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2024-11-27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精选6篇)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篇1

民俗理论:

1民俗的基本特征

2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3民俗的社会功能

4举例说明什么是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 5民俗的集体性

6简述民俗的传播方式

7简述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狭义理解的四种学说。8简述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9简述民俗的生活性与历史性的关系 10简述学习民俗学的多种实用价值。11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12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13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14物质民俗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15民俗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6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17结合你所居住的区域或你所属的民族所存在的节日习俗谈谈民俗的社会功能 18何为民俗?人们对民俗的一般理解有哪些?你心中的民俗概念是什么? 19中国古代民俗有哪些显著特点?

20当代中国民俗学学科有何特点?你怎样看待民俗学的学科前景? 21谈谈民俗志在民俗学中的作用? 22简述民俗的独立学科性质

物质生产: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2什么叫农业民俗,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4简述工匠民俗的三个特点 5坐商的主要特点

物质生活: 1饮食习俗的主要类型与内容

2服饰民俗中的求吉心理

3简述风水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化与心理涵义。4简述中国民居建筑的民俗特点。5简述服饰发展的四个阶段 6简述服饰构成的要素。7商的交易的主要民俗形态

8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有哪几个方面?

9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 10试举例说明民居建筑试如何反映民族传统观念的。

社会组织:

1什么是宗族?宗族组织民俗的特征?

2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 3家族祭祀的功能

4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 5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6我国家产继承的基本类型

岁时节日:

1节日习俗与灵魂崇拜的关系

2岁时民俗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3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4简述传统节日民俗的特点5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

人生礼仪:

1何谓人生礼仪,通过仪礼如何对其进行分析解释

2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简述“土葬”与“墓葬”的异同。4简述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5简述中国古代“六礼”。6人类婚姻经历的主要阶段

7什么是成年仪礼?它有哪些类型?

8中国古代成人礼的主要内容及其衰微的原因

9简述“通过仪礼”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价值。

民俗信仰:

1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2信仰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 3巫术的本质特征和类型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5简述民间常见的几种巫术形式

6简析民俗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口头文学:

1民间口头文学的性质及分类

2民歌的类别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5传说的种类

6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7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8简述民间诗歌的功能。9谈谈你对神话的理解

民间语言:

1理解民间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

2英雄史诗的特点 3小戏的种类

民间艺术:

1如何理解民间艺术是艺术更是生活过程?

强调民间艺术的这一特征对民间艺术的研究有何意义? 2试述民间戏曲与民俗的关系 3简述民间艺术的特征与功能。

4传统工艺所包物质民俗内涵,结合具体物品加以说明及其含义? 5北方秧歌主要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民间游戏:

1民间游艺娱乐习俗的..“寓教于乐”功能 2简述民间游戏娱乐起源的成因。

民俗学史:

1分析汉魏时期的民俗理论。(汉魏时期有影响的民俗著作和与民俗相关的著作有哪些?请予简要说明。)

2举例说明“民俗”一词在我国古籍中的记载

3为什么钟敬文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民俗学派”? 4说一说北大时期中国民俗学的创建情况及其意义。5五四时期民俗学运动的特点。

6简述中山大学时期中国民俗学的成就

7简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我国民俗学发展的情况(民俗学的主要活动及其学术成就)

方法理论:

1试述田野作业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2民俗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研究方法?

3民俗学研究方法,试举二三例加,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4简述民俗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

5文献学方法之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性。

外国民俗:

1简述历史地理学派的研究特点

2谈谈历史地理学派的主要主张,你认为这一学派的长处与局限体现在哪些地方? 3简述人类学派的基本观点。

4德国格林兄弟对民俗学有何贡献?他们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5柳田国男对日本民俗学做出过怎样的贡献? 其他:

1简述表演理论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2简述民俗学人类学派的主要理论方法 3简释“习俗化“ 4简述民俗控制的类型

5简述语言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6民俗学与社会学对群体特征各有什么样的概括? 7简述民俗符号学的一般规则

8什么是民俗研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9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发生过怎么样的影响? 10以工匠集团为例,简论民间组织的“局内意识”。11 以文人传说为例,简论民间集团的“局外意识”。12论述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差异。

13如何理解并实现民间文学搜集过程中的“忠实记录”原则? 14我国四大传说是什么,各属什么类型,分别说明 15民俗与民族文化遗产的关系

16什么是故事类型?什么是故事类型学派?试谈两者的关系? 17民俗与宗教的关系。18.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学概论课后题目总结资料 篇2

第一编本质论

第一章

(一)试用辨证唯物主义说明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的源泉。

答: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因为文学作品的一切因素都来自生活。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和创作技巧等都来自生活,写实的与虚构的、曲折的与直线的„„统统来自生活的赐与、暗示和启发。

(二)什么是艺术虚构?为什么说艺术虚构必须以生活为基础?

答:艺术虚构是作家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

艺术虚构必须以生活为基础。离开生活,想象的翅膀就腾飞不起来了,虚构就寸步难行。

(三)再现和表现有何区别?为什么说表现也要以生活为基础?

答:文学创作的复杂情况也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有的是重再现的,有的是重表现的。所谓再现是指注重客观地描写外部世界的一种艺术倾向。所谓表现是指注重抒烈军属作家内心的世界的一种艺术倾向。

表现性的作品,虽然专注于作家内心感情的抒发,但作家所抒发的感情仍然是外在的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折射的结果。由此,一切抒发内心世界的、注重表现的作品,也是以生活作为基础的。

(四)怎样理解文学对生活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答:文学对生活的反映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机械摹仿、简单再现。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它既服从自然又不等于自然,而是作家创作的“第二自然”。因此,所谓能动反映就是经过作家的选择、集中、想象、虚构等艺术加工的创造性的反映。

(五)文学能动反映生活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文学能动反映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变位与变形。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类的意识“是在人的头脑中变位了变形的物质。”在文艺创作中,通过艺术想象使客观事物变位、变形,改变客观事物的外貌,和在时间、空间上的原有位置,是文学能动反映生活最常见的、也是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例如:王维“雪里芭蕉”是变位,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是变形。

第二,以形传神,显现意蕴。作家反映生活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传达出事物的内在的“神”,所谓“神”就是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意蕴”则是总比直接显现出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

第三,渗透个性,表现心灵。文学不是纯然的自我表现,但作家可以而且也必然会在作品中表现“自我”。只要这个“自我”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与时代、人民息息相通,那么表现自我心灵就是文学能动反映生活的深刻表现。

(六)什么是文学的艺术真实性?试举例说明。

答:人们所要求的文学的真实性,不是自然形态的生活的真实性,而是艺术的真实性。艺术真实性是指作家用所创造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表现人们感情的特性。艺术形象是虚构的,可它又是合情合理的,这就是艺术真实。

第一,艺术真实是假定的真实,是“假”中求真,它与自然主义的机械的摹仿是对立的。艺术真实不是照抄生活的真实,而是对生活真实进行必要的选择、提炼、集中、补充、推断、虚构和想象,进行重新的创造。艺术的真实是虚构的真实,想象的真实,即具有假定性、虚构性的突出特性,然而是这一切都是符合生活的本质规律和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的。(例如:在生活中花不溅泪,鸟不惊心,但文学作品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李贺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都是艺术的真实。)

第二,艺术真实既要符合客体的本质规律,又要切合主体的情感规律,它与主观随意性是对立的。艺术真实既不是纯客观,也不是纯主观的,而主客观的统一。(例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男主人不会开枪自杀,女主人也不会卧轨自尽,而人物性格上来已形成,在那种情势下,都是合乎合乎生活逻辑的。1.艺术真实要符合描写客体的本质规律,体现生活固有逻辑。

2.艺术真实要切合作家的情感逻辑。

综上所述,艺术真实性的基本特征是假定性、真理性和真诚性的统一。假定性使它与生活真实区别开来,真理性使它与表面* 真区别开来,真诚性使它与一般科学真理区别开来。

(七)什么是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这种因作家在创作中倾注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感情态度和审美情趣而表现出对生活 的明确评判,流露出对特定生活的褒贬、爱憎等情感态度,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倾向性。

第一,在文学作品中,真实性是进步的倾向性的基础。艺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它能深入到生活的深层,提示出生活固有的本质规律。而作品进步的倾向性,并不是作家主观随意的偏见,是从作品所描写的冲突产生出来的。因此真实性与进步的倾向性不但是一致的,而且真实性还是进步的倾向性的基础。

第二,在文学作品中,进步的倾向性可以加强真实性。进步的倾向性是作家在进步的世界观指导下,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的、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情感态度,因而是合乎生活的内在规律的。进步的倾向性不但不会削弱真实性,反而能加强真实性。

第二章

(一)与科学相比,文学的独特内容是什么?

答:1、文学的独特内容是生活的审美属性。“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科学以客观事物自然的、社会的属性和规律为内容,不管它们有没有审美特性,而文学则以交融了各种因素的具有审美特性的生活为内容。、文学的独特内容是人生活的整体。审美是文学内容的根本特性,这就决定了文学内容的另一个特征-所写生活的整体性。所谓生活的整体性是指生活现象和本质统一为一个完整体的特征。文学是美的领域,审美是其内容的根本特征,这就要求它反映生活内容的整体性。

(二)与科学相比,文学的独特形式是什么?

答:文学和科学的不同形式是其内容的不同所决定的。科学的内容是揭未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这就决定了科学必须运用抽象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文学的内容具有审美特征的整体性的生活,这就决定了文学必须动运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具体可感性。作为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仿佛能凭人的感觉器官具体感受得到的特性。由于生活中的事物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态,作家在写这些事物的形象时,就应根据创作的实际需要,通过自己的描写从多种感受去建立形象,使艺术形象获得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文学反映生活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这就决定概括性是艺术形象的又一特色。

艺术形象的艺术概括性实际上是要求把生活中存在的两极,如个别和一般,独特与普遍„„在作家深刻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联系起来,统一起来,融合起来,使文学作品收到所写为一,所指为万的艺术效果。、审美性。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艺术美,必须具有审美特征。审美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情感的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一个形象是否是艺术形象,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看它是否经过作者的情感的评价。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就是具体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生图画,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特征,是艺术形象的三个基本特点,三者缺一就不能构成艺术形象。

(四)怎么理解审美教育功能?

答:所谓审美教育功能,就是一种寓含着认识和教育因素的审美享受。它的特点是既给人们以精神的愉悦,又给人以思想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其中有两种错的倾向:一种是唯美主义的倾向,认为文学完全是一种闲情逸致的享受物,与功利性毫无关系,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另一种是单纯的功利主义的倾向,认为文学不过是廉价的宣传品,甚至是认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以政治代替艺术,这就否定了文学的审美特质。五)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寓教于乐。2、动人以情。3、潜移默化

第三章

(一)艺术可以分成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答:艺术可分为:1、实用艺术2、表情艺术3、造型艺术4、语言艺术5、综合艺术

(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答:1、更加浓厚的文化性2、艺术形象的间接性3、描述生活的宽广性4、蕴含思想的深刻性。

第二编作品论

第一章

(一)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各是什么?

答:语言、题材、蕴含是文学作品的构成三大要素。

(二)“言语”与“语言”的区别何在?“内指”语言与“外指”语言的区别何在?

答:“

语言”是“通过言语实践存放在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中的宝库,一个潜存在每一个人的脑子里,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潜存在一群人的脑子里的语法体系”。“言语”则是“说话者赖以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他个人思想的组合”。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内指”语言,而非“外指”语言。“内指”语言即语言意义指向作品内部;所谓“外指”语言意义指向外部的客观世界。文学的艺术形象本来就是虚构的具有假定性的社会生活的图画,因此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只能是“内指”语言。

(三)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答:1、音乐性。是文学语言的语音层面,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性,即指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念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的特征。、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语义层面,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的使读者能够“感知”到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即能够唤起读者的“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艺术形象的特征,就是它的形象性。语言的形象性其中又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抽象化的,具有概念功能;另一方面,它又和形象有着密切关系,具有表象的功能。、含蓄性。是文学语言的蕴含层面,即它的深层意义。所谓含蓄性即文学作品的语言所具有的以“有限”表现“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够给读者留下充分咀嚼、品味、回想思索的广阔空间的特性。优秀的文学作品凝炬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内涵从而产生极大的艺术魅力。、情感性。是它在叙述客观事物时流露出的主观倾向,文学作品的语言情感性,即指蕴含于作品语言的意象以及词语表达形式之中的情感力量、情感色彩。

(四)什么是人物语言?什么是叙述人语言?

答:在叙事作品中,文学作品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人物语言,即作品中的人物的外部语言和内心语言,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话、独白、日记、演说、内心自语等。(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是作品的人物语言具有独特的个性特色,能够体现出人物的年龄、气质、身份、教养等特点,从而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叙述人语言,即指作品的叙述人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描写场景、抒写情感、评判议论的语言。

(叙述人语言个性化包括两方面:其一,指叙述人语言必须表现出作者本人的语言风格。其二,指叙述人语言的格调必须与所描写事物的特征相一致,相协调。)

(五)什么是景语?什么是情语?

答:抒情作品的语言可以分为景语和情语。景语,即抒情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写景、状物的语言。情语,即抒情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

(六)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答:在优秀的抒情作品中,景语与情语的配合、交融更显得突出。抒情作品的本质在于一个“情”字。因而作家、诗人的抒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开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但其语言都浸透着浓裂的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讲“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七)题材与索材的区别?题材的审美特征

答:我们把作家以这样或那机关报方式搜集、积集的各种原始形态的生活现象称之为文学创作素材,简称“素材”。

题材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之一,是作品的第二个层面,它是作品中所描写的,由人物、景物、情节、情感等组成的一组特定的生活材料。

「区别」

第一,由零星、局部、各不相关的分散状态,整合为统一有机、血肉丰富的生活整体。素材是作家分别地得自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心理、情感状态之下的,它是最大特点就是“分散”而由素材变为题材,就需要作家给予“整合”。这一“整合”的过程即选择、提炼的审美加工改造过程。可见,“有机整体性”正是文学作品的题材的审美特征之一。

第二,由浅层芜杂的众多直感,凝聚为深层的审美创造成果。素材不仅具胡分散性,而且具有直感性。而由素材变为题材,就需要作家给予“升华”,这一“升华”的过程即作家进行深层开掘、深层感受的审美创造过程。经过这一“过程”,显现在文学作品中的题材就成为了蕴含着作家深层思维成果和鲜明情感倾向的一组“生活材料”了。可见,“具有深刻蕴含”是文学作品的题材的又一审美特征。

第三,由原生态的生命力和生动性,转化而为显现着作家创造性本质力量的艺术魅力。素材是作家从客观的社会生活搜集、积集起来的“生活材料”,因而它带有生活本身的生动、鲜活的特点,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但也正是因为素材直接来自于社会生活,未经作家的加工,磨砺,所以它必然又是 粗糙、琐屑。而由素材变为题材,就需要作家给予“去粗取精”。这一“去粗取精”的过程即作家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把素材本身的原生态的生命力生动性转化为一咱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的创造过程。

可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的题材具有的第三个审美特征。

(八)叙述作品的题材三个要素是什么?

答:人物、环境、情节是叙事作品的题材的三个要素。

(九)人物在文学作品中构成什么重要性?

答:首先,从文学的本质上看,人物是作家对作为社会实践的人的审美反映的成果,亦即文学的写人的,是“人学”。作家只有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的描写、刻画,才能对社会生活作出审美的反映。离开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无法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当然也就无实现社会生活的“反作用”。其次,从题材的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看,人物亦处于主导地位。环境,是围绕着人物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没有人物,环境就失去了主体,也就无所谓环境。而且,就环境本身的构成而言,其主要内容亦是指围绕着人物的特定的人物关系。情节,指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关系和人物行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的基础是人物性格。没有人物,也就谈不上情节。可见,塑造性格鲜明生动而又具深刻内涵的人物,是叙事作品创作的中心任务。

(十)什么是环境?

答: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它是指围绕着人物的、形成其性格、驱使其行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所谓“一切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

(十一)什么是情节?情节与人物关系如何?

答:情节是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关系、人物行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情节与人物的关系:首先,人物性格决定情节的构成和发展,人物性格是情节的根本的制约因素。

其次,情节又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凭借,情节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

(十二)情的基本组部是什么?

答: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些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十三)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蕴含?文学作品蕴含的特征是什么?

答:蕴含,是文学作品的又一构成因素,是文学作品的构成的第三个层面。它是文学作品的题材所包蕴的思想、意义。文学作品的蕴含特征:

2、客观性。

文学作品的蕴含,作为交融于作品题材之中的情感性的思想、意义,其生成无疑是作家审美活动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文学作品的蕴含都只局限于作家的理解、把握的范围之中。

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所谓的“形象大于思想”,另一种是“形象小于思想”。“形象大于思想”是指一部作品的蕴含大于创作该作品的作者当初的意图。由于他极其真实的对有关人生景象作了整体性的艺术描绘,因而这一相对完整的人生图画所具的蕴含就成为一咱不依赖于作者主观意志的客观存在了,“形象大于思想”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形象小于思想”即作品的蕴含小于作者的主观意图。“形象小于思想”当然是一些不成功的文学创作的特征,但它也毫无疑问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文学作品的蕴含具有客观性。

除此之外,也还要看到另一方面,是读者方面的原因,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所提供的艺术信息,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活动。读者从作品中所实际接受的信息,与作者在作品中所提供的信息就必然会产生某种差异,即作品的蕴含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尽一致,可见,对于作者而言,作品的蕴含是客观的。、丰富性。

文学作品的蕴含,并非一种孤立、单一的思想、意义,其自身是一个具有丰富性的在机构成。

文学作品的蕴含的丰富性,既可以在横向上表现为“多义性”,又可以在纵向表现为“层次性”。

文学作品的蕴含的丰富性,往往又导致蕴含的模糊性,这种“模糊”的“蕴含”恰恰又能使读者感受到某种更为深邃、广泛的人生启迪,乃至心灵为之震撼。

4、主导性。

文学作品的蕴含不仅具有丰富性,而且一般的说,还具有主导性。所谓“主导性”即文学作品的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意义之中,有某一思想、意义比较突出,具有“统领”的地位或作用。

(十四)文学作品 的蕴含的生成有哪些条件?

答:第一、从本源上讲,文学作品的蕴含来自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毕竟,生活是作品蕴含的起点。

第二、文学作品的蕴含是作家审美创造的产物。作家根据生活素材提炼题材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题材开掘的过程。题材的开掘,体现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审美认识的深度。在这一工作中不仅作家的世界观、政治立场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家的审美观、作家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修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文学作品的蕴含的生成还有赖于读者的“接受”、“解读”。文学作品的蕴含是“隐藏”

在题材之中的,读者在作品蕴含的生成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再创造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思想”、“意义”。

第二章

(一)文学作品体裁分为哪三个基本类型?

答:文学体裁可分为:“独立”型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依附”型文学体裁(包括戏剧、影视依靠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体裁)、“交叉”型文学体裁(包括杂文、报告文学、科幻小说、史传文学与某种非文学交叉、渗透的“边缘”型文学体裁)。

(二)诗歌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情感性。2、想象性。(陆机《文赋》:“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3、跳跃性。4、音乐性。(《尚书。舜典》指出”诗言志“)

(三)什么是抒情诗?什么是叙事诗?

答:抒情诗是通过诗人对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深刻感受和激情的抒发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体。它的最主要特点,是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情感。

叙事诗,是一种写人叙事的诗体,它的主要特点是借用人叙事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与抒情诗的显著不同,在于它是以一定的故事情节为基础。

(四)什么是散文?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散文是以自由、优美的文笔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并借此抒发作者情感、表现作家个性的散体短文。

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

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无论从其内容上看还是其表达方式上看,都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个性特征。

散文介以抒发浓烈情感的既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是一景一物,还可以是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景一物,这样,散文在选材上就极为宽泛自由。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

散文创作特别重视“真实”,不仅描写真人真事,更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一旦作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散文家总是充分发挥的艺术才能,把散若珠宝的各种材料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需放开时“放得开”,要收拢时“收得拢”自由而不失度,变化而不离宗,形散而神不散。

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

虽然散文篇幅短小,但却渗透的情却是真挚浓烈的,蕴蓄的内涵是深刻丰富的。

(五)小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小说是一种以人物形象的创造为中心的叙事性文学样式。

小说的基本特征:

1、性格刻画丰富、细致

2、情节构造完整、复杂

3、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六)戏剧文学的特征?

答:戏剧文学,即剧本,是戏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剧艺术是包括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因素的一种综合艺术。

基本特征:、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

个性化,即既能够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特定的年龄、经历、教养、情趣等等,又能揭示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

口语化,即与人们生活的语言接近,易说,易懂富于生活色彩。

动作性,亦称行动性,即指能够同演出时人物的行动相配合,能够暗示和引起角色和动作反应,能够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

文学性,即指戏剧文学中的人物语言虽然是口语化的,但决不芜杂鄙陋,而是

经得起欣赏咀嚼的。

富于潜台词,即指戏剧文学中的人物语言除了表面上的意义外,它还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高度集中。

戏剧表演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太多的人物无法容纳于有限的舞台;过于复杂、冗长的情节,无论是演出时间还是舞台空间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戏剧文学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都是高度集中的。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在戏剧创作中所遵循的“三一律”实际上是当时人们对“高度集中”这一规律的认识。

其中,所谓“三一律”,即戏剧动作的致、时间的一致、和地点的一致,制定这种“规则”本意上是使戏剧文学“高度集中”,但由于它限制太死,因而实际上对戏剧文学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所谓人物、事件、时间、场景的高度集中,是就剧作家作品而言的,并不是把故事本身的时间跨度缩短、把故事本身的空间跨度缩小,剧作家可以通过分幕、分场等结构艺术手法使其得到“高度集中”的表现。

3、具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

只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戏剧冲突包括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两个层次,所谓外在冲突是指人与人或人与某种力量之间的矛盾冲。所谓内在冲突是指在外在冲突中所蕴含的人物心灵深处的冲突。

(五)什么是喜剧、悲剧、正剧?

答:凡是描写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为某种进步的理想、正义的事业、合理的要求而进行不屈的斗争中,付出了重大的代价,遭受苦难或死亡,由此唤起人们的同情、哀怜、赞叹,促使人们严肃地正视生活,认识历史进程的曲折性,激发人们为正义而斗争的热情的戏剧作品,就叫悲剧。

喜剧的基本形式是讽刺喜剧,即通过夸张和类型化的艺术手法,对社会弊端或人格缺陷进行提露或讽刺,格调轻松、乐观,人与人的冲突不表现为激烈、残酷的斗争,而是智慧与人格的对比,正面力量终占优势的戏剧样式。

正剧又称严肃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通常表现的是有关严肃的现实社会问题或伦理道德问题,其结局一般是正义获得胜利、得到伸张。

(六)影视文学基本特征?

答:影视文学即电影、电视的文学剧本。基本特征主要是:视觉性、动作性和蒙太奇结构。

所谓视觉性,即指影视文学剧本用文学所描写的形象能够鲜明地体现出视觉形象,具有具体、实在的视象性。

所谓动作性,即影视文学剧本对人物的描写是具有清晰、丰富的动作的描写。

所谓蒙太奇结构方式,即指影视文学剧本把许多内容不同、场景各异的画面,按照创作的意图予以组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和节奏等艺术效果的特殊结构方式。

(七)报告文学基本特征?

答: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

所谓新闻性,即指报告文学含有新闻报导的特点,不仅具备及时性,而且具备新闻报导意义上的真实性。

所谓文学性,即指报告文学又不同于一般新闻报导的简单实录,而是通过选择提炼,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突出反映对象的典型意义,形象化地加以表现,并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从而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八)杂文的基本特征?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篇3

RFC文档共有8种状态。3个状态属于标准化轨迹,3个状态属于非标准化轨迹,2个状态为其他状态。

(1)标准化轨迹由3个成熟级构成,由低到高分别为提案标准、草案标准和标准。提案标准经过了深入的审查过程,收到多组织关注并认为有价值。但在成为因特网标准之前,还可能有很大变化。

(2)非标准轨迹分为实验性的规范,信息性的规范,历史性的规范。

实验性规范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归档记录。信息性的规范并不表示得到了英特网组织的推荐和认可,是一些因特网组织以外的协议组织和提供者提出的未纳入因特网标准的规范可以以这种规范发布。历史性的规范已经被更新的规范所取代。

(3)其他状态。有一些RFC文档专门用于对因特网组织机构商议结果进行标准化,为当前最佳实现BCP。还有一些RFC文档未被分类,其状态被标记为未知性(UNKNOWN),如因特网早起RFC文档。

2-6 Wi-Fi和WiMAX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Wi-Fi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IEEE802.11a及IEEE802.11g等标准的出现,现在IEEE802.11这个标准已被统称作Wi-Fi。

WiMAX既是一个与无线城域网标准IEEE802.16相关的互操作性组织,又是一个技术标准。这种技术为“最后一英里”宽带接入提供优于传统的电缆、数字用户线xDSL和T1/E1等方式的接入手段。现在WiMAX还被广义的理解为IEEE802.16标准系列的别称。

3-6 将以203.119.64.0开始的16个C类地址块构成一个超网,请给出该超网的超网地址和超网掩码

超网掩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255.255.240.0

超网地址是16也地址与超网掩码与运算得到 为203.119.64.0 3-7若一个超网地址是204.68.64.0,超网掩码是255.255.252.0,那么下列IP地址中那些地址属于该超网?

借了2位网络号,连续的号 为204.68.67.216,204.68.66.2 3-8 选a看59页注意3点

4-4 书P75地址解析报文内容的示例(1)(2)4-5 书P76反响地址解析报文内容示例(1)(2)

5-2 当IP数据报在路由器之间传输时,IP首部中那些字段必然发生可能发生变化变化,那些字段

必然变化的是 生存时间(TTL)、首部校验和。每经过一跳路由器,TTL值减一;首部校验和是根据首部生成的,TTL字段变化,首部校验和随之也要变化。可能变化的有 标志、片偏移。

5-4 为什么分片的重组必须在信宿机上进行?

各片作为独立数据包进行传输,在网络中可能沿不同的路径传输,不太可能在中间的某一个路由器上收齐同一数据报的各个分片。另外,不在中间进行重组可以简化路由器上的协议,减轻路由器的负担。

6-3 ICMP与IP协议是什么关系?

ICMP与IP协议位于同一个层次(IP层),但ICMP报文是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进行传输的。也就是说在TCP/IP协议栈中,ICMP协议位于比IP协议略高的位置。但ICMP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而是只作为IP层的一部分存在。ICMP协议是IP协议的补充,用于IP层的差错报告、拥塞控制、路径控制以及路由器或主机信息的获取。当遇到IP数据无法访问目标、IP路由器无法按当前的传输速率转发数据包等情况时,会自动发送ICMP消息。我们可以通过Ping命令发送ICMP回应请求消息并记录收到ICMP回应回复消息。通过这些消息来对网络或主机的故障提供参考依据

6-4 书P108

往返时间=T当前-T初始-(T发送-T接收)=32530246-32530000-(32530130-32530100)=216ms 单程时延=216/2=108ms 时间差=32530100-(32530000+108)

6-5 在什么情况下主机决不会收到重定向报文?

你的主机就连了一台路由器作中间设备连接其他网络的时候,是不会收到重定向报文的。因为,路径就只有唯一的一个,永远是“最佳”的。

8-5 解释TCP是如何通过滑动窗口协议实现流量控制的。

滑动窗口协议通过发送方窗口和接收方窗口的配合来完成传输控制。P137两段理解

8-6为了避免和消除拥塞,TCP采用哪些策略来控制拥塞窗口? 书P138

3种策略几段加图

9-1递归解析与反复解析有什么不同?

书P150 两个标题内容

11-2 举例 书P181上面例子。11-5 书P180 中间段

13-3 试分析比较SMTP MIME POP IMAP之间的主要区别

SMTP命令定义了邮件传输和由用户定义的系统功能。当有用户发出邮件请求时,SMTP发送者建立与SMTP接受者之间的一条双向传送通信通道。SMTP接受者可以是最终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中间传送者。

POP是一个简单、功能有限的邮件读取协议。它不具有充足的资源保持SMTP服务器和本地邮件传送系统持续运行。但是,在这样的小结点上允许管理邮件并且使这些接点支持一个用户代理或客户邮件服务器又十分有用的。IMAP书P216 MIME并没有改动SMTP或取代它,而只是一个补充协议,它使得非ASCII数据可以通过SMTP传送。MIME继续使用目前的RFC822格式,但增加了邮件信体的结构,并定义了传送非ASCII码的编码规则。网上找的有:、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

1.SMTP规定了在两个相互通信的SMTP进程之间应如何交换信息。SMTP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式,负责发送邮件 的SMTP进程作为SMTP客户;负责接收邮件的SMTP进程就是SMTP服务器.2.SMTP规定应答以数字开头,并限定可以使用的应答格式。标准还规定了对给定命令的应答。以2开头的应答意味着成功,以3开头的应答表明需要进一步的动作。4和5开头表示错误:

4开头是暂时性错误,例如磁盘满;

5开头则是永久性错误,例如接收用户不存在

二、POP 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1.POP协议:提供对电子邮件信箱进行远程存取,允许用户的邮箱放置在某个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的邮件服务器上,用户从其个人计算机对邮箱的内容进行访问。2.在收信人邮箱所在的服务器上运行两个服务器程序:

(2)SMTP邮件服务器程序,它用SMTP协议将信件接收到邮件服务器上。

(2)POP服务器程序,它与收信人计算机中的POP客户程序通过POP协议进行通信。POP服务器只有在用户输入鉴别信息(如密码)后才允许对邮箱进行访问。3.IMAP

邮件协议是Internet消息访问协议(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IMAP)。IMAP和POP都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工作,但它们有很大差别: POP:从网上收到的邮件交付给一个共享邮件服务器,而个人计算机可以不定期地连接到这个共享服务器,将用户的邮件下载到个人计算机上。此后,所有对邮件的处理都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进行。POP服务器就可以不再保存这些邮件。因此使用POP允许用户脱机处理收到的信件。

IMAP:能使用户就像在本地一样,操纵在接收邮件服务器上的邮箱,是一个联机协议。若用户需要打开某个邮件时,则该邮件才传到用户的计算机上。在用户未发出删除邮件的命令之前,IMAP服务器邮箱中的邮件一直保存着,因此用户需要经常与IMAP服务器建立连接。

POP和IMAP是用户从目的邮件服务器取回邮件时使用的协议,SMTP是发信人的用户代理向源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以及源邮件服务器向目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所使用的协议。

.MIME不是一个邮件协议,它没有改动SMTP,也不能代替SMTP,它只是SMTP的一个扩展。允许通过SMTP发送非ASCII码数据。

3.MIME的主要包含:

(1)增加了5个新的邮件头部字段,这些字段提供了有关邮件主体的信息。(2)定义了许多邮件内容的格式,对多媒体电子邮件的表示方法进行了标准化。(3)定义了传送编码,可对任何内容格式进行转换,而不会被邮件系统改变,可以实现透明传输

13-5 简述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

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遵循客户-服务器模式。每份电子邮件的发送都要涉及到发送方与接收方,发送方式构成客户端,而接收方构成服务器,服务器含有众多用户的电子信箱。发送方通过邮件客户程序,将编辑好的电子邮件向邮局服务器(SMTP服务器)发送。邮局服务器识别接收者的地址,并向管理该地址的邮件服务器(POP3服务器)发送消息。邮件服务器识将消息存放在接收者的电子信箱内,并告知接收者有新邮件到来。接收者通过邮件客户程序连接到服务器后,就会看到服务器的通知,进而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来查收邮件。

电子邮件在发送与接收过程中都要遵循SMTP、POP3等协议,这些协议确保了电子邮件在各种不同系统之间的传输。其中,SMTP负责电子邮件的发送,而POP3则用于接收Internet上的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将一段文本信息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可通过两种协议来完成,即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和POP3(Post Office Protocol,邮局协议3)。SMTP是Internet协议集中的邮件标准。在Internet上能够接收电子邮件的服务器都有SMTP。电子邮件在发送前,发件方的SMTP服务器与接收方的SMTP服务器联系,确认接收方准备好了,则开始邮件传递;若没有准备好,发送服务器便会等待,并在一段时间后继续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联系。这种方式在Internet上称为“存储——转发”方式。POP3可允许E-mail客户向某一SMTP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另外,也可以接收来自SMTP服务器的电子邮件。换句话说,电子邮件在客户PC机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传递是通过P0P3来完成的,而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的传递则是通过SMTP来实现。

《创业概论》课后心得体会 篇4

建筑1401 石晓岳

1910140136 前几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间,有位土木院的仁兄登台致歉,原来要借用大家的休息时间来打个广告,自主创业办驾校。当时我就在想,为何创业之风,在大学生之中如此风靡?

有则笑话,说的是有大学生被骗入传销窝点,一个星期之后,所有传销人员都被大学生洗脑加入了微信卖面膜的行列。事实是我对大学生创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一方面空间和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代购是在令人厌恶,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加入了中南大学创行团队(一个以商业创业为形式做公益的组织)。而且,就在我们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

在我个人的理解,市场和顾客不是傻瓜,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创业肯定是不长久的。但是在我周围的同学当中,大部分做的都是淘宝或者网购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创业。大学生能做,高中生毕业了也能做。这种人人都能进入的行业,竞争力肯定大,而且作为学生没有人脉也没有资本,很难在这种创业中有所获得。

其实要是如果有自己独有的技术与产品,那么事情的转机会很大。无数人看到了马云的阿里巴巴成功了,想去模仿,可事实是,首先你得能做出来个电商网站平台。无数人羡慕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可是事实是,首先你得自己能做出那样的产品。只有真正有好东西做出来之后,商业营销商业手段才能派的上用场。

当然,没有商业的头脑,正如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离开后的衰败一样,是绝不能获得成功的,可只有有了好东西,你才有机会,和那些真正牛的人,在同一高度上较量。

那么,好的产品从哪里来,从知识里来。知识哪来,学来。所以说,归根结底,还是要好好学习,先观望,先练剑,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出杀手锏一击毙命也不迟。

再进一步说,就是明确目标,步步跟进。

首先,要明确自己要什么,假如我要开淘宝店,我就要先明确自己要卖什么,虽然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种创业方式(类似自己的终期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前进)其次,要善于掌握机会并学会放弃机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总是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只会打击自信心和积极性;另外,创业需要创新,还是淘宝这个例子,淘宝上这么多的竞争者,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店铺比别的同行的店铺卖的多,这样可能就要从

创新去想了,例如我要卖一件衣服,另一家店也在卖和自己相同款式的衣服,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创新要简单、实用、能操作,就像前几年的牛仔裤一样,破洞的嘻哈风格风靡一时,也许这种风格是来自一些裤子破了,厂家又无法对这些服饰采取好的方法处理而得出的一种解决方法,这不是一种创新吗,最终的盈利比之前的翻好几倍吧。

其次,我们还要学会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

我们创新创业者不可以守株待兔,要合理的利用社会的资源来提高我们创新创业的效率。就像乔布斯的创业过程,要不断把握住机遇,善于利用社会上各式各样对自己有利的资源。

再者,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在创业之前,大量的前期调研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们创业的同时,我们要通过一些媒介来了解同行的经营状况,同行的销售方式,多参加一些论坛和资深人士的讲座,多多学习。在创业前要对行业现状及前景作充分的了解。

最后要说的,是创新创业不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大学生创新创业不等同于赚钱,我认为创新创业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锻炼能力,获取经验的过程。创新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有时一个小细节、一个小想法就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创业绝不能有自我满足的时候,要时时有危机感,不能有一次失误,哪怕是出一次事故,那你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名声就没有了,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让别人接受你的产品,靠嘴巴说是没有用的。创业不能盲目,在创业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最好是从事自己熟悉的领域。

最后总结起来,大学生有创业热情,但由于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导致创业成功率明显偏低。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是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因为他们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特别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经验相当匮乏。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一方面,靠在企业打工或者实习,来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靠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为自己充电,以提高创业成功率。用智力换资本,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创新创业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从选定创什么业,从经验上,资金上,心态上入手才是最好。团队合作也不错。

总而言之,创新创业就是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挫折是无法阻挡我们创新创业的理想。

中国民俗文化概论论文(范文) 篇5

学院:XXXX学院

专业:X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

家族文化是相对家族制度而言的,家族制度是指家族外现的能被感知的具体事项,它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如族谱、族田、族长、族规、祠堂等。家族文化包含着家族制度;同时它还旨在反映家族制度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家族制度本身的功效;它是家族制度的深层状态;是家族制度事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家族制度事项中不易被感知的内在本质。

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

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我想有四个方面:

为家族而活的人生观。“光宗耀祖”的话,今天偶尔还能在事业有成者的口中吐出,他们自云努力向前,是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皇帝及地方政府,也会因某人的业绩或义行,奖予匾额,家族将它挂在祠堂,引为殊荣。品官有家庙祭祀制度,成为法定承认的望族,何其荣耀。

尊祖敬宗的团体意识。“尊祖敬宗睦族”、“敦宗睦族”是家族史文献中常见的词语。尊祖,除了敬重在世的前辈,更重要的是讲究对祖宗的祭祀。祭祖,是表示“水源木本”之思,“慎终追远”之意。如果能够做到,世人便以为是宗族兴旺的表征。敬宗是尊重宗子的权威,服从他的领导,认同他所代表的组织——宗族。所以敬宗、敦宗的涵义,首先是族人以宗族为自己的组织,其次是认同宗族的代表宗子、族长为领导人,由他们带领自己实现尊祖祭祖的愿望。至于睦族,是讲处理好族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宗族的团结和合作,使宗族长存,是尊祖敬宗的必要内容。所以尊祖、敬宗、睦族三者,尊祖是目标,也是出发点;敬宗、睦族是实现目标的条件,是在尊祖的旗帜下实现家族的团结,就中敬宗是关键所在。

家族、家庭伦理精神是讲求孝道。家族、家庭伦理讲求上慈下孝,孝道的全部内涵有三个方面:第一,一般说是生养、死葬、祭祀。第二,本身事业有成,能够扬名显亲。第三,应有传宗接代人。孝道的三种内涵,关系到家族的发展,它的成功实现,乃至或多或少地实现,才能造成家族的延续。家族的兴旺,子孙的繁衍,是家族最为重大的事情。所以孝道的最终要求,就是族人事业有成,人丁兴旺,光大门祚,远不只是对父母的孝养。

孝与忠的交融性。孝与忠是两个概念,是严格区分的,不可混淆,但是它们又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性,并有交叉的内容。孝以忠为必要的内容,这样使得家族与国家有了深厚内涵的连接点,产生一致性。忠道承认孝道的合理性甚至孝道是实现忠道的前提。孝与忠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交融性,主要是孝道包含浓重的忠君内容。这种交融性,就使得家族文化突破了家族的范围,使它不仅成为家族社会的信念,还是整个社会的一种观念。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

探讨传统家族文化,首先要研究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包含表象特征与本质特征两大类别,下面分别阐述之。

一、表象特征表现为:

结构特征。家族结构也称之为家族类型。以亲缘关系为标准,传统家族结构可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家族家庭等。

经济特征。传统家族的经济特征突出表现在有族产来维系家族的生存。族产又主要指族田。族田是家族的经济命脉,是家族各项活动的经济后盾。没有族田也就没有家族的凝聚、延续和存在。族田主要是通过族人捐助的方式获得的,是为全族人的利益服务。

教育特征。传统家族的教育功能别具一格,教育方式是多方面的。有的族长经常在祭祖之后在祠堂向族人宣讲家训族规,或讲解圣谕,以臻教育和规范族人的目的。然而家族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办学,“兴启蒙之义塾”家族教育也兼及算术、故事、人生道理等,以此达到职业和道德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主要为了选择未来的职业,一般家庭奢望不高,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士农工商皆可。家族尤为重视修身律己,为人处世的道德伦理教育。家族道德教

育的实质,“不徒诵读诗书,大要使之识尊卑上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已,”所以道德教育无疑有助于家族以至国家的专制统治。

宗法特征。这里指家族宗法观念上的突出特征。宗法观念的内容极为广泛,其重点为“祖先崇拜”、“忠”、“孝”观念等。

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家族文化的表象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并非彼此割裂,相互孤立的。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制约,影响,互为条件,互为依存。这种相互牵制的内聚力正是传统家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内在根据。

二、本质特征表现为:

传统家族文化特征的另一类别为本质特征。本质特征有优质与劣质两方面内容,但这两者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劣质中有得的因素,优质中又有失的因素,所以下文谈论优劣质特征的时候,主要是针对问题的一个侧面而言,不能视其为绝对。

(一)优质特征表现于下:

端正风气。家族由于注重伦理和家风教育,有助于端正家庭、家族和社会风气。家族往往要求族内成员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勿为奸为盗和赌博争讼。

互助精神。中国家族的互助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协力互助进行生产上,也体现在对贫穷孤幼鳏寡孤独废疾者的救济上。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互助精神在“亲族”的基础上,可升华至“合国”的高度。

敬老养老。为敬孝老人,有些晚辈子孙甚至不惜放弃自己诸多利益,甚至包括尊严和地位等,老人在传统家族内除了可以得到生活上的照顾,还可以得到精神和感情上的慰藉。中国家族文化不但讲求内心和谐,身心协调,尤主张“兄弟相同,上下和睦”,“万事和为贵”,非常重视和平共处。家族内部的和平共处不但带来精神生活的快乐,还能使家人之间精诚团结,给经济生活带来效益。

(二)劣质特征表现于下:

在叙述了传统家族文化的优质特征后,我们绝不能无视传统家族文化劣质特征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这些劣质特征表现为:

依赖懒惰。传统家族结构及其内在机制最易养成国人的依赖性和惰性,而吞噬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专制野蛮。父家长在家庭中的专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任何其他家庭成员在专制的父家长面前只能是卑躬屈膝、俯首贴耳、唯命是听。这种家庭专制甚至达到了野蛮的程度,以至视家人为非人,在惩罚族人的方式中暴露的最为彻底。

亲疏有别。中国传统家族内部的亲属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亲属名称的细繁。亲疏关系往往导致家族内部小家庭间的矛盾及这房与那房的矛盾。

狭隘自私。传统家庭文化由于注重家族利益高于一切,以至出现“明知公益之事,因有家而不肯为;明知害人之事,因有家而不得不为”〔38〕的狭隘自私现象,不顾损害全局和他人利益。这种狭隘自私的心态进一步膨胀,则表现为无国家思想、信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信条,把“莫谈国事”作为座右铭。

等级严格。传统家族成员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讲求和注重尊卑、上下、嫡庶等。这实质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等级界限,不过是为了确定不同族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权利。

无独立和自由。传统家族文化强调个人修身律己,自我规束,形成权威和尊长的心态,使个人毫无独立、自由、思考、创造、批判直至造反的精神。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

传统家族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链接点。传统家族文化并没有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而消失,却有许多内涵为当代文化所传承,这中间似乎有一根链条将两者衔接起来,其衔接点我想是:由孝到忠的国家认同观念,即传统孝道要求贡献于社会,尽忠于家天下的君主、汉民族的国家,发展到今日是社会奉献与忠诚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古今的家族均钟情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和致力于家族历史的纪录——编修家谱;家族共同体认同精神的保持。有了这样的链接点,就使得传统家族文化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调整其内涵,摒弃过时的宗法性的东西,而保存和发扬适应时代要求的成分。

传统家族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传统家族文化经过调整、改造,能够为现时代所吸收的,我想在于:从民族国家的认同,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增进爱国情操,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关注新时代社会伦理的建设,使得家族成为伦理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力量,家族伦理的规范成为建设新伦理的一种文化因素。这两方面是我们比较详细说明过的,此外,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是凝聚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因素之一,建设大中华文化圈的一种文化基因,既有益于中国吸收海外华人资金,加速国家的经济建设,也有益于世界华人各种权益的发展;古今家族均有自治性,今日能否成为某种社会中介组织,要看社会所允许她的未来的发展;古今家族的兴修家谱,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保存形式和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材料科学概论课后习题归纳及补充 篇6

1.原子间的键合可分为化学键和物理键两大类。其中化学键包括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2.铁碳合金可按含碳量来分类,含碳量低于2.11%的为碳钢(含碳量低于0.0218&的为工业纯铁),含碳量大于2.11%的为铸铁。

3.以锌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

4.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质原料经过粉碎加工、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5.按照陶瓷坯体结构不同和坯体致密度不同,把陶瓷制品分为两大类陶器和瓷器。

6.陶瓷的微观结构是指晶体结构类型、对称性、晶格常数、原子排列情况及晶格缺陷等,分析京都可达数挨。

7.陶瓷的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如金相显微镜、体式显微镜等)或是电子显微镜(SEM/TEM)下观察到的陶瓷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就是陶瓷的各种组成(晶相、玻璃相、气相)的形状、大小、种类、数量、分布及晶界状态、宽度等,观察范围为微米数量级。8.高聚物的静态粘弹性行为表现有蠕变、应力松弛。

9.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无规线团构象,在晶体中呈锯齿形或螺旋形。10.制作碳纤维的五个阶段分别是拉丝、牵伸、稳定、碳化和石墨化。

11.复合材料通常有三种分类法,分别是增强材料、基体材料、纤维材料。

12.所谓纳米材料,从狭义上说,是有关原子团簇、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薄膜、纳米碳管和纳米固体材料的总称。从广义上说,纳米材料是指晶粒或晶界等显微构造等达到纳米尺寸(<100nm)的材料。

13.信息材料是指与信息技术相关,用于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输和显示的各类功能材料。补充: 1.每个面心立方晶胞的原子数为4,其配位数为12。

2.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互相垂直,螺旋形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相互平行

3.莱氏体是共晶转变所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2.陶瓷的显微组织:晶相、玻璃相、气相。

3.孪晶面:指镜而对称的晶体相交的界,称为孪晶面。

5.晶体的面缺陷:表面、晶界、亚晶界、相界。4.单体: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低分子化合物。

5.链节:构成高聚物的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P146 缩聚反应:由一种单体或多种单体相互缩合成聚合物,同时析出其他低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缩聚反应。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材料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表现出某些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材料性能的材料。

二、名称解释:

1.加工硬化:金属随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2.热处理:p67 3.白口铸铁:p81 4.玻璃相:p127 5.晶体相:p126 6.气相:p128 7.结构陶瓷:p117 8.功能陶瓷:p118 9.球晶:p164 10.取向:高分子链在特定的情况下,沿特定方向的择优平行排列,聚合物呈各向异性特征。

11.液晶态:p165 12.复合材料:p175 13.碳纤维:p181 14.拉挤成型:在牵引设备下,将浸渍树脂的连续显微或其织物通过成型模加热使树脂固化、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工艺方法。

15.干法缠绕:是采用经过预浸胶处理的预浸沙或带在缠绕上,经加热软化至粘液态后缠绕到芯模上。

16.智能材料:p221 17.超导现象:p228

补充:

1.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去除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永久性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具有不可逆性

2.断裂韧度:是衡量材料在裂纹存在的情况下抵抗断裂的能力

三、简答题

1.固态金属具有什么特征?P5 2.简述含碳量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答: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3.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P76 4.简述铝及铝合金的特点及应用。P97 5.特种陶瓷材料与传统陶瓷材料的区别是什么?P116 【网上答案:在原料上,突破了传统上的以主要原料的局限,特种陶瓷一般以纯度较高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等为主要原料;在制备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炉窑为主要烧结设备的限制,广泛采用真空烧结、保护气氛烧结,采用热压、热静等手段;在性质上,特种陶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6.玻璃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127气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P128 7.反应烧结和热压烧结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P135 8.简述陶瓷材料烧结前干燥的目的?P132 8.成型对坯料提出哪些方面的要求?烧结应满足哪些要求?P132~133

9.简述增强材料(增强体、功能体)在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填充:廉价、颗粒状填料,降低成本。例:PVC中添加碳酸钙粉末。增强:纤维状或片状增强体,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效果取决于增强体本身的力学性能、形态等。赋予功能:赋予复合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功能。作用取决于功能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例:TiC颗粒增强Si3N4复合材料、碳化钨/钴复合材料,切割工具;碳/碳复合材料,导弹、宇航工业的防热材料(抗烧蚀),端头帽、鼻锥、喷管的喉衬。(参考p177)

10.垂直于纤维扩展的裂纹需要克服哪些断裂?对于脆性纤维/脆性基体复合材料,需要克服的断裂功:纤维拔出和纤维断裂(吸收能量);对于纤维与基体脱胶(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较弱时;消耗储存的应变能)、应力松弛(纤维断裂时:消耗储存的应变能)、纤维连桥(消耗纤维上的应变能);对于脆性纤维/韧性基体复合材料,基体的塑性变形(粘结强度很高,纤维无法拔出时:吸收能量)也会增加断裂功。

11.复合材料的界面具有怎样的特点?P186【网上答案:界面相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能与增强材料和基体的均不相同,对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界面具有一定的厚度(约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厚度不均匀。材料特性在界面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性可能是陡变的,也可能是渐变的。材料特性包括元素的浓度、原子的配位、晶体结构、密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 12.各举三例说明下列聚合物:

(1)天然无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3)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答:(1)天然无机高分子:石棉、金刚石、云母;天然有机高分子:纤维素、土漆、天然橡胶;生物高分子:蛋白质、核酸(2)碳链聚合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杂链聚合物:聚甲醛、聚酰胺、聚酯(3)塑料:PE、PP、PVC、PS;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化学纤维:尼龙、聚酯、腈纶、丙纶;功能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光敏高分子、高分子催化剂 13.简述何谓高分子化合物,所谓高分子材料。P145 14.与低分子化合物比较,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征。

答:1.相对分子量大,相对份子质量往往存在分布。2.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分子链有柔顺性。3.晶态有序性较差,但非晶态都具有一定的有序性。4.高分子结构复杂,由一级、二级、三级结构组成。补充: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承受载荷的主体是增强纤维。有关强化的几个问题: ⑴ 增强纤维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比基体高。⑵ 基体与纤维之间要有一定黏结作用,且应具有适当的结合强度,便于应力的传递。⑶ 纤维应有合理的含量、尺寸和分布。纤维含量越高,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越大; 纤维越细,缺陷越小,并且比表面积也越大,材料结合力越大,则材料强度越高;纤维的排 布方向应符合构件的受力要求。由于纤维纵向比横向的抗拉强度高几十倍,应尽量使纤维的 排列方向平行于应力作用方向。⑷ 线膨胀系数匹配。⑸ 有良好的相容性(高温下基体与纤维之间不发生生化学反应,基体不腐蚀和损伤 纤维)。

2.什么是复合材料?其应具备哪些特征? 复合材料 —— 指利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优化组合 而成的新材料。特征:⑴是根据需要设计制造的人造材料。⑵必须由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组分与性能的材料组成,而且各组分间有明显界 限。⑶具有结构可设计性。⑷具有单一组分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特殊、综合性能。

3.什么是退火及正火?作用是什么?P76作用:降低硬度,提高塑性,调整组织,部分改善力学性能,使组织均匀化,消除部分内应力。4.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抗疲劳与断裂安全性能好,良好的减振性能,良好的高温性能。

5.陶瓷的制备过程?P131 6.提高陶瓷材料强度及减轻脆性的途径?制造微晶、高密度、高纯度的陶瓷,在陶瓷表面引入压力,复合强化

7.什么是冷加工?什么热加工?答: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8.金属化合物的特点?1.结构与组元不同2.混合建3.化学分子式表示

9.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是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是螺旋位错。

10.金属晶体的塑性变形实质:原子相对位移距离超过了晶格中原子间距,使原子失去了回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

11.含碳量高的用退火,含碳量低的用正火。

12.为什么要进行热处理:许多零件需要具有高强度,白面淬火处理达到这一要求。

13.根据碳的断口判断颜色。P81 13.钢为什么能够进行热处理?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越过上述临界点就要发生固态相变。

上一篇:蚊子的自述作文450字下一篇:移民政策实施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