创业成果展暨项目推介会, 举办创业项目县 (市、区) 巡回展, 开展创业项目推介会和企业招聘会进校园活动。二是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性补贴、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配套扶持政策, 结合当地实际, 突破难点问题, 力求政策有突破、有创新, 形成普惠的创业促进就业政策支持体系。二是探索就业、创业服务新机制, 全面落实创业服务标准, 规范就业训练中心创业培训后续服务操作流程, 加强服务载体建设, 使创业培训后续服务更加有力便捷。
二、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新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 新乡市在就业和创业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在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服务以及提高创业者自身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方面, 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面对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压力和内部就业政策调整所造成的双重挑战, 新乡市将积极应对, 抢抓机遇, 重点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群体和农民工的就业工作, 积极抓好以创业促进就业, 促进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发展和个人自主创业, 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 努力实现扩大就业。
1. 缺乏统一的组织引导支持体系。
目前, 新乡市各级政府已经建立了创业促就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但从总体上看, 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创业的工作格局还未真正形成。首先缺乏正确引导和支持, 要提高创业成功, 关键在于创业促就业服务体系和引导支持体系建设, 是否真正能够为创业者排忧解难, 让他们了解相关的政策内容和创业的资金支持, 从而使创业者全身心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其次创业培训工作的资金支持不到位。再次资源要素有待整合。在推进全民创业上, 各相关部门的资源要素整合还不够到位, 部门间合力推进创业的工作空间还比较大, 部分基层组织对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
2. 缺乏积极的自主创业观念。
从全市创业氛围上来看, 总体上全民自主创业的观念落后, 创业动力不足, 创业意识不强, 创业热情不高。普遍存在打工者多、创业者少。有些人虽有创业的欲望, 但缺乏创业的勇气, 创业激情不高, 不想、不愿去艰苦创业。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就业者应该转变观念, 强化自强自立信念, 树立自主创业是就业的新形式、新观念, 向自主创业、向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发展。
3. 缺乏活跃的创业要素。
目前创业者普遍存在“三缺”现象。一是缺资金。目前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保障生活都有一定的困难, 筹措创业资金就更难, 而高校毕业生更是白手起家、空手创业, 资金更为缺乏。二是缺技术。城乡劳动者对市场经济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多、不深, 对市场把握不准。而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主体之一的高校毕业生, 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但普遍缺乏相应的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和创业能力。三是缺项目。想要创业的人员虽有创业的冲动和愿望, 但找不到合适的创办项目, 对一些创业项目也把握不准, 以至有钱不敢投, 投了收不回, 迫切需要创业指导。
三、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 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创业促就业政策。
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努力推动广大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坚持不懈地实施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战略, 不断完善创业“五大体系”, 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倡导和帮助更多人员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一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创业促就业工作越来越重视, 出台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形成高规格、法律化、长效化的政策体系。二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要求, 将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落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确保编制和工作经费与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相适应, 保障其想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服务。三是要从鼓励劳动者创业出发, 在税费征收、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降低创业门槛, 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 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坚持量质并重, 不断扩大培训范围, 健全培训体系, 提高创业培训合格率、成功创业率和稳定经营率, 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 进一步完善、规范创业培训内容, 着力收集创业人员需要什么, 培训机构需要教什么, 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二是针对创业培训目标任务繁重的情况, 要强化培训质量监控和绩效管理, 对生源组织、师资管理、教学要求、质量监督、资金申报等环节加强管理, 规范创业培训操作, 确保创业培训扎实有效。三是针对今年创业培训的三块运行模式, 要以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相结合的工作联动机制为主体, 以“技能+创业”培训模式为扩展, 积极开展再就业、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后的创业意识培训。
3. 探索创业实训新模式。
稳妥推进创业实训项目, 新乡市作为在全省率先引进并启动创业实训项目的城市, 2011年创业实训基地已初步建成运行, 通过开展创业实训班, 创业实训效果初步显现。一是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培训群体, 力争在创业实训政策宣传、生源组织、实训教学模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二是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培训对象的创业实训, 在市本级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实训。通过实岗训练, 使学员对创业有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 发挥创业实训连接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的桥梁作用。三是加快创业实训基地扩建步伐, 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实训基地, 以满足更多的学员参加创业实训的需要。
4. 加大对创业者的资金支持。
创业 就业 共度时艰 篇8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中华民族已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全球经济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在高端科技产业等方面差距还很大,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因此,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时代的召唤,是社会的需要。
经济“寒冬”是创业的最好时机。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中国政府也及时推出了四万亿财政支出的大手笔投资计划,极大的提振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2008年10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十一部委联合发出的《关干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指出:“发挥社会各方面支持和推动创业工作的积极作用,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弘扬创业精神,树立一批创业典型。”在这次金融风暴中虽然我国的出口受国外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国内还有大量的内需需要满足,中国还保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我国当前有着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社会各界的帮扶,创业前辈的引导,还有媒体搭建的平台。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未来几十年创业机会最多的国家,在这次异常严峻的经济“冬天”里创业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这么说目前的危机是创业的最好机会。
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国家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为创业者营造更加宽松、积极的创业环境。创业者更要坚守新时代“智(智慧)、勇(勇气)、诚(诚信)、义(责任)”的创业精神,胸怀梦想,脚踏实地。创业需要激情,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创业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探索出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开创新的辉煌。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上浓彩重墨的篇章。
无论是成功就业,还是成功创业,都需要创业精神。国家在发展,事业在发展,个人在发展,每一个国民都能够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业和就业的空间,这才是“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创业就业计划书 篇9
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学生联合会开展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计划”5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启动,将为大学生提供2000个暑假就业创业见习岗位,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念,积累就业创业实践经验。
据介绍,计划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大学生“村官”见习体验与支援行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生将于7月上中旬赴仙桃、洪湖、监利等7个县(市、区)的大学生“村官”任职所在地,与“村官”同学习、同工作、同生活。每名学员需完成“六个一”任务:跟随一名“村官”协助工作,开展一系列支农活动,进行一系列走访活动,撰写一篇调查报告,代表所在学院或班级结一个帮扶对子,回校后作一场体验报告。
创业就业计划书 篇10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董事会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在李院长的正确指挥下,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思路,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千方百计的搭建就业载体,并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选定标杆性企业的项目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学院的就业工作部署,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二、工作目标1、2011年10月1日前,统计人文艺术学院的4个指标:该学院2011年毕业生人数、就业人数、未就业人数、专升本人数。
2、2011年10月10日前,整理完本部门2010年档案,并移交院办。3、2011年10月23日举行的“秋季校园双选会”中,争取完成5家高质量的招聘单位。
4、协助部门领导做好每月5日、25日召开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
5、做好11月20日的“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暨经验交流会”。
6、2011年10月—11月,争取组织大型国有企业来学院参观、考察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
7、2011年11月25日—27日组织召开就业专题报告会。
8、扩大就业基地,建立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
9、做好本部门的行政工作,并协助同事完成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一是开好就业指导课,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就业择业创业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邀请企业界和毕业生成 1
才典型来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举办2场报告会;三是发挥往届校友的作用,邀请往届校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创业辅导等培训;四是加强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指导,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择业。
2.加强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的指导。指导学生填写自荐材料,并进行检查、评比;计划组织“三分钟自我介绍演讲比赛”、“模拟招聘”等一系列活动,加强求职技巧的培养;组织学生参与人才招聘,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市场需求。
3.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与服务,直接听取和解答“双困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需求与疑问,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4.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选拔、培养。有计划地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外出学习培训,逐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
(二)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1.大力开拓就业市场,进一步扩大毕业生就业推荐网络。立足北京市场,以北京大都市为重点,组织人员开展毕业生推荐、就业市场建设与调研工作,努力构建稳定的覆盖北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基地。
2.加强网络就业市场建设力度。以学院网站为主阵地,加强网络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在学院网站上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开辟网上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3.加强对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引导,鼓励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4.充分调动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动全院教职员工,通过校友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渠道,充分挖掘往届毕业生资源信息,利用他们的工作关系和人脉资源,进一步扩大就业网络。
5.切实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开发订单式培养单位。力争在2011年创建5个以上就业及实习实训基地,并签订合作协议书。
6.组织好各种形式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不定期举办各种小型校园专场招聘会的同时,力争举办2场大型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
(三)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就业工作研究
1.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定期组织学院就业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修养与工作能力。计划于6月份召开一
次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与总结会,10月份召开一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研讨会,总结经验,解决就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与合作,认真学习兄弟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经验和方法。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学院、班主任二级就业工作机制,使就业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加明确与具体,形成全院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局面。完善并制定各项就业工作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学院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做好毕业生生源信息、就业信息的采集、校对、统计、分析工作,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二是按照学院领导的要求,认真做好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的统计与上报、信息发布、校内招聘、协议书签订、就业情况、就业回访等工作,确保就业工作高效运转。
(四)做好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
1.对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了解用人需求信息的发展动态和知识更新的方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培养的人才产品“适销对路”。
2.筹建“毕业生就业跟踪委员会”;建立毕业生个人跟踪档案,多渠道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回访用人单位及已就业学生,开展多形式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为已就业学生提供后续服务,将就业跟踪作出实效、作出品牌。
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将面临新的考验。我院要以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和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开动脑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服务质量与效率,使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业就业指导处:倪勇健
创业与就业 篇11
狼为了生存,必须保持原生本能,拼杀撕咬,从来不靠嗟来之食;而狗有人照顾,虽然吃饭问题解决了,但原始本能却从觅食蜕变为乞讨,甚至丧失了尊严,在主人面前摇头摆尾,百般献媚。
在创业和就业的问题上,虽然用狼和狗的本能给人打比方有不当之处,但是,受雇于人必然按雇主旨意行事,且不说独立自主,就是讨价还价的余地也不多。
财富积累过程中,创业、自雇有如保持狼的生存本领和技能,不但获得生存希望,还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身利益,成功与否都可赢得尊重;而就业则好像被人豢养,虽然有了饭碗,尽管有些饭很不错,但丧失的是主观能动性,完全为他人利益打拼。
受雇于人,给人打工,无论进入政府企业,还是受雇私营业主,虽不至于阿谀奉承,奴颜婢膝,但最起码要按雇主意图行事。好比我们最亲近的动物朋友,把觅食第一本能从猎获变成了摆尾。何故在生存和追求财富过程中,绝大多数人不能效仿狼的拼搏本能,而是选择了狗的归顺服从特性?最关键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畏惧扼杀创业本能
为什么人们身上像狼一样的生存本能基本退化了呢?尤其绝大多数城市人的生存能力,沦落到必须依附于他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畏惧。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真正全面推行市场经济尚不足20年。国家长期低标准大包大揽使人们养成了依赖思想。如今虽然多数集体企业不复存在,不少国有企业已经破产,但人们骨子里依然寄希望于政府。这种依赖进而转变为担忧。
畏惧是最典型的生存能力丧失的表现。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很多人即便自身能力很强;受过良好教育,有过丰富的从业经验,单是畏惧一条,足以泯灭所有潜质,使他们只能依附,获得施舍,从来不敢像狼那样,亮出锋利的獠牙为了生存厮杀。
再就是能力。很多人总是自认为没有能力,唯恐改变现状或变换活法,连那点微薄的低保、救济或退休金都拿不到。其实在创业过程中,只要具备胆略,能力也就跟上了。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创业能力在于对事业的理解和组织能力,而不在于实际操作技能。
创业成功的真谛是有胆有识。没有胆略永远也不能表现出能力,而没有能力往往使人丧失胆略。两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只有胆量,没有知识,势必蛮干,甚至赌博,与投资理念格格不入,最终必然失败;只有知识,缺乏胆量,必然畏缩不前,永远难成大器,徒有一身知识。
二、没有原始积累
什么是原始积累,根据传统解释应该是用于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换个角度看,没有积累就无法创业吗?不尽然。于狼,从来不会有人施舍,于是它们用生存本能拼出一片领地;于狗,有施舍,人类给他们积累了足够食物,每当需要,便能取食,从此它们不再需要猎获,自然丧失了生存本能。进而形成这样的格局,无积累者,穷则思变;有饭吃者,不思进取。
创业过程中,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即便失败充其量回到原地,倒能激励人们奋斗,成就事业,风险程度显得很小;而有了收入来源,受雇于人者,往往左顾右盼,缩手缩脚,一旦被解雇,不但丧失生活来源,而且丧失生存本能,风险程度其实很高。
由此看来,所谓原始积累的理由并不充分,这种“积累”可以成为创业的羁绊,使有能力者丧失胆略,裹足不前;相反,没有“积累”反倒产生动力。只要有创业冲动,原始积累的来源很多,可以是知识、技能、思想和胆量,不仅仅限于钞票。
再者,小额积累成就巨额财富,如果真正希望创业,通过日积月累,足以踏上征程。另外,美国统计局有这样的数据,有28%的创业者、33%的自雇者和18%的雇人者创业当初根本就没有投入任何资金。
三、创业认识偏差
提起创业,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已经具备市场地位功能的几百强,很少考虑小业主,很是看不起他们。这种将创业视为开办资产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公司、大企业的想法本身就有偏差。
实际上,人类从农耕社会走来时,生产过程最初以自给自足为基本模式,原本没有雇用概念。生产力发展后,才开始有了这种关系,形成剩余价值,进而出现贫富差距,最终形成受雇者落后,雇人者成功的基本格局。打破受雇局面,走上自雇之路,哪怕沿途叫卖当贩夫,走街串巷做工匠都属于自主创业。
创业的基本概念应该是从自雇起步,自己养活自己,而不是受雇,靠出卖劳动生存。进一步解释,创业是给自己找一份不受别人约束、发挥专长的职业,并以此为起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一步地成就财富。凡具备狼的品质的自雇者,都走过这样的路径——人雇、自雇、雇人。
(摘自中国金融出版社《生耕致富:做一个清醒的投资者》 作者:马惠明)
创业就业计划书 篇12
面临严峻就业形势,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早在2004年,国家启动了大学生西部工作计划,随后制定了“特岗计划”和“三支一扶”等多个项目,引导并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及服务体系建设,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本专业和行业发展动态,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困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2015年,面临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教育部发布了一项关于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分”制度,允许在校大学“休学创业”,高校需开设创业课程,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创业课程中。国家和高校应当给予大学生创业大力支持,包括场地、税收、融资等。
尽管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大学生创业意识比较淡薄。根据麦可斯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当年大学生毕业总数的1. 5% , 2011上升了0. 1个百分点,2012 - 2015年维持在1. 5% - 2% 。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毕业总体上有所上升,但相对于庞大的大学生就业人群,这一比例显得有点尴尬。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一大批大学生就业。面对国家有利的创业优惠政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不愿意冒风险去自主创业,宁愿去找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这固然有大学生自身创业观念等原因,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高校没有开始相关创业课程,也没有对在校生进行创业宣传和教育,并提供相应的创业平台,大学生创业知识和经验都缺乏,创业风险较大,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冒险创业。
二、高校创业就业基地发展的意义和现状
1. 高校创业基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创业教育应当摆在关键位置。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素质不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并且不愿意从事一些特殊工作岗位。因此,“高校需要树立创业教育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基地,借助创业就业基地的教育、培训功能,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机会和条件,通过体会创业过程, 积累创业经验,激发大学生自我提升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高校创业基地的类型。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是创业见习基地,主要为一些厂矿企业,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场所,让学生了解这些企业的成长经历,体会这些企业所蕴含的创业精神,从而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二是创业实习基地,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根据专业不同,组织学生到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让学生带着明确目的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创业技能;三是创业社团实践基地,这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模式,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组建社团,并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团建立起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通过社团从事各种创业活动,这对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四是创业岗位基地,校内主要有勤工俭学、便民服务工作岗位,校外有一些工作岗位,这些岗位能让大学生接触到实际任务,在得到相应报酬的同时,拓宽视野,提高创业能力,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服务意识,为养成良好的品质做好铺垫;五是高校创业园,这是大学创业基地主要类型,专门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场所,包括创业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训基地,学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前来创业,运用自身所学知识,为创业提供支撑条件,为以后创业提供必要的经验。
3. 高校创业就业基地的发展模式。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由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整合校内超市、羽毛球馆等相关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关公共配套设施设备,使其成为大学生创业基地,并配备相应的资金,组织并指导学生创业和管理; 二是学校、 企业、大学生共同参与的创业基地发展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社会企业提供项目和资金,或者由学校开发创业项目,从社会寻求资金支持,在校内建立创业基地,由学生组织创业团队进行经营管理,主要经营咖啡店、奶茶店以及移动、联通营业厅以及校外精品连锁店等众多创业基地, 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学校和政府联合创业模式,由省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设立创业大赛项目,鼓励大学积极参与,并在大学校园里设立创业项目,促进高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4. 高校创业就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创业基地以培养大学自主创业能力为目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培训、咨询、贷款等服务,为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奠定坚实基础。首先,“由于学生组织相应的创业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并提交创业计划申请,申请通过考核后由于先前的创业团队成立虚拟公司,组建运营部门,完全按照真实企业运营管理,开始参加公司内部各项活动、参加创业大赛和学术讲座等”。其次,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联合联合就业处、学工处等各职能部门组成创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并成立相应的创业管理和指导中心,下设指导部、项目部、信息部以及人力资源部。最后,大学生毕业后,把自己在校经营的虚拟公司转为实体公司,团队成员可选择择业或自主创业。
三、高校创业就业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高校和学生对创业基地的认识有偏差。高校创业就业基础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扶持学生创业活动。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业余教育阶段,开设创业课程数量少,在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对创业课程设置随意,缺乏统一规范的创业教育教材,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计脱离社会实际,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小企业该如何经营管理讲解不多,对大学生创业指导意义不大。一些高校在创业基地定位上仍然不明确,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办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基地。另外,我国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尚未设立创业基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不足,无法对大学创业进行系统教育和提供孵化服务。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大学生更愿意去工作稳定、报酬较高的单位工作,对公务员或有编制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大学生这些就业观念还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创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不够重视,缺乏企业经营观念经验,刚出校门,仅仅靠激情去创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创业风险有足够认识和能处理创业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这就需要通过创业基地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他们创业知识,激发他们创业意愿,从而引导他们投入到创业实践中来。据调查,大部分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设立创业就业基地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提供企业孵化服务。
2.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创业基地发展需要。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融资、生产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仅仅靠高校的创业培训是完全不够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国家层面的政策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主要集中于高校创业基地,政策覆盖面较窄,在高校创业基地内部,国家创业政策仍然无法解决,创业基地成为一个“空壳”,导致创业实践、创业项目运行困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业基地发展。
3.创业基地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严重匮乏。创业经费对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支撑作用。“创业经费不足是目前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遇到的主要瓶颈,大学生创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大,某些领域需要大量资金,充足的资金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和亲戚朋友,这需要宽裕的家庭才能承担;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希望能够获得贷款来创业,但申请创业贷款也需要满足诸多条件,而且贷款金额少,办理手续烦琐,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并不满足贷款条件;针对创业基地发展的优惠政策看上去很美,但不适合部分高校创业团队,由于资金困难,创业往往半途而废。另外,很多高校与企业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资金很少流入到高校创业基地。大学生要想获得创业成功,创业指导教师非常关键,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很多学校的创业指导教师来自从事企业管理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和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然而,这两类教师很少有参加过创业实践的,缺乏创业经验,加上很多创业教师身兼数职,在时间、精力和经验上都无法对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进行专业化的有效指导,只能与创业团队一起探索,创业指导效果和质量难以保证。
四、高校创业就业基地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基础条件建设。首先,创业就业基地的建筑与设施,学校要挖掘校内各种资源,如教学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宿舍、食堂等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门场地,并配备有电脑、办公座椅等相关硬件设备,加强计算机软件和数据等软件支撑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用计算机开辟创业基地的网络空间,建设创业网站,加强基地内不同资源之间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其次,装修与布局,在办公走廊布置一些名人名言等,通过对办公设备合理布局,将创业文化和励志文化相结合,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2. 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将基地建设纳入教育课程体系。目前,高校创业就业工作主要由学工处、团委、招就处等多部门共同负责,导致相互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 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对创业就业建设进行管理和指导。 首先,建立创业就业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企业领导以及创业就业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整个创业就业基地的宏观管理,包括资源分配、人员配置以及对创业项目最终的审批。其次,在管理委员下设创业就业管理指导中心,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成员主要由在企业工作过的教师组成,并负责联系社会中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作为创业就业中心的辅导教师,从而构建专家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管理团队。最后,根据实际需要,创业就业管理中心下可设咨询部、项目部、信息部和综合部等职能部门。 咨询部主要解答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疑问; 项目部主要负责对大学生提交的创业计划可行性考察,对整个创业团队进行考核; 信息部主要负责创业网站建设,发布创业信息等; 综合部负责创业就业基地行政管理、税务管理、工商管理等。由高校和创业基地的师资共同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就业基地建设纳入教学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环节。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需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在课程中渗透创业就业教育内容,激发他们创业动力。在创业课程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结合具体的创业项目进行讲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创业过程进行指导,提高他们创业就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达到实战效果。
3. 打造专家型和企业型相结合的创业教师队伍。教师自身必须有创业实践经历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创业指导教师和就业主管部门人员需主动到企业一线、创业一线去兼职,至少保证每周有一天时间去公司兼职,提升他们自身创业实践能力,并邀请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管理者和校友作为创业教育课程的兼职教师,有了专业人士指导可以有效降低创业初期的风险,促进理性创业”。加强对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培养他们把握市场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打造专家型和企业型相结合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从而保证创业的有效性。
4.完善创业团队选拔及激励机制。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起着关键作用,他们有着共同目标,共同承担责任,创业团队建设是创业初期的核心,将决定创业是否成功。创业团队成员要在能力与背景上互补,其中,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是团队稳定的关键,团队成员有着共同理念和目标,相同的价值观可以有效化解创业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同时,创业团队职责划分和权益分配要合理,避免职权重叠,有明确的收益模式,保证利润分配方案合理。随着企业的扩大,在运营后期,团队会出现诸多矛盾,因而,需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保证团队战斗力。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对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奖励,并加强精神激励,营造团队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5. 建立规范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保障创业就业基地建设资本。首先,政府需要在创业政策方面给予保障支持, 简化大学生创业行政审批流程,把税收减免、补贴政策和小额贷款等融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其次,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大学生创业基地需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创业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防止创业资金被挪用; 最后,在创业就业基地建设初期学校需适当注入资金,定期举办校友会,争取通过校友捐赠等方式获取部分资金。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大学生个人社会资本,大学生应当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在社团中为自己社会资本储备力量; 有意识地构建社会资本,巩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拓展其他社会关系,定期举办校友会,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增加一些人脉资源和分享校友成功经验,将对大学生创业有直接帮助。大学教师往往拥有优质的社会资本,因此大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社会资本,发挥关键人物在创业就业中的作用。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创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基于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发展的现状,还存在国家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创业资金不足、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严重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可从高校创业就业基地的基础条件、组织管理机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运行机制、资本保障、创业团队建设、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高校创业就业基地发展。
关键词:就业难,创业就业基地,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符志云,吴新.关于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思考[J].琼州学院学报,2012(12):72-73.
[2]韩雷.论创业基地建设[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6):70-71.
[3]叶景明.我国民办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肖波.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2(7):269-270.
【创业就业计划书】推荐阅读:
实习就业创业中心工作计划09-10
就业创业协会09-10下学期工作计划01-12
创业就业11-09
创业带动就业01-15
创业就业方面05-11
就业与创业06-17
创业就业平台08-03
就业、创业培训10-02
就业不如创业10-22
创业就业导向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