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

2024-05-26

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通用8篇)

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 篇1

微笑着 快乐着 成长着

——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

如皋市港城实验幼儿园

我园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引下,遵循依法治园、以幼儿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争创健康校园工作为抓手, 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为创建目标,通过健康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努力实现 “市健康校园”创建标准。并结合市局创建健康学校的工作要求和内容,以及学校实施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我园各项工作指标达到了健康学校标准。现自我评估如下:

一、统一思想,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将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幼儿园健康问题涉及到师幼的生命质量,生活活动环境,涉及到幼儿园的文明以及社会文明。我园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纲要》精神,统一思想。抓好幼儿园健康工作,就抓住了幼儿园文明的基础,抓好创建的基础性工作,就抓住了创建目标实现的可能。我园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防范措施,层层推进,层层落实。

1、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我园建立以许晓锋园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以陆玫园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小组。调整和完善创建健康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健康督察工作小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做到责任到人,人人参与创建。

2、学习和制定创建规划,加强宣传。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根据《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幼儿园创建健康学校的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

3、细化和分解工作目标,加强配合。我园制定了“创建健康校园工作网络图”,细化创建工作目标,使幼儿园各部门清楚具体创建责任,有工作要求、目标负责部门(人)、目标协办部门(人)、完成时间安排等,园领导通过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会议加以学习宣传,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创建活动的重要性、明确创建活动的目标、明确创建活动的内容。

二、建章立制明责任,加强督察

1、建立建全制度,明确责任。幼儿园创建领导小组根据上级部门的创建要求,建立规章制度,构建幼儿园督察机制。幼儿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倡导以幼儿健康为中心,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幼儿园将建设健康学校工作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计划,实行园长负责制,有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幼儿园、年级组、班级三级健康学校建设管理网络队伍。根据本园实际制订建设健康学校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建设健康学校任务职责明确,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措施。建立环境、教室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等制度。同时,幼儿园还制定了常见病、传染病(包括艾滋病)防治、膳食营养、急救、安全等相关措施,向幼儿提供的教具、玩具、体育器械等均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2、加大监督力度

幼儿园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各项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不断加强各部门小组之间的协调配合,以进一步做好创建工作。

三、创设健康安全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1、物质环境 我园于2009年搬至新园,建筑设计完全符合幼儿园规划要求。幼儿园布局合理,园内环境优美,富有童趣。校园绿化总面积达240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达14平方米,为幼儿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操场为塑胶材料,分为内、外操场,满足全园幼儿户外活动,我园于2009年、2011年分批为幼儿购置了大型玩具、攀爬墙、摇马、秋千、小车类体育器械等,丰富了幼儿的健康活动。教学楼走道、楼梯等出口都十分宽敞,便于交通和疏散。室内设施齐全:每班配有活动室、卧室、盥洗室,室内配有空调、电视机、DVD、消毒柜、紫外线灯、有符合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征的桌椅、幼儿床、盥洗用具等物品;每班配备教师、保育员共三人,负责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所有活动室具有足够的采光、照明和换气环境,所有指标符合卫生要求。

园内环境清洁,功能设施齐全,可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达100%。绿化带内无杂物,教室、办公室整洁卫生,窗明几净。室内空气清新,通风好,物品摆放有统一规范。垃圾箱设置数量足够,位置合理,垃圾日产日清,有专门的清洁员负责清扫。校园内设有地下停车场,车位足够,通道畅通,标识明显,车辆停放整齐。幼儿园周边环境安静,无噪声污染。

2、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在建设健康育人环境的过程中,我园特别注重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的创设:

A.形成幼儿园成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间如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会给班、园带来一种温情的气氛,容易激发出积极性的社会性行为。幼儿也会从中耳濡目染,不仅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情感,也能学会正确、适宜的行为方式。所以,我园全体教职员工都能做到相互尊重、关心、团结,成为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榜样。

B.建立教师与幼儿的平等关系是创设健康心理环境的关键。我园以“蹲下来与孩子说话、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摸一摸、拥抱一下孩子”等,给予孩子们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建立了师生间平等、尊重的积极关系,也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C.建立同伴间相互关心、友爱的良好气氛是创设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心,爱护有时会比老师的照顾更能让幼儿接受。我们善于启发、引导幼儿的这种潜能,为幼儿创造了一个积极交往的游戏环境(如:小班的娃娃家、中班的早点屋、大班的小吃一条街等),从而有效地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社会行为,建立了一个充满友爱气氛的大家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健康教育的感染和熏陶。

三、加强健康服务

1、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根据卫生部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我园学校设有晨检室、保健室、隔离室,并配备常用诊疗设备和处理一般伤病事故所需的医疗用品。幼儿园制定落实《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计划和措施,有园内暴发传染病、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每天幼儿入园进行晨检,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每天消毒一次茶杯、毛巾,室内空气每周消毒一次,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消毒一次,每周消毒一次玩具,常见病防治覆盖率达100%,常见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营养不良检出率控制在7%以下,视力不良率控制在20%以下。

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免疫接种,计划免疫率达100%,预防学校内传染病的发生。幼儿园协助卫生所做好每年一次的幼儿体检,和教职员工(包括离退休人员)每年一次的体检工作,并向家长及教职工及时反馈体检结果。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对体弱幼儿跟踪管理,管理率达100%。

建立教职员工文化、娱乐、健身场所,组织和指导开展有益于健康的教职员工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参与率达100%(每学期至少一项)。为教职员工提供学习、深造和发展的机会,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解决家族特殊困难。

2、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幼儿园建好伙食委员会,每月开一次膳食会议,成员由教师代表、保健老师、家长代表、食堂人员代表等组成,每次会议讨论幼儿食谱、规范食堂操作、膳食账目等内容,每周制订食谱并公示幼儿园大厅,定期计算、评价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素的摄取量。

3、宣传教育。定期向幼儿、家长及教师进行健康、营养、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每月更换一次宣传栏,每班为家长开辟了家长园地,园内还添设了园长信箱,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向家长、幼儿、教师宣传教育的途径。

4、密切与社区联系,健康互动。幼儿园主动与社区联系,组织幼儿看望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为他们表演节目;组织幼儿参加农民艺术节的开幕式;组织幼儿参观熔盛重工、参观小学;组织幼儿园教师参加慰问演出等活动。

四、取得的成绩 1、2009年,健康课题《在足健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申报成功,并于2012年圆满揭题; 2、2010年,健康课题《民间游戏幼儿园特色活动的研究》申报成功,将于2012年揭题; 3、2010年,我园向全市幼儿园开放健康活动; 4、2011,港城园成功组织了幼儿园的“两节”活动,活动方案获如皋市一等奖; 5、2011,参加教具制作大赛,“名族大团结”、“迷宫乐园”获如皋市一等奖,南通市三等奖;老师们参加健美操大赛,喜获市一等奖;我园教师舞蹈《成长的新芽》,获得如皋市优秀节目奖;陆玫园长被评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王志云老师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者”;周云老师参加市级优秀课评比,获二等奖;我园在市局常规检查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如皋市“十佳巾帼文明示范岗”; 我园被评为“南通市模范家长学校”;我园被评为“如皋市文明单位”; 6、2012年,我园又一次向全市幼儿园展示健康活动成果;

7、全园近两年来撰写了100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总之,我园在市局、镇中心初中的指导下开展了建设健康学校的一系列工作,对照评估指标,我园在绝大多数方面已经达到指标所规定的要求,但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向更高的目标看齐,使我园健康工作踏上新的台阶。

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计划调查大兴区全部83 所中小学校,其中62 所市级健促校,简称“已过校”;18 所区级健促校并申报市级验收的学校,简称“新申校”;3 所非区市健促校的学校,简称“未申校”。完成对80 所学校(18 所新申校,59 所已过校,3 所未申校)的调查,另有3 所学校确因客观原因没有被调查。

1.2方法

普查全部学校的2014 年健促校工作现况(除外食堂);随机抽查当日在校师生。本研究属卫生服务研究,宜定量和定性调查结合。

1.2.1定量调查

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依据 《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2009 版)确定常见病、健康教育、传染病3 类调查表。对每校随机抽取中间年级的2 班,在每个被抽中班随机测量10 名学生的身体、课桌椅高度,合并两班数据后,分别计算学生身高与课椅高、课桌高的平均符合率(%)。

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据中、小学生应掌握的健康知识建有大型非公开题库。调查者按题型随机抽取并配组成百分制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小学生调查卷(判断20 题)、中学生和中小学教师调查用卷(单选15 题60 分;多选5 题25 分,问答2 题15 分)。在每校用对应问卷随机调查教师10 名和学生10 名(在被测课桌椅的2 班中随机选定1 班),分计平均回答正确比例即健康知识知晓率(%)。

1.2.2定性调查

在每校采用个人、小组访谈和现场观察的定性研究法。在每所学校,调查组与专兼职校医、分管领导进行个人或小组座谈。

1.2.3统计学分析

定量数据采用excel表录入,SPSS16.0 分析。定性调查现场记录后归类分析。检验水准α=0.05。

1.2.4质量控制

经调查组评定和实地验证以及历年经验判断,3 类调查表的表面效度满足要求,定量调查信度较高。调查团队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多年,定性调查经验丰富,能保证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1.2.5伦理学

定性研究应考虑有可能给研究对象带来风险,例如利益损失、同事排斥等[4],定量研究也应考虑。此调查避免了这些风险,在于:①健促校的创建无强制性;②学校的硬件和常规卫生工作均被调查者长期有效监管,学校员工对调查没有较多顾虑;③历年多次工作督导表明学校员工均能畅所欲言和配合。

2 结果

2.1 定量调查

2.1.1常见病

① 常规管理。全部校每年1 次学生健康检查,结果反馈给家长,其中2 所反馈不佳(部分家长不会上网)。对健康检查异常生,8.75%的学校未记录;22.5%的学校未要求去医院复查,7.5%的学校未对年检查结果及时统计。21.25%的学校未将检查结果分析后汇报给领导;3.75%的学校虽汇报,但分析不全。21.25% 的学校的常见病防控计划和总结无或不全。②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开展工作。5%的学校未确定1 名校长主管和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全部校完成每年2 次视力检查,但12.5%的学校未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全部校每天2 次学生眼保健操施做,但21.25%的学校每学年不开展全校眼保健操比赛;3.75%的学校未在学校、师生、家长中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③开展营养不良、超重、肥胖防控工作。2.5%的学校开展对学生的午餐带量食谱或食谱营养分析;6.25%的学校未开展“5.20 学生营养日”宣传;全部校开展学生膳食营养教育,97.5%的学校对家长也开展。④口腔保健。15%的学校未行窝沟封闭和龋齿填。

2.1.2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控

6.25%的学校未将健教内容纳入校年度计划;18.75%的学校未按国家规定每学期设6、7课时健教课或课时不够,形式不正规,其中2所未开设;46.25%的学校未全照要求(有师资、教材、教案、课程表)开设健教课;8.75%的学校不能每学期开展健教宣传20次以上。10%的学校开展控烟不全面,17.5%的学校未开展心理咨询活动,6.25%的学校的传染病防控体系架构不全,11.25%的学校未定期开展预防接种宣传;6.25%的学校查漏补种疫苗登记不全或查验不严。全部校均有完善的应急防控准备。各类学校的健促工作情况见表1。

2.1.3学生课桌椅与身高的平均符合率

被调查80所学校中,未测5 所(已过校4 所,未申校1 所),因做考场重调桌椅,见表2。

2.1.4学生和教师地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

测得被调查80 所学校的相关数据,见表3。

注:P值(确切概率法)是a与b比较。未申校—非区市健康促进学校;新申校—区级健康促进学校并申报市级验收的学校;已过校—市级健康促进学校。

注:未申校—非区市健康促进学校;新申校—区级健康促进学校并申报市级验收的学校;已过校—市级健康促进学校。a与b仅2 所,不求s;与已过校比较,ct=1.807 8;P>0.05,dt=2.434 5;P<0.05。

注:未申校—非区市健康促进学校;新申校—区级健康促进学校并申报市级验收的学校;已过校—市级健康促进学校。a与b仅3 所,不求s;与已过校比较,ct=0.968 8,P=0.355 8,dt=0.467,p=0.641 8;以校为单位,对学生、教师健康知识知晓率做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新申校r=0.534,P=0.022,已过校r=0.478,P=0.000。

2.2定性调查

综合各类定性研究结果,得以下结论:(1)健促校创建需学生、社区、家庭互动,但现实中,社区参与度不高,家校互动不深入,部分校仅满足评审一时之需。(2) 部分教职工对健促校创建工作仍比较茫然,对步骤、方法认识不足,参与力度不够。(3)校医或保健教师工作状况对健促校开展造成非常不利影响。多数校有校医或保健教师,大多无医学背景,少数在校内外兼职。多数校医工作积极性不高。(4)小学有健教配套教材,但中学没有。(5)部分校医不能将一些工作记录成档,工作不能转成可见成果。(6)许多学校创建健促校未经需求评估,切入点并非学校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7)对健促校创建的行政干预和业务指导均显不足,缺乏有效激励机制。部分学校硬件短期内无法改善,影响创建积极性,未申校硬件超越其他校,却无积极性。

3 讨论

3.1对定量结果的分析

大兴区健促校创建工作不够完善。分析原始资料,各指标在3 类校中离聚均无明显聚集(相关),表明他们反映各类校共性,非仅代表某类校中的少数(类似多元线性回归中的自变量共线性[5])。

表1 中,“未对慢性病建档定期监测、未对视力不良学生分档管理、未干预超重肥胖学生、未建立学生口腔档案、未深入开展控烟工作、传染病防控体系架构不全”这些项目,新申校与已过校对比,检验无差别。除外“未对视力不良学生分档管理、未严格执行对新转入学生的预防接种查漏补种”项目,其余对比均显示,不合格率依未申校、新申校、已过校次序降低,此联系一致性为创建健促校阶段与成效间的因果联系提供了证据[6],无偏的调查背景(见本文伦理学”部分)增强了说服力。是因为已过校处良性工作惯性平台期,新申校处上升草创期、未申校处观望期所致。

对新申校和已过校检验“未严格执行对新转入学生的预防接种查漏补种”项有差别,是因为此工作程序清楚要求严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常督导,新申校首先重视和规范此工作,已过校因健促校评审已过致松懈。“未开展心理咨询或不完整”项,对新申校和已过校检验有差别,反映出心理咨询体系建设周期稍长,新申校筹措不及。

对新申校和已过校检验“传染病防控体系架构不全”项,虽无差别,但新申校和已过校均只少数存在问题,未申校则是多数,而全部校应急防控准备完善,说明学校普遍注重应急管理,但对日常持续化管理和管理细化重视不够,甚至对历来要求管控严格的传染病防控也有疏忽之处,未申校对此更甚。

表2 中,“课桌与身高符合率、课椅与身高符合率”项,新申校、已过校无差别,但均是新申校低,从联系一致性看,说明已过校较重视。

表3 中,教师和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在各类校中均较高,说明学校对健康知识传播较重视。分别对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教师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以校为单位的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和检验,新申校和已过校均为正相关,结果说明:教师健康知识掌控度可能对学生健康知识掌控度有正性影响(直接联系,因果联系),或双方的健康知识掌控度在校方宣教下共同提高(间接联系,非因果联系),或兼而有之[7]。

3.2对定性结果的分析

对定性结果,调查团队认为,(1)家校互动不佳、社区参与度不够、健康需求评估缺少和创建积极性不高等,既因学校长期较封闭的体系惯性,亦有学校在健促校初创期缺乏经验,更有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搭建管理监督体系不细密(例如,需求评估步骤被列入浙江省健促校标准,但北京未列入)。(2)对按要求配备和稳定校医队伍,长久以来教育卫生体制内呼吁颇高,但大兴区只能部分付诸实施,对健促校的创建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目前校医队伍整体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与无编制、待遇偏低、不享受10%教师津贴、校医工作不折算课时、不解决职称晋升等因素有关;部分校医不能有效将工作记录成档,在于缺乏必要的文字功底和对信息采集不够敏感,缺乏需求评估、统计分析等技能,校方对此缺乏足够认知。(3)健促校标准对一些细则的规定较空泛,加之培训时对此重视不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相当多教职工对健促校创建工作的具体步骤、方法认识不足,细化工作乏力。

3.3综合分析

陈健[8]分析厦门市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和评估贯穿其中的肥胖干预的效果后,认为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政府、学校、社区及家庭的支持必不可少。浙江省经验也表明,各级政府、教职工、学生、家长和当地社区的有力支持,及学校始终遵从健促校创建的高品质要求,是健促校的成功因素[9]。因此,大兴区今后健促校工作方向之一是鼓励学校、社区、家庭深度融合。

李慧等[10]指出学生行为方式的形成和转变遵循知信行规律,学生可塑性大,但学生又容易受其自身意志力、家庭配合度、环境影响力等多因素作用,其行为要固定下来往往需要好几年的坚持和努力。Senior[11]指出,教职工应理解文化和环境的改变是缓慢的,健促校的成功需要时间和合作,重点是支持教职工从内部改变学校面貌。Langford等[12]2014 年采用文献调研法以随机化对照试验为标准首次严格评估了健促校在非传染病方面改善学生体质的收益,发现大部分研究缺乏长期数据;干预对运动和适应、水果和蔬菜摄入量、烟草使用和被欺凌有正效;效果通常较小,但有潜力在公众水平上产生健康收益;因只有少数研究,一些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改善没有证据。

考虑以上文献的观点,综合此次定性和定量调查结果及以往督导工作经验,调查团队对大兴区的健促校创建工作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部分学校干预时高强度、急功近利的做法,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失败后部分教师悲观,对工作推诿。(2)目前学校传染病被严密防控,发病率低,在慢性病防治见效慢和健促校仅开展三四年的背景下,大部分学校对慢性病防治懈怠,缺乏严密的操作流程,或虽有但常常流于形式。(3)北京市健促校标准侧重终末对工作过程中各节点进行管理操作考核,但对该操作质量及其后效界定,主观随意性较大,部分教师存走过场思想。(4)对健促校工作业绩,奖惩力度较小。浙江将健促校创建分成金、银、铜三阶段,而北京市分为区、市2 个阶段,且申报校几乎都能合格。(5)大兴区虽小学有配套教材,但中学的健教配套教材不统一。钱扑等[13]全面比较了中英小学的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情况后,认为开发一套科学、全面、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优秀教材成为推进健康教育的关键;国内的教材在深入贯彻健康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教育内容过于单薄,流于形式。我们对照该文,发现大兴区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教材并不是很理想,会对大兴区健促校的深入开展产生不良影响。(6)北京市在今后制定健促校新标准时应将需求评估项列入。

本研究显示,目前健促校工作虽取得很大成绩,但管理粗放,缺乏精细机制和内、外动力;评审机制中形式审查多于实效审查;部分学校工作全面但不深入,远效不佳,也能通过评审。

滞涨期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顶层设计不佳。蒋晓丽等[14]在2011 年综合多地研究结果认为,健促校在不同地区、不同层面出现种种偏差,原因之一是监测评价体系相对较落后。笔者认为,监测评价体系对健促校的启动、兴盛有积极作用,但阻碍作用正逐渐增大,应由注重终末评审向期间和终末评审并重过渡;应合理确定退出标准,健促校建设是一个连续过程,应考虑到学校日常相关工作流于形式,评审前突击凑资料、灌输健康知识,事后又放任的情况。此顶层设计在学校普遍重视应急防控、传染病发病率低而慢性非传染病防控任务繁重、见效慢的背景下,尤显急迫。

目前创建群体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发挥。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研究部在欧洲健促校网络进行4 年过程评价研究后认为,个体水平上的行为改变是缓慢的;抛开当地背景,健促校建设能成功的4 个关键因素是主人翁精神、引导力、合作精神、有机整合力,资金支持尽管很重要,但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15]。以上四因素正是大兴区健促校创建工作较为欠缺的,表现形式之一即是校医工作体系的不完整和低效运转。

决策者运用各种研究结果时必须因地因时。此研究较为客观地描述了大兴区健促校创建现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北京市健促校工作现状。社会学家郑也夫说:“研究者能做的,是给政策制定者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是把偏离的程度和原因说清楚,揭示系统运转的机制,这有利于决策者重新思考,制定新的政策方案,而不是提供具体的改革方案,因为体制的运转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16]。笔者认为,此研究的意义在此。

作者声明

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 篇3

可以这么说,在管校长的带领下,藕小走过了我自己最后总结为“三纵三横”的发展模式,即“从硬件到制度到文化”的三个纵向发展阶段和包括“教师发展、课程教学与学校管理”在内的三个横向方面的内容。

一项管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组织在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都要经过“硬件——制度——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即我们在讨论学校文化建设时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我们的整个合作中,管校长及藕小首先集中在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即“制度文化”的建设上,其最集中的文字体现就是在经过一年多探索后学校编印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全面质量管理教师手册》,以及最后于2013年正式出版的《学校如何建章立制》一书。正是充分认识到制度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管校长他们已经基本掌握如何科学编制学校制度的流程和要素,藕小在当时如何防止H1N1流感的关键时刻迅速编制了《藕塘中心小学传染性疾病预防管理控制程序》,积极有效地指导了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并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在学校整个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藕小的干部队伍经过培训尤其是通过亲自参与学校制度建设,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开始真正有了质量意识、制度意识、服务意识等。

在学校积极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的同时,管校长和藕小始终不忘我称之为“物质文化”的硬件建设,开始新建艺术楼,为全面开展学校的艺术教育尤其为“无锡徐悲鸿美术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与此同时及在此后,藕小先后对学校图书馆、科技活动室、学生生态电子阅览室、农村老物件陈列长廊、室外阳光舞台、少年军校军事拓展训练基地、羽毛球俱乐部、小荷花剧社等进行了改造,从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入手,把“让孩子们喜欢上学”落实到实处。

正是在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管校长和藕小积极提出和认真打造以品质为核心的“真真切切、和和美美”的学校文化,以“言有物、行有恒”的教师文化以及“守时守诺、好学好问、敏思敏行”的学生文化。这些构成了藕塘中心小学的精神文化。以上所述就是我所说的学校必须经过的“三纵”发展阶段,尽管这三个有先后进程的阶段在学校实际工作过程中似乎又时有交叉。

包括“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和学校管理”三个横向方面的内容在实施方面虽然没有先后之分,甚至可以同步进行,但仍可以先从其中的某一方面入手,单个突破,但最终必须尽快全部涉及。我所先后指导的一些学校似乎都是先从学校管理改革入手的,如顾吉祥校长原先所在的江阴高中、郑杰校长原先所在的上海北郊学校、祝郁校长所在的上海迎园中学等。同样,管校长和藕小从2008年起,首先在学校管理方面进行了集中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编制了几十项涉及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控制程序,建立了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来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即按学校规章制度办事,从而为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供了管理保障。

课程建设是任何一所学校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必须予以特别关注的领域,而学校特色的形成又更多地来自于校本课程建设。藕小在“抓质量,谋特色,创品牌”的学校发展规划目标的指引下,将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创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核心来推动学校特色建设。“学校的特色在课程,学生的特质也在课程。”作为国家首批38个新课程实验区的实验学校,藕小在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尤其是重点开发和建设了颇具藕小特色的三大校本课程,即传承并重构了以“少年军校”为载体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了以“少年农学院”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以“少年书画院”为载体的艺术校本课程。少年军校及其相应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标准和6册《学做真人》少年军校校本教材及《小军人》校报、少年军校陈列馆等,少年农学院及其相应的农业科普教育长廊、红领巾养鱼塘、红领巾方桌试验田、小小农展馆、红领巾爱心林、红领巾小桃园、葡萄种植长廊、蔬菜大棚、红领巾小花房等项目以及少年农学院的课程标准、实施纲要、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记录手册和12册《少年农学院——我们的乐园》校本教材,少年书画院及正式挂牌的“无锡徐悲鸿美术学校”、专用的美术教室、书法室、国画室、泥塑室和素描室及藕小美术特色课程建设规划、少年书画院课程标准等,所有这些形成一种合力,有效促进了藕小课程特色的形成并取得卓越成效。尤其重要的是,藕小还专门为这些特色课程编制了《少年军校特色课程管理控制程序》《少年农学院特色课程管理控制程序》和《少年书画院特色课程管理控制程序》及其相关的工作指导书,为颇具藕小课程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注重教师发展是“三横”方面的内容之一,即藕小“基于项目任务的教师发展”。鉴于藕小独特的历史发展条件如教师严重缺编、代课教师众多、教师年龄结构两头多中间少、35周岁以上正式师范毕业的老师寥寥无几等,管校长在实施其改革路径时并没有先去直接涉及教师发展,“去啃这块硬骨头”,而是从管理改革和课程改革入手,并在实施管理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涉及教师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在已经夯实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核心战略的管理基础和课程教学基础的2013年,学校才真正开始全面实施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策略。这一行动策略可表述为:确立标准、目标导向、规划引领、抓实科研、着力课例、引进教练、开发资源、奖评促进、重视实效。学校在制定藕小《教师专业标准》和藕小教师发展目标等基础性文件后,又在2013年修订了《创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2013-2016三年行动计划》。当然,尽管没有作为工作重心,但教师发展事宜在先前的学校制度建设中已经有所涉及,如学校编制了《教职工全员聘任程序》《全员培训控制程序》等流程性制度文件,又如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本身就是教师员工积极参与的过程,而他们本身又是这一制度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三纵三横”的学校发展模式,这是管校长所经历的,也是全体藕小教师员工所亲身参与的,这是藕小的宝贵财富,具有积极的推广和普及价值。

(赵中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0000)

实验小学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汇报 篇4

孩子的健康是家庭幸福、民族兴旺、国家昌盛的标志。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未成年人基本素质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为我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学校争取一切有利条件,按照创建健康学校的标准逐步改善学校硬件条件与学生健康环境设施,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整体办学工作中,深入到了老师、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并取得了社区各部门及家长的广泛参与,让所有的孩子从小增强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培育健康心灵,提升健康技能,收获健康人生。

一、学校简介

临澧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88年,占地20亩,建有教学楼两幢,科教楼、办公楼、学生食堂各一幢,建筑总面积12000余平方米,并建有200米的环形塑胶运动场一个。学校环境优美怡人,教育现代化设施齐全。校园广播、智能监控、闭路电视系统和1000M校网全市一流;多媒体电脑室、多媒体“班班通”教室和塑胶运动场全县领先。现有32教学班,1900名学生,教师91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师资力量雄厚,其中省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0余人。

学校以建设一流的办学条件、打造一流的办学质量、实现一流的管理水平为发展目标,积极打造临澧基础教育的窗口示范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常德市首批名优学校、市十大明星学校、市平安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和全国巾帼文明示范标兵岗等30多项殊荣。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学校领导小组,具体部署和扎实开展创建健康学校的各项活动,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详细分解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工作有计划、有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有序、全面地推进。同时将健康学校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重点工

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逐一落实。

(二)开展全员培训,夯实理论基础

为了使卫生和健康理念根植于每个参与者的心中,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卫生和健康知识的相关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我校能因时因地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渠道,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合理安排课表上好每两周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在场地限制情况下,积极探索,保障每班每周3节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同时结合其他学科教学向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保健行为习惯的养成。

3.学校全面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进行健康快乐十分钟的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接着全校师生沿200米塑胶跑道慢跑4圈,然后分年级开展系列体育活动。每天还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年学校都举办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和队形队列广播体操比赛。

4.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安排一位受过心理卫生咨询专业培训的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5.学校卫生责任区分片落实到班级,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实行每天早上清扫、中午大扫,充分发挥值少先大队的检查监督作用,每天检查评比,对班级的环境卫生、学生的个人卫生、广播操、眼保健操等进行检查评比,将评比结果作为班级流动红旗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定期按要求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测,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按要求上报相关数据,并

向学生家长反馈有关信息。

7.积极参加“无烟学校”创建活动,创无烟单位,学校制订了控烟制度,在橱窗内设有《禁烟公约》,并在校园醒目处设有禁烟标志。

(四)规范食堂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实验小学师生食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名师生就餐,是全县设施最好的城区小学食堂。为了把食堂办好,在各级卫生和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周校长带领全校教职工不断摸索,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成功探索出一套小学食堂管理经验,学校食堂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具有卫生许可证,食堂环境符合食品卫生标准,食堂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大宗食品定点采购索证索票,有合理营养的菜谱,每餐都有熟食留样,确保了师生的饭菜安全和质量。先后接受了省卫生厅、市县卫生局的检查,以及市、县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和报道,是全县的“示范食堂”。

(五)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保障体系

为了使学校的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卫生和健康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体系,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包括《师生体检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控烟制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学生行为规范评比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培训制度》等。为确保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预案,包括《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及其它事件工作预案》等。

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 篇5

工作总结

身心健康则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学校作为育人阵地,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场所,更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我们要切实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健康人才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

为了落实上级有关健康学校创建工作的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创建“健康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这既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需要。因此,我们把争创健康学校作为契机,着眼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健康人才,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对照上级关于健康学校创建标准和要求,对我校“健康学校”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为了加强对创建“健康学校”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创建健康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由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任组员,并有专人负责卫生和健康日常工作。学校卫生和健康工作由校长亲自抓,有关人员协助检查,做到了卫生和健康工作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健康、卫生环境。

二、开展全员培训,夯实理论基础。为了使卫生和健康理念根植

于每个参与者的心中,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的相关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学校一方面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晨会、专题讲座、橱窗、板报、教工大会、学校广播等形式,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还组织师生进行健康知识的学习。

三、规章制度健全,保障体系完善。为了使学校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卫生和健康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1)合理安排课表。学校把创建健康学校工作纳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同时,从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2)切实制订制度。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包括师生体检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控烟制度、卫生室工作制度、学生行为规范评比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消毒制度、晨午检制度、门禁制度等。

(3)健全应急机制。为确保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预案,包括学校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及其它事件工作预案等。

四、优化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

阅览室等。教室内外环境整洁,做到了门窗壁地整洁,无蛛网、无尘迹、无痰迹、无烟头、纸屑,物品整洁,通风、采光、隔音情况良好。作为卫生工作的大难题——厕所卫生,我们有序安排,坚持每天定期清扫一次,课间由值周同学负责检查卫生情况,发现问题马上处理,确保厕所内墙壁无乱刻乱画现象,男厕小便池内无堆积废物,厕内无废纸、无蜘蛛网及蛆虫。

学校道路平整、硬化,校园四周绿树成荫,校内绿草如茵,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各种绿化带均立有学生自己设计的校园公益广告语,名言与古训并存。绿化带分到各个班,由各班负责对本班的园地进行绿化维护和保洁。校园环境有明确的责任分区,每日打扫,确保校园整洁干净。

五、工作到位,保障投入。学校对卫生和健康工作的经费和物资投入以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准,保障投入,注重实效。为了创设一流的环境,学校在校园各个角落均配备了美观适用的垃圾桶等卫生设备设施,室内配备了各种卫生工具,为学校的卫生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了解决校园垃圾无处倾倒的问题,我们又着手修建垃圾池一个,池内杂物坚持每天焚烧处理,废物定期清运。

六、抓好疾病防治,倡导健康生活。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抓好疾病防治工作,努力倡导师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

1、积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一是开设健康教育课。各年级每两周安排一节健康教育课,系统讲解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

健康知识;二是采取校园广播讲座、板报专栏、等方式,对师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三是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便于师生学习有关的健康知识。

2、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学校积极协助配合南堡镇卫生院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是为疾控中心提供场所进行学生流感、乙脑、风疹、伤寒等疫苗注射;二是针对周边地区出现的一些疫情,加强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例如流感、肝炎、手足口、肠道传染病,并积极采取晨检制度和楼内消毒等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流行;三是及时关注媒体公布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如非典、甲型流感、手足口等,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四是每年都开展禁毒教育活动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五是制定有关传染病防治制度和传染病紧急处置预案。

3、定期组织学生体检。每年安排学生参加由镇卫生院组织的体检,对一年级新生建立“体检表”档案,定期进行跟踪检查。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做好上下午的大课间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踊跃参与由镇中心校组织的长跑比赛和运动会,组织开展各项小型体育竞赛活动,确保了学生的体质的不断提高。

5、学校严禁在教学及公共场所吸烟。制定了禁止吸烟制度,努力创建“无烟学校”。

七、加强安全管理。

1、我校采用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门禁制度,对广大师生的课

件进出以及外来人员都实行严格的登记留踪。学校严格履行值班职责,每天做到24小时不断岗,做到学生在校期间有教师负责管理,学生离校有教师照看好财务,在管理上不留时间与空间的盲点。学校购置了保安服、防暴插等物品,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

2、定期组织广大师生做好逃生演练及自救演练,确保紧急事故发生时的安全有序。

八、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共育氛围。学校多形式地加强与社区、家庭进行卫生健康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共建、共管、共育的社会大环境。

1、学校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取得了社区的支持与参与。学校社区相互提供健康服务。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健康活动并组织学生到村委会、村内街道等地方进行义务劳动等。

2、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学校,提供学生健康信息,督促家长为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提高健康水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建立学生家长开放日,并鼓励和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学校健康教育活动。

3、我校与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创造和维护学校周围的良好环境,避免污染和噪声影响,发现问题及时与村委会联系解决。我校还与派出所、卫生等单位共建协议,为学生交通安全和校园治安卫生提供了保障。

人人都享有健康的权力,人人也都负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让我们从提高每个人的健康水平开始,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 篇6

千阳县城关镇中心小学是原西华小学和千川小学合并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建于1990年,位于千阳县城以东约1公里处的千川村,辐射千川、安坡二村。学校占地面积6327㎡,建筑面积1965㎡,绿化面积920㎡,运动场面积1800㎡。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23名,教师18名。

学校自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以来,在县爱卫办、教体局、卫生局的正确指导下,进一步确立了“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陕西省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标准,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知难而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突破口,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加强检查评比为动力,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学校先后几次召开创建动员大会,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健康促进学校基本知识,使师生员工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制订学校工作计划时,把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纳入学校总体计划中,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教师积极配合,我校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顺利推进。

二、健全机制,落实责任

为了保证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进行,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我们抓住关键,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相关的制度。

1.落实课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严格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以

-1-上的活动时间。各年级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并多次举行体育活动比赛,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广泛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

2.学校坚持把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任课老师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成效显著,健康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

3.健全卫生督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坚持打扫教室以及包干区的卫生,坚持做好保洁工作,保证校园环境洁净、优美。走进我们的校园,你就会看到佩戴红绶带的执勤同学在进行卫生的检查监督。我们做到日日查、周周结、月月评,洁净的校园培养了每一位学生的劳动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4.制定制度,规范管理。例如:《健康促进学校管理制度》、《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传染性疾病处理应急预案》、《控烟制度》、《教学和活动设施使用规定》等。

三、细化管理,优化环境

学校给师生创设了一个优美、整洁、高雅的物质环境,教室、图书室、办公室、食堂、校门、操场等布局合理、赏心悦目。

1.力争硬件设施达标。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区域卫生安全等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一如既往地抓好校园净化、美化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人,奖惩到人,以硬性的制度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净化、美化。

2.办好食堂,保证师生饮食安全。按照食堂等级标准,一方面改善食堂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水平和健康卫生意识。严把食品采购入口关,实行统一采购,有索证、有登记、有检查,经常邀请食品安全检查单位和专家来校检查,不断提升食堂管理的水平,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此外全天候地为学生提

-2-供洁净、安全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冷热齐备,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才的乐园。

四、开展活动,营造氛围

自创建活动以来,学校积极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如《与法同行》、《寻找身边的不健康行为》、《知识守护生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专题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健康安全意识。

学校还开展了各种特色活动,有环保时装秀、植树护绿等,这些活动使全体师生学生在健康有益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五、狠抓教育,提升素质

1.落实学生体检和教师体检制度。定期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体检,全体教工的常规体检一年一次,学生进行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对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及时的统计,并作相应的分析。对体检中发现异常或阳性特征、疾病的则及时通知教师或家长,并督促其及时治疗。健全了师生健康档案。

2.重视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在常见病多发季节,学校卫生保健员及时向学生发放宣传资料,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预防方法。在六病防治的工作中,我校认真贯彻上级预防政策,成立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消毒预防工作,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对师生进行预防常识的宣传,提高师生预防意识。

3、切实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壮大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拨出专款用于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小组,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

-3-学生心理档案。

六、密切联系,健康互动

学校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健康信息交流与沟通,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共建、共管、共育的社会大环境。

1.学校与社区:学校积极争取公安、城管、社区等单位的支持,积极维护学校周围环境不受污染。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给学生、教师、家长开健康教育讲座;学校还不定期的安排学生到社区去参加劳动和卫生教育,受到家长的认可。

2.学校与家庭:学校还设有意见箱,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家访4人次,向家长传递有关健康促进学校活动的信息,在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行为提供必要的家庭帮助,加强学校与师生,教师与家长的短信、微信互动,及时交流信息。

在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劳动的汗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对“健康促进学校”的教育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也丰富了我校办学理念内涵,提高了师生对健康概念的诠释和师生的健康意识,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建设设施现代化的教学乐园,营造整洁优美的学习环境,培养文明向上的校园风气,增进师生健康的综合素质,在新的征程中更创辉煌。

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 篇7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 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有强烈的求知欲, 学习效率较高;有较稳定的情绪, 乐观自信, 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对未来满怀憧憬, 对生活有满足感, 有较健全的一面, 不怕苦难, 果断、顽强, 有自制力, 人格完整统一, 敢于竞争, 努力向上, 积极进取;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 能较好地认识自己,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广泛, 有知心朋友;对社会现状有较客观的认识, 善于进行自我调节, 适应良好。

然而,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 目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大学生中因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休学、退学人数的比例相当高, 而且呈现上升的趋势。因大学生心理障碍引发的各类校园突发事件有增无减,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

第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 心理健康教育事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高素质人才, 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第二,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本, 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学生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象。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多样,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 竞争压力的增大, 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 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于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学生休学、自杀、凶杀等事件屡屡发生, 充分说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创建和谐校园

在创建和谐社会时提出了关注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应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人身上, 以人为本, 让健康人更加健康。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 心理健康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与可靠保障。开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能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1、学校与家庭双管齐下

学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场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如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在学生管理部门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并提供场地、设施和经费保证等, 从而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发展。

家庭成员是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家长的心理素质以及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应该而且必须配合学校, 继续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学校也应当与学生家庭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心理状况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 指导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学校、院系、班级“三步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就必须有一个严密的体系。

第一步, 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由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组成, 设立专门办公室并每天开放, 重点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 包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举办宣传教育活动和系列讲座、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 及时解决大学生遇到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平台。

第二步, 在院 (系)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 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院 (系) 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 协助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及早发现和报告问题, 与学校相关机构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对心理不适学生及时提供帮助, 解决一般性心理问题。

第三步, 成立学生心理自助组织, 由班级中有一定心理学基础、心理素质高的学生干部和同学组成, 包括寝室长、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心理协会成员等。

3、注重发展良好信任的师生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告诉老师, 不愿与老师开诚相见, 那么, 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 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 良好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基本条件, 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条件。人际信任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公开、透明和信任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关系和谐的客观基础, 人际关系缺乏或孤立的学生多表现为自我封闭或退缩不前。所以作为教师和辅导员就要遵循“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则, 努力建立良好信任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为情感、信息的交流奠定基础。

创建健康学校工作总结 篇8

遵义市教育局“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办按计划于2013年5月13日至24日,5个专家指导组分两批进入32所项目学校进行第二次入校指导。专家指导组围绕项目学校的专项科研课题以及特色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等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听取学校汇报、召开学校领导班子、学科教师座谈会等方式,对各学校工作实施了集中指导。

在入校指导过程中,专家组认真听取并记录了项目学校校长的对本校的特色学校建设专项科研课题以及特色学校发展规划等工作汇报,就学校的专项课题、特色理念、特色资源、特色实践等方面,与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和积极的讨论。通过本次入校指导,发现项目学校对特色学校建设的认识有了整体的明显提升,对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同时,专家对项目学校特色建设专项课题研究以及特色学校发展规划研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供了深入指导,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作为特色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的意义,确定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本次入校指导工作是继首轮项目基线调研之后又一次的全面深入指导,取得了积极有效的实质性效果。入校指导期间,县、区(市)教育局(教科局)项目办积极配合,项目学校校长及教师,围绕特色学校建设的办学理念积极交流。学校凭借自己办学条件、育人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其特色创建工作也各有侧重,呈现出多彩发展的态势,为项目后期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二次入校指导后,进一步调动了县、区(市)教育局(教科局)和项目学校的积极性,校长与教师们对学校的特色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纷纷表示将在市教育局特色学校项目办的统一要求下,按照专家组指导意见,全力做好做实各阶段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特色学校项目建设。

课题科研引领 探索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推进途径

为扎实推进全市“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工程实施,切实以课题科研引领特色学校建设,探索特色建设的有效推进途径,“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学校专项科研课题开题暨工程建设推进现场交流会于2013年5月30日在遵义市丰乐小学召开。

来自遵义市各县、区(市)教科局(教育局)项目办负责人、第一批32所项目学校校长以及市教育局项目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重庆新课堂教育专家代表、项目执行总监李莉萍主持。

会上,遵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樊厚义宣读《关于公布2013年“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专项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赤水市第一小学校长陈高荣代表第一阶段项目学校作特色学校专项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博士作关于特色学校建设专项科研课题研究的专题指导,胡博士对特色科研的特点和意义、特色学校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以及科研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解读。同时,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作为特色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的意义,理清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建设思路。

遵义市汇川区教育局副局长肖维代表各县、区(市)教科局(教育局)作区域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经验交流。

遵义市红花岗区丰乐小学校长胡芳蓉和凤冈县第三中学校长刘伶代表第一阶段项目学校就特色学校建设推进作经验介绍报告。

市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重庆新课堂教育总监何勇对项目特色学校阶段性推进工作作了整体性说明,并且他别有生趣地将特色学校建设比喻成跳舞艺术,希望所有项目学校舞出特色。

最后,遵义市教育局副局长、市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罗义国对下阶段特色学校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打造特色学校,就是要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是以学校文化内涵突破为切入口,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优质化发展。要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为引领、以课程实质为动力、以校本教材为支撑、以课题研究为理论指导,不断加以提炼、总结,使特色学校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上一篇:体育教学读书心得下一篇:奥巴马总统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