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自学考试试题(共8篇)
护理自学考试试题 篇1
1.某护生在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完成毕业实习后,但未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理部考虑其平时无护理差错,且普外科护士严重短缺,因此聘用其任普外科护士,护理部的做法违反的是 A.护士条例 B.侵权责任法 C.民法通则 D.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E.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具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条件,申请者年龄至少应在 A.16周岁以上 B.17周岁以上 C.18周岁以上 D.19周岁以上 E.20周岁以上
3.申请注册的护理毕业生,必须完成临床实习的最少时限是不少于 A.6个月 B.7个月 C.8个月 D.9个月 E.10个月
4.申请护士职业注册时,不影响申请者申报的情况是 A.精神病史 B.色盲 C.色弱 D.近视 E.双耳听力障碍
5.在申请护士执业资格注册应当具备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A.具备完全民事能力
B.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的全日制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
C.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D.获得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免考资格的普通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者,可以免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E.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早已完成了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全日制4年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本人拟申请护士执业注册。6.不属于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条件是 A.年龄18周岁以上 B.护理专业学历证书 C.健康证明
D.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E.户籍证明
7.从事护理活动唯一合法的凭证是 A.在校成绩单 B.实习证明 C.护理专业学历证书
D.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E.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8.护士办理执业注册变更后其执业许可期限是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E.15年
9.护士甲某已在某三甲医院工作,但未满5年,现由于家庭关系要调往外地医院,该护士应该:立即变更执业地点
10.下列人员中,允许在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是:
A.护理学本科毕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B.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满未延续注册的护士 C.工作调动,执业证书未变更执业地点的护士 D.工作十年,因故吊销执业证书的护士
E.取得执业证书1年,后出国留学2年再次返回原医院的护士 11.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疟疾 B.炭疽 C.艾滋病 D.黑热病 E.鼠疫
12.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按照家性传染病管理的是 A.伤寒 B.破伤风 C.鼠疫 D.霍乱
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3.需要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疾病”不包括
A.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 B.猩红热 C.肺炭疽 D.霍乱
E.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感
14.某医院心内科病房,相邻床位内出现了3理不明原因的腹泻患者,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怀疑出现医院感染,应首先
A.积极进行有关检查,等爆发感染的诊断明确后及时报告 B.报告科室主任和医院管理部门 C.密切观察爆发病理是否继续增加 D.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E.报告院长
患者男,42岁,因剧烈腹泻来诊。根据临床症状和查体结果,高度怀疑为霍乱。正在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认诊断。15.此时,对该患者处置方法是 A.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
B.在留下联系电话后要求其回家等通知 C.在医院门诊等待结果 D.收入本院消化科病房
E.要求患者尽快自行前往市疾控中心确诊
16.该患者经检查确诊为霍乱,予以隔离治疗,护士应告知家属,患者得隔离期限是 A.以临床症状消失为准 B.根据医学检验结果确定 C.由当地人民政府决定 D.由隔离场所负责人确定 E.由公安机关决定
17.该患者治疗无效不幸身亡,应将其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正确的是
A.有患者家属自行处理 B.送回患者家乡火化 C.按规定深埋 D.石灰池掩埋 E.就近火化
18.医院发现甲级传染病时,错误的是 A.对患者和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 B.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C.患者确诊前应收入医院传染科病房观察、治疗 D.对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E.对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一防措施
患者男,31岁。主诉“近日高热、咳嗽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不适、乏力等”就诊,经检查确诊为非典型性肺炎收住院治疗。19.应将患者安置于 A.隔离病房 B.手术室 C.普通病房 D.ICU抢救 E.抢救室 20.应对患者采取 A.接触性隔离 B.保护性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消化道隔离 E.严密隔离 21.在隔离过程中,错误的防护措施是 A.住双人房间
B.护士进入病室穿隔离衣 C.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 D.病室空气消毒每天一次 E.拒绝家属探视
22.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对其进行气管切开术,污染敷料应 A.紫外线照射 B.高压灭菌 C.焚烧 D.煮沸 E.浸泡
23.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后死亡,护士应为其进行 A.一般消毒处理 B.保护性处理 C.院外消毒处理 D.终末消毒处理 E.太平间美容处理
24.护士误给青霉素过敏患者注射青霉素,造成患者死亡,此事故属于
A.一级医疗事故 B.二级医疗事故 C.三级医疗事故 D.四级医疗事故 E.严重护理差错
患者女,78岁。由于脑血栓导致左侧肢体偏瘫入院,病情稳定,医嘱二级护理。次日凌晨1时,患者坠床,造成颅内出血,虽经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死亡。25.造成该事件的最主要原因是 A.病房环境过于昏暗 B.护士没有升起床栏 C.护士没有进行健康教育 D.没有安排家属陪护 E.没有安排专人24小时照护
26.根据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程度,该事故属于 A.医嘱差错 B.一级医疗事故 C.二级医疗事故 D.三级医疗事故 E.四级医疗事故
患者女,55岁,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到急诊科进行抢救,经过洗胃等抢救,现患者病情稳定。
27.护士在抢救结束后要及时据实补记抢救记录和护理病历,时间为 A.2小时内 B.3小时内 C.6小时内 D.8小时内 E.9小时内
28.患者需要复印病历,不能复印的病历资料是 A.体温单 B.化验单 C.门诊病历 D.会诊记录 E.医学影像资料
29.一急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护士没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即为患者做青霉素实验,造成患者休克死亡。护士的医疗过失行为所占的比重是:完全责任
30.某值班护士在23:00行药物治疗时,由于患者已入睡,护士未叫醒患者,错将患者甲的药物输给患者乙,导致患者乙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此事件中,该护士承担 A.无责任 B.轻微责任 C.次要责任 D.一半责任 E.主要责任
31.下类属于侵犯隐私权的是 A.未经患者许可再对其体检时让医学生观摩 B.对疑难病例进行科室室内讨论 C.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下将其资料用于科研 D.在患者病历上标注患有传染性疾病 E.对患有淋病的患者询问其性生活史
32.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医务人员 B.医疗机构 C.医疗机构负责人 D.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 E.医务人员及其家属
33.患者女,23岁,车祸致大量失血,入院时已昏迷,为抢救患者生命,需立即手术治疗,但短期内无法联系到患者家属,此时,合理的处理措施是 A.继续尝试联系家属 B.联系患者单位 C.转诊其他医疗机构 D.请示上级卫生管理部门 E.由医院负责人决策
34.“120”接诊了一名车祸致昏迷的患者,脑部CT提示颅内大量出血,需立刻进行开颅手术,患者无亲属陪伴,也无法证实其身份和联系人的信息。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术前正确的做法是 A.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 B.报告派出所寻找家属 C.报告科室负责人获批 D.报告医院负责人获批 E.报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获批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 A.有偿献血制度 B.无偿献血制度 C.自愿献血制度 D.义务献血制度 E.互助献血制度
36.一车祸患者急需新鲜O型血液,在下列配型合格的献血者中最合适的是
A.男性,16岁,在校大学生
B.男性,36岁,教师,因高血压长期服药控制,血压维持在110-130/70-80mmHG C.男性,36岁,现役军人,在3个月前献血400ml D.女性,55岁,机关公务人员
E.女性,40岁,医生,因甲状腺切除终身服用药物代替治疗,现甲状腺功能正常
37.《献血法》规定,负责组织献血工作的机构是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地方各级采供血机构 E.行业协会
某男,20岁,健康,清晨空腹到血站要求献血。38.血站护士应向其说明,每次献血量最多不超过 A.200ml B.250ml C.300ml D.350ml E.400ml
39.献血结束,其下1次献血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A.2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8个月 E.12个月
某医院将组织全院党员义务献血活动,急诊科年轻护士甲、乙、丙均积极报名参加 40.献血错误的准备是 A.不能服药 B.不能饮酒 C.保证充足睡眠 D.进食高脂食物 E.适当休息
41.顺利完成自愿献血后的正确做法是 A.绝对卧床休息1周 B.采血者可以抬举重物
C.献血完毕按住止血棉球1分钟以免皮下血肿 D.保护穿刺部分,至少8小时内勿被水浸湿 E.可以正常工作,避免通宵娱乐和剧烈运动
42.预防、医疗、保健机构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时,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A.身体约束 B.留观 C.给予宣教 D.医学观察 E.定期和不定期访视
43.《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毒患者应当将其感染或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 A.朋友 B.同事 C.亲属 D.同学
E.与其有性关系者
44.如艾滋病患者需要吸痰时,做法错误的是 A.吸痰前洗手,戴好口罩、护目镜 B.吸痰前穿好隔离衣
C.不与其他患者共用中心吸引系统
D.吸痰后吸痰管误落在地上,立即进行地面的清洁处理 E.用过的吸痰管及纱布装入高危袋中焚烧 45.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捐献器官是公民的义务
B.人体器官移植包括心、肺、肾、骨髓等移植 C.活体器官的捐献与接受需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
D.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可以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捐献
E.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 46.某病房近期出现护理投诉和差错,两位护士长介入帮助整改,病房护士长针对问题和整改建议进行工作,但是护士对于两位科护士长的部分不同要求感到无所适从。从管理角度来看,上述现象违背的组织原则是:等级和统一指挥的原则
47.李某是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长,近期被分派负责护理学院的专科护士培训、科内质量控制、医院建设新病房的筹划工作,他感到工作压力很大,病房接受指导和控制也受影响。这种情况说明在管理上没有得到有效遵循的原则是: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8.杨某是儿科儿童组的护士,工作表现突出,护士长经常指派他负责一些工作,但小杨做起来常缩手缩脚,护士长意识到没有给小杨职权,有责无权,造成了限制,遂任命他为儿科组组长,这一做法极大的提高了小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做法体现的组织原则是;职责与权限一致的原则
49.李某是某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他把工作分配给总护士长等管理人员,对于例行性业务按照常规措施和标准执行,她加以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只有特殊情况由她来处理。她可集中精力研究及解决全局性管理问题,也调动了下级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工作方式遵循的组织原则是集权与分权的原则
50.2016年即将到来,门诊护士长准备做2016计划,她拿出护理部的管理目标认真阅读,并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做出了门诊管理目标。这种做法遵循的原则是:任务和目标一致的原则
51.某医院的护理管理架构是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请问该医院护理管理的层次是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52.肝脏移植术后患者,每个班次有一名护士负责该患者的全部护理,这种护理工作方式属于 A.个案护理 B.责任制护理 C.功能制护理 D.整体护理 E.综合护理
53.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是 A.分组制护理 B.分级制护理 C.分层制护理 D.功能制护理 E.责任制护理
54.在临床的护理质量标准中,对无菌物品合格率的规定是 A.100% B.95% C.90% D.85% E.80% 55.肝胆外科病区护士夜查房时发现某床患者不在病房,也没有请假,该护士首先应该告知的是 A.护理部主任 B.外科总护士长 C.普外科病区护士长 D.肝胆外科病区护士长 E.肝胆外科主任
56.年初一的早晨,结束夜班工作的护士发现接班的护士没有来,且无法联系,此时,夜班护士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报告 A.护士长 B.护理部主任 C.值班医生 D.科主任 E.住院总值班
57.PD.C.A.循环中的“D.”代表 A.管理 B.计划 C.实施 D.检查 E.处理
1.在护理实践中,尊重原则主要是指尊重患者的 A.健康 B.家属 C.个体差异 D.自主性 E.疾病 2.一住院患者在输液时担心某新护士的操作水平,提出让护士长为其输液,此时,该护士应当首先 A.找护士长来输液
B.装作没听见患者的话,继续操作
C.表示理解患者的担心,告诉患者自己会尽力 D.让患者等着先为其他患者输液 E.找家属,让其劝说患者同意为其输液
3.某中年男患者因心胀病发作被送到急诊室,症状及检查结果均明确提示心肌梗死。患者很庆幸,但拒绝住院,坚持要回家。此时医生应该:尊重患者自主权,但应尽力劝导患者住院,无效时行使干涉权 4.患者男,68岁。48小时前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入院。现其病情稳定,家属强烈要求探视,但未到探视时间,此时护士首先应该 A.请护士长出面调解 B.请主管大夫出面调解 C.向家属耐心解释取得家属理解 D.悄悄让家属进入病房 E.不予理睬
5.护士执业过程中要求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目的是享有 A.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B.履行职责相关的权利 C.安全执业的权利 D.获得报酬的权利 E.培训的权利
患者女,55岁,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到急诊科进行抢救,经过洗胃等抢救,现患者病情稳定
6.护士在抢救结束后要及时据实补记抢救记录和护理病历,时间为 A.2小时内 B.3小时内 C.6小时内 D.8小时内 E.9小时内
7.患者需要复印病历,不能复印的病历资料是 A.体温单 B.化验单 C.门诊病历 D.会诊记录 E.医学影像资料
8.护士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是是救护措施的做法,错误的是:必须有医生在场指导
9.在护理实践中,护士有权拒绝执行医嘱的情况是 A.护理程序太繁琐
B.医嘱中需要监测的生理指标太多 C.需要额外的劳动和付出 D.医嘱有错误 E.费用太昂贵
10.护士发现医生医嘱可能存在错误,但仍然执行错误医嘱,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该后果的法律责任承担者是:医生和护士共同承担 11.一位患者因胆绞痛入院。患者疼痛剧烈,医嘱吗啡5mg,iv。护士认为医嘱存在错误,去找这位医生沟通,医生拒绝修改。护士的做法不妥的是 A.报告给护士长 B.报告给上级医生 C.按医嘱执行 D.暂缓执行医嘱 E.报告给科主任
12.医生为患者开具医嘱青霉素肌注。护士在核对医嘱时,注意到该患者无青霉素用药史纪录,医生也未开具青霉素皮试医嘱,此时,护士应首先 A.拒绝转抄医嘱 B.向护士长报告 C.按医嘱执行 D.为患者星青霉素皮试 E.向医生提出加开皮试医嘱
13.在儿科的实习护士下班后在电梯中于外科护士说“告诉你,xxx大明星的女儿今天入住我们病房,你想不想知道是啥原因?”外科护士的正确回答是 A.“我们去病房说吧,这里是公共场所,不适合讨论病情。” B.“你简单跟我说说病情就好了,我不能去看她。” C.“请不要跟我说这些,你不能透露这些消息。” D.“如果是外科疾病就告诉我,我也许能帮助你。” E.“告诉我床号,明天我自己去看他。”
患者女,21岁。在校大学生。因急性腹痛就诊,诊断为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拟急诊手术。
14.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病情及预后,体现了护理人员的 A.保证患者权益义务 B.及时救治患者的义务 C.维护患者治疗安全的义务 D.保护患者隐私义务 E.认真执行医嘱的义务
15.患者要求医务人员不要将其真实情况告知同学,体现了患者的 A.知情权 B.回避权 C.服务选择权 D.隐私权 E.公平权
16.患者在了解病情后签字同意手术治疗,体现了伦理学的 A.自主原则 B.不伤害原则 C.公平原则 D.行善原则 E.有利原则
17.患者女性,28岁,因婚后2年未孕住院治疗。护士小张张在护士站和其他护士议论患者的病情,还将信息告诉同病房的其他患者。该护士的行为侵犯了患者的:隐私保密的权利
18.护士了解到病房内的一位患者有吸毒史,患者要求为其保密。她可以向谁提及此事 A.护理部干事 B.医务处处长 C.患者的主治医师 D.患者的上级领导 E.患者的配偶和儿女
19.当患者对护士所实施的护理行为有质疑时,护士必须详细介绍,在患者同意后才能继续进行,这属于患者的 A.平等医疗权 B.疾病认知权 C.知情同意权 D.社会责任权 E.保护隐私权
20.患者女,37岁。因剧烈腹痛,独自到急诊科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宫外孕大出血。因其无监护人签字且没带够手术费用,值班医生为及时进行手术,而是让其在急诊科输液留观,但患者家属接到消息到医院付款时,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本案例侵犯了患者的 A.自主权 B.知情同意权 C.参与治疗权 D.基本医疗权 E.保密权和隐私权
产妇刨宫产后要求出院,医生同意其出院但尚未开具出院医嘱。该产妇家属表示先带产妇和孩子回家,明天来医院结账。而护士考虑到住院费用没有结清,有漏账的风险,故没有同意家属的要求。但家属不听护士的劝阻并准备离开。这时,护士借口未孩子沐浴把孩子抱走了。
护理自学考试试题 篇2
(一) 客观题试卷评述
单项选择题
1、20×8年10月12日, 甲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万股, 支付价款100万元, 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8年12月31日, 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8元。
20×9年3月15日,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4万元。20×9年4月4日, 甲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以每股16元的价格全部出售, 在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5万元后实际取得款项157.5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
(1)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2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是 ( ) 。
A.100万元B.102万元C.180万元D.182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所持乙公司股票2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18×10=180 (万元)
(2) 甲公司20×9年度因投资乙公司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 。
A.55.50万元B.58.00万元C.59.50万元D.62.00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20×9年度因投资乙公司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4+ (157.5-102) =59.5 (万元)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2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知识点, 属于比较基础性的知识。
2、20×7年1月1日, 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 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0万元, 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6年1月1日发行, 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 期限为3年, 票面年利率为5%, 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3题至第4题。
(3) 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是 ( ) 。
A.1050万元B.1062万元C.1200万元D.1212万元
【答案】B
【解析】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1050+12=1062 (万元)
(4)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 。
A.120万元B.258万元C.270万元D.318万元
【答案】B
【解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2×100×5%×2+ (12×100-1062) =258 (万元) 。注意:12×100-1062=138, 为初始购入时计入利息调整的金额, 根据期末计提利息的分录:
由上可知, 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两年确认的应收利息金额+初始购入时确认的利息调整金额 (持有至到期时利息调整的金额摊销完毕) , 因此本题无需计算实际利率。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2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知识点, 属于比较基础性的知识。
3、甲公司20×8年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 因出租房屋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 (2) 因处置固定资产产生净收益30万元; (3) 收到联营企业分派的现金股利60万元; (4) 因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短缺净损失10万元; (5) 管理用机器设备发生日常维护支出40万元; (6) 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摊销300万元; (7) 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60万元; (8) 因存货市价上升转回上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5题至第6题。
(5) 甲公司20×8年度因上述交易或事项而确认的管理费用金额是 ( ) 。
A.240万元B.250万元C.340万元D.350万元
【答案】D
【解析】管理费用=10+40+300=350 (万元)
(6) 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20×8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是 ( ) 。
A.-10万元B.-40万元C.-70万元D.20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20×8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额=120-10-40-300+60+100=-70 (万元)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1章“管理费用和营业利润”知识点, 属于比较基础性的知识。
4、甲公司20×8年度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 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6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 计提与担保事项相关的预计负债6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 与上述担保事项相关的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3) 持有的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公允价值上升2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4)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零, 甲公司未来年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7题至第8题。
(7)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预计负债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答案】D
【解析】因为担保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因此预计负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选项A不正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选项BC不正确。
(8) 甲公司20×8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是 ( ) 。
A.-35万元B.-20万元C.15万元D.30万元
【答案】B
【解析】递延所得税费用= (60-140) ×25%=-20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减值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40×25%,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递延所得税负债60×2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是资本公积, 不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9章“暂时性差异及递延所得税”知识点。
5、20×8年2月, 甲公司以其持有的5000股丙公司股票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台办公设备, 并将换入办公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所持有丙公司股票的成本为18万元, 累计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万元, 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28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25万元。乙公司用于交换的办公设备的账面余额为20万元, 未计提跌价准备, 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25万元。乙公司换入丙公司股票后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拟随时处置丙公司股票以获取差价。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因素, 回答下列第9题至第10题。
(9) 甲公司换入办公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 ) 。
A.20.00万元B.24.25万元C.25.00万元D.29.25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的核算如下:
(10) 下列各项关于乙公司上述交易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换出办公设备作为销售处理并计缴增值税
B.换入丙公司股票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换入丙公司股票换出办公设备的账面价值计量
D.换出办公设备按照账面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
【答案】A
【解析】持有股票的目的是获取差价, 应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选项B不正确;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换入资产的价值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选项C不正确;换出设备需要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按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4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知识点, 通过这种方式考核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知识点。
6、20×6年12月20日, 经股东大会批准, 甲公司向10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股普通股 (每股面值1元) 。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 这些高管人员自20×7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 即可于20×9年12月31日无偿获得授予的普通股。甲公司普通股20×6年12月20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 20×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20×7年2月8日, 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0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200万股, 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在等待期内, 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开公司。20×9年12月31日, 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 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3.5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1题至第12题。
(11) 甲公司在确定与上述股份支付相关的费用时, 应当采用的权益性工具的公允价值是 ( ) 。
A.20×6年12月20日的公允价值
B.20×6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
C.20×7年2月8日的公允价值
D.20×9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
【答案】A
【解析】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中, 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该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
(12) 甲公司因高管人员行权增加的股本溢价金额是 ( ) 。
A.-2000万元B.0 C.400万元D.2400万元
【答案】C
【解析】回购股票: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8章“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知识点。
7、20×7年2月5日, 甲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建议管理层将一闲置办公楼用于出租。20×7年2月10日, 董事会批准关于出租办公楼的方案并明确出租办公楼和意图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当日, 办公楼的成本为3200万元, 已计提折旧为2100万元, 未计提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 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20×7年2月20日, 甲公司承租方签订办公楼租赁合同, 租赁期为自20×7年3月1日起2年, 年租金为360万元。办公楼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 20×8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640万元。20×9年3月1日, 甲公司收回租赁期届满的办公楼并对外出售, 取得价款28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3题至14题。
(13) 甲公司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时点是 ( ) 。
A.20×7年2月5日B.20×7年2月10日
C.20×7年2月20日D.20×7年3月1日
【答案】B
【解析】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时点应该是董事会批准相关的议案时。
(14) 甲公司20×9年度因出售办公楼而应确认的损益金额是 ( ) 。
A.160万元B.400万元C.1460万元D.1700万元
【答案】C
【解析】因出售办公楼而应确认损益的金额=2800-2640+[2400- (3200-2100) ]=1460 (万元) , 具体的核算如下:
自用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7章“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处置”知识点。
8、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交付承建商建设一条生产线, 生产线建设工程于20×8年1月1日开工, 至20×8年12月31日尚未完工, 专门为该生产线建设筹集资金的情况如下: (1) 20×8年1月1日, 按每张98元的价格折价发行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30万张, 该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 期限为3年, 票面年利率为5%。利息于每年末支付。在扣除手续费20.25万元后, 发行债券所得资金2919.75万元已存入银行。20×8年度末未使用债券资金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50万元。 (2) 20×8年7月1日, 以每股5.2元的价格增发本公司普通股3000万股, 每股面值1元, 在扣除佣金600万元后, 增后股票所得资金15000万元已存入银行。已知: (P/A, 6%, 3) =26730; (P/S, 6%, 3) =0.8396。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5题至第16题。
(15) 甲公司发生的下列有关支出中, 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 ) 。
A.公司债券利息B.发行股票的佣金
C.公司债券折价的摊销D.发行公司债券的手续费
【答案】B
【解析】借款费用核算的范围包括借款利息、溢价或折价摊销、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和借款辅助费用。发行股票的费用不属于借款费用, 选项B不正确。
(16) 甲公司20×8年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是 ( ) 。
A.120.25万元B.125.19万元
C.170.25万元D.175.19万元
【答案】B
【解析】资本化的借款费用=2919.75×6%-50=125.19 (万元)
本题的实际利率为6%, 因为:3000×5%× (P/A, 6, 3) +3000× (P/S, 6, 3) =600×2.6730+3000×0.8396=1919.75。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7章“借款费用”知识点。
9、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9年2月28日, 甲公司购入一台需安装的设备, 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价款1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4万元。3月6日, 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费0.6万元。4月10日, 设备开始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 甲公司发生安装人员工资0.8万元;领用原材料一批, 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6万元, 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2万元, 市场价格 (不含增值税) 为6.3万元。设备于20×9年6月20日完成安装,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7题至第18题。
(17) 甲公司该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 ) 。
A.127.40万元B.127.70万元
C.128.42万元D.148.82万元
【答案】A
【解析】设备的入账价值=120+0.6+0.8+6=127.4 (万元) 。
(18) 甲公司该设备20×9年应计提的折旧是 ( ) 。
A.6.37万元B.6.39万元C.6.42万元D.7.44万元
【答案】A
【解析】20×9年应计提折旧=127.4/10×6/12=6.37 (万元) 。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5章“固定资产”知识点, 考核了动产的增值税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19) 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2000万元, 按照当时估计已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20×9年2月20日, 甲公司获悉乙公司于20×年2月18日向法院申请破产。甲公司估计应收乙公司账款全部无法收回。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8年度账务报表于20×9年4月2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减少20×8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是 ( ) 。
A.180万元B.1620万元C.1800万元D.2000万元
【答案】B
【解析】减少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2000-200) × (1-10%) =1620 (万元) 。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23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知识点。
(20) 下列各项关于现金折扣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B.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
C.现金折扣在确认销售收入时计入财务费用
D.现金折扣在确认销售收入时计入销售费用
【答案】A
【解析】收入的金额不扣除现金折扣, 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因此选项BCD的说法不正确。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1章“现金折扣”知识点。
多项选择题
1、甲公司从事土地开发与建设业务, 与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 20×5年1月10日, 甲公司取得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一宗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 取得时, 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5600万元, 地上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 上述土地使用及地上建筑物供管理部门办公使用, 预计使用50年。 (2) 20×7年1月20日, 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 实际成本为900万元, 预计使用50年。20×7年2月2日, 甲公司在上述地块上开始建造商业设施, 建成后作为自营住宿、餐馆的场地。20×8年9月20日, 商业设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共发生建造成本6000万元。该商业设施预计使用20年。因建造的商业设施部分具有公益性质。甲公司于20×8年5月10日收到国家拨付的补助资金30万元。 (3) 20×7年7月1日, 甲公司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 实际成本为1400万元, 预计使用70年。20×8年5月15日, 甲公司在该地块上开始建设一住宅小区, 建成后对外出售。至20×8年12月31日, 住宅小区尚未完工, 共发生开发成本12000万元 (不包括土地使用权成本) 。 (4) 20×8年2月5日, 以转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 实际成本不1200万元, 预计使用50年, 取得当月, 甲公司在该地块上开工建造办公楼。至20×8年12月31日, 办公楼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 实际发生工程成本3000万元。20×8年12月31日, 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办公楼建成后对外出租, 该日, 上述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 在建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甲公司对作为无形资产的土地使用权采用直线法摊销, 对作为固定资产的地上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的预计净残值均为零, 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3题。
(1)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土地使用权会计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土地使用权限得时按照公允价值确认为无形资产
B.商业设施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
C.住宅小区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
D.在建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
E.在建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在董事会决定对外出租时按照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答案】ABD
【解析】选项C, 住宅小区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 即使过了好几个月再对土地进行开发, 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也应计入开发成本;选项E, 因办公楼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故不能在出租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点评】本题考核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2)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地上建筑物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地上建筑物确认为固定资产
B.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地上建筑物20×8年计提折旧60万元
C.住宅小区20×8年12月3日作为存货列示, 并按照12000万元计量
D.商业设施20×8年12月31日作为固定资产列示, 并按照5925万元计量
E.在建办公楼20×8年12月31日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列示, 并按照3000万元计量
【答案】ABD
【解析】选项C, 存货的计量金额还应包括土地使用权的价值;选项E, 因办公楼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尚未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故期末不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列示问题。
【点评】本题考核地上建筑物的处理。
(3)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政府补助收到时确认为递延收益
B.收到的政府补助于20×8年9月20日开始摊销并计入损益
C.在建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20×8年12月31日按照1200万元计量
D.住宅小区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地建设期间的摊销金额不计入住宅小区开发成本
E.商业设施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在建设期间摊销金额计入商业设施的建造成本
【答案】AB
【解析】选项C, 在20×8年末董事会做出决议之前, 应该作为无形资产摊销, 因此20×8年末土地使用权不应按照1200万元计量;选项D, 住宅小区开始建造时, 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转入开发成本, 不再摊销;选项E, 商业设施所在地块土地使用权的摊销额不计入商业设施的建造成本。
【点评】本题考核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的处理。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8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 (1) 10月5日, 购入A原材料一批, 支付价款702万元 (含增值税) , 另支付运输费、保险费20万元。A原材料专门用于为乙公司制造B产品, 无法以其他原材料替代。 (2) 12月1日, 开始为乙公司专门制造一台B产品, 至12月31日, B产品尚未制造完成, 共计发生直接人工82万元;领用所购A原材料的60%和其他材料60万元;发生制造费用120万元。在B产品制造过程中, 发生其他材料非正常损耗20万元。甲公司采用品种法计算B产品的实际成本, 并于发出B产品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 (3) 12月12日, 接受丙公司的来料加工业务, 来料加工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至12月31日, 来料加工业务尚未完成, 共计领用来料加工原材料的40%, 实际发生加工成本340万元。假定甲公司在完成来料加工业务时确认加工收入并结转加工成本。 (4) 12月15日, 采用自行提货的方式向丁公司销售C产品一批, 销售价格 (不含增值税, 下同) 为200万元, 成本为160万元。同日, 甲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并向丁公司收取货款。至12月31日, 丁公司尚未提货。 (5) 12月20日, 发出D产品一批, 委托戊公司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 该批产品的成本为600万元。戊公司按照D产品销售价格的5%收取代销手续费, 并在应付甲公司的款项中扣除。12月31日, 收到戊公司的代销清单, 代销清单载明戊公司已销售上述委托代销D产品的20%, 销售价格为250万元。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4题至第6题。
(4) 下列各项中, 作为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的有 ( ) 。
A.尚未领用的A原材料B.尚未制造完成的B在产品
C.尚未提货的已销售C产品D.尚未领用的来料加工原材料
E.已发出但尚未销售的委托代销D产品
【答案】ABE
【解析】C选项, 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已转移, C产品不再属于甲公司的资产;D选项, 不是甲公司的资产, 甲公司只需备查登记。
【点评】本题考核存货项目包括的内容。
(5)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存货确认和计量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A原材料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计算
B.领用的A原材料成本按照个别计价法确定
C.发生的其他材料非正常损耗计入B产品的生产成本
D.来料加工业务所领用本公司原材料的成本计入加工成本
E.为制造B产品而发生的制造费用计入B产品的生产成本
【答案】ABDE
【解析】选项B正确, A材料是不可替代使用的存货, 应该用个别计价法;C选项不正确, 生产过程中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 应计入当期损益, 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点评】本题考核存货的确认与计量。
(6)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资产账面价值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B在产品的账面价值为634万元
B.A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240万元
C.委托代销D产品的账面价值为480万元
D.应收戊公司账款的账面价值为280万元
E.来料加工业务形成存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答案】CD
【解析】B在产品的账面价值=620×60%+82+60+120-20=614 (万元) , A选项不正确;
A材料的账面价值=620×40%=248万元, B选项不正确;
E选项, 领用的来料加工原材料160万元 (400×40%) 不计入甲公司的存货成本。
选项C, 委托代销D产品的账面价值=600×80%=480万元, 正确;选项D, 应收戊公司账款的账面价值=250×1.17-250×5%=280万元, 正确。
【点评】本题考核资产负债表日资产项目的列示金额。
3、20×7年1月1日,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建造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合同总价款80000万元;工期为2年。与上述建造合同相关的资料如下: (1) 20×7年1月10日开工建设, 预计总成本68000万元。至20×7年12月31日, 工程实际发生成本45000万元, 由于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预计还将发生工程成本45000万元;工程结算合同价款40000万元, 实际收到价款36000万元。 (2) 20×7年10月6日, 经商议, 乙公司书面同意追加合同价款2000万元。 (3) 20×8年9月6日, 工程完工并交付乙公司使用。至工程完工时, 累计实际发生成本89000万元;累计工程结算合同价款82000万元, 累计实际收到价款80000万元。 (4) 20×8年11月12日, 收到乙公司支付的合同奖励款400万元。同日, 出售剩余物资产生收益250万元。假定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甲公司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其完工进度。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7题至第8题。
(7)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建造合同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追加的合同价款计入合同收入
B.收到的合同奖励款计入合同收入
C.出售剩余物资产生的收益冲减合同成本
D.工程施工大于工程结算的金额作为存货项目列示
E.预计总成本超过总收入部分减去已确认合同损失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合同损失
【答案】ABCDE
【点评】本题考核建造合同的会计处理。
(8)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7年度和20×8年度利润表列示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20×7年度营业收入41000万元
B.20×7年度营业成本45000万元
C.20×8年度营业收入41400万元
D.20×8年度营业成本43750万元
E.20×7年度资产减值损失4000万元
【答案】ABCE
【解析】20×7年的完工进度=45000/ (45000+45000) =50%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82000×50%=41000 (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90000×50%=45000 (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90000-82000) ×50%=4000 (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82400-41000=41400 (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 (89000-250) ×100%-45000-4000=39750 (万元)
【点评】本题考核建造合同收入、成本确认等对报表项目的影响。
(9) 20×7年1月1日, 甲公司与租赁公司签订一项经营租赁合同, 向租赁公司租入一台设备。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为3年, 租赁期开始日为合同签订当日;月租金为6万元, 每年末支付当年度租金;前3个月免交租金;如果市场平均月租金水平较上月上涨的幅度超过10%, 自次月起每月增加租金0.5万元。甲公司为签订上述经营租赁合同于20×7年1月5日支付律师费3万元。书籍租赁开始日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980万元。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经营租赁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B.为签订租赁合同发生的律师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C.经营租赁设备按照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
D.经营租赁设备按照与自有固定资产相同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E.免租期内按照租金总额在整个租赁期内采用合理方法分摊的金额确认租金费用
【答案】ABE
【点评】本题考核承租人经营租赁的处理。
(10) 下列各项中, 应作为职工薪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的有 ( ) 。
A.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
B.因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支付的补偿款
C.为职工进行健康检查而支付的体检费
D.因向管理人员提供住房而支付的租金
E.按照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
【答案】ABCDE
【点评】本题考核职工薪酬的内容。
(二) 客观题命题规律解析
一是2009年CPA会计试卷中单项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 如表1所示:
二是2009年CPA会计实务多项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 如表2所示:
三是2009年客观题的设计特点。 (1) 客观题颠覆样卷。2009年客观题的出题方式与2008年如出一辙, 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为2009年财政部公布的样题是大部分传统客观题, 只有两个“变态”题, 事实再次证明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宗旨:“只有想不到, 没有考不到”。纵观全卷, 客观题部分只有两个传统客观题, 其余全是“变态”题型, 与其样卷正好相反。单选题部分被分为9个主观题, 前8个主观题各自分解为2个题点, 最后一个主观题解为4个题点, 共计20个小题, 每个1.5分, 共计30分。多选题分为3个主观题, 前两个各自分解为3个题点, 最后一个主观题弄了个“变态”加“传统”的超级变态题, 即一个建造合同收入的变态题分解为两个小题点, 再加上两个传统多题题构成最后一个主观题。一个测试的是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原则, 一个测试的是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之所以称其为超级变态题, 是因为在一个大的题目中居然塞进了3个谁也不挨谁的知识点, 恍惚之间以为出题人大脑出现了“短路”, 令所有的师生大跌眼镜。 (2) 客观题主观化。相比2008年的实务题式的客观题, 2009年沿袭并发展了此考试模式, 即通篇全是主观实务, 再也见不到小而全的客观题目了,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应试的广度和难度。如果把四个计算题和一个综合题加在一起, 这张卷子上就是17个主观题, 其工作量相当繁重。 (3) 题目的覆盖面较2008年宽。2009年单项选择题共设计了20个, 分解到了九个主观实务题中, 涉及九章内容, 相比2008年增长了80%, 全书覆盖面达到50%,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2008年过偏的出题方式。2009年多选题共设计了10个, 分解到了三个主观实务题中, 涉及十一章的内容, 占全部章节的55%, 再加上单选题, 占到了全书知识点的90%。几乎作到了章章有题, 充分体现了测试的广度。 (4) 测试内容回归传统。相比2008年较为生僻的知识点测试, 2009年的试卷大大强调了测试知识的基础性特征, 其内容涉及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所得税、财务报表、收入和金融资产的传统基础会计处理, 未出现生僻的知识点, 这就大大地提升了考生通过的信心。相信在来年的测试中此种非常理的出题角度会有继续保持, 以期完成中注协对第一阶段测试的基础化要求。
二、计算题试卷评述及命题规律解析
(一) 计算题试卷评述
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为一家电生产企业, 主要生产A、B、C三种家电产品。甲公司20×8年度有关事项如下: (1) 甲公司管理层于20×8年11月制定了一项业务重组计划。该业务重组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从20×9年1月1日起关闭C产品生产线;从事C产品生产的员工共计250人, 除部门主管及技术骨干等50人留用转入其他部门外, 其他200人都将被辞退。根据被辞退员工的职位、工作年限等因素, 甲公司将一次性给予被辞退员工不同标准的补偿, 补偿支出共计800万元;C产品生产线关闭之日, 租用的厂房将被腾空, 撤销租赁合同并将其移交给出租方, 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将转移至甲公司自己的仓库。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已于20×8年12月2日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 并于12月3日对外公告。
20×8年12月31日, 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尚未实际实施, 员工补偿及相关支出尚未支付。为了实施上述业务重组计划, 甲公司预计发生以下支出或损失:因辞退员工将支付补偿款800万元;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25万元;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3万元;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1万元;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广告费用2 500万元;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150万元。
(2) 20×8年12月15日, 消费者因使用C产品造成财产损失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560万元;12月31日, 法院尚未对该案作出判决。在咨询法律顾问后, 甲公司认为该案很可能败诉。根据专业人士的测算, 甲公司的赔偿金额可能在450万元至550万元之间, 而且上述区间内每个金额的可能性相同。
(3) 20×8年12月25日, 丙公司 (为甲公司的子公司) 向银行借款3 200万元, 期限为3年。经董事会批准, 甲公司为丙公司的上述银行借款提供全额担保。12月31日, 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 预计不存在还款困难。
要求: (1) 根据资料 (1) , 判断哪些是与甲公司业务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 并计算因重组义务应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 (2) 根据资料 (1) , 计算甲公司因业务重组计划而减少20×8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 根据资料 (2) 和 (3) , 判断甲公司是否应当将与这些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 如确认, 计算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不确认, 说明理由。
【答案】
(1) 甲公司有关的直接支出有:
(1) 因辞退员工将支付补偿款800万元;
(2) 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25万元;
因重组义务确认的预计负债=25 (万元) 。
【依据】2009年教材P331表13-1与重组有关支出的判断表。
本题目中发生的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3万元、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1万元、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的广告费2500万元、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150万元均不包括在重组有关的支出中。
(2) 因重组计划而减少的20×8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25+800+150=975 (万元)
与重组义务有关的直接支出:
(3) 资料 (2) 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 (450+550) /2=500 (万元)
资料 (3) 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因其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 在被担保方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下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但本题目中的被担保对象丙公司并未出现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 因此担保企业未因担保义务承担潜在风险, 所以不需要做确认预计负债的账务处理。
【提示】若本题目条件改为丙公司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 甲公司需要估计风险的可能性, 根据情况来判断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
【点评】本题考核的主要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3章或有事项中重组义务的相关计量问题, 难度不大。
2、甲公司为一物流企业, 经营国内, 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由于拥有的货轮出现了减值迹象。甲公司于20×8年12月31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相关资料如下:
(1) 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国内货物运输采用人民币结算, 国际货物运输采用美元结算。
(2) 货轮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 预计使用20年, 预计净残值为5%。20×8年12月31日, 货轮的账面原价为人民币38 000万元, 已计提折旧为人民币27 075万元, 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0 925万元, 货轮已使用15年, 尚可使用5年, 甲公司拟继续经营使用货轮直至报废。
(3) 甲公司将货轮专门用于国际货物运输由于国际货物运输业务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 甲公司预计货轮未来5年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假定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货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零, 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在年末) 如表3所示。
(4) 由于不存在活跃市场, 甲公司无法可靠估计货轮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5) 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货轮特定风险后, 甲公司确定10%为人民币适用的折现率, 确定12%为美元的折现率, 相关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P/S, 10%, 1) =0.9091; (P/S, 12%, 1) =0.8929
(P/S, 10%, 2) =0.8264; (P/S, 12%, 2) =0.7972
(P/S, 10%, 3) =0.7513; (P/S, 12%, 3) =0.7118
(P/S, 10%, 4) =0.6830; (P/S, 12%, 4) =0.6355
(P/S, 10%, 5) =0.6209; (P/S, 12%, 5) =0.5674
(6) 20×8年12月31日的汇率为1美元=6.85元人民币。甲公司预测以后各年末的美元汇率如下:第1年末为1美元=6.80元人民币;第2年末为1美元=6.75元人民币;第3年末为1美元=6.70元人民币;第4年末为1美元=6.65元人民币;第5年末为1美元=6.60元人民币。要求: (1) 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货轮未来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 (2) 计算货轮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 并确定其可收回金额。 (3) 计算货轮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 计算货轮20×9年应计提的折旧,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1) 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货轮未来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
第一年的现金流量=500×20%+400×60%+200×20%=380 (万美元)
第二年的现金流量=480×20%+360×60%+150×20%=342 (万美元)
第三年的现金流量=450×20%+350×60%+120×20%=324 (万美元)
第四年的现金流量=480×20%+380×60%+150×20%=354 (万美元)
第五年的现金流量=480×20%+400×60%+180×20%=372 (万美元)
(2) 计算货轮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 并确定其可收回金额。
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380×6.85×0.8929+342×6.85×0.7972+324×6.85×0.7118+354×6.85×0.6355+372×6.85×0.5674= (380×0.8929+342×0.7972+324×0.7118+354×0.6355+372×0.5674) ×6.85=8758.46 (万元) 。
由于无法可靠估计货轮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所以其可收回金额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8 758.46万元。
(3) 计算货轮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货轮的账面价值是10925万元, 可回收金额是8758.46万元, 所以应该计提的减值金额是:10925-8758.46=2166.54 (万元) , 分录是:
(4) 计算货轮20×9年应计提的折旧,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因为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货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零, 所以净残值可以判断为零, 20×9年应计提的折旧是:8758.46/5=1751.69 (万元) , 分录是:
【点评】本题考核的主要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8章资产减值中现金流量的计算及减值的确定, 难度不大, 需要考生细心计算。
3、甲公司为上市公司, 20×6年至20×8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1) 20×6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2 000万股。 (2) 20×6年5月31日, 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 甲公司以20×6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是, 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 共计发放12 300万份认股权证, 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7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20×7年5月31日, 认股权证持有人全部行权, 甲公司收到认股权证持有人交纳的股款73 800万元。20×7年6月1日, 甲公司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将注册资本变更为94 300万元。 (3) 20×8年9月25日, 经股东大会批准, 甲公司以20×8年6月30日股份94 300万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股股票股利。 (4) 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6年度为36 000万元, 20×7年度为54 000万元, 20×8年度为40 000万元。 (5) 甲公司股票20×6年6月至20×6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 20×7年1月至20×7年5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本题假定不存在其他股份变动因素。要求: (1) 计算甲公司20×6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 计算甲公司20×7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3) 计算甲公司20×8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经重新计算的比较数据。
【答案】
(1) 20×6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20×6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 (万股) ;
基本每股收益=36000/82000=0.44 (元/股) ;20×6年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12300-12300×6/10) ×7/12=2870 (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36000/ (82000+2870) =0.42 (元/股)
(2) 2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20×7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12300×7/12=89175 (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54000/89175=0.61 (元/股) ;20×7年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12300-12300×6/10) ×5/12=2 050 (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54000/ (82000+12300×7/12+2050) =0.59 (元/股) 。
(3) 20×8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20×8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82000+12300) ×1.2=113160 (万股) ;20×8年基本每股收益=40000/113160=0.35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0.35 (元/股) ;20×7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1.2+12300×1.2×7/12=107010 (万股) ;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54000/107010=0.50 (元/股) ;20×7年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12300×7/12+2050) ×1.2=11070 (万股) ;2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54000/ (82000×1.2+11070) =0.49 (元/股) 。
【点评】本题涉及的考点包括认股权证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发放股票股利重新计算以前可比期间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4、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率, 甲公司20×8年度进行了以下投资: (1) 1月1日, 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归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 支付价款9 500万元, 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 每张面值为100元, 票面年利率为6%, 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有充裕的现金, 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12月31日, 甲公司收到20×8年度利息600万元。根据乙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 甲公司估计所持有乙公司债券的本金能够收回, 未来年度每年能够自乙公司取得利息收入400万元。当日市场年利率为5%。 (2) 4月10日是, 购买丙公司首次发行的股票100万股, 共支付价款800万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后, 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丙公司股票的限售期为1年, 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标时没有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也没有随时出售丙公司股票的计划。12月31日, 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3) 5月15日是, 从二级市场丁公司股票200万股, 共支付价款920万元, 取得丁公司股票时, 丁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元。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后, 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甲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丁公司股票。12月31日, 丁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4.2元。相关年金现金系数如下: (P/A, 5%, 5) =4.3295; (P/A, 6%, 5) =4.2124; (P/A, 7%, 5) =4.1002; (P/A, 5%, 4) =3.5460; (P/A, 6%, 4) =3.4651; (P/A, 7%, 4) =3.3875。相关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P/S, 5%, 5) =0.7835; (P/S, 6%, 5) =0.7473; (P/S, 7%, 5) =0.7130; (P/S, 5%, 4) =0.8227; (P/S, 6%, 4) =0.7921; (P/S, 7%, 4) =0.7629。要求: (1) 判断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 说明理由, 并编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2) 计算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乙公司债券应确认的收益,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 判断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20×8年12月31日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并说明理由。如庆计提减值准备, 计算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 判断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 说明理由, 并编制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确认所持有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5) 判断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时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 说明理由, 并计算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丁公司股票确认的损益。
【答案】
(1)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应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因为“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的账务处理是:
(2) 本题需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 计算过程如表4所示:
600× (P/A, r, 5) +10000× (P/S, r, 5) =9590.12
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r=7%
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乙公司债券应确认的收益=9590.12×7%=671.31 (万元)
相关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3) 20×8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400× (P/A, 7%, 4) +10000× (P/S, 7%, 4) =400×3.3872+10000×0.7629=8983.88 (万元) , 此时的摊余成本是9590.12+71.31=9661.43 (万元) 。因为9661.43>8983.88, 所以发生了减值, 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金额=9661.43-8983.88=677.55 (万元) , 账务处理为:
(4) 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应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因为持有丙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 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5) 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时应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因为“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丁公司股票”。
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丁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损益=4.2×200-920+200/10×0.6=-68 (万元) 。
【点评】本题涉及的考点包括金融资产的分类,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二) 计算分析题命题规律解析
一是2009年CPA会计实务计算题的知识点分布, 如表5所示:
二是2009年计算分析题的设计特征。 (1) 题型传统, 内容略显生僻, 计算难度不大。2009年设计的第一题或有事项是从企业重组角度进行的测试, 此环节往往被考生忽视, 也不是授课老师所关注的重点;第二题是以外币表示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减值额的计算及减值后折旧额的计算为主要内容, 结合资产减值和外币业务的跨章节题。难度不大, 但计算起来较为繁琐, 通常此知识点被设计为单选题, 但在这却被扩充为一个计算题;第三题再次测试了每股收益, 强化了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难度, 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考生的预期测试范围, 而且2008年已经测试了此知识点了, 2009年又来一次, 在这点上感觉到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诡异特征, 即今年考过的, 明年未必就不考;第四个测试的是金融资产, 自从2007年出现金融资产章节以来, 从未认真地在卷面上测试过, 2009年总算光顾了一次, 不仅在单选题中测试了4分的题目, 在计算题这又来了个9分的题目, 此章共测了13分的题目, 实实在在地当了回“主角”。整体来看, 除或有事项略显生僻外, 其他部分均属正常重点, 所涉计算除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稍显复杂外, 一概非常简洁, 无2008年“绵延不绝”的计算特色。 (2) 所涉知识点限于一章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2009年在计算题的选材上只有一个跨章题, 即第二题涉及资产减值和外币折算两章知识点, 其余题目均规矩于一章, 甚至一节。如第一题测试的是或有事项的最后一节, 第三题测试的是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两个基础指标的计算, 第四题测试的金融资产的三个主要项目的会计处理, 用一个题目涵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是这三个题目的设计特征。
三、综合题试卷评述及命题规律解析
(一) 综合题试卷评述
综合题:
一是为扩大市场份额, 经股东大会批准, 甲公司20×8年和20×9年实施了并购和其他有关交易。 (1) 并购前, 甲公司与相关公司之间的关系如下: (1) A公司直接持有B公司30%的股权, 同时受托行使其他股东所持有B公司18%股权的表决权。B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 其中A公司派出6句。B公司章程规定, 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 (2) B公司持有C公司60%股权, 持有D公司100%股权。 (3) A公司和D公司分别持有甲公司30%股权和29%股权。甲公司董事会由9人组成, 其中A公司派出3人, D公司派出2人。甲公司章程规定, 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上述公司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2) 与并购交易相关的资料如下: (1) 20×8年5月20日, 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B公司购买其所持有的C公司60%股权;以C公司20×8年5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值为基础确定股权转让价格;甲公司以定向增发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普通股和一宗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支付给B公司;定向增发的普通股数量以甲公司20×8年5月31日前20天普通股的平均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上述股权转让合同于20×8年6月15日分别经甲公司和B公司、C公司股东大会批准。20×8年5月31日, 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经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1800万元。按照股权转让合同的约定, 甲公司除向B公司提供一宗土地使用权外, 将向B公司定向增发8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作为购买C公司股权的对价。20×8年7月1日, 甲公司向B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800万股普通股, 当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5.2元。土地使用权人变更手续和C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亦于20×8年7月1日办理完成, 当日作为对价的土地使用权成本为2000万元, 累计摊销600万元, 未计提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为3760万元;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 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系由以下两项资产所致:一栋办公用房, 成本为9000万元, 已计提折旧3000万元, 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一项管理用软件, 成本为3000万元, 累计摊销1500万元, 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上述办公用房于20×3年6月30日取得, 预计使用15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上述管理用软件于20×3年7月1日取得, 预计使用1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直线法摊销。20×8年7月1日, 甲公司对C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 改组后的C公司董事会由11名成员组成, 其中甲公司派出7名。C公司章程规定, 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 (2) 20×9年6月30日, 甲公司以3600万元现金购买C公司20%股权。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000万元。C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成。
(3) 自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起到20×8年12月31日期间, C公司利润表中实现净利润1300万元;除实现净损益外, C公司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2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 C公司利润表中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除实现净损益外, C公司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自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后, C公司未分配现金股利。
(4) 20×9年6月30日, 甲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构成为:股本8000万元, 资本公积12000万元, 盈余公积3000万元, 未分配利润5200万元。本题中各公司按年度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本题中C公司没有子公司, 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影响。要求: (1) 判断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交易的企业合并类型, 并说明理由。如该企业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计算取得C公司60%股权时应当调整资本公积的金额;如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计算取得C公司60%股权时形成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2) 计算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的成本,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 判断甲公司购买C公司20%股权时是否形成企业合并, 并说明理由;计算甲公司取得C公司20%股权的成本,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 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价值为基础, 计算C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60%股权时起至20×8年12月31日期间的净利润。 (5) 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价值为基础, 计算C公司20×9年1月1日至20×9年6月30日期间的净利润。 (6) 计算甲公司20×9年6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
【答案】
(1) 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交易的企业合并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为A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48%的股权, 只能派出6名B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没有超过2/3, 所以不能控制B公司, 因此也就不能通过间接控制D公司进而控制甲公司, 因此甲公司和C公司不属于同一企业集团。
取得C公司60%股权时形成的商誉=5.2×800+3760-12000×60%=720 (万元) 。
(2) 因为甲公司取得C公司60%的股权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所以初始投资成本为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5.2×800+3760=7920 (万元) 。会计分录是:
(3) 甲公司购买C公司股权20%是不形成企业合并的, 因为之前取得60%C公司的股权已经形成了企业合并, 所以这里再次购入C公司股权20%的话, 是购买少数股东权益。
甲公司取得C公司20%股权的成本是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3600 (万元) 。所以账务处理是:
(4) 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为基础, 计算C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60%股权时起至20×8年12月31日期间的净利润=1300- (8000-6000) /10/2- (3500-1500) /5/2=1000 (万元) 。
(5) 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为基础, 计算C公司自甲公司20×9年1月1日起至20×9年6月30日期间的净利润=1000- (8000-6000) /10/2- (3500-1500) /5/2=700 (万元) 。
(6) C公司资产、负债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12000+1300+1000- (8000-6000) /10- (3500-1500) /5=13700 (万元) ;
所以调整分录中时由于购买少数股东权益调减的资本公积金额=3600-13700×20%=860 (万元) ;
所以20×9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金额=12000-860=11140 (万元) ;
盈余公积的金额=3000 (万元)
未分配利润=5200+ (1000+700) ×60%×90%=6118 (万元) 。
【点评】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判断企业合并的类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企业合并以及购买少数股东权益的核算和会计处理、调整分录以及合并分录处理对相关项目的影响。
(二) 综合题命题规律解析
一是2009年注册会计实务综合题的知识点分布, 如表6所示:
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篇3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有20道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
A. 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
B. 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回答2-3题。
2.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3.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答6—7题。
6.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得以大大加强。这主要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积极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大创举说明
A.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全依靠农民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
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的否定观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D.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的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C.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B. 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5.近年来,“草根网民”、“奥运经济”、“换客”、“房奴”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永远不脱离群众。回答第17-18题。
17.材料中提出“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心 ③是我们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抱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靠老”、“刮老”,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年轻人
①没有认识到劳动着的人、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正确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缺乏自强拼搏的精神④只强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与奉献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 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
21.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国务院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的?
22.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推陈出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新信息、新事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2)有人说:“新事物就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否定旧事物而产生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李丽被评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
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丽是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A 19.D20.B
二、非选择题
2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这一观点。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可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这一观点。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任答三点即可。)
22.(1)是看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或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2)①题中认为“新事物是否定旧事物中产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②这种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但由此认为“新事物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则是错误的。以创新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创新意识不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
中医护理考试试题 篇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通因通用:
2、寒因寒用:
3、辨证施护:
4、热因热用:
5、同病异护:
6、三因制宜:
7、异病同护:
8、阴阳:
9、因人制宜:
10、塞因塞用: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医护理原则包括。
2、正护法的内容有。
3、三因制宜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
4、反护法包括。
5、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
6、在护理程序中,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分四个过程,即:。
7、标本缓急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
8、顺从疾病假象而进行护理的方法为。
9、因中气不足、脾阳不运而致的腹胀便秘,护理法则应是。
10、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9、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说明了五行之间的 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何谓因人制宜?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4、热因热用:用热药、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但其实质热症为其假象,又称假热,故治疗护宜取温热。
5、同病异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6、三因制宜:是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护理原则-
7、异病同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了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9、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性、体质强弱、文化修养以及精神状态的特点,进行辨证护治。
10、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症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二、填空题
1、中医护理原则包括1)扶正祛邪,(2)调整阴阳,(3)护病求本,(4)标本缓急,(5)同病异护,异病同护,(6)三因制宜。
2、正护法的内容有(1)寒者热之,(2)热者寒之,(3)实者泻之和虚则补之。
3、三因制宜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1)因时制宜,(2)因人制宜,(3)因地制宜。
4、反护法包括(1)热因热用,(2)寒因寒用,(3)塞因塞用,(4)通因通用。
5、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1)整体观念,(2)辨证施护。
6、在护理程序中,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分四个过程,即:(1)护理诊断排序,(2)、制定目标,(3)制定护理措施和记录护理计划。
7、标本缓急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1)急则护(治)其标法,(2)缓则护(治)其本法,(3)标本同护(治)法。
三、选择题:
1、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不包括(扶正祛邪法)。
2、顺从疾病假象而进行护理的方法为(反护法)。
3、下列属于正护法的是(虚则补之)。
4、因中气不足、脾阳不运而致的腹胀便秘,护理法则应是(塞因塞用)。
5、在中医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是(因病制宜)。
6、在中医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中医护理的原则是(整体护理)。
7、下列属五行之土的是(思)。
8、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实而不满)。
9、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说明了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
1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阴消阳长过程 B)。
11、原发肾炎,又复患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咳嗽、胸满、腰痛尿少、全身浮肿时,治则为(同时解表与温阳化水)。
A1型题(单个的最佳选择题)
1、护理原则不包括(未病先防
2、对“证”与“症”的认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所辩证施护即是见热退热,头痛止痛处理)。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所谓辨证施护即是见热退热,头痛止痛的护理)。
4、下列属于反护法的内容(热因热用)。
五、简答题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时间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
(2)空间:不同地域人们体质,疾病流行不同
3、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从人体组织结构方面;(2)从人体生理功能方面;(3)从人体病理方面;(4)从诊疗方面;(5)从精神因素方面。
4、何谓因人制宜?
(1)体胖之人:宜清淡化痰之品,忌肥甘厚腻助湿生痰之品。(2)体瘦之人:宜滋阴津、补血,忌辛辣助炎伤阴食物。
(3)老人:宜清淡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忌生冷、硬固、粘腻食物。(4)青年:主营养丰富血肉有情之品和五谷杂粮,忌豪饮暴食、饥饱无度。(5)妇女:妊娠期,产前宜凉、清补之品,忌辛热温燥;产后宜温,温补、补而不腻。忌寒冷、生冷、酸、食品儿童:营养丰富,忌偏嗜。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4、热因热用:用热药、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但其实质热症为其假象,又称假热,故治疗护宜取温热。
5、同病异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6、三因制宜:是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护理原则-
7、异病同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了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9、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性、体质强弱、文化修养以及精神状态的特点,进行辨证护治。
10、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症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二、填空题
1、中医护理原则包括1)扶正祛邪,(2)调整阴阳,(3)护病求本,(4)标本缓急,(5)同病异护,异病同护,(6)三因制宜。
和预防保健。
2、正护法的内容有(1)寒者热之,(2)热者寒之,(3)实者泻之和虚则补之。
3、三因制宜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1)因时制宜,(2)因人制宜,(3)因地制宜。
4、反护法包括(1)热因热用,(2)寒因寒用,(3)塞因塞用,(4)通因通用。
5、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1)整体观念,(2)辨证施护。
6、在护理程序中,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分四个过程,即:(1)护理诊断排序,(2)、制定目标,(3)制定护理措施和记录护理计划。
7、标本缓急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1)急则护(治)其标法,(2)缓则护(治)其本法,(3)标本同护(治)法。
三、选择题:
1、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不包括(扶正祛邪法)。
2、顺从疾病假象而进行护理的方法为(反护法)。
3、下列属于正护法的是(虚则补之)。
4、因中气不足、脾阳不运而致的腹胀便秘,护理法则应是(塞因塞用)。
5、在中医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是(因病制宜)。
6、在中医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中医护理的原则是(整体护理)。
7、下列属五行之土的是(思)。
8、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实而不满)。
9、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说明了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
1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阴消阳长过程 B)。
11、原发肾炎,又复患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咳嗽、胸满、腰痛尿少、全身浮肿时,治则为(同时解表与温阳化水)。
A1型题(单个的最佳选择题)
1、护理原则不包括(未病先防
2、对“证”与“症”的认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所辩证施护即是见热退热,头痛止痛处理)。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所谓辨证施护即是见热退热,头痛止痛的护理)。
4、下列属于反护法的内容(热因热用)。
五、简答题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时间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
(2)空间:不同地域人们体质,疾病流行不同
3、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从人体组织结构方面;(2)从人体生理功能方面;(3)从人体病理方面;(4)从诊疗方面;(5)从精神因素方面。
4、何谓因人制宜?
(1)体胖之人:宜清淡化痰之品,忌肥甘厚腻助湿生痰之品。(2)体瘦之人:宜滋阴津、补血,忌辛辣助炎伤阴食物。
护理三基三严考试试题 篇5
(2016年01月份)
姓名
分数
(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00分)
1、急性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是
(B)
A、休克
B、心前区疼痛
C、心律失常
D、充血性心力衰竭
E、胃肠道症状
2、心脏病病人用力排便时可能引起的严重意外是
(B)
A、肛裂
B、心搏骤停
C、直肠曲张
D、便血
E、血压升高
3、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C)
A、心源性休克
B、心力衰竭
C、严重心律失常
D、电解质紊乱
E、发热
4、最常见的咯血原因是
(C)
A、支气管扩张
B、慢性支气管炎
C、肺结核
D、支气管肺癌
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5、护理咯血窒息病人的第一步骤停是
(A)
A、解除呼吸道梗阻
B、加压给氧
C、使用呼吸兴奋药
D、输血
E、口对口人工呼吸
6、消化道出血应用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放气的时间是术后
(B)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96小时
7、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休克时的首要护理措施为
(B)
A、准备急救用品和药物
B、建立静脉输液途径
C、去枕平卧头偏一侧 D、迅速配血备用
E、按医嘱应用止血药
8、三腔二囊管使用过程中发生窒息的原因是
(C)
A、喉头水肿
B、牵引过紧
C、胃气囊阻塞咽喉
D、血液反流至气管
E、食管气囊充气过多
9、护理白血病病人最重要的是
(C)
A、注意出血
B、高热处理
C、预防感染
D、观察病情变化
E、记录药物反应
10、孕妇最易并发哪种贫血
(B)
A、恶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11、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区别是
(C)
A、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B、紫癜呈对称性分布
C、血小板正常
D、下肢皮肤有紫癜
E、有过敏史
12、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
(A)
A、周围神经病变
B、神经根病变
C、自主神经病变
D、脊髓病变
E、脑神经病变
13、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主要症状是
(C)
A、神志改变
B、多饮多尿症状明显 C、局限性抽搐 D、血压偏低
E、食欲减退
14、尿毒症最常见的病因是
(B)
A、原发性高血压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盂肾炎
D、肾动脉硬化
E、红斑狼疮性肾炎
15、肾小球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C)
A、肾功能减退
B、出血性膀胱炎
C、大量蛋白尿
D、高血压
E、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
16、尿毒症伴高血钾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D)
A、输入小苏打
B、输入钙剂
C、输入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
D、血液透析
E、口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17、诊断小儿重度脱水的主要依据是
(C)
A、眼眶及前囟凹陷
B、精神委靡、烦躁不安
C、出现休克症状 D、哭时少泪及尿量减少
E、口唇黏膜干燥,皮肤苍白
18、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最多不超过出生体重的(A)
A、10%
B、15% C、20%
D、25%
E、30%
19、营养不良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C)
A、食欲减退
B、精神萎靡
C、进行性消瘦
D、面色苍白
E、肌肉松弛 20、.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首要措施是(A)
A.清理呼吸道 B.人工呼吸 C.给呼吸中枢兴奋剂 D.加压给氧 E.给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21.头罩法给氧时,每分钟氧流量为?
(E)A.1~3L;
B.2~5L;
C.3~6L;
D.4~7L;
E.5~8L。
22.对于惊厥发作患儿的处理下列哪项不妥?
(A)A.立即送抢救室;
B.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C.平卧头侧位,松解衣领;
D.放纱布在患儿手中和腋下;
E.将牙垫置于上下磨牙间。
23.小儿使用热水袋的温度不宜超过多少摄氏度?
(D)A.40℃;B.45℃;C.55℃;D.60℃;E.65℃。
24.新生儿适宜的室温是?
(D)A.16℃~18℃;
B.18℃~20℃;
C.20℃~22℃;
D.22℃~24℃;
E.24℃。
25、给小儿降温灌肠时,其溶液的温度为?
(C)A.20~24℃;
B.26~28℃;
C.28~32℃;
D.34~36℃;
E.38~42℃。
26、退热时患儿出现虚脱表现,最主要的护理措施?
(B)A.吸氧
B.保暖.饮热水
C.补液
D.肌内注射地塞米松
E.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
27、颅内压增高患儿呕吐的特点是?
(C)A.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B.呕吐物为胆汁
C.喷射性呕吐
D.频繁地呕吐
E.反射性呕吐
28.床上擦浴适宜的水温是
(D)
A.32~34℃ B.36~40℃
C.41—45t℃
D.47~50℃
E.55~60℃ 29.成人通过胃管鼻饲喂食时,其胃管插入的深度为
(D)
A. 15~ 25 cm
B. 25~ 35 cm
C. 35~ 45 cm
D. 45~ 55 cm
E. 55~ 65 cm 30.膀胱高度膨胀又极度虚弱的患者,首次导尿量不得超过
(C)
A.
mL
B. 500 mL
C.
1000 mL
D. 2000 Ml
E.
3000mL 31.患者李某,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5分钟后突然晕倒在地,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搏细弱,意识丧失。护士首先应
(E)
A.立即通知医师
B.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C.立即肌内注射洛贝林
D.立即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E.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32、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年龄是
(B)
A.10~12个月
B.12~18个月
C.18~20个月
D.2岁
E.2岁半
33、未成熟儿护理应特别注意
(A)
A.保暖
B.加强喂养
C.预防感染
D.加强脐部护理
E.加强臀部护理
34、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发生下列哪种情况
(D)
A.重度贫血
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糖
E.继发感染
35、张力性气胸急救首先是
(C)
A、手术治疗
B、抗生素治疗
C、排气减压
D、胸带固定
E、镇静止痛
36、抢救溺水时,病人的体位应是
(D)
A、平卧位
B、头高脚低位
C、半卧位
D、俯卧位
E、侧卧位
37、抢救溺水病人首要的措施是
(A)
A、清除呼吸道内的堵塞物
B、建立静脉通道
C、应用抗生素 D、预防脑水肿
E、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38、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是
(A)
A、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或套封
B、拔除毒牙
C、伤口近心端肢体结扎
D、局部伤口烧灼
E、局部外敷中草药
39、抢救大咯血窒息时病人的体位是
(C)
A、仰卧位
B、俯卧位
C、俯卧头低脚高位
D、平卧位
E、头高脚低位
40、抢救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最首要的措施是
(A)
A、迅速脱离中毒现场
B、静脉滴注ATP、辅酶A等
C、预防脑水肿
D、吸氧、纠正缺氧
E、休克时纠正休克
41、现场急救电击伤病人的第一步是
(A)
A、切断电源
B、胸外心脏按压
C、包扎创面
D、注射TAT
E、预防感染
42、引起猝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C)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
C、心室颤动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
4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第一周必须
(A)
A、绝对卧床
B、床上四肢活动
C、由人搀扶室内行走
D、日常生活自行料理
E、开始功能锻炼
44、下列哪种病人临床上不出现发绀
(D)
A、急性肺炎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自发性气胸
D、严重贫血
E、右心衰
45、胃肠道中起消化作用的最主要的消化液是
(B)
A、胃液
B、胰液
C、肠液
D、唾液
E、胆汁
46、肝硬化腹水产生的机制不包括
(E)
A、门静脉内压增高
B、血清白蛋白减少
C、肾小球滤过减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脾功能亢进
4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早期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C)
A、低钙血症
B、低钠血症
C、高钾血症
D、低钙血症
E、高镁血症
48、完全胃肠外营养是
(A)
A 通过静脉输入全部营养
B从胃管内补充营养的不足
C 少量口服
D 补充要素膳食
E 添加匀浆液
49、石膏固定的病人血液循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B)
A 感觉异常
B 疼痛
C 苍白
D 发绀
E 体温下降 50、禁忌使用鼻饲法的患者是
(E)
A 口腔手术后
B 破伤风患者
C 昏迷患者
D 人工冬眠患者
E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51、脉搏短绌的特点是
(A)
A.脉率<心率
B.脉率>心率
C.脉率=心率
D.脉率大于100次/分
E.脉率小于60次/分
52、溃疡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是
(B)
A.高蛋白、低盐饮食
B.低脂肪、适量蛋白饮食
C.禁食
D.暂停蛋白质饮食
E.高蛋白适量脂肪饮食
53、输血病人发生溶血反应,首先要
(D)
A.赶快请医生
B.抽血检查血型,重作交叉配合C.静注异丙嗪25mg
D.立即停止输血
E.留尿检查血尿
54、女,70岁,平地跌伤致股骨颈骨折,拒绝手术,行持续下肢牵引。此时应预防的主要并发症是
(D)
A.皮肤水疱、糜烂
B.血管、神经损伤
C.关节僵硬
D.坠积性肺炎、褥疮
E.缺血性骨坏死
55、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诊断标准为成人 24h尿量少于
(B)
A.500 ml
B.400 ml
C.300 ml
D.200 ml
E.100 ml
56、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可导致
(D)
A.低钠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钠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镁血症
57、护士在护理服用洋地黄药物的病人时,下列哪项不妥
(E)
A、询问病人不适主诉
B、给药前先数心率
C、观察洋地黄药物浓度
D、心率<60次/min,不能给药
E、嘱病人如果一次漏服,下一次加量补服
58、下列哪项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E)
A、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59、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
(A)
A、头部胀痛、面部潮红、腰背部剧痛
B、寒战、高热
C、少尿
D、瘙痒、皮疹
E、呼吸急促、血压下降 60、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的主要目的。
(D)
A局部消肿
B减轻疼痛
C限制炎症扩散
D防止脑水肿
减轻充血和出血,61、给休克病人快速大量输血补液时,掌握量和速度,根据哪一项指标可靠
(D)
A.颈静脉充盈情况
B.面色和肢端温度
C.血压和脉搏
D.尿量和中心静脉压
E.根据已丧失量
62、白先生,32岁,既往有胃病史,近一周来,常感上腹部不适,4小时前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腹部压痛、肌紧张,肝浊音界缩小,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首先考虑
(D)
A.急性阑尾炎穿孔
B.胆囊炎穿孔
C.急性胰腺炎
D.溃疡病穿孔
E.急性肠梗阻 63、甘露醇脱水治疗脑水肿应:
(D)
A.快速静脉注射
B.一次剂量在2小时内滴完
C.一次剂量在1小时内滴完
D.一次剂量在15分钟内滴完
E.滴注速度与疗效无关 64、手术前患者的饮食应:
(E)
A.多饮水
B.粗细粮搭配食用
C.低盐
D.低胆固醇膳食
E.高热能高维生素膳食
65、高血压病人的营养治疗原则最重要的是
(C)
A.减少热量摄入
B.减少脂肪摄入
C.限盐
D.多吃鱼和大豆
E.多摄食钾、镁、碘、锌含量高的食物
66、下述各项中最支持咯血诊断是:
(C)
A.出血量多少
B.出血呈鲜红色
C.血中含有气泡和痰
D.呈碱性反应
E.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史
67、换药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
(D)
A.观察伤口
B.清洁伤口
C.去除坏死组织
D.止痛
E.置放引流物
68、病情重,死亡率高的胆道疾患是:
(B)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C.胆总管结石
D.胆道蛔虫症
E.胆囊结石急性发作
69、左心功能不全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D)
A.咳嗽
B.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C.浮肿
D.呼吸困难
E.腹胀
70、对脱水病人,计算出24小时应补的液体总量后,输液速度应
(B)
A.24小时平均分配输入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在12小时内输完
E.8小时内输完 71、胃溃疡病人出现下列哪种情况考虑并发胃癌
(C)
A.进食后疼痛
B.疼痛较前减轻
C.疼痛规律消失 D.疼痛程度不变
E.出现大便潜血阳性
72、颅脑损伤观察及护理哪项是错误的?
(C)
A.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B.抬高床头15-30厘米
C.躁动时酌情使用少量吗啡
D.便秘严重者用甘油低压灌肠
E.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73、肾衰少尿期处理原则哪项是错误的(C)
A.纠正高血钾
B.纠正酸中毒
C.庆大霉素控制感染
D.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E.记出入量 74、呕血病人的饮食应该是
(D)
A、软食
B、冷流食
C、普食
D、暂禁食
E、半量流质
75、溃疡病人出现下列哪项病情提示有穿孔发生
A、饮量突然减少
B、嗳气反酸加重
C、恶心、腹胀明显
D、上腹居剧痛、腹肌紧张
E、常发生“午夜痛” 76、溃疡病人腹痛剧烈,疑有穿孔并发症,禁止使用
A、阿托品
B、西米替丁
C、灭吐灵
D、胃肠减压
E、吗啡
77、腹膜炎三联征是指
A、腹肌紧张、腹痛和腹部压痛
B、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C、腹反跳痛、腹痛和腹部压痛
D、腹肌紧张、腹痛和休克
E、腹肌紧张、休克和腹部压痛
78、胃溃疡疼痛的规律是
A、进食-缓解
B、进食-疼痛
C、疼痛-进食-缓解
D、进食-缓解-疼痛
E、进食-疼痛-缓解
79、下列哪项不是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出血
C、血糖降低
D、贫血
E、器官浸润
80、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心血管并发症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C、神经病变 D、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E、感染
81、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A、体重下隆
B、易激动
C、多食善肌
D、月经量增多
E、疲乏无力82、对肝性脑病病人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但下列哪项不妥
A、水不宜摄入过多
B、无须补钾
C、限制钠盐
D、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E、根据需要测定电解质
83、下列哪项不是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A、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B、肝脏肿大和压痛
C、周围型发绀
D、咳粉红色泡沫痰
E、下垂性凹陷性水肿
84、病人由于呼吸道分沁物阻塞所致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在处理上哪项不适当
A.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B.将病人半卧位协助咳嗽排痰
C.立即肌肉注射吗啡10mg 镇静
D.立即用鼻导管吸痰 85、补钾前首先应考虑到病人的?
A.肾功能;B.心功能;C.肝功能;D.肺功能;E.脑功能。86、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是
A.呼吸困难、发绀
B.胸闷气促、烦躁不安
C.心悸、恶心、呕吐
D)
E)
B)
E)
C)
A)
D)
B)
D)
(B)
(A)
D)
((((((
(
(((D.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
E.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87、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端坐位的主要目的是
(A)
A.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
B.使膈肌下降,减轻对心脏的压迫 C.扩大胸腔容量,增加肺活量
D.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E.患者舒适,有利于休息
88、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感觉胸部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心前区听诊闻及持续响亮的“水泡音”,你认为是
(B)A.急性肺水肿
B.空气栓寒
C.超敏反应
D.发热反应
E.溶血反应 89、输入血制品前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是
(D)A.浓集红细胞
B.红细胞悬液
C.洗涤红细胞D.血浆
E.全血 90、一患者吸氧的流量为4L/min,其吸氧的浓度是
(B)A.40%
B.37%
C.33%
D.27%
E.25% 91、糖尿病膳食治疗的目的(A)
A、调整膳食中糖的供给量
B、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
C、纠正糖代谢紊乱
D、降低血糖
E、控制体重
92、尿毒症最常见的病因是
(B)
A、高血压病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盂肾炎 D、肾动脉硬化 E、红斑狼疮性肾炎 93、肾小球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C)
A、肾功能减退
B、出血性膀胱炎
C、大量蛋白尿
D、高血压
E、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
94、II型呼吸衰竭可给予吸入的氧浓度
(A)
A、〈30%-35%
B、〈50%
C、〉50%
D、35%-40%
E、纯氧
95、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为
(D)
A、腹泻
B、腹痛
C、便秘
D、主要是结核病的全身毒血症状
E、便血
96、纤维胃镜检查前应
(D)
A、禁烟6小时
B、禁食10小时
C、禁半流质8小时
D、禁烟、禁食、禁药12小时
E、禁药11小时
97、对肝硬化病人强调注意休息,是因为休息可以
(B)
A、增加体重
B、减轻肝脏负担各损害
C、延缓门静脉血栓形成D、避免食管静脉破裂
E、减少并发肺部感染机会
98、最容易产生谷丙转氨酶增高是
(B)
A、肝细胞再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
C、炎症细胞浸润
D、肝实质细胞蛋白合成功能障碍
E、结缔组织增生
99、下列不属于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措施是
(E)
A、安置病人半卧位
B、给予低盐饮食
C、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
D、准确记录每天出入水量
E、经常给予冷敷 100、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危象的常见表现
(E)
A、血压显著升高
B、心力衰竭
C、脑血管痉挛
D、心绞痛
护理人员年终考试题 篇6
2017年护理人员年终考试
时间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h);开启的溶液有效期为(24 h)
2、小量不保留灌肠液量一般不超过(200)ml,灌肠后保留(10——20)分钟
3、休克病人体位宜采用(中凹卧位);腹部手术后病人病情稳定后宜采用(半坐卧位)
4、同时注射两种以上药物时,配药时应特别注意(配伍禁忌)
5、在给病人吸氧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插管;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而后关闭(氧气开关)
6、正确记录消毒时间: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每10㎡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m,消毒时间30——60分钟。应从灯管开亮后(5——7)分钟开始计时;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需更换灯管
7、昏迷病人禁忌(漱口),以免引起误吸;口腔护理时应评估口腔内(粘膜)、(舌苔)及(牙龈)等的变化,提供病人病情动态变化的信息
8、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
9、一般软组织挫伤后(24)小时内禁用热敷
10、注射小于1ml的药液时,必须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准确无误
二、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如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接触隔离(橙色标志):用于预防高度传染性或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的微生物感染,但又不需要严格隔离者。比如皮肤白喉、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面积烧伤等。要求病人进入隔离室,接触病人戴口罩,护理病人穿隔离衣,接触污染物戴手套、洗手。污染物处理同严格隔离。
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者每小时少于17ml者。见于发热、液体摄入过少、休克等病人以及心脏、肾脏、肝功能衰竭病人。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舒适包括生理舒适,心理、精神舒适,环境舒适和社会舒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如果某一方面出现问题,个体即会感到不舒适。
三、单选题(把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括弧内,每空一分,共40分)
1、为女性病员导尿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入深度(A)
A、1 cm B、3 cm C、5cm D、7 cm E、9 cm
2、膀胱高度充盈的病人,首次到尿量不超过(C)A、500ml B、100ml C、1000ml D、3000ml E、1500ml
3、下列外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D)
A、Qd:每天1次 B、Bid每天2次 C、q4h每4小时1次 D、Qid每天3次 E、Qn每晚一次
4、肥皂水灌肠的浓度(B)
A、0.5%——1% B、0.1%——0.2% C、1%——2% D、0.3%——0.4% E、3%——4%
5、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B)
A、长期卧床 B、留置尿管 C、膀胱冲洗 D、膀胱内注药 E、膀胱镜检查
6、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D)
A、门诊、急诊病人 B、探视者 C、医务人员 D、住院病人 E、陪护人员
7、床上擦浴适宜的水温是(D)
A、32℃——34℃ B、36℃——38℃ C、41℃——45℃ D、47℃——50℃ E、55℃——60℃
8、口臭病人应该选择的漱口溶液是(B)
A、1%——4%碳酸氢钠溶液 B、1%——3%过氧化氢溶液 C、0.1%醋酸溶液 D、2%——3%硼酸溶液 E、0.02%呋喃西林溶液
9、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B)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10、进行青霉素皮试前重点评估的内容是(A)A、用药史和过敏史 B、意识状态与合作能力 C、目前诊断与病情 D、注射局部有无红肿硬结 E、目前心理状态与家庭情况
11、成人通过胃管鼻饲喂食时,其胃管插入深度(D)A、15——25cm B、25——35cm C、35——45cm D、45——55cm E、55——65cm
12、物理降温后半小时的体温应记录在(B)
A、在降温前的同一格内用红点红虚线表示 B、在降温前的同一格内用红圈红虚线表示 C、在降温前的同一格内用蓝点蓝虚线表示 D、在降温前的下一格内用蓝圈蓝虚线表示 E、在降温前的下一格内用蓝圈红虚线表示
13、张某,在输液过程中突然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其最大可能及首要处理是(B)
A、肺水肿,停止输液 B、空气栓塞、立即左侧卧位 C、过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D、心脏病发作,立即遵医嘱给予强心药 E、低血容量性休克,立即补充血容量
14、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铁剂、阿司匹林应饭前服 B、止咳糖浆服后应多喝水 C、磺胺类药服后应对饮水 D、强心甙药类服药前应测血压 E、镇静安神药宜清晨空腹服用
15、下列注射进针的角度错误的是(C)
A、皮内注射针头与皮肤成5°角
B、皮下注射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 C、肌内注射针头与皮肤成50°——60°角 D、静脉注射针头与皮肤成20°——25°角 E、动脉注射针头与动脉走向成40°角
16、下列哪项不是大量快速输血反应(C)
A、心脏负荷过重 B、出血倾向 C、高血钙 D、枸橼酸中毒 E、酸碱平衡失调
17、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E)
A、脉搏短绌 B、交替脉 C、水冲脉 D、细脉 E奇脉
18、心肺复苏ABC循环中的A是指(B)
A、胸外心脏按压 B、开放呼吸道 C、人工呼吸 D、止血 E、转运病人
19、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长度为(C)
A、2——3cm B、4——6cm C、7——10cm D、10-12cm E、10——15cm 20、为右上臂受伤的患者穿脱衣服时正确的是(B)A、先脱左侧,先穿左侧 B、先脱左侧,先穿右侧 C、先脱右侧,先穿右侧 D、先脱右侧,先脱左侧 E、先脱患侧,后穿患侧
21、测量血压,被测者坐位与仰位时肱动脉应分别平(B)A、第三肋软骨、腋中线 B、第四肋软骨、腋中线 C、第五肋软骨、腋前线 D、第六肋软骨、腋后线 E、第六肋软骨、腋前线
22、昏迷病人用热水袋时要求水温不超过50℃的原因是(B)
A、机体对热敏感增加 B、局部感觉迟钝 C、皮肤抵抗力下降 D、血管对热反应过敏 E、可加深病人昏迷程度
23、临床上需同时测心率和脉率的病人是(B)
A、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病人 C、心动过缓病人 D、心律失常病人 E、阵发性心动过速病人
24、仰卧屈膝位用于何种检查(C)
A、腰部检查 B、胸部检查 C、腹部检查 D、会阴检查 E、背部检查
25、某病人今晨小腿关节扭伤,局部青紫,为防止皮下出血与肿胀,早期应选用(C)
A、局部按摩 B、红外线照射 C、冷湿敷 D、热湿敷 E、热水袋热敷
26、病人淋浴时水温不可过高,以免产生(A)
A、眩晕 B、虚脱 C、昏迷 D、疲劳 E、休克
27、无菌操作中取无菌溶液时不必(E)A、核对瓶签上溶液名称、浓度、有效期 B、检查瓶盖有无松动 C、检查瓶口有无裂痕
D、检查无菌溶液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 E、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28、肝性脑病病人禁用的饮食是(C)
A、低蛋白饮食 B、低脂肪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高维生素饮食 E、高热量饮食
29、急性阑尾炎穿孔病人术后采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C)
A、缓解呼吸困难
B、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C、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化 D、减轻腹壁伤口的疼痛 E、减少局部出血
30、氧气筒内的氧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至下列哪项时不可再用(C)
A、0.1MPa(1Kg/c㎡)B、0.3MPa(3Kg/c㎡)C、0.5MPa(5Kg/c㎡)D、0.7MPa(7Kg/c㎡)E、1MPa(10Kg/c㎡)
31、高热病人应用冰袋降温时,冰袋不能放置在(D)A、前额 B、头顶 C、腋下 D、心前区 E、腹股沟
32、为病人吸痰时导致缺氧加重,每次抽吸的时间应(B)A、<10秒 B、<15秒 C、<30秒 D、<1分钟 E、<3分钟
33、测量血压时导致测得的血压偏高的因素是(B)
A、袖带过宽 B、袖带过窄 C、手臂位置高于心脏 D、袖带缠得过紧 E、水银不足
34、急性左心衰病人采取端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A)A、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荷 B、使膈肌下降,减轻对心脏的压迫 C、扩大胸腔容量,增加肺活量 D、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E、病人舒适,有利于休息
35、可以上人工呼吸的病人是(E)
A、心肌梗死的病人 B、大量的活动性咯血的病人 C、大量胸腔积液病人 D、严重的气胸病人 E、呼吸骤停经各种治疗无效者
36、下列各类病人不需鼻饲法进食的是(E)
A、昏迷病人 B、口腔手术病人 C、早产儿 D、破伤风病人 E、休克病人
37、病人长期卧床最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是(C)
A、枕部 B、足跟 C、骶尾部 D、髂前上棘 E、肩胛部
38、下列哪项不属于“五味”的内容(E)
A、酸 B、苦 C、甘 D、辛 E、甜
39、正常舌苔为(D)
A、淡白舌、红舌B、紫舌C、淡黄舌D、淡红舌E、降舌 40、何谓中药四气(C)
A、是指中药的四种特殊气味 B、寒凉药具有散寒、助阳的作用 C、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物 D、是指中药的辛、咸、甘、苦四种味道 E、温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要点:
答:
1、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屏风遮挡,保护病人隐私,使病人安心排尿。
3、掉整体位和姿势:酌情协助卧床病人取适当体位,尽量符合其习惯的排尿姿势;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病人,应事先有计划地训练床上排尿。
4、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腹部热敷、按摩等。
5、经上述处理仍不能排尿时,可采用导尿术。
2、导尿的注意事项:
答:
1、用物必须严格消毒灭菌,按无菌操作进行,以防尿路感染。
2、选择光滑、通畅、粗细适宜的尿管,插管动作应轻柔,以防损伤尿道粘膜。同时要注意保护病人自尊,耐心解释,操作环境要遮挡。
3、为女病人倒尿时,如误入阴道,应更换导尿管重新插入。
4、若膀胱高度充盈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因为大量放尿,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内,导管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为膀胱内突然减压,引起膀胱粘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
5、加强对留置尿管的护理:a、随时注意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防止导尿管脱出、扭曲、受压,以利于尿液引流。b、每日定时更换尿袋,及时倒尿液,记录尿量,集尿袋及引流管位置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C、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0.1%笨扎溴铵酊棉球擦洗尿道口,每日1——2次,如分泌物过多,可先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再用0.1%笨扎溴铵酊棉球擦洗;男病人用用0.1%笨扎溴铵酊棉球擦洗龟头及包皮污垢。D、保持尿管通畅,鼓励病人多饮水,及时观察尿液有无异常,每周做尿常规检查一次。E、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在拔管前可作间歇引流夹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
3、如何将压疮的发病率降到最低程度:
答:
1、绝大多数压疮是可以预防的,但某些病人由于特殊的自身条件使压疮的发生在所难免,难以预防。
2、有效地评估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易患部位对压疮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尤其对压疮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
两道高考试题的教学启示 篇7
题目2 (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选修2-1第80页复习参考题A组第9题) 经过点M (2, 1) 作直线l交双曲线x2-y2/2=1于A, B两点, 且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求直线l的方程.
题目2是一道已知弦的中点求弦所在直线方程的题目, 通常学生很容易想到以下两种常规解法.
解法1 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 则直线l的方程为x=2, 交双曲线于点, 显然M (2, 1) 不是线段AB的中点, 直线l的斜率应存在.
设直线l的斜率为k, 则直线l的方程为y-1=k (x-2) , 设A (x1, y1) , B (x2, y2) , 因为线段AB的中点为M , 所以
把直线l的方程y-1=k (x-2) 代入双曲线x2-y2/2=1中, 整理得
由已知可得
且k2-2≠0, 解得k=4.
因此, 直线l的方程为
解法2 设A (m, n) , 由于点M (2, 1) 是线段AB的中点, 可得出B (4-m, 2-n) .因为A, B都在双曲线x2-y2/2=1上, 所以
两方程作差得
代入m2-n2/2=1中得
当此时直线AB的斜率kAB=4, 直线l的方程为
当, 此时直线AB的斜率kAB=4, 直线l的方程为
即4x-y-7=0.
综上, 直线l的方程为4x-y-7=0.
以上两种解法好想, 即思维量小, 但运算量较大, 第1种解法中, 整理出方程 (2-k2) x2-2k (1-2k) x+4k-4k2-3=0时运算量大;第2种解法中, 解出交点A, B的坐标很不容易.这时, 就应该想到, 几乎同样的问题, 在习题和复习参考题中都出现, 题目本身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还可以考虑, 题目本身是否有较为简单的解法.
设A (x1, y1) , B (x2, y2) , 则, 因为线段AB的中点为M , 所以x1+x2=4, y1+y2=2, 这时就会看到x1+x2, x1-x2, y1+y2, y1-y2, 只要把A (x1, y1) , B (x2, y2) 的坐标代入双曲线中, 作差便可整体求得的值.现在给出第3种解法.
解法3 设A (x1, y1) , B (x2, y2) , 因为线段AB的中点为M , 所以
因为A (x1, y1) , B (x2, y2) 都在双曲线上, 所以
两方程作差,
所以
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
y-1=4 (x-1) , 即4x-y-7=0.
显然第3种解法的运算量要小很多, 我把这种方法叫做点差法 (很多老师也这样说点差法) , 其中用到了设而不求, 整体代换的数学方法.
比较这3种解法, 第3种最简单, 第1种最容易想到, 第2种运算量最大.
数学教学最忌讳的就是就题论题, 搞题海战术;最高效的就是及时总结、提炼并加以推广.既然点差法最简单, 我把题型归纳为:遇到直线和双曲线相交产生的弦的中点问题时, 采用点差法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设想一下, 将题中的双曲线改为椭圆、抛物线, 也可以使用点差法.这时就可以将题型推广:遇到直线和圆锥曲线相交产生的弦的中点问题时, 采用点差法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题目1与题目2在问题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题目1是存在性问题.只要先假设满足题设的直线存在, 再将已知点 (2, 1) 改为 (1, 1) , 便可以用与题目2 相同的3 种方法分别求解.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1=2 (x-1) , 即2x-y-1=0.
高考试题1 (2015年新课标Ⅱ20 (文) ) 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在C上.
(Ⅰ) 求C的方程;
(Ⅱ) 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 l与C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的中点为M .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下面用第3种方法, 即点差法求解:
解 (Ⅰ) 由已知得
解得a2=8, b2=4, 因此C的方程为
(Ⅱ) 设A (x1, y1) , B (x2, y2) , M (xM, yM) , 因为线段AB的中点为M , 所以
因为A (x1, y1) , B (x2, y2) 在C上, 所以
两式作差, 得
因此kl·kOM=-1/2.
即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1/2.
高考试题2 (2015年新课标Ⅱ20 (理) ) 已知椭圆C:9x2+y2=m2 (m>0) .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 l与C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的中点为M .
(Ⅰ) 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Ⅱ) 若l过点 (m/3, m) , 延长线段OM与C交于点P, 四边形OAPB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 求此时l的斜率;若不能, 说明理由.
下面用解法1求解 (Ⅰ) :
解 (Ⅰ) 设直线l的方程为
消y, 整理得
由已知可得
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9/k·k=-9为定值.
(Ⅱ) 四边形OAPB能为平行四边形, 理由如下.
因为l过点 (m/3, m) , 且直线l不过原点O, 又与C有两个交点A, B, 所以k>0且k≠3, 由 (Ⅰ) 知OM的斜率为-9/k, 直线OM的方程为y=- (9/k) x.联立
消y, 整理得
点P的横坐标为
因为l:y=kx+b (k≠0, b≠0) 过点 (m/3, m) , 所以
所以
由四边形OAPB是平行四边形, 得对角线互相平分, 即xP=2xM, 所以
整理得
因此四边形OAPB能为平行四边形, 此时l的斜率为.
自主招生考试翻译类试题一瞥 篇8
【方法点拨】
1. 译文要力求信和达——既要忠实原文,又要流畅通顺,符合译入语言的表达习惯。
例一:All students are not interested in sports.
如果望文生义,很容易错译成“所有的学生都对运动不感兴趣。”正确的意思应该是“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对运动感兴趣。”
例二:It has been three years since we lived here.
此句的意思不是“我们住在这里三年了”,而是“我们不住这里有三年了”。因此,要做到忠实原文必须了解英语的特殊句型及习惯表达方式。
2. 特别注意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上存在差异的地方。
1)英文中有被动语态,而汉语中没有。因此,汉译英时尤其要注意动词是否需要用被动语态。
例如:我的电脑正在修理呢。
译文:My computer is being repaired right now. 此句中如果是电脑作主语,动词“修理”必须要用被动语态。
2) 英文中的动词有各种时态,在翻译时一定要正确判断动词的时态,不然时态错了,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大不一样了,而且时态上的错误往往都属于大错。
例如:我要完成了作业才走。
译文:I will not leave until I finish my homework.
3) 英文中的动词有延续性动词和瞬间性动词的区别,这在英汉互译时也是很容易出错的地方。
例如:他们结婚有五年了。
译文:They have been married for five years. 此句很容易错译成:They got married for five years.
4) 英语动词里还有虚拟语气和情态动词等的用法也是在我们汉语中不存在的,在翻译中考生们必须特别注意。
5) 英汉互译时还必须注意否定的表达,英语中的部分否定和全否定与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有差异。
例如:Both of his parents are not teachers.
译文:他的父母并不都是老师。这是一个表示部分否定意思的句子,因此不能按字面意思去译, Both, all, every 后加not表达的都是部分否定“并非都……”。如果要表示“都不”的意思,则要用英语中的全部否定,全部否定词有:neither, none, nothing, nobody, no等。
3. 根据意思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方法。直译是指在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和语言结构。
例如:The Japanese soldiers were armed to teeth, but they were defeated at last.
译文:这些日本士兵武装到牙齿,可是最终还是被打败了。
意译则是从意义出发,只要求能正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格式和句式结构。
例如: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译文:每个人生活中都有甜和苦。
直译和意译应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时可以交叉使用,这主要取决于原文的意思和语言表达的习惯。
英汉互译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关键是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具有一定的词汇和掌握必要的句法结构,同时又了解英语的一些特殊表达方式,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应对翻译类试题。
【练一练】
试题一:2010 “华约”自主招生考试英语试题(汉译英):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莫过于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种因循守旧的人,永远不能走别人所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别人所没有创造的东西。只有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才能开启新的可能性。
试题二:2011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英语试题(汉译英):
有人说成功取决于性格,但我认为什么性格都可能成功,关键是要分析自己的实际。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这样,你才会坚持,不畏艰难,不轻易改变方向。这时,成功离你就不远了。
试题三:2010北京大学等三校联考题(英译汉):
Almost half of Britons do not believe human behavior is the main cause of global warming, a new poll showed Sunday, a day before world leaders begin crunch climate talks in Copenhagen.
【参考翻译】
试题一: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 is to follow others’ footprints. Such conventional people will never walk on untouched land or create something new. Only those who are willing to try and create new things could find new possibilities.
试题二:Some people say that one’s success is determined by his personality. But I believe that one can succeed regardless of his personality. The key to success is to know yourself well and find something that you both like to do and are good at doing. In that case you will most likely hold on without giving in to any difficulties. If you stick to it without changing the direction, you will not be far away from success.
试题三:就在各国领导人在哥本哈根开始气候讨论的前一天即上周日,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近半数英国人认为人类行为并非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April Fool’s Day
1st April is a day to be careful, or you could easily get tricked by someone. It’s April Fool’s Day, a day when people traditionally like to try to make a fool of someone else and laugh at them.
【护理自学考试试题】推荐阅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模拟试题11-25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科护理学二试题09-02
护理考试试题12-15
护理考试题答案06-09
社区护理考试试题07-16
护理考试试题108-28
护理专业考试题12-31
护理考试题及答案06-27
基础护理护考试题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