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2024-10-08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通用9篇)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篇1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措施应用于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急救护理措施,如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调节体温等。结果 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抢救成功,并痊愈出院。结论 给予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关键词】急救护理措施;失血性休克;效果

First aid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 of hemorrhagic

shock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mergency nursing measures were applied in hemorrhagic shock effect.Method We selected 40 cases of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 as research object,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first aid and nursing measures,Such as bleeding,establish vein channel,maintain respiratory tract unobstructed,regul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Result 40 cases of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 were rescued successfully,and cured.Conclusion Give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first-aid nursing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ndition,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Key word】First aid and nursing measures;Hemorrhagic shock;Effect 前言

失血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多由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引起的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等原因引起。临床症状为血液呈现浓缩、肺动脉楔压降低、外周静脉充勇、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和血清钠增高等。其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甚至死亡。我院根据4患者不同的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女性,22例男性;年龄为28~70岁,平均年龄(46.53±2.23)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2~5小时,平均(3.26±1.11)小时;5例异位妊娠所致,8例脾破裂所致,12例多发骨折所致,15颅脑损伤所致。[2]

[1]1.2护理方法

1.2.1止血和建立静脉通道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询问其致伤原因,明确出血点。并采集血标本,尽快采取止血措施,明确治疗方案。同时要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作输液,另一条用作扩张血容量。可先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1000~2000毫升。若检查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则无需输血,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下的患者,应尽快适量输血,密切贯彻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1.2.2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人员要迅速清理患者口腔内和呼吸道内的血液、痰液、呕吐物以及分泌物。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戴有假牙患者可将其假牙取出,舌后坠患者则用舌钳夹将舌头取出。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并检测动脉血气,以便了解其缺氧程度。遵医嘱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氧气浓度为40%~50%,氧气流量为每分钟6~8毫升。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后,再给予患者吸氧。1.2.3调节体温

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可给予其持续的腋温或肛温监测。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时的体温偏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保暖。可液体放在40~45的温水中加热10分钟,利用空调提高室内温度,加盖暖被或毛毯,以防止散热。切忌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等通电保暖物品进行保暖,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发生。同时,给予患者输血前可将库存血复温后再输入。1.2.4预防感染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护理措施,并遵医嘱给予患者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若患者下肢供血不足,则应降低患者下肢。若患者头部有创伤,有渗出液及昏迷现象时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咳嗽和咳痰,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雾化吸入a-糜蛋白酶,以防止肺部感染。1.2.5心理护理

患者在护理期间会产生焦躁、烦闷等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以亲切的言语、和蔼的态度、精湛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并主动关心和照顾其日常生活,通过安抚、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或向患者举例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2.6疼痛护理

进行手术止血的患者术后伤口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24小时内疼痛感最为强烈。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或止痛药,避免其出现躁动等现象。同时可引导患者对疼痛原因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适当按摩和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来缓解疼痛感,必要时可采用持续小剂量泵静脉镇痛药物治疗。2.结果

进行急救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3.讨论

目前,我国失血性休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抢救措施是否及时和准确是失血性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急救护理措施是在各项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况实施针对性、高效的急救护理,严密实施的同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最终形成良好的护理循环,以达到改善患者病情及家属精神负担的目的[4-5][3]。

我院给予所有的患者急救护理措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并痊愈出院。由此可见,给予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措施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程度将死亡率降到最低,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王凌云,吴莉莉,何秀娃.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与影响因素[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515-1516.[2]冯冰霞.损伤控制复苏在严重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2492-2494.[3]刘海平.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5O 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4):74-75.[4]王灵.70例脾破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3,24(12):1864-1865.[5]卢欣华,梁鸿.182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及并发症处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05):257-258.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篇2

1 临床资料

本组64例, 男58例, 女6例;年龄10岁~75岁, 其中18岁~55岁的50例, 入院时80%的病人舒张压不到40mmHg (1mmHg=0.133 kPa) , 收缩压不到60 mmHg, 20%病人测不到血压, 其中治愈60例, 死亡4例。

2 急救和护理

2.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为了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阻断休克的进展, 护士应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急、稳、快、准地接诊伤员, 需在10 min~15 min内用留置针迅速建立2条或3条静脉输液通道, 其中一条可做中心静脉压的检测, 我们一般多选择上肢静脉, 因为离心脏近, 且穿刺成功率高, 能够争取时间, 确保液路通畅。围绕特重伤进行观察和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 协助医生详细询问病史, 全面分析, 尽快做出初步诊断, 在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情况下, 有效补充血容量, 及时纠正休克, 难穿刺者, 果断静脉切开, 以免延误抢救时间, 给治疗带来困难。

2.2 早期输液速度和液体的选择

掌握先晶后胶原则, 对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 扩容速度比扩血容量更为重要, 一般等渗晶体快速滴入, 能使休克迅速纠正, 如供血及时, 同时输入血液能更好的维持有效血浆渗透压。使休克迅速纠正, 我们对64例病人采取迅速输5%葡萄糖盐水1 500 mL~2 000 mL, 94%的病人能在30 min~40 min血压回升至基线。

2.3 胶体液的应用

在补充一定晶体液后, 随即给予胶体液, 胶体液可提高胶体渗透压, 有利于维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 一旦休克得到纠正后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而且应减少输液量, 如出现心力衰竭应强心利尿, 有利防止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2.3.1血浆代用品的应用

右旋糖酐是临床常用的血浆代用品, 常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分子右旋糖酐, 其胶体渗透作用能使组织中细胞外液的水分引入血管内, 使血液稀释, 降低黏稠度, 扩充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 抑制血小板功能和纤维蛋白的聚合, 延长出血时间。通常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静脉快速滴注, 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2.3.2 纠正酸中毒

改善组织灌流的同时, 适时适量地给予碱性药物。另外, 使用碱性药物须首先保证呼吸功能完整, 否则会导致继发性呼吸碱中毒。

2.3.3 输血

在扩容的基础上输入同型血, 不但补充血容量, 提高胶体渗透压, 而且可补充血细胞和凝血因子, 提高凝血酶原浓度, 具有止血和增加机体抵抗力, 同时要注意补充钙剂, 休克越严重越应减少输库存血, 最好用新鲜血。

3 结果

失血性休克是因微循环处于血液浓缩和淤滞状态, 加之末梢血管痉挛收缩, 管腔狭窄, 如先单纯输血, 只能加重血液黏滞, 对微循环不利, 输5%葡萄糖盐水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等渗液, 并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静脉输入可降低血液黏滞性疏通微循环改善组织灌流, 增加能量供机体代谢, 又可减少单纯给予盐水易引起组织水肿及肺水肿等并发症, 因此早期应用5%葡萄糖盐水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措施之一。

4 讨论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篇3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R605.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36-01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各种疾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车祸、生产意外及其他外伤等。其共同病理变化是有效循环血容量骤然减少,组织血液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及代谢障碍。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做好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紧急抢救至关重要,在抢救中突出一个“急”字,争分夺秒,积极抢救[1]。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科共抢救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共32例,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科共抢救的失血性休克患者32共例,年龄18~56岁,男26例,女8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者13例,胸腹伤7例,上、下肢血管损伤12例,入院后30min内抢救无效死亡4例。

2急救护理

(1)止血,对于开放性大出血,立即行初步加压止血,减少局部出血。(2)止痛:疼痛可引起休克,在必要时可肌内注射度冷丁50~100mg,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的副作用,有严重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3)迅速扩充血容量常取大静脉,如上肢的正中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用套管针建立两条静脉,随输液通道的建立,立即给予大量快速补液。对严重休克,应该迅速输入1~2L的等渗平衡盐溶液,随后最好补充经交叉配合的血液。在紧急情况下可加压输入,同时开放尿管。在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如血压升高大于90/60mmHg,心率减慢到100次/min以下时,可减慢输液速度。因严重创伤者不但丢失全血,而且使血液浓缩,此时先输晶体液比输全血或胶体液更为适宜。补液时判断输液速度是否适宜的标准是:在快速补液过程中,心率下降,血压回升,呼吸频率可加快,尿量增加,但对胸外伤患者补液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肺水肿、心衰。②遵医嘱采用止血药、血管活性药。③纠正酸中毒(3)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合理给氧同时予大流量吸入氧4~6L/min,并保持呼吸道及氧管道的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消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遇有喉头水肿、昏迷者、舌后坠者可用舌钳将舌头夹出,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予留置导尿管,记录留置导尿管时引出的尿量,以后每小时记录进入液量及引出的尿量。(5)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坠床,失血性休克的代偿期由于脑血供尚可维持,患者大多表现为兴奋、烦躁,对躁动患者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6)抢救过程中应注意: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遍,给药时查对好用药,抢救后记录于特别护理记录单上。(7)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相关准备。

3体会

3.1病情观察

3.1.1神志表情休克早期机体代偿功能尚好,患者神志一般清楚,精神紧张而烦躁、焦虑,随着休克加重,进入失代偿期,患者脑细胞供血逐渐减少,缺氧加重,表现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感觉迟钝,甚至昏迷,表示病情恶化。

3.1.2脉搏、血压与脉压差的观察:休克初期,脉搏加快,随着病情的进展,脉搏细速出现心率不齐,休克晚期脉搏微细缓慢,甚至摸不到。血压与脉压差,初期由于代偿性血管收缩,血压可能保持或接近正常。因此,严密观察脉搏与血压的变化是抢救休克的关键。在抢救过程中,每隔15~3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并作好记录,休克早期可出现脉搏增快且往往早于血压改变,一般脉搏/收缩压>1.5则提示休克。纠正休克的过程中有时血压虽低但脉搏有力表示病情好转[2]。

3.1.3尿量尿量的多少直接反映肾血流量灌流情况,间接提示全身血容量充足与否,是一项敏感的指标[2]。对休克患者一律放置导尿管,每小时测量一次尿量,每小时尿量少于20ml,说明肾脏血流灌流量不足,提示休克,通過纠正休克,尿量恢复到30ml/h为提示休克缓解的指标。

3.2做好基础护理(1)休克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休克,增加被服。(2)取平卧位或头部、躯干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的休克体位,休克卧位可增加回心血量,防止脑水肿[2]。

3.3重视现场急救创伤病人中交通事故伤所占比例最多。[4]文献报道,美国每年约15000人死于创伤;我国仅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就较30年前增加了500倍[3]。

3.4对于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突如其来的创伤,患者会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心理,担心生命安全,予患者适当的安慰,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5护理人员的要求(1)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有高度的责任心。(2)有较高的专业业务水平,果断判断病情,准确的护理技术。(3)有较好的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1]毕庆玮.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黑龙江医学,2002,5.

[2]李铮.休克病人护理.外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22.

[3]江学成,胡宁利,曹琅琳等“创伤患者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4):281-281

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介绍 篇4

1.尽量少搬动、少打扰病人,保持其安静。

2.松解病人衣领、裤带,使之平卧。休克严重的头部应放低,脚稍予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有肺水肿者不宜采用此法,而应稍抬高头部。

3.注意病人保暖,但不能过热。

4.有时可给病人喂服姜糖水、浓茶等热饮料。

5.有肺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6.对某些明确原因的休克者,如外伤大出血,应立即用止血带结扎,但要注意定时放松,在转运中必须有明确标志,以免时间过久造成肢体坏死;骨折疼痛所致休克者,应固定患肢,并服用止痛药以止痛。

早期休克的临床表现:病人表现精神兴奋、烦燥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脉压差变小,每小时尿量少于30毫升。

44例失血性休克的损伤程度鉴定 篇5

【中图分类号】d919.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3—0215—0

3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87条之规定,损伤

引起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或者感染性休克者属重

伤;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49条规定,各种

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属轻伤。结合我国刑法第96条对重伤的定义来看。重伤鉴定标准中的各种休克应是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伤害的“休克”。

即休克进入抑制期;轻伤的休克尚处于休克代偿期,即休克前期。由于休克的发生、发展、变化复杂多样,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往往无明显的界限。所以法医临

床鉴定中非常困难。常导致同一案例多家鉴定结果不

。为进一步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损伤程度鉴定,使之

严格掌握标准。本文作者收集并整理了本教研室4

4例失血性休克损伤程度鉴定案件做分析,以期总结出

可以遵循的规律以指导实践中类似案件的鉴定。

案例资料

本教研室自2oo1年1月 2oo5年6月的44例失

血性休克损伤程度鉴定案件做分析,凡符合创伤后发

生休克,参照《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87条或《人体轻

伤鉴定标准(试行)》第49条评定损伤程度的案例,均

纳入本研究范围。

结果一、一般情况

1.性别和年龄。在44例中男性占41例,女性占

3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34.9

岁。

2.损伤程度。44例中,鉴定为重伤的30例。其中

男性29例,女性1例;鉴定为轻伤的14例,其中男性

12例,女性2例。

二、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的关系

表1 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的关系

三、不同损伤程度的休克指数和休克度

表2 不同损伤程度的休克指数和休克度

四、休克救治情况

表3 休克救治情况

讨论

失血性休克多见于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引起的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所选案例中有90%

多发皮裂伤后并发休克评定为轻伤,82.4%合并大血

管损伤、75%合并骨折、全部合并内脏器官损伤和全部

多发性伤后并发休克评定为重伤。法医i临床鉴定在考

【作者简介】张奎(1981一),男,汉族,l~jll省仁寿县人,l~jll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医病理学和法

医临床学。tel:+86—28—89808400;e—mail:newman—zhk@163.12011

1【通讯作者】廖志钢,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tel:+86—28—85501553;e—mail:wangyh11@163.120111

· 216 ·

察损伤部位的同时还应结合伤后抢救的时间和抢救的措施。在所选的案例中,有1例因颈外静脉砍伤后

断裂出血,但及时结扎,休克程度处于前期;另有1例

全身多处软组织砍伤,伤后半小时人院,人院后30 min

输液500 ml,再行清创缝合,脉搏120次/分,血压80/

mmhg。说明伤后是否及时救治产生的结局会影响

到损伤程度的判定。另外,还应结合受检者年龄、性

别.有条件的还应参照受检者以往病历分析。在进行

剖胸或者剖腹探查的案例中,结合手术记录中病人的失血情况综合评定更为客观和科学。

受检者的生命体征是休克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些资料在很多情况下都来源于病历的记载。因此,全面、详细和可靠的病历记载是鉴定的关键。血压能

反映机体休克当时的情况,是观察休克时血流动力学

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失血的增加,收缩压低于

mmhg,脉压小于20 mmhg是休克存在的证据。另

外.在收缩压较基础血压降低25%并有休克的临床表

现时,一般认为休克已经发展至抑制期。由于人体的代偿机制,单独用生命体征来评价休克是很困难的,美国外科学会将休克分为ⅳ期,在第ⅲ、ⅳ期血压会

有改变,但此时失血已经达到30%并伴有多器官功能

衰竭、神经系统症状和尿排量减少。[11 david a等研究

发现.194例创伤后有明显低血压的儿童,仅有82例

(42%)有明显的失血。[21脉搏的变化与血压的变化几

乎是同时发生,也能反映循环系统的状况。由于个体的差异.各自的基础血压不同,不同医生观察的结果

会有差异,而休

克指数和休克度能较客观地反映机体的血液循环状况。休克指数是脉率与收缩压的比值,正常值为o.5,表示血容量正常;休克指数为1,表示血

容量丢失2o%~3o% ;休克指数大于1,表示血容量丢

失30%~50%。[31本组案例中.轻伤的平均休克指数为

o.91,重伤为1.43。休克度是心率与脉压的比值,正常

为2.4~2.6,随着休克的发展,病人心率越来越快,而脉

压越来越小,则休克度越来越大。[31本组案例中,轻伤的平均休克度为2.8o,重伤为4.o7。

血液指标也能有效反映失血情况,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测定,可以明确血液稀

释和浓缩的程度。临床要求红细胞计数(4~5)xlon/l,血红蛋白为80~120 g/l,hct大于3o%。hct的改变

与休克的原因和发展阶段有关,与红细胞数的减少并

不一定成正比。休克早期由于组织问液向血管内转

移,血液稀释,故hct降低。随着休克进入微循环淤血

期,液体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间隙,血液浓缩.hct升

高。乳酸盐浓度可以作为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

41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3期)

broder weil等研究证明,休克患者乳酸盐浓度高于mmol/l,其生存率为ll%。圈abramson统计发现,100%的存活休克病人24 h内乳酸盐浓度恢复正常(<

2mmol/l),78%的存活休克病人48 h内乳酸盐浓度恢

复正常,仅有14%的存活休克病人48 h内乳酸盐浓度

没有恢复正常。[61碱剩余(bd)也能较准备的预测失血

性休克的程度。davis等统计发现,轻度失血性bd在2和一5之间;中度失血性休克bd在一6和15之间;中

度失血性休克bd大于15。l71但乳酸盐和碱剩余在国

内的法医学鉴定中较少作为指标使用。

休克是一个全身性的病理过程,休克发生后及

时、有效的抢救是治疗的关键。在法医临床鉴定过程

中,应分析治疗情况。本组71.4%轻伤案例都进行过输

液治疗,24 h平均输液量为1 000 ml:全部重伤案例均

接受输液治疗,24 h平均输液量为3 000 ml。轻伤中

21_4%的案例接受输血或代血浆治疗.24 h平均输入

量为170 ml;重伤中63-3%的案例接受输血或代血浆

治疗,24 h平均输入量为600 ml。在失血性休克的复

苏过程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应结合当时生命体征。

hebea等将447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限制性输

血组于hb<70 g/l时输血,维持在7o~9o g/l;大量输

血组于<100 g/l时输血.维持在100~120 g/l.结果显

示两组3o天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限制性输血组住

院病死率、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及多器官衰竭的发生率

均明显低于大量输血组。证实了输血hb的临界值为

7o g/l是合适的。[81在本组案例中有1例鉴定为轻伤的受检者输血800 ml,输血当时血压112/80 mmhg.

hb 110 g/l。因此,临床的治疗措施,如输血、输液量亦

可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休克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在休克的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分析受

检者的生命体征的同时,结合受伤部位,参考受检者

就诊当时的血液指标,包括血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乳酸盐浓度和碱剩余等,查看受检者的治疗措施,做

出综合评定,才能使鉴定结论更客观、更准确。

参考文献

[11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rmnittee on trauma.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courses.chicago: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1 993

[21 david a,partrick md,denis d,et a1.is hypotension a reliable indicator

of blood loss from traumatic injury in children? am j surg,2002,1 84

(6),555-560

[3]莫耀南.法医学司法鉴定.第1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55

[4]huckabee we.abnormal resting lactate:ii.lactic acidosis.am j

med,1961,30:840-848

[51 broder g,weil mh.excess lactate:an index of reversibility of shock

in human patients.sci,1964,143:1457-1459

『61 abramson d,scalea tm,hitchcock r,et a1.lactate clearance and sur.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l3卷(第3期)

vival following injury.j trauma,1993,35(4):584~589

【7]davis jw,shackford sr,mackersise rc,et a1.base deficit as a guide to

volume resuscitation.j trauma,1988,28(10):1464-1467

[8] hebert pc,wells g,martin c,et a1. a canadian survey of transfusion

· 法医学理论与实践·

· 2l7 ·

practic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in critical

care investigators and the canadian critical care trials group. crit

care med,1998,26(3):482-487

遇到休克患者如何急救? 篇6

1.尽量少搬动、少打扰病人,保持其安静。

2.松解病人衣领、裤带,使之平卧。休克严重的头部应放低,脚稍予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有肺水肿者不宜采用此法,而应稍抬高头部。

3.注意病人保暖,但不能过热。

4.有时可给病人喂服姜糖水、浓茶等热饮料。

5.有肺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篇7

宫外孕破裂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 发病急、出血多, 若抢救不及时, 可能大量的出血造成休克, 甚至死亡。所以妇产科护士超强的急救意思、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密切的观察病情, 是确保抢救成功的保障[1,2]。

1 临床资料

本组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65例, 平均年龄31岁。本组病例均为宫外孕破裂, 急诊入院患者。其中壶腹部49例, 峡部9例, 间质部6例, 伞部1例。住院天数6~20d, 65例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护理, 均痊愈出院, 无1例死亡。

2 临床表现

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 俗称宫外孕。患者多有短期停经史或阴道不规则的流血。宫外孕破裂大多发生在妊娠的6~7周, 患者有短期的停经史, 一般突然感到下腹部撕裂样疼痛,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快而弱, 血压下降、四肢湿冷, 随时危急生命。妇科内诊检查:后穹隆饱满, 宫颈举痛、摇摆痛明显, 经后穹隆穿刺后, 均可抽出暗红色的不凝血。

3 急救护理

(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了防止失血性休克所致的脑缺氧、心脏骤停、肾功功能损害等恶性循环的发生, 急救的首要是争取时间,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以保证液体的及时输入, 使血容量迅速扩充。选用16~18号的留置针, 迅速建立二条静脉通道, 以确保加压输血的应急需要。本着先急后慢的原则, 一旦休克得到纠正, 其输液的速度不宜过快, 以免引起肺水肿和心力衰竭。如果休克较重, 血管穿刺遇到困难, 应立即行气管切开, 争取抢救时间。 (2) 体位:取中凹位, 患者头高足高位 (各抬高15°) , 增加回心血量防止脑水肿。 (3) 氧疗:立即输入4~6L/min, 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 以改善细胞的缺氧状态, 保证重要脏器组织供氧, 有利于休克状态的纠正。 (4) 迅速扩充血容量:输液时本着先晶后胶的原则, 在补充一定量的晶体液后, 随即给予胶体液, 有利于维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 减少补液量, 防止肺水肿和脑水肿的发生。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 降低血液的黏稠的, 对于抗休克有着重要的作用。红细胞悬液及血浆是补充血容量的理想胶体溶液, 在输入红细胞悬液4U, 血浆1000mL左右时, 用预防酸中毒的发生。 (5) 保温: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以后, 体位急剧下降, 所以我们在抢救的同时注意给患者保暖。

4 心理护理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一般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 患者对本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特别是有些未婚先孕的患者, 处于害羞的心理, 对本病出现掩盖的行为, 影响了对宫外孕的早期诊断。患者术后表现为情绪低落, 担心术后并发症、继发性不孕等, 责任护士和护士长应及时进行沟通,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5 术前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位、脉搏、呼吸、腹痛及液体的滴注情况。一般15~30min监测一次, 并做好记录, 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术前准备, 给予腹部皮肤准备、留置导尿、交叉配血、送检血标本、取下活动性假牙和患者身上的贵重物品。做好特殊患者的腕带标识。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 应立即平卧、保暖、套管针静脉快速输液;应用升压药、备血、输血、吸氧等处理, 以迅速纠正休克, 为手术创造条件。

6 术后护理

(1) 体位:患者术后6h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以免患者的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引起窒息。6h后给枕, 协助翻身, 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 可取半坐卧位。导尿管拔出后,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并逐步增加活动量, 以患者耐受为宜。 (2) 心电监护:术后15~30min监测脉搏、血压、脉压差、血氧饱和度一次, 血压平稳后按护理级别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3) 观察伤口的情况:术后患者回病房后立即给予腹部切开处加压沙袋6h, 并密切观察切开处有无渗血, 出血量较多时,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内出血的情况, 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查明原因, 及时采取措施。 (4) 疼痛的护理:患者手术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 特别是术后24h内。一般采取自控的方法较多, 患者感觉疼痛时使用PC泵自行注入预定量的镇痛药。还可让患者深呼吸、听音乐等方法分散注意力, 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 (5) 保留尿管的护理:妥善安置留置导尿管及引流袋, 引流袋的位置低于趾骨联合以免引起逆行感染。24h内密切观察尿量、尿色、性质, 如发现尿少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尿管留置期间, 除每天保持尿管通畅外, 每日2次会阴部清洁, 每天更换尿袋一个。通畅尿管于手术后24h拔除, 拔出后鼓励患者多饮水, 尽早下床排尿, 并告诉患者首次排尿会感到尿道灼痛, 让患者做好思想准备。 (6) 饮食护理:术后6h内禁食、禁水, 6h后给予流质饮食, 但应禁食牛奶、豆浆、甜食, 2~3d, 以免引起胀气。 (7)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生活要有规律, 1个月内避免体力劳动, 加强营养的摄入, 1个月内勿洗盆浴、禁性生活, 并注意避孕半年, 1个月后来院复查。 (8) 做好健康宣教:指导孕育是防止异位妊娠破裂的重要环节。加强健康宣教, 开展孕前指导, 育龄妇女停经后应到医院明确是否妊娠、妊娠部位、胎儿发育情况等。发现腹痛或阴道流血, 应尽早到医院救治, 预防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7 讨论

宫外孕破裂的患者病情来势凶猛, 有的重度休克时才来医院救治, 本病发病急, 休克病情发展快, 必须紧急救治, 护士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和强烈的急救意思, 还要掌握关于休克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休克型宫外孕, 应尽早建立静脉通道, 但患者多数因周围小血管收缩, 静脉塌陷, 穿刺困难, 多需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才能建立有效的通道, 选择大号的留置针及能明显的静脉, 以利于穿刺成功, 并固定好穿刺点确保通畅。积极抢救休克的同时, 尽快做好术前准备。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要有预见性, 不能单纯、被动的按医嘱处置, 在医师未到来之前通过观察、评估、预见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 主动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同时要有针对性和准确性, 以赢得更多的抢救患者时间。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篇8

[关键词] 闭合性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32-02

骨盆骨折是由于受强大暴力直接或者间接挤压骨盆而发生的[1],特别是闭合性骨折在所有骨盆骨折中占一半以上,但是单纯的闭合性骨折却并不常见,骨折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损伤以及器官损伤,骨折断端及脏器的损伤都可以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骤降,引起失血性休克。在所有的骨盆骨折合并症中,尤以合并失血性休克最为严重,致死率较高,诊治也较为复杂,如救治不当可导致死亡。笔者所在医院于2007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急救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30例,由于观察病情仔细,主次分明,判断重要损伤部位正确,及时有效地进行了救护,成功抢救2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7~67岁,平均(39±1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摔伤10例;均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合并脑挫裂伤5例,腹腔脏器损伤10例,多根肋骨骨折6例,四肢骨折7例,腹膜后血肿2例。

1.2 结果

治愈28例,死亡2例,其中1例为合并肝破裂大出血,1例为合并严重胸外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为经抗休克治疗,血压不升( 收缩压低于60 mmHg),救治无效死亡。

2 急诊抢救

2.1 急诊检查

立即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休克早期,头部垫薄枕,严重休克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及腿间断抬高,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并减少静脉血流保持血压。剪除衣裤,检查受伤原因,便于随时观察病情,随时手术;检查时要注意保暖,身体暴露不要过多、时间不要太长,防体温的急剧降低而加重休克[2]。及早全面的初步检查,了解患者伤情及并发症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检查患者气道通畅与否,有无合并伤,必要时气管插管。

2.2 密切观察

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病情危重而复杂,并发症多,应该自入院抢救之时就应迅速连接各种监测仪器,随时监测并记录各生命体征变化,测量血压的间隔时间视病情而定,必要时可进行动脉置管监测有创血压以精确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如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脉率升高(心率高于120次/min),应及时处理。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表情、皮肤和黏膜色泽,并准确记录各项指标的动态,随时监测休克的纠正情况,患者出现血压及中心静脉压上升、心率减慢、面色红润、尿量增加说明治疗有效果,医生根据这些动态监测数据,判断休克程度,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调整用药量,必要时手术治疗,为整个治疗抢救提供准确的原始材料,赢得抢救的最佳时机。

2.3 开通静脉通道

马上选用12#~16#留置针头建立2~3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用药通畅,维持有效循环,必要时进行深静脉置管补液。静脉输液一般保持要及早、充足,晶胶平衡的原则,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及适量的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补充血容量;随时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输入血浆及全血或悬浮红细胞补充血容量,并要在输液的同时注意保持电解质的平衡,适当输入碳酸氢钠和钙,应用止血药物或者血管活性药物。在快速输液时根据患者的血压回升、心率变化、中心静脉压、尿量进行调节,警惕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出现。

2.4 充足给氧

因失血性休克循环血量减少,肺部血流量降低可引起肺微血管阻塞,造成肺功能不全,氧的需要量不足,导致氧分压下降,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患者应给予充分大流量吸氧,以面罩吸氧最为适宜,并注意氧气的充分湿化。根据缺氧的轻重来调整氧流量,降低机体缺氧状态。为保持吸氧的充足供给,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如果影响呼吸,紧急给予胸腔壁式引流,记录引流量;出现呼吸窘迫患者及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5 观察尿量

创伤后,特别是挤压伤,大量的肌红蛋白及红细胞破坏,加之休克造成肾脏本身的损伤,极易导致肾功能衰竭;骨盆骨折也可能造成内脏及泌尿系统的损伤,应在抢救的初期给与留置尿管,记录尿量、尿色,并做好记录;还可以帮助观察内脏器官损伤情况,监测抗休克治疗的效果[3]。导尿时必须动作轻柔,防止误伤。如果不能插入尿管,则立即给予膀胱置管导尿,说明有尿道损伤或者膀胱损伤的情况,立即手术。对于尿量、颜色、比重、PH值加强动态监测,如有异常应随时记录并汇报,根据医嘱作出对应的处理。

2.6 一般护理措施

2.6.1 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由于意外伤害使患者遭受了身体创伤和精神伤害的双重打击,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或沮丧状态。护士应关心同情患者,动员家属给患者以心理和经济方面的全力支持。耐心介绍医生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的治疗方案,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耐心细致的护理患者,注意语言轻柔,动作轻柔,使其产生信赖感,能积极配合治疗。

2.6.2 皮肤护理 由于骨盆以松质骨为主,骨盆腔内血管丰富,出血量较大且不易控制,需绝对卧床休息,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以免加重痛苦,使骨折错位和加重休克。如必须搬动,则应放置在平板担架上移动,医护人员陪同,随时监测病情变化。由于卧床时间长,易形成压疮,必须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平整、皮肤清洁,保护骨突部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2~3 h可稍抬高受压部位减压1次,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以防引起疼痛或加重神经、血管损伤。

2.6.3 注意观察其他部位的伤情 出血过多是休克的常见原因,有胸内出血、腹内出血、靠近骨盆的髂内外动静脉撕裂伤出,还有可能是骨盆骨折出血急聚在腹膜后形成腹膜后血肿等等,都可能成为危机生命的损伤,应随时注意观察[4]。经过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实施后,如血压不升或者上升后很快又下降,说明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此时应在积极补液及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准备手术急救。

3 小结

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出血量大,且经常合并失血性休克,通过对30例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笔者认识到,对于抢救合并休克的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要有主观能动性,合理评估病情;娴熟的急救技能和操作能力,还要有一个紧密团结的抢救小组,分工合理,密切配合。总而言之,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及护理的体会是:分工明确、及时准确、严密观察、加强护理。

[参考文献]

[1] 曹维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58.

[2] 陆彩萍.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急救护理[J].淮海医药,2004,22(4):143.

[3] 鲁劲松,卜丽雅,宋玉芝.骨盆骨折合并休克57例急救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5-67.

[4] 徐晓燕,占淑琴.骨盆骨折早期合并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骨伤,2001,14(3):187.

(收稿日期:2011-11-30)

(上接第122页)

3 讨论

漏斗胸是小儿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小儿漏斗胸的治疗方法依旧是手术法配合后期的护理治疗,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目的,手术治疗十分重要,传统的漏斗胸患儿的治疗,对患儿会造成剧烈的手术创伤,患儿在接受手术后,往往会伴有手术创口的剧烈疼痛,这也是限制临床漏斗胸患儿进行有效治疗的一个影响因素,改良后的NUSS法属于微创手术技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易于患者术后恢复等优点,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给广大漏斗胸患儿带来了低创伤治疗的福音。同时护理配合是本术式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减少手术中发生意外的风险,也能有效的促进本术式的推广。

本次实验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但是由于临床病例有限,不能排除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小儿漏斗胸的改良NUSS手术治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取得更加详细的临床治疗资料。

[参考文献]

[1] 戚继荣,莫绪明,顾海涛,等. Nuss手术矫治复杂漏斗胸[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0,26(6):393-395.

[2] 吴映红,杨翠芹.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349-2350.

[3] 包德意.胸腔镜辅助F漏斗胸矫治术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4):2376-2378.

[4] 曾骐,张娜,陈诚豪,等.漏斗胸的分型和微创Nuss手术[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5):322-326.

(收稿日期:2011-10-18)

(上接第131页)

对接受前列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使患者的应激心理状态发生显著改变[7]。

[参考文献]

[1] 王振香,姜文,张颖,等.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835-836.

[2] 李运贵,张茹英,孙长生,等.临床护理科研原理[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6:222.

[3] 刘喜梅,魏新,梁涛,等.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度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18(12):311-312.

[4] 何其英,李露霞,蒋平,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护理[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6,17(5):20-21.

[5] 李艳玲.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15(7):488.

[6] 吕振环,徐俊,张淑燕,等.心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术期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90-91.

[7] 陈丽英,李国卿.微创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术后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7):104-105.

休克病人的护理 篇9

学习人:杨红

内容: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

症状和诊断

初始症状可能有疲乏、嗜睡和意识模糊;皮肤湿冷并且常常发绀和苍白;按压皮肤,皮色恢复较正常慢得多,皮下可见青蓝色的网状条纹;脉搏细弱而快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明显。

当休克是由血管的过度扩张引起时,症状可能有某些不同。例如,患者皮肤可以温暖和潮红,特别是在起病之初。

在休克的最早阶段,尤其是在败血性休克时,许多症状常不出现或不易发现,除非特别仔细地观察。血压非常低;尿流也相当缓慢,血中代谢产物蓄积。预后 急救方法

首先给病人保暖,并稍微抬高下肢以利血液回流心脏。止血,检查呼吸情况。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不要经口进食。

急诊可以使用机械式人工呼吸。所有药物都应静脉给予。静脉输液,在输血前应交叉合血。

仍在继续失血或丢失体液或休克是由于心肌梗死或其他与血容量无关的因素所致,可使用收缩血管的药物来增加流向心脏和大脑的血量。

纠正异常的心率和心律,必要时可以增加血容量。心率缓慢可用阿托品增加心率,也可用另外一些药物来增加心肌收缩能力。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平卧位或采用病人与人头和躯干抬高15°~20°,下肢抬高20°~30°卧位,以利呼吸和静脉回流。常用鼻导管给氧,缺氧严重采用面罩给氧。及早建立静脉通路。注意保暖。

2补充血容量:应及早、大量、快速补液。采用晶体液,根据病情给予全血、血浆、血浆增量剂等胶体渗透压。

3处理原发病:是纠正休克的先决条件。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血容量基本补足而循环仍未好转时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如(1)血管扩张剂:α受体阻滞剂、抗胆碱类药物(2)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肾上腺素(3)强心药:西地兰、洋地黄。

5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

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早期用肝素抗凝剂,继发纤维蛋白溶解选用氨甲苯酸。

7皮质类固酮的应用:常用于感染性休克一般主张大剂量冲击性给药1~2次,防止产生副作用。休克并发症

可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临床监测

(一)观察临床表现

1. 精神状态精神状态能够反应脑组织灌注情况。患者神志淡漠或烦躁、头晕、眼花或从卧位改为坐位时出现晕厥,常表示循环血量不足,休克依然存在。

2. 肢体温度、色泽 肢体温度和色泽能反应体表灌流的情况。四肢温暖、皮肤干燥,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部暂时苍白而松压后迅速转为红润,表示外周循环已有改善。四肢皮肤苍白、湿冷、轻压指甲或口唇时颜色变苍白而松压后恢复红润缓慢,表示末梢循环不良,休克依然存在。

3. 脉搏 休克时脉搏细速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休克指数是脉率与收缩压之比,休克指数为0.5,一般表示无休克;1.0~1.5,表示存在休克;在2以上,表示休克严重。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

1. 血压。休克早期,剧烈的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保持或接近正常,以后血压逐渐下降。收缩压<11.97kPa(90mmHg),脉压<2.66kPa(20mmHg),是休克存在的依据。血压回升,脉压增大,表示休克转好。

2. 心电监测心电改变显示心脏的即时状态。在心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血容量不足及缺氧均会导致心动过速。

3.中心静脉压 对于需长时间治疗的休克患者来说,中心静脉压测定非常重要。中心静脉压主要受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右心排血能力、胸腔和心包内压力及静脉回心血量等因素的影响。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1.18kPa(5~12mmH2O)。在低血压的情况下,中心静脉压<0.49Pa(5m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1.49kPa(15mmH2O)则表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加;>1.96kPa(20mmH2O)时,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三)肾功能监测

休克时,应动态监测尿量、尿比重、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电解质等。尿量是反映肾灌注情况的指标,同时也反映其他器官灌注情况,也是反映临床补液及应用利尿、脱水药物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休克时应留置导尿管,动态观察每小时尿量,抗休克时尿量应大于20ml/h。尿量稳定在30ml/h以上时,表示休克已纠正。尿比重主要反映肾血流与肾小管功能,抗休克后血压正常,但尿量少且比重增加,表示肾血管收缩仍存在或仍存在血容量不足。

(四)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指标包括呼吸的频率、幅度、节律、动脉血气指标等,应动态监测,呼吸机通气者根据动脉血气指标调整呼吸机使用。

(五)生化指标的监测

休克时,应监测血电解质、血糖、丙酮酸、乳酸、血清转氨酶、氨等血液生化指标。血清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功能受损严重,血氨增加提示出现肝功能衰竭。此外,还应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指标。

(六)微循环灌注的监测

微循环的变化 微循环监测指标如下:

①体表温度与肛温。正常时二者之间相差约0.5°C,休克时增至1~3°C,二者相差值愈大,预后愈差

②红细胞比容。末梢血比中心静脉血的红细胞比容大3%以上,提示有周围血管收缩,应动态观察其变化幅度

③甲皱微循环。休克时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为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缺血,甲皱苍白或色暗红。诊断

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②意识异常;③脉搏快超过100次/min,细或不能触及;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⑤收缩压小于10.64kPa(80mmHg);⑥脉压小于2.66kPa(20mmHg);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以上。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者,即可成立诊断。治疗措施

(一)一般紧急处理

1、取平卧位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如心原性休克同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位。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则动作要轻。

2、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危重病人根据动脉Pco2、Po2和血液pH值。给予鼻导管或气管内插管给氧。

3、建立静脉通道如果周围静脉萎陷而穿刺有困难时,可考虑作锁骨下或上静脉及其他周围大静脉穿刺插管,亦可作周围静脉切开插管。

4、尿量观察尿量是反映生命器官灌注是否足够的最敏感的指标。休克病人宜置入导尿管以测定每小时尿量,如无肾病史,少或无尿可能由于心力衰竭或血容量未补足所致的灌注不足,应积极查出原因加以治疗,直到尿量超过20~30ml/h。

5、观察周围血管灌注由于血管收缩,首先表现在皮肤和皮下组织。良好的周围灌注表示周围血管阻力正常。皮肤红润且温暖时表示小动脉阻力降低,可见于某些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和神经原性休克。皮肤湿冷、苍白表示血管收缩,小动脉阻力增高。但皮肤血管收缩状态仅提示周围阻力的改变,并不完全反映肾、脑或胃肠道的血流灌注。

6、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如病情严重可根据具体情况,切开或穿刺周围静脉,放入飘浮导管(Swan-Ganz)到腔静脉近右心房测得中心静脉压,进而测肺动脉压及肺楔嵌压、心排血量,根据测值结果进行相应治疗措施的调整。

(二)不同类型休克的处理

1、感染性休克的处理参见“感染性休克”。

2、心原性休克的处理心原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心排血量减低,心搏量亦减低,其周围血管阻力则可增高、正常或降低。一般常见的心原性休克多由急性心肌梗塞所引起,故本节着重讨论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心原性休克的治疗。

1.镇痛: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剧痛对休克不利,剧痛本身即可导致休克,宜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同时用镇静剂以减轻病人紧张和心脏负担,以免引起迷走神经亢进,使心率减慢或抑制呼吸。

2.纠正低氧血症:吸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动脉氧分压,有利于微循环得到最大的氧供应,防止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或因换气过度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可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如气体交换不好,动脉血氧分压仍低而二氧化碳分压仍高时,宜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维持血压:如血压急剧下降,应立即开始静脉滴注间羟胺,以10~20mg稀释于100ml葡萄糖液内,亦可同时加入多巴胺20~30mg。必要时在密切观察血压下,静脉内缓慢推注间羟胺3~5mg,使收缩压维持在12~13.3kPa(90~100mmHg),保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4.纠治心律失常:伴有显著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的各种心律失常都能加重休克,需积极应用药物、电复律或人工心脏起搏等予以纠治或控制。

5.补充血容量:有少部分病人,由于呕吐、出汗、发热、使用利尿剂和进食少等原因而有血容量不足,治疗需要补充血容量。

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当初次测量中心静脉压其读数即超过1.2kPa(12cmH2O)或在补充血容量过程中有明显升高而病人仍处于休克状态时,即需考虑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升压胺类和血管扩张剂。

7.强心甙的应用:强心甙对心原性休克的作用,意见颇不一致。从一般临床经验看,有休克而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用强心甙并无明显的裨益,且其强心作用不如胺类药物容易控制,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还易引起心律失常,故不宜常规应用。

8.胰高血糖素的应用:胰高血糖素为多肽类物质,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使三磷酸腺苷转变为环磷酸腺苷,使心脏的环磷酸腺苷增加或使钙在心肌细胞内聚积,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快心率、增加心搏量和心排血量、升高血压而使周围血管阻力下降,适用于心原性休克。用3~5mg静脉注射半分钟内注完,待2~3分钟,如无反应可再重复注射,继而用3~5mg肌肉注射每1/2~1小时1次,或可每小时用5~1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24~48小时。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低血钾等。

9.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还有不同的意见,如要使用,早期大剂量应用,其潜在有益的作用主要是与细胞膜的作用有关,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增加心排血量和减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激素有可能影响心肌梗塞后的愈合,但证据尚不充分,因此在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心原性休克病人中也可考虑应用。

10.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主要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高或低钾血症。休克较重或用升压药不能很快见效者,可即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0~200ml,以后参照血pH值、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呼吸性碱中毒或酸中毒。11.预防肾功能衰竭:血压基本稳定后,在无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可在1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0~250ml利尿,以防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有心力衰竭,不宜用上述药物静脉滴注,可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或依他尼酸钠50mg。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结果来选择治疗休克的药物最为妥当。如只能测定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可按表8-11所列的建议处理;如能监测肺楔嵌压、动脉压和心排血量可按表8-12所列的建议处理。

12.机械辅助循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有人提倡用机械辅助循环的方法,以减轻左心室负担及工作量,同时改善冠状动脉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13.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原性休克的治疗。救治原则

一 :积极消除病因

二 :补充血容量

三 :纠正酸中毒

四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五 :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六 :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七 :保护脏器功能

八 :各型休克的处理 护理措施

休克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轻重程度、抢救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得力。所以护理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体位休克时应采取中凹卧位,病人头胸部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使用抗休克裤。

(二)保暖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流量4~6L/min,严重缺氧或紫绀时应增加至6~8L/min,或根据病情采用面罩或正压给氧。

(四)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五)镇静止痛 预防措施

1.对有可能发生休克的伤病员,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活动性大出血者要,确切止血;骨折部位要稳妥固定;软组织损伤应予包扎,防止污染;呼吸道梗阻者需行气管切开;需后送者,应争取发生休克前后送,并选用快速而舒适的运输工具。运输时病人头向车尾或飞机尾,防行进中脑贫血。后送途中要持续输液,并做好急救准备。

2.严重感染病人,采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积极清除原发病灶(如引流排脓等)。对某些可能并发休克的外科疾病,抓紧术前准备,2小时内行手术治疗,如坏死肠段切除。

3.必须充分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补足血容量;全面了解内脏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还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休克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的措施。

4.轻度的头昏,可搀扶着走一定时间,不适的感觉就会消失。稍重的没有走动能力的,可让患者平躺,衣领松开,头部略放低,然后抬高患者下肢作轻微的抖动,患者症状马上得到缓解。

上一篇:“望文生义”笑掉牙下一篇:马马虎虎 英文故事