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

2024-10-06

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精选15篇)

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 篇1

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

2016年,科研处在校党委和分管校长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和年度工作任务要求,认真总结“十二五”科学研究事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深刻领会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认真贯彻学校2016年党政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总体目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制度建设为契机,以科研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构筑高水平科研基地,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明显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提升科研能力和成果产出水平提升的学术氛围,促进我校科研水平上台阶,增强科研服务社会能力,形成科研、教学、育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经过全处和全校教师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领会,“两学一做”提升能力

科研处严格按照各级党组织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安排,开展科研党小组专题学习部署会、集体学习会,积极参加党支部专题学习活动和主题教育;全处党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开展学习讨论,并认真总结学习心得;为党员补充专题学习读物,全处党员自学《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讲话》、《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书籍、讲话和制度,提升党性修养,全面树立和强化“四个意识”。

组织二级学院、教学部主管科研工作负责人,学校科研基地负责人召开了学习习总书记在科技三会重要讲话座谈会,丁巨涛副院长亲自主持、胡健院长作重要讲话,推动我校科研工作上台阶,科研实力整体竞争力。

处务会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深入学习了各级科研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管理办法和规定等,学习了《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评奖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2017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评奖办法》等上级文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公示制度,明确逐级上报、审核、批准制度,确保项目申报、奖励评审公平、公正、公开,推进了工作规范及有序落实。

二、准确统筹全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在全面总结“十二五”成绩、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领会《西安财经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西安财经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西安财经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西安财经学院“十三五”校园建设发展规划》,全面调研我校科研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西安财经学院“十三五”科学研究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我校科学工作的总体目标,规划今后五年科研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措施。

结合我校科研发展现状和“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科学研究事业发展规划,对标我校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奋斗目标及“双一流”建设目标,科学分析我校科学研究工作发展实际及存在问题,制定我校科学研究事业追赶超越实施方案,明确我校科学研究事业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以及落实路径。

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根据《西安财经学院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总体方案》、《西安财经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 案》等文件精神,科学制定《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科研处任务落实计划》、《2016年省级“平安校园”创建评选活动科研处实施方案》等落实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助力学校内涵发展建设。

三、完善管理制度,精准激励确保成效

完善科研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坚持以高水平成果产出、团队合作研发能力提升和人均科研绩效提高为导向,进一步促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奖项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修订工作开展顺利:

一是修订出台《西安财经学院科研业绩认定办法》、《西安财经学院纵向科研项目配套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西安财经学院科研业绩奖励办法》、《西安财经学院科研业绩认定办法补充规定》;

二是制定出台《西安财经学院科学研究扶持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并启动项目申报,推进我校高水平项目申报和高等级奖项参评;

三是制定出台《西安财经学院优秀科学技术奖评奖办法》、《西安财经学院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奖办法》等奖励和激励制度,落实工作全面启动;

四是起草旨在调整反响类成果等的认定等级的《西安财经学院科研业绩认定办法进一步补充规定》以及旨在推动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产出相关成果的《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创新成果认定办法》等。

四、精心组织部署,高质量完成项目管理

(一)项目的前期管理

1.重视高级别项目申报,精心组织申报动员工作。从学校和各二级学院(部)两个层面,分校内经验交流、省内知名专家专题辅导、申报写作技巧培训三个阶段开展2017年国家级项目申报培训工作,组织11名专家召开5场国家级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为全校教师做了国家级项目申报辅导,有针对、有重点、分学科开展申报动员。

2016年,科研处共面向全校发布各级各类项目申报通知近30项。2.按时间节点,合理安排各级各类项目申报

(1)2016年校外项目申报及立项情况情况。2016年,共组织受理各级各类项目申报近40类,申报项目共计45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3项,省部级项目137项。截止目前,我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纵向项目11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资助经费99万元,省部级项目46项,资助经费120万元,厅局级项目67项,资助经费99.5万元;横向项目18项,合同金额256万元。

(2)组织2017年教育厅科研项目评审工作。根据陕教技【2016】19号文件精神,精细组织教育厅2017年度科研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通过对全校68份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专家匿名评审情况并结合我校学科发展需要,目前我校人文社科类立项20项,自然科学类立项5项,基地项目8项通过专家评审,上报教育厅。

(3)结合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整合资源,优化校级项目类别。1)设立校扶持计划项目,旨在孵化一批高质量、高水准项目,推进我校科研项目上水平、上层次。根据《西安财经学院科学研究扶持计划管理办法(试行)》(西财研发〔2016〕4号)的精神,积极落实组织2016年度校扶持计划项目申报,共受理申报27项,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校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终评,2016年度共安排重点 项目2项,资助经费4万元;一般项目14项,资助经费总额14万元(西财研发[2016]9号)。

2)结合基层学术组织改革,顺利安排“科研基地对本科生开放项目”和“校学术著作资助项目”的立项工作。2016年“科研基地对本科生开放项目”共对13个基地71项项目进行立项,安排经费22.3万元(西财研发[2016]9号)。

3)组织完成2016年度专著出版的立项工作,2016年度学术著作资助项目共申报21项,经校专家评审、校科学研究委员会终评,共有10部学术著作获得立项,资助经费共计28.0万元。

(二)加强项目中期管理,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1.积极督促,按时完成上级科研管理单位的中期检查工作。按各个不同项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开展中期检查工作,督促项目负责人按计划进行研究,按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16年度收支报告、经费决算报告、管理工作年度报告及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中期报告;顺利组织完成我校4位教师的教育部项目的各项中检工作,4个项目均顺利通过中检;组织完成省社科联5项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

2.加强校级项目中期检查,提高完成质量。组织“2015年度科研基地服务行业孵化项目”进行会议中检,对2015年新设立的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考核,严格把关。

3.认真细致,保证项目经费分配准确到位。2016年,全年科研批准经费共计574.5万,全年到帐经费共计515.35。到帐经费中当年纵向项目立项经费292.1万元,往年立项后续经费65.2万元,横向项目当年立项经费131.85万元,往年立项后续经费26.2万元。分配到帐经费150余笔;实行“一项一卡”,设计新的经费使用卡;登 记、审核配套经费报销凭证140余项。

在5月份的经费核查中,发现西安市科技局除了2014年结项的两个项目尾款一直未到账外,还有2012年结项的四个项目尾款均未到账,经多方联系,追回经费6.6万元。

(三)重视项目后期管理,提高科研绩效。

1.耐心细致办理各类结题手续。2016年办理各类结项手续150余项。办理国家社科项目结项4项;国家自然基金结项2项;教育部项目结项5项;全国统计科学计划项目结项9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结项10项;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结项7项;陕西省科技厅自然基础研究项目结项3项;省教育厅科学计划项目结项20项;西安市社科规划办项目结项5项;西安市科技局项目结项4项,省社科联项目结项12项;陕西省体育局项目结项3项;院级项目结项40项,院级著作资助结项7项;其它各类结项近24项。

2.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级科研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质量。结合省审计厅的要求,开展校级项目清查工作,截至2016年5月31日,183项未结题的项目中有34个项目已经办理了结项、62个项目办理了延期申请,剩余87个未办理任何手续的项目,经院长办公会审议决定予以撤销。

3.加强教育厅项目管理,重点清理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结合陕西省教育厅文件《关于申报2017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陕教技办〔2016〕19号)有关精神,彻底清查2002-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99项,其中基地项目52项,专项项目247项。现代企业管理中心成立至今34项项目中,未办理结题30项;资环中心至今共承担8项项目,未办理过结题。经过督促,截至目前,资环中心2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现代企业管理中心10项项目材料已经准备完毕,计划进行验收。

4.组织各类项目结项验收评审会。受西安市科技局委托,对2014年全省十余项西安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组织了验收评审;组织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项目验收评审。

5.积极推荐优秀项目成果,争取更多有影响的社会反响材料。向陕西省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推荐成果简介5篇;组织 14篇成果简介报送2015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选介汇编》;向陕西省社科联推荐7篇成果简介报送《2015年陕西省社科联优秀成果汇编》。

6.重视结项项目的后续管理。认真细致归整结项项目全套材料,为科研材料的后续利用打好基础,完成2015年科研档案归档工作,共93卷。

7.做好基础数据整理工作。完成2015年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配套(资助)经费计划表及2015年横向项目计划表的编制工作;整理2016年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信息,为各部门数据需求做好基础数据整理工作。

五、智库建设引领,协同创新推动基地建设

紧抓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机遇,确定以高端智库、协同创新为引领,评估检查促进科研基地基础设施完善,统筹规划促进跨学科优势合作,全程监管促进研究方向整合,激励和带动全院科研基地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通过学校基层组织改革,夯实科研基地基础,落实机构、人员、基础设施到位;科研处实地走访全校8家省部级、7家校级基地,落实我校科研基地人员、硬件设施到位情况,精准了解科研基地在实 际运行中的客观条件限制因素,积极协调解决相关困难;

二是明确科研基地科研任务总体目标,细化各级各类科研任务指标,详细分解国家级科研立项、省(部)级科研立项、科研项目(纵向、横向)经费、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权威期刊论文、检索论文、著作、省部级以上获奖、新建基地等指标目标,基地服务地方项目计划初步制定完成;

三是以评促建,按计划完成科研基地评估和检查。完成我校“影视艺术研究中心”立项评估;落实检查我校15家科研基地根据2015年基地评估专家意见制定的整改实施方案。落实15家科研基地具体可行的《科研基地服务行业、地方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基地具体对接实际行业和部门,科研成果服务于地方行业政策研究、解读、制定等工作局面。

四是是加大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建设力度,基地研究人员在该年度共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共承担各项科研课题15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研究成果获得各级奖励6项,其中省部级奖励2项、厅局级奖励4项。基地首席专家胡健教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等知名媒体发表专题文章社会反响良好。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都较上一年度稳步提高,社会影响力与认知度都得到有效提升;

五是完成舆情报送工作安排,形成长效舆情报送机制,增强科研基地研究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决策能力;2016年我校共上报十六期共33篇舆情信息。

六是积极组织推进高级别科研基地建设,申报陕西省重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七是根据省规划办的统一部署,经学校研究审议决定,整合我校科研平台资源和实力,完成“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推荐工作。

六、积极推荐专家、整合资源,稳步推进智库服务行业

(一)广泛动员,积极推动我校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各级各类项目咨询论证、评审、验收、科技成果鉴定与科技奖励评审。更新西安市社科基金专家库20名专家信息;组织完成陕西省科技厅征集和完善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信息工作,共推荐53名专家学者;组织18名专家学者完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原有专家库信息,并成功推荐增补专家9名;向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成功推荐智库专家1名。

(二)全面总结科研成果转化,为进一步促进我校科研成果服务地方做好准备。总结我校十二五期间科研成果转化情况,总结《关于进一步做好雁塔区信访维稳工作的建议》、《陕西省非星级住宿单位入境游客接待抽样调查》等九项成果总结并上报教育厅。2016年我校科研成果——《我省全面营改增改革试点调研报告》获得省委娄勤俭书记重要批示,彰显我校科研成果进一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

七、高效实施保障,精细化完成成果管理工作

1.申报各类成果奖奖项

组织申报201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教育部2016年度高等学 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016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西安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29项、2017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7项。2016年我校科研成果获得西安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将一等奖1项,三等奖6项。

2.强化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加大对高等级科研成果的引导及奖励工作

(1)我校奖励工作中统计科研论文共700余人次,其中科研优秀论文(一类核心以上)共计179人次;著作统计32人次;符合配套奖励的优秀科研成果奖10项。2015年科研成果奖励总额共计490000.00元,其中学术论文奖励共计280900.00元,学术著作奖励共计18500.00元,科研成果奖项奖励共计187600.00元,实践性成果奖励共计3000.00元。

(2)精心组织我校第六届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我校教职员工37项科研成果申报评审。全校28项成果获获奖,奖励金额合计26000.00元。

(3)全程跟踪2016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情况,2017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评审情况,目前我校5项申报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的成果通过形式审查和公示。

八、积极拓展渠道、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1.积极拓展渠道、利用基地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和沙龙活动,与各二级院统筹安排,合理地组织了45场学术报告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2.细化完善《西安财经学院学术交流活动工作流程图》,并督促相关部门遵照实施。

3.参与主办沈奇诗与诗学学术研讨会。

九、其他相关工作

(一)科学部署,严格标准,圆满完成科研处2016-2018聘期人员聘任工作。

(二)狠抓落实,保质保量完成我校201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相关工作。

根据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及任务分解安排,完成教师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我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学术论文及有关成果、申请专利等情况综述、科研设施开放程度综述以及科研实验室、科研基地、研究所向本科生开放情况综述等材料撰写及支撑材料组织。

(三)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出色完成下达任务

1.完成教育部及省市科技/人文社科报表(2015—2016年度)的统计报表上报工作,完成了2015年全国R&D资源清查统计上报工作.2.协助教育厅科技处进行4月和9月进行的2016年全省科研项目结项工作; 3月全省省属院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工作; 10月教育厅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认真填报教育厅《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调查表》、《普通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问卷》。完成并报送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研工作总结、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科研事业发展规划、“十二五”科研成果转化情况综述和九个典型案例材 料、学风建设总结。

3.组织陕西省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发布会;协助陕西省规划办完成全省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预算表审核工作;协助组织2016年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会议。

4.认真总结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强化学风建设责任实行通报问责机制的通知》(教党函[2016]24号)以及省教工委、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强化学风建设责任实行通报问责机制的通知》(陕教[2016]23号)文件相关要求以来我校学风建设中的各项工作,科研处“学风建设”专栏加大对学校科研人员学风建设、科研行为规范以及科研诚信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建设力度,及时更新各类规章制度和典型事例,在全校范围内倡导风清气正的学风和严谨诚信的科学研究风气。

5.参加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相关会议。参加教育厅、省社科联、省社科规划、科技局等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项目申报和结项会、市社科规划立项发布会、国家社科基金发布会、省社科界学术年会、自然基金西北片区会等各种会议。

(四)配合校内其它部门工作

1.配合人事处完成2016—2018年度新聘期校属11个二级学院(部)聘期科研任务分配工作;配合人事处完成对2016年新进教师进行了科研业务专项培训,帮助新进教师更快适应工作,全面了解我校的科研制度、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等,为他们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支持和配合人事处完成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录入工作;

2.配合人事处做好职称评定中论文、著作、获奖、项目等成果科 研量化和审核工作,2016年我校申报高级职称共计25人,中级职称共计11人;配合人事处完成“青年英才计划”、“雁塔学者”人员的科研成果审核和认定;配合人事处进行15位招聘博士试讲工作。

3.配合财务处完成教育厅立项项目网上系统的录入上报工作以及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

4.完成学校教学状态数据库中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部分数据填报工作。

5.完成我校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委员调整工作和大学更名工作的数据和信息支撑工作。

6.配合党政办完成《西安财经学院基础数据统计报表》中科研数据报送等工作。

7.结合学校的目标考核方案,对各二级学院(部)的科研业绩考核选取科研重要指标进行了考核量化工作。

8.积极支援和满足其它部门在审核评估、更名大学、各种数据上报工作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需,完成校内稳定安全信息表、科研处网络宣传平台基本情况汇总表、科研处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情况的报告等。

(五)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骨干培训

1.科研管理人员培训。为迎接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全面推进科研管理工作,助力我校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提高我校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对各二级学院(部)科研副院长、省部级科研基地和校级科研基地负责人、科研秘书以及负责科研成果统计的人员进行了科研管理业务培训,内容涉及基地管理、项目管理、科研奖项申报、成果登记、科研考核等内容。2.深入二级学院,结合学校相关政策,系统地对各类科研项目级别认定、申报、中期管理、结题要求、经费管理等基本常识进行普及培训。

3.组织近50名科研骨干教师参加“第54届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科研项目申请和高水平论文发表能力提升研讨会”,帮助教师切实提高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申请的质量,提升。高水平论文发表能力。

十、获得荣誉

2016年陕西省社科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上表彰了全省社科项目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科研处荣获“2015-2016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先进单位”,项目管理科王晓燕同志荣获“2015-2016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2月夏绪梅同志获得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2014—2015年度先进社科工作者”。

十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研究、结项的现象较为突出。2002-2015年中,我校承担的52项教育厅基地项目中仍有38项尚未结项。目前已经通过自查、加大后期管理,将项目结项情况与年度考核、工作评优挂钩。

2.科研成果服务行业、地方,成果的有效转化较少。我校科研成果发表在《成果要报》、《专家建言》等服务决策咨询的刊物或者获得政府领导批示在数量的不多。目前通过加紧落实科研基地服务地方行业实施方案,促进科学研究与地方、行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以期更 好地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

3.科研奖项偏弱。我校在国家级/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高级别奖项方面较弱,省部级以上奖励增长幅度不大,各级各类奖项的申报数量仍需提高。当前落实校级扶持计划项目、与二级学院(部)共同发掘、培育我校优势科研力量,争取实现高级别奖项的突破。

科研处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 篇2

1月16日上午,在余杭区仓前余杭公交停保基地召开集团公司2016年度工作暨综合预算会议。集团领导班子、副总工程师、全体中层干部、余杭公交、萧山公交领导班子和临安、杭德公交党政负责人以及集团部室工作人员和职工代表参加会议。市城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章维明,综合管理部部长黄李强和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何雄彪受邀出席会议。

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黄志耀代表党委、董事会、总经理室作了题为《激发精气神凝聚万众心创新局面再创新业绩为实现公交集团“两个效益”最大化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汪建平副总经理布置了集团2016年度综合预算;6家单位分别上台作了表态发言。卢智宏总经理就如何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和今冬明春主要工作提出了要求。会上,何雄彪、章维明充分肯定了公交集团工作报告,提出了工作意见和要求。

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 篇3

确保2016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以“电子银行业务新产品”扩面为目标,下好资金组织棋。通过开展服务营销标杆网点打造活动,改进服务手段,走出柜台,变等客上门为主动寻找客源,并多渠道、多方位地开拓业务,大力宣传农信社“幸福七天存”、“亲情付”、“任性付”等产品的优势,增加信用社的亲和力与知名度:以开展“十个覆盖率”“十个创新产品”活动为抓手,下好贷款投放棋。深入企业、村组、社区,切实把金融服务与“十个覆盖率”“十个创新产品”进行对接,了解客户金融需求,为客户量身打造信贷产品,及时有效化解客户融资难题;以“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为着力点,下好金融自助服务棋。将农民金融自助终端安装在原POs布放点的“1+1”布局方式,达到业务功能优势互补,网点建设资源整合,集中进行后期管理的良性发展目标。开展自助设备进社区、进医院、进学校的活动,在以上场所有计划、分批次地布放离行式自助设备,巩固和拓展农村金融市场。以“标杆网点打造”为主打牌,下好服务提升棋。巩固服务营销标杆网点打造培训成果,从内外不断提升全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使服务由被动到主动、由表面到深入,形成“大众银行”的普惠服务,“富裕银行”的贵宾服务,“私人银行”的定制服务模式;建立营业网点整体服务水平标准化与常态化机制,坚持月检查、月通报,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对辖内基层网点改造及规范化服务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督导检查,确保让客户感受到心贴心的服务。以“机关目标考核”为着力点,下好机关职能服务棋。按照“事事有人做、岗岗无闲人”工作要求,明确机关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将机关管理、服务、创新、培训等内容纳入目标责任书,并将目标责任细化到月实行月考核,部门工资也将与考核评价结果挂钩考核计发,充分使机关每个员工明确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最终达到什么效果,以此提升机关服务基层的工作水平。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为要点,下好员工激励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以机制为驱动,以效益为杠杆,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并适时调整考核重点和权重设置,引领工作方向和重点,通过激发和调动全员积极性,凝聚力量,推动南乐农信社步入发展“快车道”。以“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下好常态化培训和教育棋。一是鼓励员工参加职称资格考试,积极参加经济、会计等系列职称考试和注册会计师、律师、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二是制定2016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以联社集中培训为主导,以各部门对口业务培训为辅助,以集中教育为依托,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中,把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研讨问题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切实提高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度科研处工作总结 篇4

2010年,是我校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重大突破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及社正处的正确领导下,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并在各学院和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全校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多新成绩、新突破;我校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有了新提高、新发展,开创了学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局面,为加强我校各项事业的内涵建设、实现建设中国一流艺术大学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科研处的每位成员都牢记我处工作职责,始终以党、国家和我省的各项大政方针及我校第八次党代会通过的同志代表中共第七届委员会向第八次代表大会报告的决议和同志所作的关于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为工作指南,狠抓落实、各施其职、通力协作,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本年度工作计划的各项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下面我们将就规章制度建设、学科建设、项目申报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等方面对我校科研处2010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汇报,请领导批阅。

一、制度建设常抓不懈,科研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为提高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规范学术行为,本年度科研处继续加大规章制度建设,颁布和修改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文件,建立并完善了校级科研管理体系,使我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科研管理的长效机制已初步形成。2010年,我处多次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分别针对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年鉴》和《概览》的编写等重要工作做了安排部署。2月,我们就及时做好了每年一度的科技与社科统计工作,并配合教育厅做好集中审核全省高校R&D资源清查暨科技社科年报统计数据。另外,本年度我们还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科研经费的审计。上半年,根据我校目前博士后招收和在站人员的实际研究情况,修改了《博士后出站考核办法》。我们还联合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就校级课题的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二、学科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2010年度,对我我校的学科发展来说,是一个及其不平凡的一年。3月份,我们召开了重点学科建设暨科研工作管理会议工作会议,6月召开了重点学科建设推进会。这两次会议,分别就我校近几年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及时汇总有益经验和提出不足之处。这两次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迎接今年省重点学科的中期检查。正是因为我们的高度重视与及时部署,我校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四个省级重点学科均顺利通过今年的中期检查。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10—2012三年项目建设规划及2010年项目申报工作,经过我们的精心组织和不断努力,我校申报的个项目,经过教育部有关专家评审,最终获批项,项目总体通过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三年共获得专项资金万元。这是我校自建校以来在科研领域所获得的数额最大的资助,对于我校今后的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将会发挥巨大的和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项目申报质、量并举,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取得历史性飞跃

2010年我校各种项目申报过程中利好消息频传。本年度,我们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各种常规项目的申报工作外,还积极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项目、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等项目的申报工作。今年,我校共获得各个级别项目73项立项,其中省厅级以上项目27项,共获得项目资助经费近150

万元。

四、科研机构建设开创新篇章,各项获奖捷报频传

今年,在科研机构的建设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省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被确立为第二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艺术设计材料与工艺实验室被确立为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我省今年唯一一个以艺术学一级学科为依托的省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获批,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我校艺术学科的综合实力,同时也是我校设计艺术学学科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有力证明。艺术设计材料与工艺实验室的建立,为我校的科研与学科建设搭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平台。对于进一步加强我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校拔尖人才培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该实验室对于我校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成果转换、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能力的增强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最终为我校成为推动江苏早日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提供强大动力。

在科研过奖方面,我校老师喜获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在江苏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校优秀成果奖评比中有我校有一位老师获二等奖、三位老师获三等奖,获奖比例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五、整合优化学术资源,积极编写科研文献

为了及时整理、收集我校近两年的学术资源、梳理总结近几年的科研情况,我们一如既往地编制了《年鉴》。该项工作从3月份开始启动,一直持续到11月份,历经发文、素材收集、汇总成册、校稿等多个阶段。另外,为了总结我校近30年的学术成果、彰显学术实力,及时收集、保存我校的学术著作,我们今年启动了《概览》的编撰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对我校科研工作

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外宣传我校科研事业发展的新进展,我们还按期编写了《简报》,并向学校其他部门和二级学院免费发放。

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完善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作

科研工作年度总结 篇5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期初制定了适合我校校情,切实可行的科研工作计划。

二、积极组织教研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本学期校本培训面向全体教师进行了“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写”、“对高效课堂再认识”、“电子白板的使用”、“师德教育”的专题业务培训。从检查看95%的教师能认真学习,精心整理学习笔记。

三、继续做好市级科研课题“4+1阳光关爱工程”和“四成教育”的研究工作,及时收集材料,整理归档。

四、积极准备材料,迎接四项检查:

1、市级标准化科研室检查评比验收工作。此项工作已通过验收,获得“市级标准化科研室”牌匾。

2、市级资源库建设复检工作。到现在为止,我校资源库总量达到659G,其中来自我们教师的自制课件部分已达到165G。

3、县级校务公开检查。

4、县级党风党建工作检查。

五、积极参与投稿上报工作。

1、上报“十二五”各级骨干材料和信息。

2、统计并上报普通话报名工作。

3、上报“推普周”活动材料。

4、征集并上报“构建有效课堂教育论坛”论文五篇。撰稿人分别是吴鹤颖、秦宗福、张丽荣、武文婷、陈然。

5、铁岭信息教育投稿18篇,其中表现较好的武文婷、陈然、宗金雪、王桂霞、孙陆军、王鹏、朱凤坤、张丽荣、吴鹤颖。这项工作不但能提高自己的业务写作水平,而且在学校也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也为自己的考核奠定基础,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六、精心组织培训 提高科研能力

本学期继续利用业务学习的机会,联合教务处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辅导,有效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同时加强了个人学习,以广泛学习和专题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

通过培训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继续采用“走出去”的方法,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课,通过各种教育研讨会,拓宽思路,放大眼界,使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了。

七、注重研究实效 落实科研过程

本学期将课题组的日常研究纳入教研组的常规管理之中,教研组长要全面关注本教研组的课题研究进展。全体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并把课题研究渗透到各个学科,使课题研究过程成为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教师由“职业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必经之路。目前,我校市级课题《4+1师生结对阳光关爱工程》已经开题,全校有50名教师正在进行课题研究中。

八、重视研究成果,提高科研品位

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反思或论文 ,从而不断提高了研究意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

九、创建校园博客群,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利用校园网站上开辟的 “教师博客”发布教研信息。广大教师通过博文,明确了教育博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功能定位:感受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与教学能力,让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强的专业信念,有更坚定的教学自信心。分管科研工作的领导定期进行理论性指导,刊登一些优秀的论文、案例、导学案,还把最新的教研信息动态通过教研网发布,教师通过网站,很快知晓我校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科研动态,并能通过学习,学会利用教育博客这个平台进行反思、探讨与研究,并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不同的看法,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意见,超越自我的视野,去反思与批判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思想与教学行为,去理解更多他人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在这个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孕育出来。

十、本学期教科研工作中的不足

1、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还需提高,还有一部分教师只会照搬别人课件,不能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加以取长补短。

2、教师还应把读书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学校为教师购置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图书资料和杂志,但使用率还不是太高。

3、课题组研究还流于形式,还不能深入课堂联系实际,缺乏自主和创新。

4、还有部分教师教科研成果意识不强,撰写论文案例大多是一些年轻教师、需要评职称的老师。

十一、下学期工作设想

1、进行课题培训,做到每个教师都扎实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人人都参与研究。

2、要求各相关教师利用教研活动的机会上一节课题研究课。

3、课题组的教师一学期至少写作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或案例并出版教师论文集。

2016上教科研总结 篇6

本学期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全面提高为目的,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以教研和科研为两翼,以课堂实践为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

常规教研规定具体时间、地点、教研内容,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教科研主任按时检查教研活动情况,填写教研活动检查记录。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八次,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为重点,深入开展常态课堂案例研讨等多元化的校本研究活动。5月19日安排了“全员微课培训”的集体教研活动,请徐淑霞老师对全体初中部老师进行微课的基础知识普及和基本制作的培训。

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为初

一、初二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初三年级组内自行安排时间,由教科研室统一安排备课地点,教科研室和教务处统筹安排备课内容,要求由备课组长带领本组教师商定教学进度、解决授课中的疑难问题、备出本周的授课内容,备课组长认真填写“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包年级主任检查集体备课情况,认真填写”集体备课检查记录“,及时召开碰头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听课活动:

本学期听课活动形式为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观摩课,要求全员听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分为初三组和初

一、初二两大组,由郭福琴、庞其发、项丽娜等15位老师执教。每位听课者要积极发言,教研组长作好记录。听课要根据新课程要求,对授课教师作恰当的评价,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青年教师汇报课由王永正、戴晓霞、弯华丽等八位青年教师执教,要求执教老师讲前精备、师傅指导;讲后召开专门的评课活动,首先教研组内初评,其次教研组长在汇报会上再评,最后教科研主任总评的三级评课模式,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

3.继续教育:

布置2016年继续教育,组织老师们撰写论文,参加继续教育考试,完成高师科交派的所有任务。落实上级布置的国家、省、市三级培训任务

4.配合教务处完成常规的教案检查、作业检查及初三理化生中考、微机中考等活动 5.初一新生部分招生工作 6.做好校园环境创建,完成《智慧的交流 心灵的碰撞》--初中部教研风采校园展牌的制作

7.完成本学期《初中生周报》的发放工作 8.外出学习培训活动:

1)李娜老师参加省级“中小学优秀教师短期培训“

2)李丽老师参加“2016年市级中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

9.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说课、讲课等教学评比活动,获得荣誉:

1)耿萍老师在2616年沧州市英语学科中考研讨会上作《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的示范课

2)王永正老师参加”沧州市2016年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获得二等奖 3)胡芳老师的教学设计《埃及》参加市级电教成果评比

4)项丽娜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how do you usually get to school? 》参加市级电教成果评比

10.规范、整理教科研室档案,收齐各类总结、记录 11.成绩分析:

对期末考试进行成绩分析。分为校长部分和教师部分,分别强调班级各科目的名次顺序来体现授课对比情况和教师的优秀率、个人成绩名次等。

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 篇7

会上,7所基地学校代表进行了教育科研工作经验分享,着重介绍各自学校的亮点和特色的做法,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市教科所对基地学校管理进行了说明,指出下一步将从基地学校开始加强科研的过程管理(前期管理、节点管理),积极探索教科研管理、指导的校本运作方式。

吕汶副局长强调各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要认清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指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应是全市范围内教育科研的攻坚队和排头兵、全市优秀科研成果的实验站和孵化基地、全市高规格教育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某一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的情报资料中心、科研文化与学术道德的倡导者和示范者;提出要建设名实相符、名至实归的教科研实验基地学校,进一步统一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把教育科研工作自觉放入质量立教的盘子里通盘考虑,确立科学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质量观重视过程管理,实施切实提升我市教育科研质量的可行策略。

2016《美术日记》年度新作展 篇8

和最早的《美术日记》一样,新版的2016《美术日记》所刊载的美术作品,大部分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和期刊,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和连环画出版社的作者之手,集中给读者呈现的是人美社(连环画出版社)作者的年度作品盛宴。作为编者,我们一肩挑两头,一头是作者,一头是读者,正如邹韬奋先生所说“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同时,我们也竭诚为作者服务,这是编者的责任,也是《美术日记》所承载的重要功能。2016《美术日记》以每日一图的方式编排,精选人美社著名品牌“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和近年在人美社(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共300余幅,按月分为“大雅、春熙、山居、野趣、林语、云影、朴真、水韵、中正、万象、才情、至美”十二个部分,动静互现,时空交错,雅俗共赏。以《美术日记》为载体,“《美术日记》年度新作展”在新落成的中国美术出版大厦美术馆举办。参加展览的作者将无私地捐赠自己参展作品,用于资助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在我国,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美育仍然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政策需求,系统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形成《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于2015年9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

作为新中国美术出版事业的发源地,人民美术出版社长期以来为我国美术教育和美术出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针对《意见》提出的四个关于改革学校美育发展现状的举措,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与地方教育部门联合,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计划在全国条件成熟的中小学建设“人美美育学堂”。以美术和书法学科作为“人美美育学堂”建设的重要切入方向,在学校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购置美育装备以及美育师资培训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通过美育学堂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强化其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科研年度工作总结 篇9

一、抓科研、定措施、出效果

认真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上级领导讲话精神,贯彻执行上级文件,把教师的思想集中到教育科研上来,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的理念,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定措施,确保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确定每周三下午为教研组活动时间,规定其具体内容,做好记录。此项工作经多年实践效果良好。首先增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其次养成教师坚持教研活动,用教育科研指导教学的习惯。第三,确保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20xx年,我校教师共有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奖励,成绩斐然。20xx所申报课题全部结题,充分反映出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二、认真落实科研的每项工作

1.规范教案,抓实常规:为了让教师尽快适应新教程的教学,要求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重新完善教案的.检查评比制度,通过检查评比,教案质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规范活动,激发活力:本着立足实效,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的原则,本年度规范了各种教研活动,使活动形式多样而有实效。如将集体备课、小课题研究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真正达到了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素质的目的,真正使校本教研焕发了活力。

为了克服备课“走流程,重点不突出”的现象,根据学科和教材的特点,围绕单元重点和难点,由备教学过程改为设计某个重点或难点教学片断,集思广益,拿出最佳方案。

3.规范档案,留下痕迹:本着“让活动留下痕迹”的原则,每次活动都有方案、有过程、有结果,有存档,且做到一事一案。克服了为应付检查临时突击的坏习惯。

4、勤培训,促成长:教师外出学习,能够扩大教师视野,拓宽教学思路。20xx年是老师们外出学习机会最多、人数最多、学习级别最高的一年。如: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学习,部分学科参加了爱心教师培训等。要求每位外出考察学习的教师,都写出学习体会与心得等,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5、研“课题”,求发展。教科处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强校之路。本学期除了圆满完成了教学验收及评估工作外,还根据县教科室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不走形式、注重实效为原则,在“打造高效课堂”上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实际课堂模式,认真做好立项课题的结题工作。为此,我们教务处深入课堂进行调研,统一思想,全员发动,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并已上报申请结题。

三、重视科研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教育科研重要性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任可,但要想搞好科研,并用其解决教育上的实际问题却并非易事。为此,多次组织教师学习,学校也积极配合,组织教师出去参观学习,购买大量图书供教师阅读,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把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科研是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这也是各学校所追求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探求规律,学校大胆地进行实验,在总结前边“启发——探究式”教学法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教师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严格规范,并在全校展开。通过教学实践,教师摆脱了以往上课满堂灌、填鸭式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教学中努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过去教师单一的“讲”学生被动地“听”转变为教师的“启”学生的“动”和“论”,形成了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年度科研工作计划 篇10

2、开展好“推门听课活动”。

3、定期组织、召开教研组、备课组阶段工作研讨会,并将资料和图片存档。

4、定期召开课题组研讨会。

5、按照县继教办的要求,认真完成教师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的材料登记工作。

6、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师队伍的教研教改意识。及时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7、激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论文的评比,切实加强教师理论和实践的整合。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出至少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或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教育教学随笔,并积极向各级报刊杂志推荐。本年度力争有更多的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二、加强教师的自修和培训工作

1、目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对当今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方法、策略,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管理和调控能力。所以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修,并写好读书笔记及阶段的学习心得、体会。本学年里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读书心得或教育教学论文,在期末交科研处作教师个人资料存档。

2、根据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培训

三、具体活动时间安排表:

1、制定学校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20xx年8月)

2、与教务处联合召开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工作会,落实“三课”的开展和学期工作安排(20xx年9月)

3、备课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的开展。(20xx年9月-20xx年1月)

4、召开学术委员会议,了解教师上课情况。(不定期)

5、课题组研讨会。(不定期)

6、酝酿并确立下一学期教研课题,并做好立项、申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20xx年10月——20xx年1月)

7、积极组织各级论文评比活动,不定期地推荐、选送优秀学生的习作、优秀老师的论文向有关刊物投稿。(不定期)

8、开展好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并做好相关记录。(不定期)

9、各教研组、备课组总结及资料汇总,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业务培训、学习笔记并按照任务要求汇总上交各种材料。(20xx年12月——20xx年1月)

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 篇11

敬请期待。

2015中国年度家用汽车评价6大标准

人气

人气:设计、做工、品牌价值、销量

设计、做工包括外观和内饰的设计和做工。品牌价值即参与评选的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的品牌享誉程度以及品牌市场定位。销量则是参与评选的车型在2015年的平均月销量。

空间

空间:乘坐、储物、装载

乘坐空间包括前排头部空间、前排腿部空间、后排头部空间、后排腿部空间、前排肩部空间、后排肩部空间。储物空间包括车内储物格空间以及数量。装载空间包括行李箱空间。

4S店服务贴心度

包括休息区服务贴心度、维修车间整洁度、维修保养等待时长、销售专业性素质、购买加价幅度、经销网点、维修网点数量及分布情况等。

安全、配置

安全、配置: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常规配置、科技配置

常规配置包括在一般车型上经常出现的配置,像自动空调、座椅加热等。科技配置包括当今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配置,像车道偏离辅助、自动泊车、全景摄像头等。

驾驭

驾驭:发动机、变速器、操控、驱动形式、刹车

驾驭部分由专业测试车手在现场测评得出,综合成绩并对每辆车的发动机、变速器等测试项目进行打分。

消费者幸福感指数

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 篇12

在同期举办的2016中国农机行业年度大奖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上,陈志、马世青和毛洪3位领导共同按下启动球。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范景龙表示,农机行业年度大奖评选活动是一项涉及全产业链和全行业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在业内具有重要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为了充分保证年度大奖评选活动的公正性、公益性和权威性,经过3大协会协商确定,本届年度大奖采取不冠名、不收费和不接受赞助的方式进行。

范景龙介绍,评奖范围包括产品金奖、产品创新奖、技术进步奖、优秀新产品奖、零部件优质奖、市场表现力奖和效率优胜奖7个奖项。3大协会将在201 6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举办“2016中国农机行业年度大奖颁奖典礼”,届时将为获奖的企业颁发奖牌和证书。

小学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13

1.夏芸老师的论文《主题式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小学科学》20xx年4月(总第155期)

2.夏芸老师的论文《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发表于《小学科学》20xx年8月(总第163期)

3.张兆娥老师论文《让学生在“做几何”中“发现几何”》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20xx年12月。

4.史平萍老师的论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上巧用评语的研究》发表于《数理化解题研究》20xx年5月第15期。

二、论文获奖

1.钱静老师的《运用联比阅读,感悟人格魅力》获得市教育科学论文二等奖。

2.高小万老师的《谈数学课堂“折射”教学实施策略》获得市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

三、课题研究立项与结题

1.课题立项

(1)史平萍老师市“十二五”个人课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巧用评语的实践研究》立项。

(2)夏芸老师市“十二五”个人课题《三三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立项。

2.课题结题

(1)陈燕艳老师主持的市个人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的研究》结题。

(2)马海娟老师主持的市个人课题《小学中年级古诗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

(3)邵双喜、马军刚、王艳老师主持的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家长学校中的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的研究》完成研究结题。

四、参加省市教科研培训活动(教学培训除外)

1.20xx年10月24、25、26、27日分别组织部分教科研骨干教师参加20xx年连云港市小学教科研骨干教师专业研究能力提升工程系列(语数英音学科)培训活动

2.20xx年4月1-2日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国第22届“现代与经典”教研活动。

3.20xx年4月、11月分别组织课题主持人参加市课题培训系列活动。

五、今后打算

1.“走出去,请进来”,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培训。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各项科研培训,开阔眼界,学习理论,厚重学养,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1)专家引路,邀请知名教科研专家来我校做作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培训,引领我校教科研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2.从实践中思考,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让教科研活动根植于教育实践中。

(1)继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中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研究,生成研究话题,让教科研真实有效地进行。

(2)开展教育话题论坛沙龙活动。以此推动老师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3)教师坚持写教育反思,特别是写教育博客,把每日的点滴思考记录下来,形成文字,积累教育素材。

3.积极开展读书学习活动

每次教研活动前安排10分钟的读书交流活动,让阅读厚重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4.加强课题研究过程性管理,让课题研究规范化,常态化。

5.加强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

2014年度科研工作计划 篇14

根据县科研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教师的个性差异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制定以下计划:

一、主要工作及措施:

1、积极开展省、市、县各级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根据科研部门的要求,今年我们将酌情申报以下方面的(丹东市规划滚动课题、辽宁省规划课题、辽宁教育学会课题立项、县级规划课题)1~2个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其中市级课题申报时间为4月20日,省级课题申报时间在6月未,省教育学会课题申报时间在9月未,县级课题申报时间可根据学校情况随时上报。在村小1~2个学校推广县级课题研究。

2、积极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根据县科研工作计划要求,继续推评小课题研究成果3~5人。

组织2014年小课题的确立申报工作,通过选题、立题、辩题、定题的过程,激发教师发现、提炼的能力素质。小课题汇总表,上报的时间要在5月10日前。

继续开展小课题研究,采用分步指导,逐环节落实的原则,让每位教师经历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突出重点落实研究过程,提高研究实效,从而建立教师小课题研究档案。

3、评选推荐丹东市“十二五” 第二批教师小课题研究优秀成果。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申报3~5人参加市级优秀科研成果评选。4月报县。

4、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市教育局组织的“银杏杯大赛”。全面铺开,及早调研选拔,重点跟踪指导,以点带面,积极准备今秋市银杏杯大赛。

5、加强培训与指导,提升课题研究水平。

组织教师参与,科研室的教育网集中培训,如实验方案的撰写、如何选题、实验总结报告的撰写、档案材料如何积累等,争取考察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研究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利用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从科研管理、课题研究等方面加强调研和指导,真正把研究过程落到实处。

6、征集评审县教育心理学会论文,推荐省市教育心理学会论文。

根据省、市教育心理学会精神,从9月份开始,紧密结合小课题研究,开展小学、幼儿园征集年度论文,杜绝抄袭,提高上交论文的质量。每校必保2篇,中心校8篇。2013年我县上报的省级论文有8篇是网抄文章,上面已下了通报,今年这8人不得上报论文。

7、认真做好“十二五”教育科研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及上级部门对档案管理要求,各校一定要建立科研工作档案,要有:日常工作档案,课题研究档案,教师的小课题档案,规范课题研究。

8、目前存在的问题

教师教育思想滞后,这是教育管理体制、考评机制一手促成的。考察教师工作质量依然是论成绩排辈,教师就奋不顾身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磨教学成绩。因此严重阻碍了学习研究风气的形成,导致学习研究流于形式,研究活动举步维艰。因此研究活动的开展需要校长的支持,需要领导及教师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更更需要考评机制的质的转变。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的转变和发展。

二、具体时间安排:

三月:

1、制定和下发科研年度工作计划。

2、“十二五”市、县级课题立项选题工作,并进行指导。

四月:

1、申报市级2014年规划滚动课题。

2、组织教师参加“十二五”教育科研知识网上培训。五月:

1、征集第二批丹东市2013年小课题优秀成果。

2、申报2014年丹东市教师小课题

六月:

1、2014年省级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2、指导各校小课题验收、交流工作。

七月:

1、科研工作总结。

2、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上报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3、科研材料整理归档。

九月:征集省市县级教育心理学会年度论文。

十月:

1、征集省市县级教育心理学会论文。

2、省教育学会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3、科研调研与检查。

十一月:

1、组织学校参与市教育局“银杏杯”大赛。

2、科研工作调研与检查。

十二月: 完成调研检查报告。

一月:

1、总结科研工作

2、科研材料整理归档。

3、完成部室工作总结及个人工作总结。

科研处2016年度工作总结 篇15

Top1任正非:教父级企业家

当他提出要做世界顶级公司时, 别人说他异想天开。但他却用“力出一孔”的坚持, 引领着华为“攻城略地”;他用商业的理想主义, 挑战着国际巨头们的游戏规则;他为中国的企业界塑造了“创新”的形象, 被人们冠以“硬汉”、“华为教父”的称呼, 他就是从艰难困苦中走出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

在任正非的带领下, 华为一路高歌猛进, 年产值直线上升, 创造着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神话, 也逐渐把华为推向了国际通信界, 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商。

华为的业绩离不开其掌舵人任正非不凡的战略眼光。不难发现, 当前的互联网时代, 任正非的战略思想已悄然改变。

“我们为什么要去推翻人家呢?这是网上的胡说八道。我们能称霸这个世界吗?称霸世界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成吉思汗, 一个是希特勒, 他们死无葬身之地。我们不要树敌过多, 我们要多交朋友。”任正非说, “华为过去是一个封闭的人才金字塔结构, 我们已炸开金字塔尖, 开放地吸取宇宙能量。”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大限快到了。任正非说:“如果我们抛弃这代人, 重新找一代人, 这是断层, 历史证明不可能成功, 那么只有把有经验的人改造成新‘新人’。我们通过变化, 赋予新能量, 承前启后, 传帮带, 使新的东西成长起来。”另外, 时代的改变、互联网的渗透, 让华为制定了组织结构变革的目标——从以管理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

年过70的任正非正经历一场深远而宏大的思想蜕变;也同样意味着, “大象”华为在互联网时代将跳出不同的华尔兹舞步。

Top2王晓初:临危受命者

去年, 王晓初开始执掌联通集团时, 面对的是联通不断下滑的业绩与复杂的内部管理局面, 可谓“临危受命”。

时至2016年底, 王晓初已上任一年有余, 在他的带领下, 联通这一年不仅在4G+上呈现出飞跃式发展, 更在物联网、大数据、网络转型上加足马力, 同时, 因更多的跨界合作被屡屡推到“混改”浪头。

这一年, 联通将自己的角色更多定位在了“平台”上, 通过在多个领域搭建聚合开放平台, 推进产业合作, 实现了平台能力的提升。

这一年, 联通跨界合作步伐加快, 与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腾讯均已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这一年, 联通在大视频上动作不断。通过“WO+视频”的自有品牌, 联通已将手机视频作为互联网热点聚焦产品, 从流量、会员、内容、版权、平台等多个维度推进了“大视频带动大流量”的策略。

从联通逐渐清晰的战略布局上, 可以看出, 王晓初将打造出不一样的联通!

新的一年, 对王晓初来讲, 如何带领联通走出一条成功的“混改”之路, 或许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Top3刘爱力:铁塔模式奠基人

身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刘爱力, 在摸索中推动“铁塔模式”前进, 他主张公司上市, 并公开表示争取2017年实现这一目标。通过上市一方面能够降低负债、提升运营能力;另一方面, 有利于提高监管透明度, 并引入新的管理机制。

作为国企改革样本, 铁塔公司的出现扭转了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铁塔模式”将通信设施从电信运营商中剥离, 使得三大运营商前端竞争、后端合作, 由单纯的竞争变成了更加理性的竞合关系;铁塔公司的出现也让我国在4G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毫无疑问, “铁塔模式”的顺利推进将对未来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铁塔共享率的提升, 改革“红利”将不断增大。

Top4杨杰:电信新时代掌舵人

2016年, 随着智能服务时代的来临, 中国电信在新一代领导人杨杰的带领下提出进一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转型3.0) , 从而为中国电信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中国电信实现了3个“第一”, 成为全球最大的FDD运营商、全球最大的光网运营商以及全球最大的CDMA+FDD终端市场。

截止到今年11月底, 中国电信已拥有5.5亿用户, 其中包括1.43亿宽带接入用户、2.12亿移动用户、1.07亿4G用户以及6000万天翼高清用户, 中国电信终端销量突破1.1亿部。同时, 中国电信提出2017年目标:4G基站总数将达到115万个, 建成基于800MHz频率的全球首张低频4G网络, 与现有网络实现高低频协同覆盖。此外, 中国电信也在积极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 引领数字生态, 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 助力网络强国, 服务社会民生。

Top5尚冰:“大连接”战略领航者

2015年8月尚冰履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时, 中国移动正迈入传统业务备受挑战、数字经济风起云涌的全新环境, 而要应对新挑战, 抓住新机遇, 则需要中国移动自我变革, 不断突破。

为此, 尚冰面向未来, 锐意改革, 在他的带领下, 中国移动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挖掘产业融合新价值、拓展国际业务新空间, 提出了面向十三五的“大连接”战略, 并落地为做大连接规模、做优连接服务和做强连接应用。

任职的一年多时间里, 尚冰带领中国移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截至11月底, 中国移动已建成146万个4G基站, 覆盖人口超过13亿, 4G用户达到5.1亿, 拥有我国近七成的4G用户, 世界上每3个4G用户就有一个为中国移动用户。在5G领域, 中国移动还组建“5G联合创新中心”, 牵头5G系统架构标准项目, 广泛联合合作伙伴, 走在了研发最前沿。此外, 在物联网、数字家庭、互联网、云计算等多个领域, 中国移动也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就。

Top6贾跃亭:行业“异类”的创新者

从电视到手机、从娱乐到体育、从汽车到金融, 他在各领域的扩张被喻为互联网行业的“异类”。他自创业初期就反大潮而行:以电商为渠道, 和用户交朋友, 坚持真材实料, 仅用7年时间公司估值就达100亿美元, 创造了商业奇迹。

随着战略与业绩的突飞猛进, 资金与组织的问题正在凸显, 乐视正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风口浪尖上的贾跃亭则选择直面危机, 决定放缓扩张步伐、调整战略节奏, 将其化险为夷。

2 0 1 6年, 乐视全球营收在5 0 0亿~600亿元人民币区间;2017年, 这一数字则有望达到1000亿元, 乐视的高增长背后得益于贾跃亭将创新视作生命、视作初创企业精神的核心, 他的生态模式前所未有、充满想象, 布满荆棘的路上, 即使只有一丝成功的希望, 他也敢孤注一掷。

Top7曹淑敏:技术大咖转型政界高管

曹淑敏, 这个多年响彻国内外电信业的名字, 已经无数次出现于通信圈公众视野。多年来, 曹淑敏一直扎根于无线通信最前沿, 带领团队克服诸多困难促成我国TD-SCDMA成为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从2002年后, 相继任职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副院长、院长, 曹淑敏通过科研推进与广泛合作, 在提升我国4G领域技术实力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力, 尤其在5G研发领域, 以她担任组长的国家5G推进组, 带领我国ICT产业链在技术引领与全球合作等方面掌握了比以往更大的话语权。

今年8月, 随着曹淑敏任职江西鹰潭市市长消息的确定, 这样一位“行业灵魂人物”的政界转型, 引起了通信业的高度关注。从技术大咖走向政府管理岗位, 曹淑敏如何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打造不一样的鹰潭, 我们拭目以待。

Top8王建亚:互联新生活扬帆者

在过去一年中, 王建亚带领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实现了年内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 在王建亚的领导下, 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在5G、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与包括地方政府、三大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在内的多个行业用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对创新的引领为用户提供扎实、高效的服务, 利用前沿科技推动产业革新和经济发展。

对于王建亚来说, “以人为本, 引领互联新生活”不仅是企业的目标, 也是个人的职业方向。未来, 王建亚将始终致力于5G、物联网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成熟经验推广, 让科技造福人类。

Top9于英涛:实干派掌门人

于英涛,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无疑是2 016年中国企业IT领域最受瞩目的人物之一。今年5月6日, 新华三集团正式扬帆起航, 开启了中外企业合资新时代。凭借IC T产业的丰富经验, 于英涛带领新华三稳扎稳打, 发力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勇攀中国新IT产业的最高峰。引领新IT助推新经济, 他为新华三注入了全新的生机和动力。

Top10余承东:“狂言”践行者

余承东, 华为技术消费者BG CEO, 手机界的风云人物。在外界看来, 他总是说一些看似不切实际的话, 他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超越苹果的言论, 引来质疑与嘲笑。然而, 嘲笑过后, 应该承认的是, 短短几年时间, 余承东已将华为终端打造成一支令苹果、三星敬畏的力量, 也让消费者对华为手机从“不知道”转为“追捧”, 甚至于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华为只是一家手机厂商。

余承东也曾“夸下海口”:2 016年出货量1.4亿部。对此, 很多人表现出的是质疑, 然而在10月中旬, 华为便实现了1亿部的出货量。并且, 在打造精品挑战高端方面, 今年推出的P9以及P9 Plus在销量方面表现出色, 这无疑是最好的答卷。

确切地说, “狂言”更像是余承东为鼓励自己和团队而设定的目标, 也正是这些所谓的“狂言”推动了“以行践言”的华为人去努力达成目标, 因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上一篇:仔细钻研就是成功的作文下一篇:业务工作考核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